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免費畢業論文

免費畢業論文

時間:2023-05-06 18:31:3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免費畢業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本次設計采用“一臺變頻器控制多臺水泵”的多泵控制系統。在這里利用PLC設計一套變頻調速恒壓供水系統,該系統可根據管網瞬間壓力變化自動調節某臺水泵的轉速和多臺水泵的投入及退出,使管網主干管出口端保持在恒定的設定壓力值,并滿足用戶的流量需求,使整個系統始終保持高效節能的最佳狀態。可實現恒壓變量、雙恒壓變量等控制方式,多種啟停控制方式,該系統可以通過任意修改參數指令(如壓力設定值、控制順序、控制電機數量、壓力上下限、PID值、加減速時間等);具有完善的電氣安全保護措施,對過流、過壓、欠壓、過載、斷水等故障均能自行診斷并報警。

為保證小區的供水正常,利用PLC控制的變頻調速恒壓供水系統,按照用戶的需求按需調節水泵流量,根據夜間用水少可以只開一個小流量泵,并滿足用戶的流量需求,使真個系統始終保持高效節能的最佳狀態。

關鍵詞: 變頻器 可編程控制器 恒壓供水

ABSTRACT

This design plan mainly use the variable pumps control system of a frequency conversion controls several water pumps. Designs a set of one kind of frequency this system may act according to pipe network instantaneous pressure variation, control add or decrease pump. Doing this can make output of pipe network constant pressure value and satisfy the need of user. Consequently the system can be maintained the state of high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 This system may revise the parameter instruction (for example pressure to suppose definite value, control order, control the quantity of electrical machine, pressure lower limit, the PID value, adds and subtracts fast time and so on); It has the consummation electrical safekeeping measure can judge oneself and alarm the over-current, over-pressure, less-pressure, the overload, the stop of water supply and so on.

In order to make sure regular water supply ,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used PLC and frequency conversion, a low power pump can be used during night. The pump may satisfy needed water supply at that time. The system can be in state of high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

Key words : Frequency conversion PLC constant pressure water supply

目 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引言……………………………………………………………… 1.3 PLC的發展概況…………………………………………………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

第2章 水泵調控技術………………………………………………….

2.1 水泵調控技術……………………………………………………

2.1.1 水泵參數……………………………………………………. 2.2 常用的調速方式…………………………………………………

2.3 供水系統變頻調速運行的工作原理……………………………

第3章 方案的基本的選擇…………………………………………….

3.1 PLC的選擇………………………………………………………

3.1.1 PLC的組成…………………………………………………. 3.1.3 PLC的主要功能……………………………………………

3.1.4 PLC的選擇………………………………………………….

3.2 變頻器的選擇……………………………………………………

3.2.1 變頻器的特點……………………………………………….

3.2.2 變頻器的種類……………………………………………….

3.2.3 變頻器的選擇……………………………………………….

3.3 壓力傳感器的選擇………………………………………………

第4章 變頻調速恒壓供水系統的設計………………………………

4.1 系統的方案設計及工作過程……………………………………

4.1.1 系統的方案設計……………………………………………. 4.2 控制系統硬件設計…………………………………………..

4.2.1 主電路設計……………………………………………...

4.2.2 控制電路設計…………………………………………...

4.3 PLC程序設計………………………………………………..

4.3.1 控制系統主程序設計…………………………………..

4.3.2 控制系統子程序設計…………………………………...

4.4 顯示…………………………………………………………..

第5章 PID算法在變頻調速恒壓供水系統中的應用……………….

5.1 PID控制及其調節規律……………………………………….

5.1.1 經典PID控制及調節…………………………………… 制……………………………………………

5.2 數字PID控制器的設計………………………………………

5.2.1 數字控制器的設計方法………………………………….

5.2.2 PLC的PID模塊分析研究………………………………

結論……………………………………………………………………….

致謝……………………………………………………………………….

附錄1……………………………………………………………………..

附錄2……………………………………………………………………..

緒 論

1.1引言

隨著城市高層建筑供水問題的日益突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涌進城市,因而對城市供水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保持供水壓力的恒定,提高供水質量是相當重要的。同時要求保證供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用戶用水的多少是經常變動的,因此,供水不足或供水過剩的情況時有發生。而用水和供水之間的不平衡集中的反映在供水的壓力上,用水多而供水少,則壓力低;用水少而供水多,則壓力大。保持供水的壓力恒定,可使供水和用水之間保持平衡,即用水多時供水也多,用水少時供水也少,從而提高了供水質量。以前大多采用傳統的水塔、氣壓罐式的增壓設備,或是通過在樓頂建蓄水池來實現的,蓄水池中的水是由一個或多個水泵提供,而且這些水泵電機有很大一部分是不能變速的拖動系統,不能變速電機的電能大多消耗在為了適應供水量的變化而不得不頻繁的啟、停水泵中。這樣不但會使水泵電機工作在低效率區,縮短電機的使用壽命,而且電機的頻繁啟動和停止會產生很大的沖擊,從而導致設備故障率很高,造成水資源的嚴重浪費,而且使系統的維護、維修費用較多,工作量較大。并且這些水泵都是以高出實際用水高度的壓力來提升水壓,其結果增大了水泵的軸功率和能量損耗。

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迅速發展和人們住房條件的提高,高位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逐漸增多,傳統的控制方法已經落后。以前采用人工進行控制蓄水池的水位,由于不可能每時每刻對水位進行準確的定位監測,并且帶有很大的主觀性,所以很難準確控制水泵電機的起停;使用浮子或其它機械水位控制裝置使供水狀況有了一些改善,但由于機械控制裝置的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給日常維護和維修帶來很大的麻煩。

針對以上所存在的問題,結合工控行業的發展,特別是PLC和變頻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的應用,可以用它來解決水壓控制系統存在的以上問題。并且變頻技術在城市供水領域有節能、安全與恒壓方面的優越性。

為了實現供水的自動控制,一般選用以單片機與變頻器或PLC與變頻器結合為核心,這樣所構成的系統都能達到較為理想的控制效果。對PLC與單片機在供水系統中應用的一些主要方面做了簡單的比較如表1所示:

表1 PLC與單片機在供水系統中應用的比較

硬件 軟件 抗干擾能力 經濟成本

單片機 電路相對復雜

需要有較多的外圍元件 程序設計復雜

程序修改麻煩 較差 低

PLC 體積小、高集成

有多種擴展模塊 編程簡潔直觀

程序修改簡單 很強 高

通過上表的比較,從經濟方面考慮,由于PLC工藝的日漸成熟,小型PLC的成本與單片機相差不大,為了實現通用性,要求能夠根據現場的使用情況方便的修改、調整系統控制參數,對于供水系統來說,時間參數變化較多,與單片機相比PLC的軟件中時間參數的調整更簡單。

基于以上原因,選用了PLC與變頻器結合來實現對高樓的恒壓供水,再加上變頻器內置的PID調節與DBS 316A型壓力變送器,使軟件程序的設計簡單化,硬件接口簡易可行、提高系統運行的可靠性,特別是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和抗干擾能力很強,不僅改變傳統用閥門控制水量的多少,也改善了傳統控制方法的故障率較高的弱點,而且在節能、恒壓控制等方面均有非常好的使用效果。

國外生產的變頻器國威通用型且單機控制(即一臺變頻器拖動一臺電機),功能主要是限定在頻率控制、升降速控制、正反轉控制、起制動控制及各種保護功能。應用在中、大容量的變頻恒壓供水系統中,為了滿足供水量大小需求不同時,保證水管管網壓力恒定,需在變頻器外部提供壓力閉環調節;多臺水泵的循環控制需外部提供邏輯控制;在變頻與工頻電源的切換技術上,大多采用主電路串接軟啟動器降壓啟動的方法。八十年代中期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公司Samoc,近期推出了獨有的恒壓供水基板,備有“變頻泵固定方式”、“變頻泵循環方式”兩種模式。它將PID調節器和PLC可編程控制器等硬件集成在變頻器控制基板上,通過設備指令代碼實現PLC和PID等電控系統的功能,只要搭載配套的恒壓供水單元,便可直接控制多個內置的電磁接觸器工作,可構成最多7臺電機(泵)的供水系統。該設備簡化了電路結構,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降低了設備成本,但其輸出接口的擴展功能缺乏靈活性,并且限制了帶負載的容量,因此使用范圍受到限制。

目前國內有不少公司在做變頻器恒壓供水的工程,大多采用國外的變頻器控制水泵的轉速,水管管網壓力的閉環調節及多臺水泵的循環控制,有的采用可編程控制器(PLC)予以實現;有的采用單片機及相應的軟件予以實現,本文組要采用的是PLC控制。這兩種控制方案,從可靠性方面來講,PLC優于單片機,從經濟性方面來講,單片機優于PLC。在變頻與工頻電源的切換技術上,多數采用前面提及的主電路串接軟起動器的方法進行降壓起動,也有采用切換時封鎖變頻器的控制脈沖,使變頻器輸出為零,切換到工頻電源上。這兩種方法,前者容易實現,軟啟動器一般為成品部件,但設備投資較大;后者設備投資少,但頻率波動大,易引起水管管網壓力不穩定。深圳華為電氣公司看到了變頻恒壓供水的潛在市場,于近期推出了恒壓供水專用變頻器(5.5KW~45KW),無需外接PLC和PID調節器,可完成最多4臺水泵的循環切換、定時起停和定時循環。該變頻器將壓力閉環調節與循環邏輯控制功能集成早變頻器內部實現,其輸出接口限制了帶負載的容量,因此只適用于中小容量的系統。

可以看出,目前在國內外變頻調速恒壓供水控制系統的研究中,對于大中容量恒壓供水系統存在的水壓閉環控制和變頻電源與工頻電源的無擾動平穩切換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因此,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改善變頻恒壓供水系統的性能并且降低種大容量系統的投資成本。

1.3 PLC的發展概況

PLC是以微處理器為基礎,綜合計算機、通信、聯網以及自動控制技術而開發的新一代工業控制裝置。它問世于20世紀60年代,當時的PLC功能都很簡單,只有邏輯、定時、計數等功能;硬件方面用于PLC的集成電路還沒有投入大規模工業生產,CPU以分立元件組成;存儲器為磁心存儲器,存儲容量有限;用戶指令一般只有二三條,還沒有成型的編程語言;機型單一,沒有形成系列。一臺可 編程控制器最多只能替代200~300個繼電器組成的控制系統,在體積方面,與現在的可編程控制器相比,可以說是龐然大物。

進入70年代,隨著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的工業化生產,可編程控制器技術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可編程控制器功能除邏輯運算外,增加了數值運算、計算機接口、模擬量控制等;軟件開發有自診斷程序,程序存儲開始使用EPROM;可靠性進一步提高,初步形成系列,結構上開始有模塊式和整體式的區分,整機功能從專用向通用過渡。

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微處理器技術日趨成熟,單片微處理器、半導體存儲器進入工業化生產,大規模集成電路開始普遍應用。可編程控制器開始向多處理器發展,使可編程控制器的功能和處理速度大為增強,并具有通信和遠程I/O能力,增加了多種特殊功能,如浮點運算、三角函數、查表、列表等,自診斷和容錯技術也迅速發展。 進入21世紀,可編程控制器仍保持旺盛的發展勢頭,并不斷擴大其應用領域,如為用戶配置柔性制造系統和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目前可編程控制器主要向兩個方向擴展:一是綜合化控制系統,它已經突破了原有的可編程控制器的概念,將工廠生產過程控制與信息管理系統密切結合起來,這種發展趨勢帶來工業控制的一場變革,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電子信息化工廠;二是微型化的可編程控制器使得控制系統可將觸角延伸到工廠的各個角落。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在技術發展的同時,發達國家更加注重了對可編程控制器的知識產權的保護,國際大型可編程控制器制造商紛紛加入了可編程控制器的國際標準化組織,他們利用許多技術標準建立了符合他們經濟的技術保護壁壘。

1.4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

經過系統分析,并結合供水生產實際,本次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目標是基于PLC的單臺變頻器拖動多臺電機變頻運行的恒壓供水系統的研制,該系統利用變頻器實現水泵電機的軟起動和調速,同時把水泵電機控制納入自動控制系統。整個系統的操作控制實現自動化管理,設備管理達到最優效果,運行調節達到最佳節能。具體而言,論文包括以下內容:

1.對水泵電機的調控技術進行分析。

2.介紹了基于PLC的變頻調速恒壓自動控制供水系統,該系統由一臺變頻器拖動多臺水泵電機變頻運行。壓力傳感器采樣管網壓力信號經PID處理傳送給變頻器,變頻器根據壓力大小調速電機轉速,保證管網的壓力恒定。重點對變頻調速恒壓供水系統的構成和工作過程,控制系統的硬件設計和PLC程序設計進行研究。

3. 對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的介紹。

第2章 水泵調控技術

2.1水泵調控技術

水泵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中,但在供水行業中,普遍采用的是離心式葉片泵,也稱離心泵。離心泵是利用葉輪旋轉時產生離心力的原理工作的。在啟動前必須使泵和進水管充滿液體,當葉輪在泵殼內高速旋轉時,液體質點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葉輪邊緣,并匯集到泵殼內,使液體或的動能和壓能,并沿著出水管道輸送出去。

在供水企業中,水泵的電能消耗及設備維護管理費用,在生產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水泵電機作為一種高耗能通用機械,其耗電量占全國總耗電量的21%以上,具有很大的節能潛力。由于常規恒速供水系統是采用常規的閥門來控制供水量的,而軸功率與轉速的三次方成正比,造成相當部分的電能消耗在閥門和額定轉速運行下的電機。因此,這種調控方式雖然簡單,但從節能的角度來看,很不經濟。近年來,電機調速技術的應用,為水泵電機的節能開辟了一個新途徑。

它可以通過調節電動機的轉速來適應水量和水壓的變化,使水泵始終在高效區工作,將大大降低水泵的能耗,合理地進行設備的管理與維護,對節約能源和提高供水企業的經濟效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1.1水泵的工作參數

水泵的工作參數共有六個,即:流量、揚程、功率、效率、轉速及允許吸上真空高度或氣穴余量。

1.流量Q

水泵流量是指水泵在單位時間從水泵出水口排出的水量,可分為體積流量和質量流量兩種。

2.揚程H 3.功率P

水泵的功率有有效功率和軸功率兩種。有效功率為泵內液體實際所獲得的凈功率,可以根據流量和揚程來計算。軸功率是水泵在一定流量揚程下運行時所需的外來功率,即由動力機傳給水泵軸上的功率。軸功率不可能全部傳給液體,而要消耗一部分功率后,才成為有效功率。

4.效率

水泵效率標志著水泵傳遞能量的有效程度,亦即反映了泵內功率損失的大小,是一項重要的技術經濟指標。它由泵內水力效率、機械效率和容積效率等三個局部效率組成。

5.轉速n

轉速是指葉輪每分鐘的轉數。水泵銘牌上所標明的額定轉速是設計工況時的轉速,當轉速改變后,水泵的工作性能也隨之改變。

6.允許吸上真空高度或臨界氣穴余量

二者是表征水泵吸水性能或氣穴性能的參數,它們是確定水泵安裝高度和評述水泵發生氣穴與氣蝕問題的主要參數。

(1)供水系統的基本特性和工作點 管阻特性是以水泵的轉速不變為前提,表明閥門在某一開度下,揚程H與流量Q之間的關系曲線H=ƒ(Q),如圖1-2所示。管阻特性描繪了水泵的能量用來克服泵系 統的水位及壓力差、液位在管道中流動的阻力變化規律。由圖可知,在同一閥門開度下,揚程H越大,流量Q也越大。由于閥門開度的改變,實際上是改變了在某一揚程下,供水系統向用戶的供水能力。因此,管阻特性所反映的是揚程H與供水流量間的關系H=ƒ()。

揚程特性曲線和管阻特性曲線的交點,稱為供水系統的工作點,如圖2-1中的點。在這一點,供水系統既滿足了揚程特性,也符合了管阻特性。即:用戶的用水流量和供水系統的供水流量處于平衡狀態,系統穩定運行。

圖2-1 供水系統的基本特性與工作點

(2)水泵調速運行的節能原理

在供水系統中,通常是以流量為控制對象,常用的控制方式為閥門控制法和轉速控制法。閥門控制法是通過調節閥門開度的大小來調節流量,而水泵電機轉速保持不變,其實質是通過改變水路中的阻力大小來改變流量的,因此,管組特性將隨閥門開度的改變而改變,但揚程特性不變。轉速控制法是通過改變水泵電機的轉速來調節流量,而閥門開度保持不變,其實質是通過改變水的勢能來改變流量,因此,揚程特性將隨水泵轉速的改變而改變,但管阻特性不變。

采用變頻調速的供水系統屬于轉速控制法,其工作原理是根據用戶用水量的變化自動地調節水泵電機的轉速,始終保持管網水壓恒定,即:用水量增大,電機加速;用戶水量減小,電機減速。圖2-2為管網及水泵的特性曲線。

圖2-2 管網及水泵運行的特性曲線

供水量高峰期水泵工作在A點,流量為,揚程為。當供水量要求從減小到時,若采用恒速泵供水,必須關小閥門,這時閥門的摩擦阻力變大,管阻特性曲線變為,揚程特性曲不變,而揚程則從上升到,運行工況從A點移到B點,此時水泵輸出功率為(0,, B, )圍成部分;若采用恒壓()、變速泵()供水,管網特性曲線變為,揚程特性變為曲線,工作點從A點移到C點,此時水泵輸出功率為(0,, C, )圍成的部分。比較兩者,其節能為(, , B, C)圍成的陰影部分。而且根據水泵變速運行的相似定律,變速前后的流量、揚程、功率與轉速之間的關系為:

式中: 、、為轉速時的功率、揚程、流量

、、為轉速時的功率、揚程、流量

由上式可以看出,水泵在轉速控制時,電機轉速變慢,軸功率就相應的減少,電機輸入功率也隨之減少,軸功率于電機轉速成三次方的關系下降。

由此可見:在供水系統輸送同樣流量的情況下,轉速控制時的揚程比閥門控制時小得多,所需要的供水功率也比閥門控制方式小得多,兩者之差是轉速控制方式節約的供水功率,它與圖中的陰影部分成正比。當流量從0~之間不斷變化時,節能為圖中(, A 圍成的面積,可見其節電效果顯著。

2.2常用的調速方式

水泵多配用交流異步電動機拖動,當電機轉速降低時,既可節約能量,經濟效益十分顯著。由異步電動機的轉速公式:

= 式(2-1)

其中: 為異步電機的理想空載轉速;

為異步電機轉子轉速;

為異步電機的定子電源頻率;

