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工業生產論文

工業生產論文

時間:2022-07-06 05:58:3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工業生產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工業生產論文

第1篇

[關鍵詞] 煤礦設備 耐磨 火焰噴涂 再制造

目前,由于石油的日漸枯竭,也由于地域方面的爭端,石油的利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限制。而煤炭因為儲量巨大,且大多埋藏在本國境內,不會引發爭端甚至戰爭等問題,加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如煤炭汽化、煤炭能量集中再釋放)等新技術的日趨成熟,煤炭仍是人類生產和生活中無法替代的能源,且占據相當大的主導地位。

煤炭的挖掘離不開設備,由于煤炭的質地較硬,且與許多堅硬的巖石混雜在一起,挖掘時要求所用設備耐磨性高,這樣才能保證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煤礦機械零件(如圖1所示)的磨損每年給國家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億元,因此,探討金屬材料磨損現象,研究金屬表面強化技術,研制新型抗磨材料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采煤機械中的重要工件是截齒,其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受到煤層沖擊及腐蝕,導致其齒體嚴重磨損而失效。更換周期長,大大影響生產率,如果全部報廢,又會降低了經濟效益[1-10]。本文采用火焰噴涂、中頻感應重熔技術,在截齒表面制備一層高強度耐磨涂層,從而提高其使用壽命、安全性能和生產效率,為工業生產提供了科學依據。

圖1 煤礦機械零件

1.試驗方法

1.1試驗原理

火焰噴涂的基本原理如圖2所示,所用設備如圖3所示。

圖2 火焰噴涂的基本原理

圖3 火焰噴涂設備

1.2試驗材料

試驗用材料的主要成分如表1所示。

1.3合金粉末

合金粉末的主要成分如表2所示。

1.4工藝參數

火焰噴涂工藝參數如表3所示。

1.5分析方法

利用Olympus BH2-UMA光學顯微鏡觀察分析顯微組織,在工況實驗機上進行試驗驗證。

2.試驗結果分析

2.1火焰噴涂后的外觀形貌

火焰噴涂后的外觀形貌如圖4所示。

圖4 外觀形貌

由圖可見,火焰噴涂后的耐磨層與基體結合良好,沒有明顯的分界線。

2.2火焰噴涂后的基體與涂層的顯組織

火焰噴涂后的基體與涂層的顯組織如圖5和圖6所示。

圖5 基體組織

從圖5中可以看出基體組織主要由奧氏體和鐵素體組成,這樣的組織有很好的韌性和抗拉強度,斷后伸長率值也會很高,但耐磨性差。

a)非冶金結合 b)冶金結合

圖6 結合層組織

從圖6中可以看出基體組織與噴涂上的粉末有時呈分離狀態,如圖6a所示。在合適的工藝條件下,可以達到理想的冶金結合,如圖6b所示,這樣大大增強了基體與涂層的結合強度,工況試驗表明:呈冶金結合的工件的耐磨性非常好,完全達到了工業生產的需要。

涂層組織如圖7所示。

火焰噴涂后防護層內部氣孔、未熔融粉末顆粒大量存在,涂層與基材基本無冶金結合,涂層組織如圖7 a所示。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可進行感應重熔,使其達到致密的冶金結合,如圖7b所示。

另外,因為火焰噴涂涂層與基體結合主要靠機械力,其對基體前處理要求較為嚴格,要求噴涂前基體表面必須無水、無油、清潔干燥,一般應先進行磨光、噴砂、拉毛或車制以得到粗糙度值較大的表面。這樣能保證涂層與基體的良好結合。

a)不致密的涂層組織 b)致密的涂層組織

圖7 涂層組織

3.結論

1)火焰噴涂可在韌性及強度較高的基體上涂敷一層耐磨性強的金屬層,達到增強煤礦設備再制造的目的。

2)火焰噴涂后再進行感應重熔,能使基體與涂層達到致密的冶金結合,滿足工業生產的需要。

3)火焰噴涂工藝參數為:工件表面線速度5~15 m/min,噴槍角度55°~85°,送粉量8kg/h,噴涂距離110~180 mm。

參考文獻:

[1] Rosochowski A,Matuszak A.Rapid tooling:the state of the art[J].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0,106(3):191~197.

[2] 李貴軒,李新國.振興我國煤礦機械的機遇和挑戰[J].中國煤炭,2003,Vol.29(2):8~10.

[3] 徐濱士,劉世參.表面工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1~10.

[4] 劉品強.刮板輸送機中部槽的強度分析及優化[D].[碩士學位論文].天津:河北工業大學,2007.

[5] 謝敬佩,王文焱,李繼文等.耐磨奧氏體錳鋼[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1~50.

[6] 王建青.等離子噴焊超厚耐磨涂層的研究[D].泰安:山東礦業學院,1999.

[7] 錢苗根.材料表面技術及其應用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353~372.

[8] 關紹康,張富巨,黃光杰.材料成形基礎[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9,214~219.

第2篇

出版: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6月

【評委評語】

作為一本學術會議的論文集,《旅行的圖像與文本》中的“攝影作為信息和方法”單元,集中展現了當代中國學研究的新取向,即在現代中文語境中,通過對于攝影圖像與文學文本之間的跨媒介互動,來發現攝影在型塑“中國性”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攝影和文學互動所激發出來的對于文本釋讀的新的可能性。同時,這些論文(并不限于這個單元)也體現了這一領域里的最新學術成果,并且可以為正在興起的當代攝影學術研究提供成熟的規范借鑒。

―顧錚

如果說從手抄本到印刷本是書籍史、閱讀史上劃時代的變化的話,那照相術毫無疑問是近世信息傳播領域里一場天翻地覆的技術革命。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媒介即信息”的著名觀點。“信息”在此并不僅僅是知識,而是指“對人的組合與行動的尺度和形態”,媒介發揮了塑造和控制的作用。照片、影像,以其巨大的復制、傳播的功能,隨著全球資本市場的興起,徹底地改造了現代人感知世界、情感交流的模式。海德格爾前瞻性地預言說,“世界被把握為圖像”。視覺性,就如同語言,成為現代人把握世界、表達自我的基本方式。本書收入的第二組四篇論文,既是對中國早期攝影史的補白,更是思考攝影新媒介,作為“人的任何延伸”,在近代中國的技術傳播中引發的感知與改造主體性的革命。

芮哲非(Christopher A.Reed)在其專著《谷騰堡在上海:中國印刷資本業的發展(1876-1937)》一書中指出,照相技術與武器制造、鐵路一樣,成為清末推動革新的重要推動因素。收入本書的論文勾勒了照相術早期在上海傳播的概貌,指出石印技術在19世紀后期仍占主導地位,照片直到20世紀初才開始普及。該文對石印技術、攝影術作為兩種同時進入中國印刷業的技術進行比較研究,兼及討論技術性的圖像與潛在觀者、受眾之間的關系。通過對信息交流模式(圖像生產過程)與信息網絡(體現在圖像中的受眾群體的構成)的研究,他提出一種假說:石印圖片中淡化中國人,不見洋人;而工業照片中卻時時可見西洋管理者的身影。作為清末中國工業化過程中信息交流模式的視覺呈現,《媒體即信息:中國早期工業照片和 石印圖片及其觀者之比較》一文認為照片為研究中國工業生產網絡、重構受眾群體提供了直觀的證據。作者亦是在此意義上使用媒體(照片)即信息(工業生產網絡的參與者)的說法。

法國學者狄瑞景(Régine Thiriez)長期致力于中國早期攝影史的研究、照片的收藏與整理工作。收入本書的論文《威廉?桑德斯鏡頭下的舊上海風情》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歷史圖像文獻,即1862年到1870年間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unders)在上海開設森泰照相館時拍攝的民俗照片。這類攝影多為擺拍,展現東方奇觀,無論是待砍頭的國人、蝴蝶發髻的女子、流動的食攤、沿街叫賣的小販,還是披枷帶鎖的囚犯。這些來自文化他者的凝視、技巧、構圖,推動了中國本土攝影業的發展,上海耀華照相館等即有模仿桑德斯的作品。桑德斯通過擺拍、修飾的策略對文化“類型與風俗”的鏡頭捕捉,為在世界范圍內的印刷品的流通傳播提供了一份意義含混的中國影像。這份對歷史“永恒”的記錄,也提醒后世的研究者反思“圖像反映真實”這一迷思。

