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特殊門診

特殊門診

時間:2022-05-19 09:51:2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特殊門診,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特殊門診

第1篇

關鍵詞:咸陽市秦都區 門診特殊病病 申請 鑒定 報銷

一、什么是門診特殊病

門診特殊病是指特定的一些需要長期門診治療、費用較高而不需住院治療的慢性疾病。參保人員患門診特殊病就醫符合醫保規定的費用計入統籌基金支付范圍。

二、2014年咸陽市秦都區納入的門診特殊病的病種

退休、退養的異地安置人員納入的門診特殊病病種,主要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惡性腫瘤晚期、肝硬化失代償期、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系統性紅斑狼瘡、精神疾病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支架植入術后一年內用藥患者除外。

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納入的門診特殊病病種共17種,分別為:原發性高血壓2級以上(含2級)、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腦血管病恢復期 、 慢性腎小球腎炎及腎病綜合癥 、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糖尿病及糖尿病伴并發癥、肝硬化失代償期、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精神疾病 、系統性紅斑狼瘡、帕金森綜合癥、惡性腫瘤晚期、多耐藥結核病、慢性活動性肝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

三、咸陽市秦都區居民、單位職工慢性病患者如何申請門診特殊病

秦都區人社局一般在每年的4月中旬,下發關于做好該年度門診特殊病申請、鑒定和報銷工作的文件。居民所在社區和城鎮職工所在單位工作人員會及時將文件復印件張貼在轄區內各個小區、單位的宣傳欄上。需要申請的城鎮居民或職工帶上本人醫??ê筒噬?寸照片可前去社區或單位咨詢,申請時由社區或單位經辦人員填寫《咸陽市城鎮醫療保險門診特殊病申請鑒定表》一份,粘貼本人彩色1寸照片一張。擬選定點的醫療機構(包括醫院、藥店也只能選一個)由申請人員在咸陽醫保網查詢或在鑒定醫院現場查詢填寫。

社區或單位經辦人員對每人申請鑒定的《咸陽市城鎮職工門診特殊病申請鑒定表》蓋本單位公章、對各自負責的門診特殊病人員信息和門診特殊病病種分別進行匯總后,蓋上公章,上報區醫保科。區醫??茖徍松w章后,由社區或單位經辦人員通知申請鑒定門診特殊病的居民或職工領取各自的門診特殊病申請鑒定表(秦都醫保蓋章后有效),等候鑒定時使用。

四、門診特殊病如何鑒定

申請鑒定的社區居民或城鎮職工需要準備本人門診病歷原件或住院病歷復印件(必須加蓋騎縫公章),包括在門診和住院期間所作的B超、核磁共振、CT和化驗資料以及醫生對本人的病情鑒定的診斷證明等等。

鑒定時間一般在當年5月的中下旬,一般安排3-4天。鑒定時交15元鑒定費用,領取一張排隊號碼,等候鑒定醫生叫號,叫到自己時,帶上本人的《咸陽市城鎮職工門診特殊病鑒定申請表》和門診病歷原件或住院病歷復印件(蓋騎縫公章),鑒定醫生認真查看病歷后,在《咸陽市城鎮職工門診特殊病鑒定申請表》中鑒定意見一欄填寫鑒定意見。

鑒定通過人員,社區或單位經辦人員接到區醫改辦通知后,及時通知本人。領取門診特殊病手冊后從當年的七月份開始就有資格享受門診特殊病政策了。

鑒定未通過人員需要及時在鑒定醫院規定的時間內取回本人的門診病歷原件、住院病歷復印件和申請的《咸陽市城鎮職工門診特殊病申請鑒定表》。

五、如何正確使用門診特殊病手冊

拿到門診特殊病手冊后,需要認真閱讀門診特殊病手冊使用說明,查看本人申請的病種的月使用費用限額和年度使用限額。在醫院看病時先出示本人的門診特殊病手冊,提示醫生你的月使用限額,醫生會根據你的病情和月使用限額開處方(必須是雙處方)。在交款時,將雙處方遞給收銀員,收銀員會給報銷使用的處方填寫費用金額并收款蓋章;在藥房看病時,同樣先出示本人的門診特殊病手冊,提示醫生你的月使用限額,醫生會根據你的病情只開一個處方,交款時,收銀員會開出和處方對應的金額的稅票作為報銷使用。

六、門診特殊病的費用如何報銷

1.如何上繳門診特殊病的處方和對應票據

根據該年度城鎮職工門診特殊病申請、鑒定和報銷文件的安排,每年的7月1號到15號是門診特殊病報銷工作的時間。一般在每年的6月30號前社區或職工單位經辦人員會及時通知各自轄區持門診特殊病手冊人員將本人上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和當年1月1日至6月30日至共12個月的處方和對應票據、門診特殊病手冊、醫療保險卡交到社區或單位經辦人員處。社區工作人員或單位經辦人員會按當年1月1日至6月30日、上年7月1日至12月30日的時間順序把每個人的處方和對應票據整理好,然后按照時間順序逐筆填寫門診特殊病費用審核單,統計總費用并填寫。將各自轄區的每個人員的處方和對應票據、醫療保險卡、門診特殊病手冊和門診特殊病費用審核單送到區醫???。

2.怎樣報銷門診特殊病醫藥費

區醫??疲瑢徍酸t保卡、門診特殊病手冊后,將其歸還給社區或單位經辦人;將收到的每個人的處方、對應票據和填好的門診特殊費用審核單一一對應查看、審核,審核完畢,就等候費用報銷了。

醫??乒ぷ魅藛T審核處方和票據后,醫??曝攧杖藛T會在一定時間內通知社區和單位經辦人員將各自的單位委托書(社區或職工單位法人簽字、蓋章)、經辦人身份證復印件和經辦人員農行卡復印在一張紙上,上報到醫??曝攧仗帲群驁箐N。

報銷時需要分清幾個概念:第一,起付標準金:不論城鎮居民或單位職工均為500元;第二,就醫總費用:本次報銷時段(去年7月1日―今年6月30日)個月費用之和;第三,范圍外自付:超過每月限額的部分之和;第四,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基金支付:(就醫總費用減去起付標準金后在減去范圍外自付)乘以80%;第五,城鎮居民基本醫療基金支付:(就醫總費用減去起付標準金后在減去范圍外自付)乘以70%;第六,城鎮居民或職工基本醫療個人比例支付:就醫總費用減去城鎮居民或職工基本醫療基金支付。

報銷完畢區醫保卡會出具每個人的特殊門診費用支出結算表,以便有什么問題及時查詢。社區或單位經辦人員到區醫保科領取各自負責的人員特殊門診費用支出結算表,一周后在經辦人的銀行賬戶查詢報銷費用是否到賬。一旦發現到賬根據個人報銷金額,將報銷金額發放到各個人手中。將報銷金額發放完畢后,該年度的門診特殊病申請、鑒定和報銷工作就算結束了。

七、如何做好門診特殊病的申請、鑒定和報銷工作

第一,單位領導要重視。社區或單位收到該年度的門診特殊病申請、鑒定和報銷文件后,單位領導要非常重視,組織職工認真學習該文件,安排有責任心的工作人員負責此事,把這件工作做好。