為靜差率,。

改變電動機極對數,改變靜差率及改變電源頻率都可以改變轉速。常用的調速方式有變級對數調速,變頻調速和可控硅串級調速三種方式。

1. 變級對數調整

在電源頻率一定的情況下,電動機的同步轉速與極對數成反比,改變電動機極對數,就可以改變轉速。通過改變定子繞阻的接線方法來改變極對數。這種調控方式控制簡單,投資省,節能效果顯著,效率高,但需要專門的變極電機,是有極調速,而且級差比較大,只適用于特定轉速的生產機器。對于我的設計不適用。

2. 變頻調速

變頻調速是將電網交流電經過變頻器變為電壓和頻率均可調的交流電,然后供給電動機,使其可在變頻的情況下運行。

改變電動機定子頻率可以平滑地調節同步轉速,相應的也就改變轉子轉速,而轉差率可以保持不變或很小。但對電動機來說,定子頻率改變后,其運行影響,如果電壓不變,頻率增加時,磁通減少,電動機轉矩下降,嚴重時會使電動機堵轉;頻率減少,磁通增加,會使磁路飽和,勵磁電流上升,導致鐵心損失急劇增加而發熱,使不允許。因此在實用上,要求調速的同時,高變定子電壓,保持磁通基本不變,既不使鐵芯發熱,有保持轉矩的不變。變頻技術對水泵電動機進行調整,以獲得優良的運行特性和明顯的節能效果,是目前常用的技術。

3. 可控硅串級調速

它是把異步電動機轉子電勢經過整流――逆變后回饋給電網,回收功率就是轉差功率,當改變逆變角時,逆變電勢、轉差功率、轉差率都 將隨之改變,從而達到調整的目的。

這種方法的最大優點是由于它可以回收轉差功率,節能效果好,且調整性能也好,但由于線路過于復雜,還需一臺與電動機相匹配的變壓器增加了蹭環節的電能損耗,帶來了成本高,占滴水泵房面積大等缺點而影響它的推廣價值。因此,在本論文,我不采用。

2.3 供水系統變頻調速運行的工作原理

變頻恒壓供水系統主要由水泵、電動機、管道和閥門等構成。通常由籠式異步電動機驅動水泵旋轉來供水,并且把電機和水泵作成一體。變頻供水系統是通過變頻器調節異步電機的轉速,從而改變水泵的出水流量而實現恒壓供水的。因此,供水系統變頻的實質是異步電動機的變頻調速。

異步電動機的變頻調速是通過改變定子供電頻率來改變同步轉速而實現調速的。

異步電機的轉差率定義為:

式(2-2)

異步電機的同步速度為:

= 式(2-3)

異步電機的轉速為:

式(2-4)

其中; 為異步電機的理想空載轉速;

為異步電機轉子轉速;

為異步電機的定子電源頻率;

為異步電機的極對數。

從上式可知,當極對數不變時,電機轉子轉速與定子電源頻率成正比,因此連續調節異步電機供電電源頻率,就可以連續平滑地調節電機的同步轉速,從而調節其轉子的轉速。

變頻調速時,從高速到低速都可以保持有限的轉差率,因而變頻調速具有高效率、高精度、調范圍廣平滑性較高、機械特性較硬的優點,調速性能可與直流電動機調速系統相媲美。因此,變頻調速是交流異步電機一種比較合理和理想的調速方法,其頻率調節時的機械特性曲線如圖2-3所示。

圖2-3異步電動機變頻調速時機械特性曲線

第3章 方案的基本的選擇

3.1 可編程控制器PLC的選擇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簡稱PLC,是以微處理器為基礎,綜合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技術和通訊技術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工業控制裝置。它將傳統的繼電器控制技術和現代計算機信息處理兩者的優點結合起來,成為工業自動化領域中最重要、應用最多的控制設備。

3.1.1 PLC的基本結構

PLC的類型繁多,功能和指令系統也不同,但是結構與工作原理則大同小異,通常由中央處理單元CPU、存儲器、輸入輸出等部分組成。如圖3-1所示:

圖3-1 可編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結構

1.主機

主機部分包括中央處理器、系統程序存儲器、用戶程序及數據存儲器、輸入輸出擴展接口、外部設備接口和電源等部分組成。中央處理器是PLC的核心部分,它包括微處理器和控制接口電路,用于運行用戶程序、監控輸入/輸出接口狀態、作出邏輯判斷和進行數據處理,將結果送到輸出端,并響應外部設備的請求以及進行各種內部判斷等。

2.輸入/輸出(I/O)接口 I/O接口是PLC與輸入/輸出設備連接的部件。輸入接口接受輸入設備的控制信號。輸出接口是將主機經處理后的結果通過功放電路去驅動輸出設備。

3.輸入/輸出擴展單元 I/O擴展接口用于將外部輸入/輸出端子數的擴展單元和基本單元連接在一起。輸入輸出擴展接口有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和雙口存儲器等多種形式。

4.外部設備接口

外部設備接口是PLC主機實現人--機對話、機--機對話的通道。通過它,PLC可以與編程器、打印機等外部設備相連。該接口的功能是串行/并行數據的轉換、通信格式的識別、數據傳輸的出錯檢驗、信號電平的轉換等。

5.編程

編程是PLC利用外部設備,用戶用來輸入、檢查、修改、調試程序或監視PLC的工作情況。通過專用的PC/PPI電纜線將PLC與電腦連接,并利用專用的軟件進行電腦編程和監控。

6.電源單元 電源是供給PLC電源的器件,通常為輸入設備提供直流電源。它的作用是把外部的供電電源變換成系統內部各電源所需的電源。可編程序控制器的電源一般采用開關電源,特點是輸入電壓范圍寬、體積小、重量輕、效率高。 PLC是一種用于工業自動化控制的專用計算機,實質上屬于計算機控制方式。PLC以通用或專用CPU作為字處理器,實現通道(字)的運算和數據存儲,另外還有位處理器(布爾處理器),進行點(位)運算與控制。PLC控制一般具有可靠性高、易操作、維修、編程簡單、靈活性強等特點。

1.可靠性

對可維修的產品,可靠性包括產品的有效性和可維修性。PLC的可靠性高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1)與繼電器邏輯控制系統比較,PLC不需要大量的活動元件和接線電子元件,它的接線大大減少,系統的維修簡單,PLC還采用了一系列可靠性設計的方法進行設計,例如,冗余設計,斷電保護,故障診斷和信息保護及恢復等,提高了MTBF,降低了MTTR,使可靠性提高。PLC還具有編程簡單,操作方便等特點,因此對操作人員的技能要求降低,操作人員容易學習和掌握,一般不容易發生操作的錯誤,可靠性因此提高。

(2)與通用的計算機控制系統比較,PLC是為工業生產過程控制而專門設計的控制裝置,它具有比通用計算機控制更簡單的編程語言和更可靠的硬件。采用了精簡化的編程語言,編程出錯率大大降低,而為工業惡劣操作環境設計的硬件使可靠性大大提高;在硬件方面,采用了一系列提高可靠性的措施。例如,采用可靠性的元件、采用先進的工藝制造流水線制造、對干擾的屏蔽隔離和濾波等。在軟件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系統可靠性的措施。例如,采用軟件濾波、軟件自診斷、簡化編程語言等。

2.易操作性

PLC的易操作性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1)操作方便:PL C的操作包括程序輸入和更改的操作。多數PLC采用編程器進行輸入和更改的操作。編程器至少提供了輸入信息顯示,對大中型的PLC,編程器采用了CRT屏幕顯示,因此,程序的輸入直接可以顯示。更改程序的操作可直接根據所需的地址編號進行搜索,然后進行更改。

(2)編程方便:采用布爾助記符編程時,有助于編程人員的編程。

(3) 維修方便:PLC具有的自診斷功能對維修人員維修技能的要求降低。當系統發生故障時,通過硬件和軟件的自診斷,維修人員可以很快找到故障的部位,以便維修。

3.靈活性

PLC的靈活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編程的靈活性:PLC采用的編程語言有梯形圖、功能模塊和語句描述編程語言。編程方法的多樣性使編程方便,應用面拓展。

(2)擴展的靈活性:PLC的擴展靈活性是它的一個重要特點。它根據應用的規模不同,即可進行容量的擴展、功能的擴展、應用和控制范圍的擴展。

(3)操作的靈活性:操作十分靈活方便,監視和控制變得十分容易。

(4) 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

由于PLC是專為工業控制而設計的,其結緊密、堅固,體積小巧,易于裝入機械設備內部要,是實現機電一體化的理想控制設備。

3.1.3 PLC的主要功能

隨著PLC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已能實現以下功能。

⑴ 條件控制功能

條件控制(或稱邏輯控制或順序控制)功能是指用PLC的與、或、非指令取代斷電器觸點串聯、并聯及其他各種邏輯連接,進行開關控制。

⑵ 定時/計數控制功能

定時/計數控制功能就是用PLC提供的定時器、計數器指令實現對某種操作的定時或計數控制,以取代時間繼電器和計數繼電器。

⑶ 步進控制功能

步進控制功能就是有步進指令來實現在有多道加工工序的控制中,只有前一道工序完成后,才能進行下道工序操作的控制,以取代由硬件構成的步進控制器。

⑷ 數據處理功能

數據處理功能是指PLC能進行數據傳送、比較、移位、數制轉換、算術運算與邏輯運算以及編碼和譯碼等操作。

⑸ A/D與D/A轉換功能

A/D與D/A轉換功能就是通過A/D、D/A模塊完成對模擬量和數字量之間的轉換。

⑹ 運動控制功能

運動控制功能是指通過高速計數模塊和位置控制模塊等進行單軸或多軸控制。

⑺ 過程控制功能

過程控制功能是指PLC的PID控制指令實現對溫度、壓力、速度、流量等物理參數的閉環控制。

⑻ 擴展功能

擴展功能是指通過連接輸入/輸出擴展單元(即I/O擴展單元)模塊來增加輸入輸出點數,也可通過附加各種智能單元及特殊功能單元提高PLC控制能力。

⑼ 遠程I/O功能

遠程I/O功能是指通過遠程I/O單元將分散在遠距離的各種輸入、輸出設備與PLC主機相連接,進行遠程控制,接收輸入信號,傳出輸出信號。

⑽ 通訊聯網功能

通訊聯網功能是指通過PLC之間的聯網、PLC與上位計算機的連接等,實現遠程I/O控制或數據交換,以完成系統規模較大的復雜控制。

⑾ 監控功能是指PLC能監視系統各部分運行狀態和進程,對系統出現的異常情況進行報警和記錄,甚至自動終止運行;也可在線調速、修改控制程序中的定時器、計數器等設定值或強制I/O狀態。

3.1.4 PLC的選擇 根據設計方案和PLC,變頻器的內部電氣接線圖確定PLC的I/O點數,本設備輸入點數:X為8點; 輸出點數:Y為12點。

其I/O口分配表如圖3-2所示:

3.2 變頻器的選擇

目前,隨著電力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及現代控制理論的發展,變頻器已經成為電氣調整的主流,成為現代工業控制的主要組成部分。

3.2.1變頻器的特點

1.變頻器的特點

大部分通用變頻器都有以下特點: ②、穩定性好 由于變頻器的控制信息為數字量,不會隨時間漂移,不隨溫度等環境條件而變化。

③、可靠性高 控制電路采用大規模集成電路,主電路采用智能化模塊。系統中的硬件電路元件數量很少,相應故障率大大降低。

④、靈活性好 系統中硬件向標準化、集成化發展,可以在盡可能

少的硬件支持下,由軟件去完成復雜的控制功能。適當的修改軟件,就可以改變系統的功能或提高其性能。

⑤、存儲能力強 存儲容量大,存放時間幾乎不受限制,變頻器可在存儲器中存放大量的數據和表格,利用查表法簡化計算,提高運算精度。

⑥、邏輯運算能力強 容易實現自診斷、故障記錄、故障尋找等功能,使變頻器可靠性、可使用性、可維護性大大提高。

⑦、自動調壓功能 是電動機參數自動調壓,簡化了使用操作,易于實現系統最佳運行。

⑧、具有模糊加減速功能 能根據電動機加速過程中的負載電流和制動過程中的變頻器直流測的電壓,自動計算最佳加/減速時間。

3.2.2 變頻器的種類

變頻器可分為兩種:交-直-交變頻器,交-交變頻器。如下圖:

交-直-交變頻器是由三個環節組成:可控硅整流電路,其作用是將電壓、定頻率的交流電路變為電壓可調的直流電;可控硅逆變電路,其作用是將整流電路輸出的直流電變換為頻率可調的交流電;濾波環節,它在整流電路和變電路之間,一般是利用無電源電容或電抗器對整流后的電壓或電流進行濾波。它不僅可改變逆變器輸出電壓,而且具有抑制諧波功能,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方式。

交-交變頻器是由兩組反并聯的整流電路組成,直接將電網的交流榻通過變頻電路同時調節電壓和頻率,變成電壓和頻率可調的交流的電輸出。就是由于直接交換,減少換流電路,減少損耗,效率高,波型好,但調整范圍小,控制線路復雜,功率因數低,目前較少采用。

3.2.3 變頻器的選擇

⑴ 型號的選擇: 所有數據顯示都采用6位數的LED形式,能正常運行時持續顯示一項運行數據。能顯示當前變頻器的頻率,可切換鍵選擇顯示內容,如電動機的電流、電壓、功率等。作為該顯示的補充,另外還有3個指示燈,用來指示主電源是否接通(ON)、 警告(WARNING)和報警(ALARM)。變頻器的大部分參數設置可以直接通過控制面板來改變。

① QUICK/MENU(快速菜單)鍵可以查出用于快速菜單的參數。QUICK/MENU鍵還可用于取消參數值的改變。在斷開主電源,同時按下QUICK/MENU、+、和CHANGE/DATA鍵并通主電源,然后松開這些鍵,變頻器就被設置為出廠設定狀態。

② CHANGE/DATA(改變數據)鍵用來改變設定值。CHANGE/DATA鍵還可以用來儲存已改的參數設定值。

③ +/-鍵用來選擇參數和改變參數值。同時按下QUICK/MENU、+鍵,能夠調閱所有參數。

④ STOP/RESET(停止/復位)鍵用來使所連接的電機停止或在跳閘后使變頻器復位。

⑤ START(啟動)鍵用來啟動變頻器。

⑵ 變頻器容量的選擇:

一般來說,當一臺變頻器控制一臺電動機時,只需使變頻器的配用電動機容量與實際電動機容量相符即可。當一臺變頻器同時控制兩臺電動機時,原則上變頻器的配用電動機容量應等于兩臺電動機的容量之和。本系統中每時均只有一臺變頻器控制一臺變頻器,因此,就只需與大電機容量的相符即可,即是220KW。

⑶ 變頻器的端子操作:

變頻器的端子包括電源接線端子和控制端子。

電源端子中有三相輸入電源端子R、S、T,7逆變器三相輸出端子U、V、W。

控制端子共有有近20個控制端子,分4類,即輸入與監視信號端子、頻率模擬設定輸入端子、輸出信號端子、報警輸出端子。

控制端子 輸出信號端子提供一對常閉觸點和一對常開觸點,共3個端子(端子01、02、03),可以直接驅動繼電器。在故障時常閉觸點斷開,常開觸點閉合。通過報警信號端子的繼電器斷開外部電路,避免了故障升級。輸出信號(端子46)包括指示變頻器正在運行信號、告警或報警以及運行狀態。

⑷ VLT2800系列變頻器所提供的保護功能包括過電流、過載、逆變器過載、電源缺相、過壓、欠壓、接地故障、開關模式故障、短路、內部出錯、CPU故障保護、電源掉電重合閘保護等。

3.3 壓力傳感器的選擇 由于一般的生活供水的壓力為370KPa~430KPa,消防供水的壓力為670 KPa~730KPa,所以壓力傳感器選0KPa~1000KPa。,我們選用的是YTT-150型差動遠傳壓力表。它是二線制安全型防爆儀表。用于測量對銅和鋼及合金不起腐蝕的液體、氣體和蒸氣的壓力。儀表在進行壓力指示外,還連續輸出與被測壓力成線性的4-20mA直流信號,該表用于水壓恒定的PID檢測環節。

其技術指標為:

1)測量范圍:-0.1—0.3MPa

2)輸出信號:mA DC,二線制

3)精度等級:1.5級

4)負載電阻:250 —350Ω

5)供電電源:直流(+10—-15)%

6)工作環境:溫度:-10—55度

相對濕度:<=85%

工作振動:振動頻率<=25HZ 外磁場<=400A/M

3.4 本章小結

根據設計的需要,在本章中對PLC的型號進行了選擇。并針對考慮到了設計需要的容量和顯示功能,選了丹佛斯公司生產的VLT2800 220KW。根據水壓的實際情況,對壓力傳感器也進行了較合理的選擇。

第4章 變頻調速恒壓供水系統設計

4.1系統的方案設計

變頻調速恒壓供水系統由可編程控制器、變頻器、水泵電機組、壓力傳感器等構成。系統采用一臺變頻器拖動3臺電動機的起動、運行與調速,當給生活供水時,分別采用循環使用的方式運行;當給消防供水時,就3臺電機全投入,并采用“先啟先停”的原則接入和退出。通過壓力傳感器采樣管網壓力信號,變頻器輸出電機頻率信號,這兩個信號反饋給PLC的PID模塊,PLC根據這兩個信號經PID運算,發出控制信號,控制水泵電機進行切換,以達到恒定水壓的目的。圖4-1所示為恒壓供水系統結構框圖

圖4-1 恒壓供水系統結構框圖

控制系統的具體工作過程: = Q0.1

第2篇

設計(論文)題目:對110KV變電所進行設計

目 錄

一: 摘 要

二: 前 言

三: 正 文

1:設計任務書

2:設計說明書

(1) 原始資料分析

(2) 主變壓器及所用變選擇

(3) 所用變壓器的選擇

(4) 電氣主接線選擇

(5) 短路電流計算

(6) 主要電氣設備選擇

(8) 防雷保護

(9) 電氣設備(10) 一覽表

四: 五:小結

六:附圖

摘 要

變電站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整個電力系統的安全與經濟運行,是聯系發電廠和用戶的中間環節,起著變換和分配電能的作用。電氣主接線是發電廠變電所的主要環節,電氣主接線的擬定直接關系著全廠(所)電氣設備的選擇、配電裝置的布置、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的確定,是變電站電氣部分投資大小的決定性因素。

本次設計建設一座110KV降壓變電站,首先,根據主接線的經濟可靠、運行靈活的要求選擇各個電壓等級的接線方式,在技術方面和經濟方面進行比較,選取靈活的最優接線方式。

其次進行短路電流計算,根據各短路點計算出各點短路穩態電流和短路沖擊電流,從三相短路計算中得到當短路發生在各電壓等級的工作母線時,其短路穩態電流和沖擊電流的值。

最后,根據各電壓等級的額定電壓和最大持續工作電流進行設備選擇,然后進行校驗

前 言

經過三年的系理論知識的學習,及各種實習操作,還有老師精心培育下,對電力系統各部分有了初步的認識與了解。

在認真閱讀原始材料,分析材料,參考閱讀《發電廠電氣部分課程設計參考資料》、《電力網及電力系統》、《發電廠一次接線》和《電氣設備》以及《高電壓技術》等參考書籍,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經過周密的計算,完成了此次畢業設計。

