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3 10:41:1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防止骨質疏松的最好方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研究發現,我國50歲以上的人群中,骨質疏松發生率相當高。這是由于這一年齡段人群多是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出生,青少年時期營養跟不上,步入中老年后,患骨質疏松的可能性就更大,尤其是在女性停經后5年更是骨質疏松的高發期。
那么,如何預防骨質疏松呢?首要一點,就是要從小儲備骨質。
目前存在一種對骨質疏松癥的片面理解,認為骨質疏松就是骨丟失了。實際上,這是不全面的。因為,如果兒童骨量沒有達到理想的高峰值(即峰值骨量),即使沒有骨丟失加速也會導致骨質疏松癥的發生。所以,骨密度的指標取決于兩點:第一,是否達到峰值骨量;第二,骨丟失是否加速。能否達到峰值骨量,就看我們會不會“養骨”,而骨丟失是否加速,就看我們會不會“護骨”。做到這兩點,相信我們的骨質將更強健。
養骨――合理營養,適度運動
超過30歲以后,制造骨組織的速度會開始相對減慢,如果一個人年輕時骨質已經較少,再加上骨質流失速度較快的話,年老時患上骨質疏松癥的機會便會增加。因此,預防骨質疏松要扭轉觀念,必須從小給孩子灌輸儲存“骨資本”概念。
低鈣攝入是骨質疏松癥諸膳食危險因素中最重要的、起關鍵性作用的危險因素。終生足夠的鈣攝入對預防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至為重要。研究表明,胎兒期、兒童期、青春期和成年早期攝入足夠的鈣能獲得最佳峰值骨量,進而減少生命后期發生骨質疏松癥的危險性。具體做法是:女性在妊娠期間,注意攝取足夠的鈣質,以讓孩子自胎兒期開始就有足夠鈣質,這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會使小孩成人后的骨骼更為堅強。出生后,從嬰兒到成年,都應該堅持“合理飲食,適度運動”的方式,儲存鈣質,這樣就可保證一生中有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達到峰值骨量。
補鈣食物
從小到大應該注意補充以下食物:
牛奶 喝牛奶(如果不適應喝牛奶者可喝酸奶)被認為是補鈣最好的方式,也是“養”骨最為有效的措施。每100毫升牛奶平均含鈣100毫克左右,且吸收率高,還可提供優質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利于改善整體營養狀況。嬰兒和老年人應同時補充維生素D,以利于鈣的吸收。
綠色蔬菜在選用蔬菜時,應注意其中草酸的含量,如西蘭花、紫甘藍,含鈣豐富且草酸含量少。另外,應合理烹調食物,避免食物中鈣的損失,采取適當措施去除妨礙鈣吸收、利用的因素,如蔬菜可以先焯后炒等。
豆和豆制品豆和豆制品含鈣豐富。
其他食物 蝦皮、可以帶骨連殼吃的小魚小蝦、黑芝麻、堅果類如花生等含鈣量也很高,也是鈣的良好來源。
運動
現代醫學認為運動可以調節神經內分泌,起到補鈣和促進鈣吸收的作用。研究發現,散步、爬山、跳繩、登樓梯、游泳、慢跑等能強化造骨細胞及骨骼的耐受力,增加骨質、提高骨密度。
護骨――補充激素,戒煙限酒
在通過飲食和運動讓骨達到了峰值骨量后,需要做到的就是防止骨丟失嚴重。怎樣做能防止骨丟失嚴重呢?
補充激素
雖然骨質疏松可發生于各個年齡層的男性及女性,但多見于停經后的婦女。這是因為更年期(現已改稱圍絕經期)后婦女體內雌激素水平明顯下降,而雌激素可以幫助調節鈣與骨的結合,而男性因不存在雌激素問題,骨質疏松發生的年齡會比女性晚10~15年。
雌激素替代治療(HRT)是針對絕經相關健康問題的必要醫療措施,不僅是治療絕經相關癥狀(原稱更年期綜合征)的首選手段,而且是防治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有效方法。不過,是否需要應用HRT,應咨詢專科醫師,在綜合考慮治療目的和風險的前提下,權衡利弊,采用最低有效劑量和最短療程。
大豆異黃酮被稱為植物雌激素,也可以起到防止骨丟失的作用。補充大豆異黃酮既可以通過補充大豆異黃酮保健品,也可以通過食物中獲取,即多吃豆類及豆制品,黃豆中含大豆異黃酮最為豐富。
戒煙
大量研究資料表明,吸煙與骨質疏松的影響不分男女,吸煙多均可致骨量減少,易患骨質疏松,但一般只有在成年后期或老年期才表現出來,這說明吸煙對骨量的影響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有統計資料表明,每天吸煙20支,可使椎骨骨礦密度每10年減少2%。
另有調查發現,即使自己不吸煙,但家中有吸煙者而被動吸煙的,患骨質疏松的概率仍然要比不吸煙(包括不抽二手煙)的人大2倍。
所以,戒煙是有效防止骨丟失的重要措施。
限酒
然而,大多數骨質疏松患者的治療效果都不盡如人意,骨質疏松所導致的腰背痛、骨折已成為老年人的嚴重威脅。治療骨質疏松癥,只用一種藥“單打獨斗”療效有限,要有效抗擊骨質疏松,必須強調“多兵種作戰”。下面,就先來看看治療骨質疏松的“常規武器”有哪些?
治療骨質疏松的四類“常規武器”
一、鈣劑+維生素D
中老年人骨量的流失主要就是鈣的流失,人體對鈣的吸收必須要有維生素D的協同。所以,鈣劑與維生素D是骨質疏松防治的基礎藥物。
市場上補鈣產品五花八門,但人體對不同的鈣劑的吸收率相差并不大。需要注意的是,補鈣的方法十分重要,首先是適量補鈣,最好分次進行,臨睡前服用更佳。下面,介紹維生素D和常見的幾種鈣劑的特點以及適用范圍、使用方法。
鈣爾奇D。為碳酸鈣與維生素D3的復方制劑。碳酸鈣含鈣40%,人體吸收率可達到40%左右,且不良反應小、價格低廉,是較佳的補鈣產品。但因碳酸鈣的溶解吸收需要胃酸參與,故不適合于胃酸分泌少的人。
葡萄糖酸鈣。含鈣量9%,口服吸收率27%左右,對胃腸道刺激性較小,價格也較便宜。但因其含鈣量較低,需用大劑量,服用不方便。同時因其含糖分,也不太適于合并糖尿病患者服用。
維生素D。維生素D可促進鈣的吸收,防止鈣流失,引導鈣沉積于骨骼。通常情況下,只要人體接受適量的陽光照射,就可以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但對于南方多陰雨的地區以及接受陽光照射較少的中老年人,如果服用的鈣劑中不含維生素D,就應該進行額外的補充。
二、雌激素補充劑
對于絕經后婦女的骨質疏松,補鈣的效果如何,取決于患者體內的雌激素水平的高低,只有在患者體內雌激素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時,補鈣才能發揮作用,否則將是徒勞的。下面,介紹幾種適合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使用的雌激素補充劑。
利維愛。利維愛是目前應用廣泛的雌激素補充劑之一,可減少絕經后婦女的骨丟失,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但雌激素補充劑可能會增加患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應注意從小劑量開始用藥,同時在用藥期間做好體檢隨訪。
易維特(雷洛昔芬)。易維特是一種新型的雌激素補充劑,能對未發生骨質疏松癥的絕經后婦女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而且還可提高骨密度,從而有效地防治絕經后骨質疏松。與老一代的雌激素補充劑相比,易維特不刺激其他組織器官的雌激素受體,也就不會增加子宮內膜癌、乳腺癌等的發病率,使用更加安全。
三、二磷酸鹽
二磷酸鹽的代表藥物是福善美,又名“阿侖磷酸鹽”。它可阻斷破骨細胞啟動破骨過程,阻止骨骼中鈣鹽逸出,因而對骨質疏松有治療作用。
但是,服用福善美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強調空腹單獨服用,用藥后1小時再進食。同時,由于二磷酸鹽對食管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患者服藥后應保持半小時以上的坐位或立位,已有食管炎或消化性潰瘍的患者應避免選用。
四、降鈣素――密鈣息
密鈣息是降鈣素類的代表藥,它可抑制骨鹽的溶解與轉移,減輕骨質丟失,同時對骨質疏松引起的疼痛緩解作用十分明顯。目前該藥有鼻噴劑可供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密鈣息是一種生物制劑,有少數患者可能會在使用藥物后出現輕度的皮下血管擴張、惡心等不適,其中多數患者癥狀可在數小時內自行緩解。
多“兵種”合理組配,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前面已經講過,僅靠某一種藥物治療骨質疏松是難以奏效的。那么,對以上各個“兵種”,應該如何進行合理組配,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呢?
