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

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

時間:2022-08-05 21:14:5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

第1篇

    變更公司注冊地址所需材料如下:

    1、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公司加蓋公章);

    2、公司簽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人的證明》(公司加蓋公章)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人的身份證件復印件;應標明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人的辦理事項、權限、授權期限。

    3、關于修改公司章程的決議、決定;

    有限責任公司提交由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簽署股東會決議;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由會議主持人及出席會議的董事簽字股東大會會議記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提交股東簽署的書面決定。國有獨資公司提交國務院、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本級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的批準文件。

    4、修改后的公司章程或者公司章程修正案(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

    5、變更后住所的使用證明;

    自有房產提交房屋產權證復印件;租賃房屋提交租賃協議復印件以及出租方的房屋產權證復印件。有關房屋未取得房屋產權證的,屬城鎮房屋的,提交房地產管理部門的證明或者竣工驗收證明、購房合同及房屋銷售許可證復印件;屬非城鎮房屋的,提交當地政府規定的相關證明。出租方為賓館、飯店的,提交賓館、飯店的營業執照復印件。使用軍隊房產作為住所的,提交《軍隊房地產租賃許可證》復印件。

    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屬城鎮房屋的,還應提交《登記附表-住所(經營場所)登記表》及所在地居民委員會(或業主委員會)出具的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證明文件;屬非城鎮房屋的,提交當地政府規定的相關證明。

    6、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規定變更住所必須報經批準的,提交有關的批準文件或者許可證書復印件;

    7、公司營業執照副本。

    辦理程序:

    受理審核核準發照

    公司注冊地址工商變更登記所需材料注意事項:

    1、依照《公司法》、《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設立的公司申請住所變更登記適用本規范。

    2、《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人的證明》、《登記附表-住所(經營場所)登記表》可以通過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中國企業登記網》下載或者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領取。

    3、提交的申請書與其它申請材料應當使用A4型紙。

第2篇

外資并購完成后需要辦理的手續:

一、被并購境內公司向原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領取外商投資企業營業執照。

二、原登記管理機關沒有登記管轄權的,應自收到申請文件之日起十日內轉送有管轄權的登記管理機關辦理,同時附送該境內公司的登記檔案。在申請變更登記時,應提交變更登記申請書、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改組申請和轉讓協議的批準文件及其他相關文件。

三、自收到外商投資企業營業執照之日起三十日內,到稅務、海關、土地管理和外匯管理等有關部門辦理相關登記手續。

(來源:文章屋網 )

第3篇

申請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越來越越多的需要用到,你知道申請書怎么書寫規范嗎?下面,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了一些變更訴訟請求申請書,供大家參考借鑒,歡迎大家閱讀。

變更訴訟請求申請書模板1受 理 號:

受理日期:

注 冊 號:

個體工商戶變更登記申請書 業 戶 名 稱: (蓋章) (簽)

負 責 人 姓 名: 行 業: 網址:

咨詢電話:96633 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制 廣州市工商局:

廣州市工商局: 本工商戶申請變更登記,承諾本申請書所填內容及所有提交的文件、證件是真實的、有效的,本工商戶申請變更登記,承諾本申請書所填內容及所有提交的文件、證件是真實的、有效的,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并承擔因材料虛假所引發的一切法律責任。所提交的文件、證件如下: 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并承擔因材料虛假所引發的一切法律責任。

所提交的文件、證件如下: 規定 在對應欄 序號 文件、證件名稱 內打鉤 ⒈ ⒉ ⒊ ⒋ ⒌ 負責人簽署的《個體工商戶變更申請登記書》場地使用證明,即產權證復印件和租賃協議(變更經營地址者提交) 名稱核準通知書 新的合伙人身份證明即身份證、計生證和暫住證(非廣州市戶口人員)等資料復印件及壹寸免冠近照一張(變更合伙人的提交)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報經有關部門審批的批準文件復印件 謹此確認。

經聯系電話: 營 者: (簽) 通訊地址: 年 月 日 填寫須知:申請人應仔細閱讀《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及本申請 填寫須知:

1、申請人應仔細閱讀《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及本申請

》、《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書每頁注解說明; 書每頁注解說明; 提交的文件、紙及資料中提交復印件的必須核對原件;

2、提交的文件、證件應當使用

a4 紙及資料中提交復印件的必須核對原件; 所填內容不應涂改,如不慎錯填,應在修改處加蓋負責人加蓋名章或按手印。

3、所填內容不應涂改,如不慎錯填,應在修改處加蓋負責人加蓋名章或按手印。

填寫本申請書應當跡工整,并使用鋼筆、簽筆或毛筆填寫或簽

4、填寫本申請書應當跡工整,并使用鋼筆、簽筆或毛筆填寫或簽。

注意事項

1、登記機關收到申請人提交的文件材料后進行查驗,在“對應”欄中打鉤。

對應”欄中打鉤。 該欄還應填寫負責人的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

2、該欄還應填寫負責人的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

首問責任人審查情況: 首問責任人審查情況: 責任人簽: 責任人簽: 年 月 日申請人簽確認:

申請人簽確認: 年 月 日 材料,如同一問題多次提出沒補齊,

注:申請人應當按工商部門經辦人提出要求補齊材料,如同一問題多次提出沒補齊,由企業負責人來遞交 申請材料并說明情況。

變更訴訟請求申請書模板2申請人(原告):農民工

法定人:

被申請人(被告):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申請人(原告)訴被告限公司關于工傷待遇糾紛一案,原告已依法請求工傷待遇賠償,因被告至今沒有一個愿意賠償的姿態。為求得這種合法訴訟請求的順利實現,現依法提出(增加)訴訟請求。

增加訴訟請求事項:

依法解除原告與被告瀘州觀宇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的勞動關系

理由如下:

根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之規定,工傷職工有權要求解除勞動關系,并享受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該條規定:“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二、被告未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費,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之規定,作為勞動者的原告有權要求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

三、目前被告處于未與原告訂立勞動合同的狀態,只是存在事實勞動關系。根據勞動合同法原理,這種情形下,勞動者本身隨時有權解除與被告的事實勞動關系。

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之有關規定,特此提出增加訴訟請求,請予一并審理為感!

此 致

人民法院

請求人;

法定人:

特別授權委托人:

變更訴訟請求申請書模板3申請人:==--、女、漢族、19---年12月--日出生、住址:-瑞州區前-房。

人:郭偉俊律師

被申請人:--、女、漢族、40歲、住址:呼和浩特-。

請求事項:

請求在申請人訴杜--一案中增加以下訴訟請求:

1、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承擔從2011年1月1日起至歸還房屋止侵占房屋造成的損失(按照每月1000元計算現在已經為13000元)。

2、請求判令被告承擔本案鑒定費(待鑒定機構收取后確定)、訴訟費、和交通費元。

事實與理由:

申請人與被申請人房屋侵權糾紛一案已經由貴院受理,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以前是申請人的弟媳,后被申請人與申請人兄弟離婚,申請人一直念在雙方曾經的感情因素讓被申請人暫住在本案所爭議的房屋中十多年,在申請人向貴院提起讓被申請人騰出房屋的訴訟時只是要求被申請人交還房屋則可,而且還向法院提出調解申請,只要被申請人搬出房屋訴訟費甚至都可以不予追究。但被申請人把申請人的寬容當做軟弱,而且一直對法院的正常審理工作不予配合,提供虛假信息拖延審理,并且多次對法院和申請人進行欺騙,為了保護申請人的合法權利不被進一步的擴大和繼續侵犯,現在申請人向貴院提起以上增加訴訟請求的'申請的項目和數額,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支持。

申請人:

變更訴訟請求申請書模板4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張雨寒,女,35歲,漢族,勝利石油管理局臨盤采油廠供水大隊,職工,住臨邑縣臨盤鎮宏達三區18號樓9號。電話13869225106

再審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魏宏剛,男,37歲,漢族,勝利石油管理局臨盤采油廠車管大隊,職工,住山東省臨邑縣臨盤鎮曙光小區23號樓10號電話13626370997

張雨寒因與魏宏剛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德州中院)于2007年7月18日作出的(2007)德中民一終字第65號民事判決,向貴院申請再審。

再審請求:

1、撤銷德州中院(2007)德中民一終字第65號民事判決書,駁回再審被申請人的訴訟請求;

