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公司生產管理流程

公司生產管理流程

時間:2022-10-17 08:08:1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公司生產管理流程,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公司生產管理流程

第1篇

關鍵詞:PMS系統 數字化 規范化 信息化管理

1 概況

孟津縣電業局作為省公司縣級供電單位PMS推廣應用的首批試點單位,強力推進縣級供電單位PMS推廣應用。在省、市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該公司一直認真貫徹落實《河南省電力公司縣級供電單位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工作意見》精神,深入推廣PMS應用工作,加大PMS使用人員培訓力度,持續開展基礎數據治理工作,經過一年的多方努力,2013年PMS系統在公司得以順利推廣,并實現了配網各功能模塊的實用化應用要求,至今運行狀態良好。形成了生產業務全覆蓋,生產過程全記錄,生產人員全參與的PMS應用格局,為提高生產管理信息化水平,促進狀態檢修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效支撐。

2 主要做法

2.1 充分發揮關鍵崗位關鍵人員示范帶動作用

縣域PMS負責人是PMS系統向縣級單位推廣應用的第一人,起著上傳下達的關鍵作用。一方面要將省市公司推廣PMS系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積極向公司領導匯報,引起公司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個人素質,把握省市公司培訓學習機會,自己先對系統進行一個充分的了解,將各模塊摸通功能用途后,才能引導部室級和班組級生產人員應用方向。按照省、市公司對縣域供電單位PMS推廣應用要求,為保障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在該公司高效、安全運行,全面提升公司生產管理水平。公司領導高度重視,成立系統管理領導小組和領導級、部室級、班組級的三級管理網。重點培養公司各部門、各班組PMS應用關鍵人員,實現領導重視、部室監督,班組負責的層層管控,充分發揮關鍵人員的作用,以點帶面,全面推進PMS應用。

2.2 持續開展管理應用人員培訓,提升系統應用業務水平,為PMS深化應用創造條件

在PMS推廣應用過程中,省、市公司集中開展了10多批次培訓,公司積極選派一線生產骨干人員參加,由于縣級供電單位相關人員綜合素質較低,省、市公司組織的培訓只能涉及個別班組個別人員,不能滿足全員參與。公司抓住時機,安排生產技術部在省、市公司培訓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結合實際工作應用情況對變電運行、變電檢修、輸電班組、配電班組進行了5批次集中培訓,日常工作中又針對應用不熟練的個別班組進行分散培訓,將實際應用中遇到的細節問題進行強化梳理,采取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的方式,實現人人參與,人人會用,極大的提高了生產人員對PMS應用的熟練程度,為PMS深化應用創造條件。

2.3 完善臺帳信息和基礎數據治理工作,為PMS應用打下堅實基礎

PMS的臺帳信息是所有功能模塊開展應用的前提和基礎,透明度強,要求參數必須以詳細、真實的數據為基礎。為使PMS系統的應用真正落到實處,按照省、市公司的要求,首先在建立臺帳之初即應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錄入,其次應用過程中不間斷的對臺帳進行梳理。最后公司積極組織運行、檢修、配電等多個部門人員,利用3至4個月的時間,對公司所屬輸、變、配等設備集中進行全面細致梳理,實現臺帳數據質量的顯著提升,確保設備臺帳數量不少,參數完整、規范和準確,為生產管理系統推廣應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2.4 建立考核機制,使PMS系統應用常態化,真正服務于生產

結合公司的具體情況,生產技術部制定《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管理辦法》,對PMS系統應用指標要求加強考核和獎勵機制,為促使生產管理系統應用由局部向全局,由無序向規范應用方向轉變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2年7月底,輸變電臺帳全部建立后,公司要求主網生產工作重心由原來的生產MIS系統逐步轉向PMS系統。從運行記事、操作票到缺陷登記、工作票。以變電工作為中心,向外擴大業務量的做法,使PMS系統在主網日常生產工作中逐步實現常態化。2012年12月配網臺帳錄入完畢,2013年元月按省、市公司要求對配網臺帳進行了梳理。有了主網的推廣經驗,配網巡視記錄、工作任務單、工作票和操作票等功能模塊應用得以順利開展。在省市公司的幫助和支持下,經過一年多的努力,2013年3月,實現了PMS系統輸變配各功能模塊的實用化和常態化應用要求。充分利用PMS系統應用平臺,使PMS系統真正服務于生產工作。

3 應用成效

公司在PMS系統應用過程中,首先完成了PMS系統輸變配電臺帳錄入及梳理工作,其次將實際生產工作與業務量錄入相結合,既要滿足生產工作需要,又要保證各項指標達到要求。鑒于我公司在縣級單位推廣應用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績,2012年8月中旬河南省電力公司在我公司召開了縣級供電單位PMS應用推廣啟動會。2012年10月公司PMS應用順利通過市公司實用化驗收,成為洛陽九縣(市)中首個進入PMS系統常態化推廣應用的單位。對采用該實踐能帶來的總體效果詳細闡述。

3.1 規范生產工作流程,提高人員業務素質

PMS系統業務模塊的關聯性和操作流程精細化,規范了縣級生產人員的日常工作行為,實現了生產工作由無序向規范化的轉變。同時PMS的推廣應用,使與生產有關的專責、班長、工作負責人和必要的管理人員能夠主動解放思想,主動學習和使用系統,駕馭PMS的能力顯著提升。在工作中,他們能夠不折不扣地按照省公司和市公司相關要求開展工作,確保了系統業務數據的規范和有效,確保了系統所有業務的正常、高效運轉。通過PMS深化應用,公司所有生產人員都能熟練使用PMS,系統所有模塊都能正常應用和系統所有流程都能正常流轉。

3.2 公司生產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在PMS常態化應用中,公司設備臺帳數據錄入及時率,完整率和準確性均達100%,各種應用動態數據的關聯度達100%,全面、全程記錄了整個生產過程,為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和設備狀態檢修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記錄了與設備有關的運行、檢修和試驗等各方面的數據,確保系統數據質量和數量雙雙提升,夯實了系統應用基礎,支撐了狀態檢修工作的深入開展,推進了“縣供電企業管理提升”工作,促使公司生產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朱曉莉.PMS系統在推廣中遇到的問題和建議[J].中國城市金融,2009(08).

[2]國網PMS系統配電深化應用試點項目上線運行[J].電力信息化,2010(07).

[3]崔志強,金豐,王久春,馬宏鵬,魏小慶.中電投生產過程控制管理系統(PMS)建設與實踐[J].電力信息化,2008(04).

第2篇

協同管控

沈飛公司SAC-MES系統根據專業特點分別構建了機加條碼MES系統、鈑金條碼MES系統、非金屬條碼MES系統、熱表條碼MES系統、裝配條碼MES系統、工裝MES系統“六個專業MES系統”,以實現產品制造全過程的信息化協同管控。在生產管理業務上實現“六個網上”管理, 即:網上計劃、網上組織、網上調度、網上考核、網上結算、網上預警管理。在生產狀態管控上實現“四個實時”管理,即:生產動態,實時管控;質檢信息,實時追溯;員工績效,實時反饋;零件價格,實時核算。

同時,為了解決因多型號研制及驟增的批生產任務造成的資源能力占用不均衡問題,沈飛公司融合精益準時化生產理念,將“推式”計劃管理方式改為“拉式”計劃管理方式,通過拉式看板控制生產節拍、平衡生產資源,進而保證產品的均衡產出。針對傳統的生產組織模式產品制造過程難以高效管控問題,系統從優化生產業務流程入手,應用條碼技術解決產品制造過程數據采集難題,并實現產品制造過程各業務流程的銜接。

此外,針對航空產品投入產出周期長、物料供應與生產計劃不同步、產品裝配與零件供應不同步、庫房積壓嚴重、生產瓶頸頻出等問題。SAC-MES系統融合了精益準時化生產理念,通過看板以生產流程后端需求為導向控制前端投入,有效控制裝配需求與零件投入節奏,減輕物料供應、庫存積壓、產能不均衡等壓力,進而破解航空產品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組織難題。

針對因傳統生產管理模式造成的計劃、物料、調度、物流、工藝、績效、質量管理等業務流程重復冗余無法高效銜接等問題,SAC-MES系統以“業務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為導向全面優化、銜接上述業務流程,實現各項業務流程的閉環管理,促進各業務流程的持續改進。

針對航空產品生產過程數據采集及質量管控難題,SAC-MES系統應用條碼技術采集物料入廠、理化測試、產品加工、熱表處理、產品交付等產品全過程制造信息,這有效解決了上述各環節的信息采集難題,并將產品制造全過程完全透明的展現在管理者面前。系統將上述各環節通過條碼有機集成并生成零件裝機前的唯一編碼即零件身份證,通過檢索該編碼實現了產品質量的實時追溯、產品技術狀態管實現了閉環管理,使沈飛公司具有了全機產品技術狀態1小時檢索能力。

十大模塊

SAC-MES系統作為全方位管控產品制造流程的管理系統,是集成工藝、生產、質量、經營于一體的綜合業務管理平臺,其主要包括產品數據、 計劃管理、資源配送、庫房管理、設備管理、數據采集、問題管理、績效管理、質量管理、綜合統計等10大業務管理模塊。

數據管理模塊實現產品目錄、勞動定額、材料定額、設備資源、工裝工具、人力資源、期量標準、工作日歷等各種基礎數據進行集中管理,為計劃排產、能力平衡提供唯一產品數據源。計劃管理模塊實現批次臨時計劃排產派工、計劃執行進度跟蹤、計劃完成情況考核等計劃相關業務管理。庫房管理模塊實現產品庫房、工裝庫房、樣板庫房、工具庫房等庫房業務管理,包含產品出入庫、庫存管理、盤點、清點、產品移交、產品配套等業務子模塊。資源配送模塊主要實現原材料、工裝、樣板、刀具及設備維護相關資源的配送管理,減少工人、設備無效等待周期。數據采集模塊是根據產品制造記錄每一個工序的執行情況,通過條碼同步采集工序進度、檢驗結果、工時產出、相關問題等制造過程數據,其與系統各相關業務模塊實時對接,并根據流程觸發計劃、調度、庫房、工藝、經管、質量等相關業務流程。問題管理模塊實現在產品制造執行過程中產生的材料、設備、技術、質量、工藝等各種問題的集中管理,其是工藝、調度、工段、經管、庫房等各業務部門問題處理協作平臺。設備管理模塊實現了設備定檢、巡檢、維修、維護、備件、問題、DNC設備運行數據采集、設備產出統計等業務管理。質量管理模塊實現產品制造過程中工序檢驗提請、檢驗數據采集、產品制造記錄歸檔、各種檢驗流程管理等業務管理??冃Ч芾砟K實現實時工時產量統計、產品廢品統計、員工績效核算、員工考勤管理等業務管理??梢暬窗迥K的任務是歸集制造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數據,該模塊涵蓋了工藝、生產、質量、經營等各種業務數據展示,主要包括工作量進度看板、項目配套看板、工裝配套看板、材料配套看板、技術質量問題看板、設備管理看板、臨時計劃管理看板等七大管理看板。

