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7:48:4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考總復習,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從高考的角度講,高考考查的不僅是學生的知識水平、思維能力,還包括學生的心理素質。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考物理總復習策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高三物理總復習計劃根據理科學生的特點及社會對教學水平的要求,要搞好復習備考,就要制定出科學、周密、完整、具體和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高考物理總復習計劃,高三物理總復習的指導思想就是通過物理總復習,把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關系,熟練把握物理規律、公式及應用,總結解題方法與技巧,從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物理學科的特點,把物理總復習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以章、節為單元進行單元復習練習,時間上約從高三上學期到本學期期末考試前,即2011年九月到2012年1月12日,約4個月又12天的時間,這一階段主要針對各單元知識點及相關知識點進行分析、歸納、復習的重點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系,基本規律及其應用,因此,在這一階段里,要求同學們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解題方法與技巧。
第二階段:
按知識塊(力學、熱學、電磁學、原子物理、物理實驗)進行小綜合復習練習,時間上第二年三月到四月,大約需要二個月,這個階段主要針對物理學中的幾個分支(力學、電磁學、熱學、原子物理)進行小綜合復習,復習的重點是在本知識塊內進行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系的分析與理解,基本規律在小綜合運用。因此,在這一階段要求同學們能正確辨析各知識內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系,總結小范圍內綜合問題的解題方法與技巧,初步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階段:
進行綜合(將力學、電磁學、熱學、原子物理知識板塊相互關聯)復習練習,時間為第二年五月至六月,這一階段主要針對物理學科各個知識點間綜合復習練習,復習的重點是進行重要概念及相互關系的辨析、重要規律的應用,因此,在這一階段里,要求同學們進一步總結解題的方法與技巧,培養分析和解決綜合、復雜問題的能力。
二、高三物理總復習方法在制定好復習計劃后,就要選定科學的、適合本人具體情況的復習方法,而且要根據不同的復習階段確定不同的復習方法:
第一階段:
以章或相關章節為單元復習時,首先要求同學們自己分析、歸納本單元知識結構網絡,并在老師的指導下進一步充實、完整、使之系統化。其次,要對本單元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系進行辨析,對本單元的典型問題及其分析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與歸納,并著重總結解題方法與技巧,然后對本章知識點進行針對性練習,但練習題不宜過多,應精選練習題,不能搞題海戰術,最后要根據練習中和考試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和小結。
并要求每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筆記的整理與回顧,建立典型題解題思路與技巧檔案及錯題檔案。
第二階段:
本階段可根據各知識塊的特點,將有關內容分為幾個專題,進行專題復習,著重進行思維方法與解題技巧的練習。
第三階段:
本階段主要是練習知識的綜合,較為復雜問題的分析方法,并將整個物理知識分為幾個重要大專題,著重練習某些重要規律的應用,或某些重要的解題方法。如:動能定理及其在解題中的應用、變力做功問題的分析方法、利用圖象求解各物理量的方法、極值問題的分析方法、臨界問題的分析方法、假設法、類比推導法、逆向思維法、等效思維法解題技巧等。
本階段要突出練習同學們的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具體方法有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一解等方法,在本階段要進行綜合模擬考的套題練習,試題要求在難度、覆蓋面上均接近高考或達到高考的要求。
三、高考物理總復習中要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一)“考綱”與“教綱”的關系
“考綱”即“考試說明”,它是高考復習的綱領;而“教綱”即“教學大綱”,它是中學物理教學的綱領,兩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處,在高考總復習備考時,應以“考綱”為準。
(二)課本與復習資料的關系
目前,各種高考復習資料很多,往往會造成以復習資料代替課本的現象,這是大錯特錯的,將會直接影響復習效果,因此,在復習備考時,應以課本為本,充分發揮課本的主導作用,并選擇適合本人具體情況的復習料輔復習,有利于提高復習效果。
(三)點與面的關系
在高考復習備考時,既要抓住本學科的重要知識點,也要全面、系統、完整地復習所有必考的知識點,要做到重點突出、覆蓋面廣。只有這樣做,才能達到復習的效果。重點內容:1。知識點:重力、彈力、摩擦力、電場力、安培力、洛侖茲力、向心力2。定理定律:牛頓第二定律、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功能關系、楞次定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四)基礎與能力的關系
在高考總復習中,要處理好與能力的關系,非凡是在第一階段的復習過程中,重點是復習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及其應用,基本解題方法與技巧等基礎知識,只有在打好基礎的前提下,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假如忽視基礎知識,專門做難題、怪題,是達不到培養能力的目的的。
四、高三物理總要培養的幾種能力(一)加強信息遷移問題的練習,提高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信息遷移問題一般都是給出一段文字或圖片信息,要求通過閱讀該信息去回答或解決一些物理問題,信息遷移問題著重考查學生臨場閱讀,提取信息和進行信息加工、處理,以及靈活運動基本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給出有關磁懸浮列車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要求學生通過閱讀資料,去回答和分析有關磁懸浮列車的問題。
(二)加強科技應用問題的練習,提高運用物理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科技應用問題一般都是運用物理科學知識、原理和方法去解決生活、生產科學技術中的實際問題,如:用物理科學技術原理去分析和解決我國當前的能源問題等。