第二,經辦人員認真學習咸秦人社局下發的關于做好年度門診特殊病申請、鑒定和報銷工作的文件,就門診特殊病申請、鑒定和報銷事項做好筆記,及時通知社區居民或單位在職職工和退休職工,通知內容包括申請時間、鑒定時間和報銷時間及申請、鑒定和報銷所準備的資料并對其提出的問題,一一解答。

第三,特別是社區經辦人員,將當年門診特殊病申請、鑒定和報銷文件在各自管轄轄區或城中村張貼外,將重要的信息畫出來做特別的標注,以便社區居民瀏覽、觀看。有必要時公布社區電話和經辦人員電話方便居民咨詢有關事項。

第2篇

以收定支。略有結余;相對統一。規范運行;正確引導病人流向,收支平衡。盡力保障。合理利用衛生資源。

二、基金用途和管理

新農合基金籌資標準按照國家、省、市相關文件執行。其中。農民個人繳納參合資金30元。并積極探索建立穩定可靠、合理增長的籌資機制。2011年按參合農民每人230元標準籌集。中央、省、市、縣四級財政補助每人200元。

基金分為三大類:住院統籌基金、門診統籌基金、風險基金。

一)住院統籌基金。住院統籌基金用于補償參合農民住院醫療費用。

二)門診統籌基金。門診統籌基金用于參合農民普通門診、特殊疾病和慢性疾病(以下簡稱特殊疾?。╅T診醫藥費用和健康體檢費用的補償。按籌資總額30%~40%比例劃分。

門診家庭賬戶終止。用于參合農民家庭成員門診醫療費用支出。門診統籌開展后。家庭賬戶余額予以保留。

三)風險基金。風險基金是從住院統籌基金和門診統籌基金中提取的專項儲備資金。風險基金原則上保持在當年籌集基金總額的10%。提取的風險基金上解市財政統一管理。

基金管理按照《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財務管理實施辦法》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會計核算辦法》和財政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資金國庫集中支付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文件執行。實行“管用分開、錢賬分離、收支兩條線管理”封閉運行模式。

三、補償模式

實行“住院統籌(含住院分娩)+門診統籌(含特殊疾病門診)補償模式。

四、住院補償

一)住院醫療項目范圍。嚴格執行新醫改中國家基本藥物、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藥品目錄》以下簡稱《藥品目錄》和《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診療項目》以下簡稱《診療項目》嚴格報銷審核。對使用目錄外的藥品費用、診療費用和超標準收費、分解收費、自立項目收費、非疾病治療項目以及違反基本藥物政策規定。新農合基金均不予支付。新農合基金只限于參合農民的醫藥費用補償。應先執行國家專項補助,藥品超過統一限價標準等發生的不合理費用。應由政府另行安排資金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基本藥物制度零差率銷售補助資金等不得從新農合基金中支付。對于國家、省、市明確政策規定的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剩余部分再按新農合相關規定給予補償,但合計補償金額不得超過住院總費用。

1參合農民在生產生活中意外傷害住院而無責任事故和他方責任的由患者戶口所在地村委會出具傷因證明。

2因見義勇為或執行救災救援等公益任務而負傷住院。申請補償者須提供縣政府相關部門出具的情節證明。按疾病住院補償政策執行。

3參合患者出院時所帶藥量超過3日量的部分新農合基金不予補償??捎苫颊甙撮T診費用結算。

參合孕產婦住院分娩。當年出生的新生兒按參合對待。按照母親姓名予以報銷)4住院發生的醫藥費用由合作醫療基金予以補償(報銷時須提供《出生醫學證明》復印件。

5急診搶救病人24小時內轉入住院后。急診搶救時發生的搶救費用納入住院補償。

二)住院補償標準。參合農民住院所發生的醫藥費用(除不予補助的醫藥費用部分)根據就診醫院的級別按比例予以報銷:

1住院起付線。省、市、縣、鄉四級醫療機構住院補償起付線分別為1000元、800元、300元和100元。

2住院補償比例。省、市、縣、鄉四級醫療機構住院補償比例分別為55%65%80%和90%

3住院封頂線。省、市、縣、鄉四級醫療機構單次住院補償封頂線分別為40000元、25000元、13000元和3000元。一年內多次住院的年度內累計補償金額最高限額50000元。

4參合農民在縣級、市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總費用超過10000元。分別按照住院總費用的50%35%比例補償。且實際住院補償比分別低于50%35%時。

剖宮產省、市、縣分別為1500元、1200元和1000元。新農合補償金額根據住院分娩項目補助后的余額計算。新農合補償金額和住院分娩補助總額不高于實際住院費用總額。5住院分娩實行定額補償。省、市、縣、鄉四級醫療機構正常住院分娩分別為500元、400元、300元和200元。住院分娩項目補助后其住院費用低于新農合定額補償標準的按剩余金額補償。

三)住院費用補償程序。因務工、探親、上學等原因外出患病的可就近就醫。參合農民因病需住院治療的可自主選擇縣內或縣外定點醫療機構治療。

1縣內住院補償程序。參合農民在縣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的憑《合作醫療證》戶口簿》或《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2縣外住院補償程序。住院病歷》復印件。由戶籍所在鄉鎮衛生院直接報銷。參合農民在縣外醫療機構住院的持《合作醫療證》戶口簿》或《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醫療衛生單位統一住院費用結算單》住院費用清單》和《出院證明》或《死亡通知書》原件。由鄉鎮合管辦訪視調查核實后。

醫療衛生單位統一住院費用結算單》住院費用清單》和《出院證明》或《死亡通知書》原件。由轉出醫療機構直接補償。3轉院補償程序。參合農民經本縣縣級綜合醫院辦理轉院手續在市級及以上醫院住院治療的持《合作醫療證》戶口簿》或《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住院病歷》復印件。

四)住院補償實行限時結報制。

1參合農民在縣內住院的定點醫療機構在出院后(需要鄉鎮合管辦訪視的經訪視后)5個工作日內辦理補償。

2鄉鎮合管辦接到參合農民住院訪視調查申請必須在5個工作日內辦結。

3參合住院患者出院后住院醫療費用原則要限期進行結報。縣外住院的不超過30日??h內住院的不超過10日。

五、門診補償

一)基本原則。

1保障門診基本醫療。滿足參合農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需求。

2普通門診以鄉、村兩級醫療機構的門診為主體。引導病人就近就醫。特殊慢性病門診以縣、鄉定點醫療機構為主體。

3普通門診統籌與慢性病門診統籌同步推進。

二)普通門診。

1普通門診補償標準。門診費用補償不設起付線。鄉、村級定點醫療機構單次門診醫療費用補償比例分別為:70%和80%每人當日累計門診處方費用分別控制在50元和20元以內;單次門診補償封頂線分別為30元和15元。參合農民每人年度門診補償累計封頂線為90元。

2補償程序。鄉鎮衛生院可以代村衛生室結算。定點醫療機構須提供“門診費用補償審批表”門診補償登記表”門診醫療收費收據”復式處方”等材料。參合門診患者憑《合作醫療證》和身份證明等有效證件在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并直接獲取補償資金。定點醫療機構與新農合經辦機構定期結算。

