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電信年中總結

電信年中總結

時間:2022-06-04 08:03:3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電信年中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電信年中總結

第1篇

一年一度的“中國電信CDMA終端產業鏈年會”1月18日在北京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照例召集了全球CDMA產業鏈上的頂尖廠商,包括美國高通、三星、摩托羅拉、宇龍、中興、華為等公司的代表近千人參與了本屆年會。

CDMA終端銷售增長過半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總經理王曉初在會上總結了2010年CDMA終端產業發展情況,他指出:2010年各類CDMA終端研發、供應和生產廠商達到270家,各類在售CDMA終端超過800款,比2009年增加了50%以上;國內市場各類CDMA終端銷量超過4500萬部,比2009年增長近50%。截至2010年年底,EV-DO制式的天翼3G手機入網機型達到304款,在售機型平均價格比年初下降54%,銷量逐月攀升,3G智能手機市場開始呈爆發式增長。同時,各類社會渠道積極性顯著提高。

王曉初還表示,經過兩年多的發展,CDMA手機終端已經成為促進中國電信移動業務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本次年會評選了2010年度在CDMA終端設計創新、業務支持、終端供應、市場銷售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廠商和渠道,其中獲得“2010年度最暢銷中檔EV-DO手機”獎項的華為、宇龍、中興、海信、和信五家廠商獲得了中國電信的1000萬元巨額獎金。

3G智能手機規?;l展

2011年,中國電信和整個CDMA終端產業鏈將面臨信息化快速發展、3G大規模普及、新技術和新應用不斷涌現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如何應對?

中國電信的戰略是大力推動3G智能手機的規模化發展。王曉初指出,2011年中國電信將充分發揮融合業務優勢,促進天翼移動業務用戶規模繼續快速增長,其中3G用戶將成為今年用戶發展的核心,3G手機需求量中3G智能手機占比也將超過一半。

他為今年CDMA產業鏈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即大力發展天翼3G手機,尤其是天翼3G智能手機。3G智能手機的規?;l展將成為今年的重中之重。王曉初呼吁CDMA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提高終端性價比,降低消費者使用門檻和圍繞用戶需求不斷推陳出新,從售前、售中、售后等階段為客戶提供完美整合體驗。

中國電信聯合300余家產業鏈合作伙伴和媒體共同啟動了“3G智能手機年”活動。2011年中國電信將聯合眾多合作伙伴,聚焦廣大客戶需求,推出更多、更好的3G智能手機,持續提升3G智能手機性價比,并大規模開展3G智能手機的營銷推廣,促進3G智能手機市場在2011年取得突破式、爆發式增長。

第2篇

[關鍵詞]電信制造業;國際化經營;SWOT;中興;華為

[中圖分類號]F6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024(2009)08-0148-03

[作者簡介]鄒艷,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系講師,美國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MBA,經濟師,研究方向為工商企業管理。(廣東 深圳 518055)

一、中興、華為國際化發展歷程

中興通訊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中興通訊A股于1997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2004年12月成功在香港上市。憑借有線產品、無線產品、業務產品、終端產品等四大產品領域的卓越實力,為全球客戶提供創新性、客戶化的產品和服務。1995年,中興就啟動了國際化戰略,是中國高科技領域最早并最為成功實踐“走出去”戰略的標桿企業。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專門從事通信網絡技術與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與銷售,致力于為電信運營商提供固定網、移動網、數據通信網和增值業務領域的網絡解決方案,是全球電信市場的主要供應商之一,于1996年正式開始國際化經營。

(一)播種階段。在實施國際化戰略的初期,中國電信制造企業為了迅速打開國際市場,一般選擇國際跨國公司尚未涉足的國家和地區,有意避開發達國家市場,憑借低價格戰略,重點選擇發展中國家市場,特別是發展中的大國作為目標市場。1997年華為將國際市場開拓目標鎖定俄羅斯和南美地區,經過艱苦的努力,終于獲得突破。1999年開始大規模進入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區域。而中興于1997年參與了孟加拉電信公司的投標項目,獲得150萬美元金額合同。1998年與巴基斯坦電信公司正式簽約。自2000年,中興開始進入俄羅斯和印度市場。到2005年,中興陸續打開了南非、尼日利亞、埃及、剛果、埃塞俄比亞、馬里、阿爾及利亞等非洲國家的市場。

(二)扎根階段。在逐步打開發展中國家市場之后,中國電信制造企業將更多的精力轉向開拓發達國家市場,購建完善的從低端到高端的國際市場營銷體系。華為于2004年與荷蘭Telfort公司簽訂了超過2億歐元的WCDMA合同,2005年獲得全球前20強的電信運營商西班牙電信認證,并選擇華為作為其3G和寬帶領域進行業務創新的戰略合作伙伴。歐洲市場的突破使得華為國際市場銷售收入實現突破性增長。而中興亦以高性價比的產品打開了歐洲市場。2003年,中興與希臘電信簽署了雅典奧運會項目合同。2005年中興在上海與跨國運營商葡萄牙電信集團簽署了備忘錄,雙方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截至2008年底,華為和中興的營銷及服務網絡已遍及全球,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用于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球超過10億用戶。

(三)深入階段。為了更加完善國際化經營策略,中國電信制造企業采用收購、合資、境外直接投資等多種方式,打造全球同步的多元化國際生產研發體系。截至2008年底,華為在美國的達拉斯和硅谷、印度的班加羅爾、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俄羅斯的莫斯科以及中國的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和南京等地設立了12個生產和研發中心。通過跨地域、跨文化的團隊協助,全力進行核心技術的研發與產品生產。到2008年,華為合同銷售額約233億美元,同時國際市場銷售收入比例達到75%。與此同時,中興的全球生產研發中心分布于中國、美國、瑞典、法國、印度等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每天都在源源不斷地創造新專利、應用新技術,生產供應全球用戶的產品。2008年中興營業收入達到442.93億元,其中境外收入占中興總收入的比重達60.6%。

二、中國電信制造業國際化經營SWOT分析

(一)優勢

1.政府為中國通信制造企業國際化建立良好平臺。國際知名通信設備企業發展歷程都與國家戰略息息相關,美國經濟的發展,造就了微軟、思科、高通、摩托羅拉、朗訊等國際巨頭,日本的崛起成就了NEC和索尼的輝煌,歐盟經濟的復蘇奠定了阿爾卡特、諾基亞、愛立信等在全球通信市場的領先地位。中國政府不斷通過完善企業對外投資法規,改革對外投資管理體制,鼓勵、支持和幫助中國通信設備企業走國際化道路。在政府出口推進政策、政策性的買方貸款、稅收優惠等政策促進下,以中興、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獲得全面突破,走向國際市場。

2.企業瞄準前沿技術,擁有優異的高科技自主研發能力。通信業是高科技行業,其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為技術的競爭能力。近年來,中興與華為每年的研發投入都保持在年收入的10%以上。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展,研發的投入規模也迅速擴展,2007年華為研發投入達到12.6億美元,企業的研發人員數量占員工總數的40%以上。并且,中興與華為在海外建立十幾個研發機構,這些研發機構的建立和發展無疑也是企業研發能力提高的一個重要標志。由于堅持自主研發和擁有眾多專利技術,中國通信制造業能夠更加靈活地按照客戶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產品和全面解決方案,同時也可以加強對產品質量和成本的控制能力,使產品在激烈的國際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3.國內人力成本優勢,價格競爭成為焦點。中國電信制造企業在國際化發展過程中,很大程度上利用國內的人力成本優勢,向全球電信市場提供更具性價比的電信解決方案,挑戰成本的極限。中興、華為的成本優勢主要體現在研發成本、產品生產成本、管理人員成本、工程安裝、測試、網絡優化、營銷費用以及售后服務成本等環節上,從成本構成的差異上看,成本的主要優勢在于人力成本、勞動密集型設備以及日常運營等方面的區域比較優勢。從西門子公司內部統計分析的數據來看,歐洲企業研發人員的年均工作時間只有1300~1400小時,而華為研發人員的年均工作時間卻達到了2750小時;歐洲企業研發的人均費用大約為20-30萬美元/年,而中興研發的人均費用為2.5萬美元/年,華為3.5萬美元/年。因此,中國電信制造企業利用國內較低的人力成本另辟蹊徑,不斷研發新產品,簡化功能和配置,最大程度降低成本,滿足客戶需求。

4.服務優和快速響應客戶需求贏得競爭優勢。隨著全球通信業步入更充分的競爭時代,運營商投資建網、采購設備,不僅會考慮單次交易的有關因素,而且會考慮網絡長期運行可能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如質量、穩定性、售后服務、設備可維護性等,其中最關鍵的就是供應商的持續服務能力。在國際市場上,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只有產品具有高質量、先進的技術、合理的價格、到位的服務和快速滿足客戶需求,才會得到運營商的青睞。高性價比的產品,加上快速響應客戶的需求是我國通信制

