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5 01:14:1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生英語自我介紹,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初中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提高策略
英語教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對所學的語言知識靈活的運用,并能自如的應用英語完成表達和進行交流,所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是每一位英語老師應該重視的教學任務。但是,很多英語教師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忽視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如此導致的直接結果是學生能寫會讀卻難說、難交流。筆者認為,想要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
筆者在教學中發現,有部分學生雖然口語基礎不差,但在口語練習課上卻很少發言。經過了解發現,很多學生擔心在課上發言出錯被同學取笑,被老師責罵,如此導致學生在口語課上當“啞巴”。由此看來,很多學生不是不會說,而是不敢說。就這一點,老師首先要以身作則,在課堂上放低姿態,主動的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并盡量為每一個同學創造發言和表達的機會。
【案例1】以“8A unit 3―Online travel”的Intergrated skills為例
在正式上課之前,老師可以采取閑聊的方式與學生進行簡短的對話。
A(教師):“What do you often do at weekend day?”
B(學生):“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I like playing piano.”、“I enjoy reading books.”
A:“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hobbies?”
B:“I think it is funny.”、“I like it because it can keep me fit.”、“It can bring me something surprise.”
A:“Wonderful!I like camping when I’m free at home....”
通過以上的對話,老師和學生就各自的業余生活和興趣愛好進行了交流,輕松的話題,老師平和的姿態,同學積極的發言營造了一個自由、活潑、平等的課堂氛圍。
二、聽、說結合
每一門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聽和說兩部分,想要靈活的運用語言首先要學會聽取語言的特點和發音,才能更好進行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同理,在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時候,教師也要同樣注重“聽”的訓練。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各種“聽力”材料,為學生創造足夠的聽力空間和鍛煉機會。
【案例2】《牛津初中英語》――“This is me”教學
這一單元的教學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靈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自我介紹。首先,教師通過播放為友情歌頌的英語歌曲《友誼地久天長》,為學生創造一個歡樂的,友愛的環境,激發學生相互了解、溝通的動力。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擬出圍繞“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favorite thing?”等內容進行自我介紹的要求,并讓學生之間自由組成形成兩人小組相互進行自我介紹。學生們完成自我介紹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學唱《友誼地久天長》,通過讓學生在課堂演唱,實現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同時也達到鍛煉學生用英語開口的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播放一些有自我介紹情節的英文電影,讓學生模仿電影里的自我介紹進行個人介紹和交流;課文聽力材料也是學生模仿練習的好教材,學生通過模仿聽力材料中的對話,完成與同學朋友的基本英語交流和自我表達。
三、創造交流情景
《牛津初中英語》很大的特點是教材內容與現實社會緊密相關。教材中很多情景對話與我們日常的對話和情景相似。利用這一教材特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模擬情景,為學生創造一個擬真的交流平臺,以此不僅為學生創造語言學習氛圍,同時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案例3】以“7A Unit 4―Intergrated skills”為例
教材的這部分是利于教師對學生展開聽、說、讀、寫四方面綜合教學和訓練的典型素材。這一部分教學的開始,學生就各種飲食習慣進行了了解,并積累一些關于飲食習慣的單詞和句子,當教學進度進行到“free talk”部分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師生對話的方式促進學生就“健康飲食習慣”進行交流和表達。
A(教師):“What do you think about some one is too fat?”
B(學生):“It’s bad for our health.”
A:“Why are they fat?”
B:“Because they always eat too much.”、“They don’t have sports.”
A:“What can we do to help us keep fit?”
B:“We can’t eat too much and have some sports.”
通過創造情景式的對話,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課文開拓思維,就話題完成自我的表達;還可以加深對情景的認知,以便今后的日常生活中遇到類似的情景可以自如的運用英語進行表達和溝通。
總之,口語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位英語教師除了要重視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之外,還要發散性思維的尋找和創造更多具有實際效用的教學手段,力爭在有限的課堂上,最大限度的提升每一位同學的口語交際水平。讓學生在課堂的互動和參與中,尋找到口語表達的樂趣和意識到英語口語的重要性。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想要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英語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啞巴英語”的教學模式,力爭打破學生“開口難”的堅冰,鼓勵學生大膽的用英語與同學、老師進行交流溝通;并巧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有趣的教學活動中多聽、多說、多練,以此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力爭全面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成為全球化發展下合格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孫建;淺初中英語新課改中口語教學策略初探[J];考試周刊;2008(03)
[2]楊榮娟;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淺談];考試周刊;2011(08)
關鍵詞: 初中英語 優化 口語教學 路徑
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應用,其中較為重要的就是使學生通過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可以經過慢慢地鍛煉,做到英語的溝通,展開簡單的英語交流,確保溝通上沒有障礙。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很多初中生在單詞拼寫、英語聽力、完形填空和英語作文上都沒有問題,并且正確率非常高,但是在口語表達上支支吾吾、吞吞吐吐,不是表達不正確,就是表達不到位。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就目前而言,我國大多數學生的英語口語較差,書面表達通常優于他們的口頭表達,這主要是由于過去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的。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現如今的國際交流越加頻繁,社會越來越需要具備良好口語表達能力的實用型人才。就初中英語教學而言,要想增強英語的實用性,讓學生學有所用,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善于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交流中,以體現英語的交際作用。
一、調動學生說的積極性,鼓勵學生敢用英文說話
英語教育大師李陽無數次表達過這樣的觀點,中國人好面子,怕丟人,說話做事顧慮的太多,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不敢說,最后導致不會說。其實沒錯,這就是為什么我國學生的口語表達一直是一個弱項的原因。首先,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講得太多,留給學生的時間較短。在很多的英語課堂上,學生的口語練習更多的是需要對話,需要臨場發揮表演,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但是事實上,學生的對話被教材中的固定語句限制,做題練習取代了口語練習。一些學生在課堂上說英語的時候,局限于本堂課的內容,并且在表達上顯得很拘謹,甚至一些學生在輪到自己口述的時候就一言不發,不是不會,而是不敢說,唯恐說錯了遭到別人的嘲諷,長此以往,學生不但不敢說,而且不會說了。為了改變這種教學現狀,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多說,不要怕說錯,當學生說錯的時候,在指出錯誤的時候也要給予鼓勵,讓學生樹立說英語的自信心。當然,初中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要一步一步地來,不可操之過急,教師也不要要求太高。為了幫助學生樹立說英語的信心,教師在教學中要創設英語教學情境,結合相關的內容,多給學生創造說英語的機會。如在學習“Good friends”的時候,教師就可以以“My good friends”為主題,讓學生暢談自己的好朋友,以此讓學生盡情地表達,提升他們的口語水準。學生的表達豐富多彩,如:My best frierd’s name is Wei Hua,he was born in Hunan in March,1988;Everyone is not alone in the society,and everyone needs friends;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A friend is a second self;True friend sare the ones who always are there for you no matter how hard the situation is,and always say,“I’m here”,等等。