三)特殊疾病門診。

1特殊疾病范圍。但需要長期在門診治療且醫療費用較大的疾病。納入新農合補償范圍的特殊疾病有:高血壓病(II期及以上)冠心病、肝硬化(失代償期)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活動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腎病綜合癥、器官移植術后(抗排異反應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糖尿病合并并發癥、惡性腫瘤、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腦出血及腦梗塞恢復期、系統性紅斑狼瘡、甲狀腺功能亢進(減退)尿毒癥、強直性脊柱炎、癲癇病、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癥、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礙、偏執性精神病、躁狂癥等重性精神疾病)等。特殊疾病是指不需要住院治療。

2特殊疾病門診補償標準。特殊疾病門診醫療費用補償不設起付線。每人年度累計補償封頂線為3000元。參合人員在年度內既住院又進行門診治療的門診和住院治療費用的補償分別計算。按符合補償范圍費用的60%報銷。

3特殊疾病的申報。特殊疾病診斷由縣級定點醫療機構負責。醫療機構成立由主治醫師以上人員組成的專家組。需享受特殊疾病門診醫療費用補償的可向縣合管辦申報。申報時需提供以下材料:1通渭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特殊疾病門診費用補助申報表》2定點醫療機構的診斷證明及相關檢查、化驗結果報告單;3合作醫療證、身份證或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負責特殊疾病的診斷和認定工作。凡患有新農合規定的特殊疾病的參合人員。

4特殊疾病的審核。對符合規定條件的辦理《特殊疾病門診手冊》享受特殊疾病門診醫療費用補償??h合管辦根據申報材料進行審核。

5特殊疾病的治療。必須在指定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享受特殊疾病門診醫療費用補償的患者。

6補償程序。應提供合作醫療證、身份證明、新農合特殊疾病門診手冊》以及門診收費票據、復式處方或藥品清單、門診病歷等相關材料。2特殊疾病門診補償費用結算和程序與住院費用補償結算方式相同。縣外就醫的特殊疾病門診費用在戶籍所在鄉鎮衛生院報銷。1參合患者辦理門診特殊疾病補償時。

四)門診費用補償范圍門診補償用藥和診療項目必須遵循《藥品目錄》和《診療項目》目錄外藥品費、未納入《診療項目》范圍的診療費用以及在定點醫療機構以外的醫療機構所發生的門診醫藥費用不予補償。

六、中醫藥報銷優惠政策

一)市內各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發生的中醫藥費用(包括中成藥、中藥飲片、中醫診療項目。不含注射劑)新農合100%報銷。

第3篇

1、門診報銷攜帶資料:門診發票、合作醫療證歷本(或病歷)。

2、住院報銷攜帶資料:住院發票、合作醫療證歷本(或病歷)、費用明細清單、出院小結、其它有關證明。

3、門診特殊病報銷攜帶資料:門診發票、特殊病種合作醫療證歷本。

4、辦理特殊病種攜帶資料:特殊病種門診治療建議書,合作醫療證歷本、病歷、有關化驗報告單、照片二張。

(來源:文章屋網 )

第4篇

原來,老趙單位按規定繳納了醫療保險,老趙做手術是按住院報銷,報銷比例高,全年最多可報銷30萬元,而且是先治療再繳費。那以后的放療、化療就不是住院了,只能按門診報銷,全年最多報銷2萬元,這點錢別說一年了,一個療程都不夠!兒子上學還要學費,母親還要贍養,老趙夫妻二人算了算,家里剩的錢根本不夠,這可把他們愁壞了。

老趙聽同病房的病友說,醫保對于患大病的人員有特殊的政策,這給老趙帶來了一線曙光。但是他們沒辦過,不知道具體是怎么規定的,還要去相關部門咨詢。

現在社會發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疾病并未因此而減少,尤其是腸癌近些年發病率較高。像老趙這樣,一場大病基本上就擊垮了一個家庭。在這種情況下,醫保多報銷一些費用,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幫助。為了幫助像老趙這樣得了大病卻對相關規定一頭霧水的人,下面我們以北京市為例,幫老趙查查相關規定,看醫保對于老趙這樣的大病有什么優惠政策。

最早于2001頒布的《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規定》對這類大病并無規定,最后頒布的《關于印發的通知》(京勞社醫發[2001]23號)第十一條對于放療、化療倒是有簡短的規定:

“參保人員患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腎透析、腎移植后服抗排異藥需在門診就醫時,由本人就醫的二、三級定點醫療機構開據‘疾病診斷證明’,并填寫《北京市醫療保險特殊病種申報審批單》,到所在區、縣醫療保險事務經辦機構辦理有關手續。其就醫后取藥僅限在就診的定點醫療機構?!?/p>

但是這條看了讓人一頭霧水,從字面上只能理解為化療、放療可以放入醫保報銷,并沒有特殊的傾斜政策。

之后,北京市又下發了[2001]129號、[2002]62號、[2003]119號等文件,先后多次減輕患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腎透析、腎移植后服抗排異藥的患者醫藥費用負擔,主要體現在擴大以上患者用藥報銷范圍、延長就診周期等方面,力度最大的政策是將以上診療門診費用按照住院進行報銷。這既提高了報銷比例,也將全年報銷上限由門診規定的2萬元提高到目前住院規定的30萬元。這對老趙來說可真是雪中送炭,他后續治療也有了基本的保障。

2004年5月頒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特殊病種”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京醫保發(2004)22號),對特殊病種的辦理、審批程序的做了最詳細的規定。下面將有關“特殊病種”審批、就醫、報銷過程及注意事項整理如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什么是“特殊病種”?

1.患惡性腫瘤需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的;

2.腎移植術后需長期服用抗排異藥治療的;

3.腎功能不全需長期透析治療的。

二、“特殊病種”如何選擇定點醫療機構?

參保人員可在本人選定就醫的定點醫療機構或專科、中醫定點醫療機構中確定一家作為“特殊病種”定點醫療機構。

易地安置或長期派駐外地工作的患“特殊病種”的參保人員可在個人選擇的兩家當地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中認定一家作為“特殊病種”定點醫療機構。

三、如何辦理“特殊病種”審批手續?

1.參保人員或家屬持二、三級定點醫療機構出具的“特殊病種診斷證明”,到本人申請的“特殊病種”定點醫療機構醫療保險辦公室領取《北京市醫療保險特殊病種申報審批單》(以下簡稱《審批單》)一式兩份。

2.參保人員或家屬按要求填寫后,到定點醫療機構醫療保險辦公室進行審批,由醫院在審批單中填寫明確診斷,加蓋醫院公章。

3.參保人員或家屬攜帶《審批單》和《北京市醫療保險手冊》(以下簡稱《手冊》)、醫??ǎ絽⒈H藛T所在單位或者街道(醫保關系在街道的,下同),由單位或街道在《審批單》上填寫意見,加蓋單位或街道公章。

4.由單位相關人員,或者參保人員本人或家屬到參保區、縣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特殊病種”審批。經批準后,個人留存一份“審批單”,另一份交到個人選定的“特殊病種”定點醫療機構醫療保險辦公室。在批準期限內,享受“特殊病種”醫療費用報銷的相關待遇。

四、“特殊病種”如何就醫、報銷?

