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科研課題的流程

科研課題的流程

時間:2023-06-12 14:47:2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科研課題的流程,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科研課題的流程

第1篇

【關鍵詞】 科研課題; 財務管理; 信息化; 系統

一、引言

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以下簡稱“我院”)科研課題的管理、核算是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全院財務工作量的40%,特別是“十一五”期間的縱向課題,各課題不僅實行分類與單獨雙重核算,而且要進行長期跟蹤與管理。不論是縱向課題、橫向課題還是其他課題,每個課題涉及八個成本項,其中縱向課題還有二十七個費用明細項。在日常核算中,各課題負責人要知道每個課題的收入、支出、結余情況,每年年底95%的課題要進行結算,30%的課題有水電費、管理費等分攤,最后將各課題結轉成本,收入與支出相抵,結余為下年收入,重新開始新一年的核算。如此龐大的數據運作,不僅要求數據正確,而且要求在短時間內完成,否則將影響后續工作,特別是年底決算工作的正常運行。

要解決上述問題,只靠現成的商業軟件-“用友ERP-U8”系統(以下簡稱用友系統)只能完成一半的工作,而且數據分散在不同的表中,給數據的分析、查詢、利用造成一定的困難,不能及時準確地了解各課題的全部情況。為此,需要在此基礎上重新構建滿足我院科研課題財務管理需求的管理系統,以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多樣化的需求,滿足我院科研管理發展的需求。

二、科研課題核算、管理的基本流程

研究院的科研課題分為縱向課題、橫向課題、其他課題三類。每一類按課題分別在不同的收入與支出科目核算,收入類總賬科目為:撥入科研費、預收賬款、其他業務收入;支出類總賬科目為:科研成本、技術成本、其他業務成本;每個課題的收入按科目、部門核算(三欄式賬簿),支出按科目、部門、項目核算(多欄式賬簿)。

由上面會計核算可知,要想得知某一課題的收入與支出情況,在用友系統下,財會人員要查詢收入科目、支出科目及相應的輔助核算,至少要操作五步,才能得知該課題的基本情況?;玖鞒倘鐖D1所示。

如果需查詢縱向課題的二十七個費用明細項需到管理會計的項目管理中才可查詢,而且每年的數據在當年的賬套中,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為了解決用友系統在科研課題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實時查詢各課題的收入、支出、結余情況及其他相關情況,必須將涉及科研課題核算的科目、輔助核算項目、代碼通過接口系統導出到“科研課題管理系統”,通過重新計算、分類匯總、多重關聯等功能,實現科研課題的集中核算與管理。

三、科研課題管理系統的構建原則

(一)從各系統接口導出、導入的數據正確可靠

系統基礎數據來自用友系統,收入科目是按部門核算的,支出科目是按項目、部門核算的,兩者唯一的共同點是收入科目與支出項目中的課題號相同。由于用友系統對會計數據的采集、編輯、加工都是通過編碼進行的,只要編碼不同就可視為不同的科目、不同的項目,實際操作中難免出現同一課題號重復出現的情況。為此在系統的設計過程中,應保證數據的正確性、完整性。

(二)確保系統穩定運行

系統的數據通過導出、導入、建立關聯、進行分析計算等過程,最后導入憑證庫,每個細節緊密相連,環環相扣,若有一步出錯,可能導致整個過程失敗,出現數據錯誤,需要重新開始。這就要求系統設計盡可能穩定可靠,保證多次的數據導入、導出不發生錯誤。

(三)操作簡單、減少人工干預

在用友系統眾多復雜核算的基礎上利用基礎數據構建滿足我院要求的科研課題管理系統。這就要求操作簡單、方便、直觀,避免操作人員對數據的修改,減少人工干預,保證數據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四)多向交流功能

財務信息的傳遞和交流是一種雙向、甚至多向交流模式,系統的報表數據應能夠生成不同類型的數據格式,根據使用者的不同分別生成SQL、VFP、ACCESS、EXCEL等數據格式,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五)系統的可擴充性良好

系統的設計應層次分明,具有良好的可擴充性,以適應業務迅速發展、系統功能不斷擴展的要求。

四、科研課題管理系統的構建

作為研究院會計信息系統中不可缺少的輔助核算系統,實行主輔系統相結合的方式和構架,既能適應日常會計核算的需要,又能滿足管理者對各科研課題管理信息的需求,全面反映科研課題的收入、支出基本情況。系統基本流程如圖2所示。

(一)數據導出

從用友系統將數據導出為所需的格式文件,有三個收入科目、三個支出科目、三個項目目錄,由于各科目的設置格式、核算方式不同,分別導出到不同的表中。數據導出流程圖見圖3。各種報表格式見表1、表2、表3(以橫向課題為例)。

(二)數據導入

將各個表中的數據按一定的格式導入該系統。

首次數據導入:由于從用友系統中導出的數據,各字段長度過于長且復雜,數值型字段長度20位,小數位數5位,字符型字段都比需要的長度要長,有的字段是不需要的。因此要將數據通過接口系統轉換為已制定好的標準格式,減少數據冗余度。

二次數據導入:將各部門填制的結算表,輸入或自動導入各對應字段,與前面數據表合并,產生新的數據表。

(三)統計計算

分科目、項目、部門按課題號進行關聯計算,統計出每個課題的收入、支出、結余數據。為保證數據的唯一性、正確性,克服用友系統中課題號重復不提示,部門不對應不提示等弊端,分別采用計數法、正負數相抵法、以收入部門為主與支出部門相比較法,及時提示會計人員查找原因并作相應處理。

(四)輸出報表

隨時可按部門、科目性質輸出各課題收支余情況表,并轉換為EXCEL表格形式,提供給各部門。報表的形式有:打印紙質、E-mail、導出至載體見表4。

(五)按比例計算

年底除正常運算外,按一定比例再計算出各課題成本、留存、結余等,數據全部正確后,按部門、科目性質生成各標準數據模板,以備生成憑證需用。

(六)導入憑證

導入成本:將生成的標準數據模板,通過實現編碼內外核算的貫通,由數據接口系統分科目、項目、部門等導入數據,自動生成記賬憑證見表5。

結轉成本:各課題成本全部進入用友總賬系統后,系統登賬生成全年數據,將數據導出為標準模板格式,通過接口軟件沖銷成本、抵銷收入、自動得出結余,生成所有科目的記賬憑證數據見表6。

(七)輸出憑證

全部數據導入完畢,憑證已自動生成。進入用友系統,按憑證號輸出各個憑證。

(八)歷史數據

將各課題收入、支出科目的所有發生數據及各課題二十七個專屬要素按部門、科目性質等規律追加到歷史數據庫,形成歷史數據。

(九)數據綜合利用

對歷史數據、當年數據通過整合,實現對數據不同方式的利用,滿足各個時期、各種用戶對信息的不同需求。

五、應用效果

(一)數據清晰、直觀,所見即所得

憑證數據經過組合、分解、再組合等過程將數據融合在一張表格中,隨時查詢、輸出科研課題經費使用情況,特別是年終結算所需大量數據按部門、課題名稱、課題編號、管理費等多項數據排列,滿足各種用戶對信息的不同需求。集核算、管理、憑證生成多種功能于一體,各系統間的數據傳遞實現無縫連接。

(二)年底結算,工作效率成倍提高

應用本系統使科研課題年底結算、成本結轉、制作憑證,由8~10天縮短為2~3天,工作效率大大提高。2007年三大類課題共計779個課題,每個課題有8個成本項,結算后有數據5 530個,結轉成本數據2 230個,沖減收入數據779個,再加上輔助數據,總共數據9 500多個。在年底結算、決算,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若一筆一筆錄入數據,其工作量是非常之大的(每筆憑證都要輸入部門、項目輔助核算)。

(三)主輔系統結合,搭建科研課題管理平臺

用友系統搭建了一個科目、項目、多功能輔助核算齊全的核算、管理平臺,其基礎數據豐富、多樣,科目編碼多級設置,是一個多層面的核算體系,但是只靠商業軟件提供的核算,即使再精細也很難滿足個性化的需求。只有靠主輔核算互補、編碼內外結合,才能滿足不同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不同需求。該系統的建立為科研課題管理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使科研課題管理由分散型到集中型、粗放型到精細型,全面覆蓋各個課題。

(四)動態設置,系統操作靈活方便

通過配置參數、修改公式,即可計算出各課題對應的成本項及其他各項數據。數據達到最大限度共享,做到一次輸入多次應用,盡量減少人工干預,為各部門及時提供每個課題經費使用情況,加強資金核算工作。

六、結語

本系統以基礎數據為起點,經過數據的多次應用、組合等流程,得到必需的數據,可以隨時獲取大量動態信息,滿足了科研課題管理的需求,解決和彌補了用友系統在科研課題核算、管理方面的諸多不足。它集管理、結算、憑證生成于一體,將眾多課題的收入、成本直接寫入用友系統憑證表及其他相關表中,極大地提高了財會人員的工作效率,使每一個課題的相關數據不受年度限制及時、準確地轉存到“歷史數據庫”,便于數據的查詢、分析、利用。本系統的開發和成功應用對提高科研課題的管理水平有較大的現實意義,把科研課題管理水平推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 李薇.我國會計電算化全通用理論淺析[J].會計之友,2007,(6):60.

