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金融行業前景分析

金融行業前景分析

時間:2023-06-11 09:33:0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行業前景分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金融行業前景分析

第1篇

隨著技術革命引發全球產業結構的重大調整和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制度安排,國際服務輸出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并日益成為各國貿易競爭的新領域和世界經濟增長的新亮點。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逐步把國際貿易的重點,從貨物貿易領域轉向服務貿易領域(莊麗娟,2004)。目前。服務輸出作為服務經濟發展的標志之一,已經成為國際貿易和投資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

作為一個外向型及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系,香港發揮人才、信息、資金、豐富的市場運作經驗和背靠中國內地的優勢,在商貿服務、運輸服務、金融保險、旅游服務等領域的競爭優勢明顯,對亞洲乃至全球服務貿易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最新的國際評估結果顯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在全球列第三位,僅次于紐約和倫敦。服務輸出對香港經濟的“起飛”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目前香港經濟收入增長的重要來源,2007年服務輸出貿易額占本地生產總值比重已高達40.33%。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和旅游中心的地位由此得以確立和鞏固。本文試圖通過對香港服務輸出發展的歷程特征、原因及前景進行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啟示,以期促進香港服務輸出在未來更加健康穩定發展的同時,為北京、上海、廣州等國際性大都市服務輸出的發展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一、香港服務輸出發展歷程特征

(一)服務輸出總量分析

香港雖是個彈丸之地,面積僅占世界總面積的百萬分之八,人口也只占世界人口千分之一多(張作乾,1999),但根據全球服務輸出的排名及所占比重來看。香港的服務輸出位居全球前20位,超過瑞典、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在亞太區也領先于新加坡、中國臺灣等,排行第四。

20世紀80年代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服務業的迅猛發展,使香港服務輸出一直保持快速增長態勢(見圖1)。1980年,香港的服務輸出總額僅為292億港元,而到2007年,香港的服務輸出總額猛增至6518億港元,可見香港在服務輸出,包括旅游、離岸貿易、金融、商業和專業服務等各方面,都具有強大競爭力。根據WTO秘書處的數據顯示,2007年香港服務輸出總值位列全球第12名,占有2.5%的份額,反映香港在亞太區內甚至在世界范圍內擔當重要的商業及服務樞紐角色。并已經成為可與倫敦、紐約、東京等國際商業大都會比肩的世界服務業之都。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資料,1980年至今,香港服務輸出大多數年份保持兩位數增長,只有在少數年份(1997~1999年,2001~2003年)因香港經濟先后遭到世界經濟危機、能源危機和股票市場價格狂瀉等的沖擊出現低速增長或負增長。為了盡快扶助香港經濟復蘇,中國內地和香港2003年簽訂了《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以下簡稱CEPA),CEPA的實施帶動了香港服務輸出高速發展,其后幾年的增長率均維持在15%左右。

(二)服務輸出結構分析

根據國際標準以及香港本地需要,香港服務輸出分為六個主要服務組別,即運輸、旅游、保險服務、金融服務、商貿服務及其它與貿易相關的服務(以下簡稱商貿服務),以及其它服務(香港統計年刊,2008)。

一直以來,運輸、旅游和商貿服務為服務貿易帶來了大量盈余,成為香港最重要的服務輸出組別。近年來,香港服務輸出結構不斷地優化,金融服務與商貿服務等資本、技術密集型服務輸出組別出現較快增長,無論輸出額,還是在服務輸出總額中所占比重都有所增長,而旅游、運輸等勞動力密集型服務輸出組別從輸出額數據來看是有所增長,但在服務輸出總額所占比重卻有所下降(見圖2)。

自開埠以來,香港因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靈活的自由港制度、完善的金融體系以及大量的金融、會計、工商管理、法律、貿易等方面人才,為金融服務成為香港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奠定了基礎,金融服務的發展不僅提高和鞏固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而且也推動金融服務不斷向外輸出。到2007年金融服務輸出額達1001億港元,比1997年增加了3.92%,占服務輸出總額的15.36%。隨著香港經濟的發展,金融服務輸出在香港經濟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商貿服務一直以來是香港服務輸出總額占有量最大、增長也最快的組別,2007年商貿服務輸出額為2014億港元,比1997年增加了5.28%,占輸出總額的30.9%。這兩類服務輸出組別的較快增長,顯示了香港服務輸出結構逐漸由傳統服務業的服務輸出轉向現代服務業的服務輸出,這將有利于優化香港的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三)服務輸出市場分析

多年來,香港服務輸出貿易伙伴一直集中于亞洲、北美洲和西歐三大市場。2006年,亞洲占香港服務輸出總額的50.22%,北美洲占23.05%,西歐占19.45%。香港往這三大市場的服務輸出總額占整個服務輸出額的90%以上,而往大洋洲、中美洲及南美洲等市場的服務輸出總額在整個服務總額中還不到10%(香港統計年刊,2008)。雖然近年來香港加大了對非洲、澳大利亞和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的服務輸出,但服務輸出市場過于集中的狀況尚未得到根本改變。受服務輸出伙伴國特別是美歐經濟發展狀況的影響較大,所以香港服務輸出總額的穩定性,仍然處于被動地位。

到目前為止,香港已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共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設立領事及商務專員。而從輸出國家或地區分布上來看,中國內地及美國一直是香港最主要的服務輸出目的地,其次是臺灣、日本及英國等。1996年香港對中國內地服務輸出額為401億港元,占輸出總額的16.7%:對美國的服務輸出額為511億港元,占輸出總額的21.2%。2003年6月《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即CEPA)的簽訂,促進香港與內地的服務貿易自由化,逐步減少雙方的貿易壁壘。到2006年香港對中國內地服務輸出額為1370億港元,比重增加了8%;對美國的服務輸出額為1190億港元,比重增加0.3%(數據來源于香港政府統計處)。但從CEPA簽訂到其五次補充協議的實施效果來看,成效并不明顯,服務開放的領域也不足,對香港服務提供者要求過高、限制太多,申請審批手續繁雜、透明度不高等問題層出不窮,從而影響服務輸出的實際運作(饒小琦、鐘韻,2009)。

二、香港服務輸出發展的原因分析

“前店后廠”的模式使香港經濟得以成功轉型,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香港服務輸出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香港服務輸出的發展與很多因素相關,本文試圖借鑒美國經濟學家波特提出的國家競爭理論中的“鉆石理論”(MichaelPorterDiamondModel),分析香港服務輸出發展的原因。波特的菱形的鉆石體系以四大關鍵要素和兩個輔助要素為支撐點,彼此相互作用,組成動態的競爭模式。鉆石體系的四大要素為: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和支持性產業,以及企業的戰略、結構和競爭對手。兩個輔助要素為:機會和政府(劉穎琦、呂文棟、李海升,2003)。本文認為香港服務輸出發展的原因主要取決于生產要素、市場需求、發達服務業的支持、產業結構的調整、政府及政策、機會。

(一)生產要素

波特認為生產要素是一個國家在特定產業競爭中有關生產方面的表現,它包括:天然資源、基礎設施、知識資源、資本資源和人力資源等。香港是東西方貿易及交往的一個重要樞紐,也是中外貿易的橋梁,有優良的港口,完善的交通運輸網絡和倉儲設備,現代化的通訊系統,投資手續簡便。開辦企業的門檻非常低,配套服務非常完善(劉冬杰,2007);香港也是中西經濟文化交融之處,具有濃厚的國際化特色,其沿用了普通法和其他國際認可的規則和慣例,金融、法律、司法等制度均實現了與國際慣例接軌,它是一系列經濟發展要素的集散地,大量的市場信息、資金、技術在這里匯聚,并自由流動;香港有一大批優秀的專業人才,會計師、律師、建筑師、規劃師、評估師等10大專業團體的專業人員形成團體效應,僅會計師就有2.6萬人,金融業雇員達到近18萬人,約占香港本地總就業人口的5.3%……這些共同推動著香港服務輸出的發展(楊國川,2009)。

(二)市場需求

香港的服務輸出包括兩個層面的含義,其一是吸引香港以外地區使用香港的服務,其二是鼓勵香港的服務業“走出去”為香港以外的地區提供服務。作為全球商貿中心,目前全球有近4000家跨國企業在香港設立了地區總部或者辦事處(楊國川,2009),因此對相關的商貿服務、會計法律等專業服務、金融服務等都產生了很大需求,使香港的服務輸出走上了騰飛之路。中國內地的改革開放,為香港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大批香港企業內遷發展制造業,需要大量的服務產業與其配套,從而帶動了法律、會計、金融、物流等一系列相關服務產業的發展(劉冬杰,2007),對距離內地地理位置最近、文化基礎最近、服務業先進的香港帶來了巨大的商機。

(三)發達服務業的支持

服務輸出要發展,就必須與其相關產業比如金融、保險、法律、會計等新興服務業之間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互動。而香港是服務業,特別是高新技術含量的服務業高度發達的經濟體,近年來服務業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在本地經濟中也占有愈來愈重要的地位。據統計,服務業占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90%,香港就業總人口中有近90%從事服務業。其中,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旅游服務和專業服務四個主要行業在本地生產總值比重從2000年的48.7%增加到2006年的57%;就業人數比重也從2000年的43.3%增加到2006年的47%。發達的服務業使香港擁有優秀的專業人才、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優質的國際網絡,特別是金融、物流、旅游、信息等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使香港長期保持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等領域的樞紐地位,從而為香港服務輸出的良性發展奠定了基礎(商務部服務貿易司,2008)。

(四)產業結構的轉型

香港大力推進“前店后廠”式發展模式,將增加值較低的生產工序遷移到內地和發展中國家,而專注于管理及相關生產支持(楊國川,2009),實現了從“工業化”向“經濟服務化”的轉型,在貿易、航運、融資和其他專業服務方面創造了大量需求,這不僅推動了香港服務業及服務輸出的持續增長,也提升了香港的服務業層次和競爭力水平,使香港迅速崛起為亞太區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旅游中心和國際信息中心。據統計,2007年香港服務輸出額比1980年增長了22倍以上,輸出地位也穩居全球前20位。

(五)政府及政策

香港服務輸出的發展,除了經濟發展規律使然,香港特區政府的推動作用不可低估。可以說政府發展當地經濟所有的提升投資環境的政策,都是對服務業的促進和支持。多年來,香港特區政府一直都在強化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并在推動香港成為亞太商貿、物流、旅游樞紐和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優化服務業發展環境上不遺余力。

另外,香港是一個全球聞名的自由港,實行稅種少、稅率低、稅制簡單的自由貿易政策,并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帶動了本地運輸、倉儲、金融、商業咨詢等服務業共同振興。香港也一直堅持市場主導、公平競爭的自由經濟體制,通過市場“看不見的手”調節經濟,采取“最大支持,最小干預”,即“積極不干預”政策(顧寶炎、許秋菊,2007)。香港的金融市場自由開放,沒有外匯管制,資金、黃金和外幣自由進出,外幣自由兌匯,黃金自由買賣,金融衍生產品豐富,很多內地的企業紛紛到香港的證券市場上募集資金,直接促進了香港金融市場的不斷壯大。用香港人的話說,就是以出口帶動經濟的發展,而出口貿易之所以能發展到足以帶動經濟的發展,歸根結底,無非是自由貿易政策的指引。

(六)機會

從CEPA協議到其五次補充協議的簽訂和實施,內地在法律、會計等38個領域對香港采取了192項開放措施,其中約三分之二的措施已實現國民待遇,開放的服務行業2009年也將達到40個,包括會展、銀行、運輸物流等相關領域的服務。截至2008年5月底,香港共有37家銀行全面辦理存款、兌換、銀行卡和匯款4項個人人民幣業務,人民幣存款達776.8億元(饒小琦、鐘韻,2009)。與此同時,內地訪港旅客穩步增長,不僅促進了香港經濟的復蘇,也給香港旅游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良機。隨著內地進出口需求的增長,香港作為地區性運輸及倉儲服務樞紐繼續得到保持,其他貿易支援服務(例如業務洽談、廣告、市場研究與開發、產品設計、貿易融資服務、保險、品質認證和測試、貿易仲裁等)向內地的輸出會繼續加大。CEPA的實施不僅抵消了金融危機對香港服務輸出的影響,而且促使香港經濟和服務輸出全面繁榮。