1.“特殊病種”結算周期為360天,360天內只按起付線1300元收一次費用(包括在非本人“特殊病種”醫院住院也不再收起付線費用)。

2.“特殊病種”結算周期起始日期自完成審批手續后,首次發生門診“特殊病種”或住院費用時開始計算。

3.門診“特殊病種”治療按住院進行報銷,但只允許在參保人員“特殊病種”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非本人特殊病種定點醫療機構所發生的費用符合醫保規定的按普通門診比例報銷,不符合醫保規定的不予報銷。

4.易地安置參保人員發生特殊病的門診、住院費用全部由參保人員現金結算,結算后將門診收據、處方底方、住院收據、住院診斷證明書、住院結算清單,以及《審批單》復印件和《手冊》上報參保人員所在單位或者街道,由單位或者街道按正常程序進行報銷。

五、注意事項

1.特殊病種的批準期限為360天,即一年,一年內不得無故變更。審批期限到期后,參保人員可以申請變更或繼續延長,手續同上述第三條的程序。

第5篇

為切實保障我市退出現役的一至六級殘疾軍人(以下簡稱殘疾軍人)的醫療待遇,根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和《民政廳財政廳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一至六級殘疾軍人醫療保障暫行辦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殘疾軍人按照屬地原則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醫療互助,并在此基礎上享受殘疾軍人住院和門診醫療補助。

第二條殘疾軍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醫療互助應按規定繳費。有工作單位的殘疾軍人隨所在單位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其單位繳費部分和個人繳費部分由所在單位承擔,并由殘疾軍人或其所在單位在每年的3月底前到市醫保局辦理繳費手費。

無工作單位或有工作單位但所在單位經審核確定為特困企業或因所在單位破產倒閉而改制下崗的殘疾軍人,其單位繳費部分和個人繳費部分,經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共同審核確定后,從市優撫對象醫療保障資金中解決,于每年4月份一次性撥付至市醫保局帳戶,由市醫保局統一辦理參保手續。

第三條殘疾軍人門診和住院實行定點醫療制度,由市醫保局在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中明確2-3家醫療技術條件好、管理規范的醫院作為殘疾軍人門診和住院定點醫療機構。殘疾軍人因特殊情況需要轉往其他醫院就診的必須按規定辦理轉院手續。

第四條殘疾軍人醫療執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規定,并在此基礎上享受住院補助和特殊門診補助待遇。其補助統籌資金按每年人平8000元的標準由市民政局按季度從優撫醫療保障資金帳戶撥付至市醫保局專戶,并與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分開核算、單獨列帳、??顚S?,結余留轉下年度。市醫保局應秉著實事求是和節約從緊的原則,進行合理、嚴格、有效的管理和審批。

殘疾軍人除按照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有關規定在門診個人帳戶享受門診補助外,由市醫保局按以下標準另行給予特別門診補助:一級每人每年補助2700元,二級每人每年補助2100元,三級每人每年補助1800元,四級每人每年補助1500元,五級每人每年補助1200元,六級每人每年補助900元。住院期間及出院后一個月的特別門診補助按月份核減。門診醫療費用在個人帳戶中支付,節余可結轉下年使用。如門診個人帳戶已全部使用完畢,殘疾軍人因特殊病情需要繼續門診治療,需本人向市醫保局書面申請,經審核后由市醫保局指定至市人民醫院專人門診,月度門診費用不得超過400元。追加的門診醫療費用由本人先墊付,年底報市醫保局按政策進行審核,市財政局對市醫保局資料進行復核后,通知市民政局在次年元月從市優撫醫療保障資金專戶中一次性撥付至市醫保局,由市醫保局補助到人。

殘疾軍人在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其在政策規定的可報銷費用范圍內的醫療費用,其中按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規定比例報銷、醫療機構減免及其他政策性補助后的自負部分,由市醫保局按《湖南省離休干部醫療診療項目目錄》、《湖南省離休干部醫療藥品目錄》、《湖南省離休干部醫療服務設施范圍和支付標準》規定進行補助,在上述文件內規定項目的自負部分及“三個目錄”外的費用,不予補助。

第五條市民政局負責一至六級殘疾軍人審核工作,并提供有關資料,做好協調管理工作;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要做好參保殘疾軍人的醫療保險服務管理工作和醫療補助工作;市醫保局要加強對殘疾軍人的基本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資金管理,按規定保障參保殘疾軍人相應的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待遇。市財政局要及時籌集和安排醫療補助資金,確保殘疾軍人醫療補助資金及時到位,并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

第六條殘疾軍人如當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沒有發生住院費用且在醫保個人帳戶外沒有追加門診醫療費用的,由市醫保局獎勵1000元;當年度住院費用累計總額在4000元以下且在醫保個人帳戶外沒有追加門診醫療費用的,獎勵500元。特殊門診補助及獎勵在次年5月由市醫保局用現金支付。殘疾軍人虛報冒領醫療保障資金的,由相關部門給予教育、批評或警告,并追回非法所得;情節嚴重的,暫停十二個月特殊住院補助和門診補助待遇,并報有關部門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第6篇

結合當前未成年人醫療保險的運行情況,根據《縣未成年人醫療保險試行辦法》政發[]號)關于調整年度縣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試行辦法有關政策的通知》政發[]號)等文件精神?,F就調整未成年人醫療保險有關政策通知如下:

一、未成年人醫療保險住院支付標準。參保人員每次住院就醫治療,醫保基金支付設置起付標準,每個醫保年度設置最高支付限額,支付范圍內的醫療費用由基金與個人共同負擔。

(一)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就醫,起付標準為:鄉鎮級定點醫療機構300元,縣級定點醫療機構400元,其他定點醫療機構500元。同一年度內(以出院日期為準)二次以上(含二次)住院的起付標準,在原標準的基礎上降低50%。

(二)參保人員因疾病或意外傷害住院按以下標準進行支付。

鄉鎮級定點醫療機構報銷比例為可報醫藥費用的80%縣級定點醫療機構報銷比例為可報醫藥費用的70%縣外市內定點醫療機構報銷比例為可報醫藥費用的60%市外二級或二級以上的公立醫療機構報銷比例為可報醫藥費用的50%年度支付范圍內費用支付限額15萬元。

(三)以及填寫有關表格向經辦機構提出申請,凡患規定特殊病種的參保人員需門診治療的可持二級或二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出具的病歷及有關檢查、化驗報告等相關資料及醫療機構證明。經辦機構備案后,其特殊病種門診醫藥費用可以列入基金報銷范圍。

特殊病種的參保人員,其特殊病種規定范圍內的門診醫藥費用(不包括支持療法或輔助治療或治療其他疾病的醫藥費用)按住院報銷標準進行報銷。

二、未成年人醫療保險門診支付標準。參保人員因疾病或意外傷害發生的門診醫療費用分別按以下標準支付。

(一)參保人因疾病產生支付范圍內的門診醫療費用按照現行《市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法》規定執行。