吳盛青與徐蘭君的文章,都是利用視覺材料來討論新的觀視技術對感性主體的型塑作用。吳盛青的文章《相思之影:清末明初照相文化中的情感地圖》通過對19世紀末20世紀早期的詩歌與人物肖像照的對讀,展示新舊雜糅的時代里舊詩與新影像的交鋒對峙以及融合。攝影從傳入中國之初起就與性別化的凝視與想象女性的視覺政治與文化表演彼此纏繞、互相牽連。題照詩,發揚題美人畫的傳統,是對“女性”照片的想象上的意義的增值與添加。該文關注以蘇曼殊、柳亞子為中心的文人圈子,追溯照片作為禮物、信物題詠、流播的軌跡,討論情與物的關系,尤其是新媒介對男性文人情感的主體間性的塑造作用。文章《照相術與現代中國“兒童相”的譜系學研究》是對“兒童相”知識考古學的梳理,徐蘭君認檎障嗍踉凇胺⑾幀畢執兒童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晚清傳教士何德蘭的《孺子歌圖》《中國男孩與女孩》,借用照片和兒歌的翻譯以及游戲,從人類學的視角向世界介紹中國兒童。照片作為輔助媒介,召喚在兒歌的文字翻譯中丟失了的中國性,喚起的是富于象征意味的中國形象。現代心理學先驅人物陳鶴琴,記錄兒童日常生活中的面部表情、行為動作,進一步倡導童年生活中“趣味”的概念。該文提出一系列關鍵性的思考:影像如何發揮作用?與現代學科建設(如文化人類學、心理學)與大眾媒體(如《良友》畫報)之間有何種關系?影像如何對現代人的身心建構、人格型塑起到“規訓”的作用?

第3篇

論文關鍵詞:資源富集區,以工促農,定邊縣

一、引言

定邊縣地處陜西省西北部,是典型的資源富集地區:其所處的陜甘寧氣田是我國最大的陸上整裝氣田,已探明儲量2300億立方米;縣境內油區儲藏面積80平方公里,儲量近1億噸,已探明具有開采價值的三塊油田總儲量2500萬噸;此外,原鹽、無明粉、粉洗清鹽、碘鹽、芒銷、硫酸鎂、氯化鎂、粘膠土的儲量也很豐富。

改革開放以來,該縣國民經濟保持較快增長,自1978年以來工農業總產值的年平均增長額為20264.52萬元,平均增速為39.6%。據統計,1978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為5057萬元,其中,工業生產總值2032萬元,占地區工農業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0.2%,而農業生產總值3025萬元,在地區工農業生產總值中的比重超過一半,達到59.8%;2008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達136.9913億元,其中,工業生產總值124.2381億元,占地區工農業生產總值的比重為90.7%,而農業生產總值為12.7532億元,只占地區工農業生產總值的9.3%。顯然,工業產值和農業產值的相對比例發生了巨大變化,由1978年的40.2:50.8變為2008年的90.7:9.3。綜上,在工業迅速增長的帶動下,農業雖然也取得了長足發展,但農業在整個經濟中的比重明顯大幅下降。

農村經濟增長問題一直受到國內外經濟學家的關注。18世紀以來,國外出現了諸多有關農村經濟增長的理論,其中主要有:1、以格雷格、哈羅德、英尼斯、赫拉·名特等人為代表的農業資源開發增長理論,他們認為:從歷史來看,耕地和牧場的擴大是增加農業生產的主要途徑,自然資源的不斷開發是農業增長的主要源泉;2、土壤肥力的保持理論,其基本觀點為:有三個方面可以大力促進農村經濟增長:一是在農業中發展一套可以綜合利用土地的勞動密集型的作物種植制度,二是強調有機肥的生產和利用,三是強調發展更有效地利用土地和水資源的物質設施;3、研究地理位置對農村經濟增長影響的農業發展的區位理論等。在我國,對農村經濟增長因素較早進行分析的是朱希剛。他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模型為主,測算我國“九五”期間農業技術進步貢獻份額。王偉、趙艷娟則在理論上分析了投資、消費、出口、科技進步等對我國農業發展的影響。吳方衛把影響我國農業發展的因素歸為耕地、農業資本投入、農產品市場化程度、農業勞動力投入、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制等五個因素,比較系統的考察了建國后我國農業發展的情況。但是只有學者討論資源富集地區工業產值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以定邊縣為切入點進行研究的更是少之有少。

1978年以來農業統計方法和統計數據已經相當完善,并且1978年以后定邊縣油氣資源得到大力開采,工農村經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因此,本文選取1978年以來的時間序列數據和2008年的截面數據,通過工業總產值對農業總產值、農民人均純收入、糧食總產量等3個指標的計算分析,揭示改革開放以來定邊縣工農村經濟發展的進程及現狀、工業增長對農業發展的影響,進而提出一些促進資源富集區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二、農村經濟各指標對工業總產值的實證分析

(一)農村經濟各指標對工業總產值的短期效應回歸分析

表1各指標對工業總產值的回歸結果

農業總產值

農民人均純收入

糧食總產量

常數

15765.547(4.116 )

748.397(4.931 )

97620.196(6.114 )

工業總產值

0.104(11.627 )

0.002(6.371 )

0.133(3.571 )

R值

0.958

0.879

0.718

R 值

0.918

0.772

0.515

修正后的R 值

0.912

0.753

0.475

標準差

11984.564

474.934

49965.697

F值

135.193

第4篇

論文摘要: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一直以來都是中國設計界關注的問題,本文從二者的形成與發展過程的比較分析入手,從視覺美學的角度總覽兩種不同時代、不同背景下人們對于美的認識,從而解決現代設計與中國傳統設計的關系。

人體感知是藝術的重要特征之一。當代設計的主要內容仍是視覺藝術,相對而言,與其關系最為密切的理論思想首當其沖是美學思想。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思想史博大精深,其中當然也蘊含著深厚的美學思想。但與西方不同的是,中國傳統哲學體系的特點是哲學、政治學、經濟學、文學、社會學、美學等多學科思想雜蹂一處,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的美學思想。所謂中國傳統美學體系只是后人的總結和發展。而對于西方設計思想而言,自產業革命后便逐步產生了相對獨立的設計體系和完備的設計理論。如何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思想,并使之與現代設計相融合,一直是中國設計界關注的問題。正確把握中國的傳統美學思想發展脈絡等問題,是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從而總結出適合中國的設計形式和前進方向的重要內容。而借鑒西方設計思想與完備的設計理論,并比較其特征的關聯性,是發展中國現代設計的重要手段。

一、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發展脈絡

中國的美學思想主要基于先秦時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其后又受儒、道兩家的影響產生了楚騷美學和禪學的美學思想。究其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里只做以簡要闡述。

中國的傳統美學主要基于先秦的美學思想。而先秦的美學又尤指儒、道。此時的思想領域百家爭鳴的局面己經形成。但是,如前所述,這些思想主要傾向于社會學領域,對于美學的研究沒有專門系統的著作。但也正是從這些思想體系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完備中國傳統的美學思想體系。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當屬儒家和道家思想中的美學觀。孔子的美學主張建立在他的“仁學”思想的基礎之上。所謂“仁學”的核心思想是“愛人”。在此基礎上,又要求人的審美要符合社會倫理道德的準則,即所謂“道”和“德”。“說之不以道,不說也”;“我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論語:八情》),都體現了這種觀點。在儒家美學思想中,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形式與內涵的關系問題,即“質”和“文”的關系問題。孔子認為有文無質當然是不正確的,但同樣的有質無文也是不正確的,而應達到二者的和諧統一。這在子貢批駁棘子城“君子質而己矣,何以文為”的思想中可見一斑。

