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0:43:5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滕王閣序原文及翻譯,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注意調整語序。文言文中的一些語序與現代漢語不同,變式句時常出現,如狀語后置、賓語前置、定語后置、主謂后置等四種類型。翻譯時要調整好語序,要恢復成現代漢語的正常句式,才能便于翻譯,否則譯文易顛三倒四,給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如:
(1)此所謂戰勝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句中的“戰勝于朝廷”屬狀語后置。在現代漢語中做狀語的介賓詞組要放在動詞前邊,翻譯時,要把介賓詞組和動詞位置調換過來,譯為“于朝廷戰勝”,即“在朝廷上作戰勝利”。
(2)其李將軍之謂也?句中的“之”是賓語前置的標志詞,將賓語調至句后,譯為“大概是說李將軍的吧”。
(3)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為定語后置句,應翻譯為“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壯的筋骨”。
2.注意固定格式。古漢語中有些不同詞性的詞,經常連用或配合使用,形成一種比較固定的格式,要注意這些“習慣句式”的翻譯。如:
(1)夫晉,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翻譯為晉國有什么滿足的呢?這是古文有的一種疑問句式。它的賓語放在前邊,動詞放在句末。在這種疑問句中,必須有“何”與“之”,而且其位置不變?!昂巍币话闶堑谝粋€字,“之”是第三個字。在這種疑問句中,“何”有時兼有疑問和賓語的雙重作用。“之”起調整音節和標志賓語前置的作用,沒有實際意義。譯成現代漢語時,要按照現代漢語的習慣,把疑問詞放到動詞后面。
(2)吾與徐公孰美?翻譯為我跟徐公誰漂亮?這種句式也是古文中表示比較的疑問句。這種“與”在前,“孰”在后的格式,在現代漢語中也還存在,例如:我和張莉誰大?這種疑問句的另一種變化形式“孰與”(吾孰與徐公美?),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存在了,翻譯這種句子時,“孰”和“與”詞序要按現代漢語習慣調整。
3.注意偏義復詞。偏義復詞,即一個詞由兩個意義相近、相反的語素構成,其中一個語素有意義,另一個無意義只作陪襯。文言文中偏義復詞中的襯字,翻譯時要省略。如:
(1)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孔雀東南飛》)。句中的“作息”就是一個偏義復詞,“作”與“息”意義相對,“息”無義,該句是說“一天到晚地勞作”。
(2)今有一人,入于園圃,竊其桃李。(《墨子?非攻》)。句中的“園圃”是一個偏義復詞,兩字意義相近,但種樹的地方叫園,種菜的地方叫圃;從后文“竊其桃李”看當為果樹園,“圃”無義,也不用翻譯。
4.注意互文合敘。古文中互文合敘句式較常見?;ノ?、合敘是文言文中常見的兩種不同的修辭方式,因其與現代漢語的修辭差別較大,閱讀時若不注意辨別,便常常造成誤解?;ノ闹赴驯井敽显谝黄鹫f的兩個詞語或句子拆開,上下各出現一個,理解時需要將兩個詞語或句子合起來意義才完整。合敘指古文中把本應當分開敘述的相關的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合并為一個句式表達,從而使語言簡潔緊湊,讀來上口。這兩種句式,譯文時容易出現錯誤,要注意識別,該分則分,該合則合。如:
(1)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人未還。(王昌齡《出塞》)。此句為互文,意思是“詩人將無限感慨付諸于明月、關塞,是說自秦漢以來,明月便照臨關塞。上下千年,寫出了沉思歷史時對勇于獻身邊關者的同情和民族自豪感,隱含著對現實中將非其人的諷刺。句中的“秦”與“漢”互文,即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
(2)主人下馬客在船,舉杯欲飲無管弦。(白居易《琵琶行》)。句中的“主人”與“客”互文,“主人”一詞包含了“客人”,“客人”一詞又包含了“主人”。應理解為:“主人和客人一起下了馬并登上了船”。