三、香港服務輸出發展前景分析

(一)香港服務輸出發展前景

根據上文對香港服務輸出發展歷程特征及原因的分析,得出香港服務輸出額總量在未來的發展中仍將穩健增長,到2010年預期香港服務輸出總量達到7000億港元,年增長率維持在15%左右(參見圖3)。香港的服務輸出也將穩居全球前20位,在亞太區內甚至在世界范圍內擔當商業及服務樞紐的重要角色。

從服務輸出組別來看,商貿服務與運輸服務將繼續成為最主要的服務輸出組別,但隨著香港產業結構向高附加值活動的轉型,金融資產管理、保險、地產服務的資本服務領域的增長潛力很大,其中,金融服務的增長潛力為最高,而旅游和運輸服務輸出將有所下降,但是其輸出增長預期會較輸入快,所以這兩者仍然能獲得盈余。

從服務輸出市場來看,預期香港不僅不斷增加對亞洲、北美洲和西歐等主要市場服務輸出,而且還不斷開發新興市場以促進其服務輸出的發展。中國內地及美國仍是其最主要的服務輸出目的地。隨著內地制造業不斷發展以及內地與香港經貿關系進一步升級,內地將繼續成為推動香港服務輸出發展的主要動力,香港對內地的服務輸出基本集中在旅游服務、商貿服務和運輸服務等傳統服務項目,但保險服務、金融服務等新興行業輸出也將得到較快增長。

(二)主要服務輸出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服務業主導型的經濟帶動了香港經濟的“起飛”,而四個主要行業中的金融、物流、旅游等行業的快速發展使香港長期保持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旅游中心等領域的樞紐地位。2006年,三者占本地生產總值比重已近四分之一,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比重之和超過15%。

1香港金融服務輸出的發展前景分析

金融業作為香港服務產業的支柱性行業,是帶領香港邁向知識型和高附加值經濟的火車頭,其服務輸出成為金融業的重要收入增長來源。但是,伴隨著亞太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其周邊先后崛起如東京、新加坡、曼谷、漢城、臺北和上海等多個不同規模及不同層次的金融中心(楊英,2002)。同時,中國內地很多城市的財富及金融資產迅速累積,金融業的發展步伐逐步加快。這些都會給香港服務輸出帶來挑戰并產生深層次的影響。

從近年來香港金融服務輸出顯著的增長趨勢來看,在未來的發展中,預期香港金融服務輸出額及在總服務輸出額所占比重仍是不斷增長的,其對金融業產值的貢獻也將逐步提升。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金融服務輸出額及其所占比重甚至會超過旅游服務輸出,在香港服務輸出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這些都反映了金融服務輸出強勁的增長前景。

近年來,美國是香港金融服務輸出的最大目的地,其次是英國及新加坡,而中國內地的貢獻維持在低位,約占香港金融服務輸出的3%。從區域來看,西歐及北美對香港金融服務輸出總收益的貢獻超過三分之二,亞洲區的貢獻則為四分之一(梁偉耀、周錦華、司徒永君、譚仲賢,2008)。所以,在未來短時期內,預期香港金融服務輸出的市場還主要集中在西歐和北美,但是拉丁美洲和澳大利亞等新興市場將逐步得到開發。而隨著香港金融體制的逐步開放,中國內地居民及企業不斷增加的融資需求以及在香港的集資活動持續增長,香港向內地的金融服務輸出將逐步增加,內地因素在香港金融服務輸出的發展中也漸顯其重要性。

2香港運輸服務輸出的發展前景分析

香港運輸服務發達,一直保持著世界最繁忙貨柜港及國際航空貨運中心的地位,其服務輸出是香港目前三大服務輸出行業之一,也是發展較快的行業(楊英,2002)。但是近年來,香港運輸服務越來越多的受到華南地區特別是珠江三角洲的現代化機場和貨柜港口的挑戰。內地運輸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收費低廉的優勢,使香港運輸服務的未來發展受到一定的威脅。

但是。從香港運輸服務輸出發展的趨勢以及香港運輸服務的營運環境來看,預期香港運輸服務在未來短時間內仍會不斷增加。也仍然高于金融和旅游服務輸出額。但是三者之間的差距將有所減少。同時,預期運輸服務輸出在服務輸出總額中的比重將有所下降,其對運輸服務產值所做的貢獻會有所減少。

從對香港物流服務輸出發展所做的貢獻來看。內地是其發展的主要貢獻者。隨著香港和中國內地合作關系的更加緊密的發展。香港聯合廣東物流業將大珠三角地區打造為世界級物流城市群,同時,香港對中國內地的運輸服務輸出也將不斷增加,物流服務輸出能力不斷提升。

3香港旅游服務輸出的發展前景分析

香港是一個著名的國際性旅游中心。旅游業十分發達,其服務輸出額也是逐年增加的。但是,近年來各國均紛紛著力發展旅游業,并有不少國家已將旅游業建設成其主要的經濟支柱。世界旅游市場的競爭也由此越來越激烈,并日趨白熱化。這些給香港旅游服務輸出的發展帶來了挑戰(楊英,2002)。

從近年來香港旅游服務輸出發展的趨勢來看,雖然服務輸出額有所增加,但是其占服務總輸出的比重并沒有上升,反而是下降的。因此,預期香港旅游服務輸出額在未來的發展中仍會有所增長,但其占服務總輸出比重將有所下降或維持不變,對旅游總開支增長的貢獻也將有所下降。

從旅游消費的主要來源來看,旅游消費主要來自度假旅客,其次是商務旅客。但是,隨著香港會議及展覽業的蓬勃發展。以及CEPA實施后,香港與內地企業業務的不斷增長。商務旅客對旅游服務輸出的貢獻將預期上升(梁偉耀、周錦華、司徒永君、譚仲賢,2008)。

從對旅游開支增長所做的貢獻來看,中國內地的旅客是帶動香港旅游服務增長的主要因素,特別是“個人游”計劃的擴大。內地來港旅游人數持續增加,使香港旅游服務輸出得到進一步發展。因此,預期在未來的發展中,內地因素將繼續成為推動香港旅游服務輸出發展的主要因素,其在內地市場的作用將因進一步合作而不斷擴大。同時,因旅游資源的不斷開發和利用,來自非中國內地旅客也將呈現上升的趨勢。

四、結論與啟示

第2篇

關鍵詞:物流金融;天津港;合作模式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01

一、物流金融的特點

1.物流金融的概念和類型

作為授信主體銀行的人和受信主體客戶的委托人,第三方物流企業具有獨特的橋梁作用,它通過貨物的質押監管,幫助銀行和客戶達成信貸交易,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銀行可以是第三方物流企業本身或其分支機構,也可以是與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聯合體。物流金融的業務模式可以分為基本的物流金融業務模式和創新形式的物流金融業務模式[1]。

2.物流金融的特點

物流金融涉及第三方物流企業、客戶和金融機構三個主體,是物流業和金融業因各自發展需要而相互融合的產物,是物資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整合。物流金融的核心是物流融資。同時物流金融的服務具有標準化、信息化、遠程化和廣泛性。

3.發展物流金融的必要性

物流金融不僅能提升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業務能力及效益,更可為企業融資并提升資本運用的效率,同時可幫助金融機構擴大貸款規模,擴展服務業務,降低信貸風險。因此發展物流金融業務是現代物流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金融業新的業務增長點。

二、津臺物流金融合作的前景分析

1.津臺兩地貿易發展態勢要求兩地物流金融加快合作

貿易結合度是把世界出口或進口總額作為衡量基準,兩國(地區)之間的貿易關系以這個衡量基準偏離的程度,從而成為表示兩個經濟體間貿易緊密化的一項指標。而“貿易結合度”是從“貿易依存度”扣除了對象國(地區)在世界貿易中所占比重這一規模因素之后的數值,這樣可以更清楚地發現兩個經濟體之間經濟關系的變動趨勢。其數值超過1,說明兩個經濟體貿易聯系密切,數值越大說明關系越密切。小于1則說明貿易關系不密切[2]。

2.兩岸金融合作政策前行推動津臺物流金融全面合作

2009年4月26日兩岸簽署的《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以及2009年11月16日簽署的《海峽兩岸銀行業監督管理合作諒解備忘錄》,為推動兩岸銀行業開展合作與交流,提高兩岸銀行業作業的層次和水平,為兩岸經貿交流和人員往來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務創造了積極條件,也為津臺物流金融的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持。

3.天津臺資銀行的投資勢頭促進津臺物流金融擴大合作

首家由海峽兩岸合資的華人銀行——華一銀行天津分行于2009年4月3日正式營業,將切實為投資大陸的臺資、港資及其他外資企業以及政府基礎設施提供服務。兩岸簽署《海峽兩岸銀行業監督管理合作諒解備忘錄》后,土地銀行董事長王耀興說,土銀未來考慮在天津、海西、青島等地設點。這些都表明了臺灣銀行對天津投資的熱情,將促進津臺兩地物流金融合作不斷擴大。

4.天津港的經濟優勢吸引津臺物流金融長期合作

2011年天津港在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排名中列第四位,貨物吞吐量為4.53億萬噸,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150萬標箱,全年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5億元人民幣;致力于建設面向東北亞、輻射中西亞的集裝箱樞紐港和中國北方最大的散貨主干港,其龐大的資產規模、完善的管理和良好的信譽,深受用戶信賴;擁有龐大的客戶群和豐富而可靠的物流信息資源,實現各合作方信息共享,從而促進港口物流金融服務的發展[3]。因此天津港的發展吸引津臺兩地物流金融進行長期穩定的合作。

三、津臺物流金融合作模式選擇

1.現行的物流金融合作模式的類型

通過上述分析,津臺兩地在物流金融合作上,可選擇天津港和臺灣銀行合作,開展物流金融服務,可以是專項服務,也可以進行供應鏈金融全面服務。因為天津是港口城市,物流是重要的支柱產業。2007年底天津港進軍物流金融業務,并積累了一些經驗。而臺灣方面,2006年臺灣銀行業增長相對緩慢,整體收益普遍較低,收益指標為負。2007年收益指標雖轉為正值,但是數值仍然很低,提高其銀行收益能力仍然任重而道遠,急需拓展市場。天津港和臺灣銀行進行合作,既有助于臺灣銀行吸引和穩定客戶,開辟新的業務增長點,增強競爭能力,又可增強天津港綜合服務功能,穩固和增加貨源,提高經營績效和綜合競爭能力。最終實現物流供應鏈的良性互動和兩岸發展共贏。

2.模式的運行方式

(1)天津港和臺灣銀行專項合作

天津港和臺灣中小銀行可按圖1的基本流程進行專項物流金融合作,開展物流融資業務。物流融資業務是銀行與物流公司共同合作,為擁有在庫、在途貨物所有權的企業提供以貨物或代表貨物權利的憑證為質押的新型融資授信服務,屬于基本的物流金融業務模式。

(2)天津港和臺灣銀行全面合作

天津港和臺灣已推出物流金融服務業務的銀行,如國泰世華銀行[5],可聯合打造供應鏈金融,開展全面合作。

參考文獻:

第3篇

每年,澳大利亞都會根據本國的教育、就業和移民等因素綜合考慮,列出不同門類的熱門專業,內容基本大同小異,如何選擇卻成為了一個為難的問題。本文從專業角度結合了我國和澳大利亞的經濟形勢及市場需求對這些專業進行了分析,為準備去澳大利亞留學的學子提供中肯的建議。這些建議不但適用于打算去澳大利亞留學的同學,有些同樣也適用于打算去其它國家留學但是在專業選擇方面存在困惑的同學。

