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歇后語笑話

歇后語笑話

時間:2022-03-06 02:06:0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歇后語笑話,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它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漢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漢語言藝術。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俗傳統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

秀才做詩 —— 有兩手(首)

禿子脫帽子 —— 頭名(明)

何家姑娘給鄭家 —— 正合適(鄭何氏)

肚子里撐船 —— 內行(航)

龜蓋量米 —— 什么聲(升)

飯鍋里冒煙 —— 迷(米)糊了

床底下點蚊香 —— 沒下文(蚊)

凍豆腐 —— 難辦(拌)

冷鍋炒熱豆子 —— 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貼門神 —— 話(畫)中有話(畫)

沙石打青石 —— 實(石)打實(石)

沙灘上行船 —— 擱(起)淺了

沒角的牛 —— 假罵(馬)

沒有趕廟會 —— 莫急(擠)

沒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沒錢買海螺 —— 省些(吸)

懷兒婆過獨木橋 —— 鋌(挺)而(兒)走險

瞎子進煙館——摩登(摸燈)

空中布袋——裝瘋(裝風)

宋江的軍師——無用(吳用)

老太婆上雞窩——笨蛋(奔蛋)

賣草帽的丟扁擔——留神(留繩)

哥哥不在家——少來(嫂來)

外甥打燈籠——照舊(照舅)

雨打黃梅頭——倒霉(倒梅)

第2篇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它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漢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漢語言藝術。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中國特有的風俗傳統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

小姑山下行船——山不轉水轉

司空山上學法——正宗

天仙河泛舟——直達仙境

女駙馬結婚——好事難成

鄧稼先放炮——一炮沖天

牛郎愛織女——凡胎變仙骨

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七姑潭里洗澡——跟鬼打架

喬國老家兩朵金花——國色天香

劉蘭芝改嫁——逼的

焦仲卿休妻——不情不愿

法華寺的竹子——方的

雷池風浪勢接天——不敢逾越

御史左光斗——一副鐵骨頭

趙文楷進京——奪狀元

桐城縣里賣詩文——惹人笑話

嚴鳳英張口——百鳥噤聲

徐錫麟上斷頭臺——為國而亡

王安石夜游山谷寺——雅人雅事

張恨水寫書——不費吹灰之力

大弄里馱竹竿——直來直去

二祖擔月上司空——光大我佛

麻雀看蠶——越看越完

木匠拉鋸——有來有去

麻袋繡花——底子太差

惜字亭冒煙——文氣

張朝宗告曹——告到了曹頂

七仙女下凡——春光好

打梅香——治小姐()

一篙子捺一船——冤枉一些人

歪嘴吹燈——一股斜(邪)氣

第3篇

QQ群里的機器人功能有很多,比如:

1、自動審核入群;

2、自動為新人改馬甲并發送歡迎語;

3、設置黑名單:名單內成員永遠無法入群;

4、簽到系統:每天簽到可獲得相應積分;

5、查詢系統:可查天氣、歌詞、笑話、歇后語、詩詞、英譯漢、漢譯英等;

6、娛樂系統:抽簽功能;

7、獨立學習庫:可教機器人回答指定答案。

(來源:文章屋網 )

第4篇

關鍵詞:40分鐘;作課;聽課

往常,一提起聽課,教師們就會按著規定的時間拿著聽課本,不約而同地進入上課地點。這時,作課教師有的已經演練多次,有的倒背如流,一般都已精心準備。聽課教師有的全神貫注地聽,有的心不在焉地看,有的聽著還彼此交流著對某個問題的處理意見。這種模式在許多地方都一直這樣延續著。雖然時而可能會組織對某節課的研討,但也只是教師之間進行的。一些意見和建議也得不到課堂上的實踐證明,至于教學重點突出與否,知識生長點把握準確與否,知識點訓練全面與否,教學方法運用恰當與否,學生情感體驗適度與否,作課者不通過學生現場表現的紙上談兵,都得不到心靈的震撼、思想的啟迪和教學方法的改進與提高。

有鑒于此,我們十小嘗試了“40分鐘里,作課者也聽課,聽課者也講課”的模式。這樣的模式就是,在40分鐘的課堂上,30分鐘交給作課教師,其余10分鐘主要交給本組聽課教師。作課者講練結束后,聽課者就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立即補充。補充的內容或是沒突出的重點,或是沒掌握的難點,或是遺漏的知識點。通過幾十節課的實踐,我們看到這樣的課堂效果,40分鐘不僅學生學到了更全面更系統的知識,掌握了更多的思考方法,而且使作課者當場就能發現自身的漏洞及不足,同時其他聽課教師也有很大的收益,這種做法效果非常好,很值得一試。

例如,尤教師講的“平行四邊形面積”一課。尤教師先通過引導學生動手,使學生發現利用“割補”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已學過的長方形后,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的結論。然后是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在探索與提高階段出現了這樣一個圖形,尤教師引導學生去探討這幾個平行四邊形的關系。如圖:

討論后,得出結論:這幾個平等四邊形同底等高,面積相等。一節課,教師思路清晰,學生思維敏捷,就這樣順暢地結束了30分鐘的學習。

下面是聽課教師的補充環節:

師1:同學們,我手中是個可拉伸的平等四邊形學具,注意觀察,拉伸后變成不同的平行四邊形,它們什么沒變?什么變了?有什么關系?

