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醫藥代表實習生工作

醫藥代表實習生工作

時間:2022-09-09 13:16:0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醫藥代表實習生工作,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醫藥代表實習生工作

第1篇

一、崗前培訓

臨床藥學專業學生的臨床實習和學校學習有本質區別,學校學習著重培養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能力,而臨床實習則著重培養學生實際綜合運用醫藥知識的能力。學生在進入科室實習之前必須加強崗前培訓,以在短時間內適應工作環境,消除緊張心理和“重醫輕藥”的觀點,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規范,盡快成為合格的藥學工作人員。

1.崗前職業道德培訓

藥品的特殊性決定了藥學職業人員職業道德的重要性。藥品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具有“兩面性”:既可治病救人,又可能危害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因此,必須加強臨床藥學學生的崗前職業道德培訓。實習單位需指導實習生認真學習《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和醫療機構八項行業紀律,切實提高實習生的職業道德素質,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真正貫徹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2]。

2.崗前法規培訓

實習生在學校學習階段,對醫藥領域的各種法律法規及醫院和科室的規章制度了解不夠。一方面對實習生進行醫院科室規章制度的常規培訓,另一方面加強對《藥品管理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麻精藥品管理條例》、《處方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學習,使實習生能夠知法守法,為成為合格的藥學工作人員做好準備。

二、帶教內容

1.藥學實習

藥劑科是醫院重要的窗口科室,下設門診藥房、住院藥房、制劑室、藥庫、臨床藥學等,擔負藥品供應、藥學服務的重任,熟悉藥劑科的工作是以后參與臨床實習和合理用藥咨詢等藥學服務的基礎[3]。藥學實習內容通常包括:藥品的熟悉、處方的規范、微機管理下的藥品發放系統等。如目前醫院腫瘤科室中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使用量較大,臨床藥學實習應掌握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規范化臨床應用及管理[4]。由于患者多由其家屬代取麻醉藥品,調劑時藥學實習生必須嚴格檢查代取者及患者的身份證與處方上寫的是否一致,代取者身份證照片與代取者是否一致,同時檢查麻醉藥品劑量是否準確,確認無誤后調劑并告知正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2.臨床實習

臨床實習是整個實習過程最主要的環節。臨床實習要求實習生在帶教教師的帶領下,參與查房,查體,書寫病歷、藥歷,直接面對病人,獨立準確地采集病史,培養臨床思維。由于實習時間有限,實習生應重點在2~3個科室輪轉,以掌握常用藥物單獨治療和聯合治療方案的藥理、藥效、藥動、毒理、藥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劑型、藥物評價和不良反應等相關知識。通過臨床實習,學生對藥物治療有全面了解,為將來走向臨床、參與藥物治療,實施全程化藥學服務打下堅實基礎。

三、臨床藥學實習管理模式

臨床藥學實習是學生從理論教育走向實踐的特殊階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思想和實際工作能力。目前臨床藥學實習已經從傳統藥品調劑供給服務向臨床合理用藥藥學服務的帶教模式轉變,因此,藥學服務不應局限于處方調配和發藥工作,帶教教師應當把重點轉移到處方審核、合理用藥方面。正確的處方調配、處方審核及對患者的指導用藥直接關系到藥品的療效及用藥安全,是藥學服務中最重要的環節。帶教教師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傳授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1.一對一帶教

臨床合理用藥藥學服務帶教模式是指定一個帶教藥師帶教一個實習生。除了完成藥品的供應分發等工作外,實習生還要到臨床參與醫師用藥、臨床選藥,調配處方前,實習生要評估處方的合理性、安全性等。由于當前藥學教育的重點已經由“藥”轉向“人”,因此藥學實習生不但要掌握藥品相關知識,還要了解患者生理及病理情況,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

2.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即以臨床典型病例為主線,將理論教學內容融入特定病例中,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使病例與基礎理論有機結合,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5]。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可有效解決傳統教學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難題,明顯提高臨床藥學實習教學質量。

案例選擇應有代表性,可采用實際工作中常遇的用藥難題或臨床上常見病的藥物治療,作為案例教學的重點。一方面學生要充分了解和討論案例,另一方面帶教藥師要對案例進行梳理、歸納與總結,重點對學生案例分析思路是否正確、方法是否恰當等加以點評,使學生學到正確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案例教學法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及提高藥師的綜合素質均能起到積極作用。

3.知識講座

定期舉辦專題講座,對《藥品管理法》等系列政策法規進行詳細解讀,開展醫院和科室的規章制度及實習要求的講座,臨床藥師講解如何書寫藥方、病例分析和用藥分析討論、如何書寫綜述等專題講座。通過開展學習講座活動,可強化學生的臨床藥學法律法規意識,鞏固所學理論知識,還可加強與帶教教師之間的交流,做到教學相長。

四、臨床實習評價和考核機制

1.評價機制

根據制定目標進行雙向評價,即帶教教師評價學生,學生評價帶教教師。雙向評價可及時發現教學管理中的不足,及時反饋信息,有利于發揮師生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帶教老師對實習生的實習情況評價項目有:素質、知識、能力、技能、完成作業情況及結合理論考試進行書面評價。對帶教老師的評價主要有:學術水平、教學態度、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等。

第2篇

戶口所在: 廣州 國 籍: 中國

婚姻狀況: 未婚 民 族: 漢族

培訓認證: 未參加 身 高: 168 cm

誠信徽章: 未申請 體 重: 56 kg

人才測評: 未測評

我的特長:

求職意向人才類型: 應屆畢業生

應聘職位: 醫藥銷售代表:醫藥代表,商務主管/專員:商務代表

工作年限: 0 職 稱: 無職稱

求職類型: 實習 可到職日期: 隨時 工作經歷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06-07 ~ 2006-08

公司性質: 股份制企業 所屬行業:醫療/護理/保健/衛生

擔任職位: 實習生

工作描述: 于中醫館實習,負責藥品的銷售、登記、前處理并解答客戶的疑問,雖然只有短短一個月,我卻形成良好的客戶服務意識,了解藥品的生產流通情況

離職原因: 實習期結束

潮陽人民醫院 起止年月:2005-06 ~ 2005-09

公司性質: 事業單位 所屬行業:醫療/護理/保健/衛生

擔任職位: 醫生助理

工作描述: 職務是五官科醫生的個人助理,負責輔助醫生做好準備工作,服務患者,盡量解決患者的問題及困難,這段實習是我人生中受益匪淺的一個階段,它讓我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學會有效溝通,并形成真誠待人,靈活處事的作風

離職原因: 實習期結束志愿者經歷

教育背景畢業院校: 廣州中醫藥大學

最高學歷: 本科 獲得學位: 理科學士學位 畢業日期: 2009-07

專 業 一: 藥物制劑 專 業 二:

起始年月 終止年月 學校(機構) 所學專業 獲得證書 證書編號

2005-09 2009-07 廣州中醫藥大學 藥物制劑 本科學士學位證書 -

語言能力外語: 英語 良好 粵語水平: 優秀

其它外語能力:

國語水平: 優秀

第3篇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間在我科實習的本校學生120人,120名學生在校期間文化基礎課程水平相當。

1.2實施步驟

美國統計質量專家戴明提出:PDCA循環將質量管理過程定義為4個階段,即第一階段P(plan)計劃階段,第二階段D(do)實施階段,第三階段C(check)檢查階段,第四階段A(action)處理階段[3]。計劃階段包括根據現實存在的問題以及影響因素制定包括方針和目標的相應措施;執行就是對已經制定的計劃進行具體的操作,同時解決執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保證執行過程的順利進行;檢查就是根據當初制定的計劃方案,經歷執行階段后,檢查執行效果;處置階段就是總結成功的經驗,當然更重要的是看到存在的問題,提出進一步的解決方案,對遺留的問題進入下一個PDCA方案去解決,從而實現良性循環[4]。具體為:P-教學計劃階段,D-教學實施階段,C-教學檢查階段,A-處理階段。我科于2013年3月開始在臨床實習教學中引入PDCA循環,經過一年的實踐操作,2014年開始全面推廣應用到教學中。

1.2.1P(plan):教學計劃階段臨床實踐和教學涉及到學生和帶教老師雙方面的配合,必須有良好的互動和溝通才可以達到好的實習效果,但又要遵守醫院的規章、制度。帶教老師必須制定本次實習帶教的方案、方法、目標及最終的考核指標,同時要求實習學生提前熟悉進入相關科室工作的程序,熟悉科室的環境,熟悉本科室實習的相關理論知識,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創建實習管理小組我院設有教學科,下有教學工作領導小組,由教學院長擔任,包括制定教學計劃、過程質量監控、總結匯報等,統管實習學生臨床實習事宜。在實習學生中設學生會,由學生會主席組織成立實習領導小組,小組成員包括實習部部長、秘書、干事,做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梁,傳達醫院和學生之間的信息,分工明確,各司其職。②擬訂教學計劃每年年初制定教學計劃,召開教學相關會議,會議參加人員要有各個實習科室的帶教老師代表、實習生代表,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地提出對實習工作的要求、意見、建議,補充相關臨床實踐教學管理制度。擬定本學年教學計劃,包括目標、整改措施、教學進度安排、教學督導安排等。③加強師資力量的投入我院為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國家衛生部1997)、三級甲等醫院(陜西省衛生廳2010)、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國家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人事部)、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國家衛生部、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中醫藥管理局2010),目前床位2000余張,有著高素質、高學歷的人才隊伍,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大批博士生、碩士生導師。同時青年教師也均有較強的臨床及理論帶教能力。但是同時也存在部分中青年教師教學經驗不足、教學工作落實隨意性較大等問題。針對這些情況,我們不定期地舉行帶教教師培訓,不斷加強他們的臨床帶教能力。

1.2.2D-教學實施階段教學中教師需要對教授的理論知識較為熟悉,按照教學大綱備課,并認真記錄備課本,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有理論知識,重要的是理論聯系實際,在這里所講的實際就是每種疾病相對應的患者,引導學生建立臨床思維模式,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疾病案例,結合講授使帶教老師及時了解本次教學的實際效果,并根據反饋的情況及時制定下一步的教學計劃。①組織學生崗前培訓我院對每一級新生集體組織崗前培訓,根據學生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還有剛進入臨床中的不適應等問題。因為臨床醫學與其他科學有著顯著區別,它涉及到倫理問題、法律問題,故安排醫院醫療管理人員宣講醫療法律、法規常識,安排教學科人員向實習學生詳細說明他們投入臨床工作后應該遵守的醫院規章制度、科室相應的管理制度和安排。②按計劃實施教學活動崗前培訓結束后,由教學科制定詳細的實習學生輪轉表,隨即按名單安排學生進科,基本以學生床位比約1∶4的比例分配到各科室。將一組實習學生首先交給各個科室的帶教組長,由組長統一安排各個學生的分配問題。由教學組長安排主任帶教的全科室教學查房,本科室實習相關知識講座,本科室疑難病例討論,每周進行一次英語帶教實習。

1.2.3C-教學檢查與核查階段每間隔一個月對臨床實習教學工作進行檢查與核查,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對存在的問題加以改進。具體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改進:(1)實習現場提問:教師在實習過程中讓學生提出異議,不時地對授課內容加以完善,這稱為邊帶教,邊自查;(2)考核:每個實習科室舉行出科考試,出科考試包括理論考試和實踐操作考試,包括理論考試(占50%)和實踐操作考試(占50%)。(3)問卷調查:實習結束后對實習學生進行調查,不記名讓實習學生為老師投票。具體包括以下兩方面:①建立完善的質量監控體系我院設立教學監督教師,成立教學監督小組,小組成員由4~8名我院老專家教授組成。通過對帶教老師的教學視頻考察帶教,同時組織老專家不定期觀摩他們的教學活動,臨場給他們提出意見和建議,督導他們現場進行改進。專門設有督導記錄本,并有專人詳細記錄。②完善考核制度我院在考核方面采取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考核具體方法。具體包括教學督導組考核實習帶教教師,實習老師考核學生,學生反過來測評帶教老師,充分體現公開、公正的原則。在考核過程中,根據學生給老師的打分以及教學科人員對教師的測評,如果考核未達到標準,則取消該教師下一年度的帶教資格,通過這樣的良性循環,使教學人員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對實習學生的考核包括實習相關科室的出科理論考核,安排學生進行本科室的相關操作考核,例如血液科實習安排骨髓穿刺考核,呼吸科安排胸穿考核,最后理論與實踐考核相結合得出該實習學生的總分。