會計專業,人才通道擁擠

據了解,很多中國學生留學澳大利亞都會選擇商科專業,包括會計類專業、銀行、金融等。由于會計專業一直以來都是澳大利亞移民緊缺專業,并且澳大利亞很多高校專門為沒有會計教育背景的本科畢業生設置了相應的研究生課程,沒有嚴格的專業背景要求,使得近年來赴澳大利亞攻讀會計專業的人數激增,導致澳大利亞會計專業的人才實際上已經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會計專業畢業的學生很難再找到跟專業對口的工作。因此建議大家,在選擇專業時一定不要扎堆,而是要將未來國內和澳洲,乃至亞太地域經濟發展對人力資源的供需關系作為參考依據進行衡量選擇。

當然,在商科領域中,也有很多專業可供選擇,例如保險精算學、酒店管理、電子商務、創新管理、公司法務、稅務、金融分析或者項目管理等。這些專業的就業前景還是相當不錯的。

專才專業,就業有優勢

所謂的通才專業和專才專業都是相對而言的,以會計專業為例,會計專業往往被認為是通才專業,因為所學的內容涉及會計領域的方方面面;而稅務會計、金融分析、保險精算學等則被認為是專才專業,因為是會計專業的細化和深化。這些專業往往要求有相關的教育背景。

很多家長和學生擔心選擇專才專業就業面比較窄,只局限于某個行業的某個領域;并且專才專業的所學內容往往比較復雜,很難學會。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專才專業選擇的人少也就意味著競爭較通才專業要小很多,就業機會卻多很多。專才教育的優勢在于它可以使你具備從事某職業的專業資格,因此在就業的時候,你的目的性十分明確。

5大熱門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工程類專業

中國的工業剛剛發展了一半,未來的發展空間還很大,相應的對這方面的人才需求就很多,比如土木工程類人才、電子工程、化工工程、食品工程、礦業工程類人才等。

旅游、酒店管理專業

澳大利亞擁有一流的旅游管理學院,教育品質國際公認,去澳大利亞學旅游課程性價比非常高。

一些優質大學的旅游學院在課程中都安排了較長時間的帶薪實習機會。近年來,隨著澳大利亞旅游市場的不斷擴大,以及上海世博會的即將舉辦,國內對旅游人才的需求增加,該專業人才在中國和澳大利亞都將被看好。

IT專業

目前IT行業的職位空缺相應增長。宏觀經濟條件以及網絡的迅猛發展都使得人們對IT業進行大額投資充滿信心。這一行業的多個部門再次出現人力短缺。受市場供求關系調節的影響,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對該專業逐步恢復幾年前的熱情。

護理專業

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趨勢的顯現,護士短缺呈現全球性危機。很多國家都在積極從國外引進護士,以解決本國的護士急缺,澳大利亞也是如此。在世界范圍內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護理從過去的底層職業一躍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這給中國很多護校學生提供了很好的留學機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赴澳攻讀護理專業基本限于在國內已經有護理背景,受過專業學習或訓練的學生。

2008年年底,澳大利亞移民部引入了CSL關鍵職業技術清單(Critical Skills List)。CSL清單職業將得到移民局優先處理申請,甚至優于之前的MODL清單。CSL清單主要關注于房屋建筑、信息技術、工程以及醫藥領域,這個結果也是在咨詢了澳洲各州領地政府得出的結論,從一個側面反應出各州政府對人才的需求方向,顯示出以上專業人才在當前的形勢下依然是供不應求的。除此以外,由于我國正在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并且澳大利亞本身也是強調“無煙工業”,注重第三產業的國家,因此服務業中的金融、咨詢、大眾傳媒、創意產業等相關專業的就業前景也是十分廣闊的。

第4篇

關鍵詞:金融數學 金融發展 應用前景

引言

作為一門新興的邊緣性學科,數學與金融學的交叉造就了金融數學。在二十世紀后期,金融數學在更多的地方表現出了應用的潛能。一方面,采用對應的數學方法來對金融領域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另一方面,金融領域中涌現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也與相關數學與統計學中的理論相關,這也更強化了數學在金融領域當中的應用。

一、金融數學在我國的應用發展

從1995年開始,金融數學在我國的金融領域以及數學領域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推廣,引起了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所關注。而國內的學術界,有一大批學術工作者,尤其是清華大學國際貿易與金融系的宋逢明、北京大學金融數學與金融工程研究中心的史樹中以及山東大學的彭實戈等人,在積極引進金融數學理論,進行金融數學方面的研究進行了大量的工作,對倡導金融數學理論結構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數學、形成對應的金融工程與金融管理工具作出了重要貢獻。在1996年,我國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就將“金融數學與金融工程”列入了國家的“九五”項目。

隨著我國金融行業的迅速發展,國內的金融理論也應該與國際金融理論同步,在國際金融數學理論的基礎上積極構建起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理論。這樣才能實現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完成,并形成與國際金融領域接軌的市場金融體系,而這些都需要積極的參與到國際金融市場的競爭當中。

為了能夠對金融理論、金融方法以及金融數學理論的應用提高到對應的層次,通過對相關理論、方法以及應用的研究對我國金融理論體系進行完善,從而在學術上達到國際先進的水平,對我國的經濟建設以及改革開放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我國當前在金融數學理論方面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金融數學理論及金融理論工具;金融工程技術與方法;金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國家貨幣政策以及宏觀經濟的理論分析,對國家債券管理等方面的內容。

我國科學院在1997年組建了國家級別的“金融避險對策研究小組”,其主要的工作在于將數學理論分析方法和經濟領域中遇到的問題,尤其是金融行業中存在的問題結合起來,進而形成對應的理論與方法對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風險進行管理與控制。北京大學在1997年首次在國內建立起了金融數學系,用來培養新型的金融專業性人才。與此同時,該校還成立對應的金融數學以及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對金融數學學術及其應用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而南開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以及山東大學都先后推出了包括統計金融系等在內的科系,給金融數學這門邊緣性學科注入了長足的發展動力。當前,我國的金融數學研究成分中包含有大量的數學成分,積極的開展了對金融數學理論與應用的研究。這一方面可以使得數學理論家可以更進一步的深入到金融學領域,同時也更加關注國家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經濟學家在在理論研究過程中更好的應用數學工具來解決金融領域中的問題,給我國金融理論與方法的構建提供了基礎。

二、金融數學在我國的發展前景

(一)面臨的問題不斷增加

由于金融數學模型大部分都是在各種假設條件下建立的,也只有在假設條件之下才能成立,部分假設條件甚至與客觀事實之間存在著對應的差距與沖突。因此,在對這些實際問題進行解決的過程中也就不夠理想,其應用范圍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改進與發展。例如,CAPM理論只適合歐式期權,而與美式、我國的金融環境并不合適。即使金融數學理論的假設較為合理,因為金融環境中金融環境不斷的發生變化,需要對相關的理論進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促進金融理論以及金融數學理論以更多的創新與發展。

(二)實證研究逐步成為了主要的方向

金融數學理論中的實證研究就是注重對數學的調查與研究,從實際的金融市場中獲得對應的數據,分析并最終建立其對應的數學模型。一旦失去相關數據的支持和檢驗,一味的從概念以及理論進行從模型到模型的分析將難以深入的揭示金融市場的整體發展規律。尤其是針對我國的金融市場,中國特色的金融市場更加需要實證的研究方式。

(三)金融數學在我國的持續發展

金融系統是一個非線性、隨機性的復雜系統,這給金融數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整個金融市場的持續波動等方面,其波動性、隨機性、信息不對稱以及市場不完全等方面的問題給金融數學提出了難題??梢詫⑽覈慕鹑谑袌霾▌託w結為隨機問題,諸如:幾何布朗運動,之后利用隨機分析的方式對金融數學來了研究進行分析。但是,在實際的金融市場中,大部分的情況與金融理論中的假設并不吻合,經常出現隨機的異常波動。而近些年來,通過使用自回歸條件下的異方差模型可以很好的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針對一些小概率時間,一般的分析理論不能很好的解釋重大金融震蕩發生的原因,而分形理論則可以對這些現象進行深入的解釋。同時,包括突變理論、沖擊理論在內的金融理論在其中都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

總之,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相關制度和體系急需得到進一步的完善,金融數學理論的應用范圍將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其自身理論在應用拓展的過程中得到進一步的完善。

參考文獻:

第5篇

一、公司財務分析

1.凈資產收益率浦發銀行的凈資產收益率15.23%,排在第九位,凈資產收益率越是高,說明公司的盈利越好。理論上說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不行,但在實際情況下,凈資產收益率有很多缺陷。凈資產收益率的計算,是用凈資產除以凈利潤,因為企業的凈利并非僅是凈資產所產生的,于是分子分母的計算口徑其實并不一致,從邏輯上看不符合要求。因為每一個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不等于企業的規模,因此不能以回報指數的絕對值來評估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己藰藴手饕敲抗墒找婧蛢糍Y產收益率兩項相對數指標,然而,每股收益主要是考核企業股權資金的使用情況,凈資產收益率雖然考核范圍略大,但也只是反映了企業權益性資金的使用情況,顯然在考核企業效益指標體系的設計上,需要調整和完善。企業進行縱向比較分析用凈資產收益率這個指標也是不合適的。企業可通過以負債回購股權的方法來提高凈資產收益率。

2.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凈資產收益率是最具有代表且綜合極強的財務比率,它是整個杜邦財務分析體系的核心點,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目標,以及各項經營活動的綜合利益。浦發銀行的凈資產收益率是15.23%,主要影響因素是總資產凈利率和權益乘數??傎Y產凈利率是0.83%受營業利潤率和總資產周轉率影響,營業凈利率是41.4%,,受凈利潤和營業收入的影響,總資產周轉率是2.032,取決于固定資產周轉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為18.12,權益乘數較高導致凈資產收益率較高。

二、會計分析

公司2013年營業收入是1,000.15億元,2012年收入為829.52億元,2013年比2012年增長170.63億元,它們的增長率為20.57%;2013年實的利潤總額是538.49億。元,2012年的利潤總額是447.54億元,2013年比2012年增加90.95億元,增長率為20.32%;2013年稅后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9.22億元,2012年為34186。2013年比2012年增加67.36億元,增長19.70%。隨著公司盈利的提升,2013年公司平均資產利潤率為1.21%,比上年上升了0.03個百分點;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21.53%,比上年上升了0.58個百分點。報告期內,公司繼續努力控制各類成本開支,成本收入比率為25.83%,較上年下降2.88個百分點。公司2013年凈利息收入比營業收入為85.16%,2012年為88.44%,2013年比2012年下降了3.28個百分點,公司2013年不良貸款率為0.74%,2012年為0.58%,同比上升了0.16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高,說明金融機構收回貸款的風險大;不良貸款率低,說明金融機構收回貸款的風險小。公司2013年平均總資產回報率為1.21%,2012年為1.18%,同比上升了0.03個百分點。平均總資產回報率是評價企業資產運營效益的重耍指標。2013年公司資產總額為36801.25億,2012年總資產為31457.07億,同比增長16.99%,2013年外幣貸款余額為17674.94億元,2012年外幣貸款余額為15445.8億元,同比增長14.43%。

三、前景分析

1.離岸業務浦發銀行離岸銀行服務是指為公司和客戶提供海外銀行服務。它可以自由的以兌換貨幣為交易工具,具有靈活性等特征。它可以為貿易、生產、投資類企業提供高效服務。浦發銀行是銀行業中具有離岸銀行牌照的四家銀行之一,不僅發揮離岸業務的優勢而且強調著經營客戶、服務在岸的發展理念,還聯動著在岸業務發展,提升了離、在岸客戶的合作粘性。在長期專業的國際貿易服務中,浦發銀行形成了在岸保理業務等聯動特色產品。這類業務不但提升了競爭力而且有效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2.公司開展衍生金融業務2013年4月16日人民幣FFA產品正式推出市場。公司作為上海清算所第一家綜合清算會員,客戶在上海清算所進行清算。該產品是波羅的海交易和上海清算所研發的遠期運價協議產品,幫助境內航運相關企業規避遠期運價波動的風險,目前,公司是是唯一一家清算銀行也是人民幣FFA產品第一家。