這時,學生又繃緊神經,積極思考,得出:底沒變,高變了,它們是同底不等高,面積不相等的平行四邊形。這時聽課的教師也深受啟發。

師2:同學們,面積是24cm2的平行四邊形,它們的底和高有幾種可能,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這又一個新問題,學生又開動了腦筋,爭相回答著,補充著。a=1 h=24,a=2 h=12,……這時學生紛紛舉起了手,智慧的閘門都被打開了。教師引導道:這些面積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形狀怎樣?學生大聲喊道:“面積相等,形狀不同。”

師3:同學們,平行四邊行的面積公式是應用什么方法推導出來的?

一學生答道:“把沒學過的圖形變成已學過的圖形。”教師因勢利導:“這是一種數學思想,是‘轉化’的思想,以后我們還要學幾種平面圖形的面積,都要運用這種思想,多好啊!”簡短的話語,概括了深奧的數學思想,而且是那樣的自然,那樣的淺顯。

就這樣一節課到了尾聲,依就迭起,現場的30多名聽課教師也感動不已。

這種模式的優勢所在:一是,不同教師上臺對學生有吸引力;二是,本組教師都能深入挖掘教材,有督促和鞭策作用。三是,對非本組聽課教師有一定的指導和啟示作用。四是,這是一種有血有肉的教研活動和業務學習方法。也有一些不利的地方,一是,學生精神高度集中的時間是有限的;二是,容量大,可能完不成。

再如,劉教師講的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的《有趣的漢字》一節活動課,學生課前進行了大量的搜集、整理,準備了很多諧音、笑話、對聯、幽默、搞笑的歇后語,還有很多耐人尋味的字謎,在30分鐘里,學生以組為單位,教師提供了一個讓學生盡情展示的舞臺,讓他們充滿自信地張揚著個性。教師從漢字的起源到漢字的演變,從漢字在生活中的應用到漢語言文化的弘揚。本節課不僅貫穿著知識的主線,而且洋溢著愛國主義的思想教育。生動活潑,高效自主的課堂得以充分展現。

下面是聽課教師的補充環節。

師1:同學們,你們知道猜字謎有幾種方法?它們分別是:

組合法(如一口咬掉牛尾巴。謎底“告”)

象形法(如天上雙飛雁。謎底“叢”)

意會法(如客滿。謎底“侈”)

掌握了這幾種方法既能猜字,又好記字,說不定你也能造字謎呢。

師2:同學們,誰知道歇后語由幾部分組成?又分成幾類呢?

歇后語由謎面和謎底兩部分組成,歇后語有諧音歇后語和比喻歇后語。

師3:同學們,我寫了一首四字歌謠,送給你們吧!

這時引起了學生及所有教師的興趣,他輕松自然地說:“中華漢字,世界瑰寶。生動形象,倉頡所造。大綱要求,點到為好。感知了解,可多可少。教師所講,面面俱到。若感興趣,課下找找。互相交流,總結提高。表情達意,古今通曉。神奇漢字,無窮奧妙。傳承文化,你們重要。愛我中華,一定學好。”

多么充實的一節課呀!不僅學生有所得,而且聽課教師又何嘗不有所得,作課教師又何嘗不有所得啊!這種作課與聽課模式又何嘗不是研討、學習、促進和提高課堂教學的好形式呢!

第5篇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8B-0011-02

語文課是最富生動的課堂,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不僅要做到規范、準確、鮮明,而且要富于生動,幽默諧趣,才能更好地“傳道、授業、解惑”。那么,什么是幽默?幽默是一種用俏皮、含蓄、機智的方法達到使人發笑、潛移默化、啟迪心智的言語手段。蘇聯著名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認為:“教育家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就是幽默。”相關的調查資料表明,學生最喜歡具有幽默感的老師。因此,語文教師有必要把幽默語言引進語文課堂。下面僅就幽默語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幽默語言等問題加以論述。

一、幽默語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第一,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運用生動幽默的教學語言,不僅能活躍學生的情緒和課堂氛圍,還可以把一些深刻的思想表達得淺白,形象,發人深省、耐人尋味,使學生如沐春風,心情愉快。

第二,在教學中運用幽默語言能創造一種輕松活潑的學習氣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心理學告訴我們,形象直觀、生動有趣、幽默詼諧的知識總是更易于學習和記憶。課堂上,學生或者處于神經高度緊張的狀態,或者精神過度疲勞,有的甚至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或走神,此時,教師富于幽默感的語言,常能使學生笑聲頓起,活躍思維,從而保持大腦神經的興奮,減少疲勞,同時也創造了一種輕松活潑的學習氣氛。