釋放生產力

經過幾年不懈能力,SAC-MES系統已經實現了沈飛公司6個專業24家生產單位的全覆蓋,并在各單位生產運營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各單位日上線率普遍在70%以上。沈飛公司依托SAC-MES系統有效破解了航空制造企業諸多管理難題,打造了基于信息化的先進生產管理模式,大大釋放了潛在的生產力和管理效率,產品研制效率顯著提高,有力的助推了沈飛航空產品快速研制。

生產透明度大幅提升,生產過程實現了高效管控。SAC-MES系統的成功應用,打破了傳統生產管理模式下生產過程的“黑盒子”現象,生產相關業務實現網上流轉及過程控制,生產全過程處于“全透明”狀態,生產線突發問題大幅度減少,產品制造過程得以高效管控。

生產運行效率大幅提升,有效保障了產品準時交付。SAC-MES系統的成功應用,使沈飛公司生產運行效率大幅提升,產品拖期交付風險大大降低,生產節拍得到有效控制,產品研制周期明顯縮短,適應新機研制的應變能力顯著增強,困擾多年的瓶頸問題基本得到解決,有力地助推了多項重點型號任務的圓滿完成。

質量管控能力得到提升,產品質量實現了實時追溯。條碼技術的應用使產品擁有了身份編碼信息,其歸集了材料狀態、制造過程、檢驗結果、測試數據等產品制造全過程信息,通過該編碼可以實時追溯產品質量、同一質量狀態零件涉及的裝機范圍可以實現精準管控,這使沈飛公司具有了比批次管理更細粒度的質量管控能力。同時通過將產品編碼與產品構型數據的集成,使沈飛公司逐步增強了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技術狀態管控能力。

第3篇

本人自2016年6月擔任中航化肥有限公司生產管理部部門經理以來,負責公司的生產安全管理工作,具體工作內容如下:

一、協助公司分管安全的副總經理統籌安全生產全面工作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構,配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2、參加主管部門組織的各種安全培訓學習和政府、主管部門召開的安全生產會議。

3、配合集團安全部門和當地安全主管部門到公司下屬工廠開展安全檢查工作。

4、組織制定各種規章制度,落實各下屬工廠或者部門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落實《各種崗位責任制度》和《安全獎懲制度》。

二、負責公司新建、改建項目報批、建設、驗收等工作

1、水溶肥項目

公司于2020年3月在青海海西地區新建一套3萬噸/年的水溶肥裝置,本人兼任水溶肥項目的項目經理,項目建設期2020年3月-2021年5月,工作如下:

(1)組織人員與設計單位共同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2)組織人員向當地的項目主管部門報批相關手續,包括建設部門、消防部門、安全部門和環境部門。

(3)與設計單位確定項目設計方案,包括工藝流程、基礎施工、配套安全設施、消防設施、環保設施等的設計方案。

(4)確定監理單位。

(5)安排現場項目安全管理人員對各施工單位進行進廠前和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教育培訓,并定期組織人員對項目現場進行安全生產檢查。

(6)組織人員編制項目投產后的工藝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氯化鉀車間技改項目

本人兼任青海鉀肥公司的副總工程師,負責鉀肥公司新建項目和改造項目的整體建設,項目建設期2020年11月-2021年7月。

(1)組織鉀肥公司生產部門和安全部門向當地的項目主管部門開展相關的項目手續報批工作,包括建設手續、消防安全手續和環保手續等。

(2)確定改造項目的整體方案,包括工藝改造、設備改造、消防安全和環保設施等。

(3)安排鉀肥公司安全部門確定項目監理單位,并組織對項目施工單位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和布置現場的安全檢查工作。

(4)組織人員編制項目改造后的工藝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本人以上履職情況陳述內容屬實,特此說明。

第4篇

【關鍵詞】 SMES 生產平衡 移動盈虧差量 應用提升

長嶺分公司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生產執行系統)建設,采用中國石化SMES V3.0軟件。MES通過對企業生產運行相關信息的收集,實時掌握企業的排產計劃、運行管理、生產執行和生產統計等情況;集成各種生產數據,形成及時、準確、真實、清晰的企業信息;利用先進的統計分析、優化軟件進行分析、處理,來指導企業合理地配置資源、找出潛在的效益增長點或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及時調整經營戰略和生產計劃;使企業獲得的最大整體效益的生產信息管理平臺。MES是企業信息集成的重要環節,在整個信息集成系統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是生產活動與管理活動信息的橋梁,是煉化行業信息化建設發展的關鍵。SMES在長嶺分公司運用實現了對公司原油、原料的進廠管理,汽、煤、柴、以及其它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和庫存管理,與其它多個系統的有效接口集成,開發各種報表,均衡和細化了管理粒度,使業務流程更規范、生產執行更科學。

1 SMES理念與目標

1.1 MES理念

生產運營是企業核心價值鏈,也是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業務主體,業務主體目標的實現需要生產執行提供保障,MES正是在生產執行層面管理意志的體現。中國石化MES建設的核心價值觀如下:

1.1.1 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過MES的實施,規范業務流程,提升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水平。

1.1.2 管理的重點是監控和預防

事前有計劃、事中重監控、事后可分析。

1.1.3 規章制度的延伸

體現管理者的意志、變意念性約束為技術性約束、變事后檢查為事中監督、多級權限管理為內控制度提供支撐。

1.1.4 實現企業生產的閉環管理,計劃跟蹤與反饋調整

提升管理效率:事務性工作下移、使管理者有更多時間進行管理和分析。實現班組數據電子化、操作流程規范化、操作信息網絡化、管理監控實時化。

1.1.5 生產物流跟蹤與平衡

生產計劃執行與跟蹤;以物流為中心,記錄物流的“收、付、存”信息;實現裝置緩存罐、緩存料倉的在制品管理;跟蹤產品按照既定的規格生產,跟蹤產品性質,并提供追述手段。

1.1.6 實現物流生產平衡和統計平衡

生產成本監控、產量和產率控制、公用工程監控、化工輔料監控、損耗管理監控。

1.2 長嶺SMES建設目標

長嶺分公司生產執行系統(MES)項目于2010年4月21日啟動,并于2010年11月實現了與大煉油項目北區裝置投產同步上線,2011年11月實現了與南區裝置投產同步上線。2012年5月統計模塊等所有模塊上線運行。2012年8月16日通過了總部專家組的測試,10月18日通過總部驗收。長嶺分公司MES系統成功應用,對提高分公司生產管理水平產生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長嶺MES建設實現以下目標:(1)建立以生產物流管理為核心的生產管理信息平臺;(2)規范公司生產業務流程,優化資源利用;(3)實現生產過程的可視化展示與監視,實現調度日報、罐表和交接班的綜合分析管理;(4)為統計板塊提供優質數據,實現統計業務“日平衡、旬確認、月結算”;(5)為ERP系統提供生產數據;(6)實現對油品質量升級改擴建新裝置運行管理的同步支撐。

2 生產平衡

“生產調度”模塊主要包括生產平衡數據準備、生產平衡、調度日報三個功能。生產平衡數據準備從生產裝置獲取裝置投入產出數據和裝置收付操作信息,解析形成裝置投入產出側線節點量和裝置收付移動記錄;從罐區獲取儲罐收撥存信息,解析形成儲罐節點量和罐區收付移動記錄;從進出廠班量、互供班量獲取進出廠班量、互供班量,解析形成進出廠點、互供點節點量,為生產平衡作數據準備。

生產平衡數據準備基于解析結果,檢查“物料移動”模塊提供的原始數據的完整性、及時性和準確性,識別物料移動記錄的缺失和錯誤,識別各節點量記錄的缺失和超差,并及時進行補錄或者修正。

生產平衡功能基于生產平衡數據準備后的物理節點量和物理移動關系,利用系統提供的統一規則庫、算法庫、工廠模型及模型求解器,自動完成節點拓撲模型動態生成和節點量平衡計算,達到煉化企業的調度級平衡,為生產調度提供數據支撐;提供平衡工具,實現生產平衡節點間移動關系和節點量的檢查,通過生產平衡過程的人機交互,提高平衡效率,降低平衡周期。生產平衡是MES核心步驟之一,該階段數據調整的準確度直接影響到生產平衡結果,直接關聯生產裝置側線數據,并對裝置收率的數值產生影響,同時也是調度早報數據源,生產平衡數據質量極大影響到調度早報數據質量,因此需要充分利用推量計算規則,結合生產實際,在掌握物料實際流向的情況下,精細調整、科學平衡同一物料在關聯區域數值,實現調度級物料平衡的提升。

調度日報基于生產平衡后的每班生產數據,結合手工錄入調度日志等信息,按天進行匯總生成,滿足企業調度日報管理需求。

生產裝置的投入產出管理、罐區的收付存管理、原料(油)進廠管理、產成品出廠管理、互供管理,為生產平衡提供數據。

生產平衡為統計平衡提供數據,完成統計級物料平衡計算,實現“日平衡、旬確認、月結算”。

2.1 生產平衡業務流程圖

2.2 生產平衡規則

為了做好MES生產平衡工作,結合長嶺的實際情況和總部的要求,制定和完善了生產平衡規則,包括:罐存量基準規則:罐存量、罐量的不可調整;進出廠基準規則:設置為100%精度的進出廠點班量不可調整;互供基準規則:設置為100%精度的互供點班量不可調整;收方基準規則:對于沒有定義準確度的場景,以收方計量為準。等等。

2.3 生產平衡步驟

根據我公司裝置操作人員倒班方式,MES系統中生產調度管理的周期劃分為每日三班,每班八小時(6:00-14:00,14:00-22:00,22:00-6:00),基層裝置、罐區、進出廠量相應的設置為每日三班。每班班末點結束后半小時內,基層班組完成各自生產數據的MES在線檢查提報,再由生產調度在每班結束后一個半小時內,通過MES生產平衡模塊,將整班的全廠生產物流數據進行匯總,并應用預置的精度級別和計算規則,對當班的全廠生產物流數據進行推量計算。通過自動生成的移動場景圖和提示信息,對這一班次的全廠數據,完成數據比對分析、異常檢查處理等工作。實現了工廠級生產管理的可視化實時監控。調度早報統計時間為前一日22:00至當日22:00時,當日四點班完成生產平衡后轉入調度日報編制。

MES數據流轉流程為基層生產裝置與罐區數據(包括進出廠班量)直接提交至生產調度,生產調度負責生產平衡操作與裝置、罐區操作監管,負責搭建生產裝置物料收付關系與裝置指標管理,MES數據流轉過程未設置生產平衡崗位,上述工作全部由值班調度負責完成操作。生產調度關鍵用戶負責對物料模型、移動關系審核把關。

2.4 試運行期間問題解決

2010年11月22日,為了支撐油品質量升級南區裝置開工,SMES生產板塊在系統沒有試運行和沒有老MES系統并軌的情況下直接上線運行,2011年4月,基層裝置與罐區基本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數據提報,生產運行調度基本能夠獨立發現系統故障,指導基層用戶整改錯誤操作,調度早報與罐表數據基本實現自動取數。情況基本穩定,達到預期效果。