1.2.4A-實施處理階段定期舉行座談會,探討本階段臨床實習階段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教師雙方面互相評價,對實習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肯定正面的,同時指出不足,出現的問題反饋給各位老師進行處理,便于教學改進,把我們認為做的比較好的地方進一步發揚過大,進一步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然后在下一步的臨床實踐中再加以應用,便于教學工作的良性循環。

2結果

(1)科室實習生帶教規范化:結束以前“分散教學,各自為政”的局面,及時發現問題,總結問題,解決問題。(2)建立臨床實習生質量考核體系。(3)學生反饋意見:對PDCA教學方法的引入滿意度較高。

運用單樣本t檢驗分析得出結果如下:統計120名學生實習成績,并以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科實習的未納入PDCA循環的120名學生為對照,平均成績為(70.00±6.25)分。納入PDCA循環的學生組平均成績為(74.87±5.45)分,t=5.035,P<0.01,即平均成績差異顯著,證明我科在實習教學管理中引入PDCA循環后,教學質量明顯改進。

3討論

近年來,我院大規模擴招醫學生,但固有的可利用的臨床資源沒有相應的改變,導致學生在醫學實踐過程中出現資源分配利用不合理,進而對實習產生懈怠的情緒,影響實習效果。具體原因如下:

3.1臨床實習與考研之間的矛盾

據報道,目前大約有95%的醫學生準備考研,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許多學生進入臨床階段后便開始尋找合適的工作機會,但往往事與愿違,求職的四處碰壁,使得越來越多的學生轉而加入考研的大隊伍中,這勢必與正在進行的臨床實踐沖突,一些學生放棄了臨床實踐,導致臨床實踐教學質量明顯下滑。

3.2對臨床實習學習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

有些醫學生對臨床實習工作沒有在思想上予以重視,總是將自己置身事外,認為自己只是實習醫生,缺乏責任感。大多數學生中存在著重醫學專業知識,重視課本知識,輕理論實踐[8]。有些學生對臨床實習缺乏興趣,缺乏積極性,只知道啃書本,死記硬背理論知識,只求考試得高分,嚴重的將理論與實踐脫節,導致惡性循環。另外,學生從教學區來到臨床實習單位,脫離了學校環境,進入到醫院的大環境,接觸的人較之以前大為增多,就像進入了一個復雜的小社會,缺乏老師的監管,有時會產生惰性,不愿意去上班。

3.3帶教老師水平和方法影響實習質量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面臨巨大的考驗,這迫使我們的教師不斷地進行學習,研究更為適合的帶教方法。但目前存在的情況是,帶教老師依舊觀念陳舊,帶教方法老套,調動不了學生的積極性。且目前大多數與實習醫生接觸的教師一般為初級職稱,他們理論知識扎實,但帶教經驗較少,加之日常繁重醫療工作使他們疏于對實習學生的指導和管理。資料還顯示,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加以積極引導,優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而PDCA循環正是這種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有利于高質量的實習醫生的培養。

第4篇

二、 加強對外宣傳:為貫徹我院“高度重視,提高認識;擴大宣傳,促進合作;健全制度,加強管理;求實開拓,增強效益”的外事工作思路,二一年,我院大力加強對外宣傳力度,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根據學院發展的新形勢,先后印發了制作精美的中、英文對照的《安徽中醫學院簡介》冊頁以及印有安徽中醫學院標志的漆盤。并于本年度5月份組織我院部分處以上干部赴韓國韓瑞大學進行友好訪問,同時簽署了雙方合作協議;12月份隨教育部代表團赴泰國舉辦“留學中國教育展”,受到了泰國公主的接見,極大的擴大了我院在泰國及東南亞地區的影響。

三、加強合作辦學:二一年以來,我院不僅與我院已有的友好姊妹學校如:加拿大溫哥華國際中醫學院、美國加洲育英學院、日本東洋文化技療學院、臺灣寶仁基督書院(臺灣大葉大學成教學院)、美國加洲圣克魯斯五系中醫學院、美國華佗國際中醫學院、澳大利亞悉尼國際中醫學院、馬來西亞德信綜合醫院、日本日中友好各務原協會、韓國韓瑞大學校等繼續加強聯系,繼續接受這些院校派出的留學生,拓寬與這些院校的合作交流渠道,還接待了一些新的境外院校同仁的來訪,與他們建立了友好關系,并簽訂了合作意向書,如美國馬里蘭大學護理學院、牙買加中牙友好協會、臺灣長茂實業有限公司、臺灣工黨大陸事務交流部、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等共五所院校或組織。與這些院校或組織建立友好聯系,對擴大我院在外的影響,促進我院中醫藥學術進一步走向國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四、加強中醫藥國際交流:為進一步擴大我院在海外的知名度,促進中醫藥事業的世界繁榮,在二一年,我院加強了對外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首先,我院接待了國際醫療界同仁的來訪達二十次以上,同時舉辦各種學術講座數次。如澳大利亞悉尼國際中醫學院楊崇聲、美國華佗國際中醫學院宋一同、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許少珍院長、美國馬里蘭大學護理學院院長Barbara、臺灣寶仁基督書院院長李朝陽、韓國韓瑞大學校校長咸基善一行、韓國瑞山新聞社社長白承億一行、韓國駐滬領事館領事文昌富、牙買加中牙友好協會會長Huang Wusong等等;其次,我院派出專家、學者赴國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國際醫療活動及參觀訪問等達二十五人次以上。如我院代表團赴韓國、我院外事工作人員赴泰國、我院教師、醫師赴法國、瑞典、加拿大、美國、也門等國或地區的成功訪問,不僅進一步加強了我院與國外友好院校的聯系與合作,還開拓了我院領導及外事工作人員、教師的視野,有助于對我院進一步發展對外交流,組織外事工作。

五、 積極培養對外交流的儲備人才:在學院外事辦的組織、協助下,第一附屬醫院舉辦了首屆專業英語培訓班,培養了一批能基本勝任對外教學的醫師隊伍;同時,為擴大與韓國韓瑞大學的交流與合作,學院外事辦專門舉辦了韓語輔修班,首批招生45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學生和教師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六、加強對外招生:二一年,我院進一步接收短期實習生,使人數大規模上升,接待加拿大溫哥華國際中醫學院派遣的實習生共11名,首次接收了2名荷蘭留學生;成功接受了18名美國學生來我院攻讀碩士或學學士學位,接收了一名韓國學生來我院攻讀碩士學位,一名臺灣學生來我院預讀。

六、 增加了外事收入:二一年,我院外事收入大幅度增加,共為我院創收人民幣近30萬元,比上一年增長了近20萬元,基本實現了年前目標。

總之,近一年以來,我院外事工作出現了可喜的新局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新成績,這是我院全體外事工作人員努力的成果,更是與各級領導的關懷、重視分不開的。我們期盼著在新的一年中,各級領導繼續關心、扶持我院外事工作,我院全體外事工作人員繼續齊心協力,努力把我院外事工作推向更新的高度!

 

安徽中醫學院外事辦公室

第5篇

關鍵詞:校企合作 頂崗實習 實踐探索

2012年10月13日,筆者所在學院百余名師生按照學院的安排,來到了富士康(煙臺)科技工業園進行為期3個月的工學交替實習。我們此行的目的是使學生體驗現實的企業管理制度、管理模式,感受企業文化的熏陶,在實際生產工作中熟悉同事、上下級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在磨礪中鍛煉職業素養,完成身心的職業化轉變,為真正踏入社會、進入職場打好基礎。由于我們是第一次外出進行頂崗生產實習,經驗嚴重不足,因此,身為帶隊教師,心情是忐忑、復雜的:既擔心學生能否順利、安全地完成實習,又要擔負起院系領導的重托,做好新的教學實踐,讓合作單位及社會認可我們的教育和管理,為后續的實習安排總結經驗,探索新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初試頂崗生產實習

愿望是美好的,現實卻往往是殘酷的。開始,學生在廠訓和崗訓結束后馬上就進入了實際生產崗位,雖然工作內容和技術含量并不是很高,勞動強度也不大,但是簡單重復的勞動加上嚴格的品質要求,很快令學生從新鮮轉變為倦怠、厭煩,并且有些學生已經開始吃不消了,先是十幾名女學生抱團要求立即返校,甚至堅決地說“回去退學也不干了”,接著,家長們質詢帶隊教師的電話接連不斷,有的家長甚至開車直接來接人,堅決不同意學生繼續實習下去。同時,富士康由于生產任務重,訂單工期緊,生產線安排部分學生超時加班、休息日加班或上夜班,這對于尚未適應實習工作的學生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激憤的局面幾乎失控。另外,學生事務管理工作還有很多問題,如辦理廠牌、臥具不全、學生生病就醫、宿舍門鎖損壞、按時歸宿等等,都必須抓緊處理。大大小小的問題一時令我們帶隊人員深感壓力很大。在“不拋棄,不放棄”的信念支撐下,我們艱難地摸索了一個月,終于理出頭續,前面所遇到的諸多問題,經過協調和努力都先后一一化解。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要及早發現、了解情況,及時解決并做好宣傳和疏導工作。因為在富士康,問題的解決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管理流程,管理流程嚴格而細致,只有需要時間才能反饋結果。諸事理順之后我們的感覺,如“風雨過后見彩虹”,天空都顯得格外可愛。

學生逐漸適應了頂崗生產實習的節奏之后,思想和情緒趨于穩定,他們在向帶隊教師反映問題時,不再是流著眼淚、滿腹委屈或是滿腔仇恨地控訴了,而是變得客觀、成熟,能夠平靜地等待反饋結果和答復,并且有些學生還主動要求加班,愿意多掙些加班費了。看到學生們經過的歷練、轉變和成長,我們帶隊教師的心中深感欣慰,正所謂“不吃不知苦,不做不知難,不磨練不成好漢”。

二、富士康企業的實習環境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對富士康也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富士康是當前全球最大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專業加工制造商,擁有120多萬員工。其制造、創新和研發能力有目共睹,是名副其實的高新科技企業。國內已經在三十多個城市完成了產業布局。我們實習所在的富士康(煙臺)科技工業園,占地5000余畝,員工現有7萬余人。

這樣一個巨無霸般的現代化高新科技企業,它的生存、發展具有獨到之處,這正是我們要實習體驗的現代化的企業管理、企業文化和創新機制。它的嚴格、細致、認真、務實,追求一流品質的強大氣場和強勁風格,讓你不得不順應它,與之合作時會讓你就覺得放心。它的核心、系統,我們不敢妄言,僅從我們實習的角度來考慮,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完成從身體到心理的職業化轉變應當是理想的。實習生與正式工是同工同酬的,薪資分時段、按小時記發,毫不含糊,所有員工及實習生的薪資等費用都是向每個人的銀行卡轉賬支付,從無欠薪討薪等異常情況出現。在可以看得到的日常管理方面,僅與我們實習相關的,有些地方也是值得一提的。第一,住宿免費,宿舍內水、電、暖、衛齊全,而且提供熱水淋浴。第二,無出入證(廠牌等)的人員一律不準進出廠區(包括生活區),安保人員24小時值守。廠區(包括生活區)不準隨便吸煙,比較符合我們的管理理念。第三,廠內文體、健身設施遍布,全部免費使用。有標準的運動場、足球場,有室內羽毛球場,乒乓球室、臺球室,員工各類文體活動不斷,文化氣息和氛圍比較濃厚。更重要的是有醫保聯網的廠內醫院,憑廠內醫院的醫療診斷書,可以到產線人資處報銷70%醫藥費和作為病休的憑證。第四,廠內設有人資校企合作辦公室,專門負責招聘并安排學生進廠實習,并負責處理實習生在實習中出現的異常情況。富士康是我們遇到的唯一一個設有專事學生實習機構的單位。