(1)鈣劑+維生素D:是中老年性骨質疏松治療的基本選擇,藥品價格便宜,易于長期服用。
(2)鈣劑+維生素D+二膦酸鹽,或鈣劑+維生素D+降鈣素:是骨質疏松治療的最常用手段,三種藥物聯合,可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并避免彼此不足。有一定經濟承受能力的患者可選擇這種組合。
(3)雌激素+“1”:即雌激素+維生素D、雌激素+二膦酸鹽或雌激素+降鈣素,適用于絕經后骨質疏松患者。研究證明,在雌激素治療的同時聯合應用維生素D、二膦酸鹽或降鈣素,可獲得單純應用雌激素治療更好的臨床療效,且雌激素有效劑量減小,不良反應發生率下降。
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危害 骨折發生后,有1/3的骨折不愈合,從而造成慢性腰痛,久治不愈。只要脊柱發生一次骨折,那么其他椎體再次骨折的發生率比正常人高出5倍。不論骨折是否愈合、疼痛與否,兩或多個椎體骨折后,脊柱形態發生改變,會造成長期的慢性腰痛,嚴重地影響生活、日常活動和健康。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對老年人生活的影響,幾乎相當于股骨頸骨折后所造成的影響。據有關資料介紹,因為年老而死亡的人群中,有30%患有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調查顯示,由于胸腰椎的嚴重變形、駝背,對原有肺部疾患的病人,每一節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就會減少生命預測值的9%。總之,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可以引起慢性腰痛、形態和姿勢的改變、日常活動的減少和增加死亡率等,是一個嚴重的臨床問題和社會問題。
如何發現老年人患有骨質疏松性壓縮性骨折 根據前述特點,如果老年人患有急性或慢性腰痛或腰背痛,不論是否有受傷病史,都應該想到有椎體骨折的存在,應該及時到醫院進行拍片或CT檢查,以排除椎體骨折;當普通拍片不能完全確定的時候,最好做磁共振檢查,以明確診斷。
怎樣防止或避免老年人發生椎體骨質疏松壓縮性骨折 這是一個困難的問題,因為這種骨折不同于一般的外傷性椎體骨折,后者都有一個明顯的受傷情況;而椎體骨質疏松壓縮性骨折的發生是由于骨密度和骨強度的降低所引起,有些患者甚至沒有外傷史。因此,防止或者避免老年人發生椎體骨質疏松壓縮性骨折是相當困難的。但是下面的建議或許有所幫助。1)治療和預防骨質疏松,并且要長期堅持治療;2)為老年人的日常活動提供無障礙設計的建筑、道路;3)洗澡時,由于地面濕滑,容易發生趔趄或者摔倒,應特別小心;4)坐車時避免劇烈顛簸,突然起步或突然剎車;5)老年人進行身體鍛煉時,應該量力而行;6)減輕體重。總之一句話,要時刻牢記骨質疏松癥容易發生骨折,要時刻小心,才有可能減少骨折的發生率。
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都有哪些治療方法
因骨質疏松而發生椎體壓縮性骨折后,可根據患者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療辦法,包括非手術治療方法和手術治療辦法。
非手術治療方法 1、臥床休息,休息時間為6~12周;2、佩帶特制的塑料支具,佩帶時間一般為3個月;3、服用止痛藥物;4、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可服用鈣制劑、針劑,女性患者可以采用激素替代療法,男性病人可以采用激素補充療法;5、飲食療法和理療等。經過這樣系統的保守治療,大約有2/3的病人腰背疼痛癥狀可以消失,大約1/3的患者存在慢性腰疼或腰背疼痛,需接受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方法 患有骨質疏松壓縮性骨折的老年人應選擇椎體成型術或椎體后凸成型術進行治療。
骨質疏松癥的特點是慢性、全身性、逐漸發展的疾病,由于多發生在老年人群中,而老年人群常常有心臟病、高血壓、肺部疾病、腎臟疾病等其他系統的疾病,不能夠耐受大的手術創傷。而上述兩種手術創傷非常小,手術時間短,局部麻醉下就可以進行,對全身其他系統干擾小,因此大部分病人都可以耐受這項手術操作。椎弓根螺釘固定技術等,是目前常常用來治療年輕人椎體骨折的辦法,就不適合老年人,因為固定用的螺釘旋入疏松的椎體后,螺釘容易松脫或者拔出,起不到固定的效果。椎體成型術和椎體后凸成型術,是將骨水泥直接注射到骨折的椎體內部,從內部加強與固定骨折,骨水泥凝固后和周圍的骨質緊密結合,所以沒有固定物松脫,更沒有螺釘拔出的危險。
常規的保守治療方法 如臥床休息、腰圍或者定制塑料背心固定、服用止痛藥等方法,老年人也可以采用。但是長期臥床,會造成骨質更加疏松;塑料背心固定時間需要6~12周;長期服用止痛藥對胃部刺激大,有引起胃部大出血的危險,更重要的是要堅持6~12周的保守治療。但其中有1/3的骨折不愈合,只好再接受椎體成型術。
椎體成型術和椎體后凸成型術治療效果良好,并發癥相對較少。采用椎體成型術治療后,患者8~12小時就可以下床活動,90%~95%的疼痛消失或明顯減輕。經過大宗病例的觀察,手術后3個月及半年,無論疼痛情況、活動情況、生活質量均好于保守治療的效果。目前已成為世界上治療骨質疏松壓縮性骨折的主要或者重要的治療手段。
目前,這兩項技術又取得了新的進展,即在術前根據病變椎體體積,科學地計算出恢復椎體強度所需注入骨水泥的量。這樣,術中骨水泥用量比以前大幅減少,更為有效地避免了潛在的、可能的并發癥,使這兩項技術更加完善。這兩項技術均具有明顯的止疼效果,還可以治療椎體的原發性腫瘤或轉移性腫瘤,從而為腫瘤的進一步治療提供幫助。
相關鏈接
椎體成型術手術:醫生在X光透視引導下,經過皮膚穿刺,將一個導管放置在病變椎體內;骨水泥是一種特制的多聚聚乙烯材料,使用前調制成半液體狀態,用注射器通過預先放置的導管將它們注射到病變椎體內;半流體的骨水泥在椎體內沿著骨質缺損的縫隙擴散,5~10分鐘后凝固成固體,從而將骨折的和疏松的椎體加強,起到穩定脊柱,治療疼痛和增加功能活動,改善生活質量,等目的。
劉忠厚 教授,中國老年學學會骨質疏松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骨質疏松雜志》主編。
目前,按7%的發生率全世界大約有4.2億人患有骨質疏松,發病率已經躍居世界各種常見病的第7位。據統計,在美國、歐洲和日本約有7500萬骨質疏松患者,其中大多數是中老年人,以絕經后婦女占絕大多數。
骨質疏松在我國同樣是一個嚴峻的公共衛生問題。根據我國上世紀90年代完成的13個省市人群骨密度調查結果及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預計62歲以上的女性及72歲以上的男性患骨質疏松的人數為9054萬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7.01%。男女比例為1∶3.4。女性骨質疏松性骨折發生率明顯高于男性。隨著老年人群的迅速增長,骨質疏松患者將急劇增加。
生活中經常看到一些老年人彎腰駝背,身高越來越矮;有的人經常感覺骨頭里面疼痛難忍;還有些人輕輕滑到,就可能導致骨折,甚至用力咳嗽,也可能咳斷幾根肋骨……看到這些,劉教授的心里都特別難受。作為我國第一個提出“骨質疏松學”概念,曾奠定我國骨質疏松研究的基本構架的著名學者,劉教授指出,這些都可能是骨質疏松帶來的麻煩,而這些麻煩都是可以避免的。
接受記者采訪時,劉教授說――
“骨質疏松是一種‘無聲無息的流行病’”
骨質疏松,顧名思義就是骨骼的質地沒那么密實了。它是人在衰老過程中發生的骨量明顯減少,骨的微小結構遭到破壞,使骨的脆性增加,骨的強度降低,容易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病。
許多患者發生了骨折,卻沒覺察到。其實,老年人出現的駝背、身高變矮、腰背痛等,都有可能是椎體壓縮性骨折,也可能是椎骨的微小骨折。由于骨質疏松是一個緩慢的逐漸加重的疾病,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癥狀,當出現腰背痛、四肢疼痛、脊柱畸形等癥狀后,往往已經發生骨折。因此,劉教授指出,“骨質疏松就在我們身邊,而且非常普遍,可以說是一種‘無聲無息的流行病’。”
“女人要像愛惜生命一樣愛惜自己的骨骼”
記者問:“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生骨質疏松,也更容易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呢?”
