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5 01:51:0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電大專科畢業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開放教育;雙證融通教育;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3)02-0066-03
眾所周知,學歷教育一直是我國現代教育制度的主流,但現代社會,人才市場對從業人員素質的要求不斷提高,一些企業要求應職人員不但有學歷,更要有能力。學歷證書反應一個就業人員的受教育經歷,也一定程度上反應其綜合素質;而職業資格證書是進入某一行業的入門憑證,是職業能力的證明,也是用人單位聘用的重要依據。從業人員上崗快,一方面可以減少企業的培訓費用支出,另一方面可以明顯加快企業對瞬息萬變市場的反應。特別在我國現階段人才供大于求、大學生就業壓力極大的情況下,雙證書的獲得對于就業的意義不言自明。
本文擬結合電大開展的“雙證”教育模式的實踐,總結其成功的經驗,探索遠程教育條件下實施雙證書制度的措施方案,深入分析、了解學生需求,力求構建一套適合包括電大在內的遠程開放大學教育發展的“雙證”教育體系。
一、中外雙證融通教育簡述
遠程開放高等教育起源于19世紀中葉的英國。到了20世紀90年代后,隨著計算機網絡、衛星網絡和通信網絡的迅速發展,遠程開放教育擁有了更廣闊的舞臺。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是讓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使用現代化的多種媒體網絡,開展實時和非實時的交互式教學的教育;是讓學習者能夠隨時隨地通過有效的信息媒介手段,進行個別化自主性學習的全新教學模式。
1.國外雙證融通教育
美國教育的最大特色是通過課程計劃實現普通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的融通,并且把職業教育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英國是目前公認的世界上職業資格制度最先進、學歷教育與職業教育溝通最好的國家之一。他們在各類企業推行國家職業資格制度,將學歷教育、職業教育、職業資格分為5級,三者之間相互對應和溝通,各級職業資格證書的培訓都有最基本的學歷要求。法國的職業技術教育主要是在學校進行,學校模式的職業教育是法國的傳統。法國大學的高等職業教育把工程師作為主要培養目標,各級職業資格證書的培訓都有最基本的學歷要求。招收的是普通高中和通過技術員會考的技術高中的畢業生,學制四年。學習結束并達到規定標準者,將被授予工程師證書文憑和其他專業文憑。持有了上述文憑,就可以以工程師或其他專家的身份就業,或者繼續深造,攻讀工程博士學位。德國采用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是將企業與學校、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教育緊密結合起來的一種主要以培養專業技術工人為目標的職業教育制度。
國外經濟發達國家的各種實踐表明,在學校推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構建“雙證”融通的有效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可以有力地推動國家經濟的發展,這是一條普遍成功的經驗。
2.國內雙證融通教育
早在2002年5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就曾召開會議,明確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要積極推進部門合作考試,大力發展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的指導方針,提出了要加強與部門、行業的合作,進一步探索在新形勢下與部門或行業合作發展的新機制,培育和發展與自學考試相適應的新的增長點。實行雙證式交互教學,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和職業教育發展中的新生事物。對此,江西省、湖北省、浙江省、北京市等省市已經開展了一些雙證書的試點教學,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應用型和職業技術型人才,也推動了自考畢業生“雙證制”、“多證制”的建設。
隨著社會就業競爭壓力的進一步加劇,就業的“門檻”也越來越高,“知識不夠用”和“能力不足”是擺在大學生就業面前的一大難題。面對這種形勢,在普通高校和高職院校中推行“雙證制”,鼓勵在校學生積極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取得“雙證書”,是近幾年我國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所提倡的。對普通高校和高職院校即將畢業的學生進行職業技能培訓,鼓勵參加培訓的學生獲得中級或高級程度的職業資格證書,對于提高學生職業素質和就業競爭力是大有裨益的。經過幾年的努力探索,“雙證書”制度利于人才的培養,對普通高校和高職院校來說,成績斐然,成效卓著。
二、目前我國遠程開放教育雙證融通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學習質量有待提高
由于電大教學采取以自主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電大的學生首先就要解決“工學”矛盾的問題,即他們在進行繁忙工作的同時,又要抽出時間進行學習。因此,他們不但要自己敦促自己找時間學習,而且還要會學習,這和普高學生相比,困難要大很多。現實中很多學生在工作一天之后,無心再進行學習,只是在考試之前進行突擊學習,這樣也可能通過考試,可是對所學的知識不能夠牢固地掌握,也不能做到學以致用,而雙證教育則要求學生能將所學的知識直接應用于實際工作。這就要求學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習質量。
2.雙證融通教育的范圍太小
目前,雙證教育僅局限于專科教育階段,層次水平較低且專業較少,不能滿足現實需求。截止2012年秋季,中央電大共開設開放教育專業95個,其中26個本科(專科起點)專業,69個專科專業(含“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專業16個),雙證教育僅涉及其中的25個專業,占所有開設專業的36%,還有大部分專業沒有開展雙證教育。本科專業大都沒有開展相應的雙證教育,無法滿足廣大本科學生的需求。以河北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學院為例,近幾年本科學生的情況調查顯示,從2010年春季到2012年春季共5個招生季節,僅招入本科學生643人(護理學本科由于學生入學必須有職業資格證,因此數據統計將護理學專業排除),其中24歲以下學生266人,占總人數的41.4%,學生的年齡也比較小。另外,很多學生是在專科畢業未滿兩年就繼續進行本科學習的,這樣的學生有302人,占學生總數的46.97%,其中跨專業學習并且專科畢業未滿兩年的學生有194人,占學生總數的30.17%。這部分學生絕大多數沒有本科階段所學專業的從業資格證書,因此他們迫切希望在取得本科畢業證的同時,也可以取得相應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