道家哲學思想的核心是“道”,這也是其美學思想的核心。其中,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是“道”的重要概念。道家哲學的代表人物老、莊,在其著作中把自然與自由的境界視為審美的最高層次。《莊子。繕性》中就提到:“古之人,在混芒之中,與一世而得淡漠焉。當是時也,陰陽和靜,鬼神不擾,四時得節,萬物不傷,群生不夭,人雖有知,無所用之;此之謂至一,當是時也,莫之為而常自然。”這正體現了道家的基本美學觀。體現在具體的審美標準中,就是把所謂樸素、無為、澹然無極作為審美的至高境界。

其后的楚騷美學和禪宗美學各自在綜合、繼承和發展了儒、道兩空哲學思想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自身的美學思想。簡言之,楚騷美學以浪漫主義的美學思想成為中國美學思想史上的一支奇葩。其中以屈原為代表的文學上的美學觀對后世的影響深遠。禪宗的美學思想興起于中唐時期。在繼承儒、道及楚騷美學思想的同時,其最大貢獻即是將美的產生歸為“物與心”的統一之中。這在世界美學史上都是里程碑式的。

二、西方現代設計思想形成過程

所謂西方現代設計思想是指第一次工業革命(產業革命)后的大工業生產條件下的設計思想和理論。在大工業生產條件下,生產力空前提高,其巨大生產力使得設計產品的數量和規模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享用科技發展帶來的巨大利益的受眾數大大提高。但與此同時,以往精致美觀的手工藝品在大規模生產條件下成為相對粗糙、簡陋的機器產品。根本矛盾是藝術與技術的不同步產生的矛盾。受眾的審美發生混亂和與現實的不協調。以威廉·莫里(William Morris)斯等人為首的進步藝術家領導了新藝術運動,提出了從純藝術到物質實踐的理論和方法。但這僅僅是現代設計運動的第一步。工藝美術運動并沒有真正解決工業化大生產同大眾審美之間的矛盾。其后又經歷了弗蘭克賴特、澤姆佩爾等人的設計思想和實踐、德意志制造聯盟直至包豪斯設計學校等一系列設計理論與實踐活動,但這些設計理論與實踐的形成和發展也只是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現代設計從哪里來,到哪里去,以及怎樣發展的問題,并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形成現代設計。直至國際主義設計、后現代主義設計等設計思潮的發展和完善,使現代設計理論逐步完善,加之設計師的設計實踐活動,才逐漸形成了今天意義上的現代設計。

三、二者比較分析

首先,二者的產生和發展在諸多方面都有著不同之處,但主要可歸納為產生的社會條件不同。中國傳統美學是基于社會形態的變革而產生發展的;西方設計思想的基于科技水平的提升而應運而生。中國的美學思想產生之時正值原始社會向奴隸制社會過渡時期(儒家思想雖產生于春秋時期,但其仍根基于周代的思想理論)。這時,新的社會形態已經產生,但傳統的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社會、政治生活仍然存在。這也是產生影響中國幾千年的“禮”文化的基礎。這使得人們在肯定了階級、等級等社會現實的同時也產生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應和諧統一的觀念。這是中國傳統美學的基本出發點。而源自西方的現代設計的產生則是大工業生產條件下的產物。其根基為生產力的顯著提高,從而導致的受眾審美傾向的混亂和偏差。其根本目的是使受眾的審美與大工業的背景相符合。這是二者產生條件的本質不同。

第5篇

英文名稱:Jiangxi Electric Power

主管單位:江西省電力公司

主辦單位:江西省電機工程學會;江西省電力試驗研究院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6-348X

國內刊號:36-1131/TM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77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第6篇

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工業技術的發展一片繁榮,相比之前取得很大進步,工業生產已經逐漸向機械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尤其是在信息化科學技術發展飛快的現在,工業生產采用智能化管理和科學化管理的理論也逐漸得到認可,是市場發展的必要條件,工業自動化儀表和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發展證明我國的工業技術已經達到現代化水平的要求。因此,工業企業想要實現自身長久發展就必須依靠智能化和科技化來保證自身的發展速度,實現工業生產高質高量的目標,保證其安全性,降低生產成本。 

1 工業自動化儀表 

1.1 概述 

工業自動化儀表是指在工業生產過程中,通過智能化的管理手段來進行生產過程中的信息進行檢驗、顯示、管控以及實施的儀表,具有很強的實用性。生產單位應當重視對于生產實際的過程中的檢驗工作,對其生產工藝進行全面管理和控制,這樣才能有效的確保生產過程能夠順利的進行,同時其本身具備的高效率和低損耗的特點也是其發展迅速的重要特點之一。 

1.2 分類 

工業儀表具有多種不同的類型,在分類標準制定時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進行分類。根據生產過程中所需的指標類型劃分可以分為檢測壓力的儀表、檢測溫度的儀表、檢測流量的儀表、檢測機械量值的儀表、檢測物位的儀表;根據生產實踐中工業儀表的性能來分類可以分為檢驗類儀表、調整類儀表、展示類儀表、計算類儀表、實施設備類儀表等類型。 

1.3 基本工作規律 

工業自動化儀表的主要作用是保證在生產場地沒有人員管理的情況下對設備進行自動檢測、記錄和管控的目的,并且來獲得信息、傳輸信息和處理信息的系統化操作。其基本工作規律依靠平衡原理來實現,利用力、力矩和電方面的基本規律來最終確定整體的處理工作。工業自動化儀表的感知系統能夠有效的將從設備本身獲得的溫度、壓力和流量等數據通過傳送裝置傳輸到處理位置,同時在獲得過程中可以通過將測量值擴大的方式來進行傳輸,這樣能夠有效的保證數據的準確,這樣能夠更好的對設備進行數據的對比和處理,保證在處理數據的平衡性問題時精度在較高水平。 

2 自動化控制技術 

2.1 概述 

自動化控制技術是根據現代工業、農業和制造業的基本情況和信息,通過機械設計和電氣信息化設計來實現的對于設備的整體管理和控制。 

2.2 基本工作規律 

智能化控制在分類上可以分為全智能和半智能兩種情況,全智能化指的是人員的作用只是對全智能管理系統進行操作即可,根據不同的生產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生產條件和生產流程,不需要人員直接參與到生產實踐過程中;半智能化指的是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依靠人的管理來指揮設備和機器才能使得生產過程正常開展的情況。智能化管控技術已經在農業、工業和制造行業成功的進行了運用。利用智能化管控技術能夠有效的降低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才能完成的工作程序,對于危險性系數比較高的程序也能在一定程度得到避免,有效的保證了人員的人身安全,同時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統對于生產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作用,降低了生產過程中人力資源成本的投入,使公司的整體經營水平獲得更大的提升。 

2.3 自動化控制的運用 

(1)過程智能化 

在石油提煉和加工過程中,通過智能化管控系統來完成對于流體和粉體的全面化學處理工作,該類型的管控系統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測量儀表、調節裝置以及處理設備,通過這一系統能夠準確的控制加熱爐、精餾塔以及整體生產過程中的環節。 

(2)機械制造智能化 

通過將機械、電氣以及智能化系統相結合形成機械制造智能化系統,能夠準確高效的處理離散元件。在最初的階段機械制造智能化的控制只是簡單進行的進行生產線的操作,單純利用機械手段以及電氣原理來對其實現了單機化的智能化管理。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發展,信息化管理技術應用程度得到全面的神話,數控機床、機器人等高智能化裝置逐漸形成,同時小規模的控制系統也越來越多在生產體系中出現。在智能化車間內,通過計算機和生產程序中的過程中進行聯系,從而形成一個具有高智能化操作的管理體系,配合信息管控系統以及生產管理系統能夠更好的實現在制造行業中的生產效率。 

(3)管理智能化 

對公司機構中的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生產原料控制管理、生產程序管理以及辦公系統管理是實現管理智能化的重要過程。管理智能化的主要核心內容是實現信息處理的全面和系統,作為一種全面覆蓋的技術,管理智能化技術能夠依靠電子計算機和通信技術來實現對于系統內相關組成部分的控制。一般情況下,智能化管理技術需要借助高性能處理設備以及數據分析系統來與多種系統中斷控制設備相連接來形成一個系統,控制中心通過對終端設備傳輸的裝置來分析,將分析之后的結果有效的進行處理,進而對各個終端發出指令,從而實現處理問題的要求。 