(三)加強實驗技能練習,提高實驗能力。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實驗技能的練習是高考物理復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練習可以提高實驗技能:
1、對基本儀器使用的練習
物理實驗要通過各種基本儀器來完成,因此,只有熟練把握各種基本儀器的構造原理、使用方法和注重事項,才能做好各種實驗,并提高實驗技能。如:要把握各種電表、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彈簧秤等儀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和注重事項。
2、注重聯系實際進行操作的練習
物理實驗中的實驗操作技能是很重要的實驗技能,加強這方面的練習,有助于提高實驗技能。
3、加強物理實驗思想、原理、方法與技巧的練習
物理實驗思維、原理、方法與技巧是衡量學生實驗能力的核心,如:伏安法測電阻實驗中對實驗條件的控制方法(滑動變阻器的接法)、實驗誤差的控制方法(電流表的內、外接)、作圖時對個別點的舍棄、圖線的“曲化直“(驗證牛頓第二定律時畫圖象)等等,只有加強這方面的練習,才能提高實驗能力。
4、加強設計性實驗的練習,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實驗能力
物理設計性實驗,是要求學生根據給出的實驗儀器,按要求設計出實驗的原理、方法、步驟,最后得出實驗結論:或只給出實驗課題,由學生自選儀器、自己設計實驗原理、方法與步驟,得出實驗結論,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及實驗技能與技巧。
(四)加強創新思維練習,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教師應針對近五年高考英語試題,立足整體,深入研究對比。研究它們的考查內容、考查方向、方式及考查目的;分析出它們命題的特點。
1.立足整體,把握大方向
找準高考英語的大方向,是總復習效率和效果的前提保證。要把握好這個大方向,對高考試卷的結構,難度及命題要求的研讀是不可或缺的一門功課。例如,筆者根據福建省2011高考英語命題“穩中求新”的總體原則,綜合2010年和2011年福建高考英語試題的對比分析,在這兩年的高考試題中聽力、語法、閱讀、寫作等都較好地詮釋了考試說明的要求,難度適中,符合高中英語教學目標,詞匯量逐年微調,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僅如此,試題在貫穿新課程理念的同時,加強了對英語綜合素質能力的考查,實現了在試卷結構、難易度等方面的平穩過渡。這種穩中有變,適度創新的原則也成為了福建省近幾年高考英語試題的一種大趨勢。
如:寫作部分依然為半開放性,但是更加突出題材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生活的特點。單項填空方面,擯棄了偏題怪題,考查的內容緊抓重點知識。試題的命制更具生活氣息、人文氣息,緊扣時展步伐,真正體現了素質教育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
2.深入研究,發現共通點
高考英語試題共通點的準確把握應建立在對近幾年來高考試題細致分析的基礎之上。以列表形式歸納出近幾年來所考查到的重點知識和題型特點,使得高考英語試題考查在共性上一目了然。這不僅讓我們教師能夠又快又準地把握高考命題的重難點,也為總復習的各項安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例如,在2011至2012學年高三總復習過程中,我就做了這樣的歸納:
(1)單項填空考點分布
(2)完形填空考查內容分布
(3)閱讀理解題型特點
閱讀理解近些年來一直秉承著其特點:題材豐富、涉及熱點時事(如環保、醉駕等)、跨國文化、異域風俗、人物傳記、圖書簡介等。在體裁方面主要采用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及應用文。文章中語言地道,內容貼近社會,貼近考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以達到教育啟迪的目的。在題型設置上,也基本保持著五種主要方式:事實細節、推理判斷、主旨大意、詞義判斷以及篇章結構。難度適中,但個別篇章存在一定的理解難度,很好地起到區分作用。
3.點對點對比,尋找差異
高考主要考查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內容,所謂“萬變不離其宗”,試題的命制,都是以我們平時的學習為根本。將近幾年來同一知識點的試題放在一起進行比對,不僅可以得出一定的共通點,亦可凸顯出它們之間的差異與變化。教師如果能夠利用好這種變化,無疑將提升學生對高考真題的感性認知以及對命題者的出題意圖的感悟。
例如,筆者選用了2008至2010年福建高考英語真題中定語從句和名詞性從句的試題進行對比:
定語從句:
(2010)Stephen Hawking believe that the earth is unlikely to be the only planet ____ life has developed gradually.
A. that B. where C. which D. whose 【B】
(2009)It is helpful to put children in a situation ____ they can see themselves differently.
A. that B. when C. which D. where 【D】
(2008)By nine o’clock, all the Olympic torch bearers had reached the top of Mount Qomolangma, ____ appeared a rare rainbow soon.
A. of which B. on which
C. from which D. above which 【D】
名詞性從句:
(2010)we should respect food and think about the people who don’t have ____ we have here and treat food nicely.
A. that B. which C. what D. whether【C】
(2009)____ is known to us all is that the 2008 Olympic Games will take place in Beijing.
A. It B. What C. As D. Which【B】
(2008)It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 ____ other people think about you. Believe yourself.
A. how B. what C. which D. when【B】
一、以課本為線索,歸納《考試說明》中的詞匯和相關的搭配、句型,歸納課文類別,跨冊復習
1.語言結構對比歸類。如:
附圖{圖}
3.語義場小結。如要求學生討論下列問題:
1)What words often go with "eye"?
2)When and where do people use the verbs"inspect","examine"and "check"?
4.句型小結。筆者在高三上學期按句型結構引導學生歸納從初一到高三所學的典型句型;在高三下學期按 句型功能歸納了65組句型,并以此為內容進行聽寫、翻譯和造句練習,培養學生運用英語句型的能力。例如:
1)反意疑問句歸納
附圖{圖}
