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征求意見稿

征求意見稿

時間:2023-05-30 09:28:1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征求意見稿,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收入準則 征求意見稿 對比 建議

一、收入準則征求意見稿與CAS 14、CAS 15的部分內容對比

收入是會計一項非常重要的財務指標,收入準則也是會計的重要準則。2014年5月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B)和美國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聯合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 15 號――與客戶之間的合同產生的收入》(IFRS 15),并定于2018年1月1日起生效。新的國際收入準則的核心原則是,主體確認收入的方式應當反映其向客戶轉讓商品和服務的模式,確認金額應當反映主體預計因交付該商品和服務而有權獲得的金額。為此,準則設定了收入確認計量的五步法:識別與客戶訂立的合同、識別合同中單獨的履約義務、確定交易價格、將交易價格分攤至單獨的履約義務、履行每一項履約義務時確認收入。

為進一步規范我國收入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披露,保持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持續趨同,財政部借鑒《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5號――與客戶之間的合同產生的收入》(IFRS 15),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起草了《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修訂)(征求意見稿)》。

收入準則征求意見稿共分八章四十三條,基本框架為總則、確認、計量、合同成本、特定交易的會計處理、列報、銜接規定、附則。收入準則征求意見稿將現行收入和建造合同兩項準則納入統一的收入確認模型,以控制權轉移替代風險報酬轉移作為收入確認時點的判斷標準,對于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的會計處理提供更明確的指引,對于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項)的收入確認和計量給出了明確規定。

收入準則征求意見稿相比我國2006年頒布的現行CAS 14(五章十九條)和現行的CAS 15(六章二十八條)的規定,變化較大。首先是準則制定的理念從“收入費用觀”變為了“資產負債觀”,即由規則導向型的收入費用觀變為了原則導向型的資產負債觀;其次是準則的框架變為了財務報告的確認、計量、記錄、報告四個基本環節;再次是收入確認標準以控制權的轉移替代風險報酬轉移;最后是以合同價格為基礎確認收入代替以公允價值為基礎確認收入。由于這四個重要方面的變化,導致收入準則征求意見稿相比現行的收入準則和建造合同準則產生一系列的變化,具體列表分析見下頁表1收入準則征求意見稿與CAS 14、CAS 15的部分內容對比。

二、對現階段收入準則征求意見稿的幾點建議

(一)廣泛征求意見與建議

準則制定委員會應繼續就收入準則征求意見稿進行征求意見,根據我國的國情,向會計理論和實務研究工作者、會計師事務所、證券交易委員會、國資委等各界人士,廣泛征求意見與建議,繼續進行充分調研,考察原準則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以利于準則的順利實施。

(二)密切關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實施情況

根據《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趨同路線圖》,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已于2005年實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趨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 15 號――與客戶之間的合同產生的收入》(IFRS 15),將于2018年1月1日起生效,要繼續保持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趨同,就要密切關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修訂以及實施情況,使得收入準則修訂后能順利實施,借鑒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實施情況,不斷完善我國收入準則的修訂,將準則的應用指南等一并歸入準則。

(三)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應積極應對收入準則的變化

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要認真研讀收入準則征求意見稿,深入學習,深刻領會,評估準則對具體行業的影響,積極應對。具體地說,企業要進行新修訂準則與原準則對行業的影響對比分析,可以鼓勵部分企業提前實施收入準則征求意見稿,認真總結實施中的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并積極反饋給準則制定委員會,以利于準則制定委員會充分掌握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收入準則的修訂。

(四)稅法的修訂與完善

毫無疑問,隨著新修訂收入準則的實施,稅法的相關條款不能滯后于準則的修訂,稅法的相關條款要不斷跟進、完善,以利于稅務人員實際操作,防止稅源流失,更好地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稅務理論和實務工作者要積極反映準則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利于稅法的不斷修訂與完善。

(五)會計人員提前認真學習收入準則征求意見稿

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持續趨同,無疑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挑戰。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密切關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修訂與實施,積極學習我國會計準則,認真執行會計準則,將會計準則執行中的問題積極反映,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供準則制定委員會參考。

參考文獻:

[1]王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修訂評析與前瞻――以金融工具、合并報表和收入準則為例[J].會計研究,2012,(4).

[2]IASB/FASB. Feedback summary from comment letters and outreach,2012

[3]IASB/FASB.IFRS 15.Revenue from contracts with customer,2014.

[4]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修訂)(征求意見稿)[S].2015.

[5]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修訂)(征求意見稿)起草說明[S].2015.

[6]李現宗,張啟.收入準則的國際變化及我國的應對[J].會計之友,2015,(19).

[7]宣和.新收入國際準則:全新的框架[J].會計研究,2014,(7).

[8]杜曉旭.源自客戶合同的收入準則對油氣行業預期影響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10]潘上永,張會莉.IASB收入確認新模型及其影響[J].財會月刊,2014,(8上).

[11]唐瀅瀅,汪祥耀.IFRS 15“與客戶之間的合同產生的收入”解析及啟示[J].財會通訊(綜合), 2014,(9).

[12]方竺乾,馬曉萍,任世馳.收入國際會計準則變化探析[C].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2014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4.

[13]陳鏡宇,韋彩霞.收入會計準則國際變革與趨同[J].財會通訊,2014,(7上).

第2篇

為貫徹落實“走出去”發展戰略,促進和便利境內機構境外直接投資活動,規范和完善境外直接投資外匯管理,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起草了《境內機構境外直接投資外匯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定》)。現將有關情況說明如下:

一、出臺《規定》的背景

近年來,國家外匯管理局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走出去”發展戰略,根據國家境外投資產業指引和國際收支狀況,主動積極地進行政策調整和制度創新,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調整措施,進一步簡化境外投資外匯管理審核手續,下放審核權限,取消購匯額度限制,促進境內企業“走出去”發展壯大,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主要措施有:

一是簡化境外投資審核手續。取消境外投資外匯風險審查;簡化境外投資外匯資金來源審核手續;取消匯回利潤保證金制度。

二是進行境外投資外匯管理改革試點。從XX年開始試點,XX年5月全面推廣。主要內容有:1、放寬企業境外投資外匯資金來源,除了自有外匯資金外,還可使用外匯貸款和人民幣購匯;2、擴大境外投資購匯額度;3、不再強制要求境外投資的利潤匯回境內,可以留在境外進行增資或再投資;4、進一步下放企業境外投資外匯資金來源審核權限,省級外匯局審核權限由原先的等值300萬美元提高到1000萬美元。

三是進一步調整境外投資外匯管理政策。從XX年7月1日開始,取消境外投資購匯額度的限制;允許境外投資的前期費用匯出;進一步簡化了前期費用審核程序。XX年8月,進一步下放境外投資審核權限,對于境外投資外匯來源審核均由所在地外匯局進行,無需報國家外匯管理局核準。

四是加強對“走出去”企業的前期資金及后續資本的支持。在境外投資管理實踐中,我們深刻地體會到融資難和資金不足是制約我國境外投資企業發展壯大的主要因素。在這方面,我們也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措施,加大境外投資的融資力度,緩解境外投資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除了取消境外投資購匯額度的限制和允許境外投資企業匯出有關前期費用外,對于符合條件的中、外資企業集團可以使用自有外匯資金或購匯,在集團內部開展跨境資金運作,為其集團內部的境外成員公司提供外匯放款;改進銀行為境外投資企業提供融資性對外擔保的管理方式,由原先的逐筆審核改變為余額管理,銀行在核定的余額指標范圍內,可以自行為境外投資企業提供融資性對外擔保,無須逐筆經外匯局核準。XX年8月,國家外匯管理局在浙江省寧波市進行境外投資外匯管理改革試點,允許民營企業使用其自有外匯、國內外匯貸款或人民幣購匯資金對其境外成員公司進行放款,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為最大程度地支持有條件的境內企業“走出去”,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強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形勢下境外中資企業的扶持力度,在總結近幾年境外投資外匯管理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我們對一系列境外投資外匯管理規范性文件進行了整合,擬定了《規定》。《規定》是進一步完善鼓勵境外直接投資的配套外匯管理政策,將便利境內機構開展對外直接投資和從事跨國經營,促進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產業政策的有效實施。

二、《規定》的主要內容

一是擴大境外投資外匯資金來源范圍。明確境內機構可使用自有外匯資金、國內外匯貸款、人民幣購匯、實物或留存境外利潤等多種資金來源進行境外投資。

二是將境外投資外匯資金來源的審核方式由事前審查改為事后登記,并對具體外匯管理操作環節進行了明確。

三是明確境內機構可以向其境外直接投資企業提供商業貸款及融資性擔保,對境外投資企業的后續融資提供支持。

四是將外匯局對境內機構境外投資資金匯出的管理由以往的核準制調整為登記制。境內機構應提交境外直接投資主管部門的批準文件

及境外投資外匯登記證,由外匯指定銀行進行真實性審核后,為其辦理投資資金匯出。

五是允許境內機構在其境外項目正式成立前的籌建階段,經外匯局核準,可以匯出其投資總額一定比例的前期費用。

六是明確了境外投資企業利潤以及減資、轉股、清算等資本變動所得留存境外或匯回境內的處置方式和管理原則。

七是完善境外投資外匯管理的全過程監管,除設立、變更及注銷等境外投資全過程的登記管理制度外,進一步確立與商務部共同實施的境外投資聯合年檢制度。

第3篇

>> 中藥上市后安全性醫院集中監測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 中藥上市后藥物經濟學評價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 中藥注射劑臨床合理使用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 中藥群體藥代動力學專家共識(征求意見稿) 新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征求意見稿若干條款分析與思考 關于新“醫院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的若干思考 對《醫院會計制度》(二次征求意見稿)的思考 關于《醫院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的調整建議 《醫院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解讀 《網絡產品和服務安全審查辦法(征求意見稿)》 《關于規范人身保險公司贈送保險有關行為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 《內部資料性出版物管理辦法》(修訂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中藥上市后人群免疫毒理學評價檢測方案及流程專家共識(征求意見稿) 對《醫院會計制度》《醫院財務制度》(征求意見稿)的思考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征求意見稿)淺析 交通運輸部共享單車規范文件征求意見稿 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稿與征求意見稿的比較及思考 國家發展改革委氣候司關于《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征求意見稿)起草說明 網版印刷分技術委員會兩項標準化項目完成征求意見稿 《小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開始征求意見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5] 生產企業藥品重點監測工作指南(征求意見稿)[EB/OL].[2013-03-25]. .

[6] Brina L Strom, Stephen E Kimmel.藥物流行病學教程[M].曾繁典,石侶元,詹思延譯,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Asia) Pte Ltd ,2008:28

[7] 中國藥典. 一部[S]. 2010.

[8] Hurwitz N, Wade O L. Intensive hospital monitoring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drugs [J]. Bri Med J, 1969, 1(5643): 531.

[9] 王家良. 臨床流行病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126.

[10] 《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81號)[EB/OL].[2011-05-04]. http:///mohzcfgs/pgz/201105/51770.shtml.

[11] Tubert-Bitter P, Begaud B, Moride Y, et al. Sample size calculations for single groups postmarketing cohort studies[J]. J Clin Epidemiol,1994,47:435.

[12] Wu Y Te, Makuch R W. Detecting rare adverse events in post-marketing studies: sample size considerations[J]. Drug Inform J,2006(40):87.

[13] 任德全, 張伯禮, 翁維良. 中藥注射劑臨床應用指南[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

[14] Sampson H A, Muoz-Furlong A, Campbell R L, et al. Second symposium on the definition and management of anaphylaxis: summary report——second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food allergy and anaphylaxis network symposium[J].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6,117(2):391.

[15] 戴自英, 陳灝珠, 林果為. 實用內科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9.

[16] 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 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 declaration of helsinki: ethical principles for medical research involving human subjects[J]. 中國結合醫學雜志:英文版, 2001(3):10.

[17] 卜擎燕,熊寧寧,吳靜.人體生物醫學研究國際道德指南[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3,8(1):107.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tensive hospital safety monitoring of

post-marketing Chinese medicine(draft version for comments)

XIE Yan-ming1, LIAO Xing1*, ZHAO Yu-bin1,2, LI Ming-quan1,3, ZHANG Yun-ling4, MA Rong5, XIAN Shao-xiang6,

LIU Jian7, LI Su-yun8, WEN Ze-huai9, YANG Zhong-qi6, ZOU Jian-dong10, SUN Hong-sheng11,

HE Yan12, LI Xue-lin8, JIANG Jun-jie1, WANG Zhi-fei1, LI Yuan-yuan1, WANG Lian-xin1, CHANG Yan-peng1,

YANG Wei1, ZHANG Wen1

(1. Institute of Basic Clinical 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2.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Shijiazhuang Affiliated to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51, China;

3.The Affiliated Hospital to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130021, China;

4. Dongfang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78, China;

5.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6.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405, China;

7.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fei 230031, China;

8.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450000, China;

9.Guangzho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120, China;

10.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9, China;

11.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011, China;

12.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0072, China)

[Abstract] It is of vital significance to conduct active 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of Chinese medicine, as an active response to laws, rules and guidelines issued by the 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The standards for technological specifications based on expert consensus have been drafted. These will provide technological support in evaluating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s) or adverse drug events (ADEs). The technolog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focus on two surveillance designs; one is a large sample registry study to explore general population ADR/ADE characteristics, the other is 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 and mechanisms of ADRs.