設計內容由以下:

第一部分:設計任務書;

第二部分:110/35/10KV降壓變壓所初步設計說明書(主接線部分);

第三部分:10/35/10KV降壓變電所的計算書;

第四部分:變電所主接線圖;

四周的畢業設計,使我了解設計的要求,及設計內容,更加深刻了解課本中的內容,使知識與理論相結合,使基礎知識與實際操作緊密聯系。尤其對主接線,電氣設備以及導本選擇方法進一步掌握。

由于水平所限,設計書中難免出現錯誤和不妥之處,希望指正。

設計任務書

一、原始資料:

根據系統規律,需要建成一座110KV降壓變電站,設計條件如下:

1 電壓等級:110/35/10KV

2 主變壓器兩臺,每臺容量為31.5MVA,本期一次設計建成。

nbsp; 3、進出回數:

(1)110KV進出線共六回,其中兩回與系統連接的雙回線,每回送電容量為45MVA,其余四回為單電源出線,送電容量為5MVA。

(2)35KV出線共四回,其中兩回送電容量為8MVA,另外兩回出線,送電容量為7MVA、6MVA。 (4)10KV另有兩面三組并聯電容器,每組電容器容量為5Mvar。

4、系統情況:

本變電站為一次降壓變電站,在系統中的地位比較重要。系統阻抗如下:(基準容量為100MVA):

5、地理環境:

變電站海拔高度為800m,附近無污染區,戶外最拭熱平均氣溫為35℃。

6、線路長度:

7、所用電主要負荷表:

序號 名稱 額定容量(KW) 功率因數 安裝臺數 工作臺數 備注

1 充電機 30 0.88 1 1 周期性

2 浮充電機 6.5 0.85 1 1 經常性 4 蓄電池及裝置通風 2.7 0.82 3 3 周期性

5 交流焊機 10.5 0.5 1 1 周期性

6 檢修間實驗 13 0.8 1 1 經常性

7 載波遠動 0.96 0.69 1 1 經常性

8 照明 20 經常性

9 生活水泵 8 經常性

10 采暖及其他 16 周期性

二、設計任務:

1、設計變電站主接線,論證所設計的主接線是最佳方案。

2、計算短路電流。

3、選擇導體及主要電氣設備。

設計說明書

根據設計任務書的要求,依據《電力工程電氣設計手冊》中有關內容,遵照《變電所設計技術規程》中有關規定,現對110KV變電所進行設計,其設計的方法和步驟如下:

一、原始資料分析:

1、分析本變電站在電力系統中的作用:

本變電所的電壓等級為110KV,為一降壓變電所,在系統中的地位比較重要,高壓側同時接收和變換功率,供35KV負荷和10KV負荷,屬于地區一般變電所。

2、建設規模:

1、110KV進出線共六回,其中兩回是與系統連接的雙回線,每回送電容量為45MVA,其余四回為單電源出線,送電容量為5MVA。

2、35KV出線共四回,其中兩回出線每回送電容量為8MVA,另外兩回出線,送電容量為7MVA、6MVA。 二、主變壓器的選擇:

變壓器是變電站的重要設備,其容量、臺數直接影響主接線的形式和配電裝置的結構,如選用適當不僅可減少投資,減少占地面積,同時也可減少運行電能損耗,提高運行效率和可靠性,改善電網穩定性能。

1、主變壓器臺數:

為保證供電可靠性,變電所一般設有兩臺主變壓器。

2、變壓器容量:

裝有兩臺變壓器的變電站,采用暗備用方式,當其中一臺主變因事故斷開,另一臺主變的容量應滿足全部負荷的70%,考慮變壓器的事故過負荷能力為40%,則可保證80%負荷供電。

3、在330KV及以下電力系統中,一般選三相為壓器,采用降壓結構的線圈,排列成鐵芯—低壓—中壓—高壓線圈,高與低之間阻抗最大。

4、繞組數和接線組別的確定:

該變電所有三個電壓等級,所以選用三繞組變壓器,連接方式必須和系統電壓相位一致,否則不能并列運行,110KV以上電壓,變壓器繞組都采用Y0連接,35KV采用Y形連接,10KV采用Δ連接。

5、調壓方式的選擇:

普通型的變壓器調壓范圍小,僅為±5%,而且當調壓要求的變化趨勢與實際相反(如逆調壓)時,僅靠調整普通變壓器的分接頭方法就無法滿足要求。另外,普通變壓器的調整很不方便,而有載調壓變壓器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它的調壓范圍較大,一般在15%以上,而且要向系統傳輸功率,又可能從系統反送功率,要求母線電壓恒定,保證供電質量情況下,有載調壓變壓器,可以實現,特別是在潮流方向不固定,而要求變壓器可以副邊電壓保持一定范圍時,有載調壓可解決,因此選用有載調壓變壓器。

6、冷卻方式的選擇:

主變壓器一般采用的冷卻方式有:自然風冷、強迫油循環風冷、強迫油循環水冷、強迫導向油循環冷卻。考慮到冷卻系統的供電可靠性,要求及維護工作量,首選自然風冷冷卻方式。

所以用兩臺SFSZ7—31500/110型有載調壓變壓器,采用暗備用方式,查變壓器的參數如下: 阻抗電壓:U1-2%=10.5 U1-3%=17.8 U2-3%=6.5

聯接組別號:YN、yno、dn

三、所用電接線設計和所用變壓器的選擇

變電所的所用電是變電所的重要負荷,因此,在所用電設計時應按照運行可靠、檢修和維護方便的要求,考慮變電所發展規劃,妥善解決分期建設引起的問題,積極慎重地采用經過鑒定的新技術和新設備,使設計達到經濟合理,技術先進,保證變 電所安全,經濟的運行。

所用變臺數的確定:

一般變電所裝設一臺所用變壓器,對于樞紐變電所、裝有兩臺以上主變壓器的變電所中應裝設兩臺容量相等的所用變壓器,互為備用,如果能從變電所外引入一個可靠的低壓備用電源時,也可裝設一臺所用變壓器。根據如上規定,本變電所選用兩臺容量相等的所用變壓器。

所用變壓器的容量應按所用負荷選擇。計算負荷可按照下列公式近似計算:

S=照明負荷+其余負荷×0.85(kVA)

所用變壓器的容量:Se≥S=0.85∑P十P照明(kVA)

根據任務書給出的所用負荷計算: =105.58l (kVA)

根據容量選擇所用電變壓器如下: 連接組別號:Yn,yn0 調壓范圍為:高壓:±5%

阻抗電壓為(%):4

所用電接線方式:

一般有重要負荷的大型變電所,380/220V系統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兩臺所用變壓器各接一段母線,正常運行情況下可分列運行,分段開關設有自動投入裝置。每臺所用變壓器應能擔負本段負荷的正常供電,在另一臺所用變壓器故障或檢修停電時,工作著的所用變壓器還能擔負另一段母線上的重要負荷,以保證變電所正常運行。

四、電氣主接線的選擇:

電氣主接線的確定對電力系統整體及發電廠,變電所本身運行的可靠性、靈活性和經濟性密切相關,并且對電氣設備的選擇配電裝置選擇,繼電保護和控制方式的擬定有較大影響,因此,必須正確外理為各方面的關系,全面分析有關影響因素,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合理確定主接線方案。

(一)設計的基本要求為:

1、滿足對用戶供電必要的可靠性和保證電能質量。

2、接線應簡單,清晰且操作方便。

3、運行上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檢修方便。

4、具有經濟性,投資少,運行維護費用低。

5、具有擴建和可能性。

(二)設計主接線的原則: 對于變電站的電氣接線,當能滿足運行要求時,其高壓側應盡量采用斷路器較少或不用斷路器的接線,如線路—變壓器組或橋形接線等。若能滿足繼電保護要求時,也可采用線路分支接線。

擬定可行的主接線方案2—3種,內容包括主變的形式,臺數以及各級電壓配電裝置的接線方式等,并依據對主接線的基本要求,從技術上論證各方案的優缺點,淘汰差的方案,保留一種較好的方案。

(三)方案的比較:

110KV側的接線

(1)單母分段帶旁路

斷路器經過長期運行和切斷數次短路電流后都需要檢修,為了檢修出線斷路器,不致中斷該回路供電,可增設旁路母線。

優點:

接線簡單清晰,設備少,操作方便,便于擴建和采用成套配電裝置,檢修與其相連的任一回線的斷路器時,該回路均可以不停電,可以提高供電的可靠性。

缺點:

此種接線多裝了價格較高的斷路器和隔離開關,增大了投資。

(2)雙母線接線

優點:

檢修任一母線時,不會停止對用戶的連續供電,當檢修任一母線隔離開關時,只需斷開此隔離開關所屬的一條電路和與此刀閘相連的該組母線,其它回路均可通過另一組母線繼續運行,從而提高了供電可靠性。

缺點:

1、投資較大,所用設備多,占地面積大,增加了一組母線和一組刀閘。

2、配電裝置復雜,經濟性差。

3、在運行中隔離開關做為操作電器,易發生誤操作事故。 35KV側的接線:

所設計的變電所35KV出線,最終四回,本期工程一次完成,在考慮主接線方案時,應首先滿足運行可靠,操作靈活,節省投資。

方案一:

單母線接線方式:

接線簡單、清晰。操作方便,投資少便于擴建;母線或隔離開關檢修或故障時連接在母線上的所有回路必須停止工作;檢修任一電源或線路的斷路器時,該回路必須停電;當母線或母線上的隔離開關上發生短路以及斷路器在繼電保護作用下都自動斷開,因而造成全部停電。

方案二:

單母分段接線方式:

當一段母線發生故障時,分段斷路器自動將故障段隔離,保證正常段母線不間斷供電,不致使重要用戶停電,可提高供電可靠性和靈活性。當一段母線發生故障時,分段斷路器自動將故障段隔離,保證正常段母線不間斷供電,不致使重要用戶停電,可提高供電可靠性和靈活性。

以上兩種方案比較,在供電可靠性方面,方案一較差,故35KV側應采用單母分段接線

方案一:

單母線接線:

具有接線簡單清晰,操作方便,所用設備比較少,投資少等優點,但當母線或母側隔離開關檢修故障時,連接在母線上的所有回路都將停止工作,當母線發生短路時,所有電源回路的斷路器在繼電保護作用中自動跳閘,因而造成母線電壓失壓全部停電,檢修任一電源或線路的斷路器時,該回路必須停電。

方案二:

單母分段接線: 接線簡單清晰,設備少,且操作方便,可提高供電可靠性和靈活性,不僅便于檢修母線而減少母線故障影響范圍,對于重要用戶可以從不同段引兩個回路,而使重要用戶有兩個電源供電,在這種情況下,當一段母線發生故障,由于分段斷路器在繼 電保護裝置的作用下,能自動將故障段切除,因而保證了正常段母線不間斷供電。

綜上所述,單母分段接線的可靠性較高,而且比較經濟,故10KV側接線應選方案二,單母分段接線。

五、短路電流計算:

短路電流計算的目的: ㈠、系統負荷情況計算

1、35KV最終四回出線,負荷同時率按0.6考慮,負荷增長率為4%。

2、10KV最終十回出線,負荷同時率按0.6考慮,負荷增長率為4%。

所以變電站考慮擴建后送出的總負荷為:S總= S35+S10=43.98MVA

㈡短路電流的計算:

1、變壓器阻抗計算:

系統參數: X10=0.102;Sj=100MVA;Uj= Upj

所選出的SFSZ7—31500/110型變壓器參數: Ud1%=1/2(U1—2%+ U1—3%- U2—3%)=1/2(10.5+17.8-6.5)=10.9 Ud3%=1/2(U1—3%+ U2—3%- U1—2%)=1/2(17.8+6.5-10.5)=6.9

X1*= Ud1%/100 ×Sj /Sn=10.9/100×100/63=0.173

X2*=0

X3*= Ud3%/100 ×Sj /Sn=69/100×100/63=0.1095

變壓器的等值電路

X1*/0.173

X2*/0

X3*/0.1095

短路電流計算等值電路圖及短路點選擇:

S

X1*/0.102

d1 115KV X4/0.1095 X5/0.1095

d3   ; 10.5KV

2、d1點短路電流計算: 基準電流:

110KV短路電流的有名值:

I//= I*·Ij=9.8×0.502=4.922KA

Kch取1.8

沖擊電流:

電流最大有效值: 短路容量:

SC

X1/0.102

d1

3、d2點短路電流計算

X1/0.102

X6

X2/0.173 X3/0.173

d2 短路電流:I*=1/ X6=1/0.1885=5.31

基準電流:

有名值: 沖擊電流:

電流最大有效值: 短路容量:

4、d3點短路電流計算:

a、并列 短路電流:I*=1/ X*∑=1/0.243=4.1

基準電流:

有名值: 沖擊電流

ich=2.55×I//=2.55×22.61=57.66KA

電流最大有效值: 短路容量:

b、分列 短路電流:I*=1/ X*∑=1/0.298=3.356

基準電流:

有名值:

I//= I*·Ij=3.356×5.5=18.46KA

沖擊電流

ich=2.55×I//=2.55×18.46=47.06KA

短路容量: 計算參數表

短路點 名稱 短路電流I//(3) 沖擊電流ich 全電流Ich 短路容量S// d2 35KV母線 8.276KA 21.1KA 12.50KA 530.36MVA 六、主要電氣設備的選擇及校驗:

電氣設備的選擇是發電廠和變電所設計的主要內容之一,正確地選擇設備是使電氣主接線和配電裝置達到安全運行的重要條件,在進行設備選擇時,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在保證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積極而穩妥地采用新技術并注意節約,必須按正常工作條件進行選擇,并按短路狀態來校驗其熱穩定和動穩定。

(一)斷路器及隔離開關的選擇及校驗:

1、選擇:

(1)按正常工作條件選擇:

a、按額定電壓選:額定電壓和最高工作電壓,一般按所選電器和電纜允許最高工作電壓Ugmax不低于所按電網的最高運行電壓Uymax。

即:Ugmax≥Uymax

b、按額定電流選:在額定周圍環境溫度下長期允許電流Iy,應不小于該回路最大持續工作電流Igmax

即:Iy≥Igmax 主變側:110KV

35KV 10KV

110KV負荷側

35KV負荷側

10KV負荷側

短路計算參數如下: 35KV :I//=8.276KA ich=21.1A S//=530.36MVA 110KV選擇LW14—110型斷路器

計算數據 LW14---110

U(KV) 110 Ue(KV) 110 I//(KA) 4.922 Ir(KA) 31.5

ich(KA) 12.55 idw(KA) 80 35KV選擇ZN23-35C型斷路器

計算數據 ZN23-35C

U(KV) 35 Ue(KV) 40.5

Igmax(A) 496 Ie(A) 1600

I//(KA) 8.276 Ir(KA) 25 I2∞tdz 8.2762×0.6 Ir2t 252×4

計算數據 ZN28A----12/----3150 計算數據 ZN28----12----1250 Igmax(A) 1989 Ie(A) 3150 Igmax(A) 144.3 Ie(A) 1250 ich(KA) 57.66 idw(KA) 100 ich(KA) 57.66 idw(KA) 80 隔離開關選擇結果如下: 10KV主變側隔離開關選GN2-10型,負荷側選GN8-10型

2、校驗:

(1)110KV側選LW14—110型斷路器

Ie=2000A Igmax=174A 所以Ie≥ Igmax

Ue= Ugmax=110KV 所以Ue≥Ugmax 滿足要求

a、熱穩定校驗:I2∞tdz≤I2rt

短路電流的假想時間,等于后備保護動作時間與斷路器全分閘時間之和

&n bsp; 即:tjs= tb+ td

其中:tb=0.5s td=0.15s 即:tjs=0.5+0.15=0.65s

因:tjs<1s 所以應考慮β//=1非周期分量作用時間0.05s, 在β//=1時,查《發電廠電氣設備》中周期分量等值時間曲線,得tz=0.5s, 所以tdz=0.5+0.05=0.55s I2rt=31.52×3=2976.5(KA2·S)

I2∞tdz≤I2rt滿足熱穩定要求

b、動穩定校驗:ich≤idw

ich=12.55KA idw=80KA 所以滿足要求

c、開斷電流校驗:Iekd>I// 故所選LW14—110型斷路器符合要求

110KV側隔離開關選GW4—110G型

Ie=1000A Igmax=174A 所以Ie≥ Igmax滿足要求

Ue= Ugmax=110KV 所以Ue≥Ugmax 滿足要求

a、熱穩定校驗:I2∞tdz≤I2rt I2rt=21.52×5=2311.25(KA2·S)

I2∞tdz≤I2rt滿足熱穩定要求

b、動穩定校驗:ich≤idw

ich=12.55KA idw=80KA ich< idw所以滿足要求

故所選GW4—110G型隔離開關符合要求

(2)35KV側選ZN23—35C型斷路器

Ie=1600A Igmax=496A 所以Ie≥ Igmax滿足要求

Ue= 40.5KV Ugmax=38KV 所以Ue≥Ugmax 滿足要求

a、熱穩定校驗:I2∞tdz≤I2rt

即:tjs= tb+ td =0.5+0.2=0.7<1s

所以應考慮在β//=1非周期分量作用時間0.05s,在β//=1時,查《發電廠電氣設備》中周期分量等值時間曲線,得tz=0.6s,即tdz =0.6+0.05=0.65s

所以 I2∞tdz =8.2762×0.65=44.52(KA2·S)

I2rt=252×4=2500(KA2·S)

I2∞tdz≤I2rt滿足熱穩定要求

b、動穩定校驗:ich≤idw

ich=21.1KA idw=63KA ich< idw所以滿足要求

c、開斷電流校驗:Iekd>I//

Iekd=25KA I//=8.276KA Iekd>I//所以滿足要求

故所選ZN23—35C型斷路器符合要求

35KV側隔離開關選GW28—35型

Ie=600A Igmax=496A 所以Ie≥ Igmax滿足要求

Ue= Ugmax=35KV 所以Ue≥Ugmax 滿足要求

a、熱穩定校驗:I2∞tdz≤I2rt I2rt=6.62×5=217.8(KA2·S)

I2∞tdz≤I2rt滿足熱穩定要求

b、動穩定校驗:ich≤idw 故所選GW28—35型隔離開關符合要求

(3)10KV側

A、主變側選IN28A—12/3150A型斷路器

Ie=3150A Igmax=1819A 所以Ie≥ Igmax滿足要求

Ue= 12KV Ugmax=10.5KV 所以Ue≥Ugmax 滿足要求

a、熱穩定校驗:I2∞tdz≤I2rt

即:tjs= tb+ td =0.5+0.5=1s(不考慮非周期分量)

