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公文范文 醫學倫理學教育現狀及對策

醫學倫理學教育現狀及對策

發布時間:2022-07-12 04:44:5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醫學倫理學教育現狀及對策,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醫學倫理學教育現狀及對策

醫學倫理學教育現狀及對策:我國醫學倫理學教育的現狀及對策

[摘要]隨著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綜合醫學模式的演變,醫療矛盾逐步由“技術型”向“服務型”轉化,許多新的醫學倫理問題應運而生,醫學倫理學越來越受到各國醫學教育界的關注。

[關鍵詞]醫學倫理學;教育;現狀;對策

1醫學倫理學教學現狀

1.1我們不能不清醒地認識到,與世界上很多國家相比較,我們的醫學倫理教育從內容到形式,從理論到實踐都存在著許多問題與不足。目前,在美國、法國、英國、日本等國家已經進行了多年系統穩定的醫學倫理學教學。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各年級醫學生中均開設醫學倫理學課程,并進行跨學科教學。教學基本上圍繞當前醫學領域的重點熱點倫理問題進行,如醫學實踐中知情同意、人體實驗、腦死亡、稀有資源分配等。哈佛大學醫學院對醫學倫理學采取以問題為基礎進行跨學科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對醫學倫理問題從不同角度、不同學科進行研究和探討,并邀請不同學科的專家參加,例如邀請臨床醫學專家、基礎醫學專家、社會學家、哲學家、心理學家、行為科學家等。

我國則多以開設醫學倫理學課堂教學為主,進行其他教學模式的學校還很少,教學模式還有待完善。僅在少數醫學院校的醫學倫理學教學中,采取了對重點熱點問題進行討論,課題調研的形式。比如哈爾濱醫科大學,其在上世紀末已經開始采取這種課題調研討論的教學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目前國內對這些模式還缺乏系統的研究,也沒有很好的推廣。

1.2對醫學倫理學重要性的認識不足:醫學倫理學在醫學教育中的地位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才導致目前我國醫學院校醫學倫理學課時嚴重偏少的現狀。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大部分醫學院校在第五學期開設醫學倫理學或在政治課中開設醫德課,總課時約為30學時,不及美國、日本等國家同類課程學時總數的1/5。在如此有限的時間內,不大可能指望學生對醫德范疇、醫德規范等有較為系統的了解,更談不上為他們提供將理論付諸實踐的機會了。

1.3授課形式單調是我國醫學倫理學教學中亟待改革的又一弊端:目前醫學倫理學教學中通行的是單純由教師講授的方法。限于學時,教師較少考慮,也無從考慮實際效果。這種“布道式”的教學方式,很難引起學生對醫學倫理學的興趣,更不用說掌握指導他們終身職業生涯的倫理準則與規范了。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美國醫學院該門課程的教學形式顯得生動活潑。其中最常見的是各種形式的討論和以病例為基礎的教學模式。日本的醫學倫理學課程則主要由相關臨床教研室的教授主講及讓學生參加病區實習的形式來予以實施,注重培養學生判斷醫療實踐中發生倫理問題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拿大的醫學倫理學課程大多采用案例教學法和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

1.4如何讓醫學倫理學的教學內容更系統、更穩定、更具時代性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近年來,我國醫學倫理教育的教學內容也同樣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眾所周知,任何一種道德理論或倫理學說,都是有其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背景。隨著經濟改革在我國城鄉相繼取得巨大成功,人們開始對醫療衛生保健行業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新的醫學模式要求醫務人員不僅應具備精湛的醫術,而且要求他們能自覺尊重生命價值,在努力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的同時,還要深諳倫理學、心理學等人文科學知識。所以原有的教學內容自然跟不上時代的需要,而即使是已經更新的教材內容,也會因為目前新的倫理學問題的層出不窮而同樣有了時代的局限性。

2醫學倫理學教學的對策

2.1加強國際合作,提高中國醫學倫理學的教學水平。醫學倫理學的發展和醫學科學的發展密不可分,一種新的醫學科技的發展,必然引起相應的倫理學的方法論等多種角度,深入研究高等學校教學方法,使我們的教學在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啟迪學生創造性思維以及培養學生表達思想、交流觀點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2.2新教學內容:自1982年以來,我國高等和中等醫學院校和醫療部門陸續開設了醫學倫理學課程,從事醫學倫理學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編寫了許多版本的醫學倫理學教材。這些教材的出現,對于醫學倫理學的教學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21世紀是生命與健康科學發展的世紀,因此醫學倫理學具體內容應突出科學性、系統性、規范性和實踐性的統一。

2.3改革教學方式:教師講授不應該是醫學倫理課唯一的教學方式。我們應該借鑒國外一些比較好的教學方法,依據我國的國情和目前醫德醫風的現狀,摸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在方法上,我們應改單調乏味的說教為多種形式并舉。可以嘗試用師生對話、小組討論、專題討論的形式。

