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外貿物流客服年中總結

外貿物流客服年中總結

時間:2022-03-05 03:57:3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外貿物流客服年中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外貿物流客服年中總結

第1篇

關鍵詞:文獻綜述;國際營銷渠道;動力機制

基金項目:2016年湛江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編號:ZJ16YB02);嶺南師范學院南海絲綢之路協同創新中心項目

一、引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政策的推進,將為對外貿易帶來多重利好。一是改革傾向提供高質量產品和品牌,將提高我國企業產品競爭優勢和附加價值;二是擴大外貿范圍和內涵,比如“一帶一路”建設為推動我國企業“走出去”。而對外貿企業而言,應當依托現有的國內政策環境,推動企業的供給側改革,切實通過信息化和標準化的手段提高流通效率,促進國內優質產品和服務的出口。因此,企業國際營銷渠道需要把握供給側改革和“一帶一路”政策背景下,加快培育外貿渠道的競爭優勢、促進國際營銷渠道轉型升級、建立渠道信息平臺、培育出口品牌等。而當前無論是國內學術界還是實業界對國際營銷渠道研究的歸納總結較少。本文集中從早期國際營銷渠道研究到近期營銷渠道的擴展文獻入手,探討國際營銷渠道的變革趨勢與動力機制。

為便于理解國際營銷渠道研究,本文首先分析國際營銷渠道的概念。國際營銷渠道指的是商品從產地國家流向國外市場最終消費者的過程,在整個國際渠道中的成員包括國內的出口商、生產企業、國內批發商或中介人、出口商,國外的進口商、外國商或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莊貴軍,2001)。在研究范圍上,國際營銷渠道主要研究不同國際成員間所面臨的宏觀環境的異質性,主要調查文化差異大小、文化距離、心理距離、制度差異、地理差異和市場波動等宏觀環境對國際營銷渠道關系的影響。

二、國際營銷渠道研究的演進

(一)研究方法的演進

國外學術界對國際營銷渠道的研究始于1965年,經過50多年的發展壯大,而國內期刊中對國際營銷渠道的文章始于1986年。縱觀國際營銷渠道的文獻,國內的早期文章(2008年以前)主要以描述性文獻為主,其后文章多開始采用實證的研究方法,譬如實地調查、訪談、一手數據的統計、案例分析等;而國際期刊從1965-1979年以描述性文獻為主,1980年后建立理論基礎框架,1995年至今的實證文獻使用的方法包括實地調研、案例分析、二手數據、訪談、實驗、觀察、事件、元分析和模型分析(Jessica & David,2015)。

另外,在理論框架的搭建上,學術界廣泛接納市場營銷學、管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等相關領域的理論以深化國際營銷理論視角。第一,戰略管理理論,用于分析企業的國際營銷渠道選擇決策,比如王敏(2009)運用海爾國際營銷渠道的案例,分析企業國際營銷渠道的戰略,剖析單產品市場、多產品市場及成熟產品市場的渠道組合戰略。第二,經濟學理論,其中運用交易成本理論主要分析兩個問題:一是分析國際營銷渠道決策的選擇(王敏,2009);二是分析國際營銷渠道參與成員間關系管理(例如,Gencturk and Aulakh,2007)。第三,跨文化理論,國際營銷渠道與國內營銷渠道的不同在于國際營銷渠道突出了跨國文化差異的研究視角,在國際營銷渠道中渠道成員往往來自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文化環境,文化差異會導致渠道成員價值觀上的差別,從而產生不同的行為模式。因此,跨文化理論主要運用于國際營銷渠道成員的行為分析或者渠道沖突協調等關系管理的研究中,例如,莊貴軍(2009)對3家跨國企業調查分析是文化差異對國際營銷渠道成員間溝通行為的影響,得出文化差異產生溝通不足,從而誘發渠道成員間沖突。第四,社會網絡理論,用于分析渠道成員組成的網絡結構,進一步用于跨國企業組織間網絡關系建立的研究(Gnizy,2016)。

