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8 10:53:1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如何寫觀后感,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淘氣爺孫》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每年的假期里都會有許多的熱播劇,而我在平時就是一個追劇一族,在剛過去的寒假里也放映了許多好看的電視劇,如《漂亮的李慧珍》《那片星空哪片海》……但這個寒假里霸屏的還是古裝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大唐榮耀》《孤芳不自賞》等等。但讓我感觸頗深的還是《淘氣爺孫》中救人的那一幕,讓人感慨萬分。
一開始看這個電視劇,只是偶然看到的,首先吸引我的是嘉樂,他只是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卻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從人販子手中逃跑了出來,也讓我饒有興致地看了下去。經歷了一系列的故事后(廢話少說,進入正題),嘉樂和他的`爺爺王有才有一天去超市買東西結賬時,有一個瘋瘋癲癲的女子錯把她認成自己的老伴兒,就去了警察局報案,然后這個女子卻一直糾纏著王有才,讓他帶她回家,于是就把她帶回了家。可是他的兒媳婦陳薇薇和他的親家母卻數落他:不該管的閑事不要管,如果她是一個小偷,把家里的東西偷走了呢?如果她是一個人販子,把孩子偷走了呢?立刻把人送回警察局。幸好這時警察局剛好找到了這個女子家人。但剛出警察局就有一個老人被撞在馬路上,地上有一灘血,旁邊的人有的就在說:上次啊,在馬路邊,我一個同志救了一個老太太,結果那老太太卻訛上了他,幸好那條路有個監(jiān)控,要不我那同志的冤屈可就洗不清了。隨后剩下的人都附和。王有才也想起兒媳婦和親家母說的話:不該管的閑事不要管。于是他想走開,但嘉樂也是個有愛心的小孩子就說:爺爺,我們救救那個爺爺吧!他流了好多血。王有才心動了,然后把老人送進了醫(yī)院,一家人的爭吵又開始了。
救人這明明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品德,是應該被所有人贊頌的,可他救了人卻遭到家人的不滿,爭吵,我們換個思維角度想一下,如果你被撞了躺在地上,沒有人管你,沒有人幫助你,你會怎么樣?其實做好事只是舉手之勞的事情,幫助了別人,也快樂了自己。不要把每個人都想的很壞,只要人們心中還有善心,社會道德就會拯救,社會美德就會復蘇。
在世界的盡頭,主人公開始了他的旅程。
這是一部類似于《魯賓孫漂流記》的電影。主人公查克乘坐的飛機出了事故,他漂流到了一個無人的荒島上,他每一天只能喝椰汁,從海里叉魚,捕螃蟹。剛開始,查克找到了一批在海上漂浮的快遞郵件,在這些郵件中,查克找到了陪伴他在島上渡過四年的朋友,威爾遜——一個排球,用鮮血畫著一個小人頭的排球。
在這四年中,查克收集著不斷被風刮來的東西、被海水沖上岸的物品,做了一些家具,還在不停地造一艘船……最后,在四年后的一天,船造好了!查克選取了風向適宜的時候,帶著威爾遜離開了小島!但由于途中風太大,威爾遜被刮走了!查克眼中充滿了悲傷。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被震撼了。查克能夠在一個無人荒島中生活這么久,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是一個沒有生命的排球,向一個沒有生命的東西訴說自己的酸甜苦辣,得不到一點回答,只是自己一個人說,自己默默地在心里回答!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啊,但查克忍住了!他戰(zhàn)勝了自己!
并且,在威爾遜無聲的“鼓勵”下,查克學會了生火,叉魚等等,學會了在惡劣的條件下生存。
在這部電影中,我認為也反映出了美國國民的堅強品質——不懼困難的精神,在困難中用心尋找解決的辦法。這也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具備的品質,查克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我們要發(fā)奮向他學習。
看完這部電影,我感到人的力量是無窮的,只要有信念,就能夠取得成功!
