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污水處理廠

污水處理廠

時間:2023-05-29 18:25:1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污水處理廠,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污水處理廠

第1篇

關鍵詞:故障診斷

0引言

經驗表明,城市污水處理廠長期穩定運行是較為困難的,在一些污水處理廠中,處理效果不佳、運行費用高和污染環境等現象常常是由運行的問題引起的[1]。由于針對污水處理廠日常運行問題的解決策略在書籍中難以找到,長期以來運行人員往往是根據多年積累的經驗對污水處理廠進行管理。然而這些經驗的積累要求具有較長時間的實際操作經驗和廣泛的知識,所以只為少數人員所掌握。目前我國環境保護事業正在蓬勃發展,各地新建了不少城市污水處理廠。在這些新建的污水處理廠中,由于缺乏有經驗的運行管理人員,污水處理廠的運行就顯得更加困難。因此十分有必要開發一套用于指導城市污水處理廠日常運行的決策支持系統。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采用專家系統是較好的解決方法。

1專家系統及其功能

專家系統是人工智能的一個分支,它可以定義為一個能在特定領域內,以人類專家水平去解決該領域內困難問題的計算機程序。其主要特征是它依靠人類專家經驗性的規則來分析和解決問題[2]。它是將經驗性的知識應用于尚未完全得到理解的領域的一種方法,因而很適合在污水處理過程這樣一個尚未得到完全理解的領域中應用。

本專家系統是污水處理廠日常運行決策支持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為:①故障診斷功能:根據用戶輸入的數據和信息,對污水處理廠的實際運行情況作出分析,確定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并給出解決的辦法。②故障檢索功能:對污水處理廠運行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采用故障列表的形式進行檢索,對具體的故障給出原因和解決策略的詳細分析。③活性污泥法的培訓功能: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的優勢,運用文字、圖形等多種方式向用戶介紹活性污泥法的有關知識,對污水處理廠的職工進行培訓。

本專家系統和污水處理廠日常運行決策支持系統的另一個組成部分--IAWQ模型數值模擬軟件相互支持、相互驗證,共同為污水處理廠的日常運行提供幫助。

2專家系統的開發

軟件設計基于Windows95或更高版本的操作系統,采用VisualStudio6.0版本作為開發工具,其中采用VisualBasic6.0作為專家系統的開發工具,采用MicrosoftAccess6.0作為相應的數據庫開發工具,在數據庫的操作中,采用MicrosoftTransact-SQL的結構化查詢語言。

系統的開發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2.1知識的獲取

這是專家系統開發過程中最為重要的階段[3]。專家系統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從人類專家處獲得的知識[4]。在本系統的開發過程中,從水處理專家、污水處理廠工程師、實際運行人員和運行指導書籍中獲得了大量有用的知識。

2.2知識的轉化

在系統的開發過程中,采用假設和結論(If…,Then…)的形式將從人類專家處獲得的知識轉化成為適合于計算機表達的形式,存儲在系統的知識庫中。在此過程中,不斷從人類專家處獲得反饋信息,及時對知識轉化和表達中出現的錯誤進行修改。

2.3專家系統的構建

根據知識庫的結構,確定推理的方式并編程實現推理,開發友好的用戶界面,實現和完善專家系統的功能。

2.4專家系統的驗證

在本專家系統開發完成以后,首先由水處理專家對知識的轉化過程進行了驗證,確定污水處理的知識被正確地轉化成為知識庫中的知識;然后針對污水處理廠中的具體問題,比較專家系統給出的解決方案與人類專家給出的解決方案,驗證專家系統的準確性。本專家系統的驗證工作是在北京某污水處理廠進行的,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對知識庫中不合理的規則和知識表達形式進行了修改。

3專家系統的總體結構

專家系統包括知識庫、推理機、數據庫、用戶接口等幾個部分。

3.1知識庫

從人類專家處獲得的知識,經過組織后以規則If…,Then…的形式存儲在知識庫中。根據以往的經驗,知識的良好組織是系統能夠靈活應用的必要條件[5]。為此知識庫采用了模塊化結構,即把知識分成若干相互獨立的知識庫,如故障診斷知識庫,故障檢索知識庫,活性污泥法培訓知識庫等。系統在工作時,推理機根據實際情況將相應的知識庫調入內存使用。

為了便于用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知識庫進行相應的修改和完善,系統采用了故障樹的形式將污水處理廠故障診斷知識庫向用戶公開。故障樹的方法本質上是一個分解的等級逼近法:從故障樹的根結點出發,通過對輸入信息的分析以及運行人員和系統之間的交流,將故障逐級分解,直至找到引起污水處理廠運行故障的基本原因,最后給出故障的解決方案。

3.2推理機

包含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推理方法,接收從人機界面部分傳送來的信息,根據數據庫匯總的記錄,調用知識庫中的有關知識對該信息進行相應的處理,并將處理結果送往人機界面或其它結構。

本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推理機制。由于故障診斷是一個典型的解析問題的過程,而決策過程則是一個典型的合成過程,所以在故障診斷過程中使用與其特點相適應的反向推理機制,在決策過程中使用與其特點相適應的正向推理機制[3]。這兩種推理機制的混合使用,使系統避免向使用人員提出冗余的問題,從而使提出的問題數最少,方便了用戶和系統的交流,提高了運行速度。

3.3數據庫

存放所有的原始數據資料,求解過程中的中間數據、動態數據查詢表、最后結果及推進記錄。

3.4用戶接口

負責將用戶輸入的信息轉化成系統內規范化的表示形式,再把這些內部表示交給相應的模塊去處理,系統輸出的內部信息也由它轉化成用戶易于理解的外部表示形式顯示給用戶。

4專家系統的應用實例

本專家系統在北京某污水處理廠的運用中已取得實際效果。

該污水處理廠長期在污泥濃度較低(1000mg/L左右)的情況下運行,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氨氮基本得不到去除(平均去除率低于5%),總氮去除率低(平均去除率低于20%),曝氣池白色泡沫過多,二沉池內藻類滋生等。

專家系統對該污水處理廠近3年的運行數據和現象進行了分析,認為這些問題是相互聯系的,主要原因是:剩余污泥排放量過大(2400m3/d),污泥齡短(3d左右)。由于硝化細菌的生長需要較長的時間,在該廠的運行條件下,污泥齡小于硝化細菌的世代時間,曝氣池中的硝化細菌流失殆盡,硝化反應不能正常進行,氨氮得不到去除。出水中氮磷等營養元素濃度高導致了二沉池中藻類的滋生。同時,曝氣池出現大量白色泡沫也表明污泥齡短,污泥不成熟。以上診斷得到了水處理專家、污水處理廠工程師的認可,并且得到了IAWQ模型數值模擬軟件的模擬計算結果的驗證(硝化細菌濃度近似為零)。

針對這些問題,系統給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增加污泥回流比、降低污泥排放率、提高曝氣池污泥濃度和延長污泥齡。并對各解決辦法的執行過程進行了具體的解釋。這些對策的正確性得到了水處理專家的證明,表明了本專家系統能夠完成故障診斷并給予解決的功能。

5結論

(1)本系統具有以下特點:準確性:收集整理了大量水處理專家、污水處理廠工程師等的專業領域知識,確保了知識來源的準確性;建立了準確的知識庫和高效的推理機,保證了結論的準確性。通用性:實現了知識庫和推理機的分離,使解決問題的知識和使用知識的程序分離開來,保證了專家系統的透明性和靈活性,提高了系統的可移植性,通過對知識庫的修改,

可以適用于不同的污水處理廠。方便性:用戶界面簡單易學,用戶不必經過專門的培訓就能夠使用本系統,適合于污水處理廠日常的運行管理人員使用。

(2)專家系統內包含了完整的有關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的知識,可以對污水處理廠內職工進行培訓指導。

(3)本專家系統作為污水處理廠日常運行決策支持系統的一部分,和數學模型模擬計算部分(IAWQ模型)相互支持,能更好地為污水處理廠運行決策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MWBarnett.Knowledge*.basedexpertsystemapplicationsinwastetreatmentoperationandcontrol.ISATransactions,1992,31(1):55~60

2WenjuLai,PMBerthoues.Testingexpertsystemforactivatedsludgeprocesscontrol.Journal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1990,116(5):890~909

3XinXZhu,AngusRSimpson.Expertsystemforwatertreatmentplantoperation.Journal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1996,122(9):822~829

第2篇

關鍵詞:城鎮;污水處理;監測技術

前言:

為了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農村剩余勞動力紛紛向城鎮進行轉移,城鎮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出現了更多以中小企業為代表的新型企業,推動了我國城鎮的城市化進程,城鎮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在發展的同時,工業污水問題日益嚴重,在現代化建設中,對于水等基礎公共服務設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水廠在污水處理能力上與城鎮發展速度相一致,采取有效手段,解決污水問題。水廠對于污水處理的效果如何,往往是通過相關的檢測數據得出。因此,污水處理技術顯得尤為重要。為了解決污水問題,水廠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統籌規劃,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監測技術,早日實現徹底解決污水處理問題的重要發展目標,從而推動城鎮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城鎮污水處理廠監測存在的問題

1、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工藝現狀

目前,我國城鎮水廠在污水處理方面主要有四種方法,即: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以及序批式曝光法。

(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在水體進行自凈的基礎上,由人工對其進行強化,其原理是:在曝光池內的微生物群體呈懸浮狀,使之與污水進行接觸,從而達到水體凈化的目的。

傳統活性污泥法:在水體中含有大量活性污泥的情況下,我們往往采用的是此種方法,處理原理是將空氣連續通入到廢水中,經過一段時間后,微生物在污水中逐漸繁殖,形成污泥狀的絮凝物菌膠團覆蓋在微生物群上,從而達到吸附與氧化有機物的能力。 間歇式活性污泥法:一般情況下設置兩個曝氣沉淀池,污水以連續混合進入,運轉周期為各自錯開半個周期,6h為一個周期,反復進行。 AB工藝法:該方法也被成為吸附生物降解法,是在傳統的污水處理方法上發展而來的。其工作原理是,將曝氣池分為A段和B段兩部分,A段的主要任務是對有機物質進行吸附和吸收,B段的主要任務是對有機物進行吸收和氧化,起重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對水體進行氧化。4A/O 法和A2/O法:A/O 法的主要任務是對污水中存在的生物進行除磷脫氮。在進行脫氮時,要保證碳源的充足,使其滿足反硝化菌的生命活動,最終完成反硝化環節;而污水在經過好氧硝化反應后,有機物的數量已經變得很低,不符合反硝化要求,所以,在缺氧前,要在污水中加入甲醇,其目的是為了使有機碳源得到彌補。當今,最為典型的A/O 法處理流程就是把缺氧單元安排在好氧單元之前,碳源是以進入水中的有機物為主,通過混合液回流的方法,將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帶入缺氧單元。A2/O法是在A/O 方法上發展而來的,在脫氮過程中的缺氧池前設置了一個厭氧區,污水首先進入到厭氧區,在厭氧區內磷得到釋放,其次進入缺氧區。