5.在指導學生閱讀和表達初期,筆者按課文文體把高中課文分類。復習時,引導學生逐類掌握文章的特點 ,獲得深層理解和規范表達的能力。對于歷史人物方面的課文,主要引導學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心理狀態 、文章主旨等;戲劇類課文用于復習口語,提高交際能力;論說文是訓練尋找主題句、整體理解文章和練習縮 寫的好材料。
二、以教學大綱為線索復習高考的語法要點,提高學生語境分析能力和理解長句、難句的能力
復習的方法是:自學—練習—討論—再練習—建立錯誤檔案。這個過程的關鍵有二:1.精選練習。把語法 項目在課本中表現的靈活性較強的句子、近年來高考試題中出現的典型題目、各地高考資料中質量較高的習題 挑選并打印出來讓學生練習、分析、小結,做要點記錄。2.建立錯誤檔案。經過精練精講以后,教師應根據遺 忘規律,先密后疏、層層加深地給學生提供多次的練習,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完成。學生有錯誤而又不 能理解的,請教同學或教師之后抄寫在卡片上或專用本上。每隔一段時間又回頭再閱讀、思考、練習,鞏固自 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保證錯過的以后不再錯或少出錯。必須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反復有效實踐的必要性, 從而提高答題的效率。
總復習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面面俱到和從最基礎的地方講起。教師應當深入研究 ,精心備課,有重點地講深講透,舉一反三,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動詞的時態、語態、語氣和非謂語形式是語法復習的核心,學生只有通過反復練習和體會才能掌握相應的 時間概念、結構形式和適用范圍。筆者采取以下幾個步驟進行復習,效果比較明顯:1.指導學生連續分析幾篇 課文中動詞的用法;2.歸納、小結并做練習;3.講練歷年高考題中的動詞小題;4.分析幾篇書面表達中所用的 動詞及其形式并做口頭、筆頭練習。
三、以高考題型為線索進行專項強化訓練
在數學高考復習之前,同學們要對高考數學試題的試卷結構、考點分布、題型分布、命題思路、解題要求、答題策略等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有針對性地制定有效的復習策略。
首先,無論從歷史還是從現實上看,高考命題都具備較高穩定性的特點。因此,我們可以從歷屆高考試題中分析得出高考命題的許多信息。數學高考題型有以下三種:
一是選擇題。選擇題的解題要求只是選擇結果,不要過程。也就是說,只需判斷選擇備選答案的對錯,而省去了解題思路的探索、解題策略的制定、解題工具的選擇以及解題過程的實施等細節,只判結果、不要過程。由此提出的解題要求是:選擇題的解答一定要符合“快、準、巧”的要求,最忌諱的是“小題大做”。一道選擇題的解答時間只有三分鐘左右,超出三分鐘時間,后面解題時間就會很緊。因此僅僅停留在會解、能解的層次上是遠遠不夠的,選擇題的答題要求是必須“快速、準確、巧妙”地選擇正確答案。
二是填空題。填空題的解題要求是只要結果、不要過程,而最常見的錯誤是答案不夠“完整、嚴密”。
三是解答題。解答題的最大特點是綜合性,你不能把什么題都拿來作為解答題。解答題的知識范圍目前主要包括:第一,平面向量、三角函數;第二,概率(分布列)與統計(直方圖);第三,空間向量、立體幾何;第四,函數、導數綜合;第五,解析幾何;第六,數列或不等式與函數或解析幾何的綜合。有兩個新的命題趨勢值得同學們重視:一是空間向量的綜合運用,二是函數導數的綜合運用。大家要清醒地認識到,空間向量和函數導數在原有知識內容的基礎上,給我們帶來了嶄新的、簡潔實用的解題工具,理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解答題的解題要求是:解題思路清晰(為此可以適當跳步而保持思路的完整清晰),解題過程切忌過于瑣碎,我們要選擇合適的解題工具,制定合理的解題策略,選擇簡潔的解題方法。
高考數學總復習通常要分三個階段。一輪復習的目的是:全面全力夯實基礎,切實掌握選擇題、填空題的解題規律,在歷次測驗中確保基礎題部分得滿分,也就是把該得的分數要拿到手。在一輪復習中,同學們要集中全力闖過選擇題、填空題的基礎關,否則在高考中很難得高分。現實中,很多同學從一開始便投入到漫無目的、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題海中,這是不妥當的。為了在一輪復習中達到目的,基礎稍差些的同學完全可以主動放棄一些復雜的綜合題的演練,把節省下來的時間和精力再次投入到選擇題、填空題上來,以此進一步夯實基礎;而基礎好一些的同學,也不要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解答題上,而是要分專題、分階段每天細致地、深入地研究一兩道解答題,在解答題上慢慢地、逐步地積累解題經驗和解題規律,切不可把攤子鋪大。要知道解答題的解題經驗和解題規律的積累是一個逐步的、漫長的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二輪復習的目的是:從全面基礎復習轉入重點復習。在這個階段主要是把解答題所涉及的內容加以綜合運用,同時進一步深化高考數學中常見的數形結合、分類討論、轉化與化歸以及函數與方程等數學思想,其核心則是提高綜合能力、創新能力。采取的具體辦法就是分階段、分專題逐一攻破,但最關鍵的還是在于長期一點一滴地積累,不斷地總結積累常見類型題的解題經驗和解題規律。
三輪復習的目的是:通過實戰模擬,摸索、演練、積累有關答題節奏、答題策略,調整考試心態,分析造成考試分數出現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一個是該拿的分數沒拿到,二是非智力因素的干擾。要知道非智力因素調整得好,可以讓你考試發揮超出平時的水平;而非智力因素調整得不好,就會讓你發揮不出平時的水平。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說過,數學是一個原則,無數內容,一種方法,到處可用。他還一再倡導讀書要把書讀得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假如說我們從小學到中學學習12年數學的過程是由薄到厚的過程,那么復習的過程應該是深刻領會數學的內容、意義和方法,認真梳理、歸納、探究、總結、提煉,把握規律,靈活運用,把數學學習變得由厚變薄的過程,把數學變成為培養科學精神、把握科學方法的最有效的工具。
高考復習時間不長,但對考生來講如同萬里。同學們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很多成功考生的經驗告訴我們:信心和毅力比什么都重要。那些勇于用腦學習,既有刻苦精神又講求科學方法的同學,在學習上一定會有長足的進步。
(作者單位:江西省撫州市臨川二中)
【關鍵詞】新高考 英語詞匯 歸類總復習
高考詞匯總復習怎樣才能花較少的時間取得較大的效果呢 ?參照歷屆高考詞匯考查頻繁的內容,本文從語法、習語、辨析三方面談一談新高考英語詞匯的歸類總復習。
一、復習歸納詞匯的用法過語法關
動詞變化形式多、搭配活躍,從用法上進行分類記憶,既可記住詞匯,又可攻克語法難關。如:
1.賓語不同,意義也不同。如:go on,stop,try,regret,mean,forget,remember等可同時后接不定式和動名詞作賓語,但意義不同。
2.都可接賓語和賓補,形式卻不同。如:forbid,advise,allow,permit,admit,consider等接動詞作賓語時要用動名詞,但接賓補時,賓補要用不定式。
如:We forbid smoking here.賓語We forbid you to smoke here.賓補
3.賓語不同,語態不同,意義卻相同。如:
need,require,want,deserve等后可接不定式的被動形式或動名詞的主動形式,兩種形式意義相同。
如:The room requires to be cleaned/cleaning.