造企業屢屢獲得海外運營商訂單的一個主要原因。

(二)機遇

1.行業巨頭發展放緩,為中國電信制造企業帶來發展機遇。在新一輪電信設備的調整過程中,由于中國電信制造企業價格競爭策略已從新興市場發展到了發達市場的全面爭奪,導致歐美跨國企業盈利能力下滑、增速放緩。同時,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電信運營商面臨收入增速減緩、融資成本上升、投資回報下降的多重壓力,電信運營商更傾向于選擇能夠提供融資條件且具有價格優勢的設備供應商。從融資環境看,本輪金融危機對歐美國際銀行影響巨大而對國內銀行甚微,中國企業更多選擇國內政策性銀行或商業銀行,具有一定的融資優勢;另外,在設備價格方面中國企業較歐美廠商具有明顯優勢,這無疑加大中國通信制造企業在海外市場發展機會。

2.中國電信重組強化電信制造業國際競爭優勢。在中國國內3G項目啟動,對于中興、華為等國內通信設備制造商,面臨的機會不僅僅是市場增大帶來的潛在機會,更重要的是,3G競爭格局的歷史性轉變。中興在TD領域處于第一陣列,CDMA2000設備供應商優勢日益明顯;華為在WCDMA領域頻頻突破歐美市場,也處于該領域的第一陣列,同時在CDMA2000領域也處于領先地位。電信重組后,預計未來3年中興、華為在國內市場每年將新增無線系統訂單超過100億元,新增3G手機訂單30億元,新增凈利潤近15億元,這為中興、華為在海外市場大幅拓展提供了收益保障和現金流來源,將進一步強化中興、華為在海外的競爭優勢。

(三)劣勢與挑戰

1.面臨行業巨頭與其所在國家市場封鎖。在國際化進程中,以中興、華為為代表的中國電信制造企業為了實現市場結構的優化,不斷加大在發達市場的投入力度,與西方發達國家通信設備企業進行全面競爭,這種競爭影響到海外跨國電信公司的戰略布局,影響到這些公司所在國家的國家戰略安排,中國企業正面臨這些跨國巨頭和其所在國家的市場封鎖。2007年華為在北美銷售收入不足1億美金,這除了因為當初華為與思科知識產權糾紛陰影影響外,至關重要的因素是受政治影響,中國通信設備制造企業面對的是美國市場的全面封鎖。而在歐洲,中國電信制造企業的發展策略是以高端挑戰高端,盡管中興、華為在固網設備和手機領域在歐洲發達市場已有所斬獲,但在移動通信領域,中興、華為面臨被運營商和政府封殺的現狀。如今全球金融危機來臨,各國更注重增加內需、刺激需求、保護本土廠商的利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貿易摩擦加劇。

2.企業規模較小,國際化管理薄弱,自身經營性風險加大。中國通信制造企業規模較小,國際競爭力較弱。思科、愛立信和阿爾卡特朗訊2008年銷售收入分別為395億美元、252億美元和215.7億美元,而華為、中興2008年的銷售額僅為233億美元、63億美元,企業規模小,在國際化經營過程中將承擔較大的風險。中興海外市場經營風險來自于:全球供應鏈管理風險。庫存占銷售成本比例過高,供應鏈管理落后。2007年中興庫存占銷售成本的比例高達62.21%,而愛立信、阿朗、華為2007年庫存占比分別為19.71%、20.58%和31.61%,與全球電信設備的庫存水平相比,中興庫存管理水平急需改善。而華為海外市場的最大經營風險來自于:較高的應收賬款比例。從各區域應收賬款占總收入比例看,非洲、亞太(除中國外)、歐洲、美洲分別為6.33%、7.6%、3.38%和1.69%,目前全球經濟大幅下滑,缺少資源或能源的新興市場如中非、西非和南亞等地區的應收賬款將面臨壞賬比例增加風險。

3.國際市場競爭逐步從多頭轉向寡頭壟斷,中國電信制造企業規模差距拉大。2008年,阿爾卡特朗訊、諾基亞西門子和摩托羅拉持續虧損,愛立信和思科同樣出現收入增速趨緩、利潤下滑跡象。受全球金融危機和運營商投資結構轉型的雙重影響,客觀上將促進優勢設備制造商通過兼并收購方式實現業務轉型,導致全球電信設備業將進一步突出核心業務,規模化兼并重組,市場結構進一步集中,逐步從多頭競爭向寡頭壟斷演變。預計,未來1-2年內全球設備業將面臨兼并重組熱潮,2011年后,市場結構將呈現高度集中態勢,預計前三位收入占比超過60%,并將壟斷行業80%以上的利潤份額,兩極分化會更加明顯,中興、華為等國內電信制造企業面臨規模差距進一步被拉大的風險。

4.全球經濟下滑,世界電信運營商必將面臨縮減資本開支的壓力。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新興市場經濟增速下滑,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居民消費購買力受到影響。金融危機將抑制發達市場的運營商對網絡升級與新業務投資沖動。一方面運營商面臨業績下滑的壓力不得不縮減對新業務補貼或推廣的力度,這將導致用戶選擇新業務的興趣下降。另一方面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下降也將抑制需求的釋放。

三、加快我國通信制造企業國際化發展建議

(一)建立全球研發網絡,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F代通信技術發展很快,企業如果在技術上不能與全球同步,被市場淘汰就是必然。中國通信設備制造企業在緊跟國際發展步伐的同時,如果能掌握具有顛覆性的技術,那么其發展將出現質的飛躍。多數中國通信設備制造企業在技術上處于劣勢,優勢主要在于成本。但企業要持續增長,就必須在技術上在全球有一定發言權,掌握一定核心技術,否則成本優勢很快會被技術的劣勢所覆蓋,最后只能縣花一現。研發是通信制造企業的生命線。通過設立海外研發中心可以充分利用海外人力資源和最新技術成果,也更能了解當地的需求變化并做出調整,為大規模進入東道國市場做好準備。

(二)積極引進國際化公司管理機制,減少拓展國際市場的進入成本。職業化管理和國際化的人才,是中國通信設備制造企業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的必要條件。管理水平與國際接軌,總結中興、華為多年在國內技術、服務、招投標規范等方面積累的經驗,按照國際公司標準,建立以全球IT體系為標志的程序化規范條例。在質量體系上,與國際質量認證機構合作,執行國際規范的質量認證標準;在財務管理上,建立國際標準的財務評估與管理體系;在人力資源上,超前儲備和培養一大批國際化人才。

(三)國際品牌的建立。對于當前正處于國際化進軍中的中國企業而言,能否成功地實施品牌戰略,成功打造一個國際知名品牌,既是企業國際化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環,也是一個企業國際化是否成功的標志。與國外企業建立戰略聯盟,提高市場進入能力和彌補品牌劣勢,在國際市場上中國通信設備制造企業雖然要與強大的跨國設備商進行競爭,但也存在合作。因為跨國設備商有不同陣營,技術專長也不一樣。良好的合作,可以使相互間實現產品、技術和品牌上的互補,增加在競爭中勝出的機會。中國通信設備制造企業起碼在品牌和對國際市場規則認識上有一定劣勢,如果能與其他跨國廠商進行戰略合作,就可以減弱這兩方面的劣勢,對切入國際市場和提升品牌都有重要意義。

(四)國內運營商和制造商攜手開拓海外市場。國內運營商也在進行國際化探索,如果中國通信設備制造企業能與國內電信運營商聯手開拓海外市場,這將是對雙方都有利的合作。國內設備商可以向國內運營商提供國際化的運作經驗,有助于其降低成本和風險,同時合作上也易于溝通,而國內運營商開拓海外市場,又能給國內設備商更多在海外銷售設備的機會。

參考文獻:

[1] Low, Brian. Huawei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fromlocal dominance to global challenge? [J] . Journal of Business &Industrial Marketing. 2007. Vol. 22 Issue 2.

[2]安筱鵬,喬標.我國通信制造企業的國際化經營階段的進程分析――以華為公司為例[J].經濟前沿,2008,(8).

第3篇

中國和世紀互聯公司曾因分別拖欠一月的互聯網絡通訊費41萬元,被北京電報局強行中斷了國際線路29小時,這件發生在1997年的事,在當時引起了國內業界的普遍重視。

國內的互聯網在迅猛發展的同時,卻又背負著苦不堪言的重負。

高速增長的網絡事業

自進入“九五”計劃以來,中國的計算機市場連續保持40%以上的穩定高速增長,1998年中國計算機市場銷售額達1600多億元,1999年接近2000億元,估計2000年達到2400億元。伴隨著計算機的增長,中國網絡用戶也呈飛躍發展之勢,今年預計超過100萬用戶。北京與上海是全國個人電腦擁有率最高的城市,家庭擁有率為60%,上海曾在1998年上半年創出了個人電腦銷售增長超過93%的記錄。但目前國內互聯網通訊收費標準不盡合理,制約了中國互聯網的發展,一方面ISP對線路壟斷經營的中國電信的收費過高意見很大,另一方面,用戶又對ISP過高的收費表示不滿。雖然1999年中國電信調低了資訊費用,但問題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