(二)研究內容的演進

現在相關研究主要集中于國際營銷渠道結構與渠道關系管理兩方面。

(1)關于國際營銷渠道結構的研究。所謂渠道結構指的是為達到分銷目標,為產品或服務設定一組渠道成員的關系和任務序列。目前存在以下幾種結構:第一,直接出口方式,生產企業通過內部設立出口部門、設立獨立的出口銷售公司或者國外銷售機構來開拓國際市場。對直接出口方式的研究集中于兩個方面:一是出口戰略決策,問題集中于直接與間接出口方式的抉擇,不同學者從電子商務、融資約束、出口規模、人力成本等影響因素分析(茹玉驄,2014;蔣冠宏,2016);二是出口績效管理,多從財務績效角度評價出口方式帶來的影響(比如,Lee and Griffith,2004;張淑鳳,2010;侯春輝,2013)。第二,國際特許經營,是生產企業將國外業務賦予某人或某企業,某人或企業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當前研究集中于組織特許經營的方法(袁建昌,2014;劉傳蘭,2014;Brookes and Roper 2011)。第三,合資或企業聯盟,生產企業與當地企業合資或聯盟方式開拓國外渠道,當下研究重點在于影響因素與伙伴選擇(例如,閻大穎,2008;李平,2010)。第四,電商平臺的方式,跨境電商方式中分析平臺的建立、現狀、物流模式等(例如,李旭東,2015;陶濤,2016)。

(2)關于際營銷渠道管理的研究。在國際營銷渠道管理上主要涉及幾個方面的問題研究:一是,進入國際市場的決策,調查顯示影響跨國企業進入新興市場的主要因素包括企業特定資產、企業擁有的實際資源、國際經驗、制度差異、外國市場準入制度等(Chiao and Lo,2010),二是,選擇合適經營戰略的研究,企業渠道戰略在研究上逐漸從交易型管理轉變為關系型管理,從渠道關系治理角度出發設計渠道戰略的研究非常多,例如鄭吉昌(2003)在知識經濟條件下分析國際市場環境的變化,從而考慮改進我國跨國企業經營的渠道策略,突出建立品牌渠道關系的重要性;Lee and Dawes(2005)探討中國人際關系、信任及長期合作策略之間的影響;Yang, Su, and Fam(2012)研究市場程度、出口商特征、文化心理距離、信息投資等對國際營銷渠道關系的影響,從而就渠道管理策略指明方向。

三、國際營銷渠道的變革動力

關于國際營銷渠道變革的影響因素研究,學者從宏微觀層面入手,分析了社會經濟制度、消費者行為、企業發展戰略等因素對渠道變革的影響(陸芝青、王方華,2004)。整體上,學術界就其影響因素的框架已經形成了較為全面的共識,即:國際營銷渠道的變革是受宏微觀環境共同影響的,綜合主要的影響因素如下:

(1)消費者購買需求的變化。2016年中國海外購物需求保持持續增長,追求安全優質、跨國大品牌、購物方便快捷的購物方式已然成為大部分中上層消費者的消費訴求,這種訴求的改變使得國內外營銷渠道不斷變革。同時,國內企業發展壯大,技術水平逐步提高(例如華為、海爾、格力等公司),海外市場發展潛力巨大,這些企業也開始做出進軍海外市場的拓業戰略,因此,也使得國內企業需要從國際營銷角度考慮企業渠道的變革。整體上,在生產源頭保證生產基地管理標準化、原材料供應商穩定可靠,從而滿足消費者安全優質、品牌的訴求;中間商盡可能采用電子商務平臺加物流企業的方式,從而滿足消費方便快捷的需要。

(2)經濟、法律、文化環境。首先,經濟環境的影響主要包括宏觀經濟走勢、人民幣匯率、跨國企業競爭情況、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國家經濟政策等。一方面良好的經濟形式能刺激更多的消費市觶另一方面可為企業孵化更好的市場環境。反之如果國際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可能直接影響企業是否進入國外市場,也可能直接影響渠道模式的選擇。其次,法律的影響主要包括進入市場的進出口關稅、進出口檢驗標準、渠道的開放條件,這些先制約跨國企業能否進入市場的決策,其后制約跨國企業產品生產標準和物流方式。最后,文化因素的影響,一方面體現在消費者對海外品牌的認可及品牌文化的認同感對國際營銷渠道管理的影響,另一方面體現在渠道成員的文化差異對渠道關系健康發展的影響,這些都使得國際營銷渠道的發展管理天差地別。

(3)新技術的引入。現代信息技術進展,例如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縮小全球信息距離,更加有助于生產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互動,同時更加有助于渠道成員間信息溝通并創新渠道模式,與此同時,信息共享技術的發展使得企業的全渠道發展成為可能,企業可以整合手機端、電腦端、線下門店的購買渠道信息,從而實現多點服務;物流技術及物流企業的飛速發展,提高了商品流通的效率,更加有助于國際貿易發展,開拓國際市場;支付系統及互聯網金融技術的開發,例如區塊鏈技術,不僅大大方便資金交易而且提供了安全保障。