產品一經推出即引起了行業參與者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顯示了公司在航運金融領域的創新性實踐和前瞻性思考。投資銀行業務以提升客戶服務為目標,繼續產業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助力支持并購重組,繼續加大跨境股權基金綜合金融服務創新,成功發行國內首單并購私募債券,搭建了并購貸款的并購融資服務方案,初步具備為股權基金提供多市場、境內外、覆蓋全生命周期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并積極探索私募股權財務顧問業務,初步形成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服務體系;繼續堅持綠色金融特色,大力推動建筑節能,在國內同業中推出亞開行建筑節能融資特色金融產品,并完成首單項目簽約。作為國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代表,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國際貿易金融服務。通過多年來在國際貿易金融領域和離岸銀行領域的積累和沉淀,在本外幣、離在岸、境內外一體化的經營特色和理念的基礎上,整合在岸分行、離岸銀行和海外分行三大板塊的服務,實現對客戶服務的產品手續便利化、多樣化、多渠道等多方面滿足境內客戶和非居民客戶在跨境經貿活動中所產生的金融服務需求。

作者:寧靜單位:西安石油大學

第6篇

關鍵詞:金融危機;海外并購;前景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特點及前景分析

收錄日期:2012年1月11日

一、引言

2008年由美國引發的金融危機席卷了整個世界,對世界經濟產生很大的沖擊,各國對外經濟縮水非常嚴重。我國的外資經濟也在這場經濟危機中損失慘重,沿海地區很多的外貿企業倒閉。同時,我國對外投資也連續下滑,近年來發展迅速的海外并購一下子就受到了影響。由于海外并購在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過程中所占的地位相當的重要,再加上國家財政的支持,金融危機對我國企業海外并購事業的發展構成打擊的同時,也包含著非常大的機遇。

二、我國企業海外并購現狀

1、在海外并購中政治因素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目的大多是為了獲得有形或者無形的資源,所以必然導致目前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目標企業集中于歐美等發達國家。目前,中國政府仍然在我國企業的并購活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其參與程度遠高于其他國家。由于近年來中國經濟迅猛發展,使一些國家產生了較強的戒備心理和競爭心態,在政治上也招致更多的猜忌。西方國家擔心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會危害其國家安全,從而故意加深與中國的政治沖突,使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無法順利進行。

2、海外并購主體多元化,但以國有企業為主。目前進行海外并購的中國企業都是一些競爭力比較強的企業,其中既包括國有企業,也包括民營企業,但以國有企業為主。2010年末,我國對外投資存量中國有企業占據66.2%,由此可以看出國有資產占據對外投資的絕對主導地位。尤其是在資源、金融等重要產業領域更主要由國有企業進行。進行海外并購的中國民營企業一般管理較為科學、資本雄厚,但不具備國有企業所得天獨厚的條件,如國家政策支持、國有股份制銀行的資金支持和外交支持等,所以進行海外并購的中國企業中,國有企業舉足輕重。

3、現金出資繼續占據主導地位。國際上大型跨國公司在進行海外并購時可以選擇多種支付方式??傮w而言,現金支付在全部支付方式中所占比率最高,因為對并購方而言現金支付能保持現有股東的控制權,達成交易迅速簡單。但是現金出資對企業現金流的聚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國企業海外并購也多以現金出資為主。但是現金出資使得企業經營靈活性變差,這是因為中國企業獲得現金流的主要方式是自身積累和銀行貸款,通過貿易獲得的現金大都用于企業日常經營,現金出資使得在并購資格審查過程中大量資金被凍結。

4、收購方式呈現多樣化。盡管在跨國并購活動中主要以現金支付,但是近年來的交易表明股票和其他證券的使用呈現增長趨勢。例如,京東方的并購,使用了6家國際金融保險機構的混合貸網通并購;2004年底的聯想并購,實際交易金額為17.5億美元,但現金支付的部分僅為1/3,其余的都是通過股票和債務。一些國內金融機構也積極參與其中,在并購操作中發揮著中介和財務顧問作用。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方式以往只有單一的協議收購,如今則協議收購和要約收購并存。2008年中鋼集團以“敵意要約收購”方式收購了澳大利亞中西部礦業公司,表明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能力正在增強。

5、海外并購后整合狀況并不理想。世界海外并購由于其復雜性所以成功率比較低。中國企業在海外并購中由于自身人才缺乏、管理不善、文化融入較差及整合能力差等因素,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后損失慘重。如中航油投資期貨,折戟沉沙。2004年底,曾被中國企業捧為“走出去”戰略棋盤上過河尖兵的中國航油股份有限公司,因總經理陳久霖在石油期權和期貨投機中判斷失誤,累積虧損超過5.5億美元,并于2004年11月30日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請破產保護。

三、我國企業海外并購前景分析

1、海外并購以樹立品牌為主。中國企業到海外開拓市場對外投資,樹立品牌有三種主要方法:一是自己創品牌,走海爾道路;二是貼牌生產,比如格蘭仕走的就是這樣的道路;三是收購對方企業,以收購對方品牌為目的,收購后使用對方的品牌以開拓海外市場。

2、未來海外并購將以技術導向為主。主要基于以下兩點認識:其一,針對一些發展中國家市場,我國的技術比較成熟,技術優勢明顯,在那些市場小,轉讓成本較低,技術要求低,能在就業壓力較大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發揮出優勢;其二,我國企業在技術水平上與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差距明顯,除了少數像華為這樣的企業能夠在本行業的局部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外,我國絕大多數企業都沒能掌握本行業的核心技術。

3、海外并購總體規模會逐漸增大。這是因為:第一,中國經濟實力越來越強,足以支持更大規模的跨國并購。自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海外資金的持續流入使得我國外匯儲蓄激增。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最新統計,截至2011年10月底,我國外匯儲備總額已經達到3.2萬億美元。因此,雄厚的外匯資金儲備為我國國有企業走出去參與跨國并購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第二,我國企業規模越來越大,實力比以前更加雄厚。經過多年的產業結構調整,尤其是近年來的國內企業并購重組,我國已有一批企業逐漸做大做強,2011年有61家企業已經進入世界500強,比2010年增加了15家。

4、海外并購將更多依托國際資本市場進行融資。近幾年來,我國企業在海外并購過程中綜合運用國際化戰略與資本運營戰略,主要方式是在國外資本市場收購上市公司進行融資,這樣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資金,為企業的擴張提供有力支撐。

5、海外并購主要是戰略聯盟。這主要是基于以下兩點:第一,遵循企業國際化的發展道路?;仡櫸鞣狡髽I發展史,可發現企業國際化發展主要由出口貿易到對外投資,進而跨國聯盟的進程;第二,中國企業近年來取得成功的海外并購,都運用了國際戰略同盟關系,當地目標企業一般是同盟方。

四、結論

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之路是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需要學習和借鑒的東西很多。因此,中國企業在通過海外并購進行投資決策時應注意把握以下幾個原則:一是海外并購務必和企業的發展戰略一致;二是企業務必根據自己的優勢拓展;三是企業要化解并購壓力融入當地文化。尊重和積極融入當地文化,是海外并購成功的關鍵。中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并購僅僅是開始,最艱難復雜的是并購之后的資產整合和跨國文化理念的整合過程,而不是并購本身。與國際知名企業相比,中國企業雖然有很多的先天不足,海外并購成績不是很理想,但相信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和投資貿易自由化的大形勢下、在中國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尤其是在中國企業家的努力奮斗與爭取下,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將不斷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成功率將越來越高,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必將創造世人矚目的成就。

主要參考文獻:

[1]陳永堅.海外并購的“阿克琉斯之踵”[J].投資與合作,2009.9.

[2]盛立中.海外并購:突破與反思[J].產權導刊,2009.5.

[3]王海.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經濟后果研究――基于聯想并購IBMPC業務的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2007.2.

[4]劉造林,沈潔.雅戈爾海外并購整合的理性分析[J].財會月刊,2008.12.

[5]王宛秋.我國企業海外并購支付方式問題研究[J].經濟縱橫,2008.8.

第7篇

關鍵詞:會計報表;編制;分析

隨著我國財稅改革不斷深化,會計信息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從財務實踐角度而言,會計報表作為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為企業利益相關者提供決策依據,保障企業的利益;另一方面,為資源優化與經濟穩定、國家宏觀調控與經濟監管提供分析依據。明晰會計報表的編制與分析要點對提升會計報表及時性、完整性、真實性、可比性等信息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企業實踐與理論研究非常有必要對會計報表進行全面的分析,尤其是關于會計報表的編制要求與分析要點。

一、企業會計報表概述

會計報表指的是會計人員根據日常收集與整理的資料,按照固定方法、內容與格式進行歸納與加工而編制的文件,旨在對特定時間和特定期間內企業的經營成果與財務狀況進行反映。會計報表具有及時性、完整性、真實性、可比性、可理解性等特點,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及附注。會計報表按照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劃分,按照編制時間可以劃分為月報表、季度報表、半年度報表與年度表,其中,后三者主要對外使用,而月報表主要對內使用。會計報表之所以受到企業與社會的關注,是因為它對企業的經營與投資、國家的經濟調控均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會計報表可以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決策依據,依靠報表的財務信息可以預判未來企業的發展趨勢,以便于對企業的投資、籌資與經營活動做出科學規劃;其次,債權人與投資者根據報表信息所反映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與資本結構進而做出具體的借貸與投資策略;最后,國家可以利用報表信息進行市場狀況監測,以獲得經濟決策依據。

二、企業會計報表編制的要求

根據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會計報表編制的要求主要有一致性、完整性、真實性、可比性等。筆者將基于企業會計準則要求,將一致性、真實性、完整性等要求與報表編制內容要求相結合進行分析。

(一)遵循報表編制的一致性原則

遵循報表編制的一致性原則是企業會計報表編制的要求之一。企業會計報表編制所依據的會計方法應該前后一致,不得隨意更改。如果確實需要更改,應該在附注中對更改原因及其影響加以說明。實際上,報表編制的可比性主要體現為兩方面:一是不同的企業在同一會計期間的比較;二是同一企業在不同會計期間的比較。同一企業采用的會計政策與會計估計在縱向會計期間內具有可比性,也應具有一致性,不得隨意變更。企業在不同會計期間編制的會計報表應與同行業間具有可比性,否則會計報表的編制將失去本身的意義。會計報表編制主要體現為會計估計與會計政策兩方面,如果企業會計報表不具可比性,就可以根據利于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會計政策,進而進行會計估計,這為企業的盈余操縱提供了空間。因此,為了避免這樣的盈余操縱行為,企業必須在編制會計報表時遵循一致性與可比性原則。

(二)保障會計報表真實完整

真實性也是會計報表編制的主要要求之一。企業的會計報表應該真實的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與財務狀況。企業在保障報表編制的真實性時,主要著手于以下幾方面:一是企業在進行會計報表編制前,要對其資產進行清查與核實;二是對其記賬的會計憑證與會計賬簿的金額、記賬方向等進行核對;三是對會計賬簿的發生額和余額進行核對;四是核查企業的會計核算是否與國家會計準則保持一致;五是核查會計核算是否存在會計政策變更等項目。企業編制的財務報表只有符合真實性才具有編制與對外公布的意義,才能為企業利益相關者提供決策依據。完整性也是會計報表編制的要求之一,會計報表應該反映企業全部經營成果與財務狀況,企業要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報表內容與格式進行編制。企業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將企業的數據進行全面的匯總,這些數據要覆蓋到企業的各個領域、各個流程,做到不隱瞞、不謊報企業的經濟數據。雖然完整性即要求企業數據的完整性,但是也要求報表編制的重點,尤其體現于附注中。

(三)理解會計報表的編制內容

編制內容要求是會計報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報表最核心的要求,報表的一切要求均是圍繞編制內容提出的。其中,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內容均具有固定格式,而附注的編制內容則是企業需要在編制報表時特別注意的環節。因此,企業要密切關注企業的附注編制。根據目前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附注的編制內容主要包括五方面:一是企業的會計政策,主要是企業的利潤分配方法、計價基礎、記賬原則、會計原則和會計制度等,以及會計政策變更的說明;二是企業的結構、經營范圍等;三是企業的經營行業,如果企業的經營行業超過一種,且次要行業經營收入占總收入的10%以上,應該在附注中加以說明;四是對企業經營的主要項目進行說明;五是揭示企業其他重要事項。附注作為企業會計報表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不應該忽視附注的重要作用。目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與現金流量表得到企業的普遍重視,但是對附注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與資產負債表、利潤表與現金流量表相比,附注不再是以單一的財務數據說明企業的財務狀況,而是以非財務信息加以說明企業的經營成果與財務狀況。一方面,企業要密切關注附注,重視附注的作用;另一方面,企業要保障附注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將企業的重要事項、會計政策變更等詳細信息納入附注中。