網費高昂:一道難逾越的門檻

一位中國ISP服務商介紹說,現在國內互聯網通信收費不盡合理,國際專線價格昂貴,DDN專線不但收取月租費用,同時按數據流量收取流量費。我國數據流量費用是5元/m字節,再加上通訊費,IM字節超過了6元,是國外的好幾倍。比如《人民日報》放在網上,如果平均日訪問量是1萬個點擊,一個月就要承擔18萬元通訊費。而在美國,相同訪問量的通訊費用是500美元,相差幾十倍。并且中國還出現雙向收費。令人感到滑稽的是,ISP網絡信息制作得越好、訪問的人數越多,相應所需中繼線與信息流量就越多,所要付出的費用也就越高,ISP也就越難經營。在美國ISP行業中,通訊費用只占其成本的15%左右,而我國卻占到30%―40%甚至更多,顯然使ISP的負擔過于沉重。

有人說,中國網絡被戲稱為少慢差費,速度慢對于網民來說最不可忍受,而ISP對此卻又有說不出的苦衷。高昂的通訊費用限制了ISP大規模地租用和使用線路,接入速度慢,是因為專線的理論帶寬只能有1個33.6K用戶同時使用。如果按1∶6的寬余率,如果任何時間6個中只有1人在使用,一條專線的帶寬只適宜12個33.6K的終端用戶使用。假如一條專線的每月價格15萬元分攤每個用戶的費用就是1.25萬元,顯然這個費用率用戶不能接受。為了降低用戶的費用,技術上所作的就是使每條專線有遠遠多于12個甚至是成千上萬個終端用戶。這樣做的代價是用戶只能得到遠遠低于33.6K的實際速度,還有經常出現撥號無法上網的情況。

中國目前的網費水平雖然有所降低,但在正常時間每小時超過10元,經常上網但還算不上網蟲的網民每月花去了工資的百分之二三十,上網的門票實在是太貴了。相比之下,美國Internet收費太便宜。著名的美國在線每月是19.95美元,可以無限地使用。這只占美國人工資的1%,如果中國網費只有工資的1%,也就是每個月10多元,絕大多數網民是能負擔得起的,但ISP無疑早就破產了。

線路資費過高,缺乏一個符合市場實際的收費管理體系,已成為困擾ISP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問題。

中國電信:甘苦自知

在中國,電信業屬于國家壟斷性行業,“中國電信”包括原郵電部旗下的全部電信資產,擁有China Net、光纜、數據網以及一個規模為世界第一的完整的固定電話網絡等基礎設施,固定資產6000億元。

由于政策性的限制,電信業始終沒有形成競爭的態勢,如中國電信的China Net使用專線是以內部調撥的方式,無需支付租用線路的成本,與其他ISP相比具有極大的優勢。這一格局使國內新的市場進入者根本沒有成長的窨,形不成競爭的局面,更談不上競爭的公平。

一直以來,資費下調一直是議論的焦點,但從電信方面來看,他們亦有自己的理由。我國1998年電話主線普及率是7%,還遠遠沒有達到普遍服務,在此基礎上發展Internet其價格不可能過低。由于資費問題屬于國家宏觀調控,與財政、稅收及總體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調整現行資費政策要統籌兼顧,充分考慮到國家財政,郵電利益和企業與發展三者關系,既保證國家部門的總體利益,又要積極扶持新興產業的成長。

面對發展迅速的互聯網,有關切分“中國電信”,打破電信業壟斷,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的呼聲已經越來越高。

資費下調,ISP受益了嗎

1999年春,電信資費終于作了較大幅度的下調。這受到了網民特別是經營網絡的公司的歡迎。不過業內人士還保持著冷靜。中國Internet協會會長、中網董事長萬平國通過分析認為:資費調整后,ISP生存的難度將是不減小而是加大了。調價后,ISP的自下而上空間將主要來自于技術進步、加強管理和擴大規模。原因就在于,這一次調價的主要目的是要讓中國的信息產業發展起來,讓信息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增長點推動國民經濟的增長,同時要讓普通老百姓上得起網。對ISP來說,只是讓它有機會自下而上就行。

ISP的出路:突破規模的臨界點

中國ISP發展需要資金前期投入,需要用戶服務經驗教訓的積累。這些都已經歷了,現在需要的是突破規模的臨界點。而規模效益的產生,最基本的辦法是擴大網民的隊伍。

我國現在在這方面還與先進國家差距明顯。用中美來對比,1998年,美國的Internet主機數為1011萬臺,是中國的512倍,每萬人擁有Internet主機379.39臺,是我國的2371倍;Internet用戶總數為2100萬臺,是我國的140倍;與上網直接相關的電話主線普遍率為63.99線每百人,是我國的14.35倍。這幾年中國用戶發展極快,幾乎每年翻番 。1998年達到210萬,1999年達到500萬,2000年底將達到1000萬。但總的來看,中國上網人數還是很少,用戶的發展受到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限制,因特網用戶需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譬如要有電腦、電話,還要支付通訊費、服務費。另外,用戶的知識和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如外語水平,計算機應用能力。由此可見,中國目前大多數人還不具備上網的經濟條件和能力。

從長遠看,中國潛在的網民還是相當多的,即使中國1%的人上網,用戶也能達到一千幾百萬。以可能性估計,中國有幾千萬人具備上網的基本條件。如果因特網用戶能趕上電腦用戶的增長,ISP的規模無疑會極大地擴張。

未來亟待解決的問題

國家宏觀政策。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規定到2000年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提高到1/3,其中電子信息產業被列為第三產業的發展重點。為了這一目標,國家啟動了金橋、金卡、金關、金稅等金字號工程完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網絡國際互聯網絡管理暫行規定》的修改補充,成立了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制訂并頒布《中國互聯網絡域名注冊暫行管理辦法》,提出了統籌規劃、國家主導、統一標準、聯合建設、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中國信息化建設指導方針。

平等競爭問題。中國的網民尤其是ISP對不平等競爭感受頗深。1999年初沸沸揚揚的IP電話官司,之所以引起社會普遍關注,主要是因為它涉及電信的壟斷,如何解決電信對基礎網的壟斷與提高服務質量,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盡管有些觀點尤其是電信業認為電信的壟斷地位是必要的,有利于避免重復建設,有利于國有資產的利益等,但更多的觀點是認為應結束電信的壟斷。電信的壟斷表面上制約了一些重復建設成本,但壟斷造成了更加嚴重的社會成本,造成官僚作風、管理不善、效益低下。面向21世紀,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要求,打破壟斷、競爭并存是大勢所趨。

資本營運問題。張樹新在總結瀛海威的三大失誤中,有一條是對風險投資只是一個感覺,沒有操作經驗。而張朝陽則幸運得多,搜狐公司贏得了風險投資。現階段在中國投資商業ISP還屬于風險投資的范疇,風險投資項目的賺錢,絕不僅僅是工業經濟時代的財務利潤的體現,而是市場價值的體現。

第4篇

11月6日前后,所謂中國3G標準TD-SCDMA(下稱TD)進入了新一輪測試――友好用戶規模放號實驗。

按照既定方案,本次友好用戶放號的城市選擇了“3+2”,即青島、廈門、保定三個已經完成前期場外測試的城市,加上北京、上海這兩個本身就已存在TD網絡部署的城市。

放號實驗基本沿用了前期外場測試的方式,即青島(網通)、廈門(中國移動)、保定(中國電信)主要由運營商負責,北京主要由電信研究院和大唐電信等幾家共同負責,上海則不詳。

根據測試安排,此次集中放號總量大約2萬部,基本確定采用188及199號段,測試時間為兩個月。但由于手機終端供貨制約,放號要經過幾個階段,先期發放的友好用戶并不多。另外,由于北京、上海的測試,不能像其他三個城市可直接從前期的外場測試中平移過來,所以需要更長時間準備。業內消息稱,北京放號應在11月15日前后。

北京的放號數量也沒有達到此前媒體所稱的5000個,前期大約僅發放200個,后幾期用戶數量仍未確定。上海情況與北京類似。也就是說,本輪測試,主要用戶分配給了青島、廈門、保定三個前期測試比較成熟的城市,但它捫同樣也受制于手機終端供貨問題,需分階段放號。

目前,青島、廈門、保定已經給友好用戶放號。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一位專家駐扎在由中移動負責的廈門。據她稱,這次運營商非常支持,中移動態度很好,比以前改變了很多;“因為國家政策已經很明確,大勢所向,企業沒辦法不支持。”

參與廈門測試的一位研究人員11月10日告訴《財經》,目前測試“話音基本沒任何問題,比預期的好得多――應該說比前幾次測試的進步都大,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這位專家總結說,“我認為基本上已經具備了商用水平?!?/p>

事實上,本次規模放號啟動,已表明TD―SCDMA完成了技術測試,進入小范圍的商用測試。這進一步明確了政策層面對TD的支持再度加碼。這亦被資本市場解讀為“政策利好”,刺激了幾大運營商和設備商的股價。11月7日,中國電信(香港交易所代碼:0728)、中國網通(香港交易所代碼:0906)分別大漲6.8%和6.7%,中國移動(香港交易所代碼:941)股價則一度逼近70港元高位。

“市場認為,TD測試已到尾聲,中國電信和網通預期會獲得3G牌照,這將極大改善現有業務?!敝薪鸸痉治鰩煆垗箥狗Q。

本次規模放號引起廣泛關注,更重要的是市場看到主管部門的明朗態度。11月4日,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司長許勤公開宣布,中國一定會按照早先對國際奧委會的承諾,在舉辦2008年奧運會的城市提供第三代移動通信的服務。這是今年來國家相關部門首次對3G啟動進程作出承諾。根據安排,舉辦奧運項目的內地城市有北京、天津、上海、青島、沈陽、秦皇島等六座。