電影《荒島余生》觀后感精選
昨天看了湯母漢克斯主演的《荒島余生》,印象頗深。
影片情節(jié)大致是這樣的:男主角是聯邦快遞的一名普通職員,負責快件的郵遞,還有一個相愛的女朋友。一次郵遞任務時飛機遇到湍流發(fā)生空難大難不死而漂流到一個荒島上,開始了他四年多的艱辛生活。最后終于回到了原來生活的地方,但是女朋友早已為人妻,為人母。
故事儼然是魯濱遜漂流記的翻版,但現在看來仍有很多積極的地方:
一、要有生的信念。漂流到荒島上時,醒來的第一件事情是正確面對現實,而不是茫然失措,埋怨自艾。最落魄的時候,你會失去父母、朋友、財產、地位、名利這些你已經很依賴的東西。去靠運氣更依賴生的信念。
二、要不斷地提高自己。哪怕是在一個沒人和你競爭的荒島上想生存下都需要不斷的學習新的求生技能:如果不想渴死,你就得學會怎么敲開椰子喝道椰汁;如果想生活得更好些,就得學會捕魚;想要吃到不那么難吃的生螃蟹,就得學會鉆木取火;想要離開,就必須學會做個結實的船筏。
三、要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如果我們能等到一只大船,島上什么都有,那當然不需要浪費腦細胞,可是身邊的資源很有限的時候就應該想到怎么樣讓資源最大化。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積極地為自己的目的做好準備。漢克斯在影片里就是把所有的包裹里能用的如冰鞋排球裙子漂來的飛機門等都充分的'利用,最后才能戰(zhàn)勝困難回到陸地上。
四、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最后漢克斯回到了陸地上,他沒忘記那些曾經救了他命的包裹的主人們,買了新的送到主人手上,并對他們表示感謝。這是一個很微小但很了不起的細節(jié):患難的時候一杯水都是珍貴的,可當你有鮮花簇擁,掌聲圍繞的時候還有多少人會真正記得成功路上那寶貴的鼓勵呢?
五、學會放棄,該放手的時候要知道舍棄。在荒島的四年多1500多天里,經歷了那么多的磨難,都為了和女朋友的團圓,可是結局是她已經不屬于他,如果他對她說跟我走吧,我想也許她會毫不猶豫的回到他的身邊。他很痛苦,可是他最后經過痛苦的思想掙扎,還是選擇了放手。
給我印象最深的我把它單獨放一段吧:“他說:誰知道明天的潮汐將帶給我什么呢?”是的,我們很多的時候覺得山窮水盡,悲慘的一塌糊涂了,可是只要積極樂觀,生活總會有轉機的,因為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必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的!
電影《荒島余生》觀后感精選
最近在中央臺電影頻道看了電影《荒島余生》,斷斷續(xù)續(xù)地看完,心里有說不出的震撼!《荒島余生》的男主人身陷孤島的四年光陰,是這部電影之中的重心,也是一個十分好的鋪墊。男主人在孤島經歷過絕望和掙扎,歷經千辛萬苦之后重回社會之后的遭遇,影片能更好的突出展現出男主人在故事發(fā)生的一前一后的內心變化,并且透過這種強烈鮮明的'比較,影片的思想被一點點的剝落,展開在我們的面前。當電影最后一幕定格在男主人彷徨的佇立在十字路口的時候,我感到深深的震撼,這部電影所傳遞給我們的東西蘊含了更多,也更深。
今天,終于和學生一起欣賞了《荒島余生》的后半部,這部影片被稱為是真人版《魯賓遜漂流記》,看完后,覺得很多情節(jié)與書本內容確實相似。雖然隔了一個星期,但是主人公乘坐的飛機失事的那一幕還深深地刻在腦海里。
因為氣流突然變化,主人公乘坐的專遞飛機陷入其中,最后飛機失事,他得以生還,卻漂流到了一個荒島上。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沒有糧食,沒有衣物,他面臨著生存的挑戰(zhàn)。為了能夠活下來,他只能去尋找食物,餓了,找野果吃,制作捕魚工具;渴了,就取些椰子,卻又因為沒有工具無法打開,但是,在那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人的求生本能似乎更強了。四年之后,他終于乘坐自己做的木筏,逃出了海浪與風暴的襲擊,回到了他的國家。應該說,整部影片充分展現了人與自然搏斗的一種精神,但最終人類的求生欲望戰(zhàn)勝了一切。
