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文明如廁

文明如廁

時間:2023-05-31 09:12:1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文明如廁,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文明如廁

第1篇

往大了說,廁所是社會進步、文明發展的產物,廁所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地方文明發展的狀況。往小了說,別人看不到了你的地方,才是最真實的你。越是沒人的地方越能考驗你的真正德性。對于偌大的公司來講,廁所雖然只是微不足道的小角落,卻可處處顯其文明,甚至可以當成公司的一張名片。

最近,不論是清潔阿姨,還是其他部門員工,均在反映幾個問題:

一、公司小部分員工為圖方便,在一樓廁所如廁

二、如廁后不沖水;

三、如廁后的紙巾隨手丟于便池;

四、大小便不拉在便池;更有甚者,將大小便犯沖得到處都是,并事后不通知、不協助更不擔當!

別拿廁所不當回事!可我們,不把廁所當回事已經很久了,都成習慣了!我們這樣來算一筆帳,每人每天上班時間平均上廁所4——5次,公司員工平均按110人計,所有人員平均每天就約上440——550次,每小時就有55——69次,每分鐘就有0。92——1。15次,如此看來,廁所使用頻率還真是相當高的!

我們每個人在方便了自己后,是不是該想想也該保持文明如廁,更能方便他人呢?往往我們最不屑的地方,最能檢測我們的文明程度,也是恰恰可以產生真正美的地方。如廁事小,這確是一件小事,這也是一件你在為自己做的事,是一件哪怕你不為公司形象、氛圍、大局考慮也應該做好的天經地義的一件事。

在這里,我提議七項文明如廁倡議:

一樓廁所不要上,留給客戶好空間;

如廁及時不拖拉,廁所不是煲粥室;

遇人情況有特殊,主動謙讓不霸道;

便后及時沖沖水,便紙丟于垃圾蔞;

大便小便拉便池,于人于已都方便;

萬一失手犯錯誤,主動承擔不逃避;

第2篇

女衛生間宣傳標語(精選篇)

1. 情不在切,貼心就成。“紙”不在多,夠用就行。

2. 匆匆走?別!沖沖再走!

3. 按這里按這里,地球人都知道。

4. 來也匆匆,去也沖沖。

5. 廁所衛生要注意,干凈清潔常保持。

6. 請您”方便”后記得要沖洗。

7. 請勿將煙頭丟入便池中。

8. 勤洗手,講衛生,齊齊健身心。

9. 我給您方便,您還我清潔。

10. 如廁后請記得沖水。

11. 廁所一沖刷,好運自然來。

12. 情不在切,貼心就成;紙不在多,夠用就行。

13. 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男)。

14. 若您如廁功告成,順手沖水了無痕。

15. 你清潔,我衛生,齊齊健身心。

洗手間宣傳標語(最新篇)

1. 設備真可貴,公德不可退,坐式馬桶位,上蹲危墜墜,蹲體真污穢,別人很懼畏。

2. 請疼惜打掃人的辛苦,請尊重後用者的權益,使用時請靠近小便池,您的愛心我們感激您。

3. 這里是廁所,環境靠大伙。左右兩邊站,對準再開火(男生廁所)。

4. 請勿將手紙隨波逐流。

5. 文明手底下方便你我他。

6. 前進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7. 手紙請放紙簍里便后請用水沖洗洗。

8. 設備真可貴,公德不可退。

9. 細微之處見公德,舉手之間顯文明。

10. 廁所經常保清新,洗手擦拭莫甩水,地板干凈不會毀。

11. 前來百步緊,出后一身松。

12. 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13. 給自己養成好習慣,為別人留下好環境。

14. 愛護公物,文明如廁。

15. 貼近文明,靠近方便。

16. 如廁沖水了無痕,道德水準功告成。

17. 誰按誰精神,您瞅準了,就按這里。

18. 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19. 一人做事,一人撞(沖)!不要累街坊!

20. 如廁后請勿忘關閉水龍頭。

衛生間宣傳標語(熱門篇)

1. 不需要“涌泉”相報,只需止水之恩。

2. 同志們……沖啊!

3. 文明生活從小做起。

4. 飛流直下一兩尺,記得沖水大拇指。

5. 愛護公共設施,是你我應盡的責任。

6. 大環境,小環境,干凈才有好心情。

7. 來時百步緊,出后一身松。

8. 廁所衛生要注意,干凈清潔要保持。

9. 一紙一屑煞文明,一舉一動顯文明。

10. 請您”方便”后一定要: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

11. 隨手沖一沖,干凈又輕松!

12. 按一按,清潔又流暢。

13. 高高興興方便,輕輕松松沖刷。

14. 貼近文明靠近方便。

15. 向前一步靠,滴水不外漏。

看過“女衛生間宣傳標語”的人還看了:

1.公共女衛生間宣傳標語

2.高端衛生間宣傳標語

3.公共衛生間宣傳標語

第3篇

衛生間衛生宣傳標語(精選篇)

1. 一人做事,一人撞(沖)!不要累街坊!

2. 如廁后請勿忘關閉水龍頭。

3. 不需要“涌泉”相報,只需止水之恩。

4. 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男)。

5. 前進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6. 情不在切,貼心就行;“紙”不在多,夠用就行。

7. 一紙一屑煞文明,一舉一動顯文明。

8. 請您”方便”后記得要沖洗。

9. 如廁后請沖水,不要亂丟雜物。

10. 衛生用品包好再扔,體諒打掃者的辛勞。

11. 對準了位置解決內急,你好,我好,大家好!

12. 只需舉手之勞,便可清潔一新。

13. 文明向前看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14. 沖刷精神,一切為用戶著想。

15. 今天你沖了嗎?

廁所衛生宣傳標語(最新篇)

1. 請不要在小便池內拉屎。

2. 克服不良習慣,養成文明行為。

3. 來也匆匆,去也沖沖。

4. 沖一沖,你好,我也好。

5. 當我們心情愉快的時候,也別忘了讓廁所的心情和我們一樣愉快喲!

6. 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小步,用完快沖水,衛生你我他。

7. 輕輕按一下,清新你我他。

8. 按下這里,你會有一個驚喜。

9. 手紙請放紙簍里便后請用水沖洗洗。

10. 設備真可貴,公德不可退。

11. 若您如廁功告成,順手沖水了無痕。

12. 你清潔,我衛生,齊齊健身心。

13. 同志們,沖啊!

14. 如果你不給別人方便,你將不能“方便”。

15. 節約用水,從點滴開始。

洗手間衛生宣傳標語(熱門篇)

1. 沖刷,justdoit。

2. 給自己的明天,留一點資源。

3. 節約用水從點滴開始。

4. 注意個人衛生如廁后請洗手。

5. 為了大家的方便,避免堵塞--請勿亂扔。

6. 請停留一分鐘莫忘及時沖水。

7. 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8. 如果你不給別人方便,你將不能”方便”。

9. 您瞅準了,按這里沖。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10. 如果你不沖刷廁所,你將是歷史的罪人。

11. 干干凈凈牌沖刷器,用過就知道。

12. 拉屎不沖,天理難容!

13. 誰按誰精神,您瞅準了,就按這里。

14. 文明手底下方便你我他。

15. 請您”方便”后一定要: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

16. 隨手沖一沖,干凈又輕松!

17. 同志們請沖一沖啊!