第三,幽默語言能啟迪學生的智慧,使其領悟其中的深刻含義。德國著名演講家海因?雷曼麥說:“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地提出來更能為人接受。”因此,教師如果能夠在課堂上巧妙地運用幽默的語言,將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其效果遠勝于告訴學生現成的結論。

第四,幽默語言在教學中還具有教育作用,體現教師和善育人的特點。幽默是人與人交往中的劑。幽默語言有趣可笑,讓人覺得輕松自然,表達意思又委婉含蓄,給人溫和友善之感,因此很容易被人所接受。教學語言中的幽默能十分有效地調節師生之間的關系,使師生之間的感情更為融洽。

二、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幽默語言的方法

幽默的教學語言可以含而不露地啟發學生,出神入化地推動他們領悟課文,在良好的教學氣氛中,引起學生寬松愉悅的心理共鳴,從而順利地達到教學目的。通常,幽默風趣的語言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實現。

(一)轉換語體

教師在講課中有意把不同語言風格的典型用語或是不同行業的專業用語交錯使用,這樣幽默就會在語體的轉換中應運而生。例如,《皇帝的新裝》中有這樣一段話:“皇帝有點兒發抖,因為他覺得百姓們所講的話似乎是真的。不過他心里卻這樣想:‘我必須把這游行大典舉行完畢。’因此他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教師在分析時可以這么說:“在這最尷尬的時刻,皇帝仍然‘堅守工作崗位,盡忠職守’,可見他虛偽、自欺欺人的性格至死不變。”這里借用“堅守工作崗位,盡忠職守”這個工作領域的用語,用莊嚴的語調一本正經地“贊美”了皇帝虛偽、自欺欺人的性格。

(二)巧借熟語

熟語是一種特殊的常用短語和語句的總稱,它們具有一般詞語所沒有的幽默效果。諺語、歇后語、慣用語、俏皮話是幾種常見的類型。不少諺語、歇后語、慣用語、俏皮話都十分風趣詼諧,諺語如“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歇后語如“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慣用語如“炒魷魚”“碰釘子”等。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可以把這些具有幽默感的諺語、歇后語、慣用語、俏皮話和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結合起來,使之成為符合教學需要的幽默。如《送東陽馬生序》中有這樣一個句子:“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為了讓學生更好識記這一句中的“假借”一詞,一位教師引導學生查看注釋后小結說:“這兩個字都是‘借’的意思,我們只要記住‘假是借,借是借,假借也是借’,這樣就不會記錯了。”這句俏皮話使學生記憶深刻,讓學生在幽默的情調中掌握了文言字詞的意思。又如,一位語文教師在講《項鏈》一文時,是這樣處理教學難點的。作者批評路瓦栽夫人愛慕虛榮、貪圖享樂的思想,但對她又寄予深切的同情。小說在結尾處點出項鏈是假的,增添小說的諷刺色彩,突出了主人公的悲劇意義。對于這不易為學生所理解的難點,這位教師用編歇后語和讓學生對對聯的方法來處理。教師先把路瓦栽夫人借項鏈、丟項鏈、賠項鏈的三個階段編成歇后語:“路瓦栽夫人借項鏈――窮出風頭;丟項鏈――樂極生悲;賠項鏈――自討苦吃。”學生聽后大笑起來。這樣一個自編的歇后語,幽默風趣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接著教師出了上聯“一夜風頭項鏈即鎖鏈”,學生對出了下聯:“十年辛苦悲劇實鬧劇”“十載艱辛可憐實可鄙”。

(三)運用修辭創造幽默意境

1.拈連法

拈連,就是當甲乙兩個事物連在一起敘述時,為了提高表達效果,故意把只適用于甲事物的詞用于乙事物,而在一般情況下乙事物是不能用這個詞的。譬如在文言文字詞教學的時候,一位教師講授“何”字的意思時,告訴學生這是“為什么”的意思,學生識記不是很牢,這位教師就借班上一何姓學生的名字來幫助學生識記,笑著對學生說:“‘何’就是為什么,那我們班上的何某某同學就是‘為什么’某某了,大家記住了嗎?”全班同學大笑,該何姓同學也嘿嘿直樂,原來自己的名字這么有意思啊。教師本來是講解文言文中的字詞意思,這里使用拈連法講到學生姓氏“何”字的用法,造成了幽默詼諧的氣氛,使語言生動活潑,增加了課堂的感染力。

2.雙關法

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利用詞的多義和同音的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這種修辭手法叫做雙關。一語雙關可以使語言表達含蓄、詼諧,達到幽默的藝術效果。例如,一位教師在講授文言文練習《鮑魚之肆》時,先從“鮑魚”入手講道:“鮑魚肉質柔嫩細滑,滋味極其鮮美,非其它海味所能比擬,歷來被稱為‘海味珍品之冠’,素有‘一口鮑魚一口金’之說,價格極其昂貴。”此言使得學生垂涎欲滴。接著教師又說:“可是此文中的鮑魚,誰知道是什么?說出來你們都不相信,鮑魚即漬魚,有腥臭,賣漬魚的店鋪叫鮑魚之肆,比喻小人集聚的地方,兩者可是有著天壤之別。所以以后切不可亂說你吃鮑魚了哦,否則我們還以為你窮到只能吃咸魚了。”全班頓時哄堂大笑。這位教師巧用打比方、語意雙關等修辭手法,把枯燥的知識講得幽默詼諧而妙趣橫生,令人發笑,同時又給學生以啟迪,在學生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引述法