第7篇

關鍵詞:供水安全,水污染,污染控制,環境保護

 

水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對維系人類生存、保障經濟建設和維護社會發展及生態環境平衡具有中心作用和綜合作用。然而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加快,水資源短缺、污染嚴重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在我國,也面臨著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水環境持續惡化與改善城市人居環境,保證安全供水,提高公共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的矛盾。水的問題對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限制、對人民健康和社會穩定的潛在威脅越來越明顯。

1 .我國水污染的狀況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并且時空分布不均衡,開發利用難度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用水的要求會更高,缺水威脅還可能加重。加之,水污染的問題日益突出,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

(1)地表水體污染。我國污水的年排放總量已達600多億噸,其中80%以上是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就直接排入水域的污水。全國7大河流經過的主要大城市的河段,大部分水質污染嚴重,75%的湖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有的已經不適宜作為飲用水源。

(2)地下水體污染。地下水污染的特點“三氮”污染,硬度升高,酚、氰化物、砷、汞、鉻、氟等有毒有害物質含量升高。這類物質不易分解,不易沉淀,在遷移循環過程中遍布水體、土壤和作物,污染環境,危害生態。

(3)降水酸化日趨突出。全國已有不少地區降落酸雨,并呈由北向南擴展之勢。

(4)飲用水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按照國家衛生部頒布的《生活飲用水水質規范》和國家建設部頒布的行業標準《城市供水水質標準》,我國有近一半的城市居民在使用不合格的飲用水。飲用水安全問題嚴重威脅到居民身體健康,成為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2 .水污染的影響

水污染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建設小康社會的極為重要的制約因素。水污染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工業的影響。絕大多數的工業生產離不開水,水質會直接影響工業產品的質量。二是對農業的影響。用污染的水灌溉農田,會造成土壤質量降低,農作物減產、變質,甚至顆粒不收;污水對漁業造成的危害也非常大,可使水生生物緩慢中毒,出現畸形的或是帶有怪味的魚蝦,嚴重時一夜之間成百上千的魚死亡。三是對居民生活的影響。未經處理或處理不當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中,當數量超過水體自凈能力時,就會造成水體污染,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3. 加強水污染控制的對策思考

(1)加強全民的環保教育。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是世世代代持續發展的戰略工程。應該采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途徑,加大環保宣傳力度,進一步增強水憂患意識,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積極投身防治水污染的偉大實踐。特別是政府要進一步增強環保意識,堅持實施節流優先、治污為本、多渠道開發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把污水作為一種穩定可靠的水資源進行再生利用,形成良性循環,努力實現經濟建設與水污染控制的協調發展。

(2)加強工業廢水的源頭治理。按照節能、降耗、減污和提高生產效率的原則,全面推行廢水排放量最小化清潔生產。一是加強對工業企業的執法力度。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強化對工業企業的監管,嚴肅查處違法排污現象。二是嚴格工業項目環保審批。博士論文,供水安全。。對于新建基本建設項目,嚴格實行環境影響報告書制度、排污申報登記制度和排放許可證制度,堅持做到生產線設計與污染治理設計、生產線施工與污染治理設施建設、生產線建成投資與污染治理設備啟用“三同時”,嚴格杜絕對環境產生新的污染。三是調整優化工業結構。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引進環保生產工藝,生產綠色產品,從根本上解決污染問題。四是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博士論文,供水安全。。博士論文,供水安全。。從源頭削減污染,清潔生產包括合理選擇原料和進行產品的生態設計、改革生產工藝和更新生產設備、提高水的循環使用和重復使用率,以及加強生產管理,減少和杜絕跑冒滴漏。五是提高工業廢水處理及利用的水平。

(3)加強城市廢水污染的控制。一是科學編制城市水資源利用的整體規劃。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根據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制定好城市的近期、中期、遠期水資源綜合利用整體規劃和水污染控制規劃。二是抓好城市排水管網建設和改造。我國城市大多數屬于綜合性城市,居住、商貿、工業混雜在一起,城市建設欠債太多,排水系統不健全,管道質量差,且雨污合流,不利于對污水進行處理。城市污水處理系統建設必須與城市建設同步實施,協調發展,決不能半途而廢或打亂總體部署。應堅持“先地下、后地上”和“雨污分流”的原則,建設好市政排水管網,并為污水回用預留管網空間。同時,進一步完善城區排水設施建設、逐步實現雨污分流,與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銜接。三是籌劃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城市污水處理廠是水污染控制的骨干工程。應逐步建立面向市場的環境保護融資機制,積極鼓勵企業、社會和外國資本投資興建城市污水處理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步伐,以最短的時間實現水污染控制陽治理。要根據城市規模和污水水質實際情況,科學論證引進污水處理高效低耗成套工藝、技術和設備,防止出現部分處理建筑物和設備閑置的問題,使有限的建設資金發揮出更大的社會、環境效益。污水處理廠建設也要注重消除自身對環境的影響,成為無污染的綠色工程。

第8篇

關鍵詞:房地產價格指數 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 格蘭杰因果檢驗 房地產價格指數期貨

受到全球經濟下行的壓力,中國經濟也受到影響。2014年以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還出現了一些變化:土地購置和新開工面積下降、銷售面積下降、房地產價格指數持續回落,有經濟學家分析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在這一年已經進入了中長期拐點。與此同時,持續回落的大宗商品價格在2014年出現了更大幅度的下跌,截止2014年底,以鐵礦石、焦煤焦炭為代表的黑色系商品價格跌去了50%,“商品之王”原油也有超過47%的跌幅。而在這些商品中,焦煤、焦炭、鐵礦石、螺紋鋼等黑色系產品,塑料、PP、橡膠、玻璃等化工建材產品與房地產產業聯系緊密,由于這些商品基本上是房地產的上游產品,因此我判斷,這兩者之間是存在著某種因果聯系的。通過研究大宗商品的價格指數與房地產價格指數的關系,就有機會找到他們之間的聯系,如果進一步確定一方對另一方具有先行性,那么我們就可以通過一種價格指數的變化預先判斷出另一種價格的變化趨勢,從而規避市場變動給宏觀經濟、個人生活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文章將通過理論與定量模型分析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與房地產價格指數的相關性。

本文所討論的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驗證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與房地產價格指數的相關性,看他們兩者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并且兩者之間誰具有先行性特征。二是面對房地產市場和和大宗商品市場的波動,建議可以將房地產價格指數期貨引入國內期貨市場,這樣就可以與大宗商品期貨形成投資組合,更好的規避市場系統性風險給大家帶來的損失,并使得房地產市場回歸理性。

影響房地產價格的因素可以分為宏觀因素和微觀因素,其中微觀因素又可分為需求因素和供給因素。需求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因素、收入因素、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供給因素主要包括投資規模、土地與建設成本、竣工面積;而宏觀層面的因素則包括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利率、社會貸款總額、政府的行業政策等。人口增加、收入上漲會直接推動人們購房欲望的增強,促進房地產價格的上漲,而穩定的社會環境和房價上漲預期則會對人們的購房愿望產生積極影響,當房地產投資規模不斷膨脹、購買土地成本升高、人力資本和建筑材料價格上漲時,造成開發商融資成本提高、投資回報下降,都會促使開發商提高房價以保持利潤率,而當存準率、存貸款利率提高、政府實行限購政策并加大保障型住房供給時,則會對房價上漲產生抑制作用。

而我們所研究的工業產品作為房地產行業的上游原料,其對房價產生的影響是歸類在供給因素中的,通過原材料價格變動來影響房屋建筑成本,進而影響房價,也就是說,它們應當表現出正相關。但是在需求拉動型市場和成本推動型市場兩個不同的市場環境下,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與房地產價格指數相互作用的方向和程度是不同的。當需求拉動較強時,價格會由房地產市場向上游工業品市場傳導,反映在統計結果中就是房地產價格指數是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的格蘭杰原因;而當成本因素占主導時,價格傳導會從上游工業品市場向下游房地產市場流動,在統計分析結果中就應當表現為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是房地產價格指數的格蘭杰原因,但更多情況下他們兩者之間是互為因果、相互影響的。