存在以下問題,(1)生產裝置物料移動關系建立不完善,罐區動態與罐區數據不能及時提交至總調,移動解析無法通過,移動盈虧差量巨大,報表數據嚴重缺失、質量低下。(2)基層儀表數據偏差較大,操作人員提交數據較隨意,基層數據質量低下。(3)關鍵用戶與實施顧問磨合不夠,基層關鍵用戶對SMES認識不夠深入,不能協助生產調度關鍵用戶有效解決問題,對操作員缺乏指導能力,對關鍵用戶與顧問的依賴性較大。(4)基層大量用戶觀念尚未轉變,不能主動接受系統規則,存在推諉、抵觸現象,生產調度工作開展難度大。

調度處與實施項目組提出了以下應對措施,解決了前期應用存在的問題。(1)不斷梳理完善系統模型,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去除富余物料與配置,創造好的條件,約束基層操作,減少錯誤發生頻率。(2)根據系統規則與基層操作習慣,重新編寫生產裝置操作指南,重點培訓關鍵用戶,提升基層數據質量。(3)檢查校核裝置側線儀表數據,配置系數提高裝置數據質量,同一物料選取精度較高的儀表或借用相關裝置儀表替代。(4)加強關鍵用戶培訓與實施顧問加大支持力度,縮短系統在企業運行的磨合期。

3 應用提升

3.1 提升應用解決方案

(1)根據生產裝置、罐區物料移動實際情況、分析判斷生產平衡解析過程中存在的原因,在不違背系統運行規則的前提下,精簡物料模型與生產方案,刪除冗余動態,減少誤操作的發生幾率。如常減壓裝置取消生產方案選擇,常一線組分根據實際產品流向建立移動關系,不僅提高了生產裝置操作效率,也大幅減少了因信息溝通不及時造成的罐區動態建立錯誤,解析無法通過的問題。又如加氫裝置原料涉及多套裝置汽柴油,不再建立上游產品與下游原料一一對應的關系,取而代之的是根據產品性質,減少收方裝置側線,針對油品性質合并建立統一進料線,如焦化柴油、催化柴油、常減壓柴油全部匯集到加氫裝置的原料柴油進線,該方法不僅清晰了物料移動關系,也減少了一一對應狀態下的盈虧差量。

(2)健全物料移動模型,建立虛擬裝置、新增匯流點徹底解決側線數據缺失的情況,保證系統解析一次合格。虛擬裝置是為了實現生產裝置側線實際運行狀況,又充分的考慮系統解析不存在移動關系與數據缺失而建立的裝置,該虛擬裝置不用考慮裝置收率。如催化裝置燒焦,如果取消該側線,那么裝置產品收率無法達到100%,但是催化裝置燒焦無裝置或罐區接收,因此解析過程中因缺少接收方而會丟失,生產平衡后裝置收率會因為缺少燒焦而無法達到100%,為此有必要在生產裝置中建立一個“虛擬裝置”或“虛擬罐”,并且建立與之關聯的移動關系,有效解決因側線確實而出現的收率降低問題。各企業因生產實際情況不同,物料移動關系可能會出現較大差異,當罐區某一收油線組分較多時,罐區人員可能會因為不清楚裝置物料流向而少建或錯建移動關系導致裝置側線因無接收方而丟失,進而影響裝置收率,匯流點的建立能夠有效規避上述情況出現。

(3)加強與統計板塊溝通交流,在不影響統計業務的前提下,刪除部分物料罐,減少盈虧差量,提高裝置數據質量。如系統中去除油港作業部水運柴油罐(非非公司業務)、油品處小品種出廠罐、焦化裝置排水污油罐等,借用SMES操作平臺,改由表格方式錄入罐區數據,即減少了生產平衡中盈虧差量,又滿足了統計業務需求。

(4)充分運用系統生產平衡規則,調整部分裝置側線儀表精度,確保單一裝置收率與物料數據的質量,實現生產平衡后數據與裝置校正確認值一致。如重整裝置重芳烴側線精度的修改(以裝置儀表取數為準)就較好解決了裝置收率波動大的問題;對于兩條以上側線產品同時進罐的業務流程,針對性考察上游裝置側線儀表誤差率,再根據各條側線偏差情況設置不同精度,最大限度實現目的側線量在生產平衡推量計算過程中受控,在盈虧總量不變的情況下確保部分精度高產品側線攤薄數值變小,保證關鍵裝置收率。再如輕污油裝置的設置成功解決了輕污油罐罐量上漲與裝置側線數據、罐脫水、送水造成的罐量差異的問題。

(5)規范物料平衡方法。因裝置高精度計量儀表少,因此統一以罐區變化量作為系統評判準則,長期跟蹤儀表數與罐變化量差異,及時修正儀表系數,縮小儀表量與罐變化量差異。在裝置物料平衡方面,保關鍵裝置收率平穩,尤其是裝置進料在儀表取數后的修正方式,即利用裝置標定期間收集的數據調整側線系數,實現后臺配置,在儀表原始取數的同時進行修正計算,提高計量精確度,實現裝置一次數據不調整或少調整。在物料品種方面,重點做好汽柴油與蠟渣油平衡,調整原則為抓大不放小,先輕油后重油。

(6)創新運用。根據調度早報平衡數據,IT人員開發了圖像展示模塊。實現了任意時間段對指定數據的查詢及圖形化展示。該功能的實現,為生產管理技術人員提供了查詢歷史數據、分析趨勢提供了平臺。

3.2 實施效果

3.2.1 實現數據和信息集成,為支撐其他業務系統應用奠定基礎

MES實施前,企業主要通過不同的軟件系統完成日常的生產業務處理,各業務之間沒有統一的平臺對企業生產數據進行交換,存在數據源不統一、數據不一致、部門之間協調工作量大等問題。通過MES實施,建立了企業核心數據庫,統一了生產業務操作平臺,統一了數據源,通過集成實時數據庫和LIMS等專業系統,對公司生產數據進行統一集成、管理,同時為ERP、TBM、技術經濟指標統計系統提供數據支撐,為下一步進一步完善計量信息、銷售數據等基礎信息奠定了基礎。

3.2.2 實現了生產管理數據的在線一體化集成應用

MES系統實現了計量、計劃、質量、調度、統計等數據的統一收集、校核與,取消了線下數據流轉與管理,實現了生產管理數據的在線一體化集成應用,提升了企業精細化管理水平。物料移動關系建立嚴格遵循物流走向,借助系統中的各項生產指標,使得班組操作信息與績效信息有機整合,提高了崗位操作積極性。

3.2.3 實現生產管理過程的“可視化”、“數字化”

生產管理部門應用MES實現了生產過程全方位、全天候跟蹤,可視化的物流跟蹤能夠及時掌握整個公司的生產情況,協調生產裝置之間、罐區之間、裝置與罐區之間的生產關系,通過廠內生產物流跟蹤和移動超差報警,及時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現生產管理過程的“可視化”、“數字化”。班組及操作人員通過對裝置側線產品、半成品、成品的組分性質和量的跟蹤分析,積累操作經驗,提出優化生產方案,培養了注重追求裝置之間、裝置內側線、罐區計量等數據實時性和準確性的精細工作作風。過去許多業務的操作處理,不同的人處理方式不同,結果就千差萬別,實用效果差,不利于知識轉移。通過MES的實施和應用,對業務流程進行了梳理并進行規范化和優化,保障了處理效果的一致性,加強了業務部門之間的協同性,簡化了工作程序,提升了管理水平。

2012年10月15日,調度在核查推量數據時,發現40萬航煤加氫裝置的收率低于控制指標,立即分析上下游相關數據,并與現場聯系核查。經查為40萬航煤加氫實際產量偏低,原因為40萬航煤加氫裝置由于設備原因發生產品質量波動,產品按柴油品種交罐區2小時左右,罐區沒有航煤收油,導致產量減少,裝置收率低。

輕污油來源廣泛,除裝置因生產波動導致產品質量不合格發生的交輕污油外,火炬水封罐、環保裝置原料脫油等外送輕污油罐量無法準確計量,輕污油罐區脫水等致使輕污油罐區收入量與上游裝置實際外排量存在較大差異,導致裝置盈虧數據、裝置收率發生波動,無法精確反映生產實際情況。調度關鍵用戶經過反復分析,與計劃部門共同研究后,充分利用系統模型可配置性,在系統內建立輕污油裝置,直接與輕污油罐建立移動關系,消除由于輕污油產量和罐收量差異的干擾,提高數據精確度,更好的掌握和指導現場生產情況。

3.2.4 在線調度日報、調度罐表,提高調度工作效率

MES上線前,生產調度每日22:30開始調度日報數據匯總與平衡,00:30左右完成調度早報,用時2個小時;MES上線后,通過系統自動推量計算,總調人員22:30左右開始調度早報編制工作,一般在23:30即完成調度早報,時間縮短一半,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同時,由于MES系統生產數據均為崗位實時在線提報,并通過全廠統一模型檢驗校核,可靠性和實時性得到提高。

提高生產罐表數據收集和的頻度,提升了生產運行管理實時性。生產調度罐表由過去每日,變成了現在每班,相關報表的數據更新由過去24小時精細到現在的8小時,生產數據更加精準及時。

4 結語

中石化生產執行系統SMES在長嶺分公司生產板塊實施,涵蓋了分公司35套生產裝置、14個罐區(219個罐)、71個進出廠點,生產調度等生產管理部門應用MES實現了生產過程全方位、全天候跟蹤,通過可視化的物流跟蹤及時掌握整個公司的生產情況,協調生產裝置之間、罐區之間、裝置與罐區之間的生產關系,通過廠內生產物流跟蹤和移動超差報警,及時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現生產管理過程的“可視化”、“數字化”。生產數據依照統一的模型約束,從車間-調度-統計各個層面逐層審核提交,循環分析,做到每一層、每一條數據修改的有跡可循,為實現各個層面生產數據的一致性提供了保證,為生產與統計數出一門,量出一家提供保障。班組及操作人員通過對裝置側線產品、半成品、成品的組分性質和量的跟蹤分析,積累操作經驗,提出優化生產方案,培養了注重追求裝置之間、裝置內側線、罐區計量等數據實時性和準確性的精細工作作風。生產平衡模塊在解析裝置校正、罐區、進出廠等操作信息的基礎上,通過模型求解器實現物料平衡計算,實現了與總部生產調度指揮系統的集成。

參考文獻:

第5篇

【關鍵詞】外包;管理職責;安全培訓

河南豫光金鉛集團公司是一個以有色金屬冶煉為主兼多元化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現有職工近7000名,主營業務為有色金屬、貴金屬冶煉等。在公司運營過程中,主要有崗位發包、技改項目施工等外包形式,承包范圍主要是指與公司生產、管理、經營關聯度不高的崗位、工作內容單一的崗位或專項工作進行勞務承包,公司的外包、承攬作業人員占據了30%的比例,外包單位安全培訓、監督管理體系普遍虛設,作業人員結構復雜安全意識淡薄,存在諸多不安全因素。為了加強對外包作業人員的安全監管,確保外包承攬作業及公司生產和人員的安全,公司將外包、承攬作業屬地安全管理納入企業內部安全管理的重點,摸清現狀并有效的開展各項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1 企業管理中外包作業的屬地安全監管