2.4加強師資培養,提高教學水平:為解決師資隊伍發展滯后的現狀,首先,應盡快成立醫學倫理學教研室,建立一支結構合理的、專兼結合的教學隊伍。其辦法:一是建立專門教學研究機構,配備專門從事醫學倫理學教育的人員,尤其重視選拔有培養前途的碩士生、博士生。二是以中華醫學會醫學倫理學教育委員會名義舉辦全國性醫學倫理學師資培訓班和專題研討班,2004年8月在廣州舉辦的全國醫學倫理學教育培訓班,受到有關部門和與會者的好評。同時,各省市醫學倫理學會也應定期召開醫學倫理學教育會,不斷培養醫學倫理學隊伍,還應選派有培養前途的年輕教師出國作訪問學者進修學習,從而達到提高醫學倫理學師資隊伍素質的目的。

2.5完善并規范人文教育體制。目前我國醫學倫理學教育體制不夠完善,同時還尚無相應的規范:全國僅有醫學倫理學會及教育等專業委員會,而各省市沒有相應的專門機構,也缺乏統一和明確的要求。雖然國家教育部、衛生部在課程建設上把醫學倫理學列入教育計劃,但全國醫藥院校缺乏統一的安排。有的院校成立了醫學倫理學教研室,但大多數院校是在社科部或德育教研室中成立一個小組,教材不夠統一,教育與研究相脫節等。必須制定統一的計劃和提出明確的要求,“把醫學倫理學作為整個醫學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教育衛生主管部門的議事日程,列入教育計劃,作為必修課程開設,作為精品課程和重點學科來建設”。

醫學倫理學教育現狀及對策:醫學倫理學教育現狀分析論文

【關鍵詞】醫學倫理學;教育;現狀;對策

【摘要】隨著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綜合醫學模式的演變,醫療矛盾逐步由“技術型”向“服務型”轉化,許多新的醫學倫理問題應運而生,醫學倫理學越來越受到各國醫學教育界的關注。

隨著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綜合醫學模式的演變,醫療矛盾逐步由“技術型”向“服務型”轉化,許多新的醫學倫理問題應運而生,醫學倫理學越來越受到各國醫學教育界的關注。

1醫學倫理學教學現狀

1.1我們不能不清醒地認識到,與世界上很多國家相比較,我們的醫學倫理教育從內容到形式,從理論到實踐都存在著許多問題與不足。目前,在美國、法國、英國、日本等國家已經進行了多年系統穩定的醫學倫理學教學。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各年級醫學生中均開設醫學倫理學課程,并進行跨學科教學。教學基本上圍繞當前醫學領域的重點熱點倫理問題進行,如醫學實踐中知情同意、人體實驗、腦死亡、稀有資源分配等。哈佛大學醫學院對醫學倫理學采取以問題為基礎進行跨學科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對醫學倫理問題從不同角度、不同學科進行研究和探討,并邀請不同學科的專家參加,例如邀請臨床醫學專家、基礎醫學專家、社會學家、哲學家、心理學家、行為科學家等[1]。

我國則多以開設醫學倫理學課堂教學為主,進行其他教學模式的學校還很少,教學模式還有待完善。僅在少數醫學院校的醫學倫理學教學中,采取了對重點熱點問題進行討論,課題調研的形式。比如哈爾濱醫科大學,其在上世紀末已經開始采取這種課題調研討論的教學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2]。但是目前國內對這些模式還缺乏系統的研究,也沒有很好的推廣。

1.2對醫學倫理學重要性的認識不足。

醫學倫理學在醫學教育中的地位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才導致目前我國醫學院校醫學倫理學課時嚴重偏少的現狀。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大部分醫學院校在第五學期開設醫學倫理學或在政治課中開設醫德課,總課時約為30學時,不及美國、日本等國家同類課程學時總數的1/5。在如此有限的時間內,不大可能指望學生對醫德范疇、醫德規范等有較為系統的了解,更談不上為他們提供將理論付諸實踐的機會了。

2002年2月,國際醫學教育學會公布了本科醫學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包括醫學教育的7個基本方面:職業價值、態度、行為和倫理,醫學科學基礎知識,臨床技能,溝通技能,群體健康和衛生系統,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維和研究。[3]這一標準闡述了醫學院校畢業生必須具備的一系列基礎優秀能力,從中可以看到,醫學倫理學和醫德教育在醫學生綜合素質中占有重要地位。

