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

時間:2023-05-29 18:23:0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免疫功能低下,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免疫功能低下

第1篇

關鍵詞:免疫功能低下;實驗研究;中醫藥療法;巨噬細胞吞噬功能;遲發型變態反應;白細胞介素2;地茶咳喘露

中圖分類號:1128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717(2008)Ol-0112-03

經臨床研究證實地茶咳喘露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新久咳喘,用于呼吸道感染、肺炎、氣管一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其發病與免疫有密切的關系,多數是因免疫功能低下而發病。基于以上研究,本課題擬通過建立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模型,研究地茶咳喘露對免疫功能的影響,并探討其免疫作用的機制。

1 實驗材料

1.1 實驗動物NIH小鼠72只,雌雄各半,體重20g,由湖北中醫學院動物實驗中心提供。

1.2 實驗試劑烷化劑環磷酰胺(Cyclophosphummide,cy),批號0112025,由上海華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武漢新特藥有限公司提供。磷酸緩沖液(PBS)將磷酸氫二鈉(Na2~IP04)及磷酸二氫鉀(KIt2P04)按4:1的比例加入200mL蒸餾水而成,pH值為7.35。上述兩種藥品由武漢博士德公司提供,產品號:180043、381157。IL-2放免藥盒(IL-2RIA KIT),批號020923,由北京福瑞生物工程公司提供。肝素鈉(Heparim Salt)將0.1g肝素鈉粉末溶于10mL蒸餾水配制而成,pH值為5.0-7.5。肝素鈉粉末由武漢亞法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產品號:CH0088。雞紅細胞懸液,人紅細胞懸液自制。

1.3 實驗用藥固本咳喘片,批號:020343,江蘇揚子江制藥廠生產,由武漢新特藥有限公司提供。固本咳喘片由《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十一冊收載,為國家基本藥物。功效益氣解表、健脾益腎、止咳祛痰,主治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藥理研究證實固本咳喘片具有抑制支氣管分泌,提高缺氧耐力及免疫增強作用。

地茶咳喘露(由矮地茶、羊藿等組成),每瓶100mL,濃度為1.16g/mL,批號020417,由湖北民族學院醫學院附屬醫院制劑室提供。

1.4 實驗儀器離心機:LD5-2A型,北京醫用離心機廠生產。GC一1200r放射免疫計數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實驗總公司中佳光電儀器分公司。天平:JN―A型精密扭力天平,上海第二天平儀器廠。

2 實驗方法

2.1 動物分組 NIH小鼠72只,雌雄各半,體重(20±2)g,隨機分為6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固本咳喘片組及地茶咳喘露大、中、小3個劑量組,每組12只。

2.2 模型制作根據王立人等《黃芪、刺五加合劑對免疫功能調節的研究》一文建立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除正常對照組外,其它5組小鼠均在正式實驗前1、3、5天,腹腔注射cy 50m/kg,隔日1次,共3次。造模期間每天觀察小鼠的行動、食欲、毛發、體形狀態等(如出現萎靡、蜷縮、行動遲緩、皮毛蓬松脫落、外形明顯消瘦),并于造模結束后,從正常組和各造模組中分別取小鼠2只,處死剖取胸腺和脾臟,稱重比較正常組和造模組。

2.3 治療方法造模結束后,根據組別不同進行不同的治療和處理。正常對照組:正常條件下喂養,不做任何處理。模型組:正常條件下飲食,不給予藥物治療。固本咳喘片組:每只小鼠灌胃給固本咳喘片懸液0.2mL(根據成人與小鼠體表面積比計算小鼠每天用量為0.0128,將固本咳喘片碾碎稀釋成懸液,濃度為0.06g/mL即可)。地茶咳喘露組:每只小鼠灌胃給予地茶咳喘露0.25mL(按0.25mL/20g標準),大劑量組每1mL含生藥2.32g,中劑量組每lmL含生藥1.16g,小劑量組每1mL含生藥0.58g。以上各組給藥時間均為7天,每日1次。

2.4 觀測指標①造模及用藥期間每日觀察小鼠的精神狀態,活動情況,毛發及飲食等情況。②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油鏡下觀察小白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力(每片觀察巨噬細胞200個,吞噬力=吞噬紅細胞的巨噬細胞8/200個巨噬細胞)。③遲發型變態反應中左右足跖厚度差值:測量左右足跖厚度差值,每只足跖反復測3次,取平均值,并記錄結果。④免疫器官胸腺和脾臟重量:處死小鼠剖取胸腺和脾臟用精密扭力天平稱重,并記錄結果。⑤IL一2誘生水平:用放免法檢測IL-2的含量。

3 實驗結果

3.1 實驗結果統計方法統計數據均以x±s表示,統計分析組間比較用q檢驗。組間比較時,P

3.2 各組對IL-2的誘生水平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力左右足跖厚度差值影響的比較見表1。

由表1及結果可以看出,在IL-2的誘生水平、巨噬細胞吞噬力、左右足跖厚度差值方面,正常組與模型組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

3.3 各組對胸腺和脾臟重量影響的比較見表2。

由表2及結果可以看出,在胸腺和脾臟重量方面,正常組與模型組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5);在脾臟重量方面,地茶中、高劑量組與模型組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

O.05),小劑量組與固本咳喘片組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

4 討論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咳喘有實證與虛證之分,正氣與邪氣在發病中均具有一定作用,但正氣的作用是主要的,只要正氣存在一時或持續性的虧損,機體就可能患病。咳喘之虛證均存在肺脾腎三臟的虛損,主要體現在三臟陽氣的虧虛。現代研究發現,肺確非單純的呼吸器官,它還具有調節血液循環(朝百脈)、協助水液代謝(通調水道)及一套復雜的免疫防御功能(衛外),呼吸道黏膜上皮的黏液纖毛機械防御、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功能是人體抵抗致病微生物侵襲的主要屏障之一。1982年及1986年全國中西醫結合虛證與老年病研究專業委員會將肺氣虛證的標準定為:久咳痰白、氣短喘促、易患感冒。許多臨床及動物實驗報道都表明:肺氣虛證患者或動物鼻分泌物、唾液、氣管灌洗液中細胞及體液免疫功能顯著下降,鼻腔及氣管黏膜廓清功能受損,說明上下呼吸道免疫防御功能顯著下降,這正是衛外不固、反復上感的根本原因。

中醫之咳喘相當于現代醫學所指的呼吸道感染、肺炎、氣管一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研究證實以上疾病均與免疫有關系:如反復呼吸道感染(RRTI)多伴有免疫低下或缺陷,存在免疫球蛋白、Igc亞類水平降低,T細胞亞群紊亂,細胞免疫功能降低,紅細胞免疫功能低下,補體含量下降,細胞因子活性降低,STL-2R降低等;肺炎患者紅細胞C3b受體花環(RBC-C3bRR)明顯下降,提示免疫功能低下;慢性支氣管炎多伴有免疫功能低下,而免疫功能低下又加重了慢支的癥狀,使其更難以治愈;支氣管哮喘是炎性反應所致的支氣管痙攣,是高反應的致病過程,本身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如果合并細菌、病毒感染,將加重哮喘的發作,應用激素、氨茶堿可導致免疫功能降低,使中性粒細胞的吞噬功能下降,所以在抗感染和抗喘等支持治療的同時,給予免疫調節劑如胸腺肽(Thymosin)以提高和調整機體細胞免疫功能。

矮地茶清熱利濕、止咳化痰,羊藿補腎陽止虛咳以治腎,二者共為君藥;地龍人肝脾,重在通絡平喘為臣藥;蘇葉、杏仁、桔梗宣肺、止咳、平喘;紫菀溫潤苦泄,助肺化痰止咳共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諸藥合用宣開肺氣,溫腎通絡,共奏止咳、化痰、平喘之功。

第2篇

我們從這一期開始,將不定期推出育兒方面的問題,讓專家把當前最新的知識傳達給您。

歡迎您來信、來電、來mail,把您最想了解的問題告訴我們。

張媽媽:我的兒子動不動就生病,我想,他一定是免疫力低下,我得給他多吃些營養品。另外,我還準備給孩子買些提高免疫力的藥物。

劉媽媽:我的孩子身體也不好,不過我聽說孩子的免疫力是可以自然發展的,如果給他吃藥,很可能會誘發其他的疾病。

她們的說法有道理嗎?讓我們從幼兒的免疫機制談起。

什么是免疫低下?

大多數人的眼里,免疫低下就是經常容易得病,但這僅僅是表面現象。

我們可以將免疫通俗地理解為免除疾病。人與外界物質時時刻刻在接觸和交流著,而外界物質中,有些對人體是有利的,有些則是有害的。如何排除有害物質對人體的影響呢?經過長期的進化,人體具有了較完善的免疫系統,免疫系統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抵抗外界有害物質對人體的損害,尤其是各種細菌和病毒對人體的侵害。

如果免疫系統發生了問題,人體就容易發生感染,好比一個國家沒有了保衛國土的軍隊,隨時都可能受到外來的侵略,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免疫低下的表現。

人體的免疫系統是由許多成分組成的一個錯綜復雜的網絡,在正常情況下,各種成分保持平衡。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發生了問題都可能出現免疫低下的表現。

免疫低下可以分為三種情況:先天性免疫低下、后天繼發性免疫低下和生理性免疫低下。前二者屬于病態,需要治療。生理性免疫低下一般不需要治療。

先天性免疫低下,醫學上也稱為免疫缺陷,是由于組成免疫系統的某種或多種組分由于基因突變等因素而喪失了原有的功能,發生免疫低下,病情較嚴重。這類疾病在免疫低下的孩子中比例較少,一般得病較重,持續時間也較長。

后天繼發性免疫低下,顧名思義是由于其他某些因素引起的免疫低下,這類疾病經過去除引起免疫低下的病因后,免疫功能往往都可以恢復。引起后天繼發性免疫低下的原因常見于感染、藥物、營養不良和其他疾病。

生理性免疫低下實際上是人體生存的一個過程,不屬于病態。類似于人類的智力發育,誰也不會或不應該要求孩子具有與成人相同的智力。同樣,我們也不能指望年幼的孩子具有和大人一樣的免疫力。

哪些孩子免疫低下?