四、國際營銷渠道的發展路徑

(1)“互聯網+”下的跨境電商模式。跨國業務中使用互聯網技術能夠使交易更為便捷,從原來的多重渠道商的間接結構轉變為跨境電商模式的直接結構(如圖1)。通過互聯網技術的跨境電商模式可以快速實現產品信息、顧客服務信息、金融交易的網絡化傳播,減少中間的分銷商,這將有助于提高交易效率、方便信息獲取,降低交易成本等。與此同時,海關總署通過開放免稅區、給予稅收優惠、提高通關效率等措施支持跨境電商新業態的發展,而目前海淘和個人代購的痛點也為跨境電商提供了發展機會。因此,跨境電商將會是國際營銷渠道的發展趨勢。從2015年進口電商市場交易規模數據看來,在進口貿易中,電商滲透率持續增長,2015年達8.6%,預計未來電商滲透率會持續上升(見圖2)。目前跨境電商的類型主要有幾種:第一,從交易主體劃分為B2B、B2C、C2C的跨境電商;第二,從平臺經營商品品類劃分為垂直型電商和綜合型電商;第三,從電商網站開發與運營主體劃分為第三方平臺電商與自營型電商;第四,從進出口劃分為跨境進口電商與跨境出口電商。未來自營類電商會逐漸由垂直向綜合發展,而平臺類以綜合電商為主。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若采用自營類電商將會面臨較大挑戰,主要在信息平臺建立、自營渠道成本控制與管理方面都會帶來大量威脅,因此,中小企業跨境電商需要借助“互聯網+”的平臺,利用第三方平臺來實現。

(2)全渠道整合。傳統國際營銷渠道是相對單一化的,這限制了企業的市場行為(李燕,2016)。跨境電商的發展,使得國際營銷渠道呈現多樣化,同時當下各種渠道間可以相互整合,實現全渠道發展。所謂全渠道發展是以消費者需要為中心,建立實體渠道、PC端電商渠道、移動端電商渠道等多種渠道并實現渠道間融合,從而保證消費者能夠實現何時何地都能夠獲得一致的購物體驗。全渠道戰略是企業未來長期發展的戰略,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要考慮多渠道的整合策略,保證多渠道之間不會引起渠道沖突,減少渠道管理成本,同時保證渠道成員之間良好的合作關系(王證,2014)。

(3)大數據技術下的國際營銷渠道信息管理。信息共享對國際營銷渠道整合至關重要,信息共享機制的建立可以使渠道成員間信息傳遞及時,核心企業可以有效控制渠道成員,利用信息共享技術較好控制渠道成員質量等,也就是通過信息共享技術,使得渠道關系實現“一體化”發展。具體來說,一方面,通過互聯網技術建立統一的電子商務平臺,該平臺能夠使供應系統中的上游供應商、生產企業、分銷商、消費者等各環節的信息系統整合,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實現信息共享,保障渠道關系“一體化”協調發展(李燕,2016)。另一方面,在該電商平臺系統下,能夠促使企業各方力量較好地整合起來,實現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一體化”(王證,2014)。

參考文獻:

[1]莊貴軍.國際營銷渠道中的渠道行為[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1(01):8-11.

[2]Hoppner J J,Griffith D A. Looking Back to Move Forward: A Re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Channels[J].Journal of Retailing,2015,47(91):610-626.

[3]王敏.國際營銷渠道選擇的主要影響因素研究――以海爾的國際營銷選擇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09(14):99-100.

[4]Gencturk,Esra F. and Preet S. Aulakh (2007), “Norms- and Control-Based Gov-ernance of International Manufacturer Distributor Relational Exchang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15(1),92-126.

[5]莊貴軍,劉世超.國際營銷渠道中文化差異對于跨組織溝通行為的影響[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9(2):11-17.

[6]Gnizy I.Power dynamics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within firms and how they shape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6,57(3):148-158.

[7]茹玉,李燕.電子商務、貿易中介與企業出口方式選擇[J].浙江學刊,2014(06)

[8]蔣冠宏.融資約束與中國企業出口方式選擇[J].財貿經濟,2016,37(5):106-118.

[9]張淑鳳,沈曉玲.三種出口方式的退稅計算及賬務處理[J].財會月刊,2010(11):35-37.

[10]侯春輝,張宇 .生產企業出口方式選擇稅務籌劃[J].財會通訊,2013(17):112-114.

[11]劉傳蘭,陳予修.“高飛穩落”式國際特許經營電子商務戰略[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4,1(12):102.

[12]Brookes,Maureen and Angela Roper(2011),“International Master FranchiseAgreements:AnInvestigation of Control from Operational,Relational,and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45(7/8),1253-76.