從許勤的發言中,業界不難推斷出中國3G牌照的發放區間。諾盛電信咨詢就認為,3G牌照的發放肯定要在TD測試結束之后;而且考慮到TD是一個新生標準,勢必需要比其他3G標準多至少半年的提前量,以便獲得實際組網和運營經驗;另外考慮到奧運因素,2007年年中發牌,將是較為合理的。

類似的預測在市場上很多。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一位專家稱,盡管“放號”與“發牌照”之間沒有直接關系,但估計牌照會很快發放,因為不發牌照就沒法進行商業化運作;如果發牌照,也是先發TD。在時間判斷上,一些專家甚至認為商用測試只需要兩個月――若進展順利,3G發牌指日可待。

不過,北京郵電大學一位教授稱,關于“何時發放牌照”的討論并不符合政策意圖,“啟動商用測試表明中國事實上已經上3G了,只不過暫時不能發牌照而已”。現在政府只要宣布發牌,就很難避免其他制式進來,這對先天不足的TD是極為不利的;惟一的辦法就是先不發牌照,讓TD盡快商用,以“商用測試”之名行放號之實。

他認為這是一種婉轉的做法,與當年默認的“小靈通”政策有異曲同工之妙。“等TD商用測試完全成熟了,再允許別的技術放號,這才是發3G牌照的最好時機?!?/p>

不過,所有美妙的設想,都依賴于TD的商用測試和市場試探行動獲得理想結果。從目前短暫的測試期間看,最主要的瓶頸是手機終端供貨問題。參與廈門測試的一位研究人員稱,入圍名單大概有12到15家,都是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化品牌,沒有海外品牌。但是款式少,供貨有限,大規模放號還不行。

第5篇

報告以中國電信業及三家運營商為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緊密圍繞運營商客戶服務工作現狀及未來競爭的必備要素進行展開。報告首先論述了中國電信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政策監管、行業變局及全業務、3G、移動互聯網等對客戶服務的深刻影響,由此闡述中國電信業客戶服務的背景與基礎。接下來,報告針對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服務理念、服務主題活動、服務管理特點等詳細地展開論述,并分別就實體渠道、客服熱線、電子渠道等多客戶接觸界面的客戶服務工作進行分析,從而發現各運營商(包括重點省份)客戶服務工作的思路、規劃及亟須彌補的短板和改進方向。最后,就未來兩年中國電信運營商客戶服務可預期投入及主要IT系統支撐需求特點進行詳細闡述,并結合國內相關廠商的市場格局加以充分說明。

本報告融合了國外內服務行業發展前沿理論,經過大量科學的調查研究和縝密論證,兼顧運營商業務整體發展規劃和企業資源能力,全面完整提出了針對不同運營商發展特點的客戶服務軟硬件支撐條件建設脈絡及投資方向,為相關廠商成功把握市場指明方向,為合作伙伴捕捉商業機會提供參照。(編選 )

報告提綱:

1.報告摘要

2.研究背景與方法

2.1研究背景

2.2研究范疇

2.3相關定義

2.4研究方法

3.中國電信運營商客戶服務發展環境

3.1行業政策與法規

3.2行業變革與調整

3.3運營商市場競爭環境

3.3.1市場運營環境

3.3.2業務發展趨勢

3.4國外標桿運營商客戶服務對中國的影響

4.中國移動客戶服務發展研究

4.1業務現狀與發展

4.1.1全業務開展現狀

4.1.2 3G業務進展狀況

4.1.3中國移動應用商城(Mobile Market)

4.1.4中國移動Ophone平臺

4.2客戶服務現狀及發展趨勢

4.2.1客戶服務現狀分析

4.2.2客戶服務理念及主題服務活動概述

4.2.3中國移動的差異化價值化服務工作分析

4.2.4中國移動客戶服務工作的主要問題分析

4.2.5營業廳及社會服務渠道發展情況

4.2.6 10086/12580熱線管理及發展情況

4.2.7其他電子渠道發展情況

4.2.8客戶服務管理及相關信息系統建設情況

4.2.9客戶服務管理發展趨勢和重點IT投資需求預測

4.3重點省級公司客戶服務研究

4.3.1廣東移動

4.3.2北京移動

4.3.3四川移動

4.3.4浙江移動

5.中國電信客戶服務發展研究

5.1業務現狀與發展

5.1.1全業務開展現狀

5.1.2 3G業務進展狀況

5.2客戶服務現狀及發展趨勢

5.2.1客戶服務現狀分析

5.2.2客戶服務理念及主題服務活動概述

5.2.3中國電信的外部級差服務工作分析

5.2.4中國電信客戶服務工作的主要問題分析

5.2.5營業廳及社會服務渠道情況

5.2.6 10000/118114管理與發展情況

5.2.7其他電子渠道發展情況

5.2.8客戶服務管理及相關信息系統建設情況

5.2.9客戶服務管理發展趨勢和重點IT投資需求預測

5.3重點省級公司客戶服務研究

5.3.1廣東電信

5.3.2江蘇電信

5.3.3四川電信

5.3.4上海電信

6.中國聯通客戶服務發展研究

6.1業務現狀與發展

6.1.1全業務開展現狀

6.1.2 3G業務進展狀況

6.1.3中國聯通iPhone

6.2客戶服務現狀及發展趨勢

6.2.1客戶服務現狀分析

6.2.2客戶服務理念及主題服務活動概述

6.2.3中國聯通的“沃服務”分析

6.2.4中國聯通的差異化特色服務分析

6.2.5中國聯通客戶服務工作的主要問題分析

6.2.6營業廳及社會服務渠道情況

6.2.7 10010/116114管理及發展情況

6.2.8其他電子渠道發展情況

6.2.9客戶服務管理及相關信息系統建設情況

6.2.10客戶服務管理發展趨勢和重點IT投資需求預測

6.3重點省級公司客戶服務研究

6.3.1山東聯通

6.3.2北京聯通

6.3.3遼寧聯通

6.3.4江蘇聯通

7.國內電信運營商客服工作發展方向及IT需求與機會分析

7.1面向全業務運營的服務價值實現

7.1.1統一客戶視圖及客戶資料管理體系

7.1.2集中化的客戶分類管理及針對化的接觸服務方式

7.1.3以客戶為中心的動態服務信息數據庫

7.1.4智能化的終端業務捆綁及套餐推薦系統

7.2精細化的服務質量管理實施

7.2.1動態實時跟蹤的客戶接觸點服務質量監測體系

7.2.2及時準確的競爭情報采集分析及快速應對體系

7.2.3渠道服務信息集成動態管理系統

7.2.4客戶信息多終端即時采集系統建設

7.3持續優化的服務能力提升

7.3.1全面靈敏的客戶洞察及流失預警干預體系

7.3.2營業系統的功能化人工交互環境效率改善

7.3.3即時化的企業服務狀態經營分析及重點單客戶跟蹤監測

7.3.4多渠道多接觸點服務協同支撐體系

7.3.5基層服務人員知識技能行動學習體系和知識庫建設

7.4積極高效的客戶體驗保障

7.4.1企業與競爭對手客戶體驗對比監測改善

7.4.2符合客戶期望與競爭需要的客戶回饋管理體系

7.4.3服務于一致性客戶體驗的服務價值鏈及合作伙伴管理

8. 2010-2011年三大運營商客戶服務工作IT支撐廠商機會綜述

8.1中國移動客戶服務重點工作預測與IT發展機會路線圖

8.2中國電信客戶服務重點工作預測與IT發展機會路線圖

8.3中國聯通客戶服務重點工作預測與IT發展機會路線圖

9.中國電信業客戶服務市場格局及競爭態勢

9.1客服運營支撐市場發展格局

第6篇

一句“三網融合面臨夭折風險”的話語,令更多人向試點將滿周年的三網融合投去審視和關注的目光。這句讓業內外炸開了鍋的評論,或許說得有些過頭,但背后反映出的是人們對于三網融合現狀的焦急和不滿意。

自始至終,三網融合一直是“慢”字當頭,哪怕是在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快刀斬斷利益扯皮的亂麻后,三網仍是“難融難合”。一個美好的愿景,走得如此磕磕絆絆。

需要承認,一年來,三網融合取得了進展;遺憾的是,其中并沒出現被廣泛認可的實質性進展。電信和廣電兩大派系的距離沒有縮短,兩者繼續深陷于“既想分享對方的好處,又不想失去自己利益”的心態中。并且,驅動三網融合車輪的力量,不僅來自廣電和電信,地方政府、民間資本等的加入,令三網融合這輛車更難在行進中找好平衡。

365天蹉跎而過。三網融合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是加速前進還是繼續慢行,這是拷問利益攸關各方的最大問題。

