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家庭保險規劃

家庭保險規劃

時間:2022-08-24 08:11:1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家庭保險規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家庭保險規劃

第1篇

李先生是一位銷售經理,年收入12萬元,有社保;妻子是臨床醫師,年收入4萬元,有公費醫療。他們家有自住房一套,市值60萬元,用公積金貸款30萬元,貸款年供2.8萬元。家庭有5萬元的活期儲蓄和8萬元的基金。年開支3萬元,計劃明年要寶寶。有寶寶之后生活費用會增加1.8萬元,未來的教育費用為30萬元。其他年度彈性支出在1萬元左右;自用車的1.5萬元費用,公司會全部報銷。雙方父母均已退休且都有社保或公費醫療。

李先生一家將由“2+4”型家庭(即夫婦二人+雙方父母),轉變為“2+1+4”型家庭(即夫婦二人+孩子+雙方父母),這個轉型的過程,如何規劃才能平穩過度呢?

方案一

中意人壽北京分公司業務經理李金梅

李先生收入不是很穩定,有社保,但社保的養老替代率低,未來會面臨養老問題,因為社保只能滿足基本的生活保障需求。如果李先生希望退休后的生活質量保持較高水平,則還需做進一步的規劃。

李先生的收入是家庭總收入的主要來源,可以說,李先生是家庭的頂梁柱。因此,李先生需防范由意外、疾病導致家庭成員失能的風險。而對于家庭負債,保險是最好的理財工具。

李先生的妻子是公費醫療,所有的醫療費用單位都會報銷。可是一旦發生重大疾病,必須要自己先墊付巨額的醫療費用,所以提前給付型的女性母愛重大疾病保險是李太太的首選。

因計劃在兩年內要寶寶,李先生的家庭即將轉入“2+1+4” 的典型結構,所以建議子女的教育費用通過投資理財類保險產品來獲得保障,長期持有以積累資金,如選擇“中意年年創意理財投資連結保險(B款)”。

點評:這款保險計劃兼顧了健康保障和投資收益兩方面,尤其為李太太制定了女性保險計劃,很適合這個轉型家庭的保險需求特點。如果能再為雙方老人制定相應的健康保障計劃,就更是錦上添花了。

方案二

新華人壽保險規劃

李先生家庭收入屬于中等較高,目前夫妻二人主要面臨寶寶誕生后的費用增加,以及雙方的養老規劃問題。雙方父母收入水平也屬較高水平,男方父母則在重大疾病保障方面有所欠缺。針對以上問題,結合其收入,李先生可為自己投保“尊享人生•至尊全能”理財計劃,為妻子投保吉星高照健康理財A組合計劃。

第2篇

現在家庭收入中等偏上,老公也過了35歲,兩人打算著手準備養老規劃以及儲備孩子的出

國留學費用。他們比較傾向帶有分紅功能的保險,不想讓交的保費白白浪費掉。

高艾是個畢婚族,一畢業就結婚生子,現在有個8歲的兒子,在上小學三年級。如今,她30歲剛出頭,就已經是一家五星級酒店的大堂經理,年薪15萬元,同事們都難以想象她這么年輕,就有個8歲大的孩子。高艾老公今年10月11日剛過的36歲準生日,比她大4歲,目前是個IT工程師,年薪30多萬元,而且職位還有上升的可能。

夫妻倆居住在天津市區,已經全款購買了一套三居室,算是有房有車一族。兩人工作一直很忙,沒多余的時間打理錢財,每月除了生活和娛樂開銷外,其余的錢多用來買理財產品和定投基金。目前家庭的月開銷在4000元左右,買了10萬元的理財產品,定投了4萬元的股票基金,還有3個月的應急錢,大概3萬元左右的活期儲蓄。

說起保險,高艾其實早在孩子出世時就開始接觸了,那時由于經濟條件受限,只購買了些低保費、高保額的意外險和定期壽險。另外,單位給他們上了社保和企業補充醫療險。

“我比較傾向分紅險,要是意外險,就不考慮了。”高艾告訴記者,她最近接到一些保險公司給她推銷保險產品的電話,開始思量是不是該好好規劃一下這個小家的未來。她希望我們的保險規劃師能就她的情況,做一個較全面的家庭保險規劃。

“規劃孩子教育金,忽略自身健康的風險是最大的誤區,父母重疾會挪用教育金。養老金儲備需要保險,但不能完全依賴保險。”

案例分析:

這個家庭收入穩定,但是剛剛進入積累期不久,所以特別要注重以下三個問題:

通過銀行理財和公募基金定投儲蓄閑錢是權宜之計,累積足夠的門檻,選擇優質的陽光私募是重要的財務目標。

兩個人的職業都有“青春飯”的可能,收入上升期10年左右,隨著體力精力下降,收入來源是有危機的,必須未雨稠繆。

規劃孩子教育金,忽略自身健康的風險是最大的誤區,父母重疾會挪用教育金;養老儲備需要保險,但不能完全依賴保險。

以先生50歲為臨界點,考慮養老安排,按4%的通脹率計算,14年后按2013年的消費水準,一家的開銷需要12萬元。簡單按平均壽命80歲、沒有通脹計算,最少需要360萬元養老金。10年后孩子出國,最少需要50萬元。所以,這個家庭從專業角度看,應該規劃的財務目標有:

夫妻10年的收入替代:身故--先生300萬元,高艾150萬元;重大疾病險--先生150萬元,高艾75萬元。

孩子18歲或22歲出國,需儲備教育金50萬至100萬元。

養老金儲備分兩部分:保險解決確定的基礎需要360萬元X(1/3)=120萬元;合理的金融投資,解決通脹壓力下的300萬元以上的養老金需求。

解決方案:

第一步,先生保障:年交60506.6元保費,交15年,保障利益有:

55歲前,大病保障150萬元(癌癥180萬元)。

意外身故255萬元。

55至80歲,保單每年保證支付3萬元,共計75萬元;

55歲、70歲、80歲三筆賀壽金:(3+6+15)萬元=24萬元;

累積紅利按中等收益,預計53萬元(累計返還152萬元)。

第二步,高艾保障:年交29942.2元保費,交15年,保障利益有:

50歲前,大病保障75萬元(癌癥90萬元)。

意外身故135萬元。

50至80歲,保單每年保證支付1.5萬元,共計45萬元。

55、70、80歲三筆賀壽金:(1.5+3+7.5)萬元=12萬元。

累積紅利按中等收益,預計36萬元(累計返還93萬元)。

第三步,兩年儲備出50萬元至100萬元。10年內強制每年儲蓄30萬元。

(45萬收入-6萬開銷-9萬保費)+(10萬理財+4萬定投+3萬活期)=(30+17)萬元。

第四步:第三年累積100萬元,就可以選擇保本收益在7%至8%的陽光私募產品,此時應急金為13萬元,以活期和貨幣(債券)基金繼續持有即可。

第五步:5年后,高艾一家積攢的180多萬元可以分成兩部分,兒子教育金100萬于,另80萬元繼續以保本收益在7%的陽光私募方式儲備。

第六步:在男主人50歲前,用10年的時間累積養老金500萬元,加上保險托底,可適當嘗試風險,提高收益。期間收入增長,可適時換車,增加自我提升及旅游等開銷。

“如今任何理財產品都逃脫不了通貨膨脹的侵蝕,而且醫藥費每年都在急劇遞增。擁有一款保額可遞增的終身型產品是一個好的選擇。”

劉啟斌安標準人 高級理財規劃師

理財建議和規劃如下:

合理安排及配置資金

高艾的家庭收入穩定,應急資金控制在3個月很合理,但是如果放在活期儲蓄里,收益太低(目前活期利息0.35%)。連同活期3萬元的儲備資金,都可以選擇一個收益更好、安全的渠道去配置。建議高女士可以考慮以下三種方式:

銀行的天天得利類理財產品該產品

安全無風險,收益在年化2.2%至2.7%之間,t+0的交易模式很靈活。不過,大部分銀行只能在工作日3點之前能操作。

貨幣市場基金

該產品安全無風險,收益在年化3%至5%之間,t+2的交易模式。部分基金公司網上購買的,也可達到t+0的模式。

債券市場基金

該產品安全無風險,收益在年化4%至6%之間,t+2的交易模式。

定投方向變更

股票型基金,顧名思義,是基金公司主動將資金投資押注在10只股票上的投資方式。正因為它是主動進攻,所以它的風險很高,我個人認為不是一個定投的好品種。建議轉換成指數基金,作為長期定額定投的主要配置手段,因為指數型基金是個被動投資產品,投資的指數漲,它跟著漲,跌則跟著跌,不確定因素及風險系數都遠不及股票基金,所以是一個很好的定投工具,值得長期投資。

家庭保障規劃

高女士家庭現在配有意外險和定期壽險,剛參加工作時收入不多,配上這兩類低保費、高保障的險種是個明智的選擇。不同的產品解決不同問題,當然保險產品屬于理財產品的一種,它也是優缺點并存,定期壽險和意外險的優點是便宜,缺點是保障的時間短。

隨著孩子長大,高女士夫婦的年紀也在增加,對于這個時期的家庭而言,如果在不影響生活品質、收入允許的前提下(建議家庭保費年支出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至15%之內),可以適當地為自己和愛人配置終身類型的重疾。建議選擇分紅類終身重疾險,它的保額每年會隨著分紅而增加。如今任何理財產品都逃脫不了通貨膨脹的侵蝕,而且醫藥費每年都在急劇遞增,擁有一款保額可遞增的終身型產品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你的額度至少不會因通脹而貶值。

在養老金的選擇上,建議高女士為家人選擇終身型的養老金。此類產品領取期限為終身(市場上有些所謂終身養老產品,其實只能領到80、85或88歲,不要被此類產品迷惑),而且每年或每月領取的養老金數額都在遞增。養老金最大風險來自于生存壽命過長和通貨膨脹影響下貨幣貶值的長期壓力,此產品可完全解決以上風險。

第3篇

需要給孩子買保險嗎?

從經濟層面來看,孩子在家庭中,從奶粉、尿布到補習班、才藝班,樣樣都要花錢。倘若孩子不幸發生事故,除了精神層面外,對于家庭經濟并不會帶來危機。只是孩子若不小心有病痛,產生的醫療費用,卻可能是花更多錢的開始,甚至是一般家庭的沉重負擔。因此,孩子雖不是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但就保險的功能與意義上來說,仍需妥善規劃保險,只是其與大人的保險規劃是有差異性的。

如何選擇保險為孩子?

投保順序:先保大人后保小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保險。如果父母只幫孩子買保險而忽略自身保障,那么一旦出險,孩子的保障也隨之化為烏有。所以投保順序應先保大人,再保孩子。而在父母間選擇的投保主體也應該以誰是家庭收入主要來源誰就是投保主體。至于中低收入家庭保費預算有限,更應該注重這一點,宜選擇低保費高保障的保險產品。

醫療險為孩子保險首選

一般而言,小孩子的身體功能發育不完善,抗病能力較弱,并且當下一些原來在成年人中發病率較高的疾病也已經呈現出低齡化發展趨勢。而在投保時,若有了既往病史,投保難度會提高。因此醫療險要買得早、買得好,在孩子萬一有疾病狀況發生時,既不影響家庭經濟又可確保以較好的醫療資源保護孩子,以免產生遺憾。至于醫療險怎么買?要不要買終身?最主要考慮的還是自身經濟狀況,畢竟孩子長大后可負擔自己的未來,為人父母勿需過度憂心。現在與未來在醫療形式與費用上都有顯著差異,因此動態式的調整投保計劃,是每年必須做一次的保險體檢。

醫療險首選是一般住院醫療保險,至少因任何疾病或意外住院都有所補貼,避免造成家庭重大經濟負擔。若有更佳的經濟能力,可酌情考慮防癌險、重大疾病險、手術型保險等。

是否購買意外險?

小孩子生性好動,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較差,所以意外險原是父母最愛給孩子買的險種之一(約占兒童新契約保費收入的2成左右),但事實上意外發生后,會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精神痛苦。在意外險的保障中,除了身故理賠外,更多的是殘廢、意外傷害與骨折醫療,且意外險的保費并不高,建議搭配一般醫療保險,萬一孩子意外受傷,才會有全面性的保障。

壽險是否預先規劃?

依目前法規,15周歲之前的壽險亳無保障效果。有些保險公司特規劃了階梯式保額規劃,即15周歲前符合法律規范,15周歲后即刻提高保額,享有倍數的保障。只是回歸到投保本意上,看父母應無需為孩子購買高額壽險保單,畢竟保費亦是一筆長期且不小的支出,建議量力而為。

孩子教育金與儲蓄險

事實上,教育金相當于多個目標年限的儲蓄險。在前述的醫療與意外的保障規劃后,可以納入考慮的一種保險。雖然其投資報酬率不高,但具有無風險、有確定性、強迫儲蓄等功能,父母可衡量自身家庭理財規劃與能力后再決定。但如果是以投資型保單來規劃教育金,則必須有更多的理財專業知識與財富管理能力。因為在規劃投保型保單時,都會有預期較高報酬率,但投資風險是存在的,未來若發生獲利不如預期,甚至是虧損,應需要有替代解決方案。

在目前市場上的多種保險中,應選擇多少保費較為適合呢?

第4篇

新房面積85平米,剛好夠小兩口住,房價為每平米8400元左右,總房價款在71萬元左右。兩人首付了21萬元(其中,男方父母出資10萬元,其余11萬元為小兩口這幾年的積蓄),并向銀行貸款了50萬元,分25年還,月供在3550元左右。

王艷在一家私企任行政管理人員,已經工作了3年的她,目前月入3500元。“比成都的人均月薪3916元還低,這多少有點讓人氣餒,我正想著要不要換一家單位呢。”王艷告訴記者。王艷老公比她大一歲,以前是學校的才子,比她高一屆,目前在一家中鐵設計院任暖通工程師,月入8000元,年底有雙薪。兩人的單位都給上了社保,另外還有補充醫療險的福利。

夫妻倆平時比較節儉,基本上在家做飯吃,暫時也沒有要寶寶的打算。除了房貸,兩人的月開銷都控制在2000元以內。目前兩人擠住在男方家,打算在明年湊夠10萬元,裝修新房。

王艷的父母在鄉下,經濟上幫不了她什么忙,婆家也是工薪家庭,也幫不了多少。王艷和老公的壓力很大,無老可“啃”,急需我們的規劃師幫她做個家庭的規劃。王艷說:“由于剛組建家庭,要花錢的地方很多,比如房貸啊,還有以后的購車需求等,所以不希望保險的投入太大。”

投保需求:對于王艷這樣的家庭來說,平時最基本的生活開銷再加上房貸,已占去了他們大部分的收入。所以在考慮買保險時,王艷希望保費不要太貴,但保額又足夠覆蓋她們家的房貸風險,這樣可以對家庭構成一定的保障,以防萬一。

張風香(中美大都會資深壽險規劃總監)