18. 文明生活從小做起。

19. 飛流直下一兩尺,記得沖水大拇指。

20. 愛護公共設施,是你我應盡的責任。

看過“衛生間衛生宣傳標語”的人還看了:

1.公共衛生間講衛生宣傳標語

2.高端衛生間宣傳標語

3.衛生間的宣傳標語

第4篇

【關鍵詞】公共廁所;建筑設計角度;合理化;舒適空間

引言

公共廁所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居民和行人提供服務的不可缺少的環境衛生設施。公共廁所是一個特殊建筑類型,它涉及技術問題、設備問題、經濟問題,建筑藝術問題,反映一個社會一個地域的文明程度。公共廁所是人們在很多情況下不可缺少的,但往往又容易被忽視的設施。

本文所研究的公廁是獨立式城市公共廁所,獨立式城市公共廁所在我國仍是行人和居民主要的如廁場所。獨立式公廁是指不依附于其他建筑物的公共廁所,它的周邊不與其他建筑物在結構上相連接。本文從公廁目前的現狀入手,結合工作中設計的一些實例,探討城市公共廁所的設計原則和方法,在功能設計方面提出一些建議和設想,希望日后設計出更為合理的、人性化的公廁,使公廁成為清潔、舒適、美觀的場所,為大家營造愉悅、舒適的空間環境。

一、從總平面設計角度分析

1、總平面的布局

公共廁所的總平面應結合所選地塊具體設計,使總平面布局合理,人流流線清晰并與周邊環境協調。一般情況下公共廁所應面向人流集中的城市道路,以利于如廁人群能夠方便的找到公共廁所。常見的幾種總平面布局有以下三種:

(1)緊鄰城市道路

在大城市或城市的繁華街道經常見到這種類型的布局。這類布局適于如廁人群流動性大,單位時間如廁人數相對較少的。此類型具有布局相對緊湊、節省城市用地、如廁方便等優點;缺點是外部空間和環境單調乏味、不宜設置停車位。

(2)與城市道路有一定距離

與城市道路有一定距離是指公廁前部有一定規模的緩沖空間。這種類型適于在人流集中地段,公廁前部應設計一個小廣場或可以供人們休息等候的綠地。這種布局的優點是方便聚集和疏散人流,并且為創造好的外部空間和環境提供了可能。

(3)與景觀環境結合

這種布局在公園,廣場綠地,風景名勝等休閑活動地段被廣泛采用。在這些地段公共廁所往往被當作整體環境中的一個建筑小品來設計,公廁總平面布局和流線須結合具體環境設計。例如在某些公園、廣場綠地中,公廁外部空間和環境的設計具有趣味性,使公廁在整個環境中顯得協調而不突兀。

2、總平面設計中的常見問題

(1)公廁入口

公廁入口的主要空間應按人流量和公廁規模確定相應的寬度。如果寬度過于窄小,那么在人流高峰時段就容易引起擁堵。在通向公廁入口的主要空間不建議設置一些阻礙人流暢通的花壇,小品,構筑物等;總平面內人流活動區域不宜人為設置臺階、踏步等高差,因為這些高差會阻礙如廁人群的流動速度;如果地形本身帶有高差的,應盡量設置坡度較緩的坡道;公廁的入口需設置殘疾人坡道。

(2)入口景觀

公共廁所外部的景觀綠化不僅可以美化環境而且可以調節局部微氣候,但應避免過多選用高大枝葉繁茂的的植被,這種植被因為容易遮擋如廁者視線,使公共廁所不宜被人們發現。

(3)停車位

目前國內城市公共廁所設置停車位的少之又少。駕車者如廁停車難,許多駕車者內急時只好忍著或者到專門的停車場停車,然后在附近再找公共廁所。前段時間北京電視臺針對公廁附近停車位問題做過相關報道,很多出租車司機對此苦不堪言。本人認為鑒于目前這一現實問題,在新建公共廁所總平面設計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設置相應數量的停車位。停車位可設置于公廁總平面入口的一側,以方便車輛進出停放和不影響如廁人流活動為原則。針對出租車司機如廁難的問題, 在全市主要街道的合理地方修建一批出租車司機專用公廁,建立可供司機短時間休息并如廁的地方,在周圍設定停車場和臨時車位,置放如“出租車司機休息如廁處”或“司機之家”一類的標志牌。

二、從平面設計角度分析

1、平面空間的布局

公共廁所的平面設計主要是由以下幾個空間相互組合而成:交通空間(供人們行走和活動的門廳、走道、過廳等空間)、前室空間(供人們如廁后進行洗手、洗臉、化妝的空間)、如廁空間、輔助空間(管理間、工具間等便于管理的空間)、第三空間(指針對嬰兒、兒童以及家長而設計的廁所空間)等。

平面設計中各部分空間的組織要注意以下三方面:一是按照如廁人群的如廁流線關系合理布局分區、避免流線交叉;二是按照各部分空間的使用性質,將聯系緊密的空間相近布置,如洗手區與如廁區一般布置為兩個緊鄰的空間;三是為殘障人士和母嬰設計的特殊空間應靠近公廁入口布置,使行動不便者能夠更方便的使用公廁。

2、平面設計中需注意的問題

(1)男女蹲位的數量比例

在《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中規定廁所男蹲(坐、站)位與女蹲(坐)位的比例宜為1:1~2:3。獨立式公共廁所宜為l:1,商業區域內公共廁所宜為2:3。在日本,統計數據表明,女性如廁時間平均為90~93秒,男性為30~35秒,男性和女性如廁時間的比例顯然是1:3。在我國,大部分婦女需要的時間為70一73秒,男女如廁時間的比例為1:2更合適。因此,應多設置一些女廁蹲位,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設置一些無性別廁所。

(2)流線設計順暢與否

流線是人們在公廁內活動的路線,流暢與否直接關系到各種功能的轉換。公廁內部流線應清晰分明,人流流線直接順暢、男廁女廁的標志醒目鮮明。如廁的流線雖然只有方便與洗手,但流線處理不好會讓便后的人繞道去洗手,這點需要特別注意。公廁內男女衛生間在門廳部分就須徹底分流,這樣可以避免因視線交錯而引發的尷尬。

(3)前室布置及公廁私密性

前室設計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遮擋視線;二是供人們如廁后進行洗手、洗臉、化妝。

視線遮擋是保護個人隱私的需要,也是社會文明的體現,尤其是男廁的小便斗和女廁的蹲坑都不要暴露在門外人的視線之內,具體設計時應控制好其開口的位置和寬度,最大限度地減少視線干擾;增加公廁私密性的有效辦法就是應注意視線不能直達便具,設計時應進行視線分析,通過調整平面布局避免視線直達。

(4)無障礙設計(殘疾人間、第三衛生間、哺乳室)

第三衛生間是為嬰兒或兒童及家長設計的衛生間。有嬰兒車的婦女要遠遠超過坐在輪椅上的殘疾人,她們需要大而方便的廁所,但是不同于殘疾人的是,沒有針對婦女及孩子的標準。據統計有嬰兒車的婦女出現在街上的機率至少比預計的高10倍以上,在與家庭活動密切相關的地區更高達30倍以上。

我國是人口大國,每年有8萬新生命誕生的大都市里,哺乳室卻屈指可數,帶著小寶寶看病、逛街、外出就餐都找不到專門喂奶的私密空間,年輕的媽媽們不得不在公共場所尷尬地寬衣哺乳。因此,在公共廁所里設置哺乳室很必要。

3、通過一組實例比較分析合理的獨立式公廁設計

圓形平面占地面積較大,但能夠創造出較特別的建筑形象,而且還能形成較有特色的內部弧形空間,突出建筑造型特色的同時還能夠增加內部空間的趣味性(如圖2-8)。該方案空間利用率高、流線良好、通風很好,視線遮擋不好,私密性差。

通過比較分析四個公廁發現,方形與圓形各有優缺點,如果用地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做方形和圓形的組合平面。這種基本形的組合能夠產生很多種形狀,建筑造型和空間豐富多變。由于此形狀具有靈活多變性,因此可依據具體地塊情況變通,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希望以后在設計中能夠結合二者優勢, 弊除二者的缺點,本著合理化、人性化的原則做令公眾滿意的公共廁所。

結論

公共廁所在公共建筑中面積最小,它的設計得不到建筑師足夠的重視,但只要建筑師精心設計,把公廁設計得合理化、人性化,不僅能給當地市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而且會給周圍的環境增添光彩。由于本人經驗有限,只從三個角度分析了公廁的設計,希望日后通過更多的設計能夠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問題。使公廁成為清潔、舒適、美觀的場所,為大家營造愉悅、舒適的空間環境。

參考文獻:

[1]李子韋、柴曉利編著,《公廁設計通論》,同濟大學出版社,2005年

第5篇

部隊廁所標語(精選篇)

1. 來也匆匆,去也沖沖。

2. 沖一沖,你好,我也好。

3. 當我們心情愉快的時候,也別忘了讓廁所的心情和我們一樣愉快喲!