劉教授解釋道,女性發生骨質疏松,大多是在絕經之后,因為雌激素有利于鈣的吸收與利用,也有利于骨骼強度的保持。一旦絕經,雌激素大幅度降低,這種劇烈的變化會使骨骼的鈣流失非常快。可是,如今很多女性由于精神壓力太大,生活不規律,很多人會提早絕經。在這種情況下,她們后半生發生骨質疏松的風險就會更大。
“減肥”也是城市女性發生骨質疏松的重要原因。脂肪是身體需要的重要營養成分,也是身體的重要功能組織,還是攝取其它營養素的重要橋梁。女性通過節食來減肥,在減少脂肪的同時,也會把骨骼的強度減弱,為日后的骨質疏松埋下隱患。另外,城市女性怕曬、少動,進一步增加患骨質疏松的危險性。
那么,如何才能降低發生骨質疏松的危險性?劉教授指出――
“運動可以預防骨質疏松”
人生命的早期階段(特別是在青春發育期前后)是骨量發育的關鍵時期。因此,在生長期進行體育鍛煉,可通過運動對骨骼的適宜刺激,增加生長期骨量。
運動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利用和在骨骼內沉積。經常進行戶外運動,還可接受充足的陽光,使體內維生素D濃度增高,并能改善胃腸功能及鈣磷代謝。適宜運動又可使人的食欲增強、促進胃腸蠕動和增進消化功能,從而提高對鈣等營養物質的吸收率,并促進骨骼的鈣化。另外,運動能增加骨的血流量,有利于血液向骨骼內輸送鈣離子以利于成骨細胞,促進骨骼的形成。
劉教授說,年輕人可以通過規律性的大強度運動鍛煉,使峰值骨量增加,以達到預防或延緩年老后發生骨質疏松。老年人應該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選擇合適的運動。已經有骨質疏松的老人,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做一些可以承受的運動,避免摔倒。
記者問,用補鈣來防治骨質疏松這種方法可行嗎?劉教授回答道――
“單純補鈣不能防治骨質疏松”
劉教授說,鈣是保持骨骼強壯的基本物質。防治骨質疏松的原則和目的是增加骨骼中骨基質(即蛋白質氨基酸)和骨礦物質(鈣磷鎂等)的含量,防止骨吸收,促進骨形成,緩解或減輕因骨質疏松引起的疼痛及不適。補鈣雖說對預防骨質疏松有一定作用,但若已患骨質疏松單純補鈣是不夠的,必須要科學治療。
有人以為,骨質疏松是絕經后才出現,自己不喜歡喝牛奶,老了再喝也來得及。這樣的想法也是不對的。應該從年輕的時候,確切地講從孩童時代,就要讓骨頭結實,從小就要多喝牛奶,多吃一些含鈣的食物,多運動,讓骨量儲存達到高水平,老了才不易患骨質疏松。
還有人認為,通過吃鈣片的方式可以一次性地補充人體所需的鈣,簡單方便,不必勞神費力地從食物中補充。其實,一次性補鈣對身體不好,分次服用才是可取的,或者通過高鈣的飲食補鈣,鈣的吸收會更好。
劉教授強調,針對骨質疏松患者骨鈣丟失的情況,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按照不同年齡選擇合適的劑量來彌補,但絕不是補得越多越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膳食、合理營養、適度運動,才是防治骨質疏松最恰當的方式,而且是藥物無法替代的。
“預防,從兒童青少年開始”
劉教授說,骨質疏松最嚴重的后果就是骨質疏松性骨折。這類骨折好發于髖部、脊柱和前臂遠端,而且骨折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而一旦診斷出骨質疏松,骨骼密度很難恢復到正常水平,所以應特別強調三級預防。
一級預防:應從兒童、青少年做起,均衡營養,堅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多參加戶外活動,不吸煙、少飲酒,少喝咖啡、濃茶及碳酸飲料,少吃糖與食鹽,動物蛋白要補充但不宜過多。盡可能保存體內鈣質,將骨量峰值提高到最大值,這是預防生命后1/3時期發生骨質疏松的最佳措施。
二級預防:人到中年,尤其婦女絕經后,骨量丟失加快,此時應每年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查,對骨密度偏低或每年骨骼丟失很快即骨密度每年明顯減少的人群,應及早采取防治對策。注意積極治療與骨質疏松有關的疾病,如糖尿病、類風濕關節炎、脂肪瀉、慢性腎炎、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骨轉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三級預防:對已經診斷為骨質疏松的中老年患者,應積極進行抑制骨吸收、促進骨形成的藥物治療,采取防摔、防碰、防絆、防顫等措施。
談到骨質疏松的治療,劉教授說――
“三大療法可防治骨質疏松”
第一療法是運動療法,第二療法是食物療法,第三療法是藥物療法。先堅持運動和食療,通過運動和飲食療法能夠解決骨質疏松一些基本問題,但如果已經診斷為骨質疏松,并且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一定要用藥。
劉教授介紹了治療骨質疏松的用藥原則,第一,減輕疼痛;第二,延緩骨量丟失;第三,預防骨折。
現在市場出現大量補鈣保健品,關于缺鈣、補鈣的文章隨處可見,相關的醫學名詞、實驗、證明,更是屢見不鮮。兒童生長發育要補鈣,老年人骨質疏松、腰腿痛要補鈣,看得讓人如墜霧里。
鈣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鈣缺乏會導致骨骼代謝障礙。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人每日的鈣攝入量應為800~1200毫克;而中國膳食結構營養調查表明,我國居民的實際鈣攝入量一般偏低,僅為成人適宜攝入量的50%~60%。從生活方式來說,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曬太陽、運動的時間都不夠充足。但目前一些補鈣的保健食品或所謂的特殊營養食品,違反《食品廣告管理辦法》,有療效和治療作用的廣告宣傳,給消費者造成誤導。從專業角度來看,補鈣,要補得巧,補得好才有效。要解決缺鈣問題,著重調整膳食結構。多吃奶制品、豆制品等含鈣豐富的食物;同時養成良好積極的生活習慣,多曬太陽,多運動,促進鈣的吸收。兩者缺一不可。
補鈣的藥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提高補鈣意識,預防鈣缺乏癥的發生,在中國這個以植物性來源的食物為主的國家是十分必要的。但補鈣并非必須服用鈣制劑。以食補為主,調整膳食結構,增加奶類及其制品的消費量和在大眾食品中強化鈣,是改善中國人群鈣攝入量缺乏的最有效途徑。從膳食結構來看,我們的奶制品攝入量少。而在各種食物中,奶制品不僅含鈣量高,而且吸收率相對也要高。雖說現在的大人和孩子喝的奶要比以前多,但總體來看還是很不夠的。補鈣并非多多益善,長期大量服用補鈣制劑,可能引起便秘;腎功能不良患者由于鈣的排泄受影響而形成腎結石。
補鈣不能治“腰酸、背痛、腿抽筋” 有些不良廣告給我們的誤解,就是缺鈣以后,就腰酸背疼腿抽筋。其實真正腰酸背疼的時候,補鈣一點用也沒有。因為腰酸背疼可能是各種原因引起的,但是很大程度上不是由缺鈣引起的。缺鈣要缺到非常嚴重的時候才會腰酸背疼腿抽筋,那時的人已經很不健康了,真正到了骨質疏松、骨骼變形、骨骼軟化的時候。正常情況下,缺鈣是沒有什么癥狀的,即使是骨密度低一些,不一定有任何癥狀。當然,適當補鈣肯定沒有什么害處,但絕不能說補鈣對骨質疏松有很可靠的作用,骨質疏松不能靠補鈣來解決問題。我們還是強調生命早期增加鈣的攝入量,從而老了以后能延緩鈣丟失的時間和骨質疏松的發病時間。鈣不是各種疾病都能治,它的作用不能無限夸大。
骨質疏松與補鈣 由于鈣是骨質中含量最高的物質,所以一說到預防骨質疏松,人們馬上就想到補鈣。事實上補鈣僅是骨質疏松治療方法中的一種。骨質疏松發生的因素是綜合的,其中遺傳因素占了70%左右,因此不是單純補鈣就能夠預防骨質疏松,也不是所有的鈣制劑都對人體有益。實際上,補充鈣片對防治骨質疏松有一定效果,但合理膳食在一定程度上比單純補充鈣片還重要。因為合理膳食,不僅能夠促進鈣質吸收和利用,而且補鈣通過食補,比如多吃一些含鈣較多的奶類、魚、蝦、豆制品等,效果反而更好。
骨質疏松所選用的補鈣產品最好是作用明確的藥準字號鈣劑,而且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根據患者個體化制定藥物治療方案,不能一概而論,更不能相信保健品廠商的鼓吹。目前主流觀點認為,用于骨質疏松治療的藥物有雌激素、雄激素、降鈣素、維生素D等。鋅、銅、氟、鍶、硅等微量元素與骨代謝也有關系,如果缺乏也要注意補充。鈣制劑以含有維生素D3和維生素K1為最佳,維生素D3能促進鈣的吸收,維生素K1則能防止鈣的流失。
骨質疏松癥常被忽視
骨質疏松癥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病,由此導致的老年人骨折之中,有l/3屬于髖部骨折,而其中約有20%髖部骨折的老年病人,最后因各種并發癥導致死亡,約有30%的病人終生致殘。
