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4 17:07:3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景區運營管理機構,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加拿大;太平洋濱海地區 國家公園保留地;中國;濱海型景區
引言
加拿大地廣人稀、風光優美,是世界上較早建立國家公園的國家之一。從1885年設立第一個國家公園——班夫(banff)國家公園以來,經過120多年的發展,現已形成包括42個國家公園、29個國家海洋保護區和157個國家遺跡的較完整的國家公園體系[1],為旅游事業和環保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形成了從國家公園設立到土著人政策等一整套規章,為加拿大國家公園百年發展做出了經驗總結和提供了法律支持。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在加拿大是著名的公園大省,除東部落基山區的山地公園群落外,西部太平洋沿岸的濱海地區,也有幾處海岸海島型國家公園保留地。它們與內陸型國家公園有著許多顯著的差異。其經營管理的先進之處,能為我國濱海型景區的運營和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加拿大太平洋濱海地區國家公園
(一)三處國家公園保留地
國家公園保留地是在加拿大國家公園法(cnpa)保護下的一種特殊自然或歷史遺存,在這些公園保留地中可能涉及到原部落(first nation)的許多切身權利或利益[2]。WWW.133229.cOM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在聯邦政府、省政府和原住民政務委員會的共同努力下,先后新建了三處國家公園保留地,它們成為了該省重要的濱海旅游勝地。
(二)旅游資源與特色
公園所在區域陽光充足、空氣濕潤、雨量充沛、冬暖夏涼。有優美的海灘和海岸地質風光;獨特的濱海植被和海洋生物景觀;新奇的徒步旅行游覽區域等。此外,原部落(first nation)在此數以千年的繁衍生息賦予了這片土地豐富的印第安文化遺跡。瓜依·哈納斯(gwaii haanas)國家公園最為突出,其獨特的海達族(haida)文化遺跡是公園的重要旅游吸引物,也是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批準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依據。
不同于加拿大北部地區的國家公園多見大面積自然原始風貌,人口密度小。該區域的國家公園面積相對較小,且散布于各大小島嶼和礁石,并居住有相當數量土著居民。尤其瓜依·哈納斯(gwaii haanas)國家公園,分布多達138個島嶼。由此可見,它們不僅地形條件有獨到之處,土著人的居住使得其經濟環境也更加復雜。
(三)公園管理
加拿大所有國家公園均由聯邦內閣的國家公園局(parks canada)統一指導和管理。加拿大國家公園局成立于1911年,領先于美國五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級公園管理專門機構[2]。國家公園局有相應的立法支持——加拿大國家公園法(cnpa)。此外,各公園也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公園管理計劃,以達到最為適度和有效的管理效果。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這三處濱海型國家公園保留地都有自己的公園管理條例,包括環境保護、商業管理、游客管理、土地使用等具體內容。海峽群島(gulf islands)是最晚成立的國家公園保留地,它的公園管理計劃在一定程度上借鑒和參考了其他兩公園的先進經驗。
(四)公園運營對區域社會的貢獻
1.溫帶雨林荒野環境的保育
珍貴的溫帶雨林主要分布于美國華盛頓州奧林匹克半島、阿拉斯加東南部,以及加拿大溫哥華島西海岸[3]。其中現存面積最大的一片,約占全世界1/4的溫帶雨林——大熊森林,就分布于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太平洋沿岸三個濱海國家公園,地處溫帶雨林主要分布區,它們有效地促進了當地溫帶雨林荒野環境的保育事業。
2.原住民印第安人本土文化的保存
尊重原住民的本土文化是國家公園運營的重要原則之一,這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加拿大土著保留地政策。在國家公園保留地政策下,太平洋沿岸地區一些土著居民享有土地所有權,在該區域仍然可以從事正常生產和生活,對土地擁有某些特殊權利,并且和聯邦政府一起共同協商參與制定公園相關政策。因此,太平洋沿岸三個國家公園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當地的民族矛盾,有利于平和政治環境和維護多元文化。
3.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堪稱島嶼經濟發展典范的溫哥華島和愛德華王子島都位于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這與該省濱海國家公園的運營有著重大聯系。在國家公園保留地的政策支持下,該區域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發展漁業、農業、現代休閑娛樂業、生態旅游業、文化旅游業等。因此經濟發展平和,生態環境保護到位。