4. 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小步,用完快沖水,衛生你我他。

5. 輕輕按一下,清新你我他。

6. 給自己的明天,留一點資源。

7. 節約用水從點滴開始。

8. 注意個人衛生如廁后請洗手。

9. 為了大家的方便,避免堵塞--請勿亂扔。

10. 如廁后請勿忘關閉水龍頭。

11. 不需要“涌泉”相報,只需止水之恩。

12. 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男)。

13. 前進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14. 請不要在小便池內拉屎。

15. 克服不良習慣,養成文明行為。

16. 輕松一沖大家輕松。

17. 按這里按這里,地球人都知道。

18. 精神文明和環境文明一手抓。

19. 請停留一分鐘莫忘及時沖水。

20. 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部隊衛生間標語(最新篇)

1. 如果你不給別人方便,你將不能”方便”。

2. 您瞅準了,按這里沖。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3. 如果你不沖刷廁所,你將是歷史的罪人。

4. 干干凈凈牌沖刷器,用過就知道。

5. 拉屎不沖,天理難容!

6. 誰按誰精神,您瞅準了,就按這里。

7. 文明手底下方便你我他。

8. 請您”方便”后一定要: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

9. 隨手沖一沖,干凈又輕松!

10. 同志們請沖一沖啊!

11. 文明生活從小做起。

12. 飛流直下一兩尺,記得沖水大拇指。

13. 愛護公共設施,是你我應盡的責任。

14. 大環境,小環境,干凈才有好心情。

15. 貼近文明,靠近方便。

部隊廁所宣傳標語(熱門篇)

1. 如廁沖水了無痕,道德水準功告成。

2. 今天,你沖了嗎?

3. 起身沖一沖,大家都輕松。

4. 廁所衛生要注意,干凈清潔要保持。

5. 廁所衛生要注意,干凈清潔常保持。

6. 匆匆走?別!沖沖再走!

7. 按一按,清潔又流暢。

8. 高高興興方便,輕輕松松沖刷。

9. 貼近文明靠近方便。

10. 向前一步靠,滴水不外漏。

11. 勿嘲人短,勿炫己長。

12. 情不在切,貼心就行;“紙”不在多,夠用就行。

13. 一紙一屑煞文明,一舉一動顯文明。

14. 按下這里,你會有一個驚喜。

15. 手紙請放紙簍里便后請用水沖洗洗。

看過“部隊廁所標語怎么寫”的人還看了::

1.部隊衛生間標語

2.部隊衛生間創意標語

3.部隊廁所文明提示語

第6篇

以前如廁更方便當然是隨地大小便的現象還沒顧得上進入媒體層面,當代人吹毛求疵是事實,但至少在此問題上不是貶義的惡性。難道是城市建設有考慮不周之處?可亞運會期間大家反映沒有瑕疵,幾近完美的廣州,之后怎么就出現這類有傷大雅的現象了呢?民眾的需求欲望極度膨脹了嗎?可大便小便以前也在進行著呀?媒體小題大做了嗎?只要有讀者關注度,媒體的報道就是有價值的。天天大談特談以人為本,大會小會高喊關注民生的政府應該不會沒有充分考慮民眾的實際吧?民眾素質低下大概就是正確的了,你說女大學生連憋尿都做不到,拿什么在社會上競爭?你說小男孩大便都等不到出站以后,以后吃飯恐怕更是問題,如此看來,現代人的素質確實該提高了。

可如此分析,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否能得到廣泛的共識?恐怕該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究竟是什么原因,會使得如此不雅的問題成為媒體和公眾的關注熱點?

女大學生占領男廁事件一出,很多媒體追蹤報道了各地女廁外排著長龍等待如廁的現象,旅游景點、車站碼頭、學校劇場,公園餐館等,很多人流密集的場所不同程度的存在女子如廁難的問題。我們回想過去的公共廁所,幾乎沒有男女坑位1:1的,多數是女男1:2的。很多地方重建再重建,一直沿襲這樣的標準。后來出現1:1的,應該算是中國廁所革命性變化了。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城市把男女廁所坑位比例以法律條例的手段予以強制規定,有的甚至出現1:2。5的比例。據相關后續報道,廣州已經出臺公共廁所改造的強制性標準和時間表,標準定為1:1。5。可見政府還是知道問題產生的原因的。很多地方城市規劃設計規定的比例也都改向女多男少。這就是社會的真正意義上的進步。“知名反歧視公益機構北京益仁平中心性別平等工作負責人武嶸嶸表示,“占領男廁所”活動,體現了女大學生性別平等意識的增強。忽視女性生理需求、不考量男女性別差異而設計、修建公廁的建筑習慣應予以調整,女性更方便,男女更平等!(2012年02月20日09:10黃玉杰《》)

小男孩就地大便一事,不少媒體評論指責其父母:既不能合適的處理男孩便急的時間差,又不去處理便穢物,竟能提起褲子一走了事。這當然是問題的所在,如果與之前的問題聯系起來,恐怕設施缺失該是根源。如果地鐵內有廁所,或者地鐵出入口有廁所,這樣的事情大概就不會發生了。我們無意于指責政府,領導們只顧大事情;我們也無意于指責設計單位,他們大概根據國外的先例,照貓畫虎,也就認為地鐵附近加上一座廁所有礙觀瞻。地鐵地下部分是多么文明高雅的所在,在哪里加一廁所都會破壞整體效果,于是就作罷。

我很自然地聯想到我們學校建學生宿舍時,當時校委會領導在會上一致認為宿舍樓內有廁所一定會臟的不成樣子,絕不能設計,決定一律設計在樓外,便于管理。新建的三棟樓都外置廁所。結果問題出來了,有的學生半夜便急不敢出去或冬季冷得不想出去,就便在了樓道,有的悄悄置一個便盆。夏天甚至出現糞蟲爬進宿舍的事情。管理人員加強夜間值班,抓隨地大小便的,每天到各個宿舍搜查便盆,予以沒收。為防止蛆蟲進入多次改造廁所的構造。結果都以失敗告終。不得已又把樓外的廁所拆掉,樓內每層改造一個廁所,總計花費將近100萬。

可見,出現此類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某些管理者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不是盡最大努力給大家提供方便,而是主觀認定民眾的素質低下,想辦法用防、堵、檢、戒、罰等措施對付民眾。他們的腦子里的民生絕不是實質意義的民生,而是借所謂的民生工程給自己的烏紗帽增光添彩。至于工程的實際使用效果如何,根本不是領導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大家想一想,現在,全國各地大而無當的建筑有多少,完全不考慮民眾實際而耗費巨資建設的形象工程又有多少,有的不過是城市風景中的一些裝飾點綴,根本沒有什么實際用途。甚至有的領導換屆后,把剛剛建起的耗資巨億的工程一拆了事,而且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是為了城市整體規劃布局,只能棄子保車。

更為重要的問題是,反復出現重復建設、不合實際建設的問題,為什么竟沒有一個官員受到處分?這樣的事情,不是一個領導兩個領導能決定了的,往往需要很多部門審批,甚至經過科學論證和舉行聽證會征求意見。設計施工單位也都是需要實地考察,反復商討確定方案的。手續不可謂不全,過程不可謂不完整,建筑質量也多數符合要求。結果很多建筑和設計并不是民眾最滿意的。

時下很多地方舉著改善民生的大旗,大興土木;很多部門喊著著力解決民生問題的口號,出臺了很多政策措施,多數都是巨額投資。實際呢?是不是使民眾得到了最大的實惠?

所以,如廁難的問題如此大張旗鼓地進入媒體,成為輿論熱點,既是壞事,也是好事。是壞事說明我們的社會民生工作還不是真正意義的符合民眾需要的民生。是好事說明各個方面能夠揭示問題,并且能夠真實地面對問題,然后想一些應對措施予以解決。這該是如廁難問題產生的最大作用。

如果以后所有的項目都能做到:廣泛聽取民眾意見,著實解決民眾的關切問題,不再出現建的時候隨心所欲、拆的時候又振振有詞、無論拆建都和老百姓沒有關系的現象,那才是最大的民生。

著名反歧視公益律師、北京瑞風律師事務所的李方平認為:“使用公共廁所是人的基本權利,廁位比例設計理應考慮男女生理的差異,”李方平介紹,很多國家和地區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女廁所蹲位的比例遠高于男廁所。

知名反歧視公益機構北京益仁平中心性別平等工作負責人武嶸嶸表示,“占領男廁所”活動,體現了女大學生性別平等意識的增強。忽視女性生理需求、不考量男女性別差異而設計、修建公廁的建筑習慣應予以調整,女性更方便,男女更平等!