由于骨質疏松癥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所以它的危害常被很多老年人忽視。比如,很多人認為,自己年紀大了腰酸背痛、彎腰駝背很正常。有的病人在發生骨折或診治其他疾病之時,才被明確告之患上了骨質疏松癥,此時往往已延誤了早期治療骨質疏松的最佳時機。骨質疏松癥導致的骨折有兩個特點:一是多為很低外力作用之下發生的骨折,如在日常生活中滑倒、抱小孩、彎腰拾物之時,甚至是由于咳嗽而發生脊椎壓縮性骨折;二是在發生一次骨折之后,如不加以有效治療,會再次發生或者造成多次骨折。
骨質疏松癥可早期發現
那么老年人應該如何及早發現患有這一疾病呢?采用雙能X線吸收儀檢查自己的骨密度,是目前診斷骨質疏松癥的最佳辦法。對于處于圍絕經期的老年婦女,或者60歲左右的男性,要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如有背痛等癥狀,建議到正規醫院進行骨密度等檢查,進行有效的藥物治療,減少發生骨折的危險性。
遠離危險因素
老年人預防骨質疏松癥,首先要遠離如下危險因素:長期低鈣飲食、挑食、節食、營養不均衡、不喝牛奶等;運動過少,甚至從不進行體育運動;日照不足,如平時很少出門,不曬太陽;不良生活習慣,如嗜煙酒,過量飲用咖啡、濃茶,以可樂等飲料替代水,以及好吃高蛋白、高鹽食物;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如潑尼松等)、甲狀腺激素等;患有肝腎疾病、慢性腹瀉等。
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為避免上述危險因素,必須調整生活方式,專家建議老年人:
1.多食用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強調以飲食中的鈣攝入為主,每天保證有800-1000毫克的元素鈣攝入。
2.老年人要加強戶外活動,最好能夠每天堅持體育鍛煉1小時,老年人可以在小區內散步、慢跑等,不宜做動作過大的活動,那樣比較容易發生脊柱壓縮性骨折。常看到老年人喜歡做壓腿動作,一旦自己摔倒,很容易發生骨折。戶外曬太陽,不失為老年人一種補鈣的好方法。上午9點,陽光以溫暖柔和的紅外線為主,是一天曬太陽的黃金時段。上午10時和下午4時,陽光中紫外線A光束增多,是儲備體內維生素D的大好時間。
3.老年人一定要避免嗜煙酒,慎用影響骨骼代謝的藥物。
4.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種措施。在戶外活動時,特別是雨天或地面結冰的時候,老年人宜穿防滑鞋,如使用拐杖將大大提高自己外出的安全系數。
大多數骨質疏松病人都需要藥物治療。目前,防治骨質疏松的藥物主要有骨吸收抑制劑(性激素替代療法、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雙膦酸鹽、降鈣素等)和骨形成促進劑(甲狀旁腺素、維生素D及其衍生物等)兩大類。由于每一種藥物的臨床藥理特點不同,副作用和使用方法也不同。因此,骨質疏松病人在服用藥物時,應給予足夠關注,以避免不正當用藥帶來的傷害。
性激素替代療法 性激素替代療法中的雌激素、孕激素,對包括乳腺、子宮等組織有致癌作用,會增加卒中的發生,以及導致嚴重的深靜脈栓塞等副作用。因此,性激素替代療法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個體化治療,以期減少風險。性激素替代療法使用年限最好不要超過4年。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如雷洛昔芬等藥物的常見副作用是輕微的潮紅和下肢痙攣痛,但一般不嚴重,少見而嚴重的副作用是深靜脈血栓栓塞。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每天一粒,可在任何時候服用,也可與鈣或維生素D同服。但計劃手術或長時間靜止不動,至少三天前應停止服用。另外,服用該藥時不能全身大劑量使用激素和消膽胺,該藥與華法林合用應監測凝血酶原時間,與安定、二氮嗪和利多卡因合用應謹慎。
雙膦酸鹽類藥物 雙膦酸鹽類藥物的主要副作用是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雙膦酸鹽不宜在晚上睡前服用,一定要在清晨用一滿杯清水送服。千萬不能咀嚼或吮吸藥片,以免發生口咽部潰瘍,也不要用礦泉水、茶水、咖啡或果汁服藥。服藥后必須保持上身挺直(站立、直立坐位或是行走)至少30分鐘以上,才能吃早飯、喝飲料或服用其他藥物,包括抗酸藥、鈣補充劑和維生素制劑等,因為這樣能夠使藥片迅速到達病人胃部,有助于藥物吸收,且避免藥物對食道的刺激。如果病人出現吞咽困難或疼痛、胸口痛,出現新的或胃灼熱感加重,必須立刻到醫院就診。如果病人不慎忘記服藥,不要在同一天補服,只要在第二天早上按正常時間服用一片就可以了,不要一次服用兩片藥片。
降鈣素 降鈣素有肌內注射和鼻噴兩種劑型。國內多數采用每周兩次肌內注射,病情嚴重者可以每周3至4次,甚至每日肌內注射。肌內注射后可能會有面部潮紅、耳朵發燙、惡心、頭暈、尿量增多,但一般輕微,可以耐受,緩慢注射可以減輕癥狀。也有少數病人嘔吐明顯,甚至發生過敏性休克,須立即送醫院搶救。相比之下,降鈣素鼻噴劑使用方便、安全,病人可自行在家中使用,也可與其他藥物合用。注意,鼻噴劑開啟使用后必須室溫保存,保存和攜帶時應垂直(豎)放置,一般應在一個月內用完。使用后,應將噴頭保護罩蓋好,防止噴頭堵塞。
活性維生素D 活性維生素D過量可能會導致高鈣血癥。輕度高鈣血癥無明顯臨床癥狀,僅有相關監測指標的輕度增高;重度高鈣血癥可出現頭痛、惡心、多尿、驚厥、心動過緩、Q-T間期縮短和血壓升高等表現,常伴有脫水、嗜睡和肌張力低下等癥狀及軟組織、腎鈣化現象。此時,應立即停藥,并及時就醫,血鈣可迅速恢復正常。活性維生素D如與其他藥物合并使用,應注意以下事項:與噻嗪類利尿劑合用有引起高鈣血癥的可能,應注意監測血鈣;與洋地黃類藥物合用可能會促發心律失常,應注意監測血鈣;與巴比妥鹽類/抗驚厥類藥合用,應適當增加活性維生素D用藥劑量,以保證療效。
總之,骨質疏松病人應正確服用骨質疏松藥物,同時密切關注骨質疏松藥物的副作用,必要時就醫。
骨質疏松癥常被忽視
骨質疏松癥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病,由此導致的老年人骨折之中,有1/3屬于髖部骨折,而其中約有20%髖部骨折的老年病人,最后因各種并發癥導致死亡,約有30%的病人終生致殘。
由于骨質疏松癥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所以它的危害常被很多老年人忽視。比如,很多人認為,自己年紀大了腰酸背痛、彎腰駝背很正常。有的病人在發生骨折或診治其他疾病之時,才被明確告之患上了骨質疏松癥,此時往往已延誤了早期治療骨質疏松的最佳時機。骨質疏松癥導致的骨折有兩個特點:一是多為很低外力作用之下發生的骨折,如在日常生活中滑倒、抱小孩、彎腰拾物之時,甚至是由于咳嗽而發生脊椎壓縮性骨折;二是在發生一次骨折之后,如不加以有效治療,會再次發生或者造成多次骨折。
骨質疏松癥可早期發現
那么老年人應該如何及早發現患有這一疾病呢?采用雙能X線吸收儀檢查自己的骨密度,是目前診斷骨質疏松癥的最佳辦法。對于處于圍絕經期的老年婦女,或者60歲左右的男性,要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如有背痛等癥狀,建議到正規醫院進行骨密度等檢查,進行有效的藥物治療,減少發生骨折的危險性。
遠離危險因素
老年人預防骨質疏松癥,首先要遠離如下危險因素:長期低鈣飲食、挑食、節食、營養不均衡、不喝牛奶等;運動過少,甚至從不進行體育運動;日照不足,如平時很少出門,不曬太陽;不良生活習慣,如嗜煙酒,過量飲用咖啡、濃茶,以可樂等飲料替代水,以及好吃高蛋白、高鹽食物;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如潑尼松等)、甲狀腺激素等;患有肝腎疾病、慢性腹瀉等。
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為避免上述危險因素,必須調整生活方式,專家建議老年人:
1 多食用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強調以飲食中的鈣攝入為主,每天保證有800-1000毫克的元素鈣攝入。
2 老年人要加強戶外活動,最好能夠每天堅持體育鍛煉1小時,老年人可以在小區內散步、慢跑等,不宜做動作過大的活動,那樣比較容易發生脊柱壓縮性骨折。常看到老年人喜歡做壓腿動作,一旦自己摔倒,很容易發生骨折。戶外曬太陽,不失為老年人一種補鈣的好方法。上午9點,陽光以溫暖柔和的紅外線為主,是一天曬太陽的黃金時段。上午10時和下午4時,陽光中紫外線A光束增多,是儲備體內維生素D的大好時間。
3 老年人一定要避免嗜煙酒,慎用影響骨骼代謝的藥物。
