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操作技術

操作技術

時間:2022-10-14 08:25:1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操作技術,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操作技術

第1篇

《臨床技術操作規范》(以下簡稱《規范》)是建國以來我國第一部指導和規范全國臨床醫務人員診斷治療行為的學術巨著。

當前,醫學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廣大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不斷提高,給醫療衛生管理工作和臨床醫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衛生技術隊伍整體素質,規范各級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執業行為已經成為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勢在必行;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實施又為《規范》賦予了新的內容。

《規范》的編寫和出版旨在對臨床醫務人員的醫療、護理技術操作行為提出具體要求,使臨床診斷、治療、護理做到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使醫務人員的臨床醫療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此舉,將有利于提高廣大醫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利于提高醫療質量;有利于加強對醫療衛生工作的管理;有利于加速我國衛生事業的現代化進程;有利于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

《規范》內容豐富,涵蓋了臨床各個學科,以科學性、權威性、指導性、可操作性為主旨,供全國各級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在醫療實踐中遵循。

在衛生部的領導下,從2001年開始,中華醫學會牽頭組織了中華口腔醫學會、中華護理學會和中華醫學會的56個與臨床專業密切相關的專科分會的數千名專家,著手編寫《臨床技術操作規范》。為了高質量的完成衛生部委托的《規范》編寫任務,各學會和專科分會都組織了本學科最強的專家陣容,其中有老一輩醫學專家,有兩院院士,有學科帶頭人,還有近年來嶄露頭角的中青年業務骨干。專家們認真貫徹“”,力求使《規范》既能反映我國醫療技術發展的水平,又結合全國各級醫療機構具體情況,既具有學術權威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經過反復論證、反復征求意見、反復修改,完成了《規范》的編寫和出版。

中華醫學會組織這樣大規模的《規范》編寫工作,問題和不足在所難免,希望各級衛生管理部門和廣大臨床醫務人員對《規范》在實施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我們,以便再版時修正,讓《規范》能夠更好的指導臨床工作,促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規范》按學科以分冊的形式陸續出版。

第2篇

【關鍵詞】  仿真操作演示; 護理技術操作考核; 護理人員

           護理操作仿真操作演示是按實踐教學要求采用直觀教學,所謂仿真,其實就是較真實的操作演示,通過多角色扮演、情境教學,操作人員、病人均為護理人員扮演,除個別創傷性大的操作之外,全部以真人示范,達到一個真實的目的,使觀看的人有真實感,與“病人”感同身受,對各項操作更有了不同的感觀,印象更加深刻,在仿真操作演示也中更注重護理專業知識和人文知識與護理基本技能的結合,達到提高操作考核成績及其它各項指標的作用。我院在2007年11月對24名1~3年工作年資的護士進行操作考核,12名經自己練習后6天后進行考核,12名經在操作考核前觀看仿真操作演示后考核,兩組比較發現了經仿真操作演示后考核無論在總成績、最高成績、平均成績及溝通能力等各項指標均有突出的表現。

1  對象

   

2007年10月選擇24名均為1~3年工作年資的護士,均為女性,年齡21~24歲,平均年齡22歲,均為護理大專畢業,24名護士在學歷、年資、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分組方法

     

將24名護士分為兩組,實驗組及對照組,隨機選擇12名護士為對照組,12名為實驗組。

2.2  實施辦法

   

實驗組:  12名護士在考核前觀看護理操作仿真演示,由各科室的5年年資以上的護理骨干進行操作演示,“病人”的扮演者均是參加考核的護理人員。12名護士通過觀看護理操作仿真演示后再通過自己練習6天后進行考核。

   

對照組:12名護士每人隨機分派一項所理操作,通過自己練習,6天后每人進行所分派的一項護理技術操作考核。

3  結果

   

從表1可見,對兩組總成績、最高成績、平均成績及溝通能力等各項指標作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各項指標比較(略)

4  討論

4.1  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前進行護理操作仿真演示有助于改善學習態度、提升護士的操作技能及溝通能力

   

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前進行護理操作仿真演示有助于改善學習態度、提升護士的操作技能及溝通能力, 特別是1~3年年資的護士,在醫院的護理人員中占較大比例,而且均在臨床中較重要的部門工作,如何提升她們的護理技術操作技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而重要的是她們的溝通能力還處于初級階段,傳統的護理操作演示,多以假人模型為操作對象,所以多采用無聲的操作,只著重操作本身,而忽略了與病人的溝通,忽略了病人的感受,提不起護理人員學習的興趣。護理仿真操作演示更真實、更貼近臨床,因演示人及病人均是就是護理人員,能更好的激發她們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夠通過示教的護理人員掌握容易犯錯誤的地方,及時糾正。每人都感覺到有上臺示教的可能性,從而在平常的學習中有一定的壓力,更加主動的學習。更因為零距離的操作,能細致的觀察操作過程,使護理人員通過觀看示教了解到護理操作之美,從而激發其學習操作的興趣。操作過程中突出操作前做好解釋,操作中密切與病人交流,關心體貼病人,隨時詢問病人的感受,進一步體現人性化服務,注重溝通,改變無聲的操作,護理人員護理操作的輕、快、準,是不能完全為病人解決痛苦,只有通過溝通,解決病人的心理問題,才能真正解決病人的痛苦。仿真操作的“人真做”,相互練習,既提高了操作技能,又培養了學習的熱情,使操作更貼近臨床,培養護理人員學會運用科學的護理方法即視、觸、叩、聽等,以及掌握評估病人的技能,提高了護理人員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幫助護理人員正確的掌握操作,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4.2  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前進行護理操作仿真演示有助于操作考核的各項指標的提升

   

護理技術操作是護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直接影響患者的康復效果,且與患者的舒適、安全息息相關,因而在護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臨床護理人員進行考核和競賽的主要內容之一。而護理仿真操作演示讓護理人員直觀感受基本設施、物品定位、工作流程及環境要求等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實際應用。體現護理互動的過程與效果。能在直觀下演示與應用,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提高了技能操作的準確性、連貫性、規范性,注重了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進行護理操作仿真演示,低年資護士表現出對護理操作的較強烈的反應,演示后即有上臺操作者,反應很踴躍,無出現厭煩情緒,經技術水平高、溝通能力強、專業素質強的高年資護士的操作演示下,平時一些操作不嚴謹、隨意發揮、動作粗枝大葉并帶有不屑一顧的神情也無得到改善。而且通過“病人”的扮演使到護理人員對操作更加印象深刻,而且與病人感同身受,操作起來更加注意病人的感受,真正的做到痛病人所痛,由此可見在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前進行護理仿真操作演示的方法,不僅有利于各項護理技術操作的規范性、統一性,而且對提高護理操作考核的總成績、最高成績、平均成績、及格率及溝通能力等各項指標均有很大的作用。

5  結論

   

應用在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前進行護理仿真操作演示的方法,不僅有利于各項護理技術操作的規范性、統一性,而且對提高護理操作考核的優秀率等各項指標及溝通能力有很大的作用。通過多角色扮演、情境教學,注重護理專業知識和人文知識與護理基本技能的結合,還充分發揮了護理人員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為培養全面發展的護理人才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第3篇

關鍵詞:資源整合;異構數據庫;互操作;聯邦式數據庫

中圖分類號:TP392文獻標識碼: A

一、異構數據庫互操作的概念

異構數據庫(Heterogeneous Database)集成是數據庫技術從完全集中到邏輯集中、物理分布(傳統分布式數據庫)乃至邏輯分布、物理分布(異構數據庫)這一發展過程的結果,也是兼顧已有系統自治性并實現新的數據共享這一現實需求的有效手段。

異構數據庫的異構特征包括兩個級別:系統一級的異構和語言一級的異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計算機體系結構的異構:各個參與的數據庫可以分別運行在大型機、小型機、工作站、PC或嵌入式系統中。

(2)操作系統的異構:各個數據庫系統的基礎操作系統可以是Unix, Windows NT,Linux等。

(3)數據庫管理系統的異構:一種是數據庫概念模式的異構:有層次、網狀、關系和面向對象四種;另一種是數據庫物理模式的異構:指概念模式相同,但數據結構不同,比如Oracle與SQL Server同屬關系型,但結構不同。

二、實現異構數據庫互操作的途徑

面對異構數據庫的互操作需求,主要從兩個方面同時進行努力:一是建立標準,即建立統一的數據庫規范,消除由于標準的不完善而造成的各數據庫系統間的差異;二是構建異構數據庫互操作平臺,實現對多個異構數據庫的透明訪問。