中山大學性別教育論壇負責人、柯倩婷副教授表示,增加女廁比例是一項“內外兼修”的工程,既滿足女性的內在需求,也給城市文明加分。需要政府進行相關的論證調查,并通過政策法律,對所有的公共場所做出規范。

著名反歧視公益律師、北京瑞風律師事務所的李方平認為:“使用公共廁所是人的基本權利,廁位比例設計理應考慮男女生理的差異,”李方平介紹,很多國家和地區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女廁所蹲位的比例遠高于男廁所。

知名反歧視公益機構北京益仁平中心性別平等工作負責人武嶸嶸表示,“占領男廁所”活動,體現了女大學生性別平等意識的增強。忽視女性生理需求、不考量男女性別差異而設計、修建公廁的建筑習慣應予

廣州女大學生占領男廁運動風風火火了一陣子,時下又有新開通的地鐵三號線上一男孩兒就地大便的拍照被瘋傳開來。在一座世界級的特大城市,在改革開放最前沿、領導全國潮流的廣州,以前如廁問題如此大面積影響民眾視聽的現象并不多見。是以前如廁更方便,還是當代人更吹毛求疵?是城市建設出現斷層,還是民眾需求更加難以滿足?是媒體小題大做,還是讀者關注點日趨多樣?是管理與百姓實際脫節,還是民眾素質低下?

以前如廁更方便當然是隨地大小便的現象還沒顧得上進入媒體層面,當代人吹毛求疵是事實,但至少在此問題上不是貶義的惡性。難道是城市建設有考慮不周之處?可亞運會期間大家反映沒有瑕疵,幾近完美的廣州,之后怎么就出現這類有傷大雅的現象了呢?民眾的需求欲望極度膨脹了嗎?可大便小便以前也在進行著呀?媒體小題大做了嗎?只要有讀者關注度,媒體的報道就是有價值的。天天大談特談以人為本,大會小會高喊關注民生的政府應該不會沒有充分考慮民眾的實際吧?民眾素質低下大概就是正確的了,你說女大學生連憋尿都做不到,拿什么在社會上競爭?你說小男孩大便都等不到出站以后,以后吃飯恐怕更是問題,如此看來,現代人的素質確實該提高了。

可如此分析,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否能得到廣泛的共識?恐怕該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究竟是什么原因,會使得如此不雅的問題成為媒體和公眾的關注熱點?

女大學生占領男廁事件一出,很多媒體追蹤報道了各地女廁外排著長龍等待如廁的現象,旅游景點、車站碼頭、學校劇場,公園餐館等,很多人流密集的場所不同程度的存在女子如廁難的問題。我們回想過去的公共廁所,幾乎沒有男女坑位1:1的,多數是女男1:2的。很多地方重建再重建,一直沿襲這樣的標準。后來出現1:1的,應該算是中國廁所革命性變化了。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城市把男女廁所坑位比例以法律條例的手段予以強制規定,有的甚至出現1:2。5的比例。據相關后續報道,廣州已經出臺公共廁所改造的強制性標準和時間表,標準定為1:1。5。可見政府還是知道問題產生的原因的。很多地方城市規劃設計規定的比例也都改向女多男少。這就是社會的真正意義上的進步。“知名反歧視公益機構北京益仁平中心性別平等工作負責人武嶸嶸表示,“占領男廁所”活動,體現了女大學生性別平等意識的增強。忽視女性生理需求、不考量男女性別差異而設計、修建公廁的建筑習慣應予以調整,女性更方便,男女更平等!(2012年02月20日09:10黃玉杰《》)

小男孩就地大便一事,不少媒體評論指責其父母:既不能合適的處理男孩便急的時間差,又不去處理便穢物,竟能提起褲子一走了事。這當然是問題的所在,如果與之前的問題聯系起來,恐怕設施缺失該是根源。如果地鐵內有廁所,或者地鐵出入口有廁所,這樣的事情大概就不會發生了。我們無意于指責政府,領導們只顧大事情;我們也無意于指責設計單位,他們大概根據國外的先例,照貓畫虎,也就認為地鐵附近加上一座廁所有礙觀瞻。地鐵地下部分是多么文明高雅的所在,在哪里加一廁所都會破壞整體效果,于是就作罷。

我很自然地聯想到我們學校建學生宿舍時,當時校委會領導在會上一致認為宿舍樓內有廁所一定會臟的不成樣子,絕不能設計,決定一律設計在樓外,便于管理。新建的三棟樓都外置廁所。結果問題出來了,有的學生半夜便急不敢出去或冬季冷得不想出去,就便在了樓道,有的悄悄置一個便盆。夏天甚至出現糞蟲爬進宿舍的事情。管理人員加強夜間值班,抓隨地大小便的,每天到各個宿舍搜查便盆,予以沒收。為防止蛆蟲進入改造了多次廁所的構造。結果都以失敗告終。不得已又把樓外的廁所拆掉,樓內每層改造一個廁所,總計花費將近100萬。

可見,出現此類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某些管理者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不是盡最大努力給大家提供方便,而是主觀認定民眾的素質低下,想辦法用防、堵、檢、戒、罰等措施對付民眾。他們的腦子里的民生絕不是實質意義的民生,而是借所謂的民生工程給自己的烏紗帽增光添彩。至于工程的實際使用效果如何,根本不是領導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大家想一想,現在,全國各地大而無當的建筑有多少,完全不考慮民眾實際而耗費巨資建設的形象工程又有多少,有的不過是城市風景中的一些裝飾點綴,根本沒有什么實際用途。甚至有的領導換屆后,把剛剛建起的耗資巨億的工程一拆了事,而且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是為了城市整體規劃布局,只能棄子保車。

更為重要的問題是,反復出現重復建設、不合實際建設的問題,為什么竟沒有一個官員受到處分?這樣的事情,不是一個領導兩個領導能決定了的,往往需要很多部門審批,甚至經過科學論證和舉行聽證會征求意見。設計施工單位也都是需要實地考察,反復商討確定方案的。手續不可謂不全,過程不可謂不完整,建筑質量也多數符合要求。結果很多建筑和設計并不是民眾最滿意的。

時下很多地方舉著改善民生的大旗,大興土木;很多部門喊著著力解決民生問題的口號,出臺了很多政策措施,多數都是巨額投資。實際呢?是不是使民眾得到了最大的實惠?

第7篇

如廁問題,看似小問題,實則大民生。它既能反映一座城市的規劃是否科學、合理,還能體現出一個政府的便民利民理念是否落實到位,公共資源配置的價值取向是否以民為本。

近年來,慶元縣城百姓上街時,常會面臨如廁難問題。據統計,全縣城僅15座水沖式公廁,而且這些公廁主要集中在石龍街、洲街南向一帶,像石龍新街、江濱路、教場路一帶均無公廁,遠遠不能達到“直徑范圍300米至500米要有公廁”的新型城市規劃要求。在這15座公廁中,有7座為收費公廁,其收費標準從2角到1元不等,具體由公廁管理人員確定。

針對此現狀,周敏海等11位縣人大代表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于2010年縣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聯名提交了《城市公廁的布局和建設應引起政府高度關注》的建議。

他們認為,城市公廁配套是否到位,將直接影響該城市的公共活動舉辦、公眾外出活動,是現代化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礎設施,可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文明衛生程度和城市建設品位。

可如今,慶元縣城的公廁配套嚴重不足,像洲街從云鶴路至汽車站,長長一條中心街道,高樓林立,竟未見一座公廁,嚴重影響了當地百姓的公共生活。更令人尷尬的是,還常能看到一些內急者在樹底下、房角邊就地“方便”,致使縣城多個角落出現“露天廁所”。