5.注意比喻借代。文言文中的有些比喻、借代不便直譯,如果直譯過來,意義會走樣,會讓人感到不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必須借助意譯,把它的含義提示出來。如:
(1)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過秦論》)。如果直譯就是“防守籬笆圍墻”,與文意不合;“藩籬”是比喻,本意是“籬笆圍墻”,這里比喻邊防屏障,可譯為“邊界”、“邊防”。
(2)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曹劌論戰》。應譯為:“做官的人見識淺陋,不能做長遠的打算”。
6.注意婉詞表達。古人說話寫文章時,為了避粗俗、避忌諱、圖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時故意不直陳其事,把話說得很含蓄,常用婉言表達。它在文言文中運用相當廣泛,尤其是外交禮儀、人際關系方面,翻譯時應還原其本來的意思。如:
(1)季氏將有事于顓臾。(《論語》)。含義是“季氏將要對顓臾發動戰爭?!?/p>
(2)雖少,愿及未填溝壑而托之。(《觸龍說趙太后》)?!疤顪羡帧笔钦f,指死后沒人埋葬,尸體扔在山溝里,這里是觸龍謙稱自己死。
(3)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吧搅瓯馈笔钦f山倒塌下來,古人以“山陵崩”喻帝王之死,這里是婉指趙太后去世。
7.注意典故使用。古人為了使行文典雅,言簡意豐,?;蛎骰虬档匾玫涔?,在翻譯時可靈活處理,大家較熟的可以直譯,生僻的就要充分合理地譯出它的含義。如:
(1)稱心快意,幾家能彀?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與妻書》)句中的“司馬春衫”即“司馬青衫”,典出《琵琶行》,司馬是白居易,當時任江州司馬,他同情琵琶女飄零的身世,感傷自己宦途潦倒,心情十分悲傷。可以不翻譯。
(2)程嬰、杵臼,月照、西鄉,吾與足下分任之。(《譚嗣同》)。這個句子使用了兩個典故,且運用了“合敘”的修辭方法。春秋時期公孫杵臼為保存趙氏孤兒,要程嬰出首,自己被殺;月照與西鄉隆盛是日本志士,因圖謀勤王,為幕府追捕,投海自盡,月照竟死,西鄉幸而遇救,成為日本明治維新的功臣。翻譯時無法把他們的故事也放進去,必須說出典故在文中的用意。應譯為“我要像杵臼、西鄉那樣為維新變法這個理想而死,以報答皇上;您要像程嬰、月照那樣為維新變法這個理想而出走,以圖謀將來,我們各自擔負自己的責任”。
第Ⅰ卷(選擇題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黑體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打烊(yáng) 愀然(qiǎo)
罪愆(qiān) 命運多舛(chuǎn)
B.瘐死(yǔ) 聯袂(mèi)
奇葩(pá) 掎角之勢(jǐ)
C.拗斷(ǎo) 神祈(qí)
枕藉(jí) 搶呼欲絕(qiāng)
D.繾綣(quǎn) 覘視(chān)
央浼(měi) 叱咤風云(zhà)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你可以把這件事______地告訴他,以免他覺得太突然。
②王師傅退休后天天看書看報,非常關心_________。
③為了躲避敵人的搜捕,她_________成一個闊太太,打扮得珠光寶氣。
④殖民主義者的野心是沒有________的。
A.委屈 國是 化妝 界線
B.委屈 國事 化裝 界限
C.委曲 國事 化裝 界限
D.委曲 國是 化妝 界線
3.下列各句中,黑體熟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局的領導講了一席話后,上訪的人們面面相覷,好久沒說一句話。
B.著名導演李安最近在一家報紙的網站上說,許多媒體斷章取義了他的電影《斷臂山》。
C.在?;@球友誼賽中,各班都組織了拉拉隊,為各自的球隊吶喊助威,敲邊鼓。
D.實行研究生導師配備互選,既加深了導師和學員間的相互了解,避免了“亂點鴛鴦譜”,又極大地激發了研究生導師的榮譽感和責任心。
4.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確、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嫦娥一號”衛星的成功發射,再次贏得了世界各國的廣泛贊譽;中華民族能有今天的榮耀,靠的是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的共同奮斗所取得的。