在β//=1時,查《發電廠電氣設備》中周期分量等值時間曲線,得tdz=0.75s I2rt=402×4=6400(KA2·S)

I2∞tdz≤I2rt滿足熱穩定要求

b、動穩定校驗:ich≤idw

ich=57 絕緣。其絕緣水平為35kV等級,需在中性點上裝避雷器。

3、避雷器的配置:

(1)進出線設備外側;

(2)所有母線上;

(3)變壓器高壓側,盡量靠近變壓器;

(4)變壓器低壓側為Δ時,只裝在B相;

(5)主變壓器中性點,按其絕緣水平等級選設;

4、避雷線的配置:

(1)ll0kV及以上線路沿全長架設避雷線;

(2)35kV雷電日較高應全長架設避雷線;

避雷器選擇一覽表

型 號 安裝地點 數量 參 數

陡度沖擊電流下殘壓≤kV 雷電沖擊電流下殘壓 ≤kV 操作沖擊電流下殘壓 ≤kV 直流1mA參考電壓≥kV HY5WZ—42/134 35kV側母線 2 154 134 114 73 Y1W—60/144 主變中性點 2 144 137 86 Y5WZ—12.7/45 主變10kV側 2 51.8 45 38.3 24

1、《電力工程電氣設計手冊》--西北、東北電力設計院編

2、《發電廠變電所電氣接線和布置》--西北電力設計院編

3、《導體和電器選擇設計技術規定》 5、《電力設備過電壓保護設計技術規程》

6、有關教材《發電廠電氣部分》《電力系統分析》等

第3篇

就現在開發OA的技術來說,主要集中分為三大類:基于C/S結構的應用程序開發,結合C/S結構和Web技術的復合應用程序,基于B/S結構的動態網頁技術。以下將分析這三類技術的各自優缺點:

C/S結構系統:是傳統開發模式,一般以數據庫和客戶端的兩層結構實現,也有加入中間件的三層或多層結構,在OA早期是標準的系統模式,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網絡的發展,它已經無法滿足現在的遠程網絡辦公和移動辦公,逐漸在被取代

C/S+Web技術:是為了補充C/S結構的不足,在C/S基礎上加入Web技術來實現對遠程數據的獲取,但擁有一定局限性,如數據及時更新、軟件升級等問題就無法很好解決

B/S結構系統:是援用動態網頁技術,加入OA的開發理念,完全適應網絡辦公和移動辦公需求,也是現代辦公自動化系統的首選技術。

就B/S結構的開發,具體技術又有多種選擇:JSP+J2EE,ASP+IIS,ASP.net+Microsoft .NET Framework,PHP+Apache,就這幾門技術,可以說各有其優缺點,分析如下:

JSP技術:具有良好的跨平臺性,加上J2EE功能十分強大,但是J2EE的布置使開發成本顯得略高,而且沒有良好的安裝界面

PHP技術:是早期動態網頁技術中的強手,但隨著JSP技術與ASP技術的不斷更新,使得PHP技術稍微比較落后

ASP技術:類似于PHP技術,開發簡便,快速,加上IIS的功能支持,是比較簡易快速的開發技術

ASP.net:可以說是ASP技術的替代技術,是ASP的一大進步,在Microsoft .NET Framework的強大支持下,可以使用C#、VB、java script三種語言來編寫代碼,采用預先編譯技術,使得代碼安全性加強

最終討論結果:在針對于中小型企業用戶,建議采用ASP.net技術,理由是,該技術易于服務器的維護,成本相對較低,開發周期較短

在針對政府部門用戶,建議采用JSP或ASP.net技術,理由是,政府部門服務器很多已經改裝為Linux系統,在該平臺下采用JSP技術較成熟;如果是Windows用戶,則采用ASP.net技術

二、OA概述

人們普遍使用計算機來提高個人工作效率,但是在需要許多人一起協同工作的現代工作環境中,我們更需要提高我們的整體工作效率。利用網絡通訊基礎及先進的網絡應用平臺,建設一個安全、可靠、開放、高效的信息網絡和辦公自動化、信息管理電子化系統,為管理部門提供現代化的日常辦公條件及豐富的綜合信息服務,實現檔案管理自動化和辦公事務處理自動化,以提高辦公效率和管理水平,實現企業各部門日常業務工作的規范化、電子化、標準化,增強檔案部門文書檔案、人事檔案、科技檔案、 財務檔案等檔案的可管理性,實現信息的在線查詢、借閱。最終實現“無紙”辦公。

辦公自動化,一個極大的概念,一個炒作了很久的概念。無論是辦公設備公司,還是系統集成公司,都大力推出自己的辦公自動化產品。有辦公設備、辦公自動化電腦、辦公自動化軟件。可見,辦公自動化中內容龐大,可為空間不可小視。那么,首先我們來探討一個問題,什么是辦公?

辦公實際就是文件的制作、修改、傳遞、簽定、保存、銷毀、存檔的過程。那么隨著文件的這一流程,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設備。隨著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進步,辦公自動化網絡的建設也得到了大力推廣。

傳統的辦公模式主要以紙介質為主,在信息革命的浪潮中,顯然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高效率、快節奏的現代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如何實現信息處理的自動化和辦公的無紙化逐步得到了人們的重視。

傳統辦公模式

辦公自動化提了多年,但效果并不明顯,人們還是停留在單機字處理和表格處理的所謂辦公自動化的初級階段。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以及團隊的協同運作等無法完美的實現,極大地限制了工作的效率。

Internet/Intranet的迅猛發展,為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團隊的協同運作提供了技術的保證,同時也預示著網絡化辦公時代來臨。

網絡化辦公模式

現有辦公自動化系統和大型信息管理系統中,企業業務流程重組或者是文件流轉功能都是核心功能。同時我們也認為,企業辦公主要是一個文件流轉的過程,所有的辦公事務都可以抽象成一個數據庫表單。

傳統的辦公自動化系統和大型MIS系統在處理企業管理流程中大多采用企業業務流程重組(BKR),其核心思想就是要先優化企業業務管理流程,再根據優化后的流程建設企業信息系統。這樣不僅在系統建設中工作量巨大,同時面臨來自企業內部重重的阻礙。

我們的核心思想是;前期系統建設中不牽涉企業內部業務流程重組,只是協助企業通過方便的流程自定義等功能進行流程電子化,以及不斷根據實際需求去改變電子化流程。

三、系統結構設計

現在的網絡辦公自動化系統可以說百家爭鳴,各有所長,但是一般的B/S結構系統都做得比較固定,也就是針對某個行業甚至某個企業而開發的,有諸多的限制和代碼固化,不利于靈活的OA定制和客戶化!而且很多OA系統都具有相同的功能,只是表現手法和操作流程有所不同罷了,所以,他們的基本是一致的,是有共性的,是可以統一的。

我的基礎思想是開發一個底層的通用型OA平臺,在此平臺下實現OA系統的主要功能模塊的底層操作,這樣,當針對某個企業或者政府部門開發OA系統時,只需在此基礎上稍加修改,就可以成為一套具有很強針對性的OA系統,這樣方便該系統的二次開發,也方便于針對不通性質部門單位的OA系統的定制。

可以看出,底層通用型管理模塊是整個OA系統的基礎,而應用層模塊是面對客戶的,它是界面和業務邏輯的結合體,針對不通企業將有所不通,這種結構將很好的解決一套OA的多種定制功能,便于二次開發。

四、通用型管理模塊功能劃分

針對于這個底層模塊,它并不需要實現實際的功能,它主要是負責完成應用層交付的任務和與底層數據庫交換數據,所以它的功能是比較抽象的、統一的和可擴展的。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將這個模塊按不同的功能細分,因為辦公系統有些模塊之間聯系并不緊密,比如公文管理系統與公共信息系統,郵件管理系統與辦公設備管理系統之間的聯系就不是那么緊密,甚至可以完全分開。所以我們的底層管理模塊針對于這些情況,主要分為功能子模塊:

1.公文管理

公文管理主要負責公文的發送與接受工作,發送流程按照流程定

制來完成,所以還包括流程定制功能。這三大塊是OA的核心部分,實現也最為復雜,特別是流程定制功能,是一個非常靈活的模塊,它決定了該OA系統的效率和可用性

2.郵件管理

郵件管理主要功能是發送與接受內部郵件,發送與接受外部郵件(外部郵件服務器必須支持pop3),郵件需要存入數據庫,以便今后瀏覽查詢

3.表單管理

表單管理是一個輔模塊,基本上在其他所有模塊都有可能用大它的功能,它主要是實現表單模板的定制,表單的存儲,打印等功能。在一個企業,表單是很重要的一個東西,它在辦公過程中出現的頻率緊次于公文,所以這個模塊也非常重要,并且表單的定制與打印是一個技術難點

4.檔案管理

檔案管理功能是對準備歸檔的公文或者企業各類合同、協議、文件、指示、資料等的一個合理存儲與查閱功能,針對于復雜的分類和查閱權限,實現合理存取,管理得基本功能

5.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員工資料管理,員工薪資管理,員工考勤管理,員工權限管理,部門機構管理,部門任命管理等等公司內部人事管理的所有功能,本子模塊將以底層視角反應員工得管理,包括職務和所屬性質都將按統一模式規劃,便于應用層定制模塊

6.日程安排

日程安排是辦公系統的一個必不可少的輔助功能,可分為個人日程,部門日程,主要需要解決的是日程的基本存儲和信息提示

7.公共信息管理

公共信息包含:公司新聞、文檔、員工論壇、資料下載等功能,主要是針對所有部門的一個共用系統,該系統可以采用傳統模式,如論壇可以采用BBS系統等,底層主要是統一規范,提供基本功能

8.會議管理

會議對于任何一個公司都是重要的,而會議的形式隨著網絡的發展也變得多樣化起來,除了傳統的會議,還有網絡會議,視頻會議等新型會議方式,使得相隔甚遠的人之間也可以有了當面交流的環境。對于相隔較遠的部門,如總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交流建議采用非視頻的網絡會議,因為這個即可以滿足網速,也可以滿流得需求。對于處于同一個大廈的各部門,建議使用視頻會議,因為加入多媒體的功能,可以使得會議氣氛跟貼近傳統會議的效果,而且交流也更人性化,同時也可以得到局域網網速得支持。

這功能子模塊都是OA系統得基礎,在此之上,我們可以創建更多的功能和輔助,可以使得OA的定制變得輕松而豐富。

五、總結

第4篇

論人民幣升值對勞動就業的影響及對策是流星通過網絡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員整理而的,論人民幣升值對勞動就業的影響及對策是篇高質量的論文,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對您論文寫作,提供一定的幫助。論人民幣升值對勞動就業的影響及對策為免費畢業論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業用途。

摘要:勞動就業問題難度大,直接影響著國家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而自2005年7月21日中國啟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并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體制之后,在國際和國內雙重經濟因素的作用下,人民幣的升值對中國勞動就業也產生不同方向和程度的影響,我國必須采取政策和法律上的措施為解決勞動就業問題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勞動就業

中圖分類號:F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8)08-0168-01

1我國目前勞動就業的總體情況

近年來,盡管我國經濟增長勢頭良好,但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就業的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當前我國的就業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具體表現為:一是勞動力總供給嚴重大于勞動力總需求,同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日益突出。二是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下崗失業人員多,就業難。有技能的勞動者短缺,勞動者總體素質偏低,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短缺,大學生當年畢業群體每年都在激增,就業壓力大。三是地區和部門間發展不平衡。中西部和老工業基地、困難行業、資源枯竭地區的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難度加大,集體企業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也十分突出。

2人民幣升值對勞動就業的影響

一是直接影響進出口貿易進而影響就業。出口是我國經濟和就業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人民幣升值,出口商生產成本和勞動力成本則會相應提高,相對于發達國家以資本技術優勢參與國際分工來講,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是以勞動力成本為優勢的,作為中國優勢企業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產品檔次不高,附加值含量低。在國際市場價格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出口利潤的下降將嚴重影響出口商的積極性。同時,人民幣升值引起進出口相對價格的變動,導致出口減少,從而導致已經就業的人員失業。

二是對國內商品的價格指數產生影響。近年來,進口成本的增加已經嚴重損害了中國出口商的利潤。我國出口企業的成本大幅度上升,但出口產品價格卻一路走低。人民幣適度的進一步升值,可以降低出口企業的成本,穩定出口利潤,對我國的整體經濟和就業具有積極的作用。

三是影響外資進入。目前我國的提供新增就業機會的主要是出口和外資企業。外商直接投資的減少導致提供的新的就業機會減少,而人民幣升值導致的房地產、基礎設施以及服務業、勞動力價格的上升,會使外商的投資成本上升,但人民幣升值在提高外商投資成本的同時,也提高外資利潤的匯出比例。在吸引外資方面,優化投資結構和提高外資的投資質量相當重要。

3宏觀經濟政策方面的措施

3.1堅持正確的匯率改革方向

在匯率改革方面,堅持“主動、可控和漸進”的原則,盡量避免人民幣在短時期內的大幅升值,以給產業結構調整和就業結構調整留出時間和空間同時,在人民幣進一步升值不可避免的情況下,應制定應對升值的進出口政策,如出口退稅、農業補貼和農產品進口配額等,盡量減少升值給就業帶來的負面影響。

3.2實行結構調整政策緩解就業壓力

從宏觀經濟政策上講最根本的有兩條:一是擴大內需

論人民幣升值對勞動就業的影響及對策是流星通過網絡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員整理而的,論人民幣升值對勞動就業的影響及對策是篇高質量的論文,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對您論文寫作,提供一定的幫助。論人民幣升值對勞動就業的影響及對策為免費畢業論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業用途。

,用國內市場的擴大來消化和彌補出口下降造成的總需求下降;二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升產業層次,實現我國產品由低勞動成本優勢向技術優勢和品牌優勢的轉變,大力發展國內經濟。應實行結構調整政策以緩解失業壓力,鼓勵中小企業及第三產業發展,擴大中國產業結構。

3.3在就業戰略和勞動力市場方面

打破城鄉和地區分割,實現農民的自由遷徙權,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加快改革戶籍制度,剝離附著在戶口上的各項“權益”,實行居住地戶口登記制,實現農民的自由遷徙權;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減少勞動力市場障礙,改變目前分割的勞動力市場狀況,引導勞動力合理流動;同時,應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強化農民的土地財產權,建立土地的市場化退出機制。

3.4注重開發性就業方式的運用

開發性就業的優點在于:(1)能夠減少現有企業因承擔過多的失業安置任務,而使長期存在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局面得到根本性改觀;(2)能夠較好地發揮勞動者的個人潛質,充分實現人盡其才;(3)能夠帶動整個社會產業結構的調整,使它們趨于合理化,形成就業安置與經濟發展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格局,因此該安置方式應予特別關注。開發性就業的渠道有:(1)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2)鼓勵創辦一些有市場需要的勞動密集型產業;(3)挖掘原有企業和產業的就業潛力;(4)加大所有制結構調整的力度,培植大批民營職業企業家階層。

3.5將提高我國勞動者素質作為一件戰略性任務來抓

應建設一大批高水平的職業學校,加強職業培訓和就業服務,提高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切實加大政府的投入,特別是加大對農民工職業教育和培訓的投入。

3.6制定應對人民幣升值的就業促進政策

應考慮擴大前一個時期關于下崗失業人員就業扶持政策的覆蓋面,包括對那些出口受影響嚴重、涉及就業人數多的行業,實行必要的稅收優惠政策,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并實行與增加就業掛鉤的各項優惠政策,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失業。

4法律方面的應對措施

4.1要加強和完善勞動立法,從立法上保障勞動者享有切實的勞動就業權

《勞動法》及相配套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雖然出臺,但依舊不利于依法治國的實現,有必要盡快制定《就業促進法》、《勞動合同法》、《反就業歧視法》、《就業保障法》、《社會保險法》等勞動就業法律,構建完備的保護勞動者勞動就業權的法律體系。

4.2要完善勞動監察制度,從執法上保障勞動者勞動就業權的實現

目前我國勞動監察制度還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如人員和設施配備不足、職權不夠明確、監察力度不夠、地方政府重視不夠、地方行政干預過強等問題。必須給予勞動監察必要的職權和行政支持,在制度上保障勞動執法的順利進行。在勞動就業法律中,有必要賦予勞動監察機構必要的職權并大力加強執法,從執法上保障勞動者勞動就業權的實現。

4.3完善司法制度,從司法上保障勞動者勞動就業權的實現

我國目前制定專門的勞動訴訟法尚有困難,應該充分考慮勞動爭議的特點,在現有訴訟論人民幣升值對勞動就業的影響及對策是流星通過網絡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員整理而的,論人民幣升值對勞動就業的影響及對策是篇高質量的論文,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對您論文寫作,提供一定的幫助。論人民幣升值對勞動就業的影響及對策為免費畢業論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業用途。

制度的基礎上制定一些特殊的規則,如完善司法援助制度、靈活運用先行判決和先予執行等來解決上述問題。待條件成熟,可設立專門的勞動法庭或勞動法院,適用專門的程序來處理各種勞動爭議案件。

第5篇

論準確貿易術語在商務英語中的重要性是流星通過網絡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員整理而的,論準確貿易術語在商務英語中的重要性是篇高質量的論文,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對您論文寫作,提供一定的幫助。論準確貿易術語在商務英語中的重要性為免費畢業論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業用途。

[摘要]本文從國際貿易術語著手,以商務實踐中的案例為切入點,對國際貿易中出現的貿易術語進行深入貼切的分析,闡明正確使用貿易術語對商務英語學習的重要意義。旨在使學生認識到準確術語的重要性,提高商務英語的運用能力。

[關鍵詞]術語商務英語準確重要性

一、引言

隨著我國加入WTO及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際間交往日益頻繁,商務活動日新月異,商務英語專業人才成為人才市場眾多商家的搶手貨。商務英語成為商務活動中的日益重要的工具。商務英語教學的任務是不僅使學生了解一定的專業術語及國際慣例,更重要的是怎樣準確應用這些術語。因此,在商務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準確應用英語進行交流,達到商務溝通的目的具有重要意義。僅僅掌握大量的專業詞匯是遠遠不夠的,專業術語往往是商務英語學習的障礙,但卻在商務交往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貿易術語

術語是應用語言的一個分支,它是某種學科的專門用語。貿易術語又稱貿易條件,價格術語,是在長期國際貿易實踐中產生的,用來表明商品價格構成,明確雙方有關費用,風險、責任的劃分,并確定賣方交貨和買方接貨的權利和義務的專門術語。

說到貿易術語,不能不提到信用證。信用證(LetterofCredit)指由銀行(開證行)依據客戶(開證申請人)的要求和指示或自己主動在符合信用證條款的前提下,憑規定的單據向第三者(受益人)或其指定方進行付款或承兌和支款,或承兌和支付匯票;或授權另一家銀行議付。作為一種支付方式,信用證之所以能夠被世界各國所接受成為國際最廣泛的支付工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的銀行信用,不僅能使買方及時收到貨物也使賣方按時收回貨款。但要保證雙方都達到目的,必須正確理解信用證內容。否則會給雙方帶來嚴重的損失。小小一張信用證,專業術語占據大部分的篇幅。準確理解這些術語的具體含義,是旅行合同達到商務目的的關鍵。