1.1 制定承包流程,嚴格把控入場資質

公司各單位向人事企管部門提出承包申請或人事企管部門經調研提出勞務承包計劃,各公司人事企管部組織生產、設備、工藝等部門對擬承包崗位綜合評定。各公司人事企管部將擬承包崗位報集團公司人事、生產部門審核、反饋。所在公司人事企管部報所在公司總經理審批。公司企管部門組織招標、比價。公司法律事務處參與招標活動,負責承包方的資質審核。確定勞務承包人,各公司人事企管部門簽訂勞務合同。各公司生產部門與承包方簽訂安全協議,再實施勞務承包。

外包單位或個人所需要的安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經營范圍包含特種作業、電力、建筑等作業的,需具備相應的安全生產條件,攜帶符合國家要求、行業許可的資質。外包單位逐漸變為公司形式與我公司簽訂勞務外包承攬合同,工商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原則應包含裝卸、搬運等和我公司作業活動相關的內容。

公司通過明確承包流程,嚴格管理入場資質等方式從源頭提高了外包、承攬作業單位的準入門檻。

1.2 明確承攬雙方安全職責,強化外包隊伍安全責任。

公司負責對外包、承攬單位在合同約定范圍內的生產工作進行屬地安全監督。各發包部門負責對外包承攬單位的安全資質、安全管理能力與狀況(包括作業人員年齡、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勞保用品發放、購買工傷保險等)進行審查并制定考核細則,定期進行能力評估,嚴禁發包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相應資質的單位或個人。各發包部門負責監督相應外包承攬單位的安全管理體系建立、運行情況。各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用工單位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負責對所屬區域內的外包承攬單位進行日常安全監管。

外包、承攬單位必須與所在公司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在協議中明確雙方安全管理職責,同時要交納安全押金。外包、承攬單位必須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并保證作業所需機械工器具、安全保護設施、安全用具等齊全有效。外包、承攬單位進入公司作業,所有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公司各項規章制度。

1.3 強化教育,嚴把三級安全教育培訓關

各生產管理部門、用工單位負責對外包承攬單位進行作業前的安全風險告知,協助外包承攬單位對其員工進行安全培訓教育,并督促其建立規范的安全教育培訓臺賬。外包承攬單位負責對其員工進行崗前和日常安全培訓教育。如因所攬業務專業性較強、自身不具備培訓能力的,可委托公司代為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

通過各項培訓,使外包作業人員能全面了解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作業危險因素等,切實保證外包人員培訓合格后上崗,培訓不合格的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1.4 安全交底,做好現場風險作業管理

外包承攬單位員工在作業前應進行安全自查,對業務范圍所在區域的作業環境以及使用的設備設施、工器具等進行檢查確認,發現隱患應及時向所屬用工單位報告處理。外包承攬單位應建立必要的聯絡體制并落實事故預防對策,其員工在作業中發現有自身無法控制或判斷的危險時,應立即停止作業,迅速報告或在采取必要措施后撤離現場。外包承攬單位應按照公司要求制定各種應急預案,并組織員工參與公司各種應急演練。項目施工業務外包承攬單位在施工前應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并報各安全主管部門審批;施工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公司的相關安全管理規定。

1.5 明確監管細則,嚴格執行安全考核

外包、承攬單位不得擅自將承包項目分包或轉包給他人,更不得將承包項目分包或轉包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相應資質的單位或個人。一經發現,公司有權責令其整改,直至退出作業現場或終止合同,并追究其管理責任。

外包、承攬單位對不按《安全施工方案》施工、不執行安全技術措施以及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造成的后果負全部責任,并承擔相應的經濟處罰。外包承攬單位對使用不合格的工器具、不符合要求的勞動保護用品以及擅自拆除、損壞安全防護設施造成的后果負全部責任,并承擔相應的經濟處罰。外包承攬單位不服從公司安全監管、對公司安全檢查過程中所發現問題不進行整改的,公司將視情節輕重責令其停止施工、退出現場或終止合同,并給予相應經濟處罰。

2 存在問題

外包隊伍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通過外包安全體系建設的推行,職責、工作范圍更加明確,能夠有效的去進行管理,但是因為外包隊伍流動性大,部分隊伍安全意識淡薄,存在先上崗再培訓,培訓資料作假的行為。

第6篇

關鍵詞:生產運營;管理;信息管理系統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3)12-0118-02

企業發展壯大需要首先做好內部的建設,尤其是內部運營系統的搭建和信息化系統的運行,中國黃金集團是我國知名的大型企業,在行業內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但是隨著競爭的加劇,集團發展遇到了瓶頸,需要迫切的首先從自身上找原因。

一、當前中國黃金集團的生產運營管理現狀

目前來看,從黃金集團生產運營管理的現狀來看,生產運營管理與集團總部作為生產運營中心定位的要求差距還比較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計劃方面

生產計劃由綜合計劃部負責,由各單位進行編制上報,然后根據集團需要調整,下發各單位執行。各單位執行情況的相關數據每月一次報財務部,集團每月一次經濟運行分析由綜合計劃部進行,簡單針對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對比。

(二)成本管理方面

近幾年集團整體成本逐年增加;由于地質條件、人工成本、原材料采購、設備能耗、管理費用等因素各不相同原因導致各企業之間成本差異比較大;成本管理意識不足,成本控制能力較弱;公司外購金精礦加工毛利率低,成本高。

(三)采購方面

目前的集中采購主要包括技改項目所需的設備及物資采購;礦山所需的物料大多是企業自行采購,比較分散。

(四)設備管理方面

目前集團總部專門的設備管理職能缺失;未建立基本的設備管理臺帳,對設備的整體運行狀況了解不足。

(五)安全環境方面

集團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整體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建立了安全生產管理緊急預案制度,2004年和2005年各發生了一起較大事故,2006年沒有發生較大事故,較大事故減少,但近幾年發生了較多的安全生產事故,生產礦井已有9人死亡,安全生產形勢嚴峻。

二、對當前中國黃金集團的生產運營管理的總體評價闡述

(一)計劃方面

計劃的制定與運行的監控職能分散在兩個部門,對下屬企業實際情況掌握不足導致計劃指標的合理性大打折扣;運行數據統計上報財務部,財務部無法對其合理性進行有效判斷;運行分析的職能由綜合計劃部承擔,對下屬企業實際運行狀況無法掌握,導致無法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

(二)成本管理方面

集團缺乏對各企業成本的分析及分類管理控制措施(如定額管理),沒有針對成本關鍵環節采取有效控制辦法,如采礦外包環節的控制;低原料自給率使公司生產成本高企;生產技術工藝采用傳統方法多,技術創新和應用不足,導致物耗能耗成本高。

(三)采購方面

集中與分散采購的物資還沒有明確的界定;對于通用的大宗原材料、藥劑等分散采購不利于整體成本的控制,可以實行集中采購,以建立規模優勢和良好的供應商關系,保證物料需求;對各企業用量較少或特殊的物資可由各企業自行采購。

(四)設備管理方面

大型設備的管理對礦產企業生產效率的提升至關重要,對于設備的總量、成新率、完好率、利用率缺乏有效管理;對于不同設備缺乏相應的定額管理;缺乏相應的設備管理流程,如大修、檢修等;相關的管理制度還需要進一步規范。

(五)安全環境方面

安全環保工作仍需要強化細節管理;集團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個別單位對安全管理和環保重視程度不夠。

從管理職能分布現狀來看,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在集團總部層面生產管理職能過于分散,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制約了生產管理職能的發揮,影響生產管理系統運行的效率。目前,生產管理核心職能分布在生產技術部,綜合計劃部,財務資產部,這種管理職能過渡分散,職能弱化,同時增加了溝通和協調的工作量,影響生產管理職能的專業職能的發揮,降低了運營效率。建議將分散的職責合并,成立專門部門統一組織生產管理工作,這便于工作更好開展。

三、黃金集團生產運營管理上出現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一)管理職能定位不清

以前集團的戰略不清,導致生產運營管理的職能定位不明確;集團戰略的過渡時期多部門的存在導致相應的職能分散,工作流程變長。

(二)集團的生產管理能力不足

集團公司過去對下屬企業的生產管理涉及的比較少,更多是從事信息的統計分析工作,企業生產管理能力不足。

(三)歷史沿革

過去行政機關的管理思路,對下屬企業的管理更多從利潤產量等進行考核管理,生產管理由下屬企業執行。

(四)人力資源匱乏

缺乏一線生產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導致相應的職能無法得到正常發揮,同時專業人員配備不足,也制約了生產管理職能的發揮。目前,從提供的資料看,生產技術部配備6人,但是承擔生產管理職能的只有1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生產管理職能的發揮。

四、對黃金集團在信息化管理上的弊病分析

在信息管理方面,由于集團過去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還沒有專門的機構來推動信息化建設,信息中心僅行使信息搜集、網絡維護的職能,信息化建設相對落后。在信息化規劃方面,集團具有一定的信息化建設意識和大體的方向,但缺乏與戰略規劃和管理相適應的信息化建設規劃。

(一)戰略高度不夠

公司沒有成立類似“信息化領導小組”的機構,沒有高層專門負責信息化建設的領導和推動,信息化建設沒有達到應有的戰略高度。

(二)信息化建設較為落后

日前集團有自動化辦公系統,在財務方面,但沒有實現很好的信息共享??偛恐挥芯W絡維護,只有資源狀況做到了信息集中。信息的采集、歸納、整理很多都停留在匯報上,而沒有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系統。

(三)專業化程度不夠

沒有設立相應的信息管理部門或信息管理人員,或該職能沒有發揮,信息傳遞渠道不暢。

(四)職能規劃不到位

第7篇

根據公司審計室要求完成生產車間相關審計和稽核工作。

二、本月工作內容

1、2009年2月2日處理短截玻纖散亂收貨問題(采購問題)

2、2009年2月3日2009016501-02wha鋁銅端子的稽核報告

3、2009年2月9日關于200a美式pt雙通與使用氣箱安裝孔徑尺寸不符的稽核報告,導致導致2009023202jnb(ia-kvd 3臺)、2009023402jnb(ia-kv21 3臺)不能按期完成訂單

4、2009年2月10日倉庫物料結存咖稽核報告;南京雙威生物醫學科技有限公司的aw-eab4工業裝甲纏繞帶事件(采購問題)

5、應知應會標準清晰化資料整理

6、財產清盤工作及協調 您現在閱覽的是南京便民網025bm.com/謝謝您的支持和鼓勵?。。?/p>

7、清盤資料的錄入

8、2009年2月23日工裝統計人員培訓

9、查閱生產部門日報表擬訂培訓內容:生產統計報表的編制

10、2009年2月25日關于電器總裝ia-5l托盤錯為ia-4l1p托盤的稽核報告以及關于倉庫碎布庫存問題的稽核報告

11、整理2009年1月份生產系統異常問題匯總報告

12、2009年2月26日統計員培訓《生產統計報表的編制》

13、統計生產部門財產清盤資料。

三、本月存在的問題

1.稽核和統計員的技能培訓

2.生產審計和稽核的組織結構和地位

3.生產現場管理:生產計劃的實施和監督

4.公司中高層的責任意識的自我培訓

5.工序間的制約責任制度

6.生產現場管理:中高層管理人員和基層管理人員生產現場的組織能力及生產工作流程和制度的完善。

四、本月我碰到的實際問題:略(具體請見工作日志)