第2篇

關鍵詞:WEB;;VB;Sql數據庫;課題管理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3)13-3047-02

傳統的課題申報、審批工作基本上是靠人力來完成的,課題的傳遞途徑都是通過簡單的人工傳遞,即由課題申報人員將申報書層層上交,再由評審單位或專家逐級審核,然后公示結果,并組織最后的驗收工作。這樣的復雜拖沓的審批過程必然導致審批工作效率的降低,此外,各個分散機構在收集本部門的申報后如果不能及時的集中上報,必然也就不利于后面的評審工作,因此,借助WEB技術實現課題申報、審批流程網絡化必將大大擴展了課題審批管理的靈活性,同時也將大大提高了審批工作效率及透明度,更保證了課題管理的安全性,同時較易于實現記錄的管理、查詢及共享。

安徽省地震局課題管理系統是一個能夠實現科研課題管理工作網絡化的在線平臺,可以對科研課題進行實時、有效管理以及對科研活動進行全程跟蹤。該系統既能全面、準確的提供科研課題的申報服務,又能夠滿足課題評審專家對科研活動的實時評定需求。系統充分結合地震部門工作特點,運用ASP及網頁編程技術,結合sql server 2008數據庫技術,形成了一套集瀏覽、申報、審批、驗收等為一體的課題管理管理平臺,能夠更好的為防震減災工作服務。

1 開發環境

1.1 服務器平臺

系統采用的服務器平臺是微軟的windows 2008 server操作系統,采用該操作系統主要是因為微軟公司的產品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市場占有率,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群的操作習慣,同時也能夠保證系統的平穩運行。因此,在該操作系統上面進行的產品開發,也兼具軟件開發難度和成本降低的好處。

1.2 WEB服務器

WEB服務器采用windows 2008 server自帶的IIS 7.0(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網絡信息服務器),該WEB服務器與windows 2008 server緊密集成,具有很高的執行效率,同時也易于管理,便于開發具有強大功能的網絡應用程序。

1.3 數據庫服務器

系統采用SQL Server 2008數據庫平臺,能夠提供安全、穩定、高效、智能的數據庫服務,能夠滿足課題管理系統目前和將來管理、使用數據以及數據擴充的需求。

1.4 開發語言

安徽省地震局課題管理系統是以ASP為系統開發框架,結合腳本程序編寫語言,構建的一個基于B/S架構的管理平臺,開發技術成熟,系統運行高效。

2 系統設計

2.1 設計目標

對于課題申報管理的實際需要不僅僅需要存儲各類課題的申報資料,維護課題的審批進度情況,還要求能夠滿足課題評審專家的評定需要。本系統針對地震部門的實際需求,設計完成以下幾個方面的目標:

實現申請人以及所申請課題資料等信息的保存;

實現課題審批進度的維護,申請人方便查看審批進度;

實現評審專家、依托單位等信息的維護,方便評審意見的發表;

實現系統內新聞公告的發表;

實現用戶及系統管理員的權限管理。

2.2 總體架構

2.3 系統工作流程

本系統的工作流程主要是先由注冊課題申報人登錄系統填寫項目申報書,然后由申報人所屬部門和科學技術處進行課題初審,再交由評審專家打分,最后由科學技術處匯總并決定課題是否立項。對于批準立項的課題由課題承擔人與科學技術處簽訂任務合同書,項目完成后提交驗收報告,由評審專家打分確定課題完成情況。

2.4 數據庫設計

數據庫設計是全系統設計的核心,系統的數據庫采用了Sql Server 2008,系統中所有數據均保存在數據庫中,對數據庫內容的增加、修改、刪除、查詢等操作一直貫穿在系統開發的全過程中,并預留了擴展的模塊。整個數據庫系統采用三層結構,首層為表現層,其次為邏輯和數據處理層,最底層為數據庫層。為便于數據的操作、提高數據傳送的效率以及數據冗余的避免,本系統內數據均采取關系表進行存放,主要課題基本信息表、課題申報書表、課題評審立項表、申報人信息表、評審專家信息表等。

數據庫建立好以后,利用中的數據源控件SqlDataSource創建與數據庫的連接,同時利用數據綁定控件從數據源控件獲取信息,并在網站頁面上予以呈現。

3 結束語

本系統采用B/S功能架構,前端設計采用ASP搭建網站框架,后臺設計采用VB腳本語言調用Sql數據庫的結構,做到了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強、系統運行安全可靠,基本上達到了設計要求,拓寬了課題申報、審批的渠道,大大的提高了安徽省地震局課題申報及審批工作的效率,同時也使課題管理工作更加規范、科學。

參考文獻:

[1] 王仕瓊.基于網絡的科研課題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現[J].江蘇科技信息,2012(6).

[2] 俞燎宏.基于網絡的課題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4).

[3] 劉兵.基于Web工作流的畢業設計課題管理系統的設計[J].電腦學習,2009(2).

第3篇

關鍵詞:教研方法; 研究條件;研究成果;發展教育

多年來的教研工作實踐,與學校各教研組老師有過密切接觸,大家對現代意義的教育研究頗有熱心,也投放了很多精力,花費了很大氣力,但學科教研實驗操作起來,總覺得既無頭緒,又無抓手,甚至如何組織都感到茫然。這個問題,究其根源,就廣義上說,還屬于教育研究方法問題。提及教育研究方法,就必然涉及到教育研究流程和教育研究技能等方面的理論內容。故就此教研敘事之話題,談談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若能對各科教研的老師們有一點點啟發,亦能產生由衷的喜悅和愜意。

教研選題立項后,就要有組織、有步驟、有計劃地按照本學科課題實施方案去完成研究任務。在具體研究實施過程中,如何實驗操作?一要創造研究條件,二要創造研究成果。這就是本文所說的廣義的教育研究方法和策略。

首先,談談教育研究的條件創造。在教研敘事中曾討論過,“人本”理念,“人本”思想,都是一種現代教育科研意識,總是在指導人們去科學實踐,去努力學習,去積極培養投入,去準確選拔物色?;A教育科學研究也是如此,因為,基礎教育研究的對象是培養人和培養人的能力素質,研究者的自身素質和工作能力決定著研究成果的成敗與優劣。所以,基礎教育研究要想創造出優秀成果,首先須創造出優秀成果的因素和條件,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1.強化自身素質。這指的是教科研課題主持人自身的素質提升問題,責任感增強問題,自身科研能力提高問題,自身申報教科研課題立項動機明確問題。作為教科研課題研究的負責人,在學識上,應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善于搜集、捕捉、采擷教育科研信息的人,勤于思考、反思教育教學與教研問題的人;在教育研究業務上,應是一個勤于探究的人,一個勇于實踐的人,一個有心之人。一句話,應是一個對本職業務投入、執著的人。對教育研究的投入、執著,其本身就是教育業務的升華。一個教科研課題本是你的主張,是你擬定的研究方案,你就應該具有獨到的研究見地,研究主見,研究思路,研究韜略,以及研究目標、內容與方法。有的課題主持人委托一名課題執行主持人,這須在你自身責任到位的前提下,要求課題執行主持人與你具有同等條件和能力,才能使課題研究創造出優秀成果來。

2.抓住研究對象。學生是教育者培養的對象,在哪些方面去研究如何培養的問題,培養什么的問題,都值得深思。諸如,優良品質的培養、學習動機與心理健康的培養、自主意識的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等等。有了培養學生的具體豐富的內容,就有了教育研究的抓手,也就充實了你的研究案例,這就為總結科研文本成果創造了物質條件。

3.看準研究資質。教科研課題組的實驗老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基礎教育科研能力,包括組織能力、教學示范能力、教育應用文寫作技能等。在吸納基礎教育科研課題組成員時,應該瞅清看準考量參研教師的研究人才資質,確保研究成果和研究任務的如期保質予以完成。

其次,談談教育研究的成果創造。這里所說的教科研“里”的內涵是指教科研課題實質性研究過程以及研究成果的表達形式,包括兩個方面。

1.廣泛開展研究實踐活動。基礎教育教學實踐活動是一切教科研課題研究的生命源泉,提倡其豐富性,就能使教科研課題研究內容充分、翔實,且有說服力,為總結其成果提供了充足的一手材料。開展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不僅要豐富,而且要多種多樣,生動活潑,具有趣味性和影響性。另外,開展那些豐富多彩的與其研究直接相關的教育教學活動要具有針對性、規范性、校本性、聯系性,即開展的研究活動是解決本校教育教學及其管理的一些實際問題,或規范教育教學行為的一些對策問題,且與相關方面密切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校本研究機制的整體策略。比如,與基礎教育課改的聯系,與創新精神的聯系,與教師專業成長的聯系,與教師繼續教育的聯系,與教育反思及教育教學經驗總結與交流的聯系等。還有,開展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主題要鮮明,要明確,要扣題。某項教育活動是屬哪一個行動研究的內容,活動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有什么實踐反應,有什么教育效果等,著力總結教育教學實踐經驗,深入探究實現未來理想教育的方略,以為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制定教育決策提供依據。

2.認真整理研究文本成果。開展一切與教科研課題研究內容直接相關的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是對本教育課題研究成果評價的實踐反應,是總結教育研究成果文本的實踐基礎,是教育課題研究方案實施的實踐過程。為此,教育課題研究成果的文本材料是系列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科學理論結晶。由于教科研實踐活動的多樣性,其課題研究成果的文本表達形式也表現出諸多方式。具體有教育實踐活動經驗總結、教育調查報告、教育論文、教育學術專著、教育敘事文集、教育隨筆、教育日記、教學后記、教學設計闡述、課堂教學評析以及教育課題研究與結題驗收要求相關的文本材料等。

這些教育應用文的整理撰寫,需要具備一定的寫作技能,運用起來還要具有規范性和示范性。因為,教育科研不僅彰顯出教育實踐的成果與價值,而且貴在教育科普推廣的指導意義。另外,教育科研成果文本對教育研究理論文獻又是一個填補與充實。從各種意義上來說,認真、系統、科學整理撰寫教育科研成果文本是非常有價值的,不僅僅只是為了教科研結題驗收。最有意義的是,教科研成果的獲得,是一種教育閱歷,是一種教育的探索,是一種教育的奉獻。

第4篇

關鍵詞:研究型教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大學生科技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8-0146-02

進入21世紀后,分子生物學的發展迅猛,新技術新手段層出不窮并已滲透到各個學科;分子生物學理論與技術已經成為人們認識生命本質和改造生物特性的有力武器。然而,我們在指導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中發現:大多數學生(即使考試成績很好的學生)很難能應用所學的分子生物學理論與技術設計出科學研究的實驗方案;我們調查也發現:很多碩士研究生在利用分子生物學理論與技術設計科學研究實驗方案時仍困難重重,這說明我們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再考試”按部就班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模式已經很難實現“培養高素質創新性人才”的目標。那么,如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科技創新?