三、正確使用貿易術語對商務英語學習的重要意義

在當今商務活動中,有關交易雙方責任權力義務的劃分是一個十分重要和敏感的問題。準確運用貿易術語對交易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貿易術語有一個統一的解釋與規定,被世界各國所認可。對于交易雙方來說選擇適當的貿易術語能夠很好地履行合同,降低成本并有效解決爭端,由此,在商務英語學習中,準確理解和使用專業術語具有以下方面的作用:提高信息清晰度減少含糊不清的信息;簡化內容的創建及本土化過程;增強語言產品質量;行業間的溝通更為簡練與準確;降低翻譯成本;良好的溝通可提高客戶滿意度及忠誠度。

四、案例分析

在商務英語學習過程中,專業術語成為學生學習的一大障礙,很多學生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并具備一定的商務英語詞匯,但論到專業術語卻是一知半解甚至一無所知。大多數學生僅僅能記住術語的名稱,對于術語含義卻是混淆不清。在使用中出現詞義混亂、自相矛盾、術語過度分散及術語的時效性不清等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無疑增加了學生正確應用各種貿易術語的難度,影響商務溝通的效果。在國際商務中,必須正確理解貿易術語,否則勢必帶來不必要的損失。請看下

論準確貿易術語在商務英語中的重要性是流星通過網絡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員整理而的,論準確貿易術語在商務英語中的重要性是篇高質量的論文,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對您論文寫作,提供一定的幫助。論準確貿易術語在商務英語中的重要性為免費畢業論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業用途。

面的案例。

A廠于2000年年四月取得進口經營權,同年六月與印尼B商以CIF價簽定一筆出口空調合同,支付方式為即期L/C。簽約時B商提出CIF價為到貨合同就由買方在到貨后檢驗,在其認為合格后付款。聽了這番話后,A廠認為有道理,沒有提出異議。并且他們認為其產品質量一直比較穩定。所以雙方在合同上簽署了買方收貨并檢驗合格后付款的條款。A廠收到L/C后按時按質按量發運貨物并向中行交單議付,一周后不見開證行付款,開證行復電說:L/C規定由買方驗貨后付款,因買方未來檢驗,所以不能付款。

A廠立即與B商聯系,對方答復稱經權威機構檢驗發現部分貨物不合格要求退貨。雙方經多次洽商,又拖了一個多月,以A廠對所為不合格的部分商品做五折處理告終。A廠最終遭受了遲收貨款三個月利息及部分貨物打折的損失共記12萬美元。

綜觀該案可知損失完全由于A廠對于CIF術語性質沒有準確的理解所致。(CIF術語買賣雙方責任權利不再贅述)由于缺乏對專業術語的準確理解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的案例不勝枚舉。在很多情況下,交易雙方都沒有違約,但對術語的理解有誤而造成嚴重后果。我們除了對因術語應用不當而遭受的損失表示惋惜外,對術語準確性在商務英語中的重要性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根據《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全球通用的貿易術語劃分為4組共13項。但在實際外貿工作中接觸和使用最多的僅是其中的3項:FOB條款,CFR條款和CIF條款。這里面,CFR和CIF的主要區別只是在報價中是否含有為買方購買的海運保險。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最容易混淆的是FOB條款和CFR條款,雖然FOB術語和CFR都是裝運港交貨,但FOB術語后面應標明裝運港,而CFR術語后面則應標明目的港。由于學生未注意區分,往往在出口報價的實際操作訓練中,會出現FOBLAGOS(拉各斯:尼日利亞港口)這樣的錯誤,而正確的應是CFRLAGOS。

第6篇

傳統審計風險模型是由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1983年提出的。該模型(審計風險=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可以解決交易類別、賬戶余額、披露和其他具體認定層次的錯報,發現經濟交易和事項本身的性質和復雜程度發生的錯報,發現企業管理當局由于本身的認知和技術水平造成的錯報,以及企業管理當局局部和個別人員舞弊和造假造成的錯報。從而將審計風險(此時體現為檢查風險)控制在比較滿意的水平。但如果存在企業高層通同舞弊、虛構交易,也就是戰略和宏觀層面的風險,運用該模型便會捉襟見肘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以被審計單位的戰略經營風險分析為導向進行審計。因此又被稱為經營風險審計,或被稱為風險基礎戰略系統審計。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按照戰略管理論和系統論,將由于企業的整體經營風險所帶來的重大錯報風險作為審計風險的一個重要構成要素進行評估,是評估審計風險觀念、范圍的擴大與延伸,是傳統風險導向審計的繼承和發展。在該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審計和鑒證準則委員會(IAASB)了一系列新的審計風險準則,對審計風險模型重新描述為: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IAASB,2003)。由此,我們可以將目前審計執業界普遍使用的審計風險模型稱之為傳統審計風險模型,而將新模型稱之為現代審計風險模型。

現代審計風險模型的發展

現代審計風險模型在傳統審計風險模型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形式上有所簡化,但審計風險的內涵和外延卻擴大了。其中重大錯報風險(riskofmaterialmisstatement)包括兩個層次:會計報表整體層次(overallfinancialstatementlevel)和認定層次(assertionlevel)。

(一)認定層次風險

認定層次風險指交易類別、賬戶余額、披露和其他相關具體認定層次的風險,包括傳統的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認定層次的錯報主要指經濟交易的事項本身的性質和復雜程度發生的錯報,企業管理當局由于本身的認識和技術水平造成的錯報,以及企業管理當局局部和個別人員舞弊和造假造成的錯報。

(二)會計報表整體層次風險

會計報表整體層次風險主要指戰略經營風險(簡稱戰略風險)。把戰略風險融入現代審計模型,可建立一個更全面的審計風險分析框架。

1.從戰略風險的定義來看:戰略風險是審計風險的一個高層次構成要素,是會計報表整體不能反映企業經營實際情況的風險。這種風險源自于企業客觀的經營風險或企業高層通同舞弊、虛構交易。傳統審計風險模型解決的是企業的交易和事項在本身真實的基礎上,怎樣發現會計報表存在的錯報,將審計重點放在各類交易和賬戶余額層次,而不從宏觀層面考慮會計報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錯報風險,這很可能只發現企業小的錯誤,卻忽略大的問題;現代審計風險模型解決的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管理層通同舞弊、虛構交易或事項而導致會計報表存在錯報怎樣進行審計的問題。

2.從審計戰略來看:現代審計風險模型是在系統論和戰略管理理論基礎上的重大創新。從戰略角度入手,通過經營環境—經營產品—經營模式—剩余風險分析的基本思路,可將會計報表錯報風險從戰略上與企業的經營環境、經營模式緊密聯系起來,從而在源頭上和宏觀上分析和發現會計報表錯報,把握審計風險。而將環境變量引入模型的同時,也將審計引入并創立了戰略審計觀。本免費畢業論文來自酷-

3.從審計的方法程序來看:現代審計風險模型注重運用分析性程序,既包括財務數據分析,也包括非財務數據的分析;且分析工具多樣化,如戰略分析、績效分析等。例如畢馬威國際(KPMG)為應用現代審計風險模型的理念與方法,研究制定了經營計量程序(BusinessMeasurementProcess,BMP),專門分析企業在復雜的市場環境和產業環境下的經營情況,以確定關鍵經營風險如何影響財務結果。BMP提供了一個審查影響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流的分析框架。

第7篇

隨著我國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發展,住房市場供需失衡問題受到經濟學界的廣泛關注。筆者認為,解決這一問題,除了把房價降到一個合理水平外(包括經濟適用房的建設、以及降低有關的政府稅費等),還應大力發展房地產金融,建立和完善我國的住房抵押貸款市場,尤其是住房抵押貸款二級市場。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正是建立與形成住房抵押貸款二級市場、發展我國房地產金融體系的重要環節。

一、目前住房抵押貸款市場的局限性分析

一個完整的住房抵押貸款市場包括住房抵押貸款一級市場和住房抵押貸款二級市場。抵押貸款一級市場即按揭貸款市場,是指購房者(按揭人)以房產作抵押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銀行對其進行嚴格審查后發放貸款的市場;住房抵押貸款二級市場即住房抵押債權轉讓市場,是指金融機構將住房貸款轉售給其他投資者,或者以抵押貸款為擔保,發行抵押貸款證券的市場。

抵押貸款一級市場涉及到銀行的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動性。一是銀行貸給按揭人的資金是銀行對儲蓄者的負債。儲蓄期限一般較短,而按揭貸款的還款期限較長,銀行長期資產與短期負債不匹配,就不能化解未來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二是資產的流動性和期限呈反方向變動,期限越長,流動性越低,住房抵押貸款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其流動性較差,因此目前各銀行都嚴格限制貸款期限;三是風險大,由于按揭貸款是期限很長的債權資產,銀行面臨的利率風險就很大;另外,當客戶因某種原因失去償還能力或者認為違約產生的利益超過違約所產生的損失時,就會發生信用風險。由于上述原因,銀行開展住房抵押貸款業務的積極性不高。這也是目前銀行普遍“惜貸”的一個重要成因。鑒于此,為提高銀行的積極性,可參照發達國家的作法,努力推動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發展房地產抵押貸款二級市場。

住房抵押貸款二級市場可以分為證券化市場和非證券化市場兩部分。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即抵押債權證券化,是房地產證券化的一種,它是指住房抵押貸款機構將其所持有的抵押債權匯集重組為抵押組群,經過政府機構或私人機構的擔保和信用加強,以證券的形式出售給投資者的融資過程,由此而形成的資金流通市場,稱抵押貸款二級市場。非證券化市場是指由投資者直接買斷住房抵押貸款,從而實現相關債權主體的直接轉換。

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效應分析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實際上等于把不能分割的房地產變成可分割的財產,把不可移動的房地產轉化為可流通轉讓的有價證券。這一方面為一般投資者提供了共享房地產開發和經營收益的機會,另一方面通過把社會短期貨幣資金轉化為長期穩定的資本金,也有利于社會的投資渠道、以及住房抵押貸款的運作和退出。作為一種融資工具,其作用具體表現為下述幾方面:

1、抵押貸款證券化可以有效地分散和轉移風險

以住房抵押貸款為擔保發行抵押證券后,原來集中在銀行的抵押貸款資產,變為資本市場上很多投資人持有的抵押債券,這樣就使房屋抵押貸款的風險相應分散。而且,由于抵押證券是以一組抵押貸款的投資組合為抵押,個別違約風險被分散,投資的有效收益能夠得到更大的保障。

2、提高了資產的流動性,解決了銀行抵押貸款“短期負債支持長期資產”的流動性難題

由于房屋抵押貸款的期限最長可達30年,對發放抵押貸款的銀行來說,信貸資產回收周期很長,而通常銀行吸收存款負債最長僅5年(實際上居民存款以活期或1年期為主),二者資產負債的期限不匹配,增加了銀行經營的風險和管理的難度。通過證券化,銀行及時把長期抵押貸款資產在資本市場拋售兌現、或自己持有變現能力很強的抵押證券,就可解決銀行面臨的流動性約束。另外房地產抵押債權證券化,通過抵押二級市場打破抵押資金的地域限制,使得抵押資金得以在全國范圍內流動,平衡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而引起的抵押貸款利率的高低不平,使之平均化和市場化。

3、抵押貸款證券化對刺激抵押貸款一級市場的積極作用

對抵押貸款借款人來講,由于抵押貸款證券化,拓寬了抵押貸款發放的資金來源,增強了抵押貸款的流動性,分散了抵押貸款的風險,使金融機構可以延長抵押貸款的時間,擴大抵押貸款的范圍,發放更多住房抵押貸款,從而滿足市場購房者融通資金的需要。這樣對購房人來說,不會因為借款資金短缺的瓶頸抑制而推遲購房意愿;而房地產開發商也將有更多機會出售他們已建成和即將建成的樓盤,由此形成的良性循環將有利于激活抵押貸款一級市場、緩解房地產的供需失衡矛盾、以及有效的刺激社會總需求的增長等。

三、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建議

近些年來,我國在房地產證券化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一些可喜成就,為推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創造了有利條件。其中包括:1、我國資本市場的初步形成和證券交易所的創立為推行住房貸款證券化創造了必要條件。2、我國已建立了一些房地產金融機構,如一些專業銀行的房地產信貸部和住房儲蓄銀行等,為抵押貸款證券化提供了機構上的保證3、大批房地產與證券評估機構的建立,為抵押貸款證券化提供了必要的中介保障等。但是另一方面應該看到,我國抵押貸款二級市場尚處于萌芽階段、屬于新生事物,要實現這一金融工具的創新,就要吸收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通過有關管理部門的推動和扶持,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培育抵押貸款證券化市場

要發行抵押貸款證券必須建立完善的、流動性較強的抵押貸款二級市場。包括:1、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只有保證正常的交易秩序,住房抵押貸款證券才能有效流動,其效應才能真正得以發揮。目前,我國證券化方面的法制建設還很滯后,推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有關管理部門面臨著建立和完善有關金融市場和房地產市場法律、法規的任務。2、深化金融改革。在國有銀行商業化的同時,應大力發展人壽保險公司、養老基金、投資銀行、抵押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建立多元化的投資融資機構,推進金融機構經營機制的轉換,擴大住房信貸資金來源。3、開發新的貸款種類。目前我國房地產抵押貸款的形式主要是職工住房抵押貸款,形式單一,且限制條件嚴格,這嚴重制約了住房抵押貸款市場的發展。針對這一情況,我們應學習國外經驗,吸收一些適合國情的貸款形式,如分級償還抵押貸款、可調整價格抵押貸款等,從而推動住房抵押貸款二級市場的發展。

2、建立完善的抵押市場擔保體系

開展住房抵押證券化必須解決好兩個問題:1、在龐大的住房抵押貸款市場中,建立起健康有序的信用關系和信用體系,提高貸款者和抵押品的信用等級和信用條件,增強抵押貸款的清償能力,減少銀行機構的信貸風險。2、在流動的抵押貸款二級市場中,增強抵押證券的安全性和清償能力,提高證券發起機構和證券抵押品的抵押信用和抵押證券的交易信用,加強對抵押貸款證券化后的流動性風險的防范。由此可見整個房地產抵押貸款市場的運轉必須有完善的抵押擔保體系的支持。因此,設立專門的證券化擔保機構,為抵押證券提供信用支持和擔保,對整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體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借鑒美國的經驗,在推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初始階段,應由政府出面提供擔保,這樣可以提高住房抵押貸款和抵押證券的信譽,為實行住房抵押貸證券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3、加快抵押貸款證券化運行所需的中介機構的建立

包括:1、建立住房抵押貸款公司。它的職能主要是買進金融機構的抵押貸款所有權和房產抵押權,組成抵押貸款組,經標準化處理、信用評級及抵押貸款擔保公司擔保增級后,發行抵押貸款證券,從最終投資者處取得銷售抵押貸款證券的資金。2、培育抵押債券的認購承銷者。其職能是代替債券發行者銷售債券。認購承銷者可分包銷和代銷兩種。包銷商要承擔發行風險,即在債券未售完時包銷商要購買剩余債券

四、住房抵押貸款的證券化途徑

第8篇

關鍵詞:安溪茶業;產業化經營;成效;啟示;

福建省安溪縣產茶歷史悠久,是名茶鐵觀音、黃金桂的發源地,被譽為“中國烏龍茶之鄉”。改革開放以來,安溪縣各級政府立足得見獨厚的資源優勢,圍繞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的目標,制定了茶業產業化發展戰略,走出了一條極富特色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道路。為此,福建師范大學經濟法律學院99級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暑期社會實踐隊在李建建和何榮天兩位老師的帶領下于2000年7月3日至7月10日前往安溪縣進行了實地調查。在調查過程中同學們聽取了安溪縣茶果局局長蔡健明,祥華、長坑、大坪、西坪等鄉鎮政府有關部門領導的報告和情況介紹,走訪了12位當地茶農、茶商,5家當地較有規模的茶葉生產企業,召開數次小型座談會,較為深入地了解了安溪茶業產業化經營的做法與成效,掌握了安溪茶業發展狀況的第一手材料。本文是對這次調查情況和我們的思考做的初步總結。

一、安溪茶業產業化經營的做法和經驗

安溪縣地處閩中戴云山脈東南延伸部分,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多數為粉砂性的紅壤、黃壤,土層深厚酸性強,屬于亞熱性氣候帶,太陽輻射強,熱量充足。山高霧多,泉甘土赤,得天獨厚的茶葉生產條件加之悠久的種茶歷史,精湛的制茶工藝,優良的茶葉品種,孕育了茶業王國的“天之驕子“,使安溪成為“中國烏龍茶之鄉”。

改革開放以后,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指導下,安溪縣委縣政府貫徹中央、省、市農村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大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力度,加強對茶葉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的宏觀調控,努力實現茶業產業化經營,主要做法與經驗有4個方面:

1.以市場為導向采用多種生產經營組織形式

農業產業化必須依托一定的載體——生產經營組織形式。適宜的組織形式是農業產業化順利發展的基本保證。安溪縣逐步打破傳統的生產經營方式,形成了多元化的組織形式:

①科技型企業十基地十農戶型:大坪綠色食品工程有限公司是福建省首家集研究、生產、加工、銷售高山綠色食品富硒烏龍茶為一體的股份合作有限公司。公司與所在地安溪大坪鄉政府協作,與當地茶農合作,在千米海拔高山上建立了萬畝綠色食品茶園基地,既是公司原料基地又是國家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的一個原料生產基地。

②同業工會十農戶型:同業工會在政府部門的協助下,聯合農戶建設10萬畝成片的鐵觀音基地和6萬畝烏龍茶“綠色食品”基地,并指導茶農統一管理茶園,舉辦各種形式的茶葉促銷宣傳活動。

③收購站十農戶型。安溪縣和各鄉鎮都設有茶葉收購站或農貿市場,每逢“墟日“或茶季,茶農都會將毛茶運往收購站,直接與茶商進行買賣交易。隨著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1990年西坪鎮已建成全省最大的烏龍茶交易市場——茶葉中心市場,長坑鄉正在積極建設長坑茶葉市場,中國烏龍茶都——安溪全國茶葉批發市場也已竣工。收購站十農戶型正在向專業市場十農戶型轉變。

2.圍繞茶業產業化,培育龍頭企業

農業產業化經營所依托的組織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但在其組織體內,必須建立起一個核心部門——龍頭企業,以發揮其對生產、流通的組織管理與利益協調作用。龍頭企業一頭聯系農戶、生產,一頭聯系市場,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位置。能否發揮龍頭企業的組織協調功能,能否保證龍頭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是理順產業化組織體內經濟利益關系,推動農業產業化的深度和廣度發展的關鍵所在。安溪縣現有茶葉精制加工企業400多家,國有、集體、三資、個體等經濟成分并存,其中年產值在100萬元以上的已達50~60家。國有企業安溪茶廠在全縣設立22個茶葉收購站,年收購毛茶5000多噸,加工銷售帶動農戶2萬多戶。①眾多不同規模的茶廠有效地調動了茶農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增效,茶農增收。