三、企業會計報表的分析研究

(一)資產、利潤、現金流量分析

資產、利潤、現金流量分析是進行企業會計報表分析的要點之一,也是財務報表分析的邏輯切入點之一。首先,就資產分析而言,主要指的是資產質量分析,它主要是基于現金流量和資產結構角度進行的分析。其中,資產結構是按照無形資產與固定資產的分配比例進行分析;其次,就利潤而言,主要指的是盈利質量分析,這種分析主要是從毛利率、利潤與收入三個角度進行,其中,毛利率質量分析基于企業的資本投資、利潤增長點等;利潤與收入質量分析是基于企業的經濟觀察波動性和成長性,波動性越大,成長性越小,企業的利潤與收入質量越差;最后,就現金流量分析而言,自由現金流量與經營現金流量是現金流量分析的主要切入點。其中,自由現金流量說明企業的支付股利與付息能力,經營現金流量說明企業的收入質量。

(二)確定分析框架,改進分析方法

確定分析框架、改進分析方法是會計報表分析的要點。分析框架主要包括戰略分析、會計分析、財務分析與前景分析四個方面,就戰略分析而言,主要包含公司戰略分析、競爭戰略分析和行業分析,著重對企業的生命周期、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等的分析;就會計分析而言,主要涉及到財務的辨認、評價、評估等,對企業的存貨管理、信貸風險管理等進行重點分析;就財務分析而言,主要是運用比率分析法、現金流量分析法、趨勢分析法等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綜合的量化評價;就前景分析而言,這主要是對企業的權益、利潤、收入等進行評估,前景分析主要是基于歷史數據對未來做出預測,這也是報表編制與利益相關者關系的關鍵所在?,F在財務報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因素法和比較法,其中比較法包含差異分析、橫向比較與趨勢分析等。差異分析是分析預算與實際比較后的差異,橫向比較是分析企業與其行業間的比較,趨勢分析是與企業歷史數據進行比較。但目前被認為最科學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是縱向比較法,即以上三種方法的結合。因此,建議企業在分析財務報表時更多的采用縱向分析方法。而且據以往文獻研究發現,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聯系也可作為報表分析的要點。一方面,稅務信息是以財務信息為基礎的,例如,企業所得稅是以企業的利潤為基礎計算的;另一方面,財務報表同時包含了財務信息與稅務信息,例如,將遞延所得稅作為企業的資產或者負債列示。

(三)現金流與收入間關系分析

目前,現金流對企業的發展顯得越來越重要,研究現金流與收入間的關系也就是研究現金流量表與利潤表間的關系。利潤大并不意味著現金流大,二者之間存在差異性。這種差異性主要由三方面原因導致:一是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可能需要消耗企業大量的現金流,但是并不能短期內變現,其中,只有部分現金流可以通過累計折舊或者累計攤銷計入當期損益;二是應收賬款金額很大,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賒賬”金額太大,企業在進行商品銷售時會采用信用延期或者信用放寬政策進行收入的增長,企業的銷售收入都以應收賬款的方式掛在賬上,而沒有直接轉化為現金流,應收賬款在增長,而現金流入卻不變,回款率很低;三是《企業會計準則第31號-現金流量表》規定,利潤表的收入主要包括籌資活動的收入與經營活動的收入,而投資活動收入由于其變現周期長,往往在年度結算時不能變現;現金流量表的收入主要包括投資活動、籌資活動與經營活動的收入,其中,投資活動收入是變現收入。因此,現金流與收入間存在差異性,通過對企業會計報表中二者差異性的分析,以了解企業的經營發展狀況。如果現金流與收入間差異性很大時,企業勢必會出現問題,企業會計報表的現金流與收入間的關系分析對企業發展的意義重大。

四、結語

企業會計報表是反映企業經營成果與經營狀況的主要手段之一,其編制與分析也逐漸引起企業實踐與理論研究的關注。目前有些企業加大報表關注力度,優化報表編制流程,有些企業卻仍然沒有意識到財務報表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鑒于此,本文通過對企業會計報表的簡單介紹,著重以一致性、可比性、完整性的視角闡釋了企業會計報表編制的要求,以理解報表內容、確定框架、改進方法、現金流量與收入間關系等視角闡釋了企業會計報表的分析要點。優化企業會計報表的編制流程,重視企業會計報表的分析研究對企業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會計報表的完善與改進是以會計準則為基礎的,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通過后續研究進行更深入的探討與完善。

參考文獻:

[1]鄧敏儀.會計報表的編制與分析研究[J].時代金融,2015(17).

[2]李海新.企業會計報表的編制與分析研究[J].企業研究,2012(12).

第8篇

關鍵詞:中國 東盟;自由貿易區;服務貿易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浪潮的推進,世界各地的貿易形式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各國和地區之間紛紛開始采取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方式來實現貿易自由化,實踐表明建立自由貿易區也是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最好方式。伴隨著自由貿易區數量的增多,自由貿易協議的內容和范圍也有了新的變化,尤其隨著服務業的迅猛發展,世界各國也更加重視發展本國服務業,服務貿易在自由貿易協議中的比重也在增大。

一、我國服務貿易發展概述

(一)我國服務貿易總體發展狀況

我國服務貿易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興起的,由于起步較晚,技術較低,服務貿易的競爭力低下,但在2001年我國加入WTO之后,我國服務貿易市場對外逐步開放,在規模、結構等方面都有了迅速的發展。

2001年我國服務貿易的進出口額為719億美元,占世界服務貿易的比重為2.4%。2010年的總額為3624.2億美元,占世界的比重為5.1%,比2001年增加力2.7%;出口額為1702.5 億美元,占世界的比重為4.6%。比2001年增加了2.4%;進口額為1921.7 億美元,占世界的比重為5.5%,比2001年增加了2.9%。而且2010年服務貿易總額占世界比重的5.1%。

雖然我國服務貿易發展迅速,貿易總額在逐年的增大,但是逆差嚴重。從2000年到2010 年我國服務貿易一直逆差,從2007 年開始逆差更加加劇,雖然在2009年以后有回升的趨勢,但是2010年的服務貿易逆差仍然達到220億美元,這說明服務貿易整體競爭力不強,仍然處在劣勢。

(二)我國服務貿易行業結構發展狀況

從服務貿易出口額上看,運輸、旅游和其他商業服務一直是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的主要部門,近些年建筑服務、計算機和咨詢方面也有較快的發展。而通訊、保險和金融服務等方面雖然有所增加但所占的份額較少。

從服務貿易進口額上看,我國服務貿易進口仍然集中在運輸和旅游行業,而且進口額在逐年增加。保險服務、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咨詢及其他商業服務所占的份額也比較大,但是相對于旅游和運輸來說份額較小。

在對我國服務貿易總量、行業結構分析后,發現我國服務貿易發展非常的迅速,在世界的排名不斷的上升。但是還是存在很多問題,我國服務貿易逆差嚴重,整體的競爭力不強,貿易結構不平衡,具有競爭力的行業主要集中在傳統的服務部門。

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對我國發展服務貿易的影響

馬來西亞的服務貿易主要集中在運輸、旅游和其他商業服務三個部門,這三個部門的貿易額占到總體的80%以上。馬來西亞在通訊、建筑、保險、金融服務和專有權利等方面都比較薄弱,發展的比較緩慢,其中金融是其發展最弱的行業。

印尼的服務貿易也主要集中在運輸、旅游和其他商業服務上,但是份額照馬來西亞要少的多,而且印尼除了通訊和旅游是貿易順差,其余均是貿易逆差。近幾年,印尼運輸出口逆差非常的嚴重,而且出口發展的非常緩慢。

菲律賓服務貿易主要集中在其他商業服務,順差額在逐年的增加,計算機和信息服務也表現出來良好的發展勢頭。像旅游和運輸雖然所占份額比較大,但是發展很緩慢,運輸的逆差很嚴重,旅游在2009年也出現了逆差。

新加坡服務貿易的發展水平要高于東盟的其他國家,也是東盟唯一的一個與中國服務貿易額比較接近的國家。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決定其運輸業的快速發展。運輸、其他服務和其他商業服務所占份額較大。

泰國的服務貿易的核心部門是旅游,旅游的出口額占其總出口額的40%多,在2010年順差額為46.6億美元,而且發展的非常迅速。其他商業服務、文化和娛樂服務的逆差比較嚴重,逆差額在不斷的增加。

比較來看,東盟五國的服務貿易結構和我國既有相似性又有互補性,雙方服務貿易的主要部門集中在旅游和運輸等傳統服務貿易部門。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和東盟之間旅游合作非常融洽,并且有很好的發展趨勢。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和菲律賓是我國居民出國旅游的主要國家。在運輸方面,我國的運輸行業發展前景要好與東盟,東盟五國中除了新加坡的運輸業是順差,其余國家均是貿易逆差,雙方的合作機會很大。

三、自由貿易區戰略指導下我國發展服務貿易面臨的問題

從上述的討論中我們能夠看出,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非常迅速,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但是在發展的同時也暴露了一些問題,要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還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從我國服務貿易角度來看,我國服務貿易規模較小、行業結構發展不平衡、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多元化程度不夠、競爭力偏低、逆差嚴重及法制不健全,這些對貿易自由化都起到了阻礙的作用。盡管我國可以通過簽訂自由貿易協議來促進服務貿易自由化的發展,但是由于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結構不完善,國內市場競爭不充分,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

四、自由貿易區戰略指導下我國發展服務貿易應采取的對策

我們已經分析了我國服務貿易存在的問題,那么我們就應該采取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保證我國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

第一,當務之急就是要提升我國服務貿易的競爭力,優化服務產業結構,改組傳統產業,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把重點放在信息、咨詢、科技、法律服務等行業上,對于具有巨大發展空間的房地產、旅游、教育等行業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和重視度,使其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運用高科技的服務技術,改造餐飲、交通運輸等行業,從而拉動服務貿易整體水平的提高。

第二,完善我國自由貿易區戰略布局,加強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積極參與服務貿易自由化談判,加大我國服務貿易的開放力度。確定貿易伙伴的選擇標準,要從多角度、多方面進行考慮,拓寬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重點放在周邊國家,加快與日、韓的談判進程。同時向四周發展,擴散到全球。

第三,制定完善的法制體系,提高政府制定政策的透明度,建立新型的科學管理制度。世界上發達國家的服務貿易之所以快速發展,與其有一套完整的法制體系和高效的政府管理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國要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借鑒其在服務貿易領域的立法經驗,并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以提高國家利益為前提逐步加大對金融、保險等服務行業的支持力度和開放力度。(作者單位:河北經貿大學)

參考文獻:

[1]卜國琴.中國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動因與前景分析[J].時代經貿,2008(97):94-95.

[2]蔡潔,蒙英華.貿易自由化福利收益模型和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現實選擇[J].國際貿易問題,2007(05):84-90.

[3]陳力菲.中國自由貿易區發展戰略研究[J].上海海關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 (01):55-58.

[4]陳妙英.東盟自由貿易區服務貿易自由化的法律規劃探析[J].東南亞縱橫,2009 (01):29-32.