1.3授課形式單調是我國醫學倫理學教學中亟待改革的又一弊端。

目前醫學倫理學教學中通行的是單純由教師講授的方法。限于學時,教師較少考慮,也無從考慮實際效果。這種“布道式”的教學方式,很難引起學生對醫學倫理學的興趣,更不用說掌握指導他們終身職業生涯的倫理準則與規范了。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美國醫學院該門課程的教學形式顯得生動活潑。其中最常見的是各種形式的討論和以病例為基礎的教學模式。日本的醫學倫理學課程則主要由相關臨床教研室的教授主講及讓學生參加病區實習的形式來予以實施,注重培養學生判斷醫療實踐中發生倫理問題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拿大的醫學倫理學課程大多采用案例教學法和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

1.4如何讓醫學倫理學的教學內容更系統、更穩定、更具時代性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醫學倫理教育的教學內容也同樣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眾所周知,任何一種道德理論或倫理學說,都是有其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背景。隨著經濟改革在我國城鄉相繼取得巨大成功,人們開始對醫療衛生保健行業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新的醫學模式要求醫務人員不僅應具備精湛的醫術,而且要求他們能自覺尊重生命價值,在努力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的同時,還要深諳倫理學、心理學等人文科學知識。所以原有的教學內容自然跟不上時代的需要,而即使是已經更新的教材內容,也會因為目前新的倫理學問題的層出不窮而同樣有了時代的局限性。傳統的醫學倫理學考核形式,主要以考場筆試(閉卷或開卷)以及論文撰寫常見。前者強調的是書本理論知識的檢測,特別是閉卷形式。開卷形式雖然有一定的開放,但總之都是以理論知識考核為主,與傳統課堂授課形式相適合。這種考核方式容易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考查到學生學習醫學倫理學課程后的思想觀念以及倫理決策能力上的變化,也不能真正鼓勵學生學習醫學倫理學的主動性。后者雖強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助于學生自我能力的培養,相比較應該是一種進步。但是仍然還有不足之處:沒有貼近臨床和實踐,學生的任務僅僅是在完成論文,所以相關材料可以不必從實踐中獲得,減少了倫理學的實踐機會;論文撰寫相對簡單,教師的指導成分相對較少,實用性不足。因為以上這些因素,所以目前的醫學倫理學考核方式難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迫切感,那么進行醫學倫理學考核制度的改革就更加勢在必行。

2醫學倫理學教學的對策

2.1加強國際合作,提高中國醫學倫理學的教學水平。醫學倫理學的發展和醫學科學的發展密不可分,一種新的醫學科技的發展,必然引起相應的倫理學的方法論等多種角度,深入研究高等學校教學方法,使我們的教學在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啟迪學生創造性思維以及培養學生表達思想、交流觀點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4]。此外,對學生的成績考核,要考慮改變以理論考試為主的形式,積極嘗試多種考核方式,使考試內容注重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分析一些具體問題。2.2創新教學內容。

自1982年以來,我國高等和中等醫學院校和醫療部門陸續開設了醫學倫理學課程,從事醫學倫理學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編寫了許多版本的醫學倫理學教材。這些教材的出現,對于醫學倫理學的教學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21世紀是生命與健康科學發展的世紀,因此醫學倫理學內容體系“應以義務論為主線,將價值論、公益論貫穿其中,既反映傳統醫德精華,又突出生命與健康主要內容,并包括哲學、倫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美學等相關學科進行理論與實踐的論證。既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又能幫助醫學生和醫務工作者解決在學習和醫療實踐中的各種倫理問題。其具體內容應突出科學性、系統性、規范性和實踐性的統一”。[5]

2.3改革教學方式。

教師講授不應該是醫學倫理課唯一的教學方式。我們應該借鑒國外一些比較好的教學方法,依據我國的國情和目前醫德醫風的現狀,摸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在方法上,我們應改單調乏味的說教為多種形式并舉。可以嘗試用師生對話、小組討論、專題討論的形式。在醫學倫理學教學過程中,“應特別重視選擇與應用正反典型事例進行倫理分析,這對于幫助醫學生和醫務工作者加深對醫療實踐中所遇到的倫理紛爭的理解,提高醫學行為分析判斷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效果好,深受大家歡迎”。[6]同時還“應重視對啟發式、講授法、多媒體教學法、考評法等方法的應用,不斷提高醫學倫理學教育教學質量”。

2.4加強師資培養,提高教學水平。

為解決師資隊伍發展滯后的現狀,首先,應盡快成立醫學倫理學教研室,建立一支結構合理的、專兼結合的教學隊伍。其辦法:一是建立專門教學研究機構,配備專門從事醫學倫理學教育的人員,尤其重視選拔有培養前途的碩士生、博士生。二是以中華醫學會醫學倫理學教育委員會名義舉辦全國性醫學倫理學師資培訓班和專題研討班,2004年8月在廣州舉辦的全國醫學倫理學教育培訓班,受到有關部門和與會者的好評。同時,各省市醫學倫理學會也應定期召開醫學倫理學教育會,不斷培養醫學倫理學隊伍,還應選派有培養前途的年輕教師出國作訪問學者進修學習,從而達到提高醫學倫理學師資隊伍素質的目的。