第4篇

【關鍵詞】 高校會計制度; 變動內容; 平穩過渡

現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試行)》于1998年頒布,該制度的實施,將高等學校原采用的“資金收付記賬法”統一規范為“借貸記賬法”,高校的會計報表也從“資金平衡表”關系統一為“資產負債表”關系,這些改革對規范高校的會計核算、完善高校的預算管理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然而現行制度頒布至今已有12年,高等學校在辦學理念、辦學體制、經費來源、資產管理等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行制度已經明顯滯后,無法滿足高校財務環境變化的需求,為此,財政部會計司對現行制度進行了全面修訂,于2009年8月12日印發了新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新制度),并擬定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此次改革的目的是:規范高等學校的會計行為,促進高校加強預算管理、財務管理、資產管理和績效評價。征求意見稿的變化總體上可歸納為六個方面:改“收付實現制”為“權責發生制基礎”;增加與公共財政改革相關的核算內容;對高校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將基建會計納入“大賬”核算;對收入支出類會計科目的設置進行重新調整和分類;補充財務報表包括的內容,完善報表體系。

一、征求意見稿變動的主要內容

通過對新舊制度的比較,將征求意見稿變化的主要內容歸納如下。

(一)引入權責發生制基礎

新制度在總說明(三)中明確規定:高等學校會計采用權責發生制基礎,改變了原來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會計核算方式。這是新制度中的一項重大改變。高校的經濟活動正逐步向企業靠攏,權責發生制基礎能更準確地反映高校的資產、負債狀況及償債能力,有利于高校進行辦學成本的核算,提高辦學效率、防范財務風險。

(二)增加與公共財政改革相關的核算內容

新制度中增加了與國庫集中收付、政府收支分類、國有資產管理等公共財政改革相關的核算內容,增加了“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財政應返還額度”等賬戶,提高了資金的透明度,信息使用者能直接明了地掌握高校經費的使用及結余情況,確保了資金的使用安全。

(三)高校資產計提折舊

長期以來高校固定資產以原值反映不計提折舊,導致了國有資產信息失真,助長了高校資產的浪費和重復投入等現象。為滿足資產管理需要,新制度中明確規定高等學校應當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分攤固定資產的成本。這將有利于真實反映高校資產價值、合理確定高等教育成本,促進高校固定資產的合理使用。

(四)將基建會計納入“大賬”核算

高校會計核算的對象應包括教學科研和基本建設在內的一切經濟活動,但長期以來,高校的財務會計與基建會計實行分開核算,實質上形成了兩個會計主體、兩套賬,無法反映高校的整體經濟活動及真實的財務情況。新制度中增加了“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兩個一級核算科目,將基建會計納入了“大賬”核算。這將有利于全面、真實反映高校的財務狀況,避免高校因負債狀況不實而盲目擴大投資,同時也為金融機構評價高校的財務狀況提供了數據支撐。

(五)對收入支出類科目重新調整和分類

公共財政改革、高校經費來源及支出項目的日益多元化,使原來的收入支出類會計科目的設置無法滿足新的核算要求,因此新制度對收入支出類科目進行了重新調整和分類。將收入類科目劃分為:財政補助、政府補助、教育事業收入、科研事業收入、其他收入等大類,對教育事業收入再進一步細分為:學費收入、住宿費收入、考試費收入、培訓費收入等;費用類科目則重新按:教育費用、科研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其他費用等大類劃分。收入支出科目的重新調整分類,有利于財會人員準確把握高校的各項收支核算,高校的收入支出更為清晰明了,信息使用者也能更好地了解高校資金的來源變動。

(六)會計報表的變化

基于權責發生制基礎的引入,新制度對會計報表的種類、內容、編制基礎、編制要求等進行了重新規范。現行制度的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和支出明細表,主要反映高校的財務狀況和收支情況,只能起到統計財務數據的作用。征求意見稿規定:高等學校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現金流量表、財政撥款收支表、基建投資表以及有關附表,綜合反映高等學校的財務狀況、收入費用、現金流量及財政撥款收支情況等會計信息,并重新設計表中項目構成、改進報表格式,完善了報表體系。新制度擴展了會計報表的信息含量,彌補了現行制度報表反映的內容及報表體系不完整、會計信息失真的缺陷。

二、征求意見稿對高校財務工作產生的影響

征求意見稿的出臺,必定會對高校的日常核算、籌資融資及預算工作等諸多方面產生影響。

(一)對高校日常核算工作的影響

征求意見稿的變化必將加大會計核算人員的日常核算工作難度。

1.權責發生制基礎引入,要求會計人員改變傳統固化的收付實現制核算觀念,潛心研究在權責發生制下應如何正確確認各期產生的債權、債務、收入、支出的問題。

2.如何將基建賬合并到“大賬”上,這是將基建會計納入“大賬”核算的一個難點問題,也是合并建賬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3.將基建會計、后勤收支全部納入高校“大賬”,必將對會計核算機構的設置、財務管理體制等產生巨大影響。高校應如何設置核算機構、完善現有的管理體制,是急需探索和解決的問題。

4.基建會計、后勤收支納入高校“大賬”,使得高校會計主體的整體經濟情況清晰明了,會計信息量更為真實豐滿。但高校“大賬”的核算必將會增加入賬的難度,加大會計人員日常核算的工作量。

(二)對高校籌資融資工作產生的影響

1.現行制度中高校固定資產是以原值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的,征求意見稿要求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按凈值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高校的資產總額將會因折舊的計提而大大縮水,進而會使高校的資產負債率提高。有巨額貸款的高校將會因資產負債率過高而無法繼續獲取貸款。

2.權責發生制的引入,要求按應收、應付反映高校的債權債務,原來沒有入賬的各種應付工程款、設備款、材料款等等,將按規定作為債務在當期列支,使得高校的負債總額增加,資產負債率提高,從而加大高校的貸款難度。

(三)對高校預算工作產生的影響

1.權責發生制基礎、資產計提折舊,均要求以應收或應付的產生為標志來確認本期收入和費用,應收、應付的確認,增加了預算編制中的不確定性和預見性,加大了預算編制的難度。另外,基建賬并入“大賬”,基建收支的內容將納入預算的編制中,而學校的基建貸款、還款等數據又并非財務部門所能左右和控制的。因此,新制度的執行必將對預算編制體系產生影響,引發對部門預算的改革。

2.對收支科目的重新分類和調整,使高校的教學費用、學生事務費用、科研費用、管理費用等各項支出的核算脈絡清晰、簡潔,為高校進行各項教育成本的預算分析提供了方便,有力促進了高校的預算控制和預算管理作用的發揮。

三、完善《征求意見稿》的幾點建議

依據公共財政體制改革要求和高校現行實際情況,對征求意見稿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規范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對象和范圍

權責發生制基礎、計提資產折舊,要求資產使用形成的收入與其折舊費用配比,這意味著折舊費用必須有相應的收入來源進行補償。高等教育是公益事業,學費標準受到政府嚴格控制,高校固定資產無法按照市場規律進行經營并獲得直接的收益,其資金來源主要依靠財政撥款、學費收入及銀行貸款。學費收入屬政府非稅收入,納入部門預算管理,高校的財政撥款多采取定額加專項的模式,對財政性資金購置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尚未形成進行撥款補償的模式。目前高校利用各類資金購置的固定資產存量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即使按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也是一筆大的金額,必然涉及到補償資金的來源問題,否則就會導致本期盈余的虛虧。因此,必須考慮高校固定資產應如何計提折舊的問題,對高校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對象和范圍予以規范。

(二)補充、完善“并賬”的實施細則

新舊制度的會計科目,特別是凈資產類科目的變化較大,如何將原科目的余額過渡到新科目中;另外,基建賬如何并入“大賬”中,這些都是期初建賬不可回避的問題,直接關系到新制度能否平穩過渡、順利實施。征求意見稿實施的時間已進入倒計時,因此,財政部應盡早做出“并賬”的統一規范,做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三)進一步完善會計科目的設置

1.建議在“應收賬款”科目下增設“――學費(住宿費)”一級明細科目,專門核算因學生欠費而形成的債權。高等教育不屬于義務教育的范疇,學生欠費實際上構成了學校的一項債權資產。另外,應針對學生欠費不交的實際情況設置并計提壞賬準備,這樣既可以全面記錄學生的欠費情況,真實反映學校的資產狀況,也便于與有關管理部門進行核對,及時催繳學生欠費。

2.建議增設“土地購置費用”科目,反映高校用于購買土地所支付的資金。隨著高校的擴招,許多高校都為購買土地支付了大量的資金。這筆費用應如何反映,新舊制度均沒有明確規定。因此,建議增設“土地購置費用”科目,對購置土地費的費用進行單獨核算,并在財務報表中予以單獨列示,這樣既滿足管理者了解高校的負債結構,合理安排償債資金,又便于金融機構對高校財務狀況進行合理評價。

3.建議在“財政補助收入”科目下增設“――基建撥款”一級明細科目。基建撥款是高校財政補助收入的一項重要內容,其款項具有專款專用的性質,需單獨核算和反映。因此,建議增設“基建撥款”一級明細科目,將其作為“財政補助收入”的二級科目,與教育經費撥款、科研經費撥款等明細科目并列。

(四)建議建立財務報告公開披露制度和外部審計制度

隨著高校籌措辦學資金渠道的增多,與高校合作辦學的單位日趨增多,高校財務信息的需求者已趨于多元化,但他們卻不能從公開的渠道獲得所需要的財務信息。因此有必要對高校的財務信息披露和審計制度進行補充和完善,即建立財務報告公開披露制度和外部審計制度,重點披露學校的資產、負債、資金的使用情況及高校負債的組成結構、負債利息償還及解決辦法等相關情況。這將有利于報表使用者了解高校的財務狀況,為其進行科學決策提供參考。

四、新舊制度平穩過渡的對策

《征求意見稿》定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新制度的實施進入了倒計時。此次修訂的《征求意見稿》改動幅度大、涉及范圍廣、影響程度深,為確保新舊制度平穩過渡,高校應積極應對,充分做好相關準備工作,以確保新制度得以順利實施。

一是積極組織進行相關業務培訓,幫助會計人員盡快實現從“收付實現制”向“權責發生制”思維模式的轉變,以適應核算工作的新需要。

二是對學院固定資產進行全面清查和核對,為準確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做好準備。

三是做好各項基建賬務的清理核對工作,及時清理往來賬務,及時辦理做好竣工資產的移交手續,為基建賬并入“大賬”做好相關準備。

四是做好費用歸類的基礎工作,將學院發生的各種耗費按新的分類的口徑(教育、科研、管理、財務、其他)重新進行歸集、計算和分配,為新舊科目的“并賬”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教育部.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第二次征求意見稿)[S]. 2010.

[2] 張甫香.關于《高校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的理解與建議[J].教育財會研究,2009(6).

[3] 朱鴻眉.高校事業會計與基建會計一體化問題的探討[J].教育財會研究,2008(1).

第5篇

序言

國際評估準則理事會(IVSC)是致力于公眾利益的獨立的、非營利性的私人部門組織。國際評估準則理事會(IVSC)的目標是通過為接受過適當專業培訓、遵守職業道德的評估專業人士提供可信評估意見制定合理的框架,建立公眾對評估程序的信心和信任。

國際評估準則理事會(IVSC)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目標:

?制定和維護國際評估準則(IVS)

?為專業評估師提供技術指導

?促進全球評估行業和職業道德實踐的發展

受托人通常應用公允意見來幫助進行商業判斷和日常管理,從而充分應用組織機構的資源,并促進實現可能的交易。許多公允意見基于評估分析。國際評估準則理事會(IVSC)認為,促進對公允意見目標的理解和確認,提供公允意見的最佳實踐原則,有助于實現公眾利益。

國際評估準則理事會(IVSC)意識到,一些國家的證券監管機構制定了相關管理規定,包括何時需要出具公允意見,誰委托,誰提供,以及公允意見應該包含的內容。本操作指引旨在幫助尚不存在相關規定或有類似規定但尚未涵蓋本指引所包含內容的地方應用。

內容

段落 頁碼

簡介 1-2 4

何為公允意見? 3-4 3

何時需要公允意見? 5 4

公允意見的目的 6-9 4

職業道德注意事項 10-18 5

工作范圍 19-21 7

調查范圍 22-27 8

公允意見書的內容 28-32 9

簡介

1.本操作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描述了公允意見的性質并規定了提供公允意見時所需的操作程序。

2.公允意見(FO)幫助委托關系中的受托人(例如公司董事,理事或者基金經理,他們為了個人利益或者他人利益必須采取行動,從而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從財務角度判斷擬進行的交易是否符合委托人的權益。受托人對委托人擁有注意義務。

何為公允意見?

3.公允意見是公允意見提供者從財務的角度就一項擬進行交易中擬收取或支付的報酬的公允性向委托方出具的意見。公允意見的提供要考慮擬進行交易中與擬收取或支付報酬相關的交易條件,包括對放棄和獲得利益的價值進行比較。

4.省略 或者以信件的形式寄到IVSC.41,Moorgate,London EC2R 6PP.United Kingdom.。除非您有保密的要求,您的意見將會公示于眾。

本征求意見稿的副本將會提交給國際評估準則理事會,以供個人或組織使用,嚴禁私自出售或傳播,引用此征求意見稿時必須標明國際評估準則理事會的版權或列明國際評估準則理事會的地址。此外,沒有得到國際評估準則理事會的允許,嚴禁翻譯、轉載或以其它任何形式(未知或已知方式),包括影印和復制,應用到任何信息存儲和檢索系統中。出版和版權事宜,請聯系IVSC.41.Moorgate.London EC2R 6PP.省略.省略。

反饋意見應注意的事項:

1.應以信函格式反饋意見,在信件抬頭標明組織名稱。除非要求匿名,否則所有收到的意見將會在國際評估準則理事會(IVSC)網站上公布。

2.不要提交直接在征求意見稿上修訂編輯的版本。

3.所提交反饋意見的文檔格式最好是未經上鎖的PDF格式,以便進行提取分析。在國際評估準則理事會(IVSC)網站公布之前,所有文件都會保密。

二、針對反饋意見者的問題

國際評估準則理事會(IVSC)專業委員會希望您能對下列問題做出答復。并不是所有問題都需要回答,但為方便對收到的答復進行分析,請使用本問卷中的問題號碼標明所回答問題的題號。也歡迎您對征求意見稿的任何方面做出進一步的評論。

1.專業委員會認識到,許多司法管轄區內的法律或法規規定了何時需要公允意見,誰有資格出具公允意見以及公允意見必須包含的內容。正如該指引序言中指出的那樣,該指引用于沒有同樣法定要求的地方,或者作為法定要求未涉及方面的補充。一些司法管轄區可能有多于該指引的規定和要求,專業委員會愿意了解該指引與已知國家監管要求的沖突或矛盾之處。

該征求意見稿中是否與您所在執業內的監管要求有相抵觸之處?如果有,請對相抵觸的部分以及相關法規的規定提供簡單描述。

2.委員會考慮是否應該區分不同版本的公允意見報告,即向委托方提供的綜合、詳細的報告(有時也被稱為“董事會簡報”或“董事會陳述”)和用于公開披露的縮減版報告。通常的做法是提供一個結論性摘要,供公開披露或提供給各利益相關方。不同格式的報告之間并不存在明確的區別,它們都是相同服務的一部分。

您是否同意這個結論呢?如果不同意,您認為該征求意見稿中提交給委托方或公開披露的版本應該有什么區別?

3.征求意見稿的第3、4段描述了什么是公允和不公允的意見。

a)這些描述是否與你所在執業區域提供的公允意見相一致?

b)你是否認為國際評估準則理事會(IVSC)的該指引嘗試定義公允意見的性質,會對使用者乃至公共利益起到幫助?

