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網絡監管論文

網絡監管論文

時間:2022-02-05 10:16:3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網絡監管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網絡監管論文

第1篇

盡管網絡保險優勢明顯,但網絡的虛擬性和保險的特殊性相結合所帶來的風險更應引起警覺。目前,我國網絡保險發展主要存在以下風險:

1.法律風險

首先是網絡單證的法律地位問題,我國2004年推出《電子簽名法》,但個人電子簽名技術目前尚不具備可推廣性,電子保單的有效性和法律地位比較模糊;其次,網絡保險平臺在客戶完成在線投保后可能故意出售客戶個人信息以獲取利潤,對客戶隱私造成惡意侵犯;另外,網絡保險使市場競爭有了新的不合規、不正當的表現形式,如網絡保險平臺公布虛假產品信息、惡意攻擊同業網站等,對網絡保險市場秩序造成明顯干擾。

2.安全風險

網絡系統安全問題是網絡保險業務順利實現的重要保證。網絡非法入侵者可能會給網絡保險業務系統帶來各種病毒,改變和破壞在線保險業務數據,甚至引發業務系統癱瘓;系統操作風險包括網絡保險客戶的疏忽、因網絡密碼和認證方式外泄導致的違規操作以及超越權限的違法交易等;在線支付風險涉及到信息傳輸技術、加密技術、數字簽名、身份認證技術等安全技術認證以及各種安全協議。

3.道德風險

在網絡保險業務中,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可能更加嚴重。保險人無法直接觀察風險水平,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更有可能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對于保險人而言,不誤導、不欺詐、信守承諾、及時理賠、維護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合法利益,是健康發展網絡保險業務的基本前提。另外,保險網絡平臺也存在道德風險,保險網絡經紀人可能擅改財務信息和數據,造成被保險人資金受損;而內部員工越權操作,非法竊取客戶資料,也會造成嚴重風險和損失。

二、加強我國網絡保險監管的措施

網絡保險快速發展中蘊含的風險不容忽視,需要盡快加以規范和引導,除了應遵守現行金融監管規則,更需要針對其特點制定專門的監管措施。

1.完善我國網絡保險立法

保險監管的基本原則是依法監管,有法可依是依法監管的基本前提。我國現行《保險法》中并沒有專門針對網絡保險的相關規定,缺乏對網絡保險業務性質、準入標準、經營規則、檢查條例以及懲處機制的明確指示和認定,因此,加強我國網絡保險監管的根本在于完善網絡保險立法,切實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監管。國家工商總局于2010年6月1日出臺的《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從市場主體準入、市場主體行為規范、網絡消費者和經營者合法權益保護、行業和企業自律、商標專用權保護等方面做出培育、扶持、服務、促進、規范網絡市場發展的規定,為網絡保險立法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2014年12月10日,保監會《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要點包括:規范互聯網保險業務經營條件與區域,經營區域限制適度放開;第三方網絡平臺納入監管;明確互聯網保險產品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保險機構及第三方平臺退出管理等,有望成為國內互聯網金融領域第一份正式的監管文件。只有健全法制環境,依法監管,加快立法步伐,建設適合網絡保險發展的成熟、統一的法律體系,才能從根本上保證網絡保險良性發展。

2.充分重視網絡安全

保證網絡保險業務運行安全必須成為監管重點,特別是數據信息的安全保存和傳遞;同時,也要求全力推進網絡保險信息系統和平臺的建設。對于保險監管部門而言,必須督促和協助保險公司或網絡保險平臺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包括制訂系統安全規范、預測和防范安全隱患、建立和完善系統安全機制以及對于遭受惡意攻擊的系統進行恢復和重建等;定期檢查網絡保險平臺的安全系統,及時根據網絡風險狀況的變化進行系統更新和升級;建立健全電子證據保全制度和措施,加大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以確保網絡保險交易和服務的安全運行。對于網絡保險平臺而言,應積極研發密鑰加密、防火墻、數字簽名、電子認證等核心技術,確認網絡保險客戶身分和授權的可靠性,確保網絡業務信息傳遞的機密性、真實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認性;同時,嚴格防范網絡平臺非授權人員非法接觸關鍵設備及核心數據以及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網絡保險業務系統遭受計算機病毒的侵襲。

3.加強道德風險監管

第2篇

創建“三場聯動”的課程教學模式

“三場聯動”的培養模式是“中小型網絡安全管理與維護”精品課程建設的成果,它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高職教育理念在課程中的創造性應用。“三場聯動”是指將課程的實施場所分為學習場所、競賽場所、職業場所,將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職業能力要求分散到三個場所,從而較好地解決了傳統網絡安全課程無法有效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問題。

1.學習場所

課程的學習場所在實訓室。通過與我國知名網絡安全企業H3C合作,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的理念共建了H3C網絡綜合實訓室,實訓室擁有先進和完備的網絡安全設備,完全滿足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教學需要。在學習場所,通過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式教學,可以讓學生掌握網絡安全管理的知識和技能。

2.職業場所

課程的職業場所設在學校網絡中心、特長生工作室。利用先進的校園網,將部分教學內容放在學校網絡中心實施,在網絡中心工程師的指導下,學生承擔部分校園網的網絡安全管理工作。特長生培養是信息工程學院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選拔優秀學生到計算機技術服務中心工作,為學校師生提供病毒清理、數據恢復等系統安全維護工作。在職業場所,通過真實的工作環境和工作任務,可以讓學生掌握網絡安全管理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

3.競賽場所

課程的競賽場所在網絡安全攻防大賽。將課程的學習內容以競賽的形式進行,鼓勵學生以團隊形式共同面對挑戰、克服困難,進而培養學生的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在競賽場所,通過精心設計的比賽環節,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實踐,培養創新意識、團隊意識。

創建“三維一體”的課程支撐平臺

精心設計的教學模式還需有力的支撐平臺。“中小型網絡安全管理與維護”課程通過與企業合作,經過課程建設團隊的多年努力,創建了與“三場聯動”教學模式相對應的“三維一體”的課程支撐平臺。“三維一體”的課程支撐平臺包括網絡設備平臺、網絡教學平臺、網絡攻防平臺。該平臺具有自主性、創新性、開放性等特點。

1.網絡教學平臺

“中小型網絡安全管理與維護”網絡教學平臺是課程建設團隊經過多年努力,利用最新的Web技術、多媒體技術開放的一個課程網站,在該平臺上除了擁有課程的所有教學資料外,還有著豐富的網絡安全學習資料、工具、視頻,教師和學生可以利用這個平臺進行交流、學習、探討。

2.網絡設備平臺

“中小型網絡安全管理與維護”課程網絡設備平臺包括H3C網絡綜合實訓室的設備和網絡中心設備,課程團隊教師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將所有網絡安全設備整合成為一個先進的網絡安全平臺。這個平全向學生開放,學生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驗證自己的各種設計理念,也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測試各種網絡安全新技術、新方法、新工具。

3.網絡攻防平臺

與競賽場所相對應,課程團隊與知名安全公司合作,利用多臺服務器搭建了一個網絡攻防平臺,這個平臺上所有系統、應用程序、服務均由教師自行設計和部署,并及時更新。平臺全天候向學生開放,學生可以在任何接入Internet的地點訪問這個平臺。通過這個平臺,鼓勵學生去挖掘軟件漏洞,進而掌握網絡安全加固的方法。

基于“三場聯動”的網絡安全管理職業能力培養

職業能力是從事一門或若干相近職業所必備的本領,從能力所設計的內容范圍來看,可分為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網絡安全管理崗位有著如下的特點:第一,網絡安全威脅層出不窮,變化多端,無法及時準確預計;第二,網絡安全設備廠商多而雜,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也是多而雜,很難找到一套標準的解決方案;第三,網絡安全管理崗位工作任務綜合性強。崗位的特點決定了在培養網絡安全管理職業能力的時候應該將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能比較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但對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培養大都停留在“說教”層面上,教師難教,學生難學,沒有效果。“中小型網絡安全管理與維護”課程設計的“三場聯動”教學模式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收到了良好效果。

1.學習場所

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項目,側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快速學習能力、項目控制與管理能力等。

2.職業場所

通過現代師徒制,學生作為網絡中心工作人員,為全校師生提供優質的網絡安全服務,側重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質量意識、時間意識。

3.競賽場所

第3篇

網絡安全管理技術

目前,網絡安全管理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網絡安全管理系統也逐漸地應用到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和高等院校的各種計算機網絡中。隨著網絡安全管理系統建設的規模不斷發展和擴大,網絡安全防范技術也得到了迅猛發展,同時出現了若干問題,例如網絡安全管理和設備配置的協調問題、網絡安全風險監控問題、網絡安全預警響應問題,以及網絡中大量數據的安全存儲和使用問題等等。網絡安全管理在企業管理中最初是被作為一個關鍵的組成部分,從信息安全管理的方向來看,網絡安全管理涉及到整個企業的策略規劃和流程、保護數據需要的密碼加密、防火墻設置、授權訪問、系統認證、數據傳輸安全和外界攻擊保護等等。在實際應用中,網絡安全管理并不僅僅是一個軟件系統,它涵蓋了多種內容,包括網絡安全策略管理、網絡設備安全管理、網絡安全風險監控等多個方面。