隨著對數據庫互操作問題的深入研究,基于不同角度,許多研究者提出了可行的異構數據庫互操作途徑,這些途徑在實現互操作的深度、廣度和高度上各不相同,都有各自所適應的特定環境和需求。從異構數據庫的核心思想出發,把實現互操作的途徑歸納為兩大類。

1、系統級異構互操作

對于DBMS系統一級異構的網絡環境下的數據庫互操作,主要有四種實現途徑。

(1)數據庫網關(Database Gateway)

數據庫網關是一種中繼器,它能提供應用級的異構數據庫集成的手段。網關的主要作用是轉換和通信。

數據庫網關可以建立比較穩定和透明的數據庫互操作,但是其缺點也較為明顯。諸如不關心如何屏蔽數據庫之間的異構性,不支持事務處理,資源冗余,用戶受限于數據庫廠商,不能任意選擇客戶機平臺及目標數據庫等問題。

(2)公共協議/數據轉換協議技術

公共協議是異構數據庫進行通信時采用的公認的數據協議,即公認的系統間傳遞SQL請求和結果的形式。最常見的協議是ANSI/ISO的關系數據存取(RDA)標準、SGA(SQL Access Group)規范和IBM的分布式關系數據庫結構(DRDA)。

數據庫網關相比,公共協議更具有可擴充性和開放性,能較好地實現異構數據庫的透明訪問、支持多種網絡協議和多種客戶平臺,是實現異構數據庫互操作的有效途徑之一。

公共協議/數據轉換協議的缺點是協議本身的低效率帶來的速度問題。

(3)公共編程接口

公共編程接口包括客戶應用編程界面(CAPI)和服務器應用編程界面(SAPI)。CAPI是一組過程庫,通常駐留在客戶端,通過裝載后端專用的驅動程序訪問不同的數據庫。SAPI提供一個應用編程界面,控制服務器與客戶應用請求和目標數據庫之間的交互。如Microsoft 的ODBC、Oracle的SQL*NET 以及IDAPI。其優點有:由于提供了統一的調用級接口,使用戶免除了應用程序隨數據庫改變而改變的痛苦;通過API可使應用程序直接操縱數據庫中的數據。

(4)中間件技術(Middle Ware)

中間件是處于應用程序及應用程序所在系統的內部工作方式之間的軟件,它的基本思想是在各后端數據源和前端應用程序之間建立一個抽象層。把應用程序與系統所依附軟件的較低層細節和復雜性隔離開來,使應用程序開發者只處理某種類型的單個API,而其他細節則可以由中間件處理。這樣就使系統對每個不同數據源的操作變成對單一的中間件的操作,而后再對中間件進行異構處理。使用中間件技術解決異構數據庫集成的問題,將會給系統集成帶來很多的好處。這是因為中間件不僅能夠使得前端用戶訪問后端的異構數據庫實現透明化,并且保證了訪問接口的開放性,這樣可以使系統在以后功能上的擴展更加方便。通過中間件來訪問數據庫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所有的客戶端的請求都發送到了中間件上,減輕了數據庫服務器的負擔,保證了數據庫服務器的性能不會降低。

2、數據結構與語義級異構互操作

目前,對于數據結構和語義一級異構的數據庫互操作的研究有緊密耦合和松散耦合兩種思想,具體體現于多數據庫系統、聯邦數據庫系統和分布式數據庫系統三種方法。

(1)多數據庫系統

所謂多數據庫系統就是一種能夠接受和容納多個異構數據庫的系統,允許各個異構數據庫的“自治性”。多數據庫系統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是相對于如集中式數據庫系統或分布式數據庫系統那種邏輯上具有同一管理系統而言的,它以多元和分布為主要特征。多元是指它多個彼此區別的集中式或分布式數據庫系統;分布則是指數據分布在不同場地的數據庫系統中,由各自的管理系統進行管理。

(2)分布式數據庫(Distributed Database)

分布式數據庫的基本思想是拋棄原有的數據庫系統,在網絡環境下建立分布的數據庫系統,在體系結構、事務處理模型等方面重新設計從而解決信息共享與互操作問題。分布式數據庫系統分為同質分布式數據庫和異質分布式數據庫。像 Oracle、Sybase、Informix 等都是同質分布式數據庫系統,這類系統的實現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一些。異質分布式數據庫管理系統大多是在已有的一些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基礎上實現的。

(3)聯邦式數據庫(Federated Database)

聯邦式數據庫系統是網絡技術和分布式數據庫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它是由一組能協調工作,又可以獨立自治的部件數據庫組成。它可以是原先不分布的,又可以是分布的,具有分布性、自治性、異構性三大特性。

聯邦式數據庫與分布式數據庫系統的區別在于:分布式數據庫系統雖然在物理上是分散的,但因為有統一的數據模型及全局數據模式,所以它在邏輯上卻是集中的,因此用戶感覺到的是一個完整的數據庫。顯然,這種系統可用于某個專用領域的系統,但不適于不同領域間的異構系統的集成。相反地,聯邦式數據庫系統是由在不同結點上松散耦合分布的異構成員數據庫構成,各聯邦成員間的一種松散結合。構成聯邦成員的可以是一個集中式數據庫,也可以是一個分布式數據庫,它們可以根據需要(按某種組合)加邦或者根據需要退出聯邦。聯邦式數據庫沒有全局模式,各子系統(即聯邦成員)按自己的需求建立各自的數據模式。其成員之間的數據共享關系,通過由協商確定的輸入/輸出模式來建立,單個成員有權拒絕或允許其它成員結點對它的訪問。因此,它能夠支持多庫系統的分布性、異構性和自治性,使之產生滿意的集成。

三、結束語

當前Web應用程序廣泛采用B/S結構,其并發性決定了多用戶同時訪問數據庫的問題。實踐證明只有充分解決異構數據庫的互操作技術,才能提高數據庫的訪問效率,改善Web應用,從而減少系統開銷,大大提高整個Web應用系統的運行效率。

參考文獻

[1] 王秀義.基于JDBC的數據庫連接池及實現.計算機系統應用,2005.4

[2] 鄭振楣, 于戈等編著.分布式數據庫.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98.

第4篇

【關鍵詞】汽車; 駕駛技術; 安全操作

前言

汽車雖給人們帶來便利的交通,加快生活節奏,提高了生產生活的效率,但它的危險性給人們帶來巨大損失和傷害。根據資料調查顯示,我國交通事故不斷地增加,導致死亡的人數越來越多,從而給無數家庭帶來了沉重的傷害,且財產 的損失也隨之大大地增加。這些交通事故的發生基本上是由 駕駛員駕駛行為不當所引起的。如果駕駛員對自己的駕駛行 為始終嚴格地進行規范,就會有效地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因 此,汽車駕駛安全操作技術具有重要的作用。

1駕駛員能力要求

駕駛員在買車或開車前,要選擇自己熟悉的車型,避免意外發生。如果駕駛員所駕駛的車輛是手動檔,就需要對機構的組 成部分和具置進行準確的操縱,機構的組成部分包括: 方向盤、變速器操縱桿、駐車制動操縱桿、離合器踏板、制動踏板、 油門踏板。由于自動擋車輛沒有離合器踏板,因此駕駛員開車 時不能按照手動擋的方式而駕駛,不能將無極變速器、車輛的 制動踏板當作離合器踏板進行使用,這樣就會有效地減少交通 事故的發生。在行車之前,必須根據駕駛員的實際情況進行座椅的調整,以避免駕 駛員開車時的視線不被方向盤遮擋住,這樣就可以將交通標志 和儀表盤看的更清楚,從而確保行車的安全以及舒適性。

2汽車制動技術的控制

在汽車行駛過程中,駕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對安全駕駛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科學合理地運用汽車制動技術以及掌握操作技巧,是在拿到駕駛證前必須掌握的技術。如果駕駛員是初學者,一般對路面的形式不太熟悉,且心理素質也不高,車輛遇到違章以及出現異常情況時, 駕駛員就會盲目的采取緊急制動措施,這樣就會引起交通事故的發生。在開車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幾點

2.1 謹慎起步

在發動汽車時,經常出現撞車壓人和墜車、溜滑的現象,所以在發動時,應注意行車周圍的環境安全,切記行車速度過快。汽車起步時壓人, 一般都 發生在后輪;起步時撞車 ,一般都是與后面超 越車相撞。其原因是起步時未發出信號或未仔細觀察車輛前后左右的情況。起步時應根據裝載情況, 采用適當的方法:下 坡起步不可利用滑行帶動發動機 ,以免抬離 合器時造成車輛抖動;上坡起步要注意要領 , 手制動桿不宜放得過遲, 也不宜放得過早。撞到后面的車輛或障礙物 ,嚴重時 ,車輛會失 去控制 ,造成翻車傷人的重大事故。為防止 起步后溜, 起步時應采取下列措施 :①盡量 避免在坡道上停車, 尤其要避免在上坡道上 停車。不能避免時, 應在車輪后面塞上三角 木或磚石等物。 ②一旦發生溜滑 ,應立即制 動停車,重新起步,不可在車輛后溜中強行起 步前進,以免損壞車輛機件,造成車輛失控。