這個家庭首先要盡快湊夠10萬元用于裝修新房,還是面臨房貸的壓力。從合理的理財規劃來講,王艷一家目前最重要的不是財富增值,而是先確保家庭經濟的安定。”

收支分析:

按此情況,一年下來的盈余是7140 0元,另外王艷老公有年底雙薪,即16000元,合計全年能夠存下87400元。

目前這個家庭,第一是盡快湊夠10萬元用于裝修新房,第二是面臨房貸的壓力。從合理的理財規劃來講,王艷一家目前最重要的不是財富增值,而是先確保家庭經濟的安定。因父母經濟能力有限,小兩口又剛剛買房,存款近乎為零,未來的一切都要靠他們用雙手去創造。

雖然如此,但只要小兩口的收入能持續穩定,未來就會越來越好。要確保收入,最重要的是健康,而這些年大病概率快速上升,各種意外事件也在不斷增加。對于王艷一家來說,不管誰得大病或身故,在經濟上都將是毀滅性打擊,而王艷老公收入較高,在經濟上更為重要。

杜鑫瑞(太平人壽北京分公司區域總監,清華大學理財規劃師)

“王艷家庭現階段保險規劃應以保障為主,王艷老公作為家庭經濟的支柱,應是保險規劃的重點。”

需求分析

來自普通家庭的年輕人正處于人生的爬坡階段和幸福小家庭的初創期,不高的收入、多樣的生活目標和肩負的家庭責任,是目前他們面臨的實際情況。保險的主要功能,一是風險管理,二是財富管理。王艷家庭現階段保險規劃應以保障為主,王艷老公作為家庭經濟的支柱,應是保險規劃的重點。

目前王艷家庭每年固定可支配收入為7.14萬元(扣除每月房貸和生活費后,未計算王艷老公的獎金),還要積攢明年10萬元的裝修費用,家庭資金運用的靈活性較小。在規劃好風險保障的同時,可以購買一些安全的短期銀行理財產品。王艷家庭目前潛在的風險:一是家庭主要收入突然中斷后,50萬元銀行貸款的還款壓力,二是夫妻未來的重疾風險。王艷和老公都有基本的社保,商業保險保費的合理支出應在1.4萬元內(可支配收入的20%以內)。據以上分析,保險規劃建議如下:

首先,王艷和老公每人各10萬元保額“太平福利健康計劃”,利用年輕保費低的優勢,轉嫁未來健康風險。保險期間:終身。交費年限:交至60歲。保費:王艷3555元/年,王艷老公4050元/年。

太平福利健康計劃主要保險利益:

重大疾病保障。50種重大疾病保險金,經確診后,一次性全額給付;至少給付100000元+主險累積紅利保險金額。

原位癌保障。原位癌經確診后,一次性全額給付保額的20%,其他責任繼續有效,額外給付20000 元。

人身保障。至少給付150000元身故保險金。

第5篇

基本情況:路路,女,30歲,在學校工作,月收入1400元,愛人在外企工作,31歲,月收入4900元,兒子現10個月,家庭月實際收入6300元。兩人工作穩定,年底有獎金約1萬元。

家中有存款2萬余元,有3,4萬元投資于股市,自住房產92平方米,用公積金還貸款,月還1600元,到今年6月還清。家中有一輛大眾汽車,月停車費210元,油費700元。每月日常開銷寶寶1000元,大人800元。定額基金每月200元。

理財目標:

一、10年內想購置13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

二、除單位繳納的“五金”外,是否還應購買其他保險?另外,想幫寶寶買份保險,可不知道買哪種險。

三、希望通過理財知識的學習,增加家庭財富。

理財規劃:

1.現金規劃:負利率時代,首選貨幣市場基金。

路路家庭開銷接近每月3000元,按照慣例,家庭急用現金的安排要滿足家庭3個月至6個月的開銷,由于中國人有儲蓄偏好,一般偏向大者,路路家正好有儲蓄2萬元,在現金規劃方面基本算合理,考慮到目前銀行的實際利率還是負數,建議拿出儲蓄的50%,以貨幣市場基金的方式儲備,收益高于銀行儲蓄的同時變現也相對方便且安全性也很好。

2.風險管理規劃:意外險、重大疾病險不可少。

在保障未來需求方面,建議路路和愛人各購買一份意外傷害保險。每年需繳保費合計200元。在醫療方面,商業保險和社保醫療有很強的互補性,建議路路和愛人各購買一份10年期30萬元保額的重大疾病保險,保障31種重大疾病或手術的提前給付,合計每年需繳保費3360元。

在寶寶風險管理方面,建議首先為寶寶購買一份意外傷害保險,雖然通過保險不能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但它能夠有效地轉移風險,保障家庭生活的安定。

除了意外事故外,由于兒童抵抗力弱,因此建議給寶寶購買一份住院醫療保險,用以報銷住院期間的醫療費用:同時也可加一份住院補貼保險,按住院天數給予現金補貼,以彌補自費用藥和診療范圍報銷的限制:另外,還建議給寶寶購買一份20年期30萬元保額的重大疾病保險,以上幾項保險產品年繳保費580元,可報銷5萬元醫療費和30萬元重大疾病的提前給付。

3.教育規劃:子女教育金儲蓄保險值得考慮。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還有一項較大的支出,那就是寶寶未來上學或者出國留學的費用,隨著教育支出越來越高,以及不可預測的未來風險,父母的責任會越來越大,所以提前為寶寶做一個財務規劃很有必要。因此建議給寶寶購買一份10萬元保額的子女教育金儲蓄保險,每年儲蓄1萬元,占家庭年總收入的12%。

4.投資規劃:堅持合理配置,以租養貸不可行。

路路和愛人都比較年輕,收入在走上坡路,資產的積累能力趨強,風險承受能力較強,在現有股票投資的基礎上可加大證券類資產的投資,但證券類資產的投資要合理配置。例如基金定投、債券類資產等,以增加資產的抗風險能力及資金的利用率。

第6篇

家庭理財規劃正越來越受到中國人的重視。所謂“家庭理財規劃”,就是根據家庭的財務和生活目標對家庭資產進行合理的安排和有效的管理、保障家庭財務安全、實現家庭資產增值、達成家庭生活目標、實現財務自由的過程。

理財規劃的第一步,就是要確定一個長期的財務目標。明確目標后,下一步是設計并實施理財方案。這需要注意幾個方面,包括家庭的經濟狀況、風險的承受能力、財務目標實現的時間,以及不同投資理財工具的風險收益特征。在理財金字塔中,風險防范基金是基礎,包括銀行儲蓄、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其次是家庭的債務,比如購房貸款等;再就是消費基金,包括購車、旅游、購房、教育等基金和日常的生活消費:之后考慮的是風險投資基金,包括股票期貨、房地產、黃金和藝術品收藏等。最后是評估、調整理財方案。在財務計劃制訂之后,很有可能因為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需要隨時對財務方案進行調整。

保險產品發展至今,已經遠遠超出了原有商業保險中的保障財產或是人身的范疇,債務風險、財務消費風險和投資已經成為主流的主題。

債務風險的保護

對于這一點,在現在高房價、高貸款利率的背景下,很多人都很有感觸。如何在每月高額月供的情況下保持穩定的現金流?如何在意外或突發疾病的情況下繼續還款?如何防止地震這樣的巨災影響自己的債務(按揭房貸)?這些問題,很多人都想過,但是都沒有找到答案。在全面的理財規劃中,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靈活使用保險產品未解決。