4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種措施。在戶外活動時,特別是雨天或地面結冰的時候,老年人宜穿防滑鞋,如使用拐杖將大大提高自己外出的安全系數。
健康提示
由于老年人跌倒大多發生在浴室、廚房等,所以要求居室燈光明亮,及時清理過道的障礙物,浴缸采用把手和防滑墊。
夏季吹空調謹防誘發心血管病
進入七月以來,天氣越來越熱。為了躲避酷暑,大家都紛紛躲進了空調房里。然而,空調房雖然舒服,卻很傷“心”。特別是老年人,夏季過度吹空調容易引發心肌梗死、風濕性心臟病、心絞痛等多種心臟病。那這是因為什么原因呢?
室內外溫差大 夏天室外熱,房間里空調涼,這種反復由熱到冷,由冷到熱的環境變化,對心血管患者是極其不利的。心血管疾病與溫度的關系十分密切。當溫度過高時,會增加血管血流量,增加心臟壓力。而當溫度過冷時,會使血管相應收縮。如果忽冷忽熱,血管的強力收縮會使冠狀動脈內已形成的斑塊被牽拉破裂,引起血栓,堵住血管,從而引發心肌梗死。
文/劉明秀
56歲的張女士是小學退休教師,愛好文體活動,年輕時由于工作忙,興趣愛好無法盡興,退休后成為社區活動的積極分子,跳舞、木蘭拳、腰鼓、旅游等活動總少不了她的影子。然而在一次跳舞比賽中張老師不慎滑到,摔下時她本能地用右手撐了一下,當時感到手腕部略有疼痛,兩小時后局部竟腫了起來,于是到醫院就醫,醫生診斷腕部骨折。在精心治療下骨折終于痊愈了。但是在不久的一次旅游中由于汽車的顛簸她又發生了腰椎壓縮性骨折。于是在醫生的建議下,張女士在骨折康復后來骨科進行了骨測定,診斷為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多見于絕經后婦女,一般發生在絕經后5-10年。
罹患骨質疏松疾病往往是“靜悄悄”的,鑒于該病的“隱匿性”特點,因此,建議婦女在絕經后最好到醫院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測,了解一下自己還有多少“骨量儲蓄”,然后在醫生的指導下有針對性地選擇保護、使用現有“骨量儲蓄”的方法。
對于還未出現骨質疏松的婦女,要高度重視相關預防保健措施,比如增加戶外活動時間,選擇上午10點鐘或者下午4點鐘到陽光下曬曬太陽,要保證充分營養,尤其是蛋白質如魚、瘦肉、豆制品、禽類等,以及多食香菇、蘑菇、黑木耳、海帶等。必須避免油膩、高脂肪、高糖食物,如肥肉、豬油、甜點心、糖果等。高膽固醇食物要控制,如蛋黃、動物內臟、鰻魚、肉皮、豬爪等。宜多吃新鮮蔬菜及含糖較少的水果,忌服烈性酒及刺激性調味品。
聽了我的一番講解,張女士誠懇地說:“以后我除堅持鍛煉外,還會多注意飲食。那現在我該怎么辦呢?”
我讓張女士不要著急,保持心情愉快,指導她服用鈣劑、維生素制劑等。在接受規范治療后,張老師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人也顯得越發年輕了。
三種情況當心低血壓
河北省人民醫院老年病科兼老年心臟科主任 郭藝芳
低血壓:在發生變化,如蹲起站立、長時間站立時由于頭部供血不足會出現眼前發黑、頭暈欲倒的癥狀。此類型多見于血管硬化的老年人,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多數老年人會有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導致身體血壓調控能力下降;二是有些老年高血壓患者因服用降壓藥不當而造成的。
體質低血壓:在體質衰弱者及女性較多見,有的沒有任何癥狀,有的可能出現長期眩暈、乏力、氣短、精神不振、易疲勞等。極少進行體育運動者,時間一長血管的活動隨之減少,血管的反應性也逐漸變差,突然進行諸如下蹲動作時,血壓不能輕易回升,會產生暈眩感。此外,過度節食或者飲食結構不合理,極少攝入脂肪含量和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長此以往,導致體內營養供應不足,產生低血壓的癥狀。
流行病學研究
糖尿病患者骨質疏松的機率要遠遠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有研究表明,糖尿病(DM)患者骨質疏松(DO)的發病率和骨折率的危險性較整張人群相比明顯增加。1型DM的婦女骨折發病率是非DM婦女的12.25倍,1型糖尿病女性青春期后就開始有了骨質丟失,DO的發病率比同年齡的女性高[1~3]。2型DM患者DO的發病率20%~60%,患2型DM的老年女性比非DM女性和男性骨質丟失更快,骨折發病率也明顯增加[4]。以上研究均提示DM與DO密切相關。
糖尿病骨質疏松的發病機制
高血糖、胰島素與雌激素糖尿病對骨代謝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骨吸收增加,骨形成減少與緩慢,骨吸收過程大于骨形成過程,使骨礦物質含量減少和骨質疏松[5]。其發病機制[6]:①高血糖時大量葡萄糖從尿液排出,滲透性利尿作用將大量Ca.2+、P.3-、Mg.2+離子排出體外而使其血濃度降低;低Ca.2+、低Mg.2+刺激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使甲狀旁腺(PTH)分泌增加,溶骨作用增強。②在成骨細胞(OB)膜表面存在胰島素受體,胰島素有促進骨細胞內氨基酸蓄積,刺激骨膠原合成和核苷酸形成的作用。胰島素缺乏使OB數目減少,活性降低,通過對骨細胞的多種代謝作用而影響骨的形成和轉換。胰島素可以興奮25-羥化酶,協同PTH調節α2羥化酶活性[7],抑制腺苷酸環化酶活性和環磷酸腺苷(cAMP)合成。cAMP刺激骨吸收,可使骨氨基酸減少,骨鹽沉積減少;胰島素還可抑制高血糖對骨髓源基質細胞衍生的成骨細胞分化和增殖的毒性作用[8]。因此,DM時存在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其可能是導致DO的主要因素之一[9]。③長期糖尿病引起腎功能損害時,腎臟12α羥化酶缺乏或功能受限,使1,25-(OH)2D3生成減少,腸Ca.2+吸收減少。④糖尿病合并神經血管病變時,加重骨的營養障礙。⑤胰島素可促進PTH、1,25-(OH)2D3、IGF-1(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對OB的作用,使其活性增加,自身分化成熟及膠原合成增加[10]。⑥DM患者長期的高血糖嚴重影響卵巢功能,雌激素分泌減少。現已發現,破骨細胞和成骨細胞表面均有雌激素受體,雌激素可直接作用于這些細胞,參與骨重建。雌激素可以抑制骨轉化和破骨細胞凋亡[11],刺激骨OPG的產生,此外它還抑制IL-6的表達,對TNF和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也有抑制作用,TNF和M-CSF可以促進破骨細胞的增殖和分化,由此推斷雌激素維持在一定水平可抑制骨的溶解作用。所以糖尿病時,由于機體雌激素水平顯著下降,骨重建的幾率急劇增加,導致骨質疏松。
免疫因素研究發現,T2DM患者存在體液和細胞免疫功能異常,易合并各種感染,胰島素缺乏或抵抗時,可導致免疫系統的調節異常,產生過多的前炎癥因子(IL-1、TNF-α等),其可促進破骨細胞的活化,加強骨吸收[12]。白細胞介素1(IL-1)是一種強烈的骨吸收刺激劑,可以抑制成骨細胞增殖,加強并放大骨溶解作用,TNF則可抑制破骨細胞凋亡,是破骨細胞的活化因子,因此也促進骨的吸收,IL-1和TNF的增加反過來又可刺激IL-6的分泌,三者相互作用進一步加重骨吸收[13],這是唐腦病骨質疏松癥發生的可能機制之一。IL-6由成骨細胞生成,可刺激破骨細胞的形成和分化,抑制破骨細胞凋亡,增加局部破骨細胞數目,誘導骨吸收。糖尿病患者血清中IL-6水平升高,促進破骨細胞形成,引起骨質吸收增多,此外2型糖尿病患者TNF-α,IL-1水平亦顯著升高,這此細胞因子共同起協同作用,促進破骨細胞形成,加速骨吸收。骨質破壞釋放的TGF-β、BMP、IGF、IL-1、IL-6等細胞因子又反過來加重骨吸收,從而導致骨質疏松。
糖尿病骨質疏松時,成骨細胞與破骨細胞之間的平衡被打破,一些細胞因子分泌改變,如PTH分泌增加,升高的PTH水平刺激骨骼貯藏鈣的動員;促進腎臟將25(OH)D3的轉換為1,25(OH)2D3,增加腸鈣吸收;刺激成骨細胞表面的PTH受體,以增加RANKL的表達。RANKL屬于TNF家族成員,可以在成骨細胞和基質細胞表面表達。它通過和前破骨細胞表面的RANK結合,誘導破骨細胞的成熟,促進骨吸收而造成骨質破壞。此外糖尿病患者OPG合成及分泌減少,也促使更多的RANK與RNKKL結合,OPG/RANKL/RANK系統之間的平衡隨之發生變化,破骨前體細胞進一步分化為成熟的破骨細胞,成骨細胞與破骨細胞之間的平衡失調,骨髓微環境中的平衡被打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從而導致骨質疏松的發生,其具體機制尚需進一步研究。