三網融合到底走到了哪一步,各有說法。專家們此起彼伏的不同聲音和觀點,更讓人有置身云霧之感。

5月20日,由工信部電信研究院主辦的“2011寬帶通信及物聯網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工信部副部長奚國華在論壇上表示,“三網融合雖然出現了一些問題,但總體進程是好的。三網融合是技術和業務發展的必然結果?!边@是有關三網融合進展爭議的風波出現后,工信部最高級別的官員就相同話題所作的點評。

與此同時,另一位三網融合專家在稍早前的驚人評論,余音還在震蕩。

3月22日,在“第一屆中國三網融合高峰論壇”上,中國電信集團科技委主任韋樂平公開指出:“過去這一年,三網融合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進展,試點進度已經明顯落后于國務院的部署。原來開會,現在我已經一年半沒有開會了。我感覺已經面臨夭折的風險?!比W融合“夭折”之說由此傳遍業界。

其實,一年來,批評三網融合進展緩慢的聲音層出不窮,而“夭折”之說不過是其中最尖銳的觀點。

第一章周年之際的爭議

在5月13日開幕的“第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12個首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集體亮相于3號館,集中展示了各城市的廣電網正由“看電視”向“用電視”的轉變,它們所在的“創新廣電業態、迎接三網融合”主題展區被稱為館內吸引力最強的地方。

有現場觀摩的業內人士告訴《IT時代周刊》,這次由國家廣電總局組織的集中展示體現了電視發展的大趨勢,但也就是一個技術方案的演示,未能規?;馗吨T實施,對推進三網融合的實際效果有限。該業內人士還指出,三網融合本該是廣電系和電信系的共同杰作,但通過這種展示并不能充分說明三網融合大車究竟開到了哪一程。

從1998年經濟學家周其仁在國內率先提出三網合一的概念后,中國的三網融合一直停留于“空想”。而在過去一年內,它縱然被付諸實施當中,但并未讓各界看到期待中的實質性進展。

“夭折”風波

2010年6月6日,歷經兩大部委12年的利益糾葛,三網融合試點方案在五易其稿后終于通過,在被冠以“密件”字樣后下發電信和廣電企業。7月1日,備受期待的第一批12個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名單公布。實際上,這兩個時間節點均晚于預期,國務院原本希望三網融合試點方案和試點城市名單能夠在2010年5月出臺。

按照決策層的計劃,2010年-2012年為三網融合試點階段,以推進廣電和電信業務雙向階段性進入為重點,制訂三網融合試點方案,選擇有條件的地區開展試點,不斷擴大試點廣度和范圍。但在一年后的今天,試點行動既無廣度上的擴張,也無范圍上的拓展。

在第一批試點城市名單公布后,武漢、廣州、重慶、昆明等城市表現出希望能夠參與第二批試點的高度熱情。最早的消息稱,三網融合的第二批試點城市名單最快將于2011年年初公布。但到今年年初,第二批試點城市的名單沒有出現。當時,有工信部內部人士透露,首批試點城市的三網融合步伐不同,國務院三網融合工作協調小組以及專家組要對各地試點情況進行驗收和評估,在這之后確定下一批試點城市才更有針對性。

今年“兩會”期間,工信部部長苗圩帶來的確切信息,讓有心入圍第二批試點城市名單的城市有些失望。苗圩表示,2012年以前都是三網融合的試點階段,今年試點城市的范圍不會擴大,仍然保持在12個。

對此,有業界專家認為這不是壞消息。三網融合研究專家、融合網創始人兼主編吳純勇就指出,決策層的這個安排,可能是意識到三網融合進展不是很順利,還有問題需要解決,今年不繼續擴大試點范圍反倒是件好事。

過去一年中,批評三網融合進展緩慢的聲音不絕于耳,而“三網融合面臨夭折風險”的言論一出,頓時引來各種說辭。

廣電總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也是“第一屆中國三網融合高峰論壇”的嘉賓,他的演講緊接在韋樂平之后,但他沒有給同行面子。杜百川一開講就指出:“我不認為三網融合一點兒進展都沒有。如果沒有達到自己的期待,就認為是三網融合沒有推動的話,這個觀點不一定是對的?!彼J為,“如果對三網融合的理解不一樣的話,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期待?!?/p>

但是,韋樂平的觀點不是一家之言,比他更激進的是中廣電通CEO殷建勇。殷建勇干脆認為,現在播控權的歸屬已經明確,廣電對媒體的管控能力正進一步加強,運營商對所謂的開放的三類業務都沒有興趣,三網融合目前的情形不是僵局,而是已經結束。

與此同時,廣電和電信兩個陣營的部分人士甚至借此風波又打起口水仗,互相傾訴著對對方的不滿。

廣電一方的人士稱,“在三網融合政策下,有線網絡克服先天不足努力建設網絡已經是難能可貴,而已經先長大起來的大哥(電信)不但不允許小弟(廣電)染指自己碗里的肥肉,還想把小弟碗里的咸菜也搶走,讓弟弟們餓死。” 電信一方的人士則表示,不要以為電信業是塊肥肉,就想著進來賺錢,如果三網融合真的夭折,對于廣電未嘗不是好事。

4月20日,在國新辦介紹2011年第一季度全國工業通信業運行情況的會議上,工信部方面也對韋樂平的“夭折”一說予以否定。工信部發展司司長張峰表示:“目前三網融合試點工作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試點省市均組織制定了試點的實施方案;企業紛紛加快推進寬帶網絡建設和光纖落戶工程;已經完成IPTV(互聯網電視)、手機電視業務支撐平臺的改造建設,具備了與廣電視頻流對接實現內容加載的業務能力?!?/p>

在張峰的介紹中,“試點省市均組織制定了試點的實施方案”是三網融合的進展之一,但實際上12個試點城市和地區均沒有受國務院認可的實施方案可以遵循。去年9月,這些城市向國務院提交了各自的試點實施方案第一稿,但全被否定。

5月19日,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透露,深圳等地已經提交了三網融合試點實施方案第二稿,國務院正在審批中,何時能夠獲批尚不清楚。

對于三網融合“面臨夭折風險”的說法,鄔賀銓也予以否定,他表示,三網融合的推進速度雖然沒有預想中那么快,但在局部地區的探索已經展開。

沒先例的三網融合

如果站在廣電的立場,身為廣電總局官員的杜百川的上述表態不難理解。

本刊記者在與吳純勇聊起三網融合的話題時,他說:“和電信相比,廣電在三網融合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眼下,廣電首要的工作是建設全國一張網,而開展這項工作的前提條件是要理順各級廣電機構的利益關系,這是最難破解的頑癥之一。

在實行多年的廣播電視“四級辦”模式下,全國原有各級廣電網絡超過2000個。廣電總局曾要求,到2010年年底,全國基本實現“一省一網”。但是實際推進的情況遠沒有計劃中順利。截至目前,全國有大約19個省級有線網絡已經完成或基本完成整合。

“省級網絡整合最大的問題是在各地的省政府,中國的特色是大家都喜歡當老大,”中廣互聯副總經理汪海天認為,“由廣電總局來辦這個事情有難度,廣電總局和各地省政府頂多是平級單位,你不比它高一級,它憑什么聽你的?”汪海天指出,廣電要整合,必須首先破除行政體制的壁壘。

據本刊記者了解,即使像四川、廣東等實現全省一張網的地區,也主要是完成了省市級網絡的整合,縣級網絡整合還在推進中。

今年4月份,山東省政府下發《關于按期完成廣電網絡資產重組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省內各市務必于4月30日前將廣電網絡資產全部移交給山東廣電網絡公司各市分公司。但進入5月后,青島、棗莊、威海和濟寧的網絡資產仍然沒有完成移交。

江蘇廣電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錢明曾解釋過地方廣電網整合的難度所在,“由于歷史原因,廣播電視網絡多為事業單位,有局臺網合一,有網臺合一,還有的廣電網絡是電視臺的一個部門,部門結構不統一。而各個單位的財務狀態也五花八門,這些都大大增加了整合工作的復雜程度?!?/p>

盡管做得不夠完善,但這一年來,廣電在全國一張網上的努力和各地有線網絡運營商積極參與整網的表現,得到了外界的部分肯定,被認為是廣電在參與三網融合方面的成果。

廣電部門內部的體制問題已經紛繁復雜,牽扯到廣電和電信兩大部門的行政體制問題,更成為三網融合的最大挑戰。廣電是行業與地方政府雙重監管的體制,電信是以工信部為核心的集中、垂直監管的體制。

早有不少人士明確指出,三網融合不是難在技術,而是體制。

對于體制障礙的破解,韋樂平的看法悲觀。在他看來,三網融合實際上是三種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全世界找不到先例,“廣電是低價包月,互聯網是低質低價,電信是高質按時長、流量收費。特別是具有公益性質的廣電業和市場化的電信業,怎么樣展開競爭是全球誰也沒有遇到的課題,可能是一個無解的方程?!?/p>

實際上,三網融合不只涉及電信和廣電兩個部門,其他政府機構、民間資本也參與進來,成為一個需要高度智慧來解決的問題。

南京是首批試點城市之一,并在籌劃于今年下半年向市場正式推出三網融合應用。為了推進三網融合,該市成立了市一級的工作協調小組,由常務副市長掛帥領導。雖然南京在近期總結三網融合工作時表示,“完成了三網融合試點工作的階段性目標”,但過程并非一帆風順。