4.含“被動”意味的動詞:sell,open,close,wash,burn,measure,cut,lock,cost,read,write,tear,wear,pull,clean,cook,let(出租)等,當主語是事物,且又是表示主語的特性和狀態,與行為方式狀語連用時,要用主動形式表被動意義。
如:My pen writes smoothly.我的筆好寫。
二、復習歸納詞匯的搭配過習語關
1.搭配活躍的名詞:time,way,moment,means等。如time的搭配短語in no time立刻,at a time 一次,behind the times落伍,behind time不及時,晚點 等
2.搭配活躍的動詞:look,take,make,give,get,have,go,do,turn,put,set,come等。復習時要盡量將具有相反意義的介詞、副詞與同一動詞的搭配羅列在一起對比記憶。如:turn up放大音量等;出現,turn down放小音量等;拒絕,turn in上交,turn against反Γturn out生產,turn away避開
3.搭配活躍的介詞、副詞:in,out,up,down,on,off,to,from,for,over,with等。復習時,我們要從不同動詞、名詞等與同一介詞、副詞搭配進行逐一過關。如:
①on與動詞的搭配:live on以…為生,take on接受;雇用,look on旁觀 等
②on與名詞搭配(注意冠詞的取舍)on sale出售;大減價,on business因公;因事 等
③其它情況:later on后來,from now/then on從現在/那時起,on account of由于,因為
三、復習歸納詞匯的詞序、結構過辨析關
1.詞序不同、意思就不同:before long不久以后,long before很久以前;from far來自遠方,far from遠離,遠非;if only要是,only if只有;good for對……有好處,for good永遠
2.動詞后有無介詞,意思不同。如:leave離開某地,leave for去某地;reach到達,拿到,reach for伸手去拿;enter進入,enter for報名參加;run經營,跑,run for競選;stand站;忍受,stand for代表;answer回答,answer for負責
3.有無-ly,意思和用法都不同。
①表具體(無-ly)和抽象(有-ly)的區別:
wide寬廣/widely廣泛地deep深/deeply深深地
high高,位置高/highly高度地low位置低/lowly地位卑微等
②有無-ly,意思不同:
most大部分/mostly主要地 like象……一樣/likely大概,也許
dear昂貴/dearly深切地;昂貴地 close靠近地/closely密切地
late遲到/lately最近bad壞/badly惡劣地,嚴重地
4.合寫與分寫時意思不同。如:anyway adv.無論怎樣,any way任何方式;sometime某個時候,some time一段時間,sometimes有時,some times幾次
5.差一個字母a,意思大不同。如:alive adj.“活著的”作表語;live adj.修飾物,作定語:a live fire 等。注意:有a-的形容詞常作表語,作定語時則要后置。如:
應用過程
本文以高考第一輪“集合”復習為例,談談自動化測試系統的應用方法。
和學生一起梳理知識:①集合的基本概念;②集合之間的關系;③集合中的常用性質;④集合中要注意的細節問題討論,如集合中的元素的互異性,空集的性質特點,子集和真子集的區別等。
重點:理解集合、子集的概念,了解空集的概念和意義,了解屬于、包含、相等關系的意義,掌握集合的有關術語和符號,理解集合的運算,會用venn圖和數軸解決有關集合問題。
教學策略:典型例題,講練結合,精講多練。
利用自動化測試系統,及時反饋成績,便于教師調整教學計劃。為了方便學生,可以把這個測試放到周末,學生可以在家使用。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1.打開“高中數學自動化測試系統”網站10.1.1.7:8001/,進入界面(如下頁圖1);
2.鼠標左鍵單擊“集合單元練習”,進入考試界面(如圖2);
3.學生輸入姓名,單擊“開始考試”,就可以進入隨機考試狀態。
考試題量為20道選擇題,滿分100分,限時60分鐘。學生在考試中可以輸入自己的昵稱作為名字,并以昵稱發送郵件或者在博客中留言,反饋自己的考試結果和難點,便于教師更加準確地獲得反饋信息。我還給學生設置了一個公共郵箱,他們可以將錯題儲存在郵箱里,經整理后,統一在課堂上點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在反饋難點、錯題的時候不需要重新編輯,只要抓屏即可。比如,學生在做完20道選擇題后點擊結束考試,并查看成績,進行試卷復查,把出錯的題抓下來,并復制到Word文檔,或者作為圖片直接保存都可以,教師從中能看到學生的錯選項,及時得到反饋信息,并結合集合與基本不等式講評此題。
教師收集學生在自動化測試中出現的疑難點,可以單獨答疑,也可以在課堂上統一講評。如果是大部分學生的難點,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集體思考、討論并相互點評,教師總評,相信這樣能收到實實在在的效果。在習題講評中,教師可以將解答選擇題的各種方法貫穿始終,提高學生解決選擇題的能力。
選擇題主要考查基礎知識的理解、基本技能的熟練、基本計算的準確、基本方法的運用、考慮問題的嚴謹、解題速度的快捷等方面。解答選擇題的基本策略是:要充分利用題設和選擇支兩方面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斷。一般說來,能定性判斷的,就不再使用復雜的定量計算;能使用特殊值判斷的,就不必采用常規解法;能使用間接法解的,就不必采用直接解;對于明顯可以否定的選擇應及早排除,以縮小選擇的范圍;對于具有多種解題思路的,宜選最簡解法等。解題時應仔細審題、深入分析、正確推演、謹防疏漏;初選后認真檢驗,確保準確。解數學選擇題的常用方法,主要分直接法和間接法兩大類。直接法是解答選擇題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但高考的題量較大,如果所有選擇題都用直接法解答,不但時間不允許,甚至有些題目根本無法解答。因此,我們講評選擇題時可以引導學生掌握直接法、特例法、分析篩選法等特殊的方法。同時,“高中數學自動化測試系統”恰恰能幫助學生反復訓練,在有效掌握知識點的同時,成功地熟練了解答選擇題的技巧,大大提高了解題速度。
關鍵詞:高考;試題;復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3)-09-0201-01
一、注重基礎,把握考綱,以動詞為主線串聯復習
只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考生才能從容應對高考,而《考綱》詞匯又是我們備考的總依托。從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考查上,我們也梳理出考綱基礎知識點與復習連接線,請看2013年甘肅高考卷語法與詞匯知識點:
題號 語法點 鏈接線 詞匯
1 交際用語 建議的應答 It’s up to you
2 冠詞 1.特指 2.再一次 The gold…a second chance
3 定語從句 考查引導詞
非限制性定語從句的詞 that which that when
4 代詞 代詞分類以及做形式賓語Herself this that It
5 非謂語 分詞作伴隨狀語 hoping to hope hoped having hoped
6 狀語從句 主從句的連詞When than untilafter
7 動詞 短語 各種動詞短語記憶 Set about up out down
8 副詞 原級 比較級 最高級 Better best the better very well
9 動詞時態 會did引起問題的時態回答 wouldn’t don’t didn’t won’t
10非謂語 動詞不定時做原因狀語 To watch watching
Watched to have watched
11 介詞 水煮沸時介詞的運用 for,at on,of
12 情態動詞 情態動詞的辨析 can might would need
13 動詞時態 時間狀語當中從句時態的應用 since
14 名詞 名詞的區別 quality progress
production demand
15 交際用語 建議的應答 thanks,you too
從以上我們可以根據考綱制定以下詳細的語法詞匯復習策略:
1.定語從句要搞好6個關系代(who/whom/whose/which/that
/as)和3個關系副詞(when/where/why)的復習。