什么樣的孩子可能存在免疫低下呢?

經常性地得病,如敗血癥、肺炎、中耳炎、腦膜炎、腹瀉、皮膚感染等等,尤其是多次發生嚴重感染。這些絕大部分是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

得病后治療效果不佳,疾病長期不愈。

正常預防接種后出現嚴重的感染。

長期服用可能影響免疫功能的藥物。

有腫瘤、白血病等惡性疾病的孩子。

對懷疑有免疫低下的孩子,首要的問題是要弄清楚屬于上述三種免疫低下中的哪一種。這需要有經驗的醫生借助有效的檢查進行診斷。對免疫低下的診斷需要較系統的實驗室檢測條件。目前國內已經開展了幾種較常見的先天性免疫低下的基因診斷。明確免疫低下的類型,對于疾病的治療是十分重要的。

免疫低下該怎么辦?

先天性免疫低下

先天性免疫低下的治療,需要根據病情采用不同的措施,一般治療較困難,也較長久,目前對于某些先天性免疫低下也有了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先天性免疫低下多由基因突變引起,因此具有遺傳性。

后天繼發性免疫低下

后天繼發性免疫低下的關鍵是要去除引起免疫低下的原因。許多病毒或細菌感染都可以損害免疫系統,極端的例子是艾滋病。只要能有效清除感染病灶,免疫功能大多會逐步恢復。

治療疾病的藥物種類繁多,其中許多可能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所以更改或停用引起免疫低下的藥物是關鍵。

營養不良的孩子在我們國家仍存在(有些可能是患有慢性病引起的),營養不良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發育、智力發育,同樣也會影響到免疫系統的發育和成熟,引起免疫低下。當然許多情況下,孩子可能由于偏食而造成某類單一營養素的缺乏,如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D等等,也會對免疫系統造成影響。

其他許多疾病也可能影響到免疫系統,如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由于血液供應出現異常,可能引起消化道和呼吸道局部的免疫低下,成為反復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的原因之一。當心臟畸形校正后,反復感染的情況就會明顯改善。

不管是先天性免疫低下還是后天繼發性免疫低下都需要系統的治療。許多懷疑為免疫低下的孩子往往都是生理性免疫低下,對于這類孩子,正確的認識和處理十分重要。

生理性免疫低下

生理性免疫低下的表現一般沒有上述兩種免疫低下嚴重。感染主要是上呼吸道,如感冒等,而不是肺炎、腦膜炎、敗血癥等嚴重感染。

此外很多孩子往往表現為初入托兒所、幼兒園、學校后容易感冒。這是因為孩子在集體生活中接觸各種細菌、病毒的機會和種類增多。如同有的孩子到了一個新環境后,可能發生心理變化一樣,這需要一個適應過程,一般要一年左右。

生理性的免疫低下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必須經歷的,是正常現象。因為從嬰兒一出生開始,身體的免疫系統就像身體其他系統一樣,同樣經歷著發育成熟的過程。與成人相比,孩子更容易感冒,這就是因為孩子存在生理性免疫低下。

人類的免疫系統發育成熟與神經系統的發育成熟有許多類似的地方。孩子在不斷“試錯”的過程中,智力才能得到鍛煉,事實上,沒有一個孩子從不犯錯。免疫系統也是一樣,通過不斷與外界物質的接觸,免疫系統也會得到鍛煉,才會正常發育成熟。當然,免疫系統正常的成熟過程每個人可能有區別,而且受到各種身體狀況的影響。因此,有少數孩子免疫低下表現更突出、持續的時間更長,并且得病較重和較頻繁,表現接近病態的免疫低下。這種情況需要一定的醫療指導和適當的治療。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保健類藥物或食品,自稱可以提高兒童的免疫力。這應該說是個好現象,因為說明全社會都普遍關注孩子的問題。但其中不少產品也可能對家長產生誤導。

第3篇

關鍵詞:免疫力;原因;癥狀;提高

【中圖分類號】F830.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526(2012)12-0268-01

人們經常說起的免疫力實際上是指人體自身的防御功能,是人體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任何異物(病毒、細菌等);處理衰老、損傷、死亡、變性的自身細胞以及識別和處理體內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人要有一個好的免疫力才能有一個好的身體,才能更好的投入工作中,下面我們先從免疫力下降的源頭說起。

1 免疫力下降的原因

1.1 心理緊張。不安、焦急等心理勞累會給神經造成不良的影響,而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及免疫力系統有著緊密的聯系,由于積勞造成的疾病往往是很難治愈的。

1.2 肉體勞累。睡眠不足或過度勞累,會跟心理緊張一樣加重神經的負擔,而且也會給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帶來不良的影響,從而造成免疫力下降。

1.3 消極悲觀。過于消極悲觀的性格會造成免疫力降低,所以保持心情舒暢很關鍵。

1.4 飲食失衡。飲食混亂、進食時間不規律。挑食等都會使提供人體免疫力系統所需的營養不足。

1.5 運動不足。運動不足導致體力下降,體力跟不上就很難抵抗勞累,進而造成免疫力下降。

1.6 過度抗菌。現在社會給人們提供充足的抗菌藥品和商品,但也不要過度清潔,人體的免疫系統一旦適應過于清潔的環境,那么免疫力就會下降。

1.7 身體老化。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生病后恢復較慢或容易患感冒,這是因為人體的免疫系統老化后不能有效發揮作用。

2 免疫力低下的癥狀

在科學上把免疫力低下的癥狀分為三種,下面我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這三種癥狀:

癥狀一:先天免疫力低下。先天免疫力低下,醫學上也稱為免疫缺陷,是由于組成免疫系統的某種或多種成分因為基因突變等因素而喪失了原有的功能減弱,發生免疫力低下,病情較為嚴重。這類疫病在免疫低下的孩子中比例較少,但病情較重,持續時間也較長。

癥狀二:后天繼發性免疫力低下。這類癥狀不是由于其他因素引起的,這類疫病經過去除引起免疫力低下的病因后,免疫功能往往都可以恢復。引起后天繼發免疫低下的原因常見于感染、藥物、營養不良和其他某些疾病。

癥狀三:生理性免疫低下。此類癥狀一般沒有上述兩種免疫力低下嚴重。感染主要由上呼吸道引起的,如感冒等,而不是肺炎、腦膜炎、敗血癥等嚴重感染。

前兩者屬于病態,需要治療。而生理性免疫低下一般不需要治療。一般我們所謂的免疫力降低都是屬于第三種,免疫力的身體易于被感染或患癌癥;免疫力超常也會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結果如引發過敏反應、自身免疫疾病等。不過很多人都不明白什么樣的現象才叫做免疫力下降。是不是偶爾得頭暈、眼花等等?現在就來看看免疫力低下會怎樣表現在我們的身體上吧。

2.1 各種原因使免疫系統不能正常發揮保護作用,在此情況下,極易招致細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因此免疫力低下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容易生病。因經常患病,加重了機體的消耗,所以一般有體質虛弱、營養不良、精神萎靡、疲乏無力、食欲降低、睡眠障礙等表現,生病、打針吃藥便成了家常便飯。每次生病都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而且常常反復發作。長此以往會導致身體和智力發育不良,還易誘發重大疾病。

2.2 深層原因是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力不健全。當人體免疫功能失調,或者免疫系統不健全時,下列問題就會反復發作:感冒反復發作、扁桃體炎反復發作、哮喘反復發作、支氣管炎反復發作、肺炎反復發作、腹瀉反復發作等。

2.3 經常感到疲勞,工作經常提不起勁,稍做一點事就感到累了,去醫院檢查也沒有發現什么器質性病變,休息一段時間后你的精力又緩解,可持續不了幾天,疲勞感又出現了

2.4 傷口容易感染,身體哪個部位不小心被劃傷后,幾天之內傷口就會紅腫,甚至流膿,正常人很快就可以好,而你卻因此要拖許久;或者你的某個部位,比如臀部長個又痛又癢的小癤子,過幾天頭上又長了。

2.5 嬌氣的腸胃。在外面餐館吃了一個普通的菜,其他的人安然無恙,而你卻上吐下瀉。

3 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提高免疫力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幾種方法是相對比較簡單且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的方法。

3.1 保證睡眠質量與人體免疫力密切相關。著名免疫學家通過“自我睡眠”試驗發現,良好的睡眠可使體內的兩種淋巴細胞數量明顯上升。而醫學專家的研究表明,睡眠時人體會產生一種稱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細胞活躍、肝臟解毒功能增強,從而將侵入的細菌和病毒消滅。

3.2 保持樂觀情緒樂觀的態度可以維持人體于一個最佳的狀態,尤其是在現今社會,人們面臨的壓力很大,巨大的心理壓力會導致對人體免疫系統有抑制作用的荷爾蒙成分增,所以容易受到感冒或其它疾病的侵襲。

3.3 限制飲酒。每天飲低度白酒不要超過100毫升,黃酒不要超過250毫升,啤酒不要超過1瓶,因為酒精對人體的每一部分都會產生消極影響,即使喝葡萄酒可以降低膽固醇,也應該限制每天一杯,過量飲用會給血液與心臟等器官造成很大破壞。

3.4 參加運動。專家進行的3項研究指出,每天運動30到45分鐘,每周5天,持續12周后,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相對增加。運動只要心跳加速即可,晚餐后散步就很適合。