二、創新口語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過程
初中英語的口語教學目前還沒有作為專門的課程在課堂中開設,所以初中生英語口語表達的機會較少。為了從根本上優化英語口語教學,讓學生敢說英文,教師一定要創設口語實踐教學的情境,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和提升。為了構建英語實踐教學,各學校依據本校的情況開展,有些是可以全面鋪開的,比如在英語課堂中實現英語教學,不能說漢語,而要英漢結合,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下,自然學會說英文。再如看電影說英文,教師選擇電影橋段,先播給學生觀看,然后學生依據觀看的內容進行對話表演,這樣就能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對于出現的錯誤也能及時糾正,并且培養初中生的學習觀,認識到原來看電影也能學英文。條件較好的學校,如果有外教的話,要發揮外教的作用,讓學生領會純正的英語表達,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勤能補拙,強化口語的練習
對于英語口語能力的提升,除了要掌握好基礎的英語知識外,還需要強化口語的練習,給學生創造說英語的基礎,讓學生每天都能說一些事情,長此以往,初中生的英語口語水平自然會提升。針對英語口語的練習,我們不能閉門造車,一定要在特定的場合內完成,這樣學生才能從心理上和時間上真正做到敢說英文、善說英文。比如課前2分鐘留給學生,讓學生做自我介紹或者演講其他內容。最近我們在課堂上就以熱播的《爸爸去哪兒》為話題展開演講,讓學生找一個切入點,進而完成口語的表達。其中就有一個學生唱起了其英文版的主題曲,雖然不是自己的口述,但是學生在記憶歌詞的時候,必然提高了自己的表達能力:Papa,papa,where shall we travel for?Taking my telescope to see the star.Baby,baby,taking the map you drew,follow me do as I do.Funny papa runs very fast.You are mommy’s and my superstar.You know why I love that cookie jar.You’re the best man always in my heart...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有一個學生就自我口述:I’m very happy and I like to make friends with others. I also like singing but traveling is my favorite.When I am at home, I often help my mother do some housework and my mother said I am a good helper.My mother is a barber.She cuts hair very well...
四、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提高他們說話的能力
傳統教學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記是傳統課堂教學的慣有方式。在這種教學環境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積極性被打擊,導致一些學生沒有參與課堂的興趣,甚至對學習英語產生厭倦情緒。要改變這一點,最主要的就是教師要有意識地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具體來說,教師首先就應該了解學生的語言能力和知識水平,這樣教學才會有的放矢。由于班上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個體差異明顯,如果教師長期以一個標準進行教學,時間一久,學生就會慢慢感到不同程度的厭倦,學習外語的興趣就會逐漸消失。但是如果反過來,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形式多樣的口語表達活動,如組織討論等,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多練,教師精講,讓學生在歡快的語言實踐中學習,教師起引導和督促的作用,這樣不僅教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學生的興趣及口語表達能力都會得到大幅提升。而要做到這些,首先教師應該相信學生的學習潛力,不要老是放不下,而是應該放心大膽地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懂得,課堂不是教師利用講臺練習口語的地方,而是學生學習外語的場所,我們應該做到讓每一個學生在每節課之后都有新的體會和提高。
部分初中生在英語口語的表達上表現得支支吾吾、吞吞吐吐,不是表達不正確,就是表達不到位,究其原因,就是學生口語練習的機會較少,在課堂上他們只是被動參與。要想改變此現狀,就需要給學生在口語練習上適當的引導,并且給予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下說英語。隨著國際化趨勢的增強,英語作為一種國際性的交際語言,已經得到了許多非英語國家的重視,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英語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還有待提升,未來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突出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和鍛煉。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初中英語 跨文化交際 教學策略
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老師在教學的開始就應該結合所教授語言的文化背景,采取多種靈活的手段來進行行之有效的教學。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合理的、適時地將跨文化交際教學貫穿到現實的教學活動中來,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有效運用語言的能力。
一、跨文化交際在整個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
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語言是文化的傳播方式和載體。學習一門外語,絕對不是單詞和語法的疊加,它包括了大量的西方國家的社會文化和價值觀、世界觀的認識形態,只有把這些文化背景和語言的學習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有效的學習和使用語言的目的。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也因為對英語文化背景的不了解,鬧出了很多的笑話。比如,有一部分的學生會把big ben認為是罵人的話,也有很多學生認為美國的首都是紐約,這是因為在初中英語中經常出現紐約這個名詞。
所以,根據各個國家和地區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滲透跨文化交際的內容很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現階段,初中英語中跨文化交際教學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對學生的造成的干擾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2.1自我介紹
西方人在進行自我介紹或者出席各種場合的時候,首先說的是; I am ...,而在詢問他人姓名的時候,也經常用:May I have your name?我們在詢問他其他人名字的時候,經常用的方式是:你叫什么名字?這樣的問法在西方只存在于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
2.2打招呼
中國人見面第一句話經常是:你吃飯了嗎?而西方人的見面打招呼的方式經常以今天的天氣怎么樣來開始的。
2.3稱贊對方與答謝方面
西方人會很直接的贊美對方,比如說對方真漂亮,衣服真美麗。面對別人的贊美,對方也經常以“謝謝”來回答。我們則是比較謙虛的贊美和答謝。
2.4個人隱私方面
西方人特別的介意別人問他:你多大了?你是干什么的?你在哪里上班?等等這樣的我們經常用來寒暄的問題。他們覺得這樣的問題是在探尋他們的隱私,很是介意這樣年齡、家庭及動向的問題。
三、通過一個案例,來進行初中英語跨文化交際的教學策略的分析
3.1跨文化交際教學的小案例分析
在學習初一英語Uint 12這一單元的時候,有一個涉及到美國的代表性地點的話題: A holiday journey。在進行這篇文章的學生的時候,學生要認識Californi、Hollywoo、Los Angeles這些城市。在課上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展示這三個城市的主要特點和文化背景,在課間的時候老師可以播放歌曲,《戀曲L.A》和《加州旅館》這兩首歌,讓學生更好的感受一下這些地區的不同文化氛圍。
3.2初中英語的跨文化交際的教學,一定要符合初中生的生新發展規律和認知水平
初中生現在的認知水平發展的速度快但不夠成熟,學生的認知水平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所以教師在進行跨文化交際的教學時,首先要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從學生的認知水平開始出發。
3.3在初中英語跨文化交際教學的時候,可以采用輕松活潑的教學方式
學生在關于跨文化交際的學習中,也比較感興趣。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關注點,采取多種不同的形式來進行教學。應該創作輕松、活潑的教學氣氛,不要一直用一種教學方式,那會很容易使學生產生疲勞感。
3.4積極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教師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教學的時候,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去做。是可以讓學生利用網絡來查詢信息,每個學生搜集信息的角度、觀點都是不同的,這樣可以在課堂上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氣氛,而且這樣可以把自己查到的信息共享給所有的學生,讓學生們了解更多的關于不同的跨文化交際的知識。
四、結束語
英語作為國際性的交流語言,其地位和作用以及對人的智力的開發因素是不容置疑的。這些跨文化交際是學生們必須要掌握的,在初中英語的學習中,一定要滲透跨文化交際的內容,以此來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1] 鐘全壽. 淺議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高英語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009(07).