3.部分專業與證書銜接存在偏差
在中央電大進行雙證教育改造試點的專業中,有部分專業與其獲取的證書并不一致,如會計學專業相對應職業資格證書為會計職業資格證書即會計證,但通過開放教育的學習取得的相應的證書為理財規劃師的職業資格證書,學生還必須要通過相關的考試后才能取得會計的從業資格證書。這樣一來,就會使許多想在畢業后從事會計工作的學生在拿到畢業證書的同時,只能取得并不是他所預期的理財規劃師的從業資格證,還要經過其他考試后才能取得會計的從業資格證書,這會導致很多學生對于相關證書的取得并不感興趣,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遠程開放教育實施雙證融通的對策
1.進行考核評價改革,堅持以能力為本位來提升教學質量
改革“一份考卷定成績”的做法,采用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學習過程評價與終結測試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大力突破傳統考試中筆試一錘定音的做法,要突出學生的實戰操作和實踐工程能力的考核。針對在職學生專業學習實踐性較強的特點,要密切結合行業標準和企業單位用人要求,將所學專業所對應的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全部納入到教學計劃之中,建立與專業培養目標、職業標準相匹配的技能考核制度。要采取技能考核與課程考試雙管齊下,同時引入社會評價指標,全面貫徹實施“產學結合”的策略,以職業標準為前提,實現內外評價的互動統一,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質量。
2.要把雙證教育進一步向深度廣度延伸
雙證教育應進一步擴大專業面,其教育層次也應擴大到本科階段。由于目前的雙證教育只局限于專科教育階段的部分專業,而對于電大來說,僅限于這些專業是無法滿足廣大學生的實際需要的。一方面,很多專科專業還沒有開設“雙證書”教育,這就使他們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還要進行相應的職業資格考試;另一方面,報名開放教育的學生有很多是專科剛剛畢業,或者他們所選本科階段的專業與自己原學專業并不一致,這樣就使得他們在拿到本科畢業證的同時,無法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因此,在開放教育環境下,本科階段也應該開展雙證教育,使學生在獲得本科畢業證的同時,通過繼續深造也能取得相應執業資格證書。
3.構建多元化可選擇的雙證融通模式,將專業學習與證書制度進行銜接
(1)先資格后學歷模式
可把資格考試成績替代學歷考試學分,減少學歷教育年限。由于學生多為在職學習,有些學生可能已經取得了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為了避免學生重復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可以規定,學生持職業資格證書可直接獲得相關課程的學分。這樣,可以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多地學習到自己想要學習的東西。
(2)學歷與資格證書兩證并重模式
可以把學歷學習及考試輔導與資格證考試輔導同步。為此,要進行課程改革,調整教學計劃,在課程設置上將學歷學習進一步與職業資格證書考試接軌,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將職業技能標準的各項要求納入學歷教育專業課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之中,使專業課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標準相適應,達到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要求。在課程考核上,要加強對實踐環節和操作能力的考核,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這樣,學生通過學習,既可以通過學歷考試獲得相應的學分,又可以輕松地通過職業資格考試,獲取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
(3)先學歷證書后資格證書模式
要與相關資格證書授予機構進行協調,使學生能夠用學歷考試學分替代某相關一科或多科資格證考試課程。這樣,可以減輕學生考取資格證書時的壓力,使學生可以輕松、及時地拿到職業資格證書。
當前,我國研究型大學實施雙證融通教育已經具備了一些有利因素,職業資格證書體系已經形成,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日益健全,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初見成效;推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并具有政策扶持的優勢;各級各類學校積極推行“雙證”并重制度,促進了專業教學改革;學分制和彈性學制的實行,為推行雙證融通提供了有效的教學管理經驗。但是,我國的遠程開放教育起步較晚,與國外開放大學相比無論在管理機制上,還是在運行模式上,都存在差距。在此環境下,雙證融通教育出現一些問題是正常的,是探索過程中的必經階段,我們不能因此否定這一新教育模式存在的廣闊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劉天英. 關于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實行“雙證書”制度的研究[D]. 山東師范大學,2007.
[2]王曉輝. 職業教育模式與雙證并重的制度設計:比較與反思 [J]. 教育發展研究,2010(1):47-49.
[3]呂小強. 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實行“雙證”制的探析[J]. 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0(1):9-10.
[4]陸佳,劉麗華,彭安. 自學考試與職業技能培訓的雙證交互式 教學研究探討[J]. 繼續教育研究,2010(11):37-38.
[5]林延瓊,周鐵成,沈秀勤. 論電大畢業生的職業籌劃與就業 指導[J]. 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2):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