防火墻技術

互聯網防火墻結合了硬件和軟件技術來防止未授權的訪問進行出入,是一個控制經過防火墻進行網絡活動行為和數據信息交換的軟件防護系統,目的是為了保證整個網絡系統不受到任何侵犯。防火墻是根據企業的網絡安全管理策略來控制進入和流出網絡的數據信息,而且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抗外界攻擊能力,所以可以作為企業不同網絡之間,或者多個局域網之間進行數據信息交換的出入接口。防火墻是保證網絡信息安全、提供安全服務的基礎設施,它不僅是一個限制器,更是一個分離器和分析器,能夠有效控制企業內部網絡與外部網絡之間的數據信息交換,從而保證整個網絡系統的安全。將防火墻技術引入到網絡安全管理系統之中是因為傳統的子網系統并不十分安全,很容易將信息暴露給網絡文件系統和網絡信息服務等這類不安全的網絡服務,更容易受到網絡的攻擊和竊聽。目前,互聯網中較為常用的協議就是TCP/IP協議,而TCP/IP的制定并沒有考慮到安全因素,防火墻的設置從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子網系統的安全問題。

1入侵檢測技術入侵檢測是一種增強系統安全的有效方法。其目的就是檢測出系統中違背系統安全性規則或者威脅到系統安全的活動。通過對系統中用戶行為或系統行為的可疑程度進行評估,并根據評價結果來判斷行為的正常性,從而幫助系統管理人員采取相應的對策措施。入侵檢測可分為:異常檢測、行為檢測、分布式免疫檢測等。

2系統設計目標該文的企業網絡安全管理系統的設計目的是需要克服原有網絡安全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通用的、可擴展的、模塊化的網絡安全管理系統,以多層網絡架構的安全防護方式,將身份認證、入侵檢測、訪問控制等一系列網絡安全防護技術應用到網絡系統之中,使得這些網絡安全防護技術能夠相互彌補、彼此配合,在統一的控制策略下對網絡系統進行檢測和監控,從而形成一個分布式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從而有效提高網絡安全管理系統的功能性、實用性和開放性。

系統原理框圖

該文設計了一種通用的企業網絡安全管理系統。

1系統總體架構網絡安全管理中心作為整個企業網絡安全管理系統的核心部分,能夠在同一時間與多個網絡安全終端連接,并通過其對多個網絡設備進行管理,還能夠提供處理網絡安全事件、提供網絡配置探測器、查詢網絡安全事件,以及在網絡中發生響應命令等功能。網絡安全是以分布式的方式,布置在受保護和監控的企業網絡中,網絡安全是提供網絡安全事件采集,以及網絡安全設備管理等服務的,并且與網絡安全管理中心相互連接。網絡設備管理包括了對企業整個網絡系統中的各種網絡基礎設備、設施的管理。網絡安全管理專業人員能夠通過終端管理設備,對企業網絡安全管理系統進行有效的安全管理。

2系統網絡安全管理中心組件功能系統網絡安全管理中心核心功能組件:包括了網絡安全事件采集組件、網絡安全事件查詢組件、網絡探測器管理組件和網絡管理策略生成組件。網絡探測器管理組件是根據網絡的安全狀況實現對模塊進行添加、刪除的功能,它是到系統探測器模塊數據庫中進行選擇,找出與功能相互匹配的模塊,將它們添加到網絡安全探測器上。網絡安全事件采集組件是將對網絡安全事件進行分析和過濾的結構添加到數據庫中。網絡安全事件查詢組件是為企業網絡安全專業管理人員提供對網絡安全數據庫進行一系列操作的主要結構。而網絡管理策略生產組件則是對輸入的網絡安全事件分析結果進行自動查詢,并將管理策略發送給網絡安全。系統網絡安全管理中心數據庫模塊組件:包括了網絡安全事件數據庫、網絡探測器模塊數據庫,以及網絡響應策略數據庫。網絡探測器模塊數據庫是由核心功能組件進行添加和刪除的,它主要是對安裝在網絡探測器上的功能模塊進行存儲。網絡安全事件數據庫是對輸入的網絡安全事件進行分析和統計,主要用于對各種網絡安全事件的存儲。網絡相應策略數據庫是對輸入網絡安全事件的分析結果反饋相應的處理策略,并且對各種策略進行存儲。

系統架構特點

1統一管理,分布部署該文設計的企業網絡安全管理系統是采用網絡安全管理中心對系統進行部署和管理,并且根據網絡管理人員提出的需求,將網絡安全分布地布置在整個網絡系統之中,然后將選取出的網絡功能模塊和網絡響應命令添加到網絡安全上,網絡安全管理中心可以自動管理網絡安全對各種網絡安全事件進行處理。

2模塊化開發方式本系統的網絡安全管理中心和網絡安全采用的都是模塊化的設計方式,如果需要在企業網絡管理系統中增加新的網絡設備或管理策略時,只需要對相應的新模塊和響應策略進行開發實現,最后將其加載到網絡安全中,而不必對網絡安全管理中心、網絡安全進行系統升級和更新。

3分布式多級應用對于機構比較復雜的網絡系統,可使用多管理器連接,保證全局網絡的安全。在這種應用中,上一級管理要對下一級的安全狀況進行實時監控,并對下一級的安全事件在所轄范圍內進行及時全局預警處理,同時向上一級管理中心進行匯報。網絡安全主管部門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對全局范圍內的網絡安全進行嚴密的監視和防范。

第4篇

大會熱忱歡迎從事信息安全領域管理、科研、教學、生產、應用和服務的組織機構和個人踴躍投稿。所投稿件經過專家組評審后,錄取論文將在《信息網絡安全》(2015年第9期)雜志正刊上刊登,并收錄中國知網論文庫。《信息網絡安全》將贈送國家圖書館等單位作為藏書收藏,并向錄取論文作者發放稿費,專委會還將向優秀論文作者頒發獎金和獲獎證書。

一、會議主題

2015年是網絡強國戰略的起步年。網絡強國離不開自主可控的安全技術支持,只有實現網絡和信息安全的前沿技術和科技水平的趕超,才能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真正自主可控,才能實現從戰略層面、實施層面全局而振的長策。當前,信息網絡應用飛速發展,技術創新的步伐越來越快,云計算、大數據、移動網絡、物聯網、智能化、三網融合等一系列信息化應用新概念、新技術、新應用給信息安全行業提出新的挑戰。同時,國際上網絡安全技術事件和政治博弈越來越激烈和復雜,“工業4.0”時代對網絡安全的沖擊來勢洶涌。我們需要全民樹立建設網絡強國的新理念,并切實提升國家第五空間的戰略地位和執行力。本次會議的主題為“科技是建設網絡強國的基礎”。

二、征文內容

1. 關于提升國家第五空間的戰略地位和執行力的研究

2. 云計算與云安全

3. 大數據及其應用中的安全

4. 移動網絡及其信息安全

5. 物聯網安全

6. 智能化應用安全

7. 網絡監測與監管技術

8. 面對新形勢的等級保護管理與技術研究

9. 信息安全應急響應體系

10. 可信計算

11. 網絡可信體系建設研究

12. 工業控制系統及基礎設施的網絡與信息安全

13. 網絡與信息系統的內容安全

14. 預防和打擊計算機犯罪

15. 網絡與信息安全法制建設的研究

16. 重大安全事件的分析報告與對策建議

17. 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發展的研究成果與訴求

18. 其他有關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的學術成果

凡屬于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領域的各類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和成果介紹均可投稿。

三、征文要求

1. 論文要求主題明確、論據充分、聯系實際、反映信息安全最新研究成果,未曾發表,篇幅控制在5000字左右。

2. 提倡學術民主。鼓勵新觀點、新概念、新成果、新發現的發表和爭鳴。

3. 提倡端正學風、反對抄襲,將對投稿的文章進行相似性比對檢查。

4. 文責自負。單位和人員投稿應先由所在單位進行保密審查,通過后方可投稿。

5. 作者須按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秘書處統一發出的論文模版格式排版并如實填寫投稿表,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電子版的論文與投稿表。

6、論文模版和投稿表請到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網站下載,網址是:.cn。

聯系人:田芳,郝文江

電話:010-88513291,88513292

征文上傳Email 地址:

第5篇

論文摘 要:傳統的監管手段因缺乏長效的監管機制而一直備受質疑,因此如果能夠借助先進的信息化手段,使得監管對象行為標準化、規范化,構建一系列信息通暢的良性機制,不僅能利用信息化加強監管效率,降低成本,而且還能使基層的質量監管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傳統的監管模式已不太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對質量技術監督的要求,以網絡信息技術為依托,創新監管模式已成為質監機關提高質量技術監督行政能力的一個重要前提。