3.5 補充維生素。每天適當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身體抵抗外來侵害的武器,包括干擾素及各類免疫細胞的數量與活力都和維生素與礦物質有關。

3.6 改善體內生態環境。用微生態制劑提高免疫力的研究和使用由來已久。研究表明:以腸道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為代表的有益菌群具有廣譜的免疫原性,能刺激負責人體免疫的淋巴細胞分裂繁殖,同時還能調動非特異性免疫系統,去“吃”掉包括病毒、細菌、衣原體等在內的各種可致病的外來微生物,產生多種抗體,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對于健康人來說,不妨“食療”,多吃些乳酸菌飲料;而健康邊緣人群,可以用微生態制劑來調節體內微生態平衡。

參考文獻

[1] 龔非力主編. 醫學免疫學[M]. 第 2 版,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7

第4篇

所謂免疫功能低下是一種病理特征,通俗一點講,人體免疫力就是我們的身體在面對外來的侵害時所能抵御侵害的能力。比如無處不在的細菌、頑固不化的病毒向你進攻時,身體抵抗能力的強與弱直接決定了你是否會染病。

免疫力低下有4個信號

感冒反復發作。天氣稍有變化無論是變冷還是變熱,不及時加減衣服就會開始打噴嚏,然后感冒便時時相伴,成了家常便飯,而且要經歷好長一段時間才好,這就說明你的免疫力有所下降。

常感到疲勞。工作中沒精神,提不起勁,稍微多做一點事就覺得累,去醫院檢查又查不出什么器質病變。休息一段時間后精力有所緩解,可這樣持續不了幾天,疲勞感又出現了。

腸胃愛生病。如果在外面聚會吃飯,別人都安然無恙,自己卻上吐下瀉,說明腸胃的自身保護功能存在著問題,這也是免疫力低下的一種表現。

傷口容易感染。身體某個部位不小心被劃傷的時候,正常人幾天就可以好,而自己卻總是傷口紅腫流膿,要很長時間才能好,也說明抵抗力下降。

多因素導致免疫力低下

造成人體免疫力低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原發性免疫缺陷病。它是一組免疫器官、組織、細胞或分子缺陷,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不全的疾病。

2.年齡因素。嬰幼兒及老年人是常見的免疫力低下的群體。

3.環境影響。現代生活環境中,食物添加劑、食物農藥殘留、水污染、空氣污染、輻射污染等也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

4.生活作息不規律。不正常的生活方式也會使免疫系統受到嚴重影響,降低人體免疫力。

5.營養不良或過剩。暴飲暴食、挑食偏食、盲目節食等都會造成人體營養不良或過剩,從而使免疫能力下降。

6.心理壓力。如今人們面臨的壓力很大,巨大的心理壓力會導致對人體免疫系統有抑制作用的荷爾蒙成分增多,所以容易受到感冒或其他疾病的侵襲。

7.疫苗接種。未足量足次數注射或未在規定期限內重復注射相關疫苗,會缺少對相關病毒有效的抗體及記憶細胞。

生活規律能提高免疫力

提高免疫力是長期的過程,如果等到疾病來襲再臨時抱佛腳,往往效果欠佳。

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因為人體的免疫蛋白大多是在睡眠時產生的。

其次,合理膳食以及增強運動都可以起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飲食中,在保證食物多樣、飲食均衡的前提下,應適量補充營養素。而在鍛煉時一定要注意適度、持續和循序漸進,避免鍛煉間隔太長或強度太大,不要在過度疲勞、休息不足時強迫鍛煉,這樣會沒有效果或免疫力不升反降。

第5篇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0例, 其中觀察組:男23例, 女17例;年齡30~76歲, 平均年齡(59.69±12.44)歲;平均KPS評分(64.39±21.25)分。對照組:男22例, 女18例;年齡32~76歲, 平均年齡(58.30±12.33)歲;平均KPS評分(65.06±22.21)分。兩組在性別、年齡及KPS評分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方案化療, 連用4個周期。觀察組在化療間期給予六君子丸治療, 每袋重9 g, 9 g/次口服, 2次/d。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血清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變化, 檢測方法為:采患者晨空腹靜脈血, 置于抗凝管中, 以3000 r/min, 高速離心5 min, 采集上層血清, 置于-20℃保存, 采用流式細胞儀(美國BD公司BD LSRFortessa型)測定血清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包括NK細胞、CD3、CD4、CD8、CD4/CD8, 試劑盒為儀器配套。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兩組血清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 治療前兩組的血清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患者血清NK細胞、CD3、CD4及CD4/CD8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 CD8水平明顯升高(P

3 討論

祖國傳統醫藥在提高免疫功能方面有獨到的優勢, 認為現代醫學所謂的免疫功能低下與中醫的“虛證”密切相關[2];其從整體出發, 通過調整人體陰陽平衡, 來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作者認為肺癌患者的中醫辨證以“虛證”為主, 對應了其免疫功能低下的說法, 認為應采用“補虛扶正”的方法治療, 并通過檢測患者血清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的變化觀察“六君子丸”對中晚期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六君子丸是由傳統的六君子湯化裁而成, 組方如下:黨參、白術、茯苓、半夏、陳皮、瓜蔞皮、杏仁、薏苡仁, 具有補脾益氣, 燥濕化痰之功效。

T淋巴細胞是機體免疫系統內功能最重要的一大細胞群, 在正常機體內各個T淋巴細胞亞群相互使用, 維持著機體正常的免疫功能。在T淋巴細胞亞群中NK細胞是抗腫瘤的重要效應細胞, 不僅可以直接殺傷腫瘤細胞, 還可以通過產生白介素-2(IL-2)、干擾素細胞因子而增強其他細胞的抗腫瘤作用;CD3代表總T細胞, CD4代表T輔助細胞(TH)即免疫輔助細胞, CD8代表T抑制細胞(TS)即免疫抑制細胞[3]。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4個周期的化療后對照組患者血清NK細胞、CD3、CD4及CD4/CD8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 CD8水平明顯升高, 說明化學治療損害晚期SCLC患者的免疫功能, 而觀察組患者血清NK細胞、CD3、CD4及CD4/CD8水平較治療前明顯升高, CD8水平明顯降低, 說明中醫補虛扶正治療能夠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綜上所述, 中藥六君子丸可以提高晚期SCLC患者T淋巴細胞所介導的免疫功能, 從而提高臨床療效,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勇, 郭逸, 丁曉娟, 等. 參芪扶正注射液對肺癌小鼠化療后免疫功能調節的影響. 醫學綜述, 2013, 19(10):1878-1879,1882.

[2] 馬晨光. 參芪扶正注射液對晚期非肺癌化療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 黑龍江醫學, 2013, 2(6):124-126.

第6篇

青青的媽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最主要的方法還是通過飲食調理,下列食物可以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黃、綠色蔬菜和纖維素可預防便秘,提供腸道通暢良好的吸收環境。水果的果寡糖能幫助腸道有益菌生長,就像在小腸大腸里鋪一層免疫地毯一般。孩子若不喜歡吃蔬菜,可以將它剁碎,混合谷物或肉做成丸子、餃子、餛飩,再給孩子吃。

菌菇類食物,其中的多糖類有明顯增強寶寶免疫功能作用,還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銀耳含有鈣、維生素和17種氨基酸,有滋陰潤肺、生津養胃的作用。蘑菇所含的多糖類化合物,能預防佝僂病及貧血。

山藥,對平時脾胃虛弱、免疫力低下的寶寶適用。山藥含有鈣、磷、糖、維生素及皂甙等。有健脾補肺、固腎、滋養強壯的作用。

番茄,含有多種抗氧化強效因子,如其中含有的番茄紅素、胡蘿卜素、維生素E和維生素C,可提高寶寶免疫力,修補受損的細胞,保護細胞不受損害,并能降低寶寶因嚴重腹瀉而導致的死亡率。實驗證明,當人連續食用兩周番茄汁后,體內番茄紅素會明顯增加,同時T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得到了增強。吃番茄最好微煮后加入少許橄欖油,使番茄紅素更多地被人體吸收。

豆制品,適合于消化不良、易感冒、營養欠佳的寶寶食用。豆制品及大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鐵、胡素卜素、維生素、鋅、硒等。有補虛清熱、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 ,

軒軒的媽媽:多運動,保證足夠的睡眠,多吃蔬菜和水果。

運動和鍛煉是增強寶寶免疫力的良好途徑,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寶寶,都應該多運動,以便增強體質。運動可以加快寶寶體內循環,增強寶寶食欲,并有助于他們的睡眠。孩子抵抗力差的主要原因,是蛋白質的攝入量不足或者是身體吸收能力差的問題。所以,要讓孩子多曬曬太陽、多到戶外走走,因為維生素D只有這樣才可以被吸收。

足夠的睡眠。我們讓孩子鍛煉運動要在保證足夠睡眠的基礎上,睡眠不足會讓體內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的T細胞數目減少,生病的概率隨之增加。所以我建議3歲及3歲以下的寶寶每天應睡眠10~12個小時,如果你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夠,可以讓他白天小睡片刻。

多吃蔬菜和水果。現在的孩子容易偏食,營養不均衡會造成肺和消化道黏膜變薄,抗體減少,影響人體防御功能。柑橘類水果富含維生素C,能增加噬菌細胞的數量,強化天生殺手細胞活力,建立和維護黏膜、膠原組織,以幫助傷口痊愈。胡蘿卜及其他深橘色蔬菜和水果如芒果、甘薯等富含胡蘿卜素,可以在人體內轉換成維生素A。維生素A能維持上皮細胞及黏膜組織健全,減輕感染;提高抗體反應,促進白血球生成;參與捕捉破壞細胞的自由基。其他可以滋養免疫系統的蔬菜和水果還包括番茄、十字花科蔬菜、大蒜、香菇等。