從他居住小島一直到他離開,最令我感動的還是他與“威爾森”——一個排球之間的情感。因為一個人居住小島,基本沒有可以交流的對象,而語言成了一種發(fā)泄方式,除了用石塊和木炭在石壁上留下痕跡外,他唯一的發(fā)泄對象就是“威爾森”——這個有著一張人臉,卻永遠不會說話的球。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球,他卻像對一個朋友一樣向它傾訴,當他開心時,當他害怕時,當他痛苦時。甚至,他已經完全將它當成了親人。在準備離開的時候,他將“威爾森”牢牢地捆綁在木筏的一頭,為的是帶它一起離開,而每次看到遠處排山倒海般的巨浪涌過來時,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威爾森”。當時,我的心仿佛被種種地敲擊了,當一個人絕望時,什么叫做救命的稻草,或許,在我們的眼里,不管怎樣,“威爾森”都只是一個排球,可是在主人公的眼里,它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個球的定位,或許是比親人還重要的東西。因為,當風暴將“威爾森”卷走的時候,主人公是那樣急切地想要把它找回來,雖然體力消耗已經很大,但他還是奮不顧身跳入大海,一邊喊著“威爾森”的名字,一邊拖著笨重的木筏。
精選電影《荒島余生》觀后感范文
昨天看了湯母 漢克斯 主演的 CAST AWAY ,印象頗深。
影片情節(jié)大致是這樣的:男主角是聯邦快遞的一名普通職員,負責快件的郵遞,還有一個相愛的女朋友。一次郵遞任務時飛機遇到湍流發(fā)生空難大難不死而漂流到一個荒島上,開始了他四年多的艱辛生活。最后終于回到了原來生活的地方,但是女朋友早已為人妻,為人母。
故事儼然是魯濱遜漂流記的翻版,但現在看來仍有很多積極的地方。一、要有生的信念。 漂流到荒島上時,醒來的第一件事情是正確面對現實,而不是茫然失措,埋怨自艾。最落魄的時候,你會失去父母、朋友、財產、地位、名利這些你已經很依賴的東西。去靠運氣更依賴生的信念。
二、要不斷地提高自己。 哪怕是在一個沒人和你競爭的荒島上想生存下都需要不斷的學習新的求生技能:如果不想渴死,你就得學會怎么敲開椰子喝道椰汁;如果想生活得更好些,就得學會捕魚;想要吃到不那么難吃的生螃蟹,就得學會鉆木取火;想要離開,就必須學會做個結實的船筏。
三、要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 如果我們能等到一只大船,島上什么都有,那當然不需要浪費腦細胞,可是身邊的資源很有限的時候就應該想到怎么樣讓資源最大化。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積極地為自己的目的做好準備。漢克斯在影片里就是把所有的包裹里能用的如冰鞋 排球 裙子 漂來的飛機門 等都充分的利用,最后才能戰(zhàn)勝困難回到陸地上。 四、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最后漢克斯回到了陸地上,他沒忘記那些曾經救了他命的包裹的主人們,買了新的送到主人手上,并對他們表示感謝。
這是一個很微小但很了不起的細節(jié):患難的時候一杯水都是珍貴的,可當你有鮮花簇擁,掌聲圍繞的時候還有多少人會真正記得成功路上那寶貴的鼓勵呢? 五、學會放棄,該放手的時候要知道舍棄。 在荒島的四年多1500多天里,經歷了那么多的磨難,都為了和女朋友的團圓,可是結局是她已經不屬于他,如果他對她說跟我走吧,我想也許她會毫不猶豫的回到他的身邊。他很痛苦,可是他最后經過痛苦的思想掙扎,還是選擇了放手。
給我印象最深的我把它單獨放一段吧:“他說:誰知道明天的潮汐將帶給我什么呢? ”是的,我們很多的時候覺得山窮水盡,悲慘的一塌糊涂了,可是只要積極樂觀,生活總會有轉機的,因為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必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的!!