2.2 準確轉向

汽車在轉向時,由于行車空間范圍窄、視線被阻擋、速度過快等原因而發生翻車、裝車等意外事故。一般車速太快 ,轉向太急則容易發生轉向翻車;在對彎道和車輛轉彎半時徑掌握不準時容易導致前外輪掉入彎道外側或內后輪掉入彎道內側的溝塹里,發生轉向掉溝;而汽車轉向不足, 車輛的前外側就可能碰刮到前方的障礙 ;轉向過大,車 輛的內后輪就可能碰刮內彎道的障礙,容易發生碰刮障礙。

2.3小心倒車

撞壓行人、掉溝、碰撞等是在倒車過程中經常發生的現象。駕駛員在倒車過程中必須做到起步緩慢、不斷鳴號、觀察倒車場地行人車輛情況等要求,還要做到倒車前調整好車置, 觀察倒車路 線。倒車中注意力應重點放在觀察和判斷車 體與障礙的位置上 ,倒車和前行 都要留有余地 ,倒車時一腳踩油門 ,一腳踩在 制動踏板上 , 準備隨時停車, 車一旦停不住 , 立即運用手制動,確保安全。

2.4遵章超車

超車時引發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行車時,駕駛員必須保證視線清晰、主動避讓往來車輛。在交叉路口、丁字路口、 鐵路口等處嚴謹超車。超車時 ,不宜過于靠邊,車 速不宜過快,避免超車中突然從公路 兩側叉路上駛出車輛, 擋住超越車或被超越 車的行駛路線,。超車時要遵章超車,否則很容易引起撞車、掉溝翻車和碰撞等事故。

2.5其他

在形車過程中,通常出現搶道、粗魯行車進而引發事故的現象,為創建文明友好的行車環境,駕駛員有必要做到主動讓車,做到路面、車速一起讓,保證超越車 順利通過;禮貌行車,遵守安全為重、禮讓在先的原則;保持車距,與前車保持的間距以前車 在任何情況下停車時后車均能安全停住為準;合理停車,選擇堅硬 、平坦、寬闊和 交通情況簡單的地段停車, 停車時要提前減 速,鳴號示意, 徐徐靠邊。停車后要認真檢查 手制動是否拉緊 , 點火開關是否關閉等。

3 掌握惡劣天氣駕駛技術

3.1 霧霾天氣駕車

霧霾導致能見度低,駕駛員視線模糊,無法準確判斷行車環境。所以,車輛在行進的過程中需要將防霧 燈、尾燈和近光燈打開,從而可以對前方車輛的動態和行人的 動態進行掌握和了解,以確保駕駛員的能見度。對于允許鳴笛 的路段來說,可以通過適當的鳴笛以示提醒,要與其他駕駛員 及時地進行信息的交換,以此引起車輛和行人的警惕性。若能 見度低于 10 m 以下,必須將霧燈和尾燈打開,可以先將車輛停 靠在路邊,當路況有些的改善時再繼續進行行駛。若車輛在高 速公路上行駛,應確保前后車輛的距離,適當地控制車速,禁止 隨意停車,以此防止車輛追尾事件的發生。

3.2 陰雨天氣駕車

雨季是交通事故頻發的季節,由于光線暗、路面滑、雨天心情壓抑等原因造成事故發生。汽車在開動前,應嚴格 地檢查汽車的制動器、刮水器以及發動機罩的封閉等情況,檢 查輪胎的氣壓,以確保輪胎氣壓處于正常狀態,這是汽車行駛 的根本保障。同時,在陰雨天氣行車的速度應放緩,在進入積 水位置時,應對車速進行有效的控制,并確保行車處于低速的 狀態。如果路面沒有積水,應將車速控制在一定范圍內,車速 過快會對輪胎和地面的附著力產生嚴重的影響,從而使制動效 果得到一定的降低。另外,如果汽車在積水路面行駛,制動蹄 和制動鼓之間的積水可能會導致制動的不靈,這時駕駛員應保 持穩定,將速度減緩且輕踩制動踏板和加速踏板,通過反復的 操作就可以除去水分。

3.3冰雪天氣駕車

冰雪天氣是對駕駛員駕車技術的嚴厲考驗,由于下過雪后,路面結冰,導致路面非常滑。因此,駕駛員要特別注意,對冰雪路面的特點進行充分的了解,通 常車輛的行駛與駕駛員的意愿不相符,制動的距離較長,駕駛 員在行駛的過程中應有良好的預見性,對可能發生的時間進行 及時的判斷,并有針對性地采取防范措施;汽車不管是起步還是中途加速,應緩慢加油,輕踩制動板,禁止猛踩急抬,這樣 就可以防止失控以及輪胎打滑現象的出現。

結語

近年來,重大交通事故頻發,均因駕駛員車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不遵守行車章程等原因造成。所以,駕駛員必須知道,汽車駕駛安全操作技術在交通運行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掌握好汽車駕駛安全操作技術,不僅可以提高行車的安全,還能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第5篇

LNG理化性質:

1、名稱:液化天然氣 (主要成分是甲烷。LNG無色、無味、無毒且無腐蝕性,甲烷對人基本無毒,但濃度過高時,使空氣中氧含量明顯降低,使人窒息。當空氣中甲烷達25%~30%時,可引起頭痛、頭暈、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濟失調。若不及時脫離,可致窒息死亡。皮膚接觸液化本品,可致凍傷。 其體積約為同量氣態天然氣體積的1/600,LNG的重量僅為同體積水的45%左右)

LNG的危害:

1. 甲烷對人基本無毒,但濃度過高時,使空氣中氧含量明顯降低,使人窒息。當空氣中甲烷達25%-30%時,可引起頭痛、頭暈、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濟失調。若不及時脫離,可致窒息死亡。

2. 甲烷沸點-161.5℃ ,皮膚接觸可致嚴重凍傷。

3. 危險特性: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與強氧化劑接觸劇烈反應。

4.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5. 環境標準: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 50mg/m3

應急處置及防護措施:

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電源、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戴低溫手套、穿低溫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泄露的介質進入廢液收集池,及時聯系啟動LNG裝車站泡沫液系統,對泄露的LNG在廢液收集池進行集中處理。

防護措施

1.拆、裝鶴臂嚴格使用防爆工器具。

2.使用低溫防護手套,使用低溫防護面具。

3.正確穿戴低溫服進行作業。

急救措施

1.皮膚接觸:若有凍傷,就醫治療。

2.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3.滅火方法:切斷泄漏介質,若不能立即切斷泄露介質,則不允許熄滅正在燃燒的介質,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LNG裝車操作規程:

1. 檢查進站槽車(確認槽車罐體使用證、道路運輸證及駕駛員和押運員從業資格證等證件有效并且人證相符)。

2. 對槽車進行車輛狀況和安全附件進行檢查,確認槽車符合裝車條件,罐內余壓小于0.2Mpa,填寫LNG裝車記錄本。

3. 指引槽車駛入裝車停車位熄火,駕駛員交出車輛鑰匙,用三角墊木固定槽車位置,連接靜電接地線。

4. 充裝鶴臂液相接口與槽車液相接口連接,并用氮氣吹掃置換,帶壓開關放空閥,置換連接處鶴管內空氣,(不少于3次),先關閉放空閥,再關閉氮氣吹掃閥,鶴管置換結束。

5. 打開氮氣充壓閥,對鶴臂沖壓至0.5mpa,氣密,確認連接可靠。

6. 控制裝車泵出口壓力不低于0.3mpa,確保泵后壓力不低于槽車壓力,LNG能順利進入槽車。

7. 緩慢稍開槽車上進液閥,對槽車進行預冷,待槽車壓力下降到0.1mpa以下,說明預冷結束。

8. 通知中控準備裝車,對裝車泵提頻率,頻率不超90HZ,全開上、下進液閥,同時關閉回流閥,對槽車充裝。

9. 槽車充裝量達到90%時,微開槽車測滿閥待有液噴出,關閉槽車下進液閥,關閉鶴臂液相閥,打開氮氣閥門,將管道殘液由上進液閥吹掃進槽車,后關閉上進液閥同時關閉氮氣閥,打開放空閥泄壓后拆除裝車臂與槽車連接口。