與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相比,慶元縣城的公廁建設已明顯滯后,不僅數量嚴重不足,而且布局很不合理。為此,代表們建議,政府部門應把公廁建設盡快提上議事日程,要求縣城所有臨街單位的廁所向社會公眾開放,并掛上指示牌,以確保人們能在需要時及時找到。

一場“公廁改革”

打開“方便之門”

■辦理結果

人代會結束,慶元縣建設局領辦該建議后,立即組織調查研究,著手破解這一難題。

2010年6月1日起,縣城的7座收費公廁,全部向市民免費開放。

2010年6月2日,縣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慶元縣城市公廁建設改造、開放工作規劃方案》,計劃于2011年5月前,對現有15座公廁進行全面改造,包括公廁內部設施修復、路面改造、直坑改蹲位、設立指示牌等;重新規劃布局,新建或重建公廁15座;開放14家公建單位的廁所,提高公共資源的社會服務效益等等。

可由于在老城區內進行公廁選址和落地著實不易,按照傳統思維,慶元要想破解“人人都能方便上廁所”問題,除非進行舊城改造。為使該建議盡快得到落實,慶元縣委書記陳景飛作出批示:“任何單位(除保密單位外)均不得以增加管理難度為由予以搪塞、推諉。公廁等政府公共資源配置,不能只強調單位的屬性,畫地為牢,只為少數人服務,能開放的要積極無償地向社會公眾開放,要追求公共資源服務效益最大化。”

終于,公建單位廁所免費開放迎來了破冰之舉。2010年7月10日,位于巾子三路南端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位于石龍街的教育局以及體委、運管大樓、民政局、林業工作站等14家公建單位廁所首次免費開放,公開承諾上班時間和法定節假日廁所也不關閉,并統一設置開放標志。

時隔一年,筆者再次走訪了慶元縣城的銀行弄、府后街、劇院、老車站、侖山路等地,發現當地百姓外出再也不必為找不到地方“方便”發愁了,顯眼的導向牌、標識牌和文明如廁宣傳標語,讓人備感親切。

第8篇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健康和安全問題,廁所問題已引起各國政府的重視。2013年7月,聯合國大會全體成員一致贊同通過由新加坡、中國、俄羅斯等近百個國家共同提案決議:將每年的11月19日設立為“世界廁所日”,以推動安全飲用水和基本衛生設施的建設,倡導人人享有清潔、舒適及衛生的環境。

如今,水沖廁所在世界范圍內發達地區已經相當普及,它對于改善人類的生活環境,防止糞源性疾病的流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建設水沖廁所的前提,是需要建設投資龐大的自來水以及污水管道網絡配套系統、管道維護以及技術復雜昂貴的高耗能污水處理運營系統。如果上述系統處理不當,水沖廁所也會成為污染環境的一個主要根源。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電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李壯就是一位從小小廁所著手關注環境大問題的科學家。

為解決貧困人群的方便、城市公共廁所蹲位不足等問題,李壯教授及其團隊適時提出了“零污染、零感染、零廢棄物排放,變廢為寶”的人類如廁解決方案。該方案采取了將大小便分別密封在不透明可降解塑料袋或容器中然后集中處理的方式,使用方法簡單,成本低,既解決了臭味問題,也解決了蚊蛆蒼蠅、寄生蟲及交叉感染問題。且方案無需復雜昂貴的管道網絡配套系統,甚至無需專門的建筑設施。原則上這一方案及其發展可用于解決任何多人同時如廁,有可能解決世界上25億多沒有衛生廁所人的如廁問題,有可能解決更多沒有衛生間的家庭在室內大小便的問題。而方案實施的關鍵是人們觀念及收集和后處理系統的建立。

李壯博士說,由于人們每天小便次數遠多于大便次數,人們完全可以形成早晨或晚上在家中解決大便問題,白天上班、上學在公共廁所只解決小便的習慣 (拉肚子等特殊情況例外);這樣,如果用尿瓶或尿袋(女性需要增加導流器。可以就地取材,用剪刀將較小口徑的飲料瓶剪成導流器。方便攜帶、可重復使用;更方便的男、女用便攜式尿袋正在研制之中),只要有隱秘的地方,就可以解決問題,然后在適當的時間將尿液倒入公共廁所或下水道,并將尿瓶重復使用。因此,即便是在收集和后處理系統未建立之前,這一方案及其改進,無需大量資金投入,甚至無需對現有廁所、衛生間進行建筑結構改造就有可能解決農村城鎮學校如廁問題;有可能解決沒有衛生間的家庭在室內大小便的問題;有可能解決城市公共廁所蹲位不夠的問題。但要求人們習慣新的方便方式。本方案目前就可以節約人類巨量的沖廁用水,還可以徹底解決治療發病死亡人數遠遠超過所有癌癥死亡人數的心腦血管病的最重要的救命溶栓藥――尿激酶的尿源問題。

據李壯博士介紹,方案的進一步研究和發展,則有可能解決各種場所,包括火車、汽車、船舶、演出、集會、景區、公園、街道甚至辦公室等地方人們的方便問題。有可能解決如地震、洪災、風災、停水等緊急狀態人們的如廁問題。還有可能利用所收集的糞便生產飼料、肥料、燃料、沼氣或生物制品,從根本上解決糞便和化肥對環境的污染及水污染問題;有可能解決土壤因大量使用化肥而退化問題,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有可能徹底解決糞便的交叉感染,為人類健康提供保障;有可能解決沖水廁所造成的巨大水資源浪費和能源浪費,大大降低水處理廠生活污水處理成本;這一方案的延伸,還有可能同時解決餐廚垃圾及禽畜糞便對環境的污染。這一方案的進一步研究、發展和實施,將是人類繼水沖廁所后的又一次變革,建議國家設立重大研究專項。

除關注人類如廁這一健康問題,近年來李壯教授還提出了利用原子力顯微鏡制作基因組DNA高分辨物理圖的概念,改進和發展了DNA、單鏈DNA及DNA/限制性內切酶絡合物樣品制備方法;獲得了限制性內切酶EcoRI在DNA質粒pBR322上酶切點和星號活力高分辨物理圖;為發展快速、精確、簡便的用于解決大規模DNA測序中排序與組裝困難的高分辨物理圖提供了可能;組織研制成功了高效節水滲灌溉,為解決農業灌溉缺水及廢舊橡膠、廢舊高分子材料對環境污染問題做出了貢獻;提出利用納米點樣筆技術和納米粒子搬動技術,制作直徑、長度、形狀、種類可控納米導線及納米陣列電極方法,為直接實現納米器件的連接和納米電化學器件的制備提供了可能;提出了將樣品濃縮到微米、納米斑點,為實現超高靈敏拉曼、表面增強拉曼、熒光及發光等檢測奠定了基礎。

第9篇

我市中心城區由城管環衛部門管理的固定公廁現有856座,其中一類61座,主要分布在主要干道、旅游景點周邊;二類公廁732座,主要分布在次干道和居民區;三類公廁63座,主要分布在背街小巷、老城區,此類公廁均無三格化糞池,部分是無水沖的旱廁,且多數公廁為上世紀60-70年代建成。為了解決公廁少的問題,市城管局增設了50座移動公廁,主要分布在分交站點、商業網點和人口密集的鬧市區。

我市現有390座公廁經過市物價部門的審核后實行收費(*年7月1日青山區城管局直管廁所全部免費開放),即一類標準公廁0.5元/人次,二類標準公廁0.3元/人次,流動公廁0.5元/人次,并對軍人和老年人(憑證)、小學生、幼兒、殘疾人免費使用收費公廁。公廁所收費用主要用于維護和管理,由于目前公廁維護經費不足,取消收費尚存在困難。

*年,市政府投入4000萬元,新、改、擴建200座公廁,其中新建26座、改建26座、維修148座公廁,有效緩解了全市60條主要干道、繁華地段、重要窗口地段新如廁難和全市公廁升檔、文明如廁等問題。