精選電影員《荒島余生》觀后感范文
最近在中央臺電影頻道看了電影《荒島余生》,斷斷續(xù)續(xù)地看完,心里有說不出的震撼!《荒島余生》的男主人身陷孤島的四年光陰,是這部電影之中的重心,也是一個十分好的鋪墊。男主人在孤島經歷過絕望和掙扎,歷經千辛萬苦之后重回社會之后的遭遇,影片能更好的突出展現出男主人在故事發(fā)生的一前一后的內心變化,并且經過這種強烈鮮明的比較,影片的思想被一點點的剝落,展開在我們的面前。當電影最終一幕定格在男主人彷徨的佇立在十字路口的時候,我感到深深的震撼,這部電影所傳遞給我們的東西蘊含了更多,也更深。
主人公在一次速遞中遇到了空難,潮水將奄奄一息的他帶到了一個荒蕪的小島,他開始了魯濱遜式的生活,整日以椰子和螃蟹為食。絕望、孤獨,他甚至想到了死,唯一的伙伴就是血跡排球WILSON,唯一的浪漫就是用夜晚用手電筒照著自我未婚妻KELLY的照片。1500天同生命的斗爭,讓他選擇了逃出小島的嘗試,但海水沖走WILSON將他擊倒了。一艘大船經過,應對絕望,CHUCK只能發(fā)出痛人心肺的呼喊。而當他鉆木取火成功時,期望與興奮隨著火焰越漲越高。我懂得了什么叫置死地而后生,處亡地而后存。我懂得了期望對人活下來的意義。
人生充滿變數,也許你日夜憧憬的夢想在真正實現的時候失去了味道,就像CHUCK幸運回來之后應對的一切。身份吊銷,女友已為人妻,美味的龍蝦對他來說已經毫無感覺,一按就能夠噴出的火苗曾是自我千辛萬苦找到的“老朋友”,一切的一切以往都是愿景。如果我被拋到了連蛇鼠都不存在的荒島,我要掙扎著活下來,但也許我沒有活下去的本事與運氣。生命如此渺小,卻又如此的執(zhí)著與頑強,理念與信仰支撐著人的靈魂。生命的岔口,人生的岔口,生死關頭,我們需要的是勇氣與信心。
精選電影《荒島余生》觀后感范文
“我只有唯一的選擇,我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在何時、何地和怎樣死去,所以,我造了一條繩子,想吊死自己,我爬到山頂。但我試繩子的時候,代替我的木頭把樹枝折斷了......”
電影《荒島余生》中的主人公查特如是說。
查特是一位聯邦快遞公司的員工,他是一位敬業(yè)的員工,視時間為生命。為了工作,他不得不和心愛的女友凱麗長期分居。在一次飛行途中,飛機失事,墜入海中。查特大難不死,卻不幸漂流到一個孤島上。在人跡罕至的孤島上,查特沒有任何求生工具。為了生存,他竭盡所能。可是,荒島上的生活不但艱難,而且孤獨。
在荒島上,從失事飛機上,飄來了幾樣東西,其中有一個排球。查特用排球做了一個玩偶。在荒島上,查特只有兩個精神寄托,一個是他自己用排球做的玩偶,查特管它叫“威爾森”;另一個是他女友凱麗的送給他的懷表,懷表里,有一張凱麗的照片。在漫長而孤獨的日子里,威爾森和女友的相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有威爾森和凱麗的相片伴隨著他。查特在時隔4年后,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我只有唯一的選擇,我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在何時、何地和怎樣死去,所以,我造了一條繩子,想吊死自己,我爬到山頂。但我試繩子的時候,代替我的木頭把樹枝折斷了......”