壽險保單的質押,是個非常靈活的解決現金流問題的方法。與申請個人無抵押貸款相比,它的手續簡便很多。同時,對于意外情況或者是突發疾病造成的對于財務的沖擊,都可以通過純保障型的保險產品來化解,特別是現在部分健康保險產品已經有了醫療費用直接墊付的功能。而對于不可預測的巨災對抵押物的影響,抵押貸款適用的保險產品完全可以全面覆蓋這方面的損失。

除此之外,中國消費者逐漸開始重視由于債務所導致的信用風險。其中較為普遍的就是信用卡的還款。在成熟市場,信用卡還款保障計劃是相當普遍的小額保險產品,覆蓋了超過60%的信用卡持卡人。在長期的理財規劃中,具有年金功能的保險產品還可以用來自動支付若干年后的貸款還款,使得現金流更易管理。

財務消費風險的轉移

在日常的大額消費中常見的一個局面是,消費者在考慮購買支出的時候,盡量壓低或者不考慮相應保險費用,從而達到減少總支出的目的。雖然通過這樣的方法使購買的成本下降,但相應的消費成本卻上升了,同時部分消費成本還是不可控的。而此類保險產品就可以抵消(或者說是對沖)消費成本。

對于這些大額消費,現在基本上都有相應的保險產品。例如,買車有車險,旅行有旅行險(申根條約部分國家簽發簽證時,對此有強制要求),買房有家居建筑或財產保險,留學有留學保險,等等。除此之外,這些產品都在逐漸從產品發展為問題的解決方案。例如,現在的海外旅行險,除了保障損失,還可以提供醫療救援、住院及轉院的安排、海外住院的費用墊付等。對于部分消費者而言,此類產品看似絕對價值偏高,但其實相對于保障的對象本身的價值而言,價格并不高。所以,在計算此類消費成本的時候,都應該把這些成本考慮在內。

長期規劃鎖定收益

投資類的保險產品主要分為分紅險、萬能險和投資連接險。在如今這個高通脹的社會背景下,收益比較高的萬能險和投資連接險已逐漸成為主流,其中投資連接險的高收益率和不同投資賬戶的免費自由轉換,是最引人注意的特點。對于這些產品,在購買的時候,投資風險的明確是第一步。消費者需要明確自己在投資中的作用。例如,在萬能險和投資連接險中,消費者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自己轉換賬戶。換句話說,保單持有人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投資風險。

第7篇

家庭狀況

張先生,40歲,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妻子,35歲,中學教師。張先生父親,70歲,退休干部。張先生母親,69歲,家庭主婦。女兒,10歲,小學生。

資產

張先生與父母分別有一套住房,都沒有貸款。定期存款50萬元,基金20萬元,國債10萬元。

收入/支出

張先生目前每月收入1萬元,妻子5000元,夫妻倆都有基本的社保。張先生父親每月有退休金3000元,醫療費可以報銷70%,母親沒有收入,醫藥費需自付。張先生每月家庭支出約7000元。

保險需求:

1,父母的保險應如何規劃?

2,張先生夫妻倆應如何規劃保險?

3,女兒是否需要購買保險?

需求分析

張先生的家庭屬于典型的成長型家庭,事業處在上升期,家庭責任日漸增大。父母年事漸高,張先生正處在贍養老人的責任期。10歲的女兒正在念小學,需要開始考慮未來近10年的教育金儲備。針對張先生的家庭,構建完善的家庭保險計劃是十分必要的。

就張先生家庭的特點來看,張先生的保障最重要。保險需求按重要程度排序如下:張先生及太太的壽險保障、張先生的意外保障、張先生及太太的大病保障、女兒的教育金儲備。其中女兒的教育金保險是保障加儲蓄,可以考慮減少一部分定期存款,來實現女兒教育金保險的規劃。張先生的父母年齡較大,利用保險來規避風險已不劃算,可行的辦法是,在保障張先生的前提下,利用收入的提高來應對父母的養老和健康開支。保險方案推薦

按張先生家庭的經濟狀況,建議他們每年的保費支出控制在3萬元以內,具體支出為29622元,年,即2468元/月。具體規劃如表所示。方案點評

本方案用多家保險公司的數個產品組成,能夠幫助張先生實現家庭的基本壽險保障、健康保障和教育金的部分積累。本方案特別側重于覆蓋張先生的保障,適當覆蓋張太太的保障。一般而言,保障額度應至少是年收入的10倍,比如張先生年薪12萬元,保障額度至少應為120萬元。太太年薪6萬元,保障額度至少為60萬元。此方案的產品保障額度均以此為基礎來綜合考慮。

如前所述,需求排在第二位的是張先生夫婦的大病保障。除意外風險外,對生活沖擊最大的就是治療重大疾病所支付的龐大治療費,數據顯示,即使是普通重疾的治療費用,也需要20萬元左右。重疾險規劃原則是消費型和返還型搭配。40歲的張先生可以選擇30萬元保額的消費型重疾險,35歲的張太太選擇儲蓄型定期重疾險,兼顧生存返還,可作為養老、體檢、旅游等儲備基金。

第8篇

嫣女士,現年28歲,是一名工程師。單位為其購買了五險一金,自己也為自己投保了終身人壽保險(繳費期20年,已繳10年)和意外保險。本人每月工資2500元,丈夫每月工資5500元,家庭每月基本開支1500元。

丈夫黃先生,比嫣女士大一歲,從事銷售工作。除單位購買的五險一金外,另購有意外保險作為一定的保障。

幸福的小兩口現生活在山城重慶,以公積金貸款的方式購置了一套價值50萬元商業住房,貸款7萬,月供600元。目前,家庭現有現金及銀行存款95000元,投資類金融資產10000元。

理財目標:

1.子女計劃――打算近兩年要小孩,準備孩子的教育費用支出

2.保險計劃――為老公增加保險,提高家庭保障

3.購車計劃――購買一輛家庭用車,代步使用

4.購房計劃――想買一套小戶型,便于贍養父母

5.旅游計劃――每2-3年旅游一次

6.學習計劃――想用業余時間學習MBA研究生為自己充電(學費已經湊齊,不在資產范圍內)

財務分析:

鄢女士家庭財務狀況良好,雖有7萬元的貸款負債,但每月600元的房貸支出對家庭壓力不大。夫妻倆生活比較節儉,每月開支共計900元,擁有較高的結余比率。但家庭流動資金相對較多,在保證日常開支的同時,也損失了一定的投資收益。夫妻倆都投保了意外保險,但家庭保障仍顯不足,需要補充完善。年輕的小家庭,正處于事業、家庭起步階段,需要整體規劃讓各個目標逐步實現。

理財方案:

一、現金規劃

家庭保留一定的現金資產,可保障日常開銷和突發事件發生時的應急準備。鄢女士夫妻倆生活開支不大,但因嫣女士需用業余時間學習MBA課程,有造成工作收入減少的可能,建議保留5000元現金作為日常開支保障,20000元投資為貨幣型基金作為應急準備金。另外,還可辦張信用卡作為應急備用。

二、保險規劃

在五險一金的基礎上,家庭為夫妻倆投保了意外傷害保險,鄢女士之前也為自己購買了人壽保險,但家庭保障仍顯不足。建議以黃先生為主要投保對象,為其增加重疾險以及附加住院醫療險,基本保額10萬,20年繳費期,每年約繳保費4000元左右。為嫣女士增加女性疾病保險及住院險,保額10萬,年增加保費1000余元。

三、教育規劃

鄢女士與黃先生打算近兩年要小孩。未來新生命的誕生,孩子成長教育金將成為家庭的一項較大開支。建議夫妻倆盡早規劃,將每月剩余的1800元定投年預期收益6%的債券基金,15年后,即可為孩子準備52.6萬的教育金。

四、養老規劃

夫妻倆雖然都還年輕,且生活開支也不大,但為了有個更美好的晚年生活,建議每月1000元定投年預期回報率為8%的指數型基金,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家庭即可用累積115萬元用于養老支出。

第9篇

“你認為收益率多少算高?”