B.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福娃”一經面世,便大受歡迎,但可曾知道,它的圖案設計、色彩運用,都凝結著美術工作者們的辛勤勞動成果。
C.毋庸置疑,原生態的東西有精華也有糟粕,必須具體分析,辯證看待,因此,王冰認為趙亮關于原生態藝術的那篇文章有錯誤的觀點是值得商榷的。
D.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時,不過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勵志”的因素,把社會主流價值觀傳遞給大眾,是值得娛樂媒體深思的問題。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盲點孕商機
市場“盲點”使消費者經常陷入困境。在一些大商場、大超市,各類商品不可謂不多,各種服務行業也日趨“五花八門”,但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每位消費者,都有為找一種特殊服務或一件急需商品“問破嘴皮兒”“跑斷腿兒”卻仍尋覓不到,只能干著急的經歷。
同時,這些“盲點”其實也正是市場的亮點?,F在不少城市人在閑暇時,都有回歸山野、貼近自然的愿望,而山野旅游專用的露宿睡袋、簡易帳篷、遠足背袋等裝備卻難覓蹤影,偶爾有商家出售,其價格也足以令大多數人望而卻步。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對健康的重視,消費者呼喚營養全面的方便的食品,而目前這方面的食品品種卻十分單調??焖僮兓臅r代“催生”了房屋裝修設計、監理,旅游探險,方便食品等新需求,無奈此類需求因相關產業發展滯緩,形成產業“盲點”而無法得到滿足。
如今的廠商都為尋找新的商機而挖空心思,不想卻在身后留下了一批“盲點”產業。有關專家認為,這些“盲點”產業中,一部分是由于需求尚未引起廣泛關注造成的,此類“盲點”產業一旦被認知,產業開發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另有一部分,像老年產業則是長期被忽視的。廠商們普遍認為市場長期“漠視”的都是生產銷售利潤較小的產業,他們不愿傾力經營,比如,老年服裝的利潤比時裝要小得多。但專家認為,如今我國商業正在向“薄利時代”過渡,“不以利小而不為”應該成為有眼光的廠商的經營理念。
新需求呼喚新產業的快速跟進,工商界更需要重新認識這些長期被忽視的產業,“盲點”和“空白”若能及早被發現,填補,消費者就會痛快地“掏腰包”,廠商也可以如愿贏得大市場。
(選自《煙臺日報》)
5.下列各句對標題中的“盲點孕商機”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盲點”比喻對商品不能辨別或分辨不清;“孕商機”指消費者有巨大的消費能力。
B.“盲點”比喻商品的短缺及市場的空白點;“孕商機”指商家隱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C.“盲點”指什么東西也看不見,比喻市場一片空白;“孕商機”指新產業的開發與發展。
D.“盲點”指什么商品也沒有;“孕商機”比喻孕育著市場信息。
6.下列說法與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項是( )
A.盡管今天的廠商都為尋找新的商機而挖空心思,然而市場卻出現了許多“盲點”,即市場的空白點。這些“盲點”,大都是銷售利潤和服務收費較小的產業。
B.形成市場“盲點”的原因,其一是由于消費者新的需求尚未引起廣泛的關注,其二是某些產業像老年產業長期被廠家和市場所漠視。
C.專家認為,市場“盲點”孕育商機;消費者也感到,我國商業正在向“薄利時代”過渡;商家廠家也認識到了“不以利小而不為”的道理。
D.新需求呼喚新產業的快速跟進,只要廠家和商家轉變觀念,對市場“盲點”重新認識,就有可能把“盲點”變成“亮點”,孕育出市場的新商機。
7.根據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消費者尋找不到的那些特殊服務或急需的商品,最終都會催生出新的產業。
B.目前市場上各類商品和各種服務行業種類已十分齊全,能夠孕育商機的產業必定是嶄新產業。