4.委員會決定,該指引應僅對以下事項提供指導:如何確保獨立性和客觀性;確定工作范圍時應當考慮哪些因素;執行公允意見業務應當關注哪些業務條件;標準公允意見書中應包含哪些要素。委員會認為,將指引擴展到用于表明擬議交易是否公平的相關事項中,例如擬議交易的性質、范圍和時間等,在國際背景下是不切實際的,并且在某些情況下會被理解為限制了意見提供者的個人判斷。

你是否同意委員會關于排除該指引被用于作為能夠決定一項擬議交易是否公平的標準的決定?如果不同意,請注明你認為能被有效使用的附加指引的類型。

5.委員會認為,公允意見提供者的完全獨立性對提供客觀公正的意見非常重要。這些標準適用于所有評估相關服務和2011年國際評估準則理事會(IVSC)的專業評估師職業道德守則中包含的專業評估師如何認定其獨立性受到威脅、以及如何避免或緩解這些威脅的討論和指引。本指引的第10-18段以一些具體的例子,在對公允意見提供者的威脅方面對專業評估師職業道德守則進行了補充。

你是否認為該指引和專業評估師職業道德守則能夠完全涵蓋個人或機構接受提供公允意見的業務時,其獨立性和公正性所受到的威脅?如果不是,請指出其他你認為應該指出的威脅或該征求意見稿中你認為需要修改或刪除的威脅。

6.任何評估業務中的范圍和術語應與國際評估準則(IVS)101工作范圍中所列保持一致,這些要求適用于公允意見中所包含的評估建議。征求意見稿中的第19到21段指出了國際評估準則(IVS)之外又附加的一些需要在提供公允意見時的范圍和術語保持一致的具體事項。

通過閱讀國際評估準則(IVS)101和指引,您認為該征求意見稿是否充分確定了提供公允意見工作范圍和術語應考慮的主要事項? 如果您覺得有需要附加的項目,請明確指出來。

7.當公允意見中包含評估意見時,應使用國際評估準則(IVS)103中的原則。本征求意見稿中的第28到32段探討了在決定公允意見內容時應考慮的原則,并列舉了標準公允意見書所應包含的推薦事項 。

您認為所列舉的推薦事項a)有幫助和b)全面嗎?您覺得有需要剔除的事項或者需要添加的事項嗎?

8.第31段包含公允意見中應有的一些約束和限制性的建議。

您認為這些約束和限制在您所執業的轄區內是a)合理的和b)適用的嗎?您覺得有必要添加其它約束和限制性的建議嗎?

9.本操作指引旨在對公允意見的提供者和依賴于公允意見者提供幫助 。

您覺得有需要添加的其它事項,從而最好地實現以上目標嗎?

第6篇

時間:2014-11-04 來源:武功鎮

為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結合審判實踐,就人民法院審理因公司機關會議決議無效和撤銷糾紛、股東知情權糾紛、有限責任公司新增資本認購糾紛、股份公司發行新股糾紛、利潤分配請求權糾紛、股權轉讓糾紛、股東代表訴訟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作如下規定。

一、公司機關會議決議無效和撤銷糾紛

第一條(無效之訴的原告)與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內容有利害關系的公司股東、董事、監事、公司職員,可以請求確認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無效。

第二條(撤銷之訴的原告股東身份)提起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撤銷之訴的原告,應在會議決議形成并至起訴時持續具有公司股東身份。

原告起訴時應提交公司股東名冊、公司登記機關登記、公司發行的記名股票及無記名股票,或者在證券交易場所開立的證券賬戶,證明其股東身份。

原告提交其他書面文 件證明其股東身份且公司予以認可的,人民法院應允許其以股東身份起訴。

公司有證據證明原告已經不具有公司股東身份的,人民法院應裁定駁回起訴。

第三條(無效和撤銷之訴當事人的訴訟地位)原告起訴請求確認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無效或者請求撤銷上述會議決議案件,應當列公司為被告,對決議涉及的相對利害關系人,可以列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

公司其他股東以與原告相同理由請求參加訴訟的,應當列為共同原告。但申請參加撤銷上述會議決議案件的公司其他股東,提交申請的時間不符合公司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或者未持續具有公司股東身份的,人民法院應不予準許。

第四條(表見決議、決議不存在的處理)原告起訴請求認定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無效或者撤銷案件,原告主張事由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認定相關決議文件無效或者偽造的相關內容無效:

(一)決議內容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

(二)公司未召集會議或者召集了會議但未進行表決或者表決人數未達到法定多數即形成了決議文件;

(三)公司雖然召集了會議,但會議決議與會議記錄不符,且公司不能證明會議記錄內容存在錯誤;

(四)會議決議的股東或者董事簽名系偽造或者其他偽造會議或會議決議的情形。

第五條(未受通知股東權利之行使)原告股東以未收到開會通知而對會議的召開不知情為由起訴請求認定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無效或者請求撤銷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公司未履行通知義務召集的股東會、股東大會形成的決議,人民法院應認定無效;公司雖未履行通知義務,但原告股東參加了會議或者參加了投票表決,原告起訴時間符合公司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人民法院應判決撤銷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

公司有證據證明已經向原告股東履行了通知義務,且通知方法符合法律及股東與公司事先約定的,人民法院應裁定駁回起訴;

公司向原告股東履行了通知義務,但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存在其他無效情形或者符合可撤銷條件的,人民法院應認定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無效或者撤銷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

第六條(事后以行為或者意思表示同意決議)原告起訴請求撤銷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案件,公司有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一)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形成決議后,原告股東又作出明確的意思表示,同意相關會議決議內容;

(二)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形成決議后,原告股東又有明確的自主行為,接受了相關會議決議內容;

(三)公司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又形成了新的決議,變更了原告起訴涉及的相關內容;

(四)原告股東的起訴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條(中止執行決議與擔保)人民法院審理確認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無效或者撤銷上述決議案件,原告可以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被告或者第三人中止執行決議涉及的相關內容,被告或者第三人有權要求原告提供相應擔保。

人民法院經審查確認原告中止執行會議決議的理由成立時,應通知被告或者第三人公司中止執行相關決議;被告或者第三人請求原告就此提供相應擔保,但原告不能提供的,人民法院應通知駁回原告申請。

第八條(擔保費用的處理)人民法院審理確認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無效或者撤銷上述決議案件時,公司請求原告提供擔保并主張賠償的,應提供相應證據。

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駁回起訴或者判決駁回訴訟請求,且公司因無效或者撤銷之訴形成財產損失的,人民法院可同時判決原告或擔保人在擔保的范圍內予以賠償。

第九條(判決的溯及力)人民法院判決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無效或者撤銷上述決議時,該決議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但公司依據該決議設立的對外法律關系,不當然失去法律效力。

當事人因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設立的其他法律關系發生爭議時,可以請求與決議無效或者撤銷之訴案件合并審理,也可以另行提起訴訟。

二、關于股東知情權糾紛

第十條(行使知情權應具備股東身份)原告起訴請求查閱其具有公司股東身份之前或者之后的公司檔案材料的,人民法院應予以受理。

原告起訴時應當依照本規定第二條提供證據證明其股東身份,公司有證據證明原告起訴時或者在訴訟中已經不具有公司股東身份的,人民法院應駁回起訴。 第十一條(查閱原始憑證)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起訴請求查閱公司會計帳簿及與之相關的原始憑證等會計資料,公司不能提供證據證明股東查閱目的不正當的,人民法院應裁定由公司提供給股東查閱。

第十二條(是否允許查閱的裁定,不得上訴)股東起訴請求查閱公司檔案材料范圍符合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及本規定的,人民法院應裁定在確定的時間、在公司住所地或者原告股東與公司另行協商確定的地點由公司提供有關檔案材料供股東查閱。

股東請求查閱范圍不符合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及本規定的,人民法院應裁定駁回起訴。

對本條第一款、第二款中的裁定,當事人不得提起上訴。

第十三條(委托查閱的處理)人民法院審理股東知情權糾紛案件,股東請求委托他人查閱公司有關檔案材料的,應說明理由并征得公司同意。

公司不同意股東委托的他人查閱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司或者股東的申請指定專業人員查閱,專業人員查閱后向股東出具查閱報告。

股東拒絕人民法院指定的,人民法院應通知駁回股東委托他人查閱的申請。 人民法院指定他人查閱產生的委托費用,由股東負擔,股東應在指定人開始工作之前與其協商確定具體數額及支付方法。

第十四條(行使知情權的義務-承擔合理費用)股東應承擔查閱或者復制公司相關檔案材料發生的合理費用,股東拒絕承擔相關費用的,人民法院應駁回起訴。

第十五條(行使知情權的義務-保守商業秘密)公司以股東行使知情權后泄漏公司商業秘密、給公司造成損失為由起訴股東請求賠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公司訴訟請求成立的,人民法院應判令股東承擔賠償責任。

第十六條(檔案材料不健全的處理)公司未依法或者公司章程規定建立相關檔案材料、公司建立的相關檔案材料虛假或者丟失,股東起訴請求公司依法或者公司章程之規定重新建立并提供給股東查閱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公司具備依法或者公司章程之規定建立相關檔案材料條件的,人民法院應裁定公司在一定期限內建立相關的檔案材料,并在公司住所地或者雙方另行協商確定的地點提供給股東查閱。

公司不具備依法或者公司章程之規定建立相關檔案材料條件,股東主張公司相關人員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應另行提起訴訟。

三、關于有限責任公司新增資本認購產生糾紛、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新股產生糾紛

第十六條(起訴、受理、當事人訴訟地位)股東或者公司以外的他人起訴請求認購公司新增資本、確認其為公司股東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請求認購公司新增資本糾紛案件,應當列公司為被告。

第十七條(認購新增資本的實質要件)原告起訴認購公司新增資本符合下列條件的,人民法院應判令公司向公司登記機關辦理相應的變更登記,確認原告享有公司股權:

(一)公司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關于增加公司注冊資本的決議合法有效;

(二)公司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新增資本總額已經全部安排認繳;

(三)新增資本已經向公司繳納并經依法設立的驗資機構驗資;

(四)有限責任公司原告股東主張認繳的份額符合公司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

(五)公司為原告頒發的認股書、繳款憑證或者與原告簽訂的認購合同真實、合法、有效;

(六)股份有限公司增加注冊資本依法需要報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準的,已經核準。

第十八條(在訴訟中驗資)原告起訴符合前條第(一)、(二)、(四)、(五)、

(六)項規定的條件,但公司拒絕接收約定的出資或者接收出資后未安排驗資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原告的申請,安排接收出資并委托驗資機構驗資。驗資機構出具驗資證明的,人民法院應判令公司接收出資并按原告認繳的出資比例辦理相應的公司變更登記手續。

第十九條(拖延辦理行政監管手續的處理)原告起訴認購股份有限公司新增資本符合本規定第十八條第(一)(二)(三)(五)項的規定,但公

司增加注冊資本依法應報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準,而公司拒絕或者故意拖延辦理相關手續的,人民法院可以判令公司在一定期限內依法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提出增加注冊資本的申請,并在獲得核準后向公司登記機關辦理相應的公司變更登記手續。

人民法院判令股份有限公司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提出增加注冊資本申請的,在未獲得核準之前,該判決書不得作為公司登記機關變更注冊資本登記的依據。

第二十條(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轉讓優先認繳權)有限責任公司新增股本時,股東經股東會同意將將其按照實繳出資比例確定的認繳份額轉由公司股東以外的人認繳,其他股東主張優先認繳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四、關于利潤分配請求權糾紛

第二十一條(當事人和舉證責任)原告請求分配公司利潤糾紛案件,應當列公司為被告。他人以相同理由請求參加訴訟的,應當列為共同原告;公司其他股東不同意分配利潤的,可以第三人身份參加訴訟。

第二十二條(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分配方案)股東請求分配利潤的,應提交載明具體分配方案的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合法有效的,人民法院應判令公司在一定期限內根據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確定的數額向公司股東支付紅利。

公司抗辯主張沒有稅后利潤可供分配的,應當提供證據證明。公司主張成立的,應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第二十三條(有限責任公司章程規定具體分配方案)有限責任公司雖未召開股東會,但公司章程明確規定了具體分配方案,且公司符合法律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分配利潤條件,股東起訴請求公司依照公司章程向股東分配紅利的,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

第二十四條(小股東受壓榨時的利潤分配請求權)有限責任公司小股東請求分配利潤并提供證據證明公司有盈利但長期不分配,且大股東利用其控制地位,濫用多數表決權,壓榨小股東利益的,人民法院應判決公司依照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分配利潤。

第二十五條(未參加訴訟股東申請強制執行的權利)人民法院審理股東與公司之間利潤分配糾紛案件的判決、裁定,對未參加訴訟的股東同樣發生法律效力。 人民法院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后,未參加訴訟的股東以相同理由又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不予受理;

人民法院作出公司分配利潤的判決后,依法或者公司章程規定屬于判決涉及參加分配范圍的股東,無論是否參加訴訟,均有權持人民法院生效判決申請強制執行。

五、股權轉讓糾紛

第二十六條(對外轉讓股權糾紛當事人地位)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起訴請求購買其他股東擬對外轉讓的股權糾紛案件,應列轉讓股東、受讓人為被告,公司為第三人。

第二十七條(轉讓通知)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轉讓股權之前雖然通知了公司其他股東,但未將受讓人的有關情況、擬轉讓股權的數量、價格及履行方式等股權轉讓合同的主要內容全部告知公司其他股東的,人民法院應認定其未履行公司法第七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義務。

第二十八條(不同意轉讓股權價格的確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不同意的股東購買該轉讓股權因價格問題與轉讓股東發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委托中介機構以公司凈資產為基礎評估確定股權價格。

第二十九條(未通知的后果)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轉讓股權之前未依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規定書面通知其他股東,或者書面通知內容不符合本規定或與實際轉讓條件不符的,公司其他股東起訴主張依照評估確定的價格或者受讓方實際購買的同等條件購買股權,且其主張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特殊約定的,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

原告起訴符合前款規定條件,但受讓人在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股權變更登記時間已經超過一(或兩)年的,人民法院應駁回原告起訴(或駁回訴訟請求)。 第三十條(履約擔保)人民法院審理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請求購買其他股東擬對外轉讓的股權糾紛案件,被告要求原告提供財產擔保的,人民法院應予以準許。擔保的具體數額相當于轉讓股東與受讓人簽訂的股權轉讓合同價款或者受讓人已經實際支付的股權轉讓款數額。