[13]閻大穎,洪俊杰,任兵.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決定因素:基于制度視角的經驗分析[J].南開管理評論,2009,12(6):135-142.

[14]李旭東,安立仁.跨境電商物流企業綜合服務體系及其實證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15(11):49-57.

[15]陶濤,郭宇宸.跨境電商平臺作為新型貿易中間商的理論基礎與現實發展[J].新視野,2016(02):92-98.

[16]Chiao,Yu-Ching,Fang-Yi Lo and Chow-Ming Yu(2010),“Choosing BetweenWholly-Owned Subsidiaries and Joint Ventures of MNCs from an EmergingMarket,”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27(3),338-65.

[17]Lee, Don Y. and Philip L. Dawes (2005),“Guanxi, Trust, and Long-Term Ori-entation in Chinese Business Market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13(2),28-56.

[18]Yang,Zhilin,Chenting Su and Kim-Shyan Fam (2012),“Dealing with Institu-tional Distance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Channels: Governance StrategiesThat Engender Legitimacy and Efficiency,” Journal of Marketing,76(3),41-55.

[19]陸芝青,王方華.營銷渠道變革的作用機理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04(04):67-73.

[20]李燕.國際營銷渠道在“互聯網+電商”模式下的變遷與整合[J].商業經濟研究,2016(15):88-90.

[21]王證.電子商務形式下實現國際營銷渠道的整合[J].經營管理者,2014(05):269-270.

第2篇

去年為應對危機,我們上班后第二天就召開項目建設年動員大會,及早安排項目建設,經過一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應對危機的階段性勝利。今年為奪取應對金融危機的全面勝利,在后危機時代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在上班第二天,就開始觀摩項目,召開這次會議。可以說,這是一次觀摩評比會,又是一次總結表彰會,更是一次再動員、再鼓勁的會議。隨著中央政策的調整,面對后危機時代的新形勢,尤其是我市產業層次相對落后、產業結構不盡合理、三次產業不協調、刺激經濟發展三要素不均衡的實際情況,只有緊緊圍繞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和經濟結構調整這一主線,再次動員全市上下深化項目建設年,通過項目建設保持經濟發展的態勢和后勁,實現三次產業的協調發展,促使經濟步入良性發展軌道,才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保證和支撐。只有把握應對后危機時代的主動權,不斷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危機感,再加一把勁,再努一把力,才能抓住產業升級、經濟轉型的機遇,全面提高我市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下面,根據會議安排,我先講三點意見,隨后請李書記作重要講話。

第一,充分肯定2009年“項目建設年”活動取得的顯著成效

去年面對金融危機沖擊,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擴內需、保增長”戰略決策,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科學發展、應對危機的重要舉措,作為擴大投資、推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主要抓手,通過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取得了“戰危機、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重大勝利。在去年兩次全省重點項目觀摩點評活動中名列前茅,榮獲年度全省重點項目建設先進單位。回顧去年的項目建設年活動,主要呈現以下六個特點:

一是重點項目進展快。全市“8155”投資促進計劃確定的138個超億元重點項目,建成投產59個,在建71個,完成投資274.8億元,占目標任務的110%,提前1個月完成全年投資計劃。全年新開工項目79個,開工率達91%,完成投資146.2億元,創歷史新高;義馬1000萬方煤制氣、大唐發電三期、運三鐵路等一大批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形成了“建成一批、在建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滾動發展、梯次推進的良好態勢。列入省考核重點項目、省“1074”工業結構調整項目、省“8511”投資促進計劃的項目,分別提前3個月、2個月、1個月完成省下達投資目標。

二是投資拉動作用大。在市“8155”投資促進計劃的帶動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553.3億元,增長37.2%,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67.57億元,增長35.7%,增速始終保持在全省前3位。全市生產總值達706億元,增長1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實現了年初預期目標。據測算,固定資產投資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個百分點以上。全年財政收入達到68.1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1.5億元,增長13.1%,收入規模排名全省第9位,增速排名全省第6位;一般預算支出完成85.6億元,增長30.9%。

三是項目建設結構優。去年在實施“8155”投資促進計劃過程中,我們既重視拉動經濟增長,又注重項目結構優化,農林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礎型項目投資,接近年度投資總額的40%;自主創新、產業升級、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投資,占年度投資總額的40%以上;在改善民生方面的項目投資也接近20%。這個結構是走一步、想兩步、看三步,符合我市實際,不僅優化了產業結構,加快了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也為新一輪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我市的特色農業進一步優化,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85%;五大支柱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75%;服務業加快發展,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9.2%,排名全省第7位,全市經濟均衡、協調、科學發展越來越明顯。