“當然是越高越好了!”

這樣的對話經常在客戶和理財顧問之間發生。許多人想當然地認為,投資理財的第一要務就是獲取高收益。其實,最好的投資是職業規劃,最好的儲蓄是家庭和睦,最好的保險是身體健康。理財就是理生活,再好的理財產品也是為我們的生活服務的。

理財規劃的核心是資產配置,要做到家庭財務穩健,需要合理規劃家庭的資金和收入,這樣一來,不管經歷怎樣的人生風險和經營風險,都能讓家庭安穩度過。在此我為大家揭示家庭理財中的3個秘密。

Secret1:如何建立家庭理財中的四大賬戶

家庭理財中的四大賬戶如下表所示。

現金賬戶:維持基本生活費用的錢。根據家庭收支不同,現金賬戶所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也不同。

杠桿賬戶:以小博大、解決家庭急用的大額支出。保險是最為典型的杠桿賬戶,其中壽險的保額建議為年收入的10~15倍,醫療保險特別是重疾保險的保額建議為年收入的3~5倍。杠桿賬戶占家庭年收入的比重應為10%~20%。

儲蓄賬戶:儲備子女教育金和養老金以及購置自住房,其典型特征是專款專用,既要保證一定的收益,又要有較高的流動性。

風險賬戶:收益最高的賬戶,風險較高且需自負。風險賬戶占家庭年收入的比例通常建議為(80-年齡)%,具體比例需要根據自身家庭所處階段和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調整,以平衡儲蓄和投資。

以筆者家庭為例,筆者與妻子年收入合計40萬元左右,家庭每月支出7000元,根據四大賬戶分配如下。(1)現金賬戶:銀行理財5萬元,貨幣基金和活期存款2萬元,信用卡每月可透支5000元。(2)杠桿賬戶:筆者的保險年支出2.2萬元,包含壽險100萬元、重疾保險60萬元和意外保險80萬元;妻子的保險年支出1.8萬元,包含壽險100萬元、重疾保險70萬元和意外保險60萬元,占家庭年收入10%。(3)儲蓄賬戶:年金分紅保險10萬/年×3年=30萬元,用于孩子教育金儲備;年金分紅保險3萬/年×10年=30萬元,為養老金做準備。年金整體年收益4%~5%,現金價值可貸款出60%約20萬元參與信托,信托年化收益率為10%,儲蓄賬戶總體年收益8%。(4)風險賬戶:股票20萬元,基金10萬元,私募股權基金50萬元,預計整體年收益15%。風險賬戶80萬元占總資產130萬元的61%,屬于穩健偏進取型投資者。

Secret2:如何配置養老“金融房產”

當房產作為投資品時,和所有的投資品一樣,可用3個因素來評判,即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過去10多年,房產具有安全性和收益性是有目共睹的,房產也是中國人特別青睞的一種投資方式。但是,目前中國經濟進入低增長階段,房地產行業由黃金十年變為白銀十年,再加上房產稅呼之欲出,預期一旦改變,非優良地段房產的收益性也就大打折扣。

劉女士今年40歲,家庭處于成長期,事業處于高峰期。過去10年購置了2套房產,嘗到了房價上漲帶來的心理滿足感,目前有閑置資金400萬元準備再投資1套房產,選來選去沒看到合適的,后來筆者幫她配置了年金分紅險100萬元和300萬元固定收益類信托。年金分紅險具有專屬性,專款專用,如需急用現金可利用保單貸款最多可拿出本金的70%,在資產傳承上還可以節稅,年化收益率4%~5%。2年期固定收益類信托年化收益率為10%。綜合起來年化收益率可達8%,比起投資房地產的買賣手續和持有期間收房租要省心得多。這就是家庭理財的第二個秘密:配置一個省心且多功能的養老金融房產,即便未來年金和信托綜合年化收益率為7%,10年后也可翻倍。

Secret3:如何才能“小錢”辦“大事”

李先生夫妻兩人都是30歲,碩士畢業,剛剛結婚一年,丈夫年收入20萬元,妻子年收入12萬元。2013年買了一套價值200萬元的房子,首付50%,貸款100萬元,月供為6500元,加上生活費3500元,月生活支出共計1萬元;夫妻雙方愛好旅游,預計每年國內國外進行各一次,花費6萬元,雙方父母贍養費用2萬元,健康支出1萬,其他支出1萬元。新房正在裝修,手中沒有多少現金盈余。

家庭年度盈余=家庭年度收入(20萬+12萬)-家庭年度支出(1萬×12+6萬+2萬+1萬+1萬)=10萬元,最低需要保留6萬元在現金賬戶。

對于杠桿賬戶,妻子目前有充足的保險保障,丈夫需要進行保障規劃賬戶的建立,保障規劃支出在2.5萬元左右是可以接受的。

建立保障規劃之前需要計算保額,借助一個國際上認可保險規劃規范化的公式(丈夫對家庭的責任設定為60%):

重疾保額=(日常生活支出――當下責任支出1萬×12)×預計生活年限5×60%+治療費用缺口20萬+可能的其他需求10萬=66萬元。考慮到已有重疾保障10萬元,后補重疾保額60元就可以了。

身故保額=各種責任支出(家庭支出1萬×12×20×60%+父母贍養100萬)+債務總額100萬=300萬元。

第10篇

張柔月薪2萬元,年終獎金6萬元,參加了三險一金,離婚后家庭支出每月6000元,女兒學費每年2000元,母親搬來同住則每月增加1000元支出,母親有退休養老金保險,每月領取2000元的生活費。

婚前財產張柔有30萬元,前夫10萬元,婚后購置了房屋市價120萬元,貸款余額還有30萬元。張柔名下有存款20萬元,前夫名下有定存50萬元,共同基金30萬元。前夫去年因傷病保險公司理賠了20萬元。母親在廣州還有一處房產,市價150萬元,無貸款。

理財目標(均為現值):

1.張柔與前夫都想將房產盡早賣掉。張柔另想購買總價200萬元的房子,作為自己與女兒、母親的居所,母親想將其廣州房產賣掉,幫助女兒張柔購房。

2.希望女兒能讀書至研究生畢業,大學學費2萬元/年,研究生學費3萬元/年。

3.張柔與女兒、母親只有社會保險,皆無任何的商業保險,希望知道有哪些方式可以抵御風險并預先準備。

4.張柔退休前每年與家人旅游支出約6萬元,退休后前10年,每年旅游支出3萬元。

5.現在希望能購買一輛15萬元的小汽車代步。

6.張柔預計17年后退休,退休后日常開支每月4000元,張柔目前養老金賬戶余額13.5萬元,住房公積金貸款余額8.5萬元。

家庭財務狀況

從表1~3來看,張柔家庭屬于典型的都市高收入無負債家庭,但收入主要是工薪收入,儲蓄率達75.33%,比較高。在125萬元家庭資產中,除婚前30萬元財產未交代目前存在形式,45萬元房產收入需要變現外,其余資產基本上是存款和基金形式,其中大部分為存款,雖然安全性和流動性很高,但收益率明顯偏低,資金未能較好地發揮保值增值的作用。