歷經艱辛的查特,終于憑借著自己的堅持,為自己做了一個木筏。查特對威爾森說:“我一定要活著,無論如何我要繼續(xù)保持呼吸,即使已經沒有了盼望的理由。”在海上漂流了5000公里之后,在查特虛弱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終于,有一艘船,救起了他。
在海上漂流途中,他失去了自己的好伙伴——用排球做的玩偶“威爾森”。為了救助即將失去的威爾森,查特用盡全身的力氣,拼命地試圖游到威爾森身邊,終因體力不支,眼睜睜地看著威爾森理他遠去。失去了威爾森,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精神伙伴的查特,淚流滿面地躺在木筏上。 一遍又一遍地說“對不起,我救不了你!對不起,對不起,......”
1 學生寫作中的常見問題
1.1 語言基本功不扎實。常表現為:名詞的單復數形式、主謂一致、語態(tài)及時態(tài)錯誤、非完整句的錯誤、句子的語序錯誤、非連接成分的使用、平行結構的錯誤、選詞錯誤、搭配錯誤等比比皆是。
1.2 受母語的干擾,出現大量的“中式”英語,很多學生在寫作中不遵從英語的表達或思維習慣,而是受漢語的影響誤將漢語的詞義與英語的詞義等同。
1.3 語言表達能力差,寫作技巧貧乏。例如句式變換少,前后銜接手段單調,使文章枯燥乏味,或是篇章結構混亂,中心思想表達不清。
2 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筆者認為,針對以上問題,可以從學生和教師兩方面努力,教學相長,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2.1 學生的努力。
2.1.1 排除母語干擾,強化英語思維。要克服母語對英語寫作的干擾,學生應從漢語思維過程轉化為英語思維過程,多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和交際準則,避免按漢語習慣硬套。而西方文風則受基督教文化的熏陶,強調開門見山,直接點出主題。其段落按一條直線展開,往往是先陳述中心思想(主題句),而后將主題句展開,分點說明(支持句),最后總結出一個符合邏輯推理的結論句。通篇文章中心突出,條理清楚。另外,英語是一種分析性語言(analytic language),強調語篇的銜接、句子之間的連接、過渡,簡言之,非常強調句段的邏輯性和語篇紐帶。寫作時用漢語構思英文作文不可避免,關鍵是要善于將構思出來的中文意思用符合英語習慣的句式表達出來。思維方式的轉變才是寫好英語作文的前提。
2.1.2 通過閱讀和模仿,擴大詞匯量,豐富表達手段。學生在寫作中最大的問題是詞匯量不足,這明顯與平時不重視詞匯積累有關。作為學生,僅靠課文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意識地擴大閱讀量。①多讀書,多積累知識,多觀察生活,是寫好文章的必要準備。比如經常瀏覽一些英文報刊雜志以及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實際水平選擇性地閱讀一些英語讀物。②在閱讀過程中,還要善于總結一些典型句型,盡可能多地背誦一些精彩段落,重要章節(jié),以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為寫作積累素材。③模仿好的句式結構或背誦范文也是提高英語寫作水平的極好途徑。平時遇見好的文章,把它們按照不同體裁和主題整理出一些范文,盡力背誦下來。
2.1.3 增強自信,多寫勤練。同學們應該樹立信心,增強自信,要相信錯誤有時也是一種進步,能力是在不斷練習中提高的,尤其是語言能力。語言必須要經常練習,如果棄置不用,記得再牢也會淡忘。平時除作業(yè)外,堅持用英語記日記,寫讀后感、觀后感、寫摘要等,由少到多,由簡到繁。這樣日積月累,不僅可以擴大詞匯量,還能拓寬知識面,增加知識儲備,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2 教師的引導。
2.2.1 總結寫作技巧。在每周的寫作課中中,老師要抓住機會多教學生一些寫作技巧,例如如何選詞、造句、如何寫段落、如何審題、如何謀篇布局等。并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度,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和創(chuàng)造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如句子重組、故事重組、段落排序、看圖“寫”話、模仿性寫作、小組討論、同學互評等,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在語境中準確用詞,掌握技巧,提高寫作能力。①注意篇章結構,合理布局,開始部分(opening paragraph)――說出文中的要點、核心問題。正文部分(Body paragraphs)――圍繞主題開展敘述、討論。結尾部分(concluding paragraphs)――對全文的總結和概括。要做到全文中心突出、段落之間必須是有機地聯系,內容完整、連貫,前后呼應,祛除與主題無關的內容。②確定主題句,主題句是對全文的概括,是文章的主旨。它能在文章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寫主題句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歸納出你要寫的文章的幾個要點。②提煉出一句具有概括性的話。③主題句應具有可讀性,抓住、吸引讀者。