10.充裝完畢,車輛靜置3min后,槽車壓力、液位穩定后,拆除靜電接地線,移除三角木,將鑰匙交還駕駛員,指引駛出。

11.LNG裝車區同時作業人員不得超過9人。

LNG裝車安全管理規定:

為了加強LNG裝車安全管理,杜絕操作環節中安全隱患,保證人員和財產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1. 進入廠區車輛,必須具有危險化學品運輸證等相關證件,并按規定進行登記。

2. 車上人員攜帶的打火機、香煙及手機等火種交由門衛;車輛進入廠區時,必須在排氣管安裝阻火裝置,進入裝車臺槽車必須在指定位置停車,熄火并手剎制動,操作人員連接靜電接地線和氣液相管。

3. 裝車過程中,操作工和司機不得離開裝車臺,要隨時注意槽車和裝卸臺壓力、溫度變化,與軟管保持兩米以上安全距離;嚴禁充裝過程中槽車現場放散。如遇槽車壓力高于0.5MPa還有繼續上漲趨勢時應及時報告值班長及相關技術人員。

4. 裝車過程中嚴禁煙火,使用不易產生火花的防爆工具。

第6篇

關鍵詞: 甲醇生產; 精餾工段; 操作技術

中圖分類號: TQ2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9-8631(2010)06-0076-01

精餾工段是工業生產甲醇的一道主要工序,也是控制甲醇質量最為關鍵的環節,榆林天然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2#裝置用的精餾塔是由2003年技改將原來的浮閥塔改成填料塔,而且,它的前面工序轉化、合成工藝狀況也發生變化,精餾的操作和原來的操作方法完全不一樣,剛開車,采出甲醇質量沒有保證,尤其水分時常超標,經過一年多的摸索、實踐,終于攻破這一難題,保證產品質量。筆者就參與技改后,合精主控過程中的一些經驗予以總結。

精餾塔的正常操作,主要應掌握三個平衡:即物料平衡、汽液平衡、熱量平衡,他們三者的關系相輔相成,其中之一被破壞,其他平衡也不存在。物料平衡的建立,是衡量精餾塔內操作的穩定程度,它表現在塔的能力大小和產品質量的好壞;汽液平衡是靠調節塔的操作條件溫度、壓力及塔板上的氣液接觸情況來達到,一般情況,壓力已選定,塔板上的汽液組成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物料平衡與汽液平衡也密切相關,當物料平衡時,這時各塔板具有一定汽液平衡組成,當進料量或采出量發生變化破壞平衡時,塔板上的溫度隨著變化,汽液平衡被打破。熱量平衡是實現前兩個平衡基礎,又依附于物料平衡和汽液平衡。

精餾的操作,就是通過調節手段,掌握好三個平衡,一般都是根據塔的負荷,選擇塔釜供熱量,建立熱平衡;隨之各塔板上達到一定的汽液平衡,然后通過物料平衡作為經常調節的手段,來控制熱量平衡和汽液平衡的穩定。

一、精餾系統的開車

當開車前準備工作做好后如安全設施齊全、電器、儀表公用工程介質準備就緒后,對主預塔用水和水蒸氣進行假物料試車,然后用氮氣置換,由于本工序是常壓精餾,設備為常壓設備,所以采用連續置換的方式,置換合格指標時O2

二、選擇合適的進料板、進料狀態

榆林天然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1#、2#裝置采用的是雙塔精餾,預精餾塔四十八塊板,主精餾塔八十塊板,進料板在十八、二十四、二十六、三十塊板,進料板的選擇是根據進料組分的變化及時調整,當輕組分含量比較多時,選用上邊的進料板,當重組分含量比較高時,選用下邊進料板,使得進料組分與進料塔板上的組分接近。在精餾過程中,進料狀態的選擇也至關重要,精餾塔的進料狀態有五種:(1)冷進料;(2)泡點進料;(3)氣液混合進料;(4)飽和蒸汽進料;(5)過熱蒸汽進料。在實際操作中通過預塔蒸汽調節使主塔進料盡量接近泡點進料,這樣既節約塔釜的蒸汽量,又便于甲醇的分離。

三、控制塔釜熱負荷

榆林天然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精餾熱負荷是蒸汽和轉化氣,首先要有足夠的的蒸汽量和轉化氣量,且量要穩定,不能聚升聚降,若蒸汽量或轉化氣量不穩定,則塔內上升汽量也相應變化,則填料間建立的汽液平衡被破壞,產品質量無法保證。若塔釜熱負荷過低,塔板上建立氣液平衡被打破,塔板上就會發生漏液現象。若塔釜熱負荷過高或加蒸汽、轉化氣過快,塔內上升氣流速度過快,阻止塔內液相下流,易造成液泛。

1. 避免塔板漏液現象。若塔釜熱負荷過低,氣相托力太小,塔板易發生漏液現象,這時提餾段溫度下降,回流量降低,這時,如不及時調整進料量、采出量,將造成精餾段溫差變大,采出產品水份可能超標。采取措施:加大塔釜熱負荷,減少進料量、采出量,但調整過程必須緩慢。

2. 避免液泛現象發生。若塔釜熱負荷過大或加量過快易發生液泛,這時提留段溫度大幅上漲,回流槽液位上漲。

四、選擇合適的進料量、回流比、采出量

采出量的大小必須保證回流比達到2-2.5,當然回流比大些,產品質量有保證,但太大造成熱量及泵的損耗增大,在目前合成工況下粗甲醇中甲醇含量78%左右,所以采出量是進料量78%左右比較合理,若采出量過大,則物料平衡被破壞。

粗甲醇的精餾的進料量發生變化,就會破壞塔內物料平衡和汽液平衡,引起塔內溫度的變化。所以,操作中增加或減少進料量時一定要緩慢,要根據精餾段、提餾段溫度變化來加或減進料量,盡可能使提餾段溫度不要變化太大,主要控制靈敏板溫度即第5塊板溫度在108±5℃,如果進料量太大,很可能引起淹塔現象。

一般情況,在一定工況下選定合適的進料量后,主要通過調節采出控制產品質量,采出的大小主要依據塔板的溫差,塔頂溫度TR-516與塔頂氣相溫度TR-526的溫差不能超過3度,TR-517、TR-518、TR-519溫差一般不能超過2度。

五、控制游離酸的含量

第7篇

1 靜脈輸液配藥的方法

1.1 玻璃安瓿的切割及消毒 首先切忌用鑷子等物品敲開安瓿。割鋸痕應于頸端的3/4周,割鋸后用75%酒精棉簽擦拭1次,徒手掰開,減少藥物中玻璃微粒的污染。

1.2 抽取安瓿內藥液及瓶裝粉劑藥物的溶液

1.2.1 正確抽取藥液 通常選用9~12號針頭,針頭應置于安瓿的中部抽取藥液。避免用注射器直接抽取,因注射器短、吸入口徑大并直接貼住切口處,抽取時會把安瓿內及切口處的微粒全部吸入到注射器內。對粉劑如青霉素等稀釋時溶酶量應在3 ml以上,充分溶解后抽凈,以減少藥瓶中殘留的有效藥量。

1.2.2減少和避免藥物泡沫的產生 對肝利欣、復方丹參等易產生泡沫的藥物,抽取藥液時將針頭斜面全部侵入藥液中,并保持斜面向下;加藥前排盡針內氣體;加藥時左手將液體瓶傾斜并固定,傾斜度以能全部侵過針頭斜面為宜,加藥時針頭注入液體內,使藥液直接進入液體,不會產生泡沫,從而保證藥物的足量供給。

1.2.3 防止加藥時針頭堵塞 配置瓶裝粉劑如青霉素、先鋒霉素時,可采用斜面法。將針頭斜面向上背對側手掌心,讓斜面的背面接觸瓶塞,使針梗與瓶塞成60°~80°,以針尖為支點,微向下用力,順瓶塞凹,迅速穿過瓶塞,針頭堵塞率僅為1.1%,大大提高了加藥速度,減少了瓶塞微粒的污染。