3.通過科技興茶,促進了茶葉產業化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日益發育成熟,產品的競爭最終取決于它的科技含量,加大產品的科技含量,用先進的科技來培壯扶持主導產業,是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關鍵。安溪縣提出“科技興茶“的戰略口號,各鄉鎮都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科技培訓班。如西坪鎮邀請農科院和農學院以及縣茶果局有關專家、教授、農藝師授課45場次,舉辦實用技術培訓班88期,參加聽課人數達到12350人次。安溪茶廠針對原有設備老化,不能適應新的生產要求的情況,投入大量資金,分期分批進行技術改造,引進高科技含量的設備、技術。如引進國內最先進的揀梗設備——電腦茶葉揀梗機來揀剔茶梗;斥資30多萬元建立茶葉農殘檢驗室和理化審評室;與廈門大學聯手開發“烏龍茶水分自控系統”等。縣政府與科研單位聯合建立三大基地:與國家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中山大學)合作的國家產學研工程高技術產業化項目——高山無公害優質茶園;與省市縣各級科研機構合作的可持續發展高優茶業系統調控應用技術及良種示范基地;與南京林業大學合作的富硒茶研究生產示范基地。

4.宏揚茶文化,健全市場流通服務體系。

占領市場是產業經營的命脈,農產品順暢及時地進入市場成為商品并實現其價值是農業產業化的關鍵環節之一。安溪縣做足茶文章,宏揚茶文化,大力提高安溪茶的知名度并積極拓寬銷售渠道。由茶葉行業工會協調,組織全縣茶葉企業到國內外大中城市舉辦“茶王賽”,茶藝表演和茶葉產品展銷會,開辦茶藝館,建立連鎖店,并以舉辦“中國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節首屆安溪鐵觀音”等活動形式來擴大品牌影響和市場。

二、安溪茶業產業化經營的成效與不足

安溪縣茶業產業化經營已取得了顯著成績。安溪縣已連續三年被評為福建經濟“十佳”縣市。1999年,該縣國內生產總值。工農業總值、財政收入分別比1990年增長6.63倍,7.3倍和6.34倍,年均遞增率25.34%,26.51%和24.73%。②全縣農業基礎得到加強,農村經濟全面發展,2000年農業總產值達到16.6億元,比上年增長6.1%。③

從安溪茶業產業化經營的實踐來看,實施茶業產業化經營是鞏固與發展茶業的可靠措施,也是提高茶業比較利益,實現茶業經濟增長方式根本性轉變的有效途徑。它實現了茶業生產市場化,專業化,經營一體化,服務社會化,管理企業化,加快了全縣農業經濟發展,促進農村經濟躍上了新臺階。

1.解決了市場與農戶的銜接問題

農業產業化通過農工貿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可把分散的小農戶有效有機地組織到主導產業、基地建設的整體系統之中。安溪茶業產業化經營以市場為導向采取多種生產經營組織形式,使企業與農戶,生產與市場緊密聯系在一起,不僅提高了農戶生產的專業化程度,而且使農民產前計劃有指導,產中服務有保障,產后銷售有渠道。通過一體化經營,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農產品的比較利益,既滿足了市場需求又增強了抵災抗險的能力。

2.立足地方優勢,促進縣域經濟結構調整,形成地方特色產業

安溪茶業產業化經營促進了全縣農業經濟結構的合理化、高級化,具體表現為:①立足本地優勢,形成了以茶業為主導產業的農業經濟結構。安溪茶業發展規模居于全省首位并在全國產茶縣中居于前列,被省政府定為全省三個外貿茶葉出口基地縣之一。現已有茶園25萬畝,年產量1.35萬噸,產值3億元,加工、銷售附加值6億元,從事與茶相關行業人員60萬左右,占全縣人口的60%,④②主導產業帶動型的產業化模式使農村經濟格局逐步形成區域性產業群體。安溪從特色產業茶業入手帶動了印刷業、交通運輸業、加工業、機械工業、服務業等行業的發展,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的產業群、產業鏈。③拓寬了農業的原有結構。安溪茶業產業化經營實踐證明:農業產業化經營使得農業超出了初級生產范圍,拓展了其與非農產業的縱向和橫向聯系。橫向上,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不同生產者和經營者之間建立新型伙伴和聯盟關系,將商業與農業結合起來,形成產加銷一體化經營。縱向上,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將農業與工業結合起來,可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提高農業效益。

3.建立了農產品銷售網絡,拓展了農產品市場

農業產業化的產加銷一體化經營,促進了農產品銷售的專業化,起到了農戶與市場的銜接作用,對于農產品市場的開拓有顯著功效。安溪茶業產業化經營使得其茶業銷售網絡在90年代初步形成并日益擴大。安溪茶葉主要內銷往本省的漳州、廈門、泉州地區,廣東的潮汕地區,以及臺灣、香港地區。外銷集中在東南亞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和東亞的日本,每年為國家創匯2000多萬美元。目前,正在進一步開拓美國、歐洲、南美、澳大利亞和非洲市場。

農業產業化是在農業專業化高度發展,農業實現高度分工協作的基礎上產生的。而當前我國農業專業化總體水平不高,市場體制和市場機制還不完善,各種經濟成份和社會組織形式的利益關系還不協調,真正嚴格意義上的農業產業經經營形式還較為少見。安溪茶業是1985年茶葉經營體制改革后才真正迅速發展起來的,產業化的提出更是才短短幾年時間,所以幾年來雖取得很好的成績,但也存在著諸如龍頭企業實力不夠強,名牌戰略實施不力等不少困難與問題。仍需當地政府、農戶、企業團結協作不斷努力。

三、安溪茶業產業化實踐的啟示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和不斷完善,各項政策、制度及環境的巨大變革,加上信息科學技術的普及,農業產業化的進程無疑會加快。安溪縣以其特色產業——茶業為主導產業進行農業產業化經營,經過幾年的努力,已形成自己的特色經濟。此次的安溪之行,引起了同學們對于如何實現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思考,也從中得到了一些啟示:

1.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選擇合適的組織形式

在當前我國農村基礎上,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需要通過合適的產業化經營組織形式吸引分散的農戶參與到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將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和農產品流通等部門結合起來,形成農業產供銷、產加銷的一體化經營利益共同體。根據農業各產業特點,不同地區的農業發展水平,因地制宜,因產業制宜,選擇恰當的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可以采取相對松散型的聯結方式,如“公司十農戶”、“工廠十農戶”型,這種模式比較適應經濟相對落后地區。在這種形式中,公司與農戶之間僅是一種簡單的契約性商品買賣關系。可采用緊密型聯結方式,這種方式往往帶有專業合作性質,通過利潤紐帶或產權紐帶(如股份制)等形式把企業和農戶,把產供銷、農工貿聯結成一個利益共同體。企業是生產經營的決策者、實施者,負責生產經營計劃的制定和組織實施,并向農戶提供農用生產資料和負責產品的加工銷售,農戶則按企業的要求生產,成為產業化中的“原料車間”,參與企業的最后利潤分配。在發達地區,及有較大規模的龍頭企業的地方往往采用這種形式。這樣做可有效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也可采用半松散半緊密型的聯結方式,由企業與農戶共同建立生產基地,企業負責提供種苗、技術、銷售等服務,農民負責基地的生產管理,雙方一般簽有協議成合同,企業按保護價收購,使農戶利潤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這種形式比較適合我國目前的農業發展水平,畜牧業、水產養殖業、部分經濟作物種植業都可采用此形式。

2.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十分重視對龍頭企業的培育和扶持

在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龍頭企業是關鍵環節。那些大(規模大、帶動面大)、高(技術水平高、附加值高)、多(多種所有制、多種形式),基礎雄厚、輻射面廣、勞動生產率高的農產品加工、銷售和科技開發等企業,往往能帶動一種或幾種農產品的綜合開發。龍頭企業的強弱和牽動能力大小,直接影響產業化經營的規模與成效。要大力扶持龍頭企業,必須加快金融體制改革,特別是農村金融體制的改革,形成合作金融、商業金融和政策金融,互相配合、分工合作的新型農村金融體制,增強農村金融機構為農業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服務的功能。要切實采取措施鼓勵農村金融機構為龍頭企業提供貸款,建立農業產業化貸款擔保基金,為龍頭企業的貸款提供擔保;可以利用證券市場融資功能,將現有的一批已形成一定規模,效益良好、具有發展前景的農業企業推向股票市場,利用股票上市所募集的巨額資金,進行多種樣式的農業產業化開發。政府應當在稅收、土地使用、市場準入、財政貼息貸款等方面實行優惠政策,扶持龍頭企業發展。

3.農業產業化經營應當重視品牌戰略,積極擴大出口

隨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日益臨近,中國農產品將面臨國際市場上的激烈競爭,同時也面臨著一次難得的機遇。要把握好機遇,迎接挑戰,必須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十分重視品牌戰略的實施。當今世界商品消費已進入品牌消費階段,品牌是致勝之本。培育品牌,實施名牌戰略是農業產業化的迫切任務。實施名牌戰略必須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有特色、杜絕以次充好,樹立良好的質量形象,它既是保證產品質量,建立企業信譽的一種措施,又是拓展市場,推動企業發展的一種手段,也是帶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一種辦法。農業產業化經營企業,只有樹立具有特色的名牌,加強宣傳,擴大經營規模,才能成為左右國內市場和占領國際市場的巨頭。

4.農業產業化經營應當重視科技進步

科學技術進步,對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起著重要作用。首先,只有依靠科技進步,才能提高農產品品質,為農產品加工業提供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其次,只有依靠科技進步,才能提高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產品開發能力,推動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品結構的不斷升級換代,為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持續的發展動力;再次,只有依靠科技進步,才能不斷提高農產品加工業的生產能力和加工水平,提高勞動生產力、擴大加工規模,帶動農業生產上規模、上檔次;最后,只有依靠科技進步,才能不斷改良農業產品品種,調整農產品結構,不斷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提高農業比較利益,提高農民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積極性。實現農業的科學技術進步以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①加強農產品加工技術的開發工作,鼓勵上規模的龍頭企業與科研院所協作走產學研相結合的路子。②加強現代農業良種開發推廣工作,與農科院所、農業院校建立協作關系,引進名優特水果、蔬菜和糧食品種,建設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畜牧養殖、水產養殖、花卉栽培等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推動農業技術進步。③健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要通過農業技術人員的“有償承包”等形式,調動農業技術人員的積極性,使農業技術推廣落到實處。④加強農業適用技術開發推廣工作,適應市場細分化的需要,加強農產品新品種和加工業的適用技術開發推廣,著重發展市場潛力大、加工增值多的產品、運用技術,并向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專用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5.農業產業化經營要重視發揮政府作用

政府在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作用,同時,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也是政府職能轉化的過程。政府應當圍繞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要求,制定完善相關的扶持政策、搞好基礎設施,做好產業發展規劃,維持公平競爭市場秩序,以保證農業產業化持續發展。其次,政府要站在大市場、大流通的高度,調動各方面的力量,組建起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的市場信息網絡,及時捕捉復雜多變的市場信息,為分散的農民提供優質的信息服務,為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服務保障。再次,地方政府要做好農業產業化的招商引資、產品展銷、技術引進等服務工作,按照“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方式,為農業產業化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還要正確處理政府行為與農戶(企業)自主經營的關系。農業產業化要真正面向市場,真正做到以市場為導向,根據市場要求安排生產,保持生產與市場的動態一致性,就必須避免政府代替農民(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決策,避免政府干預過多,包攬過多。此外,規范政府行為,切實制止亂設卡、亂收費、亂罰款等“三亂”行為,真正減輕農民(企業)負擔,也是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必要條件。

注釋:

①④安溪縣茶果局:《中國烏龍茶(名茶)之鄉——福建省安溪縣安溪烏龍茶簡介》。

②《2000年福建年鑒》第340頁。

③《2000年福建年鑒》第177頁。

主要參考文獻:

1.陳征、李建平、郭鐵民:《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綱領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杜梅萍:“九五”留給“十五”的最大課題——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錫文,《前線》2000.4。

3.譚靜:農業產業化研究進展綜述,《中國農業經濟》1996.10。

4.董雅珍:農業產業化經營與我國農業現代化,《江淮論壇》1996.6。

5.張開華:試論農業產業化的一般規律及政策導向,《中南財經大學學報》1997.6。

6.王書芳:農業產業化:又一次經營制度的創新,《探索與爭鳴》1997.11。

7.陳昭峰: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制約因素研究,《調研世界》1998.2。

8.李剛、趙華安、李新香、閻方臺:加快培育高素質經營型農民的若干問題,《農業經濟問題》2000.7。

9.沈筱敏:我國傳統農業的分化與現代農業的成長,《農業經濟問題》2000.4。

10.劉建華:立足閩東情發展農業產業化,《福建經濟》2000.8。

第9篇

一、2001年產業/行業經濟總結

(一)、各行業生產增長情況

2001年電子及通訊產品制造業繼續保持穩定快速增長態勢,增長速度仍穩居各行業首位。但受國際信息產業明顯回落的不利影響,進入下半年以后,增長速度有所降低。1-9月份全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146億元(現行價,下同),比去年同期增長28.2%,完成銷售產值6033億元同比增長28.6%。從細分行業看,投資類電子產品產銷保持了47%以上的增長速度,是全行業保持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總的來看,2001年移動通信設備、電子計算機、程控交換機、光通信設備等高新技術領域的電子和通訊產品制造業位居各行業增長之首,增幅在30%以上。

煤炭行業生產增長速度進入三季度以后有所回落,但煤炭生產結構明顯改善。1-9月,全國原煤產量74581萬噸,同比增長5%。與此同時,煤炭出口同比增加2221萬噸,占生產增加總量的41.6%。另外,煤礦和社會存煤同比均下降,截至9月末,全國煤炭庫存1.3億噸,同比下降13.4%。特別是國有重點煤礦庫存2222萬噸,同比下降28.6%,由此可見,新增產量沒有形成新的積壓。總體來看,2001年煤炭供求基本平衡,全年煤炭產量將達到10-10.5億噸。當期增產屬有效供給,生產結構趨于合理,國內煤炭市場保持了較高的需求。從國際市場看,世界能源結構調整,拉動了煤炭需求增長的大格局沒有變,我國煤炭出口在1999、2000年連續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礎上,2001年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預計全年出口量將達到8500萬噸左右,成為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國。全年累計平均商品煤價格可望達到148-150元,同比提高8-10元/噸。

鋼鐵工業在2001年保持較高速度增長。三季度,冶金重點大中型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73億元,同比增幅為12.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個百分點。全國鋼產量達3666.5萬噸,同比增幅為14.8%,尤其是成品鋼材產量增幅繼續保持在18%以上的較高水平,并呈現出明顯的逐季加快態勢。重點鋼鐵產品中,大型材、中型材、小型材、優質型材等產品產量增長速度均超過20%以上。但與二季度相比,多數產品環比增速明顯放緩,部分鋼材品種產量還有一定減少。從產品結構看,鐵鋼比、材鋼比分別為1.01和1.08,比前幾個季度有一定回穩,并開始向正常回歸。另外值得肯定的是,鋼鐵工業產值增幅正在超越產量增幅,說明產品結構逐步向高附加值產品轉變。2001年,從市場和企業效益看,由于受國內外市場形勢影響,鋼鐵產品進口大幅度增加而出口大幅度減少。國內市場鋼材價格明顯下降,鋼鐵工業企業銷售收入增速放緩,季度環比收入也出現下降,與同期生產增幅相比產生較大落差,增產未增收。

石油化工行業受國際市場油價波動的不利影響,開始出現產出增長但收入和效益回落的不利增長局面。據統計,三季度,石化全行業完成累計工業總產值(現價)10284億元,同比增長12.9%;工業增加值完成3280億元,同比增長12%;增幅均比上半年提高6個多百分點。但實現銷售收入9417億元,同比下降8.91%;實現利潤644億元,同比下降10%。導致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一路走低,國內成品油價格與之接軌的新加坡市場的汽油價格長時間與原油價格倒掛,導致國內汽、柴油定價大幅下調。二是石化產品價格持續低迷,下降幅度較大,與去年同期相比,合成纖維單體及聚合物平均下降1660元/噸,合成纖維平均下降1260元/噸,合成樹脂平均下降500元/噸。三是要消化年初較高價格的原油、成品油庫存。

汽車工業進入三季度以后,基本扭轉了自3月份以來的產銷逐月下滑狀態,汽車生產總體形勢比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提高,企業經營狀況明顯好轉。據統計,1-9月份全國汽車生產總量達175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14%。銷售總量完成177.4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17.7%。其中,客車產、銷量分別為達到63萬輛和62萬輛,同比增長22.5%和22.6%;轎車產、銷量分別為52.2萬輛和54.6萬輛,同比增長15.8%和26.7%。從細分車型看,轎車、微型客車與重型載貨車依然是拉動汽車產銷增長的主要因素。據測算,1-9月份對汽車產銷量增長貢獻最大的是微型客車、轎車和重型載貨車。從產量看,微型客車為34.3%,轎車貢獻度為32.7%,重型載貨車為20.8%。從銷量看,轎車貢獻度為43.1%,微型客車為27.9%,重型載貨車為16.2%。產出快速增長帶動汽車企業經濟效益明顯回升。從總體上看,全年機械工業在保持銷售增長勢頭的前提下,生產增長速度在15%左右。

電力工業繼續保持平穩快速增長態勢。據統計,1-9月,全社會用電量10585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8.1%,增長速度與上半年基本持平。其中,工業用電同比增長7.9%,呈穩步增長態勢;交通通訊、商業飲食服務和公用事業用電增勢強勁,是帶動電力需求穩步增長的主要原因。1-9月份,全國發電量10568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8.4%,增速比上年有所提高。從主要發電企業情況看,增幅居前幾名的有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華中公司、青海電力公司、浙江電力公司、新疆電力公司和山東電力公司,增幅都在20%以上。2001年我國的電力市場呈現以下特點:一是電力需求在經濟結構調整和消費拉動作用下保持有力增長,幾個結構調整較大的行業,其用電增長表現出與以往較為不同的特征。如:紡織行業用電大幅度增長、石油加工業再現了負增長。二是國際市場高耗電產品價格延續2000年走低的趨勢,國內高耗電行業慣性發展,帶動用電快速增長。三是西部地區電力需求快速增長,主要因為投資拉動和高耗電行業拉動。四是各地區和各行業用電增長不平衡的情況依然存在。五是電力供應局部緊張狀況依然存在,但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基本平衡。

