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6 10:39:5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防止電磁輻射的方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中國移動通信基站;整改判定方法;輻射超標
一、前言
移動事業發展促進了城鄉經濟發展,也方便了人們生活需求。但由于移動通訊基站的特點是對環境開放,造成了一定的電磁輻射污染。新聞媒體對此危害也做了大量報道,人們對移動通訊基站的存在越來越感到不安,投訴上訪事件逐年增加,嚴重干擾了公眾正常生活與社會穩定。通過對電磁輻射測試方法進行分析,指出移動通訊基站的整改建議及防治措施。
二、移動通訊基站現狀及概述
移動通訊在我國迅猛發展,改善了我國通訊落后的狀況,促進了經濟發展,但由于面對開放環境,也造成了大幅度的環境污染。其中以放射性、輻射、震動噪音為主。世界衛生組織將此污染列為全球第四大污染。移動通訊基站遍布城鄉各個角落,在媒體播放了相關電磁輻射的新聞后,個別家庭甚至用鐵皮封鎖門窗,也有人反應出各種疾病。在鐵嶺市還出現了破壞移動基站設施等不良現象。在丹東,有居民控告移動基站導致身患白血病等等。近幾年,移動基站建設嚴重影響了公眾生活和社會安定。但是移動基站到底會不會對人身體造成傷害,一直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面對蓬勃發展的移動技術,人們工作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享受移動帶來的便利時,人們開始對電磁輻射與移動基站建設產生不同爭議。破壞施工、與施工單位產生沖突等現象屢禁不止。許多移動基站在建設中被迫拆除。類似的問題阻礙了移動事業發展,影響了社會團結。
三、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的影響
在不了解輻射的基礎上,人們對輻射有一定的抵觸情緒。其實人一直生活在電磁輻射之中。地球自身就是充滿熱輻射、電磁輻射的磁場,雖然電磁輻射隨處可見,但絕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事物。當電磁輻射被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會對人體有益。如增加微循環防止炎癥發生等。但在一些特殊場合,電磁輻射就會影響到人的身體健康也會造成電磁污染。移動通訊基站作為最重要的設施,雖然通過電磁波來傳遞信息,但其危害遠遠低于正常危害強度。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移動信號電磁輻射得到了一定的控制。還不能與人體健康和電磁污染進行聯系。由于不同年齡的人的承受能力不同,因此不是所有人都會因為電磁輻射影響身體健康。
四、移動通訊基站電磁輻射判定
為了保障公共健康,防止電磁污染,大力開發電磁技術,國家以兩個技術標準出臺了相應的管理指標。當電場強度小于12V/m或密度小于40μva/cm2時為正常安全標準。此時的電磁輻射強度完全小于電腦輻射與電視輻射。由于移動通訊基站天線與居民住所存在一定的距離,同時會在空中衰減。因此,當高度處在安全值以上時,不會對附近住戶造成健康污染。
(一)移動通訊基站與輻射強度關系
通訊者在移動過程中保持穩定清晰的通話,是建立在移動基站與手機的無線信道傳送之上的。為了確保通信質量,通信基站與手機之間利用計算機控制程序,自動調節電磁輻射功率以及動態信道的靈敏度,實現了局域切換、智能登記等功能。根據其通訊原理,BTS基站內的覆蓋范圍為700左右,距離通訊基站越遠,信號強度越強。有實驗證明,當手機與通訊基站距離700米是,信道功率為13W,而距離接近200米時,發射功率為0.1W[1]。由此可見,通訊基站的密度越高,電磁輻射的強度就越小,而在手機使用過程中,越接近通訊基站電磁輻射越小。
(二)移動通訊基站電磁輻射超標原因
首先,當基站內發射天線與建筑物距離較近時,發射天線主瓣正對建筑則功率值超標。如,當發射機功率為20W,基站網為900MHz的時候,扇區電磁波功率會超過國家規定的密度值。
其次,移動通訊基站建設不合理。在移動通訊基站建設過程中,為了避免臨近基站的信號干擾,往往天線都會形成一定的俯角,如果角度不合理,就會造成電磁輻射污染[2]。如,當移動基站位于公寓頂,但會形成11°角且與對面居民樓距離接近15m時,檢測結果會在9.6μva/cm2以上,超過工程項目規定的數值因此嚴重超標。
最后,本底電磁輻射超標。由于電磁檢測以從何場強為主,如果基站是建設在電視臺或尋呼臺周邊,都會顯示電磁輻射超標。因此,在基站建設過程中首先要對地理環境進行分析,在已經超標的地點,不適合建設移動通訊基站。
五、超標移動通信基站的整改方法
首先,以新帶老,合理選擇建設位置。運營商在選址階段,要根據網絡覆蓋情況及信號覆蓋情況,最大限度的避免信號疊加,淘汰老基站,與城市發展相結合,加強分析環境影響規劃,避免對環境對公眾造成電磁輻射污染。選址前應首先考慮基站周圍是否有電磁輻射體和高層建筑,基站要盡量避免建在幼兒園、學校、醫院、養老院等環境敏感地區[3]。
其次,合理假設天線。對于基站超標原因中發現,天線架設不合理不僅會造成環境污染,也會影響高層住戶的身體健康,因此,天線假設要使用增高架,與樓體保持一定的距離[4]。
最后,認真遵守移動通訊建設項目中,環保理念與環保規定,盡量考慮人們心理承受能力。由于人精神因素和承受能力不同,因此在基站建設過程中,要設計合理的建設位置,避免影響群眾生活,避免出現對立情緒。如,當基站天線安裝在用戶距離較近的位置時,即使數據小于國家標準,居民還是很難以接受。這就需要有關部門主動履行環保職責,公開監測數據打消居民顧慮[5]。加強宣傳緩解矛盾,尊重公民知情權力,積極解釋和宣傳電磁輻射相關知識,環保部門要努力化解社會矛盾,確保運行商在建設過程中將電磁輻射范圍控制在國家規定范圍之內。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移動通訊基站電磁波基本處在安全范圍之內,因此公眾不必過于擔心健康問題。只要以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的角度來分析了解電磁輻射,就會發現電磁輻射其實并不可怕。公眾要相信移動通訊企業的鄭重承諾,肩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常廣亮,鄒澎,孫漢卿.通信基站電磁輻射測量系統設計[J].安全與電磁兼容,2011,02(05):121-123.
[2]李少婷.武漢市GSM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調查[J].輻射防護通訊,2010,06(06):1002-1004.
[3]張海鷗,潘超.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時空分布及衰減特征[J].電力環境保護,2011,09(12):22-24.
1.距離電磁輻射源1.5米以上。
2.盡量縮短接觸家電時間。
3.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于集中,特別是電視、電腦、電冰箱不宜集中擺放在臥室里。
4.當電器暫停使用時拔掉電源。
5.佩戴心臟起搏器的患者以及抵抗力較弱的孕婦、兒童、老人等,較長時間接觸電器時,最好穿上阻擋電磁輻射的屏蔽防護服。
6.在手機響過一兩秒或電話兩次鈴聲間歇中接聽電話。
此外,針對不同的家用電器,還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防電腦電磁輻射
電腦是家庭電磁輻射最大的污染源,因此,要格外地加以重視。
合理放置
①電腦最好放置于家人活動較少的房間里,這樣在使用電腦時,其他人就會減少受到危害的可能。②盡量別讓屏幕的背面朝著有人的地方,因為電腦輻射最強的是背面,其次為左右兩側,屏幕的正面反而輻射最弱。③將顯示器盡可能向后推,以能看清楚字為準,至少也要與眼睛相距50厘米到75厘米的距離。④電腦桌下方常常有一堆電線及變壓器,要盡可能地遠離你的腳。⑤操作電腦時,椅子的高度以眼睛向下視與屏幕成30度角為宜。
選用防護屏
質量合格的防護屏,具有防輻射、防靜電、防強光等多種作用。選用電磁輻射復合型抑制織物制成的防護屏,或選用不銹鋼纖維織物制成的防輻射罩,可達到良好的防護效果。當然,有條件的最好選擇液晶顯示器,因為液晶顯示器的電磁輻射很小。
注意室內通風
科學研究證實,電腦的熒屏能產生一種叫溴化二苯并呋喃的致癌物質。所以,放置電腦的房間最好能安裝換氣扇,倘若沒有,上網時尤其要注意通風。
防冰箱電磁輻射
電冰箱是廚房中一個高磁場的所在,所以,應盡量避免在冰箱工作時靠近它,即使在取食物時也應盡量避免在冰箱工作時打開冰箱。另外,如果冰箱的散熱管灰塵太多,電磁輻射也就越大。所以,經常用吸塵器把散熱管上的灰塵吸掉,提高其效率,也是減少電磁輻射的有效方法。
防音響電磁輻射
有些家庭為了方便欣賞音樂,喜歡將組合音響放置在臥室里。而一套組合音響的磁場可高達150mG以上,因此,組合音響最好不要放置在臥室里。原則上任何電器用品都應該遠離你的床鋪。有人總抱怨睡眠質量不好,其實很可能就是床鋪附近放置的電暖器、電風扇、空氣清新機、空調等電器在作怪。
防低壓電源電磁輻射
帶變壓器的低壓電源一般磁場都很高,手機充電器、便攜式單放機在插座上的變壓器磁場也較高。所以,在使用這些帶變壓器的低壓電源時應與之保持一定的距離。
防相鄰電器的電磁輻射
論文關鍵詞:計算機 電磁輻射 信息安全 TEMPEST
論文摘要:利用電磁學的方法分析了計算機電磁信息輻射的原理?引入偶極子分析計算了計算機電磁信息輻射場的頻譜與場強;研究了計算機電磁信息輻射接收機的接收原理?進一步定量分析了輻射場強與接收機帶寬、噪聲系數、接收天線定向性和增益之間的數值關系;闡述了計算機電磁信息泄露的方式和途徑?概括了基于實際的軍隊計算機應用中電磁信息安全與防護的主要手段。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微型計算機的普及應要處理、傳輸、存儲的軍事機密的安全構成了嚴重的用?計算機已成為目前最關鍵、應用最廣泛的信息處威脅?給國家和軍隊造成重大損失。理、傳輸和存儲的電子設備。軍隊指揮自動化、國防為了確保涉及軍事機密的信息的處理、傳輸、存工程的通訊與指揮、現代化的武器裝備以及智能化儲更安全有效?就必須重視軍用計算機的電磁信息的信息技術產品等無不與計算機有關。由于計算機安全與防護?研制、開發和使用防信息泄漏的計算的特殊構造方式?它在工作時?會向周圍空間輻射電機。在計算機信息安全領域?電磁信息輻射的研究磁波?這些電磁輻射信號包含豐富的頻譜資源?攜帶屬于TEMPEST(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Pluse Em-大量有用信息?一旦被敵方接收并破譯?就對計算機anationStandard)的研究范圍。
1電磁信息泄露原理
1。1計算機輻射原理
麥克斯韋于1846年歸納出了麥克斯韋方程組。根據麥克斯韋方程組(方程組(1))可知?電路中只要有電流的變化就會有電磁波的產生?任何時變電磁場都會向四周空間輻射電磁信號?任何載有時變電磁信號的導體都可作為發射天線向周圍空間輻射電磁信號。
由公式(2)、()3可以看出?偶極子所載信號幅度越大?頻率越高;功率越大?輻射場強越強;信號波形越尖銳?其頻譜越寬;高頻分量越豐富?其輻射場強越強。
計算機系統的主要硬件有主機、顯示器、鍵盤、鼠標、打印機和其他外設備?電源線、主機與外設備間的互連線纜(信號線、數據線和控制線)?連接主機、外設備與互連線纜的連接器。計算機電路組成復雜?各個部件以及各種時鐘電路都存在電磁輻射?產生攜帶大量信息的輻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就通過計算機的主機、外設備、線纜和連接器向周圍空間輻射?產生的電磁信息泄漏伴隨計算機對信息的接收、處理和發送的全過程。
從信息種類來分?計算機電磁輻射信息包括視頻信息、鍵盤輸人信息、磁盤讀寫信息等。從輻射部件來分?計算機的電磁輻射可以分為處理器的輻射、通信線路的輻射、轉換設備的輻射、輸出設備的輻射等。
從輻射方式來分?還可以分為一次泄漏和二次泄漏。對于處于復雜電磁環境中的計算機?周圍的電磁波接收和發射裝置有可能成為計算機二次泄漏輻射的載體。如果計算機輻射信號以某種形式藕合到計算機周圍的發射電路中?它以兩種形式二次發射出去:輻射信號藕合在放大器的前級?被放大器直接放大發射出去;輻射信號藕合在混頻器前級?與發射機內的本振經混頻器混頻再經放大器發射出去。二次泄露輻射的強度可能超過一次泄漏的輻射強度?降低了計算機設備的防護等級?增加了信號泄露的危險。
1.2計算機輻射信息的接收
計算機工作時產生的極其豐富的諧波資源可達兆赫茲(GHz)以上?電磁輻射最強的頻帶范圍一般在20~so Hz之間?計算機的串口、并口、線纜和連接器?其信息泄露的帶寬一般較低?約在01 MH:?只要接收機的帶寬大于01 MHz?就能有效地接收計算機的輻射信息。計算機視頻信息的電磁輻射較為嚴重?隨著顯示器的分辨率越來越高?輻射的頻率范圍也越來越寬?輻射強度也不斷增加?被接收還原的可能性也不斷增大。1958年?vna.Eck在論文中提出?可以在1儀x〕m處接收還原視頻信息?20世紀90年代英國人稱可以在160 m接收還原視頻信號。其余部件的輻射?在滿足接收機條件的情況下?