一、 傳統監管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是傳統監管模式按照原來的老思路老辦法來解決新問題,憑經驗,沒有工作重心,忙于或者疲于應付各項業務工作考核。

二是許多監管流于形式,習慣于傳統的突擊式、階段式的整治,對違法行為多是事后查處,缺乏事前預防、動態監督的意識。

三是傳統監管模式不僅擔負繁重的監管工作目標壓力,人員的主觀能動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像基層工作理論調研、工作思路和方法的創新等基礎性工作、創新性工作無法開展,工作效率不高。

四是傳統監管模式的巡查工作停留在一般性的表面層次上的監管,同時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工作量大并且重復性大,監管人員容易麻痹大意,致使出現監管不到位或監管越位,以及在監管執法中出現不規范、不文明、不公正、不廉潔問題。

二、網絡信息技術監管模式的有點

首先是依托網絡信息技術,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1】的優勢,利用其所特有的高速、便捷、資源共享等優勢,結合質量技術監特點督,深入開發和廣泛利用質量技術監督信息資源,不斷開發其可利用價值,加強對信息的收集和定量、定性、深層次的分析研究,為各項業務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實現質監信息采集、傳輸、存儲、處理和服務的網絡化與智能化,全面提升質量技術監督的效率和效能,對提高質量技術監督效能、改革監管方式、拓寬監管領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其次是依托網絡信息技術可以快速建立動態“企業檔案”,對生產企業主體實行動態化管理。電子檔案登記內容以質量技術監督業務為主導,以監督內容為劃分標準,包括企業的基本情況,巡查情況,違法及處理情況,品牌建設情況,特種設備使用情況,企業文化建設,標準化情況,質量誠信建設情況,食品企業情況,消費者舉報申訴投訴及處理調解情況以及各種榮譽、資格及懲戒情況等內容,即從內容構成上包括質量技術監督范圍內的登記信息和監督管理信息。

第三是可以真正做到“底數清、信息準、動態明、反應快。”在企業電子檔案上直觀快速的反映出企業的生產地址、信用記錄、獎懲情況、年檢、監管類別以及巡查記錄等等,可以做到“指哪打哪”,做到便捷高效。

最后是電子檔案可以根據企業主體的變化及時補充、更新。方便企業主網上更新數據,從而可以保證數據庫動、靜態數據的準確性。同樣質量技術監督執法人員只需上網查詢,就可對轄區內由點到面分布的管理對象狀況了如指掌從而實現在高科技條件下的監管執法服務。

三、網絡信息監管模式是適應時代的需要

質量的概念已經從“傳統質量概念”向“大質量概念、大監管、大服務、大平臺”【2】轉變。未來質量發展的趨勢是——質量超越產品生產制造的范疇,超越產品和服務滿足當前顧客要求的范疇,超越單一企業的邊界,涵蓋了教育、服務、醫療、政府工作等各行各業。所以質量技術監督監管的對象將向復雜化、多元化的主體轉變,質量監督的內容何手段同樣將向復雜化、多元化轉變。因此把只局限于靜態監管和只注重于事后監管或者消防滅火式的補救為主的傳統的監管為依托高科技的網絡信息監管模式即以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應用為依托,以責任到人的轄區(或者網格化)監管責任制為重點,將監管方向從靜態資格監管轉到動態信息行為反饋監管為主的監管模式上來是適應當前時展的需要。有了網絡信息監管模式可以更加快速的實現質量監督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和科學化,實現質量技術監督由“傳統管理型”向“監管執法服務型”轉變。可以輕松實行“分類監管”,監管巡查人員可通過網絡信息技術,方便、直觀、科學地進行監督管理,改變傳統、粗放監管的“滿街找、遍地跑”的現象。可以在巡查中及時收集和傳遞企業需要的信息,發現存在的問題。可以推進“陽光質監”建設,做到政務公開、信息公開。

總之,我們用現代科學管理的思維來創新監管方式,用網絡信息化技術管理服務手段來提升綜合執法效率,這是管理工作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現,也是創新創優提質提效的具體體現。

參考文獻:

【1】國外網絡監管的經驗及啟示 李婭 劉寧 中外企業文化2010.10

第6篇

【關鍵詞】大學生 網絡誠信 體系

網絡誠信是指網絡行為主體在進行的所有網絡行為中,誠實守信,言行一致,不欺騙別人,不虛假信息,不侵犯其他網絡主體的權利,所有行為力求真實可靠,不利用網絡作為工具從事一切不誠信的行為;而網絡誠信缺失則是指網絡聊天、網上交友、網絡申請、網絡購物等網絡互動中提供個人虛假信息。①根據對重慶區域內高校大學生的網絡誠信調查數據,高達56%的大學生認為大學生的網絡誠信水平一般,11%認為比較差;有48.8%的大學生對于自身網絡誠信評價在75~90分之間,40.8%的自身評價是90~100分之間,1.7%在60分以下。大學校園里存在的網絡誠信問題應該引起高校、政府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并加以解決。結合該調查報告,可以將目前大學生的網絡誠信問題概括為:

網絡誠信意識淡薄。在網絡價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活躍在網絡世界中的大學生比較認同現實社會中的誠信狀況會影響到網絡世界中的誠信觀念與行為,但同時大學生對網絡誠信重視程度遠遠不夠。雖然大部分人在網絡中能夠以理性態度對網絡信息進行甄別、篩選,但是對網絡誠信內涵的理解不夠透徹,對網絡誠信一般關心的學生比例只有53.5%,認為網絡誠信無所謂的達11.6%;相當部分的大學生以自保為前提講網絡誠信,選擇相互講誠信的學生占到了46.4%,只有29.5%的大學生選擇,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講網絡誠信。此外,對網絡誠信有關法律規則的了解程度也較低,很了解網絡誠信有關法律規則的學生比例只有3%,16%的大學生比較了解,39%的大學生一般了解,36%的大學生了解很少,6%的大學生完全不了解。由此可見,培養大學生網絡誠信的意識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網絡欺詐行為較為突出。在問及網上購物誠信問題時,38%的大學生認為身邊存在著以“差評”敲詐賣家的行為,其中,19.5%的學生選擇能夠對這種網絡欺詐行為加以制止,而18.3%的學生選擇“與我無關”;對于身邊同學是否存在利用網絡盜取游戲賬號的行為,42.9%的同學選擇“有”,20.2%的大學生會勸其停止,22.7%的大學生選擇“與我無關,不聞不問”;在調查虛假信息欺詐他人錢財這一問題時,35%的同學認為周圍存在這種現象,其中17.7%的人能夠制止這種行為的發生,17.2%的選擇“與我無關”。凡此種種網絡欺詐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網絡和社會的有序運行。

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對于如何看待網絡抄襲和剽竊論文現象,38.7%的學生認為毫無學術誠信,侵犯知識產權,52.8%的認為偶爾借鑒也可以,8.4%的認為無所謂,可見大部分同學在學術誠信方面對自我的要求較低。對于周圍是否有同學請人論文,40%的大學生表示周圍有此類現象,14.4%的選擇可以理解,20.5%的同學本著為別人負責、為社會負責的態度會加以勸說,告訴他們抄襲的危害,還有4.6%的學生向學院舉報,希望院里按照規定進行處理,可見大學生群體內部誠信觀念參差不齊。在對論文抄襲和行為的處罰方式選擇上,65.4%的大學生選擇批評教育為主,34.5%的大學生選擇嚴肅處理。上述調查數據表明:大學生的自律意識在物質利益面前存在弱化現象,容易引發失信行為。并且對周圍同學的失信行為,加以勸說、制止的是少數,大部分人選擇了“事不關已,高高掛起”,這種心態和現象令人擔憂。

大學生網絡誠信缺失的原因

現實社會誠信價值尺度的破碎深刻影響著網絡誠信價值尺度的確立。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和法律體系尚不健全、不完善,公民的道德觀念淡漠,法律、規則意識不強,信用基礎比較薄弱,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交往等領域還存在著缺乏誠信的不良風氣,誠實守信的價值體系尚未建立起來。在這些負面的社會現實環境的影響下,大學生降低了對社會的整體信任,誠信意識隨之下降,這成為大學生網絡誠信意識淡薄的誘因。

網絡世界自身具有的虛擬性、開放性和技術局限性使得對網絡誠信行為缺乏有效監管。由于網絡本身的虛擬性,任何人、任何法人都可以用非真實的代號上網,屏蔽了主體,使得對網絡違法主體的認定難,法律的制約也無從談起。目前,我國雖然已經制定了有關的網絡法律法規,但是受互聯網技術水平所限,在實際的監管過程中并不能實現對網絡誠信缺失行為進行有效的約束和限制,在制度層面上也缺乏系統的、行之有效的預防機制和懲罰機制,使得屢屢出現的網絡誠信缺失行為并沒有受到相關法律和制度的懲罰,網絡失信成本極低,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網絡失信行為的泛濫。