第9篇

關鍵詞:UCINET;社會網絡;課程設計教育

作為當今社會的熱點話題之一,受到大眾的廣泛關注。無論在哪個國家,教育部都與社會發展、經濟、科技等各方面緊密的結合在一起。與此同時,其伴隨的就業問題也成為越來越多人關注的焦點。大學生畢業率不高,工作不理想,專業與工作難對口這些都是促使我國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因素。2016年我國春季求職期競爭指數從2015年01月的26.1上升至48,一年間增長了近一半,其中國企職務的競爭指數已達到63.4,成為競爭最激烈的求職崗位。本文運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旨在緩解大學生就業問題和提高高校教育模式,通過調查大學生主體的課程偏好結合市場發展、專業前景,為高校課程設計提供便利。

1大學課程安排研究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發展以及各大高校的不斷擴招,我國畢業任何數不斷上漲,2016年本科畢業生為765萬人,加上中職畢業生,人數已高達1200多萬人,“就業難”形勢加劇。本文采用的社會網理論的愿景是溝通個體行為與集體行動的鴻溝,穿越結構與行動間的屏障,架起微觀現象與宏觀現象之間的橋,最后能將個體與集體間的互動過程放在一個模型中加以解釋。通過從市場需求、自身興趣和個人行業發展前景三方面進行分析,對于以上三者的網絡進行整體分析。自身興趣和個人行業發展前景依托于學生的主觀意愿,因此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選取三個班級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了數據收集。

2市場需求

數學專業作為一門基礎的理學課程,為其他行業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因此無論是金融經濟、化工制藥、建筑工程等各行各業都離不開數學,都依托數學的理論基礎去簡化問題、解決問題。同時,隨著21世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數據儲存管理和分析處理必將成為就業市場的主流。例如,利用數學模型去處理大數據,將數據簡化后再以供使用,此過程還可依托計算機去縮短時間。據相關調查可知,在大類為30的理學專業里,數學專業的就業率排名第八,以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為主要人才需求地。其中,需求量最多的行業為新能源占總比的20%,其次是互聯網行業占20%,然后是計算機行業為16%。

3自身興趣

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14、15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三個班級的學生進行數據收集。問卷為8道題的問卷,則每道題就會形成一個網絡,統計結果如表1.以上數據主要為自身興趣網絡下的相關因素,學生在大學期間學習主要以選修課程和必修課程為主。選修課多由個人偏好進行選擇,同時授課老師的教學方式、管理制度、評分制度也是學生選課的一大考量,本文僅從學生自身興趣這一層面進行分析。

4個人行業發展與自身興趣的相關性分析

一般高校畢業生面臨著考研、就業、出國留學等三大選擇,這三大選擇之下還有很多細致的分類,例如就業的話,再往下又可以細分創業、公職人員、私營企業等,但大類只有以上三類。2016年安徽財經大學12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出國2人,考研16人,其余同學全部就業。因此,就目前看來畢業生的主要發展前景以就業為主,其次是考研,然后是出國。通過問卷對14、15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同學調查結果分析選擇考研的同學所占比例最大,為75.4%。根據分析所得的相關性表2可知,整體而言,一名研究的行動者自身興趣的偏好對于其個人行業發展是顯著相關的。

5整體網絡分析

考慮到樣本容量為126,不適合一次使用UCINET進行分析,故各抽取男生樣本11個,女生樣本11個,構建一下22×22的矩陣,進行分析。

5.1聚類分析

輸入矩陣,運行UCINET得圖1。

5.2中心性分析

中心性是一個重要的結構位置指標,是評價的關鍵。中心性分為三種形式:程度中心性、親近中心性、中介中心性。在一個整體網絡中,越是處于網絡的中心越可能提供更高的專業素養,其影響力越大,相應的地位也越大。中心位置常用“度數中心度”來衡量。而中間位置反映了某個課程對其行業的影響能力,常用“中間中心度”來衡量。輸入矩陣,運行UCINET采用對稱性圖形做法得圖2、3。若保留具方向性圖形,則得圖4。結果第一列為節點名稱,第二列為外向度中心性,第三列為內向度中心性,第四列為標準化程度中心性,第五列為標準化得內向程度中心性。

6總結

通過整體網絡的研究,針對安徽財經大學數學與應用專業的課程設研究,應該以實踐與考研為首要,明確培養方向,將培養目標與各類行業的需求相結合。在設計學生相關專業課時,考慮研究生學習的需要對于課時、學科、教材三方面進行主要考量。對于實踐課程的提供,應該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與企業合作去提供具體工作以供學生實習,建立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同時,結合實際市場實際需求情況,從整體進行分析,對于學生的就業問題除了一些必要的就業指導類相關課程,高校還可以增設一些考試指導課程,在最大程度上為學生的就業提供便利。對于數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困難的主要原因就是信息匱乏,這方面高校可以通過完善就業平臺建設來解決。

參考文獻

[1]羅家德.社會網分析講義[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1).

[2]孔環,李曉.大數據時代數學專業就業前景分析及培養研究[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6,(03):54-57.

[3]胡芳.復雜網絡節點中心性多元評估與社團探測新算法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4]付立東.復雜網絡中心性度量及社團檢測算法研究[D].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

[5]平亮,宗利永.基于社會網絡中心性分析的微博信息傳播研究———以Sina微博為例[J].圖書情報知識,2010,(06):92-97.

[6]郭暉.區域航空公司收益管理模型及其應用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8.

第10篇

【關鍵詞】哈佛框架 長城汽車公司 財務分析

哈佛財務報表分析框架是當前財務報表分析理論中的重要內容,這種方法有效的克服了傳統財務報表分析的局限性,克服了分析結果的片面性,能夠從宏觀整體上把握企業集團的整體經營狀況,從而預測企業未來發展前景。哈佛框架通過分析公司內外部的環境以及競爭的優劣勢,對公司的戰略目標以及所采取的競爭策略進行評價,以會計核算和報表資料等相關資料為依據,從多個角度分析企業經營成果并預測未來。鑒于此,本文利用哈佛分析框架,以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為例,進行基本分析。

一、戰略分析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以下簡稱長城汽車公司),是中國最大的SUV制造企業,截止2015年底資產總計達718.85億元。目前,旗下擁有哈弗、長城兩個品牌,產品涵蓋SUV、轎車、皮卡三大品類,以及相關主要汽車零部件的生產及供應。擁有四個整車生產基地,具備發動機、變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配套能力,下屬控股子公司40余家,員工7萬余人。2015年度,A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年產量達到86萬輛,年銷量為85萬輛的,同比分別增長17.07%及15.45%,實現營業總收入760.33億元。

長城汽車公司致力于建立完善的研銷體系,全面布局SUV各細分市場,滿足不同顧客需求,鞏固集團在SUV市場的地位。除此之外,公司以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為主要技術路線,計劃投資170億元人民幣,用于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以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究開發。公司擁有迄今國內最大、規格最高的汽車綜合試驗場之一,具有研發、試制、試驗、造型、數據五大功能的哈弗技術中心,初步實現了整車及零部件的研局。

長城汽車公司還積極探索汽車后市場,開展汽車金融等服務。公司合資組建的天津長城濱銀汽車金融有限公司于2014年下半年正式對外開展業務,提供個人汽車貸款及經銷商庫存融資,延伸汽車產業鏈。2014年,公司設立哈弗汽車租賃公司;2015年,公司設立哈弗保險經紀公司,進一步拓展公司現有業務。

二、財務分析

(一)償債能力分析

從表中可以看出,2011年至2015年,長城汽車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基本呈下降趨勢,但是下降幅度不明顯,表明的短期公司的償債能力有所下降,對債權人來說,債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然而,從長期來看,公司雖增加了負債,加大了財務杠桿的利用程度,償債風險有所加大,但已獲利息倍數較高,使得長期償債能力較強。

(二)營運能力分析

由表中數據可知,近幾年來,長城汽車公司營運能力指標基本都有所提高,說明公司應收賬款收回速度加快,對應收賬款的管理越來越好,由此可以減少應收賬款減值損失、壞賬準備和收款的人力成本。說明長城汽車公司的資產利用效率良好,現金回收率高,公司營運能力在不斷地加強。

(三)盈利能力分析

從表中可以看出,2011年至2015年,長城汽車公司各項盈利能力指標都呈現下降的趨勢,說明汽車行業競爭加劇,發展速度逐步放緩,國內消費者對汽車需求的周期性趨勢,促使國內汽車市場整體趨于更加理性。此外,這可能與長城汽車公司的新產品哈弗H8因為質量問題兩次推遲上市有關,導致消費者對長城汽車公司的產品持觀望態度,銷售收入減少,公司盈利能力下降。

(四)發展能力分析

由表中數據可知,在2014年,長城汽車公司發展能力的相關指標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這可能與2014年新產品的兩次推遲上市有關,但在2015年,相關指標都有所上升,表明長城汽車公司在國內SUV市場表現出色,銷量保持穩定增長。這歸功于公司主打的「哈弗H6銷量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銷量較2014年上升18.59%,達到376,911輛,保持SUV單車型銷量冠軍;另外一款小型SUV「哈弗H2亦獲得市場廣泛認可,成為公司新的明星車型,2015年躋身SUV銷量前十。重新上市的「哈弗H8及全新車型「哈弗H6 Coupe也帶來銷量增長,進一步鞏固了長城汽車在SUV市場的領先地位。

三、前景分析

(一)風險預測

全球貿易低速增長,外部需求疲軟,國內政府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構調整加快,經濟增速放緩,將導致汽車需求減速,汽車行業競爭加劇,國內車市將進入“微增長時代”,市場容量逐漸縮小。此外,汽車市場逐步成熟,消費者的品位和需求提高,對自主車企的品牌和品質提升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環保壓力之下,機動車限購或限行成為“常態”,對汽車銷售的負面影響將進一步增大;同時國內外排放安全法規不斷升級,將迫使汽車企業技術快速升級,進一步加大公司的投資和經營壓力。

(二)前景預測

雖然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影響,汽車銷量下滑風險加大,但是隨著消費升級、首次購車人群的換代需求,會促進SUV品類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速水平,2015年推出的購置稅優惠政策將持續有助于汽車行業穩定增長。圍繞“全球SUV領導者”的品牌愿景,長城汽車公司重點加強對SUV品類的開發,不斷豐富產品線,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來維持SUV品類的優勢,以品類優勢提升品牌價值,打造SUV專家品牌。同時,長城汽車公司不斷完善銷售服務網絡,以高品位的銷售服務,打造差異化的顧客體驗提升服務質量,滿足市場要求。

暮旯壅鉸院突肪潮;ち礁霾忝胬純矗新能源汽車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是中國當前和未來重點培育和支持的領域,預計將持續獲得政策的大力支持。隨著性能、成本優勢及駕乘感受的持續提升,以及充電等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將迎來新的機遇。對此,長城汽車公司堅持研發過度投入,建立專業的新能源研發團隊,涵蓋了系統集成、性能仿真、電控開發、電機/電池核心零部件開發、整車標定等9大領域,具備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研究開發能力,積極開發新能源產品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參考文獻

[1]胡玉明.財務報表分析[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2.

[2]劉剛,曹志鵬.現代財務分析新視角――哈佛分析框架[J].交通財會,2015(5):55-58.

第11篇

關鍵詞:序列購買;交叉銷售;需求成熟;零售業

中圖號:F713.5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9451(2009)02-136-06

Research on the CrossSelling in Retail

Based on the Sequentially Ordered Products

TIAN Min,LI Xuep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Xi’an Technology University,Xi’an 710032,China)

Abstract:It is found that customers purchase different products from the same supplier in some sequence.The sequential purchase lasts for a long time and can be naturally ordered in terms of its complexity and functionality.The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at customers are likey to parchase can be predicted according to what they have purchased,which provides the enterprises who offer a variety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with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to crosssell other products to the existing customers.A study of the crossselling opportunity in retail shows a bright future for its implementation.The model of customer sequential purchase is established to predict and give advice to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crossselling in retail.