住宅和房地產業一枝獨秀。具體指標見表一。分地區看,中西部房地產投資增長速度均比上半年提高5個百分點,可以說,中西部地區的商品住宅開發速度的加快是房地產業增速提高的主要原因。

表一、2001年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銷售情況

實際完成比同期增長(%)比重

一、投資完成額(億元)4305.7431.2100

其中:住宅2997.9231.969.6

二、土地開發面積

本年購置土地面積12803.1665.0

完成開發土地面積6560.8736.8

三、商品房建筑銷售面積(萬平方米)

施工面積63184.0322.5

其中:新開工面積25893.0634.9

竣工面積10555.5818.7

銷售面積10168.9423.3

四、商品房銷售額(億元)2259.3933.6

2001年1-9月,醫藥工業總產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完成198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7.7%;完成產品銷售收入1481億元,比上年同期有16.2%的增幅。醫藥企業前三季度共實現利潤114.7億元,同比增長22.7%。預計2001年,國內醫藥制造業產品銷售收入增長幅度約在15%左右,利潤總額的增長幅度約為17%;醫藥行業上市公司加權平均的銷售收入的增長幅度約為9%,利潤增長幅度約為5%,與2000年的20%和15%有明顯回落。

交通運輸行業在2001年仍維持了平穩增長的態勢。分子行業統計,公路客貨運輸業同比增長在5%左右,水上運輸業繼續維持客運下降,貨運上升的勢頭,客運同比下降4.6%,貨運同比上升3.8%。港口貨運業尤其是集裝箱業的增長較為明顯: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4億噸,同比增長8.6%,其中沿海港口同比增長10%,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4%,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60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6.3%。2001年,全國交通基礎建設累計完成投資2600億元以上,新增公路3.2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17公里。到2001年底,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143.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萬公里。沿海港口新擴建中級以上泊位37個,新增吞吐能力6187萬噸。

2001年建材行業整體經營狀況良好。2001年1~9月,建材行業實現工業增加值為73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68%。其中,建筑材料及非金屬礦采選業增長11.96%,建筑材料及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0.59%。初步測算,建材行業第三季度工業增加值為26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13%,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工業增加值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2.26%和11.08%。在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加速增長的基礎上,建材工業由快速增長階段進入穩步增長。1~9月建材工業產銷銜接平穩適度,累計產銷率95.79%,比上年同期提高0.06個百分點。進入第三季度產銷率出現了快速上升跡象,第三季度產銷率為97.08%,比第二季度提高2.33個百分點,其增長幅度比上年同期的增長幅度高1.43個百分點。2001年1~9月,我國建材行業累計出口創匯2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41%,完成出口創匯比上年同期增長6.41%,但第三季度與上半年相比增幅回落3.84個百分點。分子行業來看,水泥、建筑衛生陶瓷、水泥制品等子行業生產增長平穩,其中水泥和玻璃纖維及其制品業增長突顯。平板玻璃行業由于從2000年底以來盲目擴大產能,產品嚴重供大于求,全年大面積虧損。

批發業的增長速度從前三季度的走勢看,出現較大滑坡,而零售業呈現平穩增長的運行態勢。通過對各項影響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四季度批發零售貿易業的商品銷售的增長速度難以有較大提高,將低于上半年的增長速度,但會略高于三季度的增長速度。預計全年批發零售貿易業商品銷售總額增長幅度將在8-9%之間。第四季度,零售業的銷售和效益將繼續保持平穩的增長勢頭,但批發業效益狀況難以有較大改觀。在零售業的經營方式中,連鎖企業仍將屬于上升階段,銷售提高較快。

2001年全國環保產業總產值估計將達到1020億元,年增長率約為14%,與1993~1998年的增長水平13.8%接近。其中,環保技術服務業和低公害產品生產以及環保產品生產的產值將高于平均水平;環保產業利潤增長率在13~14%之間,環保產業整個行業的利潤可望達到130億元;在環保技術裝備領域,水污染防治和空氣污染防治產品仍將是主體,環境工程設計、施工都將有較大幅度增長;環境污染防治設施運營可望取得較大的發展。

從上市公司來看,根據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公布的資料,2001年平均凈利潤增長前5個行業分別為機電設備、輕工、商貿、文化產業和醫療衛生業,其增長幅度分別達到18.83%、10.49%、10.21%、17.33%和14.39%。文化和醫療衛生產業都是目前國內典型的成長性行業,其中醫療衛生業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2001年平均凈利潤下降前5個大類行業分別為建筑業、化工、信息產業、紡織和食品飲料,其降幅分別達到32.93%、14.35%、12.44%、9.74%和9.71%。

在業績滑坡的細分行業中,平均凈利潤下降幅度較大的行業為廣播電視設備配件、氯堿、化纖制造業和廣播電視設備(以彩電為主)和鉛鋅銅,下降幅度分別為64.06%、56.55%、38.67%、36.14%和35.15%。廣播電視設備及配件行業主要是由于行業本身的衰退和產品價格下降引起的。氯堿行業內的大部分上市公司業績都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產品的價格下降所致。化纖行業上市公司業績的下降主要是產能增長過快,再加上進口產品的沖擊導致大部分產品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整個行業的經濟效益出現了明顯的下滑,鉛鋅銅行業主要是由于行業內的訂單減少所導致。

(二)、各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和產品價格

2001年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呈加速增長態勢。前三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221億元,同比增長15.8%,比上半年加快0.7個百分點。從各行業情況看,建筑業增長最快,比去年同期增長51.1%;整個工業中除電力(-9.1%)是負增長,化工行業較低(3.9%)外,其它工業均有20%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其中有色(68.9%)、紡織(49.6%)、森林(47.1%)、冶金(40.9)及電子(40%)均有40%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第三產業中,只有金融保險業是負增長(-15.3%),而郵電通信業(32.3%)、房產公用服務咨詢業(31.9%)和科研綜合技術服務業(25.4%)都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率。

在國家統計局調查的38個行業中,有29個工業行業出廠價格呈降勢,占76%。其中,降幅較大的有化學纖維制造業、石油天然氣開采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分別下降13.1%、9.5%和9.2%;漲幅較大的有煤炭采選業和自來水生產供應業,分別上漲7.9%和7.5%。

二、2002年產業/行業走勢預測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的資料,2002年主要宏觀經濟預測指標如表二所示。

表二、2002年主要宏觀經濟指標預測值

指標單位預測數增長(%)

GDP(90不變價)億元558657.1

一產(90價)億元73062.4

二產(90價)億元327148.1

工業(90價)億元296928.2

建筑業(90價)億元30226.5

三產(90價)億元157937.0

固定資產投資億元4203212.5

消費品零售額億元411009.5

進口億美元268611.0

出口億美元27765.0

零售物價指數上年=10098.0-2.0

分行業來看:

2002年中國的通訊設備制造行業將會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在中國電信分拆以后,估計下半年部分滯后的建設需求將刺激中國通訊設備市場在2002年中后期有一階段性的高峰時期。由此,生產固定電話交換機和相關設備的硬件廠商,以及為電信公司提供計費、結算軟件的系統集成商,2002年下半年將獲得一定的市場機遇。此后,分拆后長途骨干網絡按照光纖數量或者容量,網通和中國電信三七分成。而中國電信和網通兩家的目標都是要發展成為全業務的綜合運營商,有能力為用戶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這就要保證業務能夠進行地域滲透。北方由于網通和吉通原有的網絡,在南方有一定的基礎,而南方的中國電信除長途骨干網絡以外,在北方幾乎是空白。因此雙方都會加快基礎網絡的建設,短期以內會促進傳輸網絡的建設。但受行業內在原因的制約,光通訊業務預計只能維持溫和的增長。無論是光通訊設備市場、還是光纖光纜市場由于全球的形勢在各通訊子行業中顯得較為低迷,所以各大全球主流企業加大了對國內市場的滲透力度,導致光通訊市場的競爭更為慘烈。由于CDMA和3G的建設,2002年通訊設備市場最主要的投資熱點依然是移動通訊。從整個行業看,2002年通訊設備行業會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2002年我國鋼鐵產品市場供需都還能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不過應該看到,一方面2001年以來世界范圍的經濟增長乏力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程度會日益加深,主要鋼鐵產品消費行業的增長速度會進一步放慢,并且加入WTO后,相對封閉的國內市場環境被打破,單純由國內鋼鐵工業企業享有的需求市場空間會受到更多的擠壓;另一方面國內鋼鐵工業目前明顯高于需求增長的生產增長速度和眾多鋼鐵企業在生產增長方面顯露出的過度競爭傾向都將惡化生產經營環境,供需的不平衡發展將使鋼鐵產品市場價格走低,而產品的需求會繼續2001年的分化走勢。

2002年電力行業因為國民經濟增長的可能放緩,電量增長速度將低于2001年的增長速度,預計在6%-7%。各網省區的電力供需情況,在電網建設沒有取得大的突破的情況下,預計仍將延續2001年的狀況,基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電網建設和能源結構調整,仍將是2002年電力工業的重點。電力體制改革仍將是2002年電力行業的一大不確定因素,由于電力體制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政府部門的改革,和相關電力監管機構的建立,是電力體制改革的關鍵。因此,在相關的監管部門沒有建立之前,區域電力市場的建立將是熱點。在這些區域,有規模擴張領先優勢的電力企業,將倍受市場關注。

2002年我國煤炭市場供應將有較大缺口,貨緊價升將是煤炭市場的主特征。不過,預計作為能源基礎行業,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的局面,國家可能會出臺一些調控措施,煤炭價格升幅將有限。據有關部門預計,2002年煤炭價格漲幅將控制在5-10%以內,電力企業電煤成本的上升將控制在一定范圍。財稅政策將會向水電和新能源開發傾斜,同樣將對電力行業帶來較大的影響。

2002年,汽車行業存在著較多促進需求強勁增長的因素,同時產品結構的調整也還將繼續,貨車重型化、客車大型化、乘用車多元化、私人消費等是主要發展趨向。就各車型看,國家積極的財政政策、西部大開發等重大基礎建設項目、高等級公路的增加等因素使重型載貨車將繼續高速增長,大中型客車也會有較高的增長水平,但大客的增長會有所放慢,中客大致保持;在技術、產品進行升級后,微型客車市場有所恢復,有望保持較快發展水平,但由于在安全性等方面的明顯缺陷,其市場可能被降價后的輕型客車取代一部分,新車型的增加也促使輕型客車有望獲取較快的增長(由于2001年輕客統計數據中含有部分6字頭轎車產品,2002年扣除后,該產品的增速有下調);一方面增加了6字頭轎車產品的數量,另一方面轎車可能出現爆發性增長,因此預計將繼續高速增長并且比重同時提高;中型貨車將發展較為平穩,而輕型貨車增長不甚樂觀,這兩類車型的比重呈下降趨勢。行業供給能力在目前過剩的基礎上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但供給產品結構也將順應需求發生調整,市場競爭加強、價格下降在所難免。總體上,汽車工業有望取得比2001年稍高的增長速度,而轎車的銷售增長和價格下降將在市場中有突出表現。

交通運輸業在2002有望再上一個臺階。預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將繼續加快,重點是國道主干線、西部省際通道和通縣油路工程。預期目標是新增公路4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速公路2500公里左右。"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新開工1300公里。預期投資規模將不低于2001年的水平。西部地區2001年公路投資增長迅速,貴州、青海、、陜西等地的公路建設投資增長均超過170%,中部地區則以天津(164%)、山西(189%)、內蒙(144%)等省份增長較快,2002年中西部公路建設投資依然會保持較高增長。受日圓貶值及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我國外貿出口形勢將面對更大的壓力,從而對外貿貨物生成量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但由于我國港口吞吐量內外貿貨物構成中內貿比重較大(2001年前三季度內貿9.62億噸,外貿4.81億),而預期國內經濟增長仍能保持7%左右,內貿貨物仍將維持穩定增長。因此,從整體上講我國港口吞吐量在2002年增幅較2001年預計會有較大幅度的回落,但仍能維持略高于GDP的增長的增速。在港口總體吞吐量增幅大幅回落的情況下,集裝箱吞吐量增長仍將一支獨秀,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國無論是內貿還是外貿,貨物的集裝箱化率在不斷地提高。另一個方面則在于隨著我國港口基礎建設的不斷完善,?簧俑劭詮銥康墓屎槳嗖歡系卦黽印?BR>2002年石化行業會有所分化。由于石油價格很難有起色,石油行業的業績會下滑,而化工行業會因為成本的下降,利潤增加。而銷售性企業由于外資的進入,競爭會加劇。估計全行業的增長幅度較2001年有小幅回落。

2002年房地產仍有發展空間,但會進入調整階段,價格難有起色。由于2001年地產投資及施工面積增長過快,2002年商品房竣工面積及總供應量將遠遠大于需求,市場競爭激烈,一部份質地較差的開發商樓盤將形成積壓,空置房面積總量將進一步增加(相關數據參見表一)。競爭的加劇,加入WTO后境外資本的介入及土地市場的規范、開發貸款及預售條件的提高,2002年我國房地產業的將發生變革。在這場變革中,開發商的資金優勢、品牌優勢,其在政府、銀行及社會間建立良好的信譽,以及開發商的管理資源能否跟上企業迅速擴長的步伐等因素將成為主要因素,整個行業集中度將大幅提高,而一批有實力的、跨地域經營的大型房地產開發集團將崛起。從地域來看北京地產形勢較為嚴竣。2002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增幅在15%左右,銷售額增長可能不到15%。

建材業,由于國家會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調整產業結構,清理整頓生產工藝落后、質量較差的小玻璃、小水泥等建材生產企業,一些生產規模較大、生產工藝相對先進、質量較好的建材產品的市場需求會得到顯著的增加。2002年預計可實現利潤總額95億元,比2001年增長12%。對于各個子行業來說,情況又有所不同。傳統建材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基礎上,需求總量保持相對穩定。水泥需求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可配制高強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優質水泥的需求將大幅度增加。平板玻璃總需求將保持相對穩定,其中能夠替代進口和滿足加工玻璃要求的優質浮法玻璃需求量明顯增加。建筑衛生陶瓷需求變化的趨勢是低檔產品的市場不斷縮小,中高檔產品將適度增長,可替代進口的高檔衛生陶瓷和節水型衛生陶瓷的需求將有明顯增長。而新型建材產品需求將有較大增長,特別是新型建材中的新型墻體材料、新型保溫材料、新型防水材料,以及各種玻璃纖維及制品、復合材料/玻璃鋼的需求將會有較快增長。另外,滿足房屋裝飾和改善住房功能要求的裝飾裝修材料將有更快增長。外墻涂料、高檔外墻裝飾板、安全環保型的內墻涂料、高檔五金件,以及優質塑鋼門窗和塑料管材管件等化學建材產品的需求將有更快增長。

2002年醫藥行業的增長會放緩。零售市場份額的擴大會增加總的需求,但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深入,必將使總體藥品消費水平的增長幅度受到遏制。另一方面,醫保范圍的擴大,將使進入醫保目錄范圍的中低價位的普藥的銷售比重增加。招標采購的大面積強化推廣會導致藥價降低,新產品向醫院推廣難度加大,因此,醫藥工業實際的銷售收入可能下降,而知識產權的強化,會使新特藥的利潤空間發生分化,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藥會又進一步的增長,而模仿性的產品會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估計整個醫藥行業的增長幅度會略低于2001年15%的增長率。

批發業在2002年效益會繼續滑坡,外資開始對批發業的進入,會使我國的批發業發生轉變,而零售業則進一步分化。連鎖經營在2002的發展會加快,而非連鎖性的零售企業會感受到生存的壓力。全年批發零售貿易總額的增長幅度會與2001年持平,但行業集中度會提高。

2002年,預計全國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到1180億元,年增長率約為15%,環保產業整個行業的利潤可望達到150億元;在環保技術裝備領域,水污染防治和空氣污染防治產品仍將是主體,環境工程設計、施工將有較大幅度增長,年增長率將超過15%,涉及環境污染防治的設施運營可望取得較大的發展。

相關性:畢業論文,免費畢業論文,大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模板

[打印本頁][關閉窗口][返回頂端]

2002年中國證券市場展望(二)

時間:2003-11-23作者:

第二篇產業/行業經濟

一、2001年產業/行業經濟總結

(一)、各行業生產增長情況

2001年電子及通訊產品制造業繼續保持穩定快速增長態勢,增長速度仍穩居各行業首位。但受國際信息產業明顯回落的不利影響,進入下半年以后,增長速度有所降低。1-9月份全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146億元(現行價,下同),比去年同期增長28.2%,完成銷售產值6033億元同比增長28.6%。從細分行業看,投資類電子產品產銷保持了47%以上的增長速度,是全行業保持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總的來看,2001年移動通信設備、電子計算機、程控交換機、光通信設備等高新技術領域的電子和通訊產品制造業位居各行業增長之首,增幅在30%以上。

煤炭行業生產增長速度進入三季度以后有所回落,但煤炭生產結構明顯改善。1-9月,全國原煤產量74581萬噸,同比增長5%。與此同時,煤炭出口同比增加2221萬噸,占生產增加總量的41.6%。另外,煤礦和社會存煤同比均下降,截至9月末,全國煤炭庫存1.3億噸,同比下降13.4%。特別是國有重點煤礦庫存2222萬噸,同比下降28.6%,由此可見,新增產量沒有形成新的積壓。總體來看,2001年煤炭供求基本平衡,全年煤炭產量將達到10-10.5億噸。當期增產屬有效供給,生產結構趨于合理,國內煤炭市場保持了較高的需求。從國際市場看,世界能源結構調整,拉動了煤炭需求增長的大格局沒有變,我國煤炭出口在1999、2000年連續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礎上,2001年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預計全年出口量將達到8500萬噸左右,成為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國。全年累計平均商品煤價格可望達到148-150元,同比提高8-10元/噸。

鋼鐵工業在2001年保持較高速度增長。三季度,冶金重點大中型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73億元,同比增幅為12.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個百分點。全國鋼產量達3666.5萬噸,同比增幅為14.8%,尤其是成品鋼材產量增幅繼續保持在18%以上的較高水平,并呈現出明顯的逐季加快態勢。重點鋼鐵產品中,大型材、中型材、小型材、優質型材等產品產量增長速度均超過20%以上。但與二季度相比,多數產品環比增速明顯放緩,部分鋼材品種產量還有一定減少。從產品結構看,鐵鋼比、材鋼比分別為1.01和1.08,比前幾個季度有一定回穩,并開始向正常回歸。另外值得肯定的是,鋼鐵工業產值增幅正在超越產量增幅,說明產品結構逐步向高附加值產品轉變。2001年,從市場和企業效益看,由于受國內外市場形勢影響,鋼鐵產品進口大幅度增加而出口大幅度減少。國內市場鋼材價格明顯下降,鋼鐵工業企業銷售收入增速放緩,季度環比收入也出現下降,與同期生產增幅相比產生較大落差,增產未增收。