一、實證分析

在分析分行業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與房地產價格指數相關性時,我從國家統計局網站獲取了2005年6月到2010年3月的分行業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月度數據,在Wind數據庫中獲取了同時期的全國房地產價格指數月度數據,為了使結果更加可信,我還選擇了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體系中分行業的建筑材料及非金屬礦類購進價格指數加入到分析中。下文中,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用PPI表示,建筑材料及非金屬礦類購進價格指數用JZPPI表示,房地產價格指數用EPI表示,并運用時間序列分析中常用的ADF單位根檢驗、VAR向量自回歸檢驗、Johansen協整檢驗、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等模型。

(一)單位根檢驗

對于時間序列,如果它是平穩序列,系統將以一種近似不變的振幅在均值上下波動;如果它是非平穩序列,系統將不會表現出這樣的特征,并導致之后的回歸分析產生“偽回歸”,即變量之間并不存在真實的均衡關系。所以,為了防止出現偽回歸現象,在進行實證分析之前,要先對獲取的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單位根檢驗,如果變量之間是平穩的同階單整序列,才可進行下一步。目前,單位根檢驗的方法包括ADF檢驗和PP檢驗兩種方法,本文選擇ADF檢驗。

在檢驗中,我們先從水平階數開始檢驗。發現在水平差分,即I=0時,EPI與PPI的T值均小于其在1%、5%、10%顯著性水平下的值,說明這兩組序列有99%的可能性為平穩序列,不存在單位根;而JZPPI在I(0)的條件時,在5%、10%的顯著性水平下是平穩的,即有95%的可能性為平穩序列,不存在單位根。可見三組變量滿足同階單整的要求,為水平平穩序列,可進行后續操作。

(二)向量自回歸檢驗

向量自回歸模型簡稱VAR模型,是一種常用的計量經濟模型。VAR模型的重要問題是確定最優滯后階數,一般通過AIC最小準則和SC最小準則進行判斷,當兩者不一致時,一般會以AIC為準。在建模時先選擇系統默認的VAR模型,再通過Lag Length Criteria命令進行滯后優化,本文得出EPI與PPI組合的最優滯后階數為7,EPI與JZPPI組合的最優滯后階數為3。

(三)Johansen協整檢驗

因為EPI、PPI與JZPPI都是0階平穩序列,在水平狀態下即滿足同階單整要求,為了嚴謹,我們在此對他們進行協整檢驗。

經VAR檢驗,EPI與PPI的的最優滯后階數為7,因此在進行Johansen協整檢驗時,Lag intervals的取值為“1 7”。結果顯示EPI和PPI在跡檢驗(Trace Statistic)中存在兩個協整關系。而EPI與JZPPI的的最優滯后階數為3,因此在進行Johansen協整檢驗時,Lag intervals的取值為“1 3”。 結果顯示EPI和JZPPI在跡檢驗(Trace Statistic)中也存在兩個協整關系。這說明,EPI分別與PPI和JZPPI存在協整關系。

(四)格蘭杰因果檢驗

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是從預測可能性的觀點來定義因果關系, 即如果同時利用X 和Y 的過去值來對Y 進行預測比單用Y 的過去值來進行預測所產生的預測誤差更小的話, 則認為“變量X 是變量Y的格蘭杰原因”或“存在X 到Y的因果關系”。結合本篇文章所研究的內容,根據向量自回歸模型的AIC 值最小原則, EPI與PPI的最優滯后階數為7, EPI與JZPPI的最優滯后階數為3,因此他們在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時,lag的屬性分別為7和3。

1、EPI與PPI的格蘭杰檢驗

在滯后階數為7時,“PPI不是EPI的格蘭杰原因”的假設概率為0.2385,大于0.05,所以該假設被接受,即PPI不是EPI的格蘭杰原因;而“EPI不是PPI的格蘭杰原因”的假設概率為0.0278,小于0.05的水平,假設被拒絕,所以EPI是PPI的格蘭杰原因。

2、EPI與JZPPI的格蘭杰檢驗

在滯后階數為3時, “JZPPI不是EPI的格蘭杰原因”的假設概率為0.0517,大于0.05,所以該假設被接受,即JZPPI不是EPI的格蘭杰原因。而“EPI不是PPI的格蘭杰原因”的假設概率為0.0004,遠小于0.05的水平,假設被拒絕,所以EPI是JZPPI的格蘭杰原因。

綜上所述,EPI分別是PPI和JZPPI的格蘭杰原因,反之則不成立。得出這樣的結果,說明在這一階段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價格鏈傳導是從需求端向供給端傳遞,這在一個以需求導向為主的市場中是合理的。在這樣一個市場中,房屋購買者對房地產的大量需求導致商品房和土地供不應求,另一方面在特定時期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國內外資本紛紛涌入房地產領域,催生建筑熱潮,房地產行業對建筑材料的大量需求拉高了上游大宗商品價格,鋼鐵、水泥、橡膠、塑料、有色金屬價格都在中國房地產市場洶涌澎湃的大潮中水漲船高,而當房地產的需求降低,上游的大宗商品的需求量將會下降,價格隨之下跌。

由此可以初步判斷,房地產價格指數相對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的先行性特征是一個階段性特征,在需求因素占主導的市場上,EPI是PPI的格蘭杰原因,但是一旦上下游產品的供求關系發生變化,如房地產市場由供不應求變為供過于求,其對上游建筑材料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就會下降,房地產價格的變化就會由需求拉動變為成本驅動,PPI與EPI的相關性也就會隨之變化,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就是兩者互為因果,此外,還有可能出現PPI先于EPI指標發生變化。所以,分析兩個經濟指標的相互關系,宏觀經濟狀況和微觀的供求關系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二、文章總結

本文以實證分析為基礎,從理論上簡述了影響房地產價格指數的因素,以及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與房地產價格指數的相互關系,再根據獲取的數據,從實證角度證明這兩者是存在相互關系的,并且房地產價格指數是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的格蘭杰原因。但由于我國房地產產業自誕生以來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因此不排除房地產價格的先導性是由于房地產行業需求因素主導所造成的。因此本篇論文的研究結果可以證明,在一個以需求導向為主的市場上,房地產價格指數是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的格蘭杰原因,具有先導性。而當進入以供給因素為主導的時期后,這種關系是否發生變化,還需要進一步分析。

了解了現階段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與房地產價格指數的相互關系,我們可以使用房地產價格指數作為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的預測變量,特別是在期貨市場上,我們可以根據房地產價格指數的變化,安排好大宗商品期貨的投資策略,對沖市場風險。此外,由于房地產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涉及行業面廣,牽動利益非常巨大,受到政府、企業、消費者和投資人的高度關注,如何促使我國房地產市場良性健康發展,需要我們持續關注并提出解決辦法。而期貨作為一種新興的金融衍生品工具,是以未來某個時刻的某個地區的商品房價格指數為標的的標準化期貨合約交易,可以發揮套期保值、對沖風險、價格發現與預期、優化資產配置等重要作用,因此房地產價格指數期貨就成為一個可以操作的選擇,理論上可以對現貨房地產價格波動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參考文獻:

[1]陳鈺.PPI、企業商品價格指數、M2 與CPI 之間關系研究[J].遼寧大學學報,2011

[2]梁宏.工業、農業生產者價格指數與CPI關系研究――基于 VAR模型的實證分析[J].經濟理論與實踐,2013

[3]蔡慧,華仁海,中國商品期貨指數與GDP指數的關系研究[J]. 金融理論與實踐,2007(8):4-6.

