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2-19 09:17:0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國貿發展中信息經濟學的運用,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都加快了信息經濟誕生的速度,促進了經濟領域改革創新的進程。信息經濟與國際貿易具有緊密的關聯性,提高各種信息的準確率和利用率是國際貿易快速發展的基礎,而信息經濟影響甚至改變了國際貿易發展的方向和規模,提高了國際貿易的信息化和高效化。重視信息經濟學有助于擴大信息經濟對我國國際貿易發展的推動作用,然而,我國信息經濟產生時間較少,還有很多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可以通過完善信息經濟發展措施等方式來保障信息經濟的持續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和提高我國國際貿易競爭力奠定基礎。
1信息經濟學對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
(1)信息經濟學促進了國際貿易的方便快捷化。受多種限制因素的影響,原有國際貿易方式的效率較低。信息經濟提高了人們獲取信息的便捷性和快速性,可以讓客戶在最短的時間內全面了解產品的基礎信息,選擇最合適的產品運輸和銷售渠道,節省了國際貿易的時間,徹底打破了國際貿易的壟斷以及空間對國際貿易的束縛。(2)提高產品的質量以及企業的國際知名度。信息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企業改革創新的進程,實現了企業各種資源的重組和綜合利用,降低了企業生產運營成本以及增加了企業既得利潤。企業通過收集分析各種數據信息,可以及時發現企業發展過程中潛在的各種危險因素,給企業留下充足的時間來制定和完善應急預案,將企業發展風險降到最低。
2總結當前信息經濟學在國際貿易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1)搜集信息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有待提高。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較而言,我國信息產業技術發展時間較短、發展速度較慢、發展規模有限。一直以來,我國都十分重視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促進信息經濟的發展,比如,增加信息人才的培訓頻率、豐富信息人才的培訓內容等,但這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我國信息技術人才緊缺以及信息技術人才平均素質較低的現狀。高校信息技術專業教育教學模式比較傳統僵硬化,過于重視信息技術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生信息技術實踐能力的提升。還有許多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缺少學習主動性,不斷降低對自己專業能力的要求,以至于自身的信息技術理論知識體系并不完善,造成了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的知識面和興趣面過于窄小,這在無形之中降低了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的崗位適應能力,最終導致許多信息技術專業人才根本無法按時完成上級領導安排的任務。許多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對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存在輕視,忽略了數據信息的潛在價值,根本無法滿足國際貿易發展對信息數據的需求。現如今,我國還沒有完全掌握信息技術產業的優秀技術,這成為束縛我國信息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性因素之一,降低了我國國際貿易的綜合競爭力,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健康發展產生消極影響[1]。(2)信息技術產業硬件設施發展水平有待提高。雖然我國政府為信息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但這些距離信息產業高速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和技術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造成了信息產業硬件設施設備資源的落后。完善的基礎設施對信息經濟的快速發展具有積極影響,反之,落后的基礎設施則會對信息經濟的發展產生阻礙作用,畢竟,基礎設施的不完善會降低信息技術研究環境的舒適度,讓信息技術研發環境不斷的惡化,造成信息技術研發速度與經濟社會發展速度的脫軌,降低了信息技術的創造性。相關政府部門應認識到信息經濟對增強我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性,適當的增加信息技術的資金和技術投入,完善信息技術發展的相關政策,盡可能的縮短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在信息技術方面的差距[2]。(3)信息技術各領域發展水平不一致。我國信息經濟發展現有環境距離信息經濟發展理想環境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增加了信息經濟發展問題出現的幾率。我國信息技術各領域之間的發展并不全面和平衡,不同領域信息技術適用于不同的范圍,不同信息技術的基礎特征和發展方向也各不相同,有些行業對信息經濟的綜合利用率較低,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模式還不完善,比如,信息經濟市場的研究力度較弱、信息經濟對企業發展的積極影響力不大等。
3促進信息經濟學對國際貿易發展促進作用的策略
(1)提高我國信息技術研發力度,掌握信息技術產業關鍵技術。信息技術蘊藏巨大的發展潛力,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力也在逐步擴大,這也讓相關政府部門更加意識到加強信息技術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斷地調整和完善信息技術相關的各種政策法規,提升了信息技術產業管理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另外,相關政府部門還不斷地提高信息技術資金扶持力度,及時淘汰那些落后或者無法使用的信息技術設備,引進功能更加全面、性能更加強大的現代化信息技術設備,建立健全信息技術產業人才培訓機制,提高專業技術型人才的培訓速度和培訓質量,激發信息技術人才的聰明才智[3]。信息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發展環境,政府部門以及相關人員可以通過提高信息技術產業管理模式的現代化和規范化來創造出最適合信息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加快信息技術研發速度以及信息技術實踐轉化速度,提高信息產業的技術競爭力。加強信息技術的宣傳力度,提高各行各業對信息經濟的關注度和使用率,不斷地擴大信息技術的適用范圍,從而實現信息技術不同領域的共同發展。高校以及相關科研單位應重視信息經濟的研究與發展,加強信息經濟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助推現代工業領域的發展,提高我國信息產業的國際化。(2)提高信息技術發明與創新的獎勵力度。數據信息的收集分析是信息經濟的主要內容,信息經濟發展以將數據信息分析后的結果靈活運用于商業領域之中,并賦予信息數據一定的商業價值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基本目標。信息經濟與科學技術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因而,增加科學技術研發的資金投入,完善科學技術研究的基礎設施,通過完善各種獎勵制度來強化和激發相關科研人員的研發意識,提高相關科學人員的創新能力,政府部門可以適當的放寬政策要求,提高科學技術與信息經濟的融合度,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以及信息產業的持續發展。鼓勵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提高信息技術資源的有效利用率,不斷的降低信息技術產業運營成本,增加信息技術產業的經濟利潤,為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4]。(3)提高信息經濟發展的政府扶持力度。經濟全球化以及區域一體化趨勢的加強給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只有積極主動的順應全球經濟的未來發展趨勢,緊跟世界經濟發展的節奏,才能在激烈的國際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才能更好地維護自身的政治經濟利益。我國政府重視并支持信息經濟和國際貿易的發展,在國內,相關政府部門鼓勵信息技術產業改革創新公司管理運營模式,加強信息經濟的宣傳力度,創新信息經濟的宣傳方法,拓寬人們深入了解信息經濟的渠道,提高人們對信息經濟的管理力和運用能力[5]。
4小結
信息經濟在國際貿易中的有效運用促進了世界經濟以及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通過提高信息經濟的有效利用率可以滿足企業自身發展以及提高我國國際貿易競爭力的需求,為我國企業國際化、經濟現代化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詹洪華.國際貿易理論發展對我國外貿政策的啟示[J].中國市場,2005(36):22~23.
[2]宋麗穎,張偉亮.財政支出對經濟增長空間溢出效應研究[J].財政研究,2018(03):31~41.
[3]周蕾.國貿專業(含國際金融方向)行業標準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7(5).
[4]郭大川.國際貿易發展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探討[J].現代商業,2012(21):198.
[5]邢孝兵.寡頭壟斷條件下的貿易模式和貿易政策研究———基于“對稱寡頭”假定的分析[D].上海財經大學,2007
作者:王莉 單位:天津商務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