2 一般穿刺部位選擇的原則

2.1 根據穿刺的部位和時間 一般注射量大、時間短者可選用大靜脈;需長期輸液者由遠端末梢小靜脈開始。

2.2 根據藥物的性質 有刺激性、黏稠度大的藥物宜選用較大的血管。

2.3 根據病人靜脈的狀況 一般多選用平直柔軟有彈性的靜脈,注意皮膚狀況,有淤傷、血腫應避開,已多次穿刺的部位應避免再次穿刺。

2.4 根據病人的安全、活動和舒適的需要 靜脈穿刺的部位應盡量選擇病人活動限制最小的部位,如避免關節部位等。

2.5 老年人穿刺注意事項 老人血管彈性差,表現為硬、脆、滑,這樣就增加了靜脈穿刺的難度;體質瘦弱的老人皮膚松弛,針頭不易固定;慢性病和體質差的老人血管脆性、通透性強,容易漏針,使藥物滲入皮下組織。而老年人對疼痛、腫脹又不敏感,如發現的不及時,嚴重者可導致局部皮膚組織壞死。另外,年老體弱者,最好選擇臥床輸液,以減少因輸液時間過長體力的消耗。

3 輸液排氣的方法

3.1 兩步排氣法 靜脈輸液時微量空氣進入靜脈,是臨床上較常見的問題,它確實給病人帶來一些心理壓力。兩步排氣法是有效的解決方法,當液體流至輸液管下端距末端連接輸入針2 cm時,關閉開關,消毒皮膚后再緩慢打開開關,均勻排放液體,直至輸液管及針頭內空氣排盡,關閉開關。

3.2 彈擊輸液管終端濾器 為預防頭皮針硅膠管進空氣,可在輸液排氣時,當液體流至終端濾器時,速將其至于垂直,同時不斷彈擊終端濾器外壁,即可排出終端濾器內所有空氣。

4 促進淺靜脈充盈的方法

4.1 熱敷、輕拍靜脈及局部外涂血管擴張劑 對血管條件差的病人,可局部涂1%硝酸甘油、2%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同時輔以熱敷,能迅速擴張表淺小靜脈,促進血液循環,提高穿刺成功率。

4.2 正確繃扎止血帶 止血帶的繃扎位置一般離穿刺點約10~15 cm為佳,保持松緊適宜。

4.3 非握拳穿刺法 將病人被穿刺手自然放置,護士用左手將其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狀,可有效克服緊握拳時指掌關節妨礙進針的缺點,充分顯露靜脈,提高穿刺成功率。

5 輸液完畢時拔針時機和方法

5.1 拔針時機 輸液瓶內液體流盡,輸液管殘留液面下降速度明顯減慢或停止,而殘留量高度為2.2 cm左右為宜。

5.2 拔針方法 拔針前將調節器移至輸液器終端濾器上緣處夾管不易回血,拔針后不易滴血,可有效防止回血涌出針頭,污染病人皮膚、被罩、地面等。輕壓皮膚,迅速拔針,拔針后再稍用力按壓。不主張在用力按壓血管時拔針,因可導致血管的機械性損傷。

6 拔針后按壓方法及時間

6.1 直壓法 輸液拔針后,如按壓方法不正確或按壓時間過短,易致皮下淤血,不僅增加病人的身心痛苦,而且給日后的靜脈穿刺帶來困難。拔針后左手拇指同時壓迫皮膚針眼與血管針眼4 min左右為宜。

6.2 平臥曲肘舉手法 將被輸液側上肢在平臥狀態下曲肘90°并舉手2~3 min;坐位及站立患者則應將上肢舉起,手超過頭頂水平2~3 min。

第8篇

■ 信息技術促進操作技能的形成

操作技能的形成分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練四個階段。將信息技術有效應用于這四個階段,能夠突破技術學習的重難點,輔助學生操作技能的形成。

1.操作定向階段

快速定向:在勞技課的實踐活動中,操作定向是指讓學生明確操作的目的、要求和正確的操作方法。此時,多媒體教學可以準確地傳遞有關操作本身的各種信息,包括操作步驟、操作方法、操作要求、操作結果等。如在六年級上冊《金屬絲晾衣架的制作》中,簡單的步驟示意圖能夠將制作金屬絲晾衣架的操作順序呈現給學生,排除了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干擾因素,使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知道做什么與怎么做。

精確定向:如在學習金工銼與臺鉗的使用方法時,正確的操作方法是右手握銼柄,用力方向與銼的方向一致,左手握住銼頭處,銼的方向與工件成45度角,還要保持銼成水平狀態。示范的過程是在運動狀態下進行的,由于操作的要點多且要同時完成動作,對學生來說難度很大。教師在演示講解后可以將多個要點以一張靜止的示意圖來進行總結,用圖片來強化正確的操作方法。

分層定向:在六年級上冊《緞帶繡多層玫瑰》一課中,影響玫瑰花繡制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繡制方法可以繡制出效果不同的玫瑰花。因此學生的操作定向是不同的,不同的構思會使學生建立起不同的操作定向。下表的呈現可以幫助學生構思緞帶繡玫瑰花的形態,選擇相應的繡制方法,建立不同的操作定向。

2.操作模仿階段

如在鎖針的針法教學中,鎖針的操作是由插針、繞線、拉線三個基本動作組成的,除了可以將鎖針的分解動作以靜止圖片展示外,還可以將連續的動作畫面(動畫或視頻)循環播放,使學生在模仿中掌握技術要領。在鉤針、毛衣針、鋸、銼等工具使用的操作技能學習中,以多媒體形式呈現的分解動作圖和連續的運動畫面無疑是突破技術難點的最有效的工具。

2.操作整合階段

當學生對分解的各個操作環節逐漸掌握后,應該幫助他們將分解的各個操作環節連接起來,形成整體的操作流程。如學習鎖針針法時,學生最初的操作可能是跟著示范一邊默念“插針、繞線、拉線”,一邊完成每一個分解動作,經過一段練習后,就可以逐漸脫離示范,最后把示范中的三個分解動作當作一個連續的動作來完成,此時也就完成了操作整合。

3.操作熟練階段

操作熟練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級階段。為了使操作技能達到熟練水平,在練習中要不斷變更條件,改進執行方式,提高操作的速度和準確性。如學習單線吉祥結的編制方法,隨著學生操作逐漸定型,給出吉祥結鞭炮的效果圖,引導學生增加吉祥結的編制層數,使他們在反復練習中操作越來越連貫,最終達到操作熟練。

■ 信息技術應用于操作實踐的技巧

第一,各種信息資源應經過篩選加工,選擇對促進操作技能形成有效的資源,保證傳達給學生的信息精煉、準確、科學。

第9篇

護理技術操作是護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患者的康復效果,且與患者的安全和舒適程度息息相關,因而在護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在校學生和臨床護理人員進行考核和競賽的主要內容之一[1]。如何使護理人員在護理技術操作中體現人文關懷,改善患者在操作過程中的舒適度,真正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溫馨服務已成為臨床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現將當前護理技術操作評價指標、教學及考核方法研究進展情況綜述如下。

1 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

1.1 國內外護理技能評價研究簡況 國內外醫學界對護理技能評價均做了大量研究。美國考評時引入標準化病人(SP)演示臨床案例來側重評價護士的綜合能力;澳大利亞一些院校對學生進行臨床技能評價的指標包括專業標準、表現標準和指導標準三部分[2];日本經常考核學生能否在操作時結合患者特定條件,靈活采取個性化的護理技術[3]。我國多位學者也曾提出,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護理技術和技能訓練是培養合格護理人才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護理技術操作考評標準在教學和訓練中有明確的導向作用,應為新型護理人才的培養服務。

1.2 當前考評標準的局限性分析 護理操作技能是護理人員的基本功,而操作流程和考評標準就像無形的指揮棒和定型機,對護理人員操作訓練發揮著導向和塑形作用[46]。

1.2.1 未體現“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 傳統的護理技術操作評分標準主要以技術為中心,注重程序和技能,偏重于形式而忽略對患者的人文和心理關懷。操作流程中雖然有“操作中關心患者、注意交流和觀察”等態度目標和溝通技能的要求,但因為是籠統的規定,對于初學者來說,可操作性與效仿性較差,考核中可測量性亦較差[7,8]。由于評分標準按各項操作流程編制,它能幫助學生學習和強化記憶,但由于過分強調統一和規范,容易導致護理人員操作時雖嚴謹但不靈活,雖規范但無創新。

1.2.2 注重步驟而忽略最終結果 護理技術操作培訓、考核場地無論設在臨床還是護理示教室,其情景均以標準狀態呈現,而忽略了患者個性化護理要求,導致考核程式化。考核時只關注被考核者——護士,而對操作對象——患者重視不夠,對操作的結果,即患者的滿意程度缺乏必要的評價。