網絡社會規范的缺位使得網絡誠信缺失有機可乘。對于新生的網絡世界,傳統道德規范有諸多不適用之處,使得網絡道德規范體系未能及時建立起來,大量網上失信行為既逃避了現實社會規范的約束,又沒有相應的法律可供制約,從而導致了網絡社會存在“道德真空”、“無法可依”的局面。同時,現實社會中誠信教育匱乏也是導致網絡誠信失范的重要原因。現階段學校教育中缺乏系統地對大學生進行網絡誠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大多家長灌輸給孩子的不是以誠相待,而是警惕防范不可輕信他人,無形中產生了信任危機。同時,社會對大學生的不誠信行為普遍抱著寬容態度,對于社會上頻頻出現的誠信缺失現象,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媒體缺乏必要的宣傳教育。

大學生網民在網絡交往中的個體自我控制與約束能力不足。大學生網民正處于個體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的關鍵時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但也比較缺乏理性,辨別是非能力不強、自我控制能力不足。這種生理特點使得大學生對網絡誠信失范的危害既有清醒的認識,但又錯誤地認為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可以不遵守現實生活的一些道德原則,淡化甚至拋棄誠信意識。再加上個別大學生缺乏理性思考,逞一時之快,未想到自己行動后的不良甚至惡劣社會影響,便在網上做出許多違反網絡誠信的行為來。

提升大學生網絡誠信的路徑

加強誠信教育,培育網絡誠信意識。針對大學生群體誠信意識的淡薄,對其加強網絡誠信教育,提高其網絡誠信自律意識是防止網絡誠信失范的根本前提。高校可開設專門的網絡誠信教育課程和發掘新的教育載體,如互聯網、電影等形式,將網絡誠信教育滲透到日常學科教學中,加強大學校園誠信、守法、自律文化宣傳,不斷強化大學生網絡誠信意識。需要指出的是,培育大學生網絡誠信意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通過教育者長期、持續的教育,引導大學生認識到誠信在現代社會中不僅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而且也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和實現個人成才立業的基本前提。

構建大學生誠信評估機制,強化網絡行為監管。對于高校而言,可建立和完善大學生在校期間誠信檔案,將學生個人基礎信息、成績排名、獎懲狀況、家庭成員及職業、與社會機構聯系程度等指標按照學生個人狀況、在校誠信表現、家庭狀況、社會誠信表現四個方面對大學生誠信狀況進行綜合評估,建立誠信評價管理信息系統,并將其納入統一的社會誠信體系,促進大學生誠信自律。網絡管理部門要加大網絡行為監管力度,對不良信息加強訪問控制,安裝過濾軟件,及時堵截、刪除不良信息以凈化網絡環境。此外,相關監管職能部門還可以設置專職網絡監管人員,其職責就是通過與大學生定期交流、溝通,了解大學校園網絡誠信問題實際情況,聽取大學生群體在網絡誠信方面的意見和想法,為高校、相關職能部門制定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論依據,為大學生誠信意識和能力的成長提供一道堅固的網絡道德“防火墻”。

強化社會主導,優化良好的網絡誠信環境。政府職能部門要充分發揮社會主導職責,建立專門的網絡誠信建設管理機構,在網絡環境優化、互聯網管理政策的制定上發揮宏觀引導和推動作用,依據各個時期網絡誠信的現實狀況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網絡誠信建設和監管機制;對已經出現的網絡誠信缺失現象要加強打擊和監管力度,推動網絡誠信道德規范體系建設。針對現階段大學生網絡誠信缺失的突出問題,高校之間可協調加強校園網絡誠信數據共享力度,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學生網絡誠信數據庫,健全和完善科學、有效的網絡誠信管理體系。同時,各種傳媒機構要帶頭遵守網絡誠信,堅決杜絕虛假信息及庸俗、低俗、媚俗的信息的傳播,不斷提高網絡文化服務整體水平。社會輿論要大力弘揚誠實、守信意識,新聞媒介要加強對優秀網絡誠信人物和事跡的宣傳,激發大學生正面的誠信意識和道德觀念,為大學生網絡誠信體系建設提供良好的社會誠信環境。

【作者為重慶工商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本文系2013年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委托項目“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部分成果,項目編號:13SKH01】

第7篇

關鍵詞: IP電話; 三層交換機; 復合VLAN; 服務質量

中圖分類號: TN964?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373X(2015)08?0074?03

Voice and data management application based on LAN

ZHAO Jun

(Wuhan Suppl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mpany, Wuhan 430015,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workload of network cabling, artificial maintenance workload and mechanical failure rate produced by line adjustment, a scheme to use IP telephony in LAN is put forward. By analyzing the general problems existing in LAN,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using the three?layer switch to manage VLAN division, QoS of priority mapping and traffic supervision are emphasized. The normal work of IP phone and computer in LAN,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were implemented. The validity of the method and network topology architecture was proved through the experiment.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extensively?used analog telephone works properly in the existing super five?line medium by means of the three?layer switch to control voice and data, which is based on LAN architecture. The new operation mode reduced th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greatly, so it has a broad market prospect.

Keywords: IP phone; three?layer switch; recombination VLAN; QoS

電話和計算機網絡已經成為人們辦公通信的重要方式,傳統的電話線是每部電話采用一對雙絞線,這樣使得施工和維護非常麻煩,需要清楚每根線的作用,費時費力。為了充分利用超五類線網絡,可使用IP電話設備通信及三層交換機[1]進行管理控制,極大降低維護成本,減少線路故障率。由專門的硬件設備或軟件將呼叫的話音信號采樣并數字化,進行壓縮打包,經過IP網絡傳輸到對方,由對方的設備或軟件接收并進行解壓縮,再還原成模擬信號。語音壓縮編碼技術則是IP電話技術的基礎[2]。

1 網絡拓撲圖

辦公區域設備的網絡拓撲圖如圖1所示。為減低成本,每層樓樓有兩臺24口二層交換機,分別接相應樓層各辦公室內的IP電話和電腦,即一臺交換機接一組IP電話,另一臺交換機接一組電腦。機房內放置一臺三層交換機,一臺路由器,一臺IP電話通信服務設備,一臺服務器。IP電話通信服務設備即網關,是SIP系統中的互聯設備,完成網間協議轉換,它是實現SIP系統與其他網絡互聯互通的關鍵設備[3]。按照如圖1所示,三層交換機端口接對應設備。通過以上網絡拓撲結構,使得二層交換機接收和轉發的數據為語音或者為數據文件。三層交換機則可以清楚的劃分端口,將二層交換機轉發數據其定義到相同類型應用端口中,方便管理。

2 無控制管理分析

2.1 IP電話語音數據

VoIP小時間量程的語音數據包數字化為IP數據包,并將它們通過網絡數據流從一個IP電話發送到另一個。使用SIP,可以隨意選擇標準組件,快速駕馭新技術,幫助建立、修改和拆除兩個通話端點之間的會話。

但是SIP也有缺陷,它既不是會話描述協議,也不提供會議控制功能。為了描述消息內容負載情況和特點,SIP使用Internet的會話描述協議(SDP)來描述終端設備的特點,SIP自身也不提供服務質量(QoS)。當IP電話運行網絡用戶數和傳輸的數據量很大的突發時,結果導致網絡的可以帶寬變化較大,會導致IP語音包嚴重丟失。語音包的丟失是影響IP電話語音質量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因素。因此,減少語音包的丟失是提高IP電話語音質量的最主要措施之一。

2.2 數據文件

數據文件在網絡中傳輸,是基于TCP/IP協議。IP數據包主要由“目的IP地址”、“源IP地址”和“凈載數據”三部分構成。在對IP數據包不加控制的傳播,必然導致對網絡資源的需求超過了固有的容量。因為在事先沒有任何協商和請求許可機制的資源共享網絡中,幾個IP分組同時到達路由器,并期望經同一個輸出端口轉發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顯然,不是所有分組可以同時接受處理,必須有一個服務順序,中間節點上的緩存為等候服務的分組提供一定保護。然而,如果此狀況具有一定的持續性,當緩存空間被耗盡時,路由器只有丟棄分組。在這種持續過載的狀態下,網絡性能會急劇下降。交換機采用CSMA/CD協議對數據進行轉發,對數據的廣播,部分數據包不可避免被無關設備檢測到。不僅系統信息不安全,而且容易產生廣播風暴。

3 三層交換機管理

3.1 VLAN的劃分

VLAN的劃分,采用的是基于端口的劃分。這種劃法的優點是定義VLAN成員時非常簡單,只要將所有的端口都定義為相應的VLAN組即可[4?7]。按照圖1所示,將網絡劃分為3個VLAN, IP電話和IP電話通信服務設備為VLAN2,計算機和服務器為VLAN3,調試計算機為VLAN4,這樣保證數據和語音不會混合在同一線路傳輸,便于三層交換機控制。按照網絡傳輸數據包的用途劃分VLAN,保證了同一類型數據在同一VLAN的傳播,減少了網絡廣播風暴的可能。使用復合VLAN技術,為實現調試計算機能訪問控制樓層間各VLAN的IP電話和計算機,便于維護操作。