關鍵詞:中學英語 口語教學 口語能力
加強英語口語教學,提升學生口語能力,不僅是當前素質教育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外語新課程改革的趨勢。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就如何開展英語口語教學,讓學生在口語交際中提升學習興趣,增強表達能力,實現知識、技能及情感三維教學目標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一、創設多元課堂結構,鼓勵學生口語交流
英語課堂是學生進行口語訓練的主要場所,因而,教師應該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積極創設語言情境,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和教學資源,優化多元化的課堂結構,為學生進行口語訓練、提高口語能力創造有利的條件。
首先,筆者在教學中就特別注重課前五分鐘的“free talk”,讓每一個學生輪流值日進行口語鍛煉,談論的題目如天氣、日期、節日、自我介紹、家庭、學校、愛好等等。這些問題十分簡單,學生們也較為熟悉,因此,在口語表達中學生會覺得有話可說,其表現也越發自信。其次,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模仿磁帶或者多媒體語音文件,這也是提高英語口語水平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模仿磁帶里的語音和語調進行朗讀,朗讀可以說是第二次模仿。只要能堅持模仿磁帶或其他聲像材料,不斷地進行有效朗讀,很多語匯、詞匯和表達方法便自然而然上口了,語音、語調也隨之好起來,口語能力自然得到大大的提升。
二、利用體態語言,趣化語言情境
體態語又稱為身勢語,它主要是指人們在交流過程中運用面部表情、身體動作等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思。體態語是非語言交流中的一種重要形式。為了達到情境教學的目的,教師可以根據英語教學內容以及初中生的年齡特點、性格特點等因素,采取一些夸張的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體態語言來幫助學生理解語言的內涵。例如,學生在初學感嘆句式時,為了表達物體的軟硬程度,教師就可以結合體態語進行教學。一開始,教師可以假裝用手敲桌子,然后縮手皺眉。表示手痛,說道:“what a hardstone!”或者“how hard it is!”接著教師可以假裝做出吃松軟蛋糕的樣子,陶醉地表示:“what a soft cake!”或者“howsoft it is!”這樣,學生對物體軟硬度的表達將會印象深刻。
三、利用英文歌曲,培養學生興趣
寓教于樂的方式有許多,由于初中生活潑、好動,愛好廣泛,因此,看電影、講故事、做游戲、搞競賽等都是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愉快教學法。這里,本人將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利用英文歌曲來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通過學唱英文歌曲來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富有節奏感的樂曲有助于學生記憶單詞,同時糾正學生發音。有一首月份歌,是將十二月份的單詞按照音節進行劃分,同時又使其與歌曲的節奏相吻合,學生通過學唱這首月份歌,十二個月份的單詞也就記下了。在教完abirthday party一課后,教師可以帶領大家來唱一唱我們熟悉的生日快樂歌――happy birthday to you……這首歌曲既與文章的主題相吻合,同時這種輕松的學習氣氛也消除了學生一節課的緊張與疲勞,讓英語在美妙的音樂聲中進入學生的頭腦。
四、減少學生對母語的依賴性,多用英語進行交流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使用英語,減少學生對母語的依賴性,轉化學生的思維習慣。開始時,教師可以盡量利用比較簡單的詞匯,放慢語速,同時留意學生的神態變化,若發現學生不太明白時,可以輔助一些手勢、動作、表情等幫助學生理解。在整個過程中,其重點在于引導學生盡可能地多說英語,多用英語回答問題,這樣既提高了學生聽力水平,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口語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學生堅持不懈的努力與練習。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用英語與同學進行交流。例如,早上上學與同學見面時,可以相互問候:“good morning.”或“how are you?”當你遇到困難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可以說:“can you help me?”或者“couldyou give me a hand?”當你需要向同學借東西時,可以使用:“may i borrow your……”回答時,可以采用:“of course,hereyou are.”或者是“sorry,i need it now.”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要讓學生敢于用英語進行交流,這才是英語口語教學的真正目的。
1.1互動探究式教學的概念
所謂互動探究式教學主要指通過基礎結合實踐,從而實現培養發展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無疑是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新產物,對促進教學效率提高極具重要意義。互動探究式教學的核心是學生,而教師則從傳統教學的主導者角色轉變為合作者、引導者,只需引導協助學生探究知識,故此,不僅能夠有效增進師生默契與情感,還可最大化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總之,初中英語互動探究式教學,對學生自主探索恰當學習方法,提升其英語學習成績等均具有極強的促進意義。
1.2互動探究式教學的意義
互動探究式教學在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綜合運用能力的激發培養方面均作用巨大。首先,從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培養來說,通過互動探究既能鍛煉其英語交流表達能力,使其利用英語將所想所思表達出來,從而形成有效的英語語言輸出,還能達到深化英語知識運用,發展其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目的。其次,可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從學生方面來說英語互動探究式教學不僅可增強其參與意識,調動培養其創新意識、合作競爭能力和進取心等,更重要的是能夠激活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活躍的環境中學習,進而提高英語實踐能力。最后,互動探究式教學是打造高效英語課堂的基礎保障,其能夠調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更加熱愛英語學習,更積極參與學習,繼而有效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和效率。
2初中英語互動探究式教學實施策略
2.1小組合作學習,促進互動探究
從初中英語教學實際來看,小組合作學習是實現新課程目標和高效互動探究的最佳途徑,其可有效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合作氛圍內,形成良好的溝通交流,并在分享各自學習心得這一過程中,增強自身團隊合作精神與意識,從而達到促進互動探究教學發展的目的。比如,閱讀教學videoaboutsunshineTown中,教師應在充分了解學生基礎的前提下,對班內學生做出科學分組,小組最佳人數為4~5名,然后再安排其進行小組探討,記錄其中的疑難點,以便向教師請教求得準確答案,最后再向教師復述,確定是否全面掌握知識。總之,互動探究式教學是實現查漏補缺、提高教學效率最理想的途徑。