當確定了接收機的帶寬B、接收機的噪聲系數凡、接收機天線的定向性D(或者增益G)?便可以確定接收機能接收到的最低場強?只要大于最低接收場強的計算機電磁輻射信號均可以被接收機接收。
2安全與防護
為了降低計算機電磁輻射信息泄露的危險?確保涉及軍事機密的信息的處理、傳輸、存儲更安全有效?必須采取安全防護措施。目前的計算機防電磁信息泄露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3種?即信號干擾技術、電磁屏蔽技術和TEMPEST技術。
2.1信號千擾技術
信號干擾技術是指利用相關原理?將能夠產生噪聲的干擾機放在計算機旁?把干擾機發射出來的噪聲電磁波和計算機輻射出來的信息電磁波混在一起?通過不同技術途徑實現與計算機輻射信息的相關聯?并產生了大量與計算機相同頻譜特性的偽隨機干擾信號?使干擾信號與計算機設備的信息輻射混合在一起向外輻射?所以能破壞原輻射信號的形態?降低輻射信息被接收后還原的可能。它具有造價低廉、移動方便、體積小、質量輕等特點?是目前國際上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防泄漏措施。
信號干擾技術主要是針對計算機的視頻輻射信息泄漏采取的一種防護措施?缺點是干擾機的干擾噪聲(白噪聲)和計算機的輻射信號(主要是視頻信號)的特性是不同的?可以被接收者區分開?提取到其中的有用信息。而且?信號干擾技術多采用覆蓋式干擾信號?容易造成電磁污染和防護對象單一。
2.2電磁屏蔽技術
電磁屏蔽技術是利用電磁屏蔽原理?將計算機關鍵部分用特殊材料包起來?抑制近場感應和遠場輻射、中斷電磁輻射沿空間的傳播途徑?是解決電磁信息泄漏的重要手段。
電磁屏蔽有雙重作用:減小電磁輻射泄漏;防止外界電磁干擾。屏蔽方法有多種?根據不同需要可以采用整體屏蔽、部件屏蔽和元器件屏蔽。如:屏蔽電纜、屏蔽電路、屏蔽機柜、屏蔽室等。屏蔽效果與材料性能、輻射頻率、屏蔽體結構和輻射源的距離等有關。屏蔽體都需與大地相連?為屏蔽體上的電荷提供一條低阻抗的電氣泄放通路。電磁屏蔽的效果與屏蔽體接地的好壞密切相關?一般屏蔽體的接地電阻都要求。從使用的效果來看?屏蔽室更理想?好的屏蔽室可使信號衰減60一140dB?缺點是造價高。采用電磁屏蔽的方法防止電磁輻射泄漏時?并不是所有的設備和元器件都能完全封閉在屏蔽室?內。比如?電源線、信號線等均與外界有聯系?輻射電磁波可以通過傳導方式傳到屏蔽室外造成信息泄漏。
2.3 TEMPEST技術
TEMPEST技術即低輻射技術?是指在設計和生產計算機設備時?對可能產生電磁輻射的元器件、集成電路、連接線、顯示器等采取防輻射措施?從而達到減少計算機信息泄漏的目的。前景較好的是紅、黑設備分離技術。采用紅黑分離技術制造紅黑分離式計算機?是指在系統設計中引人紅黑工程概念?將計算機設備上的信號分為紅黑兩種信號?紅信號是指能被接收破譯?并復現出有用信息的信號;黑信號是指即使被接收到?也不能復現出有用信息的信號。把紅信號與黑信號完全隔離開來?然后對隔離后的紅信號采取特殊處理措施?使其達到防電磁信息泄漏極限值的要求。在計算機設備中?相應地也定義了紅設備、黑設備等概念。紅設備是處理保密數據信息的設備?黑設備是處理非保密數據信息的設備。
紅黑設備之間是不允許進行數據傳輸的。通常是在兩者之間建立紅黑隔離界面?僅僅實現黑到紅設備之間的單向信息傳輸。
軟件TEMPEST技術191是國外近年發展起來的新的電磁防護技術?基本原理是通過給視頻字符添加高頻“噪聲”并伴隨發射偽字符?使敵方無法正確還原真實信息?而我方可正常顯示。它替代了過去由硬件完成的抑制干擾功能?成本較低。采用TEM-PEST技術的防護型TEMPEST計算機?使用軟件來控制計算機輻射信號的發射?同時加入了專用的攻擊程序?當有人企圖截獲信息時系統能自動保護并進行自衛反擊。
關鍵詞:輸電線路;電磁環境;電磁污染
中圖分類號:TM7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2)19-0123-03
我國雖是能源大國,但能源分布較為集中,地區之間分布極不均勻,大部集中在西南地區,其次在中南地區,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的水能資源較少。近年來,為了解決能源分布不集中的重大問題,我國輸變電工程迅速發展。另外,我國人口眾多,城市人口比較集中,由于人口的高負荷,輸電線路進入人口密集地區已經無法避免,隨之而來的是輸電線路對居民及其周邊環境的影響問題。輸電線路周邊的居民長時間在電磁場環境中生活、工作,這是否會影響居民的健康,此問題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近年來,國內外對環境問題都十分關注。我們在大力發展電力工業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生態環境問題,要在保持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進行電力工業的發展。因此,筆者以輸電線路的電磁環境為背景,深入分析了電磁環境對居民的影響因素和影響程度,認為電磁環境對人的影響程度可控制在醫學上認可的幅度,以期為輸變電設施的建設和電磁環境的改良做出貢獻。
1 輸電線路電磁環境
1.1 輸電線路電磁環境的影響因素
電磁環境是指在給定的場所內,所有電磁現象的總和。電磁環境的主要影響因素是電磁輻射,所謂的電磁輻射就是指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從輻射源發射到空間的一種現象。對生活環境有影響的電磁輻射可以分為天然電磁輻射和人為電磁輻射兩種。大自然中如雷、電等一類的電磁輻射被歸為天然電磁輻射類,而人為因素造成的電磁輻射污染則主要包括脈沖放電、工頻交變磁場、微波、射頻電磁輻射等。輸電線路電磁環境屬于人為因素造成的電磁輻射。
1.2 輸電線路電磁環境限值
為了將電磁輻射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各國都制定了相應的電磁輻射控制標準。電力工業中的工作人員由于要長期在電磁輻射下進行作業,為了保護他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國也都制訂了安全作業標準。另外,為保障居民免受電磁輻射的不良影響,各國還制訂了電磁輻射環境衛生標準;為了防止電磁輻射對電子設備的干擾,各個國家也制定了線路環境的規定,給出線路周圍允許的工頻電場、無線電干擾、可聽噪聲限值以及高次諧波的影響限值。如:《500kV超高壓送變電工程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范》規定:公眾全天輻射工頻限值為80A/m(0.1mT);《電磁輻射防護規定》中又規定:在一天內,任意連續6分鐘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應該小于0.02W/kg。
2 輸電線路電磁環境對生態和人預期的影響
2.1 可聽噪聲
輸電線路電磁環境產生的可聽噪聲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在輸電線路的鋪設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施工的噪聲和建設材料運輸的噪聲。這種噪聲是短暫的,而且在施工過程中如果注意施工方式和施工時間,這種噪聲是可以避免的。第二個方面是在輸電線路運行時,因為周邊空氣的電離產生了電暈,此時電暈的放電會產生噪聲。這種噪聲會隨輸電電壓等級的提高而增大。有寬頻帶噪聲和100赫及其整數倍的純音兩種。輸電線路電暈引起的噪聲與天氣的關系十分密切。雨、霧、雪等惡劣天氣時,可聽噪聲就會變得很大。在兩種噪聲中,引起人們煩惱的主要是無規噪聲,在實際的線路建設中,要重點進行無規噪聲的防護。
2.2 電磁污染
輸電線路電磁環境中的電磁污染主要是對通信線路的干擾和危害。由于輸電線路中存在著靜電耦合作用,其電場會在附近的通信線上產生靜電感應。如果三相導線換位不對稱,就會產生感應電壓,此時就可能對正常的通信造成干擾。另外,如果產生的感應電壓形成短路電流,還有可能危及設備,嚴重者有可能危及人員生命。防止此類危害的方法是在系統中設置完備的保護設施。電磁污染除了會對通信線路產生干擾和危害外,還可能對無線電、電視等設備產生干擾。科學研究表明,輸電線路產生的工頻交變磁場隨著距離的增加會很快衰減。在輸電線路200米以外的地方,干擾就會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2.3 居民身體健康
電磁環境對人體的影響根據時間可以分為短期影響和長期影響兩大類。其中,短期影響又分為毛發顫動和電擊兩種。毛發顫動一般不會造成機體損傷,但有時會對人產生一定的心理影響。而電擊是由于帶電體上積累的電荷在短時間內釋放造成的。在放電量超過了25mJ時,就有可能對人體造成損傷,更有甚者會危及生命;長期影響是由于從業人員或居民長期處于電磁環境中而帶來的影響,一般較低的電磁場不會帶來影響。研究表明,電磁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其機理是使機體細胞發熱。被機體吸收的功率隨頻率增加而增加,當頻率超過諧振值以后,吸收功率又會隨著頻率增加而降低。受損傷的機體主要是血流量少的部位,如眼睛和大腦等。這是因為血流量少的情況下,機體部位自然冷卻的作用會減小。在電磁輻射的強度加大時,機體受輻射的時間加長時,影響都會隨之加大。人體出現的主要病理表征有頭痛、疲倦、反應遲鈍、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等。
3 消除不利影響的措施
3.1 輸電線路的建設