隨著近年來分子生物學的飛速發展,給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帶來一些問題,主要體現為:教學學時的不足與教學內容的擴增;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科學研究實驗環節的嚴重脫離,這是造成分子生物學知識在應用中“困難重重”的主要原因。

研究型教學也稱主題研究,是在美國布魯納的“發現式學習模式”和瑞士皮杰的“認知發展學說”基礎上構建的教學模式[1],是在老師指導下有目的地相對獨立地對教學內容相關的實際問題進行探索研究,從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出具有獨立思考研究能力的創新型及應用型人才。

“開展大學生創新教育、培養高素質創新性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與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主題。為堅持“教學以學生為本”的原則,以培養“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創新型醫學人才為中心,我們以“腫瘤微環境與免疫治療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為平臺,以教師承擔的科研項目為引導,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理論及實驗教學中探索并實踐“研究型教學”模式。

1.優化和整合理論教學內容,夯實學生創新基礎。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發展快速,新技術、新方法、新成果不斷涌現。我們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優化、整合教學內容:刪除淘汰的內容,合并重復的內容,增加新出現的內容。在課堂講授中,將國內外一些最新分子生物學研究成果、發展動態及科學前沿知識充實到教學內容中;介紹分子生物學新技術在疾病診斷、治療、預防中的最新進展,使學生明白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在醫學中的重要性。

2.利用多種現代化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科技創新興趣。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堂內容豐富、信息量大,而教學課時少。因此,我們在理論教學中將教學內容分為講授和自學兩部分:在講授中,利用多媒體等多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將難點和抽象的內容以動畫的形式反應出來,使教學內容直觀化,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在自學中,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同時將教師承擔的科研課題設置成科研專題,讓學生帶著科研專題的問題開展學習。

3.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我們在重視理論知識教學的基礎上,加強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我們重新組合實驗內容,實行“三型實驗原則”(即將實驗分為驗證型實驗、綜合型實驗、研究型實驗):減少基礎性驗證型實驗、增加設計性綜合型實驗、開展創新性研究型實驗。

在課堂內的基礎性實驗部分:減少傳統的驗證性及臨床生化指標測定的實驗項目及學時數,使實驗項目主要集中于基本操作、比色技術、離心技術、層析技術及電泳技術等方面的實驗;對基本的規范化實驗操作方法及常規實驗技術(如比色、離心、層析、電泳等技術)操作流程錄像后上傳到課程網站中以便學生對照學習。

在課堂內的設計性綜合型實驗部分:我們組織學生針對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設計研究方案。例如,在肝臟生物化學中提到:白蛋白主要是由肝臟合成,而白蛋白又是臨床醫療和科研中常用制劑,如何提取出有活性的白蛋白?如何利用生物技術大量生產白蛋白?通過討論,使學生了解解決這一問題所依據的蛋白質理化性質和分離純化、基因表達、基因重組、PCR等理論知識。通過設計白蛋白分離純化與鑒定實驗,在對蛋白質理化性質加深理解的同時,使學生掌握合理運用鹽析沉淀、離子交換層析等技術操作流程;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運用基因重組、RT-PCR等分子生物學技術設計重組表達白蛋白的實驗方案。指導教師對學生設計的研究方案可行性和合理性進行點評及修改,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在課堂內開展上述設計性綜合型實驗。

4.在課堂外的創新性研究型實驗部分:學生組成多個研究小組(3~5人/組)對教師承擔的科研課題(已設置成多個科研專題)查閱文獻和資料后進行創新性科研專題申請書的撰寫;指導老師根據申請書質量及個人興趣愛好挑選部分研究小組開展科研專題的實驗研究;在此過程中,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老師指導下開展創新性實驗研究,從而進一步培養科技創新能力。

5.研究型教學模式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中的效果:通過研究型教學模式在三峽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我們發現學生的考試成績顯著高于未經過研究型教學模式的班級;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顯著高于未經過研究型教學模式訓練的學生。通過研究型教學模式,學生的科研素質和創新能力得到提高,激發了學生對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學習興趣,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學生課外完成的科研專題研究,學生以第一作者在CSCD核心期刊發表研究論文7篇;指導老師在指導大學生科研專題的同時,圓滿完成了自己所承擔的科研課題的研究;同時老師通過完成科研課題,促進自己的教學水平。

總之,通過上述一系列的探索與實踐,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開闊視野,增加學生對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及科技創新活動的興趣;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同時,老師通過完成科研課題,帶動人才培養;能使教師把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起來,以科研促進教學;使教師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不斷改善教學框架,形成囊括最新知識框架的教學體系,從而使《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質量得以進一步提高;即充分證明研究型教學模式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實踐中是有效和可行的。

第5篇

關鍵詞:科研項目 項目化管理 系統開發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5)05-0000-00

1引言

高職院校以往的科研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賴人工進行,從課題申報、立項評審、任務書提交、項目審核、中期檢查、結題申請到專家評審、課題管理、成果推廣等環節都是依靠office文檔、紙質操作和召開現場評審會議,這種傳統的管理方式導致數據匯總困難、數據冗余、工作效率低、數據不能共享,難以及時有效的掌握最新的科研情況,影響到教師和評審專家的正常授課時間,增加科研管理工作量,降低了服務水平。

2系統需求分析

2.1 系統功能需求

實現課題申報、立項評審、任務書提交、項目審核、結題申請、結題驗收全過程系統化、信息化、項目化管理。實現項目申請立項、結題驗收專家網上評審功能,由系統自動進行計算排名。申請人提交立項或者結題申請材料后,由科技秘書對項目進行匯總分類,按照項目內容進行分組,安排評審專家。課題評審專家接到任務后,在系統設置的規定時間內,只需一臺可以上網的計算機和相關附屬設備(鍵盤、鼠標等)即可登錄系統開展評審工作,時間靈活度高,同時也節約了紙張的大量使用,節約學院辦公經費,提高評審效率。項目立項申請流程如圖1:

建立項目補錄模塊。把學院歷史立項的所有項目和院外申報項目進行電子系統進檔,建立項目數據庫,使科研管理工作規范化、科學化和信息化;實現科研項目綜合查詢與統計功能。對相關類別科研項目數據實現圖形化統計,生成水晶數據報表;實現科研課題項目化管理。

2.2 用戶功能需求

系統的用戶角色有:普通教師、二級部門管理者、科研處管理人員、評審專家、系統管理員。各用戶角色功能如下。

普通教師:普通教師即課題的申報者,訪問系統具有的權限主要有:瀏覽、錄入個人信息、查詢個人信息;填寫、上傳課題立項申請、任務書、結題驗收的材料;查詢項目評審情況;查詢科研課題進展;科研檔案輸出打印、項目補錄等。二級部門管理者:在系統中設置學校二級管理部門的管理者,主要是對屬于本部門科研課題的立項申請、合同任務書和項目結題驗收申請作基本的審核,查詢本部門科研情況??蒲刑幑芾砣藛T:主要是科技秘書,主要權限是查詢項目立項申請、驗收申請情況,對項目進行形式審核、分類,安排評審專家,填寫科研處、校學術委員會意見;補錄歷史項目和院外項目;同時,對優秀項目進行成果推廣。

2.3系統架構

高職院校科研管理系統的開發過程中,是以MVC三層架構為依托,并在其基礎上進行了改造,增加了管理權限層,使其更符合本系統開發的需要,增加的全新權限層,能更好的控制權限管理,使其可實現到對每一底層按鈕的控制

3系統主要功能模塊開發

3.1系統時間段設置模塊的實現

通過對系統時間段的設置來限制系統使用者對系統的操作權限,同時也為規范科研處對科研項目的管理起到一定輔助作用。主要有立項申報開始、結束時間,任務書提交開始、結束時間,中期審查開始、結束時間,驗收申請開始、結束時間等4個時間段(點)的設置。并提供了新增時間段和修改已設置時間段的功能。

3.2科研項目管理模塊的實現

項目申報模塊:主要頁面元素有:列表窗控件、按鈕、下拉菜單等等。通過該頁面可以完成項目申請立項書的錄入和保存;項目修改導出模塊主要提供了在查詢、修改、輸出打印和刪除申報書的功能。項目任務書管理模塊:提供了項目任務書的錄入和輸出打印功能。對已超出系統規定的立項申請時間和已通過科研處審核的項目進行操作將出現相應報錯提示。項目驗收申請管理模塊:提供了項目驗收申請信息錄入和結題驗收申請表的輸出打印。對輸入數據格式不正確和已通過科研處審核的項目操作顯示報錯提示。項目主持人可以查看立項評審、驗收評審的評審專家打分情況和評審意見。

4 結語

科研管理系統上線運行以來,順利完成了多個項目全過程項目信息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展望未來,隨著云技術、跨平臺移動終端技術的逐漸成熟,為高??蒲许椖抗芾硖峁┝诵碌乃悸贰?/p>

參考文獻

[1]鄧敏,徐方.科研管理系統與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J].科技創業月刊,2010(12):93-94.

第6篇

Abstract: Based on expound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young teacher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have, this paper ful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young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ways to train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young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關鍵詞: 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科研能力;培養途徑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young teachers;educat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training methods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22-0178-02

0引言

高職院校的青年教師是教師隊伍中最年輕、最有朝氣的新生力量,也是高職院??蒲嘘犖橹凶罘e極、最活躍、最重要的生力軍,是高職院??沙掷m發展的基礎。正如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偉長院士所說:“你不教課,就不是教師;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師。[1]教學沒有科研作為底蘊,就是一種沒有觀點的教育,沒有靈魂的教育。因此高職院校要重視對青年教師教科研能力的培養,使青年教師不僅要能教書育人,還要―邊教書一邊搞科研,真正做到教學、科研兩個拳頭都要硬。

1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應具備的教科研能力

教師的教科研能力代表著教師從事教學科學研究工作所必備的各種素養的質的要求。目前,對教師應具備的教科研能力尚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界定,但是從各高職院校對教師教學科研能力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出發,作為高職院校的青年教師,其教科研能力構成可歸納為以下三方面。

1.1 申報課題的能力課題申報是教科研活動的起點,也是教科研的基礎。課題申報成功與否在一定程度上是青年教師個人教科研能力積累的佐證。該能力集中體現在選題和組織材料的能力上,其直觀的表現形式就是課題項目申請書填報的好壞。一個好的課題項目申請應該有新穎的選題、全面的知識背景、實在的研究內容、合理的技術方案、新穎的創新點、強大的研究隊伍、可靠的研究基礎、恰當的經費預算及恰當的成果形式等。

1.2 組織實施課題的能力課題的組織實施是指課題立項后由主持人按照研究計劃進行分工協作實施課題研究的過程,其中,主持人作用發揮的大小、強弱直接關系到教科研課題完成的質量。在此過程中,課題主持人的組織協調能力很重要。青年教師在擔此重任時往往更具挑戰性,除思索如何做好科研外,如何運用各種可能的手段充分調動課題組其他成員的積極性,如何協調好方方面面的關系,也是對青年教師教科研能力的一種提升和鍛煉。