2.搞好指示代詞,人稱代詞和不定代詞(that,it,one,the one)的復習。
3.搞好交際用語中各種應答的復習。
4.積累高頻動詞短語。
5.復習好冠詞的一般應用和特殊用法。
6.搞好非謂語動詞的復習,特別要復習好分詞作狀語(通常為時間、條件、、原因、讓步)和句子后分詞作狀語(通常為伴隨、結果、方式)。
7.特殊句式(倒裝句,省略句和強調句)的考查。
8.9種常見的狀語從句的考查。
9.明確形容詞和副詞的基本運用。
10.情態動詞的用法(can,could,may,might,must,ought,need,dare,will,would,shall)。
11.主謂一致。
二、題型不同,技巧各異
每個大題都有著不同的技巧,先簡要介紹幾種常見題型的解題方法。
1.完型填空:此題通常采用“一覽,二選,三核對”的方式。一覽可以利用首句不設定的原則只看完整的首句或幾個漢語注解就能知道文章體裁或猜想出大意。如今年甘肅卷從“作者面試工作未成,僅開校車維持生計,但開校車時遇到一位小女孩給他收到耳環的影響,改變了思維方式,找到了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二選指對號入座,通常十有七八的答案都可以從上下文明確告知或暗示,如詞匯意義,詞語用法,語法結構,固定搭配等。跳過較難或似是而非的答案,留待下文查找,也就是由三核對來完成,也稱為復選答案。這一步要特別依靠上下文的邏輯關系,來選出確保全文語意連貫,結構完整的答案。從二選三核的解題步驟,我們也能看出體現了由易到難,由直觀到抽象的解題技巧。
2.閱讀理解;
(1)主旨大(2)詞意猜測(3)細節查找(4)寫作意(5)推理
3.寫作。我們可以實行四部訓練法:
(1)簡單句訓練(連詞成句)。(2)復合句訓練(賓語從句,定語從句,非謂語動詞,介詞復合結構等)。(3)邏輯訓練(添加邏輯詞and\but\although\or\so)。(4)分段訓練 (三段式作文,前端開門見山,簡明扼要;二段詳細論述,次序分明;尾段呼應主題)
三、根據套題模擬與仿真沖刺
通過知識點查漏補缺,各個擊破,要進行套題模擬的適應性訓練。同時要對各個題型限時完成。讓學生知道:第一部分英語知識應用,包括語音知識,情景對話,語法和詞匯知識、完型填空,需35分鐘答題。第二部分閱讀4篇以及信息匹配需40分鐘答題。第三部分包括單詞拼寫,短文改錯書面表達,約45分鐘答題.總計120分鐘。
【摘要】高三思想政治高考總復習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如何提高高三思想政治課總復習的針對性、時效性,讓學生輕松、高效復習。為此,本文中談到三對關系:準確把握課程標準和高考考綱,關注教材內容變化,把握"變"與"不變"的關系;順應高考考題變化的趨勢,處理好高考復習中的點、線、面的關系;尊重學生復習的主體地位,處理好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地位的關系。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復習 關系 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249-02
老師們都認為,復習課好上,上好復習課難。高三思想政治高考總復習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如何提高高三思想政治課總復習的針對性、時效性,讓學生輕松、高效復習。這一問題,教師們一直都在思考。在教學中,本人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全面準確把握課程標準和高考考綱,關注教材內容變化,把握"變"與"不變"的關系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相對穩定,最近幾年的政治高考大綱也少有變化,這是相對"不變"。新舊教材的變化以及近年來尤其是2013年來教材內容增刪和內容提法上的不同,這是"變"。教師一定要對這"不變"與"變"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并處理好"不變"與"變"的關系。恕我直言,在政治學科高考總復習中,部分老師根本沒有研讀課程標準和高考考綱,只憑自己的主觀認識去判斷復習的重點與難度,或者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本人認為,雖然課程標準和政治高考大綱相對"不變",但缺少對課程標準和高考大綱的全面和準確分析,勢必導致高考復習的盲目性,缺少針對性和時效性,也會加重學生的復習負擔。政治學科時代性較強,政治教師要有"變"的意識。應該肯定,教材內容的變化體現的是一種進步、一種發展趨勢。政治課教師在把握"不變"的同時,要善于求"變"。
二、順應高考考題變化的趨勢,處理好高考復習中的點、線、面的關系
所謂"點",是指某一具體的知識要點,主要是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在近幾年的高考考題中,有不少題目偏重對學生某個具體知識點的深度理解。如2013年全國卷2卷第39題第(2)問:結合材料,說說科技創新對文化傳承和發展的作用。對這些考題,許多學生感覺難以下筆,"無話可說"。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復習時,要引導學生對每個知識點具體的理解,適當把握知識的深度,要關注高考出題的微觀切口。所謂"線",是指知識要點之間的聯系。所謂"面",是指知識結構體系,以及《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四個模塊之間的聯系。近年來的高考題,在注重考查"點"的同時,將"點"與"面"結合起來,隱性地考查"面"的知識,特別是把《經濟生活》的知識"點"與《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相關知識結合考查。學生在這類考題中存在的問題是:一是對具體考點理解不全面,不透徹,這是"點"的知識存在問題;二是看不到隱性考查的相關模塊知識,這既是"面"的知識存在問題,也是方法的問題。為此,教師在組織高中思想政治高考總復習的過程中,既要高度關注"點"的知識,也要處理好"點"、"線"、"面"的關系,尤其是"點"和"面"的關系,同時,做好這類考題的專項訓練。
三、尊重學生復習的主體地位,處理好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地位的關系
在高一、高二的思想政治學科教學中,許多老師都能轉變觀念,把學習的主體地位交給學生。然而,在高三年級的高考復習中,課堂卻沒有那么活躍,學生的學習活動顯得比較單一。為此,有不少老師卻找出了種種理由:有老師認為,高考考點較多,如果把主體地位交給學生,很有可能完不成高考復習內容;有的老師認為高考復習需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需要構建知識體系,而學生的認知能力達不到;有的老師認為,如果在復習中把主體地位交給學生,會不會導致高考復習與平時上課內容和方法相重復,導致無效復習。總之,這些老師們擔心的就是怕復習效率不高。然而,這個"效率"是什么呢?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理解知識的程度,分析問題的能力,發現問題的自覺,還是講授內容的多少呢?恐怕教師們心里都很明白。當然,高考復習課與平時課堂也是有區別的。本人認為,在思想政治學科高考總復習中,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教師的引導主要是偏重理性而不是感性。在組織"價值決定價格"這一考點復習時,由于知識難度較大,學生認識模糊,對各種關系理解不清,針對這一情況,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關聯性的問題:"供求關系的變化會引起價格變化,可是,一輛自行車的價格再漲,也不會比一輛汽車的價格高,一輛汽車的價格再跌,也不會跌到一輛普通自行車的價格,這是為什么?決定商品價值量的因素是什么?縮短個別勞動時間,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有何意義?各個商品生產者在激勵的市場競爭中努力提高勞動生產率,會引起什么結果?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會引起商品價值量發生怎樣的變化?"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看書、思考、討論,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去發現結論,在分析問題中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在解決問題中理解和把握考點。