四是招商引資成效好。堅持“南下北上”,先后參加了香港、上海、杭州、廈門、深圳、寧波、臺灣等地的招商活動,舉辦了第15屆國際黃河旅游節暨投洽會,引進了一批事關我市長遠發展的大項目,引資規模和質量顯著提高,呈現出量大、質量好、效果好的特點,既符合科學發展觀,又符合市實際,為我市項目建設年活動提供了有力支撐。全年共簽訂協議169個,簽約總金額1003.6億元;引進省外資金項目108個,實際到位資金84.9億元,完成目標進度居全省第2位;實際利用外資2.6億美元,絕對值居全省第3位,榮獲全省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

五是產業集聚帶動強。加快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不斷強化管理服務、資產運營等功能,產業聚集效應日益顯現。全市7個省級產業集聚區,已完成投資111.6億元,建成面積37.34平方公里;入園企業1029個,涵蓋鋁工業、能源工業、黃金及有色金屬加工、果品加工、煤鹽化工、機械電子、高新技術、商貿物流及現代服務業等產業;從業人口16.4萬人,實現營業收入943.8億元,利稅86.24億元,成為支撐項目建設、帶動產業升級的重要平臺和有效載體。

六是項目保障措施實。市委、市政府和項目建設年活動指揮部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強化督查,協調各方,各級、各部門主動服務,加快發展,為項目建設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堅強保障。圍繞項目建設,我們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出臺領導分包制度,制定“四不、五追究”措施,進一步優化了項目建設環境;引導企業實現產銷對接,省、市企業對接會簽約金額44.06億元;開展政銀企合作,與工農中建四大商業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加大落實力度,年底到位資金192.59億元,超額完成年度計劃。國土、環保、供電等部門密切配合,為項目建設提供了便利條件、作出了突出貢獻!

可以說,通過去年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全市項目數量、投資規模、建成數、開工率均創歷年之最,為有效應對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為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各級、各部門團結奮斗的結果,離不開各位企業家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今天大會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優秀代表。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同志們一年來的辛勤工作表示誠摯的祝賀和衷心的感謝!

第二,準確把握形勢,切實增強深化項目建設的信心和決心

在節前召開的全市經濟運行工作會議上我已經講過,當前全市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沒有發生改變,與去年經濟“低開高走”的情況不同,今年經濟形勢“高開”已確定無疑,但如何在后危機時代,特別是當前經濟發展不確定因素增多的情況下,保持經濟“高開高走”或者“高開平走”,是我們必須嚴肅面對的問題。加快重點項目建設,保持投資對經濟發展的有力拉動,就是鞏固當前經濟發展好態勢、努力防止“高開低走”的重要措施。我們必須緊緊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不放松,以大項目帶動大投資,以大投資促進大發展,以大發展推進大跨越。基于這種形勢,市委、市政府在去年項目建設年活動的基礎上,決定今年在全市繼續開展深化項目建設年活動,一鼓作氣,加快發展,促使我市經濟發展步入良性循環軌道。