多和同齡的孩子接觸。根據2000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報告,13歲以下的孩子如果幼小時就和年長的伙伴或者托育機構里的小朋友相處,日后患氣喘的概率減少一半。通過接觸其他孩子,暴露在感染源下,可以刺激孩子的免疫反應,增強他的免疫力,降低對過敏原起反應而引發氣喘的機會。

行行的媽媽: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讓孩子多喝水。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濕潤,成為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為了確保孩子健康,要盡可能地讓他理解喝水的重要性,外出時給孩子帶著水,時不時讓他喝點兒水,不要等孩子渴了或者要水喝的時候再給他喝,養成勤喝水的好習慣。

讓孩子勤洗手。我們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上廁所后、外出玩耍后,要把手洗干凈,可以防止拉肚子或尿道感染等疾病。

不必過于干凈。免疫系統能對傳染病原形成免疫記憶,萬一再遇上,可以很快將其消滅,如果你家太干凈,孩子沒有機會通過感染產生抗體,抵抗力反而減弱,并可能導致過敏和身體免疫失調。其實,抗菌清潔用品會使微生物抗藥性問題更嚴重。只要使用一般的肥皂和水就可達到清潔的效果。

讓孩子少吃甜品。有專家認為,多吃糖分過高的飲食,會干擾白血球的免疫功能。補充必需脂肪酸能提供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決定細胞膜的流動和彈性,對免疫細胞非常重要,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只能從天然食物如海鮮、蔬菜水果等里面攝取,如鮭魚、沙丁魚等深海魚;胡桃、杏仁等堅果;亞麻仁油、紅花籽油內也含有,但要注意,某些油如亞麻仁油應避免高溫烹炸,最好直接加在烹煮的食物上。

知識鏈接:保健品,對提高免疫力到底有沒有好處呢?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保健品或食品,自稱可以提高兒童的免疫力。這應該說是個好現象,因為說明全社會都普遍關注孩子的健康問題。但其中不少產品也可能對家長產生誤導。許多保健品對可以提高免疫力的描述有言過其實之嫌,缺少嚴格的科學驗證,甚至有的產品效果是十分有限的。

第7篇

想知道您家寶寶屬于哪種免疫力低下?寶寶有哪三個免疫力脆弱期?如何針對4類免疫力低下的寶寶開具“免疫力處方”?

你的寶寶屬于哪種“免疫力低下”

先天性免疫低下

寶寶每次得病較重,持續時間也較長。患病為敗血病、惡性腫瘤等。有家族遺傳史。由于先天性免疫低下多由基因突變引起,因此具有遺傳性。先天性免疫低下的治療,需要根據病情采用不同的措施,一般治療較困難,治療也是長久的,目前對于某些先天性免疫低下也有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后天繼發性免疫低下

寶寶由于感染、藥物、營養不良和其他疾病,導致的免疫力低下。關鍵是要去除引起免疫低下的原因。清除可能損害免疫系統的病毒或細菌病灶;更改或停用引起免疫低下的藥物;及時、對癥治療可能影響到免疫系統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當心臟畸形校正后,寶寶反復感染的情況就會明顯改善。避免因營養不良影響寶寶免疫系統的發育和成熟。在去除這些不良因素后,寶寶的免疫功能大多會逐步恢復。

生理性免疫低下

與成人相比,孩子更容易感冒,這就是因為孩子存在生理性免疫低下。生理性免疫低下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必須經歷的,是正常現象。但也有部分寶寶免疫低下的表現更突出,生病較頻繁,持續時間長,這種情況就需要一定的醫療指導和適當的治療。

關于免疫力,媽咪必知的ABC

抵抗力隨著年齡而增加

新生兒雖然有母親給予的一些抗體,可免于某些疾病發生,但是,因為新生兒的白血球功能不好,而且“補體”(存于血清中,能夠增加抗體的作用)的成分很低,無法配合抗體作用以阻止病原體的入侵,因此幼兒抵抗力極差。一般人以為新生兒有母親給予的抗體,可以不生病,這其實是不正確的觀念。新生兒較少生病是因為被保護得較周密,接觸病原體的機會少,一旦被病原體侵襲,不但會生病,且會病得很嚴重。

到了4至6個月以后,嬰兒從母體接受的抗體會逐漸消失,自己也開始有能力制造抗體。白血球也漸趨成熟,不過因為生活接觸面逐漸擴大,感染病原體的機會愈來愈多,也就時常生病了。隨著年齡再增加,由于疾病的一再刺激,體內抗體增多,抵抗力也慢慢地增強,五六歲以后,生病的次數就會開始慢慢減少了。

常生病并非沒有抵抗力

有些幼兒一再地感冒、發燒,并不是因為沒有抵抗力,而是接觸病原體的機會比別人多。例如:在空氣中和擁擠的人潮里,到處充滿了病原體,尤其感冒病毒的種類太多了,只要是沒碰過的,碰到了就有機會發病。其他如:兄弟姊妹多、生活空間(家庭、鄰居、學校)狹小也會增加得病的機會。一個簡單的例子是,大人從外面回來,還沒洗手就抱小孩,很可能就把沾在手上的病毒傳染給孩子。每個幼兒的體質及所處環境也許有差異,有的人生病次數較少,而有的人就較多。但一般而言,“小病不斷,大病不犯”,有驚無險地長大后,父母親就不再有這方面的困擾了。

常跑小兒科的大部分是半歲到4歲的幼兒,以后生病的次數就從每年約10次減少到每年一兩次,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

真正抵抗力差的人極少

真正抵抗力不好的幼兒是指三天兩頭反復發生一些較嚴重、化膿性感染的幼兒,例如:常患中耳炎、肺炎、膿胸、皮膚化膿、嚴重氣管炎、或是常要住院而且發育不良,這些病都是較“毒”的細菌所造成的。如果幼兒僅是常常感冒、發燒、咳嗽,幾天就過去了,這多數是普通的濾過性病毒所引起的,而不是免疫缺陷問題。

寶寶3個免疫力脆弱期的呵護計劃

新生兒期

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接受了一些抗體,相當于有了一層天生的保護屏障,可抵抗某些疾病發生,但是,由于寶寶剛剛降生,白血球功能不健全,而且“補體”(存于血清中,能夠增加抗體作用)的成分很低,根本無法配合抗體作用阻止病原體的入侵,因此是抵抗力很差的一段時期。

【母乳是新生兒最好的免疫渠道】

美國醫學會嬰幼兒健康專家稱,母乳中有著豐富的增強免疫力的物質,僅在母乳喂養的頭4天里,寶寶就能從中獲取40億個白血球,還能獲得T細胞和免疫球蛋白A,這些物質附著在喉嚨和腸道內,構筑起抵御細菌的屏障。而且,堅持母乳喂養4個月以上的孩子,得兒童期癌癥的情況也相對少得多。

提升方案

盡量以母乳喂養

專家建議,嬰兒出生后的頭半年里只喂母乳,之后在添加輔食的同時,最好持續喂母乳直到寶寶1歲。如果實在不具備條件,也至少要喂4個月,即使乳汁不多,但只要是母乳就好。

注射預防針,免疫有保障

接種疫苗能夠刺激寶寶的身體產生抗體,從而保護他免于感染某些危險的傳染病,起碼也能降低感染的可能性。因此,一定要遵照醫生的囑托,按時給寶寶注射疫苗,這要比多穿衣、多蓋被更重要。

睡眠,讓免疫系統“養足精神”

充分睡眠能使寶寶的身體通過休息恢復活力,減輕免疫系統的負擔。新生兒每天應保證16~20小時的睡眠時間。

斷奶期和斷奶后

小心了,這是寶寶抵抗力最弱的一段時期!6個月以后,母乳已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要,有的添加輔食,有的逐漸斷奶。之前來自于母乳的免疫供給沒有了,而寶寶從母體得到的抗體,在出生6個月時也已基本消耗殆盡,沒有了母乳做后盾,寶寶的免疫優勢一下子消失了。

提升方案

充足營養,提升免疫力的根本

寶寶6個月大以后,母乳中的營養已不能滿足其生長發育的要求,父母要及時、正確地給寶寶加入配方奶粉和輔食配料。注意輔食添加的順序和原則,食物的選擇和制作方法,在營養上做好母乳與輔食的銜接。

維生素和礦物質

寶寶健康離不開維生素和礦物質,但除了維生素D和維生素K以外,我們的身體并不生成其他營養素,所以其他的營養物質則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紅薯、杏等;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獼猴桃、哈密瓜等水果;

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菠菜等綠色蔬菜;

所有的谷物,如燕麥、大麥,都含有各種各樣的礦物質。

多曬太陽,多運動

每天帶寶寶到戶外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每天半小時的身體活動,都可以起到增強體質的作用。即使是冬天,也不該總呆在室內。人們總認為冷空氣導致感冒,但事實是病毒和細菌帶來感冒,而且它們喜歡生活在室內。

初入幼兒園

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自身的免疫系統逐漸發育成熟,抗體的產生能力也逐漸增加,通常,孩子在3歲以后,機體抗病能力較3歲前會有明顯的提高。但初入幼兒園,生活的環境發生了變化,接觸的人群也相應加大,對于更多更廣泛的病菌,寶寶身體還沒有建立起相應的免疫機制,因此這段時期的寶寶也會比較脆弱,很容易生病。

丙種球蛋白是預防感冒、提升免疫力的萬能藥嗎?