保險方面,張柔是家庭主要經濟支柱,但除了“三險一金”外,沒有任何商業保險,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安全保障和風險轉嫁機制,整個家庭的抗風險能力較低,一旦發生風險,將給家庭帶來巨大的財務壓力。

根據對張柔的風險問卷調查,風險容忍度得分為22分,風險厭惡系數為3.67。由此可見,張柔屬于激進投資者,從與張柔的接觸和了解中也發現,張柔家庭資產之所以主要是存款,主要原因是婚后經濟的主控權都交給了前夫,自己不想也沒有時間理財,而且也不太懂得理財,但卻很想投資基金等產品。

理財規劃建議

張柔家庭現有資產較多,收入較高,無負債,但工資收入為最主要收入,保證家庭收入穩定是實現理財目標的關鍵。根據張柔的家庭情況,理財規劃重點除了當前最需要的購房和購車外,做好保險和投資規劃。

房產規劃

由于張柔與前夫均不想保留原住房,購房是當前急需辦理的事項。目標是購買總價200萬元的房子,母親在廣州的住房需要明年才能出售,根據目前的資產情況,難以全額付款,只能使用貸款方式。假設首付30%,即60萬元,其余用貸款方式解決。首付可用婚前財產30萬元,以及目前離婚時分得的銀行存款35萬元中的30萬元解決。

首付以外的140萬元缺口,先用住房公積金解決。目前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8.5萬元(建議取出另用),每月工資2萬元,每月可交公積金4800元。個人最高貸款額35萬元、貸款17年(退休前年齡)、貸款利率4.5%計算,每月可還貸款2990元。剩下的105萬元用商業貸款方式解決,按等本息方式,以貸款17年、利率7.48%計算,每月還貸款9109元。考慮到每月還款數額較大,在明年賣掉母親在廣州的房子后,可提前還掉一部分貸款,以降低每月的還款壓力。

購車規劃

對此項支出可用兩部分資金解決,一是可將8.5萬元公積金取出;二是目前多數銀行支持分期付款方式購車,剩下的6.5萬元可用此方式解決,為減輕壓力,可在18期內還清,目前某行費率為7.02%,則每月還款3611元,其中一期加收4563元費用。

假設10年后換車,仍購買一輛現值15萬元左右的車輛,按4%通脹率,屆時需要22萬多元,可一次性付款。

學費規劃

張柔的女兒目前小學畢業,即將上中學。初中為義務教育,費用低,高中時為非義務教育,假設每年現值1萬元,大學2萬元,研究生3萬元,屆時每年分別為10927元、23881元和39143元。該項費用按目前收支和投資等情況,完全可以輕松支付。

保險規劃

目前,張柔家庭中沒有任何商業保險,做好保險規劃非常重要。根據“雙十法則”,家庭保費支出應為家庭凈年收入的10%左右,保額在凈年收入的10倍左右,張柔家庭年收入為30萬元,因此,每年保費支出應在3萬元左右,保額在300萬元左右,基本可以滿足保險需求,保證全家幸福無憂。

重點做好以下保險:一是意外險,二是壽險,三是重疾險。

旅游規劃

為保證旅游品質,假設旅游支出增長率與通脹率相同。在張柔60歲退休時(17年后),旅游費用仍按前期標準。該項費用按目前規劃的收支和投資情況完全可以支付。

投資規劃

從張柔的當前資產和退休前收支情況看,可投資資產余額較大,建議做好投資規劃,以保證資產的保值增值。根據基本假設和最優投資組合理論,張柔可投資于中高風險和中低風險的資產比例為81.08%,可投資于無風險和低風險資產的比例為18.92%,張柔的最優資產組合預期收益率為9.18%。

每個家庭應保留3~6個月的資金作為生活費和緊急備用金。張柔的家庭目前每月生活支出6000元,離婚時付完房貸首付后還剩下5萬元存款,可拿出2萬元(相當于3個多月的月生活支出)用于日常生活備用金。隨著自己和母親年齡的增大,生活備用金應該逐步加大。

對出售房產所分得的45萬元資金和母親出售廣州的房產所得收入150萬元,可按上述比例進行分配投資。每月結余也可以基金定投的方式單獨投資于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

第11篇

據悉,康琴現任職于某外企部門經理,稅后年薪30萬元,丈夫是建筑設計師,稅后年薪20萬元。夫妻兩人均有五險一金,沒有任何商業保險。5年前,康琴夫婦結婚,并在北京房山區以每平方米12000元按揭購買了一套100多平米的三居室,目前還剩貸款40萬元未還,月供3300元左右。他們家庭日常開銷每月還需7000元。

家庭資產方面,除了目前居住的不動產市值250萬元外,夫妻倆還有銀行存款30萬元,股票基金賬戶40萬元。

夫妻育有一子,已經4歲,在上幼兒園中班。康琴告訴記者,由于地處郊區,他們家附近教育資源有限,尤其是好點的小學和初中更少。為此,康琴動了購買學區房的心思,想在教育資源比較豐富的市區,為孩子尋覓一處學區房。可是看了下學區房的單價,康琴表示壓力巨大,動輒七八萬元一平米的學區房,就算是買個小一居過渡,也得準備500萬元。而且,一家三口擠在一居室里也不現實。另外,孩子大了,上學也得準備一筆教育金費用。25年后,康琴夫婦面臨退休,也得提前規劃好收入銳減后的養老生活。

【理財建議】

1.購房規劃

康女士夫妻二人目前居住的不動產市值為250萬元,目前還有40萬元的貸款尚未還清,夫妻二人可使用的流動資金較少,僅為70萬元(銀行存款30萬元和股票基金賬戶40萬元),若想置換的學區房價值為500萬元,70萬元不足以支付首套房30%的首付款(150萬元)。

如希望實現購房規劃,建議首先使用股票基金賬戶的40萬元還清現有住房銀行貸款,并將房屋出售用于支付學區房的首付款。若按首付30%,貸款350萬元,貸款期限30年計算,如果選擇中國銀行的住房貸款,首套房利率可以有8.5折優惠,優惠后5年期及以上貸款年利率為4.165%,月均還款額約為17045元。建議夫妻二人可以優先使用住房公積金償還每月貸款,不足部分再使用工資收入進行補充。另外,按照康女士夫妻二人目前的收支情況,每年除去支付房貸和日常生活支出外,仍可以有現金結余進行儲蓄和理財投資,將來也可以考慮提前還清貸款。

2.資產配置

康女士夫妻二人現有銀行存款30萬元,工資年收入總額為50萬元,將現有住房出售并支付學區房的首付款后,還應有100萬元的現金結余。目前夫妻二人每月日常生活支出為7000元,如按上述購房規劃,購買學區房后月均償還住房貸款需17045元,假定康女士夫妻二人每月的公積金有7000元,那么還需要從工資收入中支出約10045元用于償還住房貸款。以此計算,換房后康女士家庭每年生活總支出(含貸款月供)約為20.4萬元,每年仍有29.6萬元的結余可以作為理財資金進行規劃。建議康女士充分利用好閑置資金,以配置穩健型投資產品為主。

對于目前現有的130萬元存款來說,首先應留出一部分應急資金,滿足家庭流動性資金的需要,一般應為3至6個月的生活費用。根據康女士的家庭開支情況,大約為10萬元(含房貸),這部分投資應為靈活型產品,例如中國銀行的“中銀步步高”或“中銀日積月累”產品,這類產品可在獲取高于活期存款收益的同時,兼顧家庭日常支出需求。其余120萬元資金可配置穩健型理財產品和保本型基金產品。如,配置中國銀行穩健型理財產品100萬元,為投資組合構造一個收益穩定的安全墊,目前中國銀行1年期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基本維持在3.7%~3.8%左右;配置保本型基金產品20萬元,保本型基金產品可幫助客戶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獲取相對較高的收益,未來待股票市場的風險充分釋放后,也可以考慮將部分保本型基金賣出,買入股票或股票型基金產品。