關鍵詞:高中語文;總復習;技巧;方向性;信心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7-0094-01對于高中語文,很多語文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了行之有效的復習方法,但也存在著一些現實問題,使學生的復習效率不高,甚至在高考實踐環節出了問題。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研究教學改革策略,面向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并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總結高考前的總復習策略,遵循語文學習規律采用切實可行的復習技巧,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總復習效果,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一、高中語文總復習的問題
(1)學生容易忽略對基礎知識的學習。由于高中語文的學習任務繁重,學習強度不斷加重,教師為了給總復習擠出一些時間,很快將高一高二的課本學完,使得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消化語文知識,語言材料的積累及寫作能力得不到提高,不利于語文總復習。
(2)復習訓練和模擬考試過于頻繁。高中語文總復習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高考成績,教師需要明確教學大綱,要能根據教學大綱對學生進行明確的教學。高考是檢測學生高中三年學習效果的有效方法,教師的教學目標應緊緊圍繞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和學習能力,但目前有些教師一味利用專題訓練及模擬考試來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使學生的壓力不斷增大,學習效率下降。教師如果不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及情緒,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就會下降,積極性會受到影響。
(3)做不到以學生為主體。在高中語文總復習階段,有些教師要求學生不斷進行理論知識的練習,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這不僅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靠死記硬背陷入題海,也使教師忽視了對學生的情感認同。這樣做,不能幫助學生完善人格、培養學習興趣,也會不斷影響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探索和意境追尋,不但影響語感的培養,還會由于教學方法不當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下降。因此,在高中語文總復習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二、高中語文總復習的技巧
(1)制定有效的復習目標,使復習具有方向性。當學生進入高三階段時,內心往往非常煩躁。語文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總復習時,應該制定明確的復習目標幫助學生有目的地進行復習,避免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出現盲目及隨意復習從而導致學習混亂。教師要制定教學大綱,幫助學生條理清晰地進行復習,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依照這種學習方法復習語文,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2)教師要把握好新知識和復習的銜接。高中語文總復習應該以教材為基礎,幫助學生認真、系統地復習。復習需不斷加深鞏固基礎知識,幫助學生不斷回顧已學的語文知識,因為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容易出現遺忘現象,所以要使復習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教師要對基礎知識不斷進行鞏固和加強,并把握好新知識的講解,做好復習和新知識之間的銜接,提高復習效率。
(3)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傳統語文教學方式是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方式一般是以教師為主體,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這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不知曉學生的學習需求。久而久之,學生會因為和教師之間缺乏溝通而在語文學習上覺得乏力、困難,從而逐漸失去學習興趣。
(4)把握學生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教師應善于把握學生的差異性,在教學過程中掌握每個學生的個性,照顧學生的情緒。要根據學生的差異制訂不同的復習計劃,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另外,教師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學習中的不足,使學生能針對自己的弱項有計劃地復習,使學生能針對問題制定有效的學習策略,合理安排自己的復習時間,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對班級的學習情況不斷分析,了解全班同學的情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為學生制訂復習計劃,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
(5)幫助學生樹立高考信心。高考是學生的人生轉折點,學生在面對高考的時候會產生內心緊張的情緒,容易導致許多心理問題。因此,教師在學生的復習階段應該不斷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坦然面對每次模擬考試的失敗和成功,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完善學生的人格,使學生能在復習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態,迎接高考的來臨。
(6)舉行豐富的教學實踐活動。除了課堂學習,教師還應該加強學生的課外學習,通過不斷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高考,學生本來就神經緊繃、學習壓力大、學習任務重,生理機制容易發生問題。因此,教師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適時放松。例如,可以一個月開展一次讀書角、成語接龍、征文大賽等活動,幫助學生在緊張學習之余能夠放松心情,這些活動既不會占用學生太多的時間,也不會為他們增加太多的學習負擔,反而能不斷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和知識面,不斷豐富學生的課余學習生活,使學生勞逸結合,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
參考文獻:
總復習教學就是一個炒冷飯的過程,因此,在這個總復習的“炒冷飯”過程中如何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持續學生的復習熱情就是第一大難題,隨之而后還有其他多種多樣的問題.為此,筆者自身也連續幾年通過帶領高三學生迎戰高考總結出了幾個方法.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的總結來簡要論述一下該如何開展好高中數學的總復習教學工作.