三、頂崗實習的意義和體會

1.頂崗實習對學生來說是必要的

學生極少經歷社會的磨練、工作的艱辛和獨立生活的困難。要實現從學生到工作狀態的轉變需要較長時間,即使他們口頭上稱做好了吃苦的準備,心理上也并沒有能真正承受現實壓力的經驗,當真正進入工作崗位后,才開始面對從未有過的長時間勞動和嚴格的工作制度,思想很容易妥協、退縮,甚至逃避,這段時間如果僅憑學生個人自我調整,恐怕不會盡如人意。我們實習帶隊人員就是要在這段時間內通過宣傳疏導、撫慰、協調等方法,幫助學生度過適應期,完成其身心的職業化轉變。通過這次實習帶隊的經歷,我們認為學生的職業化轉變過程應當在畢業安置前完成,這會實質性地提升學生的入職適應能力,對打破現在畢業生安置就業率高,失業率也高的怪圈,或許大有幫助,職業教育院校應當擔負起這個責任。其方法首選頂崗實習模式,因為在校內的實習場地(基地)實習,以及模擬崗位的技能訓練,一般強調技術技能的養成性訓練,與頂崗生產在實質上存在差異,對學生體會和理解企業管理氛圍、鍛煉綜合職業素養及工作關系中的溝通幾乎沒有幫助。即使學生的實習崗位與學習專業不能對口,但是頂崗鍛煉較之專業對口的參觀或旁觀式的實習也是不可比擬的。頂崗實習時間以2至3個月為宜。這個時間階段,學生既能完成職業化轉變,又能受到一定程度的企業文化浸潤。

2.實習前要做好準備工作

按承載的要素不同,實習準備工作基本可歸納為三個方面。

(1)實習帶隊人員的準備。根據體會,我們覺得前期(實習前15天內)的管理工作是頂崗實習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為開始的幾天是學生思想和情緒出現波動的集中高發期,帶隊人員必須迅速到位進入角色。因此最大限度地提前了解實習單位,熟悉處理各種異常情況的渠道和流程,掌握學生思想動態規律,做好承受群體不良事件壓力的心理準備。否則,作為校方的代表和管理者、學生心目中的主心骨,遇事理不清頭緒,自亂陣腳,一頭霧水,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后果將不堪設想。

(2)實習學生的準備。學生的準備內容包括:一是行李物品和證件、照片等,二是心理準備。學生的物品和證件準備,往往會出現很多問題。通過解決問題,學生經歷了一次外出獨立生活的鍛煉。我們也認識到,如果今后再有類似的實習,可以按本次實習的經驗,教師先為學生每人印發一份“實習物品準備明白紙”,就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學生的心理準備有很多欠缺。學生全是90后,一半以上是獨生子女,優點突出,缺點同樣鮮明,青春激揚,充滿幻想。然而,真正的現實卻是殘酷的,父母的呵護沒有了,嚴格的工廠制度成了“自由的枷鎖”,忙碌的、長時間的崗位勞動成為了“罪惡的摧殘”。要完成這個心理落差的過渡,走向成熟,學生注定要經歷一個痛苦的蛻變過程。我們如果再安排這樣的頂崗實習,就一定要通過一切手段,比如就業培訓講座、頂崗實習案例講解、適應能力分析、實習單位正面材料通報、實習崗位分析及注意事項等等,向學生宣傳疏導,做好充分的“戰前動員”,提高其認識和心理承受閾值,幫助他們做好頂崗實習前的心理準備。

(3)學生家長的準備。實習經歷告訴我們,取得學生家長對安排頂崗實習的理解和支持是很重要的。實習的前期,由于許多家長對學院的安排不能理解,生怕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當聽到學生電話訴苦時,不是積極地鼓勵孩子堅持下去、努力鍛煉,而是“不行就回來”。這樣不僅使學生的思想情緒產生較長時間的波動,影響其他同學、增大管理難度,而且當帶隊教師不予放行時,家長質詢我們的電話極其不冷靜,全然不顧教師的解釋和勸說。我們認為,沒有不明事理的家長,關鍵是我們的工作沒有到位。只要我們以務實誠懇的態度把學院“通過頂崗鍛煉,為真正踏入社會、進入職場打好基礎”的實習理念,向家長解釋清楚,把我們全時段駐廠管控的保障措施交代明白,把“都是為了孩子,家長鼓勵孩子才是真正對他們的愛護,他們一定能行”。鍛煉是為了將來,這些道理講通了,絕大多數家長是會轉變態度的。如果僅簡單地向學生家長解釋,“到富士康進行實習是學院的安排,是教學計劃的安排”不能解決家長所關心的關鍵問題,還希望讓家長痛快地支持我們的工作,恐怕不容易。事實證明,大部分打電話質詢我們和開車接學生回去的家長,在我們耐心地解釋和勸說下表示能夠理解,并改變了態度。這些工作如果在實習出發前做好,豈不更好?我們還是應該在實習前的“實習物品準備明白紙”上作出說明,當家長為學生準備物品時,就可以看到我們的實習理念。當然,我們還可以采取開家長會的辦法,效果會更好。

四、頂崗實習暴露的不足

1.實習團隊減員不可避免,配套管理措施亟待健全

頂崗實習,實習生必須達到崗位的基本要求,遵守崗位管理制度,比如年齡不足十六周歲、違反廠規廠紀(如曠工累計達到4天或連續曠工達到3天)被廠方除名等,雖經協調,但單位拒絕重新安置,我們只得將個別學生進行遣返。對中途遣返的學生,就要提前準備好安排措施和管理辦法,否則這部分學生只能掉隊,不能完成實習目標。而且這樣的管理漏洞也是十分明顯,比如學生很容易故意被除名,等著被遣返回家,從而影響整個實習團隊的穩定。因此,頂崗實習校企合作模式要健康地發展,相關的配套管理措施必須健全和規范。

2.實習生無技術崗位實習機會

通過深入調查,我們發現沖壓、涂裝等危險、有害崗位廠方沒有安排實習生,但實習生全部在簡單的熟練工及輔助工崗位上,比如裝配、外檢、老化、包裝等。就此情況我們與廠方進行溝通,廠方解釋是出于安全及產品質量等方面的因素考慮,而且技術崗位崗前培訓周期長,要求長期穩定,實習生短期的實習不符合企業的技術工用工理念。對此,我們只能表示理解,認可這一無法彌補的缺憾。

3.學生傷害風險要警鐘長鳴

學生的安全問題始終如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頂,令人緊張。出門在外無法預知的風險概率相對要大得多,與學生安全相比,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因此在安全問題上,教師要始終保持自我加壓的狀態。

五、結語

第6篇

Abstract: The medical ethics are adjust between the medical personnel, the medical personnel and the patient as well as the standard of conduct which relates with the society, the school edition the process which forms in the medico medical ethics quality are playing the unreplaceable influential role.

關鍵詞:醫學生 醫德 醫學教育 高職高專

key words: Medico medical ethics medical education quality high specially

作者簡介:賈長喜,1981年5月生,男,漢族,河南商丘人,畢業于吉林大學法學院,本科學歷,法學學士,商丘市法學會理事,現任教于河南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助教,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法制教育、中國化教育、高效校園和諧文化建設。

經過10年的飛速發展,以高職高專為主要模式的醫學高等職業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技能型醫療衛生人才,豐富了我國醫學高等教育的體系結構,對推動我國醫學高等教育大眾化和滿足廣大基層群眾的醫療衛生需要起到了基礎性和決定性作用。然而,近年來廣泛爭議的醫德醫風問題也不可避免地波及醫學教育領域,引起社會對醫學高等教育素質培養模式的深入思考。作為培養基層一線醫療衛生人才的高職高專醫學教育,應該從根本上認識到醫德教育的重要性,進而將其貫穿到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醫德教育著力培養高職高專醫學生的醫德素質,為社會打造從內到外、從品德到技能雙合格的真正的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醫療衛生人才。

一、 招生錄取環節

在招生錄取過程中,醫學高職高專院校應該真正加強對道德標準的把關。幾乎所有高等教育院校在招生簡章中都概括性地規定了德、智、體條件,部分高校還將“德”條件做了一定的細化。然而,由于 “德”的抽象性和考查的難度,實際錄取過程中的確難以把握這一標準,但是作為培養基層醫療衛生人才的高職高專院校,應該率先積極探索道德標準衡量和考查的機制和模式,在培養對象遴選過程中真正重視道德標準的把關,為下一步培養打下堅實基礎。

二、 入學教育環節

新生入校伊始,對醫療衛生職業的內涵知之不多甚至一無所知,進而更談不上對醫德內容及作用的理解。因此,高職高專醫學院校在新生入學教育過程中,應該將醫德教育作為思想教育的重要部分。

具體來說,可以通過職業認知教育,讓學生初步了解醫療衛生職業的基本內涵,認同職業的崇高性、服務性、人道性、公益性和特殊性,激發自我職業選擇自豪感和使命感及優良醫德自我養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通過醫德基本內容教育,組織新生集體宣讀《醫學生誓詞》,讓學生認同防病治病、救死扶傷、人道主義和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社會主義醫德,懂得醫學是維護人的生命和增進人類健康的科學,懂得醫務人員對人民群眾和社會所必須承擔的重大道德責任,領會社會主義醫德基本原則的精神實質,對醫德有一個整體的基本認識。可以通過將醫德教育與學生基本道德規范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從學生日常道德教育入手,延展到職業道德教育,進而具體到醫療衛生職業道德教育即醫德教育,讓學生懂得醫德也是一種職業道德,是處理醫療衛生職業倫理關系的特殊的道德規范,認識到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在校自覺遵守學生道德規范,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才會有良好的醫德。

入學教育環節的醫德教育工作,就如在白紙上作畫的第一筆,又如在心靈播下的第一粒種,應被充分重視起來,抓好、做實,為教育對象職業理想的實現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三、 在校教育環節

高職高專醫學生一般學制為三年(部分院校開設初中起點五年制大專教育),而在校理論學習時間僅為2年,相比本科醫學生而言,時間緊、任務重,基礎課、專業課、公共課基本充斥了四個學期的所有時間。然而,在集中進行專業理論知識的教育的同時,更要注重通過課堂教學、講座報告、調查參觀等多種途徑對他們進行集中的醫德教育。

筆者認為,高職高專醫學院校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探索新的教育途徑,開展豐富多彩、卓有成效的醫德培養和教育工作:

第一,把傳授專業知識、醫學技術和醫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把醫德教育滲透于教學過程中。一方面,“為人師表,傳道為先”,“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要以身作則地履行教書育人的責任和教師職業道德。只有教師具有崇高的師德和高尚的靈魂,才能影響學生,培養出良好的醫德和純潔的靈魂。另一方面,教師應注意根據學科特點,充分利用教材,精選教學案例,在日常教學中發掘醫德教育內容。值得注意的是,醫德教育并非只是德育教師的任務,更是所有教育教學和管理人員的共同責任。