原告不能提供的,人民法院應駁回原告起訴。

第三十一條(執行程序中的優先購買權)人民法院在強制執行程序中決定以拍賣方式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變價時,應當委托中介機構評估確定股權價值并通知公司及公司其他股東;公司或者公司其他股東不同意以拍賣方式變價的,應當以評估價格購買該股權。

公司其他股東在人民法院規定的期限內不予購買的,人民法院應當以拍賣方式對股權變價。拍賣股權時,應當通知公司和公司其他股東參加。拍賣成交后,公司其他股東不得主張以成交價格行使優先購買權。

第三十二條(公司購買股權后的處理)公司依據前條第一款規定購買股權后,應當參照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三條的規定作減資注銷或者轉讓等方式安排股權。 第三十三條(股份有限公司特殊股東轉讓股份的效力)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經認購發行股份的股東、股份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轉讓股份違反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的,公司及與股份轉讓有利害關系的他人,有權提起訴訟,請求確認上述人員與受讓人簽訂的股權轉讓無效或者部分股

份轉讓無效。

人民法院審理前款糾紛案件,雖然簽訂股權轉讓合同時存在違反公司法規定的情形,但在訴訟中公司法限制股東轉讓股份的時間已經屆滿或者轉讓股東的情況發生變化導致公司法限制股權轉讓的情形消滅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第三十四條(股份公司的股份收購)股份公司股東依據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三條之規定起訴請求公司收購股份符合下列條件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一)原告股東在股東大會決議公司合并、分立時投反對票;

(二)在股東大會決議后60日內,原告股東向公司提交了收購股份的申請書;

(三)自股東大會決議之日起90日內,原告股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原告起訴不符合上述條件或者公司提供證據證明公司已經放棄實施合并或者分立的,人民法院應裁定不予受理。

第三十五條(股份收購價格)人民法院審理股東與公司因收購股份價格發生爭議的案件,應委托中介機構評估以公司凈資產為基礎評估確定股份價格。 第三十六條(上市公司股份轉讓的特殊規定)當事人因收購上市公司股份合同發生糾紛,依據證券法規定其收購股份行為應履行必要程序而當事人尚未履行的,人民法院應認定股份收購合同未生效,在訴訟終結前當事人依法履行必要程序的,可以認定股份收購協議發生法律效力。

第三十七條(證券公司股權轉讓的特殊規定)當事人因轉讓證券公司股份合同發生糾紛,因股東變更依法需要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當事人尚未履行批準手續的,人民法院應認定股權轉讓合同未生效,在訴訟終結前股權變更獲得批準的,可以認定股權轉讓合同發生法律效力。

第三十八條(顯名股東、高管侵權發生的善意取得)無處分權人將股權轉讓且受讓人在公司登記機關辦理了股權變更登記,原股東起訴主張返還股權的,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但受讓人取得股權符合下列條件的,人民法院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一)原股東未能提供證據證明受讓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轉讓人無權處分的事實;

(二)受讓人受讓股權時依據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規定盡到了充分的注意義務;

(三)受讓人已經支付了合理的對價;

原股東因他人善意取得其股權而受到的財產損失,可以另行提起訴訟,請求無處分權人或者公司及公司相關責任人員予以賠償。

第三十九條(公司或者公司其他股東請求追繳出資)當事人因股權轉讓合同發生糾紛,公司或者公司其他股東以擬轉讓股權的股東拖欠出資為由,主張以股權轉讓款補足出資并請求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將案件合并審理。

第四十條(受讓后發現出資未到位或者公司財務報表虛假,有重大誤解或者欺詐為由,請求解除合同)公司設立時的股東未足額出資、出資后又抽逃出資,或者被作為確定股權轉讓價格根據的公司財務報告等文件虛假,致使股權實際價值顯著低于轉讓價格,受讓人起訴請求撤銷股權轉讓合同的,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但受讓人在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股權變更登記時間超過一年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起訴。

第四十一條(出讓方請求解除合同)股權轉讓后在公司登記機關辦理了股權變更登記,受讓方未支付股權轉讓價款構成違約,出讓方起訴請求解除股權轉讓合同的,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

第四十二條(受讓方請求解除合同)股權轉讓合同簽訂后,因法律障礙或者客觀原因不能辦理變更登記,或者出讓方故意不協助履行相應批準手續致使股權無法辦理變更登記,除雙方有特殊約定外,受讓方起訴請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四十三條(股份滋生利益歸屬)股權轉讓合同解除后,出讓方起訴主張受讓方在返還股權時一并返還其持有該股份在公司所獲得的紅利、配送新股及因該股份而認購的新股等股東權益的,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

受讓方因前款股東權益支付對價的,可以同時請求出讓方予以補償。

第四十四條(利潤歸屬)股權轉讓合同生效后、公司變更股東名冊記載之前,出讓人以股東名義在公司獲得利潤分配、配送股份及新股認購等股東利益,受讓人主張出讓人返還的,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但雙方當事人關于上述權益的歸屬有特殊約定的,從其約定。

第四十五條(股權轉讓對公司的生效時間)受讓人依據股權轉讓合同向公司提出變更股東登記申請后,有權請求公司向其履行對股東的義務。公司

不予辦理變更登記或拒不向受讓人履行股東義務的,受讓人以股東名義提起訴訟,請求公司變更股權登記或向其履行股東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四十六條(股權存在爭議公司有權拒絕辦理登記)受讓人請求公司辦理股權變更登記糾紛案件,公司提供證據證明受讓人受讓股權存在爭議的,人民法院應裁定駁回原告起訴;公司不能提供證據證明的,人民法院應裁定公司辦理股權變更手續。

對前款中的人民法院裁定,當事人不得提起上訴。

第四十七條(國有股權轉讓問題)因轉讓國有股權發生糾紛的案件,轉讓的國有股權未履行批準手續或其他法定程序的,股權轉讓合同未生效,但在訴訟中辦理了相關手續或者履行了其他法定程序的,股權轉讓合同發生法律效力。 轉讓國有股權時未對股權價值進行評估的,人民法院應委托中介機構進行評估;合同約定的轉讓價格顯著低于評估價值的,以評估價值確定股權轉讓的價格。

六、關于股東代表訴訟

第四十八條(案件的地域管轄)股東代表訴訟案件,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四十九條(原告和被告)股東依據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條之規定提起的股東代表訴訟案件,主張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給公司造成損失應承擔賠償責任的,應列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為被告;主張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的,應列他人為被告;主張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與他人共同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的,應列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與他人為共同被告。

第五十條(公司訴訟地位)人民法院受理股東代表訴訟案件后,應通知公司以第三人身份參加訴訟。被告反訴的,應列公司為反訴被告,但公司的訴訟權利由原告股東行使。

公司以與股東代表訴訟相同事實和理由重新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不予受理。 第五十一條(參加訴訟的后果)人民法院審理股東代表訴訟糾紛案件,公司其他股東以與原告股東相同的事實和請求申請參加訴訟的,應予以準許。已經進行的訴訟程序,對參加訴訟的公司其他股東發生法律效力。

第五十二條(董事會、監事會、董事、監事提起訴訟的處理)公司董事會、監事會或者不設董事會、監事會的公司董事、監事依據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一款之規定提起訴訟的案件,董事會、監事會為原告的,應提交公司董事會或者監事會決議及董事會或者監事會為公司現任組織機構的書面證明材料;董事、監事為原告的,應提交公司任命其為董事、監事的書面證明材料和個人身份證明。 董事會或者監事會參加訴訟的,應由董事長或者監事會主席或者其授權的董事、監事代表董事會行使訴訟權利。

第五十三條(訴訟費用擔保)人民法院審理股東代表訴訟案件,公司董事、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在答辯期間內提供證據證明原告可能存在惡意訴訟情形,并請求原告提供訴訟費用擔保并予以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

訴訟費用擔保的具體數額應相當于被告董事、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參加訴訟可能發生的合理費用。

人民法院判決原告股東敗訴的,應同時判決原告提供的訴訟費用擔保向被告董事、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支付。

第五十四條(訴訟中的調解)人民法院審理股東代表訴訟案件,當事人達成的調解協議,應經公司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通過或者經全體股東同意。 第五十五條(勝訴利益處置)原告提起的股東代表訴訟,其訴訟請求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判令被告直接向公司承擔民事責任,并可依據原告股東的請求,判令公司對于原告參加訴訟支付的合理費用予以補償。

第7篇

一、修訂的主要原則

按照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堅持發展與管理并重,堅持從實際出發,切實服務于互聯網執法實踐,修訂工作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1、堅持管理與發展相協調。鼓勵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開展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質、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服務。管理重在維護國家安全、公共利益和公民個人的合法權益,重在加強基礎管理,解決多年來發展、管理工作實踐中的突出問題;同時,努力使新的管理措施能夠促進互聯網的健康發展與合理應用。

2、著力明確相關主體權責關系。著力明確互聯網信息服務活動相關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者、政府管理部門及用戶等主體的權利、義務和責任。鼓勵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開展行業自律活動,鼓勵公眾監督互聯網信息服務。

3、增強前瞻性和包容性。盡可能對相關內容作原則性規定,避免因具體概念而制約法規的適用性,為互聯網的未來發展和管理預留空間。

二、修訂的主要內容

征求意見稿共6章、40條。修訂的主要內容如下:

1、明確論壇、微博客等的許可審批。提供由互聯網用戶向公眾信息的服務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關系公民人身健康、財產安全,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規定,應當設定行政許可。據此,征求意見稿第十條對論壇、博客、微博客等服務的許可作出了規定。為增強法規的前瞻性,征求意見稿將上述服務形態概括為“提供由互聯網用戶向公眾信息的服務”。

2、完善辦網站準入條件。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屬于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關系公民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行業,需要服務提供者具備特定信譽、特定條件。為此,征求意見稿第七條對辦網站規定了統一的基本準入條件。

3、強化相關服務提供者的安全管理責任。借鑒國外互聯網管理的一些做法,征求意見稿從事前、事中、事后各環節明確規定了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者所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包括公共信息巡查、合法資質查驗、應急處置及具備安全防范措施等,以更好體現誰主辦、誰負責的精神,使權利和責任相統一。

4、強化相關服務提供者的記錄留存義務。為適應打擊網絡違法犯罪的需要,征求意見稿參照其他國家的有關規定,對現行辦法有關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的記錄留存期限作了調整,明確“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記錄所的信息和服務對象所的信息,并保存6個月”;“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者應當記錄日志信息,保存12個月,并為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依法查詢提供技術支持”。

5、對用戶用真實身份信息注冊作出規定。去年12月以來,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等5城市試點推行了微博客用戶用真實身份信息注冊工作,對打擊網上違法犯罪活動、凈化網絡環境、強化網民責任意識、推動誠信社會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征求意見稿第十五條規定,“提供由互聯網用戶向公眾信息服務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要求用戶用真實身份信息注冊”,明確了使用論壇、博客、微博客等互動服務的用戶用真實身份信息注冊的要求。

第8篇

一、《征求意見稿》中小企業認定條件

《征求意見稿》中明確,該準則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同時滿足下列三個條件的企業(即小企業):(1)不承擔社會公眾責任。本準則所稱承擔社會公眾責任,主要包括兩種情形:一是企業的股票或債券在市場上公開交易,如上市公司和發行企業債的非上市企業、準備上市的公司和準備發行企業債的非上市企業;二是受托持有和管理財務資源的金融機構或其他企業,如非上市金融機構、具有金融性質的基金等其他企業(或主體)。(2)經營規模較小。本準則所稱經營規模較小,指符合國務院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所規定的小企業標準或微型企業標準。(3)既不是企業集團內的母公司也不是子公司。企業集團內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均應當執行《企業會計準則》。

二、小企業認定條件的解讀

就小企業認定的三個標準(或者條件)來說,第一條“不承擔社會公眾責任”,這是國際通用的標準之一,美國中小企業管理局(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BA)、英國皇家委員會、歐盟委員會等對中小企業的認定中都有類似的表述。

第二條“經營規模較小”,這個標準引用了國家相關部門的規定,即“符合國務院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所規定的小企業標準或微型企業標準”,這主要是為了便于有關方面統一認定小企業的范圍,但是這里并沒有給出“經營規模較小”的具體判定標準,對于將來是否采用比如由工信部牽頭組織的中小企業的劃型標準沒有明確。可以通過分析目前我國采用的劃分“中小企業”的標準,來對新的“劃型標準”進行展望。根據原國家經貿委、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財政部、 國家統計局2003年出臺的《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通知》(國經貿中小企[2003]143號),對中小企業的判定主要根據企業職工人數、銷售額、資產總額等指標,并分為工業(包括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交通運輸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其中,工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2000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萬元以下,或資產總額為40000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300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萬元及以上,資產總額4000萬元及以上;其余為小型企業。可以看出其問題在于:一是沒有列出金融業、房地產業、電信業等服務型行業的中小企業劃分標準,這使得身處這些行業的企業往往無法判斷自己到底屬哪一類企業。二是排除了個人獨資及合伙形式設立的小企業。三是分別以從業人員數、銷售額、資產總額三項指標為劃分依據,但是這三個指標運用起來顯得過于復雜,在企業性質的判定實際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同一企業被劃入不同類型的情況。

第三條“既不是企業集團內的母公司也不是子公司”。因為與大中型企業不同,小企業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銀行、稅務、財政等,而不是投資人。因此,如果一個企業已經是母公司了,能夠控制其它企業,那么就需要編制合并報表,其股東就成為會計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對該企業從高要求,應該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如果一家企業是某家企業的子公司,一般而言,子公司的母公司往往執行《企業會計準則》,需要編制合并報表、統一會計政策,子公司也會要求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所以強調不是企業集團內的“母公司”或“子公司”。

三、小企業認定條件的完善

針對上述解讀,筆者認為可從以下方面進行完善:第一,應該把涵蓋的行業范圍擴大,把金融業、房地產業、電信業等行業都列入劃分標準。第二,劃分中小企業的三大指標(從業人員數、銷售額、資產總額),可以減少,譬如只采用從業人員數、銷售額。第三,對于非公司制的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在廣義上也屬于小企業的范疇,因此,只要符合小企業量化標準的,應不區分所有制及企業性質,都應納入本準則之小企業范圍。第四,可以考慮從小企業中劃出微型企業。

可以預期,未來納入《小企業會計準則》核算范圍的企業肯定都是“小企業”,今后也不會再有“中小企業”的提法,取而代之的將是“大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而前者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后者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

參考文獻:

[1]吳亞東:《中小企業成長環境研究與實證分析》,江蘇大學2009年碩士學位論文。

第9篇

關鍵詞:反家庭暴力法;主體;非婚同居

一、《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見稿)》主體范圍

《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見稿第二條第二款規定:“本法所稱家庭成員,包括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該征求意見稿的說明明確了“至于有戀愛、同居、前配偶等關系人員之間發生的暴力行為,與一般社會成員之間發生的暴力行為沒有實質區別,則由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等法律調整。”

對此,有人認為這符合我國國情,如果把非婚同居等情形納入法律,會對倫理及公序良俗產生負面影響;有人認為規定的范圍過窄,如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薛寧蘭則認為,“考慮到家庭暴力法與現行法律的銜接和公眾的接受程度,可以將同居關系、戀愛關系、伴侶關系,以及前配偶關系者也納入法律的保護范圍,具體做法是在法律中增設準用條款。”①

本文認為應把非婚同居家庭歸入《反家庭暴力法》,正如送審稿所說的“家庭暴力通常是指發生在私人生活或家庭內部,婚姻關系或同居關系中的一方對另一方所犯的虐待行為。”

二、非婚同居有別于單純的戀愛關系和曾經的家庭

(一)非婚同居的概念。狹義上的非婚同居是指法律沒有禁止,無配偶的同性或異性沒有進行結婚登記,自愿、穩定、長期、公開地生活在一起的行為。廣義上的非婚同居是指同性或異性雙方公開生活在一起的行為,包括未婚同居、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等。

這里所說的非婚同居是指狹義上的非婚同居,即無配偶雙方不辦理結婚登記,以自愿在一起共同生活為目的,持續性地公開共同生活的居住方式。

(二)非婚同居有別于單純的戀愛關系。非婚同居是以共同長久生活為目的、自愿、穩定、公開居住在一起的生活方式,具有不亞于夫妻關系的親密度, 在情感、經濟和性活動等方面與夫妻關系具有極大的類似性。而單純的戀愛關系并不存在這種類似于夫妻關系的特性。

首先,親密程度不同。非婚同居者之間具有單純戀愛關系所不能達到的親密關系,表現在心里、性、生育以及經濟支持和社會功能等各個方面。而單純的戀愛關系愛往往不涉及性、生育和經濟方面的問題,相互之間的依賴程度也不及非婚同居。

其次,控制與被控制的程度不同。由于非婚同居者之間存在特殊的親密關系,使他們很容易形成一種相對牢固的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從而更容易發生暴力行為。而單純的戀愛關系各自獨立、自由,很難形成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不易產生暴力行為。

(三)非婚同居有別于曾經的家庭。曾經的家庭包括曾經的婚姻家庭和曾經的非婚同居家庭,即前配偶和前非婚同居者。其實,他們之間的親密程度和控制與被控制關系已經隨著關系的解除而消失。盡管有人認為即便離婚或解除同居關系,二者之間曾經的關系依舊能夠牽絆彼此,但是這種牽絆只是基于曾經情感上的關系,而不是在經濟或家庭功能等方面的控制。

三、現代“家庭”應作擴大解釋

曾慶編的《法學大辭典》將家庭定義為“由婚姻、血緣或收養產生的一定范圍的親屬組成的生活共同體”②馬憶南將家庭定義為“是以婚姻、血緣和共同經濟為紐帶而形成的親屬團體和生活單位。”③這兩種解釋都認為家庭的基礎是“婚姻、血緣、收養等關系”。然而,家庭的概念不斷地發生變化,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家庭的形式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婚姻、血緣組合的形式,而出現了許多非婚同居家庭、同性結合家庭。

家庭是將其成員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社會組織,具有生育、性、感情、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功能。從功能和形式上看,同居和已婚家庭并無區別,雙方保持著親密關系和生活伴侶關系,提供情感慰藉、生理滿足、養育孩子等。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適齡青年非婚同居、老年人非婚同居都已然成為不爭的事實。據調查目前80后婚前同居的比例是45%,且該比例勢必會不斷上升。

四、國外以及我國臺灣、香港的立法例

目前,世界上有120多個國家已頒布反家庭暴力法律。美國是反家庭暴力立法的先行者之一,對反家庭暴力立法的適用主體相當寬泛。如1994年通過的《針對婦女暴力法》法案對家庭暴力作了原則性的規定“由配偶、原配偶、共同育有子女的人、以配偶身份正在同居或曾經同居的人、或者與配偶身份相當的人對另一方或者兒童實施的受家庭或家事法律所規定的暴力犯罪行為。”④英國的反家庭暴力立法的適用主體為配偶和親密伴侶。英國內務部對于家庭暴力是這樣定義的“如果你受到與你共同生活者的身體或性的侵害,或受到此類威脅,這就是家庭暴力”。⑤

臺灣《家庭暴力防治法》第3條規定:“本法所稱家庭成員,包括下列各員及其未成年子女:配偶或前配偶;現有或曾有事實上之夫妻關系、家長家屬或家屬間關系者。現為或曾為直系血親或直系姻親;現為或曾為四親等以內之旁系血親或旁系姻親。”這里的“事實上的夫妻”即是指同居關系。香港1986年頒布了《家庭暴力條例》,2008年和2009年進行了修訂,2010年更名為《家庭及同居關系暴力條例》。修訂擴大了主體適用范圍,納入了同居關系。

五、擴大至非婚同居家庭的必要性

第一,從非婚同居關系的特殊性出發,非婚同居關系雙方當事人之間的親密性質不亞于夫妻關系, 應當具有高于一般關系的法律地位。

第二,非婚同居間的暴力由于其行為的隱蔽性、多樣性致使它區別于普通人的暴力行為,僅依據治安管理法或刑法來調整,不能有效維護受害方,也不能有效預防和懲治施暴方,將會促使非婚同居家庭暴力現象的增長。

第三,隨著非婚同居家庭暴力的不斷增多,如果受害一方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法律的保護,將會引發各種惡性報復的犯罪事件,從而擾亂社會秩序,不利于社會和諧穩定。

第四,從世界立法趨勢出發,隨著非婚同居家庭暴力的普遍出現,將反家庭暴力立法的適用范圍擴大至親密伴侶之間已經成為一種發展趨勢,這既是人權保護的內在要求,也是國家法律對家庭暴力的高度重視。

結束語

現實社會生活中家庭暴力高頻發生,其中非婚同居家庭所發生的暴力比例不在婚姻家庭暴力比例之下,根據前文對非婚同居的特殊性質,現代家庭的擴大解釋、借鑒國內外相關立法例以及擴大現有主體的必要性進行闡述的基礎上,本文建議《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條第二款應當這樣規定:“本法所稱家庭成員,包括配偶、非婚同居者、父母、子女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作者單位:煙臺大學)

參考文獻:

[1] 楊鴻臺:《同居法律規制研究》著,中國書籍出版社,2011年4月。

[2] 蔣月:《婚姻家庭法前言導論》著,科學出版社,2001年5月。

[3] 楊大文、龍翼飛、夏吟蘭主編:《婚姻家庭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10月。

[4] 陳明俠、夏吟蘭、李明瞬、薛寧蘭主編:《家庭暴力法基礎性建構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8月。

[5] 黃列:《家庭暴力:從國際到國內的應對》,載《環球法律評論》2002年春季號。

注解:

① 來源于新浪網新聞中心:http://.cn/c/2014-11-27/022731208207.shtml。

② 曾慶編:《法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③ 馬憶南:《婚姻家庭繼承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第一版。

第10篇

教育的本身是教人育人的,首先先解決的是把學生教育成什么樣的人,即解決學生的“人”的問題;這才是問題的根本、教育的本質。解決學生的“人”的問題、人的全面發展問題,是解決“人”的什么問題?應該是兩個方面的問題,外在的問題和內在的問題。

外在的問題,就是身體的發展問題,包括身體發育、成長、健康、體能等。內在的問題,就是人性的發展問題,包括:各類知識的接受,這是第一個層面的問題;素質、能力、智慧的提升,這是第二個層面的問題;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等,這是第三個層面的問題。

三個層面的問題,綜合起來解決的是人的內在的全面發展的問題!對于受教育者來說,這是一個“學習是為什么、能不能為什么”的問題;對于教育者來說,這是一個“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對于政府來說,這是一個“如何認識、解決這一問題并如何引導、服務這一問題”的問題。總之,這是一個需要受教育者、教育者、國家政府各方面共同解決的問題!

公開征求意見稿中僅僅提到人的“全面發展”,而全面發展的內容、內涵是什么?這才是我們今天的教育亟待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由于這一問題根本就沒有提出來過,更不要說解決了,才引發了各種各樣的問題發生,而最大的問題是學生不知道是為什么而學習的,教師不知道是為什么而教育的,政府不知道是怎樣轉變服務職能的!

解決教育體制方面的問題、教育公平問題、教育結構問題、教育資源分配問題、教育投入問題、教師地位問題以及方方面面的問題;這些,基本上是需要國家政府統籌解決的問題。

如果黨風不正、政風不正、社會風氣不好,嚴重影響學生們形成良好的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效果如同教育行政部門一方面命令學校校長、教師布置學生如何說謊應付上級檢查,一方面責成學校教師要教育學生誠實一樣!但是,在這次《規劃綱要》中高度的重視這一問題,就有可能在相當一段時期內完善這一問題,隨著反腐倡廉工作力度的加大,社會風氣向好回歸,一種新的中國特色的能夠引領人類社會進步的良好的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體系,一定會在教育過程中形成,并對中華民族的復興和人類的和諧進步事業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公開征求意見稿的意義首先在于:她第一次把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納入了國家的總體規劃的軌道上來,有了長遠設計的思考,不論這設計的科學性、完善性怎么樣;她第一次把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納入了發揮全體國民集體智慧的的軌道上來,有了全體國民的民主參與,不論這參與的廣泛性、民主性怎么樣;她第一次把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納入了思想解放的軌道上來,去了一些意識形態的思考,不論這思考的現實性、長久性怎么樣。

第11篇

【關鍵詞】 高等學校; 會計制度; 意見; 固定資本金

2009年8月財政部會計司印發了《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對現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試行)》進行了全面修訂。一年來,業界專家學者對意見稿各抒己見,充分肯定了意見稿的可行性及所體現出的創新精神,同時也提出了進一步修改的意見和建議。但是,結合高校財會工作的實踐,筆者在品讀和模擬之后,感覺仍存在可商榷之處。

一、兩種會計不宜并入

(一)基建會計

意見稿中,設置“基建工程”及其明細科目核算基本建設所發生的實際支出;設置“基建撥款”及其明細科目核算高校收到的中央和地方財政的基本建設撥款等。總之,將基本建設會計納入“大會計”、將基本建設核算納入學校的“大賬”,這樣做也許能夠使高校的財務狀況“一覽無余”,但并不是唯一方法,共同的法人主體,完全可以通過編制合并報表的方式來實現。若依意見稿,將基本建設會計與教育事業會計合并,必然產生很明顯的不利于相關業務開展的方方面面。原因就在于:第一,基本建設會計適用的會計制度為財政部頒布的“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其核算基礎是完全的權責發生制。這與意見稿中提出的“修正的權責發生制”不相協調。第二,基本建設業務有其相對獨立性,不同于學校正常的教學科研等業務,其業務管理有其特殊性,要求財會部門配合的業務事項也與教學科研等事項不一樣,比如,存貨的管理與核算、應付賬款的管理與核算等。第三,基本建設會計報表往往需要向相關主管部門報送,而與事業費核算相混淆,不利于基建報表事務的辦理。

此外,高校會計制度的設計一般以日常的教育事業收支為中心,然而,近年來,大部分高校的基本建設任務仍然比較繁重,有些高校一年的投資完成額甚至比其當年的事業費預算收入總額還大。若二者合并,會計核算業務究竟以哪方面為主?

(二)后勤會計

意見稿中,設置“后勤收入”核算高校后勤部門提供后勤保障服務取得的各項收入;設置“后勤支出”核算高校后勤部門完成后勤保障任務發生的各項開支。將后勤收支核算納入學校的“大賬”、將后勤會計納入“大會計”。應當說,這樣做的目的同基建會計的并入是一樣的,但是,這對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深化將是“致命”的打擊。

資料顯示:“1998年到2008年,普通高校在校生由360萬人增加到2 150萬人,高校后勤保障條件不降反升,生均住宿面積由6.62平方米增加到9.17平方米,生均食堂面積由1.28平方米增加到1.33平方米。與改革前的運行模式相比,全國高校每年節約后勤經費數以百億元計”。回顧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歷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中,上述成果的取得緣于市場機制的成功引入,充分發揮了市場機制在后勤資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和后勤保障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業界的共識是建立“市場提供服務,學校自主選擇,政府宏觀調控,行業自律管理,職能部門監管”的新型后勤保障體系。在這一新體系的建立過程中,制度建設要與之相適應,而會計制度無疑是重要的方面。意見稿中統一管理后勤收入與支出的制度設計,有悖于改革之初衷:“在管理體制上,改革由學校直接管理、全包統管的模式,讓后勤與學校的行政管理分離,按照社會化大生產的原則融入社會第三產業中。”同時,《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也無法適應企業或準企業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

二、科目設置有待完善

(一)應增設“學生管理業務支出”科目

意見稿中,設置“教學支出”、“科研支出”、“其他業務支出”、“行政支出”和“后勤支出”科目以核算高校開展教學、科研和其他業務活動,以及后勤部門完成后勤保障任務所發生的各項支出。但是作為高校重要的學生管理業務,其支出信息卻沒有一級會計科目反映,這將嚴重地影響透明支出的質量,也降低相關會計信息的質量。

高校學生管理業務一般包括學生獎貸助事務、院(系、部)學生活動、就業指導、日常管理事務等。早在2005年,教育部、發改委、財政部《關于做好2005年高等學校收費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提出:高等學校每年必須從學費收入中提取10%的經費專款專用,通過各種方式資助貧困家庭學生,幫助貧困生解決實際問題,確保其不因家庭經濟困難影響入學或中止學業。若以2萬在校生、生均學費3 600元計算,一年的困難補助等支出就有720萬元。此外,學生的日常活動經費、社團活動費、就業指導費等都有不小的支出。從某高校已核準的預算數據看,這幾項費用預算生均就達96元,按2萬在校生計算,全年至少192萬元。因此,將“學生管理業務支出”作為一級科目來反映高校學生管理業務過程中所發生的支出信息十分必要。

(二)應增設“應收學宿費”科目

意見稿中,設置“應收賬款”科目核算高校因開展業務活動應收取的款項。同時,在使用說明中,隱含地指明了該科目核算的應收款業務范圍為:科研、后勤和其他。顯然,該科目并不核算應收的學宿費款項。