一、學生寫作中的常見問題
1.語法不過關。具體表現為:主謂一致、名詞的單復數形式、代詞的指代歧義、語態(tài)及時態(tài)錯誤、非完整句的錯誤、斷句的錯誤、融合句的錯誤、句子的語序錯誤、非連接成分的使用、平行結構的錯誤、選詞錯誤、搭配錯誤以及標點符號、大小寫的錯誤等,比比皆是。比如:There have two person stand there. 顯然就是一個改錯題,正確There are two persons standing there.
2.受母語的干擾。很多學生在寫作中不遵從英語的表達或思維習慣,而是受漢語的影響,誤將漢語的詞義與英語的詞義等同。在實際寫作過程中,習慣用漢語組織思維,然后翻譯成英語,導致用詞錯誤,句子結構漢語思維的痕跡明顯,出現大量的“中式”英語,使文章顯得詞不達意,語病百出,甚至不知所云。例如:1) Some young people don’t have politeness. (have good manners) 2) He doesn’t seem to be afraid of the hot water. (mind) 3) The girl did not let her seat to the old man. (gave)
3.語言表達能力差,寫作技巧貧乏。例如,句式變換少,殘句斷句經常出現,前后銜接手段單調,文章枯燥乏味;或是篇章結構混亂,中心思想表達不清。In this year, we are very grateful for your hard work, you can get along with classmates and friendly, like a friend do not say, you left I study harder, and students are working. In these restaurants, people stand at the counter. They order their food. They wait just a few minutes. They carry the food to a table themselves…(此句表達同一主題,過多使用短句,使人感覺支離破碎。) enjoys but have no time to read…(此句缺乏過渡詞語,上下文不連貫,條理不清,有枯燥乏味之感。)
二、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筆者認為,針對以上問題,可以從學生和教師兩方面努力,教學相長,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1. 激發(fā)興趣,增強自信,多寫勤練。很多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無法提高,還源于他們缺乏自信。由于基本功不扎實,害怕出錯,所以不敢動筆。這樣,實質上嚴重束縛了他們的思維,阻礙了他們自身能力的提高。因此,同學們應該樹立信心,增強自信,要相信錯誤有時也是一種進步,能力是在練習中不斷提高的,尤其是語言能力。語言必須要經常練習,如果棄置不用,記得再牢也會淡忘。平時除作業(yè)外,可以選擇自由寫作。堅持用英語記日記,寫讀后感、觀后感,寫摘要等,由少到多,由簡到繁。這樣日積月累,不僅可以擴大詞匯量,還能拓寬知識面,增加知識儲備,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排除母語干擾,強化英語思維。寫作作為用語言表達思維活動的一種方式,反映著某種文化所特有的語言結構模式和文化思維模式。不同的民族特征決定了英漢兩種寫作從語言特點到篇章結構都存在很大差異。因此,不熟悉英語語言思維的人,無論語言功底多深,都不可能寫出地道的英語文章。要克服母語對英語寫作的干擾,學生應從漢語思維過程轉化為英語思維過程,多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和交際準則,避免按漢語習慣硬套。平時要注意一些近義詞的辨析,找出英漢篇章組織、思維方式以及表達方式上的差異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循環(huán)迂回式,而西方人的思維習慣是直線式的。