第二,重視榜樣引導作用,邀請專家、名醫、學者開展講座、報告。高職高專醫學院校應當結合像2003年非典、2008年抗震救災等時事形勢,適時邀請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人物開展講座或報告活動,從正面引導醫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更要注意自身道德素養的提高。講座人或者報告人可以是“重量級”名人,也可以是一名普通的醫務工作者,甚至可以是一名患者,只要能夠打動被教育者的心靈,都是有助于醫德培養和教育的。

第三,以醫德為主題,通過征文、辯論、演講、社會調查等形式,開展學生參與性較強的活動,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理性認識醫德、抒發內心情感、辨明是非曲直、表明遠大志向,將理性道德和感性道德結合起來,引導其自我培養高尚的醫德。

在校學習不只是醫學生基礎及專業理論學習的關鍵時期,更是醫學生系統了解醫德理論并形成醫德意識的重要環節。特別是面向基層一線培養醫療衛生人才的高職高專醫學院校,更應該充分重視對在校醫學生進行醫德教育,為他們形成高尚的醫德奠定堅實基礎。

四、 實習教育環節

實習環節是醫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進而形成操作技能的重要環節,也是他們初步接觸醫療一線,將醫德理論初步印證于現實生活并轉化為自我醫德行為的最初過程,在此重要時期對他們進行必要的醫德教育對他們醫德的形成和發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高職高專醫學院校應該真正加強校院全方位合作,在注重技能培養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實習生的醫德教育。

首先,醫學院校在實習生離校之前,應明確提出實習期間醫德培養的要求,要求學生在學習實踐技能的同時將醫德理論應用于實習過程,進一步加強醫德規范學習,充分認識醫德在社會生活重的重要作用,學會運用醫德理論分析現實醫患關系和醫德醫風問題,為自身高尚醫德的形成奠定堅實基礎。

其次,實習醫院在遴選帶教人員時不但要注重醫術的高超,更應加強品德標準的把關,以求品德高尚、德行合一,同時加強對帶教人員的教育培訓,使他們首先認識到醫德教育在帶教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在接受實習生以后安排實習之前,應結合醫療實踐進行集中的醫德、倫理、心理等方面的教育,提出嚴格要求,使他們通過實習自覺形成較為明確、系統的醫德意識、倫理意識和心理素質。

再次,實習醫院應組織實習生參加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動,通過生動的實例進行醫德教育,讓實習生有機會了解、接觸現實醫患糾紛案例,這樣可以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醫學院校還應安排人員在學生實習期間加強與實習醫院之間的聯系,定期訪視,了解實習生的醫德培養狀況,挖掘優秀典型并進行表揚,發現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糾正不足,強化實習生醫德自我培養和教育能力。這樣不但有利于現有實習生的醫德教育,更有利于學校今后的醫德教育工作。

五、 就業指導環節

經過理論學習和實習以后,醫學生邁向社會實現就業的前夕,就業指導也是對他們進行醫德教育的重要環節,高職高專醫學院校應該把握住這一機會,結合在校理論學習和實習環節對他們醫德狀況的調查情況,通過開展講座、組織參觀、討論、征文、辯論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自我總結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將來職業責任,正確認識平凡與高尚的辯證統一關系,樹立投身醫療衛生一線基層的理想和為人民服務的志向,開展針對性和實效性較強的醫德教育。在此期間,還可以通過具體表彰在實習環節挖掘的優秀典型,模糊批評某些違背職業道德的不良行為,對他們進行醫德自我培養的科學引導,讓他們發現自我不足進而自覺改進。

六、 跟蹤調查環節

學生就業以后,高職高專醫學院校并非完事大吉了,還應該進行必要的跟蹤調查,搞好“售后服務”工作。在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尚未完成的這一時期,城鄉、區域乃至不同醫療機構之間的條件、待遇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別,不可否認地影響到醫學生就業后對待現實的心態。學校應通過座談、訪談、發放《調查表》等形式,加強與就業單位的聯系,及時了解畢業生的技術和道德“質量”,與就業單位聯合進行必要的進一步教育。對于在此過程中發現的“缺陷”和“瑕疵”,也有利于增強學校教育的針對性,更好地進行下一步理論和醫德教育。

總之,高職高專醫學院校應該首先明確自身培養基層一線醫療衛生人才的辦學定位,以“三個面向”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大力開展全方位素質教育,將醫德教育融入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創新教育方法和手段,切實加強醫德教育的實效性,努力提高醫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出技術高超、品德高尚的一代又一代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這才是高職高專醫學院校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的根本所在。

參考文獻:

[1]王立成,劉家全.醫德教育與修養[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5

第7篇

論文關鍵詞:藥劑專業 調查 藥理學 教學

論文摘要:通過對我校藥劑專業畢業生、實習生,實習單位帶教人員進行調查問卷、訪談,針對發現的問題,對藥劑專業《藥理學與藥物治療學基礎》的教學進行改革嘗試,力求培養實用型人才。

《藥理學與藥物治療學基礎》是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藥劑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藥理學和藥物治療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常用藥物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應,熟悉常見疾病的藥物治療一般原則和基本治療方案,了解重點藥物的作用機制,為指導合理用藥,預防和監測藥物不良反應,開展藥學服務和從事藥劑專業崗位工作奠定良好基礎[1]。近幾年我校藥劑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于社會零售藥店、醫院藥房等,為了使學生能學以致用,具備較強崗位適應性,成為面向基層的技能型高素質型藥學人才,我們通過對醫藥企業實習的學生及相應帶教人員等進行調查和訪談,從中獲得一些對教學改革有益的意見和建議。

1 研究方法與結果

1.1 對象與方法

對本校2009年藥劑專業畢業后在藥店工作的學生,共31名進行問卷調查;對有我校實習生的藥店帶教人員、店長進行個人深入訪談;對藥店的部分員工進行小組訪談。

1.2 結果

1.2.1 從事職業

本次調查共收有效問卷31份,其中25人占(80.6%)從事藥店營業員工作,2人(占6.5%)為收銀員,4人(占12.9%)為庫房管理員。

1.2.2 工作情況

(1)能獨立承擔藥品銷售工作的時間: 有17人(占54.8%)能在兩周到一個月時間中能獨立承擔藥品銷售工作;有8人(占25.8%)能在一至三個月能獨立承擔藥品銷售工作;只有1人(占3.2%)能在零至兩周內可以獨立承擔藥品銷售工作。

(2)與非藥劑專業畢業同事相比,學生認為自己的優勢:有16人(占51.6%)認為自己與非藥劑專業畢業同事相比,在醫藥專業知識方面更強,有7人(占22.6%)認為自己與非藥劑專業畢業同事相比沒有優勢,有4人(占12.9%)認為自己溝通能力上有優勢。

1.2.3 用藥指導情況

(1)據統計當顧客咨詢選用藥物時,僅有38.7%的學生能做到詢問用藥者情況后自行判斷,有32.3%的學生向顧客推薦反饋療效好的藥品,有22.6%的學生則向顧客推薦店里銷量最好的藥品,更有極少數(占3.2%)學生推薦廣告上經常看到藥品或請顧客咨詢坐診醫師。當顧客咨詢藥物情況的時候,有90.3%的學生能說出藥物用量,83.9%的學生能說出藥物用法,87.1%的學生能說出藥物的作用;但僅有54.8%的學生能說出藥物的注意事項,51.6%的學生能說出藥物的禁忌癥,35.5%的學生能說出藥物的不良反應。

(2)據統計學生最擅長推薦藥物中居前三位的藥物分別是:感冒、清熱解毒藥,兒科用藥和抗生素。最不擅長推薦的藥物中居前三位的藥物分別是:心血管藥物,肝膽消化系統藥物、中藥品種。有38.7%的學生能把大多數常用藥物商品名和通用名相對應,有32.3%的學生只能把3/4的常用藥物商品名與通用名相對應。當顧客問及某藥品療效時,有51.6%的學生按藥品說明書進行介紹,僅有25.8%的學生按藥理學知識介紹。

(3)通過對實習生的訪談得知,顧客詢問最多的問題依次為藥品成份、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等。而學生在實習及工作中感到自己比較欠缺的正是關于藥品的成分、含量、用法、用量等專業知識,覺得學校的學習實用性不強,到了實際工作中對藥品非常陌生。

2 討論

通過以上數據和訪談情況表明,學生在學校期間掌握的理論知識有限,以致在實際工作中出現藥品專業知識欠缺,不能與臨床需要相結合做好用藥指導工作,不能很快適應工作等問題,為此,我們在藥劑專業《藥理學與藥物治療學基礎》的教學中進行了一些改革,力求培養實用型人才。

2.1 整合教學內容,力求“新、實、精”

“新”—— 隨著醫藥事業迅猛發展,藥物的更新換代加速,一些藥物的作用機制不斷被深入認識,提出了很多新的觀點和藥物作用靶點。在教學中增加一些臨床應用較多,但課本沒有提及或者沒有作為重點藥物提及的內容,如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劑:西洛他唑,能夠可逆性抑制多種原因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臨床廣泛用于改善慢性動脈硬化性閉塞引起的慢性潰瘍、疼痛、發冷及間歇性趾行等癥狀[2]。還通過開展專題講座,給學生介紹某一領域最新的研究進展,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更好地與臨床用藥接軌。如:“糖尿病的治療與護理”,“高血壓的合理用藥”,“抗生素濫用的危害”等講座,既可更新藥理學知識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實”,即理論聯系實際,在臨床及日常生活中,藥物商品名眾多,一種藥有好幾個商品名,而教材上的藥名基本上是以通用名為主,以至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對藥品非常陌生,針對這一難題,在課堂教學中盡量給學生多介紹常用藥物的商品名,講解藥物商品名與通用名的關系,例如:芬必得/芬尼康/芬力克的有效成分均為解熱鎮痛藥布洛芬;嚴迪即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羅紅霉素;沐舒坦/樂舒痰/潤津的有效成份均為祛痰藥氨溴索。同時,以課后作業形式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藥店、醫院藥房收集藥物商品名,并相互交流討論,以班級為單位登記匯編成冊。這樣既增強了教學內容實用性,也使學生能很快適應實際工作,當面對品種繁多的藥品時能根據其通用名判斷主要藥理作用、用途及不良反應。

“精”,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精心設計課件,使教學內容少而精,重點突出。重點講解各章節的代表藥物,其他一般藥物只講解其特點或者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帶頭問題找答案自主學習,例如:講授利尿藥一章時,先帶著學生復習生理學中尿液生成的基礎知識,再講解藥物對尿液生成的影響機制,進而提出問題:“按藥物作用部位不同,利尿藥如何分類?各類利尿藥作用特點是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利尿藥相關知識并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完成利尿藥作用比較表,最后由老師總結評價。既避免上課“滿堂灌”,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另外,臨床上為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及降低醫療費用,通常會使用復方制劑(一般由于2種或2種以上藥物組成)。在藥理學教學過程中,相關章節選擇一至兩種有代表性的復方制劑,向學生介紹其主要成分,分析各自藥理作用及聯合用藥的優缺點,例如:常用感冒藥白加黑(美息偽麻片),由對乙酰氨基酚、偽麻黃堿、右美沙芬、苯海拉明(夜片中含有)組成。其中,對乙酰氨基酚為非甾體類抗炎藥,具有解熱鎮痛作用,能緩解感冒發熱、四肢酸痛、頭痛、咽痛等癥狀。偽麻黃堿為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選擇收縮上呼吸道血管,緩解鼻咽部黏膜充血、腫脹,使鼻塞癥狀減輕,但對全身血管影響較小,對心率血壓幾乎無影響。右美沙芬為中樞性鎮咳藥,非麻醉性鎮咳藥,作用強度與可待因相等或稍強,但無成癮性,治療劑量不抑制呼吸中樞,不良反應少,有效抑制咳嗽癥狀。而在夜片中增加了H1受體阻斷劑苯海拉明,具有抗過敏鎮靜作用,能幫助病人入睡。這幾種藥物聯合使用能同時減輕感冒常見的發熱、頭痛、咽痛、四肢酸痛、咳嗽等多種癥狀,也減少各藥的用量,進而減少藥物不良反應。通過對復方制劑各組分藥理作用、不良反應及聯合用藥原理的講解,有助于新舊知識相互串聯,也有利于學生掌握臨床合理用藥指導。