其他:尚有研究表明,糖尿病骨質疏松與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AGEs)、藥物治療、飲食和運動、性別、年齡、絕經年齡及病程、瘦素等因素密切相關,具體機制尚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Liu EY,Wactawski,Wende J,Donahue RP,et al.Does low bone mineral density start in post teenage years in women with type 1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3,26(8):2365-2369.
2 鐘麗娜.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07,13(7):219-221.
3 Schwartz AV,Sellmeyer DE,Strotmeyer ES,et al.Diabetes and bone loss at the hip in older black and white adults[J].J Bone M iner Res,2005,20(4):596-603.
4 韓寶玲,張揚,張鳳萍.2型糖尿病患者骨質疏松的臨床探討[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1,21(4):214-215.
5 馮玉欣,逄力男,董硯虎.糖尿病與骨質疏松的研究進展.國外醫學?內分泌學分冊,1999,19(3):132.
6 黃國良,張瑩.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的評價與對策[J].實用糖尿病雜志,2006,2(4):4-6.
7 Gop alak rishn an V,V ignesh RC,A runakaran J,et al.E ffects of glucose and its modulation by in su lin and estrad iol on BM SC d iferentiation into osteoblastic lineages[J].Biochem C ell B ioJ,2006,84(1):93-101.
8 孫雯雯,王立.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與胰島素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09,12(12):2119.
9 Nakamura T,Imai Y,Matsumoto T,et al.Estrogen prevents bone loss via estrogen receptor alpha and induction of Fas ligand in osteoclasts[J].Cell,2007,130(5):811-823.
10 Krum SA,Miranda-Carboni GA,Hauschka PV,et al.Estrogen protects bone by inducing Fas ligand in osteoblasts to regulate osteoclast survival[J].EMBO,2008,27(3):535-545.
11 劉伊輝,郭英,李愛英,等.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骨質疏松的多因素分析[J].山東醫藥,2006,46(20):62-64.
12 Hong DS,Angelo LS,Kurzrock R.Interleukin-6 and its receptors in cancer:Implication for translational therapeutics[J].Cancer,2007,110(9):1911-1928.
13 朱翔,章秋.糖尿病性骨質疏松及其影響因素.實用糖尿病雜志,2006,2(4):6-8.
[ZK)][HT][FL)][HJ]
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的保養與維護
[FL(3!@(0,0,0,40)K2]
李世革 朱榮瓊 鄭洪瓊
657000云南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供應室
關鍵詞 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 保養與維護 正常運行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005
一直以來,壓力蒸汽滅菌法都是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發生的主要手段,是熱力消毒滅菌法中效果最好的一種方法,適用于耐高溫、耐高壓、耐潮濕的醫療器械和物品的滅菌。臨床應用最廣泛、最經濟、滅菌效果最可靠的一種滅菌方法[1]。消毒滅菌工作質量直接影響到醫療安全和質量,是控制醫院內感染的基本措施和保障。隨著醫學事業的快速發展,醫療器械的不斷增加,器械的臨床使用、周轉率不斷提高,對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等環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的有效維護與保養,是保障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正常運行的重要預防措施。
2年來對4臺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的正確檢查及保養與維護,每天使用前進行1次常規的性能檢查、保養與維持。每周1次全面清潔及維護與保養,每個月1次徹底的清潔除垢及維護與保養。使用過程中發現異常立即停止使用并檢查處理。通過以上常規檢查及維護與保養,減少了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的維修次數,保證了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的正常運行。
保養與維護的措施
1次/日的保養與維護:每天設備運行前用擠干水的清潔不起毛的布巾擦拭滅菌室內、滅菌室外及消毒車,保持滅菌器的清潔、干燥:①進行安全檢查:滅菌器壓力表處在“零”的位置;記錄打印裝置處于備用狀態;滅菌器柜門密封圈平整無損傷;柜門安全鎖扣靈活、安全有效;滅菌柜內冷凝水排出口通暢,柜內壁清潔[2]。②能源、水源、蒸汽、壓縮空氣等運行條件符合設備要求。③消毒滅菌工作結束后。④關閉觸摸屏電源,切斷控制電源盒動力電源。⑤關閉蒸汽源,將進夾層和類內室的蒸汽閥門關閉,夾層中的蒸汽將自然冷凝水從夾層疏水閥中排出。⑥關閉水源,關閉供水閥門。
每周1次的全面清潔及維護與保養:①用中性洗凈劑清洗滅菌室內,滅菌室外及消毒車,然后用自來水沖洗干凈,最后用不起毛的布擦干。②把內室前部過濾網依附的纖維屑和沉積物清理干凈,以保證抽真空速率和冷凝水暢流以及溫度的指示與壓力吻合。
每個月1次的徹底清潔除垢及維護與保養:①滅菌室內每個月進行1次除垢。使用魯沃夫的水垢祛除劑。水:除垢劑1∶100ml、作用10分鐘后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再用不起毛的布擦干。最后用浸油的紗布擦拭室內。②滅菌室外及消毒車用中性洗滌劑清洗。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再用不起毛的布擦干,滅菌室外不銹鋼的部件用浸石蠟油紗布擦拭。
討 論
通過對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進行每天、每周及每月的維護與保養,并建立記錄本。質控人員監督執行,進行不定時的檢查維護與保養的措施及記錄情況。隨時保持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的清潔、干燥,按照廠家提供的說明書定期聯系相關部門檢查、維修。將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的故障消除在萌芽狀態,保證了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的正常運行。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消毒滅菌效果監測符合衛生部的標準,保證滅菌物品100%合格,保障了各科室無菌物品的及時供應,從而保證了醫療安全,提高了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小寒,肖少梅.基礎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15.