引述法是指在說話或寫文章時,有的道理不容易說得明白、動聽,就用說故事的方法來說明,這種方法叫做引述。教師講課時可以引述一些幽默故事來說明道理,既能達到幽默的效果,又讓道理通俗易懂,達到啟發學生的目的。如一位教師在介紹四書五經中的《尚書》時,先講了一個關于尚書的故事:“有尚書與侍郎共主一部書,二人素不睦。某日,尚書見一匹狗竄入大堂,乃佯問侍郎:‘是狼,是狗?’侍郎洞悉尚書用心,乃徐徐答道:‘夫狼與狗之區別在于尾――上豎為狗,下垂為狼。’”以這個幽默的笑話來說明,“尚書”有時指的是作品《尚書》,有時指的是官位,從而得出同一詞語可有不同的義項,表達不同的意思的結論,自然地導入新課的教學,讓學生對《尚書》有了新的印象。

4.仿擬法

仿擬法,是指模仿現成的詞語句篇,即時創造一個新的詞語句篇,以造成幽默風趣的效果的方法。例如,中考前的教室里,有的學生正奮力做題,有的學生卻睡眼朦朧,正在上課的教師見狀停止了講課,隨口呤道:“春眠不覺曉,還是睡覺好。”教師的語調抑揚頓挫,充滿了風趣,學生立即被逗樂了。接著教師又呤道:“僵坐書桌不自哀,尚思中考戰題海。”教室里隨即笑聲一片,大家的朦朧睡意馬上被驅散了。這位教師即興仿擬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中的詩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以及南宋詩人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的詩句“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創造了符合當時情境的“詩句”,使批評語言產生了耐人尋味的幽默感。

5.移時法

為了表達的需要,把古代的事物進行現代化描寫,這樣的修辭手法叫做移時法。教師在講課時,恰當地運用移時法,用現代詞語來表述古代的人物、事件或現象,不僅幽默風趣,滑稽可笑,而且有助于表情達意。例如,一位教師教《赤壁之戰》,談及周瑜的年齡要比諸葛亮的年齡大這一情況時說道:“事實上,周瑜比諸葛亮年長六歲,這么說吧,當周瑜在孫權帳下執掌帥印的時候,諸葛亮還只是個農村的‘待業青年’呢,他可是自學成才的。”這段話引得學生笑了起來,教師將“待業青年”“自學成才”這些在現代生活中人們極熟悉的詞語,移用到三國時代著名歷史人物身上,極富時代感,使人覺得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從而產生了強烈的幽默感。

(四)充分挖掘課文中的幽默因素

中學課本中有不少課文本身就很幽默風趣,如魯迅的小說和散文,汪曾祺的散文、契訶夫及莫泊桑的小說等,都各有各的幽默風格。魯迅的小說《故鄉》塑造楊二嫂這一人物形象時,開始稱她為“豆腐西施”,由此可以想象她年輕時長得很漂亮,豆腐店因為有了她,生意特別興旺;后來她被描繪成“張著兩腳,正象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伶仃的圓規”,形象的比喻充滿了幽默感。楊二嫂不僅形象發生了變化,為人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課文中寫到她向“我”要那些破爛木器,拿了“我”母親的一副手套,還拿了狗氣殺,裝著這么高底的小腳飛也似的跑了。由此可見她變得自私貪小便宜,從側面反映了她的破落。讀者可以在幽默的字里行間了解到后廣大農村蕭條、破產的景象。作者這樣寫,看似輕松,實則沉重,于風趣中透露出憂患之感。

第6篇

比賽開始了。首先上來提問的是江彩蝶。只見她慢條斯理地走上講臺,不慌不忙地拿起提問的本子向大家提問。

“一口吃掉牛的尾巴,請答一個字。”

“我,我,我......”

話音剛落,舉手的就不數其數了。站起來舉手的也有,端端正正舉手的也有;一直叫喊的也有,沉思在想的也有;一下子班級就變成了菜市場。

“告字”

被楊曉蘭回答了。她得了兩顆兔仔糖,很開心地回到座位。班級一下子鴉雀無聲,可過了一會兒又吵了起來。

“我早就知道了。”

“老師干嘛不叫我回答,氣死我了。”

“就是呀,就是呀!”

個個同學都在議論著。

“請安靜,同學們,讓江彩蝶同學接著問。”老師說。

“好的,我開始了。請問二十四小時,莫當日字猜,是什么字?”

不用想班級又沸騰了,我想我該表現自己了。雖說我是個女孩子,卻像個瘋子似的舉手,跳的比男孩子還高。因為老師的兔仔糖我可是饞得很哪!嘻嘻!