2.2 加強藥理學實訓課程

實訓教學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關鍵[3]。依據藥劑專業學生畢業從事的工作崗位需要,在校企合作行業專家共同指導下,將我校藥劑專業藥理學課時分配進行了調整,總課時為114學時,理論及動物實驗課時96學時,實訓課時18學時。實訓內容的選取以藥品零售服務和藥房藥學服務兩個崗位的職業活動為導向,突出零售藥店、醫院藥房常用藥物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應,突出用藥指導知識。以模擬藥房為平臺,通過角色扮演駐店藥師、顧客、患者、零售藥店營員等,開展藥品說明書的閱讀和使用、用藥指導、用藥咨詢、處方審核等技能實訓。教學中通過教師講解分解任務,學生分組自主策劃并親自實踐完成從詢問病情、閱讀藥品說明書、分析復方藥物成分明確藥品作用、用途及不良反應到提供用藥指導等一系列藥學服務過程,做到“教—學—做”有機結合,有效縮短了藥理學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學以致用,更體現職業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理念。

參考文獻

[1] 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匯編藥劑專業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第8篇

【關鍵詞】醫學生;法律意識;建議

醫學是一門集科學性、服務性、實踐性于一身的學科。在我國,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進步,醫療事故糾紛、侵權案件也時有發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醫患關系的緊張狀況。因此,應當加強醫學院校相關專業學生的法律素質的培養,使之成為不但具有高超醫術和高尚醫德,而且還擁有全面法律知識的優秀醫護工作者,構建和諧健康的醫患關系。

一、提升醫學院學生法律意識的必要性

1.有利于法治社會發展。自黨的十五大確定“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基本方略以來,國家大力開展普法工作,成效顯著,法治思想、法律意識深入民心。加強醫學院學生法制教育,提升他們的法律意識,關系到醫療衛生隊伍的建設和衛生事業的依法管理,是依法治國方略在衛生事業領域的落實的關鍵。因此,醫學生必須學習衛生法律知識,樹立正確的法制觀念和較強的法律意識,明確自己在醫藥衛生中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堅持依法行醫。

2.有利于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開展,部分醫藥衛生關系需要法律來調整,如商業賄賂、醫療事故、亂收費等。當代醫學科學的發展也向衛生立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課題,如:安樂死、人工授精、克隆技術、艾滋病等病種的診斷治療準則等問題都需要法律做出明文規定。為了衛生事業健康有序的發展,必須健全醫療衛生法律法規,不僅衛生機構的設置、各類醫務人員的執業要進行法制管理,醫務人員的行醫行為、病人的求醫行為和遵醫行為也要進行法制化管理[1]。

3.有利于醫學生的自身發展。醫學專業技術性強,并且直接涉及人民的生命權、健康權、隱私權、知情權等人身權和財產權。國家在衛生事業方面制定了《藥品管理法》、《執業醫師法》、《執業藥師法》、《護士管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多部法律。執業醫師、執業藥師、執業護士進入醫療機構工作必須首先通過相關衛生法律方面考試。

二、提升醫學生法律意識的途徑探析

1.國家層面

一是不斷提高立法水平,完善醫療衛生法律體系,提高法律的權威性和公信力,使法治觀念深入人心。二是組織力量編寫醫學院校通用的醫療衛生法律教材,改變目前醫療衛生法教材種類多、質量內容參差不齊的現狀。三是有關部門應將衛生法學列入規劃教材,組織編寫適應不同專業的教學大綱,并與國家執業醫師考試、執業藥師、護士資格考試等資格考試相銜接[2],為學生學法指引方向。

2.學校方面

一是在課程設置上,要完善法律基礎課程和擴大教育渠道。要重視基礎法律知識的學習,更要重視專業衛生法律知識的學習,以適應就業實踐需求。除此之外,高校可以增開法學相關第二學位課程,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上應當大膽引進醫學領域的新問題、熱點問題,如安樂死、克隆人、墮胎等,正確引導,讓同學們加深對上述問題的認識。二是教學方法上,要改變“重法律知識傳授,輕法律意識培養”的教學思維與模式,要將教學重點轉移到對醫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和提高上來。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圍繞社會上發生的最新熱點事件,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充分發揮學生學習法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醫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掌握與運用法律知識的能力。三是師資力量上,要組建一支受過正規培訓,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的法律教師隊伍。在課堂上,要將法的價值和精神傳播給學生,要通過授課,通過教師的一言一行,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和法律意識;在生活中,可以利用他們專業的法律知識,幫助和解決學生遇到的任何法律問題,用身邊的事去影響學生樹立法律思維方式,重視法律知識的學習。

3.實習單位方面

實習單位是醫學生學習的另一重要基地,在臨床實習教學過程中,使實習生明確醫患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是增強學生衛生意識的根本[3]。醫護人員有相當強的侵權責任意識以及一定的民事法律知識,在日常的工作中,嚴格按照法律要求和正規醫療步驟、操作流程進行,做到每一步都有據可依,切實減少法律糾紛發生的幾率。

4.醫學生自身方面

要樹立“憲法至上”的法律思想,明白自己肩負著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神圣使命,代表著社會的進步和形象。這不僅是法律賦予的權利,更是法律要求的義務。要從內心深處真正的信仰法律,主動、自覺地學好法律知識,并將法律思想融入職業道德,運用到以后的工作中。總之,醫學院校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提高,對其個人成長、社會價值的實現、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以及國家的法制化進程具有重大意義,也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教育工程,需要醫學生、學校、全社會的關注和支持。

參考文獻:

[1]吳崇其,達慶東.衛生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14.

[2]達慶東,曹文妹.加強醫學生專業法律知識教育問題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1999,5:7-8.

第9篇

現階段,我國醫院的藥學服務模式正向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藥學治療與服務模式轉變,在此種藥學工作模式下,必然要求藥師具有扎實的藥學知識和技能。醫院藥學實習是培養藥師具備扎實的藥學知識和技能的重要環節。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啟發式教學方法,最初由美國哈佛大學創立和應用,目前已廣泛用于行政管理學、醫學等多個學科的教學中。與傳統教學法相比,案例教學法是根據教學內容,選用典型案例,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運用多種方式啟發學生,要求學生去分析案例,發現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醫院藥學實習帶教中引入案例教學法,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作者將近年來對案例學教法在醫院藥學實習教學實踐的體會報道如下,以供參考。

1.案例教學在醫院藥學實習實施中的問題

1.1  藥學生存在的問題    首先,實習生對即將從事醫院藥學工作充滿了期待,想掌握更多的知識,具備更多的工作技能和經驗,為將來工作打下良好基礎。然而在現實社會中,由于當前醫院藥學服務工作還是剛剛起步,醫院藥學工作大部分還是以藥品供應和調配為主。因此,實習生認為藥房工作只需要記住藥品位置,對著處方拿藥,正確發出去就行,認為醫院藥房工作沒有挑戰性,沒有前途,因而學習熱情不高。其次,我國現行藥學專業偏離醫學背景,目前我國還有大量藥學專業是以化學、化工、生物科學、農學、海洋科學為學科支撐,遠離醫學背景的現狀。培養出來的藥學生醫學相關知識都相當薄弱,臨床思維方面的能力更是無從談起。藥學服務工作需要扎實的藥學知識、基礎醫學知識和臨床醫學知識,另外還要建立良好的臨床思維。因此,在醫院藥學實習中,在遇到現實藥學服務方面的問題時很難發現問題,在遇到問題時,分析和解決問題也很困難,這樣對其積極性形成一定打擊,逐漸失去學習和工作的熱情。作者在實習帶教中,發現這方面情況在本皖臨床藥學科實習是表現得更為突出,學生都反映臨床藥學作較困難。最后,藥學實習生的實習周期普遍偏短,一般只有3~5個月,沒有真正接觸醫院藥學工作。因此,在短的實習時間內如何讓層次不同的實習生快速地進人、適應醫院藥學的工作角色,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學生將來成為一名合格的藥師打下堅實基礎,是醫院藥學教育工作亟須探索的課題。

1.2  藥學帶教師資力量的問題   案例教學法是以現實中存在的個案為教學材料,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對特定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引導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建立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維模式,進而提高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目前我國藥學專業教育課程仍以化學學科為基礎,醫學課程相對較少1我國高等藥學教育重研究輕服務'導致進入醫院工作后藥師臨床知識的缺乏,也就是藥學帶教教師醫學知識薄弱。因此,醫院藥學的案例教學給藥學帶教師資力量帶來了巨大挑戰。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帶教教師結合病例中的情況,加以分析,在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同時,適當地結合病例介紹藥物治療學上的一些新進展,可使學生逐步建立起臨床用藥思維。因此,在醫院藥學的案例教學中,不僅要求帶教教師具有豐富的藥學知識,還要具備良好的醫學基礎知識和臨床知識,并且能夠將臨床知識和藥學知識有機地結合,合理運用到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

2.案例選擇、準備與教學實踐

案例選擇與編寫是最關鍵的一步,好的案例往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實施教學的案例都要選擇典型案例,并經過精心的編寫。現在本文主要以處方點評案例、用藥咨詢服務案例的教學實踐談談案例教學法在醫院藥學實習教學中的應用與體會。

2.1  處方點評案例   在教學中所采納的處方為經本院處方點評小組點評結果中的有問題處方。處方點評結果分為合理處方和不合理處方,不合理處方包括不規范處方、用藥不適宜處方、超常處方。在教學中由教師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不合理處方,向學生提出問題:此處方是否合理,如不合理,主要問題在哪方面,原因何在,依據是什么。先由學生尋找問題,并分析問題,最后由教師進行分析與點評,查資料,對問題加以理解和鞏固。(1)不規范處方案例,如處方藥名使用不規范名稱的(如書藥品名稱寫克林霉素針)、處方開具藥量書寫不清楚的(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鉀膠囊0.1g×2盒,具體1盒是多少粒沒有書寫)、處方用量不符合規定的(急診處方超3d用量,普通門診處方超7d用量)、處方修改未簽名或未注明修改日期、醫生未簽名或簽章,處方臨床診斷只有中醫學的診斷名稱而處方給予抗生素(如:帶下過多,處方給予硝呋太爾制霉菌素陰道軟膠囊+伊曲康哇膠囊),通過這樣的案例教學讓學生知道開具西藥要有相應的西醫學臨床診斷,這樣在處方調配中就能提醒醫生及時修正處方。(2)不適宜處方案例,如臨床診斷為病毒性感冒,給予阿莫西林,但病毒性感冒無使用抗生素的指征。臨床診斷為化膿性扁桃體炎,處方給予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每天1次,靜脈滴注,扁桃體炎主要致病菌為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首選抗菌藥物為青霉素類藥物,而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其特點是抗革蘭陰性菌作用強,抗革蘭陽性菌作用遠不如青霉素和第一、二代頭孢菌素;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為時間依賴性抗菌藥物,宜每天2~3次給藥,且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為含酶抑制劑,在門診處方中感染不是很重使用酶抑制劑抗生素屬于選藥起點過高、藥品選擇和用法用量不適宜處方。臨床診斷為支氣管肺炎,處方給予0.9%氯化鈉注射液+注射用炎琥寧+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靜脈滴注,屬于用藥配伍不適宜處方,注射用炎琥寧劑為中藥注射劑,成分復雜,多為大分子有機物,與其他藥品配伍容易引起物理化學變化,容易導致藥效降低和引起用藥安全問題,藥品說明書特別強調該藥不宜與其他藥品配伍使用。(3)超常處方案例,臨床診斷為眩暈,給予頭孢克洛緩釋片,屬無適應證用藥。支原體感染,給予阿奇霉素腸溶膠囊和克拉霉素分散片,屬無正當理由為同一患者同時開具2種以上藥理作用相同藥物。