石油化工行業受國際市場油價波動的不利影響,開始出現產出增長但收入和效益回落的不利增長局面。據統計,三季度,石化全行業完成累計工業總產值(現價)10284億元,同比增長12.9%;工業增加值完成3280億元,同比增長12%;增幅均比上半年提高6個多百分點。但實現銷售收入9417億元,同比下降8.91%;實現利潤644億元,同比下降10%。導致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一路走低,國內成品油價格與之接軌的新加坡市場的汽油價格長時間與原油價格倒掛,導致國內汽、柴油定價大幅下調。二是石化產品價格持續低迷,下降幅度較大,與去年同期相比,合成纖維單體及聚合物平均下降1660元/噸,合成纖維平均下降1260元/噸,合成樹脂平均下降500元/噸。三是要消化年初較高價格的原油、成品油庫存。

汽車工業進入三季度以后,基本扭轉了自3月份以來的產銷逐月下滑狀態,汽車生產總體形勢比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提高,企業經營狀況明顯好轉。據統計,1-9月份全國汽車生產總量達175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14%。銷售總量完成177.4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17.7%。其中,客車產、銷量分別為達到63萬輛和62萬輛,同比增長22.5%和22.6%;轎車產、銷量分別為52.2萬輛和54.6萬輛,同比增長15.8%和26.7%。從細分車型看,轎車、微型客車與重型載貨車依然是拉動汽車產銷增長的主要因素。據測算,1-9月份對汽車產銷量增長貢獻最大的是微型客車、轎車和重型載貨車。從產量看,微型客車為34.3%,轎車貢獻度為32.7%,重型載貨車為20.8%。從銷量看,轎車貢獻度為43.1%,微型客車為27.9%,重型載貨車為16.2%。產出快速增長帶動汽車企業經濟效益明顯回升。從總體上看,全年機械工業在保持銷售增長勢頭的前提下,生產增長速度在15%左右。

電力工業繼續保持平穩快速增長態勢。據統計,1-9月,全社會用電量10585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8.1%,增長速度與上半年基本持平。其中,工業用電同比增長7.9%,呈穩步增長態勢;交通通訊、商業飲食服務和公用事業用電增勢強勁,是帶動電力需求穩步增長的主要原因。1-9月份,全國發電量10568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8.4%,增速比上年有所提高。從主要發電企業情況看,增幅居前幾名的有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華中公司、青海電力公司、浙江電力公司、新疆電力公司和山東電力公司,增幅都在20%以上。2001年我國的電力市場呈現以下特點:一是電力需求在經濟結構調整和消費拉動作用下保持有力增長,幾個結構調整較大的行業,其用電增長表現出與以往較為不同的特征。如:紡織行業用電大幅度增長、石油加工業再現了負增長。二是國際市場高耗電產品價格延續2000年走低的趨勢,國內高耗電行業慣性發展,帶動用電快速增長。三是西部地區電力需求快速增長,主要因為投資拉動和高耗電行業拉動。四是各地區和各行業用電增長不平衡的情況依然存在。五是電力供應局部緊張狀況依然存在,但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基本平衡。

住宅和房地產業一枝獨秀。具體指標見表一。分地區看,中西部房地產投資增長速度均比上半年提高5個百分點,可以說,中西部地區的商品住宅開發速度的加快是房地產業增速提高的主要原因。

表一、2001年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銷售情況

實際完成比同期增長(%)比重

一、投資完成額(億元)4305.7431.2100

其中:住宅2997.9231.969.6

二、土地開發面積

本年購置土地面積12803.1665.0

完成開發土地面積6560.8736.8

三、商品房建筑銷售面積(萬平方米)

施工面積63184.0322.5

其中:新開工面積25893.0634.9

竣工面積10555.5818.7

銷售面積10168.9423.3

四、商品房銷售額(億元)2259.3933.6

2001年1-9月,醫藥工業總產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完成198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7.7%;完成產品銷售收入1481億元,比上年同期有16.2%的增幅。醫藥企業前三季度共實現利潤114.7億元,同比增長22.7%。預計2001年,國內醫藥制造業產品銷售收入增長幅度約在15%左右,利潤總額的增長幅度約為17%;醫藥行業上市公司加權平均的銷售收入的增長幅度約為9%,利潤增長幅度約為5%,與2000年的20%和15%有明顯回落。

交通運輸行業在2001年仍維持了平穩增長的態勢。分子行業統計,公路客貨運輸業同比增長在5%左右,水上運輸業繼續維持客運下降,貨運上升的勢頭,客運同比下降4.6%,貨運同比上升3.8%。港口貨運業尤其是集裝箱業的增長較為明顯: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4億噸,同比增長8.6%,其中沿海港口同比增長10%,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4%,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60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6.3%。2001年,全國交通基礎建設累計完成投資2600億元以上,新增公路3.2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17公里。到2001年底,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143.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萬公里。沿海港口新擴建中級以上泊位37個,新增吞吐能力6187萬噸。

2001年建材行業整體經營狀況良好。2001年1~9月,建材行業實現工業增加值為73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68%。其中,建筑材料及非金屬礦采選業增長11.96%,建筑材料及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0.59%。初步測算,建材行業第三季度工業增加值為26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13%,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工業增加值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2.26%和11.08%。在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加速增長的基礎上,建材工業由快速增長階段進入穩步增長。1~9月建材工業產銷銜接平穩適度,累計產銷率95.79%,比上年同期提高0.06個百分點。進入第三季度產銷率出現了快速上升跡象,第三季度產銷率為97.08%,比第二季度提高2.33個百分點,其增長幅度比上年同期的增長幅度高1.43個百分點。2001年1~9月,我國建材行業累計出口創匯2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41%,完成出口創匯比上年同期增長6.41%,但第三季度與上半年相比增幅回落3.84個百分點。分子行業來看,水泥、建筑衛生陶瓷、水泥制品等子行業生產增長平穩,其中水泥和玻璃纖維及其制品業增長突顯。平板玻璃行業由于從2000年底以來盲目擴大產能,產品嚴重供大于求,全年大面積虧損。

批發業的增長速度從前三季度的走勢看,出現較大滑坡,而零售業呈現平穩增長的運行態勢。通過對各項影響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四季度批發零售貿易業的商品銷售的增長速度難以有較大提高,將低于上半年的增長速度,但會略高于三季度的增長速度。預計全年批發零售貿易業商品銷售總額增長幅度將在8-9%之間。第四季度,零售業的銷售和效益將繼續保持平穩的增長勢頭,但批發業效益狀況難以有較大改觀。在零售業的經營方式中,連鎖企業仍將屬于上升階段,銷售提高較快。

2001年全國環保產業總產值估計將達到1020億元,年增長率約為14%,與1993~1998年的增長水平13.8%接近。其中,環保技術服務業和低公害產品生產以及環保產品生產的產值將高于平均水平;環保產業利潤增長率在13~14%之間,環保產業整個行業的利潤可望達到130億元;在環保技術裝備領域,水污染防治和空氣污染防治產品仍將是主體,環境工程設計、施工都將有較大幅度增長;環境污染防治設施運營可望取得較大的發展。

從上市公司來看,根據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公布的資料,2001年平均凈利潤增長前5個行業分別為機電設備、輕工、商貿、文化產業和醫療衛生業,其增長幅度分別達到18.83%、10.49%、10.21%、17.33%和14.39%。文化和醫療衛生產業都是目前國內典型的成長性行業,其中醫療衛生業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2001年平均凈利潤下降前5個大類行業分別為建筑業、化工、信息產業、紡織和食品飲料,其降幅分別達到32.93%、14.35%、12.44%、9.74%和9.71%。

在業績滑坡的細分行業中,平均凈利潤下降幅度較大的行業為廣播電視設備配件、氯堿、化纖制造業和廣播電視設備(以彩電為主)和鉛鋅銅,下降幅度分別為64.06%、56.55%、38.67%、36.14%和35.15%。廣播電視設備及配件行業主要是由于行業本身的衰退和產品價格下降引起的。氯堿行業內的大部分上市公司業績都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產品的價格下降所致。化纖行業上市公司業績的下降主要是產能增長過快,再加上進口產品的沖擊導致大部分產品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整個行業的經濟效益出現了明顯的下滑,鉛鋅銅行業主要是由于行業內的訂單減少所導致。

(二)、各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和產品價格

2001年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呈加速增長態勢。前三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221億元,同比增長15.8%,比上半年加快0.7個百分點。從各行業情況看,建筑業增長最快,比去年同期增長51.1%;整個工業中除電力(-9.1%)是負增長,化工行業較低(3.9%)外,其它工業均有20%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其中有色(68.9%)、紡織(49.6%)、森林(47.1%)、冶金(40.9)及電子(40%)均有40%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第三產業中,只有金融保險業是負增長(-15.3%),而郵電通信業(32.3%)、房產公用服務咨詢業(31.9%)和科研綜合技術服務業(25.4%)都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率。

在國家統計局調查的38個行業中,有29個工業行業出廠價格呈降勢,占76%。其中,降幅較大的有化學纖維制造業、石油天然氣開采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分別下降13.1%、9.5%和9.2%;漲幅較大的有煤炭采選業和自來水生產供應業,分別上漲7.9%和7.5%。

二、2002年產業/行業走勢預測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的資料,2002年主要宏觀經濟預測指標如表二所示。

表二、2002年主要宏觀經濟指標預測值

指標單位預測數增長(%)

GDP(90不變價)億元558657.1

一產(90價)億元73062.4

二產(90價)億元327148.1

工業(90價)億元296928.2

建筑業(90價)億元30226.5

三產(90價)億元157937.0

固定資產投資億元4203212.5

消費品零售額億元411009.5

進口億美元268611.0

出口億美元27765.0

零售物價指數上年=10098.0-2.0

分行業來看:

2002年中國的通訊設備制造行業將會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在中國電信分拆以后,估計下半年部分滯后的建設需求將刺激中國通訊設備市場在2002年中后期有一階段性的高峰時期。由此,生產固定電話交換機和相關設備的硬件廠商,以及為電信公司提供計費、結算軟件的系統集成商,2002年下半年將獲得一定的市場機遇。此后,分拆后長途骨干網絡按照光纖數量或者容量,網通和中國電信三七分成。而中國電信和網通兩家的目標都是要發展成為全業務的綜合運營商,有能力為用戶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這就要保證業務能夠進行地域滲透。北方由于網通和吉通原有的網絡,在南方有一定的基礎,而南方的中國電信除長途骨干網絡以外,在北方幾乎是空白。因此雙方都會加快基礎網絡的建設,短期以內會促進傳輸網絡的建設。但受行業內在原因的制約,光通訊業務預計只能維持溫和的增長。無論是光通訊設備市場、還是光纖光纜市場由于全球的形勢在各通訊子行業中顯得較為低迷,所以各大全球主流企業加大了對國內市場的滲透力度,導致光通訊市場的競爭更為慘烈。由于CDMA和3G的建設,2002年通訊設備市場最主要的投資熱點依然是移動通訊。從整個行業看,2002年通訊設備行業會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2002年我國鋼鐵產品市場供需都還能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不過應該看到,一方面2001年以來世界范圍的經濟增長乏力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程度會日益加深,主要鋼鐵產品消費行業的增長速度會進一步放慢,并且加入WTO后,相對封閉的國內市場環境被打破,單純由國內鋼鐵工業企業享有的需求市場空間會受到更多的擠壓;另一方面國內鋼鐵工業目前明顯高于需求增長的生產增長速度和眾多鋼鐵企業在生產增長方面顯露出的過度競爭傾向都將惡化生產經營環境,供需的不平衡發展將使鋼鐵產品市場價格走低,而產品的需求會繼續2001年的分化走勢。

2002年電力行業因為國民經濟增長的可能放緩,電量增長速度將低于2001年的增長速度,預計在6%-7%。各網省區的電力供需情況,在電網建設沒有取得大的突破的情況下,預計仍將延續2001年的狀況,基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電網建設和能源結構調整,仍將是2002年電力工業的重點。電力體制改革仍將是2002年電力行業的一大不確定因素,由于電力體制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政府部門的改革,和相關電力監管機構的建立,是電力體制改革的關鍵。因此,在相關的監管部門沒有建立之前,區域電力市場的建立將是熱點。在這些區域,有規模擴張領先優勢的電力企業,將倍受市場關注。版權所有

2002年我國煤炭市場供應將有較大缺口,貨緊價升將是煤炭市場的主特征。不過,預計作為能源基礎行業,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的局面,國家可能會出臺一些調控措施,煤炭價格升幅將有限。據有關部門預計,2002年煤炭價格漲幅將控制在5-10%以內,電力企業電煤成本的上升將控制在一定范圍。財稅政策將會向水電和新能源開發傾斜,同樣將對電力行業帶來較大的影響。

2002年,汽車行業存在著較多促進需求強勁增長的因素,同時產品結構的調整也還將繼續,貨車重型化、客車大型化、乘用車多元化、私人消費等是主要發展趨向。就各車型看,國家積極的財政政策、西部大開發等重大基礎建設項目、高等級公路的增加等因素使重型載貨車將繼續高速增長,大中型客車也會有較高的增長水平,但大客的增長會有所放慢,中客大致保持;在技術、產品進行升級后,微型客車市場有所恢復,有望保持較快發展水平,但由于在安全性等方面的明顯缺陷,其市場可能被降價后的輕型客車取代一部分,新車型的增加也促使輕型客車有望獲取較快的增長(由于2001年輕客統計數據中含有部分6字頭轎車產品,2002年扣除后,該產品的增速有下調);一方面增加了6字頭轎車產品的數量,另一方面轎車可能出現爆發性增長,因此預計將繼續高速增長并且比重同時提高;中型貨車將發展較為平穩,而輕型貨車增長不甚樂觀,這兩類車型的比重呈下降趨勢。行業供給能力在目前過剩的基礎上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但供給產品結構也將順應需求發生調整,市場競爭加強、價格下降在所難免。總體上,汽車工業有望取得比2001年稍高的增長速度,而轎車的銷售增長和價格下降將在市場中有突出表現。

交通運輸業在2002有望再上一個臺階。預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將繼續加快,重點是國道主干線、西部省際通道和通縣油路工程。預期目標是新增公路4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速公路2500公里左右。"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新開工1300公里。預期投資規模將不低于2001年的水平。西部地區2001年公路投資增長迅速,貴州、青海、、陜西等地的公路建設投資增長均超過170%,中部地區則以天津(164%)、山西(189%)、內蒙(144%)等省份增長較快,2002年中西部公路建設投資依然會保持較高增長。受日圓貶值及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我國外貿出口形勢將面對更大的壓力,從而對外貿貨物生成量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但由于我國港口吞吐量內外貿貨物構成中內貿比重較大(2001年前三季度內貿9.62億噸,外貿4.81億),而預期國內經濟增長仍能保持7%左右,內貿貨物仍將維持穩定增長。因此,從整體上講我國港口吞吐量在2002年增幅較2001年預計會有較大幅度的回落,但仍能維持略高于GDP的增長的增速。在港口總體吞吐量增幅大幅回落的情況下,集裝箱吞吐量增長仍將一支獨秀,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國無論是內貿還是外貿,貨物的集裝箱化率在不斷地提高。另一個方面則在于隨著我國港口基礎建設的不斷完善,?簧俑劭詮銥康墓屎槳嗖歡系卦黽印?BR>2002年石化行業會有所分化。由于石油價格很難有起色,石油行業的業績會下滑,而化工行業會因為成本的下降,利潤增加。而銷售性企業由于外資的進入,競爭會加劇。估計全行業的增長幅度較2001年有小幅回落。

2002年房地產仍有發展空間,但會進入調整階段,價格難有起色。由于2001年地產投資及施工面積增長過快,2002年商品房竣工面積及總供應量將遠遠大于需求,市場競爭激烈,一部份質地較差的開發商樓盤將形成積壓,空置房面積總量將進一步增加(相關數據參見表一)。競爭的加劇,加入WTO后境外資本的介入及土地市場的規范、開發貸款及預售條件的提高,2002年我國房地產業的將發生變革。在這場變革中,開發商的資金優勢、品牌優勢,其在政府、銀行及社會間建立良好的信譽,以及開發商的管理資源能否跟上企業迅速擴長的步伐等因素將成為主要因素,整個行業集中度將大幅提高,而一批有實力的、跨地域經營的大型房地產開發集團將崛起。從地域來看北京地產形勢較為嚴竣。2002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增幅在15%左右,銷售額增長可能不到15%。

建材業,由于國家會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調整產業結構,清理整頓生產工藝落后、質量較差的小玻璃、小水泥等建材生產企業,一些生產規模較大、生產工藝相對先進、質量較好的建材產品的市場需求會得到顯著的增加。2002年預計可實現利潤總額95億元,比2001年增長12%。對于各個子行業來說,情況又有所不同。傳統建材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基礎上,需求總量保持相對穩定。水泥需求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可配制高強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優質水泥的需求將大幅度增加。平板玻璃總需求將保持相對穩定,其中能夠替代進口和滿足加工玻璃要求的優質浮法玻璃需求量明顯增加。建筑衛生陶瓷需求變化的趨勢是低檔產品的市場不斷縮小,中高檔產品將適度增長,可替代進口的高檔衛生陶瓷和節水型衛生陶瓷的需求將有明顯增長。而新型建材產品需求將有較大增長,特別是新型建材中的新型墻體材料、新型保溫材料、新型防水材料,以及各種玻璃纖維及制品、復合材料/玻璃鋼的需求將會有較快增長。另外,滿足房屋裝飾和改善住房功能要求的裝飾裝修材料將有更快增長。外墻涂料、高檔外墻裝飾板、安全環保型的內墻涂料、高檔五金件,以及優質塑鋼門窗和塑料管材管件等化學建材產品的需求將有更快增長。

2002年醫藥行業的增長會放緩。零售市場份額的擴大會增加總的需求,但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深入,必將使總體藥品消費水平的增長幅度受到遏制。另一方面,醫保范圍的擴大,將使進入醫保目錄范圍的中低價位的普藥的銷售比重增加。招標采購的大面積強化推廣會導致藥價降低,新產品向醫院推廣難度加大,因此,醫藥工業實際的銷售收入可能下降,而知識產權的強化,會使新特藥的利潤空間發生分化,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藥會又進一步的增長,而模仿性的產品會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估計整個醫藥行業的增長幅度會略低于2001年15%的增長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州市| 大邑县| 蒙自县| 安丘市| 明水县| 松溪县| 县级市| 永吉县| 永定县| 泗阳县| 福建省| 辉县市| 嫩江县| 同仁县| 莱西市| 改则县| 沾化县| 永济市| 和林格尔县| 商河县| 平乐县| 锦屏县| 河北区| 湘潭市| 南昌县| 大悟县| 涞水县| 历史| 扬中市| 兰溪市| 隆安县| 靖西县| 英德市| 黑水县| 蒙城县| 金塔县| 西盟| 济源市| 榆中县| 滕州市| 灯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