(2)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與活性污泥法同屬于好氧生物處理技術。但是在處理工藝上有著一定的差別。生物膜法是在土壤進行自凈的基礎上,由人工對其進行強化,微生物群體并非附著在污水中,而是附著在其它物體表面,在表面形成膜狀,然后將其與污水進行接觸。從而達到凈化目的。

(3)氧化塘

氧化塘方法與自然水體進行自凈非常相似,污水在氧化塘內,在經過長時間的緩慢流動后,將其進行進行貯存。產生的微生物進行代謝,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逐漸降解,最終達到凈化的目的。

(4)序批式曝氣法

該方法首先需要在池中間歇進水和曝氣,然后再將污水進行沉淀、排水、排泥,最終實現污水凈化。在處理工藝上,比較簡單。如果我們采用延時曝氣法,還可以直接省去污泥消化、沼氣貯存工序。污水處理更加方便。

2、城鎮污水處理存在的問題

(1)生物膜處理存在的不足

首先,生物膜處理工藝占地面積比較大,不適用于大量的污水處理。其次,漏料經常發生堵塞狀況。第三,在處理過程中,容易產生濾池蠅。對于周邊環境的污染較為嚴重。第四,該工藝的處理流程較為復雜,操作不便。

(2)氧化塘工藝存在的不足

占用土地面積比較大,嚴重浪費了稀缺的土地資源,與其它工藝相比,在穩定性方面較差,對于浮油和污泥不能達到盡早清理。

(3)3A/O 工藝存在的不足

首先由于該工藝涉及的設備較多,而且操作起來較為復雜,不便于日常維護,因此無論是在建設上,還是在日常維護上,耗資巨大。其次,污泥回流程序較復雜。第三,大部分池占地面積較大。第四,抗沖擊負荷能力弱。

(4)工藝設計不符合實際操作

在進行污水處理時,設計方案與實際的技術參數之間存在差異,導致設計方案偏離實際處理環節。除此之外,我國的污水處理設備質量較差,對污水處理效果產生一定影響。

二、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監測技術的具體措施

1、注重取樣與監測

(1)監測點位:城鎮污水處理廠在進行水質取樣時,監測點位置的選擇要選在進水口和出水口這兩個位置。在排放口的位置,安裝污水水量自動計量和自動比例采樣設備,對于水質的pH、水溫等指標要安裝在線監控設備對其進行監控。

(2)監測頻次:在正常運行的前提下,對于水質的檢測頻次保證每個月進行兩次,進水口與出水口都要進行監測,并將每月的監測結果進行記錄和對比分析。

2、集中監視工程操作層

工程操作層主要是由兩臺工業控制計算機和輸入和輸出設備組成,該層一般設置在綜合樓中心控制室或配電中心。中心控制內有顯示數據的大屏幕投影儀,值班人員通過大屏幕投影儀能夠更加清晰的對全廠的實時情況進行監視。

3、監測中注意事項

(1)以節約成本為目標,對于污水的處理要保證在污水處理廠的合理支出下進行,使其達到排放標準,對于工業廢水,要對其進行嚴格的限制,對于不符合處理要求的,要限制進入。可以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污水COD值要保證在1500mg/L。下面對各污水處理廠的進水要求進行說明:COD值在500mg/L的污水處理廠,進水來源為生活污水,COD值在500-1000mg/L以內的污水處理廠,進水來源為工業廢水;如果COD值超過1000mg/L的污水處理廠,其主要的進水屬于工業廢水。

(2)如果污水處理廠對污水處理采用的是好氧法工藝,在進水過程中,碳、氮、磷之間的比例最好控制在100:5:1。

(3)一般來說,要在工藝的末端排放口對水質樣品進行采集,測定項目一共包括19項,其中基本控制項目為12項,一類污染物為7項,項目要按照污水進廠的性質,以及污水凈化后的用途進行選擇。為了對進廠的污水性質和處理效率進行判定,需要對水質樣品進行檢測。

(4)要按照嚴格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規范,對水質樣品的采集、運輸、實驗室培養和分析測定,避免由于人為造成的數據錯誤。

(5)對于污水處理廠的數據進行及時統計和分析,避免長時間擱置導致的數據的準確性受到影響。

結語:

污水處理是一項重要的基礎設施工作,只有對污水進行有效處理,才能減少環境污染,進一步推動城鎮向城市化進程的轉變。利用截污、治污等有效手段,從根源上對污水進行控制,政府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加大對污水治理工程的投資建設,同時污水處理廠要做好污水處理工作,減少污染物,降低污水對環境的污染,目前污水處理已是迫在眉睫的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環境問題,尤其是污水處理問題格外關注,干凈的水質能夠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加清新、綠色的享受。

參考文獻

[1]崔佳奇.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監測技術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9).

第3篇

關鍵詞:污水處理;脫臭技術;展望

中圖分類號:U664文獻標識碼: A

城市污水處理的惡臭主要產生市政污水,污泥處理以及垃圾處置和集水管網污水泵站等過程,其危害是影響人們身心健康和環境質量,已被國家列入廢氣污染治理的一部分。以往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地處人員稀少的郊外,人們的感覺并不是很明顯。近幾年由于城市界域的不斷擴大,它們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加上人們對城市生活工作的環境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提高污水處理廠和周邊的環境衛生質量,我們十分有必要對臭氣進行有效治理。

一、污水處理設施臭氣主要成分及物質濃度的表示

根據日本惡臭防止法的說明,惡臭物質源有22種之多。源于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臭氣,與污水的來源有關,主要以H2S、CH3SH、(CH3) 2S、(CH3) 2S2、NH3、(CH3) 3N等六種物質為主。在實際應用中,除臭設施的設計常以H2S等前5種成分為主要考慮對象。

地域季節變換,水質各異,產生臭氣的物質和濃度也隨著季節進行更替,各污水廠處理工藝、工段(設施設備)的不同也會導致臭氣主要物質發生變化。設計臭氣處理設施,首先需要了解臭氣的主要成分及其濃度。事實上,對于新建的污水處理設施,實測的臭氣數據往往較難精確計量。

2.5、3.5級臭氣強度:為防止臭氣擴散影響周圍環境,日本惡臭防止法對污水處理設施與周邊外界交界處惡臭成分的物質濃度允許值,依據地域的社會、自然條件做出了詳細規定,其相應的臭氣強度上、下限分別為2.5和3.5。

相對于前述衡量指標,六級臭氣強度評價法簡潔明了,易于公眾接受和理解,常用于代替物質濃度來表示臭氣的程度。六級臭氣強度評價法各臭氣程度衡量指標間的相互對應關系,如下所示:

臭味大致有魚腥臭[胺類CH3NH2,(CH3)3N],氨臭[氨NH3],腐肉臭[二元胺類NH2(CH2)4NH2],腐蛋臭(硫化氫H2S),腐甘藍臭[有機硫化物(CH3)2S],糞臭[甲基吲哚C8H5NHCH3]以及某些生產廢水的特殊臭味

二、脫臭法

1.物理脫臭法

物理脫臭法處理通常作為除臭處理工藝的前處理。對于含有可溶性成分多的臭氣一般可以臭氣凝縮法,從經濟上比較適合我國國情,但是其應用局限性大,一般很少采用。物理法中常用的效果比較好是大氣稀釋法和吸附法。

大氣稀釋擴散法是將惡臭氣體由高空煙囪排向大氣,通過大氣的稀釋擴散以及氧化反應使其臭氣濃度降低或改善,以保證下風向和臭氣發生源附近工作和生活的人和環境不受惡臭的危害。此法主要適用于臭氣濃度相對比較低的工業有組織排放源的惡臭處理。大氣稀釋法受當地氣象條件和地形條件影響較大,另外對煙囪高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距離地面15米以上,以保證受控點惡臭物質濃度不超過環境標準。

吸附脫臭法是使得惡臭氣體通過吸附劑填充層而被吸附去除的方法,常用的吸附劑一般為活性炭、硅藻土、以及陶瓷碎片等。有時也根據吸附氣體成分的特殊性使用添加藥劑的吸附填料。在吸附脫臭法中較常用的方法是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分為非再生型和再生型。利用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AC)優良的吸附能力,可以很高效地吸附臭氣中的硫醇、酚等構成成分,特別的對于濃度低的臭氣更有效。對于濃度高的工廠的臭氣,一般使用能夠現場再生的裝置。也就是說在除臭裝置中加入再生裝置。在這個裝置中,蒸汽發生裝置、脫除臭氣的蒸汽凝縮裝置及其儲留槽等是必需裝置。為防止活性碳顆粒校粉塵等堵塞,在氣體流入吸附床層前,應先經過預凈化設備。吸附脫臭法工藝成熟,既能達到凈化的目的,又能回收有用物質。一般的活性炭吸附均采用固定床吸附,其維護管理比較簡單并且處理效率也高。但是其交換再生周期受氣體的種類、數量、溫度、水分的變動影響較大,很難確保再生的效果。

2.化學法

化學脫臭法主要是利用化學藥劑或化學方法與惡臭物質成分起反應生成無臭物質而達到脫臭目的的方法。因為惡臭物質成分大多呈現酸性或堿性,比較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用氫氧化鈉、碳酸鈉、硫酸、鹽酸等酸堿中和反應脫臭,其中水洗法僅對水溶性的惡臭物質有效,存在二次污染問題,一般只作為預處理手段,所以現行各國處理工藝中大多采用濕法化學吸收法、燃燒處理法。

濕法化學吸收法是發展最成熟應用最普遍的惡臭脫除方法之一,其中塔式吸收是多年經驗發展的主導趨勢。常用的濕法化學吸收塔有三種:填料塔、噴霧塔和文丘里洗滌塔。化學吸收法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噴淋式或填料式吸收塔將惡臭氣體捕捉到液體中,附著于顆粒物質上的臭氣分子通過濕法吸收氧化后被從空氣中去除,惡臭氣體和藥液中的乳化試劑反應從溶液中去除,也可和強氧化劑反應生成溶于水的無臭物質吸收去除。