從當前形勢看,我市開展深化項目建設年活動是機遇與挑戰并存,但機遇大于挑戰,有利條件多于不利因素。更應看到,當前經濟形勢逐步企穩向好,未來發展潛力巨大,正在迎來難得的戰略機遇期。首先,經濟發展大勢有利于深化項目建設。發展是第一要務,沒有發展就談不上保持增長態勢,就談不上“轉彎、超車”、“晉位、爭先”,更談不上保障和改善民生。未來幾年,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不會低于8%,這是大勢,必須堅持。從全國形勢來看,新一輪競相發展的格局已經展開,宏觀發展態勢為各地經濟提速帶來了大好機遇。我市地處內陸,在刺激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中,外貿、消費不占優勢,只有依靠項目建設來拉動投資,這既符合經濟發展規律,更切合我市發展實際。目前,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金融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國家實施的中部崛起規劃,豫晉陜黃河金三角地區的協調發展,有利于我們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承接發達地區的先進產業轉移,有利于我市大上項目、上大項目、上好項目,不斷拓寬經濟發展空間,促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其次,政策導向有利于深化項目建設。今年中央提出了“五個更加注重”的要求,省委也提出了“四個重在”的指導思想,把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作為重要任務,把項目建設作為事關全局的重點工作強力推進。我市開展深化項目建設年活動,符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符合進一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符合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的要求,既是以往項目建設的延續,更是全市科學發展的提升,有利于爭取上級政策傾斜和部門支持,實現“無極變速”,全面加快我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步伐。其三,應對危機成果有利于深化項目建設。去年以來,我市大力開展項目建設年和企業服務年活動,經濟社會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為今年深化項目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和社會基礎。同時,也積累了在復雜環境下推進項目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為今年更好地開展項目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全市上下已經形成了深化項目建設,以項目促發展、以項目調結構的廣泛共識,力爭通過項目建設,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全市經濟的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努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強勢,在新一輪經濟競爭中搶占發展先機。在看到有利條件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今年的項目建設任務更重,壓力也更大。一是各種不確定因素增多。全球經濟的關聯度增強,金融危機的影響依然存在,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國家在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同時,將根據新情況、新變化,增強政策的靈活性和針對性。二是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我市經濟結構不盡合理、經濟內生動力不足,投資一枝獨秀,消費、外貿兩個因素仍在培植;產業結構調整的任務艱巨,工業獨大、層次不高,服務業仍不發達。三是要素保障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國家貨幣政策已經微調,信貸后續投放存在不確定性,新開工項目貸款難度增大。土地、環保兩個“閘門”對項目建設仍有制約。四是投資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產業升級、基礎設施等方面還要繼續加大投資,高新技術和終端產品項目還不夠多,地區、行業之間項目建設還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積極做好應對準備,認真采取措施加以解決,全力保障深化項目建設年活動的順利開展。

第三,明確任務,突出重點,再掀項目建設新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今年深化項目建設年活動的主要目標任務是:繼續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全力推進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積極實施“雙百”工程,即在工業、高新技術產業、自主創新、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節能減排等領域組織實施100個以上對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具有引領作用的產業升級重大項目,在綜合交通體系、能源基地、水利設施、生態建設、產業集聚區及城鎮建設、社會事業等方面組織實施100個以上對改善薄弱環節、增強發展后勁具有支撐作用的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其中投資超億元項目160個以上,投資總規模1000億元以上,當年完成投資300億元以上。圍繞上述目標任務,突出抓好七個方面重點工作:

(一)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保持經濟發展態勢。我們必須牢牢抓住項目建設這個關鍵不動搖,緊緊圍繞“雙百工程”,特別是排出來的十大基礎設施項目、十大產業升級項目和二十大重點前期項目,積極創造有利條件,迅速掀起項目建設新。一要集中精力抓好續建項目。要科學安排,精心組織,合理施工,對續建工程認真編制好施工網絡計劃,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科學制定保障措施,千方百計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確保靈寶華鑫1萬噸銅箔、天元鋁業10萬噸再生鋁、方泰鋁業3萬噸高精鋁箔、陜縣鐘原鎂鋁合金、大唐風電3萬千瓦機組、河南錦榮水泥公司180萬噸水泥、市易興大型人造板設備等一批重大項目年內建成投產。二要力爭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凡需要國家、省批復的項目,一定要扎實準備,主動和上級有關部門溝通、銜接,爭取早批復、早建設。要積極落實建設條件,全力爭取大唐發電1×100萬千瓦機組、西氣東輸二線市支線、運三鐵路市黃河大橋及連接線(公鐵兩用)、澠池華能2×30萬千瓦熱電聯產、湖濱家樂福等一批重大項目盡快開工建設。三要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在抓好項目開工的基礎上,抓緊籌劃一批新項目,確保項目建設力度不減、連續不斷。對三淅高速公路靈寶至西坪段、運十鐵路市段、鄭盧高速公路洛寧至盧氏段、東方希望鋁型材工程、大唐發電四期工程、工業園年產2萬噸氮氨酸項目、市中流砥柱景區項目、義煤集團煤制油工程等一批重大前期項目,要落實項目法人,組織精干隊伍,明確專門人員,強化工作責任,制定出詳細的推進計劃,確保年底實現新的突破。同時,要加快篩選和推進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帶動全市產業升級的項目,結合“十二五”規劃制定,抓緊組織論證,積極跟蹤匯報,爭取有更多的項目進入國家、省規劃盤子,為今后的發展備足后勁。