為了減少電磁環境對人類和周邊環境造成的影響,可以將輸電線路的鋪設選擇在居民相對稀疏、環境資源較小的地方,以不損害現有的生態資源為前提,同時受水災、地震等自然災害較小。在輸電線路的建設中,可以優先選用本地居民,因為減少外來人員可以減少運輸,這樣對短期的可聽噪聲以及運輸噪聲污染的減少都有重要作用。在施工過程中,要采用合理的建設時間和施工方式,盡量減小對居民和周邊環境的影響。而維護和施工人員也要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如穿屏蔽服裝等。
賽格貝克患的是一種名為電磁輻射過敏的病癥,這意味著如果受到諸如電腦、電視以及手機等家用電器發出的電磁輻射,身體就會產生劇烈的反應。常見的癥狀有皮膚灼燒、渾身麻木以及眩暈惡心、頭痛失眠以及意識不清等。
瑞典是世界上唯一將電磁輻射過敏癥歸于功能的國家,而賽格貝克的經歷對這個國家制定相關的政策具有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據官方統計的數據顯示,瑞典的輻射過敏癥患者共計25萬余人。他們將享有專門的福利和權利,和其他殘疾人同等看待。如今,當地政府已經出資對輻射過敏癥患者的住處“消毒”:安裝金屬屏蔽網,對電磁輻射進行屏蔽。
輻射海
電磁場無處不在,我們時刻處在電磁輻射之中,要么是射頻輻射,要么是低頻輻射。前者主要由電臺、無線電話、電報天線、電視和收音機等轉播塔產生,而后者則由家用電器以及電線等產生。甚至,在心臟和大腦的活動下,人體也會產生十分微弱的電磁場。
約翰?博伊斯說,“人們整天都在電磁輻射的海洋里游走。”博伊斯是范德比爾特大學醫學院的教授、馬里蘭州國際流行病研究所的主管。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這種輻射是無害的。他們的論證邏輯是,電磁場的作用十分微弱,幾乎不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因此手機是無害的,且輻射過敏癥不會存在。
目前所知的研究結果中,唯一的共識是,非離子輻射對置于附近的機體組織有加熱效果。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對手機輻射強度有專門的衡量標準,稱為“特定吸收率”,即輻射強度必須在某個加熱強度之下。對于這些科學家來說,賽格貝克以及其他輻射過敏患者要么是誤診,要么就是純粹的虛構。
有些專家提出,諸如賽格貝克等患者得的是心理疾病,或者說他們的癥狀正好印證了“安慰劑效應”,也就是說某些屬于臆想的致病因素,確實導致了身體的疾病。
手機制造商對于這個問題的立場是清楚的。“經過同行評議的科學證據無可辯駁地顯示,無線設備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美國無線通信和互聯網協會副總裁約翰?沃爾斯如是說。對于這個論斷,相關的權威機構也給予了肯定。
“如果你查閱過生物學實驗性的研究資料,你會發現最確鑿的結論是,在手機和惡性腫瘤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博伊斯如是說。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被暴露在各種各樣的輻射源中,手機、雷達、調頻廣播等電磁輻射應有盡有,而且電磁場時刻處在不斷變化中。由此導致的疊加效應對人體的影響到底如何,目前仍舊難以確定。
技術“詛咒”
賽格貝克曾經是一位出色的電子通信工程師,就職于瑞典愛立信電信公司的下屬艾利門特子公司,并在此工作了20多年。在此期間,賽格貝克帶領了一個工程師團隊,致力于某種電信系統的高級集成線路的研發。他使用了當時最為先進的電腦和電信設備,這些設備只有當時的愛立信公司和瑞典軍方才可享有使用權。正是在這個時候,賽格貝克從頭到腳都浸泡在了電磁輻射之中,它們來自于電腦、熒光燈以及設在辦公室窗戶外面的信號天線。
他回憶起第一次發病的情形――眩暈、惡心、頭痛、灼燒且皮膚產生斑點。在約20人組成的工作團隊里,除兩位正常之外,其余都曾經發生過類似的癥狀,他則較為嚴重。隨著時間的推移,賽格貝克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而如今,哪怕低空飛行的直升機所發出的雷達輻射,也足以引起他的過敏癥狀。
賽格貝克確信,是他辦公室里的電磁輻射和辦工桌上散發著“毒氣”的全新電腦,導致病癥的發生。“公司的醫生并不了解我的狀況。”他說。
阿格尼?弗雷德里克斯曾經是賽格貝克所在研究小組的主管。他介紹說,“員工們反映,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臉部發熱,但是大家把這個歸因于當時所使用的電腦。不過,當賽格貝克的小組成員開始生病且其他小組的成員也報告出類似癥狀時,我們試圖找到問題的產生源頭,以便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在小組內部有很多人十分擔心。”
為此,領導層專門分配出新的辦公室,以便安置癥狀最為嚴重的員工。大概有6個人被安排在實施了電磁屏蔽“消毒”的房間進行辦公,而其他人員則被分散到不同的工作站,并規定在電腦屏幕前不得長時間逗留。由于沒有處理類似情況的經驗,對于所有人來說,這樣處理的方法能否見效,都是拿捏不準的。“我們并不是特殊情況”,弗雷德克里斯這樣回憶道。他發現同行也面臨類似的情況,雖然大家都清楚,但是其他公司的相關信息卻密不外露。
作為公司設計方面的骨干成員,賽格貝克受到愛立信上層的青睞,因此,在挽留賽格貝克方面,公司也做了很多工作。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公司在他的住處的周圍安裝了防護罩,以便使其免受輻射之苦。為了讓他在外出時候不受輻射,醫學專家還為其專門制作了抗電磁輻射外套,就像那些工程師們在接近信號塔以及高壓電線時所穿的防護衣一樣。公司甚至還改造了一輛沃爾沃轎車,以便其出行以及上下班。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90年代中期,手機信號塔在斯德哥爾摩附近搭建起來,這逼迫他不得不退回到叢林里面。
1993年,愛立信公司了一項聲明,將此事件稱為“辦公室過敏癥”,用以定性賽格貝克所在實驗室發生的事情。在聲明的前言部分,艾利門特公司的副總裁奧讓?馬特斯和行政主管道布約?約翰遜這樣寫道,“我們在工作環境中發生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辦公室過敏癥。在應對傳統職業病時,人們可以建立起一種因果關系來,從而對癥下藥。但是職業過敏癥顯然不在此列。自20世紀80年代艾利門特公司發生系列的類似病癥開始,我們至今沒有找到發病的真正原因。目前,我們將過敏癥視為公司發展的嚴重障礙……這逼迫著大家反思,我們是否正在遭受著現代技術的詛咒。”
1994年,愛立信公司關閉了賽格貝克所在的實驗室。1999年,公司解雇了賽格貝克。公司的發言人這樣說,“解雇的緣由是,他已經沒有能力完成其擔當的工作。”而賽格貝克在瑞典的勞動法庭對解雇進行了申訴,但是于事無補。而且,如果到醫療機構就醫,對賽格貝克來說也是不現實的,因為就醫往返的漫長路程、醫院里的各種電子儀器足以讓他昏迷不醒。
研究與爭議
尤爾卡?阿波格是瑞典一位電磁輻射研究方面的內科醫生,她參與了賽格貝克早期癥狀的治療。阿波格介紹說,“因為在人體細胞中,電磁活動時刻在發生著,
因此毫無疑問地,病人的全部身心都會受到電磁輻射的影響。”
對于那些情況較輕的癥狀,阿波格建議在家中拆除所有無線設備,包括手機和無線電話以及無線網絡。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被迫生活在電磁輻射之中。“瑞典有相當數量的人淪為遭受電磁輻射之苦的‘難民’,他們不得不選擇逃避繁華都市,一次又一次地遠離電磁輻射區域。”阿波格提到一對住在房車上的夫婦,每當過敏癥狀嚴重起來,他們就轉移到其他的地方去。“電磁輻射癥的診斷備受爭議,因此很多人并不介意。”阿波格說,“人類也不能毫無限制地濫造電磁波,而不管不顧其他受害者的反應。”
“每個新的產品誕生的時候,人們終有疑慮。”羅馬大學教授、前世衛組織輻射與環境健康部合作成員米歇爾?熱帕舒里這樣說。熱帕舒里曾在1 996年負責一項由世衛組織主辦的“國際電磁波研究計劃”。該研究的結論是:沒有證據表明手機的電磁輻射會影響人體健康。
2000年,世衛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所發起了“對講機研究計劃”。該計劃的負責人伊麗莎白?卡迪斯介紹說,“從項目開始,我們就試圖把偏見降低到最小,以便以最科學、最合理的方式來進行研究,然而結論卻令人失望。”
經過幾年的漫長討論,對講機輻射研究結果最終公布,但是它并沒有贏得大家的肯定。卡迪斯無奈地說, “進一步的研究仍將十分必要,尤其對于兒童電磁輻射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手機不是香煙,因此手機輻射和癌癥之間的關系,卻并非如香煙和癌癥之間的因果關系明確。“因為目前還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從而確立一套確鑿的因果機制來。”維也納醫科大學環境健康研究所的邁克爾?昆蒂如是說。昆蒂繼續道,盡管電磁輻射不像其它致病因素一樣,看起來不是癌癥的直接禍源,但是它也極有可能是一種促發因子,或許能夠令潛在的癌細胞異常活躍、助其生長和繁殖。昆蒂和某些科學家們一致認為,長時間的手機輻射必然會提高癌癥的發病幾率。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人類或許還并不了解電磁輻射。因此,研究人員也開始從問“手機輻射是否致癌?”轉向“如果有的話,到底是何種機制,使得電磁波能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2001年,醫生發現22歲的英國女子凱瑟琳?烏蘭斯患有癌癥,專家認為她所患的腫瘤和電磁場輻射有直接的關系。凱瑟琳的父親克里斯多夫?烏蘭斯曾經是牛津大學生物化學專家,專門從事病毒和癌癥之間的研究。