丙種球蛋白具有一定的抗御疾病能力,但僅對預防甲型肝炎、麻疹有一定預防和減輕病情的作用,并不具備預防感冒、提升免疫力的功效。另外,長期反復地注射丙種球蛋白,不僅會使自身合成丙種球蛋白的能力受到抑制,降低抗病力,還有可能引起過敏等不良反應。

如果寶寶是反復呼吸道感染,可能是體內缺乏VitA、鈣、鋅等營養素,應及早去醫院診治。

提升方案

減少壓力

已有研究指出,承受壓力愈大愈容易感冒。教導孩子放松的技巧,適當安排活動,別讓壓力壓垮孩子的免疫力。

少吃含糖食物

糖會降低白細胞的活力,削弱它們對細菌的反應能力。

多和其他孩子接觸

根據2000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13歲以下的孩子如果幼小時即和較年長的手足或托育機構里的小朋友相處,日后罹患氣喘的幾率減少一半。此外,通過接觸其他孩子,暴露在感染原下,可以刺激孩子的免疫反應,增強他的免疫系統,降低對過敏原起反應而引發氣喘的機會。

天涼慢添衣服

耐寒鍛煉是提高寶寶對寒冷反應靈敏度的最有方法。沒有經過寒冷鍛煉的寶寶,反而更容易感冒。一般來說孩子比大人多穿一件單衣就可以了。

4類寶寶提升免疫力處方

寶寶之所以愛生病,很多時候與日常護理不當有很大關系。有時,父母照顧寶貝越是小心謹慎,寶寶越愛生病,而身為父母卻還不知是何原因。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原因之一】睡眠過少

科學家們研究發現,人體內有一種名為胞壁酸的物質。科學家們稱其為睡眠物質,因為它既能催眠,又可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當人發燒患病時,多多睡覺就會使體內胞壁酸分泌增多,從而使人體的免疫機能增強。有些輕微的感冒,通過多睡覺可減輕或好轉。

所以,如果兒童沒有充足的睡眠,免疫機能也會隨之降低。

免疫力升級處方

兒童睡眠時間標準參考表

【原因之二】吃得過多

有些父母生怕寶寶吃不飽,總喜歡給寶寶多吃,可是吃得過多就愛生病。尤其是晚上,吃過飯沒多久就睡覺,未消化的食物可產生內熱,導致胃腸功能失調,抵抗力降低。父母可通過觀察發現寶寶是否吃得多,如寶寶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牙;原來吃什么都香,最近卻明顯的食欲不振;寶寶常說自己肚子脹、肚子疼。細心的媽媽還可以發現寶寶鼻梁兩側發青,舌苔白且厚,嚴重的甚至還能聞到寶寶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免疫力升級處方

膳食均衡 有的寶寶不喜歡吃蔬菜,媽媽就盡量讓他多吃肉,這樣做是十分不可取的。寶寶的飲食一定要搭配合理,平時多吃些玉米、紅薯、南瓜類的粗糧,多吃蔬菜、水果。

晚飯時間固定 白天還好,晚飯后寶寶的運動量明顯減少,如果吃飯時間過晚,很容易積食。所以晚飯一般應在6點左右,這樣到睡前胃里的食物就消化得差不多了。

飯量固定:掌握寶寶吃飯大致的量,不要因為愛吃而超量。

【原因之三】穿得過多

有些父母認為天氣冷,孩子又小,要給他們多加衣服才對。殊不知,這樣反而使寶寶易生病。寶貝正處在快速生長期,屬于陽性體質,火力大,尤其是男孩子,如果穿得過多,就會導致體內生熱,造成中醫所說的上火,繼而出現感冒。再者,如果穿得過多,運動時出汗多,毛孔開放,毛細血管擴張,若天氣冷,易外感風寒。因此,冬天不宜給寶寶穿得過多,一般與成人一樣即可。

免疫力升級處方

平時不要給寶寶穿得過多。判斷寶寶是否穿得合適,可以摸手,如果手溫熱、無汗即合適,或摸后脖,以無汗為適宜。

進行戶外運動時,一定要給寶寶穿輕便、透氣,易于活動的外套。

【原因之四】運動過少

很多父母平日很少帶寶貝出門,再加上住在高樓大廈,更是懶得下樓。但是寶貝正處在成長期,運動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運動量過少,不僅動作的協調能力下降,抵抗寒冷的能力也會降低,因此就會出現稍受點涼就感冒的狀況。

免疫力升級處方

寶寶每天要保證有兩三個小時的室外活動時間。因為晨起天氣較涼,所以可選擇上午10點到下午4點的時間段在室外。在室外活動時,不必捂得過嚴,可露出臉、手,讓陽光直接照在皮膚上,有利于體內鈣質吸收。

相關鏈接:肺炎雙球菌疫苗

感冒較嚴重的并發癥是肺炎,對于動不動感冒就愛轉成肺炎的寶寶,家長不妨帶孩子去自費接種肺炎雙球菌疫苗。

肺炎雙球菌常引起人體許多疾病,例如:鼻竇炎、中耳炎、肺炎、腦膜炎及敗血癥等等,特別是2歲以下幼兒及免疫力缺損的病患更易受累,加上對盤尼西林類藥物抗藥性日增,肺炎雙球菌的威脅愈來愈大。

第8篇

【關鍵詞】 糖皮質激素;水痘;膿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彌漫性血管內凝血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感染所致,常發生于兒童期,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情緩和并可獲得終生免疫。對于免疫功能不全者,如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者、接受化療或糖皮質激素治療者,水痘可合并肺炎、腦炎、肝炎等并發癥,嚴重的如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則可能威脅到生命[1]。現結合文獻分析1例重癥水痘的青年患者,報告如下。

1 病例資料

患者,男性,18歲,因“皮疹3 d,發熱2 d,加重1 d”于2013年2月27日入院。2012年10月診斷為急性腎衰竭、腎病綜合征(IgA腎病),至今服用醋酸潑尼松片(20 mg,q.d)。患者3 d前頭部出現數個皮疹,無瘙癢,次日出現畏寒、發熱,最高溫度達39℃,伴有持續性腰痛,陣發性加劇,無向其他部位放射,自覺咽痛、頭暈。昨日起皮疹逐漸增多,向胸腹部蔓延。

入院查體:T 394℃,P 141次/min,R 22次/min,Bp 116/87 mm Hg。全身皮膚黏膜無黃染,頭部、顏面及軀干、四肢可見散在水皰,多數已結痂,少量斑丘疹,無皮下結節及水腫。全身淋巴結無腫大,無眼瞼水腫,鞏膜無黃染。舌苔厚,口腔可見大量白色分泌物,咽部黏膜充血,扁桃體II度腫大,頸軟無抵抗,雙肺呼吸音粗,雙側肺未聞及啰音。雙下肢無浮腫。

實驗室檢查:27/2 血常規:WBC 2745×109/L,NEU 2085×109/L,RBC 573×1012/L,HGB 17600 g/L,PLT 5700×109/L;乳酸Lac 32 mmol/L;血沉:ESR 3 mm/h;肝腎功能:ALT 3201U/L,AST 6610 U/L,Cr 99 μmol/L,Urea 97 mmol/L;凝血功能:FDP>200μg/ml,PT 278s,DDimer>20000μg/L,PTA 2816%;心肌酶:CK 2396 U/L,CKMB 117 U/L;血氣分析 pH 7407,PCO2 407kPa,PO2 760kPa,SaO2 8980%,Glu 780 mmol/L。胸片示雙肺彌漫感染。28/2 血培養細菌鑒定:未發現需氧菌生長。

診療經過:入院診斷:水痘、腰痛查因:骶髂關節炎?IgA腎病、右下肺炎、鵝口瘡。入院當晚咯泡沫血痰3次,總量約50 ml,呼吸氣促,出現休克并急性左心衰、呼吸功能不全,遂轉入ICU。轉入后給予膦甲酸鈉(30 g,iv.gtt,q12 h)抗病毒,美羅培南(075,iv.gtt,q12 h)、氟康唑(04 g,iv.gtt,q.d)抗菌,甲潑尼龍(40 mg,iv,q.d)、丙種球蛋白(15 g,iv.gtt,q.d)等,并持續腎臟替代療法(CRRT)和呼吸機輔助通氣。患者感染性休克有所糾正,但各器官功能未有恢復。后期患者出現多器官功能損害(腦、心、肺、肝、腎、血液)和DIC,尤以凝血功能障礙明顯,出現皮膚、口腔黏膜、消化道、呼吸道出血和失血性休克,予補充凝血物質及血容量不能糾正。于3月8日因肺出血搶救無效死亡。

2 討論

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者,由于機體免疫功能尤其是細胞免疫功能下降,易導致病毒、細菌、真菌等感染的發生率增加。此例患者罹患重癥水痘致死,同時合并肺部感染和鵝口瘡,很大程度上是長期服用潑尼松免疫抑制的不良結果。成人每日給予潑尼松≤75 mg很少引起不良反應,≥15 mg且長療程使用則發生率明顯增加,建議使用糖皮質激素取得療效后及時減至維持量[2]。由于糖皮質激素抑制網狀內皮系統合成干擾素,使參與吞噬細胞作用的白細胞下降,促使病毒在體內增殖及擴散,水痘感染時一般禁用激素治療[3]。但對于長期、大劑量應用糖皮質激素者,尤其罹患感染時,機體對激素的需要量增加,不可驟停激素以免發生醫源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2012 SSC膿毒癥和感染性休克指南》推薦,經足夠液體復蘇后仍需要升壓藥來維持血壓,血乳酸濃度持續>4 mmol/L的感染性休克者,可靜脈給予糖皮質激素治療[4]。故此例患者感染水痘并膿毒性休克后,每日給予40 mg甲潑尼龍靜脈推注,等效劑量相當于200 mg氫化可的松,有效的抑制了炎癥反應,促進了感染性休克的糾正。但建議給藥方式調整為持續靜脈輸注以減少高血糖的發生率,進一步優化治療方案[5]。