3.2 服務質量管理

服務可用性是QoS的重要基礎要素。成功實現QoS的前提是網絡基礎構造必須高度可靠。進一步理解QoS,它是指網絡為某特定數據流提供優良服務(滿足或超過業務要求的服務質量)的能力[8]。IP 電話和上網訪問同時在局域網運行時,若不通過三層交換機對相關應用的數據包進行管理,就是出現通話斷斷續續,的文件無法打開,提示下載文件損壞等問題。根據局域網中應用的特點,分析出語音對時延抖動要求較高,而數據文件對丟包率要求較高,因此采用配置端口信任報文的DSCP優先級,基于接口的流量監管技術,來實現QoS管理。

3.2.1 優先級映射

配置信任DSCP優先級時,設備根據報文的DSCP優先級對報文進行分類并進行后續的優先級映射,得到報文映射后的DSCP優先級。因為在局域網中語音的優先級為5,數據文件的優先級為1。

3.2.2 流量監管

當網絡發生擁塞后,超出的流量將采取其他方式處理。如果處理方式為監管,那么數據包就會被丟棄。通常情況下,網絡設備缺省丟棄后到的數據包而傳輸先到的數據包,這樣的丟棄方式稱為尾丟棄。也可以讓網絡設備在發生擁塞時,先丟棄低優先級的數據包而傳輸高優先級的數據包[9]。

4 管理控制后的測試結果

由于在局域網使用IP電話進行通話,對網絡質量非常敏感,因此僅對接IP電話的e0/0/2端口進行測試,以驗證效果。

4.1 吞吐量

對e0/0/2和e0/0/23端口使用NetIQ Chariot軟件進行測試,設置“Add pair”,“TCP”,“Throughout腳本”,10個獨立線程,吞吐量結果見圖2,測試平均值為9.4 Mb/s,完全滿足語音對帶寬的要求。

4.2 響應時間

與吞吐量測試的端口和軟件相同,使用“Response_Time腳本”,響應時間的測試結果見圖3。響應時間的平均值為0.4 ms,滿足國家A類標準[10]。

4.3 優先級映射和流量監管

5 結 語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論 文 網專業寫作教育教學論文和畢業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

基于局域網構架的三層交換機的語音和數據的控制,使廣泛使用的模擬電話在現有超五類線介質基礎上運行成為了可能。這種新的運行模式,極大的減少施工和維護成本,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參考文獻

[1] 朱嘉幸. 三層交換機的快速配置恢復方法研究及實現[J].硅谷,2013(1):94?95.

[2] 王素珍.通信原理[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10.

[3] 崔健雙.現代通信技術概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4] 王建平.計算機網絡基礎[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

[5] 魏評. 企業網絡組建中VLAN的設計與實現[J].軟件導刊,2012(9):134?136.

第8篇

開題報告填寫要求

1.開題報告作為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答辯資格審查的依據材料之一.此報告應在指導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前期內完成,經指導教師簽署意見審查后生效.

2.開題報告內容必須用黑墨水筆工整書寫,按成教處統一設計的電子文檔標準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紙上后剪貼,完成后應及時交給指導教師簽署意見.

3.學生查閱資料的參考文獻應在3篇及以上(不包括辭典,手冊),開題報告的字數要在1000字以上.

4.有關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寫,應當按照國標gb/t7408—94《數據元和交換格式,信息交換,日期和時間表示法》規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數字書寫.如"XX年9月26日"或"XX-09-26".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例

1.本課題的研究意義

中國互聯網經過10年的持續發展。目前在普及應用上正步入嶄新的多元化應用階段。有關數據顯示,中國寬帶用戶、網絡國際出口帶寬、上網方式和途徑、網絡應用服務更趨多樣化。人們對互聯網的使用廣度、信用度、依賴度正在逐步提高。隨著網絡提供的功能和服務的進一步完善,網絡應用化、生活化服務正逐步成熟。互聯網的影響正逐步滲透到人們生產、生活、工作、學習的各個角落。中國互聯網整體呈現較快的增長態勢。但中國地區之間互聯網發展水平、普及水平還存在明顯的差距,呈現"東快、西慢,城快、村慢"的特點,因此,加大對于互聯網應用和發展的研究力度,借鑒國外互聯網應用的成功范例引入和普及互聯網應用的先進經驗是當務之急。

2.本課題的重點和難點

第一,從全國人口來看,互聯網普及率還很低,僅有7.9%,與世界平均水平約14%還有較大差距。因此要普及互聯網,讓更多人來使用互聯網是任重道遠的事情。

第二,網上信息資源還不夠豐富,質量比較好的、能反映我國優秀文化的、對廣大網民有真正用處的信息還不夠多。根據國信辦的調查,截至XX年底,我國共有6.5億中文網頁,比XX年底差不多翻了一番,但是僅占全世界網頁數量(300多億)的2%,比例很低。因此我們需要網上有更多豐富的內容,特別是健康的、有質量的、有針對性的內容。第三,目前,互聯網產業雖然在電子政務、電子商務方面進行了不少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從整體上看網絡應用水平和實效(即網民的用戶體驗)還比較初級。在技術驅動下產生的包括網絡游戲、電子商務、無線寬帶、voip、p2p等新的應用還沒有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

第四,新技術發展遭遇機遇和挑戰。當前國外互聯網新技術層出不窮,一直處于互聯網發展的領先地位,而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比較薄弱,因此需要更加努力,迎頭趕上。

第五,網絡安全和網絡文明面臨嚴峻挑戰。網絡文明要靠政府法制、行業自律、網民的自覺來維護,而最關鍵的應該是網民素質的提高。就像交通管理一樣,有交通法規的限制,也有警察的監管,但是最關鍵的還是司機素質的提高,否則交通事故還是無法避免的。同時,提供內容、服務的企業也應當承擔其責任,實施行業自律。

3.論文提綱

我國互聯網在若干領域的應用

1.互聯網在政府中的應用

2.互聯網在企業中的應用

3.互聯網在消費群體中的應用

我國互聯網應用前景

1.互聯網將加速融入我們的生活

2.互聯網經濟逐漸產生效益

3.寬帶網絡建設打通互聯網應用瓶頸

4.互聯網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指導教師意見:

(對本課題的深度,廣度及工作量的意見)

指導教師:(親筆簽名)

年月日

系部審查意見:

系部負責人:(親筆簽名)

年月日

你只要開題報告吧我再上傳點例文你對照下,

還有網站自己去看

論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社會責任

摘要企業的社會責任有三個元素組成,即企業的市場行為、監督行為、自愿行為。通過對iso9000質量體系、iso1400環境管理體系、sa8000社會責任標準的分析介紹,指出在知識經濟時代,“道德標準”、“社會責任”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的通行證。

第9篇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09-0218-03

一、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的概述

近年來,學術界對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簡稱為“思政教育”)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思政教育的范疇概括、價值定位、原則規律、內容結構、方法途徑、效果評估等。然而對思政教育載體的研究相對有些滯后。

思政教育載體是承載、傳導思政教育各因素,為思政教育主體所運用,促進主客體相互作用的一種思政教育活動形式,是聯系教育主體和教育客體的中介,是實現教育目標、任務的形式和手段,屬于思政教育方法論的范疇[1]。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環節。載體的合理運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思政教育的效果,如果運用得合理、選擇得恰當,會促使思政教育各要素的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產生更好的教育效果,反之則會使各要素相互掣肘,互動紊亂,阻礙其教育作用的發揮。

思政教育載體包括物質形態載體,還包括活動形式載體,像理論學習,會議、文化建設,管理工作及大眾傳媒等載體。思政教育的載體并非固定不變,而是在社會思政教育與歷史條件變化中為適應新情況而產生[2]。

當今世界網絡信息技術和傳播媒體得到空前發展,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88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0.3%,半數中國人已經離不開互聯網。網民中學生群體的占比最高,為25.2%,其中大學本科生占的比例為11.2%[3]。微信、微博、QQ、論壇、飛信、博客等新媒體便捷、即使、互動等特點,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進一步開拓載體的契機,思政教育網絡載體應運而生。

思政教育網絡載體是思政教育發展的產物,它是思政教育者利用網絡新媒體技術平臺,積極向大學生傳授符合我國社會發展要求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等,使大學生具備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媒介和形式。

大學生是社會新技術,先進思想的代表,是網絡新媒體時代的主要受眾群體。然而,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如何科學合理地利用網絡新媒體,趨利避害,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價值取向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環。因此,研究高校思政教育的網絡載體,是當前思政教育工作取得實效性的重點問題。