使用濕法化學吸收除臭,影響脫除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惡臭氣體的成分和吸收劑的選取以及接觸過程中速率。常用的吸收液可以是清水、化學試劑溶液(酸、堿)、強氧化劑溶液或是有機溶劑,鑒于污水污泥處理設施產生的臭氣特點,吸收液的選擇主要針對氨氣和硫化氫及有機硫化物,所以藥液一般選用是強堿、次氯酸鈉和硫酸的溶液。氣―液傳質接觸一般采用兩相同流、逆流、交流,水平式氣液接觸方式。同時嚴格控制過程中的氣液比以及氣體通過的線速度,保證接觸時間。這種方法具有反應速度快、反應溫度低、安全高效、運行可靠、占地相對最小等優點。適于排放量大、高濃度的臭氣排放場合,如污泥穩定、干化處理和焚燒過程所產生的惡臭處理等。同時當惡臭氣流中成分比較復雜時,通常需采用多級吸收系統。讓惡臭氣體漸次通過裝有不同性能藥液的接觸塔,最后再經過除霧裝置后,直接排放或與干凈空氣混合稀釋后排放到大氣中去。這樣的兩級或三級吸收系統,可以廣泛地除去多種惡臭氣體,并達到很高的去除效率,同時也可以通過調節加藥量和溶液的循環流量調節來適應氣流量和濃度的變化,因此濕法化學吸收除臭具有較強的操作彈性。這種臭氣脫除裝置在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脫水過程中被廣泛的應用。

3 生物除臭法

生物除臭法是通過專門培養在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群對臭氣分子進行吸附降解除臭的生物廢氣處理技術。當含有毒、有害、有惡臭的廢氣經收集管道導入通過培養生長在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菌形成的生物膜后,生物膜以廢氣中的污染物作為生長因子,輔以合適的濕度、溫度、PH等,微生物進行生長繁殖,臭氣經過微生物的生長代謝,代謝產物變成無毒、無害、無臭味的CO2,H2O,H2SO4,HNO3等簡單無機物,從而實現了臭氣的降解和凈化,達到除臭的目標。

三、新脫臭工藝和技術的展望

1、新的工藝

實際的惡臭處理中,單一的方法往往不能完全去除臭氣,特別是對成分比較復雜的惡臭氣體,人們常常采用聯合脫臭法。惡臭氣體通過吸附塔進行吸附處理后,未被吸附的臭氣再經臭氧氧化而達到除臭的目的,能將臭氣強度降至l級以下。

另外在組合現有脫臭技術的同時,世界各國也尋求新脫臭技術的開發研究,比如高能離子凈化系統和新型脫臭劑的研究。高能離子凈化是瑞典的高新技術,開始在歐洲諸國應用于醫院、辦公樓、公眾大廳等以空氣凈化。它能有效地清除空氣中的細菌、可吸入顆粒物、硫化合物等有害物質。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離子發生裝置發射的高能正、負離子與有機揮發性氣體分子接觸,并將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對硫化氫、氨也同樣具有分解作用,還可以有效地破壞細菌生存的環境,降低細菌濃度或消除。

新型脫臭劑是針對近幾年來小規模污染源逐漸增多的嚴峻狀況而開發的一種可以有效脫除臭氣,并且安裝簡單的新技術,特別是微生物除臭劑的研究開發將成為比較前沿的課題,將具有很大的工業化應用空間。微生物除臭劑是根據微生物降解原理將篩選到的高效脫臭微生物固定在載體上,制成一定的劑型,惡臭氣體通過時便達到除臭的效果。微生物除臭劑價格低廉,裝置簡單,效果穩定,操作方便,與以往藥液、活性炭法相比較,具有投資省、維護管理費用低的特點,在除臭劑市場上很有潛力。

2、技術展望

嚴格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加強對惡臭源的監測與治理是污水處理廠今后的發展要求。究競選擇何種處理方法合適,則要根據惡臭物質的性質、濃度、處理量及來源等因素決定,濕式吸收氧化法具有處理氣量大,濃度高,操作穩定,效率高和占地面積小等優點,將成為主流和首選技術。在占地面積不受局限的情況下,針對中,低濃度的惡臭氣流,生物過濾法同樣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無論選用哪一種技術方案,都必須由專業人員對整個項目的惡臭的來源,特性和現場的具體情況做全面,科學的調查,研究和分析,才能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

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們發展的同時也破壞了自然環境,也使得水環境受到嚴重威脅。隨著我國快速推進污水處理設施上馬的同時,由于對污水處理廠臭氣治理的疏忽,很多運行多年的污水處理廠的臭氣污染已經成為城市里的新的污染源,面對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生活環境和生存質量的要求,污水處理廠的臭氣治理愈發重要,臭氣治理的技術研發和應用成為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水環境科學[M].北京:科學出版

第4篇

關鍵詞: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U664 文獻標識碼: A

污水處理廠與其他生產型工廠雖有所不同,但在運行管理上大同小異,要使出水水質達標排放,首先有先進的設備、切實可行的工藝、資金的保障和科學的管理,其最終生產目標是保證產品質量,并通過節能降耗等科學管理手段降低成本以實現利潤的最大化。故在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中,應針對其特點總結一套有安全生產、科學生產和成本核算的科學管理體制,并嚴格落實執行。

一、 城市污水處理運行管理中的主要問題

1、 管理的不規范

污水處理廠管理人員在進行運行管理工作的時候,往往會忽略污水處理過程中規范化管理。這就使得整個運行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給污水處理的各項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運行模式的雜亂無章,運行成本的不定性,污水處理各個部門的不協調等等,都直接導致了整個污水處理過程的低效化,都直接給污水處理廠帶來了極大程度的經濟損失。

2、 污水污泥的處理效率低下

污水處理效率永遠是污水處理廠首要解決并需要不斷提高的一個方面。由于我國國情,國土資源現狀,除資金問題之外,直接影響污水處理效率低的問題還有另外幾點:對域內污水處理缺少必要的建前規劃,這會使部分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偏大,處理廠設計超前,造成污水處理能力閑置的狀況;一些污水處理廠由于地區財政問題,導致配套管網建設滯后,技術落后,比如一些污水處理廠未能運用高效的AAO 工藝,相關建設資金難以落實,影響處理廠的正常運行;另外一些污水處理廠得不到當地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同樣導致建設困難,通水試行難等問題。污泥處理問題是污水處理廠的后續工作的重點,部分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理力度相對不理想,沒有加強污泥利用率的AAO 工藝,一些處理廠污泥處理效率低下。未處理的污泥除臭味強烈外,還有大量的重金屬、有機物以及各種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這些未得到有效處理的污泥對周圍的環境保護會造成嚴重影響。

3、 處理成效流失

再生水資源是污水處理的最主要成效,但由于人們對再生水資源的認識不足、再生水利用的宣傳工作不足、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以及其它的各方面因素,都造成了污水處理成效的流失,讓整個污水處理過程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重視,進而對整個污水處理帶來了極大的阻力。

二、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的措施

1、 健全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的規章制度

為了保證污水處理廠安全、穩定、達標運行,運營管理單位必須制定崗位責任制、設施設備巡視制度、運行調度制度、設施設備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設施設備操作規程、維護保養手冊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和操作手冊。要編制進水水質嚴重超標準、停電造成污水處理廠停運、暴雨造成污水處理廠淹泡、設施設備故障、人員觸電、有毒有害氣體中毒等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根據實際情況和要求,定期對規章制度、操作手冊和應急預案進行更新。

2、 引進合適的工藝

污水處理廠應根據水質情況引進適合的污水處理工藝,例如倒置AAO 工藝,其是由AAO 工藝優化而來,是污水處理廠根據水質情況處理污水的主要體現之一。改良的AAO 工藝是污水處理問題上的一個重大突破,現如今已被很多污水處理機構所采用,并針對各個廠的具體情況進行優化。該工藝通過有效的利用現有資源,結合先進的科學技術、化學原理大大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且由于個別區域水質、地質等多方面因素影響,AAO 工藝可根據不同污水處理廠的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的改良創新,更有效的處理污水。已使用AAO 工藝的污水處理廠應針對本廠的具體情況,考慮到相關各方面有利以及不利因素,針對污水處理問題對已有的AAO 工藝進行相對可行的改良優化。未引進AAO 工藝的污水處理廠更應該盡快投入建設中,實行這一污水處理的高效可行的措施。

3、 規范運行管理體制,加大監管力度

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必須建立精簡、高效、職能明確的執行體系,由運行管理人員組成的調度班子負責污水處理廠的全面管理工作,相應配備的各職能部門和運行管理人員聽從調度班子的統一指揮,根據水質水量的變化及時調整運行工況,根據設施設備運轉周期安排維護、保養、維修計劃,出現突發性事件時組織應急預案的實施。只有充分發揮強有力的管理體制作用,才能保障污水處理廠朝著良性方向運行。為了持久地達標運行,有關主管部門要給予污水處理廠有利于運行管理的支持與政策,但對于只要支持和政策而在管理上不認真、不負責,甚至出水水質不達標的個別污水處理廠,有關主管部門要有嚴格的監管,甚至要給予批評、通報和處罰。

4、 加強污水處理廠的設施、設備管理

設施、設備的完好使用是保障污水處理廠安全正常運轉的基礎,設施、設備的使用與維護保養工作應按照設施、設備的操作規程和維修保養規定執行。操作維護人員應正確掌握操作技能和維護保養內容及流程,對設施、設備按照要求進行維護保養,出現問題要及時排除,對設施、設備進行周期性檢修,并將其維護、保養、檢修的全部內容列入設施、設備管理檔案。設施、設備應達到內無塵、外無垢、銅亮、鐵不銹、螺栓不松、油不漏的標準和要求。

5、 力求精細化管理,達到節能降耗目的

污水處理廠是耗能大戶,各種設備的運轉離不開耗能,要通過技術更新、工藝改造、設備調整等方式,通過節約能源、降低消耗的途徑,帶動運行管理向精細化方向發展,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更大的效益,從而達到精細化管理的水平。

6、 做好人員培訓,提高運行管理水平

操作維護人員對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起著關鍵性作用,各崗位的運行管理、操作維護人員應經培訓后持證上崗,并應定期進行考核,特殊工種應根據國家相關部門要求取得資格證書后才能上崗工作。通過定期培訓和考核的運行管理、操作維護人員才能清楚本廠污水處理工藝特點,了解設施、設備的基本概況,掌握運行、維護要求及技術指標,才能具備污水處理廠安全穩定運行的管理能力。