2.2  藥學服務案例   患者,女,45歲,診斷為尿道炎,醫囑: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0.1g×21片,0.3g,口服,每天1次。患者拿藥后,直接向藥師抱怨道:醫生怎么還給開這個藥,吃了又不好,家里還有很多醫生開的這個藥。

教師在教學中先讓學生查資料,學習左氧氟沙星的藥理作用和抗菌譜以及適應證,尿道炎一般主要是由什么病原體引起,一般的尿路感染的藥物治療;再讓學生分析此案例中藥物治療是否合理,包括選藥及用法用量,患者為什么家里還有好多藥,最終分析患者治療不成功的原因。

教師分析:(1)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屬于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其藥理作用是通過抑制細菌DNA合成的拓撲異構酶活性,而達到抗菌效果,左氧氟沙星的抗菌譜是包括革蘭陽性菌、陰性菌和衣原體等,另外乳酸左氧氟沙星在人體內主要是經腎臟排泄,在尿道中濃度高,適合尿路感染的治療。(2)尿路感染主要由大腸埃希氏菌感染引起,屬革蘭陰性桿菌,為左氧氟沙星覆蓋。本案例患者,女,45歲,尿路感染,醫囑: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0.1g×21片,0.3g,口服,每天1次。分析處方,根據《抗菌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04年11月1日印發),尿道炎可選用左氧氟沙星,另外根據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藥品說明書,用于尿路感染用量為0.25g,每天1次,療程為10d。因此,處方是合理的。再分析患者提供的信息“醫生怎么還給我開這個藥,吃了又不好,家里還有好多醫生開的這個藥”。經整理分析后可以得出:患者是尿路感染反復復發;醫生都對癥給予左氧氟沙星治療;患者服藥依從性不好,每次都不能把醫生給予的足療程藥物服完。當班藥師當時推測該患者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引起的治療失敗。于是藥師經過上述思考后就和患者交流,耐心地詢問患者:您是不是來本院幾次了,是不是每次你都是吃了幾天藥物后,感覺病情好了很多,沒有尿頻、尿急的癥狀,又因為吃這個藥有點不舒服,就不能把藥服用完。當時患者聽后,十分驚訝:你怎么知道,這時藥師就更加肯定自己的推測是對的。于是接著說:尿路感染是由于細菌感染引起的,現在醫生開的是抗菌藥物,就是用來殺死細菌的,當用藥幾天后一部分細菌被殺死或抑制后,病情就會好轉,甚至讓患者以為病已經好了,其實細菌還沒全部被殺滅,假如這時停藥,那剩下的細菌又會繁殖,達到一定數量后又引起疾病。所以這次回去后要堅持把醫生開的藥服完,這樣你的病才會治療徹底,達到痊愈。患者聽后連說:“謝謝,一定按你的意見執行”。患者拿著藥滿意地離開了醫院。

3.案例教學法的優勢討論

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能把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使得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易懂。案例教學自引入中國以來,已經在各領域教學中得應用。從本院臨床藥學教研室在案例教學法應用于藥學實習學生的帶教中可知,與傳統的理論教學相比,案例教學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已出現成效。

本教研室應用處方點評案例教學后,經過學生積極查閱資料并對處方進行點評,教師再對學生的工作加以補充和點評,使處方點評教學變得生動和易懂。在此過程中,學生主動查閱《處方管理辦法》和《處方點評制度》中相關內容及合理用藥知識,并積極收集藥品說明書等藥品信息,掌握了處方點評的技巧,對藥理學和藥物治療學知識加以延伸和應用,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經過案例教學后,學生在帶教教師的指導下已經基本上能獨立完成門診處方和抗生素處方點評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藥學服務案例教學中直接引入門診藥房工作中的現實案例,也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本文的藥學服務教學案例中,需要用到病原微生物知識、藥效學知識、藥動學知識,藥物治療學和臨床醫學知識。在本案例的學習中,經過教師的補充分析以及情景再現,學生了解了藥學服務的重要性和挑戰性,在提高醫療效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在本案例中,學生必須運用已學過的理論知識去綜合分析案例問題意,教師引導學生培養臨床思維和獲取臨床信息的能力,通過對病例藥物治療和患者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和討論,訓練學生用藥分析基本技能,使其能正確選擇并合理用藥,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能力,提高臨床實際工作技能。另外,經過藥學服務案例教學,學生了解到藥學工作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有良好的醫德和主人翁的責任感,在平時的藥學工作中以患者為中心,要積極收集患者的信息加以分析,選擇可行的切入點,主動為患者提供用藥服務,這也是以后藥學工作的主要模式。

第10篇

關鍵詞: 旅游管理 需求 實踐性

我國旅游業發展雖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舉世矚目。按國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業發展“十五”規劃基本思路,到2020年,中國海外旅游人數將超過21000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580億美元以上。國內旅游將達到29億人次以上,旅游收入將達20400億元人民幣以上。旅游業總產出將達到2.5萬億元人民幣以上,它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將提高到8%左右。國內外學者一致看好中國旅游業的發展前景,中國將成為世界旅游強國。中國旅游業的飛躍發展使旅游行業成為最具有吸引力的職業,旅游從業人員也面臨新的挑戰,高校作為旅游人才的培養基地,責任更加重大。面對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企業人才觀的轉變,要求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根據社會需求、企業需求與學生需求來指導學生實踐,提高學生的社會技能。

一、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要順應社會發展與旅游業發展的需求

旅游產品對于旅游者而言是一段經歷,旅游者在旅游的過程當中獲得了物質與精神的享受。隨著中國旅游市場的逐漸成熟,中國的旅游者也逐漸成熟,旅游者更加注重旅游中的精神收獲,旅游方式從原有的觀光旅游步入休閑度假旅游。馬克思把閑暇分為兩類:從事休息、娛樂等普通活動的時間,稱為第一閑暇;勞動者利用一部分閑暇時間進行學習與專業技術的培訓,不斷增長知識與提高生產技能,通過社交等有關活動豐富社會經驗與了解社會關系,通過文化活動,在精神上得到美的藝術享受,是精神、智力、交往等高級活動時間,稱之為第二閑暇。[1]而21世紀的旅游活動是要能夠滿足旅游者的精神享受的。這就要求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培養出層次更高,素養更高,知識水平更高的“三高”人才。為了培養能夠滿足社會需要、旅游者需要的高素質人才,一些高校已經開設了一些與社會接軌的實踐課程,如廈門大學將高爾夫球作為本校大學生的選修課,并且將其設為管理、法學、經濟、軟件學院的大學生的必修課,培養精英式人才,滿足精英群體的需求。

近年來隨著因特網的發展,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成熟,旅游網站紛紛落戶。旅游這個行業在網絡上大力發展起來,旅游網站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后已多如牛毛,旅游網站的發展也日趨成熟。這類網站提供及時的旅游線路報價、打折門票信息、切實的旅游建議及詳細的旅游資訊。將旅游業內信息進行整合分類,人性化地開設了旅游線路預定、打折門票、簽證服務、機票酒店預訂、旅游保險、旅游書城、包車服務、旅行游記、旅游博客、等多方面的服務。日本網民中有70%通過互聯網搜集相關的旅游信息。[2]可以說21世紀是全球經濟、信息經濟、網絡經濟的時代。多元化的旅游方式的出現要求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課堂也要走多元化的道路。在教學計劃中將實踐教學設為必修課程在不同的學期開設,設定相應的學分,要求學生必修并獲得課程學分。在實踐教學設計時還要劃分不同難度,不同等級,每一個等級要求學生具有不同的社會技能。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等級應按學年劃分為初級、中級、高級、特級,分別于第二、三、四、五學期開設,學生選修后可分別獲得2學分,共8個學分,實踐課程的內容同樣要有一定的等級目標。具體操作如下:

初級實踐課程安排普通話校正課程、客房與餐廳實訓等,其等級目標是考取普通話二級甲等、獲得賓館服務人員資格證書;中級實踐課程安排導游實訓、形體訓練、旅游景點模擬等,其等級目標是考取計算機一級證、導游證;高級實踐課程安排聲樂訓練、醫藥護理、旅游企業管理模擬等,其等級目標是考取計算機二級、護理證書;特級實踐課程安排國標舞、主持人、涉外旅游服務課程等計算機三級、主持人資格證書、英語六級證書。

旅游管理的實踐課程可采取聯合教學的方式,綜合利用校內與校外資源保證學生實踐課程的開設,通過校內教學資源的聯合與校企合作達到學生實踐的目標。以上等級目標選項中學生在每個學期至少要求達到一個,才能得到本課程學分。通過以上課程的設計,將實踐教學多元化,實現了多學科的交叉,促使高校培養出滿足社會不同層次,不同旅游需求的旅游群體的要求,從而能夠更好地服務社會,引導旅游業的多元發展。

二、旅游管理專業要滿足企業的人力資源需求

旅游企業的從業人員起點較低,對于企業的基層人員,企業通過招聘、自培等方式基本能夠保證,缺乏的是那些對企業運行具有深刻了解,并且能夠擔任重要職務的中、高級人才。因此,為了保證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畢業之時就能夠直接進入企業工作,勝任企業的工作任務,就要求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課堂要與旅游企業接軌,讓學生走進企業,讓企業了解學生,培養學生,同時也能補充企業的人力資源。

(一)以企業為教學實踐的主體

在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中學生在第一學年第二學期開始定向企業,參與企業的業務。設置的旅游企業主要包含以下類型:旅行社、旅游度假村、旅游景區,旅游企業管理公司等。企業根據自己需求制訂所需人才的種類與標準,挑選學生進入企業,學生在本科教育階段中在同一家企業進行實習實踐。在旅游企業中經過四年的跟蹤定向實習,學生便完全了解實習單位的經營狀況及發展趨勢,并且具有了企業人的思維方式。這樣學生便能夠更快,更穩地轉變成為一個社會人,一個企業人,為學生畢業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以服務企業為實踐教學的目的

旅游企業可將市場開發項目交由實習生集體承擔,實習生會將課本所學的理論與企業經驗進一步結合,設計出適合本企業,本地市場的產品,然后由實習生自己推廣自己設計出的產品,在市場中尋找銷路,培養學生的經濟頭腦。企業可以把學生分為人數相同的幾個小組,分別來宣傳、銷售一個相同的旅游產品,以一個季度為限進行業績大比拼。學生就銷售環節分析討論,相互比較,相互補充,開發創新的思維方式,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即學即用,并且靈活使用。

(三)將企業元素引入課堂教育

由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性、操作性極強,在本專業的教學實踐中需要創造性地設立實踐課堂的場所。一是將企業因素引進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課堂。建立各種企業的模擬實驗室,如設計旅行社模擬實驗室,美國的旅游服務商雇員一般在10人以下,[3]因此將全體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代表一個旅行社,按照毛遂自薦與招聘的形式分別設定旅行社的總經理、部門經理、領隊、全程陪同導游員、地方陪同導游員等,全體工作人員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行程的旅游接待服務,同時在各個旅行社之間建立競爭機制。二是把實踐課堂的指導教師直接來自企業,將企業員工作為實踐課堂的指導老師或助理教師,學生可以從指導老師那里獲得直接的經驗。

三、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要根據學生的職業需求因材施教

在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課堂中我們應該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體,老師及企業的指導老師只能起到輔導作用。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興趣、未來的發展方向來選擇實踐課堂的內容。