2 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ZK)][HT][FL)][HJ]
社區老年高血壓的發病現狀及管理
[FL(3!@(0,0,0,40)K2]
杜玉蕓
300454天津市塘沽傳染病醫院
關鍵詞 老年高血壓 社區 管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006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以及行為危險因素的不斷增加,老年高血壓的發患者數近年來呈不斷上升趨勢。高血壓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國高血壓具有“三高”和“三低”的特點,即發病率、致殘率、死亡率均較高,而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均較低[1],正嚴重影響著社區居民的健康,特別是老年人的健康,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社區人群特別是老年患者對高血壓危害人類健康的嚴重性普遍認識不足,開展與高血壓病相關的健康教育,加強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管理更顯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就社區老年高血壓患病特點和現狀進行分析,并如何加強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與管理做一闡述。
社區老年高血壓患病特點和現狀分析
臨床特點:老年高血壓多以收縮壓增高為主,脈壓增大,表現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血壓波動幅度加大,晨峰現象增多,易發生低血壓;晝夜節律消失者多,血壓常不穩定;靶器官損害及并發癥多,易發生突發心腦血管事件;老年高血壓更具有“三高”和“三低”的特點,即發病率、致殘率、死亡率高,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低。
老年高血壓的社區發病情況:如前所述,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行為危險因素的增加等,導致老年高血壓發患者數呈不斷上升趨勢。統計資料表明,我國老年高血壓發病存在著城鄉和地區差異性,且與體重指數、吸煙、職業、勞動強度、文化程度、生活習慣等因素相關。
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老年人對高血壓相關知識了解甚少,對高血壓危害健康的嚴重性認識不足;多數高血壓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3/4患者沒有進行正規治療;接受治療的患者未能規律、規范應用降壓藥物,血壓控制沒有達標;老年人群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均較低;老年患者自我保健意識差,不愿到社區及醫院看病,難以對疾病做到“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由于就診較晚,常已出現靶器官損害,影響了患者的治療和預后。
同時社區醫療衛生從業人員業務水平相對較低,對高血壓病防治知識掌握了解不深,對降壓藥物的種類、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經驗不足,醫學科學知識更新不及時。特別是缺乏對高血壓患者有效的治療管理,難以指導和幫助患者進行合理的行為干預和規范的降壓治療。
如何加強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管理
為了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有效預防和控制高血壓,作為與患者接觸最密切的基層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在早期發現老年高血壓患者、開展健康教育及做好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管理中,有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大量的循證醫學結果表明,高血壓病僅僅依靠醫院門診治療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重視并加強社區綜合防治干預。
提高醫務人員的業務水平:社區醫務人員要努力學習醫學基礎和臨床知識,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能力。要熟練掌握高血壓的病因、臨床分級,常見并發癥和合并癥、診斷和治療等。要熟練掌握降壓藥物的作用機制、分類、用法、注意事項以及不良反應,結合患者病情,考慮個體差異,合理選擇降壓藥物。要了解掌握高血壓防治新理論、新進展、新方法,使自己的專業水平跟上醫學科學快速發展的步伐。同時從事社區醫療工作還必須注意學習患者管理方面的先進知識,摸索總結符合社區實際的患者管理經驗,提高科學管理的質量和水平。
制定高血壓健康宣教計劃:針對個體制定健康教育計劃,開展高血壓防治知識宣教,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了解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從而提高患者對臨床降壓治療的依從性,增強臨床治療效果。要將治療、護理、預防視為一個整體,準確地捕捉患者的需要,尋找相應對策開展健康教育。應使患者在疾病各個階段得到最好的、最合適的健康教育,達到預期的目標。健康教育的內容還應擴大到患者家屬、親朋好友,乃至社區所有健康人群,使更多的人能了解高血壓防治知識,幫助老年高血壓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樂觀的心理狀態,有效控制高血壓,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
健康教育的方法:①隨機性教育:即定時給患者灌輸相關知識,在給患者進行治療、護理或交談時均可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②座談式教育:針對重點患者給予談話教育。③書面教育:發放高血壓健康教育宣傳冊。④舉行小講座:定期在社區內舉行高血壓防治知識講座。⑤利用黑板報進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內容:
⑴高血壓病的基本常識:①規范測量血壓的方法。②高血壓的分級及危險度分層。③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值<140/90mmHg,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目標值<130/85mmHg。
⑵飲食指導:予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飲食,維持飲食中足夠的鉀、鈣、鎂。食鹽攝入量低于5~6g/日。對于肥胖患者,應限制總熱量的攝入,使其體重控制在理想范圍內。控制飲酒,少食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料。
⑶用藥指導:指導患者正確服藥,一般先從小劑量開始,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劑量。社區醫生、護士定期為患者測量血壓,督促患者堅持長期合理用藥。高血壓病往往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服藥,很多患者一旦達到正常標準就停止吃藥,這是十分錯誤和危險的。如果在服藥過程中降壓效果不佳,原則上應小劑量開始加服另一種藥物,直至血壓恢復正常或經醫生指導,調整治療方案。如服藥過程中血壓下降過快,同時伴有頭暈等腦部缺血癥狀時,應積極尋找原因,減量或更換降壓藥物。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告誡患者按醫囑服藥,不要突然停藥。對于服用維持量的患者,根據老年高血壓值的晝夜波動的規律性,盡量避免22:00~6:00服藥,以防使血壓更低,甚至引起腦血栓形成。
⑷運動指導:老年高血壓患者應根據所能承受的運動量進行適當的運動,如散步、做健身操、慢跑步、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運動持續時間初始10~15分鐘,一般30~45分鐘。運動應持之以恒,并遵循個體化原則,循序漸進,逐漸延長運動時間,增加運動強度。活動后心率應3~5分鐘之內恢復正常,以自我稍感疲勞為宜,不要盲目追求運動強度。
⑸心理指導:老年人由于退休在家,年老體弱,容易產生“無用”感,加重悲觀情緒,容易使情緒不穩定,導致血壓波動。應注意控制情緒,消除引起血壓波動的因素,如焦慮、生氣。做到性情開朗,情緒穩定,避免大喜或大怒,正確對待周圍發生的事情,養成良好的心理狀態,對控制高血壓有很大的幫助。