1.3 新標準的理論性研究 閻惠中[9]提出“護理不能過度操作化”,要將整體護理與改進護理操作結合起來,把人文關懷、健康宣教融入操作過程之中。史瑞芬等[10]進行了基于人文關懷理念的護理操作技術教學改革,設置的技能評價新指標由原考評指標中科學合理的部分組成。態度指標包含儀表舉止、表情語言等,整體形象包括患者的反應評價、考核者的總體印象等。郭紅霞等[11]采用文獻資料法、理論分析法和德爾菲法構建了護理基本技能評價體系,該體系由職業素質、操作技能、效果評價、溝通技能4項一級指標構成,該指標體系第一次將操作對象——患者滿意度作為操作效果評價指標納入質量評價中。曹梅娟等[12]提出新標準應保留傳統考評標準中合理和精華的部分,增加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護理觀和教育觀作為新的評價指標,以有利于培養學生應用護理程序進行整體護理的能力、溝通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靈活應變能力。

2 教學模式的轉變

2.1 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 長期以來,護理技術操作主要采取教師講解示范操作、學生回示教與分組練習的教學模式,操作對象通常是可以受人任意擺布的模型或者是默契配合的同伴,這種訓練方法容易造成護士操作時“目無患者”。操作訓練中,受訓者常以示教教師的動作為樣板,生硬模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形成了“克隆”現象。這種模式雖然使學生掌握了一些規范、統一的操作技能,但所養成的機械性在今后工作中一旦遇到復雜的臨床情景,往往會束手無策或失去信心,而不會冷靜分析,缺乏克服困難的意志力[13]。

2.2 醫學模擬教育成為必然趨勢 自1960年Barrows等培養了第一位SP至今,SP已成為現代醫學教育的標志,臨床技能訓練方式已逐漸從在真實患者身上訓練轉至通過模擬或SP訓練,幫助學生進入知識應用領域[14]。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逐漸取代傳統填鴨式教學方法。隨著醫患關系的緊張和患者自我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在患者身上“練習”也將成為歷史,隨之而來的將是更加理性化和人性化的醫學模擬教育的應用[15]。醫學模擬教育的發展使得過去“克隆式”教育、“目無患者”式訓練得以改變,并不斷促進學生整體護理能力、溝通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靈活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3 教學方法的改革

曹寶花等[16]運用多媒體課件提高護理技術操作培訓效果;皮慧敏等[17]通過追加反饋教育提高護理技能培訓效果;田莉等[18]通過實證研究從教育心理學角度分別說明心理練習、動作技能遷移、操作流程圖片法和表象訓練能提高護理操作技能的教學效果;袁義厘、繩宇等[19,20]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臨床實踐能力;角色扮演、情景設置模擬教學法先后被楊麗全、賈海燕等[21,22]應用于基礎護理技能操作教學中,旨在借助臨床技能訓練室,將高仿真教學模型、情景模擬教學案例和SP有機結合,充分體現技能訓練實踐性、直觀性和現實性的統一,提高臨床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專業水平的提升。

護理技術操作是把人作為服務對象的技術,護理人員在臨床操作實踐中需用整體的觀念分析服務對象的狀態,自覺應用護理程序的方法工作,本著“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實施操作。臨床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受訓護士理解服務對象的心理狀態,并且促使他們在操作中與服務對象進行適當交流,更好地理解護理操作原則。

參考文獻

1 易霞.對護理技術操作標準的思考.衛生職業教育,2004,22(9):88.

2 胡雁.澳大利亞護理教育.護士進修雜志,2000,15(10):773775.

3 吳曉璐,周春美.日本《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技能考核簡介.南方護理學報,2005,12(5):62.

4 史瑞芬,黃謹耘,曾麗芬,等.基于人文關懷理念的護理操作技術教學改革.中國現代醫生,2007,45(11):117119.

5 李蓉,郭瑞霞,王文芬.學校護理技術操作質量考評標準改進的探討.中華醫藥學雜志,2003,3(7):28.

6 王培華.基礎護理操作綜合能力考試模糊評價指標的設計.護士進修雜志,2001,16(1):2526.

7 方,李楊.臨床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3,19(4):214215.

8 郭紅霞,姜永東,朱丹.《護理學基礎》教學中技能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的理論基礎.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12A):4344.

9 閻惠中.為靜脈輸液再造流程.中國醫院管理,2002,22(6):3941.

10 史瑞芬,曾愛芳,吳俊.改進護生護理技術操作質量考評標準的探討.護士進修雜志,2001,16(1):2324.

11 郭紅霞,朱丹.本科生護理基本技能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護理學雜志,2008,23(16):14.

12 曹梅娟,姜安麗.改革護理技術操作考評標準的探討.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3(1):8990.

13 李麗榮,陳亞紅,王汕珊.合作性學習理論在臨床護理操作技能培訓中的應用.護理學雜志,2007,22(23):1516.

14 Vozenilek J,Huff JS,Reznek M,et al.See one,do one,teach one: advanced technology in medical education.Acad Emerg Med,2004,11(11):11491154.

15 閆曉.醫學教學裝備的“小康”標準——現代醫學模擬中心.中國醫學裝備,2005,2(1):5659.

16 曹寶花,李樹貞.多媒體和網絡環境下護理學基礎教學的研究.解放軍護理雜志,2002,19(1):13.

17 皮慧敏,胡敏.追加反饋在基礎護理操作技能學習中的合理運用.現代護理,2007,13(24):22792280.

18 田莉,張國棟,朱華.動作技能遷移在基礎護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護理研究,2005,19(1A):8384.

19 袁義厘,耿桂靈.護理綜合性實驗教學中模擬臨床情景演練的實踐.中華護理雜志,2007,42(12):11221124.

20 繩宇,趙雁,張欣.在護理技能教學中實施小組學習方法的實踐.中華護理雜志,2004,39(7):531533.

第10篇

[關鍵詞]化工生產;安全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D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4-0051-01

0 引言

化工生產是以化學變化或者化學處理為主要特征的工業生產過程。但是隨著新技術、新產品的不斷發展和利用,潛在的危險因素隨之增加,尤其化工生產具有易燃、易爆、腐蝕性強等特點,危險性較之其他行業要大,因此在化工生產中要特別重視安全,從保護人身安全出發,掌握安全生產技術,深入研究事故發生的客觀規律,努力探討控制危險的有效措施,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

1 化工生產安全技術

1.1 加熱傳熱技術

加熱、傳熱過程是化工生產過程中一道很重要的程序,溫度作為化工生產過程一道常見的控制指標,對化工生產的安全性具有很大的意義。溫度升高的重要手段就是加熱,然而加熱過程危險較大,因為升溫的過快或過高均會對設備產生一定的影響,進而導致化學反應失控造成爆炸事故。因此必須生產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控制溫度,采取適當的傳溫設備。

1.2 冷凝、冷凍安全技術要求

冷卻、冷凝操作在化工生產中十分重要,它不僅涉及到生產,而且也嚴重影響防火安全,反應設備和物料由于未能及時得到應有的冷卻或冷凝,常是導致火災、爆炸的原因。因此,在冷凝冷凍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控制技術要求,密切注意:一是應根據被冷卻物料的溫度、壓力、理化性質以及所要求冷卻的工藝條件,正確選用冷卻設備和冷卻劑。特殊情況應采取特別措施。二要應嚴格注意冷卻設備的密閉性,防止物料進入冷卻劑中或冷卻劑進入物料中。在冷卻操作過程中,冷卻介質不能中斷,否則會造成積熱,使反應異常,系統溫度、壓力升高,引起火災或爆炸。最后對于開車過程,應先清除除冷凝器中的積液,在通入冷卻介質然后通入高溫物料。停車時先停物料,后停冷卻系統。且對高凝固點物料在冷卻時要注意控制溫度,防止物料卡住攪拌器或堵塞設備及管道。

1.3 過濾安全操作技術

在生產中欲將懸浮液中的液體與懸浮固體微粒有效的分離,一般采取過濾的方法。過濾操作是使懸浮液中的液體在重力、真空、加壓及離心力的作用下,通過多細孔物體,而將固體懸浮微粒截留進行分離的操作。過濾過程安全操作是注意:盡可能采用連續自動操作,使操作人員脫離與有毒物料接觸;加壓過濾能散發有害或爆炸性氣體時,應采用密閉式過濾機,并以壓縮空氣或惰性氣體保持壓力;設備選材和焊接質量要可靠;設備不能超時間、超負荷運轉,以免轉鼓磨損或腐蝕、啟動速度過高導致事故發生離心機盡可能裝蓋,設置可靠的防護裝置;清理器壁要停車,并停穩,開停離心機時,不要用手幫忙以防發生事故;操作過程加料不均,也會導致劇烈振動,引起事故。