2、本案產生的一審、二審和再審訴訟費用全部由再審被申請人承擔。

事實和理由:

一、《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第1款第(十二)項規定“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應當再審。

德州中院作出的'二審判決超出了上訴請求事項。

二、《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第1款第(四)項規定“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應當再審。

鑒定人沒有出庭接受質詢,鑒定結論未經質證,不應采納。

三、《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第1款第(二)項規定“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應當再審。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第1款第(一)項規定“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應當再審。

再審申請人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德州中院的二審判決。

五、《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第2款規定“對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情形,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德州中院在審理該案時有以下違反法定程序的情形,影響了案件的正確判決。

綜上所述,請貴院站在“司法為民”“有錯必糾”的公正立場上,依法再審,糾正錯誤,維護再審申請人的合法權益。

此致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注意:向原審法院的上級法院申請再審

再審申請人:

第4篇

1、公司增加股東,要到工商部門辦理變更手續。而且辦理變更手續后,增資擴股、原股東出讓部分股權給新入股的股東都可以增加股東。

2、增加股東所需辦理材料:

公司委托你辦理變更登記的委托書(制式表格,可網上下載);

變更登記申請書(制式表格可下載);

原股東會決議(甲同意修改章程;乙同意股權轉讓);

股東股權轉讓協議書;

新股東會決議(如果變更股東不涉及法定代表人、監事、經理等的變化,則不需要);

新股東的身份證明復印件;

任職文件(法定代表人、監事、經理不發生變化則不需要);

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來源:文章屋網 )

第5篇

第一條為了加強和完善企業名稱的登記管理,保護企業名稱所有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秩序,根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注冊的企業法人和不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的名稱。

第三條企業應當依法選擇自己的名稱,并申請登記注冊。企業自成立之日起享有名稱權。

第四條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依法核準登記企業名稱。

超越權限核準的企業名稱應當予以糾正。

第五條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企業名稱實行分級登記管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主管全國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工作,并負責核準下列企業名稱:

(一)冠以“中國”、“中華”、“全國”、“國家”、“國際”等字樣的;

(二)在名稱中間使用“中國”、“中華”、“全國”、“國家”等字樣的;

(三)不含行政區劃的。

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核準前款規定以外的下列企業名稱:

(一)冠以同級行政區劃的;

(二)符合本辦法第十二條的含有同級行政區劃的。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授予外商投資企業核準登記權的工商行政管理局按本辦法核準外商投資企業名稱。

第二章企業名稱

第六條企業法人名稱中不得含有其他法人的名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七條企業名稱中不得含有另一個企業名稱。

企業分支機構名稱應當冠以其所從屬企業的名稱。

第八條企業名稱應當使用符合國家規范的漢字,不得使用漢語拼音字母、阿拉伯數字。

企業名稱需譯成外文使用的,由企業依據文字翻譯原則自行翻譯使用,不需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登記。

第九條企業名稱應當由行政區劃、字號、行業、組織形式依次組成,法律、行政法規和本辦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條除國務院決定設立的企業外,企業名稱不得冠以“中國”、“中華”、“全國”、“國家”、“國際”等字樣。

在企業名稱中間使用“中國”、“中華”、“全國”、“國家”、“國際”等字樣的,該字樣應是行業的限定語。

使用外國(地區)出資企業字號的外商獨資企業、外方控股的外商投資企業,可以在名稱中間使用“(中國)”字樣。

第十一條企業名稱中的行政區劃是本企業所在地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名稱或地名。

市轄區的名稱不能單獨用作企業名稱中的行政區劃。市轄區名稱與市行政區劃連用的企業名稱,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

省、市、縣行政區劃連用的企業名稱,由最高級別行政區的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第十二條具備下列條件的企業法人,可以將名稱中的行政區劃放在字號之后,組織形式之前:

(一)使用控股企業名稱中的字號;

(二)該控股企業的名稱不含行政區劃。

第十三條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核準,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企業法人,可以使用不含行政區劃的企業名稱:

(一)國務院批準的;

(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登記注冊的;

(三)注冊資本(或注冊資金)不少于5000萬元人民幣的;

(四)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另有規定的。

第十四條企業名稱中的字號應當由2個以上的字組成。

行政區劃不得用作字號,但縣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具有其他含義的除外。

第十五條企業名稱可以使用自然人投資人的姓名作字號。

第十六條企業名稱中的行業表述應當是反映企業經濟活動性質所屬國民經濟行業或者企業經營特點的用語。

企業名稱中行業用語表述的內容應當與企業經營范圍一致。

第十七條企業經濟活動性質分別屬于國民經濟行業不同大類的,應當選擇主要經濟活動性質所屬國民經濟行業類別用語表述企業名稱中的行業。

第十八條企業名稱中不使用國民經濟行業類別用語表述企業所從事行業的,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企業經濟活動性質分別屬于國民經濟行業5個以上大類;

(二)企業注冊資本(或注冊資金)1億元以上或者是企業集團的母公司;

(三)與同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或者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中字號不相同。

第十九條企業為反映其經營特點,可以在名稱中的字號之后使用國家(地區)名稱或者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

上述地名不視為企業名稱中的行政區劃。

第二十條企業名稱不應當明示或者暗示有超越其經營范圍的業務。

第三章企業名稱的登記注冊

第二十一條企業營業執照上只準標明一個企業名稱。

第二十二條設立公司應當申請名稱預先核準。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設立企業必須報經審批或者企業經營范圍中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報經審批項目的,應當在報送審批前辦理企業名稱預先核準,并以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的企業名稱報送審批。

設立其他企業可以申請名稱預先核準。

第二十三條申請企業名稱預先核準,應當由全體出資人、合伙人、合作者(以下統稱投資人)指定的代表或者委托的人,向有名稱核準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提交企業名稱預先核準申請書。

企業名稱預先核準申請書應當載明企業的名稱(可以載明備選名稱)、住所、注冊資本、經營范圍、投資人名稱或者姓名、投資額和投資比例、授權委托意見(指定的代表或者委托的人姓名、權限和期限),并由全體投資人簽名蓋章。

企業名稱預先核準申請書上應當粘貼指定的代表或者委托的人身份證復印件。第二十四條直接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企業名稱預先核準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場對申請預先核準的企業名稱作出核準或者駁回的決定。予以核準的,發給《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予以駁回的,發給《企業名稱駁回通知書》。

通過郵寄、傳真、電子數據交換等方式申請企業名稱預先核準的,按照《企業登記程序規定》執行。

第二十五條申請企業設立登記,已辦理企業名稱預先核準的,應當提交《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

設立企業名稱涉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報經審批,未能提交審批文件的,登記機關不得以預先核準的企業名稱登記注冊。

企業名稱預先核準與企業登記注冊不在同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的,登記機關應當自企業登記注冊之日起30日內,將有關登記情況送核準企業名稱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備案。

第二十六條企業變更名稱,應當向其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企業申請變更的名稱,屬登記機關管轄的,由登記機關直接辦理變更登記。

企業申請變更的名稱,不屬登記機關管轄的,按本辦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辦理。

企業名稱變更登記核準之日起30日內,企業應當申請辦理其分支機構名稱的變更登記。

第二十七條申請企業名稱變更登記,企業登記和企業名稱核準不在同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企業登記機關應當對企業擬變更的名稱進行初審,并向有名稱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報送企業名稱變更核準意見書。

企業名稱變更核準意見書上應當載明原企業名稱、擬變更的企業名稱(備選名稱)、住所、注冊資本、經營范圍、投資人名稱或者姓名、企業登記機關的審查意見,并加蓋公章。有名稱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收到企業名稱變更核準意見書后,應在5日內作出核準或駁回的決定,核準的,發給《企業名稱變更核準通知書》;駁回的,發給《企業名稱駁回通知書》。

登記機關應當在核準企業名稱變更登記之日起30日內,將有關登記情況送核準企業名稱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備案。

第二十八條公司名稱預先核準和公司名稱變更核準的有效期為6個月,有效期滿,核準的名稱自動失效。

第二十九條企業被撤銷有關業務經營權,而其名稱又表明了該項業務時,企業應當在被撤銷該項業務經營權之日起1個月內,向登記機關申請變更企業名稱等登記事項。第三十條企業辦理注銷登記或者被吊銷營業執照,如其名稱是經其他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的,登記機關應當將核準注銷登記情況或者行政處罰決定書送核準該企業名稱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備案。