一、重視大綱和教材
高考數學大綱是指導高考數學教學實施的重要綱領,也為整個復習教學的發展指出了一個清晰的方向.所以,在高中數學的總復習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大綱,并且積極地對大綱進行解讀,通過解讀大綱來把握住考試的發展動態和方向.
而且,重視大綱還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明確復習過程中哪些部分應該有所側重或者是相對削減復習時間.這樣就可以更好地統籌好高中數學的總復習教學從而更好地推進學生的發展.
例如,在高考數學的考試大綱中提出:“高一年級的
“函數”部分需要掌握‘關于映射和函數的基本概念、性質及函數應用舉例;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的概念及性質、運用等’.”教師通過對這些內容加以解讀和分析,就可以更好地設計出整個的復習計劃,進而為高中數學的有效性復習教學實施奠定扎實的基礎.
此外,筆者認為教師除了要重視考試大綱外,還應當重視教材在復習中的作用.我們都知道,一切的知識點都源于教材,一切的復雜題型都來源于教材.所以任何的復習都離不開教材.
因此,在整個的復習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格外重視借助教材來開展復習教學.并且借助教材來搭建起學生的知識網絡體系,從而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并為下一步的深化復習奠定基礎.
二、變復習為學習
我們都知道復習是一個炒冷飯的過程,但是如何將這盤冷飯炒好、炒香則具有極大的難度.在筆者看來,教師可以通過變復習為學習的方式來開展好高中數學的總復習教學工作.
在傳統的復習過程中,筆者發現無論是對基礎知識的復習還是在專題復習階段亦或是訓練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學生學習興趣低、熱情低、復習效果差等問題.所以,為了在復習這階段也能夠很好地吸引住學生,并且通過復習階段的教學開展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解答能力,筆者認為教師可以積極地“變復習為學習”.
所謂“變復習為學習”主要是指教師在復習過程中要注意引入一些新的元素和內容,可以是“新瓶裝舊酒”,也可以是“新瓶裝新酒”.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函數”部分的教學實施過程中,筆者認為教師就可以導入學生不是很熟練的內容,如,有些學生就無法直接將等式與函數相掛鉤.那么,教師就可以導入這個題目“已知實數α、β分別滿足α3-3α2+5α=1,β3-3β2+5β=5,那么α+β=?”在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很多同學都不會下手,尤其是將這個題目放在函數這個部分的復習中進行講解.
所以,教師在這個時候引入這個題目就能夠很好地振奮學生的復習精神,而且更好地讓學生從這個題目中獲得運用函數解題的思維.
所以,通過這樣一種變復習為學習的方式自然可以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繼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并做好高中數學的復習教學工作.
三、聯系高考完善復習
在高中數學的復習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意重視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從而更好地扎實學生的基礎知識,而且,教師也要充分地重視解題訓練在整個復習過程中的作用.
通過訓練可以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幫助學生熟悉地運用好高中數學的有關知識,借助訓練的開展還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解答能力和水平.
此外,在這個重視訓練以提升學生數學解答能力的過程中,筆者認為教師還應當注重聯系高考以更好地完善整個復習教學的實施.在這個教學環節中聯系高考主要是指教師在進行具體教學內容講解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做真題、然后對高考真題進行講解,最后對高考真題進行歸納.
例如,在直線與圓這個部分的復習教學過程中,教師導入了這樣一個真題“若實數a、b、c成等差數列,點P(-1,0)在動直線上ax+by+c=0的射影為M,點N(3,3),則線段MN長度的最大值是多少?”
這是考察直線與圓的方程及位置關系的一道題目,所以,教師首先可以讓先請一個同學到黑板上進行具體的演算,然后讓其他同學對該同學的演算及步驟進行點評.隨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的上述表現對這個題目進行具體的講解.隨即教師還可以導入直線與圓這個部分其他的一些高考題目,然后將這些題目綜合起來就“如何解答好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這一類型的題目進行總結和歸納.
高考年復一年。作為政治教師,首先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提高政治課的復習效率。盡管高考對學生的要求是很高的,但它并未脫離中學生原有的學科知識體系,所謂“題目在書外,題根在書中”。因此,高考并不神秘,更不可怕。在總復習過程中,應當做到如下幾點。
1. 夯實基礎,自主構建知識體系
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看,無論是材料新穎的選擇題,還是關注現實生活的富有創意的主觀題,稍加分析,其答案絕大部分就在教材中,就在大家所學過的基礎知識中。同學們丟分的原因,尤其是選擇題的失分,往往是基本概念不清、基礎知識不扎實、基本技能不熟練造成的。因此,在政治總復習中,首要的一條就是夯實基礎,熟練掌握高中學段三個學科(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力求做到“爛熟于心”,猶如電腦一般,鼠標一點,“記”上心來。要達到這一點,一要在充分理解概念、范疇、原理的基礎上強化記憶,而且要學會同遺忘作斗爭,運用心理學規律來鞏固和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二要適當增加看教材的遍數,同時必須不斷提高看書學習的速度,正確處理好速度與效益的關系;三要學會從宏觀上去把握知識,使基礎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網絡化、圖表化。生在總復習過程中,應當自覺做到章章有歸納,節節有提煉,課課有總結,自我建、構每一門學科的立體知識體系,以備需要時隨“點”隨“到”。
同學們一定要自己動手建構有關政治學、哲學、經濟學三門學科的知識體系,學會從總體上駕馭知識,提高從整體上去思考問題的自覺性。當然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去整理.不過一定要自己動手,切不可照搬照抄別人的東西,更不能實行簡單的“拿來主義”。否則就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更談不上印象深刻和融會貫通了。
2. 把握重點,凸現理論聯系實際思想