*年,市政府再次投入2000萬元,新、改、重建100座公廁,進一步提升我市公廁建設和管理水平,目前建設工程已全面鋪開。

二、我市公廁建設管理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市在公廁建設和管理上加大了投入,但從實際工作情況來看,我市公廁建設和管理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公廁數量不足。按照部頒標準,*市現應有公廁1000座以上,而實際只有856座(含已拆待還建數),缺口144座以上;*年,*市每平方公里擁有3.89座公廁,居第7位,每萬居民擁有公廁1.78座,居第14位,人均公廁指標在19個副省級城市中處于中下水平;根據*市環衛專項規劃,到2010年,全市應有公廁1350余座,還需要新建近500座。(根據部頒標準,公廁設置密度為:居住用地3-5座/平方公里,公共設施用地4-11座/平方公里,工業和倉儲用地1-2座/平方公里)

2、公廁設置布局不合理。老城區改造中,公廁拆得多,還建得少,1996年到*年全市拆而未還建的公廁數量達到66座。新建城區和新改建城市道路時,公廁建設不配套,造成部分路段和區域公廁數量極少。如已初具規模的后湖地區23.6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僅2座三類公廁;*新區大部分區域內基本上沒有公廁。

3、公廁運行維護經費不足。據測算,要維持公廁的正常運轉,平均每座公廁每年需要運行維護經費約5萬元,全市800多座公廁共需要運行維護經費4280萬元。而目前市區財政對公廁的運行維護補貼僅為570萬元,加上收費公廁收取的費用292萬元,全市公廁的運行維護經費缺口為530萬元。

4、公廁管理還存在漏洞。一是有些公廁,尤其是個別窗口地帶的公廁曾出現過亂收費現象,造成不良社會影響;二是絕大多數公廁不能做到全天24小時開放,致使夜間行人如廁不便;三是部分公廁的直接管理者為為少繳水費,停止自動沖水,使公廁環境衛生質量得不到保證。

5、公廁建設缺乏規劃指導。我市一直都沒有一個符合市情的公廁建設詳細規劃,公廁建設選點、布局缺乏依據,客觀上造成了公廁選址難、布局不合理和建設難。

6、部分移動公廁設施陳舊、處理技術落后,已不適應城市發展需要和市民需求,且部分經營者變相經營,擅自改變服務功能,造成環境臟亂,市民反映強烈。

三、加強公廁建設和管理的具體措施

1、加強公廁建設規劃指導。一是安排專項資金委托規劃部門編制*市公廁建設控制性詳細規劃,由規劃部門牽頭,城管、建委、財政、環保、園林、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共同審定后正式出臺,避免和解決公共廁所選址困難;二是起草新建項目中公廁配套建設的標準,經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批準后,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外正式,有效解決新辟道路和新建小區開發不配套的問題;三是規范公廁拆建的審批手續,完善新建項目公廁配套建設的規劃審批程序,避免出現拆而不還、建而不配套的問題。

2、加大公廁建設和管理投入。政府保證足夠的經費投入是公共廁所能夠新改建、運行維護以及免費向公眾開放的前提。重點在公廁建設管理的資金支撐和政策支持上下功夫。一是按照“四城同創”要求和環衛規劃的目標,*年至2010年要新改建公廁500座,明年必須新改建公廁200座才能保證公廁數量達標,建議2008年政府投入6000萬元,新建100座,改擴建100座。二是制定出臺社會單位建設公廁的管理辦法,鼓勵社會單位自己投資建設公廁,作為政府投入的補充,在建設用地和公廁產權證辦理上實施優惠和方便,政府擁有所有權,出讓公廁的使用權,允許經營25—30年之后將使用權還給政府。

3、強化公廁組織管理力度。一是組織編寫《環境衛生作業與管理規范》,進行公共廁所保潔、衛生管理和質量監督;二是加強公廁產權的管理力度,加強對違法拆除公廁的管理力度,拆除公廁必須依法辦理行政許可,拆一還一;三是加強公廁運行質量管理和公廁建設安全管理;四是規范公廁指示牌;五是加強移動公廁管理,規范申報設置程序,嚴格經營權限,強化環境衛生管理。

4、擴大社會單位公廁開放面。出臺《社會廁所向公眾開放的管理規定》,將內設廁所對外開放作為創建文明單位的要求和條件,同時鼓勵賓館、餐飲場所、文化體育、娛樂場所、購物場所、加油站、輕軌等單位的內設廁所向公眾免費開放,城管部門統一制作廁所指示牌,營業場所單位加強廁所的維護管理和保潔工作。

第10篇

有關廁所的“筆墨”

廁所在國人眼里好像就應該是個污穢不堪的地方,很少有人提及。其實,中國文化的歷史典籍中,有關廁所的“筆墨”還是不少的。宋人歐陽修稱自己讀書構思,是在“三上”:“枕上、馬上、廁上”才有所悟。大家都知道“洛陽紙貴”的典故,但對左思窮十年之功寫出《三都賦》的狀況我想未必一定清楚。據《晉書》稱:“(左思)構思十年,門庭藩溷,皆著筆紙,遇得一句,即便疏之。”這里提到的“藩溷”就是廁所。左思在寫《三都賦》時,門、庭及廁所等地方都放上紙筆,一有所得便寫下來。可見廁所和文化人是挺有緣分的。

縱觀古代圣賢,也并不忌諱談論廁所的事兒。在早期的佛教諸律中,就記載了釋迦牟尼指導眾比丘使用廁籌的事情。廁籌又稱廁簡,簡單地說,就是大便后用來拭穢的木條或竹條。這種廁籌上個世紀還在中國和日本的部分地區使用。老子也曾言:“道乃‘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弟子問:“在哪呢?”老子答曰:“道在便溺之處”。這“便溺之處”,其實就是廁所!

“尚潔”之風自古有之

中國最早的廁所,是在5000年前西安半坡村氏族部落的遺址里發現的。考古發現當時的廁所只是一個土坑。可見,我們的“廁所文明”已經有很悠久的歷史了。

從西周到春秋,貴族上廁所,都臨時叫一個奴隸挖個坑,然后才欣欣然去便溺。而且一旦某個坑被“放棄”,就會讓一個奴隸去填坑。

史載在殷商時期,西周之前,漢民族就有“尚潔”之風,當時這股風氣深入到社會生活之中,誰不重視衛生都是要受到嘲笑和諷刺的。即使是在戰爭頻仍的春秋戰國年代,身處圍成鐵桶一般的孤城的守城軍民也不忘記廁所衛生。

據《墨子》載,在城頭上要“五十步一廁”,周遭以垣墻圍之,“垣高八尺”,守城軍民不分男女都必須到公廁便溺。城下則“三十步為之圜,高丈,為民溷,垣高十二尺以上”。到了三國的諸葛亮時,更是“所至營壘并灶圊溷藩籬障寨,皆應繩墨”。這些大概是現代公廁的雛形。

中國的舊俗中還有一整套對廁所的衛生管理方法。據載早在漢代,中國就有了公共廁所,那時叫作“都廁”,到了唐代,就更多見了。在宋代,奢華的杭州城里就出現了專業的清除糞便人員,他們沿街過市,專門上門收糞。在官制上,唐代有了專司廁所的宮廷官員“右校署令和丞”等。明朝皇宮中專門負責后勤的機構,名叫“四司”,其中寶鈔司就是管手紙的部門。

文言雅稱到市井俗語

廁所,不同時期,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稱謂。“藩溷”,這是廁所非常文言的說辭。古人也不常用,現代的人對此更是很陌生。

“廁”是古人通俗的用法,因為古人稱上廁所為“如廁”。《史記》中,司馬遷記道:“沛公起如廁”。而在《資治通鑒》中,司馬光則改用了另外一個說法,孫權去那個地方叫做“權起更衣”,其實就是上廁所。到了明朝,便有“出恭”一說。這些都是文化人的說辭,百姓才不管這套,直接就把它叫做茅坑或茅廁。廁所的代稱多,上廁所這一行為的別稱也不少。舊時稱謂中流傳下來的用得比較廣泛的大概就是這個“解手”了。明朝朱棣皇帝即位后,實行移民墾田來發展農業。朝廷下令山西農民遷往河北、山東等地。為了防止農民在途中逃走,官兵們把他們反綁起來,用長繩串在一起。路上有人需大小便,就得喊官兵把捆著的雙手解開,使之能“方便”,因此,“解手”一詞就有了大小便的意思。