五、本月心得

在本月中主要是財產清盤工作,作為工作的協助者我沒有正真的實現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我對工作結果控制的工作流程,從這件工作中讓我正真的知道流程和工作方法的重要性,中下層管理者對細節的重要性是完成和完善工作的必要條件,雖然對各生產部門的主管將本次的工作內容說得相當明白,然而在清盤的過程中執行起來卻有相當的難度,如電器、smc對清盤的準備工作重視力度相當的不夠,工裝對清盤的方法的執行錯誤的理解,給清盤帶來一種人為的障礙,電器、smc、工裝執行力和組織能力相當的欠缺。中高層管理者對工作細節容易忽略,在工作中總會出現不切實際的指揮和得不償失的決定,如清盤人員和車間的變動而忽略早會的作用,在請盤中對財產狀態的認定就顯得雜亂無章在加上車間組織中對清盤范圍和清盤方法理解不到位導致重盤和漏盤以及盒裝物資盤了物資不盤盛裝物。作為這項工作的協助者還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不僅是物資狀態描述不規范,而且還出現低壓銅排車間沒有清盤記錄上交的事情。更有一些結尾處理的工作實在是難以用語言來描述料。

在本月中我們還對生產系統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稽核,在稽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請看相關的稽核報告),其實這一切我也沒話可說了,只覺得我什么也不是,解決不了公司中的相關問題,而最基本的工序流程也難以說清楚。而對于現場主管心中的流程卻分得清清楚楚,如2月27日生產大樓兩部電梯都壞料,生產主管門就等著電梯修好而讓車間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而讓員工門白白消耗工時,即堅持了清楚的流程(物資從電梯里送上來)而又忽略了相應的處理流程(異常情況的處理),總之從上至下沒有人去注意制度流程的靈活性。因而我在2月24日下發了一個通知,通知內容如下:

生產系統各部門車間:

生產審計稽核將于2009年3月1日起開始對生產系統的下列文件規章制度開展稽核審計工作:

 

1、計劃物控部

 

《生產協調會管理辦法》

《生產管控程序》

《生產統計作業流程》

《生產管理條例》

《物料控制作業流程》

《外發加工作業流程》

《安全庫存管理辦法》

《呆廢料處理作業流程》

《物控管理條例》

 

2、倉庫

 

《倉庫平面示意圖》

《進料作業流程》

《物料儲存、保管、搬運管理辦法》

《領(發)料作業流程》

《退料作業流程》

《補料作業流程》

《成品進倉作業流程》

《成品出倉作業流程》

《賬務處理規定》

 

3、生產部門

 

《生產控制作業流程》

《員工培訓計劃表》

《生產車間“5s”管理制度》

 

請相關部門在3月11日17:00前將以上流程文件規章制度修正后交給生產審計部顏虹,以利生產審計工作的開展。

以便能促進公司生產體制的改革。生產管理說簡單就簡單,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說出一大堆理論,但是真要做好任何一件事并不那么輕松,正如我們知道管理的方法有很多,但每個人的管理理念不盡相同,而控制卻是一切管理的基礎,沒有控制力,管理就只能是一場游戲,所以說管理不是時刻讓人開心的娛樂,管理也不是人人都能獲利的分贓,管理中有競爭,有對抗,有不斷的沖突,有暫時的犧牲,這一切都需要整合,整合就需要強有力的控制。只有完善我們的控制體系才能提高公司的凝聚力。凝聚力是體現,控制力是保障。每個崗位都能管好自己的工作,安排好時間和流程,學會授權,不被工具所累,提高決策效率,處處留心,重視文檔的管理,用好助手,總結規律,制作清單。每個現場管理者都能根據工作計劃進度與事先預計,安排自己在合適的時間(便于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時機)去跟蹤檢查。約定執行者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應該匯報工作進度與相關情況及相關原因。相關職能人員(跟單員、助理、品管等)應在什么時候進行跟蹤監督、回饋信息或遞交報告等。而不是所有的工作都交給下屬來做,而不對訂單、圖紙、計劃排程等進行監督和控制。對生產指令的完備性沒有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共2頁,當前第1頁1

六、2009年03月份工作計劃 

主體工作:以上級下達的工作指令為基準,并在完成其工作指令的基礎上開展如下的預計性工作。

1、    完成對財產清查的統計工作,并寫出相關的審計報告。

2、    每天用1到2個小時對所有生產部門車間進行巡查,并對生產管理中的現場問題提出專項稽核報告。

3、    完善本部門管理制度和標準、流程

4、    檢查生產統計員的工作及生產報表的編制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并協助解決。

5、    每周集中對統計人員進行交流一次。

6、    培訓審計人員如何撰寫稽核報告和審計報告以及審計與稽核的區別所在。

7、    如果相關生產部門在3月11日17:00前將各自的流程、文件、規章、制度修正后交給我們,我們將展開相關的審計稽核工作。

第8篇

看目前公司生產運行程序屬于粗放式管理,各種問題此起彼伏,執行力遠遠不夠,基層管理產線員工滿足于現狀,不愿接受新的制程新工藝。不管是生產計劃與進度還是產品質量,都需要著手進行整頓,革新,已及心態培訓和管理,但改變不是朝夕之事,我們需要從很多基礎性的綱領開始,我們更需要公司領導支持,需要各部門的支持。

首先我們已經認識公司產品制造形式和行業特點。按照我們公司產品的特性,是較容易實現高效率高品質的生產團隊的??墒悄壳拔覀児S問題太多,現場亂,品質很不穩定,制程不良超標,生產數據統計不完全,不真實。最大的問題就是一個執行力和一個監督機制,很多事情領導下達后并沒有真正的去執行,而且執行情況又沒有人去監督去檢查,最后很多執行項目就不了了之。

綜合以上問題,1.首先對基層管理進行培訓加教育,屢次犯錯不改者一律辭退。

重新對生產組織架構進行改編,主要變動為二樓五樓各配置一個副主管,smt增加一位設備負責人,以上職位首先考慮從公司內部進行考核提拔方式,其次為外聘。

對于員工的素質教育分技能和行為

員工的面貌是企業的形象,也是企業改變一切生產經營的條件,最合理的生產流程沒有行政制度保障也是無法實現的。所以對員工的素質教育是決定企業成長的關鍵。

為了留住老員工,生產與行政共同建立員工獎罰制度,拉組進行品質和效率比賽,獲得班組榮譽和個人獎勵。

重新制定工齡獎辦法讓老員工和新員工,好員工和一般的員工有差異。我們的目前的績效考核辦法不健全,導致只重視效率不重視品質。我們初步提議是品質和效率都制定一個考核辦法,也就是品質也有標準基數,此項需要進一步探討。(涉及公司基本管理制度與部門之間的協作)

定期進行相關技能學習培訓和崗位培養對員工進行相關法律條款的宣傳,定期對已經升級的sop進行培訓。

建立企業與員工之間的互動機制,讓員工積極參與對企業建設性建議,讓員工融進企業管理,和企業共同成長。

2.生產運行管理建立一個數據平臺,在相關工作安排如實記錄生產狀況,及不良和維修狀況,作為生產任務進行的數據依據。以便對所有產品的生產品質及效率進行分析,及時處理生產異常,再成為各拉組的績效考核依據。

3.生產現場的管理

生產現場管理包含生產環境與生產流程的管理。生產環境包含現場物資流通安放和清潔生產。生產流程的控制和調度。以下幾點需要集中考慮改進的項目

a.高效-時間性要求;(計劃任務的滿足實現)

b.靈活-彈性要求;(臨時性任務的穿插和突擊任務的完成)

c.準時-服務型要求;(客戶的目標要求)

d.低耗-成本要求;(企業贏利的必須)

e.清潔生產-環保要求;合格產品和提供滿意服務-質量要求

生產部目標主要體現在五方面特征:低成本、合格質量、滿意服務、準時性

和清潔生產,以此逐步實現現代企業管理的標準。

現場環境的管理運用本公司的7s管理理念,認真貫徹落實。

即實行過程:

每天實行車間早會形式,向一線生產人員進行思想梳理,逐步扭轉生產員工的思想意識,提高職工的職業素質。

早會時間:早上10——15分鐘,各拉組可以借用早會向各崗位分配工作任務和目標要求,也是讓各拉長提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責任心。

早會內容:傳達公司相關通知與要求,當前生產總業務情況,各車間生產進度與生產的問題,對問題的解決方式。對先進個人的表揚與鼓勵。對質量問題的反饋和指出生產環節中發現的問題,改進要求和處罰通報。

目的:用早會的形式,自覺形成一種集體觀念,培養車間的集體榮譽感,讓員工感覺有成就感和對企業的責任感與歸屬感。借此逐步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

第9篇

關鍵詞:MRPII JIT 精益理念 物流改善

0 引言

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是以物料需求計劃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為核心的閉環生產管理系統。它以計劃排產為主要內容,以經營計劃、銷售計劃、主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采購計劃、生產能力計劃、車間作業計劃為主控因素,對整個企業的生產制造資源進行全面規劃和優化控制,把企業中的供、產、銷、財等生產經營活動聯成一個有機整體。

MRPII優化了企業的成本控制和資源配置,使存貨發揮了最大效率,在不影響企業正常的營運和潛力的條件下,接近或達到“最優存貨”,MRP的最大的好處就在于讓企業有備而戰,提高企業內部生產的效率。

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LP),又稱精良生產,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位國際計劃組織(IMVP)的專家對日本豐田準時化生產JIT(Just In Time)生產方式的贊譽稱呼。其中“精”表示精良、精確、精美,不投入多余的生產要素,只是在適當的時間生產必要數量的市場急需產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產品);“益”表示利益、效益,即所有經營活動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經濟性。精益生產追求的理想目標是“零庫存”,其特點有:①精益生產以簡化為手段,消除生產中一切不增值的活動;②精益生產強調人的作用,充分發揮人的潛力;③精益生產采用適度自動化,提高生產系統的柔性;④精益生產不斷改進,以追求“完美”為最終目標。[1]

1 MRPII與JIT比較

MRPII和JIT同屬生產控制的兩種類型,從不同角度來看待生產管理的兩種方法。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MRPII是計劃主導型管理方法,其核心為 “計劃”,它集中于計劃和流程,重點解決手工無法實現的詳細計劃安排和控制,并不擅長制造過程的控制;JIT 是現場控制主導型管理方法,其核心是 “控制”,通過看板管理,能夠有效地調控各個生產環節,實現所謂的“零庫存”生產[2],因此對生產現場的控制更具有實時性,JIT早期基于手工系統,集中于生產過程本身,側重于工作流程的簡單化和控制,JIT并不注重長期的計劃,因此有可能造成缺料停工。

實施JIT必須保證:①生產經營過程實現高度的自動化;②注重客戶關系管理。在JIT下要求企業與材料的供應商保持良好的伙伴關系,要求供應商應保證及時、準確地提供企業所需的高質量的材料;③生產過程嚴格標準化,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在JIT下,追求“零存貨”的全面質量管理,是保證JIT得以推行的重要前提條件。