高等教育屬非義務教育,接受高等教育者應依標準繳足學費。一般來說,學生學籍確認之后,學生的繳費義務也就確定了。然而,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學生欠費的現象相當嚴重。同時,學生繳費義務的確認,與學生實際履行義務,往往存在時間上的間隔。因此,為了及時、準確地反映學校學宿費的收取與上繳情況,確保學校權益的安全完整,應設置“應收學宿費”一級科目,下設“學費”和“住宿費”二級明細科目,按年級進行核算。具體業務處理如下。

確認收入:當學籍確認后,按學費標準與相應的學生人數相乘之積,借記“應收學宿費――學費――XX”,貸記“應繳非稅收入”。

收到繳費:學生交費時,按實交金額,借記“銀行存款”或“現金”,貸記“應收學宿費――學費――XX”。

上繳收入:財務部門上交“應繳非稅收入”時,按上交金額,借記“應繳非稅收入”,貸記“銀行存款”。

減免事項:發生減免事項時,按實際減免金額,借記“學生管理業務支出”,貸記“應收學宿費――學費――XX”。同時,完整登記備查賬。年報前,應將本年內發生的減免事項匯總,上報核批,按核批金額,借記“應繳非稅收入”,貸記“財政返還教育收入”。

平時,在“應收學宿費――學費――XX”賬中,借方金額減去貸方金額,其差額就是學生欠費數。以科目余額的形式,顯示著欠費情況,有助于確保學校債權的安全與完整。

住宿費核算比照處理。學宿費通過“應收學宿費”科目核算,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第一,完全體現了權責發生制的基本精神。學生學籍確定后,借記“應收學宿費”,以確定學校的應收權益,確保了學校權益的及時反映;第二,強制性反映學校減免學宿費業務,完整地反映了高校的支出,也便于杜絕“跑、冒、滴、漏”現象的發生;第三,便于催收學生欠費。目前,相當多高校利用學費臺賬來催收學生欠款,學生欠費問題比較“虛幻”。通過“應收學宿費”科目來催收學費,使催收欠費更具說服力,更有扎實的數據基礎。

三、資產核算脫離實踐

(一)固定資產核算

意見稿中,設置“固定資產”科目核算固定資產的原價;設置“累計折舊”和“資產折耗”科目核算固定資產的折舊及其計提。同時,在增加固定資產時,平行記錄“預算支出”和“本期結余”科目。這種設計基本上了套用企業會計的核算方法。從會計核算為管理服務角度審視,這種處理方法,沒有突出固定資產在高校管理過程中的重要性,有可能助長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重錢輕物”、“重購輕管”以及管理混亂現象的深度發展。首先,企業管理固定資產的側重點在于加速資產周轉速度,提高企業盈利水平,防止閑置、浪費和毀損帶來的損失。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側重點是確保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提高利用效率。其次,意見稿中,將固定資產原值滾存于“累積盈余”中反映,不僅不能如實反映事業費使用過程的節約與浪費情況,而且也使固定資產以權益形態的反映失去了嚴肅性。

其實,可以將“資產折耗”變為“待核銷折舊或攤銷”,同時設置“固定資本金”科目核算固定資產部分的權益變化。“固定資本金”作為各級財政部門以及高校自籌投入的物化資金的沉淀,是高校國有資產的主要組成部分,能夠十分簡潔地顯示高校固定資產處置后的原值,也有助于及時地反映出高校運行過程中出現的“蝕本”狀況。茲設計固定資產基本核算業務處理方法如下。

購置:假設以存款購置,借記“固定資產”,貸記“銀行存款”。特別說明,年報前,根據本年所增固定資產原值,一律視同財政撥款購置,借記“財政撥款”,貸記“固定資本金”。

折舊:按無殘值計算,提取折舊,借記“待核銷折舊或攤銷”,貸記“累計折舊”。

處置:主要區別兩種情況進行處理:

第一種情況,報廢。正常報廢,未提足折舊者應一次補提完畢,借記“待核銷折舊或攤銷”,貸記“累計折舊”;然后,根據已批準報廢的固定資產原值,借記“累計折舊”,貸記“固定資產”。同時,借記“固定資本金”(固定資產原值),貸記“待核銷折舊或攤銷”。殘值收入,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其他收入”。

需追償的報廢,追償金額應不低于未提折舊部分,借記“累計折舊”、“其他應收款”(未提折舊部分及超過應提折舊部分),貸記“固定資產”、“其他收入”(超過應提折舊部分)。之后,按批準報廢的固定資產原值,借記“固定資本金”(固定資產原值),貸記“待核銷折舊或攤銷(已提折舊)”、“應繳非稅收入(未提折舊部分)”。

第二種情況,出售。當提足折舊時,按已批準處置的固定資產原值,借記“累計折舊”,貸記“固定資產”。同時,借記“固定資本金”(原值),貸記“待核銷折舊或攤銷”。此外按出售所得,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其他收入”。

未提足折舊但經批準溢價出售時,借記“累計折舊”、“銀行存款”(未提折舊部分及超過應提折舊部分即溢價部分),貸記“固定資產”、“其他收入”(溢價部分)。之后,按批準售出固定資產原值,借記“固定資本金”(原值),貸記“待核銷折舊或攤銷(已提折舊)”、“應繳非稅收入(未提折舊部分)”。

未提足折舊但經批準折價出售時,借記“累計折舊”、“銀行存款”(實收金額)、“其他費用”或“其他收入”(損失部分)、“固定資產”。同時,借記“固定資本金”(固定資產原值),貸記“待核銷折舊或攤銷(已提折舊)”、“應繳非稅收入(未提折舊部分)”。

這樣處理,可以省略“預算會計”的平行處理,節約財務管理軟件的功能資源,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對固定資產實物與權益形態聯動核算,強化了固定資產管理。

(二)無形資產核算

高校的無形資產一般分為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商譽、非專利技術和土地使用權等。也有學者稱無形資產為無形固定資產。

意見稿中,設置“無形資產”科目核算高校無形資產的原價;設置“累計攤銷”和“資產折耗”科目核算無形資產的攤銷及其計提。同樣,這與企業會計核算無形資產攤銷的方法一樣。企業會計核算無形資產重在攤銷方法的選擇、攤銷期間的確定等。而高校無形資產的管理與其固定資產一樣,重在確保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提高利用效率。

因此,高校無形資產應并入固定資產,在固定資產分類中單列一類“無形固定資產”或“視作固定資產管理資產”。這樣,既有助于將無形資產納入固定資產管理體系,又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國.“農校對接”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不走回頭路[EB/OL]. .uni=830cb6f0-6744-4b36-9187-28d4be7ff7f4.

[2] 陳至立.解放思想,堅定信心,開創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新局面[EB/OL]..

第12篇

玉山縣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

(2021-2023年)

(征求意見稿)

 

 

玉山縣人民政府

二〇二一年四月

 

目 錄

目 錄

前 言

一、概況

(一)行政區劃

(二)區域經濟

(三)地形地貌

(四)氣象氣候

(五)水文地質

二、原則和依據

(一)編制原則

(二)編制依據

三、成片開發區域情況

(一)成片開發的位置、面積

(二)成片開發土地利用現狀

(三)基礎設施條件

(四)批而未供、土地閑置情況

四、成片開發必要性、主要用途和實現的功能

(一)成片開發的必要性

(二)主要用途和實現的功能

五、成片開發合規性分析

(一)與國土空間規劃符合性說明

(二)與永久基本農田符合性說明

(三)與生態保護紅線符合性說明

(四)與自然保護地符合性說明

(五)與一級公益林符合性說明

(六)與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符合性說明

(七)與土地污染地塊符合性說明

六、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性符合分析

(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概述

(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情況

七、土地征收成片開發用地情況

(一)土地征收成片開局

(二)成片開發擬安排的建設項目、開發時序

八、土地征收成片開發年度實施計劃

(一)用地項目性質、面積、開發時序

(二)成片開發范圍內公益性及非公益性用地比例

九、成片開發效益型分析

(一)經濟效益

(二)社會效益

(三)生態效益

十、征地農民利益保障

(一)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意見

(二) 征地補償安置標準

(三)征地程序

十一、結語

十二、附圖

 

 

前 言

 

《土地管理法》第45條(五)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實施的成片開發建設需要用地的,確需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可以依法實施征收;成片開發用地需符合自然資源部規定的標準方可實施征地。按照自然資源部《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標準(試行)》(自然資規〔2020〕5號)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土地管理法》第45條規定,依據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組織編制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并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

玉山縣擬實施的成片開發項目屬于《土地管理法》規定的需編制成片開發方案的產業項目。為保障項目落地,促進土地資源集約、高效利用,促進產業發展,提升當地居民就業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按《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執行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標準(試行)的指導意見》(贛府廳發〔2021〕2號)的具體要求,我縣組織編制了《玉山縣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2021-2023年)》。

一、概況 (一)行政區劃 玉山因境內有相傳天帝遺玉懷玉山而得名,位于江西省東北部,面積1728平方公里,人口63萬,下轄16個鄉鎮(街道)。

玉山位居閩浙贛三省之要沖,素有“豫章第一門戶”、“兩江鎖鑰、八省通衢”之稱;與浙江江山、常山、開化三縣市接壤,高鐵南站、滬昆高速、320國道和浙贛鐵路橫貫縣境東西,與“長三角”主要城市已形成快捷通達網絡,到杭州318km、寧波410km、上海543km,距衢州機場80km,交通便利,是全省向東開放的先行區。

玉山縣現轄冰溪、文成2個街道,臨湖、必姆、橫街、下鎮、巖瑞、雙明、紫湖、樟村、仙巖9個鎮和懷玉、南山、下塘、四股橋、六都5個鄉,以及七一、王宅2個水庫管理局,總人口63萬人。有漢族和畬、布依、苗、蒙古、彝、回等29個少數民族。

(二)區域經濟 “十三五”期間,玉山縣經濟社會呈現出“總量進位、增速居前、質效雙升、圓滿收官”的特征,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位居全市“第一方陣”。202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25.87億元,增速4.6%,列全市第一,“十三五”期間年均增幅達9%,超額完成“十三五”預期目標;財政總收入達28.7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快增長,2020年同比增長9.7%,位居全市前列,連續七年獲評“全省高質量發展考核綜合先進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五年累計突破400億元,城鎮與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十三五”期末分別達到3.68萬元和1.84萬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縮小至2.0。

(三)地形地貌 玉山縣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境內主要山脈有懷玉山脈和武夷山脈。懷玉山脈是贛、浙、皖省的天然屏障,發脈于三清山,橫貫縣境西北部,其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為懷玉山脈最高峰,也是縣內最高點。懷玉山脈西入廣信區境內后,又折南向東,由雷公包(海拔1054米)復入玉山縣境,成沙溪嶺。武夷山脈由東南面入縣境,構成丘陵地帶。華山在縣城南10公里,是武夷山余脈自廣豐入縣境的第一山,海拔437.3米。玉山縣整個地形為“五山、四丘、一平原”,玉山縣常態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即山區面積占49%,丘陵占41%,平原占10%。河谷平原為主要的農業區。

(四)氣象氣候 玉山縣氣候終年溫和濕潤,具有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征,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無霜期長,四季變化明顯。年平均氣候在18℃左右,玉山縣年平均降水量1841毫米。年平均無霜期335天,年平均日照1831小時。

(五)水文地質 玉山縣境內河流主要屬信江水系,其中金沙溪、玉琊溪是信江兩大源流。金沙溪源于三清山,源頭建有七一水庫;玉琊溪源于懷玉山,源頭建有峽口水庫。北有金沙溪,發源于三清山東北麓,是信江主要源流之一。東南有甘溪、滄溪。金沙溪與甘溪匯合后成冰溪,冰溪沿縣城流至十里山,與源出懷玉山的玉琊溪匯入信江。黃家溪由西北向東南流,匯入信江;葛仙溪從廣信區白沙村流入縣境,經臨湖鎮復入廣信區境內,至信州區靈溪注入信江。隴首溪流入德興市境樂安河;程溪屬山溪性河流,流至花山進入開化縣境注入婺江。玉山縣境內8條主干河流總長385.25公里,流域面積1600.2平方公里。

二、原則和依據 (一)編制原則 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人民為中心,注重保護耕地,注重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注重節約集約用地,注重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1)依法依規的原則。《玉山縣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2021-2023年)》編制遵循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據,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自然資源部關于印發〈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標準(試行)〉的通知》(自然資規〔2020〕5號)等規定。

(2)公共利益的原則。《玉山縣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2021-2023年)》編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兼顧群眾特別是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和片區群眾長遠利益。

(3)生態優先的原則。《玉山縣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2021-2023年)》編制著眼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不涉及各類自然保護區、生態紅線和城市飲用水源保護地和重要環境敏感區等;合理設置生態綠化用地,實現土地綜合開發利用與生態建設的和諧統一。

(4)節約集約的原則。《玉山縣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2021-2023年)》編制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和節約集約優先戰略,每類建設項目都依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實際用地需求、土地綜合開發相關政策等合理確定建設總規模和用地面積、容積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等,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二)編制依據 1、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訂版);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4年);

(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年修訂版);

(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年);

(5)《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10年);

(6)《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規定》(2014年);

(7)《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管理辦法》(2017年)。

2、政策依據 (1)《自然資源部關于印發〈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標準(試行)〉的通知》(自然資規〔2020〕5 號);

(2)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執行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標準(試行)的指導意見》(贛府廳發〔2021〕2號)。

3、相關資料 (1)《玉山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延續方案》;

(2)《玉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征求意見稿)》;

(3)《玉山縣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

(4)《玉山縣自然保護地優化預案》;

(5)《玉山縣生態紅線優化調整方案》等相關資料。

三、成片開發區域情況 (一)成片開發的位置、面積 本次成片開發共涉及11個片區,面積總計370.1384公頃。

片區1位于橫街鎮碓頭村、斧市村和文成街道姜宅社區、侖溪村,位于G60滬昆高速西側,東側有高新區互通線與G60滬昆高速連接,北側靠近蜜月小鎮,成片開發總面積約為93.1464公頃。

片區2位于文成街道侖溪村,位于新320國道與G60滬昆高速之間,東側毗鄰新320國道,南側靠近玉琊溪,北側靠近六村村,成片開發總面積約為22.0710公頃。

片區3位于冰溪街道文成村,東側為高新區軸承產業園內,南側為懷玉山大道,西側距玉隆路約320米,北側距科龍路約160米,成片開發總面積約18.9699公頃。

片區4位于冰溪街道王村畈村、下徐村,南側距新320國道約200米,東側距金山大道約160米,南側為高新區家具產業園,成片開發總面積約5.6043公頃。

片區5位于四股橋鄉皇珠村和冰溪街道小徐村、許家社區,北側為新320國道,南側為富力院士廷小區,西側為在建玉山一中城北分校,東側與玉清大道相距約440米,成片開發總面積約36.4169公頃。