[4]馮科,李昕昕.我國商品期貨價格指數與宏觀經濟指標關系的實證研究[J].經濟與管理,2014

[5]蔡慧,馬曉榮.我國金屬期貨指數與宏觀經濟變量之間的關聯研究[J].市場周刊,2010

[6]耿繼進,余澤浩.我國發展房地產價格指數期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J].中華建設,2008

[7]趙宇.房地產價格波動對CPI 影響的多視角分析[J].經濟理論與實踐,2014

第9篇

-一陶瓷藝術理論專著《吉祥陶瓷理論與生產發展》簡介

《吉祥陶瓷理論與生產發展》首章論“吉祥陶瓷內容之源”,尋根溯源,論述了產生吉祥陶瓷與吉祥藝術的根本所在,及其思想的最早萌芽狀態,表現出內容的深刻性。次章“吉祥陶瓷的文化環境與社會基礎”,論述了吉祥陶瓷與歷代文化環境、社會基礎多方面的內在聯系及緊密關系,表現出內容的系統性。三章“吉祥藝術思想基礎、生成方式及生成思維”,論述了吉祥物生成思維遵循的邏輯原則與推理方式,揭示了其規律與本質,體現出內容的科學性。四章“吉祥陶瓷類別”、五章“吉祥陶瓷創作與生產”,對于吉祥陶瓷藝術創作及日常生產,進行了剖析、歸納與闡述,表現出內容的理論性。尾章“吉祥陶瓷發展前途”及前章,將吉祥陶瓷藝術理論與藝術創作、工業生產、市場經濟結合起來,顯示出內容的可操作性與實踐性。此書內容對中國工藝美術史、中國陶瓷美術史、吉祥藝術、民間工藝、中國畫、陶瓷裝飾等,在科研上、教學上、藝術創作上、工業生產上,均有參考作用。此外,書中還附有《論漢代畫像磚》、《表現藝術形象神韻的途徑》、《論陶瓷藝術詩情畫意》等論文。書中所有內容均有利于促進陶瓷藝術創作與生產。

陶瓷書詩畫禮贊

一一陶瓷藝術理論專著《論陶瓷書詩畫》簡介

《論陶瓷書詩畫》首章論述了從陶瓷紋飾到陶瓷畫面的出現;從陶瓷題款到陶瓷詩詞裝飾;陶瓷上書法藝術的進步;陶瓷上裝飾藝術的覺醒。在概括陶瓷裝飾發展歷程的基礎上,再引導出“陶瓷書詩畫(題有詩文的陶瓷畫)產生”的內容,使人認識到陶瓷書詩畫的孕育及誕生的漫長歷程。此章由“陶瓷上書詩畫的同一性”等內容,深刻地闡述了陶瓷書詩畫形成的理論基礎。三、四兩章討論了包括珠山八友在內的文人陶瓷書詩畫。五章以眾多材料論述了陶瓷書詩畫的內容與藝術形式。六章評論了陶瓷書詩畫的藝術成就。七章將中國書詩畫(題有詩文的傳統中國畫)與陶瓷書詩畫作了多方面比較,表明了二者的聯系及異同。尾章論述了陶瓷書詩畫的現狀與前途。此書歸納了眾多相關的陶瓷藝術事例,論證了陶瓷書詩畫產生的深刻原因,剖析了陶瓷書詩畫的藝術本質、活動規律、藝術功能、藝術特征,總結了陶瓷裝飾經驗,有利于促進陶瓷藝術創作與生產。此外,書后還附有《青花佛圖紋飾簡論》、《文學與紀念陶瓷藝術》、《論多層運用藝術手法》、《昔時景德鎮瓷業風俗及其它》、《論唐英詩歌》等多篇論文。因此,《論陶瓷書詩畫》是一本縱橫議論、材料翔實、內容豐富、獨樹一幟的陶瓷藝術理論著作。

藝術創作的好幫手

一陶瓷藝術理論專著《文學與陶瓷藝術教程》簡介

《文學與陶瓷藝術教程》的宗旨是,讓自己成為藝術家創作中的好幫手,增強藝術工作者藝術創作與創新的能力。其核心內容是“從文學中選美術題材”、“學習文學藝術表現手法”、“學習文學藝術辯證法”。“從文學中選美術題材”是以神話、小說、詩詞為例,七十六例均各配畫面,圖文并茂。既總結了此類經驗,也為美術創作提供了實例。而且,其中多有文學作品的鑒賞內容,不乏真知灼見,文字秀麗。“學習文學藝術表現手法”詳細論述與介紹了文學和美術運用雙關、比喻、夸張、對偶、襯托、借代、對比、象征等藝術表現手法的事例,其中含有學術新見。“學習文學藝術辯證法”也論述與介紹了文學及美術運用“形與神”、“情與景”、“意與境”、“主與賓”、“虛與實”辯證對偶范疇的事例,其內容富有哲理,是哲學思想在藝術中的體現。以上三章還講述了相關的文學知識、藝術表現手法知識及哲學知識,三章之后介紹了書畫提款藝術,以方便藝術創作,書中還附有一組相關的論文。此書以“文學與陶瓷藝術”為事例,以詩、書、畫相聯系相結合為中心,剖析眾多藝術現象,探索藝術的個性與共性,認識與運用多門藝術之間本質相通、相互促進、相互配合與結合的藝術形式及規律,從而促進藝術創作與藝術理論建設,增強藝術人員的創作創新能力。

陶瓷文學的活力與輝煌

第10篇

――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我國改革開放30年以來,綜合國力顯著增強,與英、美、德、日等國家在歷史上的崛起有相似之處,GDP總量占世界份額名列前茅;人均GDP增長較快;鋼鐵產量趕英超美,位居世界第一位。

首先,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最新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占世界GDP的份額為10.8%,位居世界第二位,美國仍占第一位,為21.4%。

其次,人均GDP增長較快。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從改革開放初期1960年的252.4美元增長為2007年的5292美元,可見中國人均GD9增速是卓有成效的,人們的福利水平不斷提升。

再其次,從我國制造業生產能力來看,作為工業化進程標志的鋼鐵產量快速增長,說明我國在工業化方面進展飛速發展,為本國經濟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科技進步較快。英、美、德、日等國發展進程顯示,科學技術在經濟飛速發展時期具有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指導原則,大力推動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促進經濟增長。

首先,從現代高科技的標志網絡經濟來看,中國目前網絡使用者總數僅次于美國,雖然網絡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中才開始發展,但中國正是利用了發展中國家的“后發優勢”,走在了各國的前列,截至2008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2.53億,網民規模躍居世界第一位。

其次,中國的科技論文數量、專利數量和研究人員數量也以較快的速度增長。相對來看,平均每百萬人中的研究人員數量與發達國家相差較懸睞2005年論文數量緊隨德國之后,位于第五位;專利數量超過德國和英國,位于世界第三。

再其次,中國的科技投入逐步加大。直接研發投入占GDP比例顯示,中國從1996年的0.57%擴大到2005年的1.34%,雖然與發達國家還有差距,但增速驚人。中國教育支出占國民收入比例這些年基本保持在1.81%的水平,比發達國家落后較多。從長期來看,這兩項指標有著巨大的增長空問,增長潛力是廣闊的。

――對外貿易迅速擴大。我國進出口貿易增長迅速,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也是歷史上發達國家崛起時的主要特點。

――金融發展迅速。一國經濟的崛起和快速發展離不開金融業的大力支持,充足的資金投入和保障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

從外匯儲備來看,我國外匯儲備發展迅速,從改革開放以來積累起來了大量的財富,是保障經濟正常運行的堅實后盾。

第11篇

摘要:本科畢業設計是高等教育教學培養的最后一個環節,是檢驗學校人才培養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學生為對象,分析了目前畢業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重點分析學生投入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的指導思想,闡述了這種指導思想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關鍵詞:畢業設計(論文);指導;因材施教

內蒙古科技大學坐落在“草原鋼城”包頭,1956年建校,1960年更名為包頭鋼鐵學院,隸屬原冶金工業部,1998年劃歸管理,2003 年更名為內蒙古科技大學。它定位于一所教學研究型普通高等學校,以冶金工程、材料工程、礦業工程等優勢學科為依托,形成以工科為主,建設在冶金、材料、礦業、機電、建筑、能源等領域具有優勢的學科專業體系,培養“上手快、留得住、后勁足”,具有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1]。

我校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系始創于建校伊始的1956年,由軋鋼這個具有相當長歷史的老專業發展和演變而來,專業改造后在名義上這一老專業方向不存在了,但新專業傳承了軋鋼這一老專業的特點與內涵。本專業是我校傳統的優勢學科,1996年獲得材料加工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獲得材料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授予權,目前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支撐點建設學科。1998年教育部進行高等院校本科專業目錄調整時,設立了材料成形與控制工程這樣一個新的本科專業,從該專業在我校的演變歷史可以看出其專業范圍重點還是傳統的軋鋼專業,以側重于為鋼鐵工業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為主要目的,畢業生的去向也主要集中在鋼鐵企業[2]。