(二)普通門診報銷比例為25%,其中307種國家基本藥物和150種省增補非基本藥物報銷比例30%,中藥飲片報銷比例為35%。全年普通門診累計最高報銷限額為500元。

(三)參保人員因意外傷害發生支付范圍內的門診醫療費用每次扣除100元免賠額后按照80%報銷,全年累計最高支付限額1萬元。

三、未成年參保人身故及殘疾保障按原政發[]號文件規定標準執行。

第7篇

關鍵詞:門診外科;換藥護理;感染控制

醫院是疾病診療的特殊場所,門診外科的換藥室是處理傷口的特殊科室,科室內患者傷情不同、年齡不同、抵抗能力也不同,加之人流量過大,容易出現交叉感染[1]。門診外科換藥室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其護理服務的特殊性,為了解外科門診換藥護理的重難點、尋求優質護理途徑,本研究對比分析了我院外科門診不同時期換藥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門診外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520例換藥患者(A組),男320例,女200例;年齡16~82歲,平均年齡(43.8±2.1)歲;其中感染傷口218例、無菌傷口302例。另選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實施了強化護理后的520例換藥患者(B組),男301例,女219例;年齡18~79歲,平均年齡(44.6±1.8)歲;其中感染傷口224例、無菌傷口29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傷口性質對比未見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門診外科換藥護理感染危險因素

1.2.1.1環境污染 外科門診人流量大,傷口處理頻率高,容易污染空氣,患者傷口類型及免疫能力各異,產生的病毒微生物可較長時間在空氣中存在和繁殖,常見的有溶血性鏈球菌、致病性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上述病毒微生物室內存活時間都在15d之上。除患者傷口的影響外,護士不規范消毒、清潔用具及鞋底、衣物污染都會引發患者感染。

1.2.1.2患者病情與體質 若患者為老年人、嬰幼兒,則通常免疫力較低,更易因環境污染、抗生素使用不當而導致感染。另外,燒傷患者有組織壞死現象,也是高危感染人群。

1.2.1.3護理操作不當 護士責任心不強或護理技能不過硬,在環境消毒、傷口護理、換藥時操作不規范,從而誘發感染。

1.2.2門診外科換藥護理及感染控制

1.2.2.1完善換藥護理制度 根據換藥護理特點完善換藥護理操作流程;要求換藥室護士嚴格按照相關流程和制度要求開展日常換藥護理工作;安排值班護士加強換藥室護理巡視管理,督促換藥室護士規范做好換藥護理工作;護士長嚴格依照相關制度和標準監測并記錄換藥室空氣質量及護士手衛生情況、換藥室用具清潔狀況與擺放情況,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率。

1.2.2.2強化護士教育培訓 定期開展換藥室護士教育及培訓工作,積極接受教育、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后的護士方可進入換藥室工作;每日定時紫外線室內消毒,消毒期間嚴禁不相關人員進出;控制進入換藥室的家屬人數;護理操作開始前,反復檢查藥品及工具準備情況,配合醫生規范處理傷口,工具集中擺放、規范消毒;嚴格執行無菌標準,護士整齊穿戴工作帽、口罩、工作服與鞋子后方可進入;若患者有膿皰,戴防護眼鏡無菌排膿。

1.2.2.3優化環境管理 嚴格根據換藥室衛生管理制度規范消毒,換藥室要定期通風、維持空氣流通,窗戶上安裝過濾器,保證空氣質量;每日工作開始前,規范行換藥室紫外線消毒,消毒完畢后以消毒水反復擦拭地面和器具,對于殘留患者體液的部分地面,要特別以高濃度消毒液處理干凈;每日使用專用毛巾擦拭治療床、桌面及無菌柜;治療器械的打包和消毒工作應在換藥完畢后由專門人員回收之后進行。

1.3 評價標準 記錄并對比常規護理下的A組及優質護理下的B組患者感染情況,計算感染率。

1.4 數據處理 本次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對本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學的分析,計數資料的對比應用χ2檢驗,而計量資料的對比應用t檢驗,P

2結果

開展優質換藥護理服務后,B組患者感染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下的A組患者(P

3討論

門診外科要正視換藥感染問題,明確門診外科換藥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在完善換藥室護理制度、強化換藥室護士教育及培訓工作的基礎上,指導換藥室護士護理前做好藥品、用具和器械的準備和檢查工作,協助醫生觀察傷口情況及愈合效果[2],對動物抓傷、咬傷傷口進行特殊清潔和消毒處理、注射疫苗,根據燒傷面積和燒傷程度選擇清潔、濕敷、換藥方法[3],反復損傷創面嚴格消毒后根據傷口情況規范換藥,徹底清潔脂肪液化部位,在理療光照輔助下換藥[4]。另外,分類將一次性治療用品、污染用品、刀片、針頭等尖銳的醫療用品、低濃度消毒水置入相應的垃圾箱內;根據室內環境要求,將污染區、清潔區、半清潔區及無菌區的地拖分類擺放;每日定時更換治療床的一次性床單,若對患者進行局部處理操作,則應鋪墊局部床單,并于下1例患者使用前及時更換[5]。

本研究中,開展優質換藥護理服務后,B組患者感染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下的A組患者(P

參考文獻:

[1]林江英.外科門診換藥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研究[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13,18(3):235-236.

[2]莫少田.門診換藥室醫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預防措施[J].醫學信息,2013,(17):279-279.

[3]李粉蘭.門診換藥的健康教育[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11):127.

第8篇

一、基本情況

我縣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工作自2018年開展以來,在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和省、市民政部門業務指導下,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暖心工程,于2018年8月成立了以縣委書記和縣長擔任雙組長的領導小組,同年12月出臺了實施方案。按照程序和認定標準,全縣共有城鎮貧困群眾195戶,423人,其困7戶9人,低保戶180戶390人,支出型貧困低收入家庭8戶24人。因病致貧152人,因殘致貧96人,因無住房致貧2人,因子女教育致貧28人,因災禍意外致貧6人,因失業致貧3人,因其他原因致貧136人。

二、工作落實情況

(一)基本生活保障方面

根據省、市《關于加大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力度的意見》,結合我縣實際情況,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發揮民政部門兜底保障職能。一是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640/月/人提至705元/月/人。人均補差達到450元,并且提補資金已發放到位。二是加大臨時救助力度。落實鄉鎮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對情況緊急金額在2000元以下的臨時救助申請,由鄉鎮直接審批發放臨時救助資金,有效解決貧困群眾“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困難。在下撥臨時救助備用金時對于確診肺炎病例的3個鄉鎮,每個鄉鎮多下撥2萬元的備用金用于解決患者家庭的基本生活。三是提高城鎮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城鎮“三無”人員補助由835元/月提至915元/月,落實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照料護理經費,發放照料護理費2.16萬元。四是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達到每人每月60元標準,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每人每月70元標準。上半年共發放城鎮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4.452萬元。