第三十一條企業名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核準:

(一)與同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或者登記注冊的同行業企業名稱字號相同,有投資關系的除外;

(二)與同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或者登記注冊符合本辦法第十八條的企業名稱字號相同,有投資關系的除外;

(三)與其他企業變更名稱未滿1年的原名稱相同;

(四)與注銷登記或者被吊銷營業執照未滿3年的企業名稱相同;

(五)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

第三十二條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建立企業名稱核準登記檔案。

第三十三條《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企業名稱變更核準通知書》、《企業名稱駁回通知書》及企業名稱核準登記表格式樣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統一制定。第三十四條外國(地區)企業名稱,依據我國參加的國際公約、協定、條約等有關規定予以保護。

第四章企業名稱的使用

第三十五條預先核準的企業名稱在有效期內,不得用于經營活動,不得轉讓。

企業變更名稱,在其登記機關核準變更登記前,不得使用《企業名稱變更核準通知書》上核準變更的企業名稱從事經營活動,也不得轉讓。

第三十六條企業應當在住所處標明企業名稱。

第三十七條企業的印章、銀行賬戶、信箋所使用的企業名稱,應當與其營業執照上的企業名稱相同。

第三十八條法律文書使用企業名稱,應當與該企業營業執照上的企業名稱相同。第三十九條企業使用名稱,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章監督管理與爭議處理

第四十條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在本機關管轄地域內從事活動的企業使用企業名稱的行為,依法進行監督管理。

第四十一條已經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在使用中對公眾造成欺騙或者誤解的,或者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應當認定為不適宜的企業名稱予以糾正。

第四十二條企業因名稱與他人發生爭議,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處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

第四十三條企業請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處理名稱爭議時,應當向核準他人名稱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的資格證明;

(三)舉證材料;

(四)其他有關材料。

申請書應當由申請人簽署并載明申請人和被申請人的情況、名稱爭議事實及理由、請求事項等內容。

委托的,還應當提交委托書和被委托人資格證明。

第四十四條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受理企業名稱爭議后,應當按以下程序在6個月內作出處理:

(一)查證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企業名稱登記注冊的情況;

(二)調查核實申請人提交的材料和有關爭議的情況;

第6篇

    第二條  汕頭經濟特區內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須按本暫行規定到汕頭市國土局或其授權的區國土局辦理土地權屬登記,經市國土局審核無誤后,由汕頭市人民政府頒發土地證書。

    第三條  土地證書是確認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法律憑證。合法的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受國家法律保護,除國家依法變更權屬外,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侵犯。

    依法變更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的,必須辦理變更登記,更換土地證書。

    第四條  土地證書分為《集體土地所有證》、《國有土地使用證》、《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和《臨時用地使用證》:

    (一)《集體土地所有證》的頒發對象是依法擁有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

    (二)《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的頒發對象是依法使用農村集體所有制土地于非農業建設的集體企事業單位或個人。

    (三)《國有土地使用證》的頒發對象是依法使用國有土地的單位或個人。

    (四)《臨時用地使用證》的頒發對象是經批準的臨時需要用地的單位和個人。

    批準臨時用地的有效期限最長不超過二年,期滿后臨時用地者需要延期的,應在期限屆滿兩個月前向原批準用地機關辦理續用手續。期滿或者申請延期未獲準的,由臨時用地者清理好場地,恢復原貌,并由發證機關收回土地使用證。對期滿后不辦理續用手續而繼續使用土地的,按非法占用土地處理。

    第五條  下列用地,其土地使用證的頒發對象:

    (一)跨區域的國有工程、市政設施(包括鐵路、公路、綠化帶、水利工程、自然風景區、文化、體育、通訊、電訊等公共設施)用地分別為該用地單位的業務主管部門。

    (二)公產房用地為同級房產管理部門。

    (三)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中外股份有限公司的用地,為該企業。

    (四)同一幢建筑物有兩個以上業主的,為該業主。

    (五)從事灘涂和海水養殖的用地,為該經營組織或專業戶。

    (六)私人住房,為房主本人。

    第六條  辦理單位土地登記的當事人,應該是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個人使用土地的登記人應是土地使用者本人。

    委托他人代為登記的,必須向市國土局或其授權的區國土局提交委托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托書。

    外國、港、澳、臺經濟組織、個人委托他人代為登記的,其授權委托書按有關規定辦理。

    第七條  申請土地登記發證,須提交土地登記申請書、單位法人代表證明、個人身份證明、土地權屬來源證明、地上附著物權屬證明及其它有關文件、資料(包括圖件)。

    國土部門接到土地登記申請后,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需要進行測量查丈的,由國土部門會同申請者進行現場測量并繪制宗地圖。

    經審查符合條件的,發給土地證書。

    第八條  在土地登記過程中,發生土地權屬爭議的,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處理后,再進行登記。

    第九條  土地證書由持證單位或個人妥善保存,如有遣失或毀滅,應及時向市國土局報告,并申請補發。

    第十條  土地證書必須附有關土地范圍、面積、座標、地形、地址等要素的圖件。比例尺的大小可依土地面積的多小而不同。經注冊登記的土地,其地籍數據列入地籍檔案。

    第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須辦理土地變更登記手續:

    (一)農村集體所有土地被依法征用的;

    (二)市國土局批準改變土地用途的;

    (三)土地使用權或土地使用權連同地上建筑物轉讓的;

    (四)土地使用年限屆滿受讓人續約的;

    (五)依法繼承、贈與、分割、合并等原因發生土地權屬轉移的。

    第十二條  申請土地變更登記,應提交變更登記申請書、原土地證書和有關變更行為的文件、合同、證明、資料等。

    第十三條  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應分別在下列期限內到市國土局或其授權的區國土局辦理土地登記或變更登記手續:

    (一)農村集體所有土地,本暫行規定公布之日起一年內。

    (二)使用農村集體所有土地的農村集體企事業單位或個人,在工程竣工三十天內。

    (三)農村集體所有土地被征用的,在接到國土局批準文件之日起三十天內。

    (四)本暫行規定公布前已使用的土地,在本暫行規定公布之日起一年內。

    (五)通過協議、招標、拍賣出讓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在土地使用者付清地價款后三十天內。

    (六)轉讓土地使用權的,在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或文件生效之日起三十天內。

    (七)改變土地用途的,在接到國土局批準文件之日起三十天內。

    (八)土地使用年限屆滿受讓人續約的,在重新簽訂土地使用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十天內。

    (九)臨時用地,從獲準之日起十天內。

    第十四條  土地使用權或土地使用權連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出租,出租人和承租人應簽訂租賃合同,并在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十天內持租賃合同依照規定辦理登記。租賃合同終止時,出租人應在十五天內到原登記機關辦理注銷登記。

    第十五條  依法抵押土地使用權或土地使用權連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的,抵押人和抵押權人應在簽訂抵押合同之日起十五天內到市國土局辦理抵押登記,抵押物登記日期,即為抵押權設定日期。抵押合同終結后,當事人應于終結之日起三十天內向原登記機關辦理注銷登記。

    抵押物依法繼承或遣贈,繼承人或受贈人應繼續履行抵押人簽訂的抵押合同,并在三十天內辦理變更登記。

    抵押權人因處分財產而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應在注銷抵押登記后,和原抵押人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并在合同生效之日起十五天內辦理登記。

    第十六條  《汕頭經濟特區土地管理若干規定》公布施行之前,用地單位或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沒有確定土地使用年限的,由市國土局根據有關規定及其生產行業、經營項目予以確定,并從1992年1月11日起計算。

    第十七條  辦理土地登記,有關申請人應按規定交納土地登記費。

    第十八條  土地登記資料可以公開查閱。

    查閱土地登記資料的收費,參照查閱檔案資料的收費標準進行。資料復制工本費由查閱者支付。

    第十九條  對違反本暫行規定的行為,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實施條例》等土地管理有關法律、法規處理。

第7篇

增加新股東公司要做書擴股決定或有股份轉讓協議,公司內部手續要做完整,再做變更登記,可委托律師操作。增加新股東變更要準備的資料有:1、營業執照正、副本,公章;

2、申請書、委托書、原股東會決議、新股東會決議、股權轉讓協議、章程修正案;