1.3 撰寫論文的能力課題研究成果一般是以論文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因此,論文寫作是青年教師進行教學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其撰寫論文質量的優劣是青年教師創新能力、掌握和運用知識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而通過論文的撰寫也可提高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科研能力現狀分析

當前高職院校的教科研人員數量普遍不足,尤其是青年教師的教科研數量相對較低,由青年教師擔任完成的課題更是聊聊無幾,這種現象表明青年教師科研成果的數量與質量還不盡如人意??偟恼f來,高職院校的青年教師教科研能力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2.1 科研意識薄弱、功利思想嚴重高職院校大多數青年教師教科研意識薄弱,認為自己只要把書教好即可,教科研工作搞不搞不重要。據統計有65%以上的青年教師對教科研的概念比較模糊,對教科研工作感到十分陌生和遙遠[2]。有70%以上的教師認為教學任務繁重,無暇搞教研及科研,認為教科研工作費時、耗力,與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關系不大。[2]還有相當一部分的青年教師只是到了評職稱、定骨干教師、申報教學成果獎及精品課程等方面需要教科研成果作為學術支撐時,才意識到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對教科研工作抱有嚴重的急功近利想法。

2.2 申報經驗不足、畏難情緒嚴重當前有些年教師雖然萌發了一定的教科研意識,也已經認識到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想要在教科研方面有所建樹。但是,由于有些青年教師從參加工作以來,從未申報或參與過課題研究。因此,青年教師申報課題時對申報科研課題的選題、申報、評審、組織實施、驗收等環節不了解,不知道如何運作,缺乏相應的課題申報經驗,致使申報教科研課題時無從下手,對課題申報常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從而容易產生畏難情緒。

2.3 合作意識不強、組織實施能力差目前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在教科研活動中單打獨斗、單兵作戰的現象十分普遍,合作也只是為了申報課題而進行的名義上組合。主要原因在于目前評價制度更多傾向于對教師個人的定量考核,弱化了團隊考核,從而加大了教師個體的競爭,忽略了團隊攻關意識與合作精神;使得項目的研究因缺乏多學科知識的融合與擴展、缺乏個體思想的交流與互動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青年教師在承擔科研項目后,在負責項目時由于教科研經驗的缺乏,使其在項目的總體設計、規劃,分工安排等方面能力缺失,容易導致立項的教科研項目難以如期完成。

2.4 缺乏教科研能力、研究層次較低高職院校一些青年教師由于平時上課忙,缺乏對文獻檢索和信息處理的學習,不會利用數字期刊。如陜西工業職業學院圖書館專門給教師們購進了中國知網數據資源庫,但是平時在線檢索的教師數量不是很多。另外,青年教師的科研論文的撰寫大都停留在教育教學的經驗總結上,研究層次和水平較低,很少能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而對專業領域的研究涉及的則更少。據統計有近80%的青年教師從未參與過課題研究,有90%上的青年教師沒有主持過市級以上的教科研課題。

3高職院校在培養青年教師教科研能力方面的有效途徑

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科研現狀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學校的教科研狀況,并預示著學院以后的教科研發展趨勢,面對現狀,情況不容樂觀,下大力氣盡快提高現有青年教師隊伍的教科研水平切實可行,也勢在必行。

3.1 組織學術沙龍,培養青年教師的教科研意識為了培養青年教師的教科研意識,學院應每學期組織一些治學嚴謹、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的專家、學者舉辦學術沙龍,傳授青年教師如何圍繞高職院校的現實問題開展研究,對學院的辦學定位、人才培養模式與人才培養規格進行探討;對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改革以及自己所從事的專業方面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探索;同時,鼓勵青年教師要把教科研工作當作終生的事業來對待,避免急功近利,做好長期規劃。通過學術沙龍,最終使青年教師了解和掌握科學研究的常用方法,提高青年教師對教科研工作的認識、培養其教科研興趣和意識。

3.2 舉辦教科研培訓講座,提高青年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學院的相關部門如科研處應定期舉辦教科研培訓講座,向青年教師詳細介紹各級各類科研項目申報、管理、檢查、鑒定、結題的具體要求,各級各類的教科研成果的評獎、出版資助的具體程序、學院教科研管理系統的使用方法、中國知網數字化期刊群的使用方法以及科研處管理工作的具體流程等方面的內容,幫助青年教師揭開科研工作的“神秘”面紗,消除其對教科研課題項目申報的畏難情緒,提高青年教師科研能力。

3.3 建立教科研導師制度,激發教師青年的教科研熱情在高職院校中建立教科研導師制度,充分發揮教師們的特長,形成教科研能力強的教師帶年輕教師;教科研經驗豐富的教師帶經驗欠缺教師的局面,從而保證青年教師教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具體做法如下:以學科帶頭人為核心,成立研究小組,共同申請課題,通過這種方法來帶動各二級學院的青年教師從事教科研工作。學科帶頭人要負責申請課題,設計研究方案和研究思路,推動研究的進行。從細節上指導青年教師如何做科研,包括研究具體方案的制定;數據的搜集、處理;論文的寫作和修改等,并推薦。而研究小組中經驗豐富的教師則幫助缺乏教科研能力的青年教師在從事科學研究的過程中逐步學會研究的方法和程序。期望通過一兩項課題研究能提高青年教師們的教科研能力,以期能培養出一批教科研能力較強的骨干。

3.4 加強團隊建設,發揮青年教師的組織協作能力依靠團隊的共同奮斗求得教科研持久、突破性發展,是教科研人員取得成功最為重要的條件保障。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人們之間的心靈溝通、智慧火花的碰撞,會進一步增強信息化的交流。在達到資源共享的同時,可擴大視野、開拓思路,在互動中及時掌握學術前沿的發展動態,搶占學術制高點。在團隊中相互支持、真誠合作、共同研究,還有利于青年教師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重新創造自我,實現以往未能做到的事以及擴展創造未來的能量。因此,要鼓勵青年教師確立協同攻關的觀念積極加入到團隊中去。另外,青年教師在承擔教科研項目后,不僅要負責項目的總體設計、規劃、分工安排,還負責項目研究的組織協調工作。因此,在教科研工作中不僅能加強他們的團隊精神,還能鍛煉其組織協調能力,從而保證項目的實施完成。

3.5 實施教科研激勵機制,建立青年教科研人才隊伍有效的激勵機制是激發青年教師參與教科研活動的關鍵。教科研管理工作要根據教師對利益追求的層次和內容的不同,制定出適合的激勵機制,在物質與精神層面制定一些相關的政策,能有效的提高青年教師積極參與和開展各類教科研活動的積極性,對參加不同層次課題研究的青年教師和取得研究成果的課題組成員,按照教科研工作進展情況和完成情況、成果開發程度和成果大小,在評聘職稱、晉升、進修培訓、獎金等方面給予獎勵,以激勵青年教師在教科研工作中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最終建立一只優秀的青年教科研人才隊伍。

4結語

總之,青年教師是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的有生力量。因此,高職院校培養青年教師教科研能力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當作一項長期的重要的工作來抓。只有這樣,才能激勵青年教師從事教科研工作的積極性,使高職院校的教科研活動成為帶動高等職業教育教學不斷前進的火車頭,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迎接新的挑戰。

參考文獻:

第7篇

關鍵詞:開放實驗室;科研創新能力;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5-0230-02

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科研創新能力是高校培養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多數高校實施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為了更好地營造良好科研氛圍,提高醫學本科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我校做了很多嘗試,開展了許多探索性的教學改革,本文對我校近年來開展的開放實驗室教學進行總結與淺析,借此可以給與我校教學、科研條件相似的醫學院校特別是西部欠發達地區醫學院校提供一些借鑒。

一、開放實驗室的背景

經過多年努力,我校實驗室建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目前形成了以2個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和8個廣西醫學重點實驗室為核心,以7個二級學院實驗中心為骨干,以20多個醫學相關的教學實驗室為基礎,涵蓋了從前沿醫學研究到一般教學需要的實驗室體系。長期以來,我校重點實驗室及二級學院實驗中心主要是為專業科研人員和碩、博研究生提供科研服務,在本科教學中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現有實驗室條件,更多地為醫學本科生提供科研實踐機會,以此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一直是我校探討本科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

二、開放實驗室的形式

在學校教務處的統籌協調下,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結構,由淺入深地推行了多種形式的實驗室開放教學,主要的形式有:

1.重點實驗室普及型參觀和學術講座。對于剛入高校的低年級本科生,由于他們掌握的專業基礎知識有限,我們一般在第一學年末安排他們到重點實驗室參觀,給他們介紹實驗室的一般情況。同時,由重點實驗室專職教師舉辦1~2次學術講座,重點介紹每個實驗室的研究方向,以及相關的科技前沿研究。這種教學形式,可以讓學生感性地了解我校當前的科研水平,使他們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為他們以后更好地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驗研究中打下基礎。

2.延伸常規實驗課,開設探索性實驗。探索性實驗一般是在本科第2學年下半年到第3學年上半年期間開展,學生此時只是初步了解相關基礎醫學學科知識,實驗設計、操作仍不規范。因此,我們事先要對學生進行一些常規培訓,如給學生觀看示范性實驗教學錄像、多媒體課件等。在學生基本掌握實驗的基本技能,并通過考核后,就可以讓學生開展探索性實驗,其流程主要包括:(1)由帶教老師講解探索性實驗設計的基本知識,包括如何選題、可行性分析、申請書撰寫等;(2)每個課題組一般由4~6名學生組成,同時要求有課題負責人以方便聯系;(3)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并結合實驗室的實際條件,通過查閱文獻或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選出合適的題目,并按要求寫出規范的設計方案;(4)帶教老師從創新性、科學性和可行性等方面綜合評價實驗方案,確定入選課題;(5)學生獨立完成實驗操作并進行結果處理,老師只是給予一些技術上的指導;(6)學生撰寫論文并參加答辯;(7)老師給予學生相應的綜合評分。

3.參與到現有的科研課題中,培養實驗操作技能和團隊精神。由于醫學本科學生自身條件和學校教學條件的限制,加上學生掌握的專業知識面較窄,學生很難獨自開展一個系統的課題研究。為了讓學生較全面地了解一個完整的科研課題的全程,我校重點實驗室每年都開放一些科研項目,吸引本科生參與進來。這種教學形式一般分為三個階段,首先,老師給學生詳細介紹課題的基本情況,包括研究背景、技術路線、實驗方案等,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后,才可以讓學生獨立承擔科研課題的部分研究。其次,學生完成階段性實驗后,老師定期指導其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允許學生采用某一部分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并投稿。最后,老師鼓勵學生積極撰寫申報書,申請各類大學生課外科研項目或參加挑戰杯。這種教學形式可以快速地提高學生學習、動手的能力,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