(二)醫療保障方面

一是簡化了門診慢性病審批流程。Ⅰ類門診特殊慢性病患者可持相關資料在縣人民醫院直接審批,Ⅱ類門診特殊慢性病審批時間也由原來的3個月縮短至1個月。目前,共審批了Ⅰ類門診特殊慢性病27人次、Ⅱ類門診特殊慢性病60人次。二是實施“長處方”報銷政策。支持定點醫療機構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合理增加單次處方用藥量,對患有門診特殊慢性病的城鎮貧困群眾實施“長處方”報銷政策,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處方用藥量放寬到3個月,減少城鎮貧困群眾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配藥次數,保障患者長期用藥需求。2020年以來,已完成38人次“長處方”結算,共補償21.14萬元。三是落實門診統籌政策。為保障城鄉居民健康,方便群眾門診看病,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醫療保障目標,2019年10月1日起,我縣全面落實門診統籌政策,在鄉村兩級醫療機構普通門診費用,不設起付線,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范圍內門診醫療費用按65%比例報銷,在縣中醫院門診就診發生中醫藥治療費用,不設起付線,按40%予以報銷。2020年以來,城鎮貧困群眾門診統籌結算143人次,共補償7556.86元。

(三)教育保障方面

強化教育幫扶,不讓一戶貧困家庭子女因貧失學,2020年春季共發放城鎮貧困學生補助71人次4.8145萬元。

(四)住房保障方面

對城鎮貧困群眾,幫扶政策結合實際需要開展實物配租與住房補貼救助兩種方式予以保障,本著“城鎮住房困難家庭實施應保盡保”,2020年度共計保障55戶,其中實物配租36戶,發放住房租賃補貼救助19戶2.736萬元。

(五)在就業幫扶方面

對有就業意向的城鎮脫貧解困對象進行摸排,為城鎮貧困戶解決就業問題。由縣財政為189名城鎮特困人員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保費1.89萬元。對無能力繼續繳納社保費且符合條件的城鎮特困人員,依個人申請實施助保貸款政策,為參保繳費困難人員增強脫貧信心。

(六)加大殘疾貧困群眾幫扶

2020年共有423名城鎮貧困戶對象中有91人是殘疾人,其中有90人已享受殘疾人“兩補”,還有1人不符合“兩補”補貼標準(上十嶺汪國勝)。為重度城鎮貧困殘疾人發放機動輪椅車燃油補貼3人次780元。

第9篇

關鍵詞:兒科;合理用藥;調配

兒童患者正處于生長發育過程,各臟器功能以及酶系統、免疫中樞系統發育不完善,對藥物的代謝及排泄速度與成人不同,較成人易產生不良反應。如何指導患兒正確使用藥物,提高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是鄉鎮衛生院門診藥房配方時應該思索的問題。現在的藥學工作模式已由傳統的“保證藥品供應”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的藥學技術服務模式,由被動式服務轉向主動式服務。鄉鎮衛生院門診藥房作為鄉鎮衛生院衛生服務機構的一個重要窗口,是連結醫患關系的一個紐帶,也是直接面向患者的一個重要崗位,窗口配方發藥可以使患者在短暫的取藥過程里獲得正確的用藥指導,從而使藥物治療更有效,也使藥劑人員的價值得到體現。本文就兒童這一特殊人群,在鄉鎮衛生院門診藥房配發藥物時,患者應注意的問題加以概述。

1 藥物的使用方法

1.1 指導患者正確用藥 某些藥物如色苷酸鈉滴眼液可以通過鼻腔給藥治療過敏性鼻炎。治療腹瀉用的思密達可以直接將其涂于口腔治療潰瘍等。這些藥物特殊的給藥方式需要在配方發藥時特別交代清楚,從而幫助患者正確用藥。

1.2 混懸液型藥物的使用 某些混懸液型藥物如內服的美林(布洛芬混懸液),外用的爐甘石洗劑,應在配方發藥時交代患兒家屬“用前搖勻”,使有效成分發揮最大療效。

1.3 退熱藥物的正確作用 用于小兒退熱的藥物多是液體滴劑如小兒百服寧滴劑、泰諾林等,便于嬰幼兒服用,但許多患兒家屬誤認為滴劑是用于鼻腔,因此門診藥房必須向患兒家屬交代清楚滴劑只能用于口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使用解熱鎮痛藥退熱時,僅籠統交代患兒家屬“高熱時服用”是不夠的,很多家屬弄不清楚多少度稱之為“高熱”,容易造成有熱度就服用,而發熱本身是機體防御功能的一種表現,因此門診藥房應向家屬解釋清楚“38.5 ℃ 以上才需服用”,并告知2次用藥間隔時間以及最多用藥次數,避免因急于退熱而短時間內重復用藥,引起患兒大汗淋漓甚至虛脫。

1.4 同藥異名 目前市場上同藥異名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如抗生素類的艾克兒(克拉維酸鉀羥氨卞青霉素咀嚼片)、鏗鏘(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分散片)、安奇顆粒(克拉維酸鉀羥氨卞青霉素)、君爾清(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等,它們的有效成分均為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伊可新(維生素AD)、娃的福(維生素AD滴劑)、貝特令(維生素AD滴劑)均為維生素AD丸。在這種情況下,極易造成重復用藥,藥劑人員應向家長交代清楚不能同時服用,或請醫生去除類同的藥物,避免重復用藥或超劑量用藥危及患兒的生命安全,而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1.5 微生態制劑 如金雙歧、媽咪愛、培菲康等,不宜與抗生素合用,否則會降低或滅活這類藥物的活性,從而降低療效;同樣高溫也不利于細菌體的存活,所以在配發此類藥物時需要特別關照患兒家屬,應用低于40 ℃的水或牛奶沖服,不應與抗生素同服,且時間須間隔1 h以上。

2 藥物的使用劑量

大多數患兒家長是非專業人士,對于醫學知識的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藥房藥劑人員在配方發藥時,對于劑量的交代應盡量避免使用專業術語,如藥物規格計量單位:g、mg、ml。應直接交代清楚服幾片、幾包或量杯上的幾小格,便于患兒家屬理解。

3 藥物特殊的貯存條件

一些生物制品,如斯奇康、干擾素等和微生態制劑如金雙歧、培菲康等藥物的貯存條件是有特殊規定的。一般適宜的貯存溫度為2 ℃~8 ℃冷藏,若不注意貯存條件可能使藥物效價降低,甚至提早失效。

4 其他

4.1 β-內酰胺類藥物 如青霉素,易發生過敏反應,因此在正常配藥程序中應詢問患兒家屬是否為患兒做過皮試,在確定皮試陰性或連續使用時方能調配此類藥物。曾經有過青霉素過敏史的患兒在使用口服青霉素類藥物或青霉素過敏者應用頭孢類藥物時都應先皮試,避免藥物不良反應帶來的危害,提高藥物安全性。

第10篇

由于年國家將各級財政對參合農民的補助標準提高到了200元,這樣,今年的籌資標準實際已經達到每人每年230元。為了進一步規范新農合基金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和農民受益水平,擴大受益面,鞏固和發展新農合制度,按照《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協調小組辦公室關于再次調整年新農合補償方案的意見》(市農合發〔〕6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現就再次調整新農合補償方案通知如下:

一、補償模式

實行以住院統籌補償為主,兼顧門診統籌補償和門診特殊慢性病的補償模式。

二、基金劃分

新農合基金分為住院補償金、門診補償金(用于門診補償和特殊門診慢性病補償)、風險基金三部分。門診補償金占當年籌資總額的16%(其中門診統籌補償金占年籌資總額的15%),風險基金占年籌資總額的10%,其余基金用于住院補償。住院補償金和門診補償金分帳管理。

三、基金使用

(一)關于封頂線

特殊門診慢性病Ⅰ類、Ⅱ類補償封頂線分別提高到15000元和6000元。住院和特殊門診慢性病合并計算封頂線,提高到每人每年5萬元。門診統籌封頂線為家庭參合人數×60元,實行按人封頂,戶內通用。

(二)關于住院起付線(起報點)和報銷比例

1、鄉鎮及一級醫療機構住院補助實行分段報銷,合規費用在300元以下的,取消起付線,按鄉級門診統籌報銷比例報銷,納入住院統籌基金統計;合規費用在300元以上(含300元)的,設置80元起付線,按85%比例報銷。

2、縣境內的縣級及二級定點醫療機構、縣境外(含市級)二級定點醫療機構、市級三級定點醫療機構報銷起付線不變,分別為200元、500元和1000元,縣級及二級定點醫療機構、縣境外(含市級)二級定點醫療機構報銷比例提高到75%,市級三級定點醫療機構報銷比例提高到60%。

3、省級定點醫療機構繼續執行起報點制度,省級定點三級醫療機構起報點5500元,省級定點二級醫療機構起報點4000元,0-14周歲兒童患者及五官科患者起報點按上述標準的60%執行。省級定點醫療機構報銷比例統一為40%。

4、住院患者在上一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康復期轉入下一級醫療機構,在48小時內入院并在出院結算時能夠提供上一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病歷首頁及出院診斷證明復印件的,不再設置起付線。

5、外傷患者按照同等級醫療機構補償比例的70%補償,取除骨折內固定裝置、外傷史2年以上再次住院手術的患者除外。

(三)關于住院單病種定額付費

根據住院報銷比例提高情況,對各級定點醫療機構部分病種費用總額、補助定額和農民付費定額進行相應調整,保持各級別醫療機構補償標準相同。

(四)關于門診統籌補償

門診統籌鄉、村級定點醫療機構報銷比例不變。

(五)關于新增補助項目

1、新農合全口義齒修復敬老工作,按照《省衛生廳關于開展新農合全口義齒修復敬老工作的通知》(陜衛合發〔〕122號)統一執行。

2、按照《省衛生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殘疾人聯合會轉發衛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財政部中國殘聯關于將部分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范圍的通知》(陜衛合發〔〕532號)的要求,把以治療性康復為目的的運動療法等9項醫療康復項目納入新農合報銷范圍。對于以治療為目的的不需住院的9項醫療康復項目,納入特殊慢病定額補助范圍,按特殊門診慢性?、蝾悎箐N。

3、兒童部分白血病和先心病患者在市三級和省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新農合報銷比例統一提高到70%。

4、將各級定點醫療機構惡性腫瘤、重性精神病、腦出血患者的住院報銷比例提高10個百分點,最高報銷比例不超過85%。

5、在縣級及二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中藥湯劑和針灸項目報銷比例統一提高到80%。

(六)關于藥品目錄

鄉、村兩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統一使用“全省新農合報銷藥物目錄”(詳見《省衛生廳辦公室關于規范全省新農合報銷藥物目錄的通知》陜衛辦發〔〕284號);縣級及以上定點醫療機構使用《市基本醫療(工傷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年版)》。

四、運行管理

(一)嚴格執行參合人員住院轉診程序,引導參合患者合理流動。完善縣(區)級向外轉診的制度,努力實現雙向轉診,要通過經濟杠桿與制度約束的作用引導患者流向結構更趨合理??h級和二級以下醫院住院的可自由選擇定點醫療機構,到省市定點三級醫院住院的必須經二級定點醫院轉診,到西京醫院、唐都醫院、交大一附院、交大二附院、省人民醫院等特定收費標準醫院住院的必須經省市三級定點醫院轉診。未按規定經過轉診的,報銷時降低報銷比例20個百分點。

(二)嚴格新農合基金使用管理,確?;鸢踩R獓栏駡绦行罗r合基金財務會計制度,加強基金監督管理,規范監管措施,健全監管機制,杜絕挪用和違規使用基金、騙取套取基金等行為。在加強基金收支預算管理,建立基金運行分析和風險預警制度,科學合理的調整補償方案,逐步解決基金結余過大的問題,提高使用效率。要繼續加強對新農合基金的監督檢查,并將新農合基金列入年度審計計劃,定期進行專項審計并公開審計結果。要嚴格執行新農合三級定期公示制度,并納入村務公開內容。進一步完善監督舉報制度,建立內容核查、反饋機制,充分發揮社會和輿論的監督作用。

(三)按照“大合療”的思路,切實加強新農合工作的組織領導。落實縣合管委組成部門職責,實行部門負責制??h衛生局負責縣內醫療機構醫政監督工作,促進醫療機構規范行醫;縣物價局負責縣內醫療機構價格監督工作,嚴厲查處價格違法違規行為;縣食品藥品監督局負責藥品質量監管,保證農民用藥有效、安全;縣公安局負責基金詐騙查處工作,嚴厲打擊造假套取新農合基金的違法行為。

(四)加大對違反各項基金政策行為的查處力度,實行準入退出制度。對有組織進行騙取、套取基金的行為要依法依規嚴厲查處,違規的醫療機構要取消定點資格,對醫療機構主要負責人要追究責任,重大案件要予以通報。對其它嚴重違反新農合規定的醫療機構、科室、個人可采用強制退出新農合服務的辦法,促進醫療機構、個人轉變作風,端正醫德醫風。

第11篇

    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浙江省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行動方案的通知》(浙政辦發〔2018〕45號)和 《浙江省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2018年改善醫療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細則的通知》(浙衛發〔2018〕23號)要求,讓便

民惠民服務更貼心,目前我院門診綜合服務中心等四大中心設置已完成(包括四大服務中心牌子及部分工作流程制作到位),人員到位。具體如下:

一、門診綜合服務中心

基本職能:醫療咨詢,導診,分診,接待體檢,預約掛號 (包括特需門診預約),提供便民服務,輪椅、健康資料發放,送病人住院辦手續,病歷資料復印,協助患者辦理特殊病種門診,病情證明蓋章等,特殊病種門診轉診,發放免費服藥卡,預檢分診,失物招領,協助血壓測量,患者小件物品臨時寄存、門診服務滿意度調查等。

二、投訴溝通中心

基本職能:目前有電話、網絡、意見箱等多種投訴途徑,方便于患者監督服務質量。

三、檢查預約中心

基本職能:配備1名專職人員,在一樓大廳設檢查預約服務臺,方便患者申請預約,完善檢查預約服務。

檢查由預約中心人員工作人員統一預約,發放預約號,并做好患者檢查引導。

四、入院準備中心

基本職能:由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引導患者或家屬完成住院預約、入院繳費、入院檢查檢驗安排等工作。