烏蘭斯斷言,手機輻射確實能增加癌癥的幾率。他的女兒抽煙、飲食不規律,而且幾乎靠手機過活。“我不認為手機有什么益處,當然癌癥的致病因素應該是多樣的,正如治愈癌癥的方法也并不單一。”烏蘭斯如是說。
他認為科學研究不能僅僅局限在腦瘤方面,他說,“我對于手機輻射所引起的免疫系統破壞的憂慮更為深遠,移動電話引起了腦腫瘤的問題,因此和香煙一樣,應該標示出其危害來。”
據瑞典厄勒布魯醫科大學腫瘤科的勒納特?韓德爾介紹,如果超過十多年以上的時間使用手機,則神經膠質瘤和聽覺神經瘤的患病幾率大為增加。他的結論是,當今的手機輻射標準并不安全。
鑒于電磁輻射所導致的“持續增加的不明健康風險”,歐洲政府建議民眾對于10歲到20歲之間的兒童和青少年給予充分的關注;法國衛生部、青少年部和體育部聯合警示少年兒童,以防止過量使用手機,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議員阿倫?斯派特克曾經是一位腦瘤患者,他向上議院也提交了有關輻射健康的相關題案。美國立法者在緬因州正在討論手機銷售是否需要加注警示標簽的問題,以提醒使用者致癌的風險。
可能的機制
昆蒂指出,依據當前的探索情況,手機輻射確實具有“非熱量效應”,即不僅僅是能夠加熱細胞,而且還將影響人體健康。他說,科學家渴望確定背后的機制,并且設計出避免危害的電話。有三種途徑來檢測非熱量效應,即輻射對褪黑激素分泌的影響、基因表達以及細胞內部信號的傳達。
首先,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的物理學家德尼斯?L.亨韶以充分的證據指出,電線產生的電磁波能夠破壞褪黑激素的生產,從而導致免疫系統對基因損害的修復。手機輻射也同樣會對人體細胞造成影響,進而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這個結論得到了亨韶、昆蒂以及一些科學家的一致肯定。
然而,世衛組織的協同人員雷帕舒里卻說,“致病原因應該另有其主,因為低頻電磁波很難進入到身體內部。電磁波輻射導致褪黑激素分泌減少的論斷沒有合理的機制來解釋。”但亨韶反駁道,“數以千計的文章都記載了輸電線路對人體的影響。雖然目前我們不能確定是否手機也有同樣的影響,但是對于輸電線路來說,它產生的絕不僅僅是熱效應。”
其次,基因表達的影響。斯德哥爾摩大學微生物與毒物學教授伊格爾?貝勒耶的研究指出,電磁輻射能夠影響基因的表達――基因被激發以及“表達出來”的機制。“很多的實驗都表明會造成影響,但是微觀層面上的生物效應和宏觀層面上的健康影響之間鴻溝,還需要時間去彌補。”
第三,細胞內部信號的傳遞。以色列維茨曼科學研究所學者羅尼?色格發現,電磁波能夠影響細胞內部信號傳遞的路線――即細胞之間相互交流的方式。
亨韶、貝勒耶以及色格并沒有強調他們的工作證明了電磁輻射直接引起或間接促發了癌癥。但是,他們都堅持認為,這種非熱效應并不能忽略不計,而是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昆蒂說,“我們必須明確,如果有危險該如何應付。如果我們發現了其中的機制,則可以設計出避免不安全因素的電話來。”
博易斯認為,進一步地研究手機電磁輻射十分必要。色格說, “非熱效應是確實存在的。那么,它的機制到底是什么呢?沒有人知道。如果有這種效應的話,那么其中的動力機制在科學上將是全新的。為此,我們必須轉換目前的一貫思維方式,另辟蹊徑尋求答案。”
叢林生活
毫無疑問,手機對賽格貝克來說是危險的。“我是一個工程師,然而我沒有能力設計出對健康無害的電話來。”他說,“電磁輻射標準的制定依賴于電磁波的熱效應,這是錯誤的。”在賽格貝克病癥的早期,他還能勉強維持正常的生活,那時候他的女兒安娜還是個小女孩兒。他很懷念那時的歲月,早上起來送孩子上學,簡單的幾句話、幾聲笑就令他無限留戀。
現如今,賽格貝克生活在叢林中的一個小茅屋里,壁爐是他唯一的取暖工具。他擁有若干燈泡、一個手機和一臺電腦,但是這些東西的電源――12伏特的電池被遠遠地擱置在50公里之外的地下室里,這樣電磁輻射就不會干擾他的生活。他的電腦和鼠標被金屬罩子裹著,以防止其電磁泄漏。
電磁輻射是指帶凈電荷的粒子被加速時,所發出的輻射。WHO世界衛生組織將電磁輻射列為世界第四大污染源之,嚴重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從穿越星系而來的宇宙射線、核電站的核燃料到家里的花崗巖地板磚;從醫院的X光機到陽光里的紫外線;從手機、微波爐、高壓線到電視臺廣播臺的信號塔,輻射無所不在。
電磁輻射家族成員有哪些?
我們關心的輻射,可以分成兩類,電離輻射( >3000THz)和非電離輻射(0~3000THz)。前者是生產防護所關注的范圍,后者可以細分為光頻,射頻和極低頻三個頻段,射頻和極低頻是我們的生活防護范圍。輻射存在于整個宇宙空間,根據頻率和波長,分為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γ射線等輻射。
電磁輻射對人體有什么危害?
電磁輻射帶給身體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頭痛、心悸、部分女性經期紊亂、心動過緩、心搏血量減少、竇性心率不齊、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乏力、免疫功能下降等。
2 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導致記憶力衰退、情緒易不穩定、失眠等。
3 對視覺系統的影響:導致眼睛的晶狀體混濁,可能造成嚴重的白內障,影響視力。
4 對生殖系統的影響:導致降低,質量降低,使孕婦流產或胎兒畸形等。
5 對腫瘤發生率的影響:通過鈣離子穿過細胞膜流的干擾,可能促進癌細胞,還可能擾亂激素處理酶和其他化學物質的能力導致各種癌癥的發生。
電磁輻射對皮膚有什么影響?
電磁輻射污染源的低頻輻射在低劑量時對人體是安全的,但輻射劑量過大時就會造成周圍空氣中的微塵顆粒形成電磁輻射微塵。同時,由于電腦,手機等的靜電效應使其周圍空氣中吸附了大量的灰塵顆粒,而這些電磁輻射微塵和灰塵已經吸附在人體的面部和手臂部,因為這些電磁輻射微塵極小,很容易進入皮膚的毛孔,一方面電磁所帶的能量會造成皮膚自由基過量,發生氧化損傷,形成黑斑、暗黃皮膚等,另外,會使皮膚表層的水分流失,皮膚變得干燥、粗糙、泛紅、灼熱、長痘、長斑,甚至出現衰老等嚴重的皮膚問題,而且,微塵極易堵塞毛孔,造成痤瘡(粉刺,青春痘)等,給皮膚造成極大的傷害;更嚴重的會導致皮膚癌。
電磁輻射影響皮膚的機理?
人體70%以上是水,水分子是極性分子,人體接受電磁輻射后,體內的極性分子隨著電磁場極性的變化做快速排列,分子間相互撞擊、摩擦而產生巨大的熱量,使機體升溫。由于電磁波是穿透生物表層直接對內部組織“加熱”,往往機體表面看不出什么,而內部組織卻已嚴重“燒傷”。一方面導致皮膚失水干燥,另一方面毛細血管暫時性擴張充血,造成局部紅斑現象。
輻射下調表皮β防御素―2、角蛋白10等基因表達,皮膚自身保護機制被破壞,導致皮膚對微生物等的防御力下降,更易受到外界有害物質等侵害,進而引發粉刺、痤瘡的產生。
生活中常見的輻射源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電子鬧鐘、電動剃須刀、吹風機、微波爐、電飯煲、洗衣機、熱水器、電視機、空調、電腦、吸塵器、照明設備、手機等在工作時會產生電磁輻射。另外,辦公自動化設備、高壓輸電線、地鐵列車、電氣化鐵路、電視和廣播發射系統、通信基站、大型電力發電站、雷達系統等也會產生電磁輻射。
常見電器和電子設備的輻射能量是多少?
常用電子設備和電器電磁輻射監測數據參考表(mG:毫高斯)
平時怎么測量身邊的輻射量?
測量的器具為電磁輻射測試儀,一般價格為100~700元/臺。要求被測器具在正常使用條件下,以額定電壓和頻率供電,試驗前器具應運行足夠的時間,以確保其為典型工作狀態,在25℃±10℃環境溫度下進行。
手機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當人們使用手機時,手機會向發射基站傳送無線電波,而無線電波或多或少地會被人體吸收,這些電波就是手機輻射。
一般來說,手機待機時輻射較小,通話時輻射大些,而在手機號碼已經撥出而尚未接通時,輻射最大,輻射量是待機時的3倍左右。這些輻射有可能改變人體組織,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手機輻射對人的頭部危害非常大,它會對人的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機能,引起頭痛、頭昏、失眠、多夢和脫發等癥狀,有的人面部還會有刺激感。歐洲防癌雜志所發表的篇研究報告指出,長期使用手機的人患腦瘤的機會比不用的人高出30%。使用手機超過10年的人患腦瘤的幾率比不使用手機的人高出80%。
使用手機時需要注意什么?
1. 在手機撥叫以及接通時的最初幾秒中內,電磁輻射最強,使用手機時盡量遠離頭腦;
2. 使用手機時,天線應偏離頭腦,最好帶頂帽子,護住太陽穴三叉神經部位,建議使用專用耳機和麥克風接聽電話,盡量減少通話時間;
3. 不要將手機掛于腰間或胸前,以免引起腰酸或對心臟造成影響,最好將手機放入提包并使用電磁波防護套;
4. 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建議暫不使用手機;
5. 建議經常使用手機的人,多吃含蛋白質,磷脂和VE食品,加強營養,以利于人體調節因電磁輻射引起的紊亂。
電腦族如何護膚?