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是該市具體推進協調三網融合的機構,該機構的相關人士坦言,各自為政的監管體制決定了行業資源的壟斷性,而行業資源的壟斷性又決定了利益的專屬性。在現有體制下,各方共同推進三網融合十分困難。

上述人士所說的困難表現在多方面,除了廣電和電信在業務滲透的同時依然互相封鎖,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上,財政、工商、公安、城建、規劃等多個部門一個都少不了,還需要協調這些部門進行合作。

第二章博弈在繼續

至今,業內普遍的共識是,三網融合進展緩慢。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應該從用戶是否買賬三網融合的角度來看待其進展問題,廣電和電信與其盯著各自利益不放,不如把精力放在合作開發三網融合應用上。

據本刊記者了解,一直以來,廣電和電信兩部門對三網融合試點方案中很多核心問題的解決方案依然不滿,在國務院三網融合工作協調小組和各地三網融合主抓部門組織的會議上,兩家只要一碰面,焦點話題始終脫離不了部門利益。

誰也放不開IPTV

三網融合啟動之前,廣電和電信部門曾因IPTV(互聯網電視)業務多次“大打出手”,IPTV也曾是導致試點方案久拖不成的焦點之一。三網融合啟動之后,IPTV仍不是一個平靜的領域。

根據三網融合試點方案,廣電總局獨家負責IPTV集成播控平臺的建設和管理,這強化了廣電對媒體的管控能力。目前,三網融合第一批12個試點城市和地區已經基本完成了IPTV集成播控平臺的建設,并與中央總平臺實現對接。

去年7月,廣電總局下發《關于三網融合試點地區IPTV集成播控平臺建設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344號文”)確立中央和地方“兩級辦”的平臺架構模式――由央視(具體實施方為中國網絡電視臺,即CNTV)建設總平臺,央視匯同地方電視臺根據試點地區實際情況建設分平臺。

由于系統內部結構龐雜,IPTV平臺“兩級辦”模式在推廣之初并不十分順利,中央臺與地方臺單純靠“政策捆綁”的做法遭遇阻力。例如,青島在成為首批三網融合的試點城市前,已經與牌照擁有方杭州華數合作建設IPTV、手機電視等內容播控平臺,當CNTV要接手杭州華數留下來的IPTV平臺時,央視、華數和青島電視臺之間的談判過程很糾結。

微妙的是,344號文明確規定IPTV平臺的統一播出呼號為“中國廣電IPTV”,從字面上完全撇開了為其提供網絡的電信部門。

去年9、10月份間,綿陽、北京、武漢和深圳的IPTV播控平臺先后與CNTV總平臺實現對接,其中難覓當地電信運營商的身影。當時,四川電信的相關人士曾表示,“地方電信運營商要完成與廣電主導的IPTV集成平臺的對接,不僅需要雙方在技術和系統方面找到融合點,還需要總公司甚至工信部方面的批準,我們已經在申請過程中。”而廣電方面則認為,電信依然希望獲得IPTV的內容播控權,對參與廣電控制的IPTV播控平臺的積極性不高。

縱然對廣電有想法,從整體上看,電信運營商還是在抓緊布局IPTV業務。三網融合試點開鑼之后,中國聯通在原中國網通的IPTV業務基礎上重新布局,到去年年底,中國聯通在北京、哈爾濱、大連、青島、天津、石家莊等十個城市的IPTV系統平臺建設基本完善,并逐步進入內部測試和放號階段。同一時期,中國電信也調高了IPTV用戶數量的目標。

有業內人士表示,IPTV業務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說吸引力并不大,因為目前既未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內容播控平臺又被廣電控制。不過,多一種業務提供給用戶,對電信運營商來說沒有壞處。

在張峰盤點的三網融合積極進展中,電信方面“已經完成IPTV、手機電視業務支撐平臺的改造建設,具備了與廣電視頻流對接實現內容加載的業務能力”也是其中之一。

在現實操作中,電信運營商的平臺具備與廣電對接的能力,并不代表它們就能順利開展IPTV業務。

根據政策規定,IPTV業務的運營方必須持牌照,但手握牌照發放大權的是廣電總局。廣電總局目前發出的所有IPTV牌照中,無一落入電信運營商的口袋,牌照成了電信運營商無法自主掌控的“鑰匙”。

韋樂平表示:“廣電機構負責業務的行政許可和內容的集成規劃管理和審核,電信部門負責業務的支撐系統建設、業務運營和用戶的管理,這種合作模式比較符合產業鏈相關方利益、市場及用戶需求。尤其在牌照方和地方廣電關系比較融洽的地方,IPTV業務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這句話隱含了另一層意思,就是關系不好的地方寸步難行?!?/p>

上海就是電信和廣電機構合作關系良好的地方之一,也是全國范圍內IPTV發展得最好的地區。

獲得IPTV牌照的上海文廣旗下百視通提供內容,上海電信提供網絡服務,所得收入按照約定分成。這種合作模式目前被認為是比較成功的模式,截至今年年初,上海IPTV用戶突破130萬。

由于廣電和電信必須分業監管,廣電和電信達成雙方認可的合作方式并不容易。上海的成功模式在其他地區很難復制和推廣。

廣東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以下簡稱“南方傳媒”)曾經是IPTV牌照擁有者之一,在三網融合試點方案被敲定的2010年6月,它主動放棄了這張寶貴的牌照。

對此,南方傳媒的相關人士解釋說,“各地的廣電運營商一直將電信運營商開展的IPTV視為洪水猛獸,作為廣電內部龍頭的南方傳媒要想順利完成省網整合,就必須在IPTV問題上作出讓步?!?/p>

據了解,南方傳媒在2006年獲得IPTV牌照后,曾試圖效仿“上海模式”與廣東的電信運營商合作,經過幾年的運作,效果并不理想。即使在廣東省內,其IPTV用戶數也遠落后于百視通。

兩張網的較量

據鄔賀銓透露,國務院三網融合領導小組要求,12個試點城市和地區必須在2012年年底建成下行速率達100M的寬帶網。寬帶網,正是廣電和電信搶奪的另一個的戰略制高點。沒有帶寬為保證,三網融合只是有名無實。

在2011年CCBN的主題報告會上,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特別提到,“美國寬帶用戶中有一半左右通過有線電視網實現互聯網服務,歐洲四分之一左右的有線電視用戶通過有線電視網絡實現打電話和寬帶上網。”他認為,從美國和歐洲的情況看,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已成為寬帶互聯網服務和電話服務的重要提供商。

田進這番話反映出廣電對于寬帶網絡的渴求。但是,與電信希望得到內容播控權一樣,廣電希望擁有互聯網寬帶出口和IDC資源,而這正是電信鉗制廣電的撒手锏。

三網融合試點方案允許廣電部門介入互聯網接入和IP電話業務。國務院在關于三網融合的框架文件中明確指出,符合條件的廣播電視企業可以經營增值電信業務和部分基礎電信業務、互聯網業務。

有政策做后盾,廣電企業打算繞開運營商,自建互聯網數據中心(IDC)。深圳地區的有線廣播電視網絡運營商天威視訊已經開始加緊籌劃建設IDC,由19家省級廣電網絡公司參與的廣電友好網聯盟也決定建設IDC。

據工信部的人士介紹,廣電網絡運營商要獲得電信方面的牌照審批后,才能發展語音和寬帶業務。這種局面讓一位省級廣電網絡公司的負責人不由得感慨:只要是廣電或帶有廣電背景的企業申請寬帶接入資格,肯定不會順利,而且廣電企業向運營商租用同樣的設備、端口,也要付出明顯高于其他寬帶服務商的價格。

對接互聯網是廣電的短板,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廣電就很難進入寬帶市場,在互聯網上失去主動權就意味著廣電在三網融合戰役里失去半壁江山。因此,為了補短,廣電正轟轟烈烈地打造NGB(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目標直指電信運營商的寬帶網絡。

在內部推進全國一張網的同時,廣電總局在去年7月明確了NGB的十年規劃,并為此決定成立工作組。按照規劃,到2015年,NGB將從功能上達到與電信網平等競爭與合作的水平。

在2010年年底的內部會議上,廣電再度明確規劃,計劃到2015年,80%以上的城市實現網絡光纖到樓,30個大中城市將建成基于有線網絡的NGB示范工程,提供家庭接入速率100M、企業接入速率1G的能力,內容、業務、網絡和終端實現可管可控。

電信行業自然不會讓對方輕易攻進自己的優勢陣地。“十二五”期間,電信業2萬億元總體投資中,用于寬帶的將占80%。三大運營商則相繼表示要加速實施寬帶升級提速,推進全光網絡建設。

去年夏天,就有消息稱中國移動將展開新一輪的光纖建設。今年年初,中國電信啟動“寬帶中國?光網城市”工程,目標是用戶的接入帶寬將在3-5年內躍升10倍以上,并持續快速提升;南方城市將全面實現光纖化。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也表示,聯通已提出全國寬帶提速計劃,將率先在城市大面積鋪開光纖接入。