張宗茂,葉飛帆等對MRP與JIT兩種生產管理方式進行比較,指出對企業選用MRP還是JIT生產管理系統需要從生產過程類型、生產提前期、庫存成本和庫存短缺成本、需求變化、生產能力、供貨渠道及訂貨成本、BOM的復雜程度、人的因素等方面考慮??偟膩碚fJIT生產方式條件苛刻,在相關條件滿足的情況下可以得到滿意的結果;如果條件不滿足采用JIT則得不償失;部分條件滿足的情況下采用MRPII/JIT混合生產管理方法,否則采用MRP生產方式[3]。

為什么MRP起源于美國,而JIT起源于日本?這與兩國的社會文化背景息息相關,日本的家族觀念、服從紀律和團隊精神適合于JIT,美國的生活方式所形成的自由散漫和個人主義的泛濫必須用MRP進行集中控制。

JIT生產推行全過程的高質量,認為質量是制造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v觀近幾年豐田公司的汽車召回事件,我們需要對JIT生產重新進行審視,“廢品率為零”只是一種理想,質量確實需要檢驗來保證。

國內環境復雜,出于商業保密的考慮,生產企業不可能與供應商共享生產計劃;社會文化背景基本上也是自由散漫與個人主義泛濫。對于國內大多企業,采用MRP生產管理系統,融入精益理念進行改善可能更合適。至于MRP/JIT混合生產方式在國內基本上停留在理論階段,國內大多數企業對一套生產管理系統都吃不透,混合生產管理系統只能使生產管理系統更混亂。

用JIT精益生產理念在MRPII生產管理系統中進行物流改善,降低生產庫存。精益生產是一種生產方式,又是一種理念、一種文化。實施精益生產方式JIT就是決心追求完美、追求卓越,就是精益求精、盡善盡美,為實現七個零的終極目標而不斷努力。它是支撐個人與企業生命的一種精神力量,也是在永無止境的學習過程中獲得自我滿足的一種境界[4]。

JIT是精益生產的終極目標,它是通過不斷消除浪費、降低庫存、減少不良、縮短制造周期時間等具體要求來實現的。什么是浪費呢?不增加價值的活動是浪費;盡管是增加價值的活動,所用的資源超過了“絕對最少”的界限,也是浪費。JIT生產方式認為企業中存在過量生產、庫存過多、產品缺陷、多余的動作、多余的過程(工序)、等待的浪費、運輸的浪費、忽視員工創造力八種浪費。

SRD是一家日資公司,公司采用的生產管理系統是一套基于AS400的Rinks21 MRPII系統,公司受日本文化的影響,全面推行“5S”(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etsu、素養Shitsuke)現場管理,鼓勵全體員工提出改善計劃,采用精益生產理念對公司生產管理系統進行改進。

下面以SRD為例說明MRP生產管理企業如何通過物流改善來杜絕浪費,追求零庫存終極目標。

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到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的結合。

生產物流一般是指:原材料、燃料、外構件投入生產后,經過下料、發料,運送到各加工點和存儲點,以在制品的形態,從一個生產單位(倉庫)流入另一個生產單位,按照規定的工藝過程進行加工、儲存,借助一定的運輸裝置,在某個點內流轉,又從某個點內流出,始終體現著物料實物形態的流轉過程。這樣就構成了企業內部物流活動的全過程。所以,生產物流的邊界起源于原材料、外構件的投入,止于成品倉庫,貫穿生產全過程。

SRD企業生產物流過程,如圖1,

①從供應商送貨或者第三方物流把零部件送往公司收貨區,簡稱S2R;

②檢驗合格或者免檢品根據自動生成的入庫單進行入庫,簡稱R2W;

③根據生產指示生成的出庫單,由入庫擔當出庫到配膳區,簡稱W2D;

④配膳區根據生產計劃看板,適時把合適的零部件送往各工作區(W1,W2,W3……)的零部件容器(R1,R2,R3……)內,簡稱D2WS。

⑤工作區內部的零部件移動,簡稱WSI。

針對公司的生產現狀對物流提出改善,加快公司的外部物流與內部物流速度,用精益物流降低成本[5]。

①推行標準化生產,全面優化生產線,對WSI段進行物流改善。在生產線整理過程中,發現某工位在一個生產節拍內需要擰5個螺帽,工作強度過大;某工位需要員工多轉一次身進行操作;某工位磨具多進行了一次翻滾。公司立即對生產線進行改善,消除浪費。

②采用共同物流,節約物流成本,對S2R段進行物流改善。由于公司爭取零庫存概念,要求供應商少批量,多批次供貨,SRD最多保留半天的庫存余量,這對供應商的送貨是一個嚴重的挑戰,會大大增加物流成本。經過研究,從降低成本與可操作性考慮,SRD決定自己組織物流,SRD的貨車每天在幾個零件供應商之間奔跑,根據最佳設計路線,同一輛車一次同時從多個供應商裝載貨物,使得供應商每天出貨達到4個批次,大大降低了公司的庫房面積與庫存積累。

③進行容器改造,加快配膳速度,對D2WS段進行物流改善。由SRD承擔經費,改善供應商的零部件包裝容器,消除紙包裝造成的浪費。采用新的零部件包裝容器,零部件由大包裝拆箱后,可以直接送往各個工位(Work Station),且包裝容器可以重復使用。

④加強客戶關系管理,提高高質量的免檢零部件品種,對R2W,W2D段進行物流改善。與供應商建立伙伴關系,供應商提供高質量的零部件,供應商產品進入SRD收貨區后,可以直接入庫、或者直接送往配膳區。

⑤加強完善BOM表整理,不斷完善Lead Time的設置,優化Rinks21 MRPII系統,使之更加適合于生產管理。

SRD通過采取以上改善措施,對生產物流的各階段(S2R,R2W,W2D,D2WS,WSI)進行完善,加快了物流速度,當年實現了庫存降低50%的目標;通過梳理整個物流路徑,使當年由于物料短缺造成的停線次數降低60%。SRD通過物流改善,實現了生產物流的JIT,降低了公司的物流成本,提高了企業競爭力。

2 結束語

MRPII與JIT生產管理方式各有優缺點,企業選用何種生產管理方式,需要從生產過程類型、庫存成本和庫存短缺成本、供貨渠道和社會文化背景等因素考慮。在JIT條件要求比較苛刻的情況下,當前我國企業采用比較成熟的MRPII生產管理方式,用精益生產理念進行改善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參考文獻:

[1]郭超,王甫茂.我國企業MRP與JIT生產方式的比較及應用研究[J].職業時空,2011.11,Vol7,No11,P118-119.

[2]吳桂花,車玉芬.MRPⅡ/JIT 的比較與集成研究[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12,Vol21,No6,61-14.

[3]張宗茂,葉飛帆.MRP,JIT和MRP/JIT混合式生產管理方法及其適應性研究[J],工業工程與管理,1999,Vol2,P46-49

[4]孫杰.全面精益管理概念的界定,工業工程與管理,2009.04,Vol14,No2,P129-P134.

[5] 王茂林,劉秉鐮.精益物流運作中的主要問題與發展趨勢[J].管理現代化,2009,Vol2,42-43.

第10篇

[關鍵詞]MES、操作管理、數據平臺、數據應用

中圖分類號:F426.7;F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9-0071-01

引言

在全球一體化競爭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實現了生產過程自動化,而忽視了生產執行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各分廠或車間數據孤立,生產數據資源得不到有效的、充分的利用,企業信息孤島現象嚴重。企業生產執行、管理一直沿襲幾十年不變的管理方法和習慣,相對于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理念和手段遠遠落后。

1 MES作用

在生產管理方面,以企業資源計劃ERP為核心的經營管理信息系統得到廣泛應用,實現企業的供應鏈優化。在生產過程自動化方面,通過實施集散控制系統DCS、可編程邏輯控制系統PLC、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系統SCADA等實現過程控制的優化。生產的復雜性要求企業必須對內外環境的各種變化作出快速恰當的反應,方可在全球性激烈的商業競爭中獲得優勢。企業行為必須從單項、局部的改善向著綜合、集成的優化轉變,必須更加注重計劃、組織、控制三大職能的整體優化,通過信息融合實現企業信息的全面集成。

2 MES系統設計

MES體系結構特別是功能模型的研究對于系統可集成性至關重要?;て髽I作為典型的流程工業企業,其生產過程存在如下特點:物料流和能量流連續,產品相對穩定,生產周期長,生產工藝包含各種物理、化學變化,機理復雜并表現出連續性、不確定性、強非線性和強耦合性,生產數據信息量和處理難度都比較大,再加上企業決策、經營銷售、計劃調度、物資供應、庫存運輸、產品開發的環環相扣關系,使得企業在生產組織和執行時面臨著超強的難度。這就要求MES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本文介紹化工企業MES的設計,主要以行業上中下游業務為應用背景,采用基于集成平臺和業務模塊構架的MES系統架構,形成以MES集成平臺為核心、綜合集成計劃層和控制層,并提供統一數據訪問機制的整體解決方案。

3 總體業務流程

MES系統總體業務流程橫向涉及生產計劃排產、生產管理和設備管理等,縱向涉及數據層、應用層和表現層。重點考慮數據平臺建設和生產運營管理兩條主線,從而提高企業生產管理效率。

系統作業層面主要涉及生產裝置、罐區原料的存儲情況,通過生產裝置的投入產出管理、罐區原料的進出管理及產成品出廠管理,為調度層面的調度平衡提供基礎數據來源。調度人員基于物料移動和企業業務規則,完成調度級物料平衡計算,為ERP等外部數據提供數據支撐,并為生產管理的各個層面提供可組態的報表和查詢功能。并以此作為管理工具,發現生產過程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分析和解決,提升企業管理精細化水平。

4 系統總體框架

4.1 數據平臺

數據采集是將生產全過程(包括DCS系統,SCADA系統,PLC控制系統等)中的所有數據進行自動采集、分類。數據采集是控制系統與管理信息系統之間的信息紐帶,是MES的基礎。通過數據采集為MES提供全面、實時、準確的數據信息,實現生產過程操作、生產過程管理和經營管理層的數據共享。

4.2 操作管理

操作管理包括:操作監控、操作指令和操作日志三個部分,各部分的詳細功能如下:

操作監控,可以監控工廠的工藝指標,任何指標出現超標都會及時記錄,及時發現問題所在,同時操作人員或工藝人員可以對這些超標指標進行原因分析和注釋。操作監控指標分為操作類、產品類、質量類、環保類和廠控類指標等,對廠控類指標和產品質量指標(即工藝卡片指標),嚴格按照工藝卡片管理流程進行設定、修改,出現超標后填寫超標原因,實現工藝卡片的動態化管理。

操作指令,幫助調度人員和計劃人員將計劃目標精確地下達到各分廠,使得分廠操作人員及時采取行動,并通過操作監視進行目標值與實際值的比較。

操作日志,幫助操作人員快速地獲取各種不同信息。操作日志可以作為電子記事本,記錄下操作人員的各種意見及建議、操作過程中發生的事件及活動、操作參數及關鍵績效指標,實現電子化交接班記錄。