4.設置“未來學術之星”基金課題,鼓勵學生自由申請。為進一步推動我校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引導大學生廣泛參與科技活動、學術研究和社會實踐,我校從2008年開始開展了“未來學術之星”大學生課外科研課題項目申報活動。其申請的流程為:(1)每年的6月中旬~9月初為課題申報階段,在這期間,學生要查閱文獻,并按照申報每年的申報指南撰寫申報書;(2)9月下旬為課題評估、立項階段,教務處聘請校內副教授以上專家按照立論新穎、論據充分、研究目標明確、內容具體、技術路線可行、經費預算合理的總體要求進行初審,提出是否立項和立項級別的初審意見;(3)各分團委將允許立項的課題申報書及其初審意見一式三份上報至校團委,由校團委提請學校大學生課外科技學術活動指導委員會組織相關領域專家進行復核,確定予以立項的課題及其級別;(4)10月~次年3月初為課題實施階段,學校對獲得立項的課題給予一定的資金資助,采取課題負責人形式開展課題研究;(5)次年3月中、下旬為課題結題階段,要求有結題報告。最后,教務處組織專家嚴格審查課題考核指標是否完成,并給予不合格、合格、優秀等評價,如果課題組能超額完成,并發表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則考慮在下一年度給予滾動資助,特別優秀的成果還將被推薦代表我校參加廣西區、全國“挑戰杯”競賽。總而言之,“未來學術之星”大學生課外科研活動為同學們提供了“早期接觸科研”的重要平臺,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接觸和了解所學專業的發展動向。

三、教學取得的成效

為了打造“教學科研型”醫科大學,我校近年來比以往更加注重醫學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采取了多種教改措施,其中,針對本科生開放實驗室就是一種重要的教學形式。幾年來的實踐證明,開放實驗室極大地促進了醫學本科教學和科研的有機結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和科研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1.促進了教學與科研的結合,提高了大學生參與科研的興趣。以我校臨床重點實驗室為例,該實驗室消化內科課題組面對我校本科生開放了“胃腸病循證醫學”項目,先后招收了10多名本科“助理研究員”。在教師指導下,這些同學參與了整個科研過程。這種教學模式給他們提供了大量實際鍛煉的機會,大大提高了學生們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例如,2004級本碩班吳留成,2005級本科生劉莉丹、廖明、黃小麗,2006級本科生蘇婷、潘曉芬、尹芳、黃萍、賓瓊、李靖等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以第一作者分別在SCI期刊Endoscopy、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Cancer Chemotherapy and Pharmacology、Pancreas、Colorectal Disease、Breast Journal、Dermatitis等發表了多篇高水平論文。

2.強化和提高了專業基礎知識的水平,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依托開放實驗室特別是重點實驗,校團委主持開展了本科生“探索性實驗”、“未來學術之星”等大學生科研培養項目。這種創新型教學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2012年,我校本科生發表原創性研究論文多篇,代表性的有2009級本碩班葉方慧、張冰、黃路路,2009級本科生楊銘、陸艷梅、劉常遠,2008級本碩班陳陽、王潔、楊延龍等同學分別在SCI期刊Genes and Immunity、PloS ONE、Immunogenetics上發表相關學術論文。

四、存在的問題

1.開放實驗室不像計劃內的教學一樣有固定的學時數和明確的工作量,如何計算教師的工作量,以提高教師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另外,學生參與課題研究,如何認定其學分,以此認可他們的學習成績也是要考慮的問題。我校在這些方面是做了一些探索,但仍不夠完善。

2.“探索性實驗”和“未來學術之星”項目指南尚須改進完善,以適應醫學高速發展的需要。另外,“未來學術之星”單個項目資助的力度太小,多數課題是在老師課題經費的額外資助下才能按計劃順利開展實施,從某種程度上抑制了老師帶教的熱情。

綜上所述,多層次開放實驗室促進了教學與科研的融合,為學生早期接觸科學研究提供了可能,培養了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激發了他們參與科研、從事科研的熱情和愿望。這種教學模式是深化實驗教學改革,由被動教育到主動教育,由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實驗教學水平的有效方法,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周石.強化學生學術活動,培養學生科研能力[J].高等教育研,2006,6(2):68-69.

第8篇

1.1企業工程師和軟件行業專家參與教學工作的積極性不高

在對軟件技術專業學生進行軟件教學的過程中,絕大多數高職院校為了降低教育成本,選擇以學院教師為主,以專業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由于軟件企業工程師和軟件技術專家幾乎沒有時間和精力參加教學活動,使得軟件企業的工作理念、創新思維和企業文化很難被傳播到軟件學院的教學活動中,導致軟件行業工程師和專家很少有機會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容易導致軟件專業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更新。

1.2校企合作中容易出現企業冷、學院一頭熱的情形

高職院校都希望軟件專業的教師和學生能夠共同參與到軟件技術的研發,以此提高學生和教師的動手研發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軟件研發技術的特殊性和技術性,使得軟件研發企業的研發項目的保密工作與學校的課程進度安排相矛盾,教學進度、學生的數量與保密性等問題的沖突使得多數軟件企業不愿與軟件專業教師、學生合作研發軟件,導致校企合作關系很緊張。

1.3欠缺雙師型的教師,教師素質不高

多數高職院校的軟件開發專業教師往往一畢業就到學院來實習工作,由于缺乏豐富的工作實踐經驗,使得教學質量得不到提高。由學生直接到教師的角色轉變使得教師在進行授課過程中,往往照搬枯燥的理論知識,不利于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尤其是無法將企業的先進技術和創新文化、經營理念帶到教學實踐中去。加上絕大多數專業教師沒有增加企業鍛煉的實踐機會,使得教師缺乏對軟件技術開發專業知識的有效更新。軟件教師極少的外出培訓機會使得軟件技術教師無法與一些先進院校的老師進行充分的技術交流,不利于教師專業技術的改進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1.4軟件專業教師的科研水平有限

由于軟件專業教師的授課任務往往比較繁重,使得教師沒有多余的精力和時間參與到科研項目中,加上對科研項目的了解比較淺薄以及科研課題和科研經費申請程序的復雜,使得軟件技術教師申請科研項目的數量少之又少。校企共建的核心課程不夠使得教師對科研課題的來源和申請科研課題的流程缺乏相應的了解。校企共建的軟件技術專業核心課程的設置對提高軟件專業學生的專業質量和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至關重要,這直接關系到軟件技術開發專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和軟件技術開發企業的未來發展道路?,F階段校企共建的核心課程較少,這很難滿足軟件技術專業的創新發展。校企共建的軟件研發核心課程力度較弱,使得軟件課程只涉及到覆蓋面較小的課程標準和教學實訓方案。此外,軟件專家參與的時間與機會以及付出的精力和時間較少,使得軟件專業教師的科研水平有限。

2軟件技術研發專業產學研合作中存在問題的對策分析

2.1高新聘請軟件技術專家和企業工程師進行實踐教學

聘請軟件技術行業專家和軟件企業的工程師進行實踐教學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興趣,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注入新鮮的血液,更加深刻地理解軟件技術開發理論知識,深入感受軟件研發企業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軟件設計的文化創新理念,進而完善我國的軟件開發流程,使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產學合作過程中實現學習與實踐的雙贏目標。這不僅有利于使學生明確職業發展與生涯規劃,還有利于為學生在畢業后進行就業選擇提供便利的條件。

2.2在校園內建立校辦企業

在校園內,為了實現軟件學院教師和聘請的軟件技術開發工程師實現對軟件企業的共同管理和高效經營,高校可以對外承接軟件技術研發項目,構建新型校辦軟件開發企業。[2]對外承接軟件項目所創收的利益,在減去基本成本后,將剩余的利益運用在完善教學設備,引進先進的研發技術和科研項目的資助上,充分調動教師、學生和工程師、專家的創造力和研發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研發軟件的創新潛力,為建立優秀的高??蒲许椖刻峁﹥炘降臈l件,實現了產學合作方式的優化創新。

2.3提升軟件專業教師的整體素質

為了推動軟件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高職院校應當積極鼓勵專業教師進行軟件項目的深入研發,定期對軟件專業教師進行定期考核和技術培訓,提升軟件專業教師的專業素質,推行相關的優惠政策激發研發熱情,鍛煉軟件研發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既能夠提高軟件專業的教學水平,又能夠豐富軟件技術開發的專業知識,提高軟件技術開發專業教師接受高校培訓的覆蓋率,進而使軟件學院能夠積極選拔優秀的教學骨干,增加專業教師接受國外培訓的機會,創新高職院校軟件開發的辦學理念,優化辦學模式,有效傳遞國外先進的軟件技術開發方法和理念。為增加軟件技術專業教師外出培訓和出國深造的機會,提高軟件技術開發教師的教學水平創造良好的優越條件。

2.4提高科研水平,培養學科帶頭人

高校應當創設優越的軟件專業建設環境,增加軟件學生科學實踐的機會,完善軟件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提升軟件專業教師的科研水平。軟件專業教師可以通過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對學院教學水平的指標進行有效衡量,為提升軟件公司的經營水平創造良好的經濟基礎條件,軟件專業教師還應當完善科研項目,增加教師培訓、進修和出國的機會,為創設優秀的教學科研項目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軟件技術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高職院校還應當設計獨具風格的校企核心課程,完善軟件研發的人才培養方案,實現軟件研發項目的高質量發展,實現教師、專家和學生充分有效的互動和合作。同時制定完善的軟件技術專業授課計劃和科學的課程標準,提供高質量的授課教案和校本教材。在教材編寫過程中,可以共同發揮軟件教師的創新潛能,實現軟件企業元素和軟件企業文化理念的充分融入社會實踐,進而完善軟件技術專業的產學人才培養模式。

3結語

第9篇

[關鍵詞]企業管理;科研活動;人才培養

[作者簡介]梁志民(1972—),男,江西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企業管理及農村人力資源管理教育;熊龍彪(1973—),男,江西農業大學人事處副處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農村人力資源管理教育;周明艷(1975—),女,江西農業大學教務處科員,研究方向為高校教育管理。(江西南昌 330045)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廳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項目“研究式教學法在本科教學的應用研究——以管理學在校園的實踐為例”(編號:JXJG-10-4-20);江西農業大學教務處教改課題“體驗式案例教學法在管理專業培養中研究和應用——以江西農業大學為例”(編號:2008B2ZZ38)研究成果。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話題,也是高校教職員工的主要任務。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是高校教師的基本職能。而其中科學研究對其他幾項職能的履行具有牽引作用。筆者認為,高校教師通過抓企業基地科研工作來促進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功能協調發展,從而達到提高教育水平的目的。