(1) 電腦族每天早晨的護膚程序不能馬虎。相當重要的 步就是做好防輻射工作,以幫助皮膚在電腦輻射和灰塵前建立起防護屏障。專家建議,除了基礎護膚之外,還定要選用防輻射功能的產品。
(2) 眼部更需額外呵護。長期面對電腦輻射,眼部皮膚更容易發生干燥缺水、色素暗沉和松弛老化等問題。電腦族最好能針對眼部不同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眼霜。可以在眼睛四周點上薄薄的層眼周按摩霜,然后按內眼角、上眼皮、眼尾、內眼角的順序輕輕按摩,直至肌膚完全吸收。在按摩的過程中,輕壓眼尾、下眼眶和眼球會感到格外舒服。
(3) 用完電腦徹底清潔皮膚。使用完電腦后應立即用溫水配合潔面乳潔面。潔面之后不能忘記化妝水、保濕乳液等的進步保濕。
(4) 每天上午兩三杯綠茶。綠茶不但能消除電腦輻射的危害,還能保護和提高視力,茶也可以。
(5) 不定期喝枸杞汁和胡籮卜汁,對養目、護膚功效顯著。
微波爐的電磁輻射范圍?
電磁輻射的強度與距電器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據測定,微波爐在工作時,它產生的磁磁場強度為540mG.若距離10厘米,磁場強度立即降為43mG.若距離再遠,則再行降低,降到1mG以下時,對人體就無危害了。
微波爐門縫處輻射最大,啟動時輻射最大,烹飪時不要過于靠近,輻射范圍可達7米。
所以,為了您和家人尤其是下一代的健康,請您提高電磁輻射防護意識,購買帶有電磁輻射的家電產品時,一定要慎重選擇。
怎么減少家電輻射角帶來的傷害?
(1) 別讓電器扎堆。不要把家用電器集中擺放到起,特別是電腦,電視,電冰箱不易擺放到臥室里,以免自己暴露在超量的輻射之中。
(2) 勿在電腦后逗留。電腦擺放的位置很重要,盡量不要電腦屏幕后面朝著有人的地方。因為電腦輻射最強的是后面,其次是左右兩側,屏幕正面最弱。
(3) 用水吸電磁波。室內保持清潔,比如舒適的溫度,清潔的空氣等,水是吸收電磁波最好的介質,可在電腦周邊多放幾瓶水,但必須是塑料瓶或者是玻璃瓶。不能用金屬杯盛水。
(4) 減少待機。當電器停止使用時,最好不要讓它們長時間處于待機狀態。因為此時,產生微弱的電磁場長時間會產生輻射累積。
(5) 及時洗臉洗手。電視等熒光屏表面存在著大量的靜電,聚集的灰塵可折射到臉部,手部,皮膚處,時間久了,易發生斑疹、色素、沉著,嚴重會引起皮膚病病變等,因此,使用后及時洗手洗臉。
你知道瓷磚也有輻射嗎?
瓷磚輻射是不可避免的。
瓷磚產品的原材料來源于石粉、石英粉、長砂粉、鋯石粉等礦土,這些原材料本身就含有放射性物質,產生輻射。而除了瓷磚本身的礦物輻射,還有瓷磚加工中添加劑產生的輻射,如超白磚拋光磚添加的氧化鋯或者深色釉料中蘊含的鈾、鉀等。所以,瓷磚中的輻射是不可避免的。瓷磚取材于天然石材,天然石材必定會產生輻射。而家用瓷磚多是用天然材料人工合成,輻射量比起天然材料來說少許多,其放射性基本保持在較低的水平。
瓷磚對人體的危害主要來自于放射性核素,不合格的瓷磚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往往超標,特別是核素氡,對人體長期輻射,會增加感染肺癌的幾率。
選購瓷磚時怎么分辨其好壞?
(1) 要看廠家提供的認證:放射性等級檢測,分A、B、C三類,其中A類為最好,這種瓷磚外包裝上會標明:“放射性水平:A”;
(2) 瓷磚分為拋光磚和釉面磚,拋光磚危害比釉面磚大,因此必須有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簡稱三C),而釉面磚目前沒有強調宓須做“三C”認證;
(3) 其他的認證像環保標志、質量體系認證、國家免檢標志也很重要。
鑒別瓷磚的最簡單方法,就是滴滴黑色墨水在磚體背面,看其擴散快慢判斷吸水率,吸水性強的瓷磚不好,易膨脹開裂、散發異味。另外,在使用瓷磚時,雖然輻射量較小,但也需要注意不要在兒童房里大量鋪設瓷磚,因為在放射性元素中,會對人體有影響的氡密度較大,輻射位置較低。此外,平常也應注意多通風透氣,保證家居環境的清新。
孕婦防輻射服有必要嗎,如何預防?
有必要。孕婦防輻射服防的是電磁輻射,不像專業防輻射服那樣把孕婦完全罩起來,領口、袖口、胸口都要密實,還要戴上屏蔽帽。這樣的防輻射服是給接觸大功率輻射的專業人員使用的,舒適度差,不適合日常穿戴。現在賣的孕婦防輻射服,保證不了嚴實合縫,就不能保證屏蔽電磁輻射。沒有數據表明,穿或者不穿防輻射服對胎兒有或者沒有影響。孕婦防輻射,關鍵是要遠離電離輻射,不要照X射線,做CT、做檢查時要謹尊醫囑。尤其是懷孕的頭三個月不坐飛機,宇宙射線的輻射還是很大的。
什么是防輻射化妝品?
防輻射的化妝品是具有定隔離保護和修復輻射損害作用的化妝產品。
防輻射化妝品的作用機理?
隨著低頻輻射的覆蓋范圍越來越廣主要作用于抵抗電器所產生的輻射護膚品由此誕生,與傳統的抵抗紫外線的護膚品有明顯的區別,主要體現于:
(1) 自由基的清除或鈍化
輻射間接作用主要是自由基參與,清除自由基是輻射防護研究的重點。
(2) 對生命重要物質的保護
通過藥物刺激這些內源性物質的合成和釋放,直接給予酶或者酶的保護劑均具有輻射防護作用。電離輻射首先損傷重要的生物大分子,進而影響細胞功能,再引起整體生物效應。很多研究顯示,琉基化合物與生物大分子形成二硫化物使其輻射敏感性降低,從而免受攻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SH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等,構成了體內清除體內由于氧化應激反應生成的大量自由基。
(3) 防止或減輕遠期效應
通過提高細胞的自我修復、抵抗輻射的能力,從而提高機體的抗輻射能力。對于輻射直接作用的防護,除了機械的屏蔽手段以外,還可以利用白等物質對DNA的保護作用,或DNA自身結構對輻射損傷的敏感性差異來考慮藥物對輻射的保護作用,還可以通過藥物對輻射引起的癌變基因和抑制癌變的基因異常變化的調控作用,促進DNA的正常修復作用,可以在定程度上減少DNA突變和細胞癌變的發生。
隔離霜和BB霜能不能防輻射?
不可以,隔離霜是在產品中添加了超細的鈦白粉、氧化鋅,以形成肉眼看不到的層固體薄層,進而實現皮膚與外界的隔離。這只是種物理性的隔離,不可能擋住磁力線的穿透,只防些紫外頻段輻射。
對人體而言,輻射是不能完全被屏蔽的,只有將自己完全密封起來才可以阻隔輻射。隔離霜和BB霜只能說可以在定程度上阻隔電磁輻射產生的電磁輻射微塵的吸附,減弱輻射對皮膚造成的痤瘡粉刺等問題。
關鍵詞:電磁波;電磁屏蔽;屏蔽材料
中圖分類號:TMl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24-000-01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oducing principle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and its influence on people,the principle of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and shielding type,shielding materials and the precautions of people.
Key words: electromagnetic waves;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Shielding materials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各樣的電器產品豐富著人們的生活。如電腦、手機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溝通;再如電磁爐,微波爐等方便了人們的烹飪。在使用這些電器產品的時候,它們隨時都在發出電磁波,也時刻會傷害到我們。電磁波向空中發射或泄漏的現象叫“電磁輻射”,其無形、無味,讓人們難以察覺。只要各類家用電器、辦公設備處于工作狀態,都會或多或少的產生電磁輻射。
一、電磁波的產生原理及對人的健康影響
電磁波是通過電磁振蕩產生的,在空間以變化的磁場激發電場,變化的電場再去激發磁場交替進行,以波的方式將電磁能量從發射端傳遞出去。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光速3×108m/s。振蕩頻率越大波長越短,其能量越強。按頻率由小到大排列的電磁波譜為:無線電波、紅外光、可見光、紫外光、x射線、γ射線。電磁波輻射與人們的健康是密切相關。x射線、γ射線能量達到及超過124ev,可對人體產生電離輻射效應,而能量稍弱的如紅外線、微波、無線電波會對人體產生非電離輻射效應,紫外線能量上限達到124ev,有微弱的電離輻射作用。雖然非電離輻射對人體沒有明顯的傷害作用,但長時間作用產生的累積效應也不容忽視。因此在利用各類電氣電子產品的同時需運用電磁屏蔽技術減輕電磁輻射對儀器儀表工作以及對人體的影響。
二、電磁屏蔽技術及類型
1.電磁屏蔽技術
利用銅、鋁、不銹鋼等導電性能好的金屬材料制成較密的網狀容器,將需防護的電路置于其中,就可以防止電場或磁場所形成的干擾,這一方法就是電磁屏蔽技術。
2.電磁屏蔽類型
(1)靜電屏蔽
在靜電場中,用金屬材料制成的網狀容器或封閉容器,并將其外殼與地線相連,把需要屏蔽保護的電路放入其中,這樣外部的干擾電場就不會影響到內部電路工作;反過來,將容器內部放置干擾源,其產生的干擾電場也會不會影響到外部電路的工作。可見,接地的金屬封閉容器起到了內不影響外,外不影響內的屏蔽靜電場的作用。這樣的接地容器對交變電場的干擾也可防止。
(2)交變磁場屏蔽
交變磁場屏蔽有高頻和低頻之分。低頻磁屏蔽是用來隔離主要是50赫茲磁場及靜磁場的干擾的,靜電屏蔽容器對低頻磁場不起屏蔽作用。這時需采用高磁導率的材料如鐵皮做外殼,將被保護的電路置于殼內,就不會受到外部磁場的干擾了。利用高導磁率的材料構成低蔽的效果磁阻通路,使大部分磁場被集中在屏蔽體內,屏蔽體的磁阻越小,磁場屏蔽越好。高頻磁屏蔽是利用高電導率的材料如銅、鋁等做成屏蔽罩,將工作電路置于其中就可屏蔽掉外部磁場干擾。其原理是利用屏蔽層在高頻磁場作用下在其表面產生的渦流,削弱干擾源磁場能量,同時渦流產生的反向磁場抵消干擾磁場而實現的。
綜上所述,將高電導率的材料制作成屏蔽體并接地,對電磁波就起到了很好的屏蔽效果,同時還起到了靜電屏蔽的作用。儀器儀表處于其內部工作時就基本不受外部電磁干擾的影響。
三、增強電磁輻射的防范意識
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在看電視、使用電腦及手機時,要控制時間,多喝茶水,適當食用水果補充維生素A。使用完畢后要洗臉,保持清潔。手機充電時不要放在枕邊,待電話接通后再放到耳邊接聽。電腦屏幕不宜太亮,屏前可安裝防輻射屏,著由電磁屏蔽材料織成的防輻射衣。電磁污染時刻存在于我們周圍,可以說是防不勝防,所以一定要樹立防范意識,做好防范工作,保證我們肌體的健康。
參考文獻:
[1]賈起民.電磁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龐小增.生物電磁學.國防大學出版社,2008.