對健康兒童無并發癥的水痘感染,一般只需對癥治療,抗病毒藥物不能減少他們并發癥的發生率,但對成人或免疫功能減弱者可能有益[6]。膦甲酸鈉為焦磷酸鹽類似物,無需胸腺嘧啶核苷激酶的磷酸化和激活,直接抑制病毒特異性的DNA多聚酶和逆轉錄酶,能有效治療對阿昔洛韋耐藥的水痘病毒感染[7]。對于此例合并基礎腎病的患者,值得警惕的是膦甲酸鈉的高度腎毒性[8],該藥可與不同金屬離子形成晶體堵塞腎小管或集合管,其降解產物可引發毒性免疫性反應或超敏反應,誘發腎小管間質損傷,進而導致急性腎衰竭。患者用藥期間,在水化、利尿及持續CRRT治療下,后期腎功能指標尚能維持在正常水平。

丙種球蛋白在治療水痘中的臨床獲益已得到治療個案肯定[9, 10],它通過中和入侵的VZV、促進NK細胞增殖,與抗病毒藥物發揮協同作用,療效與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相當[11]。有研究者認為對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水痘感染者一旦確診,應立即給予免疫球蛋白治療直至臨床轉歸[9]。此例患者發疹第四天入院,當晚因感染性休克立即給予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沖擊治療2 d,但并沒有改變其預后,除了診治延誤外,丙種球蛋白應用時間不足可能也是原因之一。然而,鑒于指南并未推薦膿毒癥和感染性休克者應用丙種球蛋白[4],該藥在治療水痘中的療效仍需要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得以證實。

對于健康人群,水痘疫苗能有效預防80%左右的水痘和100%的重癥水痘,而且不良反應較少、耐受性良好[12]。免疫功能低下者由于不能有效抑制疫苗減毒病毒的復制反而會導致水痘感染,成為水痘疫苗接種的禁忌人群[13]。但亦有研究表明,在免疫功能抑制之前,或是免疫抑制狀態被減弱后接種,水痘疫苗還是可能安全地部分或完全保護免疫功能低下者,減少他們發生水痘及并發癥的危險[14]。無論對于健康者或是免疫功能低下者,水痘疫苗似乎都有必要成為我國兒童常規免疫接種項目,部分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從中獲益[15]。

參 考 文 獻

[1] Wiegering V, Schick J, Beer M, et al. Varicellazoster virus infections in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a single centre 6years analysis. BMC Pediatr, 2011,11:31

[2] 馬茂森. 糖皮質激素的副作用及并發癥治療. 中國城鄉企業衛生, 2011,26(3):3436

[3] 徐蘇, 張靜. 激素致水痘重癥化7例分析.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1,11(22):54495449

[4] Dellinger RP, Levy MM, Rhodes A, et al.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2012 Crit Care Med, 2013,41(2):580637

[5] WeberCarstens S, Deja M, Bercker S, et al. Impact of bolus application of lowdose hydrocortisone on glycemic control in septic shock patients. Intensive Care Med, 2007,33(4):7303

[6] Rajan P, Rivers JK. Varicella zoster virus. Recent advances in management. Can Fam Physician, 2001,47:2299304

[7] Hatchette T, Tipples GA, Peters G, et al. Foscarnet salvage therapy for acyclovirresistant varicella zoster: report of a novel thymidine kinase mutation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ediatr Infect Dis J, 2008,27(1):757

[8] Jacobsen T, Sifontis N. Drug interactions and toxici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antiviral management of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Am J Health Syst Pharm, 2010,67(17):141725

[9] Lu YC, Fan HC, Wang CC, et al. Concomitant use of acyclovir and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rescues an immunocompromised child with disseminated varicella caused multiple organ failure. J Pediatr Hematol Oncol, 2011,33(8):e3501

[10] 陳素梅. 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腎病綜合征合并水痘1例.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1,4(5):132132

[11] Maranich AM, Rajnik M. Varicellaspecific immunoglobulin G titers in commercial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preparations. Pediatrics, 2009,124(3):e4848

[12] Seward JF, Marin M, Vazquez M. Varicella vaccine effectiveness in the US vaccination program: a review. J Infect Dis, 2008,197 Suppl 2:S829

[13] Galea SA, Sweet A, Beninger P, et al. The safety profile of varicella vaccine: a 10year review. J Infect Dis, 2008,197 Suppl 2:S1659

[14] Levin MJ. Varicella vaccination of immunocompromised children. J Infect Dis, 2008,197 Suppl 2:S2006

[15] Zhang Y, Zang GQ, Tang ZH, et al. Universal varicella vaccination needs to be high on the agenda in China. Rev Inst Med Trop Sao Paulo, 2012,54(4):2378

第9篇

免疫系統是我們人體自身的天然屏障,免疫力則是人體抵御外邪侵襲、維持內環境穩定的能力。免疫力低下就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提高免疫力則是戰勝疾病的基礎。對于癌癥患者來說提高免疫力尤為重要,是他們抗擊癌癥、走向康復的最佳良藥。

癌癥患者免疫力低下

為什么說癌癥患者的免疫力往往比較低下呢?首先,他們之所以患病就是因為免疫力差,免疫系統的監視功能失調,無法清除體內變異的癌細胞,導致癌細胞大量增長,最終形成腫瘤。其次,目前癌癥患者選擇的治療方式,通常都是手術或放、化療,其中手術有可能會進一步摧毀患者的免疫系統,使免疫功能進一步下降,并由此導致嚴重的感染,促使病情加重或惡化;放、化療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將正常細胞和免疫細胞一同殺滅,導致患者免疫力下降,甚至出現衰竭的現象。

免疫力是最佳抗癌藥

美國癌癥協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大約10%的癌癥患者在沒有接受任何治療或者少數治療的情況下出現自愈,癌癥一經自然消退很少再復發。該協會對176例自然消退的癌癥患者進行了長期觀察,發現只有10例復發,2例轉移。為什么有的患者可以出現自愈的情況呢?專家稱是因為機體免疫系統產生了抗腫瘤等維持機體生理平衡和穩定的免疫保護作用,免疫系統的功能恢復和和諧是癌癥自然消退的主要原因。因此,專家指出,無論采取什么方法治療癌癥,都必須以增強患者機體免疫力為基礎,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有效抑制癌癥的作用。

增強免疫力方法多多

癌癥患者要想提高免疫力,不妨從這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樂觀地看待自己的疾病,因為良好的心態、樂觀的情緒可以使身體維持于一個最佳的狀態,有利于免疫力的提升。其次,要設法提高患者的食欲,讓患者通過食療,攝取足夠的營養成分,只有營養攝入得充足均衡,機體的抗病康復能力才會得以提高。第三,讓患者多休息,睡眠的過程中可有助于患者體力和免疫力的提升。第四,患者可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運動,研究發現人體免疫細胞的數量會隨著人體活動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運動是提升免疫力的好辦法。第五,可合理搭配既能抗擊腫瘤,改善患者癥狀,又能提高患者免疫力的中藥進行輔助治療,比如臨床中常用的養正消積膠囊。該藥集健脾補腎、散結通絡、解毒抗癌于一身,可使邪去正自安,養正積自除。其組方中配伍的黃芪據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具有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增殖、干預腫瘤細胞代謝、抑制腫瘤血管生成、調節體液免疫、增強細胞免疫、增強自然殺傷細胞活性等作用;女貞子可抑制腫瘤細胞,提高免疫功能,升高白細胞水平;人參具有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生長,抗腫瘤細胞黏附、侵襲和轉移,抑制腫瘤新生血管形成,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靈芝可提高NK細胞及T細胞殺傷腫瘤的作用,能刺激機體產生非特異性反應以加強免疫功能;白花蛇舌草、白英、蛇莓等藥物同樣具有抑制殺滅腫瘤,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因此臨床中常用該藥配合手術以及放、化療治療癌癥,不僅能抑制腫瘤生長,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還可以增效減毒,提高放、化療療效,改善患者腹脹、惡心、食少、消瘦、乏力等癥狀,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第10篇

【關鍵詞】復發性流產;甲狀腺功能異常;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低下

【中圖分類號】R-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2-0376-02

甲狀腺是人體最重要的內分泌器官之一,攝取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TSH)作為信號分子,以碘、氨基酸、糖類等物質為基礎合成甲狀腺激素,其中T4是最重要的效應分子,具有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作用。甲狀腺功能異常分為甲狀腺功能亢進和甲狀腺功能異常。

妊娠是一個特殊的生理過程,女性在此期間經歷的生理改變與非妊娠期有許多不同。在激素作用下,母體個系統發生了一系列適應性的解剖和生理變化并調整其功能。妊娠是一個特殊的生理過程,女性在此期間經歷的生理改變與非妊娠期有許多不同,最主要的導致差異的原因是胚胎、胎兒、胎盤的發育甲狀腺在此過程中發揮不可忽視的作用。下面,我將以淺顯的語言講述甲狀腺功能異常與復發性流產的關系。

1 甲狀腺功能亢進

1.1 一般資料

甲狀腺功能亢進多見于女性,男女之比約1:4~6,20~40歲發病最為多見。其典型臨床表現可為高代謝、甲狀腺腫和眼病三方面,但不同患者的臨床表現和病情輕重差異極大。

一般意義上所說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就是循環血液中T4含量過高,相應地,甲狀腺功能低下就是T4含量過低,而T4與TSH含量是呈反比例關系,TSH促進T4合成與分泌,T4過高反過來抑制垂體分泌TSH,而過低的T4濃度卻會誘發垂體更多地分泌TSH。所以,一般臨床上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血液檢查會發現T4升高,TSH下降。反之,甲低患者T4降低,TSH偏高。當然,這中間存在一種特殊的“亞臨床”甲亢,TSH降低,T4正常,或“亞臨床”甲低,即TSH偏高,T4正常。T3和T4分泌過多,可引起人體組織的氧化作用加速,引起一系列糖蛋白質、脂肪、水、電介質中的鈣、鋅及碘和維生素的代謝紊亂,造成人體包括生殖系統在內的各臟器功能改變。在生殖系統方面可出現:減退、陽萎、偶伴有男性發育,引起PRL及雌激素的水平增高,男性生殖能力下降,部分病人可引起不育。【1】