公共廁所和私人穢所

中國古代的道路每隔一定距離,必有公廁,稱“官廁”,后來由城市商人建造的稱“商廁”。官廁和商廁都是公用的廁所。古代的廁所因沒有沖洗條件,保持衛生的辦法是在前人使用后,覆上一層土,然后再使用,既可以掩埋臭氣,又可以防止蟲蠅類聚集。民間的廁所叫“茅房”,大多公私兩用,通常茅房的墻壁上方必空出一大段,以利空氣流通排除臭氣。不論官廁、商廁和茅房,定期出清,便是良好的糞肥。

《李衛公兵法》中詳細介紹了唐代軍隊扎營的全過程,其中涉及到廁所的建造。有意思的是兵法中對于軍營衛生也非常重視,每個營區要挖一個公共廁所,不厭其煩地強調廁所挖的位置非常重要,要離水源和貯藏糧食的地方遠遠的,要離營房有一定的距離,但不能太遠,以免上廁所的官兵不能及時歸隊,當然也不能太近。可見,中國古代對公眾聚集之地營造公廁的重要性非常的重視。

在中國的古代,雖然也重視公廁的建造,但當時人口稀少,商業活動也不是很多,公廁建造也不是很多的,大多數還是在私人穢所中解決的。漢、唐時期,大街就很少有公廁。據馮夢龍《笑史》中說,唐代一位丞相騎馬走在路上,突然感到內急,他急忙就近跑到著名藝人穆刁俊家。剛要鉆進廁所,迎面撞見主人,只好道歉。主人隨機應變說:“您以后內急再請光臨。”

據《世說新語》記載,王敦與武帝司馬炎之女舞陽公主成親,一日去廁所,見廁內有一裝飾華麗的漆箱,打開一看,里面裝有干棗。王敦不由感嘆:到底是帝王之家,連解手都有果子吃。于是,他將箱中的棗子一掃而光。未曾想,此事卻讓手下婢女譏笑一番。原來魏晉時期的富貴人家,不僅廁所十分豪奢,而且上廁所也十分講究。廁內所置干棗,不是食用,而是用來塞鼻,防止異味。王敦不明此理,結果丟了身份,遭人恥笑。

最偉大的發明

中國有這樣一個有趣的謎語:小胖子戴個扁帽子,你想揭他的蓋子,他就脫你的褲子。這便是過去家家戶戶如廁使用的馬桶。中國古代民間使用的馬桶是一種帶蓋的圓形木桶,用桐油或上好的防水朱漆加以涂抹。實際上馬桶是地地道道、本鄉本土的中國制造。要說馬桶的歷史,這得從漢朝說起。《西京雜記》上說,漢朝宮廷用玉制成“虎子”,由皇帝的侍從人員拿著,以備皇上隨時方便。這種“虎子”,就是后人稱作便器、便壺的專門用具,這也是馬桶的前身。中國式馬桶雖然經歷了千余年的使用和演變,其外形卻沒有發生什么變化,基本上還是保持著盆形和桶形的外觀,因此,在此后的幾個世紀里,逐漸被西方科技文明趕超。

第11篇

如廁是本能。據考證,人類直到近代還沒完全擺脫“早地行動”的方式。1852年8月14日,世界第一座沖水馬桶式公共廁所在英國誕生,人類廁所文明進入新時代。到21世紀,世界各國的廁所文明參差不齊,盡管日本等發達國家走到了廁所文明的前列,但還有相當數量國家的廁所設計與使用,停留在18至19世紀水平。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一項報告顯示:目前,世界上仍有40%的人口無法享用合理的公共衛生設施,致使傳染病肆虐,每年奪去200萬條生命!

這數字多可怕,它告訴人們不僅僅戰爭要死人,不僅僅天災要死人。不寒而栗,我們廁所――人類的忠誠朋友,也能置人于死地?!

廁所軼聞

中國古人很重視廁所。在那個時候,真正意義上的廁所當屬權貴。

清代把便器稱之為“官房”。慈禧太后的“官房”是檀香木雕成的,外壁雕刻成驅邪的壁虎形象,瞪著紅彤彤的寶石眼睛,微張的嘴里銜著手紙。壁虎的肚子里灌滿的是香木屑末,便物降落時會被香屑裹起,也裹起異味。這之后咋處理呢?不得而知。

趙匡胤得江山的同時,還得到了后蜀國主孟昶宮中的一件鑲滿瑪瑙翡翠的盆子,他當成一個愛如珍寶卻不知是甚。召被他收入帳中的孟昶妃子花蕊夫人詢問,才知是孟昶的溺器。匡胤先生震怒:使用如此溺器不亡國才怪。遂將這寶貝擊得粉碎。

晉代有個顯赫的大將軍,去一富豪宅邸,內急。仆人領他到一問錦幔垂掛、古玩羅列、美女環繞、香氣襲人的屋子。將軍以為走錯房間,慌忙退出,被告知就是廁所,不免愧嘆自己如此身份卻世面少見。再入,美女捧出兩枚干棗,明明是食物也不敢妄動,尷尬中得知果然是塞鼻孔避聞臭氣之用。便后,美女手捧花瓣清水,給他洗手,洗出忌妒。哇哇哇,將軍不平。廁所,給這位富豪帶來了殺身之禍。

現代把上廁所叫去洗手間或衛生間,也有叫盥洗室或化妝間。中國古代把廁所叫更衣軒,名字雅趣,功能豐富。漢武帝在姐姐平陽公主家看上了歌伎衛子夫,就假裝更衣離開,在更衣軒召會了衛子夫。廁所能成全好事,廁所還能給歷史滋生出枝節。承前啟后,這是我們始料不及的。

外國的廁所

世界上對農村改廁分成4個等級。第一個等級,以泰國為代表,衛生廁所覆蓋75%以上;第二個等級,以印度尼西亞等國為代表,衛生廁所覆蓋率為50%至75%;第三個等級是25%以上;第四個等級在25%以下。中國處于第三個等級。

世界上最潔凈的廁所在新加坡,潔凈得益于自動沖洗裝置和法律。新加坡的法律對便后不沖洗者課以罰款。

早就耳聞過韓國廁所,說這話時好像要加上“久仰久仰”。韓國斗本移動化妝間(廁所),在2002年的世界杯上大出了風頭,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廁所革命”。簡單地說韓國叫化妝間,中國叫廁所。廁所建筑似乎不在人們的視野,但人們時時刻刻又離不開它。廁所與吃飯,毫無疑問,同等重要。

網絡上顯示來自美國的調查:美國人平均每天花費在衛生間里的時間是35分鐘,42%的美國人會在廁所里讀報紙、書籍和商品目錄;22%的人在廁所里和別人通電話;10.5%的人在衛生間里看電視或聽音樂甚至看電影,不少人將衛生間作為不受外界拘束的心靈沉靜之地。世外桃源何處有?處處都有。

曾經的中國廁所

外國游客如此形容中國的公廁:“捂著鼻子進去,踮著腳尖出來”、“鼻子是通往廁所的路”、“一跳二叫三笑”(一跳因污水橫流,二叫因蛆蟲滿地,三笑因廁所無門尷尬而笑)。

外國人來中國,他們最憷的不是語言不通,而是如廁難。廁所不好找,這是第一難;找到廁所不敢進,這是第二難;進了廁所不敢蹲,這是第三難;辦完事無法清潔,這是第四難。外國有好事者,建了個廁所網站,上面都是一些旅游者對世界各地廁所的體驗文章。中國也有了我們廁所網站,這里邊的很多文字都是出自他們的辛苦。

中國廁所資源的開發和保護很不平衡。有統計,截至2001年年底,共有公廁107656座。按13億人口來計算,平均每12000人才擁有一座公廁,而這些公廁,絕大部分都在城市。

網絡報道: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窗口型”大城市的一些主要街道,不乏花費上百萬元裝飾的“豪華廁所”,而百姓生活區內的公廁衛生難以讓人接受;全國廁所每年泄漏生活用水7億噸,1噸廁所排出的污水可污染220噸干凈水,全國城市每天廁所耗水1440萬噸。