[3]王路.電磁屏蔽導電復合材料.材料開發與應用,2009.
只要有電的存在就一定會有電磁輻射,筆記本電腦也不例外。與其他設備不同的是,使用者在使用筆記本時距離身體很近,長時間使用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
小實驗告訴你真知灼見
先來做個小實驗,生活中許多這樣的包裝袋:牛奶袋、食品袋、洗衣粉袋等等,里面是鍍了一層鋁箔的,這個鋁箔就可以屏蔽輻射。利用這樣的袋子包住手機,然后用其他電話撥打這個被包住的手機,聽聽有什么反應?肯定是無法接通,這說明帶有鋁箔的袋子是有屏蔽作用的。
貼一下就能防范輻射
首先,找一些牛奶包裝,袋奶和盒奶。將它們剪開洗凈,徹底風干后用透明膠粘在一起(不要用加熱方式弄干它們)。壓平后平鋪在筆記本底部的桌面上就可以了,如果需要,可以把它固定在桌面上。或者就當做一個底墊,不用的時候把它收起來。
床上電腦桌更要留意
另外,現在在家使用本本的用戶多是以無線方式上網,而且是躺在床上。這種情況最好也用牛奶包裝袋來防止輻射,做法也簡單有效。用雙面膠在小桌子上粘兩塊泡沫,增加了本本下面的散熱空間,這樣一個小小的傾角會更利于熱空氣的流動。
不放過漏網之魚
想想哪里還需要防止電磁輻射呢?對,還有電源,別看這個“家伙”,它的輻射量可一點兒也不小!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一個牛奶盒把它套起來。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套在電源上的牛奶包裝盒要多打些小孔,最好是圓形、且直徑不超過5mm,這樣做是為了增強散熱效果,同時又不失去防輻射的作用。
小知識:筆記本輻射究竟有多大?
電腦有輻射是肯定的,目前爭論的是到底對人體有多大影響。目前我們可以做的便是了解它的輻射,并盡量減少對人體的影響。電磁輻射分兩個級別,其中工頻段的單位是μT,如果輻射在0.4μT以上屬于較強輻射,對人體有一定危害,長期接觸易患白血病。如果輻射在0.4μT以下,相對安全。而射頻電磁波的單位是μW/cm2。由于筆記本電腦的功率遠小于臺式機,又都是使用液晶屏,輻射遠小于臺式機。在有關測試中,筆記本顯示屏前0.1米距離0.13μT,顯示屏前0.3米0.10μT,顯示屏側面0.3米0.13μT,鍵盤上方0.19μT,電源適配器0.22μT。概括地講,距離筆記本越近,輻射就越大。
從現狀來看,公用移動通信基站設置更多是企業的自主行為,但是從應然層面來看,由于基站所具有的基礎設施和公共利益屬性,又適宜作為《城鄉規劃法》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所說的公共基礎設施來看待。
在基站設置使用和日常管理中,始終存在兩個維度的法律關系:首先是政府職能部門應對公用移動通信基站的設置使用需要加強組織規劃和日常管理,即政府和運營商之間的行政法律關系;其次是電信業務經營者在民用建筑上設置基站,必然涉及公民的物權、租賃權、相鄰權、物業管理權等法律關系,即運營商和居民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但由于電信業務經營者的電信服務屬于公共服務領域,其服務的對象包括社會不特定的公眾群體,所以其法律關系又不完全等同于一般的民事法律關系。
在公用移動通信基站的行政法律關系中,目前主要通過行政審批來實現對基站的監管,從相應的布局規劃引領、年度計劃實施、具體站址認定直到臺站執照核發等一系列行政管理手段比較完備,基本實現了對基站設置使用等行為的有效監管;而存在爭議較多、矛盾較為突出的則是來源于運營商和居民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糾紛。本文將重點探討其中的幾個主要問題,包括基站通信機房法律屬性、基站輻射的損害賠償認定以及基站租賃合同糾紛等。
通信機房的法律屬性
傳統意義上居民對于基站的投訴主要集中在電磁輻射影響,但是在《物權法》出臺后,公眾對于物權保護意識的新一輪升溫,從基站通信機房改變房屋住宅性質的角度提出的相對增多。
通信機房的法律屬性如何認定?由于架設樓頂基站的同時需要設置通信機房,為樓頂基站配套提供電源供給、軟件配套等,而從方便管理和運維的角度出發,此類通信機房大都通過租借或收買商品房的方式在居民樓內取得。故此,居民往往以違反經營性改造的限制條款,按照《物權法》第77條“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為由,要求拆除通信基站。鑒別一處房產是否改變了使用性質,主要是看它的產權證上是如何規定的(住宅或非住宅)。如果產權證上規定的是住宅,而實際上是用作非住宅使用,那么即為改變房屋使用性質,是違規的,業主、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有權予以制止。從這個角度看,無論移動通信的公共利益性如何,運營商辯解通信機房不屬于經營性用房是于法無據的。運營商解決糾紛的唯一出路就是除了保證機房的運行環境安全可靠,不產生輻射,不干擾居民正常生活外,還需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
通信機房產權糾葛是主要成因。產權的初始界定對于經濟運行的效率會產生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產權制度,會導致不同的資源配置效率。因此,產權問題的不清晰,往往是造成外部性(尤其是外部不經濟)的主要原因。具體到基站建設,在其過程中就具有很明顯的外部性(包括外部經濟和外部不經濟),基站的外部經濟無疑提升了移動通信質量,保障了移動通信發展;而基站的外部不經濟主要包括電磁輻射對環境的影響、因設站導致社會矛盾或糾紛等。由于公共通信設施的寄居性,基站往往是依附于城市建筑物及大型項目公共配套設施的一部分,建設投資方、使用方及建筑物業主之間的權責不明確,產權不清晰,往往是造成運營商與居民間糾紛的主要原因。目前的基站建設模式多種多樣,運營商可能采取了購買商品房、購買房屋使用權、租賃基站用房,或者委托房屋中介公司落實房源等幾種方法。而且由于運營商在設站過程中始終處于不利的被動地位,往往一落實房源就給予付款,期冀以此來確認法律事實,最終結果卻往往疏忽了對于房屋產權的界定,導致基站建成之后引發許多潛在風險。
例如在租賃機房時沒有進行資質調查,未弄清誰是產權人、誰是使用人、使用人是否具有產權人賦予的轉租權;在基站通信機房購買過程中,基站機房的購置款雖已付清,但未履行必要的產權辦理和過戶手續,這些問題都會導致日后對基站用房的合法性產生爭議。運營商往往在基站建設過程中忙于應付各類個案情況,以“建成并啟動”為最高目標,而忽略了日后產生糾紛的可能性。一方面產權關系不清或者復雜,確定合法的出租人就會有一定的困難,容易導致出租人不具備主體資格而使整個租賃合同無效;另一方面,出租人收取租金后,可能會因產權關系不清或者復雜而導致收益分配不均,糾紛產生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即使法律上有對電信運營企業保護的規定,但是處理訴訟或者糾紛同樣會消耗電信運營企業的管理成本。綜上所述,明確通信機房的產權法律屬性,是減少基站設置法律風險、預防糾紛的重要前提。
基站輻射損害的舉證責任及司法認定
隨著基站輻射導致的投訴事件逐漸增多,政府相關部門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以應對市民關于基站輻射的投訴或咨詢。從其投訴性質看,雖然可能有部分確屬運營商未依法依規進行建設,但是相當部分是源于市民對于電磁輻射的認識存在偏差。
通過對于電磁輻射危害性的剖析可以看出:所謂電磁輻射,是指能量以電磁波形式由信號發射源發射到空間的現象。關于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害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于1996年啟動課題研究,包括中國在內有60多個國家參與該項研究,2006年得出的結論顯示:“過量的電磁輻射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低頻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影響微弱,兒童白血病及癌癥、神經性疾病等與電磁輻射沒有因果關系。但兒童對輻射缺乏防御能力,建議幼兒園、學校遠離電磁輻射源頭。”一般情況下,基站天線安裝在離地面15米至50米的建筑物或發射塔上,天線發射出的射頻主要向水平方向擴展,很少向垂直方向傳輸,距水平方向10米至20米處輻射最強,人只有長時間在此范圍內才有可能受到輻射影響。
事實上,我國對電磁輻射有著嚴格的技術限值標準。為了防止電磁輻射污染,保障公眾健康,國家環保、衛生等部門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先后制定頒發了《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等7部法規和國家標準,防護標準比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歐盟及中國香港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還嚴格。但即便如此,目前公眾對電磁輻射問題仍然存在一定誤區,很多媒體也常將電磁輻射視為空中無形殺手,與雷達、輸變電工頻電磁場等混為一談,當基站建造在學校、醫院、幼兒園、居民區等地方時,更容易導致敏感問題的出現。實際上,移動通信產生的電磁輻射主要在天線附近,只要基站建設天線架設滿足保護距離的要求,公眾是大可放心的。
目前,我國民事訴訟法將電磁輻射污染等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害歸于特殊侵權行列,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由加害人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但是“損害事實”這一侵權責任構成要件卻仍由受害人(原告)來舉證,否則,權利得不到維護。與水污染、大氣污染、噪音污染不同,電磁輻射污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且對人體危害潛伏期很長,短期內的損害結果可能不明顯,除發生事故或其他突然性事件外,電磁輻射污染的損害后果是長期、漸進、累積的。因此,電磁輻射損害的過程雖在持續,但在損害結果出來之前,受害人(原告)是無法舉證的。