(一)實踐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形式靈活多樣

為了使實踐教學取得成功,落在實處,教師提前就公布每學期的實踐教學內容,學生自愿分組,自選角色。每一組學生按照要求為自己代表的企業制作完整的、富有個性化的、適合企業使用的企劃書。在課堂學習和鍛煉的基礎上,每組同學都進行多次排練。從最基本的導游詞講解到旅游團氣氛的活躍,直至充分體現導游技能的旅游事故的處理,學生都要巧妙安排,精心設計,反復演練,要求學生在實踐的課堂上盡量使用現代化的電子信息技術。同時還設定相關課程的實踐活動,如設計鍛煉學生口才能力的繞口令比賽、講演比賽等;鍛煉學生綜合能力的唱歌活動、野外拓展訓練活動等;鍛煉學生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的多媒體大賽、網頁制作比拼,等等,滿足不同學生在自我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需求,學生可以選擇性參與。

在課程設計時選擇多樣的形式,分為課內實踐和課外實踐,學生也可以自己設計實踐課題與方式,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不同的技能,也能提高學生的興趣,開發學生的潛力與創造力。在諸如導游講解一類的實踐中可采用微格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在接受他人評價的同時也能做到自我評價,自我定義,最終形成一個科學的自我定位。

(二)指導學生加強知識積累

俗語講: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旅游職業,如導游看似輕松,實際上它對人員的要求卻更加嚴格和實用,除了要掌握必要的書本知識外,還必須具備良好的口才和靈活的臨場應變能力。因此,我們要求學生在平常的實踐教學中經常作自我總結分析,尋找到適合自己,并且自己喜歡的實踐活動。在正常的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給學生開書單,要求學生共同閱讀并集體討論,能夠把書本知識轉變成學生的實踐能力。在課堂內外安排學生為主講人的學術討論會,讓學生在參與當中主動獲取知識。這些實踐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確定自我的職業趨向,自主地、能動地去學習,積累相關知識,不至于四年的大學生涯在混沌中度過。

(三)設立開放多元的考核方式

傳統考試方式,客觀答案,成績差的同學可以利用舞弊通過考試,并得高分,這就在無形之中為某些學生“渾水摸魚、投機取巧”留下了方便之門。新的考核方式是多元的,考試的內容是開放的。在這種新的考核方式下,學生要想得到好成績,必須在平時就不斷積累知識和經驗,才能在考試的時候做到運用自如,獲得好評。考試不僅僅設為學校的筆試、口試兩種,應該引入企業機制,實踐教學評分,將學校的筆試占30%,口試占30%,企業評分成績占40%,如此更客觀,更能體現實踐教學的宗旨——為社會而實踐,為企業而實踐,為學生自身而實踐。

綜上所述,高校的實踐教學游管理專業應該培養那些擁有多種興趣愛好,具有本行業職業技巧,享有豐富經驗的有用之才。而實踐教學應該引導學生在學校里博覽群書,在企業中吸收營養,在課堂中儲蓄能力。因此高校在設計教學計劃時應及時總結教學中的經驗體會,及時調整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努力做到在教學中關心學生,尊重學生,愛護學生,使教學工作與學生的心理需求相結合,培養出社會需要、企業需要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吳育林.論馬克思的勞動休閑觀[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6.7.

第11篇

關鍵詞:職業教育集團;校企合作;職業院校

Vocational schools in the backgroun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Wang Huiying

Beijing Polytechnic, Beijing, 100176, China

Abstract: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the role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role of vocational schools at this stage, in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hould play.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school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vocational schools

1 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歷史背景

自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隨著經濟體制的轉型,企業被納入市場經濟范疇,企業性質的變化,使其不再承擔開展職業教育的義務。同時,由于人才市場的形成,企業在人員招聘方面減弱了對學校的依賴。基于以上原因,職業教育所處的大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大多數企業不再對職業學校提供有效支持,學校面臨教學內容安排難,畢業生就業難,學生培養目標不明確等一系列問題。職業學校與企業、行業的紐帶被割斷,職業學校的教學難以貼近社會實際需求,學校培養能力受限,學校的招生和就業受到嚴重影響,學校與企業發展不同步,行業發展不能直接推動學校發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教育集團逐漸登上歷史舞臺。1986年7月,第一次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提交了《關于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情況的報告》,首次提出“發展企業之間、學校和企業之間的聯合辦學”,鼓勵經濟部門和企業辦好職業教育。1989年,第一個民辦教育集團,廣州信孚教育集團成立。1991年10月17日,國務院在《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決定》中提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目標,“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結構合理、形式多樣,靈活開放、自主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1993年2月13日,國務院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提出:“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應面向社會需要,在政府統籌管理下,主要依靠行業、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舉辦,鼓勵社會各方面聯合舉辦。”《綱要》突出了政府的主導作用和企業、社會團體的主體地位,要求職業學校走產教結合之路,為職業教育集團化發展指出了更清晰的發展方向。20多年來,職教集團如雨后春筍般呈現,辦學方向和思路逐漸得到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有職教集團870余家,覆蓋70%以上的中職校和90%以上的高職校,覆蓋100多個行業部門、2萬余家企業、700多個科研機構。

2 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作用

2.1 降低辦學成本

集團化辦學可實現師資、場地、設備、實驗實訓條件、人力、物力資源的互補和共享共用,從而降低辦學成本。

2.2 促進專業建設

通過集團統籌規劃,在專業建設上,校企、校際之間可以科學分工和相互推動,集中力量、資源,做精、做強、做好特色專業。

2.3 促進人才培養

集團內的學校更方便與企業溝通,可更貼近企業人才需求進行課程設計、課堂教學、實習實訓等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高效培養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人才。

在職教集團的溝通協調及規劃下,集團內學校間可采取學分和成績的互認、集團內中高職銜接等多種形式的辦學方式,逐步建立起從招生、專業建設、課程建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教學實施到就業一體化的中、高等職業教育銜接的“綠色通道”。

2.4 促進產學研融合發展

集團化辦學有利于校企合作多元化發展,企業為學校提供培訓業務、實習資源、就業崗位等支持,人員互派交流,使“雙師型”教師得到培養,學校與企業聯合開發新產品、新項目,推廣科研和技術革新成果,實現產學研有效結合。集團化辦學使學校與企業、教育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形成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3 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存在的問題

3.1 “集”而不“團”

職教集團由多個具有獨立法人身份的企業和職業院校組成,成員間不存在隸屬關系或上下級管轄關系,較為松散。這種“集”而不“團”的關系很難發揮集約效應,造成了集團治理與運行的困難。

3.2 冷熱不均

在職教集團背景下的校企合作中,職業院校的“熱”與行業企業的“冷”形成鮮明對比,常使集團化辦學陷入校企合作難以深度開展的困境。在多數情況下,企業與職業院校并沒有全力開展實質性的合作項目,而僅僅是在名義上加入了職教集團。已開展的合作項目中,絕大多數是職業院校主動與企業、行業聯系或是通過政府力促才得以進行,企業主動尋求職業院校進行合作的項目極少。這種冷熱不均的校企合作態度,不僅浪費了職教集團平臺資源,更是違背了集團建設的初衷。

3.3 校際、校企合作深度、廣度有待加強

職教集團中的職業院校對與行業、企業的深度合作抱有強烈的期望,但企業往往從實際利益的角度出發,缺乏與職業院校深入合作的意愿。現階段的校企合作形式,大部分依然停留在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企業為學生提供實習崗位的初級合作階段,校際、校企合作深度、廣度有待加強。

4 集團化辦學背景下校企合作中職業院校應該具有的能力

4.1 職業院校要有尋找項目的能力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現在“校熱企冷”的大環境下,校企合作猶如職業院校的戰役,只有清楚企業的所思、所想、所需,才能有的放矢,才能順利開展校企合作。如我校機械工程學院抓住企業加工復雜異形件投入大、收入少的實際問題,成立復雜異形件加工研究室,研究室與北京航空精密機械研究所、北京萊比德精密模具有限責任公司、浙江大學深度合作,搭建技術服務平臺,為中小型企業提供社會培訓、技術咨詢、復雜異形件研發和生產等方面的服務,解決企業的實際生產難題。目前,已受多家企業委托,研發產品18余項。企業與研究室合作,可以減少基本建設和配套設施的投入,減少研發人員,節約研發費用的支出和管理成本,可以共享學校的場地、師資和設備,增加企業公信度,增強對客戶的吸引力,企業還可以借助學校的師資、科研、設備等優勢,拓展經營范圍,開拓新業務。研究室與企業深入合作,可以彌補市場營銷環節的缺失,從企業獲得相對穩定的研發項目“訂單”,同時可以在真實的社會化環境中提高教師實踐能力,強化學生技能,培養學生嚴謹規范的工作態度和團隊協作的意識。復雜異形件研究室很好地把握市場商機,發揮自身優勢,與企業強強聯手,以產學研結合模式,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綜合改革,促進教師與企業融合發展,提高學校科研水平和服務社會能力。

4.2 職業院校要有設計項目的能力

校企雙方的項目設計能力是決定校企合作深度、廣度及合作時間的重要因素。如我校與集團成員單位北京亦莊國際生物醫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緊密合作,在亦莊生物醫藥園內共同建設“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多功能、模塊化的生物醫藥中試技術基地。亦莊國際生物醫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基地提供1 000平方米的生產場地,并減免每年91.25萬元的場地租金,學校投入價值700萬元的設備資產。生物醫藥中試技術基地設置雙主任,負責總體工作協調,企業和學校各委派一名代表擔任主任,基地下設咨詢服務部、技術服務部和市場部3個部門。學校采取“核心加外援”的技術團隊模式,以學校專業教師團隊為核心,構建由“專業教師+企業技術人員+學校實習生”三方組成的技術團隊,為開發區生物醫藥企業提供哺乳動物細胞培養、疫苗和病毒純化等技術服務。學校教師還擔任基地的項目經理職務,負責園區的精密儀器管理和相關人員的培訓工作。

生物醫藥園承擔了學校基因操作、藥品質量管理、細胞培養等多門課程的項目教學和生物醫藥生產實訓等實踐課程教學任務。此外,園區的企業專家還參與了免疫技術、生物藥物生產實訓等課程的教材編寫和課程建設任務,全面提升了專業的教學水平。截至目前,共有400多人次的學生在生物醫藥園生物檢測、分離純化、工業發酵、色譜分析、分子克隆等關鍵崗位進行生產實踐,教學質量明顯提升。

良好的項目,不僅可以使校企進行良好的合作,還能為將來的深入合作鋪磚墊瓦,打下扎實的基礎。

4.3 職業院校要有保障項目正常運行,努力達到預先目標的能力

簽訂協議后,下一步就要保障項目正常運行,達到目標。這一步能否順利完成是以后能否繼續合作的關鍵所在,走好每一步,打好基礎,合作才能源遠流長。

招商局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是香港四大中資企業之一,與我校長期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雙方本著對物流專業人才共同的培養目標,在共研、共建、共管的合作原則下,采用雙方共同投入各自優勢資源,互相介入對方運營和教學活動,共同分享成果的模式建設人才培養基地。學校投入約600萬元的設施,企業投入2 160平方米的廠房及日常運行費用。校企雙方制定了資產托管協議,成功建立以使用權為校企合作產權融合主要形式的管理模式。基地現已建成容量不低于18 000人/年的物流管理及相關專業進行實踐的實訓基地,容量不低于2 400人/年的物流管理及相關專業教師實踐基地和以快速消費品物流、生產上線物流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研基地。

學校聘請招商物流北京公司20余位部門經理及業務骨干成為物流專業的企業教師隊伍,在基地實施了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2010和2011屆學生進行了崗位前置、多學期分段式的專業學習和實踐。基地還承辦了“上海新僑學生培訓班”“雙師型物流骨干師資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培訓班”的服務項目,成為行指委現代學徒制培訓基地。依托基地,學校物流專業構建了以生產實際崗位建立能力培養為特色的新的實踐教學體系,同時基地承接并完成了招商局招商物流運作人員能力達標項目,完成32個崗位87項勝任力要素的界定與分級,為企業員工能力培養提供了有力支持,招商局把基地建設納入年度重點工作計劃,校企合作也由學校單一需求走向校企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協調模式。

5 結束語

集團化辦學模式實施20多年來,雖然集團數量直線上升,但是大多數組織結構松散、工作效率低下,“集”而不“團”,校企合作“冷”“熱”不均。關于集團化辦學的研究車載斗量,其中校企合作相關內容更是數不勝數,很多研究把矛頭集中在政府參與度和政策支持不夠上,政府宏觀調控固然重要,但不是充要條件,在某些情況下,主觀努力比客觀環境更重要。作為職業院校的一名教師,在深感企業“冷”的同時,深刻理解企業“冷”的原因,從自身找原因,嚴格要求自己,知難而進,提高能力,加足“熱”量,直到能夠化解企業的“冷”。

參考文獻

[1] 趙昕.職教集團發展的制度困境與對策[J].職教論壇,2013(1):12-14.