對于電信運營商正積極推動的寬帶大發展,連身處電信內部的韋樂平都感覺到驚訝。

“這一年來,廣電和電信雙方在各自領域有所突破,但在融合上沒有叫人眼前一亮的進展,”業內人士陳志剛對《IT時代周刊》表示,“拋開業務不談,僅從網絡角度而言,目前試點階段已經過半,但廣電網和電信網還是‘兩張皮’,并沒有進行融合??紤]到雙方網絡在投入、技術、先進程度和規模上的差異,短期內的融合前景不容樂觀?!?/p>

第三章摸索中的融合

三網融合不是切分蛋糕,而是各方一起把蛋糕做大,其中的關鍵是合作。《IT時代周刊》采訪到的業內人士紛紛表示,他們期待中的三網融合實質性進展,就是廣電和電信之間出現更多有實際效果的合作,產生被市場廣泛接受的應用。

上海文廣與上海電信合作的“上海模式”,是上海能夠成為全國“IPTV第一城”的關鍵。雖然“上海模式”復制起來并不容易,但不乏嘗試者。在2010年年初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推進三網融合后,甘肅有線與甘肅移動、江蘇廣電與江蘇聯通先后達成合作。三網融合啟動后,云南廣電與云南電信、四川廣電與四川聯通也先后加入這一行列。

令人感興趣的還有“云南模式”。

2009年10月,CNTV和云南電視合組建的“云南愛上網絡公司”掛牌成立,該公司與云南電信就IPTV業務進行全面合作,形成了由IPTV運營商、地方廣電和地方電信三方共建IPTV的“云南模式”。

從“云南模式”確立后到2010年年底,云南省內昆明、楚雄、大理、曲靖、玉溪等地新發展的IPTV用戶超過4萬戶。CNTV總經理汪文斌評價說,“云南模式”把央視的內容資源、當地廣電內容資源和廣告資源與當地電信的市場資源進行結合,是一種良好的模式。

以此為底氣,云南正在為進入三網融合第二批試點名單而秣馬厲兵。

在所有的合作中,“先結婚再戀愛”的“武漢模式”最受關注,也最受爭議。

武漢是首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之一。2010年12月,武漢廣電與武漢電信組建的“武漢市三網融合合資公司”宣告成立,雙方各占合資公司50%的股份,定期輪流派人擔任董事長和總經理。武漢組建合資公司的出發點是解決融合推進期間可能出現的廣電、電信運營商的利益分歧。

當時,盡管樂觀派期待“武漢模式”成功后可為其他試點城市提供思路,但還是有不少聲音質疑,在工信部和廣電總局的利益矛盾尚未調和的情況下,武漢電信和廣電均難交出各自的核心資源,最后的結果很可能是出現一家象征意義的空殼合資公司。

事態的發展讓人感覺這樣的質疑不無道理。半年過去了,武漢三網融合合資公司的運轉沒有公開的后續進展。坊間倒是有消息稱,該公司仍由廣電方面主導,令電信方面漸失興趣,目前雙方注入的業務和資產也都為非核心資產。

合資公司現在看來并不成功,武漢又進行了新嘗試。今年5月初,武漢廣電與武漢移動共同簽署“三網融合?共建G3數字家庭”的戰略合作協議,武漢的首個“三網融合套餐”同期出爐。

在電信行業分析師付亮看來,在整體進程較為緩慢的三網融合中,武漢推出“三網融合套餐”算是一個突破,但不能簡單地說成是電信和廣電的合作,而是競合關系,這反映出雙方的競合需求是客觀存在的。武漢移動和武漢廣電選擇了自己相對較弱的一個領域作為合作切入點,這是典型的競合模式,其本質和初衷肯定是“有利可圖”。

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近日表示,“在目前的基礎上,‘十二五’期間我國三網融合將得以實現。”按照國務院提出的三網融合階段性目標,2013年至2015年要總結推廣試點經驗,全面實現三網融合。

對于三網融合能否按期實現,也有不同的聲音。吳純勇認為,放在全球視野中,我國的三網融合是獨一無二的,面臨諸多挑戰,說五年之內能夠實現有點樂觀。陳志剛則認為,“十二五”期間我國能夠實現三網融合,只是要看“實現”的標準是什么,現在對于這個問題,并沒有明確的說法。

據悉,國務院三網融合協調小組將于今年中期對第一階段試點工作進行總結,針對試點城市三網融合的業務發展、網絡建設和安全保障情況進行評估,在全面總結第一階段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確定下一步的試點工作。

本文截稿之際,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三網融合試點地區的試點實施方案已獲批,不過管理層沒有明確批示,而是要求“改善后實施”。該人士認為,這說明試點實施方案還有很多問題待解。

另有消息稱,首批試點地區的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與電信運營商正準備“雙向進入”的交叉申報。有業內人士認為這預示三網融合試點將有實質性突破。

路漫漫其修遠兮。三網融合是一個漫長的進程,《IT時代周刊》將繼續關注。 ■

業內人士為三網融合出謀劃策

部分觀點認為,在現有監管體制下,三網融合難有大進展,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成立獨立監管部門,打破行業壁壘。

第7篇

過去的新疆,常給人一種“進不去,出不來”的閉塞感。

據統計,直到1978年,全疆固定資產僅1.8億元,市話總容量僅有3萬門,絕大部分還是手搖話機。在占國土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只有13條出疆通信線路,平均每百人靠一條線路維系著與內地各省區的政治經濟聯系。那時,打一個長途排隊等上幾天是常有的事。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荒涼而神奇的西部新疆,有機會實現與祖國內地乃至世界各國之間進行信息的瞬間溝通。作為信息時代新疆信息產業的主力軍、信息傳遞的主渠道,新疆電信有限公司站了出來,激流勇進、銳意進取,譜寫了新疆電信發展史上的新篇章。

為使新疆不再遙遠,為使“古老”“荒涼”早日與新疆無緣,為使光纜、衛星、數字微波、程控電話、可視電話、高速互聯網、寬帶接入網等現代通信手段,呈現在新疆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為使邊疆各族人民早日“共享與世界同步的信息文明”,新疆電信緊緊抓住中央政策向西部傾斜、歐亞大陸橋建成等一系列有利時機,同時利用在“七五”“八五”計劃的20余項重大通信建設項目中各級政府給予的關心和支持,積極投入到提升新疆地區通信水平的大潮中。

1990年,新疆電信首次從國家經貿部爭取到620萬美元加拿大貸款,建成了南北疆數字微波通信干線,以后又以各種方式利用了美國、比利時、西班牙等國家的多項貸款,進一步加大通信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同時認真貫徹國務院提出的“統籌規劃、條塊結合、分層管理、聯合建設”的十六字方針,調動各方面向通信基礎設施投資的積極性,進一步拓寬了投資渠道,通信建設投資大幅度增加。從1978年至2001年,全疆郵電固定資產累計投資169.1億元,是1950年至1978年29年累計投資的98倍。

改革開放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新疆電信實現了模擬網向數字網、人工交換向程控交換的兩大轉變。在技術層次上不僅達到了全國先進標準,而且趕上了發達國家的先進水平。僅用了2年時間,新疆電信的用戶就從100萬戶迅速增加到200萬戶。

融合篇――電信激活新疆

對于電信運營商而言,發展是第一要務。新疆周邊與8個國家接壤,是我國面積最大、國境線最長、毗鄰國家最多的省區,同時也是多民族、多文化聚集的地區。因此,運營商在這里需要在穩定與發展之間找到很好的平衡,和諧發展在新疆地區顯得尤為重要。

新疆電信構筑起遍布全疆各地的通信神網,同時承擔了網絡通信安全、戰備通信和應急通信等任務,當地黨委、政府及企事業單位稱新疆電信的通信網為“邊陲生命線”。1997年,北疆地區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2001年,北疆地區遭受特大風災、雪災,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師兩地發生6.8級強烈地震,在這些突如其來的災害面前,新疆電信迅速、安全、可靠地為社會各界提供了高效、暢通的通信保障,確保了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在妥善處理各類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中通信的安全暢通。

新疆電信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信息產業部的要求,把推進“村村通”工程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具體實踐,從幾個方面人手落實“村村通”工程工作,有效地保證了新疆電信“村村通”工程落到實處。一是領導重視,抓緊組織落實。該公司成立了“村村通”項目領導小組,明確內部職責分工、工程計劃安排和進度、任務完成要求,為“村村通”工程提供了組織保障。二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現有網絡、市場和運維經驗,采用多種有效的技術方案,進行村村通工程項目建設。三是明確實施進度,不斷跟蹤總結。自“村村通”工程實施以來,所屬各分公司多次深入工程現場指導工作,精心組織實施“村村通”工程,實現了前后端及管控各部門的密切合作。四是結合政府需求,爭取多方支持,將“村村通”工程和地州扶貧工程相結合。以阿合奇縣為例,公司通過對該縣的通信問題進行現場勘察調研,確認需要投資258多萬元才能解決該地區的光纜傳輸、固定電話等問題,且投資很難回收。但是公司仍以高度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進行了統籌安排。同時借助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哈拉奇鄉、蘇木塔什鄉程控固定電話于今年8月20日開通。正如阿合奇縣縣長艾賽提在開幕致辭中提到的,這是新疆電信的一項“扶貧工程”和“得民心工程”。