2.2創設教學情境,實現互動探究
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增強英語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時刻保持強烈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參與學習,同時創設生活化英語教學情境,還能促進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高效實現互動探究教學打下扎實的基礎。此外,生活化教學情境有助于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接受理解的程度,故教師更要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比如,單詞shopping教學中,要讓學生加深對單詞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可構建真實的購物情境,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由教師示范引導學生互動探究,這里也可安排英語合作表演活動,再通過合理提問:Howmuchisthisitem?Whatisthelowestpriceforthisitem?等,并引導學生利用英語回答,以鍛煉其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增進師生間的交流互動。
2.3營造活躍氛圍,提高教學效率
要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教師可靈活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其營造健康、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從而實現高效的師生互動,充分培養、發揮學生的創造精神,并全面提高學生的課堂適應性,最大化提高互動探究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比如,教學“自我介紹”知識點時,教師應在教學語法、單詞等內容過程中,安排學生進行互動探究學習,首先通過教師的英語自我介紹引導學生利用英語做自我介紹,由于初中生在小學階段學習過英語,已具備相應的語言功底,故邀請其做自我介紹則可消除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陌生感,并讓他們更直接地掌握重點學習句式,如I’m...yearsold,bornin...,Ilike...等,進而加深其對教學內容的認識和理解。
2.4其他相關策略
一是合理質疑,增進互動探究。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合理設置問題,才能及時發現糾正學生的不足和錯誤認知,進而充分激發調動其學習主觀能動性,并有效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既要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更要利用啟發性問題,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思維模式,增強其合作探究能力,只有師生間和生生間頻繁互動才能縮短相互的距離,促進師生緊密合作。二是加強課堂延伸。課堂的45分鐘明顯不夠學生學好英語知識,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延伸課堂,引導學生參與課外英語學習活動,方可有效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也就是說,教師要不斷豐富英語教學方式。比如,通過角色扮演教學法,挑選某些經典英語文章,組織學生進行角色表演,要求學生在整個排練過程中用英語交流,以實現英語口語的高效運用?;蚴窃O計相應的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交流互動,如各種節假日、家庭聚會、公交車讓座等情景,使其在切身參與后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三是合理評價,轉變教學方式。要實現對學生探究習慣和能力的培養,傳統教學模式自然很難保證質量,這就需要積極轉變教學方式,順應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實施互動探究式教學??梢哉f,互動探究式教學既能營造優質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獲得更多發展機會,還能有效培養提高其團隊合作精神、課堂參與度,充分實現高效英語教學。此外,互動探究式教學中要注意教學評價,針對積極參與、能夠創新性解答問題的小組或學生,教師要充分給予其肯定。總之,在具體評價中教師必須做到全面性、中肯性,有效整合小組評價與個人評價,從而起到挖掘培養其學習潛力和探究習慣的目的。
3結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初中英語教學改革迫在眉睫,各種新型教學模式必然會取代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因此,研究初中英語互動探究式教學的應用至關重要,通過互動探究既能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培養其競爭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等。總之,對于初中英語教學而言互動探究式教學的作用極大。但要真正實現高效的互動探究教學,英語教師還必須做到:首先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增進互動探究;并利用多媒體課件合理創設教學情境,積極營造活躍健康的學習氛圍;最后還要重視課堂提問的合理性,加強課堂延伸等問題,才能全面提高教學效率。
作者:王友華 單位:臨沂第十一中學
參考文獻
[1]戴春曉.初中英語互動式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6(2):129-129.
[2]李曉姝.互動式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上的應用探究[J].校園英語(下旬),2016(5):146-146.
[3]劉蘭.初中英語教學中互動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分析[J].校園英語(上旬),2016(2):85-8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在伴隨著羅大佑的《童年》的歌聲中,真正的童年已經悄然離去了。熬過了這個百無聊賴的夏天,我終于迎來了我的初中生活。
石室初中是個團結的大家庭,而我也是赴往青龍戰場消滅考卷怪獸的勇者之一。剛剛來到前線,我確實有些不適應。像超市也要刷飯卡之類的,小學哪兒有這么多規矩?
以前我是走讀生,現在成了住讀生,感覺新鮮得很,一回寢室就和寢友們擺起了龍門陣,嘰里呱啦嘰里呱啦鬧個不停??偢杏X柜子不夠用,要裝的東西太多;總感覺時間不夠用,要做得事太多。晚上半夜三更,我經常偷偷溜下床,洗衣服、剪指甲、包書皮,什么事都輕手輕腳地做,雖然不打擾他人,但第二天下午總比上午精神。
每位老師上課都很精彩。語文老師陳老師的課嚴謹卻又輕松;數學老師李老師的課開放,沒有太多的拘束;英語老師徐老師的課親切,沒有太多的拘束;體育老師于老師的課,嘿!距今為止我們還沒正式上過一節呢!不是下雨上不了,就是老師沒空;音樂老師趙老師的課很有說服力,讓那些調皮搗蛋的男生們乖乖就范;歷史老師張老師的課讓人耳目一新,把我本以為要死記硬背的歷史上得生動起來;生物老師劉老師,她的自我介紹讓全班哄堂大笑;實習老師祝老師,她的書法課規矩太多,但威懾力不夠,每次都鬧哄哄的……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地理老師李老師的課,她操一口標準的川普,用古怪的講課語氣,無不使每一節地理課都在笑聲中渡過。
食堂的飯菜還不賴,只是有一點值得我們探討。我的下鋪說:“是不是食堂的土豆買多了?”的確,幾乎每頓飯都有土豆!土豆絲,狼牙土豆,土豆燒肉,土豆回鍋肉,土豆片,土豆肉片……整個食堂,土豆無處不在!