(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在深化項目建設年活動中,要準確把握上級政策,深刻分析我市產業結構現狀,有針對性地通過項目建設來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一要夯實工業基礎,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圍繞我市五大支柱產業發展壯大和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重點實施裝備制造、汽車及零部件、煤化工、有色金屬加工、建材、輕工、紡織、食品等方面大中型項目70個以上,完成年度投資100億元以上。在鋁工業方面,按照“穩步擴大中間,快速發展下游產品”的發展要求,繼續擴大電解鋁生產規模,大力發展鋁加工和高精尖端鋁制品,全面形成以鋁精深加工為龍頭,氧化鋁、電解鋁集約化生產為基礎,大型企業集團和產業集群為支撐,上下游配套和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格局;在能源工業方面,要以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強化煤炭轉化為重點,進一步加快能源結構優化,強力推進大型超臨界火電機組、風電、煤炭洗選等項目建設,實施大中型項目10個以上,完成年度投資35億元以上,打造全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在有色金屬綜合加工方面,要繼續加強與省地礦局和省有色地礦局的戰略合作,認真做好合作協議的落實工作,進一步加大地質找礦力度,積極搞好深部探礦,加強伴生礦的綜合開發與精深加工,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在煤化工工業方面,要依托義煤集團、義馬氣化廠、開祥化工等優勢企業,按照煤化工發展大型化、基地化、規模化要求,建設大型煤化工產業集群;在林果業加工方面,依托豐富的林果資源優勢,加大增量開發,推進系列化發展,促使林果加工向精深加工和集團化方向發展,逐步形成和延伸具有自身優勢的產業鏈條。二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升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是衡量一個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準,是我市調結構、促轉型工作的重點,也是推進我市未來經濟發展的支撐點。要以培育壯大優勢新興產業為重點,圍繞生物、電子、制藥、新材料等方面,實施大中型項目10個以上,完成年度投資10億元,真正使我市高新技術產業有一個量的突破、質的提升。三要加快發展特色農業,構筑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大力發展林果、畜牧、煙葉、蔬菜等特色產業,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努力打造特色農業強市。要圍繞建設現代農業種植、養殖基地,重點實施大中型項目5個,完成年度投資2.5億元以上;圍繞水利設施建設,實施防洪灌溉、河道治理等大中型項目5個,完成年度投資2.5億元左右。四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不斷壯大第三產業規模。重點圍繞進一步提升服務業發展層次,實施旅游景區、現代物流等方面大中型項目10個,年度完成投資7億元以上。要依托黃河“金三角”地區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三縱四橫”大交通網絡形成的交通優勢,積極加快商貿、物流、旅游、倉儲配送、金融、保險等現代服務業發展。特別是要加大城市商業網點街區建設,加快家樂福、丹尼斯、沃爾瑪等大型連鎖企業入駐步伐,建設一流大型商貿中心;要以鄭西高鐵開通和我市交通網絡“黃金十字架”即將形成為契機,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加強和周邊地區旅游資源的融合協作發展,著力打造“一壩、一關、一泉、一山和兩館”等重點景區,加快盧氏游客服務中心、鄭州銀基九龍山風景區、溫泉度假村等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景區品位,擴大旅游影響力,提高旅游招徠力。

(三)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提高集約節約發展水平。產業集聚區是深化項目建設、保持經濟增長的有效載體,是調整經濟結構、實現科學發展的核心環節。目前,省里確定了產業集聚區發展的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工業園區,第二層是產業集聚區,第三層是科學發展示范區,也可以叫中心城市新區。省實行動態管理,在綜合考核的基礎上開展升級競賽,產業集聚區達到標準,可以賦予示范區的政策;達不到基本要求,就要摘牌降為專業園區。今后省里每年的考察、觀摩,只看產業集聚區和城市新區。我們一定要正確理解省委、省政府的精神,充分利用當前機遇,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切實把產業集聚區發展提升到新水平。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要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適度超前的原則,加快園區道路、污水處理、水電氣熱、標準廠房等設施建設,抓好工業園創業中心、藍領公寓、路橋工程等項目,全年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62.8億元,完成標準化廠房投資7000萬元以上,實現與區外設施的互通對接,發揮產業集聚區的載體功能,增強產業集聚區的吸引力和競爭力。二要發揮項目引領作用。要認真落實支持產業集聚區發展的政策措施,綜合運用土地、規劃、環保、項目準入等手段,吸引新上項目和企業向產業集聚區集中,加快科技水平高、支撐作用強的大企業、大項目入駐落戶,爭取河南綠源電氣5000臺新型節能變壓器等項目早日開工建設。三要加快主導產業發展。要以打造“一個載體、三個體系”為目標,堅定不移地按照“競爭力最強、成長性最好、關聯度最高”的要求,著力促進產業集群集約發展,最大限度地體現產業集聚區的綜合效應。要圍繞我市7個省級產業集聚區已經形成的產業,積極推進沿310國道工業經濟隆起帶、產業集聚區、特色工業園區建設,不斷壯大能源、鋁工業、煤化工等主導產業的優勢,年內完成工業投資280億元,促使產業聚集區成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極。