3、原出資人和新出資人或新董事、新監事的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需要先由原股東召開股東會,作出決議增加股東,再與新股東辦理股權轉讓或增資擴股的手續。

(來源:文章屋網 )

第8篇

臺灣商標法施行細則

第1條 本細則依商標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十八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依本法或本細則所為之各項申請,應使用商標主管機關印制之書表,備齊附件,向商標主管機關為之。

申請書或其它對象應注明商標名稱、指定使用之商品類別、名稱及申請人姓名、名稱、住所、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其已審定或注冊者,并應注明其審定或注冊號數。 第3條 商標之各項申請違反有關法令所定之程序或程序而得補正者,商標主管機關應通知限期補正。

申請人于前項限期內補正者,其申請日仍以原申請日為準。

第4條 關于商標注冊之申請,商標主管機關認為有必要時,得通知申請人檢附身分證明或法人證明文件。

前項證明文件或其它書件系外文者,應檢附中文譯本。

第5條 本法第二條所定之營業,得參酌左列事項認定之:

一 公司登記之營業項目。

二 商業登記之營業項目。

三 營利事業登記之營業項目。

四 具體營業計畫。

五 股東會決議。

六 其它相關事證。

依法令或事實無須為營利事業之登記者,得依其檢附之相關文件認定之。

第6條 主張優先權成立者,以其首次在他國提出申請注冊商標之日,視為在中華民國申請論冊商標之日;在他國之申請案審查結果,對已成立之優先權,不生影響。

第7條 商標注冊之申請人主張有本法第五條第二項規定情事者,應提出相關事證證明之。

第8條 受任為商標人者,應檢附委任書,載明其權限。

依本法第九條第二項委任之商標人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而委任人未另行委托他人者,商標主管機關得通知期限另行委任商標人,逾期未另行委任者,對其應送達之書件,得依本法第十五條規定處理。

依本法第九條第三項通知申請人更換商標人時,并應通知原委任商標人。

本法第十條所稱之一切必要行為,包括代為收受商標主管機關送達之書件及通知。

第9條 本法第十五條所稱書件無法送達,指向應受送達人在商標主管機關登載之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送達而不能送達者。

第10條 商標注冊證應黏附商標圖樣,由商標主管機關蓋印發給。

第11條 商標注冊證遺失或毀損,商標專用權人得敘明事由,加具證明,申請補發。

依前項規定補發注冊證時,舊注冊證應同時公告作廢。

第12條 凡由商標主管機關抄給之書件,摹繪之圖樣,應注明與原本無異字樣。

第13條 關于商標之證據及對象,檢附人預行聲明領回者,應于該案確定后三十日內領取。

第13-1條 申請商標審定、注冊或其它事項之變更登記者,除第十七條及第十七條之一規定情形外,應檢附左列書件:

一 申請書。

二 變更證明文件。

三 變更事項須于注冊證上加注者,并應檢附商標注冊證。

第14條 本法第二十條所定須守密者,由商標主管機關就左列事項認定之:

一 屬于營業機密或有關個人隱私者。

二 主管機關內部之簽注及批示。

第15條 商標圖樣之近似,以具有普通知識經驗之購買人,于購買時施以普通所用之注意,有無混同誤認之虞判斷之。

類似商品,應依一般社會通念,市場交易情形,并參酌該商品之原材料、用途、功能、產制者、行銷管道及場所或買受人等各種相關因素判斷之。

類似服務,應依一般社會通念,市場交易情形,并參酌該服務之性質、內容、提供者、行銷管道及場所或對象等各種相關因素判斷之。

性質相關聯商品或服務,以在工商經營上,有無申請注冊防護商標或服務標章之必要關系判斷之。

第16條 依本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申請聯合商標或防護商標注冊,其正商標已審定或注冊者,應檢附審定書或注冊證影印本。

聯合商標或防護商標之注冊證,應記載正商標之注冊號數。

申請防護商標注冊,主張其為著名商標者,應舉證證明之。

正商標撤銷或無效者,其聯合商標及防護商標應一并撤銷。審定聯合商標或審定防護商標未與正商標一并移轉者,應撤銷其審定。

第17條 本法第二十二條第四項所稱商標種類之變更,指左列情形:

一 正商標變更為聯合商標或防護商標。

二 聯合商標或防護商標變更為正商標。

三 聯合商標變更為防護商標。

四 防護商標變更為聯合商標。

申請商標種類之變更,應檢附申請書注明相關號數;其已審定或注冊者,并應檢附審定書或注冊證。

商標種類變動,其專用權范圍及存續期間以原注冊者為準;變更后之聯合商標或防護商標專用期間超過正商標專用期間者,以正商標之專用期間為準。

第17-1條 聯合商標或防護商標申請變更其正商標,應檢附申請書注明相關號數;其已審定或注冊者,并應檢附審定書及注冊證。

前項變更正商標之聯合商標或防護商標,其專用權范圍及存續期間以原注冊者為準;其專用期間超過變更后正商標之專用期間者,以變更后正商標之專用期間為準。

第18條 (刪除)

第19條 申請商標專用期間延展注冊,應檢附左列書件:

一 申請書。

二 注冊證。

三 商標圖樣十張。

四 于商標專用期間屆滿前申請者,申請前三年內有使用商標相關事證之聲明;于商標專用期間屆滿后申請者,專用期間屆滿前三年內有使用商標相關事證之聲明。如有正當事由未使用者,應載明之。

五 其它必要書件。

前項第四款規定,于防護商標不適用之。

延展注冊經核準者,由商標主管機關于商標注冊證上注明延展事項,發還申請人。

第20條 申請登記授權他人使用商標,應檢附左列書件:

一 申請書。

二 授權使用契約影印本。

申請登記再授權他人使用商標,應檢附左列書件:

一 申請書。

二 再授權使用契約影印本。

三 商標專用權人同意再授權之證明文件。

申請人得檢附商標注冊證,請求加注授權使用或再授權使用事項。

授權使用之商品及授權期間,以商標專用權范圍為限。所約定授權期間超過專用期間者,以專用期間屆滿日為授權期間之末日。專用期間如經延展注冊,應另行申請授權登記。 再授權使用之商品及再授權期間,不得逾原授權使用商品之范圍及授權期間。

第21條 商標授權期間屆滿前有左列情事之一者,得檢附相關證據,申請終止授權使用登記:

一 當事人雙方同意終止者。其經再授權者,亦同。

二 一方表示終止,他方無異議者。

三 契約明定得由一方不附理由任意終止,而為終止之表示者。

四 經法院判決確定或和解、調解成立,授權關系已消滅者。

五 經商務仲裁判斷授權關系已消滅者。

第22條 申請登記商標專用權移轉,應檢附左列書件:

一 申請書。

二 受讓人身分證明文件暨營業相關事證。

三 移轉契約或其它移轉證明文件影印本。

四 注冊證。

前項移轉登記者,由商標主管機關于商標注冊證上,注明移轉事項,發還申請人。

第23條 申請設定商標專用權質權之登記,應檢附左列書件:

一 申請書。

二 質權人身分證明文件。

三 質權設定契約影印本,應載明商標名稱、注冊號數、債權額度及存續期間。

四 注冊證。

前項質權經登記者,由商標主管機關于商標注冊證上,注明設定質權事項,發還申請人。

質權設定期間,以商標專用權期間為限。所約定質權設定期間超過專用期間者,以專用期間屆滿日為質權期間之末日,專用期間如經延展注冊,應另行申請質權登記。

申請質權消滅登記,應檢附商標注冊證及債權清償證明或雙方同意涂銷質權設定登記證明文件。

第24條 申請撤銷他人商標專用權,應檢附左列書件:

一 申請書 (含副本) 。

二 申請人身分證明文件。

三 相關證據二份。

前項第一款之申請書,應載明構成撤銷商標專用權之原因事實。

商標主管機關通知商標專用權人或其商標人答辯時,應檢附申請書副本及相關證據等附屬文件。

第25條 商標主管機關就申請撤銷案所為之處分書,應記載左列事項:

一 商標之注冊號數、名稱及指定使用之商品。

二 申請人姓名或名稱及住所、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其為法人者,并應記載代表人姓名。

三 商標專用權人之姓名或名稱及住所、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其為法人者,并應記載代表人姓名。