7、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建立應急預案系統

在污水處理生產運行過程中發生的事故往往具有突發性和不確定性,產生的后果和影響一般都比較嚴重,應急處置工作不當往往會造成事態擴大,因此應急處置必須迅速果斷,及時有效地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險源,防止事態擴大化; 其次是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現場恢復,查清事故原因,評估危害程度,總結救援工作的經驗和教訓。

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建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制定相應的事故應急預案,迅速、準確、有效地組織應急救援行動,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后果的關鍵和有效手段。但是很多污水處理廠缺少應急觀念,沒有應急措施,一旦出現事故不知所措,盲目援救,由于沒有應急預案而造成重大人身、財產損失,硫化氫氣體中毒事故即是典型案例。

總之,隨著政府及公眾對污水處理節能降耗社會效益要求的不斷提高,以及污水管理單位自身經濟效益的迫切要求,污水處理行業需圍繞運行管理理念,進入規范化、合理化、精細化的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宗靜婷,丁曉倩. 城市污水處理廠剩余污泥資源化途徑探討[J]. 生態經濟. 2011(07)

[2] 余國柱,林作勝. 城市污水管網對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的影響[J]. 科技傳播. 2010(18)

[3] 王奇志. 淺談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J]. 科技風. 2010(01)

[4] 黃昀,王洪臣. 淺談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問題[J]. 中國建設信息(水工業市場). 2007(01)

第5篇

關鍵詞:港口污水處理設備;運行管理

隨著煙臺港西港區30萬噸原油碼頭的試投產運營、泰山石化36萬立方、中海油150萬立方的液化倉儲,標志著煙臺港成為液化品的倉儲、轉運大港。運營管理含油污水處理廠是港口安全潔凈生產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作為港口污水處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污水處理設備運行的正常與否,則是決定污水處理工作能否順利展開的重要前提。因此,港口污水處理應科學認識污水處理設備,采取積極措施,合理管理,減少設備運行故障,確保污水處理工作的安全、穩定和高效開展。

1機械設備的運行管理

常用機械設備主要包括固液分離機、帶式收油機、刮泥機。

1.1固液分離機的運行管理

含油污水經過固液分離機初步過濾進入污水調節池,污水中的雜物首先被撈取上來,這樣可避免對后續設備的正常運行造成干擾。固液分離機其實就是一組直接暴露于室外工作的機械格柵,是由一種獨特的梨形耙齒配制成的一組回轉鏈,在電機減速機的傳動下,由主軸帶動鏈輪傳動,耙齒鏈進行回轉運動,環形格柵的下部浸沒在水過水槽內,柵面攜水中雜物沿軌上行,帶出水面,當達到頂部時,附在柵面上大部分污物以自重卸入垃圾桶中。相關工作人員應在全面掌握固液分離機的工作性能與運行規律的基礎之上,充分結合實際天氣情況對機器自身的影響,及時清運雜物,定期對機器進行檢修障礙排查,避免出現不正常噪聲和卡滯現象。一般情況下,操作人員需每天對格柵清渣2-3次,以保證進水的順暢。

1.2帶式收油機的運行管理

帶式除油機是以原設計撇油機運行改型設計的。為適應多種條件,取得最佳除油效果,它可根據時間設定連續或間斷使用。為提高撇出的廢油濃度,本機配備有獨特的廢油增稠裝置。它具有適應性廣、結構緊湊合理、操作方便等特點。撇油帶是本機的關鍵部件之一,在滾輪帶動下連續不斷地粘附水中的浮油,達到除油目的。滾輪帶動撇油帶轉動,并具有防止撇油帶跑偏的功能。平日維護時撇油帶需內外兩面清理,減速裝置等部件按要求加入油(脂),并緊固各部螺栓,以確保設備運行的安全性、穩定性與高效性。

1.3刮泥機的運行管理

廠區中有三處刮泥機,分別是隔油沉砂池的鏈條式刮泥機、沉淀池刮泥機及污泥濃縮池刮泥機。日常檢修時各驅動機構、減速器、傳動鏈、滾動軸承及活動部位要注一定數量的油及油脂。每年定期對設備作一次全面檢修,對磨損嚴重的零件應及時更換,同時做好防腐處理。

2臭氧發生器的運行管理

臭氧被譽為“綠色化學品”,屬強氧化劑,它具有殺菌、脫色、氧化、除臭四大功能及無殘留、無二次污染等優點,是環保型綠色工業原料之一。但臭氧屬強氧化劑,人吸入臭氧后可從僅僅感覺難聞,到眼、鼻、喉、呼吸器官粘膜受到刺激,引起咳嗽、頭痛、喉痛,直至肺水腫。臭氧發生器為立式一體機,安裝放置在干燥且通風良好的房間,使用環境溫度在0-40℃之間,周圍無易燃、腐蝕性氣體或導電塵埃,否則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壞。臭氧發生器首次開機時,先對臭氧放電室預吹一小時、預熱半小時后,開啟臭氧發生器的“開機/關機”,調節“臭氧調節”在零刻度以上或實際需要值,整機開始工作;若首次開機后停機超過三天,再次開機仍需按此操作進行開機。

3泵類設備的運行管理

作為污水處理的必備設備,泵類設備在整個污水處理設備體系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廠區中有污水提升泵、隔油池泥沙泵及提升泵、溶氣水泵、污泥提升泵、污泥泵、污油泵、中間水泵等。根據運行原理的劃分,泵類設備主要分為容積泵、葉片泵以及螺旋泵3大類別。而作為污水處理過程中應用十分廣泛的泵類設備,潛水式離心泵多數情況下依靠電動機來帶動運行,在啟動潛水式離心泵之前,應先向泵內注滿需要運送的液體,然后再啟動。隨后通過葉輪旋轉產生強大離心力,將泵內液體順利輸送至指定位置。在運轉過程中,如發現噪聲和其它不正常聲音時應立即停止運轉,檢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運轉。操作人員應定期檢查水泵的工作狀況,如運行泵出現故障,應及時切換到備用泵工作,立即檢修故障泵,以確保廢水處理系統持續正常運轉。

4結語

作為西港區建設的首座污水處理廠,污水廠自2009年工程完工后,2011年進行了小規模的整修。此次為更好的配套罐區的生產經營,并結合實際污水排放情況對污水處理系統進行維修改造工程。優化工藝后的污水處理廠可結合實際排污量做間斷性或短時間運營,出水水質達到城市污水管網接收標準后經市政污水管網排至大季家污水處理廠。科學的運營管理加上規范的設備操作可最好表現出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并且最大限度的減少運行維護費用,成為罐區的安全生產、保護環境的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煙臺港西港區液體化工罐區工程污水處理廠改造項目污水處理系統.江蘇融匯環境工程有限公司.2016,8.

[2]煙臺港西港區液體化工碼頭及貨場回填工程海洋環境影響報告書.中國海洋大學環境保護研究中心山東青島.2006.4.

第6篇

我國的小城城鎮主要分為縣城鎮、中心鎮和一般鎮三級。縣城鎮人口規模一般在約3萬人以上,一般鎮小于1萬人,中心鎮居于二者之間。由于我國小城鎮人口密度增長,小城鎮的經濟活動量也隨之上漲,每天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大量排出。隨著小城鎮的經濟建設發展,其水環境污染問題也日漸惡化。然而,在我國有近95%的小城鎮未建設污水處理設施,排水網管的普及率也僅占50%左右。因此,小城鎮污水已成為我國區域性污水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國的小城鎮污水問題蔚為嚴重,但處理工作已經在緊羅密布的進行。小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目的在于對小城鎮污水的集中處理,構建區域水污染防治系統,保障水環境系統的安全、可靠、高效運行。小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應遵循的原則:

1、避免遠距離輸水,盡可能靠近排放地,進行就近利用,就近再生處理。

2、污水收集系統要匹配污水處理設施。

3、廠址的設置要滿足地區自然地形、地貌特征,滿足城鎮總體規劃要求。

4、污水處理與利用相結合。

二、小城鎮污水處理廠存在的主要問題

1.運營、管理能力薄弱。受管理體制與行政區劃的制約,我國的小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處于各自為政、獨立設置的狀態。與所屬城市和毗鄰城市缺乏協調規劃和統籌安排,污水處理設施資源難以進行合理配置和共享共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污水處理設施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按照我國的行政管理機構設置模式,只有縣級及縣級以上才能設立行政管理部門,小城鎮并未設置專門的管理機構,缺乏專業技術管理人才。因此,小城鎮的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和維護很難進行正常管理。

2.市場化不充分。我國,大城市的污水處理有相應的條例來促進城市污水的商場化運作,提高污水處理能力。然而小城鎮的污水處理市場化相較于城市來說具有一定滯后性,政府支付能力差、處理規模小、收集網管不完善等,不利于污水處理的發展。

3.缺乏資金投入。我國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立資金投入大,小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需要各級政府加大資金投入,促進小城鎮污水處理的產業化發展。創造條件吸收社會資本,促進融資渠道的多元化。

4.投資主體單一化。我國小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當成了公共物品,存在免費或低價使用的狀況。因此,政府的財政撥款順理成章的成了小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投資和維持日常運營的唯一來源。然而,政府的財政支出是有限的,不能滿足小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規模的擴大要求。因此,就需要小城鎮污水處理廠尋找符合市場化的建設和運營方式,以保證小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營。

三、如何加強小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及運營

就目前看來,我國的小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運用處于資金投入不足、污水處理設施效率低、缺乏運營管理能力、市場化不充分和投資主體單一的狀態。關于小城鎮污水處理廠加強建設和運營,需借鑒城市污水處理的建設管理運營方式和經驗,結合小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分析。

1、科學論證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條件。我國的小城鎮污水處理廠分布、覆蓋不全面,相關的縣級、鄉級政府需要加強對小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設計方面問題。當前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要符合市場化要求、符合污水處理工藝流程選擇、符合建設投資和運營成本管理要求等。在這一系列的要求下,小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就需要對其設計條件進行科學的論證。廠內匯水區的水構造、水質狀況和水量等問題進行調查分析、監測;出水控制要保證再生水資源品質問題,要符合社會、環境、經濟等方面的利用要求。

2、加強融資渠道拓展,增強資金投入。相關規定指出,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再生利用設施建設投入資金需4300億元。需要各級、各地方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促進小城鎮污水處理廠的產業化發展,創造優良條件吸收社會資本,拓展融資渠道,增進資金的投入。

3、統籌規劃,加強區域協調。統籌規劃小城鎮污水處理工作,進行資源合理分配,避免重復建設,導致資源浪費;加強區域合作,整合小城鎮污水處理建設的地理、污水成分、排污量等各方面因素,使污水處理設施的利用率和規模經濟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環保部門加強環境宣傳,使城鎮居民和領導清晰的認識污水污染和污水處理廠建設,并能從科學發展的理念出發。