C.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市場盲點和新的商機也在不斷出現,沒有一成不變的商機。
D.專家認為,我國商業正在向“薄利時代”過渡,瞬息萬變的市場不可能孕育出暴利產業。
三、(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宗愨字元干,南陽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愿乘長風破萬里浪?!北唬骸叭瓴桓毁F,即破我家矣。”兄泌娶妻,始入門,夜被劫。愨年十四,挺身拒賊。賊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時天下無事,士人并以文義為業,炳素高節,諸子群從皆好學,而愨獨任氣好武,故不為鄉曲所稱。
江夏王義恭為征北將軍,南兗州刺史,愨隨鎮廣陵。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①,愨自奮請行。義恭舉愨有膽勇,乃除震武將軍,為安西參軍蕭景憲軍副,隨交州刺史檀和之圍區粟城②。林邑遣將范毗沙達來救區粟,和之遣偏軍拒之,為賊所敗。又遣愨。愨乃分軍為數道,偃旗潛進,討破之,拔區粟,入象浦。林邑王范陽邁傾國來拒,以具裝被象,前后無際,士卒不能當,愨曰:“吾聞師子③威服百獸。”乃制其形,與象相御。象果驚奔,眾因潰散,遂克林邑。收其異寶雜物,不可勝計。愨一無所取,衣櫛蕭然。文帝甚嘉之。
三十年,孝武伐元兇,以愨為南中郎咨議參軍,領中兵。孝武即位,以為左衛將軍,封洮陽侯。孝建中,累遷豫州刺史,監五州諸軍事。先是,鄉人庾業家甚富豪,方丈之膳,以待賓客,而愨至,設以菜粟飯,謂客曰:“宗軍人慣啖粗食。”愨致飽而去。至是業為愨長史,帶梁郡,愨待之甚厚,不以前事為嫌。
大明三年,竟陵王誕據廣陵反,愨表求赴討,乘驛詣都,面受節度。上停輿慰勉,愨聳躍數十,左右顧盼,上壯之。及行,隸車騎大將軍沈慶之。初,誕誑其眾曰:“宗愨助我?!奔皭庵?,躍馬繞城,呼曰:“我宗愨也?!笔缕?,入為左衛將軍。五年,從獵,墮馬,腳折不堪朝直,以為光祿大夫,加金紫。愨有佳??斑M御,官買不肯賣,坐免官。明年,復職。廢帝即位,為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卒,贈征西將軍。
(選自《宋書?宗愨傳》,有刪改)
[注]①林邑:今古城,在越南中部。②區粟城:地名,古林邑國城名。③師子:通“獅子”。
8.下列各句中,黑體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高尚不仕(做官)
B.乃除震武將軍(除掉)
C.士卒不能當(抵擋)
D.文帝甚嘉之(贊賞)
9.下列各句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宗愨勇武的一項是( )
①愿乘長風破萬里浪
②愨年十四,挺身拒賊,賊十余人皆披散
③愨自奮請行
④愨乃分軍為數道,偃旗潛進
⑤愨待之甚厚,不以前事為嫌
⑥愨聳躍數十,左右顧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⑥D.③④⑤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宗愨年少志大。叔父問他志向,他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但他不愿“以文義為業”,平時縱任意氣,喜歡武藝,因此鄉里人對其并不贊賞。
B.宗愨作戰有勇有謀。元嘉二十二年,征伐林邑,宗愨自告奮勇請求參加,在作戰中善于思考,仿制獅子大破敵軍“大象陣”,戰功顯赫。
C.宗愨當豫州刺史時,他的同鄉庾業家中富有,招待客人多用美味佳肴,而對宗愨卻只是酸菜、糙米飯。但宗愨毫不計較。
D.宗愨不僅廉潔,而且耿直。攻下林邑,面對珍奇異寶,他一無所?。还俑I他的“佳?!边M貢皇上,他執意不肯,并因此獲罪被免去官職。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炳素高節,諸子群從皆好學,而愨獨任氣好武,故不為鄉曲所稱。(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是業為愨長史,帶梁郡,愨待之甚厚,不以前事為嫌。(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8分)
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注]
柳宗元