一、當前畢業設計(論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設計(論文)的命題

命題是畢業設計(論文)的起航點,立題不當,可能會使整個畢業設計的創新性和目的性黯然失色[3]。實際畢業設計(論文)中選題不當常有發生,其原因各異。

有些命題過于陳舊,這尤其體現在畢業設計的命題上。按照我校本專業的傳統,畢業設計主要是針對鋼鐵企業軋鋼廠的生產車間進行設計。隨著我國的鋼鐵工業近10年來迅猛發展,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新的裝備和控制手段被大量的應用到現代化的鋼鐵生產線上,產品結構發生的更本的變化,很多傳統的觀點和思維被打破[4]。在這種背景下,部分命題仍然按照10年以前的標準來制定,就顯得有些更不上時代,不僅如此,還會造成學生可能存在抄襲現象,影響了對學生的鍛煉效果。

青年教師不能很好的把握畢業設計(論文)題目難度,這一點在筆者身上顯得尤為突出。筆者在博士畢業后,第一次指導學生做畢業設計(論文),在給部分學生制定畢業論文題目時,沒有考慮到學生本身的知識結構的局限,題目超出了學生所能承受的范圍,在完成畢業論文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影響了畢業論文的順利進行。

(二)學生投入不足

1、就業對學生畢業設計(論文)投入的影響。就業對學生畢業設計投入的影響是本專業近期才出現的問題,是一個新問題。鑒于我校本專業畢業生擁有較強的專業性,在2008年以前我國鋼鐵工業迅速發展期間,本專業大四學生一般在秋季學期就找到了相應的工作。然而近3年來,隨著鋼鐵工業整體的不景氣,我校本專業學生的就業形勢也受到不少影響,很多學生在大四的春季學期即進行畢業設計的學期還沒有能夠確定工作,尤其是女生。由于存在就業的壓力,迫使學生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聯系工作之上,真正投入到畢業設計中的精力和時間有限,畢業設計時心不在焉,出現懈怠情緒。筆者所帶的學生中就存在這種現象,在整個期間,主要的精力放在聯系工作上,對整個畢業設計進程影響嚴重。

2、考研對畢業設計投入的影響。近些年來,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加,為了緩解這種壓力不少學生選擇考研,一般初試成績約在3月份出來,那些過了初試需要準備復試的學生,在此期間難以全心去做畢業設計,這種狀態一般會持續到5月中旬,在研究生入取基本結束后,這部分學生才可能完全集中精力去準備畢業設計。

此外還有一部分學生是那種本身學習成績較差,在最后一學期不僅有就業壓力而且更重要的是還要疲于應付各種掛科的清考。這一類的學生本身基礎比較差,在理論學習階段就養成了對學習不認真、得過且過的習慣,在就業和清考雙重壓力之下,只能有很少的精力投入到畢業設計中。這類學生在筆者所帶的學生中也存在,也是另筆者最頭疼的學生。

3、學生投入不足,也有部分原因是學生對畢業設計(論文)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部分同學對研究題目認識不足,準備不充分,設計過程往往流于形式,其表現往往是應付了事。這是一種普遍的心態,具有普遍性。

二、相關問題的改進

(一)完善命題

命題是指導教師的最重大的任務,為了保證質量,在命題是筆者認為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把關:首先從專業培養目標出發,設計的內容應與本行業最新的發展趨勢密切相關,這需要指導教師密切關注當下國內外鋼鐵工業的發展趨勢;其次設計(論文)題目難度應適中,尤其是青年教師需要盡量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針對青年教師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個人認為系主任要對青年教師制定的題目進行審核,對研究和設計的內容進行把關,以確保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和現有條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畢業設計;最后,還需保證題目的多樣性,不僅要保證學生1人1題,更重要的是要避免題目重復出現。

(二)因材施教

學生經過大學四年的學習,個體存在很大的差異,且新時期的學生每個人所追求的目標亦不相同,自身想法很多,因此在面對畢業設計時,學生心中所想也不盡相同,當然最終的基本目的還是一致的即能夠完成畢業設計,順利畢業。

鑒于不同學生各自擁有不同客觀條件和自身追求,因此作為指導教師在面對學生是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進行指導,而是需要客觀的面對學生所固有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完成畢業設計,順利畢業。

為此作為指導教師,首先應該主動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在初見學生的時候,明確學生的就業情況,是否簽約,簽約的意向以及將來擬從事工作的類型;了解學基礎課的學習成績,是否存在補考和最后的清考;學生的考研狀況,報考的學校和專業。

其次在明確學生的相關背景之后,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化差異,為不同學生量身定做其畢業設計或論文的內容。具體的指導思想是重點培養對本學科有興趣的學生且精力足夠,將來要從事鋼鐵工業生產或者研究領域的學生,按照評優的標準去要求這些學生,激發這類學生的潛力,這類學生以做畢業論文為主,提前培養他們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能夠學以致用;對于需要找工作,且將來樂于從事鋼鐵工業的學生要重點幫扶,這類學生以做畢業設計為主,我校本專業的畢業設計以軋鋼車間設計為主,整體套路成熟,但是缺乏創新性。讓這類學生做畢業設計可以讓學生了解軋鋼生產基本流程,設備狀況,了解車間設計的目的和意義,對將來熟悉工作環境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對于能力有限(主要是那些基礎課程成績很差,還需要參加補考和清考的學生),則需要重點照顧,適當降低對他們的要求,讓需要補考的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補考,同時指導教師要花更多的時間去跟蹤指導他們的設計,以避免學生過于放松設計;對于那些完全無意于從事本專業的學生,則不能再專業方面對他們施加過大的壓力,因為學生已經對本專業的學習沒有興趣也就沒有做好畢業設計的動力,對于這樣子的學生,個人認為應該盡量的幫助他們完成最基本的畢業設計內容,確保順利畢業。

(三)嚴格紀律

當然,對待不同的背景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指導思想,并不是說放松對學生的要求。嚴格紀律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是畢業設計能夠順利完成是一個重要保障。

指導教師在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情況下制定研究和設計內容后,在畢業設計的開始就要明確畢業設計的紀律,以嚴格的出勤、過程監控、結果檢查、畢業答辯規章制度以及考核辦法,使學生認識和重視畢業設計,端正畢業設計態度,認真完成畢業設計。 轉貼于

此外,認真做好畢業設計的教育、動員和宣傳工作,使學生充分重視畢業設計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亦是不可缺少的過程。

三、總結

綜上所述,本科畢業設計工作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在面對新的環境下出現的系列問題,指導教師一方面需要加強在命題科學性,前瞻性以及合理性方面的探索,另一方面要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的背景以及興趣愛好,在指導學生時因材施教,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并輔之以嚴格的紀律,使學生順利完成畢業設計,提高能力,為將來的工作和進一步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保衛.內蒙古科技大學本科教學水平評估自評報告[J].包頭:內蒙古科技大學,2008.

[2]李振亮,陳林,包喜榮,郭瑞華,劉永珍.材料成型控制工程基礎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冶金教育,2009,(2):30-33.