“舊字”

對了就是這個答案,被付文星給答去了。

第7篇

Q Q20 82 34投稿

竹籃打水亦非空

——讀《竹籃打水》有感

鴻雁外語學校四年級 趙晨希

竹籃打水?這可真是天大的笑話,簡直是天方夜譚,太好笑了!不是有句歇后語說“竹籃打水一場空”嗎?但是文中的爺爺就讓孫子用竹籃打水,而且以此成功教育孩子,使他明白讀書就和竹籃打水一樣,天長日久可以凈化人的心靈。

爺爺喜歡讀書,孫子受爺爺的影響,也開始發奮讀書,可是孫子怎么也讀不明白,覺得讀書沒什么意義,于是向爺爺說出自己的疑問。爺爺便用竹籃打水的方法讓孫子明白這也是會有所收獲的。

竹籃打水并不是一場空,雖然水沒有被打上來,但是那個原來黑乎乎臟兮兮的籃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光潔如新的籃子,使孫子終于明白讀書可以凈化心靈的道理。我們把它生發開去,就能說明生活中的許多道理。

有個叫列文。虎克的人,當初他只是個窮裁縫,他因為買不起放大鏡,就用玻璃球來磨。有一天,他意外地用正在磨著的玻璃球看見了水滴里有一些東西在動,就這樣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顯微鏡。沒想到看似毫無意義的打磨,竟然誕生了一項偉大的新發明。

爸爸媽媽讓我從小就自己裝書包收拾床鋪什么的,以此來鍛煉自理能力,其實那也是在培養我們。生活中看似簡單不過的小事,天長日久做下去,會形成良好習慣,繼而讓我們變得更優秀。

你也許感覺生活中的許多事枯燥乏味,似乎和未來的目標毫無關系,甚至沒有意義,但是在我們堅持的過程中,你就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更會豐富你的人生,成就你的輝煌,所以竹籃打水水絕非空啊!

Q Q20 82 34投稿

第8篇

學期第14周,我們班舉行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的主題是:遨游漢字王國。活動分成兩個階段,一是有趣的漢字,二是我愛你,漢字。

經過這次活動,我對漢字的見識有了很大的增長,比如:我知道了甲骨文通行于清朝光緒年間,是王懿榮發現的。而小纂通行于秦代。另外,我對漢字的內容也有了很大的愛好,例如:諧音笑話、對聯、諧音歇后語和字謎等。

在我眼里,漢字不是僵硬的符號。我認為,每一個漢字都有一段故事,都是一幅畫,并且都存在著一段歷史。學習漢字,就是在走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在觸摸兩千多年前那跳動的脈搏。

并且,我覺得漢字不可被世人拋棄,因為有些人覺得:現在的社會已經進入科技化,只要用電腦,無論要什么字,都能打出來,不須用到漢字,所以也不必花大力氣去學習漢字,漢字已經落后了。而我認為:漢字是人類從古代流傳至今的無價之寶,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書法瑰寶。拋棄漢字,就等于把漢字擁有的兩千多年的歷史生命給扼殺掉。

通過漢字,我們這些子子孫孫都知道了中華大地的千年風云,明白了東方巨龍的深刻內涵。在這里,我要對大家說:“我們要熱愛漢字,讓漢字繼續流傳下去,而不能讓漢字失傳。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讓漢字創下更好的記錄!”

第9篇

關鍵詞:師法生活 多讀多練 豐富辭采

作文,只不過是把學生生活中的見聞感受及其與之相關聯的事物用文字記錄在紙上。這本不是困難之事,但卻被學生認為是作難。每次寫作,假話、套話成堆,有真情實感的東西如鳳毛麟角。原因何在?以往抄背式的作文教學方法還在延續;加之平時農村學生課外閱讀量太少,這樣的教學封鎖了學生的生活空間。那么怎樣改變這種現狀呢?只有放開學生的手腳,向開放的生活要素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做了有益的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師法生活,積累創新素材

大自然是孩子們觀察、求知和思維的活水源頭。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曾明確地指出寫作的素材來源于生活。作家柳青認為,生活就是寫作的基礎,要想寫作,就先生活。因此,教師不能把學生這群本該自由飛翔的鳥兒整天關在籠子里,而應適當地把他們放歸自然,讓他們走進生活,去觀察、去感悟、去積累創新的素材。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總是結合生活實際來指導學生寫作,捕捉學生創新的火花。例如,在作文訓練時要求寫校園風景線,要求學生從身邊小事入手,把風景寫活,并介紹了很多范文,比如,《荷塘月色》等,先讓學生去感知、欣賞美文,感受作者獨特的視角,接著帶領學生從校園中找材料,繼而構思,最后寫作。從作文情況來看,還是令人滿意的,學生基本能選取一到兩個有代表性的點,從新穎的角度去發現,部分學生的風景寫得非常活,有自己的一種精神力量在里面,有自己的獨特感受。為了讓學生尋求更多的活水源頭,積累更多的創新素材,筆者還讓學生評論影視劇,觀察人們的生產勞作,講述身邊的酸甜苦辣……并力求每人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感受。正是在這種不知不覺的訓練中,學生的眼界開闊了,生活充實了,作文水平也不斷提高了。