如何來識別和斷定考試的重點呢?我們認為:(1)基本概念與荃本原理就邀高考政治全面復習的重點。因為這些知識是基礎的基礎,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而且反復強調的東西。比如說物質概念就是哲學大廈的基礎,如何正確全面地理解這一概念,對整個哲學的復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當年國內外重大時政的熱點與焦點問題是政治高考理論聯系實際的重點。考生在全面復習過程中,必須關注一年來發生的重大時政,注重全面理解和掌握黨的十六大確定的方針、政策和黨的基本路線,并學會將當年的時政熱點材料與教材中的相關理論掛鉤,實行“對號人座”,既要抓住熱點與知識點的顯性聯系,又要善于發掘熱點與知識點的隱性聯系。對國內外重大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環保、衛生等熱點問題,既要熟悉其時代背景、產生與發展過程以及引發的事件和導致的后果等,還要思考可以從哪些角度、哪些側面去設計問題,進而把握命題的切入點。(3)當年高考考試說明中必考點和新增加的考點是政治總復習的又一個重點。考試說明是每年高考命題的依據,而且每年都使用加減法。仔細分析這些考點,參照十年來特別是近三年來的高考試題涉及的頻率,區分高考內容的必考點、選考點和盲點。對于必考點,應作為重點抓住不放,花大力氣多層次、多角度全面地進行復習;對于選考點特別是當年新增加的考點必須倍加重視,并且要與當年時政熱點(焦點)緊密聯系起來進行思考,作為政治總復習的重中之重。第四,針對各自的弱項加大復習的力度,通過強化復習和適度的練習,重點把握其內涵與要領以彌補自己的不足,從而提高復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 明確方向,提高解題思維能力
教育部考試中心制訂的考試說明,不僅明確規定了高考的性質、內容和能力要求,而且規定了試卷的結構、難度系數、考試方法和考查的知識范圍等。這為高考命題提出了較為科學、規范的依據,也為高考的復習指明了方向。特別是考試說明中列舉的基本題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更為大家進行總復習提供了“拐杖”。這就要求考生在進行總復習之前,必須全面認真且深人地研究當年的高考試題以及考試說明,分析二者的聯系與創新之處,明確方向,進而把握命題的特點和規律,大大提高復習的針對性和目的性,減少復習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高考政治試題的設計無論是選擇題還是非選擇題,都把問題編制在特定的情景材料之中,都與大家的社會生活和國內外的重大時政有關。如何提高得分率?如何增強復習的有效性?這是每'位考生十分重視而又感到困惑的問題。其實并不難。只要在大家明確了總復習的方向、把握了命題趨勢之后,適當地有針對性地做一些較為規范、科學的練習題,訓練答題的方法,提高解題的技巧,發展思維能力,尤其是多角度、多層次辯證地分析間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取得滿意的成績。
如何做到適度呢?我們建議:首先,要選擇一本較好較新較為科學、規范的參考書?習題集或高考試題集,而且跟上教師復習的進度,一步一個腳印地把它做完做徹底。其次,針對當年國內外重大時政熱點,有重點地思考并設計一些題目,自擬自答,力求答案準確、精練、全面而且有創新。第三,有選擇地做各地的交流試卷,排除偏、難、怪的試題,禁止題海戰術,反對以多取勝。第四,經常帶著問題請教老師,或者參與課堂討論,或者課下與同學切磋,爭取有間題不過夜,在解決問題中提高自己的解題技巧和能力。
收稿日期:2012-03-25
【關鍵詞】復習 高中政治 策略
面對當前我國選拔人才的高考應試模式,如何搞好各科復習,成為每位教育工作者和考生都必須面前的現實問題,思想政治復習課同其他學科一樣,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把原先學過的教材內容進行系統的疏理、概括、歸納、整理成知識網絡,形成知識體系,使知識系統化。這樣,不但使學生在新課講授時的知識缺漏可以得到彌補、鞏固和加深,同時又可憑借復習課的“強化訓練”使學生的知識向能力轉化,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復習效率,最大限度地取得優異成績?在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些膚淺認識,以期與同行共勉。在整個總復習過程中,應注意把握好以下幾點:
1 打牢基礎,以不變應萬變
1.1 認真、仔細、深入、系統地閱讀和熟悉課本基礎知識。包括課本的前言、后記、正文、注解都要細讀。全面、系統掌握知識點,切忌遺漏和知識死角。
1.2 要下功夫把難理解、未掌握或不甚理解掌握的內容弄懂、弄通、弄清楚,尤其要掌握重要原理的準確含義、適用范圍以及在現實中的表現和意義。
1.3 把概念、原理進行縱橫梳理,總結形成嚴密、完整的知識體系,在頭腦中建立起概念、原理、方法等基礎知識的網絡結構。
2 科學靈活。力求復習實效
依據復習的目的要求,要精心選用適合自身特點的復習方法,合理安排復習程序。當然,正如講授新課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一樣,復習課的復習方法也沒有固定的模式,更不是一成不變的。但并不是說復習課就可隨心所欲,任意應付,而是“教而有法”、“學而有道”。
3 把握重點,彰顯理論聯系實際
3.1 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這應該是高考政治全面復習的重點。因為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基礎的基礎,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得到而且在教學中反復強調的知識。比如“物質”這一概念就是哲學“大廈”的基礎,如何正確全面地理解這一概念,對整個哲學的學習、復習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2 當年國內外重大時政的熱點與焦點問題。這是高考中政治理論聯系實際的重點。考生在全面復習過程中,必須關注一年來發生的重大時事政治,注重全面理解、掌握黨和國家所確定的方針、政策以及黨的基本路線。并學會把當年的時政熱點材料與教材中的相關理論相聯系,實行“對號入座”,既要抓住熱點與知識點的顯性聯系,又要善于發掘熱點與知識點的隱性聯系。
3.3 當年高考考試說明中必考點和新增加的考點。這是政治總復習的重點。考試說明是每年高考命題的依據,也是高考復習的“綱”,可以形象地說,考試說明每年都使用“加減法”。必須仔細分析這些考點,參照十年來特別是近三年來的高考試題涉及的頻率,區分出高考內容的必考點、選考點和盲點。
4 夯實功底,自主架構知識體系
4.1 打牢基礎,熟練掌握高中階段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力求做到熟記于心,好象電腦一般,鼠標一點,記上心來。要達到這一點,必須在充分理解概念、范疇、原理的基礎上去強化記憶,而且要學會同遺忘作斗爭,并充分運用適合自身特點的科學記憶法來鞏固和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4.2 結合自身實際,適當增加通讀教材的次數,同時必須不斷提高看書學習的速度,正確處理好速度與效益的關系,辯證地處理“把書本學薄”與“把書本學厚”的關系;
4.3 學會從宏觀上去把握知識,使基礎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網絡化、圖表化。學生在總復習過程中,應當自覺做到每章有歸納,每節有提煉,每課有小結,自我建構每一門學科的立體知識體系,以備需要時隨“點”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