童年已經離開,我也在悄悄成熟。初中的第一周好似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句,承接了小學中一個個燦爛的稚嫩的笑臉,卻又把我們引向更美好的未來!
關鍵詞:愉快教學法;初中英語;應用
一、愉快教學法在傳統教學方式中具有的優勢
1.愉快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鍛煉獨立思考的能力
愉快教學法對于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能夠提供幫助,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講解知識點的時候都是將知識點羅列在黑板上向學生進行講解,學生的學習過程處于被動狀態。而愉快教學法就能將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地去探究學習知識,在講授某一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向學生提出一些與課堂內容有關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分組對這些問題一一探討,學生在對知識點進行探討的過程中就能慢慢地掌握知識點。
2.興趣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中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生活中,在學校內遇到問題可以依靠老師來解決,在家庭生活中遇到問題可以讓父母幫助解決,但是這部分中學生在畢業之后走上社會的時候如果遇到問題就要依靠他們自己解決。所以鍛煉中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很有必要。愉快教學法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自己探討問題來鍛煉他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愉快教學法對學生學習英語有積極的影響
1.愉快教學法對提高學生創新性思維具有積極作用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人們都認為嚴師利教,但是一名嚴厲的教師往往會造就一個嚴肅的課堂,讓學生不敢積極地發言,只有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課。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在課堂上采用愉快教學法就可以讓課堂的氣氛變得活躍,從而讓學生將思維發散出去。
2.愉快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減輕負擔
由于一小部分的學生在上初中之后才接觸到英語這門課程,因此,他們學習英語就會感到吃力。采用愉快教學法就能幫助他們更快地適應這門新課程,能減輕他們的課業負擔。
三、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具體實施愉快教學法的方式
1.通過講故事的形式進行英語教學
在愉快教學法中講故事是常用的一種方式,由于初中生的心理還處于不成熟的階段,他們對新的學科接受能力不強,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會產生抵觸心理,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將講故事融入英語課堂當中,通過講故事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產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講故事的時候還可以適當地鼓勵學生去用英語講故事。例如,中學生教材中有一段關于動物的對話,“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教師在講授這一堂課的時候,可以先對課本中出現的考拉進行簡單的介紹,讓學生提起興趣,從而在課堂上能夠認真地聽講。
2.讓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學習英語
現階段的中學生大多數愛玩的心理都比較重,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學生愛玩的心理。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選擇一個合適的游戲,讓學生通過做游戲的形式來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丟“貼人”這個游戲讓單出來的學生用英語做自我介紹,對于性格內向羞于作自我介紹的學生,教師應當作出適當的鼓勵,最后在作自我介紹的學生當中選出英語表達較好的學生做出適當的獎勵。讓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快樂地學習,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提高很有幫助。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選擇這種教學方式,但是要注意不能過度,以免收不回學生的玩心。
3.場景對話式的愉快教學
在美國學校工作期間,我發現美國中學生普遍存在重音、體、美,輕數、理、化的現象。他們熱衷于音樂、體育和各種演講活動,對數、理、化等基礎課則得過且過。有的同學理科成績一塌糊涂,卻整天奢談發明創造,而這些能說會道的學生頗受老師青睞。
我曾問數學老師丹尼斯,為何學校如此看重學生的口才,丹尼斯不假思索地回答說:“道理很簡單,這些孩子將來無論是當律師、經商或當政治家,他們可能不需要數學、物理,但肯定需要口才?!钡つ崴沟膬鹤釉谏虒W院讀MBA,他告訴我說,那些大學教授十分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即席發言和演講,課堂發言成績占學習成績30%甚至40%的分數。在美國大學讀MBA,人人都要爭當“出頭鳥”,沒有人欣賞那種沉默寡言的人。
美國中學的語文課(英語課)不僅是教學生認單詞、寫文章,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進行訓練。我曾旁聽過一堂“30秒鐘訓練”的語文課,對此感觸頗深。所謂“30秒鐘訓練”,就是讓學生練習在30秒鐘內當眾作自我介紹。語文老師蘇珊對同學們說,無論在社交場合結識新朋友,還是在求職時向雇主推銷自己,你都必須爭取在30秒內給對方留下好印象。蘇珊老師要求每個同學在自我介紹時說話流利,吐字清楚,并注意運用幽默生動的語言。
接下來,那些自命不凡的學生便爭先恐后地發言了。在短短30秒鐘的自我介紹中,有人稱自己天生是當電影演員的料,大學畢業后會進軍好萊塢;有人炫耀自己智商過人,遲早會成為比爾?蓋茨那樣的人物;一個叫克林頓的同學詼諧地說,他日后會入主白宮,但不會惹上緋聞;更令人好笑的是,一個戴眼鏡的同學煞有介事地說,他有一項重要發明尚未公布,一旦申請專利他將成為千萬富翁。在同學發言的過程中,蘇珊始終在認真傾聽,并不時以點頭、微笑等肢體語言鼓勵發言者,這堂課上,一些口才不錯的同學得了A。
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對美國感觸最深的不是富裕的生活和先進的科技,而是美國的口才文化。在這個發達的國家里,最普遍的現象是無時不有的演講――為了開辦企業、為了慈善募捐、為了拉選票,天天都有美國人在演講。演講自然離不開口才。