2.5完善并規范人文教育體制。目前我國醫學倫理學教育體制不夠完善,同時還尚無相應的規范。

全國僅有醫學倫理學會及教育等專業委員會,而各省市沒有相應的專門機構,也缺乏統一和明確的要求。雖然國家教育部、衛生部在課程建設上把醫學倫理學列入教育計劃,但全國醫藥院校缺乏統一的安排。有的院校成立了醫學倫理學教研室,但大多數院校是在社科部或德育教研室中成立一個小組,教材不夠統一,教育與研究相脫節等。我們認為,必須制定統一的計劃和提出明確的要求,“把醫學倫理學作為整個醫學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教育衛生主管部門的議事日程,列入教育計劃,作為必修課程開設,作為精品課程和重點學科來建設”。[7]同時要大力開展醫學倫理學的教育研究,定期召開地區和全國性醫學倫理學教育研究會,總結交流經驗,表彰先進,依靠全體醫學倫理學教育工作者和理論界、醫學界的同仁,共同為建設符合國情的醫學倫理學理論及教育體系而努力。

醫學倫理學教育現狀及對策:加強醫學倫理學教育對護理人才培養的意義

[摘 要] 隨著我國老齡化加劇,護理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在護理人才的培養過程中,醫學倫理教育,即對護理人才進行醫學倫理素養培養得到廣泛關注,本文分析了加強醫學倫理學教育對護理人才培養的意義,希望對今后我國護理人才的培養產生一定的理論指導作用。

[關鍵詞] 醫學倫理;護理;人才培養;意義

醫學倫理學是近些年興起的一門學科,其以“病人利益第一、尊重病人、公正”為基本原則,具有“實踐性、繼承性、時代性”的特點,該學科的發展對護理人才的培養,提高護理人才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現實與理論指導意義。

首先我們分析下當前護理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流失率高

我國人均護士的比例只有發達國家的五分之一,由于近年來全國各大醫院為了壓縮開支,臨時招了大量護士,這些人員在醫院的地位低下、待遇低、勞動強度大,造成整個醫療護理質量嚴重下降,大量護理專業人員流失。同時,部分護士,因為在此項工作中,所學知識不能充分利用,才華不能得到展現,自身認為此工作沒有前途,而導致心理上的不平衡,進而工作倦怠,不能安心工作,最終導致產生離職的愿望而離開工作崗位。護理行業的高流失率成為制約醫院護理質量提升的主要問題之一。

二、地位較低

因為世俗的偏見,護理工作不能得到應有的承認,在一些醫院,有時還存在患者辱罵、毆打護理人員的情況,醫生與護士同樣為病人服務,可護士卻不能換來別人的尊重,甚至在一些醫院里醫生也瞧不起護士,這些嚴重打擊了護士的工作積極性。缺少職業榮譽感,所從事的工作又異常繁重、勞累,工作強度大、勞動時間長這些共同造成了當今護士的地位不高,這成為護理行業吸收人才的一大瓶頸。

三、文化素質不高

當今,由于學科規劃和行業發展的歷史與現實原因,護士從業著學歷普遍不高。更有甚則部分護士的成長成材完全是經驗性,缺少必須的文化理論知識指導,也影響了護理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四、社會形象需要重新打找造

最新新聞也爆料了個別醫院護士惡劣對待病人的新聞,甚至一些論壇也爆料此類新聞,如前段時間論壇里一位鎮江病人去鎮江人民醫院看病,按鈴緊急求救,卻被護士擱置一邊的事情,這些都著實讓病人感覺生氣,所以提高護士自身素質也成為了一個重大問題。

針對目前護理行業的狀況,我個人覺得,加強醫學倫理學的意義重大。

醫學倫理學的第一原則“病人第一”,此直接要求護理人員要從主觀上、動機上,要在客觀上、行動效果上對病人有發自內心深處的關懷、照料,即有義務不去有意地或因疏忽大意而傷害病人,也要對病人采取積極有效地護理措施。這些要求對于護理人才的道德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想要不傷害自己,首先就是不要傷害別人,護理人員如果能夠從病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或許很多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醫學倫理的第二、三原則“尊重病人”、“公正”。這兩個原則看似簡單,做則不易。但是,無論在何處,尊重人是必要的要求,即使是身患重病、傳染病等疾病的病人,同樣有自身的人格尊嚴,在任何時候,作為護理人員都不應踐踏他們的自尊,以尊重、公正的態度對待每一位病人是每個護理人員的必要條件。護理人員的素質一旦提高,很多社會問題則可迎刃而解。目前,隨著整個社會的發展,物欲橫流、道德淪喪,但是從人的本性來說,關心、尊重、公平,這些基本的道德還是急需的,而護理人員,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由于承擔著和醫生一樣,救死扶傷的責任,所以更需要具有“尊重病人”、“公正”待人的情懷。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廣大護理人員還需要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履行職責的能力。