片區6位于冰溪街道后山村,東側為玉山二中,西側為玉清大道,南側為民俗路,成片開發總面積約為20.2307公頃。

片區7位于巖瑞鎮太平村、新康村、巖瑞鎮東壟水庫,東側為東壟水庫,北側為320國道,成片開發總面積約為102.1251公頃。

片區8位于必姆鎮上湖田村、石筍村,在必姆鎮集鎮范圍內,靠近306省道,成片開發總面積約10.8349公頃。

片區9位于臨湖鎮臨江湖社區,在臨湖鎮集鎮范圍內,南側靠近饒北河,東側為臨江湖大道,成片開發總面積約6.4001公頃。

片區10位于下塘鄉曾家村、下壇村,在下塘鄉集鎮內,南側靠近下塘中學,成片開發總面積約8.0089公頃。

片區11位于巖瑞鎮龍琴社區、巖洲村,位于龍琴社區與巖洲村的交界處,成片開發總面積約46.3302公頃。

(二)成片開發土地利用現狀 本次成片開發用地總面積共計約370.1384公頃,涉及農用地245.5572公頃,占總面積的66.34%,其中耕地64.5115公頃,園地2.2880公頃,林地173.5648公頃,其他農用地5.1929公頃;涉及建設用地109.2123公頃,占總面積的29.51%,其中城鄉建設用地90.7461公頃,交通水利用地16.2489公頃,其他建設用地2.2173公頃;未利用地15.3689公頃,占總面積的4.15%。

 

 

 

 

 

 

 

表1 成片開發范圍土地利用現狀面積匯總表

單位:公頃

一級地類

二級地類

三級地類

面積

占比

農用地

合計

245.5572

66.34%

耕地

小計

64.5115

17.43%

水田(011)

47.5787

12.85%

水澆地(012)

2.1737

0.59%

旱地(013)

14.7591

3.99%

園地

2.288

0.62%

林地

173.5648

46.89%

其他農用地

小計

5.1929

1.40%

農村道路(104)

0.1501

0.04%

坑塘水面(114)

4.7796

1.29%

設施農用地(122)

0.2632

0.07%

建設用地

合計

109.2123

29.51%

城鄉建設用地

小計

90.7461

24.52%

建制鎮(202)

58.9421

15.92%

村莊(203)

6.7827

1.83%

采礦用地(204)

25.0213

6.76%

交通水利用地

小計

16.2489

4.39%

鐵路用地(101)

0.3588

0.10%

公路用地(102)

7.8733

2.13%

水庫水面(113)

7.3244

1.98%

水工建筑用地(118)

0.6924

0.19%

其他建設用地

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205)

2.2173

0.60%

未利用地

合計

15.3689

4.15%

其他土地

其他草地(043)

8.0569

2.18%

裸地(127)

7.312

1.98%

總計

370.1384

100.00%

(數據來源:玉山縣2018年土地變更調查數據)

 

(三)基礎設施條件 成片開發主要位于玉山縣高新區、城東新區、衢饒示范區、必姆鎮、臨湖鎮、下塘鄉、巖瑞鎮。

高新區涉及片區(片區1- 4):玉山縣高新區位于玉山縣城西部,320國道穿區而過,擬建互通線與G60滬昆高速連接,交通條件好,區內規劃布置了多個污水處理廠及變電站,能滿足區內用電與污水處理求,并設置有多個垃圾轉運站及垃圾填埋場。玉琊溪為區內主要河流,能滿足用水需求。區內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可以較好地服務于片區成片開發。

城東新區涉及片區(片區5-6):城東新區為玉山縣主城區,北有新320國道與G60滬昆高速,南有浙贛鐵路與滬昆客運高鐵,交通出行較為便利,區內合理布置了多個學校、醫院,綠地與公園較多,商業服務設施與公用設施完善,能較好地滿足居民生產生活需求。

衢饒示范區涉及片區(片區7):片區基本沿320國道建設,東臨浙江省衢州市,位于上饒市至衢州市的咽喉位置,交通較為便利,靠近巖瑞鎮東壟水庫,北側將新建水廠,工業及生活用水需求能有效滿足。

必姆鎮涉及片區(片區8):片區位于必姆鎮集鎮范圍內,306省道穿鎮而過,交通便利,沿河規劃了濱河公園,設置了一座污水處理廠,并有學校、醫院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基礎設施條件較好。

臨湖鎮涉及片區(片區9):位于臨湖鎮集鎮建設范圍內,主要河流為饒北河,生活與生產用水充足,北側為237國道,交通便利,設置有消防站、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符合成片開發的用地需求。

下塘鄉涉及片區(片區10):位于下塘鄉集鎮范圍內,657縣道穿集鎮而過,北至玉山縣城、南連320國道,交通便利,東側靠近河流,規劃擬建自來水廠與污水處理廠,能滿足區域內的用水與污水處理需求,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布置合理。

巖瑞鎮涉及片區(片區11):片區位于巖瑞鎮巖洲村與龍琴社區的交界處,區域有上海鐵路局的貨運專線,交通便利,片區內建有較為完善的路網,綠地面積較廣。

(四)批而未供、土地閑置情況 以自然資源部土地市場動態監測與監管系統掌握的縣域內實時批而未供率判定批而未供率和閑置土地率。市縣區域內2009年以來實時批而未供率超過全省2009年以來實時批而未供率平均數1倍以上的;市縣區域內實時閑置土地面積占全省閑置土地總面積的比例超過5%的,暫緩批準征收成片開發方案。

根據自然資源部土地市場動態監測與監管系統,統計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相關數據情況。玉山縣不涉及上述暫緩批準方案的情況。

四、成片開發必要性、主要用途和實現的功能 (一)成片開發的必要性 1、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 積極引進龍頭產業項目落地,帶動玉山縣上下游產業發展,形成項目集中、產業集群、資源集約、功能集成的產業發展格局,以總量擴大、結構優化、業態創新、品質提升為主攻方向,積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斷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提高有效供給能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構建一二三產融合共進的產業新體系。

2、大項目建設的落地需求 (1)大項目的落地發展,能夠為玉山縣帶來相當大的經濟效益,為我縣的經濟發展提供新鮮血液,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2)能夠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解決玉山縣的民生就業問題,保障人民幸福、社會穩定。此外,一系列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完善,將有助于緩解玉山縣快速發展帶來的壓力,提高區內居民生活水平。

3、完善道路交通及其他配套設施的需要 優化整個區域的功能布局,完善區域公共服務設施及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硬件”水平,完善生活服務配套,提高人居環境水平。

玉山縣的快速發展使得成片開發區域的道路交通及其配套設施越來越顯得乏力,為緩解交通壓力,為區域內的居民、企業提供更好的生活、生產環境,有必要在現有交通網絡上進行道路新建與改擴建工程。道路工程的建設落地,將增強現有的交通網絡覆蓋力度,為區域生產生活帶來更多的便捷性和通達度,也為我縣的發展擴張提供有力的道路交通保障。

4、提升景觀風貌及空間形態的需要 浙贛邊際地區是生態文化旅游資源富集地區,建設浙贛邊際合作(衢饒)示范區,有利于整合兩省優質的生態資源,有利于建設世界一流的生態旅游目的地,有利于打造長三角區域的“后花園”。 

5、維護公共利益的需要 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應當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人民為中心,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確定完整的土地征收成片開發范圍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其他公益性用地,注重保護耕地,注重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6、節約集約用地的需要 成片開發是綜合開發的基礎。綜合開發就是地上和地下、基礎設施和房產開發、商業和公益、居住和公共服務,生產、生活與生態的統籌規劃、集中性、一體化開發,通過統籌規劃各類配置,各種功能相互協調,實現土地的綜合利用和高效利用。

(二)主要用途和實現的功能 1、主要用途 本次成片開發方案主要用途為儲備庫用地、工業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公用設施用地、交通運輸用地、居住用地、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等。具體用途分類面積見下表:

 

 

表2 成片開發范圍主要用途面積匯總表

單位:公頃

片區編號

用途

面積

片區1

工業用地

61.6153

交通運輸用地

19.8335

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

11.6976

小計

93.1464

片區2

儲備庫用地

2.0379

工業用地

12.158

交通運輸用地

4.3184

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

3.5567

小計

22.071

片區3

工業用地

2.077

交通運輸用地

3.0746

居住用地

5.5312

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

8.2871

小計

18.9699

片區4

工業用地

3.0339

公用設施用地

2.3906

交通運輸用地

0.1798

小計

5.6043

片區5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

6.2428

交通運輸用地

6.2183

居住用地

15.8179

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

3.5954

商業服務業用地

4.5425

小計

36.4169

片區6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

2.7217

交通運輸用地

5.2308

居住用地

12.2782

小計

20.2307

片區7

工業用地

66.9582

公用設施用地

4.964

交通運輸用地

28.4392

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

1.7637

小計

102.1251

片區8

工業用地

1.195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

6.1338

公用設施用地

0.1041

交通運輸用地

0.8901

居住用地

1.4668

商業服務業用地

1.0451

小計

10.8349

片區9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

1.5896

交通運輸用地

0.6366

居住用地

3.9491

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

0.2248

小計

6.4001

片區10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

3.8073

交通運輸用地

0.2282

居住用地

2.3202

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

1.4083

商業服務業用地

0.2449

小計

8.0089

片區11

工業用地

30.3863

公用設施用地

0.6786

交通運輸用地

5.7382

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

9.5271

小計

46.3302

總計

370.1384

2、實現的功能 此次成片開發主要服務于玉山縣的用地需求。成片開發有利于進一步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踐行生態文明建設,打造集中連片的產業發展基地,完善區域公共服務設施與基礎設施,提高區域生產、生活品質,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富裕。此次成片開發規劃主要用途為儲備庫用地、工業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公用設施用地、交通運輸用地、居住用地、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等。

其中儲備庫用地2.0379公頃,儲備庫是保障城市良性運轉的物質條件之一,對于保障城市良性運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與城市其他功能部分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

工業用地177.4237公頃,實現促進產業與經濟發展功能,工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礎,它決定著國民經濟現代化發展的速度、規模和水平,在國民經濟中起著主導作用。此外工業的發展,對于逐步消除工農差別、城鄉差別,推動城市化進程起著重要作用。

公用設施用地8.1373公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20.4952公頃,實現完善周邊區域配套設施布置功能,為周邊社區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文化娛樂等公共場所,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增強群眾幸福感。

交通運輸用地74.7877公頃,實現完善道路交通設施建設功能,可為周邊群眾和產業園提供便利的交通通道,提高出行可達性和交通效率,促進片區功能調整,使整個區域發展環境得到改善,進而帶動沿線區域經濟發展。

居住用地41.3634公頃、商業服務業用地5.8325公頃,實現居住和配套商業服務一體化功能,建設集菜籃子、便民店、家政維修店為一體的城市社區商業綜合服務中心,積極推進集零售、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商貿中心建設。進一步推進新型城鎮標準化建設和改造。

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40.0607公頃,實現建設居民公共空間功能,有利于片區構建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宜、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的空間格局。

五、成片開發合規性分析 (一)與國土空間規劃符合性說明 本次成片開發范圍以玉山縣城鄉總體規劃產業定位為指導,在引進企業的同時,壯大提升既有產業,同時完善基礎配套產業。根據《玉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征求意見稿)》,為保證擬建設項目用地順利完成征地報批,并滿足符合國土空間規劃要求,本次成片開發范圍均位于城鎮開發邊界集中建設區內,符合方案報審要求。

(二)與永久基本農田符合性說明 永久基本農田是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實施永久特殊保護的耕地。

永久基本農田經依法劃定后,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變其用途。國家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確實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涉及農用地轉用或者土地征收的,必須經國務院批準。

根據玉山縣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數據,本次成片開發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符合方案報審要求。

(三)與生態保護紅線符合性說明 生態保護紅線的實質是生態環境安全的底線,目的是建立最為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對生態功能保障、環境質量安全和自然資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監管要求,從而促進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

生態保護紅線具有系統完整性、強制約束性、協同增效性、動態平衡性、操作可達性等特征。具體來說,生態保護紅線可劃分為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限。

根據玉山縣生態保護紅線優化調整方案數據,本次成片開發不占用生態保護紅線,符合方案報審要求。

(四)與自然保護地符合性說明  國家為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對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自然地帶的環境和生態系統、珍貴稀有動物自然棲息地及其他歷史遺跡和重要水源地籌劃出界限加以特殊保護的自然地域。

自然保護區以保護自然資源為主,還須把科研、教學、旅游和生產結合起來,統一經營管理,使之成為以自然保護為主的科學實驗、生產示范和旅游的基地。保護區可劃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核心區是原始狀態保護較好的自然景觀地區,是開展生態系統研究的基地。

根據玉山縣自然保護地優化調整方案數據,本次成片開發不涉及自然保護地,符合方案報審要求。

(五)與一級公益林符合性說明 通常所稱的公益林是指為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滿足人類社會的生態、社會需求和可持續發展為主體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會性產品或服務的森林、林木、林地。

公益林,是指以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主體功能,依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劃定,經批準公布并簽有公益林保護協議的森林、林木以及宜林地,包括防護林、特種用途林。公益林分為國家級、省級和市縣級公益林。

根據玉山縣第二次林業調查數據,本次成片開發不涉及一級公益林,符合方案報審要求。

(六)與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符合性說明 根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第二十八條,在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核心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新建、擴建活動。但是,新建、擴建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除外。

在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核心保護范圍內,新建、擴建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前,應當征求同級文物主管部門的意見。

根據玉山縣歷史文化保護區數據,本次成片開發不涉及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符合方案報審要求。

(七)與土地污染地塊符合性說明 由于人口急劇增長,工業迅猛發展,固體廢物不斷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傾倒,有害廢水不斷向土壤中滲透,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及飄塵也不斷隨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導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礙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產量和質量,還通過糧食、蔬菜、水果等間接影響人體健康的物質,都叫做土壤污染物。土壤污染物的來源廣、種類多,大致可分為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兩大類。

根據全國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系統掌握的玉山縣土地污染地塊數據,本次成片開發不涉及土地污染地塊,符合方案報審要求。