美國人重視口才與他們的人生價值觀有密切關系。美國文化一向推崇個人奮斗和自由主義,而自我價值的實現離不開口才。許多美國人都認為,一個人的口才最能反映他的稟性和修養,是一個人高智商、富有創造力的表現。
美國人重視口才還與他們的個性和生活習慣有關。美國人喜歡追求新生事物,經常變換職業和居住地。醫生可以改行當足球教練,大學教授可以改行當雜志主編,銀行家也可一夜之間變成農場主……面對不斷變換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你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口才,才能被新的人群所接納。因此,美國人視口才為立身之本,這也是口才教育普及美國的原因。
正如我們學校的西蒙校長所指出的:學生受教育的目的決不僅僅是為了找一份工作,而是要讓他們成為受歡迎的人。因此,指導和訓練學生在課堂上獨立表達自己的思想,培養學生出類拔萃的口才,是教師最基本的教育職責。
(摘自《初中生》)
在新課改背景下,怎樣上好初中英語第一課?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筆者認為這堂課既要繼承傳統,又要富有創新。經過多年研究,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心得,以饗讀者。
初中英語教師上好初一年級的第一堂英語課非常重要,這堂課是學生進入初中階段的第一課,所以它不僅關系到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留下的印象,而且會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學習。學生如果對老師上的第一課一“聽”鐘情,那么他們肯定就會喜歡你,對你以后上的英語課也會感興趣。這樣的話,他們就有可能學好英語。反之,他們就不會喜歡你,對你以后上的英語課自然也不會感興趣,對自己可能也會自暴自棄。那么,英語教師怎樣上好新課改下的初中英語第一課呢?筆者就此課題進行了研究探索。
一、簡明扼要的介紹
在上課的開始,教師必須先做一番簡明扼要的介紹,介紹的內容主要包括教師自我介紹、學校介紹、初中階段課程學習方法的變化等,介紹不宜冗長,應該言簡意賅,幽默風趣而又不失儒雅風范。然后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意義。初中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英語這門語言的認識還比較模糊,對這門語言在當今世界所發揮的作用還認識不夠。筆者認為,初一學生對社會、對世界的了解已有所增加,英語教師應緊密聯系社會發展形勢,幫助學生認識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于國來講,當今世界國際交流日益頻繁,通過英語這座橋梁,可使國際組織之間、國家之間得以溝通。試問,如果中國依然故步自封,閉關自守,中國能加入WTO嗎?APEC會議能在上海成功召開嗎?2008年奧運會的旗幟會在中國北京高高飄揚嗎?2010年世博會能在上海舉辦嗎?在未來的日子里,任何一位中國人都有接觸世界、走出國門的機會,掌握好英語這一交流工具無疑會幫助他們更好地把握機會,使自己的人生更成功。于已來說,在初中時,英語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三年后中考的成敗,我們獲得學位、過級、考研、考博、參加工作后職稱的評定、有關崗位及公務員的考試等,英語過關都是一個必備條件。
二、結合學科特點介紹教材
英語既是一門記憶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語言學科,又是一門包羅萬象、涉獵廣泛的知識學科,同時還是一門集人生哲理與人類成長經驗于一體的文學學科。學生自主學習在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占到高達60%到70%的份額,而教師的方法點撥與語言知識傳授卻只占到30%到40%的份額。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一定要以培養自己的閱讀能力為主,即擴大閱讀量,培養正確的閱讀方法;以培養英語語言表達能力為輔,注重語言輸出。英語學習是一個先慢后快的進步過程,只有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才會有質的飛躍。同學們一定要在學中用、用中學,多多留意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風土人情,了解英漢差異,學會用英語思維。
新課標英語教材在繼承我國多年積累的傳統英語教學成果的基礎上,力圖體現新課標對英語教學的各項要求,既注重夯實基礎、發展能力,又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它的主要特點是:在重視詞匯、語法和閱讀教學的同時,引入任務型教學等先進教學理念,通過豐富、真實、有效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綜合素質,從而全面實現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教材完全用英語編寫,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英語教學氛圍,增加學生使用英語的機會,也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新教材語言內容豐富、活動多樣。一個單元能就某一個話題領域進行比較充分的展開,創設足夠的情景呈現語言知識,有利于教師指導學生開展活動和使用英語。詞匯的掌握是學生英語學習的一大難題,新教材依據課標詞匯進行編寫,嚴格控制了課標以外的詞匯。除少量課標外詞匯外,錄入單元詞匯表的單詞都是本單元必會單詞,還有一些沒有列入詞匯表而在指示語、講解文字等中出現的生詞為接觸詞匯。這些接觸詞匯大多是以后要正式學習的單詞。進入一個單元的教學,必須了解各個版塊之間的聯系,了解本單元的語言教學重點,了解單元課題及圍繞話題展開的一系列活動等。
三、做好英語學習情況調查問卷
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教學也是一樣,教師只有了解了學生,才能因材施教。所以,在上課伊始做好學生英語學習情況的調查就顯得非常重要。對于調查問卷的內容,教師可以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而定,但必須包括教師所要知道的情況,如學習英語的起始時間、英語的熟練程度、學生對教師的要求、學生的希望等。問卷以無記名形式發放,要求學生人人都交,選擇內容必須真實。問卷收上來以后,教師一定要準確統計,認真分析情況,以便在以后的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
關鍵詞: 英語口語 自主學習 教學任務
在目前的中考制度下,英語口語顯得越來越重要,所以英語老師必須重視口語教學,加強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不僅是幫助學生提高英語中考成績的需要,更是鍛煉學生運用英語的需要。隨著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中學英語教學改革進入全新的階段,取得可喜的成績,那么如何才能更高效地教授英語口語呢?