4.3 關鍵指標動態展示

關鍵指標動態展示是將每日的裝置運行關鍵指標通過圖形或圖標的方式進行動態展示,讓管理層能夠及時、直觀、全面地了解到裝置的運行狀況,為生產管理決策或生產指令的制定提供及時的數據依據。

關鍵指標動態展示中的生產指標主要是化工企業考核的有關指標項,有關裝置生產進度,裝置平穩率/開停工統計,罐區庫存信息,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4.4 生產數據管理

4.4.1 裝置物料、化工原材料數據管理

此模塊主要是對裝置的加工、生產數據進行統計,以班組為單位,記錄各班組的某一裝置的投入產出數據,同時進行裝置平衡運算,以自動計算損失及收益。化工原材料數據是以月為單位統計,包括期初庫存、期末庫存、收入、消耗等數據。

4.4.2 全廠生產物料統計數據

全廠生產物料數據管理包括每日及每月的數據統計,業務環節上由各分廠進行數據統計,后上報于計劃科,計劃科對全廠數據進行統計匯總,形成全廠生產物料報表數據。

4.4.3 公用工程消耗數據

公用工程消耗統計模塊主要是對水、電、汽等公用工程的產耗數據進行統計,由各分廠將裝置的各公用工程數據上報生產科節能組,然后對全廠進行匯總統計。

4.5 實時動態跟蹤

工藝流程監視,通過WEB方式瀏覽裝置流程D,實時查詢和監視主要生產裝置的關鍵數據、同時提供實時數據的趨勢查詢功能。

* 罐區數據監視,實時監視各罐區的動態數據變化。

* 工藝指標,實時監視各類指標。

* 裝置開停工監視,通過流量、溫度、壓力等判斷條件,實時監視各主要裝置的運行情況。

4.6 設備管理

設備管理主要針對設備日常運行過程中的基準、運行及檢修過程進行管理,涵蓋業務功能包括設備基準管理、日常點檢管理、運行狀態管理、設備檢修管理以及特種設備、計量設備、備品備件、設備KPI指標等方面。通過設備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將企業設備管理的各個方面集成為一個規范、透明的體系,建立集各類動靜態全過程數據為一體的信息共享平臺。

設備管理最終將在系統中形成設備管理完整的過程管理數據,所有涉及設備狀態的各類信息為公司生產經營決策、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撐;實施網絡化點檢管理系統,實現設備監測和診斷信息共享。

5 MES價值

MES解決方案能為企業帶來真正的業績,能更好地了解整個供應鏈中的信息,提高了生產的敏捷性,減少了運營資本,并有助于優化生產操作。MES整體解決方案其價值表現在統一數據源,整合數據信息、生產優化、生產的敏捷性、減輕員工工作量及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

結論

生產執行管理系統(MES)可極大提高企業信息管理水平,從而實現更加高效和優化的生產。應用實踐表明系統具有良好的可重構性、可集成性和敏捷性,在化工企業中與原有的信息系統相互支持,實現企業內信息的合理有效集成,增強了業務透明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系統在企業的成功實施,對于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具有重大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第11篇

關鍵詞:OA生產系統;問題;解決措施

1 OA生產系統的業務概述

隨著公司OA 辦公系統的逐部開發完成,生產系統以及其他相關系統等陸續投入使用,正式運行,目前OA辦公系統已經成為我們日常辦公的重要工作平臺,而OA中的生產系統、報表系統等數據的錄入情況已經成為公司指標的重要考核來源,毫不夸張的說,OA生產系統已經成為公司管理中的不可缺少的核心系統。

OA辦公系統中的生產模塊就是生產工作中采用辦公自動化,是利用電腦技術,管理技術等一系列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與辦公設備融合在一起,使得辦公效率得到極大的提高,辦公的質量得到極大的改進,辦公的時間大量的縮短,實現辦公的自動化和集成化。本文主要探討運行四年來OA生產模塊在實施過程中的相關問題及解決措施。

3企業OA生產系統的相關問題

OA生產系統一路走來,不斷發展,早已不是最初的文檔文案數據管理這種簡單的系統,而是已經成為信息化的中心平臺。但是,我們企業并沒有完全實現辦公自動化,并沒有完全深入地運用OA生產系統,只是簡單地將已經手動的辦公轉入到電腦上,比如說,大部分職員僅僅會用WORD打印公文,用EXCEL制作簡單表格,用POWERPOINT做最簡單的PPT,而其他的效能一無所知,即使辦公自動化非常高,也不會運用[4]。作為我公司使用企業管理信息系統進度管理、項目報表管理存在以下的問題:

3.1 變更工程量無法歸集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現場發生施工內容、或者施工數量的變更,就會出現已經施工或者正在施工的內容,不能及時有效歸集。有些變更內容現場監理和業主認可,可以履行正常的變更程序;而有些內容雙方存在異議,不被認可或者需要協商,這種就延長了變更的申報、批復時間。而施工時所投入的人工、機械、材料已經發生費用,形成成本,就不能有效的歸集,

解決方案:為了及時歸集費用,將部分清單業主還未正式批復,但現場已經發生成本并已經施工的工程量,由項目部在清單中增加暫定的臨時清單一欄,屬于項目實際完成的,僅是為了統計項目產值進度所用。具體操作如下:(1)維護結算管理-工程量清單。增加對應章節的統計清單,必須要填寫清單編號(可暫定)。(2)新增統計清單后產生一條僅用于統計進度的清單。(3)項目報表系統-產值進度。當期重新獲取的數據,則在清單明細里面有該清單顯示,并且為紅色字符+[統計]顯著標示,便于用戶區分。(4)可以正常填報統計產值進度。(5)待變更批復后,計量結算人員錄入變更令,同時根據清單沖減該清單或者直接在新增的變更清單上面繼續統計產值。

3.2計量產值的存在差異

目前預算合同類報表全面應用,其中每期合同人員都會填寫業主計量產值(包括清單明細的計量信息);隨著工程統計報表的推進,由于項目的合同計量人員與工程統計人員不是同一個人,在填報報表時沒有加強溝通或者兩種類型的數據初始化報表原因,造成工程統計報表與合同預算類報表中計量產值數據不一致的情況比較嚴重。

解決方案:統一初始數據的源頭,過程中認真核對,按照批復的批次,數值由合同人員填寫,統計員直接從系統中引用。

具體操作如下:1)第一期按照工程統計報表要求的數據初始化期次錄入業主計量;如果數據初始化期次與合同類人員的報表一致的話,可以直接獲取合同人員的業主計量數據。2)正常期次填報時,可以與對應期次的合同預算類報表進行直接獲??;或者合同人員報表滯后的話,工程統計人員也可以直接進行填寫。3)生成工程統計報表的時候,項目上報時候給予提示,例如,提示如下:“杭新景高速項目201312期工程統計報表中本期業主計量數據為30670000元,累計計量數據為72627000;201312期合同預算類報表中的本期業主計量數據為29830000元,累計計量數據為70529003;兩類型報表業主計量數據不一致。4)公司報表系統,公司人員審核接收時,給予提示,如上述提示內容類似,主要是告訴公司人員兩邊人員報表填報數據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人為溝通退回報表給項目重新修改后在提交。

3.3完工項目的進度產值如何來填報?

完工項目、交工項目施工內容已經結束,但還存在部分變更,但變更批復需要很久,一般在項目結束后一兩年,一旦有批復變更、批復計量產值,就需要給公司上報進度、計量報表,項目人員已經全部撤離,無人填報,系統中無法操作。

解決方案:針對以上問題,首先要明確后期報表的負責人,一般為留守的合同人員,他們可以第一時間拿到批復計量、批復變更的相關資料,有第一手信息,其次他們了解項目的實際情況,比較容易操作。針對系統中填報操作如下:

(1)項目注冊【合同管理-項目注冊】登記該項目信息,標記該項目狀態為完工項目,部分工期等內容按照實際填寫,然后登記完信息后,選中該項目“創建項目部”。由于該完工項目被創建后,會在系統管理-組織機構中自動增加該機構的顯示,如果該機構需要不顯示在OA收發文的相關組織機構中,就可以在系統管理-組織機構將該機構刪除,不影響報表系統的正常填報。

(2)公司級報表-設置上報項目:當該項目被成功創建項目部后,我們就可以在報表系統中點擊“設置上報項目”,勾選該項目為上報項目即可,注意需要同時設置上報公司項目和設置上報局項目兩個菜單。同時如果該項目已經在合同管理-項目注冊和結算管理-工程量清單維護了相關數據,則可以直接在項目合同信息菜單獲取數據即可,如果該項目無清單也可以直接在項目合同信息填寫后保存也可以在報表中顯示。

(3)公司級報表或者項目報表填報數據

公司級報表對完工項目上報產值的可以直接登記某期次的報表,由公司來維護時需要點擊“下一步”后進入填報內容界面后,可以點擊新增,或者項目人員也可以直接進入項目報表系統中進行補充數據,公司匯總即可。

3.4合同價的不一致

項目報表中會出現中標價,合同價,最新清單總價幾個概念,項目報表人員不清楚其中的意思,經常出現填寫錯誤的現象。

解決方案:在大多數項目中,中標價和合同簽約價是相同的,但個別項目會出現中標價在簽約合同時有調整,這類項目就會有中標價、簽約合同價兩個數據。最新清單總價一般是100-700章的總和,不包括暫定金等內容。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會發生很多變更,單項工程的數量或單價發生變化,最新清單總價也隨之發生變更,以上三個概念中直郵最新清單總價隨著項目清單的變更而發生變更。在OA系統中填寫的合同價應以項目中標時和業主簽訂合同上的合同價為準,在項目進場或開工后,業主對本工程進行變更,造成的合同總價變更,必須見到業主調整清單的文件后在進行調整,同時應將此文件傳真給公司一份。

4企業OA生產系統的推廣

4.1系統的推廣最關鍵是要改變人們的觀念和習慣。大家看慣了紙質的資料,突然有用電腦辦公,重要文件存儲在電腦上總覺的不保險,不方便,缺少真實感。OA辦公系統作為信息化帶來的便利卻更多,比如信息可以共享;辦公可以隨時隨地只要有網絡就可以完成;縮短了辦公時間等優點。

4.2項目人員使用表格得心應手,使用系統要輸入大量的原始數據、信息,工作量加大,而且一旦輸錯一個數字,后期的系統全部錯誤,查找錯誤特別麻煩,系統中的表格也沒有excel表格方便,數據,個別項目存在系統和實際操作兩張皮的現象,具體操作人員的工作量加大,對使用系統存在抵觸情緒。

4.3解決與其他系統的集成的瓶頸

在OA辦公系統中,除了生產管理系統外還有很多系統,例如生產管理系統、合同管理系統、行政辦公系統等等。目前的現狀是:由于各顧各,導致生成了大量的重復信息,他們之間沒有有效聯系起來,導致大家大量的重復勞動,也導致數據不準確,信息存在很大的冗余,信息交流的一致性無法保證,難于共享,領導也難于統攬全局。而解決這一問題最重要的規范OA系統中的流程管理,通過有效的流程將資料串聯、共享應用,將各部門分散的信息整體化,使OA系統發揮最大的辦公績效。