4、引進專業運營公司,實行聯合運營。小城鎮污水處理廠的“獨立化”運營模式,造成了較高的運營費用,運行效率低,加大了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難度,進一步造成了人力、物力、財力和技術方面的浪費。采取聯合運營的方式,將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設施交由專業的運營公司運營,在人力、物力、技術資源等方面也采取聯合運營方式,實現資源共享的同時也確保了小城鎮污水處理廠的科學、合理運營。5、整體規劃策略。小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運營要結合地區情況,合理規劃,對城鎮的基本功能、總體布局和發展方向進行正確定位,科學確定、制定城鎮排水體系和建設規模,制定符合相關特征的運營管理策略。

四、討論

第7篇

關鍵詞:污水處理;污泥;現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X7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6-0003-01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政污水處理廠數量不斷增加,每天產生大量的污泥。如果污泥沒有經過妥善的處置,不僅僅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還會威脅到人類的身體健康。因此,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必須經過妥善的無害化處理,才可能避免對環境的二次污染[1]。

污泥是污水處理廠進行污水處理后產生的副產物,其成分非常復雜,含有大量的氮磷等營養元素、有機質以及重金屬物質。如果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到大自然中,不只是污染環境,浪費了大量的營養物質。可是進過合適的處理后,我們能夠變廢為寶,將有毒物質提煉出去以后,能夠得到許多有用物質,進行二次利用[2]。

1 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現狀的評價分析

1.1 重污水處理、輕污泥處置

市政污水處理廠普遍存在“重水輕泥”的現象,部分污水處理廠沒有把污泥的處理作為其工作的必要組成部分,通常是沒有在污水處理廠建成的同時,就設立污泥處理系統,都是后期安裝的,且對于污泥處理不夠完善,導致污泥處理率低下,所產生的大量污泥沒有進行妥善的處置,因此成為污水處理廠中最為薄弱的環節,嚴重影響了污水處理行業的健康發展。

1.2 污泥處理技術設備落后

目前,市政污泥處理廠所應用的處理工藝,主要包括:污泥濃縮、穩定、脫水以及最終處置等主要過程。其中有些污泥處理技術已經被發達國家所棄用。另外,某些污泥處理技術并不符合我國污泥的特性,對所應用的污泥處理技術根本沒有采取相應的調查研究。同時污泥處理設備也相對落后,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存在性能差、效率低、能耗高和設備不夠專業等問題,亟待我國污泥處理技術的提高和發展[3]。

1.3 污泥處理管理水平低

據調查,部分已建成的污泥處理設施不能完全正常運行。除了是由專業技術水平低導致外,還有管理水平低等原因。部分污水處理廠的操作人員沒有專業的管理和實踐經驗,難以有效地組織工作。缺乏相應專業技術人員,各部分工作和專業不配套,使部分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理系統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2 市政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優化策略

2.1 衛生填埋

該方法具有使用普遍、操作簡單、處理成本低等特點,把經過脫水處理的污泥直接運送到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但是,從處理過程中發現,把經過脫水處理的污泥直接進行衛生填埋,會產生嚴重的土地資源浪費,長此以往必然導致填埋成本增加。

2.2 土地利用

通過在農作物當中添加有機肥可以改善土壤,有效提升土壤當中微生物的活性,從而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并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但這種有機物也有其弊端,即其養分量較低,需要施用的量很大,且其釋放肥效的時間較長,所以不能充分滿足農作物的營養需求,只能與無機肥料共同施用來為農作物提供營養。因此,有機無機復合肥是最佳的肥料。現階段,農用污泥主要采取堆肥技術,其具備衛生條件好及發酵周期短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土地利用污泥方面。

2.3 建材制作

在污泥當中存在大量的無機質,將其加以處理后能夠作為建材原料,例如:磚、水泥、纖維板等。處理方法主要有兩種:污泥焚燒及干化污泥工藝。其中干化污泥的方法要保證合理的污泥成分,使其成分與建材所需成分相近[4]。

2.4 焚燒

研究得知,每千克干污泥具備8MJ~15MJ的熱值,因此,在焚燒污泥前,要先進行干化或半干化,引燃時在其中加入合適的輔助燃料再使其自燃。采用這種方法處理污泥可以將有機物完全碳化并徹底殺死病原體,降低污泥體積,進而徹底處理污泥。

3 結語

終上所述,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置與我國的環境息息相關,有效加強污泥處置具有重要意義,只有進一步管理好、落實好污泥處置工作,才能有效提高環境質量。因此,應充分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污泥處置方法,成立不同的污泥處置項目,將污泥廢棄物進行有效管理,進而保證污水處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易安.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探析[J].科技創業家,2013(4).

[2]王W魁.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的現狀及研究進展[J].天津科技大學學報,2015,30(4).

第8篇

關鍵詞: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設計參數;氧化溝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People's Daily life of wastewater, sewage discharge a sharp rise in the number of city, the sewage treatment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society. Combining with the project examples, through to the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process flow and the design parameters of the research, and to sum up the treatment effect. For reference to the professionals.

Keywords: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Process; Design parameters; Oxidation ditch

中圖分類號: R1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使得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數量日益增加,但大部分的污水處理廠仍處于不加治理而直接將污水排放到水體的體系,這就成為了水體環境污染的重要來源。因此,為改善目前水體污染嚴重的現狀,保護我國緊缺的水資源,不僅需要污水處理廠改變其原有的污水排放體系,而且需要污水廠采用先進的處理工藝技術,加強污水廠的整體設計結構。從而保證污水的有效處理[1]。

1 工程概況

該污水處理廠規模:一期規模1萬m3/d,二期規模2萬m3/d。該污水處理廠設計進水水質為:CODcr=350mg/L,BOD5=180mg/L,SS=220mg/L,NH3-N=35mg/L,TN=48mg/L,TP=5mg/L。

2 工藝流程

2.1 生化處理工藝

該污水處理廠采用先進的奧貝爾氧化溝工藝技術,具有高效節能和靈活運用的優點。通過對其進行改良,增加了前置厭氧段以提高除磷能力,設置了內回流系統以保證脫氮效果。池型由三條同心的渠道組成,整個氧化溝水流狀態兼備了完全混合式和推流式特點。

工藝具有以下特點:(1)去除有機物效率高,脫氮除磷效果好;(2)抗沖擊負荷能力強;(3)不設初沉池,設施簡單;(4)基建費用低,且規模越小;(5)設備可完全國產化,投資省;因此,改良型奧貝爾氧化溝在中小城鎮污水處理廠工藝中具有推廣應用價值。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生化處理工藝流程示意圖

2.2 深度處理工藝

深度處理過濾工藝采用新型的轉盤過濾器,該工藝出水水質好、設備簡單緊湊、附屬設備少、占地小、投資低、運行費用低。工藝流程見圖2。

圖2 深度處理工藝流程示意圖

2.3 消毒工藝

該工程選用工藝成熟,殺菌能力強,消毒效力持續時間較長,且效果可靠的二氧化氯消毒。

2.4 污泥處理工藝

污泥處理一般有兩種方法:污泥經濃縮、消化、脫水后再進行處置;污泥經濃縮、脫水后直接進行處置。

該污水處理廠采用污泥經機械濃縮、脫水后直接進行衛生填埋處置的方法。該污水處理廠的整體工藝流程見圖3。

圖3 污水處理廠的整體工藝流程

3 構筑物及設計參數

3.1 污水預處理系統

1)粗格柵

粗格柵采用鋼絲繩牽引式粗格柵1臺,格柵寬度800mm,柵條間距15mm。

2)提升泵池

提升泵選用潛水泵,3臺(2用1備),其中一臺變頻。

3)細格柵

細格柵采用轉鼓式細格柵1臺,格柵直徑1000mm,柵條間距3mm。

4)沉砂池

沉砂池采用鋼制旋流沉砂池,去除污水中比重較大、粒徑大于0.2mm的無機砂粒,以減輕后續處理構筑物和設備的磨損、堵塞,保證后續流程順利運行[2]。

設置旋流沉砂池1座,直徑2.43m。

3.2 生化處理系統

1)厭氧池

設置1座厭氧池,單池尺寸為:23.5m×6.3m×4.5m,有效水深:4.5m,水力停留時間:1.6h。

2)奧貝爾氧化溝

氧化溝為半地下式鋼筋砼池,設計水量為0.116m3/s,泥齡20d,內溝寬5m,中溝寬6m,外溝寬7m,有效水深4.5m,污泥產量:3040kgDS/d,混合液濃度4.0g/L,標態需氧量201kgO2/h。

3)沉淀池

沉淀池的功能是將氧化溝出來的混合液進行泥水分離,上清液即為完成有機物降解的污水,其出水至深度處理系統,沉淀下來的污泥至污泥泵池。沉淀池采用中央進水,周邊出水的方式,出水經環形集水渠收集后直接排入集水井接入深度處理系統的混合反應沉淀池。

設置沉淀池1座,直徑為30m,表面負荷0.9m3/m2•h,有效水深4m,沉淀時間3.5h。

3.3污水深度處理

1)混合反應沉淀池

混合反應沉淀池由混合池、反應池、斜板沉淀池、集水池組成。集絮凝、反應和沉淀功能于一體,具有去除COD、SS、磷、色度、細菌等作用[3]。

混合池1座,單池有效尺寸1.5m×1.5m×4.3m,混合時間55s;

反應池1組3格,單格有效尺寸3.2m×3.2m×4.3m,反應時間15min;

沉淀池1組,單池有效尺寸7.0m×12.0m×4.65m,表面負荷7.6m3/m2•h。

2)轉盤濾池

轉盤濾池是對經生化或物化混凝處理后的二級出水進行深度處理,主要去除部分SS、CODcr、BOD5及總P,以保證處理后的水質可以達到相關污水的標準。

轉盤過濾器(內進外出)1臺,轉盤直徑2.1m,轉盤數量18片/組,網篩孔徑10μm。

3)回用水儲池

用于回用水的調節池,1座,池體尺寸30×12.5m,有效水深4m,容積1500m3。回用水儲池按回用水量的10%~20%設置。

3.4污泥處理系統

為方便污泥處置,必須對污泥進行減量化處理,脫水后污泥含水率可以降到80%以下。該工程采用離心濃縮脫水一體機以保證污泥中的磷不再返回污水處理工藝中[4]。

污泥干固量: 47325kg DS /d,

脫水后泥餅含水率:75%~80%;

脫水后泥餅體積:10.3m3;