(四)注重轉變發展方式,努力建設兩型社會。環境也是生產力。我們發展經濟,既要金山銀山,又要青山綠水。作為資源型城市,我市的能源原材料工業比重較大,結構性污染問題突出,節能減排任務繁重。我們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就必須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綠色經濟,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一要嚴把項目準入。在具體選擇項目時,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以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轉變發展方式、增強發展后勁為重點,選擇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項目,嚴禁“兩高一資”項目進入。要嚴把投資強度關,最大限度地節約利用每一寸土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堅決杜絕土地浪費現象發生。二要加大節能減排。要統籌考慮項目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關系,把循環經濟的理念融入到項目建設中,引導和支持企業積極開發、引進節能降耗新技術,鼓勵新上項目采用新設備、新技藝,加快節能改造步伐。要突出抓好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的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降耗,全年實施10個節能減排及資源綜合利用項目,今年完成投資5億元以上。重點推進東方希望循環硫化床鍋爐改造、義馬環保電力鉻渣治理、市唐潤年產5億塊粉煤灰蒸壓磚等一批重大項目,積極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減少污染排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三要加強生態建設。要鞏固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成果,扎實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圍繞國土綠化和林業生態建設,重點實施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靈寶生態公益林、龍飛公司生態系統建設、澠池小寨溝城市生態公園等四大工程建設,總投資12億元,年度完成投資2億元以上。通過建設生態山水,促進生態和諧發展,努力打造最優環境,走出一條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綠色經濟之路。

(五)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打造最佳宜居城市。統籌城鄉發展是省委“四個重在”的要求,也是我市項目建設的重頭戲。我省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設和鄭西客運專線的正式開通,使我市更好地融入到了鄭州和西安的一小時經濟圈;豫晉陜“黃河金三角”綜合試驗區列入國家中部崛起規劃,運十鐵路公鐵兩用橋爭取上半年開工建設,進一步增強了我市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影響力和輻射力。同時,國家把城鎮化重點放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上,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為我市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提供了難得機遇。我們一定要認真研究政策,準確把握機遇,乘勢而為,借機發力,全力打造豫晉陜“黃河金三角”最佳宜居城市。一要抓好綜合交通體系建設。要圍繞建設“三縱四橫”大交通網絡,著力打造重要區域交通樞紐中心城市,實施高速公路、地方公路等較大項目8項,完成年度投資45億元以上,重點抓好運三鐵路、三淅高速公路、連霍高速改擴建等重大交通項目,著力推進國道310市西至靈寶一級路改建、省道250線盧氏境水毀修復工程等公路建設,全年建成縣鄉公路150公里,使我市交通運輸網絡更加便捷、安全,為全市經濟建設奠定良好的交通基礎。二要抓好城市建設。要突出城市管理、舊城改造、功能完善等重點,圍繞基礎設施、城市交通、生態水系等方面,實施大中型項目60個以上,完成年度投資55億元左右。要加快國家鋁及鋁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設,加快市商會大廈建設,為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合作交流搭建平臺。要加強城市交通建設,優化城市路網結構,建設10條市區道路。要加大生態水系治理,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通過加大城市基礎建設,充分發揮要素集聚優勢,增強中心城市帶動能力,引領周邊城區加快發展,進一步提升全市城鎮化發展水平。三要抓好新型農村住宅社區建設。今年的中央1號文件把中心城市和小城鎮建設作為一個重點,要求建材下鄉,并鼓勵農村金融機構對農民建房提供消費信貸,這是一個新的突破。要充分利用政策機遇,以新型農村住宅社區為突破口,加快農村道路、住房、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實現新農村建設的新突破。重點完成40個新型農村住宅社區試點的主要建設任務,新建工業園南曲村新農村建設示范工程和湖濱區農村新型住宅社區。通過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條件,進一步擴大消費,拉動內需,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更大空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源县| 四川省| 交口县| 嘉峪关市| 缙云县| 纳雍县| 灵武市| 福泉市| 静乐县| 正蓝旗| 江都市| 盐城市| 淮阳县| 栾川县| 襄城县| 潍坊市| 宜春市| 宁阳县| 沾化县| 汤阴县| 永年县| 新晃| 扶风县| 比如县| 南岸区| 枣庄市| 兴安盟| 仁怀市| 英山县| 屏东县| 都江堰市| 雷州市| 贵溪市| 临城县| 英德市| 方城县| 吉林省| 芦山县| 项城市| 桑日县| 土默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