二、要求學生多閱讀多練寫,提高創新能力

好的文章是寫出來的,但僅靠每學期的幾次習作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積極引導學生在課外多寫上下工夫。魯迅先生認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李伯棠教授也認為,作文即多讀多寫。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經常指導學生結合所讀文章進行練寫,借此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結合課文內容進行練寫。

教材中所選編的課文,或贊美祖國山河,或抒發親情友情,或闡述是非善惡,內容十分廣泛,是對學生進行作文訓練的好材料。比如,在學習了古詩詞之后,堅持讓學生進行改寫,既能加深對詩句的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真是一舉兩得。

(二)結合課外閱讀進行練寫,為學生閱讀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在課外閱讀中學生所閱讀的書籍,不僅趣味性強,而且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既有童話、寓言,也有作文、名著,為學生練寫奠定了基礎。因此,筆者經常利用大閱讀課讓學生編寫童話、笑話、想象作文,改寫名著,讓學生設計創意廣告。有的學生寫出了很多新廣告,盡管稍顯幼稚,但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

三、豐富學生辭采,形成創新風格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就是說,有言無文難以流傳久遠,這也道出了辭采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強化辭采,錘煉學生語言,使學生作文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教師應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

(一)古詩詞賞析會。

我們祖國的古詩詞源遠流長,意蘊深遠,辭采華美。如果恰當地運用于作文之中,能使作文增色不少。因此,教師可經常組織學生開展古詩詞賞析會,給學生講解古詩詞美妙之處,并讓學生把妙文佳句熟讀成誦,使其在作文時運用自如。比如,推薦辛棄疾、蘇軾的豪放派詞作,與柳永等人的婉約派詞作作比較,寫感受,同時也介紹一些唐代詩人的優秀詩篇,幫助學生了解詩歌,了解各種語言風格。

(二)幽默語言交談會。

幽默語言有很多種,如,歇后語、諺語、俗語方言、打油詩等。這些語言一般來自于民間,通俗易懂,富有哲理。一代大儒錢鐘書先生就被譽為幽默大師,可見他的語言尤其富有特色了。在作文中多使用些幽默性語言,能使文章生動活潑,形成獨特的風格。教師在教學中可經常開展成語接龍比賽,歇后語填補等活動。鼓勵學生把學到的這些語言運用于作文之中,以便使文章生動、形象,富有創意。

(三)佳句點評賽。

第10篇

學生的厭學心理直接影響和削弱教學效果。但只要教師教學有方,是完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政治的熱情的。

1要爭做學生心目中的政治教師

1.1要風趣幽默:能讓課堂充滿快樂,讓學生樂學并學會。

1.2要知識淵博:授課時能旁征博引,讓學生有興趣長見識。

1.3要教學有方:在教學中用全新的風格授課。

2更新教學觀念,為學生創造開放的教學環境

樹立起學生是教學主體的思想。政治課堂上任課教師盡可能地創設樂學的教學環境,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結構,把書本知識化為血肉豐滿、生動活潑的形象,使學生由反感、厭惡感變為愉悅感、舒適感,從而積極、主動、愉快地開始新的課堂中的學習。

3教育方法與手段的創新

為了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教學手段和方法的選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教法上要改變過去單一的"滿堂灌"的教法,將討論式、對話式、辯論式、演講式等教法引入課堂教學。在剖析觀點時,適當地引用一些寓言典故,使枯燥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通俗化、趣味化,做到寓教于樂。

4教師素質和要求的創新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相容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師生相容能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提高教學效果。“親其師,信其道”。這就要求教師的素質有進一步的提高。

5要收集和掌握大量的幽默素材

第11篇

學期第14周,我們班舉行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的主題是:遨游漢字王國。活動分成兩個階段,一是有趣的漢字,二是我愛你,漢字。

In the 14th week of the semester, our class held a comprehensive study. The theme of the activity is: travel in the kingdom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activity i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one is interesting Chinese characters, the other is I love you, Chinese characters.

經過這次活動,我對漢字的見識有了很大的增長,比如:我知道了甲骨文通行于清朝光緒年間,是王懿榮發現的。而小纂通行于秦代。另外,我對漢字的內容也有了很大的愛好,例如:諧音笑話、對聯、諧音歇后語和字謎等。

After this activity, my knowledge of Chinese characters has greatly increased. For example, I know that oracle was found by Wang Yirong during the Guangxu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 Xiaozhuan was popular in Qin Dynasty. In addition, I also have a great interest in the cont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such as homophonic jokes, couplets, homophonic allegorical sayings and riddles.

在我眼里,漢字不是僵硬的符號。我認為,每一個漢字都有一段故事,都是一幅畫,并且都存在著一段歷史。學習漢字,就是在走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在觸摸兩千多年前那跳動的脈搏。

In my eyes, Chinese characters are not rigid symbols. I think every Chinese character has a story, a painting and a history.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 is to approach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o touch the pulse that beat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ago.