一、以企業管理問題為科研入手提高工商管理教師教學水平的可行性分析。

通過以企業管理問題為科研課題入手增強了高校為地方經濟、企業單位服務的能力。教師、學生的企業管理基地科研活動有可能為企業創造了新的管理理念、技術。目前,高校對教學中心地位的認識大體上可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是教學中心孤立型:就教學論教學缺乏科研,社會服務的支撐,看是很準確,其實這種模式是很不穩定的,效果也不會很好;第二種科研支撐型:這種模型的特點是教學得到了科研有力的配合,中心地位穩固。教學和科研互相促進,教學質量無形中得到提升。第三種是科研和社會服務工作同時支撐教學,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教學中心地位更加穩固,教學內涵和人才培養質量有了雄厚的力量保障,出現質的飛躍。當然這需要循序漸進而行,非一日可就。

二、企業基地問題為科研的提升教學水平的戰略原則。

雖然科研活動在促進教師教學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各位專業教師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科研定位,定位過高或過低都會有不利影響,為此需要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一)面向教學搞科研,保持教研一致,堅持體用統一

面向教學從事科研主要有以下含義:一是科研選題主要來自與教學實踐或教學內容相關的領域,對于農業院校的工商管理專業而言。像農民工就業、創業問題、農田水利工程、農村公共基礎設施、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問題,都是科研課題可選的對象。二是科研成果,要能走進課堂,為教學服務,促進教研相長。三是學生參與科研,是科研過程同時成為教學過程,讓學生能夠在參與科研活動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和科學發展前沿,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求知欲,學會學習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方法。

管理學專業教師在著力企業管理科研課題時也要防止“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出現。這需要注意做好三點。一是制定的科研目標、計劃要適度。教師的工作重心在教學一線上,科研目標和計劃不宜太重,要確保管理學專業教師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工商管理教學中去;第二是要建立可言學術休假制度。管理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暑假或寒假,集中時間從事企業管理基地的調查、訪談和研討。第三是要保持教研的有機結合。教師在從事企業管理科研課題時,要經常琢磨一下是否與管理學的基本問題相關,管理學中有關文化管理、流程再造等新理論能否適應于企業管理中。

(二)面向地方經濟社會甚至校園或周邊經濟實體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

一般來說高等學校的科研工作要“頂天立地?!本推胀ǜ咝6裕傲⒌亍北取绊斕臁备鼮橹匾?。面向地方經濟甚至校園周邊經濟實體的經濟管理問題更有利于高校工商管理理論,與實際問題的融合。在不斷提高教師管理理論水平的同時,促進學校與周邊環境合作共建,這是產學研合作的有利途徑。

長期以來,高校服務社會的方式往往表現為“單向輸出”型的思維,如何在高校同社會行業之間建立更為緊密的對接與合作,把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優勢延伸,并直接服務于地方經濟是高等教育一個重要課題。作為農業院校經濟管理學院的教師,要有意識注意本省農業經濟、農業研究所、農業龍頭企業等多為視角把握各類資源,有效的動態整合,形成一種理論、實踐的整合機制,建立良性的研、產、學長效合作機制。

三、科研、教學與社會服務協調發展實施細節

為貫徹上述企業基地管理實踐、科研與教學水平耦合博弈原則,需考慮從幾個方面努力著手:

(一)努力爭取與江西省地方政府部門的技術合作,搭建校地合作平臺

能夠通過各種關系爭取到地方各級政府部門的支持合作,通過政府組織引導和牽線搭橋,高校教師的產、學、研活動就能起到順水推舟的作用。像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很多科研課題都與各級政府部門相關,比如農民工勞動力流動問題就與政府人力資源部門有密切聯系,研究此問題的教師可以走訪這些部門。

(二)與企業經營者的實際需求對接,搭建校企產、學、研合作平臺

作為農業類的高校,與各種農業產業的組織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在經營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有時當局者迷而旁觀者清。經濟管理類教師要能夠走出去,播撒及時雨,為各類經濟實體的經營創業排憂解難,找出共同問題、難癥診斷指點迷津,出謀劃策。這些舉動不僅有利于教師自身及時發現新的企業管理課題,也有利于加快企業管理科研成果的轉化。

(三)以產學研合作平臺突顯學科專業特色

研在學校,發在地方,農業高校的經管學院的教師要善于發現與自身專業相聯系的社會課題,突出特色,比如當前農民工流動問題涉及企業、政府、民主個人,牽一發而動全身,可以考慮加強對農民工的流動績效、社會保障、教育培訓,返鄉創業等問題的研究,這對利用好我國人口紅利有重要作用。

(四)謹慎探索學校資產經營公司獨立運行中的產學研合作平臺實體化道路

我校有不少依靠自身力量已建、在建、擬建的校外產學研平臺,這些實體甚為寶貴,不管經營成功與否,對我們管理類教師來說都值得欣慰與高興;其中有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都值得我們自身去體會,并讓這種管理實踐提升到管理理論的創新。

(五)及時引入身邊發生案例開展研討式教學

啟發式教學和討論式教學是符合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現代教學理念的先進教學方法。是對傳統刻板的一言堂教學的變革。管理學啟發式教學是指管理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各種有效的方式,開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想象力、創造力,啟發學生發現、思考、分析、解決問題,把管理知識融會貫通于實踐。孔子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則不復也”說明了他的要點與優點。管理學的案例研討法是指管理學教師通過各種管理學故事、問題、案例引發學生共鳴,從而指出各種建議,交換意見進行辯論論證的一種教學方式??鬃釉弧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思考的過程實質蘊含著辯證的過程。

為貫徹好啟發應用的教學空間,筆者認為要注意掌握以下要點:

1.組建班級中的小組研究團隊。管理學教師可以因地制宜,根據班級的各種特色,把班級分成一個個小的團隊,形成一個個模擬公司或經營單位。然后根據團體小組的內部交流形成團隊目標任務,并組成管理層、制定計劃、方案、實施、活動,充分體現管理經營活動的模擬實體。

2.營造導師精講,小組長助講的教研氛圍。實施主講與助講課堂教學機制目的在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討問題的熱情。教學中要以研究問題為引導,討論課時可考慮占課時數的20—40%左右,視氛圍自由調整時數,不宜過多。要引導學生在課前收集各種經營管理問題,甚至學生班級,寢室的管理問題都可拿來討論,師生共同質疑,求新。

[參考文獻]

[1]姚軍.高職校區聯合辦學模式探討[M].中國高等教育,2012.

第10篇

【關鍵詞】中小學微型課題 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12)07-0145-02

科研課題是促進教師發展、提升學校質量的重要途徑,但是,有多少課題真正服務于當地教育教學?真正為課堂提質增效產生作用?有多少老師發自內心喜歡科研課題?筆者曾對重慶市縣8所重點高中、知名初中、小學的教育教學骨干做過調查:在抽樣調查的100名中小學骨干教師中,近63%的人認為區域性、整體性的大課題研究與自己高效課堂教學改革是脫節的,認為那些科研是“校長的研究”、“別人的課題”,有近30%的人認為大課題研究不是一線教員的“專業”,中小學教師沒有時間、精力、能力搞大課題。

筆者認為:中小學教師做課題,就要“研究老師該研究的問題,研究老師能研究的問題,研究老師有回報的問題”,學校要長遠發展、快速轉型,就必須引領教師做科研,其核心要務在做引領教師做切合實際,能夠勝任,富有實效的科研。我??蒲芯劢刮⑿驼n題,降低教師科研的重心,在微型課題管理方面摸索出了實戰性、策略性較強的操作策略。

一、選題設計“聚焦微型”

因為礙于時間精力、技術路線,包括功利化的研究目的,多數大課題不是把精力放在解決具體問題上,造成課題設計、課題結題兩頭忙,研究過程空蕩蕩,階段交流研討無法聚焦課堂,課題成果未得到真正推廣。我們的微型課題管理,從“選題”指導上狠下工夫,著力于研究切口小、周期短、有實效的小課題。

微型課題形成的過程實際是一個不斷縮小選題范圍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地從朦朧、粗略的研究方向向具體、明確的研究課題聚焦的過程。因此,在長期的探索中,我們的選題培訓形成了“加”、“壓”、“調”三大策略。

1.“加一加”,細化研究對象。

即分析選題結構,給中心語添加限制語。短語中心語的限制越精細越科學,課題就越微型,越便于操作。如一位初二的物理老師想研究課堂提問,但一時找不到研究的著力點,我們通過“加一加”的辦法,幫助他將選題鎖定中心語,逐步遞加,便于老師明確研究的范圍及內容。

原擬題:初中物理課堂提問策略研究;

第1加:初二物理課堂應用題提問研究;

第2加:初二物理課堂速度類應用題提問研究;

第3加:初二物理課堂速度類應用題有效性提問研究。

2.“壓一壓”,鎖定核心內容。

即通過不斷壓縮來細化研究對象,明確研究內容的方法。如一位七年級班主任擬制了“培養班級管理小助手研究”的微型課題,我們通過“壓一壓”的方法將其研究聚焦到具體矛盾與困惑,內容相對單一,讓選題由空泛變得具體,由模糊變得明確,變成一個易操作的小課題。

原擬題:培養班級管理小助手研究;

第1壓:培養學習小組正副組長研究(鎖定了研究對象的類別);

第2壓:學習小組正副組長工作職責和工作內容的研究(聚焦到研究的內容);

第3壓:七年級學生學習小組正副組長工作職責和工作內容的研究(圈出了研究的范圍)。

3.“調一調”,找準現實著力點。

即發現選題研究內容指向不明,研究方法不夠簡便,不合實際之后,根據具體背景及老師研究能力,合理調整研究的方法。

如我校一位英語老師第一次的擬題為:“七年級鄉鎮小學畢業‘學困生’單詞記憶方法研究”,課題指導小組考慮到這位老師剛從大學畢業,目前還未有充足的時間與精力著手這個課題,就指導其將選題調整為“七年級鄉鎮小學畢業類‘學困生’單詞記憶方法的調查研究”,將“研究”調整為“調查研究”,表明該老師研究的重點只在為改進七年級英語教學提供依據,不做其他研究,課題工作量就變小了,該老師上手更快。