工作時間:12h。

4 處理效果及經濟效益

該污水處理廠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后,在設計要求的進水水量、水質條件下,對污水處理廠處理后出水水質進行檢測,各階段處理效果見表1。

表1 生化處理和深度處理設計出水水質

設計出水水質達到GB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及廣東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GB44/26-2001)第二時段一級標準。

5 結論

綜上所述,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系統工作,其涉及的學科和部門比較多;由于城市污水處理廠在技術、質量、工藝、工期等方面要求較高,因此,應加強污水廠的工藝技術,在節能、環保方面加強設計,做好整體設計的工作。從而保證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作,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參考文獻

[1] 杭世臖;污水處理廠處理工藝的選擇[N];中國水利報;2003年

[2] 高旭;城市污水處理工藝能量平衡分析研究和應用[D];重慶大學;2002年

[3] 白春學;費慶志;姜春東;王曉偉;;生活污水處理為中水工藝參數[J];大連交通大學學報;2009年05期

第9篇

關鍵詞:故障診斷

0 引言

經驗表明,城市污水處理廠長期穩定運行是較為困難的,在一些污水處理廠中,處理效果不佳、運行費用高和污染環境等現象常常是由運行的問題引起的[1]。由于針對污水處理廠日常運行問題的解決策略在書籍中難以找到,長期以來運行人員往往是根據多年積累的經驗對污水處理廠進行管理。然而這些經驗的積累要求具有較長時間的實際操作經驗和廣泛的知識,所以只為少數人員所掌握。目前我國環境保護事業正在蓬勃發展,各地新建了不少城市污水處理廠。在這些新建的污水處理廠中,由于缺乏有經驗的運行管理人員,污水處理廠的運行就顯得更加困難。因此十分有必要開發一套用于指導城市污水處理廠日常運行的決策支持系統。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采用專家系統是較好的解決方法。 

1 專家系統及其功能

專家系統是人工智能的一個分支,它可以定義為一個能在特定領域內,以人類專家水平去解決該領域內困難問題的計算機程序。其主要特征是它依靠人類專家經驗性的規則來分析和解決問題[2]。它是將經驗性的知識應用于尚未完全得到理解的領域的一種方法,因而很適合在污水處理過程這樣一個尚未得到完全理解的領域中應用。

本專家系統是污水處理廠日常運行決策支持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為:①故障診斷功能:根據用戶輸入的數據和信息,對污水處理廠的實際運行情況作出分析,確定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并給出解決的辦法。②故障檢索功能:對污水處理廠運行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采用故障列表的形式進行檢索,對具體的故障給出原因和解決策略的詳細分析。③活性污泥法的培訓功能: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的優勢,運用文字、圖形等多種方式向用戶介紹活性污泥法的有關知識,對污水處理廠的職工進行培訓。 

本專家系統和污水處理廠日常運行決策支持系統的另一個組成部分--IAWQ模型數值模擬軟件相互支持、相互驗證,共同為污水處理廠的日常運行提供幫助。

2 專家系統的開發

軟件設計基于Windows95或更高版本的操作系統,采用Visual Studio 6.0版本作為開發工具,其中采用Visual Basic 6.0作為專家系統的開發工具,采用Microsoft Access 6.0作為相應的數據庫開發工具,在數據庫的操作中,采用Microsoft Transact-SQL的結構化查詢語言。

系統的開發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2.1 知識的獲取

這是專家系統開發過程中最為重要的階段[3]。專家系統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從人類專家處獲得的知識[4]。在本系統的開發過程中,從水處理專家、污水處理廠工程師、實際運行人員和運行指導書籍中獲得了大量有用的知識。

2.2 知識的轉化

在系統的開發過程中,采用假設和結論(If…,Then…)的形式將從人類專家處獲得的知識轉化成為適合于計算機表達的形式,存儲在系統的知識庫中。在此過程中,不斷從人類專家處獲得反饋信息,及時對知識轉化和表達中出現的錯誤進行修改。

2.3 專家系統的構建

根據知識庫的結構,確定推理的方式并編程實現推理,開發友好的用戶界面,實現和完善專家系統的功能。

2.4 專家系統的驗證

在本專家系統開發完成以后,首先由水處理專家對知識的轉化過程進行了驗證,確定污水處理的知識被正確地轉化成為知識庫中的知識;然后針對污水處理廠中的具體問題,比較專家系統給出的解決方案與人類專家給出的解決方案,驗證專家系統的準確性。本專家系統的驗證工作是在北京某污水處理廠進行的,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對知識庫中不合理的規則和知識表達形式進行了修改。

3 專家系統的總體結構

專家系統包括知識庫、推理機、數據庫、用戶接口等幾個部分。

3.1 知識庫

從人類專家處獲得的知識,經過組織后以規則If…,Then…的形式存儲在知識庫中。根據以往的經驗,知識的良好組織是系統能夠靈活應用的必要條件[5]。為此知識庫采用了模塊化結構,即把知識分成若干相互獨立的知識庫,如故障診斷知識庫,故障檢索知識庫,活性污泥法培訓知識庫等。系統在工作時,推理機根據實際情況將相應的知識庫調入內存使用。

為了便于用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知識庫進行相應的修改和完善,系統采用了故障樹的形式將污水處理廠故障診斷知識庫向用戶公開。故障樹的方法本質上是一個分解的等級逼近法:從故障樹的根結點出發,通過對輸入信息的分析以及運行人員和系統之間的交流,將故障逐級分解,直至找到引起污水處理廠運行故障的基本原因,最后給出故障的解決方案。

3.2 推理機

包含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推理方法,接收從人機界面部分傳送來的信息,根據數據庫匯總的記錄,調用知識庫中的有關知識對該信息進行相應的處理,并將處理結果送往人機界面或其它結構。

本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推理機制。由于故障診斷是一個典型的解析問題的過程,而決策過程則是一個典型的合成過程,所以在故障診斷過程中使用與其特點相適應的反向推理機制,在決策過程中使用與其特點相適應的正向推理機制[3]。這兩種推理機制的混合使用,使系統避免向使用人員提出冗余的問題,從而使提出的問題數最少,方便了用戶和系統的交流,提高了運行速度。

3.3 數據庫

存放所有的原始數據資料,求解過程中的中間數據、動態數據查詢表、最后結果及推進記錄。

3.4 用戶接口

負責將用戶輸入的信息轉化成系統內規范化的表示形式,再把這些內部表示交給相應的模塊去處理,系統輸出的內部信息也由它轉化成用戶易于理解的外部表示形式顯示給用戶。

4 專家系統的應用實例

本專家系統在北京某污水處理廠的運用中已取得實際效果。

該污水處理廠長期在污泥濃度較低(1000 mg/L左右)的情況下運行,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氨氮基本得不到去除(平均去除率低于5%),總氮去除率低(平均去除率低于20%),曝氣池白色泡沫過多,二沉池內藻類滋生等。

專家系統對該污水處理廠近3年的運行數據和現象進行了分析,認為這些問題是相互聯系的,主要原因是:剩余污泥排放量過大(2 400 m3/d),污泥齡短(3 d左右)。由于硝化細菌的生長需要較長的時間,在該廠的運行條件下,污泥齡小于硝化細菌的世代時間,曝氣池中的硝化細菌流失殆盡,硝化反應不能正常進行,氨氮得不到去除。出水中氮磷等營養元素濃度高導致了二沉池中藻類的滋生。同時,曝氣池出現大量白色泡沫也表明污泥齡短,污泥不成熟。以上診斷得到了水處理專家、污水處理廠工程師的認可,并且得到了IAWQ模型數值模擬軟件的模擬計算結果的驗證(硝化細菌濃度近似為零)。

針對這些問題,系統給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增加污泥回流比、降低污泥排放率、提高曝氣池污泥濃度和延長污泥齡。并對各解決辦法的執行過程進行了具體的解釋。這些對策的正確性得到了水處理專家的證明,表明了本專家系統能夠完成故障診斷并給予解決的功能。

5 結論

(1)本系統具有以下特點:準確性:收集整理了大量水處理專家、污水處理廠工程師等的專業領域知識,確保了知識來源的準確性;建立了準確的知識庫和高效的推理機,保證了結論的準確性。通用性:實現了知識庫和推理機的分離,使解決問題的知識和使用知識的程序分離開來,保證了專家系統的透明性和靈活性,提高了系統的可移植性,通過對知識庫的修改,可以適用于不同的污水處理廠。方便性:用戶界面簡單易學,用戶不必經過專門的培訓就能夠使用本系統,適合于污水處理廠日常的運行管理人員使用。

(2)專家系統內包含了完整的有關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的知識,可以對污水處理廠內職工進行培訓指導。

(3)本專家系統作為污水處理廠日常運行決策支持系統的一部分,和數學模型模擬計算部分(IAWQ模型)相互支持,能更好地為污水處理廠運行決策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 M W Barnett.Knowledge*.based expert system applications i n waste treatment operation and control.ISA Transactions,1992,31(1):55~60

2 Wenju Lai,P M Berthoues.Testing expert system for activa ted sludge process control.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1990,116(5):890 ~909

3 Xin X Zhu,Angus R Simpson.Expert system for water treatm ent plant operatio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1996,122(9):822~829

第10篇

關鍵詞:污水處理;工藝節能;設備節能

中圖分類號:S664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能源消耗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為緩解能源危機,我國大力開展節能減排工作,使得各領域的企業和工廠都開始重視能源消耗問題。作為高耗能產業的污水處理,為求發展必須加快開展節能減排工作,以降低污水處理運營成本。

一、我國城市污水處理情況

隨著我國城市現代化的建設,使得我國越來越重視城市的環境問題。而城市水環境更是城市生態環境中的重要部分。因而,在“十二五”期間,為改善城市水環境狀況,國務院對城市水污染處理廠的建設極為重視。要求各城市必須都建有污水處理廠,加強污水處理工作,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

據最新調查,截止于2013年3月底,我國各城鎮所建立的污水處理廠總數為3451座,污水處理能力大約為每日1.45億立方米。目前已設有污水處理廠的城市高達649個,城市里的污水處理廠有1981座,其污水處理能力為每日1.19億立方米;已設有污水處理廠的縣城有1313個,縣城里的污水處理廠共有1470座,其污水處理能力為每日2518萬立方米。

根據2013年年末統計,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能力比起2012年增長了4.4%,每日污水處理能力為12246萬立方米,城市污水處理率比起2012年提高了0.6個百分點,為87.9%。近年來,我國的污水處理廠幾乎遍布全國,污水處理能力也逐年增高,但仍存在著許多問題。雖然大多城市污水處理廠都有健全的工藝設施,但是其在運行上過于簡單化,只是簡單的處理污泥甚至于不處理,便將其隨意擱放,以此來節約污水處理廠的運行費用,提高污水處理效率。這種現象的普遍存在,導致我國部分城市出現污泥圍城的狀況。