5 OA 生產系統的應用在有效提升企業管理效率中的體現

5.1OA 生產系統能有效提高企業辦公效率

企業每天都會有大量的文件需要處理,特別是企業的管理層,而這類日常的文件處理,絕大部分都可以在 OA 生產系統中進行管理、處置。OA 系統可根據企業自身的要求自動對各類文件進行匯總、分類,大大縮短了傳統的人工收集、整理、分類的時間,提高文件處理的效率。同時,OA 系統的開放性又能夠讓企業的管理層不論身處何處,只要有計算機網絡的接入,就可以登錄企業 OA 生產系統在線處理事務,實時了解企業的各項信息、員工的工作情況、以及整個企業的運行狀況,并在發現問題時,可以及時通過 OA 生產系統向各個相關部門處理并具體的改進通知,有效地提高了企業內的溝通效率[1]。

5.2 OA 生產系統有利于打破部門壁壘、打造出良好的協同平臺

對企業管理層來說,只要建立一個標準的公共辦公事務管理流程就可以在企業內部建立統一管理模式;對于企業員工來說有流程的規范化,就有了可以遵循的規范和學習范例,可以說,流程是對企業內部最佳運營的規范和固化。由于企業內部各部門職能不一樣,制度建設也存在差異,因此各部門的有效溝通與協調一致就成為企業管理亟待解決的問題。而 OA 生產系統的流程管理因其在企業內部使用統一的、標準的流程操作,使其可以有效地打破部門壁壘,打造出良好的內部協同平臺,有效地解決了企業內部的協調一致以及有效溝通難的問題。由此可見,企業應用實施 OA 生產系統,一方面可以使企業內部更加容易協調一致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可以更加高效的利用企業人力資源,進而能夠大大地提升企業的管理效率。將采購部門希望信息系統實現的需求全部融合在其中,項目組成員協助考慮這些功能是在ERP系統中實現,還是審批流應該在OA系統中實現,還是需要ERP系統報表開發,還是設計將來用SRM系統解決。并且在流程圖中用ERP系統、OA系統的流程圖都用標志進行標記,圖形標記。建立圖形標記及含義對照表,使不同的流程用一樣的流程語言[2]。

5.3 OA 生產系統實現了流程和管理真正結合

企業需要的是高效運作,OA 系統的全面應用,可快速有效提高管事流程。OA 系統可以結合企業特點、特性對企業 OA 生產系統進行相關的功能的微調與完善,進而可以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管理體系,便于對各項事務進行更為高效地管理。OA 系統為企業所引入的一個全新管理流程帶動信息、物資和資金在企業內部無障礙地流轉,并可及時的知道各個部門流程、工作計劃安排,同時間協同辦公,任務清晰,讓每天的工作流程都非常清晰明了。同時,同事間也能夠在統一時間相互配合工作,營造出了一個工作愉快環境,有問題及時提出來,實現了高效的協同辦公。如此一來使得 OA 生產系統的應用和企業的管理真正結合起來有效地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效率。

6結論

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的推廣使用,不單純是推廣軟件本身,更重要的是推廣一種科學、先進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術。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有利于企業內部生產管理,推進實現了生產管理的最高層次,即生產管理和報表管理的一體化,促進了公司生產管理的良性循環系統在企業中作用的充分發揮,為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第12篇

姓名:XX     性別:XX

民族:漢   出生年月:XXXX年XX月XX日

籍貫:XXXX         學歷:XX

求職經歷:

重慶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06~至今)任工業工程部技術負責人一職

該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外貿為一體的醫療器械企業,現有深圳研發分公司以及重慶生產和銷售公司。其主要產品有膀胱容量測定儀和體外膈肌起搏器。

職責描述:1.負責研發與生產工廠之間的技術資料轉換輸出與生產工廠人員的產品技術培訓與輔導工作;2.公司生產與檢驗設備的選型、安裝確認以及操作規程制定和相關設備的操作培訓,并指導相關人員做好儀器設備的維護與保養工作;3.采購零部件的樣品確認工作;4.BOM表的編制與管理工作;5.生產工藝流程的編制與關鍵工序和特殊過程的確認工作;6.產品作業指導書的編制與審核工作;7.生產過程中不良問題的分析與改善工作。

任職期間參與了膀胱容量測定儀產品的CE驗證相關工作和國內注冊檢驗的相關工作。

重慶XX醫療器械有限公司(2015-07~2017-05)任生產部負責人一職

該公司主要產品為二類水凝膠透明敷料。

職責描述:負責公司物料采購、倉庫管理、生產技術文件的編制、生產計劃和生產管理工作。

任職期間參與了公司潔凈廠房和無菌實驗室的裝修、驗收及相關驗證;參與了產品注冊檢驗、體系審核、現場GPM審查等全過程。并在2015年12月成功取得了一次性使用無菌敷貼的二類生產注冊證和生產許可證。

重慶XXX醫療器械有限公司(2012-07~2015-06)任生產工程師一職

該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其主要產品有:骨生長負壓富集器、脈沖槍、一次性使用負壓引流、手術用頭架、外固定支架、骨牽引針等產品。

職責描述:1.新產品試制及問題分析改進;2.產品BOM表編制;3.原材料零部件檢驗標準制定;4.生產工藝流程圖制作;5.編寫生產作業指導書;6.產品生產過程中需要的儀器、設備及工裝夾具等申請;7.對員工進行產品裝配知識、5S知識和生產安全知識的培訓;8.金碟物料編碼系統的物料編碼上傳、修改及維護;9.公司安全員兼職。

任職期間參與了潔凈車間空調系統驗證、工藝用水驗證、初包裝材料及封口設備驗證。獨自完成了零部件材料的清洗和烘干驗證。設計完成了骨生長負壓富集器產品的椎杯熱壓模具和一次性使用負壓引流產品的引流管打孔模具。

重慶XXXX電器有限公司(2011-08~2012-6)任質量改進工程師一職

該公司主要為長安、長安鈴木、力帆、南京福特馬自達、東風日產等公司生產其相配套的開關零部件。(如:燈光/雨刮組合開關總成、主/副電動車窗開關總成、空調控制器開關總成、制動燈開關總成、閉鎖器總成、頂燈開關總成、報警開關總成、燈光調節開關總成等)

職責描述:1.負責新老產品工裝夾具的申請制作;2.負責過程流程圖、過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FMEA、控制計劃、生產作業指導書及IQC檢驗指導書制作;3.協同人事部核算工人計件工資;4.生產異常分析及質量改進。

重慶大唐測控技術有限公司(2011-03~2011-7)任中試工程師一職

該公司主要生產工業稱重設備、產量(銷量)監控裝置、快裝燃煤鍋爐計量裝置、車載測控系統、傳感器、應用軟件系統、數字控制模塊等。(即:各種工業衡器的研究與制造)

職責描述:1.負責對新產品試產后的不良問題進行搜集整理和不良改善以及批量生產的可行性分析;2.根據產品的工藝及特點申請制作高效實用的工裝夾具和測試架;3.生產作業指導臨時及正式流程的編制和發放;4.對所負責產品在現生產中所遇到的品質,產品結構和工藝等不良問題進行分析、改善和跟進;5.根據產品的結構及工藝特點制定出相關的檢驗規范;6.為中試生產提供操作場所及相關的測試架和工裝夾具,配合研發部門按時完成樣機的加工生產和各種性能測試;7.提供所有量產產品的計劃工時及產能;8.運用取消、合并、重排、簡化等手法,對當前的制造流程及工藝進行優化和改善,并及時更新更改后的生產作業指導書流程;9.主導生產現場物流的優化,并進行小規模的布局變動改善;10.負責生產車間可視化管理的規劃設計。

廣東省東莞市清溪鎮三中永威電子二廠(2005-01~2010-12)  任IE工程師一職

該廠主要生產電話接駁器、感應器、文本信息機、攝像頭、指南針、電源保護器等,并兼營塑膠和五金加工。

職責描述:1.參與工程樣機制作,根據樣機的工藝及特點申請制作相關的工裝夾具和測試架;主持新產品試產前會議,編制新產品試產流程評估表;新產品試產后的不良問題跟進及改善。2.生產作業指導書正式流程的編制和發放。3.對所負責產品在現生產中所遇到的品質、產品結構和工藝等不良問題進行分析、改善和跟進。

4.對現生產中的產品的工時及產能進行重新評估,減小瓶頸工時,提高現有的生產效率和產能,并及時更新更改后的生產作業指導書流程。5.對因客戶資料更改、BOM表更改及其它的工程更改進行工時評估,并及時更新現有的生產作業指導書流程。

廣東省東莞市清溪鎮光榮電業制品廠(2001-7~2004-6) 任IE工程師一職

該廠主要生產搾汁機、保鮮機、咖啡壺、吸塵器、切片機、開顴機、電動牙刷等產品。

職責描述:1.負責新產品開發時的樣辦制作,并在樣辦制作過程中根據工藝要求申請制作各種工裝夾具及測試治具等。2.另外產品作業指導書等資料的制作及運用IE七大手法對產品工藝、工序、流程的改善等。

廣東省東莞市橋頭鎮安迅電子集團公司(1996-6~2001-5)任PE工程師一職

該廠主要生產射燈、紅外線遙控燈、可視門鈴、電子鐘以及各種防盜報警器等產品。

職責描述:1.根據生產訂單準備生產資料及協助生產線排拉(儀器設備的連接及調校等)。2.首件檢查、生產線不良品的分析及改善、工裝夾具的改進等。

技能/專長:Ⅰ.新產品樣辦制作,并根椐產品的工藝結構及特點設計高效、實用、易于操作的各種工裝夾具及測試治具等。Ⅱ.主持召開新產品試產前后會議,并對新產品進行試產前后總結、評估及改良等。Ⅲ.生產操作指示文件等資料的制作(包括對新、老產品的改良及績效的提高等)。Ⅳ.有北京國醫械華光認證有限公司的內審員證書。

個人總結:

本人從事生產工程多年,對電子產品的生產工序、工藝流程及產品結構都非常了解,有醫療器械無源和有源產品的生產工作經驗。熟悉TS16949、ISO9000、ISO13485質量管理體系和國內醫療器械產品相關的法律法規。能熟練運用office辦公軟件、CorelDRAW、Photoshop、Autocad及Pro-e等繪圖軟件獨立完成新產品開發后的一切生產資料的制作。

聯系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霸州市| 辽阳县| 绵阳市| 堆龙德庆县| 甘德县| 丰顺县| 乐安县| 长治县| 宜黄县| 焦作市| 泸定县| 砀山县| 云浮市| 临海市| 武定县| 梓潼县| 新兴县| 离岛区| 嵊州市| 丰台区| 化州市| 杭锦后旗| 吴江市| 达拉特旗| 宁远县| 多伦县| 民乐县| 金塔县| 高青县| 乌拉特前旗| 改则县| 阿鲁科尔沁旗| 全南县| 依兰县| 周口市| 哈尔滨市| 新河县| 昌宁县| 岱山县| 涪陵区| 扎兰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