Key Words:sequentially ordered products;crossselling;demand maturity;retail trade;CRM

顧客經常會從同一企業那里購買多種產品或服務,而這些產品會因為其復雜性和功能性排列出一定的順序,這就為根據顧客當前購買的產品和已經擁有的產品來預測顧客未來購買何種產品提供了一定的經驗規則。例如:一位女士在光顧了美容院的美發沙龍或SPA之后才會在這家美容院進行面部護理;一個家庭可能在一家通訊公司辦理了電話業務之后才辦理上網服務;顧客在購買了某品牌洗發水之后可能還會購買此品牌的護發素。這些例子共同的特點就是顧客很可能在購買了一些產品之后才去購買另外一些產品,在很多行業都存在這樣的情況,通常把顧客對于多種產品或服務的補充需求的發展叫做“自然排序”(natural ordering)。

顧客從同一企業購買產品可以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從而減少尋求新企業所帶來的時間成本和精神成本,對購買的附加產品增加了可信度,在某種情況下也可以保證與顧客已經擁有產品的技術兼容性。

顧客的這種“自然排序”需求狀態為提供這些產品來滿足顧客連續發展需求的企業提供了很好的機會。這些公司往往提供多種產品或服務,從而使得他們可以向企業現有的顧客“交叉銷售(crossselling)”其他產品和服務。由于保持一個老顧客比吸引一個新顧客所花費的成本低的多,因此,通過“交叉銷售”可以使企業從現有顧客身上得到更多額外的盈利機會。同時,還可以提高顧客的保持力,更多的復雜關系也可以提高顧客的轉移成本。

隨著中國零售企業從有保護的競爭階段走向全面競爭時代,外資零售巨頭的競爭,對我國零售業提出嚴峻的挑戰。很多零售企業已經意識到,現有顧客是購買其新產品或現有產品和服務的最佳目標。通過對顧客的序列購買路徑進行分析,有效地預測顧客的購買決策,從而有針對性地實施營銷努力,成功的進行交叉銷售,不但可以提高銷售的成功概率還可以大大降低零售企業花費在非目標顧客身上的成本。因此研究零售企業有效實施交叉銷售的策略對于零售企業非常重要。

一、文獻回顧

目前,國外對于交叉銷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顧客序列購買行為模式方面,如Hauser,Urban;Mayo,Qualls;Boulding,Karla,Staelin,Zeithaml;Bitner,Zeithaml,這些研究描述了序列購買模式的實體;Kamakura,Ramaswami,Srivastava將隱性分析用于評價金融服務交叉銷售的前景,建立了交叉銷售機會模型,運用這種方法,對金融服務購買類型以及對現有金融產品的顧客其家庭的潛在金融成熟期進行了評估; Kamakura,Kossar提出了分割風險率模型,主要預測顧客適應一種新產品的時間,這個時間與顧客以前適用多種產品的時間密切相關;Knott,Hayes,Neslin提出了四個購買新產品的模式,包括判別式分析,多項分對數,回歸分析以及神經網絡,這些模式可以用于預測顧客購買下一件產品的可能性與購買時間;Kamakura,Wedel,de Rosa,Mazzon提出混合數據因素分析,擴展了因素分析方法使其適用于各種數據類型如:優良數據、統計數據以及等級數據并且用于根據顧客交易數據配合識別每一產品的最優期望。最初,這些研究者并沒有研究潛在維度的行為解釋,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低維度的用數據描述的結構上。Edwards and Allenby提出一種通用的方法對多元二項式概率約束模式進行識別,并且提出了一個對于大量響應銷售權特別有效的法則,其中一項應用于金融產品所有權的數據觀測。以上這些文章應用代表性的數據著重于通過比較度量顧客以前擁有其他產品來推斷交叉銷售的有利機會,結果是下一件產品的銷售概率與其市場份額等級是一致的。這種方法忽視了隨著時間的推進,顧客個人需求也將不斷發展,考慮到這一點有助于形成代表性的研究交叉銷售的方法。

西 安 工 業 大 學 學 報 第3卷

第2期田 敏等:基于顧客序列購買模型的零售業交叉銷售策略研究

國內目前還沒有關于交叉銷售的專門研究,大多數研究只是將交叉銷售作為客戶關系管理的一部分內容,如周意、李峰峰認為:利用先進的數據倉庫技術建立集中的、包括詳細交易數據的商業智能解決方案,已經成為各大商業銀行對內加強管理和決策支持,對外更好地了解客戶需要、開發新產品或服務、利用現有渠道對客戶進行交叉銷售、增強盈利能力并在特定的業務領域提供差異化服務的重要手段。王扶東、李兵、 薛勁松等認為:分析功能的深化是客戶關系管理的一大發展趨勢,交叉銷售分析是客戶關系管理中主要分析的內容之一。他們針對企業需求,分析和描述了交叉銷售中的兩類問題,根據其特點提出了一種前件固定、后件受約束的關聯規則快速挖掘算法,以及一種后件固定、前件受約束的關聯規則快速挖掘算法。朱建秋、蔡偉杰、朱揚勇研究認為:CIAS是將數據挖掘技術應用在CRM領域而開發的一個客戶智能分析平臺.它將數據挖掘劃分為三個層次:算法層、商業邏輯層、行業應用層,構建了一種新型的數據挖掘系統體系結構。CIAS的商業邏輯層包括交叉銷售、客戶響應、客戶細分、客戶流失、客戶利潤,五個商業模型。郭國慶、吳劍峰、錢明輝從中美兩國營銷環境的差異分析入手,研究了中國金融業應用交叉銷售必須解決的問題及其發展前景。他們認為,金融業在中國尚處于初級階段,交叉銷售的產品及其必要性十分有限,在應用交叉銷售之前,需要做好大量的數據處理、轉化和集成工作,金融業運用交叉銷售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其在中國的應用只是時間問題。汪濤、崔楠對國外交叉銷售機會和優化交叉銷售實施兩個方面對交叉銷售的研究文獻進行了綜述,并指出現有研究文獻存在的不足之處。郭國慶、錢明輝、孟捷對我國醫藥零售行業跨產品類型交叉銷售從顧客滿意、信任承諾、購買約束與顧客忠誠之間存在的關系進行了研究,通過模型的比較與優化,對交叉銷售行為影響顧客忠誠的模式進行了判別。

從國內外相關文獻可以看出,目前國外對交叉銷售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金融業,而國內對于交叉銷售的研究更多的是對國外研究的分析與總結。而如何從顧客需求角度出發,用系統的觀念對影響顧客交叉購買因素及交叉購買行為模式進行研究以幫助零售企業實現交叉銷售,目前研究還較少。本文希望通過對零售業顧客序列購買行為模式分析與研究,借助數量經濟的有關方法構建顧客序列購買模型,對零售企業交叉銷售各種產品的時機進行最佳預測,為零售企業管理者有效保持優質客戶,降低銷售成本,提升銷售努力的效率提供思路。

二、零售業實施交叉銷售的前景分析

自2003年世界經濟進人新一輪快速增長期以來,全球零售業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大多數國家的零售業銷售額增長都超過了GDP增長幅度,零售業良好的增長態勢首先得益于近幾年全球經濟的快速增長。2006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達到5.省略,中國旅游業第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為其會員設立了“積分獎勵計劃”,會員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積累積分,并根據積分多少隨時兌換價值不等的獎勵;在電信業,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分別推出了自己的“積分計劃”;在零售業,百盛(Parson)也為其客戶在全國范圍內提供“會員卡計劃”,為年購買金額超過4000元人民幣的會員提供回報;在汽車銷售維修行業(4S店)、娛樂業、房地產業也有企業開始實施積分計劃。

零售業的多元化發展,零售企業實施的回報計劃這些因素都為零售業實施交叉銷售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零售行業實施交叉銷售的SWOT分析如表1。

表1 零售行業實施交叉銷售的SWOT分析

優勢(Strength)

1. 零售業產品豐富,種類多,便于交叉銷售;

2. 交叉銷售能夠為商家創造更多額外盈利機會,增強盈利能力;

3. 為商家贏得顧客,增強客戶忠誠度;

4. 增強企業形象,創造無形價值;

5. 是競爭的一種手段,提高競爭力。

劣勢(Weakness)

1.零售行業缺乏經營理念,交叉銷售的使用可能會擴展有些困難;

2.交叉銷售需要長期的觀察,并進行分析,需要管理者有較強的預測力。

機會(Opportunity)

1. 經濟快速增長,零售業增長態勢良好;

2. 零售業的多元化發展;

3. 零售行業營銷模式最靈活,便于引進新方法;

4. 交叉銷售在零售行業市場前景很好,有很強的挖掘潛力。

5. 多數零售行業實施了匯報計劃,為交叉銷售提供廣闊發展空間。

威脅(Threat)

1.交叉銷售用于零售行業還沒有可供參考的案例;

2.零售市場顧客具有分散性;

3.零售行業商家多,競爭較為強烈。

三、零售業實施交叉銷售的顧客序列購買模型建立

顧客對于多種產品的需求通常不是同時發生,而是按照一定的順序發生的,經濟理論已經表明,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在需求目標中存在著“優先結構”,而且這種優先結構可以轉化成產品的優先結構。也就是說一般的可以對多種產品進行一個優先結構的排序,大致反映顧客對這些產品需求的先后,實際上這樣的排序間接的反映出零售企業實施交叉銷售的路徑。顧客到底會在下一次購買何種產品是零售企業最想了解的,這就需要進一步分析顧客當前的需求成熟狀況,顧客的需求狀態離哪個產品最近,顧客則最有可能購買這種產品,從而可以預測出顧客的下一次購買決策,幫助零售企業有效的發揮其營銷努力,順利的實施交叉銷售。構建顧客序列購買模型的思路基本如圖1。

圖1顧客序列購買模型思路圖

(一)多種產品優先結構排序

對于多種產品優先結構的排序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獲得:第一種是通過顧客擁有產品狀況的分析,從而可以大致了解產品購買的先后順序,從而對產品進行優先結構的排序,這種排序可以是等距的,也可以按照顧客的擁有狀況得出不等距的排列順序;第二種方式可以通過對管理者的訪談,了解各種產品的優先結構順序。每個產品的優先結構等級記為Ij。

(二)顧客的需求成熟狀態

Ait-1=∑Jj=1IjBijt-1(RFM)(1)

公式(1)描述了顧客需求成熟狀態,其中Ait-1表示在t-1時刻顧客i的需求成熟狀態;Ij是產品j在產品序列中的優先等級,在這里作為衡量j產品的系數,反映是否擁有產品j對顧客的需求成熟狀況的影響大小;Bijt-1表示在t-1時刻,顧客是否擁有產品j,如果擁有則Bijt-1 =1,否則為0;影響顧客的需求成熟狀態的還有RFM因素。

(三)顧客對多種產品的需求列表

Cj=|Ait-1-Ij|(2)

從公式(2)可以得出顧客對多種產品的需求距離列表,Cj越小說明顧客的需求離產品j的等級越近,顧客也越可能購買這種產品。但是顧客是否會購買這種產品還不能完全確定,還需要進一步結合顧客其他可度量因素,如顧客的收入狀況、顧客的受教育程度、以及顧客的年齡性別等人口統計變量等以及其他不可觀測的因素。

(四)顧客序列購買模型效用方程的構建

Uijt=β1Cj+β2demography+β3marketingeffort+β4competitoreffort+εijt(3)

公式(3)描述了j產品對于顧客i在t時刻的效用,其中 代表顧客的需求狀態與產品j的距離;demography變量代表一系列的人口統計變量,包括年齡、性別、收入、受教育程度等等;marketingeffort變量代表該企業的營銷努力,包括促銷活動等;competitoreffort變量代表競爭者的營銷努力,在這里這個因素是抑制顧客需求的因素,直接會降低顧客選擇j產品的效用; 是不可觀測的其他影響效用的因素。

效用方程計算的結果將作為預測顧客序列購買產品的依據,哪個產品在t時期的效用最大說明顧客最可能在下一步購買這個產品。

四、總結與未來研究方向

通過建立顧客序列購買模型,預測顧客的購買決策可以幫助零售企業收集決定客戶需求成熟度狀態的信息,企業就不會把營銷資源分配給那些不可能采用新產品或服務的客戶身上,從而為營銷資源的高效使用提供了更準確的信息。同時零售企業廣泛實施的“客戶回報計劃”也為交叉銷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更好的條件。

在以后的研究中還需要對以下兩個問題進一步研究,首先,影響零售業實施交叉銷售的因素需要從顧客和企業兩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從而為初步建立的模型中的相關具體變量的選擇提供理論依據;另外,文章雖然初步建立了顧客序列購買模型,但還沒有通過實際數據對模型進行進一步的評估和檢驗。通過對實際零售企業調研,獲取顧客數據信息,對模型進行實證分析將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Kamakura S Ramaswami,Srivastava R.Applying Latent Trait Analysis in the Evaluation of Prospects for CrossSelling of Financial Servi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1991,8(4):329.