并且,我覺得漢字不可被世人拋棄,因為有些人覺得:現在的社會已經進入科技化,只要用電腦,無論要什么字,都能打出來,不須用到漢字,所以也不必花大力氣去學習漢字,漢字已經落后了。而我認為:漢字是人類從古代流傳至今的無價之寶,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書法瑰寶。拋棄漢字,就等于把漢字擁有的兩千多年的歷史生命給扼殺掉。

Moreover, I don't think that Chinese characters can be abandoned by the world, because some people think that the current society has entered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long as we use computers, no matter what word we want, we can type it out, and we don't need to use Chinese characters, so we don't need to make great efforts to learn Chinese characters. Chinese characters have fallen behind. In my opinion, Chinese characters are priceless treasures handed down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and are unique calligraphy treasur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bandoning Chinese characters is equivalent to killing more than 2000 years of historical life of Chinese characters.

通過漢字,我們這些子子孫孫都知道了中華大地的千年風云,明白了東方巨龍的深刻內涵。在這里,我要對大家說:“我們要熱愛漢字,讓漢字繼續流傳下去,而不能讓漢字失傳。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讓漢字創下更好的記錄!”

Through Chinese characters, we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all know the millennial situation of China and understand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the Oriental Dragon. Here, I would like to say to you: "we should love Chinese characters, so that they can continue to spread, but not to lose their transmission. So, we should study hard and make Chinese characters set a better record! "

第12篇

關鍵詞 隱性恭維 表達方式 稱贊 貶低

中圖分類號:H109.2 文獻標識碼:A

對于恭維言語行為的分類,不少學者做了大量研究。有的單純按照話題的內容來劃分,有的按照恭維語的表達方式來劃分,劃分的方式不一樣,所得出的恭維語的分類也就有所不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依據恭維的表現形式來劃分為兩大類,比如赫伯特提出了顯性恭維語和隱性恭維語的區分。在對英語和波蘭語中的恭維語進行對比分析時,她提出了隱性恭維語的概念。本論文將以赫伯特的劃分為依據,對隱性恭維再做更加細致的劃分。

赫伯特指出:隱性恭維語往往沒有明確的褒揚成分,以間接的方式表達對他人的積極評價,其在語義上有間接性,即說話人的恭維態度不是通過顯而易見的方式表達出來的,需要聽話人根據相關語境去體會。

中國是一個相對傳統保守的國家,講究的是謙虛謹慎,當我們直截了當地對上級領導進行恭維時,就會有拍馬屁之嫌;而對陌生人的恭維,則可能會引起尷尬,讓人難以接受。又因為隱性恭維語的表達方式是“隱藏的”“間接的”,被恭維者作出回應與否就有了很大的選擇空間,避免了直接回答可能帶來的傷及面子、違背謙虛準則的問題。所以隱性恭維語的使用就很有必要。

在《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電視劇中,無論是君臣之間,還是平頭百姓與官員之間,亦或是平級人物之間,都存著大量的恭維現象,尤其以和|的恭維語居多。該劇語言詼諧幽默,妙語連珠,其中的恭維藝術展現的淋漓盡致,為大眾所喜聞樂見。在此基礎上,隱性恭維語的使用,可以劃分為以下四種形式:

1通過某種表達方式進行恭維

通過某種表達方式進行恭維指的是在進行恭維時所用到的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習慣用語或修辭現象等。這一種恭維不會顯而易見地去夸贊別人,而是通過恭維話題間接地予以表達,被恭維人通常被比作較高級別的事物或理想化的人。這樣的恭維傾向于采用一些古詩句、典故、俗語等。

歇后語是恭維語經常會用到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通常由兩個部分構成,前一部分是較為生動形象的比喻,類似于一個謎面。后半截是解釋、說明,好比謎底,整個歇后語就好像一個完整的謎語。在恭維語的語言環境中,較常見的是只出現歇后語的前半截,省略掉后半截不表達出來,單憑“謎面”就可以悟出說話者的本意。

和|:我想起來,我在你們面前唱戲,那不是關公面前耍大刀嘛

杜小月:耍唄,不要客氣了和大人。

關公這一道德楷模歷來因其“忠、信、勇、義”而被世人所稱頌,他忠義雙全、智勇兼具、勇猛善戰。在武圣關公(關羽)面前耍弄大刀是歇后語的謎面部分,其后半部分是獻丑、班門弄斧、不自量力。比喻自不量力,在比自己才能高的人面前自我賣弄。杜小月是戲班出身,和|認為自己的唱戲水平在杜小月面前就是關公耍大刀,將杜小月比作關公,這是對杜小月唱戲水平的一種頗高恭維。

2通過稱贊他物進行恭維

與顯性恭維相區別的是,隱性恭維并沒有直接指向被恭維的對象,但是其所想要表達的意思卻是在對聽話者實施某種恭維。這一恭維的對象指的是與聽話者相關的某種事物,但是其與顯性恭維中的類似恭維又有所區別,顯性恭維中的恭維與說話者相關的事物,這一事物是與聽話者有直接關系、顯而易見能被大眾所理解的,一提到這一事物,就可以順其自然地聯想到被恭維者的。而在隱性恭維中,被恭維的事物與被恭維者之間的聯系不是那么緊密,需要結合一些具體的語境或常識進行判斷。

