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31 16:08:4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標準農田建設合理化建議,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 土地整治項目;現狀;問題;建議;新疆額敏;闊什比克良種場
中圖分類號 F3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06-0334-02
土地整治是保護耕地的重要舉措,也是整合社會資源、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有力杠桿,對于統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新農村建設、農業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以新疆額敏縣闊什比克良種場百戶村土地整治項目為典型案例,通過對土地整治項目落實情況及居民的滿意程度的調查,分析項目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采用問卷調查和入戶走訪的方式,發放44份問卷,完成了41份有效問卷,其中男性28名,女性13名,年齡在25~65歲。
1 土地整治項目建設現狀
該項目區總建設規模為753.12 hm2,總投資1 429.86萬元,新增耕地23.91 hm2。項目申報為國家投資重點項目。額敏縣闊什比克良種場百戶村等2個村基本農田整理項目于2011年4月招標,2011年5月開始施工,2012年11月30日竣工。
2 村民滿意度分析
通過問卷匯總得知,村民普遍認為土地整治是很好的項目,其中80.49%的村民對于項目評分為“滿意”,12.20%的村民對于項目評分為“良好”,7.31%對于項目評分為“一般”。村民對于土地整治項目的滿意度較高,土地整治項目的實施讓村民增產增收,是一項利農利民的大業。村民們對于土地整治項目實施后的農村各項改變都比較滿意。
3 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群眾意見采納程度較低,民眾參與度有待提升
由于土地整治項目的方案制定和項目的實施、監理是自上而下進行,民眾參與度較低。調研表明,民眾對于土地整治項目的了解程度較低,而民眾都認為土地整治項目與自身利益關系密切。
3.2 土地整治認知水平有待提高,相關政策把握需要強化
項目區村民對于農村土地整治的內容了解程度不高,了解調查問卷1~4項內容的比重占總體的56.10%,了解5~8項內容的比重則占總體的41.46%,了解9項以上的比重僅占總體的2.44%。大多數村民對于土地整治項目的了解僅限于村干部的單一渠道,群眾對于農村土地整治的了解不深,一方面受限于文化程度的差異,另一方面受限于土地整治宣傳工作的低效率[1-2]。
3.3 權屬糾紛不斷發生,相關補償政策與村民意愿差距較大
在開展土地整治過程中,村民總體上是擁護的,但是少部分群眾也存在著不同的利益訴求,對土地整治工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由于土地整治與土地征收不同,地上作物和房屋拆復建補償標準難以制定成統一的標準實施。在項目完成初期,土地整治中的占地對每個村民補償的標準不盡相同,導致村民對于占地補償政策存在抵觸情緒,影響了村民對土地整治項目的客觀評價。項目實施中涉及到的農田水利設施權屬問題,阻礙了整治工作進一步落實。因此,由于對補償標準不滿意、認為補償不公平或權屬糾紛而上訪的事件較多,調節難度大,直接影響了土地整治項目的順利實施[3-4]。
3.4 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有待提高
根據調研及訪談情況,60.98%的村民認為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差,例如農田水利設施中存在管道質量差、填埋深度不過關等問題,影響耕地的種植,給農民帶來額外的擔憂。
4 土地整治項目建設的建議
4.1 緊密圍繞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推行土地整治
提高耕地質量、增加耕地數量是農村土地整治工作中的首要任務。塔額盆地是新疆土地整治重點區域,而額敏縣又是農業大縣,因此土地整治工作要以田、水、路、林的綜合治理和閑置地復墾為重點,提高耕地質量,加強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5-6]。
4.2 充分尊重農牧民群眾意愿,確保農牧民通過土地整治得到實惠
土地整治工作涉及范圍廣,對農民的短期利益和長遠利益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應廣泛征求農民意愿,達到農民對于土地整治樂意、同意、滿意的效果,要始終堅持維護群眾權益。要充分征求出群眾意愿,廣泛征求村委會和農民對土地整治的意見。整治項目設計的初期,應當全面調查村民的意愿,采納其中合理的意見,并且在施工過程中盡可能地讓當地村民參與施工,以增加村民的非農收入,使村民對項目實施情況有一定的了解,真正受到實惠。針對土地整治前后出現權屬糾紛,土地整治相關的補償政策與村民的意志存在沖突的問題,建議統一補償標準,并引入評估機制對于其真實價值進行評估,以此得到相對的公平。應當安排相關人員進行權屬調節、界定等工作,在項目動工之前解決所出現的問題,為土地整治工作提供保障[7-9]。
4.3 提高土地整治科學化水平
加強土地整治的科技水平,利用現代化技術促進土地整治的科學化、合理化,讓農民真正得到實惠,并且強化土地整治的監督檢查和管理,做到項目結束后進行效益評估,及時改進和解決存在的問題,促進土地整治的可持續發展。
4.4 加大施工質量的監察力度,確保工程質量
在項目施工階段,僅靠監理單位確保工程質量是不夠的。為確保工程質量,應當建立完善的監察機制,確保每一級對工程的監察到位,以此保證工程質量,維護農民利益。
5 參考文獻
[1] 白冰.試論土地整治的內容、方法和原則[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9(7):19-20.
[2] 陳超.土地整理后評價初探[J].經濟與科技,2005(5):39-40.
[3] 范德種.整村推進土地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探討[J].國土資源,2010(2):53-54.
[4] 黃輝玲,吳次方,張守忠.黑龍江省土地整治規劃效益分析與評價[J].農業工程學報,2012(3):28-36.
[5] 金曉斌,丁寧,張志宏,等.中國土地整治資金在省際間分配及土地整治效果[J].農業工程學報,2012(16):9-17.
[6] 李衡,劉曉光,蘇安玉.黑龍江省農村居民點用地調查與潛力測算[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7(2):47-48.
[7] 李憲文,張軍連.中國城鎮化過程中村莊土地整理潛力估算[J].農業工程學報,2004,20(4):276-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