總之,擬題切口越小,圈定的范圍越窄,研究方向就聚焦越準,探究就越深入透徹,成果的操作性、針對性也就越強。我們可以對一個工作點下足工夫;對一個教育事件用盡心力;對一個教學環節深入思考與實踐;對一個或一類問題學生的特別幫扶做出效果……越微型,越普遍,就越便于老師們研究與交流。

二、過程管理“分而治之”

反思目前的課題怎么選題的呢?自上而下、大而寬的太多,切合校本實際的太少,很多選題指南上的題目是目前絕大多數學校無法承擔的,因為要經有高校研究機構等專家團隊支持才能完成,基于此,很多課題是偽課題,是為結題而課題,沒有扎扎實實的研究,沒有可操作性的片段或模塊,沒有產生讓老師們心服口服的效果。

鮑爾在《我看德絡爾報告及其振興教育的意義》中說:“實施課題研究的關鍵在教師,任何課題研究若沒有教師的充分理解以及在課堂上的充分支持,就必定失敗,而且多半是代價高昂的失敗?!被诖耍覀冊谖⑿驼n題的過程管理中,特別注重了“分段推進”、“分層要求”、“分類管理”的策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研究流程:分段推進

幾年的探索,我們逐漸形成了“三段六步”的課題管理模式。

三段:目標分解,績效考核—研訓同步,量化積分—評優定級,交流推廣。

第11篇

1.大數據時代下科技查新與科研創新的關系

1.1科技查新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前提

科技查新是一項集信息獲取、信息分析于一體的信息咨詢工作,是運用手工檢索及計算機檢索等手段,對某一領域國內外同類研究的情況進行全面了解,通過對比分析,對待查的科研立項或科研成果或專題、專利發明的新穎性做出基于文獻對比性結論的過程。目前,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的研究已經成為科研創新的重要領域。因此,在科研課題申報中,即便是某一領域專家學者也不一定對所有科研信息做到全面的深入了解,可能會對特殊領域中的某些特殊課題的現狀把握不夠而做出主觀性的判斷??萍疾樾率强蒲袆撔芦@得信息資源的重要途徑。一份高質量的查新報告可以提供本研究領域的國內外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尚未研究的空白點??萍疾樾录瓤梢詾榭蒲辛㈨椞峁┛陀^依據,避免低水平、重復性研究,又可以為科技成果的鑒定、轉化等提供科學參考。同時,科技查新還可為科技人員進行科研創新提供可靠而豐富的信息,使科研人員可以節省出大量的時間用于科學研究。如設立在河南中醫學院的河南省科技查新站擁有如SCI、Pubmed、SpringLink,中國知網、萬方數據、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等綜合及醫學數據庫上百種,通過開展科技查新服務,已經為學校乃至省內的中醫藥類的科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撐??萍疾樾乱殉蔀槲覈萍紕撔麦w系中不可取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查新作為科研創新的重要前提,在科研創新中起著重要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1.2 科研創新對科技查新提出更高的要求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而科研創新更是尤為重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技查新在科研創新體系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重。在大數據、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科學研究的分類呈現精細化發展,數據存儲量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從而導致信息資源的獲取難度明顯加大。如何在浩如煙海的信息資源中尋找有用的信息進行知識積累,并從中尋找空白點和創新點進行科研創新,是擺在科技查新人員面前必須要解決的一個難題。與此同時,科技查新工作也暴露出的問題諸如服務服務意思和理念不強,缺乏競爭和市場化運作機制,查新數據資源不足、信息分析能力不高,服務內容分單一等都嚴重制約了科研創新的發展。因此,在大數據時代下,科研創新對科技查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科技查新工作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改變原有的思維模式和運作方式,提高科技査新質量。

2.大數據時代下科技查新推動科研創新的對策

2.1 推動查新機構資源整合,建立科研大數據

2.1.1 成立權威管理機構,推進數據庫資源共享

雖然近30年來,我國的科技查新行業發展迅速,但由于這些查新機構分別隸屬于不同的管理部門,也導致了我國科技查新行業的發展缺乏統一的指導。特別是國家取消對科技查新機構的行政審批之后,科技查新行業實際上處于自由發展的狀態,嚴重影響了科技查新工作的健康發展,更談不上數據資源的共享利用。因此,應該建立一個全國性的科技查新行業管理部門,對科技查新機構實行統一管理和動態評估,擬定行業發展規劃,積極統籌整合各查新機構信息資源。一方面可以大力推進查新數據庫的統一采購或者聯合采購。實現數據庫源資的共享利用,不僅能節約大量的購買經費,而且也能豐富各查新機構的數據資源,擴大檢索數據庫范圍。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一個分布式的科技查新成果數據庫,各個查新機構負責錄人本單位的查新成果,通過統一的檢索平臺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可以實現科研課題的快速,提高科技查新效率。

2.1.2 統籌規劃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科研大數據

全球范圍內,運用大數據推動經濟發展、完善社會治理、提升政府服務和監管能力正成為趨勢,有關發達國家已經開始實施大數據戰略性,大力推動大數據發展和應用。我國也與2015年8月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就科研創新領域而言,國家有關科技管理部門要抓緊時間落實綱要精神,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具體辦法。統籌規劃科研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現有科研數據資源和設施平臺、整合分散的數據中心資源,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建立國家科研大數據統一開放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深度分析和挖掘海量的互聯網信息資源,加強網絡信息資源的采集和長期保存工作,提高數據資源的利用和開發能力,構建互聯網信息保存和信息服務體系,打造科技查新大數據,為科技查新工作的質量提供基礎保障。

2.2 加強科技查新人才隊伍的建設

2.2.1 查新機構要提升服務質量,必須重視人才隊伍建設

科技查新機構要合理配置查新人員結構,除了引進高層次的圖書情報人員之外,還要根據服務學科的不同,引進相應專業的高學歷人才,大力培養復合型創新服務人才。畢竟術業有專攻,專業技術人員會更熟悉國內外該領域科學技術發展的狀況,在科研查新過程中能更好地與科研人員進行溝通。

2.2.2  開展專業素養+信息分析技能的培訓,提升查新人員素養

科研查新人員不僅要具備計算機知識、數據庫知識、信息檢索技能和必要的外語能力,還包括掌握必要專業領域知識和分析判斷能力,了解學科的發展趨勢和前沿研究。目前,國內查新員的培訓內容往往只注重檢索技能的培訓是遠遠不夠的,科技查新機構應該根據科技查新人員的知識結構,采取開展專業素養+信息分析技能的培養方式并形成長效機制,努力培養具備多種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2.2.3  推行按專業分工的查新工作模式

目前科研領域的學科分類越來越細,科技查新機構要逐步建立按專業分工的查新模式,即在查新任務的分配上,盡量做到將同一專業或相近專業的課題分配給具有相關專業知識背景的查新人員完成。具備專業知識的查新人員熟悉本領域的科研動態和發展趨勢,能夠準確捕捉與把握課題創新點,也能更好地和委托人進行溝通聯系,制定出科學的檢索策略,工作起來也會游刃有余。與此同時,通過長期接觸某一專業的查新項目,反過來又可以促進查新人員專業知識的增長,提高查新工作的效率和查新報告的質量。

2.2.4  注重科技查新考核管理,建立激勵機制

查新人員和業務素養和工作態度也是決定科技查新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萍疾樾聶C構要加強對科技查新人員考核管理,制定合理的工作任務和考核辦法,本著公平公正、適時適度的原則,建立精神嘉獎與物質獎勵相結合的人才激勵制度。從而激發科技查新人員的工作熱情,避免職業倦怠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提高科技查新質量。

2.3 規范科技查新管理,健全質量控制體系

2.3.1 建立、完善專家咨詢制度

查新機構應當根據查新專業的不同建立學科專家庫,聘請不同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定期到查新機構作咨詢指導和查新監督。學科專家專業性強,對其所研究領域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將科技查新中遇到的專業上的疑難問題及時向各學科的專家請教,弄清、弄懂課題性質,少走彎路,防止檢索出現偏差。因此,建立完善的專家咨詢制度也是提高科技查新質量的一個必要措施。

2.3.2  建立定期抽檢制度

科技查新的整個工作流程都依賴于查新人員的智力勞動。雖然國內查新報告實行的是審核員簽字的審核機制,但由于審核員不參與查新過程,并且也不可能對每個科研領域都很熟悉,缺乏對查新內容的實質性的監督審核。因此,查新機構要定期對查新報告進行抽檢,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對抽檢到的查新報告進行監督檢查,從而促使查新人員樹立職業責任感,認真做查新,細心寫報告,杜絕失職和不負責任行為。

2.3.3 加強科技查新的過程控制

我們知道,在產品質量管理的過程中,可以分為事前的產品質量控制階段,事中的產品質量過程控制,事后的質量把關與處理階段。而對于科技査新也按照質量控制三階段理論進行管理,首先是加強事前控制——與科研人員的建立良好的溝通。良好的溝通有助于科技查新人員能迅速且了解課題內容,把握科研課題的查新點和創新點,確定檢索策略和檢索范圍,為査新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其次是加強事中控制——查新報告撰寫工作。嚴格按照科技查新的步驟和順序開展工作,并對每個環節制定相應的量化標準,科學、認真撰寫査新報告書。最后是加強事后控制一一査新結果的監督與反饋。定期對科技查新報告的質量進行動態評估,建立査新用戶的反饋機制,對查新用戶的反饋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査找原因并加以改進,從而幫助查新人員改進工作方法,提高科技查新質量。將查新工作貫穿科研活動全過程,不斷尋求創新服務模式科技査新機構要改變以往單一的科技查新的服務模式,變被動的檢索査新服務為主動的信息服務。查新人員要多與委托人的溝通交流,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和檢索技能,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前期調研、開題立項、成果驗收、成果轉化等科研活動全過程。通過科技査新把諸多分散的信息資源最大限度的歸納、整理,通過分析研究得出科學結論,幫助科研工作者科學立項。針對特定的用戶開展定題服務,定期主動推送與科研項目研究有關的最新信息、收集到的相關文獻、國內外最新的研究動態,可使后續科研過程保持科學高效,也為科技管理部門對科研成果鑒定等提供客觀、科學的依據。