對于家庭每年的年收入結余29.6萬元,建議康女士可以適當增加外匯資產配置,用以規避匯率波動風險。同時,建議康女士增加家庭保障類投資,為將來養老做好充足準備。目前夫妻二人僅有五險一金,無任何商業保險,建議夫妻二人每月可分配部分資金用于補充人身意外保險(如中銀三星尊享無憂兩全保險)、重大疾病類保險(如中銀三星祥寶終身重大疾病保險)及定期或終身壽險產品,保險期間如果出現保險責任即可獲得保險補償,以保障家庭正常生活水平不受影響,如果沒有風險發生,這部分投資也可以成為退休金的有效補充。另外,對于康女士準備購買的學區房,考慮到會有貸款沒有還清,建議可以投保中銀保險公司推出的愛家有約家庭財產保險,可以為家庭財產提供來自火災爆炸、自然災害、外來物體和建筑物倒塌造成的撞擊等基本保險保障,而對于日常生活所面臨的室內管道爆裂、室內盜搶等意外事故所造成的財產損失,也可以提供相應的風險保障。

3.孩子教育金的儲備

子女教育是家庭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康女士的兒子目前年齡較小,未來會面臨小學至大學的教育費用支出。建議將家庭年收入的20%作為子女教育金進行儲備,可以選擇中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作為教育基金投資的主力;同時,單獨購買少兒醫療和教育保險作為孩子必需的保險和保障;還可以采用定期定投的方式購買1~2支股票型或指數型基金產品,購買定投基金可以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有效攤低投資成本,風險小,并且可以分享股市上漲帶來的收益,是分散風險、降低成本的良好投資工具,以此作為子女教育金的補充。

一、家庭財務診斷

從家庭資產負債及收入支出情況來看,康琴夫婦家庭財務狀況較好,主要表現在資產負債率12.50%,非常低,可以適當使用貸款杠桿;財務負擔率7.92%,遠低于合理范圍下限,財務負擔輕、壓力小;凈值成長率14.86%,在合理范圍內;總儲蓄率和自由儲蓄率分別為83.20%和75.28%,儲蓄能力強,可使用的現金流量充足。但是,康琴夫婦家庭存在兩個較為明顯的問題:

(一)家庭緊急備用金遠超合理范圍

從家庭收支情況來看,家庭緊急備用金倍數為月支出的29倍,大大超過合理范圍(3~6倍),可運用額外資金進行投資。同時,康琴夫婦整個家庭的收入來源僅為家庭的工資性收入,以此滿足以后家庭各種需求,困難較大。康琴夫婦可選擇合適自己風險偏好的理財項目(債券類固收產品等),增加投資比例,獲取投資性收入。

(二)保障缺失

康琴夫婦是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承擔了家庭的所有壓力,若一方發生風險事故,會對家庭整體收入造成極大影響,風險較大。康琴夫婦應適當增加保險支出,考慮再配置人身意外險和重疾險來補充社保,防范意外風險造成家庭經濟的損失。

二、家庭理財規劃

康琴夫婦家庭處于成長期,根據其實際情況,除盡快購房外,其他理財目標沒有明顯的順序要求,總體上采用內部報酬率法進行規劃。

(一)實現學區房購買

根據康琴夫婦要求,充分考慮市內各區域的交通、環境、學區、醫療、房價等因素,建議康琴夫婦考慮海淀學區房。

實現學區房購買一般有兩種思路,一是直接購買二套房,二是進行置換房產。按目前規定,二套房首付至少5成(即250萬元),貸款利率上浮10%,后期還款壓力也較大。因此,直接購房難以實現,置換學區房較為合理。賣掉現房并扣除貸款后,可得210萬元,建議以此作為首付,其余用商業貸款(可嘗試申請公積金組合貸款)。按貸款期限25年,貸款利率4.17%(85折)計算,每年需支付貸款本息186969元,按目前收入情況完全可以負擔。

(二)家庭教育金儲備及養老規劃

依據康琴夫婦對學區房的規劃,其兒子年滿18歲之前可不考慮出國。國內期間的家庭教育金儲備一般會涉及兩大部分,一是子女在各教育階段所要定期繳納的費用,如學費、托幼費、雜費、住宿費和書本費等;二是子女在學校之外獲取知識或技能所需的費用,如報各類興趣班、特長班、輔導班、考取各種證書等。從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14年,我們建議以每年2萬的標準直接列入家庭支出計劃。

康琴夫婦對兒子年滿18歲之后的教育規劃并不明確,我們以費用較高的情況(留學美國)進行規劃。若14年后送兒子去美國留學,在此之前需要儲備好全部教育費用。基于當前美國的留學費用,并綜合考慮年均美國教育費用增長率6%,預計該家庭屆時需要儲備約190萬元。本著財務安全的原則,這里將教育儲備基金設定為200萬元。由于教育規劃的時間剛性和費用剛性,這里選擇6%的組合投資回報率進行投資,每年約投入94000元,其家庭收入結余完全可以支撐。

對于25年后的養老目標,應提前做好養老金的籌備。按照目前的支出標準,以3%的年均通脹率,90歲預期壽命來測算,若要在退休后保持現有生活水準,康琴夫婦的養老缺口達527萬元(暫不考慮社保養老金)。按照每年6%的投資收益率保守預期,需要每年投資41000元才能夠填補該養老缺口。

(三)合理配置資產

結合康琴夫婦學區房購買、教育基金儲備、養老金規劃等情況,統籌考慮家庭資產結構。

一是緊急備用金。建議保留3~6個月的家庭支出約4萬元作為緊急備用金。在儲備這部分資金的問題上,建議不妨將存款轉為貨幣基金或互聯網某寶類(T+0)理財方式,兼顧流動性和收益,一舉兩得。因此,現有30萬元存款留出4萬元作為備用金后,其余用于其他投資。

第12篇

父母在趙剛留學回國時為他購買了一套150平米的公寓,市值420萬元,還購買了一輛50萬元的小車。趙剛每月日常生活支出3萬元,個人保養健身2萬元;汽車費用每年5萬元,每年旅游費用20萬元,娛樂費用10萬元,購買全球品牌衣物等奢侈品每年50萬元。酷愛名表等奢侈品收藏的趙剛,近年在國外買具有收藏性的奢侈品增值不少,至少價值200萬元。才去國外購物的趙剛信用卡消費了25萬元,無其他負債。銀行存款和理財產品的收益98萬元,每年繳納報費2萬元,購買車險保費1.5萬元。

趙剛希望在30歲前找個女友并結婚,再購買一套別墅;另外,忙于家族企業管理的趙剛無暇顧及家庭財富的管理,希望獲得一些家庭財富管理的一些好的建議,同時希望增強保險保障。

一、理財目標:

1、2年內30歲結婚時購買一套別墅;

2、建立家庭財富管理規劃,配置家庭金融和實物理財產品;

3、加強保險保障。

二、家庭財務狀況

通過家庭資產負債表和收入自出表可看出,趙剛是一個生活環境優越,資產豐厚的“富二代”,住高檔公寓、開豪車,擁有數千萬的身價,在家族企業工作,每年收入不菲,花費也很瀟灑。但是,趙剛希望2年內步入婚姻生活,家庭財富管理存在哪些問題?我們可通過家庭財務指標進行分析,以籌劃家庭不同時期的需求。