⑹其他指導:①注意勞逸結合。②防止大便干結。③保證充足的睡眠。④戒煙限酒。⑤定期做健康體檢。
加強高血壓病的管理和隨訪
建立老年高血壓患者個人及家庭健康檔案,了解掌握患者及家庭的相關情況,對患者實行動態專案管理。定期隨訪,按照患者血壓情況實行分級管理,每月隨訪≥1次,對患者血壓進行檢測,并教會患者自測,及時指導用藥并詳細做好隨訪記錄(血壓值、服藥狀況、服藥不良反應等)。老年高血壓患者實行分片包干責任制,醫生或護士對片區內患者進行責任制管理,并提供電話指導和隨時訪視服務[2]。通過高血壓患者的規范管理和定期隨訪,保證高血壓治療的有效率、連續性和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提高老年高血壓的控制率,減少相關合并癥和并發癥的發生,改善老年患者的預后。
總之,高血壓病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其發病率、致殘率及死亡率均較高,必須引起高度關注。大量的實踐證明,控制高血壓最有效的方法是注重健康教育和加強社區治療和管理。只有建立完善的社區防治與管理體系,建設有一定專業能力和責任心的管理隊伍,健全老年高血壓管理的科學制度和規范,才能有效提高高血壓病的防治效果,改善我國高血壓發病的“三高、三低”現象,降低高血壓相關心腦腎血管病的發病率,切實提高社區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對于原發性骨質疏松的治療仍以藥物為主,所以要廣泛使用抑制骨吸收的藥物,如鈣劑、雌激素、降鈣素等:另一類是促進骨形成藥物,如氟化物、二膦酸鹽類、甲狀旁腺素等。
鈣劑 主張青少年時,日進鈣(元素鈣)1 000~1 200 mg,成人每日800~1 000mg,絕經后婦女每日1 000~1 500mg。
雌激素 是防止婦女絕經后骨丟失的首選藥物,主要通過抑制骨吸收及再建骨代謝平衡。目前常用的有尼爾雌醇、安宮黃體酮、利維愛和倍美力片等,
降鈣素 它的快速作朋可以抑制破骨細胞活性,緩慢作用可以減少破骨細胞的數量,有止痛、增加活動功能和改善鈣平衡的作用。鮭魚降鈣素(密蓋息),50 U隔日或每日肌肉注射1次;200~400 U/日噴在鼻黏膜。鰻魚降鈣素(益蓋寧),10U/次,2次/周,1次/周,肌內注射。不良反應有惡心、面部和雙手潮紅發熱感。但價格昂貴,難以普及。
維生素D 維生素D及其代謝產物,可以促進小腸鈣的吸收和骨的礦化;活性維生素D可以促進骨形成,增加骨鈣素的生成和堿性磷酸酶的活性。活性維生素D有羅鈣全(0.25 u g/次,1~2次/日)和α-D3(0.25~1ug/只)。
二膦酸鹽類 是20世紀80年代開始用于臨床的新型骨吸收抑制劑。目前已有羥乙膦酸鹽(依替膦酸鹽)、氯甲二膦酸鹽(骨膦)、帕米膦酸鹽、阿侖膦酸鹽(福善美)、替魯膦酸鹽、利塞膦酸鹽等品種。其中阿侖膦酸鹽于1995年獲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批準,用于絕經期后婦女骨質疏松。為有利于藥物吸收,并減少對食管的刺激,應空腹服用,并飲溫開水500~1000 ml,半小時后方可進食。應避免與鈣劑同服。
氟化物 直接作片于成骨細胞刺激骨形成。目前臨床上應用的特樂定,其成分有單氟磷酸谷氨酰胺和葡萄糖酸鈣及枸櫞酸鈣,每片含氟5mg和元素鈣150 mg,3次/日,1片/次,嚼碎后吞服,可與飯同服。
骨質疏松藥物治療方案
單純鈣劑服用 現在市面常見而可選用的制劑有:鈣爾奇D(每片含元素鈣600 mg+維生素D 125 IU)、凱思立D(每片含元素鈣500 mg+維生素D200ID)、凱思立(每片含元素鈣500mg)、樂力(每片含元素鈣500 mg+維生素D200IU)。服用方法為1片/日(餐時或晚上睡前)。服后飲點水,增加吸收(這些是碳酸鈣劑,是符合要求的)。
激素替代療法+鈣劑 鈣劑選用上述產品。激素替代療法可選用:①倍美力:天然結合型雌激素0.625mg/片。用于單純雌激素療法。適合子宮切除后或需單純雌激素治療的婦女。每晚1粒,口服。②倍美安:每片含天然結合型雌激素0.625 mg+醋酸甲孕酮2.5 mg。為連續聯合療法,免除周期性出血。適合絕經后婦女。每晚1粒,口服。③倍美盈:天然結合型雌激素0.625 mg+周期性醋酸甲羥孕酮5 mg。為連續序貫療法。保持規律性出血周期。適合圍絕經期婦女。每晚1粒,按服藥說明順序口服。④倍美力:0.3 mg/片,單純雌激素療法,適合子宮切除后或需單純雌激素治療的婦女,在適應0.625 mg的倍美安常規劑量前的過渡劑量。每晚1片,口服。⑤諾康律:每個口歷盤包裝含28片藥。12片藍片(2 mg 17β-雌二醇)、10片白片(2 mg17β-雌二醇+1mg醋酸炔諾酮)、6片紅片(1 mg 17β雌二醇)。每晚1片,按順序服用。這是連續序貫療法,使月經周期規律。適用于圍絕經期。⑥諾坤復:每個門歷盤包裝含28片,每片含1mg 17 β-雌二醇。為單純雌激素療法。適合子宮切除或需單純雌激素治療的婦女。⑦諾更寧:每個日歷盤包裝含28片藥,每次1片口服(每片含2 mg 17β雌二醇+1mg醋酸炔諾酬)。為連續聯合單純雌激素療法。免除月經周期,適合絕經后婦女。⑧利維愛(7-甲基異炔諾酮):是一兼有雌激素和孕激素(低)特性的合成化合物。2.5 mg/片。每晚睡前半片(中國人)或每隔晚1片,為連續聯合激素替代療法。適于絕經后或老年婦女(>65歲,因為無出血,無刺激組織)、其他激素替代療法有嚴重不良反應者、子宮內膜異位(不刺激子宮內膜)者。⑨雄激素:只有睪酮或雙氫睪酮才可用來防治老年性骨質疏松。現在認為11酸酮(安雄)口服最好,可40 mg/日或2片/日,較安全。但每半年要查前列腺觸滲或B超檢查1次。
60歲是中老年交替的關鍵時期,許多人在這個時候會受到來自健康方面的困擾,然而,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在60歲的時候仍然擁有30歲的心臟,身體狀況一切良好,這關鍵在于他們有比較強的保健意識。
健身不能只爬樓梯:60歲的人應加強有氧鍛煉,首推的鍛煉項目是快步走,因為快步走既能提高心肺功能,又很安全。快步走必須要達到一定的量才能管用,最好每周至少3次,隔天鍛煉1次就可以,但每次必須要保證快走30分鐘以上。除了快走以外,還可以是爬山、騎自行車等。很多保健專家不贊成60歲的人將爬樓梯作為常規的鍛煉項目,因為經常做爬樓梯的單一動作,極有可能會損傷膝關節。
霧霾天不晨練,戒煙防污染:60歲以上的人肺病發生率高達14%,尤其是患慢阻肺的人越來越多。臨床的藥物和手術治療是一種被動的治療方法,最有效的方法還是戒煙。另外,由于霧天也是慢阻肺發作的誘因,因此,有晨練習慣的人在霧天暫時停止到戶外晨練。哮喘也是一種最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病發時最好讓病人吸入濕化氧氣,以緩解氣管過于干燥的癥狀。
防癡呆從60歲前開始:一般來說,預防老年癡呆應該從60歲前就開始。當然,及早排除一些危險因素完全可以預防和推遲老年癡呆的發生。情緒抑郁是患癡呆的一個先兆。應該盡量避免高強度輻射以及大量吸煙、飲酒。還有非常關鍵的一點,那就是55歲以后應該測試記憶力,作為常規檢查的一部分。預防老年癡呆在飲食上應該注意多吃一些補充大腦營養的食物,比如深海魚類,少吃高膽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多一些清淡飲食。
骨質疏松可以晚來:良好的營養狀況和個人生活習慣等干預作用可以延緩骨質疏松的進程,并可降低和減輕其并發癥。概括來說,防治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適量的蛋白質和熱量為骨骼生長所必需,但過量蛋白質可引起尿鈣排出量增加。平時應注意選擇含鈣高的食品,如奶制品、豆制品、芝麻醬、海米等。要注意富含維生素D、維生素K、維生素C、維生素A及微量元素的食物補充,包括魚肝油、沙丁魚、蛋黃、動物肝臟、紅、黃、綠葉蔬菜等。要多曬太陽,避免大量吸煙、飲酒、喝咖啡、可樂等。對骨關節最有好處的運動就是游泳,因為在水里人體與地面是平行的,受浮力作用的影響,在水中身體的各個關節基本上不負重。
五谷雜糧能保動脈彈性:動脈硬化從我們每個人出生時就有,隨著年齡的增加,動脈硬化會逐漸加重,60歲后病態反應比較明顯。適當的預防可以使動脈硬化的程度變得相對緩慢。主要措施之一是從60歲開始,每半年就要做一次體檢,及早發現疾病,此外還要注意控制體重以及控制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的“三高”癥狀。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開朗、愉快。尤其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節制煙酒。
清茶淡飯最養胃:60歲左右的人群胃病發病率比較高,且男性是女性的3倍左右。為防止胃炎及胃癌的發生,必須盡量避免食用高鹽食物。即使是從保護胃黏膜的角度來看,食物也是宜淡不宜咸的。要防止胃病除了以上所述外,還要控制煙酒,注意不要暴飲暴食。注意勞逸結合,因為胃功能是受神經系統支配的,精神過度緊張或過于疲勞都會導致潰瘍等胃腸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