1.4 蒸發安全技術

蒸發按其采用的壓力可以為常壓蒸發、加壓蒸發和減壓燕發(真空蒸發)。按其蒸發所需熱量的利用次數可分為單效蒸發和多效蒸發。蒸發過程要注意如下問題:蒸發器的選擇應考慮燕發溶液的性質,如溶液的黏度、發泡性、腐蝕性、熱敏性,以及是否容易結垢、結晶等情況。在蒸發操作中,管內壁出現結垢現象是不可避免的,尤其當處理易結晶和腐蝕性物料時,使傳熱量下降

1.5 物料輸送的技術要求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經常需要將各種原材料、中間體、產品以及副產品和廢棄物從一個地方輸送到另一個地方,這些輸送過程就是物料輸送。在現代化工業企業中,物料輸送是借助于各種輸送機械設備實現的。

對于液態物料輸送應注意輸送是宜采用蒸氣往復泵,以防撞擊產生火花。對于易燃液體,不可采用壓縮空氣壓送,防止靜電且管道應有可靠的接地措施,防止靜電聚集。臨時輸送可燃液體的泵和管道(膠管)連接處必須緊密、牢固,以免輸送過程中管道受壓脫落漏料而引起火災。

對于氣態物料輸送氣體物料的輸送采用壓縮機。按氣體的運動方式,壓縮機可分為往復壓縮機和旋轉壓縮機兩類氣態物料輸送危險控制要點如下:對于不同特點的氣態物料,應選擇合適的輸送設備,避免因選擇不當產生安全隱患。壓縮機在運行中不能中斷油和冷卻水,并注意冷卻水不能進入氣缸,以防發生水錘。定期檢查是否由于損壞漏氣,及時更換。可燃液體管內流速不應超過安全速度,在輸送有爆炸性或燃燒性物料時,要采用氮、二氧化碳等惰性氣體代替空氣,以防造成燃燒或爆炸。

1.6 干燥處理的技術要求

干燥是在把固體液體過濾分離后,進一步除去固體中液體的方法。常用的干燥設備有廂式干燥器,轉筒干燥器、氣流干燥器、沸騰床干燥器、噴霧干燥器。為防止火災、爆炸、中毒事故的發生,干燥過程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干燥物料中杜絕自然點很低或是有害物質的存在,在干燥室或干燥箱內操作時,應防止可燃的干燥物直接接觸熱源,以免引起燃燒。干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溫度,防止局部過熱,以免造成物料分解爆炸。在過程中散發出來的易燃易爆氣體或粉塵,不應與明火和高溫表面接觸,防止燃爆。在氣流干燥中應有防靜電措施,在滾筒干燥中應適當調正刮刀與筒壁的間隙,以防止火花。

1.7 結晶操作技術要求

結晶是固體物質以晶體狀態從蒸氣、溶液或熔融物中析出的過程,是一個重要的化工單元操作,主要用于制備產品與中間產品、獲得高純度的純凈固體物料。結晶過程的攪拌器要注意如下安全問題:避免攪拌軸的填料函漏油,因為填料函中的油漏入反應器會發生危險。對于危險易燃物料不得中途停止攪拌,否則會造成沖料,有燃燒、爆炸危險。

2 加強化工生產技術管理

化工生產中出現的這些靜電、爆炸等事故嚴重的危害著大家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相關部門必須加強化工生產技術管理控制。如合理布局,科學規劃、加強生產設備的管理、做好員工培訓工作、加強監管,確保改造項目的質量等,加強各級的安全培訓教育。定期的作好安全教育培訓和各項安全演練活動。組織職工學習各類事故發生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使廣大職工通過安全活動的學習能夠更深刻的認識到安全生產是一切事物的前提,督促全體員工認真學習各項安全知識。

3 結語

總之,化工生產是一個存在高危險、高風險的生產過程,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密切相關。為了保證化工生產的正常運行,必須對各個單元操作進行嚴格控制,加強安全防范意識,提高操作技術水平,為化工生產的正常進行提供安全保障。

參考文獻:

第11篇

[關鍵詞] 四手操作技術;口腔科;實施情況

[中圖分類號] R782.0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1(c)-0178-03

四手操作技術(four hand operation technology)是在口腔外科治療的全過程中,護士、醫生采取適當的姿勢和位置,患者采取放松的仰臥位,醫護人員的雙手同時在患者的口腔治療中配合完成各種操作,迅速而平穩地傳遞治療所用材料及器械[1],從而達到提高醫療質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該技術是牙科醫療科學技術不斷更新發展,診治設備不斷改革升級的前提下逐步得到完善并慢慢在全世界范圍內推廣應用起來的。由于其具有治療高質量、操作高效率等特點,受到廣大口腔醫務工作者的認可,在歐美以及日本已經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并已得到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認可,通過世界固有感覺誘導(PD)健康社會科學學會向全世界進行推廣[2],但該技術在國內卻一直沒有得到推廣[3]。本研究探討了四手操作技術在口腔外科的應用所獲得的臨床效果,以期為四手操作技術在口腔科的廣泛實施推廣起到推動作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所納入的患者均來自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牙體牙髓病癥患者。本研究操作人員為2名口腔外科醫生以及2名口腔外科護理人員,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0例。研究組:女25例,男35例,年齡18~67歲,平均(41.24±4.01)歲,其中實施阻生牙拔除術患者28例,根尖切除術患者19例,囊腫切除術患者13例。對照組:女32例,男28例,年齡17~68歲,平均(39.93±3.67)歲,其中實施阻生牙拔除術患者30例,根尖切除術患者17例,囊腫切除術患者13例。兩組患者的臨床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的操作者同為上述4位醫護人員,排除醫護人員操作水平的差異引起實驗結果的差別,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

為了排除不同的牙科手術材料以及設備儀器對手術以及研究結果的影響,本研究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所需手術材料均由統一供應商供應,兩組患者均在西門子Sirona C4牙椅(由德國制造)進行治療。

1.3 方法

研究組采用四手操作技術,其由1名技術嫻熟的護理人員以及1名主治醫師兩人配合完成。醫生主要負責口腔科手術的主要治療工作,護理工作人員主要負責:①口腔疾病治療前的一些準備工作:保持患者接受治療的區域整潔,將常規的物品用具擺放穩妥。將醫生經常接觸的東西,如燈把、三用噴柄、按鈕光補機光纖頭等用薄膜包裹,不同患者使用前需更換新的。治療前,護理工作人員應幫助患者調整到合適的,調節適合醫生操作的光亮,指導患者口腔含漱,最后為患者鋪好手術胸巾[4]。②治療過程中與醫生配合:調材料、牙體的預備、傳遞牙科材料以及手術器械、光固化治療等。護理工作人員必須熟悉本專業的知識以及口腔常見疾病的各種預防處置方式,具有相對豐富的四手操作理論和經驗。手術時協助醫生拉開患者的口腔,使手術部位暴露,保持口腔術野清晰,正確使用吸引器,防止對患者的皮膚黏膜造成損傷。準備好藥品、材料、器械,在合適的工作程序下遞交給醫生。并且注意觀察患者的臨床反應,及時向醫生匯報。③治療后的處理工作:消毒手術器械以及其他需要消毒的非一次性用具,一次性物品應按照一次性衛生用品處理規章制度進行處置,然后收整治療座椅,向患者交代手術注意事項以及下次復診時間[5]。

對照組(非四手操作)為多名醫護人員,按照常規手術方法進行。

1.4 臨床效果評價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醫護人員操作時銳器傷害發生率,采用問卷調查打分制的形式了解患者治療后的滿意程度。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研究組的手術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后的滿意度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醫護人員操作時銳器傷害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

3 討論

現代口腔醫院致力于為患者提供高品質、滿意的服務,努力為患者創造良好舒適的服務環境,以患者為中心,一切為了患者服務,在這樣的趨勢下,四手操作得以大力發展應用。四手操作充分增強了護士工作的熱情和主動性,使其能主動參與治療,而不是僅僅等待醫生的指揮交代;使其可以根據不同的治療步驟自主地確定傳遞何種器械,減少了醫生與其交流的時間,從而幫助醫生更好地工作[6-7];可提高醫療過程的效率和質量。

在四手操作技術的實施過程中,由于護士不再需要醫生囑咐,而可以自主主動地準備傳遞器械,大大減少了醫生的工作量,醫生可全心投入治療中,且術中傳遞、回收器械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護理人員還有其他的工作,比如治療時排除患者口腔中的廢屑和水,治療后的善后工作,術后同患者的交流,囑咐患者注意事項,這些均可由護理人員完成,從而大大降低了醫生的勞動強度,使醫生可高效率地完成醫療過程[8]。

四手操作可以使患者在較為舒適的環境下接受醫生治療和良好的服務,穩定的操作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強患者的安全感以及依從性,而在非四手操作時,口腔的治療工作一般由醫生單獨完成,這樣患者的治療時間大為延長,患者所承受的痛苦也較大。由于口腔外科的特殊性,治療過程中,經常有醫療器械發出頻率較高的噪音,從而引起患者的恐懼,患者口腔內有異物感等情況都會在長時間的治療過程中逐漸放大,而四手操作減少了治療時間,降低了患者的不適感[9]。同時,運用四手操作技術時,護理人員可以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進行安撫,向患者講解治療過程中出現的臨床現象,降低患者的心理恐懼,增加患者的舒適感。

綜上所述,在口腔外科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配合采用四手操作技術能有顯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治療過程中的意外發生率,提高經濟效益以及患者的滿意度,值得在口腔外科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李少蘭,周軍,胡艷.四手操作在口腔科應用的效益研究[J].現代臨床護理,2004,3(4):1-3.