二、中國的濱海型景區
中國幅員遼闊,擁有960余萬平方公里國土,多達5400余大小島嶼。東臨浩瀚的太平洋,從北向南依次圍繞著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大陸與島嶼海岸線總長3.2萬公里。濱海地區是人類活動較頻繁且經濟發展較快的區域,也是現代旅游的熱點地區。中國對濱海區的旅游開展已久,濱海旅游資源基本格局大致形成s形態勢,由北向南形成4大旅游帶、10大旅游區[4],其中包括大批風光優美的濱海風景名勝區。
三、濱海型景區運營管理啟示
加拿大國家公園局作為聯邦內閣中的一個專業性二級職能組織,為世界各國公園系統的管理提供了良好范例。中國雖然沒有國家公園建制,但是屬于這一體系的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是游憩用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5]。
1.保護海洋自然生態環境
加拿大的濱海型國家公園在海洋環境保護和保持生態原真性、自然性方面比較突出。除對游客行為有著嚴格的規定和限制,管理部門還重視對游客進行環保教育。通過開展冬夏令營活動、解說項目、青年志愿者項目、遺產交流項目等途徑,培養激發游客大眾對生態環境的責任感和熱愛之情。
較加拿大不同,我國濱海景區經營往往側重于游憩活動的開發,游客接待量較大。游憩活動的大量開展和巨大的游客量給景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甚至引發嚴重的環境污染。因此,重視海洋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完善環保政策;規范環保管理體制;加強環境檢測監控能力以促進濱海旅游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事業是中國濱海型景區發展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
2.完善游客安全管理機制
濱海型景區游客安全管理工作相對復雜。加拿大國家公園有完善的游客安全管理機制,國家公園局設有專門管理公共安全的機構,負責游客安全相關工作。如:制定公眾安全管理計劃;同其他政府部門和非政府組織合作編寫安全信息;建造和維修各種設施(游道、警示牌、天橋、柵欄等);安排各公園內的特定安全巡邏人員;提供搜索和營救服務;提供事故處理方法等。不僅如此,游客安全管理條例也相對完善,有諸如海洋食品安全管理條例、野生動物安全條例、團隊活動準則等。
目前,中國的濱海旅游管理體制尚不健全,由于海洋歸屬權、使用權、管理權的多元化,使得管理體制難以形成以旅游為主體的統一、強力、有效的主管部門[6]。濱海旅游管理機構(地方旅游局、風景區管理委員會等)缺乏權威性和領導高度,權利分散,處事效率低,因而限制了濱海旅游游客安全管理機制的構建,制約了濱海旅游業的發展。因此,統籌管理機構部門、規范管理制度、建立危機管理體系和完善安全事故法制體系是中國濱海型景區在完善游客安全管理機制方面迫切的要求。
3.優化旅游產業布局
濱海型公園可開發的旅游項目相對豐富。加拿大對各公園的商業運營活動實行商業許可證制度。即依照加拿大國家公園法、國家公園保留地管理暫行條例、公園保留地長期管理計劃、加拿大財產法、省級環境土地用地相關條例等法律規定頒布商業許可證。并對其申請、暫停、續辦等都有明確的具體規定。完善的商業許可證制度使得商業項目在開發審批的過程中能夠得到規范的規劃,在經營的過程中能夠得到嚴格的監控。
雖然中國的濱海旅游發展已久,但市場機制尚不健全,產業布局仍相對混亂。濱海旅游對商業項目的審批和管理卻缺乏統一規范的規劃管理,各項目又常常單一、低俗和過分商業化。這種不合理的濱海旅游產品開發和管理引致了濱海旅游區旅游產業布局混亂。
4.促進可持續旅游發展
加拿大國家公園制度高度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理念。它不僅尊重自然規律,進行科學決策、依托嚴格的法律實施規劃管理、妥善處理各方利益關系。而且以堅持保護第一、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作為工作方針和原則,以培養良性循環的發展機制為目標[7]。
由于歷史原因和市場機制的不健全,中國很多經濟產業部門都面臨著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的迫切需求,旅游經濟也是如此。因此,濱海旅游需要正確處理開發與保護的關系,維持生態平衡,使濱海區在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也能有效帶動原始海洋經濟產業,并與之和諧有序地共同發展。在實現濱海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促進區域社會經濟產業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national parks of canada. pc.gc.ca/progs/np-pn/index_e.asp.
[2] 王連勇.加拿大國家公園規劃與管理[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 杜盛梅.鮮為人知的溫帶雨林[j].科技潮,2005,(2):50.
[4] 梁保爾.我國濱海休閑度假旅游發展研究[j].旅游科學,2006,(6):43-46.
[5] 王維正.國家公園[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