二、高校思政教育中網絡載體的現狀觀察

為深入了解高校思政教育中運用網絡載體的現狀,筆者專門設計一份問卷,在內蒙古地區某高校進行了問卷調查,將部分調查結果寫成論文已經發表,發表的論文題目為“大學生網絡自律意識調查分析――以內蒙古地區某高校為例”,關于問卷發放和回收的數量以及相關分析技術和結果已在該論文中論述,在此不再贅述。以下調查分析結果是剩余未發表的部分。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運用網絡載體呈大勢氣候,廣泛利用電子郵箱、手機飛信、微信、QQ傳送通知和公開性的文件。在“您是從哪里了解校園活動的?”的調查顯示:有32.4%的學生是通過學院微信公眾平臺、QQ群、飛信等新媒體平臺了解校園活動;有19.6%的學生是通過校內海報公告欄得知的;34.4%的學生是通過班會例會的形式了解到的;13.6%的學生是通過其他途徑了解。如下表格所示:

在“新媒體上班主任、輔導員經常會發一些正能量的文章或觀點嗎?”的調查顯示:30.04%的學生認為老師經常正能量的信息,而且對學生很有益;28.13%的學生認為老師偶爾發一些正能量的信息;15.29%學生認為老師的信息很雜,知識略過;26.54%的學生沒有加老師為好友。如圖1所示:

根據以上調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特色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網絡載體傳播著思政教育的主導思想。利用網絡上正能量的訊息、人物訪談、勵志微電影等來充實著思政教育,來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另外,對大學生而言,新媒體也為他們提供了全新的學習思維模式。當前大學生最流行的學習方式不再是課堂上獲取知識,而是更大程度上利用網絡課堂、微信群、微博、貼吧等網絡載體。在“您在網上討論或發表過自己的看法、觀點、言論嗎?”的調查顯示:經常討論和偶爾討論的學生占三分之二以上分別19.6%和52.75%;取決于是否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視情況而定的學生占14.19%;從不討論的學生僅僅占13.45%,如圖2所示:

然而,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因其虛擬性,輿論導向的偏頗性,多元價值觀的沖擊,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不利影響,嚴重的影響著“觀尚”未成熟的大學生,關于新媒體對大學生學習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筆者在已經發表的“大學生網絡自律意識調查分析――以內蒙古地區某高校為例”的論文中詳細論述。因為網絡的負面影響,高校學生中頻繁地出現網癮癥,網絡媒介素養下滑,身體素質低下,精神萎靡不振等狀況。出現這些負面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高校思政教育主體自身存在的問題而導致的。

第10篇

摘要:隨著現代科技的日新月異,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信息技術逐步走入中學歷史課堂,成為歷史教學非常重要的教學輔助工具。網絡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在給學生學習提供豐富的素材之外,一些不良信息也會毒害青少年的思想和行為。當前社會和學校開始重視這一問題,但是并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途徑。希望通過今天我淺薄的一點思考,為一線歷史老師在媒介教學中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歷史教學;媒介素養

現代媒介的優點是方便快捷,包括作業的正誤統計,線上老師學生之間的及時交流,一切都在面對面第一時間解決。但同時大部分老師也擔心把網絡和電腦給了學生,他們打開一些不良網頁,看一些中學生不適宜的信息怎么辦?這樣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其中的一些風險而故步自封,盲目排斥時代的潮流。在這些“洪水猛獸”侵襲學生的思維之前,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思考如何把現代技術的不良影響減少到最小。

現代媒介形式各樣,包括網絡,電視,書籍報刊雜志等,網絡媒介由于其受眾多、傳播快、信息面廣等特點成為大眾接受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它是個虛擬的環境,人們在這個世界中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身份,自由發表言論,因為沒人知道自己是誰,只要不不違法的言論他可以不必負任何責任。這樣的信息與我們歷史的核心理念是背道而馳的,歷史強調客觀公正,強調歷史的準確性。那么在放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搜集歷史資料的時候,就需要先教會學生如何正確的利用網絡,培養他們的媒介素養。學生在歷史課程學習中更多的是扮演受眾的角色,我的學生經常會對電視劇的情節信以為真,會把網上的一些謠言拿來問我是否真實。在目前的教學中發生了一些學生無法識別真偽,甚至被現代媒介毒害的例子。高一的歷史教學中我們歷史備課小組為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給學生布置了自主研究課題《你心目中的》。要求孩子在九月和十月的周末以及假期搜集各類信息,對于自己心目中的做出一個評價,各合作小組寫出一份歷史小論文,要求孩子的論文要有理有據有節。從孩子們交上來的論文中角度新穎,內容豐富多彩,但我發現孩子們論文里面陳述的故事情節很多都只是聽說,或者網絡的段子,并沒有什么史實的依據。比如一個孩子寫《神奇的》一文中舉了兩個例子:一、出生奇異——1893年12月26日,相傳出生時,雖已冬至,但這一天雷鳴電閃,風雨交加,當地老人驚駭:只怕有真龍天子問世。按相術說是土龍,據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之說,他需東海之水潤澤,故取名“澤東”字“潤之”。二、呼風喚雨——1958年7月2日下午4時,在北戴河游泳上岸,隨囗問身旁警衛員張木奇,現在河北還在干旱?張回答說是的,幾個月沒下雨了。毛望了望碧空萬里的藍天,皺著眉頭說:“今天不下明天下,一個星期不下透雨,罷老天爺的官”。果然,四天后,即7月6日,一聲炸雷響過之后,滂沱大雨傾盆而至,澆透了華北大地。像這樣的信息作為奇聞異事講講可以,但是作為論文素材就不屬于信史無法佐證論點。在一次的網絡教學中,我讓全體學生上一個教科書推薦的歷史論壇查閱資料,結果論壇里面有一些不良言論,甚至有人說臟話。學生告訴我時,我覺得很尷尬,主流媒體宣傳網站上都會這樣,可想而知孩子在獨自上網時那些時不時跳出來的低俗廣告,一些網絡游戲的宣傳,會不斷侵害孩子的自制力,引誘孩子滑向深淵。所以在教學中教會學生識別網絡好壞,培養媒介素養已經是迫在眉睫。那么我們到底該怎么做呢?第一:學校加強學生的認知教育,教會學生識別分析網絡信息,積極發揮網絡的正面影響。

生活在網絡時代,我們的生活變得更豐富精彩、方便快捷。電腦像電視一樣被搬進千家萬戶,在學校的管理中我們知道政教工作是重中之中,因為只有抓好學生的德育建設,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才能為學生的學習做好準備。因此在對于部分學生網絡成癮的問題上我們要充分發揮政教工作的主渠道作用,引導他們分清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告訴他們什么是真實存在的東西,把道德教育作為防止青少年接觸網上不良信息的根本措施。結合我們學校的實際,我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一)開展主題班會(二)利用教材知識宣傳媒介素養(三)建立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相關的社團。第二:建議歷史學科組織建立專門的學科教育信息網。第三:家長要積極主動關心孩子,正確引導上網。作為家長一定要關心自己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避免學生在不被父母知道的情況下私自去網吧上網。另外部分中學生往往在家中使用互聯網,家長應該對網絡有一定的認識,要正確引導孩子上網的目的,同時也要關心孩子到底看些什么,學到了什么,并且要和孩子一起學習、交流、成長。家長與孩子上網,可以提供兩代人交往探討的話題,共同上網,查找信息、評論是非這就是一個實施家庭教育的好機會。加強對孩子上網監管,更是每個家長責無旁貸的事情,嚴格控制孩子的上網內容、上網時間,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網絡作用,既借助網絡幫助中學生成才,又消除它的負面影響。同時父母應該加大對孩子的網絡安全教育,加強與學校的信息溝通,避免孩子在家或在網吧登陸不良網站,以免受到網絡侵害或引發違法犯罪。第四:國家和地方要加大網絡管理力度,加強網絡法制建設,規范互聯網及相關事業的有序發展。我國制定頒布一系列互聯網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確立我國網絡管理的基礎性制度,在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要加快立法進程,區分輕重緩急,抓緊制定完善最急需最迫切的法律法規,加強對現有法律法規適用網絡管理的延伸和司法解釋工作。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壯大執法隊伍,健全執法體系,落實執法責任,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參考文獻:

[1]王召鳳《媒介素養教育與高中歷史教學融合路徑探析》

[2]廖峰高海紅《媒介素養教育與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整合研究》

作者:肖利 單位:四川省蒼溪縣城郊中學校

第11篇

關鍵詞:RFID 航道監控 數字監控 太陽能 風能

中圖分類號:X92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Abstract: how to channel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improve the navigation safety, improve waterway traffic speed and prevention channel along natural disasters has been difficult and important channel management, based on this demand design based on distributed intelligent video th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of inland channel digital monitor management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field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annel system method.