中國的廁所革命

中國建設部1987年頒布了《城市公共廁所規劃和設計標準》,并在1988年開始在全國施行。這個標準要求將公共廁所的規劃和建設同時納入城市新建、改建、擴建區的詳細規劃中,規定位于主要繁華街道的公共廁所間距為300至500米,位于一般街道公共廁所的間距為750至1000米。

中國城市公廁快速發展。我國的城市公共廁所經歷了由露天到室內,由旱式到水沖,由技術簡單到復雜綜合的過程。到2003年底,全國660座城市共建有107949座公共廁所。從1979年以來,我國城市公共廁所建設呈現持續、快速發展。他說,以全國平均每萬城市居民擁有的公共廁所數量來衡量,2003年,我國平均每萬城市居民擁有3.18座公共廁所。

北京在過去幾年的時間里,新建和改建了700多座星級旅游公廁。現在,北京符合建設標準的公廁已經達到了200多座。

在15國代表齊聚的廁所峰會上,一位北京市副市長指出,從2004年起,每年將建設和改造400座符合標準的公廁。到2008年奧運會前,城區90%的公廁將達到二類以上標準。在開幕式上,北京市政負責人說,從2004年起到2007年是北京公廁“革命年”,將逐步取消三類及三類以下衛生設施不達標的公廁:到2008年,城區公廁二類以上要達到90%,近郊二類以上要達到60%,郊區城鎮二類以上將達到30%。其中,30片歷史文化保護區的胡同平房院公廁改造難度很大。據介紹,公廁改造從人性化設計、節能環保與環境協調三個方面進行嚴格規定,如公廁女士部分與男士部分空間比例為6:4;利用高科技實現無水沖洗式廁所;并且,對公廁的顏色進行定位,世界文化遺產景區的公廁以紅色為主,自然景區則以綠色為主。

京城景區公廁也要繼續改造。據北京市旅游局負責人說,目前,全城一半景區享受“星級如廁”。北京對180處景點的747座廁所進行了改造,達到星級標準。建成88座四星級、161座三星級、312座兩星級、110座一星級廁所,以及76座環保廁所,占全城景區點總數的一半以上,總面積達6,19萬平方米,共投資2.39億元。

第12篇

近幾年,各種大型公共建筑猶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這些建筑的外觀給人的視覺震撼力非常強烈,其內部的大堂、中庭等關鍵部位的設計也是近可能的奢華,而對體現人類文明進步之一的衛生間卻缺乏足夠的重視,把它放在最不起眼的角落。衛生間的布置和衛生器具的配置也往往落后于時代前進的步伐。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衛生間的設計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人們希望能夠在公共衛生間里得到更多的人性化關懷,讓其成為更舒服、更放松的空間。“以人為本”的衛生間人性化設計體現在衛生間環境、衛生間設施、衛生間設施布置等方面,做衛生間設計時要把人放在首位,處處為人著想,關注不同使用者的生理需求,體現出對使用者的精神關懷。在衛生間設計中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本質特征也是體現對人性的尊重。

公共衛生間是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形象代表,一個國家的廁所的建設水平、清潔與否,國民如廁習慣如何,大體上可以體現出該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現代化程度和國民文明素質的水平。

1、 室內公共衛生間人性化設計原則

設計出合乎使用功能的空間必須以合乎實際使用情況的依據作為設計的前提。要使公共衛生間更換地為人所用,就要充分了解使用者—“人”的基本需求和特殊需求,要了解人體活動的各種功能尺寸,男女使用者的不同特點等。

1.1 廁位比例

1.2 視線遮擋

視線遮擋是保護隱私的需要。設計師在做設計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廁位的設置,特別是男衛生間內的小便斗的位置,不要暴露在門外人的視線之內。

1.3 人體工程學

衛生間設計要符合人體工程學,衛生間隔間的平面尺寸合理、結局布置合理,衛生間隔間的標準尺寸為900mm×1200mm(門向外開),900mm×1400mm(門向內開),醫院內病人使用的衛生間隔間的平面尺寸,不應小于1100mm×1400 mm,門朝外開,門閂應能里--外開啟。洗手盆的標準間距尺寸為700mm,小便斗的標準中距尺寸為700mm,最少不應少于650mm。

1.4 環保節能

衛生間內的節能主要是指節水,我國是世界上水資源十分貧乏的國家之一,采用節水的衛生潔具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在公共衛生間內大力推薦采用節水型的衛生潔具,每年節省的水量將十分可觀。

1.5 特殊關懷

1.6 前室布置

現今很多規范都要求公共衛生間設置前室,設置前室是遮擋視線和阻隔氣味的好辦法。公眾可以利用這個場所再進行一些其它的私秘活動,如整理衣飾,化妝、補妝等,前室內配備立式衣鏡,就滿足了公眾這種服務需求;開辟一定的空間,設置休息椅,使人們可以略作休息。

2、 室內公共衛生間人性化設計注意要點

2.1 地面——防水防滑

地面應采用防水、耐臟、防滑的地磚或花崗巖等材料

2.2 棚面——防潮遮掩

用塑料板材、玻璃和半透明板材等吊板,亦可用防水涂料裝飾。

2.3 潔具——合理舒適

在潔具選擇上,遵循最大限度避免人流接觸傳染的原則,洗手龍頭和馬桶均選擇感應式沖水龍頭/馬桶,或者自閉式沖洗閥沖水龍頭/馬桶。自閉式沖洗閥沖水馬桶多將閥門安裝高度控制在30cm以下,方便腳踩閥門沖洗。

2.4 光線——明亮柔和

衛生間的實用性過多地聚焦了人們的目光,而它的照明設計卻常成為被遺忘的角落,使原本采光性能就差的衛生間成為了光照不足,影像模糊的空間。前室內主要適用于化妝功能要求,對光源的顯色指數有較高的要求,一般只能是白熾燈或顯色性較好的高檔光源,對照度和光線角度要求也較高。廁位內以柔和的光線為主,亮度要求不高,光線宜均勻。光源本身還要有防水功能、散熱功能和不易積水的結構。

2.5 通風——空氣清爽

公共衛生間內要注意通風問題,優先考慮自然通風,對于一些沒窗的衛生間,一定要有機械排風,并有送新風。廁所通風要優先考慮自然通風。

2.6 綠化——增添生氣

公共衛生間內適當地擺放一些綠色植物,可以增添生氣,美化環境。

2.7 趣味——主題體現

可以根據建筑文化或地域文化等設計衛生間的主題,構成獨特的“衛生間文化”,在巴黎咖啡館中的衛生間則通過各種奇妙的小創意,為顧客帶來了無限快樂與無窮驚喜。

例如,在“天花板上的椅子”咖啡室的洗手間,廁間的墻上有六個偷窺孔。假如你忍不住好奇要去窺探隔壁的動靜時,卻只會見到幾頭牛在吃草的圖畫;在“哲學家”咖啡室的洗手間,鏡子上寫有智力測驗題目,甚至在通向隔壁廁間的一扇窗上有一個小圖書館,可是當你伸手想去取書時,才發覺圖書原來是假的,窗也是假的;最奇妙的是在一家名為“特萊索咖啡室”的洗手間,透明的馬桶內竟有活的金魚在游來游去,令如廁者不知該不該沖水,擔心會把金魚沖走。有人甚至真的不敢沖水,走出來驚慌地問女侍應該怎么辦。

結語

衛生間“人性化”設計實際上是對人的社會化屬性訴求的達標。在物質財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前旗| 南郑县| 会宁县| 永定县| 松阳县| 宁武县| 司法| 泰安市| 班戈县| 榆林市| 新沂市| 独山县| 阿合奇县| 马山县| 安化县| 宿州市| 金坛市| 云阳县| 庄河市| 阿克苏市| 宁津县| 罗江县| 广宗县| 开鲁县| 图木舒克市| 洪雅县| 西盟| 富阳市| 金堂县| 民勤县| 革吉县| 台安县| 隆化县| 五指山市| 五华县| 泗水县| 美姑县| 蒙阴县| 庆元县| 沂水县| 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