3.結束語

第12篇

關 鍵 詞:軍隊院??蒲?;項目管理

Abstract: the arm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gaged in research work,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teach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rmy modernization,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But the army colleges'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problems, restricted military scientific work function. With the state and the military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military academies,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s in ceaseless develop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should gradually refined, and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s a scientific work to fin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Key words: military academies; project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一、軍隊院校科研管理的特點

軍隊院校科研項目與一般科研項目相比,除具備目標性、一次性、唯一性、壽命周期性、相互依賴性外,還表現出的不確定性更大,風險更高,更為復雜,突發性與沖突性更為強烈等特點,并具有不同級別的保密性。以軍隊院校的組織機構的內外部關系為基礎,結合軍隊院??蒲泄芾砉ぷ鲗嵺`,分析出軍隊院??蒲泄芾砉ぷ髦饕腥缦绿攸c:

(1)復合型項目多,協調難度大

因國防科研試驗任務和武器裝備建設發展的客觀需要,軍隊科研項目的涉及面非常廣,而且許多課題的研究需要多專業協調進行,呈現出復合型項目多,持續時間長、差別大,課題在科研進行中遇到的不確定因素多,時間節點和研究經費控制難等特點,這就要求科研管理者對不同專業領域的研究人員進行部署和協調,工作難度很大。

(2)科研人員任務分散,控制力度小

同研究所或研究院等專門科研部門的管理相比,院校的科研管理最大的不同點是:院??蒲腥藛T的工作不僅僅是科學研究,還擔負著教學與訓練等任務;機關對科研人員往往不具有行政所屬關系,對科研人員在時間、精力投入等方面的控制力度較小。

(3)管理人員少任務重,保障要求高

軍隊院校精簡整編后,機關人員少,工作量大而課題研究的質量要求高,尤其是有時要出一些咨詢性的研究報告,難度大,準確性要求高,機關組織協調的難度大,保障要求高。而科研課題較多、成果比較多、學術交流頻繁、管理任務重,科研保障常常需要協調的比較多,這就給科研管理者提出了很高要求。

二、傳統的軍隊院??蒲泄芾砟J降谋锥?/p>

1.重“管”輕“理”

軍隊院??蒲泄芾硎且豁椞剿餍?、創造性都比較強的工作,起著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等作用,需要處理好“管”與“理”的關系。但是軍隊院校科研傳統管理長期以來存在著重“管”輕“理”的現象。人們頭腦中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認為“管理”就是“管”,對“理”不夠重視,不愿意認真、細致的去做“理”的工作?!肮堋迸c“理”是科研活動管理模式中的兩個重要方面,既要“管”又要“理”,二者缺一不可,要改變傳統科研管理的重“管”輕“理”意識,強化服務意識。因為“管”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軍隊院??蒲许椖抗芾淼闹饕康脑谟谕ㄟ^“管”和“理”去調動科研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提高科研人員的科研水平,產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圓滿完成科研項目。

2.重“量”輕“質”

縱觀近些年來軍隊院校科研管理狀況,發現科研成果數量不少且逐漸增加,但高質量的學術論文、高級別的課題立項及成果獲國家級別的獲獎數卻增加不多,一些軍隊院校在具體的科研項目管理上,由于利益的驅動,存在著盲目立項,重立項申請,不重研究過程,導致研究的成果不高。這說明軍隊院??蒲许椖抗芾砉ぷ鞅仨殢娀|量意識。在管理上,既要做“大”,也要做“強”,要從以前注重科研量的擴張向質量并舉、以質為主轉變。在科研課題立項方面,軍隊院校要力爭有一定數量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努力承擔一些高級別的科研課題。在科研成果方面,成果獲獎尤其是高質量獎勵既是軍隊院校創建名牌工程的需要,也是軍隊院校辦學水平得到社會認可的重要途徑之一,更是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貢獻的實際體現。對一些可能產生高質量成果并獲得大獎的研究課題,科研管理部門應積極創造條件,以確保課題高質量完成。

3.重“閉門造車”輕“開放策劃”

軍隊院??蒲袀鹘y管理過程中,“閉門造車”的傾向普遍存在,很長一段時間軍隊院校大門的封閉,也導致了信息的閉塞,軍校與軍校之間,軍校與地方大學之間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溝通,在一些科研項目立項之后,一些研究人員視野狹窄,知識結構單一,只知道立足于本單位的信息資源,不愿走出去,請進來,單干,蠻干的現象較為突出。軍校科研項目管理大多習慣于自上而下的垂直計劃管理模式,其特點是:在管理方法上,采取從外向內,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集權管理,且科研的指令多來自于外部的計劃,在管理過程中,局限于立項后至成果鑒定這一階段,即局限于項目的實施階段,忽視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等??梢哉f,軍隊院校科研傳統管理模式是計劃經濟體制的產物,必須進行改革,必須改變從前那種“閉門造車”式的課題申報、立項、研究方式,代之以“開放策劃”式的方式。

總之,軍隊院??蒲袀鹘y管理模式,已經不利于軍事科研的長遠、協調、可持續發展。軍隊院??蒲许椖抗芾砉ぷ鞑荒芤蜓嘏f,要與時俱進,就必須在管理觀念、體制等方面進行創新。因此,引進先進的項目化管理模式勢在必行。

三、軍隊院??蒲袑嵭许椖抗芾淼睦碚摲治?/p>

軍隊院??蒲许椖抗芾淼睦碚?,必須建立在對軍事科研項目的生命周期及階段的科學劃分上,必須基于軍事科研項目的生命周期及階段進行周密的工作分解上,解決應該進行那些工作和不進行那些工作的問題,同時還要建立軍隊院??蒲许椖康娜壒芾眢w系,進行科學的責任界定和工作分配,以解決每項工作由誰來做的問題。

1.軍隊院??蒲许椖可芷诩半A段

從科研項目管理的現狀來看,軍隊院??蒲许椖抗芾矸譃榍捌?、中期和后期,前期和后期管理指標比較明顯,提高科研項目申報立項成功率,使科研項目獲得各種獎勵往往是科研人員追求的目標,效益也是十分明顯,有一套固定的管理程序。由于科研人員本身既是軍人又是院校教員,不只是從事科研工作,還要從事日常教學和管理,實際上造成科研項目中期管理比較復雜。所以中期也是科研項目管理中的難點和重點。雖然目前對科研項目按階段進行管理,但在項目實施階段的管理力度不夠,沒有真正從科研項目生命周期考慮項目的全過程??蒲许椖可芷谑且粋€完整的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過程,僅靠加強某一個過程的管理是不能有效完成項目的目標。

2.軍隊院??蒲许椖抗ぷ鹘Y構分解

根據軍隊院校科研項目的階段劃分以及科研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制作軍隊院??蒲许椖抗芾砉ぷ鞣纸饨Y構(WBS),如圖1 所示。

圖1 軍隊院??蒲许椖抗芾鞼BS

(1)科研項目方向規劃管理

科研項目方向規劃管理是項目孕育階段的管理,即根據軍隊發展的要求和需要,結合院校自身優勢,收集有關科研信息,提煉和篩選重點科研方向,項目選題指南,并對征集的選題進行評審,選擇重點方向列入立項計劃。

(2)科研項目立項管理

科研項目的立項管理是項目管理的關鍵,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項目申請,項目可行性論證和項目審批。以裝備指揮技術學院試驗技術項目立項為例,立項程序一般是:先由申請人填寫申請書,再由申請人所在單位審查,然后統一由專家初審,再經系批準后上報學院科研管理部門,最后經學院統一審查后上報到上一級科研項目管理機構,由上一級科研項目管理機構批準項目,項目才能確立。

(3)項目實施管理

科研項目實施階段主要是指科研項目立項后,組織實施直至科研成果驗收前這一階段,該階段是項目控制的核心??蒲许椖繉嵤╇A段管理包含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對以科研過程為核心的各個階段一般性的管理;二是對科研項目過程各要素(進度、質量、成本等要素)及其相互作用關系的管理。

(4)項目驗收管理

科研項目的成果產出是委托方、項目承擔者、項目管理者共同關心的問題,如何合理科學地衡量項目的產出和績效是驗收管理的焦點??蒲许椖康尿炇展芾碛欣跊Q策者今后對項目的管理,也有利于今后資源的分配。

3.建立軍隊院校科研項目的三級管理體系

軍隊院校科研項目管理涉及到院校級科研管理部門、系(部)或者二級學院(以下簡稱系)級研管理部門和項目組,按照項目流程控制的思想,需要對相關部門進行相應的責、權、利分配,以一定的組織形式固定下來,并制定相應的崗位規范和管理制度。軍隊院??蒲许椖康膶嵤┲黧w是各個具體項目組,對科研項目的管理主體是系級科研管理部門,決策主體是院校級科研管理部門。建立軍隊院??蒲许椖抗芾硐鄳牧鞒?、制度、崗位等是科研項目管理的基礎條件。

軍隊院校科研工作實行院校、系(部)、項目組三級管理,院校主管科研的領導和院校級科研管理部門構成一級(層)管理,主要負責科研方向戰略規劃;系(部)級科研管理部門構成二級(層)管理,主要負責科研服務與管理;項目組構成三級管理,主要負責具體項目實施和協調,如圖2所示。

圖2 軍隊院??蒲泄ぷ鲗嵭性盒?、系(部)、項目組三級管理

軍隊院??蒲泄ぷ鲗嵭性盒?、系(部)、項目組三級管理是一種使院校原有的以科研職能部門(如科研部)為主體的管理模式轉變為以系(部)和項目組管理為主體的管理模式,這種模式使軍隊院校能夠主動適應軍隊改革和形勢發展的需要,調整院校職能部門與系(部)之間的責權利關系,使軍隊院??蒲泄芾砉ぷ鞲涌茖W化,從而提高科研管理水平與效益。

參考文獻

[1]劉繼賢.軍事科學研究與管理[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定县| 武山县| 金山区| 青龙| 乐清市| 濉溪县| 平乐县| 海盐县| 南岸区| 延安市| 永善县| 深水埗区| 奇台县| 酒泉市| 桓仁| 和平区| 天镇县| 巨鹿县| 大同市| 华阴市| 香港 | 右玉县| 桐城市| 大连市| 新乐市| 烟台市| 南康市| 高淳县| 白银市| 达州市| 淮阳县| 呼玛县| 滦平县| 尼木县| 荣昌县| 焦作市| 本溪市| 田林县| 洪泽县| 景谷| 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