也就是說,面對電磁輻射的危害在損害結果顯露之前,受害人即使訴訟維權也基本很難勝訴,對于這種正在發生的持續性的損害但損害結果尚未明確顯露出來之前,法律目前是無法有效保護受害人的。在實際的案例中,合法基站的拆除往往是基于民生問題的考慮后,政府、運營商與居民達成的妥協,賠償也僅是針對租賃費用糾紛而形成的一致意見,真正因基站造成電磁輻射而成功獲得賠償的情況幾乎為零。
實際上,《環境保護法》第24條明確規定了電磁波輻射是一種污染源,因此對于電磁波輻射的舉證和認定還可以按照《環境保護法》來執行,適用該法規定的原則、制度,可以考慮專門編制具有操作性的電磁輻射污染防治的具體實施細則,并建立專門針對有害電磁輻射的標準體系和認定機制。
基站租賃合同
一個基站的建成,主要通過在樓頂設置天線及租借房屋作為通信機房以提供天線所需的技術配套及電源等,直接投資成本巨大,如需搬遷則成本更加可觀。而正是因為基站搬遷成本巨大,在實際的合同談判尤其是續租談判時,出租方往往惡意要價,大大提升建站成本,也提高了電信基礎網絡鋪設的總成本。假使運營商無法提價租賃,則基站被迫拆除,也影響了移動通信網絡覆蓋整體效果。故筆者認為,出于移動通信基站公共基礎設施屬性及公共利益性的考慮,不可將基站租賃完全等同于市場上的一般房屋租賃。
首先,應當關注基站租賃合同解除通知期。因為基站的投資成本巨大和全程全網的工作特性,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基站租賃的合同解除是由出租方提出的。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要求,基站租賃合同的解除權的形成以議定條件或者“因不可抗力”等法定條件為基礎,《合同法》第96條還規定了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事實上,在一般的房屋租賃中,出租方都會給予承租人一定的準備時間,這是出于社會公德的考慮,而這個合理的通知期限,因為時間不長,租賃雙方往往一般不會對此產生異議。但是就基站設置來說,基站通信機房的租賃不同于一般的住戶租賃,一個基站的拆除需要進行整體搬遷的統籌,不僅搬遷本身工程浩大,還涉及對原先覆蓋區域在基站搬遷后通信盲點的補足,所以它需要的通知期比一般住戶需要的通知期更長。如果沒有通過合同條款設定明確的通知期限,那么一旦由于市政搬遷等問題形成糾紛,出租方擅自斷電等行為將直接影響基站正常工作,形成覆蓋盲區。
其次,應當關注基站租賃合同雙方的特殊義務。在一般的房屋租賃合同中,都會明確承租人對房屋的基本維護、不影響鄰里、未經同意不得轉租等。但是從基站租賃實際來看,雙方都需要面臨幾個較為特殊的義務:從承租方的角度出發,由于基站通信機房并非住宅之用,而是長期存放工作狀態下的電機設備等,其產生的噪聲、熱量、輻射等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違反了合同法217條關于“承租人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出租人的周邊鄰里處于弱勢群體且無法基于合同提出異議,如果沒有針對此類情況的合同規定,運營商很難自覺地行使對通信機房環境維護的審慎義務,可能會造成擾民情況的發生。而由于移動通信專業性較強,如果不是業內人士,也很難在租賃合同簽訂中想到并提出對環境保護方面的義務要求。
專家表示,從生理結構上而言,由于男性的在體外,包裹著的陰囊將不斷調節溫度,使產生和存貯于比機體內低于2cc左右的條件下。而一般的溫度只有保持在35cC的情況下才能正常產生,也只有在這種溫度下才能充滿活力,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的功能。
如果男性身穿緊身三角褲,就會使陰囊固定緊靠腹腔,因而陰囊調節溫度的功能會受到限制:同時,如果一直靠近溫暖的腹腔,腹腔溫度高于功能正常發揮所需的溫度,將造成生精功能障礙,導致不育。
此外,如果內褲布料是透氣性差、散熱不好的化纖材料,將使陰囊處于密閉狀態,空氣不流通,細菌容易繁殖,引起尿道炎。長此以往,將造成質量差,活動度低。
不宜:久坐馬桶
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喜歡久坐馬桶看書看報的習慣。男科專家表示,久坐馬桶是不良的衛生習慣,對男性生理健康影響尤其大。
由于排便動作是機體反射動作,是人體大腦和排便中樞協調參與的全身性動作,如果人久坐馬桶讀書讀報,會忽略便意,使全身的排便動作不協調,出現制止便意的感覺。從而使直腸對糞便壓力刺激失去敏感性,造成排便困難,進而大便干燥,久而久之形成習慣性便秘。
對于男性而言,這種不良習慣對前列腺的危害尤其大。由于久坐馬桶使排便時間延長,下腹部和盆腔容易淤血,使直腸和處靜脈曲張成團形成痔瘡:同時長期便秘,糞便壓迫會造成前列腺血液運行受阻,加重前列腺炎的癥狀。
不僅久坐馬桶,男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久坐都會對前列腺產生影響。如久坐電腦、打麻將、長期騎自行車等活動,都容易使男性會充血,淤血淤積,從而造成痔瘡和加重前列腺炎的癥狀。
不宜:電磁輻射
對于男性來說,在生活中尤其要注意遠離電磁輻射源,這是由其生理特點決定的。
在日常生活中,目前具有電磁輻射的大型電氣設備和家用電器隨處可見,電視、電磁爐、微波爐,辦公室的電腦、手機等都散發著強大的輻射。
電磁波作用于人的機體,會直接產生電磁感應,從而干擾細胞生物膜上的受體酶的活性,引起細胞形態變異和功能損害,長期受到電磁輻射,會引起男性的生殖細胞和活動能力降低及數量減少。
男性尤其要注意遠離電磁輻射,這是因為男性的染色體與女性相比較為脆弱,更容易引起免疫系統的改變,其次男性生殖細胞和對電磁輻射更為敏感。
因此,作為男性應盡量減少與電磁波接觸的機會,即使是不得已要接觸的情況下也要盡量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一般是半米以上。不宜:濃茶、咖啡、碳酸飲料
在食品上,作為男人應該盡量遠離“不宜”品種。男科專家表示,時下不少“熱門飲料”都不適合男性。
首先是茶,特別是功夫茶。這是因為茶中含有茶胺等成分,這些成分容易使前列腺興奮,促使前列腺血管敏感活躍,從而容易引發前列腺發炎或復發。一般而言,越濃的茶致前列腺發炎率越高。
其次是咖啡,其中也含有容易使前列腺興奮的成分,容易造成前列腺腫大,喝多了咖啡的男性通常會有排尿不順暢的感覺。
再次為碳酸飲料,這是被國外營養專家列入“垃圾食品”名單的種類。充氣的碳酸飲料中除蔗糖外,很少有其他的營養成分。碳酸飲料中大多添加碳酸、檸檬酸、乳酸成分,會使人體體液處于一種酸性狀態,而人體本身體液處于堿性狀態,因此實際上碳酸飲料并不利于人體疲勞的消除,也容易對男性中的堿性狀態產生干擾。研究表明,碳酸飲料中的酸性物質、添加劑、防腐劑和咖啡因共同形成的作用,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性能力,限制的活力。
至于酒,酒精容易引起性腺中毒,損害生精細胞,抑制男性性激素的合成,使雄性激素減少,導致下降甚至陽痿。
預防神經衰弱你做了嗎?
如果自我調節不好,出現一些不能解決的心理問題或疾病先兆時,應立即求醫,進行心理咨詢、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切莫諱疾忌醫,但也不能有病亂投醫。
引起神經衰弱的原因有環境因素和內在因素,因此,應該從這兩方面來進行預防。
正確認識自己:對自己的身體素質、知識才能、社會適應力等要有自知之明,盡量避免做一些力所不及的事情,或避免從事不適合自己的體力和精神的活動。好高騖遠,想入非非,杞人憂天,為了名利和地位而費盡心機都是不好的。
培養豁達開朗的性格:自己的脾氣、性格一旦形成,一朝一夕是很難改變的。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對培養良好的性格有心有意,良好的性格自然會對你有情有義。
提侶顧全大局:遇事要從大事著想,明辨是非。如處理人際關系時,提倡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互相理解、體諒,是防止人際關系緊張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處理家庭關系、同事關系、鄰里關系或上下級關系時,尤應如此。
善于自我調節,有張有弛:對于工作過于緊張。過于繁忙,或學生學習負擔過重以及生活壓力很大的人,都有必要自我調節,合理安排好工作、學習和生活的關系,做到有張有弛,勞逸結合,這樣做還能提高工作效率。
關鍵詞:變電所,環保
電能是清潔的綠色能源,這已經被人們所認可,但是電能的轉換樞紐--變電所,卻常常因為電磁輻射、噪音等被認為是重要的污染源。那么它們是否確實對環境構成了危害呢?
1.電磁輻射
變電所是轉換電能的場所,我國采用的是50Hz的交流電,這樣會不可避免的在導體周圍產生50Hz的電磁輻射以及相應的諧波,很顯然,這會對人體有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到底有多大呢?
人類本身就生活在一個巨大的電磁場里,電磁輻射無所不在,所以電磁輻射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電磁輻射只有超過一定的數值時,才會對人的身體產生不良影響。根據國際輻射保護協會規定:一般人員可處于1000mG磁場之下,而從事電力系統的相關工作人員,全天可處于5000mG磁場之下,健康不會受到傷害。事實上,即使超過這個數值也不一定產生危害,這根據個人的抵抗力和接觸的時間、距離等情況而定,如同時進行適當的屏蔽防護,就可以大大降低輻射影響。
據實測數據:變電所外離地面1m的高度,所測得的磁場強度約為10~40mG,變電所的控制室、值班室內由于屋體的屏蔽作用,磁場強度為900~1500mG。而通常家電的電磁輻射卻遠遠高于這個數值,比如當距離電視機距離30cm時,磁場強度為0.4~20 mG,而3cm時候,磁場強度為25~500 mG;距微波爐30cm時,磁場強度為40~80 mG,而距離3cm時,磁場強度達到了750~2000 mG!