第12篇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數字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F407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數字技術的應用對我國的經濟建設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在工業生產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生產工藝以及生產技術方面,成為創新的主要動力。數字技術的應用是與計算機技術相輔相成的,尤其是在工業電氣自動化的背景下,數據技術的作用更加的明顯。工業生產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支柱性產業,所以工業生產的經濟效益直接影響到我國經濟建設的質量。數字技術的應用,是實現高速生產的保障,為了適應生產需要,數字技術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并且能夠針對實際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提高生產效率。

1、電氣自動化中數字技術的意義

電氣自動化行業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不僅是科技進步的前提條件,而且還是產業化的依托。由于科技的高速發展,素質技術在自動化行業內得到大量應用,在具體應用中有較多特征存在,例如:良好的實踐性等。還且還能使自動化能力得到不斷提升。目前,在科學計算、人工智能機網絡通信等方面將素質技術的進行較多使用,使數字化技術與電氣自動化系統得到統一融合,能夠為計算機系統產生良好的輔助作用。在實際操作中,素質技術不僅能為計算機產生檢測、制造和管理作用,而且還能輔助計算機實施維護電氣自動化的作用。數字技術能夠使自動化設備的使用得到盡可能減少,有效提升活動的靈敏性,而且極為精準,能夠有機融合光纖網,使自動化的實效特征得到切實提升。其次,在電氣自動化中應用數字化技術,能夠將智能化使用和檢查得到更好地實現,有效提升通行水平,有利于決策的有效開展。除此之外,還能將標準化能力得到提升,確保構造非常的清除,降低了實際費用,使自動化的品質滿足規定要求。也就是說,將其與自動化相結合,使其在多項行業內獲取顯著的應用效果。

2、現代科技手段的發展離不開數字化技術

2.1、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源于數字技術

現代工業生產流程大多數都經由計算機設備來操控,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基礎就是數字化技術,最原始的計算機編程系統就是由二進制代碼構成的,要想保持計算機技術旺盛的生命力,就要不斷更新數字化技術,為計算機技術保駕護航。

2.2、行業間的廣泛應用

數字化技術的實質是利用外部信息與數字編碼之間的相互轉換,為人類的生活提供便利,提高生活的品味和舒適度。現代生活中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比比皆是,電視廣播技術,通訊系統,數碼轉換系統,交通控制系統,安防系統等都是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實例。數字化技術的原理是通過二進制計算方法實現數字0和1的簡單計算操作,轉換形式具有簡便性和多樣性的特點。

2.3、數字化技術改進了媒體存儲技術

數字技術也廣泛應用于媒體信息的大眾傳播過程中,人們對于文化娛樂方面的需求直接促生了媒體數字技術的發展,如影視和音樂的編碼制作,光盤的刻錄和壓縮等,較傳統的存儲設備而言,數字化存儲方式在保留了原始數據畫面和音質的同時,大大壓縮了設備的體積,提高了存儲設備的便攜度,并且大幅度擴充了存儲容量,滿足了人們的精神娛樂需求。

2.4、家電智能技術的改進

數字化技術的應用領域還在不斷擴大,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電制造廠商開發和利用新型的數字化信息處理系統作為電器的中央控制系統,電器性能更加趨于智能化,操作也更加便捷化。

3、數字技術在電氣自動化中的應用優勢

3.1、安全性與穩定性

高數字技術獲得較快發展的條件和基礎是網絡與智能電氣系統的發展,應用該項技術能降低工業生產依賴傳統設備的程度,從而獲得良好穩定性。此外,該項技術中對先進器件的利用在較大程度上提高了電氣自動化安全性。像數字互感器與光纖。現在數字技術在電氣自動化中已經具有一定規模和擴大態勢。1.2共享性與經濟性高電氣自動化運行中應用數字技術,不僅能確保機械設備的正常和自動運行,在信息通信上效果也很顯著。另外數字技術還有智能功能,在使用中可以編制統一性好和規范性強的標準,使結構簡潔,確保產品質量,也給公司降低了生產成本。在應用具有開放性數字系統時有利于對電氣自動化的創新,既表現出較強的共享信息能力,也能最大程度上提升運行效率。

3.2、邏輯性與操作性強

數字技術有較強邏輯性,具體表現是可以自我識別和判斷、流程自動化等。操作人員在使用外部相關輸入設備做輸入指令操作時,數字系統可以快速和精確地傳輸信息,并準確識別其中的數字量與模擬量。數字系統的所有操作都是輕松和便捷的,還能做到精確控制,所以可操作性強。

4、電氣自動化技術之中數字技術的應用

4.1、在現實中對智能終端技術進行運用

目前,工業電氣自動化中,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會有一定的弊端存在,需要對其進行改進和完善處理,最主要的弊端則是較大的應用時限限制,標準統一規定方面有大小不一和標準衡量中存在著一定欠缺,且受到較低智能化水平的影響。所以數字化技術應用的主要方式則是分析和創新智能終端技術,是將光纖作為連接設備,運用智能終端自動化的收集和扣工資數據,雙重設備之間相互配合,其中一個用來對電力終端、遠程測控以及信號發送進行保護,另一個則是給跳閘實施雙重保護,使工業電氣自動化中數字化技術的智能型和可靠度得到提升。作為工業電氣自動化有效運行的主要條件,數字化程序接口的標準化產生一定作用,因此,能夠使個人計算機平臺的自動化問題得以改善,對企業事件相關電位系統與制造執行系統之間的連接產生有利作用。將TCP、IP作為通訊標準,在管理和控制自動化中使個人計算機形成一個接口。

4.2、注重程序化操作理念

之前,工業電氣自動化運用的數字技術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表現為:技術人員在下達相關命令之前,需將通過審核的數據進行存檔處理,實際操作時需要人工干預設置界面,而且還要進行多次的預演,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電氣自動化功能的充分發揮。因此,注重程序化操作理念非常必要,這就需要數字技術對信息的處理更為準確、系統與綜合,進而全面將網絡技術與信息處理進行結合。

4.3、提高系統性能,加強操作管理

工業操作系統的性能是決定工程質量優劣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應該對工業電氣自動化中各部分的操作系統不斷進行優化和完善,使其能在沒有相關操作人員的管理下自行完成相關的識別、控制操作。眾所周知,操作管理是一個工程的靈魂,這同樣適用于數字技術。因此應該在傳送調度命令之前將通過審查的數據在電腦里存儲,在進行實際操作時,也應該事先進行人為的檢查各方面的工作情況,保證工程的萬無一失。

4.4、使用光纖連接

安裝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電子時代背景下,光纖是數據傳輸最快,可靠性最強的連接材料。因此在工業電氣自動化中,利用光纖連接各端口,進一步保障數字技術在工業電氣自動化中的可靠性。在認證TCP/IP標準的情況下,同時要確保PC系統的自動化改良,有效地將MES系統和ERP系統連接起來,保障信息傳輸的質量和效率。

4.5、增加系統的穩定性

目前,大部分的工業電氣自動化控制平臺采用的是美國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該系統采用數字技術開發研制,運用視窗的操作界面,提供的可視化操作較強。無論從前期準備、中期生產還是后期維護,其都會發揮著一定的作用。工業電氣自動化中就是將計算機技術和原有的相關技術結合起來,并使其相互滲透相互輔助,從而產生一種更為時效的、科學的計算機維護系統,確保工業電氣自動化運行的更為安全。

4.6、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數字技術的應用具有較強的邏輯判斷性,在工業電氣自動化生產中,如果出現程序上的失誤或者是人為操作失誤,數字技術會及時的發現,判斷出錯誤的運行程序,進而對其進行調整,保證生產的正常運行。數字技術具有較強的通信能力,減少了人力投入,降低工業生產的成本投入,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工業生產的效益。數字技術自省能力的運行,有效的降低了失誤的發生,在工業電氣自動化運行中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5、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目前信息化發展中的一項高新就似乎,素質技術在工業電氣自動化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因此我們應充分掌握現實應用中數字化技術的重要性,對應用理念及應用形式得到不斷完善,促使工業電氣生產實現數字化、自動化及智能化的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1]張福旺.電氣自動化中數字技術的應用及創新[J].科技致富向導,2013,12:120.

[2]王學智.工業電氣自動化中數字技術的應用[J].無線互聯科技,2012,08:120-1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定市| 珠海市| 舞阳县| 张家川| 斗六市| 民权县| 常州市| 白玉县| 大英县| 琼结县| 衡东县| 金山区| 临清市| 许昌市| 老河口市| 巩留县| 河东区| 宁武县| 洪洞县| 壶关县| 台中市| 横山县| 靖边县| 安远县| 龙游县| 灵川县| 钦州市| 寿阳县| 乐安县| 县级市| 钟山县| 桃园县| 新昌县| 崇左市| 阿拉善右旗| 泰安市| 宿迁市| 甘孜| 达孜县| 景德镇市|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