Keywords: RFID channel monitoring digital monitor solar wind power

引言

隨著航運交通的發展,內河航道的管理成為我國內陸河道管理最為重要的內容,根據《浙江省航道管理條例》內容,對航道實時監控與管理,提高航行安全,提高航道通行速度,保護水域環境及預防航道沿線自然災害等一直是航道管理的難點和重點,航道數字監控管理系統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給航道管理帶來了便利與效率,建立及時有效的應急響應機制,實現了沿線監控管理,特別是重點區域的實時管理與保護。

一、總體介紹

某航道起于杭申線航道,止于長山河口,全長41.598km,采用四級航道標準建設,為了更好的保持航道有序、通暢,建立及時有效的應急響應機制,特在整個重要航道點安裝視頻監控系統,覆蓋整個航道全程線路。

本系統設計航道數字監控管理系統,內容包括:網絡監控系統、電源供給系統、防雷接地系統、艇載視頻監控系統、RFID讀卡器系統、沿航道線路及管道建設等。

二、系統架構

本系統采用數字網絡模式和傳統模擬視頻傳輸相結合的方式,充分吸收數字與模擬的優點,由前端攝像機進行視頻采集,采用視頻光端機與光纖點對點相結合方式將圖像傳送至電信IDC機房內網絡硬盤錄像機進行圖像存儲,并接入港航局VPN網絡(艦載監控系統通過VPDN接入市港航局內部網絡),由綜合監控平臺軟件進行統一管理,實現港航局(省局、市局、縣處)水上交通指揮中心對航道視頻監控圖像進行監控、轉發、市局指揮中心備份存儲、歷史記錄查詢等功能,其他授權用戶根據不同的級別權限實現不同訪問功能。

航道數字監控管理系統共安裝20個視頻監控點位及1套艇載視頻監控系統。并能與省港航管理局、市港航管理局設備相兼容,傳輸視頻影像能夠被省港航管理局、市港航管理局解碼顯示,可通過港航局內部網絡系統進行24小時實時監視航道情況。

航道數字監控管理系統結構圖1

三、系統前端設計

航道改造工程航道監控管理系統工程需覆蓋航道全程,共安裝20個視頻監控點及1套艇載視頻監控系統。

 監控點位

根據各系統現場實際情況,考慮系統的設備安裝,通過對現場勘察及實體拍照,對現場進行合理的設備安裝,對信號通信、設備防雷接地及電源取電點進行合理的規劃。

某大橋系統設備安裝示意圖2

前端監控點設備包括CCD透霧攝像機、日夜型長焦距變焦鏡頭、重型變速云臺、室外一體化雙視窗防護罩、防雷和電源供電系統。遠端指揮監控中心,通過控制鍵盤對云臺左右、上下旋轉及鏡頭變倍、聚焦控制,可遠距離大范圍監控,也可通過調節集中進行近距離目標精細監控。

航道流量特別大的河域或河道岔口,前端攝像機搭配遠紅外熱成像夜視儀,可實現黑暗無光、雨霧天氣紅外成像,任何視野內的目標都能清晰反應在視頻畫面上,且與CCD攝像系統實現白天夜間自動信號切換,白天后臺監控顯示CCD成像畫面,夜間自動切換成紅外熱成像畫面,并且CCD成像作為輔助視頻疊加至紅外執成像視頻上以畫中畫顯示。

監控系統正常工作狀態在白天可對半徑2-3公里范圍、夜間1公里范圍內的目標做24小時不間斷實時監控及錄像存儲。

 艇載視頻監控系統

本次艇載視頻監控系統主要由取證主機、目標攝像機、液晶屏幕、手控器等組成。由取證主機發射的3G無線信號通過VPDN接入市港航局內部網絡,由綜合監控平臺軟件對視頻圖像進行管理,本系統高度集成了視頻監控系統、成像記錄系統和高精度云臺控制系統,實現現場指揮系統和遠程調度系統等功能。

四、信號傳輸系統

信號傳輸系統是航道數字監控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室外及遠郊的信號傳輸一直是監控系統中一個比較難處理的環節,考慮多種傳輸方式,結合本項目的現場環境特點,本次信號傳輸部分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電路租用傳輸系統、有線線纜傳輸系統、無線3G傳輸系統及綜合監管RFID射頻識別系統。

4.1電路租用傳輸系統

光纖通信部分采用租用電信營運商光纖方式,租用期限為三年。通過市港航管理局已租用的20條中國電信VPN網絡,實現省港航局、市港航局、處、站等多級網絡互聯,并納入省交通廳內部網絡規劃。

4.2有線線纜傳輸系統

攝像機與光端機視頻圖像傳輸采用SYV75-5(128編)視頻線;攝像機供電采用RVV2*1.0 電源線;球機控制信號采用RVSP2*1.0屏蔽線。通過光纖傳輸至控制中心。

4.3無線3G傳輸系統

基于3G網絡傳輸、GPS衛星定位而設計的單卡4路無線視頻服務器,采用先進的優化H.264視頻壓縮算法、超低碼流視頻處理技術,同時把4路攝像頭采集到的視頻圖像,經視頻壓縮編碼,通過3G無線網絡,把實時動態圖像傳輸到遠程客戶端。通過計算機、PDA和監控中心監控實時圖像,并可隨意切換任一畫面或多畫面顯示。通過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實現位置查詢、實時監控、軌跡回放等功能,實現了視頻數據的編解碼、加解密、交互、發送/接收和實時位置跟蹤、遠程控制等功能。實現省港航局、市港航局、處、站等多級網絡互聯,并納入省交通廳內部網絡規劃。

南郊河口無線3G傳輸系統建設示意圖3

4.4綜合監管RFID射頻識別系統

航道綜合監管RFID射頻識別系統嚴格按照《杭嘉湖船舶綜合監管射頻識別系統》的設計要求進行施工。系統采用航道一體化射頻讀卡器,配置一套RFID的智能視頻監控系統軟件,采集過往船舶的ID信息,并通過有線或無線數據通信方式上傳數據至服務器,完成數據采集全過程。系統由服務器、航道RFID讀卡器(太陽能板、蓄電池、CDMA模塊)、光端機和智能視頻監控系統軟件二大部分組成。

總體框架如圖4

航道綜合監管RFID射頻識別系統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航道RFID讀卡器

航道讀卡器作為船載電子標簽的數據采集設備,采集過往船舶的ID信息,并通過有線或無線數據通信方式上傳數據至上層數據采集服務器。

(2)數據采集服務器軟件模塊

航道讀卡器通過VPN/VPDN接入數據采集服務器,數據采集服務器子系統接收多個接入航道讀卡器的數據,并可下發指令實現兩者間雙向通信。數據采集服務器子系統負責對接收數據的預處理、數據庫存儲和數據。

(3)航道讀卡器管理模塊

航道讀卡器管理子系統負責航道讀卡器基本信息和部署信息的手工錄入、查詢;航道讀卡器在線/離線狀態顯示;航道讀卡器設備故障診斷。

(4)數據庫

包括:船舶動態數據庫、航道讀卡器數據庫和船載電子標簽數據庫。

系統組成圖5

(5)實時通航數據采集、傳輸功能

船舶通航數據的采集,基于RFID技術,通過航道讀卡器和船載電子標簽共同實現。RFID船載電子標簽擁有唯一的ID號。在電子標簽發放時,該ID通過RFID船載電子標簽管理子系統與船舶名信息綁定。用戶使用時,船載電子標簽安裝于船舶內,其ID號作為船舶身份證用于識別該船舶。航道讀卡器通過對電子標簽定時發送的ID信息進行識別,實時采集船舶數據。

考慮船舶密度帶來的信號碰撞因素(假設10艘船舶同時航行,最大讀取時間間隔為發射頻率4倍,實驗測試數據),則可以將電子標簽在讀卡器范圍內的發射頻率設為2-3秒之間。

航道讀卡器通過VPN/VPDN網絡接入數據采集服務器,數據采集軟件的數據接收組件完成多個接入航道讀卡器的并發和雙向通信。

航道讀卡器基本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完成航道讀卡器基本信息(例如:部署位置經度,緯度,類型,分配IP,所屬航道,所在轄區等)的手工錄入、修改、刪除操作。

航道讀卡器實時狀態監管,通過航道讀卡器心跳信息,實時監測航道讀卡器的工作狀態,并實時顯示其在線/離線狀態。

五、電源供給系統

現場監控管理系統設備前端設備電源供給在確保電壓穩定的基礎上,采用就近接入原則,建設單獨的配電管理機柜,做好防水、防雷及防盜措施。

當周邊無建筑及供電線路時,河岸監控點選擇風能、太陽能供電系統。根據航道沿線的地理特點,系統共設置6套太陽能電池板,2套風力發電系統,4套蓄電池系統。根據電源的儲能效果,每個太陽能電池板及風力發電設備配置一套蓄電池系統,用于儲存電能,供設備24小時用電。