覺聞繁露墜,開戶臨西園。
寒月上東嶺,泠泠疏竹根。
石泉遠逾響,山鳥時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將何言。
[注]本詩作于柳宗元被貶永州之時。西園位于詩人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請結合全詩,說出詩人寫“露”“月”“泉”“鳥”的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人寫“泉響”“鳥喧”采用了什么藝術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詩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請簡要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下列橫線上補寫出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兩題任選一題)(5分)
(1)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今安在哉?(蘇軾《赤壁賦》)
(2)臣少多疾病,_________,_________ ,至于成立。(李密《陳情表》)
漁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王勃《滕王閣序》)
五、(2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
《茶館》前后
林斤瀾
前輩作家大都在他們的青年時期,二十年代尤其是三十年代,達到了他們自己的寫作高峰,不少作品成了他們終生的代表作,有的還成了那個時期的標志。
建國以后,前輩作家又大都正在盛年,或前點或后點都應是寫作行業的豐收時期,他們的創作活動,若以經歷種種運動的精神來看,可以說是“從善如流”。
不過冷靜下來想,覺得他們后期的努力,極少超過前期的成就。
老舍先生有個例外的壯舉,那是話劇劇本《茶館》。有人恭維老舍是“勞動模范”,他緊密配合運動,主動完成任務。有人稱贊老舍先生“不避敗筆”,寫了不少不能再演的劇本,不堪再讀的文章。可是,忽然,出了個《茶館》?!恫桊^》是他個人漫長創作生涯中的高峰,也是五六十年代劇作界的高峰,是前輩作家中少見的后期超過前期的高峰。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諸多藝術家通力合作,導演表演都上了高峰。這高峰那高峰,成了北京人藝的保留節目,老人藝的風格發揮極致的王牌劇目。
因此,《茶館》的出現,有好些個叫人思索的方面。比方說,這高峰那高峰的作品,卻是全世界只有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獨家演出。據說,也有別的劇院劇團想演來著,都沒有演成。有一個電影演員劇團,算是業余演話劇,排過,在郊區劇場演過一兩場。僅此而已。
那么這是“陽春白雪”了?可是北京人藝屢演不衰,不見得曲高和寡。
《茶館》第一次上演,趕上“”。報上幾乎沒有捧場的文章,口頭議論大致是“缺少正面形象”“調子灰色”“懷舊、傷感”。
接著全國餓肚子,后來為了恢復元氣,有過“小陽春”,《茶館》又探頭探腦地演出了。這第二次上演,有一些叫好的反響。但大家還很謹慎,口頭說說可以,見諸白紙黑字的很少。
隨著“”到來,這個戲當然是毒草。為資本家樹碑立傳也不夠了,是為封資修唱挽歌,向新社會反攻倒算。既是挽歌,結尾中撒紙錢又唱又跳的一場,就成了“要害”,蝎子尾巴,黃蜂尾上針。主演王掌柜的于是之心中不安,“交代”問題道:“《茶館》原來沒有這場戲,有回老舍向演員們征求意見,是我提出來結尾禿了點兒,演到這里沒事兒不好演了。老舍這才想出了撒紙錢來的,不能全賴在人家身上?!?/p>
不久,老舍走進太平湖水中。傳說打撈的人說,在湖底立著。
《茶館》也沒有了“票房價值”,也立在太平湖中了。全民族做了十年噩夢,夢醒,走進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不會忘記老舍的戲,原班演員演出《茶館》,得到觀眾的呼應。可惜劇作家和總導演都死于非命了。
五十年代是哪位藝術家跟老舍說,他的草稿中有一場戲很好,示意照這一場寫一個戲。這就是后來《茶館》的第一幕。可是,當年就傳出來一句話,老舍聽了意見,說:“那就配合不上了?!?/p>
老舍老在配合,配合婚姻法,配合選舉代表,他是要宣傳從“莫談國事”到“參政議政”的。若照藝術家們說的寫下去,配合什么呢?