當然隨著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大眾對護理人員的認可與評價也將普遍提高,護理人員的地位以及收入更會有相應的增加。這些不但是行業發展的客觀需要,同時也是每一位護理人員得到社會認可必經之過程。那么醫學倫理學的靈魂思想將有助于護理人員素質的普遍提高,最終成為一個合格、甚至優秀的護理人才。

加強護理人員的倫理道德教育應立足于醫德意識教育與藥德行為教育。建議通過醫學倫理理論研究與輿論監督與教育,培養護理人員遵守社會公德,遵守行業紀律和規范的意識。在實踐中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使之熱愛藥學事業,努力學習護理的新理論、新知識,掌握現代最進步的專業知識,實現病人與護理人員之間的和諧溝通。

作者簡介:靳輝(1978―),女,黑龍江大慶人,大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生處,研究方向: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醫學倫理學教育現狀及對策:芻議醫學倫理學在醫學模擬教育中的應用提綱

【摘要】醫學倫理學來源于醫療工作中醫患的特殊關系。是運用一般倫理學解決醫療衛生實踐和醫學發展過程中的醫學到的問題和醫學道德現象的學科。它既是醫學的一部分,又是倫理學的一部分。通過我國目前醫學教育的現狀,討論醫學倫理在醫學模擬教育中的運用,認清兩者之間的關系,將兩者融合貫穿在一起。

【關鍵詞】醫學倫理;醫學模擬教育;應用

中圖分類號:R-052

醫學倫理學是運用倫理學的理論、方法研究醫學領域中的道德問題的一門學問。是運用一般倫理學的原理在醫療實踐中的具體運用。醫學倫理以生命為中心,以道德為重心,反應社會對醫學的要求,患者至上,生命至上。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醫學倫理已經發展成以醫患關系為優秀的社會性事業。

一 我國醫學教育的現狀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我國的醫學教育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朝著整體化和綜合化的方向發展。但是醫學問題依然問題重重。主要表現在:

1.1 實踐和倫理道德要求的矛盾

實踐出真知,醫學強調實踐。一個真正的醫生,需要親自處理無數的病例才能成長起來。但是以病人為實踐對象的教學方式,明顯的違反了倫理道德的要求。以病人為實踐對象,雖然對于學生來說,有助于為學習和今后的工作累積經驗,但是病人本身身處病痛的折磨之中,在被“實踐”的時候,往往因為需要而被反復檢查,這給病人帶來極大的不便和痛苦。

1.2 臨床教育中出現的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的醫學教育重視醫生的專業知識教育,而忽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訓練脫節。但是醫生的職業要求強調實際操作,再加上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臨床綜合技能實踐的方法和途徑,很多學校不能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機會,臨床醫生是為了讓病人能夠早日遠離病痛折磨,康復出院。但在學生臨床實踐中,如果要配合教學任務,用真實的病患作為考核學生的辦法,常常得不到患者的同意,臨床教育資源短缺。

二 醫學倫理教學的要求和途徑

2.1 醫學倫理教育的要求

醫學的研究對象和服務對象都是人類,這就要做到重視病人的要求。無論是否有益于患者的健康,醫生只有告知患者治療方案的權利,沒有替患者做出選擇的權利。患者有權替自己做主,選擇治療方案,無論他做出的選擇正確與否,醫生只有規勸的權利,沒有更改的權利。患者的個人權利得到了極大的尊重和體現。不論何時,道德都是判斷一個人是否高尚的唯一標準。醫生的職業性質特殊,對道德的要求也比其他行業要嚴格。隨著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們的價值取向逐漸多元化,有些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意識缺失,利用病患的痛苦大發橫財。收取紅包,亂開藥方,功利主義抬頭,對待病患態度冷漠,加劇了醫患之間的矛盾。所以醫學倫理教育也要求醫生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面對病人,醫生要態度和藹。仔細詢問患者的身體情況,認真傾聽患者的問題,面對患者的疑問,要進行詳細的解答。對于態度不好的病患,也應給予理解。良好的溝通能力,是醫生贏得病患尊重和信任,改善醫患關系的基本條件。