漢語段落的展發(fā)傾向于螺旋型,以反復又發(fā)展的方式對一種意思加以展開,其段落、篇章顯松散,句子、段落間邏輯聯系也不明顯,而且常常缺乏一個明確表述的主題句和明確的結論,其主題要靠讀者自己總結或領悟。而西方文風則受基督教文化的熏陶,強調開門見山,直接點出主題,其段落按一條直線展開,往往是先陳述中心思想(主題句),而后將主題句展開,分點說明(支持句),最后總結出一個符合邏輯推理的結論句。通篇文章中心突出,條理清楚。另外,英語是一種分析性語言,強調語篇的銜接,句子之間的連接、過渡,簡言之,非常強調句段的邏輯性和語篇紐帶。寫作時用漢語構思英文作文不可避免,關鍵是要善于將構思出來的中文意思用符合英語習慣的句式表達出來。思維方式的轉變才是寫好英語作文的前提。
3. 通過閱讀、模仿和背誦,擴大詞匯量,豐富表達手段。學生在寫作中最大的問題是詞匯量不足,這明顯與平時不重視詞匯積累有關。作為高中生,僅靠課本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意識地擴大閱讀量。閱讀是掌握語言知識、打好語言基礎、獲得信息的重要渠道。多讀書,多積累知識,多觀察生活,是寫好文章的必要準備。比如,經常瀏覽一些英文報刊雜志,以及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實際水平選擇性地閱讀一些英語讀物、英美文學作品等,都對提高寫作水平有幫助。在閱讀中,我們要多記憶一些常用詞匯,歸納分析一些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相關習語以及固定搭配,以擴大詞匯量。通過閱讀,我們也可以比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詞語、句型和篇章結構等知識。另外,在閱讀過程中,還要善于總結一些典型句型,盡可能多地背誦一些精彩段落、重要章節(jié),以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為寫作積累素材。模仿好的句式結構或背誦范文也是提高英語寫作水平的極好途徑。模仿有利于我們學習地道的英語表達法,以及提高寫作技巧和技能。平時遇見好的文章,把它們按照不同體裁和主題整理出一些范文,盡力背誦下來。如果有二、三十篇不同類型的好文章爛熟于胸,自然寫文章會有所借鑒,也不會寫作時感到束手無策。
(二)教師的引導
1. 豐富教學手段,充實教學內容,循序漸進。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一種重結果的寫作教學,其強調語法、句法、詞匯和拼寫等句子層面上的教學,操作主要分三步:教師命題——學生寫作——教師批改。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學習寫作完全處于一個孤立的環(huán)境,寫作的內容和寫作的過程往往被忽略。有效的寫作教學應該是一種重過程的教學,應該將學生和學生的需求置于師生間交互學習的中心。教學力求營造一種氣氛,使學生能夠共享信息,互相幫助,把寫作視為一個過程,而第一稿只是這個過程的開始,寫作時應敢于大膽嘗試。傳統的教學模式內容枯燥,手段單一,雙向交流活動較少,難以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難以在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因此,教學中應盡可能增強教學手段的變化性。在寫作課的訓練過程中,教師應把技能教學納入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中,多結合實例教給學生一些英語寫作技巧。例如,如何選詞、造句,如何寫段落,如何審題,如何謀篇布局等;并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度,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創(chuàng)造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如句子重組、故事重組、段落排序、看圖“寫”話、模仿性寫作、小組討論、同學互評等,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在語境中準確用詞,掌握技巧,提高寫作能力。另外,現代多媒體技術也應該引入到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因特網上豐富的資源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讓學生通過因特網上的英語寫作資源了解最新的發(fā)展動向,同時參與在線交流,促進語言的學習。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地選擇學習內容、進度以及學習時間和方法。在老師的引導與輔導下,學生通過親身的探索與實踐,找到并充分利用適合自己的因特網寫作資源,這樣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還使個別化教學成為可能。這種信息化教學既能豐富教學手段,又能充實教學內容,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