四 委任商標人者,其姓名及住所?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

五 主文及理由。

六 處分之年、月、日。

第26條 依本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商標專用權當然消滅者,其消滅時日如左:

一 未依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延展注冊者,商標專用期間屆滿之次日。

二 商標專用權人死亡而無繼承人者,其死亡時。

認定商標專用權是否當然消滅,適用事實發生時之規定。

第27條 凡依本法申請商標注冊者,應檢附左列書件:

一 申請書,應依第四十九條規定指定商品類別,并列舉商品名稱。

二 商標圖樣十五張,其為彩色者,并應附加黑白圖樣三張,以堅韌光潔之紙料為之,其長及寬不得超過五公分。

三 申請人營業之相關事證。

前項第三款規定于防護商標不適用之。

商標注冊之申請,以備具商標圖樣及載明商品類別、商品名稱之申請書送達商標主管機關之日為申請日;如系交郵,以交郵當日郵戳為準。 審定前申請變更指定使用商品名稱或商標圖樣,以申請變更之日為申請日。但縮減指定使用商品者,不影響其申請日。

第28條 商標圖樣中包含說明性或不具特別顯著性之文字或圖形者,若刪除該部分則失其商標圖樣完整性,而經申請人聲明該部分不在專用之列,得以該圖樣申請注冊。

前項圖樣于審查有無與他人之商標圖樣相同或近似時,仍應以其整體圖樣為準。

第29條 本細則修正施行前,已審定或注冊之商標,其指定使用之商品類別,以已審定或注冊者為準。

本細則修正施行前,已申請注冊而尚未審定之商標,其指定使用之商品類別,以申請時指定之類別為準。

第30 條 依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須由各申請人協議者,商標主管機關應指定相當期

間通知各申請人協議,逾期不能達成協議時,商標主管機關應指定期日及

地點通知各申請人抽簽決定之。

第31條 本法第三十七條第七款所稱著名之商標或標章,指有客觀證據足以認定該商標或標章已廣為相關事業或消費者所普遍認知者。

本法第三十七條第七款但書所稱授權人,指經商標或標章所有人同意得授權他人申請注冊之人。

第32條 本法第三十七條第一項第十一款所稱法人及其它團體或全國著名商號之名稱,指其特取部分而言。商號或法人營業范圍內之商品,以商號或法人所登記之營業項目為準;如登記之營業項目未載明具體商品者,參酌實際經營之項目認定之。

登記在先之法人,以其名稱之特取部分作為商標圖樣申請注冊,而與登記在后之法人名稱特取部分相同,且指定使用之商品與該登記在后之法人所經營之商品為同一或類似者,仍應征得該登記在后之法人之承諾。

本法第三十七條第一項第十一款所稱全國,指中華民國現行法律效力所及之領域。

第33條 (刪除)

第34條 依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移轉申請權者,應檢附左列書件:

一 申請書。

二 受讓人身分證明文件暨營業相關事證。

三 移轉契約或其它移轉證明文件影印本。

第35條 本法第四十一條之核準審定書應記載左列事項:

一 申請人姓名或名稱及住所、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

二 委任商標人者,其姓名及住所、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

三 商標名稱。

四 申請案號:有正商標者,其號數。

五 審定主旨及說明。

六 審定之年、月、日。

第36條 依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為撤銷審定之申請者,準用第二十四條規定,商標主管機關為撤銷審定之處分者,準用第二十五條規定。

第37條 本法第四十三條之核駁審定書應記載左列事項:

一 申請人姓名或名稱及住所、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

二 委任商標人者,其姓名及住所、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

三 商標名稱、圖樣及指定使用商品類別。

四 申請案號。

五 核駁審定主旨及說明。

七 核駁審定號數及年、月、日。

一 異議書 (含副本) 。

二 異議人證明文件。

三 相關證據二份。

前項第一款之異議書,應載明異議之事實及理由。

商標主管機關通知注冊申請人及其商標人答辯時,應檢附異議書副本及相關證據等附屬文件。

異議之事實及理由有不明確或不完備者,商標主管機關得通知異議人限期補正;于審定商標公告期間內,異議人得變更或追加其主張之事實及理由。

商標主管機關就前項之變更、追加或補正事項,應通知注冊申請人及其商標人答辯。

第39條 依本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申請評定者,準用前條規定。

異議審定書及評定書準用第二十五條規定。

第40條 商標異議、評定及撤銷案件之處理,適用本法新舊規定之原則如左:

一 商標異議案件適用異議審定時之規定。

二 商標評定案件適用注冊時之規定。但其申請或提請評定之程序適用評決時之規定。

三 商標撤銷案件適用撤銷處分時之規定。

第41條 本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申請評定商標專用權范圍,指請準注冊之商標及所指定之商品專用權范圍不明,有申請商標主管機關認定之必要者。

第42條 本法第五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必要時,指評定委員就書面審理之結果,認為尚不足據以評決,有經當事人言詞辯論,以補強其心證者。

第43條 申請注冊證明標章者,應提出申請書載明左列事項:

一 證明之商品或服務。

二 證明標章表彰之內容。

三 標示證明標章之條件。

四 申請人得為證明之資格或能力。

五 控制證明標章使用之方式。

六 申請人本身不從事所證明商品之制造、行銷或服務提供之聲明。

證明標章于申請注冊時已有使用者,應檢附使用之證明;未使用者,應檢附使用計畫書。

第44條 證明標章之使用,指以證明商品或服務之特性、品質、精密度或其它事項之意思,于商品或服務之相關物品上,標示該標章以為證明者。

第45條 申請注冊團體標章者,應提出申請書載明左列事項:

一 申請人之組織及其成員之資格。

二 控制團體標章使用之方式。

團體標章于申請注冊時已有使用者,應檢附使用之證明;未使用者,應檢附使用計畫書。

第46條 團體標章之使用,指為表彰團體或其成員身分,而由團體或其成員將標章示于相關物品或文書上。

第47條 本法第七十六條所稱不當使用,指左列情形:

一 證明標章作為商標或服務標章使用,或專用權人于自己之商品或服務使用該標章。

二 證明標章專用權人對于申請證明之人,予以差別待遇,或未經查驗或明知不合證明條件而同意標示證明標章者。但法令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三 團體標章之使用造成社會公眾對于該團體性質之誤認。

四 違反本法第七十五條之規定而為移轉、授權或設質。

五 違反控制標章使用方式。

六 意圖影射而使用標章。

七 其它不當方法之使用。

第48條 本法修正施行前已取得之商標專用權,其商標專用其間仍以原核準者為準。

第49條 申請注冊,應依商品及服務分類表,指定使用之商品或服務類別并具體列舉商品或服務名稱。

附件:商品及服務分類表

商品:

第一類

用于工業、科學、攝影、農業、園藝、林業之化學品;未加工之人造樹脂,未加工之塑料;肥料;滅火制劑;淬火和金屬焊接用制劑;保存食品用化學物品;鞣劑;工業用粘著劑。

第二類

油漆 (顏料) 、亮光漆、天然漆;防銹劑和木材防腐劑;著色劑;媒染劑;未加工之天然樹脂;涂漆用、裝潢用、印刷用及藝術用金屬箔與金屬粉。

第三類

洗衣用漂白劑及其它洗衣用物品;清潔、亮光、洗擦 (去污) 及研磨用制劑;肥皂;香水 (香料) 、香精油;化妝品;美發水;潔齒劑。

第四類

工業用油及油脂;劑 (油) ;吸收、濕潤、凝聚灰塵用品;燃料 (包括馬達用) 及照明用油,蠟燭、燈心。

第五類

藥品、獸醫及衛生用制劑;醫用營養品,嬰兒食品;膏藥、敷藥用材料;填牙材料、牙蠟;消毒劑;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

第六類

普通金屬及其合金;金屬建筑材料;可移動金屬建筑物;鐵軌用金屬材料;非電氣用纜索和金屬線;鐵器、小五金器材;金屬管;保險箱;不屬別類之普通金屬制品;礦沙。

第七類

機器及工具機;馬達及引擎 (陸上車輛用除外) ;機器用聯結器及傳動零件 (陸上車輛用除外) ;農具;孵卵器。

第八類

手工用具及器具 (手操作的) ;剪力及刀叉匙餐具;佩刀;剃刀。

第九類

科學、航海、測量、電氣、攝影、電影、光學、計重、計量、信號、檢查 (監督) 、救生和教學用具及儀器;聲音或影像記錄、傳送或復制 (再生) 用器具;磁性資料載體、記錄磁盤;自動販賣機及貨幣操作 (管理) 器具之機械裝置;現金出納機、計算器及數據處理設備;滅火器械。