2.2 醫學倫理教育的途徑

加強醫學倫理的系統教育,重視人文素質的養成。學校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巨大。學校應該重視對學生道德的教育和醫學倫理的教育。對于在職的醫生,醫學的倫理教育應該結合醫院工作的實際情況,從人文精神和法律出發,結合身邊的實例,向醫生灌輸醫學倫理的教育,提高醫生的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樹立醫生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工作精神。隨著社會的進步,醫學開始逐漸強調對人的尊重。現在的醫學不僅是一門自然科學,還是一門社會科學。醫患關系的和諧,離不開醫務人員的人文素質。通過對醫務人員人文素質的提高,營造良好的醫患關系和良好的治療氛圍。尊重病患,關愛病患。

三 醫學倫理在醫學模擬教育中的應用

醫學模擬教育是利用模擬技術模擬病人和臨床情景,是模擬教學在醫藥學或臨床醫學的應用擴展。醫學模擬教育是將醫學倫理貫穿以醫學教育中的體現。

3.1 增加學生和患者之間的接觸,養成關心患者的良好習慣

醫學模擬教育可以增加學生和患者之間的接觸,讓學生積累和患者接觸的經驗,加強學生和病患之間溝通的能力,學會處理醫患關系。醫患關系現在已將成為醫療問題中的而一個大問題,醫患之間進行良好的溝通,已經成為迫不及待的事情。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已經成為醫生不必可少的條件之一。可以通過強化臨床模擬,增加臨床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和醫患溝通的能力,掌握和病患交流的技巧,把醫學倫理學的知識很好的應用在實踐當中,在實踐中培養學生關心病人、愛護病人的習慣,培養良好的醫德。

3.2 醫學模擬教育可以避免醫學倫理問題,促進醫患關系

醫生的職業比較敏感。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到患者的隱私。比如婦科或者泌尿科,由于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暴露患者的隱私部位,患者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敏感和羞恥,自尊心過分強烈,稍有不慎,醫護人員就會發生隱私糾紛。在醫學模擬教育中,可以培養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和醫學道德觀,也可養成保護患者隱私的習慣。在模擬教育中,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團隊協作精神。對疾病有了更加深刻、更加形象的了解,培養學生對倫理問題的認知和處理能力,促進了醫患關系。

通過醫學模擬教育和醫學倫理學的相結合,加快了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過程,有利于減少醫患之間的矛盾,符合醫學教育中人文素質和科學教育緊密結合的思想,有利于臨床醫生的專業培養,有利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醫學教育發展的必然途徑。

醫學倫理學教育現狀及對策:在中職衛校醫學倫理學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摘 要】學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陣地,而法制教育又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學科教學中進行法律素質培養教育,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們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醫學倫理學 法制教育 法律知識

一、法制教育滲透的必要性

(一)結合倫理學教學目標,加強對醫德的認識和升華

醫學倫理學是一門研究醫學道德的科學,是運用一般倫理學的理論和原則,解決醫療實踐活動和醫學科學發展過程中人與人之間、醫學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它和法律一樣,是約束人的一種行為規范。醫學倫理學告訴醫務工作者哪些是善的,哪些是惡的,哪些應該做,哪些不該做。法律則是好和壞的原則和理論的表達和理解,什么是符合社會要求的,什么不是。法律、法令、規則、規定比倫理準則有更強的實際約束力。道德是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持而起作用的,法律則是強制性的。兩者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法律是道德的底線,道德是法律的靈魂和標準。在醫學倫理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向學生灌輸法律常識,可以加深學生對倫理準則的認識和理解,有助于醫學生醫德的形成和提高。

(二)利用醫學倫理學課程特點,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法制觀念,減少醫療糾紛的出現

近幾年來,受各種各樣的影響,職業學校學生學習層次低,有一定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但有待進一步提高,有一定的法律知識,但仍顯不足,甚至法律觀念上還存在誤區,學習和運用法律的意識明顯提高,普遍注重法律的使用性,但行為自律意識欠缺,自我保護能力匱乏,并且青少年犯罪問題已成為當前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當前社會是法治社會,人們的維權意識普遍增強,對中職衛校學生進行法律素質培養教育,既是《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又可以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避免和減少醫療糾紛,更重要的是促使他們養成依法辦事、依法行醫的良好習慣, 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二、法制教育的滲透方法

醫學倫理學的內容比較廣泛,教學手段也日趨多樣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根據教學實際情況,有針對、有選擇地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滲透。

(一)討論分析法

“理不辨不明”,醫學倫理學的精華就在于“理”,貴在有理、講理、懂理和行理。理是什么,醫學倫理學上理是道理。在現實生活中,講理的依據就是法律,在講解社會主義醫德規范時,通過列舉現實生活中的實例的形式,讓學生討論分析,最后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識。