很顯然,對于變電所來說,雖然電壓等級很高,達到上萬伏,但是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對于普通人來說,影響顯然很小,即使對于變電所工作人員來說,在做好防護工作后,也是可以接受的。
因此在通常情況下,只要做好設備的屏蔽接地,在滿足安全距離的情況下,電磁輻射是滿足國標要求的,對于變電所周圍的環境影響很小,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2.變電所噪聲分析
變電所噪聲源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主變和電抗器運行時的固有噪聲。根據《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居民住宅區噪音應該45-55分貝之間,商業區在50-60分貝之間,道路干線在55-70分貝之間。
因此,變電所噪聲的控制是環保達標的重點關注環節。論文參考網。
2.1降低變壓器噪音及電抗器噪音的措施
2.1.1主變噪聲
目前,變電所采用的變壓器一般為油浸自冷或油浸風冷,所以主變噪聲主要是由于主變本體噪聲和主變冷卻系統的風機噪聲引起的。
根據主變技術資料,在自冷狀態下,噪音一般在65~80 dB(A),而風冷時,噪音可達到67~85 dB(A)。(距離主變本體30cm處)
主變本體的噪聲來自鐵芯在電磁力作用下產生應變及機械振動,而風冷所用風機使噪音進一步加大。
因此,防治措施分析如下:
(1)降低磁通密度:降低磁通密度就是要增加鐵芯截面,采用優質硅鋼片,改善組裝工藝,用適當的夾緊壓力及夾緊間距來夾緊鐵芯,盡量減小氣隙,進一步減小磁通,這樣可以減小鐵損,也就直接降低了本體噪音。
(2)防止鐵芯振動向油箱傳遞,抑止油箱的振動,產生噪音:一般在鐵芯與油箱間加防振膠墊、彈簧等來切斷鐵芯向油箱傳遞振動的路徑。另外,可以加大油箱重量,使其不易振動。
這兩種解決思路都能從根本上減小變壓器噪音,但是需要制造廠家的努力和配合,這可以在訂貨時向制造廠家提出具體要求。
(3)減小風機噪音:由于風機噪音和風機的數量和轉速是成正比的,因此,在負荷低的時候(此時變壓器本體油溫相對較低),可將風機分批投入,或者將風機降速使用。這樣可以明顯降低噪音。同時,要選用優質的低噪聲風機。論文參考網。目前在變電所一般采用分批投入的辦法,根據負荷大小,決定投入風機的數量。
2.1.2電抗器噪聲
電抗器的接線分串聯和并聯兩種方式。串聯電抗器通常起限流作用,并聯電抗器則用于無功補償。
限流電抗器目前有干式空心限流電抗器和混凝土柱式限流電抗器兩種,運行時噪音較小。
而用于并聯運行的油浸鐵芯式電抗器,結構與變壓器類似,同樣也存在較大的噪聲。也可以通過增大鐵芯、改善結構、減小氣隙等方法降低磁通密度,采用膠墊、彈簧等減輕鐵芯振動。
干式空芯電抗器作為并聯補償時,噪聲很小,但由于線圈內磁通密度低,因此產品體積大,導線用量就多,損耗也就相應較大。在油浸鐵芯式電抗器不滿足要求時,可以采用。或者采用新式的半芯電抗器,在線圈中放入了由高導磁材料做成的芯柱,同時鐵芯柱經整體真空環氧澆注成型運行時振動極小,噪音很低,是新建變電所的較好選擇。
2.2采取隔聲的措施
變壓器、電抗器固有的噪音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因此,實際工作中往往還需要采取各種隔音措施,來降低環境噪音。
(1)對于室內安裝的主變及電抗器,可以采用封閉隔離消聲的辦法,將維護門及檢修門均做成隔聲門,室內墻做成吸音墻。在市區,甚至可以做成全室內的變電所,以求減小噪音。
(2)對于室外安裝的主變及電抗器,一般只有做好所區的綠化,利用綠化帶吸聲的特性來降低噪音。
在經過上述處理后,變電所規劃紅線外的噪音可以有效降低。
2.3變電所其他污染分析
1)變電所的油氣泄漏,隨著設備的無油化,GIS組合電器、斷路器、電流互感器等設備大量地使用了SF6氣體,對SF6氣體的回收和再生,現在已有國產設備能夠滿足使用要求。
變電所的主變仍是最大的用油設備,主變事故油池的油水分離不徹底,如果直接排水,就會有一部分油會隨著油水混合物排入排水系統,造成環境污染。論文參考網。若要求油水徹底分離,就要增加分離設備。目前,變電所一般設40m3的事故油池,油池中的事故油,經處理后,不需外排。
2)目前很多變電所仍采用泡沫滅火器或1211滅火器,這會給環境帶來比較大的污染。因此,變電所應逐步改用干冰(CO2)做滅火劑,用后無遺留物,不用清理,對環境無影響。
由此可見,變電所對環境確實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如果處理得當,不會對環境、人體產生危害。總之,變電所環保的內容和標準需要綜合考慮,因地制宜,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做好環保工作,讓變電所更好的服務于社會。
關鍵詞:電磁輻射;吸波材料;建筑物;熱應力
中圖分類號:P427.35文獻標識碼: A
Abstract: Absorbing material is a kind of material which can absorb the electromagnetic energy and convert it into heat. Toda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orbing material has long been applied far beyond the military aspects and more widely apply in human security, microwave anechoic chamber, communication and navigation systems,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afety information security,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radiation, and many other nuclear reactor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absorbing mechanism of absorbing materials, absorbing materials are given sheet in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temperature and thermal stres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application of absorbing materials in building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 word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bsorbing material; Building; Temperature thermal stress
0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電磁場與人類的生活已經是息息相關了。無線電通訊、廣播、電視、雷達、遙感、電子設備、電力設施的正常工作都離不開電磁場。電磁場時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嗅不到、然而卻對人類的生產生活產生著巨大影響的輻射源。吸波材料是能吸收投射到它表面的電磁波能量,并通過材料的損耗轉變為其他能量形式的一類功能材料。它的工作原理與材料的電磁特性有關。目前,微波吸收材料的發展越來越明顯地呈現出功能上頻譜兼容化、材料形態上低維化、材料設計上智能化超長化、材料組成上復合化、材料性能上多樣化和材料應用上民用化的發展趨勢。
1建筑吸波材料
在電磁輻射所覆蓋的范圍內,特別是公共建筑、公共場所、生活居住等地方,如果直接從建筑物本身采取措施(使電磁波吸收),將具有實際意義。這就需要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具有吸收電磁輻射的功能。可以開發并使用具有吸收功能的混凝土材料來衰減室內外的電磁波強度,以防止電磁干擾和有利于居民的健康安全。
建筑吸波材料主要有復合建筑吸波材料,建筑吸波圖層和吸波瓦、吸波墻面磚等。目前,建筑吸波材料的應用研究主要有兩個方向:用于普通民用建筑商的低成本建筑吸波材料和高性能寬頻建筑吸波材料。高性能寬頻建筑吸波材料主要應用在一些對吸波要求比較高的建筑物種,如保密室、微波暗室等特殊場所或一些特殊建筑物,如電磁波發射站附近的房屋等。而應用在普通民用建筑物上的建筑吸波材料往往要求盡可能降低成本及施工方便,目前主要使用的有氧化鐵系列材料。
目前微波吸收材料已有很多種,按照其損耗機理的不同可以分為電阻型、電介質型和磁介質型三大類。
2 吸波材料的吸波機理
材料吸收電磁波的基本條件是:(1)電磁波入射到材料上時,它能最大限度地進入材料內部而不在其前表面上反射,即要求材料具有匹配特性;(2)進入材料內部的電磁波能迅速地幾乎全部衰減掉,即衰減特性。實現第一個條件的方法之一是采用特殊的邊界條件,如在高電導、高磁導吸波材料的表面涂敷電導、磁導接近空氣電導、磁導的介質,使電磁波最大限度地入射;而實現第二個條件則要求材料具有高的電磁損耗性。
吸波材料的電磁特性,即吸收電磁波的能力,與介電常數與磁導率相關,二者可寫成如下復數形式:
式中和為介電常數與磁導率的實部,分別表示吸波材料在電場或磁場作用下產生的極化和磁化強度。與為介電常數與磁導率的虛部,表示在外加電場作用下,材料電偶矩產生重排所引起的損耗;表示在外加電場作用下,材料磁偶矩產生重排所引起的損耗。材料對電磁波的吸收取決于與,與越大材料的吸波性能就越強,當與均為零時,材料不損耗電磁波。
3 吸波材料薄板的有限元法計算結果
吸波材料從根本上來說就是電磁損耗,是電磁波能量轉化為熱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從而電磁波在介質中被最大限度地吸收。吸波材料除了要盡可能提高損耗外,還要考慮阻抗匹配問題,完美阻抗匹配可以使電磁波在界面上無反射,而全部進入吸波層從而被吸收。
薄板內部的平面波方程為:
其中為相對介電常數,為導電率,為相對磁導率。
薄板內部的熱傳導方程為:
射電磁波和熱傳導的邊界條件如下:入射功率為3kw,入射波頻率為2.45e9Hz。初始溫度。在薄板的上下表面:,。
表1.材料的幾何屬性與物理屬性
材 料 參 數 相 關 數 據
薄板厚度 0.0345
比熱 4190
熱傳導系數 0.609
密度 1000
相對介電常數(2.45e9Hz) 78.1
相對介電常數(2.45e9Hz) 10.44
楊氏模量 1.573e9
泊松比 0.3
熱膨脹系數 7.2e-6
圖1.吸波材料板內電場分布圖
圖2.吸波材料板內溫度分布圖
圖3.吸波材料板內應力分布圖
圖1、圖2、圖3分別表示建筑吸波材料薄板在電磁場中考慮的電場、溫度及應力分布情況。不難看出,沿吸波材料薄板厚度方向電場的分布呈遞減趨勢,由于吸波材料吸收能量,轉化為內能,故材料板內部的溫度及產生的熱應力都升高。可以看到將吸波材料應用于建筑領域,確實可以起到很好的吸波防護作用。圖2中由于建筑吸波材料薄板表面與空氣接觸,存在熱交換效應,故越靠近表面,溫度越低,則由此產生的熱應力也相應較小。
4 結論
通過對電磁場環境下建筑吸波材料的理論和計算研究,結果分析表明,在電磁場作用下,建筑吸波防護材料對進入其中的電磁場具有良好的吸收作用,并且沿材料厚度方向,電場成逐漸遞減趨勢,吸收電磁波后的材料,溫度及應力都有相應的變化。可以看出,電磁波吸收材料是城市建設中防止電磁輻射污染的良好材料,可以將電磁波吸收材料與建筑板材結合起來,制造承臺電磁波吸收性建筑板材,用于辦公系統、家居等的電磁污染防治。
參考文獻
[1] 王海.雷達吸波材料的研究現狀和發展方向.上海航天,1999,(1):55-59
[2] 王海泉,陳秀琴.吸波材料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03,17:170-173.
[3] 劉順華.劉軍民.董星龍等.電磁波屏蔽及吸波材料.化學工業出版社.北京2007.
[4] Guozhu Shen, Zheng Xu, Yi Li. Absorbing properties and structural design of microwave absorbers based on W-type La-doped femite and carbon fiber composites[J].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als.2006.301(2):325-330
[5] 吳鍵,李兵,張焰.超薄吸波結構材料的制備[J].中國塑料,2003,17(7):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