第一類

外科、內科、牙科和獸醫用器具及儀器,義肢、義眼、假牙;整形用品;傷口縫合材料。

第一一類

照明、加熱、產生蒸氣、烹飪、冷凍、干燥、通風、給水及衛生設備裝置。

第一二類 車輛 (交通工具) ;陸運、空運或水運用器具。

第一三類

火器;火藥及發射體;爆炸物;煙火。

第一四類

貴金屬及其合金以及不屬別類之貴重金屬制品或鍍有貴重金屬之物品;珠寶、寶石;鐘表及計時儀器。

第一五類

樂器。

第一六類

不屬別類之紙、紙板及其制品;印刷品;裝訂材料;照片;文具;文具或家庭用黏著劑;美術用品;畫筆;打字機及辦公用品 (家具除外) ;教導及教學用品 (儀器除外) ;包裝用塑料品 (不屬別類者) ;紙牌;印免用鉛字;印刷板。

第一七類

不屬別類之橡膠、古塔波膠 (馬來樹膠) 、樹膠、石棉、云母以及該等材料之制品;生產時使用之射出成型塑料;包裝、填塞和絕緣材料;非金屬軟管。

第一八類

皮革與人造皮革 (仿皮革) 以及不屬別類之皮革及人造皮制品獸皮;皮箱旅行箱;傘、陽傘及手杖;鞭及馬具。

第一九類

建筑材料 (非金屬) ;建筑用非金屬硬管;柏油、瀝青;可移動之非金屬建筑物;非金屬紀念碑。

第二類

家具、鏡子、畫框;不屬別類之木、軟木、蘆葦、藤、柳條、角、骨、象牙、鯨骨、貝殼、琥珀、珍珠母、海泡石制品,以及該等材料之代用品或塑料制品。

第二一類

家庭或廚房用具及容器 (非貴金屬所制,也非鍍有貴金屬者);梳子及海棉;刷子 (畫筆除外) 、制刷材料;清潔用具;鋼絲絨;未加工或半加工玻璃 (建筑用玻璃除外) ;不屬別類之玻璃器皿,瓷器及陶器。

第二二類

纜、繩、網、帳篷、遮篷、防水布、帆、袋 (不屬別類者) ;襯墊及填塞材料 (橡膠或塑料除外) ;紡織用纖維原料。

第二三類

紡織用紗、線。

第二四類

不屬別類之布料及紡織品;床單或桌布。

第二五類

衣服、靴鞋、帽子。

第二六類

花邊及刺繡、飾帶及緶帶 (發辮) ;鈕扣、鉤扣、扣針及縫針;人造花。

第二七類

地毯、草墊、席類、油氈及其它鋪地板用品;非紡織品墻帷。

第二八類

游戲器具及玩具;不屬別類之體育及運動器具;圣誕樹裝飾品。

第二九類

肉、魚、家禽及野味;肉精;腌漬,干制及烹調之水果和蔬菜;果凍,果醬;蛋、乳及乳制品;食用油脂。

第三類

咖啡、茶、可可、糖、米、樹薯粉、西谷米、代用咖啡;面粉及榖類調制品、面包、糕餅及糖果、冰品;蜂蜜、糖漿;酵母、發酵粉;鹽、芥末;醋、調味用香料,冰。

第三一類

農業、園藝及林業產品及不屬別類之榖物;活得動物 (活禽獸及水產) ;鮮果及蔬菜;種子、天然植物及花卉;動物飼料,麥芽。

第三二類

啤酒;礦泉水及汽水以及其它不含酒精之飲料;水果飲料及果汁;糖漿及其它制飲料用之制劑。

第三三類

含酒精飲料 (啤酒除外) 。

第三四類

煙草;煙具;火柴。

服務:

第三五類

廣告;企業管理;企業經營;事務處理。

第三六類

保險;財務;金融;不動產業務。

第三七類

營建;修繕;安裝服務。

第三八類

通訊。

第三九類

運輸;商品捆扎及倉儲;旅行安排。

第四類

材料處理。

第四一類

教育;訓練;娛樂;運動及文化活動。

第四二類

餐、宿之提供;醫療、衛生及美容服務;獸醫及農藝之服務;法律服務;科學及工業之研究;計算機程序設計及不屬別類服務。

第9篇

為進一步支持外省市企業來滬投資,根據《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修訂后的〈關于進一步服務全國擴大對內開放的若干政策意見〉的通知》(滬府發[2001]43號)及市政府的有關精神,現對《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支持國內大企業大集團總部遷移本市有關登記問題的通知》(滬工商登[1998]127號)進行修訂,修訂后內容如下:

一、凡全國性大企業、大集團總部遷移本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主動上門服務,做到事先介入,輔導方案設計,并落實專人負責注冊登記。涉及國家工商總局、外省市工商部門有關登記事宜的,應積極做好協調、申報、服務工作,提高辦事效率。

二、對于注冊資本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的大集團,經企業申請,公司名稱可不反映行業或經營特點。大集團的企業名稱,需免冠"上海"地域名的,由市工商局牽頭,報國家工商總局并爭取核準。

三、支持和保護大企業、大集團名稱專用權。全國性大企業、大集團總部在滬設立子公司,凡登記為集團公司的名稱中可以不帶行業。凡合并、收購本市企業的,被合并、收購的企業其名稱屬老字號或者名稱字號需保留的,可予以登記保留。

四、允許來滬投資企業經評估以名稱、字號等無形資產作價進行投資。

五、凡列入全國性大集團名單的國內大企業、大集團總部遷移本市,經企業申請,可允許設立符合規定的全資子公司。

六、凡全國性大企業、大集團總部,包括這些大企業、大集團的子公司遷移本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辦理注冊登記時可按變更登記受理。企業應提交以下材料:

1.辦理名稱登記材料;

2.企業法人或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變更(及開業)登記申請書;

3.依照《公司法》、《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作出的變更決議或者有關決定;

4.企業法人變更應有原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文件;

5.住所證明,租賃房屋需提交租賃協議書,協議期限必須一年以上(附產權證明復印件);

6.提交加蓋有效證明的原《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營業執照》復印件;

7.涉及登記事項變更的其他有關文件。

七、凡全國性大企業、大集團總部及其子公司的經營范圍,可參照本市大集團的經營范圍執行,即除國家有專項規定外,注冊登記時原則上都予放開。

八、對經營范圍涉及法律、法規規定須進行前置審批的企業,符合并聯審批范圍的實行并聯審批,有條件的分局,可試行網上并聯審批。屬告知承諾試行范圍的項目,在浦東新區分局注冊登記的,可試行告知承諾。

九、來滬投資設立的創業投資公司和投資于軟件、集成電路的投資型公司,不受對外投資不得超過凈資產50%的限制,允許用其全額資本(金)進行投資。

十、允許來滬投資企業以高新技術成果、人力資本、智力成果入股。經股東協議約定,允許高新技術成果作價超過35%以上。

上述高新技術成果、人力資本、智力成果的作價可以疊加進行出資注冊。

十一、為了減輕企業負擔,凡遷移企業的注冊資本(金)一般不需要重新驗資,只需辦妥所在注冊地銀行帳戶的轉移手續,即報表中的銀行存款必須到位,如果遷移涉及注冊資本增加的,只需就增加部分進行驗資。對產權清晰的遷移可免于資產評估。

十二、涉及增加注冊資本(金)的,原注冊資本(金)和本市企業同等對待,超過部分按有關規定收費,1億元以上不收費,不涉及增加注冊資本(金)的,按變更登記收費。

第10篇

第一條為了規范事業單位登記管理,保障事業單位的合法權益,發揮事業單位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事業單位依法舉辦的營利性經營組織,必須實行獨立核算,依照國家有關公司、企業等經營組織的法律、法規登記管理。

第三條事業單位經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以下統稱審批機關)批準成立后,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登記或者備案。

事業單位應當具備法人條件。

第四條事業單位應當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

第五條國務院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是本級人民政府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以下簡稱登記管理機關)。