五、開展醫務社工或志愿者服務

第12篇

為更好打贏我區脫貧攻堅戰,在區委區政府和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正確領導下,我區基本醫療保障戰役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現將近期相關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 重點工作進展情況

(一)“198”政策落實,切實降低貧困人口就醫負擔。

截止2020年4月21日,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符合參保條件的應參保人口(0000)人,其中參加當年基本醫療保險(含大病保險或同類型保險)的(0000)人,參加當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達到100%,享受參保費用(個人繳費部分)財政補貼政策(4000)人。

建檔立卡貧困患病人口在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或按規定轉診的住院醫療費用,通過政府兜底機制個人實際報銷比例達到均達到要求(14、15年退出戶;16年、17年脫貧戶實行差異化兜底報銷比例80%)。截止2020年4月21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累計住院(2358)人次,總醫療費用(1317.031888)萬元,報銷醫療費用(1222.583133)萬元(其中:統籌基金支出(954.321636)萬元、統籌基金二次支出(51.404219)萬元、大病醫療基金支出(61.355391)萬元、醫療救助基金支出(120.521553)萬元、財政兜底基金支出(34.980334)萬元、醫療兜底手工補差(0)萬元),住院報銷達到90%。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持門診特殊慢性病卡,按規定在縣域內或異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的門診醫療費用,通過政府兜底機制個人實際報銷比例達到要求(14、15年退出戶;16、17年脫貧戶實行差異化兜底報銷比例70%)。截止2020年4月21日,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門診特殊慢性患者(3603)人次,總醫療費用(115.237626)萬元,報銷醫療費用(104.863856)萬元(其中:統籌基金支出(79.114957)萬元、大病醫療基金支出(2.620862)萬元、統籌基金二次支出(2.659704)萬元、醫療救助基金支出(15.123115)萬元、財政兜底基金支出(5.345218)萬元、醫療兜底手工補差(0)萬元)。

(二)在定點醫院設立綜合服務窗口,實現全區范圍內各項醫療保障政策的“一站式”信息交換和即時結算。根據自治區醫保局的統一部署,加快社會保險“一門式”經辦管理信息系統安裝使用。安排經辦人員到自治區醫保局醫保局參加業務培訓,區醫保局對定點醫療機構經辦人員進行培訓,從2019年6月14日起正式啟用廣西社會保險“一門式”經辦管理信息系統。

我區各醫療衛生機構已全部實行“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醫療兜底保障和醫療機構的信息系統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僅支付不高于個人負擔醫療費用的10%,門診特殊慢性病的,僅支付不高于個人負擔醫療費用的20%,其余費用由醫保經辦機構及商業保險公司與定點醫療機構結算。如在縣域外定點醫療機構無法直接結算的,由個人持相關票據向區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進行核報,保險公司負責支付醫療兜底保障費用,按“一站式”直接結算。

(三)全面實施區鎮村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管理,構建三級聯動的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平臺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目前,我區共轄11個鄉鎮、12個鄉鎮衛生院(中心衛生院),根據區扶貧辦提供國扶系統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4月7日,我區總貧困人口42288人,根據廣西全民健康信息平臺(人口健康信息業務應電子平臺)顯示,截止4月21日我區常住符合簽約條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簽約42236人,簽約率99.88%。并按照公共衛生要求定期進行隨訪。優先為婦幼、老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開展健康服務和慢性病綜合防治。

(四)29種門診特殊慢性病卡辦理進展情況。制定和印發《關于開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門診特殊慢性病鑒定發證工作的通知》()、關于開展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門診29種特殊慢性病集中認定的通知、關于第二次開展貧困人口門診29種特殊慢性病卡辦理工作的通知、關于第四次開展貧困人口門診29種特殊慢性病卡辦理工作的通知等四份文件,先后4次組織區人民醫院及市精神病醫院多名專家深入到各鎮開展慢性病集中認定,對確診的患者當場發放慢性病證并及時錄入醫保系統,確保先享受待遇后備案制度落到實處。根據各鎮上報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4月21日全區疑似患門診特殊慢性病5965人,符合辦理條件5556人,已辦卡5556人。

(五)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情況

1、縣級醫療機構建設。將區中醫醫院列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建設行動計劃,目前正在建設。

2、衛生院建設標準化建設情況。全區共有衛生院12所,目前業務用房面積達標12所,已全部達到標準化建設標準。

3、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情況。全區每個行政村設置1所政府辦村衛生室,共建設成178所,已全部符合標準化建設要求。每個村衛生室都配備有一個具有鄉村醫生資格以上的村醫。轄區村衛生室均實現醫保結算。

二、存在主要問題

(一)醫療救助工作開展不暢。機構改革后,醫療救助工作銜接不暢,目前貧困人口的醫療救助工作尚未開展。

(二)貧困人口慢性病情況改變,檢查辦證有延后。慢病屬于進展性疾病,原來摸排檢查不沒達到29種慢性疾病辦理標準的患者,病情改變達到辦理標準未能及時辦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面做到“應辦盡辦”。建立貧困人口慢性病辦證情況長期排查機制,對于貧困人口疑似慢性病未辦證人員,由當地鄉鎮政府組織鄉鎮衛生院、村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員及村醫加強跟蹤隨訪和健康管理,督促及時就醫、確診,及時申請辦證;對于疑似精神障礙、癲癇患者,由各鄉鎮政府組織到??漆t院檢查確診。對于未達到發證標準或不屬醫保慢性病病種范圍的,統一報送至區醫保局,醫保局加強與扶貧部門溝通,確保部門數據一致,各有關部門(扶貧工作隊、幫扶聯系人、簽約醫生等)要統一口徑,共同做好解釋說明工作。醫保部門繼續加強與民政局和保險公司的業務協調溝通聯系,確保貧困人員按政策規定結算報銷,重視機構改革后職能移交的相關工作,積極推進各項工作開展。

(二)全面做到“應簽盡簽”繼續抓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面落實家庭醫療的職責。真實做到“簽約ᅳ人、履約一人”,做到應簽盡簽。加大健康扶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對健康扶貧政策的認識。

(三)全面實施“先診療后付費”政策。加大對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先診療后付費”及“一站式”結算機制落實情況和收取住院押金檢查力度,嚴格要求各醫療機構按照區衛計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印發區農村住院患者區域內先診療后付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欽北衛計報﹝2017﹞38號)文件精神執行,并加大健康扶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對健康扶貧政策的認識。加強與區扶貧辦信息對接,要求各定點醫療機構對每個申請住院患者身份進行逐一排查,確保每位貧困住院患者均能享受“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年县| 宁阳县| 鲁山县| 科尔| 资阳市| 仪征市| 唐山市| 射洪县| 那曲县| 龙门县| 同江市| 曲阜市| 雅安市| 双牌县| 泾源县| 进贤县| 都昌县| 西畴县| 类乌齐县| 绍兴市| 河源市| 五家渠市| 乌拉特中旗| 宿州市| 牙克石市| 石景山区| 论坛| 德阳市| 阜城县| 仲巴县| 赤城县| 饶平县| 长武县| 永城市| 积石山| 托里县| 龙州县| 乡城县| 阿鲁科尔沁旗| 舒兰市| 武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