家庭財務診斷結果:

家庭財務診斷分析:

收支情況分析:目前家庭收入高,工作和股權分紅、理財收入支付消費支出還有149.5萬元的結余,家庭現階段的現金流良好。當前最重要的是做好金融性資產的投資理財管理,現有銀行存款和理財產品1580萬元,還有企業股權和收藏品等。

資產負債情況分析:家庭負債率達為零,家庭資產達到5265萬元,從家庭的投資可看出趙剛企業股權和理財產品收益為主,剩余的為銀行存款,還有1000萬的收藏品,投資品種集中,凈資產投資率占其家庭資產的87.27%,生息資產多,凈資產流動性好,應該做好家庭不同時期的人生規劃,滿足不同生命周期的需求,并且拓寬投資渠道和品種。

儲蓄能力分析: 收入主要來自于家族企業的工作收入和股權收入,高資產的理財產品收益穩健,儲蓄率50.17%,儲蓄結余額較高,達到了149.5萬元。金融資產收益為低于6.2%,應做好家庭投資理財規劃,財務資源的安全性和收益能更好的利用。

資產流動性分析:該指標22 倍,顯示出其家庭的資產流動性高,滿足家庭緊急備用的需求,富二代的消費較高,奢侈品和高端產品成為消費時尚,因此,銀行信用卡的授信消費額度往往達到百萬以上,消費刷卡幾萬、數十萬成為平常的事。在留出流動性好的金融資產時,應不局限于一般的財務指標參考值,而可以按現在的銀行存款280萬元靈活儲備,但是可考慮購買銀行當天可領取的理財產品,即100萬元存活期存款,其他備用資金可采用類活期理財產品的配置保持投資資金的充足性和收益性。銀行理財產品流動性較差,但可提供質押貸款,收藏品的增值潛力大變現慢。

投資資產配置分析:目前家庭凈資產中,可投資資產占87.27%。凈資產比例高,投資金額達4595萬元,現有投資資產主要為銀行理財產品、收藏品,還有家族傳承的企業股權。趙剛家庭投資品種單一,投資金融性等生息資產收益偏低,收藏品收益較好,家庭財務未做規劃,應積極按家庭中長期需求進行理財投資,獲得穩健、具有成長性的理財收入。

家庭風險保障情況分析:雖然的年收入高,但家庭缺乏專業的財富管理規劃,風險防范意識不足,雖然愛好旅游,每年注意健身和娛樂,支出高達54萬元,但沒有為自己籌備壽險、健康險、養老保險和做好養老規劃,每年重大疾病保險保費繳納2萬元,僅相當于一個月的健身支出。對于超高凈值家庭,企業經營存在風險,如何規避企業風險,保障家庭資產的安全,尤其需要重視進行保險資產配置,讓保險為自己的人生保駕護航。

家庭財務自由情況分析:財務自由度1.2,28歲的富二代,擁有的企業股權和理財產品收益完全能滿足現在的日常消費148.5萬元的支出,但是成家后的家庭支出會增加,而且善于消費的趙剛,消費高達近150萬元,今后年消費仍然會增長,因此,除了企業股權的收益外,更應該及早運用現有財富規劃未來的高支出的需求。

三、理財建議

1、購買別墅

兩年內購買別墅,家庭消費支出會發生變化,資產狀況也會發生變化,在兩年內要積累一棟別墅的資金,時間較短,可考慮購買一套總價1000萬元的別墅,兩年累計年節余300萬元,再從理財產品或收藏品中拿出700萬元,即可全款購買。高凈值家庭在購買自住房屋時,有充足的資金,不建議貸款買房,因為現階段的房待利率高;而如果需要短期大筆消費資金,高端信用卡授信額高達百萬元以上,建行等銀行高達300萬元,在免息還款日前還款不用支付利息;如有半年內的短期融資可采用銀行網上質押貸款的方式,利息按半年短期貸款利率計算,銀行可提供保單、理財產品、實物黃金等貸款。

趙剛年輕而擁有5000萬的資產,每年消費高,但沒有做完善的家庭財務規劃,現階段可采用現金流規劃的方法預測2年后的家庭收入支出變化后的財務狀況,以便做好購房和家庭形成期的規劃。按10%的增長測算,趙剛今后三年工作收入和股權收入會逐年遞增,而金融資產在購房后大幅減少,而需要買房后再逐年積累。

2、財務自由財富規劃

趙剛現在收入298萬元,年支出148.5萬元,年節余149.5萬元,企業股權收入80萬元,理財收入98萬元,財產性收入達到了178萬元,財務自由度達到了1.2,完全實現了財務自由。但是,通過收入支出表和財務指標分析,趙剛沒有家庭完善的財富管理仿案,如果企業股權收益受到影響,而未來的資產需要購買別墅等大筆固定資產支出,投資性資產會減少,因此家庭現金流規劃必須現在進行,在支付了購買別墅的資金后,第三年開始每年每年拿出50萬元建立定投帳戶,投資期限12年,到40歲時按10%的收益可累積1069萬元,之后可不再投錢,而用累積的1000萬元,每年按10%的投資收益可獲得100萬元的理財收益,保障財務自由的基礎帳戶的穩健收益。在國內市場,象固定收益信托等理財產品都可達到該收益。收藏品投資也是很好的保值和獲得多倍超高潛在收益的財富管理類產品,除了本企業的股權,也可適當通過股權投資資金、私人銀行或自行尋找優質企業進行股權投資的方式投資,以獲得每年現金收益的流入,保障充足的現金流入來滿足高消費的生活需求。在考慮房產投資時,應結合當前極有可能在全國開始征收的房產保有稅因素,可考慮投資高檔寫子樓、商鋪,理想的房屋租金收入應達到7%-10%的收益,還可獲得房產的增值,抵御通過膨脹。

3、加強保險保障

趙剛尚未成家,有社保和公積金,但社會統籌的資金完全不能滿足其消費需求,應此,通過建立企業年金或者今后開辦遞延納稅年金后,配置該類型的保障性的理財產品,滿足養老和財務自由年金流入的需求。現階段可購買一份保險紅利型產品,可獲得高額的壽險保障,采用終身繳費方式,每年繳費10萬元,之后可靈活增加保額,以滿足積累一筆能規避法律風險的固有資金,同時保險產品可以規避遺產稅,還可通過指定受益人方式進行財產分配。在香港該類產品比較普遍,國內現在也有保險公司開始嘗試推出該種終身繳費的保險。高資產人群對健康越來越關注,而國內保險公司如平安、中英、金盛等保險公司推出的消費性全球健康醫療保險,年繳保費2、3萬元,相當于趙剛1個月的健身支出,可以達到上百萬元的全球住院費用及補貼醫療保障,可購買一份。另外可購買房屋財產保險,對財產、盜搶和第三者責任提供保險,消費型保險保費不高,還可投保一些意外險和交通意外險,綜合年保費1萬元即可滿足需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国县| 炎陵县| 东乡| 湖北省| 司法| 五莲县| 涪陵区| 忻州市| 昌邑市| 沂南县| 太仓市| 顺昌县| 临安市| 方正县| 新民市| 阜平县| 化隆| 綦江县| 永福县| 茂名市| 博兴县| 旌德县| 新昌县| 方正县| 弥勒县| 崇阳县| 庆安县| 佛冈县| 泗洪县| 福海县| 定安县| 肥乡县| 阿坝县| 余江县| 佛学| 富宁县| 永春县| 会泽县| 明光市| 乌鲁木齐县| 大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