事業單位實行分級登記管理。分級登記管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機構編制管理機關規定。

法律、行政法規對事業單位的監督管理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二章登記

第六條申請事業單位法人登記,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經審批機關批準設立;

(二)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三)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從業人員;

(四)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經費來源;

(五)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第七條申請事業單位法人登記,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登記申請書;

(二)審批機關的批準文件;

(三)場所使用權證明;

(四)經費來源證明;

(五)其他有關證明文件。

第八條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登記申請書之日起30日內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進行審查,作出準予登記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準予登記的,發給《事業單位法人證書》;不予登記的,應當說明理由。

事業單位法人登記事項包括:名稱、住所、宗旨和業務范圍、法定代表人、經費來源(開辦資金)等情況。

第九條經登記的事業單位,憑《事業單位法人證書》刻制印章,申請開立銀行賬戶。事業單位應當將印章式樣報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第十條事業單位的登記事項需要變更的,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

第十一條法律規定具備法人條件、自批準設立之日起即取得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或者法律、其他行政法規規定具備法人條件、經有關主管部門依法審核或者登記,已經取得相應的執業許可證書的事業單位,不再辦理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分級登記管理的規定向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設立的直屬事業單位直接向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第十二條事業單位備案的事項,除本條例第八條第二款所列事項外,還應當包括執業許可證明文件或者設立批準文件。

對備案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備案文件之日起30日內發給《事業單位法人證書》。

第十三條事業單位被撤銷、解散的,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或者注銷備案。

事業單位辦理注銷登記前,應當在審批機關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完成清算工作。

事業單位應當自清算結束之日起15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事業單位辦理注銷登記,應當提交撤銷或者解散該事業單位的文件和清算報告;登記管理機關收繳《事業單位法人證書》和印章。

第十四條事業單位的登記、備案或者變更名稱、依據以及注銷登記或者注銷備案。由登記管理機關予以公告。

第三章監督管理

第十五條事業單位開展活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的合法收入,必須用于符合其宗旨和業務范圍的活動。

事業單位接受捐贈、資助,必須符合事業單位的宗旨和業務范圍,必須根據與捐贈人、資助人約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使用。

第十六條事業單位必須執行國家有關財務、價格等管理制度,接受財稅、審計部門的監督。

第十七條事業單位應當于每年3月31日前分別向登記管理機關和審批機關報送上一年度執行本條例情況的報告。

第十八條事業單位未按照本條例規定辦理登記的,由登記管理機關責令限期補辦登記手續;逾期不補辦的,由登記管理機關建議對該事業單位的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紀律處分。

第十九條事業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記管理機關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經審批機關同意,予以撤銷登記,收繳《事業單位法人證書》和印章:

(一)不按照本條例的規定辦理變更登記、注銷登記的;

(二)涂改、出租、出借《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或者出租、出借印章的;

(三)違反規定接受、使用捐贈、資助的。

第11篇

委托人:

身份證號碼:

住址:

受托人:

身份證號碼:

住址:

在委托人對坐落于福建省**市 區

【商品房買賣合同號:

,開發商:**有限公司】的房產(以下簡稱"房屋")所擁有的權利范圍內,現委托以上受托人作為委托人的人,在委托期限內,受托人有權以委托人的名義辦理下列事項:

1. 代為與開發商辦理接收房屋、產權登記、收取產權登記證書、補交或收取開發商退還的面積差額等事項。若開發商出現違約情形時,代為向開發商提起包括訴訟在內的一切手段主張委托人在前述購房合同項下的權利,并收取開發商因此支付的全部款項。

2. 代為出租前述房屋,并收取租金。包括但不限于:

2.1.自行或委托房屋中介就出租事宜與第三人接洽;

2.2.與承租人簽訂租賃合同;

2.3.收取承租人直接交納或由中介、第三人轉交的租金;

3. 代為轉讓前述房屋,并收取轉讓款。包括但不限于:

3.1.自行或委托房屋中介就房屋轉讓事宜與第三人接洽;

3.2.與買受人簽訂房屋買賣合同;

3.3.收取買受人直接支付的或委托第三人支付的轉讓款,包括買受人向銀行申請的購房按揭貸款;

4. 代為向銀行辦理與貸款有關的各項手續并收取貸款。包括但不限于:

4.1.向貸款銀行申請提前還貸,簽署并收取與此有關的各類法律文件、憑證及房產證等權屬證書;

4.2.向銀行以前述房產為抵押物進行貸款,簽署并收取與此有關的各類法律文件、憑證,遞交或收取房產證等權屬文件;

4.3.收取銀行發放的貸款;

4.4.在轉讓房屋時,向銀行辦理與收取買受人支付的轉讓款有關的各項手續,包括簽署和收取各項法律文件及憑證;

4.5.到銀行或其他機構查詢、打印委托人征信系統信息及信用報告;

5. 代為到**市國土資源與房產管理局辦理與房屋產權登記、過戶、抵押、變更登記等有關的各項手續,包括但不限于:

5.1.辦理產權登記、過戶、抵押、變更登記等手續,并簽署、遞送和收取有關的各類法律文件、申請書、憑證及房產證等權屬文件;

5.2.辦理退件、撤銷的相關手續,并簽署、遞送與收取有關的各類法律文件、憑證及房產證等權屬文件;

5.3.辦理與前述房產有關的各類查詢,以及各類與前述房產有關的申明;

5.4.簽署與辦理前述事項相關的各類同意申明/聲明書;

6. 到國稅局或地方稅務局辦理與前述房產有關的減免稅費申請手續,簽署并領取相關法律文件及憑證;

7. 到司法機關或仲裁機構查詢、復印并領取上述房產所涉案件的具體情況及相關文件資料。

8. 辦理上述房產的物業管理、水電、煤氣、電話、有線(數字)電視、網絡等過戶以及變更的相關手續。

9. 辦理與前述房產有關的投保、退保及收取保費手續,簽署并領取相關文件資料及憑證。

10. 轉委托他人辦理本授權委托書范圍內的各項事宜,受轉委托人有權獨立辦理受托事項。

委托人在此特別申明,本委托為全權委托,且為保證受托人可以順暢行使受委托的權利,委托人不會自行向開發商、銀行、房管局等部門申請辦理涉及上述房屋的相關手續及借用相關資料。

本委托的委托期限為自本委托書簽發之日起至前述房產轉讓至第三人名下且受讓人付清房屋轉讓金之日止。

在委托期限內,委托人不會中途撤銷或變更委托授權事項。本授權為不可撤銷的授權。

受托人在其權限范圍及期限內簽署的一切有關合法文件及辦理相關手續,委托人均予承認。

特此授權!

委托人:

(簽

第12篇

河南省魯山縣梁洼鎮,因其轄區煤礦眾多,是魯山縣的經濟重鎮。當地部分人靠開煤礦富甲一方,家住梁洼鎮北郎店村的王大鎖也按捺不住發財欲望,于1995年12月1日取得了位于該鎮北店村四礦的煤炭生產許可證,并開始投資生產。

與其他精明能干、見多識廣的煤老板不同,王大鎖個老實巴交的農民,也不擅長經營。2002年5月18日,王大鎖將北店四礦委托給楊某經營管理,后雙方因合同糾紛,王大鎖是將楊某告上法庭。2003年5月20日,平頂山市中院判決解除了他與楊某之間的委托合同,王大鎖收回了煤礦經營權。

吃過一次虧的王大鎖并沒有引以為戒,2003年7月13日,他又和生意人王某簽訂了北店四礦承包協議書。合同規定,礦上經營事務他不得干預,王某給他15%的提成。誰知,合同簽訂后沒幾個月再生變故。