(二)案例分析法

在講解怎樣建立良好醫患關系時,上課時首先展示一個典型案例——一名醫生給一位老年痔瘡患者開了高錳酸鉀坐浴,一位藥房的人員給患者拿藥后卻忘記告訴患者該藥是坐浴用的,結果患者把它當成口服的藥用了,家屬為此大鬧醫院。看后提出相關問題:一、假如你是當時的醫務人員,你該怎么辦?二、假如你是患者或家屬,你會怎樣?通過這個案例向學生滲透醫患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讓學生明白在將來的實際工作中,只有知法用法才能減少醫療糾紛。

(三)情景教學法

根據授課內容創設情境,將臨床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情境提前呈現給學生,并由學生扮演案例中角色,通過親身參與,身臨其境地感受倫理的沖突與困境,以及在實際生活中法律的力量,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體驗中感受。創設外科門診情境之一:一位因車禍受傷的昏迷患者,醫生對其進行檢查和處理,護理人員為其吸氧,翻身拍背。找四名學生分別扮演患者、醫生、護士、家屬。

檢查結束,醫務人員告訴家屬病人的情況,并拿出兩套治療方案并解釋每套方案的利弊,讓家屬選擇并簽字。通過模擬這一情境,學生既熟悉了將來工作的實際情況,又了解了病人的知情同意權,讓家屬簽字也表明了一旦出現醫療糾紛這將是一份具有法律意義的證據。同時引入最高法關于醫療糾紛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并給學生解釋什么是舉證責任倒置。比較其他犯罪的舉證。在現實生活中,一些醫務人員法律意識淡薄,舉證責任倒置意識不強,事先準備不足,醫療糾紛形成時才手忙腳亂。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親身感受工作的責任意識及相關法律知識,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

(四)榜樣教學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教學法既是提高學生醫德的一種有效途徑,也是進行法律知識滲透的一種較好的方式。向學生介紹現實生活中一些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像人民的好醫生趙淑芳、華益慰等,在他們眼中只有病人,沒有地位、權利之分,他們詮釋了自古以來的“大醫”,他們的先進事跡,感染教育著學生,啟迪著他們的靈魂,也陶冶了他們的情操。讓學生明白作為一名未來的醫務工作者,不僅要醫術高超,還要遵紀守法,不僅僅是救死扶傷,還要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健康服務。

(五)作業滲透法

根據上課內容布置課后作業時,也可向學生滲透法律知識。例如講患者的隱私權時,給學生布置的作業是,上網查找我國刑法中關于隱私權的規定。

在醫學倫理學教學中進行法制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法制觀念以及培養高尚的醫學道德情感和價值觀,養成依法行醫的習慣。同時對教師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教書,還要育人,要不斷拓寬知識面,了解法律知識,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余。

醫學倫理學教育現狀及對策:我國醫學倫理學教育的現狀及對策

[摘要]隨著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綜合醫學模式的演變,醫療矛盾逐步由“技術型”向“服務型”轉化,許多新的醫學倫理問題應運而生,醫學倫理學越來越受到各國醫學教育界的關注。

[關鍵詞]醫學倫理學;教育;現狀;對策

1醫學倫理學教學現狀1.1我們不能不清醒地認識到,與世界上很多國家相比較,我們的醫學倫理教育從內容到形式,從理論到實踐都存在著許多問題與不足。目前,在美國、法國、英國、日本等國家已經進行了多年系統穩定的醫學倫理學教學。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各年級醫學生中均開設醫學倫理學課程,并進行跨學科教學。教學基本上圍繞當前醫學領域的重點熱點倫理問題進行,如醫學實踐中知情同意、人體實驗、腦死亡、稀有資源分配等。哈佛大學醫學院對醫學倫理學采取以問題為基礎進行跨學科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對醫學倫理問題從不同角度、不同學科進行研究和探討,并邀請不同學科的專家參加,例如邀請臨床醫學專家、基礎醫學專家、社會學家、哲學家、心理學家、行為科學家等。

我國則多以開設醫學倫理學課堂教學為主,進行其他教學模式的學校還很少,教學模式還有待完善。僅在少數醫學院校的醫學倫理學教學中,采取了對重點熱點問題進行討論,課題調研的形式。比如哈爾濱醫科大學,其在上世紀末已經開始采取這種課題調研討論的教學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目前國內對這些模式還缺乏系統的研究,也沒有很好的推廣。

1.2對醫學倫理學重要性的認識不足:醫學倫理學在醫學教育中的地位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才導致目前我國醫學院校醫學倫理學課時嚴重偏少的現狀。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大部分醫學院校在第五學期開設醫學倫理學或在政治課中開設醫德課,總課時約為30學時,不及美國、日本等國家同類課程學時總數的1/5。在如此有限的時間內,不大可能指望學生對醫德范疇、醫德規范等有較為系統的了解,更談不上為他們提供將理論付諸實踐的機會了。