現在看來,他那不少“配合上”的戲,都不能上演了,上演也沒有觀眾了。偏偏這個“配合不上”的,還在舞臺上放光彩。這句“配合不上”的話當年為什么流傳開來,為什么入耳還入腦,恐怕不單單是有些人敏感一些,對配合“具體的直接的臨時的”政治任務,覺著有礙文藝的創造。當前市場經濟的浪潮起來了,文藝上努力配合的表現還少嗎?“那就配合不上了?!边@句話提出來的問題,是這篇文章前后提到的這個那個之中,最有琢磨頭的事。
(選自林斤瀾《短篇小說集》,有刪改)
14.文中說“他們的創作活動,……可以說是‘從善如流’”,這句話的表達作用是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運用“蝎子尾巴,黃蜂尾上針”這個比喻是想要說明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文中的“打撈的人說,在湖底立著”,這句話該怎么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茶館》也沒有了‘票房價值’,也立在太平湖中了”表達了什么意思?(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說“《茶館》的出現,有好些個叫人思索的方面”,結合全文,說說“叫人思索”的主要方面是什么。(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18.日常生活中講究措辭文雅和形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請寫出下列不同場合中使用的詞語或句子。(7分)
示例:比賽奪了冠軍,可以直接說“奪冠”;文雅一點,可以說“折桂”“奪魁”;如用四個字,可以說“成為擂主”“傳來捷報”;甚至還可用“雄壯的國歌聲響起來了”這樣的句子來表達。
(1)決賽輸了,可以直接說“失利”;文雅一點,可以說“_________”“_________”;如用四個字,可以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甚至還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樣的句子來表達。
(2)比賽平了,可以直接說“戰平”;如用四個字,可以說“互交白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生活中經常看見“樂在騎中”“默默無蚊”“食全食美”等廣告語,對此你持何種態度?請簡述你的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據要求,發揮想象,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現場擬三條標語,語言要親切,友善,生動活潑,富有文采。(不得超過15字)(4分)
(1)(從運動員角度)展現各國運動員的精神風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觀眾的角度)表現觀眾對運動員的熱情的期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歷史的角度)表現這次體育盛會的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的藝術就是平衡得失的藝術。要裝進一杯清泉,你就必須倒掉已有的陳水;要獲取一枝玫瑰,你就必須放棄到手的薔薇;要獲得一份獨有的體驗,你就必須多一份心靈的創傷。換一個角度看,雖然倒掉了一杯陳水,但你擁有了一杯清泉;雖然失去了薔薇,但你得到了玫瑰;雖然遭受了心靈的創傷,但你多了一份獨有的體驗……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定立意,自定文體,自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高中語文第四冊期末檢測題》
一、1.D(A項應為打烊“yàng”,B項應為奇葩“pā”,C項應為枕藉“jiè”)