六、防雷接地系統

航道沿岸多為郊外,很多區域周邊建筑物較少,由微電子器件構成的視頻監控系統有可能遭到雷電的損壞,因此,必須采取適當的防雷技術措施,以減少和避免航道視頻監控設備遭受雷電的危害。

雷電對視頻監控系統的危害形式有直擊雷、雷電電磁脈沖侵入、雷電侵入波、雷電感應、雷電反擊、球形雷等多種形式。

防雷接地系統嚴格按照防雷規范設計要求,滿足雷電防護分類、分區、分級的要求。立桿頂端架設避雷針,接地系統電阻應小于4歐,垂直接地體采用電鑄銅專用接地棒,與設備連接采用BVR6線纜。在現場攝像機及監控總箱內分別安裝浪涌保護器及信號保護器。

七、電信IDC機房

電信IDC機房主要用于網絡硬盤錄像機進行托管及網絡硬盤錄像機與市航港局VPN網絡進行互聯,現實數據交換和圖像上傳,傳輸方式采用光纖傳輸方式和3G無線網絡傳輸方式。另外,每臺網絡硬盤錄像機配4塊2T容量的存儲專用硬盤對前端攝像機采集的圖像進行保存,保存時間為30天左右。后期航道監控線路的擴充,可采用大容量的磁盤陣列進行存儲。

八、水上交通指揮中心

以市局水上交通指揮中心為核心,在航道沿線等地設水上交通指揮分控中心,市局水上交通指揮中心主要配備數據服務器、應用服務器、一級流媒體轉發服務器、圖片存儲(對前端視頻錄像進行備份)和綜合監控平臺軟件,管理中心對整個航道進行監控管理。在水上交通指揮各分中心配備應用服務器和綜合監控平臺軟件,對各區域進行控制管理,軟件管理通過權限設定管理級別。

指揮中心通過解碼器將圖像還原后顯示于監視器,對航道所有前端動態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分中心對管轄范圍內監控點進行監控。

融合RFID識別數據的大規模視頻服務器平臺軟件圖7

結束語

目前航道數字監控管理系統已經成功在航線運行,在此基礎上,“港航地理信息系統”、“航道360度全景攝像系統”等數十項自主研發和合作開發的軟硬件信息成果應用于港航管理,實現全智能化“數字航道”,航道8小時以上堵塞時間由以前的每年約1000小時下降到目前已無8小時以上的堵航。

并以此系統為建設基礎,可擴展建設航標動態、水位變化、水質情況、污染控制、應急救助等系統。

參考文獻

[1]N.Bierbaum,“MPI and Embedded TCP/IPGigabit Ethemet Cluster Computing”,Proc.of the 27thAnnual LEEE Conference on Local Computer Networks2002,PP.733-734,Nov 2002.

[2]袁毅.基于嵌入式web服務器的網絡視頻監控[J].電網技術,2000,24(5)

[3]官振偉.基于GPRS的數字圖像采集與傳輸系統研究[學位論文]碩士 2005

[4]張曉東、馬禮、高媛.基于視頻服務器的視頻監控系統的設計[期刊論文]-微計算機信息 2008(1)

[5]彭懿濤、夏驚濤、穆道生.基于嵌入式技術的遠程視頻監控系統[期刊論文]-兵工自動化 2006(4)

[6]趙寶會.天津港集團視頻監控系統改造[期刊論文]-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09(1)

[7]李心益,裘正定.基于MPEG-4 標準和嵌入式技術的數字監控系統[J].中國多媒體視訊,2003,(l)

[8] William Gatliff.The Linux 2.4 Kernel`s Startup Procedure[M].2002 Embedded System Conference San Francisco, Mar.2002,56-89

[9] 胡杰.基于ARM 的嵌入式視頻監控終端的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武漢理工大學.2008

余寧浙

出生年:1979年

籍貫:浙江慈溪

在公司職位:電氣經理

專業系統:電氣

第12篇

2010年11月15日,成都商報聯合春城晚報重磅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后,在社會各界迅速激起強烈反響!楊紅櫻、郭敬明、鄭淵潔位居前三,顯示出青少年成為閱讀主力軍。中國作家富豪榜創制人吳懷堯表示,純文學的影響力持續下降,成年的人閱讀則日趨實用!港澳臺作家在大陸的版稅收入,第一次被納入中國作家富豪榜,李敖、金庸、龍應臺首度榜上亮相。

吳懷堯還推出了全新子榜單“在中國最賺錢的外國作家富豪榜”。對比兩份榜單,結果觸目驚心!中國本土圖書單本的平均銷量為6000冊,來自西方各國的超級暢銷書,卻一次又一次在中國掀起閱讀風暴,《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十年間,輕輕松松從中國賺走版稅9550萬元。中國作家富豪榜后震動全國,海內外380多家媒體紛紛跟蹤報道,《人民日報》同樣刊發了評論員文章,稱:“‘君子固窮’的陳舊理念可以拋棄,更多的中國作家應該努力創作,拿出過硬的作品打動讀者。因為,讀者不會虧待他們喜歡的作家。”

【點燃思維】“中國作家富豪榜”實際上反映了國人的價值觀與閱讀取向。現在,原創純文學作品的影響力持續走低。不少人都感覺到中國人的閱讀越來越現實,越來越功利。這個時代的特征是閱讀和實用主義相聯系。人們讀書是為得到精神的交流和共鳴,而不是為謀取現實利益。功利的閱讀,已經背離了閱讀本身的含義。

【適用話題】閱讀心態 閱讀變化 閱讀選擇 讀者口味

二、“給力”登上《人民日報》頭版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標題“江蘇給力‘文化強省’”讓不少人有些“意外”。一向以嚴肅嚴謹著稱的《人民日報》采用如此新潮的標題,立刻引發熱議。有網友將這一標題截圖在微博上后,網友紛紛大呼“標題給力”。

有媒體人士表示,眾多網友對“給力”的熱捧,反映了人們對報紙語言的新期待。親切、平民、通俗易懂的語言,甚至包括網絡流行語,都是今天的人們喜聞樂見的;反之,官腔十足、生僻冷澀的詞匯,已經越來越難以吸引人們的眼球。

倘若像《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這樣覆蓋面極廣的超級媒體,能將“給力”變為常態,對于人們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情。

【點燃思維】給力,原本屬于網絡語言,最早出現于日本搞笑動漫《西游記:旅程的終點》的中文配音版,屬于東北方言和日語的混合產物,意思類似于“牛”“很棒”“酷”,常作感嘆詞用。其實不是這個詞用得好,而是這個詞終于從堂下進入正堂,從網絡媒體進入到黨報版面。這讓一些網絡語言有了展示的空間,更有了“給力”的場所。從這個詞的運用,我們可以看出,如今的好多詞語,都是從百姓中間走出來的,剛開始不被認可,最后才被廣泛應用或者傳播。

【適用話題】網絡語言 創新 親民近民 時尚

三、清華教授被指抄襲

2010年3月,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彬彬公開著文,稱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汪暉寫于20多年前的博士論文《反抗絕望》多處存在抄襲。此后4個多月,質疑者和挺汪者曾展開多輪交鋒。“汪暉事件”不斷升級,數十名知名學者和教授聯名要求清華大學調查此事,直接當事人汪暉一直沒有直接回應,也沒有公開露面。在輿論激烈爭論將近半年后,汪暉終于不再沉默,繼接受《聯合早報》采訪后,向王彬彬發了律師函,希望以法律途徑,解決學術爭端。

與此同時,學者黃以明狀告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剽竊其文章,也鬧得沸沸揚揚。被指剽竊的范迪安在公開聲明中稱:“網站張冠李戴,胡亂編造,侵犯你的著作權,同樣也損害我的名義,還導致你對我的誤解,我深表理解并與你同樣氣憤!”面對學術界的種種爭論,媒體可以推波助瀾,讓更多人關注事件的進展,但人們很難作出公正的判斷,或許只有健全的法律,才能還大家一個公道。

【點燃思維】“抄襲”是目前學術界較流行的一個話題,很多知名教授卷入了這場紛爭。此枚“重磅炸彈”能夠引爆,并波及到如此之大的范圍,足以說明作假風氣對學術界的巨大影響,也暴露出學術監管的缺位。誠然,當前的論文體制已經極大地遏制了中國科研人員的學術創造力。論文體制必須要改,這樣才能還學術界一片晴朗的天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油尖旺区| 德昌县| 女性| 涞源县| 日照市| 武强县| 瑞金市| 龙陵县| 大名县| 铁岭县| 长丰县| 新郑市| 北海市| 崇信县| 务川| 昌图县| 新竹县| 镇赉县| 北票市| 肃北| 抚远县| 慈溪市| 长海县| 阿拉善左旗| 吉木乃县| 崇文区| 库车县| 白河县| 惠水县| 兴业县| 浏阳市| 罗源县| 鄂伦春自治旗| 汝南县| 新昌县| 东乌珠穆沁旗| 泽普县| 栾川县| 拜泉县| 祥云县| 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