Kamakura, Wagner A M,Wedel F de Rosa,Mazzon J A.Crossselling Through Database Marketing: A Mixed Data Factor Analyzer For Data Augmentation and Predi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03(20):45.

Hauser J R,Urban G L.The Value Priority Hypotheses for Household Budget Plans\.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86(12): 446.

Mayo M C,Qualls W J.Household Durables Goods Acquisition Patterns: A Longitudinal Study\.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987(14):463.

Bitner, Mary Jo,Valarie Zeithaml.Services Marketing\.London:McGrawhill.Inc,1996.

Boulding William, Ajay Karla, Richard Staelin,et al.A Dynamic Process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From Expectations of Service\.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93,30(1):7.

Kamakura Wagner A,Bruce S Kossar.Identifying Innovators for the Crossselling of New Products\.Management Science,2004(8):1120.

Knott Aaron,Andrew Hayes,Scott A.Neslin.NextProducttoBuy Models for CrossSelling Applications\.Journal of Interative Mathetiy,2002(16):59.

Edwards Y D,Allenby G.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Multiple Response Data\.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03(8):321.

周 意,李峰峰.基于CRM的銀行業務應用模塊分析\.中國金融電腦,2004(2):30.

王扶東,李 兵, 薛勁松,等.客戶關系管理中基于約束的關聯規則挖掘方法研究\.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2004,4(10):465.

朱建秋, 蔡偉杰,朱揚勇.CIAS:一個客戶智能分析數據挖掘平臺\.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2003(12):2255.

第12篇

關鍵詞:期貨;銀期合作;前景

中圖分類號:F83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整個金融業的發展,期貨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中國期貨市場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期貨業已經成為最具潛力的行業之一,將迎來大眾投資的時代。面對未來日趨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客戶需求,期貨公司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與銀行合作是必然的選擇。隨著銀期合作的領域不斷拓展,產品不斷創新,銀期合作前景將更加廣闊。

一、期貨市場發展現狀及趨勢

經過近20年的發展,我國的期貨市場在經歷了盲目發展、規范整頓階段后,已日漸成熟,步入了穩步發展的新時期。尤其是近年來在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全球衍生品市場迅猛發展的影響下,我國的期貨市場實現巨大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一是期貨交易量和交易額迅速增長,市場交易規模不斷擴大,2010年全國期貨交易量31.33億手,總成交金額308.6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5.22%和135.61%;二是品種創新步伐不斷加快,2010年國內上市交易的期貨品種達到22種,而且中金所正式推出股指期貨新品種;三是期貨市場的基礎制度和法律法規不斷健全,市場風險監控制度和體系不斷完善,風險防范能力進一步提升――期貨保證金安全監管體系的建立、以凈資本為核心的期貨公司財務安全體系的建設和保證金監控中心的運行,三級監管體系、風險預警監測系統、客戶保證金封閉運行等制度、辦法相繼建立,為期貨市場的規范運行提供了制度保障;四是國內三家商品期貨交易所和一家金融期貨交易所致力于服務相關產業的發展,市場功能進一步發揮和提升,取得了長足進步;五是期貨經紀公司的治理水平、風險管理的意識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期貨公司的數量達到了177家;六是期貨市場的對外開放也取得了重大的進展――證監會已批準6家期貨公司在港設立分支機構,國內外期貨市場雙向互動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全面開放,在國家政策推動、資本市場內在和諧發展要求和期貨市場內在發展動力的推動下,中國期貨市場將實現突破性的發展?!镀谪浗灰坠芾項l例》的施行、股指期貨的上市和未來更多商品期貨品種的推出,將會促進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的發展,將大大推動期貨市場知識的宣傳普及,引導更多的人正確認識期貨市場,期貨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如此,將進一步打通商品期貨與金融市場的通道,推動商品期貨市場資金結構和投資者結構的完善;同時,市場體系也將得到進一步完善,制度創新將成為市場發展新動力。隨著期貨市場風險防范能力和運行效率的提高,市場功能進一步深化,少數期貨公司將先行向“打造成有競爭力的現代金融企業”方向邁進。中國期貨市場的發展將走向新的階段,將會更加精彩。

二、銀期合作的意義及現狀

期貨公司的發展對推動期貨市場的壯大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隨著市場集中程度的不斷提高,期貨公司優勝劣汰趨勢日益明顯。在個性化需求越來越突出的今天,為客戶服務的水準、廣度、深度將是期貨公司競爭的重點,與銀行合作是一項必然的選擇。

(一)銀期合作的意義。銀期合作將給銀行業和期貨業帶來“雙贏”的局面,合作形式的多樣化有助于銀行和期貨行業的同步發展,促進市場創新,使客戶享受到多方面、深入化的服務,不僅降低了各自的經營成本,而且拓展了各自的經營領域,對雙方而言都具有重要的現實和長遠意義。

1、對銀行來說,由于傳統的存貸業務利潤在不斷降低,因此與基金、證券、保險以及期貨等行業的合作和交流動力大增,這有助于銀行業的業務創新,增加收入來源。銀行進入期貨市場,短期來看,不但可以拓展儲戶和客戶來源,還可通過多元化服務擴大中間業務。長期來看,銀期合作將成為銀行多元化和國際化發展的重要一環。而且隨著我國期貨市場的進一步壯大,商品期貨、期權、金融期貨等產品將不斷增加,銀行在管理業務風險和市場風險方面有參與期貨交易的需求。此外,銀期雙方在業務融合、人員交流、實踐探索等方面擴大合作,有利于銀行快速了解期貨市場交易規則,為客戶提供綜合性、全方位的金融服務,為未來業務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2、對于期貨公司和期貨市場而言,擴大與銀行業的業務合作的作用和影響更加深遠。首先,銀行是最具實力的潛在機構投資者,銀行一旦參與期貨市場的交易將極大地促進我國期貨市場的繁榮,而且期貨公司可以借助銀行的網絡和資源,實現客戶服務的提升和經紀業務的快速擴張;其次,期貨公司與銀行合作可以保證客戶資金的安全,從根本上杜絕了期貨公司挪用客戶保證金的發生,進一步加強期貨公司的規范性操作,提高期貨公司的社會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戶參與期貨投資;第三,期貨公司的競爭相當激烈,如何在有限的市場份額內搶占更多的比例是期貨公司奮斗的一貫目標,與銀行合作將促使期貨公司提高管理水平,只有在規模上和技術上保持領先,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二)銀期合作現狀。銀期合作是期貨公司業務發展的新方向,銀行對期貨業重視程度也日漸提高,在五大銀行相繼成為期貨資金的結算銀行后,對銀期合作都投入了相當的資源,推出了各種產品與服務,促進了期貨市場的發展。目前,銀行與期貨業主要的合作有結算服務、銀期轉賬、保證金封閉運行管理、標準倉單質押貸款等業務。除此之外,銀期雙方在期貨客戶的開發培育和期貨基金等業務創新方面也進行了積極的溝通與合作。期貨業由小到大的快速發展,入市資金的幾何式膨脹都使得銀行在與期貨的合作中嘗到了甜頭,各家銀行對期貨業重視程度日漸提高。主要表現在:加大產品與服務的推廣力度;了解期貨業需求,度身定制產品與服務;合作進行產品創新、理論探討;整合行內資源,提供全面服務;積極參加期貨業的活動,加深銀期雙方的了解,等等。

三、銀期合作前景分析

不論從期貨業自身的發展、國家政策的支持還是銀行對期貨業務的關注程度來看,銀期合作的前景都將更加廣闊,而且在銀期雙方技術手段、業務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的有利條件下,銀期合作的方式將逐步趨向多樣性,合作層次更加深化。

(一)在傳統產品服務方面,可以完善現有產品與服務,解決存在的問題,提高服務質量和業務管理水平

1、銀期轉賬。進一步優化銀期轉賬系統,增加銀行端多種交易方式發起功能,比如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等電子銀行渠道;增加期貨端發起簽約銀期轉賬功能和銀行移動POS簽約銀期轉賬功能;增加銀證期直通功能,實現客戶期貨資金賬戶和證券資金賬戶之間的跨系統轉賬等,進一步提高銀行的服務質量和水平。

2、完善保證金封閉運行管理。除了服務的提供者外,銀行還同時必須扮演著保證金監管者的角色。通過信息報送系統的不斷完善,實現對期貨保證金賬戶余額、交易情況的每日報送,提高監管效率。

3、協助期貨公司資金管理。為期貨經紀公司度身定做個性化網銀產品,支持期貨經紀公司通過網上銀行出入資金,減少單據傳遞等環節,提高資金劃撥速度。同時提供集團資金管理功能,有助于期貨公司總部統籌管理營業部資金,提高資金周轉效率。

4、銀期聯合開發客戶。期貨公司可充分利用銀行網點資源和期貨公司的專業優勢,方便客戶,共同開發新客戶,實現銀期客戶資源共享,為客戶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務。例如,銀行先進的科技系統可以幫助期貨公司拓寬服務平臺,利用銀行的產品優勢為重大客戶提供財富、風險管理和融資的便利。

(二)在提供業務創新服務方面。銀行和期貨公司在產品與服務的業務創新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嘗試,受政策的限制,有些業務在近期還不能開展,只能搞理論研究。從前瞻性的角度出發,現在做一些有目的的嘗試,一旦將來政策允許,可以大大縮短業務開展的時間。目前,銀行在創新方面的主要內容有:

1、標準倉單質押貸款。隨著人們對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和價格發現等基本功能的認知程度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利用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然而,這些企業在通過套期保值交易平穩其生產經營的同時,由于手中暫時閑置的標準倉單占壓資金而面臨短期流動資金短缺的新問題,從而對銀行提出了標準倉單質押融資的強烈市場需求。開展標準倉單質押貸款業務,在拓寬銀行利潤增長點的同時,既可有效解決現貨企業短期流動資金緊缺的問題,還能起到間接支持企業利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以規避現貨市場價格波動風險的作用。

2、期貨信托產品(期貨基金)。目前,中國期貨市場投資主體是以散戶為主,機構投資者太少,市場的系統風險過高。有了期貨投資基金這樣的機構投資者參與期貨市場的投資,就可以有效地減少壟斷和操縱價格的機會,促進期貨市場的穩定發展,降低期貨市場的系統風險。隨著今后新期貨品種的相繼推出,市場規模會逐漸擴大,需要更多的資金參與,而期貨投資基金可以有效地擴大市場規模。銀行在期貨基金組建、發行、委托管理等方面可為期貨公司提供全方位服務。

3、股指期貨結算。股指期貨成為中金所第一個上市的金融期貨品種,于2010年正式推出,這對我國期貨市場的發展產生重大和深遠的影響。一旦政策允許,商業銀行可以成為中金所特別結算會員,為交易會員提供期貨交易結算業務。一方面可以實現期貨市場的風險分層管理,增強整個期貨市場的風險防范能力;另一方面期貨公司還可以選擇銀行作為其結算會員,實現結算業務外包,提高交易效益和專業化水平。

此外,商業銀行是大量金融資產的持有者,這些人民幣資產和外幣資產迫切需要相應的人民幣外匯衍生產品來進行保值規避風險。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商業銀行可充當全面結算會員即做市商,全方位參與期貨市場,對發展國債期貨、利率期貨、外匯期權等金融衍生產品至關重要,為市場提供更大的流動性、更強的支撐力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山县| 济南市| 贵定县| 邓州市| 澎湖县| 石家庄市| 广饶县| 神农架林区| 定南县| 施甸县| 宕昌县| 西充县| 陇南市| 荆门市| 磐安县| 宝坻区| 镇坪县| 枣阳市| 天台县| 东乡族自治县| 离岛区| 江孜县| 师宗县| 武城县| 永济市| 怀柔区| 若尔盖县| 绩溪县| 赤城县| 泸西县| 绥棱县| 称多县| 象州县| 赣州市| 民勤县| 富锦市| 浪卡子县| 九江县| 山阳县| 石楼县| 邵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