第12篇

【關鍵詞】 神經外科; 優質護理; 執行力; 培訓

隨著優質護理理念在臨床護理實踐的不斷推動,各大醫院均認識到護士執行力對于優質護理建設的重要意義[1]。從目前的實踐來看,無論是醫院領導,還是醫護人員,對于優質護理理念均有極強的認知,并且積極踐行,切實改善護理質量,推動醫患關系建設。在肯定優質護理理念得到了廣泛普及并取得了較多成效的同時,護士執行力問題越發突出[2]。從優質護理建設而言,要取得更好的成效,關鍵在于護士執行力的提高。唯有一線護士具有了較強的執行力,才能更好地推動優質護理。本院神經外科近年來在優質護理建設的推動下,強化護士執行力的培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有關成果報道如下。

1 執行力及執行力培訓

1.1 執行力概念和價值

1.1.1 執行力的概念 執行力最早用于企業管理。目前,學界關于執行力的概念雖然在表述上存在一些差異,但是都認同執行力就是一種“做”的行為能力,是按照預定目標和規定流程完成組織交代各種任務的能力。就執行力而言,其實質就是實現目標的一種能力。如果缺乏了這種能力,將會導致組織的既定目標難以實現,或者實現效果較差[3-4]。

1.1.2 執行力的價值 執行力對于組織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具體而言,這些價值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幫助組織實現既定目標。這是執行力的基本價值,也是執行力的核心價值之一。在這個基礎上,執行力才能擁有其他價值。第二,促進組織發展。執行力可以促進組織更好的發展。從實踐來看,如果組織成員的執行力更高,組織的發展更好。第三,推動組織人際生態建設。執行力可以推動組織人際生態建設,培育團隊文化和團隊精神,營造更好的人才隊伍,增強組織競爭力。

1.2 執行力培訓概念和價值

1.2.1 執行力培訓的概念 培訓,被認為是一種有組織、有計劃的以提升受訓者專業技能或實踐技能為核心目標的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活動[4]。執行力培訓,即針對員工執行力進行專項的培訓,以提升員工的執行力。從范疇來看,執行力培訓隸屬于人力資源管理,著眼于提升員工的執行力,以達到更好的人力資源管理效果。

1.2.2 執行力培訓的價值 隨著各類組織對組織成員執行力重要意義的認識不斷提升,加強執行力培訓已經成為當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執行力培訓的主要價值有:第一,提高組織成員的執行力,從而幫助組織實現預定目標和戰略。第二,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一種手段,可以提升員工有關技能,提升組織人才建設力度。第三,執行力培訓對組織成員而言,也可以促進組織成員的自我成長,符合組織成員的利益。

2 神經外科優質護理服務中護士執行力存在的問題

2.1 交際溝通能力缺乏 交際溝通能力被認為是成功的核心要素。現有的研究表明:智力因素僅占成功因素的10%~20%,以交際溝通為代表的人際交往和關系則占成功的70%~80%[3]。執行力,首要的是理解力,唯有能理解上級或者醫生的意圖,才能更好地實現預期戰略目標。但是,本院神經外科在優質護理服務建設的初期,發現護士交際溝通能力較為缺乏,對上級或者醫生的意圖不能有效的認知,導致執行力不高,影響了優質護理服務建設。

2.2 部分護士技能水平較差 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執行力的高低。如果護士技能水平相對較高,將會具有更高的執行力。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增多,本院加強了醫護人員建設,從各大院校招收了大量的應屆畢業生或在校實習生,充實本院醫護隊伍。但是,在護士隊伍數量擴大的同時,由于這些年輕護士或者實習生普遍缺乏實踐經驗,護理技能相對較差,在執行力方面與優質護理服務的需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2.3 自我學習動力不足 現代護理是一個日新月異的學科,各種新理論、新方法層出不窮。這要求廣大護士必須具有自我學習的態度和能力。但是,在優質護理服務建設的初期,部分護士自我學習動力不足的情況較為突出,以工作緊張需要休息等多種理由逃避自我學習,對先進的護理理念和方法認識缺乏,不僅影響了自身發展,而且也不利于神經外科護士執行力的提高。

2.4 患者在考核中尚未發揮主導作用 優質護理服務,針對的是患者。患者對優質護理服務最具有發言權和評價權。但是,在目前的考核中,患者的話語權相對較輕。雖然本院近年來在包括神經外科在內的所有科室都加強了護理質量滿意建設,并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以了解患者(及家屬)對護理質量的看法。但是,在目前的考核體系下,患者(及家屬)的意見在整個考核中占比并不大,從而讓部分護士在優質護理服務中,“患者中心”服務理念沒有得到徹底的貫徹,影響了優質護理效果。

3 神經外科優質護理服務護士執行力培訓對策

3.1 著眼提升溝通能力 執行力最關鍵的是理解力。唯有充分理解了命令者的意圖、指示,才能根據具體的指令進行有關行動,從而切實提高執行力。為此,在執行力培訓中,必須要加強溝通能力培訓。唯有具有高效的溝通和交際能力,才能更好地推動執行力建設[5]。就溝通交際能力培訓而言,本院神經外科開展了交際溝通能力的專題培訓。結合神經外科的臨床實踐,交際溝通能力培訓并不注重演講能力培訓,而是更加強調肢體語言的運用能力培訓,比如眼色、神色、四肢動作等常見的肢體語言,強化護士、醫生等使用肢體語言溝通的能力。此外,還注重團隊文化建設。就護理而言,實際是一個團隊在工作。唯有團隊具有更好的執行力,才能推動護理工作的開展,讓優質護理真正得到加強。在整個培訓中,注重對護士團隊理念的傳遞和灌輸,讓護士認識到團隊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則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了團隊搭配設置,以提升團隊之間的配合默契,提升理解力和執行力。

3.2 提升技能操作水平 技能操作水平作為執行力的“物質基礎”,如果護士不具有熟練的技能操作水平,勢必將會影響到最終的執行力和護理效果[6-7]。針對神經外科近年來聘用的年輕護士較多、大多理論經驗雖然豐富但是實踐技能較差的問題,本院神經外科在優質護理建設中,加強了技能操作培訓,以切實提升護士的操作水平。具體的措施包括:加強入職培訓。對新招聘的護士要進行一定期限的入職培訓,讓新進護士了解神經外科的護理流程和一些注意事項,同時縮短她們的適應時間;進行在職培訓。根據神經外科培訓計劃,每季度都會進行專門的在職培訓。在職培訓包括當前新的護理理念、方法以及趨勢介紹,實用技能培訓等,通過在職培訓,以跟蹤當前國際國內護理領域的最新趨勢,避免落伍;開展“傳幫帶”活動,鼓勵經驗豐富的“老”護士對新護士進行“傳幫帶”,縮短年輕護士的適應周期;此外,還開展技能比賽活動,通過周評、月評、季評、半年評、年終評等多種考評方式,從外部形成約束力,以提升護士的技能操作水平。

3.3 鼓勵自我學習 早在20世紀中期,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展,終身學習已經被認為是當前社會發展的根本趨勢[8-9]。進入21世紀,在計算機和互聯網日益普及的知識經濟時代,更需要自我學習,通過自我學習,掌握有關的新情況和新進展,更好的適應工作需要,提升個人水平。本院神經外科在優質護理服務建設中,深刻認識到當前部分護士自我學習不足的問題十分突出,嚴重的影響了執行力。針對這一情況,在執行力培訓中,通過各種制度約束,鼓勵護士自我學習。主要的做法有:要求護士制定學習計劃表,并根據制定的學習計劃表進行抽查,了解護士自我學習情況;定期召開研討交流會,就大家的學習情況、心得體會等進行交流、總結;鼓勵護士在職進修,對在職進修取得一定成績的護士,在待遇、職稱評定等方面給予傾斜,以提高積極性。

3.4 完善考核 考核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最后關節,對于培訓效果的提升和改善具有重要意義。優質護理服務,針對的是患者。換一句話說,護士的執行力如何,優質護理服務質量如何,患者最有發言權[9-11]。在執行力培訓中,本院神經外科充分結合“服務質量年”建設等主題活動,將患者進一步納入考核體系之中,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意見在整個考核評價體系中的比重得到了提升。通過考核方面的一種改變,護士在護理中,對患者的人性關懷明顯增加,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顯著提升,護士不僅極大地提升了優質護理服務的執行力,而且也實現了優質護理服務的預期效果。

4 結語

優質護理服務作為當前臨床護理發展的必然趨勢,加強優質護理對于改善護理質量、營造和諧醫患關系具有突出的意義[12]。要給患者提供更好的優質護理服務,需要護士具有較強的執行力。從本院的實踐來看,通過溝通能力建設、技能水平建設、自我學習建設和考核建設等,較好地提升了護士的執行力,值得大家借鑒。

參考文獻

[1] 吳翠平,袁萬歡.神經內科優質護理服務中護士執行力培訓的探討[J].當代護士,2012,12(8):166-167.

[2]寧寧,成翼娟.臨床護理指南叢書—神經內科護理手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 沈紅.構建護理團隊的執行力文化[J].護理研究,2008,22(1):168-169.

[4] 解晨.執行力的基本概念和意義[J].中國護理管理,2008,8(7):78-80.

[5] 蔡宏瀾.淺談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效果[J].青海醫藥雜志,2011,41(3):39-40.

[6] 唐薇,胡丹.對實習學生和住院患者優質護理服務觀念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09,8(6):359.

[7] 鄭曉云,閆曉莉.神經外科優質護理的實踐效果[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4(8):141.

[8] 黃惠根,陳凌,黃紅友,等.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試點的做法和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5):310-312.

[9] 王守芳,潘艷春,季連群.通過優質護理服務活動改進神經外科基礎護理治療[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0,8(6):706-707.

[10] 邢淑琴.人文關懷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體現[J].中國保健營養,2013,15(4):1975.

[11] 袁文華.護理工作中人文關懷的意義及具體體現[J].中國醫藥導報,2010,7(35):75-7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桥县| 兴义市| 盘山县| 赣榆县| 万盛区| 乐至县| 乐东| 民乐县| 营山县| 忻城县| 枣阳市| 吉首市| 胶州市| 二连浩特市| 安义县| 嘉峪关市| 兴业县| 武乡县| 封开县| 玉树县| 施甸县| 黎城县| 古交市| 渑池县| 贺州市| 武隆县| 斗六市| 北宁市| 惠东县| 延边| 潞西市| 贺州市| 琼海市| 垫江县| 金川县| 横峰县| 乐都县| 麦盖提县| 广汉市| 榆中县| 凭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