[2] 徐平英,吳崇玲.規范四手操作有效防止口腔診療中的交叉感染[J].全科護理,2010,8(3):634-635.

[3] 唐媛, 李建華, 黃志平.試論良好醫患關系與醫院權益的維護[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5,15(7):1114-1116.

[4] Imura N,Kato AS,Hata GI,et al.A comparison of the relative efficacies of four hand and rotary instrumentation techniques during endodontic retreatment[J].Int Endod J,2000, 33(4):361-366.

[5] 林金伏,林安兒,劉河娣.口腔科護士四手操作中常見問題的問卷調查[J].廣東牙病防治,2007,15(8):381-382.

[6] 顏琳,汪饒饒,徐遠志,等.六手操作技術在口腔臨床中的應用現狀[J].口腔醫學,2012,32(007):441-442.

[7] 劉東艷,張玉潔,曾憲濤,等.1根管治療中四手操作與傳統操作療效比較的系統評價[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2, 12(6):656-665.

[8] 劉彩云,賀維,徐曉明,等.四手操作技術在口腔門診醫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5):122-123.

第12篇

中醫護理操作技術在臨床應用具有重要價值,特別是在臨床治療慢性病、老年病的護理過程中,運用中醫護理操作技術具有十分顯著的優勢和成效,能夠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和護理效果。因此,本文立足于中醫護理操作技術臨床應用難點,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

中醫護理操作技術 臨床應用 難點

作者簡介:劉欣卓(1979.10)女,滿族,河北承德市人,承德護理職業學院,護理學學士,實驗師,從事中醫護理學、中醫養生、基礎護理等研究

作者簡介:劉佳(1987.06)女,滿族,河北承德市人,承德市口腔醫院,護理本科,護士,從事口腔預防、中醫美容等研究

引言

雖然中醫護理操作技術具有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和優勢,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難度,當前大部分醫院均缺少中醫護理的專業人才,同時在實施過程中存在醫護溝通不足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醫護理操作技術的規范實施。基于此,探究中醫護理操作技術臨床應用難點及對策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醫護理操作技術臨床應用難點

(一)缺少中醫護理專業人才

當前,我國中西醫結合醫院較多,但大部分臨床護理人員均為西醫院校畢業,雖然掌握扎實西醫護理知識,但很少有系統學習過中醫護理操作技術的護理人員,缺少扎實的中醫知識基礎。許多醫院已經逐漸意識到培養中醫護理專業人才的重要性,并開展中醫操作的系統化培訓,但是當前臨床中護理人員的學歷、知識基礎等差異性較大,中醫知識基礎薄弱,且難以在臨床護理中有效應用,這直接影響了中醫護理操作技術的臨床應用。中醫知識的涵蓋面較廣,就穴位而言,臨床護理人員若沒有掌握扎實的中醫經絡知識,則難以在臨床中有效應用。

(二)臨床醫護溝通不夠充分

在執業范圍的影響下,護士在臨床護理中通常沒有醫囑權,需要按照國家藥管局頒布的相關流程規范開展具體工作。然而當前部分醫院中,在實施中醫護理操作技術前,醫生與護理人員缺少良好的溝通交流,同時臨床醫生大部分均為西醫,對中醫知識和護理操作技術臨床應用重要性了解甚微,導致開具醫囑過程中,并未充分契合護理方案,不利于特色療法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開展,阻礙了中醫護理操作技術的應用。

(三)中醫護理實施缺少規范性

大部分醫院在實施中醫臨床護理操作技術時,通常會建立小組或選取組長,在護士長的帶領下開展工作。但是臨床中諸多護理人員,由于學歷、資歷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在實際開展中醫護理操作技術過程中,通常會在思維和經驗的限制下,無法靈活的調整和變通護理操作技術。除此之外,中醫護理操作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尚未完全成熟,在實施過程中體現出規范性較差的問題,不僅無法顯著提升臨床護理效果,同時會直接影響臨床護理的工作效率。

二、中醫護理操作技術臨床應用難點的解決對策

(一)加強醫護人員中醫知識培訓

中醫護理操作技術的臨床應用難,主要原因則是由于醫護人員中醫知識和技術掌握較差,未接受過專業化的培訓,護理人員難以依靠現有的中醫知識進行中醫護理操作技術的臨床應用。因此,醫院方面應高度重視培訓工作,充分了解醫護人員的學歷、資歷以及中醫知識基礎情況,進而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保證每個醫護人員參與培訓后,均能夠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和中醫護理操作技術,為臨床應用奠定堅實基礎。同時,應引導醫護人員樹立正確學習理念,認知到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運用中醫護理操作技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患者康復的積極作用,繼而在實踐培訓中進行有效的引導。醫院的中醫護理操作技術培訓可分為一期、二期、三期,一期主要用于基礎操作技術講解,幫助醫護人員樹立正確認知。二期則進行中醫護理操作技術的鞏固練習,三期則是中醫護理操作技術的臨床實踐操作,通過此培訓使醫護人員更好的掌握中醫護理操作技術。

(二)構建臨床醫護良好溝通渠道

在實施中醫護理操作技術過程中,應進一步強化臨床醫生和護理人員的溝通交流,為其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護理人員應告知醫生中醫護理操作技術臨床應用的價值,使醫生對其有較強的信賴度和認可度,并與護理人員,根據臨床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治療和護理方案,使中醫護理操作技術能夠在實踐中貫徹落實。醫院領導層方面,應高度重視中醫護理操作技術的推廣和臨床應用,制定完善的護囑制度,將中醫護理操作技術中難度較低且風險較小的環節,給予護士長下達護囑的權利,充分發揮護士長的積極作用,也進一步促進中醫護理操作技術的臨床應用。

(三)培養護理人員嚴謹工作態度

針對當前我國大部分醫院的護理人員而言,其普遍的學歷均較低,同時在科研領域的成績相對薄弱,想要切實培養護理人員的科研能力具有一定難度。鑒于此,醫院可以加強護理人員嚴謹工作態度的培養工作,根據護理人員的工作經驗、工作經歷、學歷情況等,進行層次劃分,同時注重醫院護士結構的合理調整優化,為中醫護理操作技術臨床應用奠定人員基礎。醫院內部應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促使每個醫護人員均秉持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特別是在中醫護理操作技術臨床應用過程中,對護理人員的要求較高,在執行時必須保持高度的嚴謹和認真。在醫院內設置中醫知識墻,進行中醫知識的進一步推廣和普及,使更多的醫生、護士以及患者均深入了解中醫護理操作技術。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醫護理操作技術作為中醫護理學中的核心內容,是通過護理操作來實現臨床護理,在臨床中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作用。因此,需要加強醫護人員中醫操作技術培訓,并為醫生護士構建良好溝通渠道,培養其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促進中醫護理操作技術在臨床中應用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余優琴,張軍,杜莉,邱根祥,胡月.優勢病種中醫護理方案實施難點分析與改進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10):82-84.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屏县| 沙洋县| 咸阳市| 大安市| 龙州县| 阳春市| 清新县| 亳州市| 德化县| 石台县| 晋中市| 嫩江县| 郎溪县| 秦皇岛市| 襄城县| 石台县| 大化| 奉化市| 多伦县| 游戏| 鄄城县| 抚顺县| 黔东| 尼木县| 治县。| 九台市| 盐边县| 仙游县| 酒泉市| 板桥市| 那坡县| 南通市| 乌鲁木齐市| 娄烦县| 新密市| 南涧| 璧山县| 抚远县| 广安市| 乡宁县| 泰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