一、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現狀
1.缺乏必要的語言環境。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都是在漢語教學環境下進行的,一般除了學校給我們安排的幾節英語課之外,學生很少有鍛煉英語口語的機會,即便是在英語課堂上想不斷創造練習英語口語的學習環境,但是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真正用英語交流的機會仍不是很多。
2.教學方法欠妥,班級人數較多。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人們認為教師的任務是傳授知識,學生的任務是學習知識。往往老師都喜歡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時間久了,就會形成“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考、學生背”的英語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成了課堂的主體,占用整個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再加上有的班級人數較多,往往會出現部分學生在一節課中沒有說過一句英語,怎么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水平呢?時間久了,“啞巴英語”的現象就越加普遍,所以我們作為英語老師必須想辦法改變這種現象。
3.心理因素的影響。
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同學由于自己平時英語學得不是很好,因此在口語練習的時候,他們往往顯得非常不自信,甚至不敢開口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以致形成心理障礙,生怕說不好被批評。想叫學生開口比較難,連貫起來用口語表達就顯得更難,越怕越不敢說,越不說就越不會說,導致惡性循環。長此以往,英語口語教學就陷入一個“怪圈”,英語教學整體效率不高。
二、倡導任務驅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我們提倡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因為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一旦非常明確了自己的任務目標,就會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而用英語交流。學生通過完成任務,在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境中綜合運用他們以前學習的語言知識,創造性地使用語言。當學生要運用所學的知識表達時,語言知識才能內化為運用的能力。這些體驗與認識會促使他們繼續努力,成為真正的自主學習者。
在語言使用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各種各樣的小任務,創造不同的語言練習環境,從而為學生綜合使用他們所學的英語創造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在英語口語交流中學會交際,這種口語交流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語言所表達的意義上,通過使用語言及以完成任務為目標,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水平。
三、將理論運用于教學實踐
我所教授的學生之間的口語水平差距較大,所以我根據這一實際,采用小組練習與結對練習的方式,從而使得所有的同學都能夠參與到我們練習口語的語言環境中。以前我去市里參加過英語教師骨干培訓,有位培訓老師說,在我們讓學生鍛煉英語口語的時候,如果采用小組活動的形式要比獨自講解與控制練習更有利于學生對語言的掌握。
1.建立活動小組,增加口語自主學習的機會。
英語本身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所以在班級人數比較多的時候,如果要想較好地開展語言實踐活動,那么建立活動小組就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通常每組4人左右,優生和一般的學生放在一組,把優生作為這一組的組長,然后讓組與組之間開展競賽。在上課的過程中,如果要回答問題、檢查背誦、朗讀,等均以小組的形式為單位進行。當我們進行一些聽說、自我介紹、表演、測試等練習的時候,都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在預習課文的時候,每組成員都在課前用英語口語進行較好的練習,當我上課的時候,他們每組都表演得非常好,然后我把他們表演的過程拍攝了下來,在課后練習的時候,把他們表演得過程放給他們看,這時候他們往往就很容易發現自己哪些發音還不夠準確,再讓他們進行重新的練習,通過每組學生兩三次的練習,加大了練習的廣度和強度,并且使那些英語口語較差的學生在同伴的幫助下開口說英語,使聽說訓練活動在全體學生中得到落實,增加了學生口語自主學習的機會。
2.充分利用英語媒體的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自己創造更多聽說英語的機會,比如收聽BBC,收看CCTV英語頻道等。
3.努力創設情境,增添口語自主學習的色彩。
我們在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時候,有時缺乏的不是英語知識,而是那種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情境,所以我們能否較好地把所學的英語知識,通過口語表達出來,創設好的情境顯得非常重要。初中生都有愛活動、好表現的特征,凡能表現的語言情景,我都要求學生表演,讓學生做演員,教師當導演,讓表演進入課堂,使學生得到大量的語言實踐鍛煉。在教授一節課以后,我們不用急著讓學生背誦課文,而是讓學生分組對課文的內容進行討論,之后讓他們扮演課文中人物角色進行表演,在發揮學生主動性的同時,充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學生樂于開口。
總之,雖然在初中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方面,還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們思考,但是只要學習真正自主學習起來,相信他們英語口語的水平一定就會有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善于抓住學生特點,由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以“趣”引路,以“情”導航,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快樂學習英語,實現有效教學。那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如何以“趣”引路,讓課堂充滿趣味,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呢?對此,筆者具體分述如下。
一、趣味引入,積極參與
古語云 :“萬事貴乎始?!痹谡n堂教學中,倘若教師能夠抓住課前“幾分鐘”,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則會對后續學習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正如我們常說的“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巧妙引入課題,則可讓學生自然過渡到學習意境中,主動探知,從而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如動畫、圖片引入。例如:如7B Unit6 Pets的教學,在Lead in環節,教師可播放有關動物的動畫,或者呈現一些動物圖片,引導學生結合圖片回憶所學的動物英語名稱,說說自己是否喜歡動物,最想要養哪種動物,并講講喜歡的原因,如此,既復習了所學詞匯,也自然而然地導入本課話題。同時,教師還可借助簡筆畫、實物等手段,吸引學生眼球,使其自然進入學習狀態。如學習Unit 1 This is me時,教師可要求學生課前動手繪制個人ID card,為新知學習做好準備。課堂上,引導學生先自我介紹,然后根據ID card詢問他人。另外,在知識教學之前,教師還可圍繞學習內容,精心設計一些趣味性、娛樂性、教育性的游戲活動,優化教學情境,營造快樂學習的氛圍,讓學生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積極融入課堂學習活動,開口表達。
二、趣味活動,樂中學習
英語教學中,在安排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想想如何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與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英語學習活動。這就要求教師要注意活動形式的多樣性,開展游戲、表演、創造等活動。如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借助說說、唱唱、演演、畫畫、寫寫等趣味活動,帶動學生開口說英語,主動運用英語,調動課堂氣氛,感受英語學習的魅力與快樂。當然,趣味活動只是起著輔助作用,還需要緊扣教學內容,符合教學實際需求,適機引入,靈活開展,讓學生在“玩玩樂樂”中學習英語知識,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由“學會”轉變為“會學”。