皇上:二位就以乞丐為題,做首詩吧。

和|:哎喲,這可難為奴才了,奴才有幸生逢太平盛世,關于乞丐只是從書本上聽說過,實在沒有什么切實的感受,還是紀先生來吧。

紀曉嵐:既然皇上讓臣說,臣就勉為其難了。

和|表面看似實在夸贊太平盛世,社會和樂,生活富足,根本就不會有乞丐的存在。實際上深究下去,這其實是對皇上治國有功的一種恭維。皇上是一國之君,江山社稷全在其運籌帷幄之中,恭維國泰民安,就是恭維皇上。

3通過貶低自己進行恭維

禮貌原則要求的是“盡量夸大對自己的批評”“對自己或與自己相關的事物要‘貶’,要‘謙’;而對聽話者或與聽話者相關的事物要‘抬’,要‘尊’”。因此,在對他人進行恭維時,通常會采用到的方式就是對自己進行貶低,以此映襯或凸顯出對方的優勢。這就是常說的“貶己尊人”。

路人:他說兩位那位比較丑就留在門外。

和|:那,那您進去吧。

和|和皇上同時被紀曉嵐拒之門外,為了讓皇上一人進屋,紀曉嵐就想了一計,讓丑的留在門外,因為他知道和|善于恭維,一定會主動留在門外。而和|請皇上進屋,是承認了自己是比較丑的那一位,雖然是對自己的一種貶低,但也通過此舉恭維了皇上。

4通過貶低第三者進行恭維

在這類型的恭維中,通常會出現三方或三方以上的談話者,說話者往往比被貶低的第三方社會地位高,通過對第三方的貶低進行對比,以突出恭維聽話者的長處。現實中的語言運用更加靈活,有這樣一個例子,某領導看到下屬的女朋友后,說“好白菜讓豬給拱了”,在這句話中,是貶低了其下屬,恭維了下屬的女朋友,雖然這是一句不太恰當的玩笑話,但并沒有給彼此帶來尷尬,相反,這位下屬反倒感覺自己被恭維了,夸自己的女朋友,就是在給自己面子。這種貶低第三方的恭維方式,會因為第三方的謙虛回應,而同時恭維到聽話者的,是對交際多方都適用的。

皇上:哎呀,和愛卿不愧是國家重臣,高瞻遠矚。

和|:謝皇上夸獎!

皇上:福康安,你年輕毛躁,還得好好向和大人學習啊!

福康安:康安知道了。

皇上首先恭維和|高瞻遠矚,輔佐皇上有功,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緊接著又提出福康安的年輕毛躁,用以同和|的成熟穩重作對比,更進一步間接地恭維了和|。

由上分析可知,隱性恭維語作為一種間接的言語行為,它能夠正確地被使用和理解并發揮其社會功能,需要的是特定的語境和交際雙方的共享知識,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否則就會有發話者恭維被否定的風險提高的可能,就不能夠起到深化受話者被拔高的意識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何自然.語用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2] 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3] 何兆熊.新編語用學綱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4] 白解紅.性別語言文化與語用研究[M].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5] 彭浩川,郭海東.《三天讀懂心理學》第二章:說話心理學――話是開心鎖,看你怎么說.[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6] 顧曰國.禮貌語用與文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4).

[7] 王麗皓.《運用言語行為理論指導英語聽力教學》[J].《哈爾濱學院學報》P127―P129.2001.

[8] 魏耀章.恭維語的性別差異研究[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1).

[9] 段成鋼.恭維語的跨文化對比研究[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2).

[10] 袁磊 中美恭維語的對比研究[J].《山東師大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3).

[11] 唐善生.褒揚、恭維與諷刺言語行為構成分析[J].修辭學習,2003,(4).

[12] 黎娜.英語學習者恭維應答語:謙虛還是贊同[J].咸寧學院學報,2005,(4).

[13] 孫新愛.漢語恭維語分析[J].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7,(4).

[14] 尤亞純,張發祥.《恭維語應答的社會地位差異分析》[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4頁.2007.

[15] 羅麗莉.《英漢恭維語的語用差異及對策》[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P45―P46,65.20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萨尔县| 高淳县| 寿光市| 郁南县| 宁强县| 扎赉特旗| 乐昌市| 南昌市| 常宁市| 驻马店市| 平原县| 依兰县| 兴安盟| 会泽县| 南澳县| 苍南县| 淳安县| 穆棱市| 汪清县| 乌什县| 禄丰县| 秭归县| 昌邑市| 酉阳| 陆川县| 齐河县| 新巴尔虎右旗| 漾濞| 理塘县| 武穴市| 肇源县| 玛沁县| 茌平县| 紫阳县| 宜黄县| 弥渡县| 长海县| 綦江县| 温州市| 华容县| 桓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