六、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性符合分析 (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概述 《玉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征求意見稿)》提出:展望二〇三五年,我縣將與全國、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綜合實力、經濟實力將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邁上新臺階,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基本建成工業強縣、交通強縣、教育強縣、文化強縣、旅游強縣、體育強縣,基本建成符合玉山實際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充分釋放。區域經濟競合優勢明顯增強,浙贛邊際合作(衢饒)示范區建設成效顯著,成為驅動我縣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新引擎”。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玉山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文明玉山、法治玉山、平安玉山、廉潔玉山、健康玉山建設達到更高水平,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走在全市前列,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在全省前列,形成綠色生產生活的新風尚,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力爭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全省平均水平,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城鄉區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全縣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本成片開發的實施將增強玉山縣的產業集聚力,加快區域產業的升級轉型,擬建設項目符合玉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

(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情況 錨定二〇三五年與全國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綜合考慮玉山未來五年的發展基礎、發展環境與發展要求,“十四五”時期,玉山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目標是:

(一)“一強”:

——綜合實力強。全縣經濟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在平穩健康發展基礎上提質增效。到2025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陣”,GDP增速保持在7.5%以上,GDP總量力爭突破325億元,財政總收入達38億元,實現經濟總量在全省、全市排位進一步前移,市場活力、發展動能更加強勁。

(二)“兩美”:

——生態美。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在全省一流水平,生態文明示范縣建設成果鞏固提升,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完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以及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通道雙向轉換更加順暢有效,生態保護與修復機制更加健全,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更趨合理,全縣綠色發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到2025年,森林覆蓋率達68.33%。

——人文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持續深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高質量文化服務和供給進一步擴大,全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人民幸福指數進一步提高,文明玉山進一步提升。

(三)“六好”:

——產業質量好。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結構日趨優化。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制造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科技研發支出不斷提高,到2025年,研發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2%以上。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加快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及優勢傳統產業得到鞏固提升,“十四五”期間,成功打造300億級、200億級、50億級產業梯隊,工業經濟的主體地位更加穩固。現代服務業加速發展,現代農業基礎更加穩固。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加速融合。產業更優、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初步建成。

——發展格局好。積極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搶抓粵港澳大灣區、浙皖閩贛國家旅游生態協作區、浙贛邊際合作(衢饒)示范區建設等機遇,加快打造內陸雙向開放新高地,促進玉山與浙江、上海等地實現跨區域協同發展。“十四五”期間,實現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保持在8.5%左右,全力打造江西對接浙江的示范點,推動開放型經濟再上新臺階。

——營商環境好。持續推進重點領域市場化改革,“五型政府”建設扎實推進,全面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與數字化治理,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強化招商引資,持續打造“四最”營商環境,努力實現營商環境“全省一流、可比浙江”的目標。

——城鄉協調好。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推進,“一主兩副雙廊四片區五平臺”的城鄉發展格局加快構建,中心城區基礎配套設施持續完善,城鎮化率進一步提升,鄉村振興全面推進,美麗集鎮、美麗鄉村建設向浙江看齊,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城鄉發展更趨協調均衡。到2025年,城鎮化率達6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5.16萬元和2.68萬元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縮小至1.93。

——社會治理好。“平安玉山”建設取得新成果,持續推進“信用玉山”建設,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會公平正義得到進一步彰顯,政府治理效能顯著提升,城鄉基層治理和社區協商制度不斷完善,鄉村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體制機制更加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能力顯著增強,自然災害防御水平明顯提升。

——百姓生活好。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縣鄉村社區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生活環境更加宜居,幸福指數持續提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宜業宜居的幸福玉山基本建成。

表3:“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

類別

指標

單位

2020年

實際

2025年

目標

年均/累計增長(%)

屬性

綜合質效

地區生產總值(GDP)

億元

225.87

325

7.5以上

預期性

財政總收入

億元

28.76

38

5.5以上

預期性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

%

 

 

7.5以上

預期性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

 

 

8.5以上

預期性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億元

129.4

200

9以上

預期性

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億斤

4.18

 

保持穩定

約束性

創新驅動

研發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

1.8

2.2

[0.4]

預期性

協調發展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

2.0

1.93

[0.07]

預期性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

%

56.5

62.5

[6]

預期性

改革開放

進出口總額

億元

1.54

1.9

5左右

預期性

實際利用外資

億美元

1.04

1.4

6左右

預期性

利用省外資金

億元

72.52

106

8左右

 

綠色生態

單位GDP能源消耗降幅

%

省市下達的目標

-

省市下達的目標

約束性

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

%

省市下達的目標

-

省市下達的目標

約束性

縣城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

%

98.27

 

省市下達的目標-

約束性

主要河流斷面優質水比例

%

100

91.67

[8.33]

約束性

森林覆益率

%

68.13

68.33

[0.2]

約束性

民生福祉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431

26800

8左右

預期性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6776

51600

7.0左右

預期性

備注:1.全縣生產總值絕對數為當年價格,年均增長按不變價格計算;2.[ ]為五年累計提高或下降數,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十三五”平均增速;3.約束性指標具體數值按國家下達任務執行。

數據來源于《玉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征求意見稿)》

七、土地征收成片開發用地情況 (一)土地征收成片開局 本次成片開發方案共涉及11個片區,面積共計370.1384公頃。擬規劃用途為儲備庫用地、工業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公用設施用地、交通運輸用地、居住用地、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等。

其中儲備庫用地2.0379公頃,占總面積的0.55%,工業用地177.4237公頃,占總面積的47.93%,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20.4952公頃,占總面積的5.54%,公用設施用地8.1373公頃,占總面積的2.20%,交通運輸用地74.7877公頃,占總面積的20.21%,居住用地41.3634公頃,占總面積的11.18%,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40.0607公頃,占總面積的10.82%,商業服務業用地5.8325公頃,占總面積的1.58%。詳見下表:

表4 成片開發用地布局情況表

單位:公頃

用途

面積

比例

儲備庫用地

2.0379

0.55%

工業用地

177.4237

47.93%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

20.4952

5.54%

公用設施用地

8.1373

2.20%

交通運輸用地

74.7877

20.21%

居住用地

41.3634

11.18%

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

40.0607

10.82%

商業服務業用地

5.8325

1.58%

總計

370.1384

100.00%

開發片區內用途布局能與周邊現狀用地相結合,且符合開發項目和片區周邊發展用地的需求,如片區4用地為工業用地、公用設施用地、和交通運輸用地,其周邊為工業用地、城鎮村道路用地及農村宅基地,片區建設能夠與周邊形成緊密連接,在大力發展產業的同時,也完善了區域基礎配套。

(二)成片開發擬安排的建設項目、開發時序 統籌考慮資源稟賦、基礎設施情況、征收難度、融資情況、建設計劃等因素,綜合研究后制定擬建項目開發時序及年度實施計劃。本次成片開發擬建項目用地開發時序確定為2021~2023年。擬建設面積共計370.1384公頃。

1、環保二期地塊:擬建設面積約93.1467公頃,其中需報批征收面積約83.3722公頃。

2、熱電聯地塊:擬建設面積約22.0710公頃,其中需報批征收面積約15.8236公頃。

3、標準廠房地塊:擬建設面積約18.9699公頃,其中需報批征收面積16.8261公頃。

4、恒昌實業地塊:擬建設面積約5.6043公頃,其中需報批征收面積約3.0229公頃。

5、法院北側地塊:擬建設面積約36.4169公頃,其中需報批征收面積25.7319公頃。

6、玉山二中西側地塊:擬建設面積約20.2307公頃,其中需報批征收面積9.0977公頃。

7、衢繞示范區地塊:擬建設面積約102.1251公頃,其中需報批征收面積97.1611公頃。

8、必姆幸福商苑地塊:擬建設面積約10.8349公頃,其中需報批征收面積1.5056公頃。

9、臨湖建材大市場地塊:擬建設面積約6.4001公頃,其中需報批征收面積4.1788公頃。

10、下塘國營大壟墾殖場墾區棚戶區改造地塊:擬建設面積約8.0089公頃,其中需報批征收面積1.7668公頃。

11、南方水泥地塊:擬建設面積約46.3302公頃,其中需報批征收面積8.7503公頃。

本次成片開發擬在2021-2023年完成項目報批征收54.4324公頃,詳見下表:

表5成片開發項目擬征收年度計劃表

單位:公頃

片區編號

片區名稱

時序

片區面積

擬征收報批面積

片區1

環保二期地塊

2021-2023

93.1464

82.3722

片區2

熱電聯地塊

2021-2023

22.071

15.8236

片區3

標準廠房地塊

2021-2023

18.9699

16.8261

片區4

恒昌實業地塊

2021-2023

5.6043

3.0229

片區5

法院北側地塊

2021-2023

36.4169

25.7319

片區6

玉山二中西側地塊

2021-2023

20.2307

9.0977

片區7

衢繞示范區地塊

2021-2023

102.1251

97.1611

片區8

必姆幸福商苑地塊

2021-2023

10.8349

1.5056

片區9

臨湖建材大市場地塊

2021-2023

6.4001

4.1788

片區10

下塘國營大壟墾殖場墾區棚戶區改造地塊

2021-2023

8.0089

1.7668

片區11

南方水泥地塊

2021-2023

46.3302

8.7503

總計

370.1384

266.237

八、土地征收成片開發年度實施計劃 (一)用地項目性質、面積、開發時序 統籌考慮研究后制定擬建項目開發時序及年度實施計劃,本次成片開發擬建項目用地開發時序確定為2021~2023年,擬新建項目面積共計370.1384公頃。

(二)成片開發范圍內公益性及非公益性用地比例 本次成片開發方案公益性與非公益性用地比例如下:

本次成片開發范圍共370.1384公頃(含擬建區及現狀建成區),其中非公益性用地224.6198公頃,其余用地均為公益性用地,共145.5186公頃。詳見下表:

表6成片開發用地項目情況表

單位:公頃

片區編號

片區面積

公益性用地面積

公益性用地比例

片區1

93.1464

31.5313

33.85%

片區2

22.0710

9.9130

44.91%

片區3

18.9699

11.3618

59.89%

片區4

5.6043

2.5704

45.86%

片區5

36.4169

16.0563

44.09%

片區6

20.2307

7.9525

39.31%

片區7

102.1251

35.1668

34.44%

片區8

10.8349

7.1279

65.79%

片區9

6.4001

2.4510

38.30%

片區10

8.0089

5.4437

67.97%

片區11

46.3302

15.9439

34.41%

合計

370.1384

145.5186

——

九、成片開發效益型分析 (一)經濟效益  基礎服務設施產業的完善和地區特色產業的發展,有利于進一步完善產業結構,形成優勢互補,規模效應進一步突顯。促進經濟的增長最為直接的方式是稅收的增加,另外,基礎設施的完備將提高區位優勢,對周邊產業行業有較強的帶動力。

通過本次成片開發的實施、項目的建設,將推動和聚集符合當地資源特點的產業,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提高土地的綜合利用率。將促進當地經濟快速發展,提升全縣的綜合發展水平,加快城鎮化發展步伐。通過城鎮的傳導作用,將先進科學技術、文化知識和管理經驗等,輻射、傳播到農村,促進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的迅速發展,并對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帶動作用,加速城鄉一體化,從而增強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輻射帶動力,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二)社會效益 成片開發的實施在促進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將帶動周邊發展,新增產業項目的建設發展也將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成片開發的建設和投產有利于吸收當地農業剩余勞動力,降低城市就業壓力,減輕政府負擔;有利于消除社會不穩定因素,對穩定政治、社會大局,加強社會管理等有著重要意義。同時相關企業的生產消費和納稅可促進地方經濟,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本次成片開發的實施,可促進地區產業的發展,帶動上下游產業共同發展,完善產業鏈,符合玉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同時由于項目的建設活動和生產經營活動,將直接增加當地的就業機會,間接增加當地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帶動當地消費水平的上漲,搞活當地經濟市場,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

(三)生態效益 土地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有著重要影響,土地開發建設導致土地利用結構發生變化,將農業用地為非農業用地,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從而改變地表植被的種類及覆蓋程度,本成片開發實施過程將嚴格對涉及的耕地實行占補平衡。將有效恢復生態綠化功能,改變城市環境,在減少水域污染、保持水土,涵養水源、降低噪音等諸方面發揮顯著作用,使項目區域生態環境實現良性循環,實現人與自然、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

十、征地農民利益保障 (一)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意見 本成片開發方案擬于2021年4月28日至5月27日在玉山縣人民政府網站公示,且在開發涉及的各鄉(鎮、街道)及村委會公告欄張貼公示,征求范圍涉及的村集體和當地村民的意見。

(二)征地補償安置標準 依據《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公布全省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的通知》(贛府字〔2020〕9號),本成片開發方案實施時,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按區域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標準補償,玉山縣各鄉鎮及街道征地補償標準如下:

1、冰溪街道 耕地、園地、人工高產油茶園、養殖坑塘、農村集體建設用地43400元/畝,林地、其他農用地17360元/畝,未利用地13020元/畝。

2、文成街道、臨湖鎮、樟村鎮、六都鄉 耕地、園地、人工高產油茶園、養殖坑塘、農村集體建設用地41100元/畝,林地、其他農用地16440元/畝,未利用地12330元/畝。

3、下鎮鎮、紫湖鎮、橫街鎮、四股橋鄉 耕地、園地、人工高產油茶園、養殖坑塘、農村集體建設用地40100元/畝,林地、其他農用地16040元/畝,未利用地12030元/畝。

4、必姆鎮、雙明鎮、巖瑞鎮、楓林鎮、懷玉鄉 耕地、園地、人工高產油茶園、養殖坑塘、農村集體建設用地38800元/畝,林地、其他農用地15520元/畝,未利用地11640元/畝。

5、仙巖鎮、南山鄉、下塘鄉、三清鄉 耕地、園地、人工高產油茶園、養殖坑塘、農村集體建設用地37100元/畝,林地、其他農用地14840元/畝,未利用地11130元/畝。

擬征收土地范圍涉及的青苗、地上物及其他建、構筑物由玉山縣人民政府按實際落實補償并組織實施拆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堆龙德庆县| 东兴市| 云阳县| 叶城县| 平陆县| 宜昌市| 阳曲县| 永川市| 淮北市| 汉中市| 大余县| 喜德县| 平谷区| 平潭县| 龙里县| 达拉特旗| 孟州市| 荥经县| 合肥市| 安仁县| 贵德县| 深水埗区| 祁门县| 涡阳县| 顺昌县| 夏邑县| 确山县| 即墨市| 旌德县| 绥中县| 南宫市| 车险| 吉木萨尔县| 永善县| 腾冲县| 平舆县| 南城县| 肇州县| 深州市| 巫山县| 新巴尔虎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