1.3授課形式單調是我國醫學倫理學教學中亟待改革的又一弊端:目前醫學倫理學教學中通行的是單純由教師講授的方法。限于學時,教師較少考慮,也無從考慮實際效果。這種“布道式”的教學方式,很難引起學生對醫學倫理學的興趣,更不用說掌握指導他們終身職業生涯的倫理準則與規范了。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美國醫學院該門課程的教學形式顯得生動活潑。其中最常見的是各種形式的討論和以病例為基礎的教學模式。日本的醫學倫理學課程則主要由相關臨床教研室的教授主講及讓學生參加病區實習的形式來予以實施,注重培養學生判斷醫療實踐中發生倫理問題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拿大的醫學倫理學課程大多采用案例教學法和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

1.4如何讓醫學倫理學的教學內容更系統、更穩定、更具時代性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近年來,我國醫學倫理教育的教學內容也同樣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眾所周知,任何一種道德理論或倫理學說,都是有其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背景。隨著經濟改革在我國城鄉相繼取得巨大成功,人們開始對醫療衛生保健行業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新的醫學模式要求醫務人員不僅應具備精湛的醫術,而且要求他們能自覺尊重生命價值,在努力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的同時,還要深諳倫理學、心理學等人文科學知識。所以原有的教學內容自然跟不上時代的需要,而即使是已經更新的教材內容,也會因為目前新的倫理學問題的層出不窮而同樣有了時代的局限性。

2醫學倫理學教學的對策

2.1加強國際合作,提高中國醫學倫理學的教學水平。醫學倫理學的發展和醫學科學的發展密不可分,一種新的醫學科技的發展,必然引起相應的倫理學的方法論等多種角度,深入研究高等學校教學方法,使我們的教學在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啟迪學生創造性思維以及培養學生表達思想、交流觀點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2.2新教學內容:自1982年以來,我國高等和中等醫學院校和醫療部門陸續開設了醫學倫理學課程,從事醫學倫理學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編寫了許多版本的醫學倫理學教材。這些教材的出現,對于醫學倫理學的教學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21世紀是生命與健康科學發展的世紀,因此醫學倫理學具體內容應突出科學性、系統性、規范性和實踐性的統一。

2.3改革教學方式:教師講授不應該是醫學倫理課唯一的教學方式。我們應該借鑒國外一些比較好的教學方法,依據我國的國情和目前醫德醫風的現狀,摸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在方法上,我們應改單調乏味的說教為多種形式并舉。可以嘗試用師生對話、小組討論、專題討論的形式。

2.4加強師資培養,提高教學水平:為解決師資隊伍發展滯后的現狀,首先,應盡快成立醫學倫理學教研室,建立一支結構合理的、專兼結合的教學隊伍。其辦法:一是建立專門教學研究機構,配備專門從事醫學倫理學教育的人員,尤其重視選拔有培養前途的碩士生、博士生。二是以中華醫學會醫學倫理學教育委員會名義舉辦全國性醫學倫理學師資培訓班和專題研討班,2004年8月在廣州舉辦的全國醫學倫理學教育培訓班,受到有關部門和與會者的好評。同時,各省市醫學倫理學會也應定期召開醫學倫理學教育會,不斷培養醫學倫理學隊伍,還應選派有培養前途的年輕教師出國作訪問學者進修學習,從而達到提高醫學倫理學師資隊伍素質的目的。

2.5完善并規范人文教育體制。目前我國醫學倫理學教育體制不夠完善,同時還尚無相應的規范:全國僅有醫學倫理學會及教育等專業委員會,而各省市沒有相應的專門機構,也缺乏統一和明確的要求。雖然國家教育部、衛生部在課程建設上把醫學倫理學列入教育計劃,但全國醫藥院校缺乏統一的安排。有的院校成立了醫學倫理學教研室,但大多數院校是在社科部或德育教研室中成立一個小組,教材不夠統一,教育與研究相脫節等。必須制定統一的計劃和提出明確的要求,“把醫學倫理學作為整個醫學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教育衛生主管部門的議事日程,列入教育計劃,作為必修課程開設,作為精品課程和重點學科來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原县| 尼木县| 黄浦区| 寻乌县| 勐海县| 昌乐县| 太湖县| 张掖市| 诸暨市| 融水| 辽中县| 内黄县| 西林县| 太谷县| 延吉市| 化州市| 永昌县| 布尔津县| 普兰店市| 明光市| 嘉祥县| 綦江县| 饶平县| 安多县| 河源市| 安乡县| 湖北省| 中宁县| 天柱县| 清镇市| 玉林市| 江山市| 西城区| 元朗区| 赫章县| 新密市| 石城县| 静乐县| 拉孜县| 永安市| 师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