1.2 妊娠與甲亢的相關性

在正常妊娠的過程中,由于胚胎絨毛會分泌HCG,該分子與TSH存在相似的結構,因此有一定的促進甲狀腺功能上調的作用,出現妊娠期生理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情況,多分泌的T4會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胚胎發育,促進血液循環,為正常妊娠所必須。但是如果妊娠前就已經有甲亢,對妊娠可能是不利的。T4水平過高導致心臟負擔加重,可能導致心功能受損,嚴重者會有心臟衰竭的情況出現;而隨著妊娠發展,身體其他激素也會進一步增加心臟負擔,不難推斷,心臟極有可能超負荷運行。所以,甲亢在孕前必須經過有效治療并且維持平穩才能懷孕,孕期必須嚴格監測。

有一類甲亢是有自身免疫抗體誘發的,這些抗體也會像TSH一樣促進T4分泌,并且導致甲狀腺組織受到免疫細胞攻擊。復發性流產患者本身免疫功能紊亂,極有可能會導致抗甲狀腺抗體升高。有研究表明,抗甲狀腺抗體是1990年在研究產后甲狀腺炎的病因及發生率時,偶然發現抗甲狀腺抗體與復發性流產有關。還有一部分妊娠時期甲狀腺抗體升高者可能有潛在的免疫功能異常,雖然甲狀腺激素未表現出異常,但甲狀腺已受損害,僅處于亞臨床階段。總體而言,這些抗體都有可能直接導致流產的發生。筆者猜想可能是這類抗體會攻擊胚胎中的甲狀腺組織細胞。像這種情況,在廣州一些大型綜合三甲醫院一般會使用西維爾(硒酵母片)進行治療。當然了,隨著母體甲狀腺組織受損情況加重,有效的甲狀腺組織越來越少,后面就會發展成甲低。

2 甲狀腺功能低下

2.1 一般資料

甲狀腺功能低下是甲狀腺素分泌缺乏或不足而出現的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低下病因包括:①甲狀腺實質性病變,如甲狀腺炎,外科手術或放射性同位素治療造成的腺組織破壞過多,發育異常等;②甲狀腺素合成障礙,如長期缺碘、長期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先天性甲狀腺素合成障礙、可能由于一種自身抗體(TSH受體阻斷抗體)引起的特發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等;③垂體或下丘腦病變。根據發病年齡不同可分為克汀病及粘液水腫。【1】

甲狀腺機能低下系多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應不足所致的內分泌疾病,依起病年齡可分三型:①呆小病,功能減退始于胎兒或新生兒;②幼年型,功能減退始于性發育前兒童;③成年型,功能減退嚴重時稱為粘液性水腫. 【1】

2.2 妊娠與甲減的相關性

對于一些偏遠地區的妊娠婦女,比如山區或者非沿海地區居民。日常飲食攝入含碘食物過少,有可能出現甲減情況。或者如前文所說,在妊娠前發現有甲亢的患者,治療后或手術后出現一些異常情況但未注意治療,也是有可能出現甲減導致胚胎停育。如前文所說,T4能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胚胎發育。甲低患者T4不足,自然就會出現胚胎發育不良的情形,這樣的胚胎相當于處于“營養不良”狀態,怎么能發育好呢?即使胚胎能夠發育,其未來的智力水平也會受到一定影響。有可能出現兒童期甲低(一般是碘缺乏導致)可以導致患兒發育遲緩、智力低下,也就是所謂的“呆小癥”。所以維持正常的甲狀腺功能非常重要。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用到優甲樂(左旋甲狀腺素片)來補充不足的甲狀腺素。

3 亞臨床的甲狀腺功能異常

不伴有免疫異常的亞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一般不需要治療,只需要監測;如果亞臨床甲亢伴有免疫異常一般針對免疫異常進行治療;亞臨床甲低必須治療,同樣是通過補充甲狀腺素的辦法處理,如果伴有免疫異常更需要重視。

4 小結

如果是甲低或亞臨床甲低患者,建議TSH范圍1.5-2.5mIU/L,T4在正常范圍即可;甲亢患者應盡可能把T4降至正常范圍后且嚴格觀察心功能情況后再懷孕,孕期可以使用丙基硫氧嘧啶繼續控制。

孕前甲狀腺功能正常的孕婦,T4及TSH在正常范圍或前者稍高后者稍低均為可以接受的。這樣就應該能夠明白為什么我們保胎時候,醫生總是要不斷復查甲狀腺功能了吧?其實即使是首次懷孕的孕婦,也是建議孕前做一次甲狀腺功能的檢查,最低限度也需要在懷孕16周首次產檢的時候做一次檢查,以確保降低或避免甲狀腺功能異常導致的流產因素。

第11篇

關鍵詞:  牛大力/藥理學;免疫功能低下/中藥療法;溶血素/血液;疾病模型,動物;小鼠

牛大力(Radix Millettiae Speciosae),載于《陸川本草》,為蝶形花科植物美麗崖豆藤Milletia speciosa Champ的干燥根。功能清肺止咳,清涼解毒,用于治療咳血,痢疾,溫病身熱口渴,頭昏等。本實驗觀察了不同劑量牛大力水提液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動物SPF級KM小鼠,體質量18~22 g,雌雄各半;SPF級豚鼠,體質量250~300 g,均由廣州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SCXK粵20030001。

12藥物與制備醋酸潑尼松片由廣東華南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071104)。牛大力購于廣州致信中藥飲片有限公司(批號:070701),制備方法:取牛大力干燥藥材,用10倍體積的蒸餾水浸泡1 h,加熱煮沸2 h,趁熱過濾,殘渣再加6倍體積的蒸餾水,加熱煮沸1 h,合并2次濾液,濃縮至1 g /mL濃度備用,用時加蒸餾水稀釋至所需濃度。

13試劑與儀器二硝基氯苯(DNCB)由上海試劑一廠生產(批號:20000101),丙酮由天津市紅巖化學試劑廠生產(批號:2006730)。UNICO7200型光柵分光光度計由尤尼柯上海儀器有限公司提供,LDZ5型離心機由北京醫用離心機廠生產,Anke TGL16G型高速離心機由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生產,WGP450型隔水式電熱恒溫培養箱由上海躍進醫療器械廠生產。

14牛大力對正常小鼠免疫器官質量的影響[1-2]取KM小鼠60只,隨機分為5組:空白組,醋酸潑尼松組(劑量為40 mg·kg-1·d-1),牛大力高、中、低劑量組(劑量分別為20、10、5 g·kg-1·d-1)。每天灌胃給藥1次,連續給藥12 d。末次給藥1 h后,將小鼠脫頸椎處死,稱體質量,取脾臟和胸腺,用電子天平稱質量,計算脾臟和胸腺指數(w):w脾=m脾/mbody,w胸腺=m胸腺/mbody。

15牛大力對正常小鼠單核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影響[1-3]分組及給藥方法同14。于末次給藥1 h后,各鼠尾靜脈注射50 g/L中華墨汁生理鹽水液10 mL/kg,于注射墨汁后2 min及12 min,用毛細玻璃管從小鼠眼眶后靜脈叢取血2~3滴,吸20 μL溶于1 g/L Na2CO3 3 mL溶液中,搖勻,于分光光度計680 nm處測吸光度(D)值,計算廓清指數(IK)∶IK=(logD2-logD12)/(t12-t2)(D2、D12分別為2 min、12 min時的吸光度,t12、t2分別為時間12 min、2 min)。

16牛大力對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器官質量的影響[4]取KM小鼠60只,隨機分為5組:空白組,模型組,牛大力高、中、低劑量組,給藥劑量同14項下。除空白組外,其他各組小鼠上午灌胃給予40 mg·kg-1·d-1醋酸潑尼松,空白組給予等容積的蒸餾水,下午牛大力組小鼠灌胃給予相應藥物,空白組和模型組灌服等容積的蒸餾水,連續12 d。末次給藥1 h后,處死小鼠,按14項下方法計算脾臟指數與胸腺指數。

17牛大力對免疫低下小鼠單核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影響[4-5]分組及給藥方法同16項下。按15項下方法檢測IK。

18牛大力對雞紅細胞致小鼠血清溶血素抗體形成的影響[6]在雞血中加入5倍體積的滅菌Alsever溶液,離心洗滌,用生理鹽水配成體積分數5%生理鹽水雞紅細胞混懸液。補體的制備:將2只豚鼠心臟采血,離心后分離血清,用10倍生理鹽水稀釋。取KM小鼠72只,隨機分為6組:空白組,模型組,醋酸潑尼松組(劑量為40 mg·kg-1·d-1),牛大力高、中、低劑量組(給藥劑量同14項下)。除空白組外,各組小鼠先腹腔注射體積分數5%生理鹽水雞紅細胞混懸液02 mL進行免疫,然后灌胃給藥1次,連續12 d。末次給藥后1 h,眼眶靜脈取血,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30 μL血清用生理鹽水稀釋100倍,取稀釋后的血清1 mL,與體積分數5%生理鹽水雞血細胞混懸液05 mL、體積分數10%補體05 mL混合,在37℃恒溫箱中保溫30 min后,0℃冰箱中止反應,然后離心,取上清液于分光光度計540 nm處比色,測D值,另設不加血清的空白對照,取其上清液作為比色時調零的基準。