2.C(①“委屈”可以指受到不應該有的指責或待遇而心里難過,也可以指讓人受委屈;“委曲”指曲調、道路、河流等彎彎曲曲的,曲折。本句意思為“委婉含蓄”,所以應選“委曲”。②“國是”指國家大計,書面用語,如“共商國是”;“國事”指國家大事,可以用于口語。本句口語化色彩強。應選“國事”。③“化裝”有“假裝”“裝扮”的意思;“化妝”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麗。從句中可以看出,這句話與使容貌美麗之義不合,應選“化裝”。④“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或盡頭處,限度。側重形容抽象事物。“界線”指不同事物、不同范圍的分界線,或某些事物的邊緣。側重形容具體可感的事物。本句側重限度,應選“界限”)
3.A(A項“面面相覷”指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形容大家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看著,誰也不出聲。B項“斷章取義”指引用他人文章或談話,截取其中一段的意思,而不顧全文和原意。此成語不應接賓語。C項“敲邊鼓”是熟語中的慣用語,意思是從旁幫腔,從旁助勢,屬比喻用法,用在這里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D項“亂點鴛鴦譜”形容錯配姻緣)
4.D(A項句式雜糅,可以說“靠的是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的共同奮斗”,也可以說“是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的共同奮斗取得的”。B項搭配不當,“凝結著美術工作者們的辛勤勞動成果”應為“凝結著美術工作者們的勞動汗水”;C項表意不明,由于結構性的歧義,導致從語句中無法認定究竟是王冰的觀點值得商榷,還是趙亮的觀點是值得商榷)
二、5.B(由文中第一自然段“仍尋覓不到”和第二自然段“難覓蹤影”等可以看出“盲點”在這里比喻商品的短缺及市場的空白點,“孕商機”指商家隱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6.C(C項說法中的“薄利時代”“不以利小而不為”并不是商家廠家的觀點,根據原文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話,都是專家的觀點)
7.C(A項“最終……”說法太絕對;B項“已十分齊全”和原文不符;D項“不可能”的說法是錯誤的)
三、8.B(除:授予官職)
9.C(①是年少志大;④是作戰講究謀略;⑤是胸襟寬廣)
10.C(C項并不是宗愨當豫州刺史時,而是在這之前發生的事。文中有“先是”作提示)
四、11.(1)宗炳向來有高尚的節操,他的兒子侄兒們都喜歡讀書,但是獨有宗愨縱任意氣喜歡武藝,因此不被家鄉人稱贊。
(2)到這時庾業擔任宗愨的長史,出任梁郡太守,宗愨對待他很厚道,不把以前的事放在心上。
12.(1)營造凄清寂寞的意境。
(2)反襯手法,以動寫靜。突出夜的靜謐。
(3)謫居僻遠之地,孤獨愁苦,情懷無人理解(結合注釋“本詩作于柳宗元被貶永州之時”)。
13.(1)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
(2)九歲不行零丁孤苦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五、14.“從善如流”運用反語,指出前輩作家盛年時期的作品與種種政治運動的精神聯系很緊,是作者對他們的做法的否定,也為下文歌頌老舍的“配合不上”的《茶館》作鋪墊。
15.《茶館》的結尾,在“”中被認為是為封資修唱挽歌,向新社會反攻倒算的最惡毒的部分。
16.(1)這句話既表現了人們的善良愿望,又表現了老舍不屈的人格。
(2)“票房價值”用的是反語,暗含《茶館》本身是有價值的;但“也立在太平湖中了”表達了作者對《茶館》被埋沒的不滿,同時也寄予了作者的美好期盼,它遲早會浮出水面的。它的價值在人們的心中不滅,始終存在。
17.(1)戲劇藝術的經典之作是由優秀的作家和優秀的演員共同創造的。(2)真正成功的戲劇能做到雅俗共賞。(3)真正的藝術家都具有正直和不屈的人格。(4)要求文藝創作必須配合政治運動的觀點不符合創作規律。
六、18.(1)敗北折戟鎩羽而歸屈居亞軍沖擊冠軍的努力付之東流(2)握手言和難分伯仲(或難決雌雄、均無建樹)
19.成語是漢語在日常使用中約定俗成的文化瑰寶,如此亂改成語,制造文化垃圾,有損中華文化,應予以制止。
20.(1)我們,微笑著走進這片多情的土地。
(2)我們,永遠為你助威,為你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