第一、說說、做做、猜猜。如看圖對話。比如學習Unit2 My family時,要求學生觀察所給家庭合照,同伴合作對話操練。示例:A:What’s it?B:It is a...A: Who is she?B:She is...A:Who is he?B:He is...再如教學7B Unit6 Pets一課時,Playing games:引導學生寫篇有關寵物的英語小短文,描述該動物的特點、習性等,然后請幾位學生讀讀自己所寫的動物,不告知其他同學是什么動物,讓其他同學根據描述來猜猜動物名稱?;蛘咦寣W生抓住動物特征,做做相應動作,配上表情等,其他學生猜猜是哪一動物,說出其英語名稱。于是學生情緒高漲,踴躍參與。又如學習身體部位的單詞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做做touch游戲,學生根據英語教師的指令而做相應動作。如指令“touch your nose”,學生摸摸自己的鼻子說:“nose, nose, this is my nose.”如此,既可促進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又讓學生更好地記憶所學語言。
第二、唱唱、演演。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表演是強化學生體驗,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方法,也符合初中生好動愛玩的心理特點。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圍繞學習內容,設計一些唱唱、演演的活動,讓學生在玩中深化知識,有效記憶知識,靈活運用知識,激活課堂氛圍。如學習My family后,可引導學生學唱英文歌曲“Father and mother”,并鼓勵他們將其他家庭成員編入英文歌曲中,向全班同學表演。再如學習7A Unit 8 Fashion時,教師可借助自身穿著以及模特表演誘導學生自由討論各式服飾,復習學過的服裝名稱,引入新詞匯,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并讓同學們在“玩和秀”的過程中學習與鞏固新知。
第三、聽聽、畫畫、寫寫。在初中英語學習中,通過畫畫、寫寫等形式,可激活學生豐富的想象思維,讓學生在腦海中將所學英語詞匯和對應的圖片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單詞記憶效果,強化辨析能力。如教學初中英語預備課程Unit2 My family時,設計聽聽、貼貼、寫寫的趣味操練活動:1.請一位同學讀出黑板上的有關家庭成員的英語詞匯,而另一位同學根據所聽詞匯,由黑板上取下對應的詞匯卡。2.Make a family tree:小組合作,觀察黑板上的圖片位置,將自己繪制的單詞卡粘貼到圖畫紙上,由單詞與圖片構成family tree。3.根據所提供的family tree,試著介紹Sally的家庭情況,至少寫5句話。
再如教學Unit 8 Our things,學習電腦、眼鏡、球、手表等物品的英語單詞時,教師可引導同學們依照指令畫出這些詞匯對應的簡筆畫,另外,還可以給這些簡筆畫涂上不同的顏色,并用英語說說物品的顏色,比如黑色的眼鏡(A pair of) black glasses等。這樣,通過趣味活動,既讓學生鞏固深化了本課所學的物品詞匯,又復習了之前所學的顏色詞匯。
關鍵詞:初中;高中;英語;教學銜接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71-02
目前,很多高一新生入學時由于初中英語基礎薄弱,口語糟糕,學習習慣沒有養成,他們常常告訴筆者,初中的時候單詞雖然天天看,天天背,可是就是不見英語成績提高,還有,一些學生本來初中英語基礎還可以,但上了高中以后,學習方法不好,成績很不理想,他們往往會懷疑新老師的教學能力,而對新的課堂教學存在抵觸情緒,這也難免會影響以后的英語學習.新課改形勢下,英語如何在學生的學習中展示魅力,如何讓高一學生走出英語學習的困境,用積極的心態來對待以后的英語學習,筆者認為這一問題值得所有英語老師的關注和探討.下面筆者就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1.初高中英語學習觀念的銜接
開學初先向學生簡單介紹初、高中英語特點,幫助學生轉變學習觀念,調整學習方法初中是打基礎的階段,各種學習主要是側重知識的記憶和積累,一般側重簡單的聽、說、讀、寫的訓練,知識點較淺,靠背背記記就能夠學好.而高中英語則是在初中英語的基礎上再提高的階段,主要是聽、說p讀、寫、理解的訓練,這些在語言的要求和難度上都比初中英語要求的高.進入高中后,如果僅僅是死記單詞,聽完課做完作業便了事,頭腦中沒有"學會了什么"的意識,學習方法單一,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學生是學不好英語的.高中英語不是初中英語的簡單延續而是深化,高中英語的重點轉向讀后理解,轉向實際運用,強調運用能力,因此學生要想辦法擴大自己的閱讀量,在此基礎上還要訓練自己對語言 材料的理解能力、寫作能力和聽說能力。
2.初高中英語學習方法的銜接
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初中和高中英語有著明顯的區別.就是高中英語和初中相比,課文內容、生詞量、句子結構和信息量都加大了.所以我們不僅要傳授新知識,更重要的我認為要傳給他們學習的方法.在高一的起始階段,我們可以做到以下幾點,來幫助他做好初高中英語學習方法的銜接。
2.1幫助他們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老師應該放下架子走到學生中間去多聽聽他們的心聲,要求,建議.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鼓勵他們,高中學生較初中生而言,年齡增長了又突然處于一個全新的環境,他們往往不會象初中時那樣表現欲那么強,他們害怕出錯,羞于出口.這個時候我們老師要注意課堂評價用語的使用,多給如Good 、Great、Excellent、Well done 、A good job 等肯定性的評價,以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并且少用機械性,一般性評語,要善于發現學生在學生在學習中的點滴進步,并及時給予肯定.因為一個班級的學生的成績不可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還要注意不同的學生給予難易程度不等的問題,并及時給予評價,一個老師應該能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2.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我們在前面已經提過,大部分初中學生依賴家長和老師的監督,學部分是一種機械的模仿,是被動學習.而高中我們更強調自主學習,所以老師應該幫他們在高一階段就培養自我約束力,自主學習的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自覺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認真聽課,積極思考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上課記筆記,課后整理筆記,及時完成家庭作業,養成查字典,朗讀、背誦、寫作等良好習慣.還要培養學生發現語法現象和總結語法規律的能力,并且能把這些語法規則用在實際運用中,這樣做不僅拓展他們語言,也可以把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把知識轉化為技能。
3.初高中師生感情的銜接
從初中到高中,環境變了,學生已經習慣了初中老師教學特點和方法,那么我們該如何在他們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顯得尤為重要.不要只認為高中英語的第一節課只是作個自我介紹,教師不僅要介紹自己的姓名,還應該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讓學生盡量多了解自己,還有自己的教學方法,策略,教學中的具體要求,方法,建議,也可以鼓勵學生用英語介紹自己,以加強師生間的了解和溝通.作為一名從教數年的高中英語教師來講,傳統的教師權威地位思想根深蒂固.近年來在新的教育思想影響下,雖說改變了不少,但是要說完全解放了自己的思想是不可能的。教學實踐一再證明:誰能立身學生之中,受到學生的喜歡與尊敬,誰就能把學生教好.新課標,新理念,新方法,新時代,就要求我們教師務必轉變自己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務必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人本思想意識。筆者一般會從幾方面做起。
首先,盡快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給學生做好思想工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心態。高一學生剛入校,師生間都很陌生,教師應與學生多接觸,常談心,加強相互間的了解,及時了解教學信息反饋,調整教學計劃與教法。
第二,幫助他們認識到,學習英語就要多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要靠自己經常反復實踐才能獲得.此外,教師還要幫助他們分析學習英語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使他們能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學習方法;同時要讓他們明白學英語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預習質疑聽課解疑練習鞏固,一步都不能少,這樣就可以幫助和引導他們形成一套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科學的學習方法,從而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面對緊張的學習壓力以及各種考試的壓力,筆者經常告訴學生們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學習要慢慢來,不能夠急,要一如既往,杜絕急功近利的心態。只要我們勇敢地革新自己的傳統思想,視學生為子女,如朋友,了解學生,幫助學生,用真誠和愛心去感化每個學生,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去公平,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實實在在地為他們著想,那么,學生就會從心底里喜歡你,從而喜歡你上的課,進而把英語學好。
4.嚴格要求、及時督促加速了學生適應熟悉高中英語學習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