污水處理廠的能源消耗率很高,受能源危機導致能源價格增長的影響,污水處理廠的運行費用過高,其利潤無法填補成本。

二、制約城市污水處理廠能耗的因素

(一)、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與處理量

據統計分析,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平均噸水的能耗與水廠的處理規模成反比,特別是日處理量超過5萬t的污水處理廠,其噸水能耗下降較為顯著。當設計規模與實際處理量都增大時,在運行中實際處理量往往是低于設計規模的,這樣就導致了部分能耗的損失,要想減小這部分能耗的損失,就要盡可能的按照實際處理量進行污水處理廠的規模設計。

(二)、污水處理廠的工藝選擇

作為城市高能耗行業之一的城市污水處理行業,其節約能耗已成為城市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采用優化的、合理的、高新的污水處理工藝是污水處理廠必須重視的環節。污水處理廠采用什么樣的工藝,除了考慮水質的要求、工藝的先進性與可行性這些因素外,還應考慮所選工藝的合理及簡單化,特別要著重考慮運行時的穩定可靠、經濟及管理維護方便。污水處理廠生物處理工藝的70%能耗主要在生物處理階段。不同的生物處理工藝所消耗的能耗差異較大。

1、取消初沉池

沉砂池中含大量原污水微生物和顆粒有機物直接進入生化反應池,使得進水有機物總量增加了,既保證了脫氮除磷對碳源的需要,提高了生化系統對氮、磷的脫除效率。同時節省了基建投資,并使運行成本降低。由于大量已適應原污水環境的兼性菌的直接進入生化池,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場所。從而大大提高了活性污泥的質量,使得顆粒污泥比重和直徑均大于常規活性污泥。微生物種類和數量的增加,提高了生化池的處理負荷和適應沖擊負荷的能力,使污泥容積指數SVI較低,雖然活性污泥混合液濃度較高,仍保證了二沉池出水水質。在反應池容積一定情況下,提高活性污泥濃度的同時降低了污泥負荷,延長了活性污泥的泥齡,為硝化菌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促使水中氨氮向硝態氮轉化,爭取到好氧硝化所需的時間容積。高濃度活性污泥絮體內部存在的缺氧微環境,使反應池內存在著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從而又提高了系統的脫氮效率。

2、采用間歇曝氣方式

新工藝通過在生化反應池實行間歇曝氣,如曝氣4h,停曝4h,循序進行。對兩組生化反應池系統是交替曝氣,如1號池曝氣4h,2號池停曝4h,交替進行,從而造成生化反應池內周期性的好氧、缺氧和厭氧環境,在曝氣階段,硝化菌將氨氮氧化為硝酸鹽氮和亞硝酸鹽氮,在停止曝氣階段的前期,池內溶解氧迅速下降并接近于零,此時反應池內處于缺氧狀態,微生物利用有機物做為氫供體使硝態氮反硝化并最終還原為N2后排入大氣,從而達到脫氮目的,在停止曝氣階段的后期,水中的溶解氧和硝酸鹽、亞硝酸鹽中的氧均消耗殆盡,生化反應池內處于厭氧狀態,此時,聚磷菌利用細胞內的聚磷分解產生能量,從污水中吸收易降解有機物做為碳源貯于體內,同時向污水中釋放磷,在后續的曝氣條件下,聚磷菌通過氧化體內貯存的碳源,過量地吸收水中的碳酸鹽,合成為聚磷貯存于體內,實踐證明,在好氧和厭氧交替進行的條件下,聚磷菌的吸收磷量大于釋放磷量,因而通過剩余活性污泥的排放可以達到除磷目的。

三、實現污水處理廠節能減排的有效途徑

(一)、污水提升過程中的節能

污水提升過程中最為消耗能源的設備便是污水提升泵,其具有很大的節能空間。因而,為減少污水處理廠提升泵房的電能消耗需對其進行節能設計。目前,我國在設計污水廠高程時,數據都偏高,造成提升泵設計揚程也過高,造成電耗量大。根據水泵有效功率的公式Nu=γQH,我們可發現當γ和Q確定時,Nu和H是成正比例的,因而,當水泵揚程降低后,一定能達到節能的效果。在設計污水廠高程時,要防止多次進行污水提升,以免造成能源的浪費;在布置各構筑物和管線時,要注意其緊湊性,避免拐角,縮短輸送距離,可將反應池和沉淀池進行合并,以此來避免水頭的損失;進行設計時,要注意構筑物的特點以及構筑物間的關系,盡量節約土地資源,杜絕不切實際的設計。

圖1凈揚程圖示

在污水提升過程中,可引進先進的設備,加強管理,以求實現節能的目的。可采用變頻調速技術,優化配置泵站設備,保障水泵運行的質量;選擇型號相同的水泵機組,以便于進行維修;可對水泵進行合理的更換,適時地啟動水泵,將污水處理工作放在晚上進行。

提升泵的節能主要在兩方面,一方面是提升泵的選型,另一方面為合理地降低提升泵的揚程。在污水處理廠建設時,往往是根據泵的流量與揚程做水泵工作曲線圖的方式來進行提升泵的選擇,見圖2。

圖2流量―揚程曲線

(二)、污泥處理過程中的節能

在污泥處理過程中,減少污泥脫水系統的能源消耗,需要投入適當的高效絮凝劑,嚴格按照操作章程進行科學的運行。在對設備的選擇上,要優選效率高但能耗低的設備,減少設備的磨損率,降低運行費用,從而節約污泥處理系統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充分利用厭氧沼氣,通過沼氣的燃燒來用于加溫、取暖等方面,還可以利用沼氣發電來降低電能的消耗。

(三)、污水處理過程中的節能

污水處理過程中的節能主要通過對曝氣系統的節能來降低整個污水處理廠的整體能耗量。降低曝氣系統的能源消耗需要合理設計曝氣系統的規模,在操作過程中要進行合理的控制,從而提高曝氣系統的總能效;選擇曝氣設備時,要充分考慮到曝氣設備的供氧能力和調節能力,避免能源的浪費;在進行鼓風機的選擇時,要選擇變頻調速風機,有利于操作的便捷,減少故障,要合理控制風機的風量,以達到節能的效果。

四、結束語

隨著污水處理廠的快速發展,其高能耗,運行費用高的問題亟需解決。因而,污水處理廠的運營者必須改進污水處理技術,完善無數處理設備,加強節能減排工作,提高能源利用率,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第11篇

【關鍵詞】:污水處理廠;綠化設計;廠區環境

1污水處理廠對環境的影響

污水處理廠根據工藝處理方式有不同分類。但處理步驟基本類似。現行的污水處理一般通過進水、粗格柵、提升水泵、細格柵、沉砂池、初沉池、污泥法(或者氧化溝)、二沉池、出水這一系列路徑,依靠水泵、水池,噴嘴等設備和工藝產生回流、跌落、翻騰實現水的清潔。這一污水處理路徑中,易產生空氣污染,噪聲污染等。

1.1污水處理廠的空氣污染

由于傳統污水處理廠脫味除臭的普遍方法是曝氣。即通過增大污水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將污水中的臭氣揮發出去。這一環節主要是運用機械對污水反復攪動來實現,目前,已經有不少污水處理廠建設時已加蓋并配備除臭系統,空氣污染有一定控制。

1.2污水處理廠的噪聲污染

污水處理過程中污水翻騰、設備運行都會產生很大的噪聲。加之24小時不停歇運轉,對近距離的人和建筑物干擾很大。尤其是夜間運行時,大功率的水泵往往還會產生震動和共鳴。

2廠區環境的改善方法

通過綠地可對廠區的環境進行改善。綠地具有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凈化空氣、減弱噪音等功能,廠區綠化在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生產區、還是辦公區,好的綠化環境能減少污染,美化環境,給廠區帶來新的面貌與活力。《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五冊《城鎮排水》第十章第六節《公用設施》中第8條規定,綠化面積不宜小于全廠的30%。通過充分發揮廠區綠化的功能,改善廠區內的環境。

2.1污水處理廠區綠地特點

污水處理廠的平面布置與高程設計有一定的功能性要求,這使得廠區綠化也有自身的特點,了解廠區的綠化特點,有助于更好地進行綠化設計。

2.2綠地面積分散在污水處理廠的平面布置中,對應有與工藝處理相關的各類設施。如粗細格柵區,初沉池、生物轉盤、二沉池、深度處理區、預留區、辦公區等區域。通常情況下,這些主體功能平面布置完畢之后,余下的部分才由綠地填充。因此,廠區綠地相對比較分散,散布于各主體設施平面之間。

2.3地下管線密集

在污水處理廠的高程設計中,為使得污水能在各個構筑物間通暢流動,保證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各構筑物之間通過管網相連,這些管網豎向一般較為復雜,且密集地分布在綠地中,給綠化設計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2.4異味、噪聲對植物生長不利

污水處理廠的異味來自于揮發到空氣中的化學物質和粉塵,化學物質會使葉片受到損傷,粉塵中的微小粒子則會在植物葉片表面堵塞氣孔或者形成薄膜,降低光照水平,進而降低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而長時間的噪聲會減緩植物的長勢,也不利于植物生長。鑒于此,抗污染性較弱的植物,難以適應污水處理廠的環境。

3綠化設計要點

3.1平面上合理分區

根據污水處理廠不同的平面布置,合理的綠化布局可形成防污染的綠帶。不同的功能區域采用不同的綠化手法。以某污水處理廠為例,生產區綠化應以功能性為主起防護隔離的作用。主要運用規則的修剪籬,植物組團,草坪為主,便于生產,降低環境污染。如選用圓柏、杜仲、紫丁香、絲綿木、大葉黃楊、金y木等為主要植物,豐富植物層次,形成綠色屏障。對于泵房,應設置喬灌草結合的復層種植方式,起到降噪的作用。對于異味常有發生的曝氣池,為了不影響通風,不宜種植過于高大郁閉的闊葉植物。可使用灌木、綠籬、草坪促使局部污染盡快擴散。對于材料存儲區應選擇枝葉郁閉、不易落葉的喬灌木,有吸附和滯塵的作用。預留區為方便后期施工及降低成本的需要,可以花灌木及地被為主,減少喬木的種植比例。辦公區則可考慮景觀性要求,采用較為精細的植物組團。如建筑入口兩側規則的修剪籬層次性種植,修剪籬后方搭配葉色豐富的紫葉李、金葉槐等,還可配置芳香植物,打造色葉鮮艷芳香舒適的辦公景觀區。此外,污水處理廠區外部道路綠化隔離帶兼具功能性和景觀性的要求。選用枝葉茂密的植物品種,起到隔離吸聲防塵的作用,同時運用喬灌草結合的方式種植。自道路至污水處理廠呈由低到高密植形成較好的外部迎視面。主要選用的樹種有毛白楊、皂莢、油松、榆樹、海棠、金銀木、連翹、紫葉李、紫葉小檗、大葉黃楊、沙地柏等。