19牛大力對DNCB致小鼠遲發型皮膚過敏反應的影響[1,7]取KM小鼠60只,隨機分為5組:模型組,醋酸潑尼松組,牛大力高、中、低劑量組(給藥劑量同14項下)。首次給藥后,用脫毛劑(硫化鋇加水調成稀糊狀)脫去背部頸毛,次日于脫毛的頸部皮膚上滴100 g/L DNCB丙酮溶液20 μL/只致敏。小鼠每天灌胃給藥1次,連續14 d。末次給藥后1 h,各鼠脫去腹部毛后滴25 g/L DNCB丙酮溶液30 μL/只進行攻擊。24 h后,尾靜脈注射10 g/L伊文斯藍溶液10 mL/kg。30 min后,脫頸椎處死小鼠,剪取腹部藍染皮膚,剪碎,用1∶1丙酮和生理鹽水混合液5 mL浸泡24 h,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于分光光度計 610 nm處比色,測定D值。

110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15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統計學顯著性分析。組間差異顯著性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中的LSD方法進行多重比較檢驗。

2結果

第12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732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3414-02

2011年美國癌癥雜志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乳腺癌仍高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第一位,成為全球范圍女性最常見的癌癥,與歐美國家相比,中國乳腺癌患者發病呈現出日益年輕化的趨勢。研究表明,心理社會因素能夠損害免疫系統的功能而造成惡性腫瘤的生長并影響其病程和轉歸。國內外對乳腺癌患者心理社會因素及免疫功能相關性的研究已有一些報道,本文對此進行綜述。

1 患者心理社會因素、免疫功能與乳腺癌的關系

11 免疫功能與乳腺癌的關系 免疫系統具有監視職能,可以及時識別癌細胞,并通過細胞免疫機制進行殺滅或加以抑制,若免疫監視功能低下,則可能發生腫瘤。參與免疫監視的細胞主要是NK細胞、T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等。多數腫瘤細胞缺少MHC的表達,而NK細胞的殺傷活性無MHC限制,也不依賴抗體和補體,是機體抗腫瘤的重要免疫因素。活化的CD4+細胞可產生大量淋巴因子,促進CD8+細胞活化,激活巨噬細胞,參與抗腫瘤作用。CD8+細胞活化后,既可以特異性識別腫瘤抗原,直接殺傷腫瘤細胞,也可分泌γ-干擾素、淋巴毒素等淋巴因子,間接殺傷腫瘤細胞。孫林[2]研究顯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3+、CD4+、NK細胞數量及CD4+/CD8+比值較正常人均明顯下降,CD8+細胞水平顯著升高。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和NK細胞數量的改變與乳腺癌的分期有關,臨床病理分期越晚,免疫功能越低。齊紅[3]等研究發現,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及NK細胞均低于正常對照組,CD3+、CD4+數減少,CD8+數增加,Th/TS比例下降或倒置,說明乳腺癌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或功能缺陷。萬華[4]等通過對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T細胞亞群及NK細胞進行比較,發現乳腺癌患者CD3、CD4百分比均顯著低于乳腺良性疾病,表明惡性腫瘤時T細胞免疫功能低下。陳宏[5]等研究結果顯示,乳腺癌患者的NK細胞、CD4+、CD19+細胞活性均顯著低于良性腫瘤組。以上研究表明,多數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NK細胞、CD4+、CD8+等細胞活性趨向降低,免疫功能低下,說明其腫瘤的發生、發展與免疫功能有關。

12 心理社會因素對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 研究表明,心理社會因素與人體神經、免疫、內分泌系統有關,可降低NK細胞的活性及其對TNF-r和IL-2的反應,導致惡性腫瘤的生長并影響其病程和轉歸[6-7]。抑郁、焦慮使NK細胞數量減少而使婦女患乳腺癌的風險升高,壓力通過降低NK細胞的活性,增加腫瘤的發生、發展[8]。還有研究顯示乳腺癌患者的負性情緒如焦慮、抑郁等將影響其免疫功能,尤其在圍手術期及化療期等應激事件期間更為明顯[9]。潘芳等[10]對圍手術期乳腺癌患者研究顯示,SDS評分與CD4、CD8、CD4/CD8;SAS評分與CD8均呈負相關,提示圍手術期的免疫功能受不良情緒影響。以上研究證實,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社會因素能引起免疫系統的變化,其不良情緒將導致免疫功能低下,進而影響疾病的治療和轉歸。

2 心理干預方法對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干預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21 認知行為療法 Carlson[11]等對早期乳腺癌患者通過8周的頭腦充實壓力減輕干預方法,發現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壓力的癥狀,睡眠質量顯著改善。同時T細胞產生的IL-4增加、IFN-γ減少,而NK細胞產生的IL-10減少,患者由抑郁轉向正常的心理狀態與免疫細胞因子的轉變是一致的。Antoni[12]等對乳腺癌患者采用10周的CBSM后發現,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焦慮癥狀,提高Th1型細胞因子、IL-2和干擾素-γ的產生、IL-2/IL-4的比例。陳良珠[13]等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采用改良的認知行為干預療法后,結果顯示干預組CD3、CD4、CD4/CD8及NK細胞活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說明認知行為療法可以減輕患者的壓力水平,改善情緒、提高免疫力和生活質量。

22 松弛療法 李林[14]等對化療階段的乳腺癌患者采用意象放松療法后,患者的焦慮、抑郁明顯改善,血清IL-2、IL-6濃度較對照組下降。Lengacher[15]等采用學習放松和想象引導方法,發現NK細胞活性和NK細胞的細胞毒作用增加,并激活了IL-2。說明松弛療法可以減輕乳腺癌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23 運動療法 Hernandez[16]等對乳腺癌術后患者進行5周的按摩治療后發現,可以減少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增加NK細胞和淋巴細胞數量。鄧麗娟[17]對康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6個月的有氧運動后,患者的CD3+、CD4+、CD8+、NK細胞活性升高,CD4+/CD8+降低,IL-1、IL-2升高,IL-6降低。說明運動療法可以改善患者情緒,增強免疫力。

24 其它干預方法 Kim[18]等對乳腺癌術后的患者應用生物反饋治療后患者的T淋巴細胞、NK細胞數量以及生活質量均有顯著提高。唐秀英[19]等采用選擇性心理干預后發現乳腺癌化療患者外周血中IL-2、IL-4有明顯的增強作用,TNF-Y雖有增高,但沒有差異性。說明雖然心理干預方法不同,但是同樣可以提高患者的機體的免疫功能。

3 展 望

綜上所述,乳腺癌患者的社會心理因素影響患者的免疫功能,提示在乳腺癌的治療中,應重視心理治療。對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干預的研究國外早于國內,應用較多的是認知行為干預,大部分研究結果顯示可以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生活質量和免疫功能。因此,積極探索能體現個體化的、提高患者依從性的心理干預模式,及早對乳腺癌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是十分必要的。同時也有利于進一步深入探討社會因素心理與免疫功能、乳腺癌之間的關系,為乳腺癌的治療提供新的方法及實證資料,為心理干預在乳腺癌治療中的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Takeda K,Okumura KCAM and NK Cells[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04,1(1):17-27

[2] 孫林,溫江濤,劉海紅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及NK細胞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現代腫瘤醫學,2006,14(9):1069-1071

[3] 齊紅,單征,于宏波乳腺癌患者T淋巴細胞免疫功能及NK活性檢測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07,11(1):51-52

[4] 萬華,鄒強乳腺癌患者免疫指標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腫瘤,2006,26(4):279-281

[5] 陳宏,李秀英乳腺癌患者術前心理社會因素與免疫功能[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5,19(8):557-560

[6] Gaynor JBates,Stephen BFox,Cheng Han,et a1Quantification of regulatory T cells enabl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high-risk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those at risk of late relapse[J]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06,24(34):5373-5380

[7] Garland MR,Lavelle E,Doherty D,et a1Cortisol does not mediate the suppressive effects of psychiatric morbidity on natural killer cell activity: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patients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J]Psychol Med,2004,34(3):48l-490

[8] Hernandez-Reif M,Ironson G,Field T,et alBreast cancer patients have improved immune and neuroendocrine functions following massage therapy[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04,57(1):45-52

[9] 龔蕉椒,周穎清,吳凱南乳腺癌患者心理社會因素與免疫功能的相關性[J]現代腫瘤醫學,2008,16(2):320-322

[10] 潘芳,毛雪琴圍手術期乳腺癌患者情緒與免疫功能的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43(1):60-62

[11] Carlson LE,Speca M,Patel KD,et al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in relation to quality of life,mood,symptoms of stress,and immune Parameters in breast and prostate cancer outpatients[J]Psychosom Med,2003,65(4):571-581

[12] Antoni MH,Lechner S,Diaz A,et alCognitive behavioral stress management effects on psychosocial and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 in women undergoing treatment for breast cancer[J]Brain Behav Immun,2009,23(5):580-591

[13] 陳良珠,謝忠,馮湛華,等認知行為干預治療對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4,8(29):6310-6311

[14] 李林,馬蓉意象放松療法對乳腺癌輔助化療期患者情緒的影響[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11,3(6)

[15] Lengacher CA,Bennett MP,Gonzalez L,et alImmune responses to guided imagery during breast cancer treatment[J]Biol Res Nurs,2008,9(3):205-214

[16] Hernandez-Reif M,Ironson G,Field T,et alNatural killer cells and lymphocytes increase 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following massage therapy[J]Int J Neurosci,2005,115(4):495-510

[17] 鄧麗娟有氧運動與心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康復影響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24-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溪县| 陇西县| 进贤县| 偏关县| 吴忠市| 东安县| 尉氏县| 财经| 遂昌县| 龙江县| 河间市| 元江| 墨竹工卡县| 井研县| 芜湖县| 霍州市| 汕头市| 东台市| 奇台县| 蒲江县| 松阳县| 都江堰市| 江西省| 新闻| 通化市| 措美县| 许昌县| 靖远县| 峨眉山市| 永嘉县| 遵义县| 乳山市| 紫云| 婺源县| 始兴县| 通海县| 肇东市| 石首市| 西藏| 台前县| 任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