2004年1月15日,王某在王大鎖不知情的情況下,以王大鎖的名義與第三人馬某簽訂了北店四礦資產轉讓書,將該礦轉讓給馬某。后經認定,轉讓協議上所謂“王大鎖”的簽字并非王大鎖本人。2004年3月30日,馬某持北店四礦資產轉讓協議等材料向魯山工商局申請個人獨資企業變更登記。2004年4月1日,魯山縣工商局違法把北店四礦的投資人變更為馬某。2004年4月19日,魯山縣工商局為北店四礦頒發了投資人為馬某的《個人獨資企業營業執照》。2005年12月16日,魯山縣人民政府下文,決定對包括北店四礦在內的31個已經注銷采礦證的煤礦實行關閉。2005年6月11日,北店四礦與北店村福達煤礦簽訂了資源整合協議,協議約定,雙方兩個煤礦整合為一個煤礦,擬定企業名稱為“魯山縣偉業煤業有限公司”,實際上仍是北店四礦,馬某作為北店四礦的代表人在協議上簽名。王大鎖認為,此次整合,不但違反法律規定,也使自己蒙受了巨大經濟損失。王大鎖向有關機關舉報。為將煤礦徹底占有,王某打通了魯山縣工商局注冊股股長安某、魯山縣梁洼鎮工商所所長王某的關系,在魯山縣工商局副局長董某指使下,由二人偽造了一份自己簽字的轉讓協議,以10萬元的價格,將自己合法擁有的三個煤礦井口及資源,廉價轉讓給了馬某。

2006年6月,王大鎖向魯山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確認魯山縣工商局給馬某頒發《營業執照》的行為違法。因為種種原因,法院行政庭不受理此案,后在河南省有關方面的督促下,魯山縣人民法院才受理此案。但2006年8月31日,魯山縣人民法院又裁定中止了審理。

5位公職人員獲刑

為了討回煤礦,幾年來,王大鎖家無寧日,險象環生。先是王大鎖被魯山縣人民法院行政拘留15天,放出拘留所的當天,他又被人強行帶到廣西長達1年多,不讓其回家,后逃出,沿途要飯從廣西回到魯山縣。他妻子也被魯山縣公安局治安大隊以毆打他人為由送進了看守所。他的女兒被不明身份的人打傷。王大鎖的兒子也被人打傷,案子至今未破。

在王大鎖四處舉報下,2009年河南省公安廳組成專案組進行調查。魯山縣國土資源局紀檢組長張某、工作人員李某,魯山工商局副局長董某,還有安某、王某,因在辦理北店四礦的采礦轉讓許可和工商注冊登記時未正確履行職責,被平頂山市新華區人民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新華區人民法院查明,2004年1月至2007年底,董某擔任魯山縣工商局副局長期間,違反《個人獨資企業登記管理辦法》,在申請人未提交投資人王大鎖簽署的《個人獨資企業變更申請書》和委托書及原營業執照的I青況下,批準投資人變更為馬某,頒發了馬某為投資人的營業執照,致使北店四礦產權變更,造成王大鎖個人財產損失224.13萬元。

法院認為,董某未正確履行職責,造成他人經濟損失,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已構成罪。鑒于被告人董某認罪悔罪,可以酌情從輕處罰。2009年11月19日,法院一審判處董某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

法院認定,時任魯山縣國土資源局紀檢組長的張某,在整合煤礦負責審查材料過程中,嚴重不負責任,按工商部門錯誤的營業執照,以北店四礦馬某作為該礦法人代表,參與煤礦整合,剝奪了王大鎖的采礦權,情節特別嚴重,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犯罪的罪名成立。被告人張某系投案自首,且認罪服法,可從輕或減輕處罰。2010年2月3日,法院一審判處張某有期徒刑3年。李某、安某和王某等人也分別獲刑。

2010年2月16日,魯山縣人民法院對王大鎖訴魯山縣工商局一案作出行政判決,判定魯山縣工商局的行政行為違法,魯山縣工商局提出上訴。2010年11月10日,平頂山市中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王大鎖認為,兩級法院均確認被告行為違法,因為魯山縣工商局的違法行為,給自己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自己理應得到賠償。于是,2010年12月8日,王大鎖向魯山縣工商局提出行政賠償申請,要求賠償因其失職給其造成的經濟損失共計2.5億元人民幣。2011年3月8日,魯山縣工商局作出不予賠償決定。

工商局攤上打官司

2011年4月2呂日,王大鎖將魯山縣工商局告到了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訴訟標的為2.5億元人民幣,此案索賠數額全國罕見。2011年7月10日,河南省高法指派該案由南陽市臥龍區人民法院異地審理。

同年7月15日,臥龍區人民法院立案,王大鎖向法庭遞交了魯山縣偉業煤業有限公司購買炸藥信息資料,用以證明采煤數量。另外,王大鎖還提交了魯山縣偉業煤業有限公司在河南省國土廳備案資料—份,以證明其煤礦資源價值。

庭審中,魯山縣工商局辯稱,我局沒有給原告造成任何直接經濟損失,原告即使有損失,也是承包人沒有按約履行給付義務,與我們工商局沒有任何因果關系,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的理由是,2003年6月9日,原告因無力經營,將北店四礦的生產經營權交由王某,并承擔該礦的安全責任及債權債務。2006年3月3日因王某未按協議支付款項,王大鎖向平頂山市中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王某支付承包提成款,終止承包協議。從以上事實可以證明自2003年6月9日至2006年6月18日平頂山市中院開庭審理時止,該礦一直在王某手中正常經營,為此,王大鎖不具備原告主體資格。另外,《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第37條規定,登記主管機關核發的營業執照是經營單位取得合法經營的憑證。從2004年4月至2006年6月18日平頂山市中院開庭審理,到2005年12月北店四礦被魯山縣政府關閉,王某仍在承包經營的有效期內,原告無權要求行政賠償。再者,工商登記只是對經營者合法經營資格確認,是經營身份的確認,不是所有權的確認,所以不會使企業的所有權改變,企業資產的轉移應由雙方依法轉讓。因此,工商登記不會造成所有權人財產的轉移。因案情復雜,2012年8月18日,經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批準延長3個月。

2012年11月18日,臥龍區人民法院查明,按照《賠償法》和《行政許可法》的規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造成公民法人財產損失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權利。行政機關違法實施行政許可,給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依照國家賠償法的規定給予賠償。被告魯山縣工商局在辦理北店四礦工商變更登記時,在原個人獨資企業營業執照投資人王大鎖沒有簽署變更登記申請及委托書的情況下,違法將北店四礦登記在馬某名下。該變更登記行政行為因違法已被魯山縣人民法院和平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行政裁決撤銷。變更登記行政行為具有行政許可、行政確認性質,因此給原告造成的財產損失依法應當賠償。

關于賠償數額,臥龍區人民法院認為,新華區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刑事判決書中認定張某、李某二人因造成王大鎖600萬元的重大損失,對董某、安某、王某的刑事判決書中認定三人因造成王大鎖個人財產損失224.13萬元。可見600萬元考慮了礦產資源價值的因素。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許可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法律、法規、規章或者規范性文件對變更或者撤回行政許可的補償標準未作規定的,一般在實際損失范圍內確定補償數額;行政許可屬于行政許可法第12條第(二)項規定情形的,一般按照實際投入的損失確定補償數額。”而行政許可法第(二)項規定的就是限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等行政許可事項,因此不能把600萬元作為賠償依據。

法院判決工商局敗訴

臥龍區人民法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關于規定,于2012年11月30日判決魯山縣工商局在判決生效后10日內賠償王大鎖財產損失89.652萬元,駁回原告王大鎖的其他訴訟請求。一審判決下發后,王大鎖以應當全賠為由提起上訴。被告魯山縣工商局認為,王大鎖不具備一審原告主體資格,造成錯誤變更登記的原因是申請人提供虛假登記所致,而工商機關不應承擔賠償責任,也提出上訴。

南陽市中院經審理后認為,作為原個人獨資企業營業執照確定的投資人,王大鎖認為爭議的變更登記行為侵犯合法權益而提起行政訴訟主體資格是適合的,上訴人魯山縣工商局在辦理北店四礦工商變更登記時顯屬違法。且該變更登記行為已由平頂山市中院生效行政判決予以撤銷,爭議的變更登記行為給上訴人王大鎖造成的財產損失應當依法予以賠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和县| 道孚县| 阜城县| 曲沃县| 巧家县| 集安市| 皋兰县| 淮安市| 潮州市| 铁力市| 伊川县| 宁南县| 万年县| 东方市| 南郑县| 江城| 颍上县| 桂林市| 温宿县| 定州市| 调兵山市| 南丰县| 东平县| 叶城县| 沿河| 教育| 海伦市| 新民市| 瓦房店市| 子长县| 靖远县| 出国| 福泉市| 浦县| 那坡县| 土默特右旗| 肥城市| 乌拉特中旗| 永平县| 铜川市| 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