3.2豎向上避讓管線

污水處理廠根據不同的廠址以及不同的工藝要求,會設置一系列復雜的地下管線系統,這些管線通常位于綠地以下。綠化應考慮地下管線的性質、埋深對植物根系的影響,綠地中的這些位置常選用用淺根系植物,如檜柏、鋪地柏、臺灣草等,防止與管網沖突。

3.3見縫插綠增大綠視率

污水處理廠內綠地散布于主體功能設施之間,單位綠化面積有限。綠化設計應想方設法多途徑多形式的增加綠化面積,提高綠地率、綠視率。如化零為整,通過種植密葉植物將分散的綠地從視覺上聯接起來,盡可能地增大綠視率。或者見縫插綠,有條件還可設置垂直綠化爭取綠化用地,提高綠地率。

3.4選用抗污染樹種

各地抗污染樹種有所不同,需根據污水處理廠所在區域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一般可通過查閱各地園林部門的植物抗性調查報告,選擇合適的種類。以某污水處理廠為例,可有如下的選擇:(1)抗性強的如女貞、石楠、紫薇、銀杏、皂莢、石榴、玉蘭、絲棉木、樸樹、紫荊、木槿等。(2)反應敏感的如紫藤、楓楊、懸鈴木、刺槐、芙蓉、薄殼山核桃、杜仲、小葉女貞等。(3)滯塵效果好的如臭椿、白楊、黃楊、石楠、麻櫟、海桐、珊瑚、樸樹、白榆、櫸樹、刺槐、冬青、枸骨、皂莢等。

3.5四季常綠美化香化

植物選擇除了滿足抗污染的要求,還應盡可能使用四季常綠擇少落葉落花的樹種,以避免污水處理廠內的水池管道堵塞。同時,運用芳香植物遮掩臭氣,也是污水處理廠的綠化設計趨勢,如采用山楂、紫丁香、玫瑰、月季等低矮,芳香植物種植于四旁綠地中。另外,有條件的污水處理廠,還可以將再生水用于景觀水源方面。如先通過再生水深度處理控制水體富營養化,以達到景觀用水標準。再將處理后的達標的水作為景觀水源,同時在水體中配置千屈菜、鳶尾等水生植物,營造水生植物景觀,從而達到改善廠區環境的目的。

結語

污水處理廠作為一項基礎設施在城市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它同時也給周邊的環境帶來一定不利的影響。為減輕這些不利影響以及改善廠區環境,需了解污水處理廠的環境特點,合理設置綠化,充分發揮廠區綠地的作用,最終形成防護效應好,綠化景觀優的污水處理廠區。

第12篇

關鍵詞:污水處理廠;綠化設計;廠區環境

1 污水處理廠對環境的影響

污水處理廠根據工藝處理方式有不同分類。但處理步驟基本類似。現行的污水處理一般通過進水、粗格柵、提升水泵、細格柵、沉砂池、初沉池、污泥法(或者氧化溝)、二沉池、出水這一系列路徑,依靠水泵、水池,噴嘴等設備和工藝產生回流、跌落、翻騰實現水的清潔。這一污水處理路徑中,易產生空氣污染,噪聲污染等。

1.1 污水處理廠的空氣污染

由于傳統污水處理廠脫味除臭的普遍方法是曝氣。即通過增大污水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將污水中的臭氣揮發出去。這一環節主要是運用機械對污水反復攪動來實現,目前,已經有不少污水處理廠建設時已加蓋并配備除臭系統,空氣污染有一定控制。

1.2 污水處理廠的噪聲污染

污水處理過程中污水翻騰、設備運行都會產生很大的噪聲。加之24小時不停歇運轉,對近距離的人和建筑物干擾很大。尤其是夜間運行時,大功率的水泵往往還會產生震動和共鳴。

2 廠區環境的改善方法

通過綠地可對廠區的環境進行改善。綠地具有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凈化空氣、減弱噪音等功能,廠區綠化在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生產區、還是辦公區,好的綠化環境能減少污染,美化環境,給廠區帶來新的面貌與活力。《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五冊《城鎮排水》第十章第六節《公用設施》中第8條規定,綠化面積不宜小于全廠的30%。通過充分發揮廠區綠化的功能,改善廠區內的環境。

2.1 污水處理廠區綠地特點

污水處理廠的平面布置與高程設計有一定的功能性要求,這使得廠區綠化也有自身的特點,了解廠區的綠化特點,有助于更好地進行綠化設計。

2.2 綠地面積分散

在污水處理廠的平面布置中,對應有與工藝處理相關的各類設施。如粗細格柵區,初沉池、生物轉盤、二沉池、深度處理區、預留區、辦公區等區域。

通常情況下,這些主體功能平面布置完畢之后,余下的部分才由綠地填充。因此,廠區綠地相對比較分散,散布于各主體設施平面之間。

2.3 地下管線密集

在污水處理廠的高程設計中,為使得污水能在各個構筑物間通暢流動,保證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各構筑物之間通過管網相連,這些管網豎向一般較為復雜,且密集地分布在綠地中,給綠化設計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2.4 異味、噪聲對植物生長不利

污水處理廠的異味來自于揮發到空氣中的化學物質和粉塵,化學物質會使葉片受到損傷,粉塵中的微小粒子則會在植物葉片表面堵塞氣孔或者形成薄膜,降低光照水平,進而降低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而長時間的噪聲會減緩植物的長勢,也不利于植物生長。鑒于此,抗污染性較弱的植物,難以適應污水處理廠的環境。

3 綠化設計要點

3.1 平面上合理分區

根據污水處理廠不同的平面布置,合理的綠化布局可形成防污染的綠帶。不同的功能區域采用不同的綠化手法。以河南某污水處理廠為例,生產區綠化應以功能性為主起防護隔離的作用。主要運用規則的修剪籬,植物組團,草坪為主,便于生產,降低環境污染。如選用圓柏、杜仲、紫丁香、絲綿木、大葉黃楊、金銀木等為主要植物,豐富植物層次,形成綠色屏障。

對于泵房,應設置喬灌草結合的復層種植方式,起到降噪的作用。對于異味常有發生的曝氣池,為了不影響通風,不宜種植過于高大郁閉的闊葉植物。可使用灌木、綠籬、草坪促使局部污染盡快擴散。對于材料存儲區應選擇枝葉郁閉、不易落葉的喬灌木,有吸附和滯塵的作用。預留區為方便后期施工及降低成本的需要,可以花灌木及地被為主,減少喬木的種植比例。

辦公區則可考慮景觀性要求,采用較為精細的植物組團。如建筑入口兩側規則的修剪籬層次性種植,修剪籬后方搭配葉色豐富的紫葉李、金葉槐等,還可配置芳香植物,打造色葉鮮艷芳香舒適的辦公景觀區。

此外,污水處理廠區外部道路綠化隔離帶兼具功能性和景觀性的要求。選用枝葉茂密的植物品種,起到隔離吸聲防塵的作用,同時運用喬灌草結合的方式種植。自道路至污水處理廠呈由低到高密植形成較好的外部迎面。主要選用的樹種有毛白楊、皂莢、油松、榆樹、海棠、金銀木、連翹、紫葉李、紫葉小檗、大葉黃楊、沙地柏等。

3.2 豎向上避讓管線

污水處理廠根據不同的廠址以及不同的工藝要求,會設置一系列復雜的地下管線系統,這些管線通常位于綠地以下。綠化應考慮地下管線的性質、埋深對植物根系的影響,綠地中的這些位置常選用用淺根系植物,如檜柏、鋪地柏、臺灣草等,防止與管網沖突。

3.3 見縫插綠增大綠視率

污水處理廠內綠地散布于主體功能設施之間,單位綠化面積有限。綠化設計應想方設法多途徑多形式的增加綠化面積,提高綠地率、綠視率。

如化零為整,通過種植密葉植物將分散的綠地從視覺上聯接起來,盡可能地增大綠視率。或者見縫插綠,有條件還可設置垂直綠化爭取綠化用地,提高綠地率。

3.4 選用抗污染樹種

各地抗污染樹種有所不同,需根據污水處理廠所在區域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一般可通過查閱各地園林部門的植物抗性調查報告,選擇合適的種類。以河南某污水處理廠為例,可有如下的選擇:(1)抗性強的如女貞、石楠、紫薇、銀杏、皂莢、石榴、玉蘭、絲棉木、樸樹、紫荊、木槿等。(2)反應敏感的如紫藤、楓楊、懸鈴木、刺槐、芙蓉、薄殼山核桃、杜仲、小葉女貞等。(3)滯塵效果好的如臭椿、白楊、黃楊、石楠、麻櫟、海桐、珊瑚、樸樹、白榆、櫸樹、刺槐、冬青、枸骨、皂莢等。

3.5 四季常綠美化香化

植物選擇除了滿足抗污染的要求,還應盡可能使用四季常綠擇少落葉落花的樹種,以避免污水處理廠內的水池管道堵塞。同時,運用芳香植物遮掩臭氣,也是污水處理廠的綠化設計趨勢,如采用山楂、紫丁香、玫瑰、月季等低矮,芳香植物種植于四旁綠地中。

另外,有條件的污水處理廠,還可以將再生水用于景觀水源方面。如先通過再生水深度處理控制水體富營養化,以達到景觀用水標準。再將處理后的達標的水作為景觀水源,同時在水體中配置千屈菜、鳶尾等水生植物,營造水生植物景觀,從而達到改善廠區環境的目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嵊泗县| 惠安县| 无棣县| 贵港市| 民县| 宝山区| 平武县| 赞皇县| 大安市| 嘉荫县| 许昌市| 永和县| 望都县| 武强县| 阿合奇县| 宜章县| 福鼎市| 武夷山市| 清苑县| 靖边县| 县级市| 姚安县| 安康市| 临邑县| 资中县| 泸溪县| 舒城县| 新干县| 高平市| 武功县| 重庆市| 大连市| 灵武市| 大理市| 陈巴尔虎旗| 乐山市| 寻甸| 汉源县| 盐城市| 宁强县| 鄂伦春自治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