新疆電信在大力推進光纜傳輸網絡建設進程的同時,持續加大了高速互聯網和寬帶接入網的建設力度,形成了可容納百萬級用戶的多媒體通信網,網絡的傳輸速率、帶寬、處理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為自治區各行各業的信息化建設及各族群眾的信息化需求構筑了便捷、暢通的信息大平臺。該公司先后與烏魯木齊海關、新疆國稅局、中國工商銀行新疆分行、新疆大學等合作,完成了基于寬帶互聯網的公眾信息化工程和應用服務項目,如“中國電子口岸17999”“金稅工程”“e網銀行”“遠程教育系統”“電子彩票”“電子證券”“網上購物”“網上醫療”等。這些項目的實施徹底改變了傳統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模式,極大地提高了信息傳遞和溝通的效率,也使邊陲各族人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數字化溝通時代給生活帶來的全新感受。

新疆電信一直致力于開發和發展面向廣大人民群眾的信息服務業務,不斷改善服務質量,全面滿足新疆經濟和社會發展多層次的通信需求。尤其是繼續配合政府搞好企業上網、政府上網和家庭上網工程,以“三大上網工程”提高社會各界和民眾的信息應用能力,全力促進全民信息化素質的提高。在信息化小區建設上,新疆電信做到“千兆進小區、百兆進樓宇、十兆進家庭”,在商務樓做到“千兆到大樓、百兆到層面、十兆到桌面”,新疆電信加大寬帶接入網和高速互聯網的建設力度,繼續向各縣及經濟發達的鄉鎮延伸,努力縮小數字鴻溝,使廣大農牧民也能夠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信息時代的魅力。在新業務網建設方面,新疆電信已相繼建成了覆蓋全區地州市的數據通信網、視迅平臺及互聯網數據中心平臺,并在全疆范圍內開通了電子商務、互聯星空等業務。

走出篇――自信所以自豪

“五環”所代表的就是世界。在新疆,“五環”也被津津樂道,其已被賦予了另外一層含義,即“五環雙出疆”組合環形網格局:2002年,該公司著重加大通信發展力度,在傳輸建設上重點推進烏魯木齊―哈密、烏魯木齊―阿勒泰、博樂―塔城環路光纜工程建設,再加上已有的兩個環網(即庫爾勒―喀什―若羌的南疆環網和烏魯木齊―伊寧的北疆環網)及已投入運行中的烏魯木齊―西安―蘭州光纜(第一出疆光纜)、烏魯木齊―庫爾勒―若羌―格爾木光纜(第二出疆光纜),新疆光纜骨干傳輸網形成了“五環雙出疆”的組合環形網格局,極大地增強了新疆電信傳輸網的通信能力。網絡的安全性、可靠性進一步增強。

正如新疆電信總經理高同慶所說:“新疆電信‘五環

雙出疆’的網絡架構就好比奧運會五環標志,體現著新疆電信的網絡能力朝著更高更強的領域挺進。”基于光纜骨干傳輸網已形成“五環雙出疆”的組合環形網格局,新疆電信使全區一級干線光纜可用率達99.985%;網絡接通率達97.825%;端到端電路故障恢復及時率為100%。

新疆電信在自治區社區建設領導小組、自治區民政廳的支持下,經過大量的市場調查分析之后,加快了建設“好e家”信息化社區的步伐?!昂胑家”社區便民信息化服務系統充分整合了固定電話聲訊系統、互聯網、固定電話網和無線市話的短信系統等網絡資源,利用社區居民家的固定電話、互聯網接入、信息電話(家加e)接入資源建成社區便民信息化服務系統。該系統技術先進、容量龐大,可以容納全區中國電信網絡覆蓋的所有社區的客戶資料和相應的社區服務內容,為社區百姓提供了物業服務、超市配送、送餐、送醫送藥等便民服務。

通過整合固定電話、小靈通、短信、寬帶等業務,集合眾多社會資源(如餐飲、交通、醫療、教育等),“好e家”將網絡資源與社會資源整合起來,以社區和家庭為基礎,以綜合信息服務為突出特點,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業務轉型嘗試,從而有力地推動了企業轉型。在不久的將來,“好e家”信息化社區還將陸續整合并提供金融服務、勞動保障、醫療保險、教育、旅游、娛樂、家庭理財、證件辦理、法律法規、政府公告等社區居民需要的公共服務。

擁有創新能力才能實現長遠的發展。多年來新疆電信一直積極推進服務創新,使服務質量不斷改善。在過去的一年中,全疆各級電信企業進一步強化“用戶至上,用心服務”的理念,啟動營業人員職業化項目,制定營業廳管理軟、硬件規范,促進前臺服務的標準化與規范化,建立無線市話和寬帶業務用戶回訪制度,完善售后服務體系,有效提高了服務質量。持續推進10000號服務規范和流程的改進工作,10000號客戶服務熱線的品牌認知度進一步提高。開展了“星級服務耀天山”等服務競賽活動,充分調動了廣大員工改進服務工作、提高服務質量的積極性。積極配合開展打擊專項行動,大力推進“綠色上網”。

第8篇

移動通信轉售將“攪局”傳統通信市場、移動流量的精細化運營將是電信運營關鍵詞、(移動)互聯網企業將繼續且更深入地挑戰移動流量的精細化運營等是今年移動通信產業發展的而且于本文話題相關的幾個趨勢。

MVNO(國內目前是移動通信轉售)、(移動)互聯網企業和三大運營商三個層面的相互競爭會讓運營商對價格更敏感,整個通信產業鏈都要讓利。

為此,筆者總結了上述背景下,三大運營商的應對策略。

1、中國電信:再造一個新型的中國電信

中國電信將著力實施轉型戰略:“新三者”。在新的產業格局下,中國電信走到了又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只有順應時代潮流和趨勢,主動變革,銳意創新,才能立于不敗之地?!靶氯摺本褪侵咐^續深化戰略轉型,努力成為智能管道的主導者、綜合平臺的提供者、內容和應用的參與者。這一戰略轉型的目標是“再造一個新型中國電信”,轉型的三個關鍵點是“變革創新、開放合作、提質增效”,提升四大能力,即:創新、服務、集約、運營。

在轉型戰略中,中國電信面臨的五項重要工作為:

一是轉變客戶服務方式,擴大基礎業務規模,加快4G商用,強化4G、3G、寬帶業務統籌。

二是拓展信息服務領域,加快新興業務發展。深化流量經營,加快智能管道建設;加快拓展互聯網應用;加快拓展行業信息化應用;加快發展云計算和大數據;建立完善新興業務隔離體系。

三是加大開放合作力度,共同繁榮產業生態。廣泛開展業務層面和資本層面的合作,積極探索建立混合經濟體,通過合作開拓市場、謀共贏,提高國有和民營資本的投資效益。

四是持續深化精確管理,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在客戶服務、網絡運維、物資采購、IT支撐、投資成本使用等方面,深化精確管理,向管理要效率和效益。五是切實做好支撐保障,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與上述轉型戰略相對應,2014年中國電信重點投資策略為:4G方面:象征性的鋪設一定規模的TD-LTE網絡,集中大規模鋪設LTE FDD;寬帶方面,預計將放緩寬帶投資,給4G留出資金,提高FTTH實裝率和APRU。

2、中國移動:全力4G,全面進行流量的精準經營

在中國移動2014年工作會上,中移動董事長奚國華提出,面向2014年,中國移動必須把握宏觀形勢、行業趨勢、公司自身三方面的新特點,堅定轉型信心。面對產業變革帶來的挑戰,“中國移動要進一步深化四網協同發展,積極拓展移動互聯網,創新開展全業務經營?!鞭蓢A認為,中國移動轉型發展必須抓住這“三個重點”,培育形成持續健康發展的競爭新優勢。

奚國華部署的三個轉型重點分別是:深化推進四網協同,從語音經營為主向流量經營為主轉變。

四網協同三個平衡:平衡好建設需求與投資效益的關系,平衡好當前能力需求與網絡演進升級的關系,平衡好投產速度與建設質量的關系。TD-LTE建設要保質保量保速度。TD-SCDMA建設要支撐市場、平滑過渡;2G建設要拾遺補缺、嚴控規模;WLAN建設要突出重點、匹配需求。

積極拓展移動互聯網,從通信業務向移動互聯網和信息消費轉變。打造由1個產業平臺和N個產品平臺構成的一體化平臺運作體系;終端是移動互聯網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創新推進全業務經營,從移動通信向創新全業務經營轉變。

重點抓好傳輸網、公共互聯網和寬帶接入網發展。傳輸網方面,推進骨干網和城域網建設,加快彌補基礎資源短板。公共互聯網方面,要加快互聯網骨干網建設,解決帶寬不足問題。寬帶接入網方面,有所為有所不為,注重投入產出兩條原則,避免大范圍撒網、全面開花式發展有線寬帶。全業務經營要面向目標市場。

中國移動2014年重點投資策略為:4G方面,全力部署,新增建設30萬站,投入預計為3000億;寬帶方面,將全力部署骨干網,重點地區接入網,投入彌補電信聯通投資的減少。

2014年6月1日,中國移動執行新的4G資費。

3、中國聯通:移動寬帶領先與一體化創新,做移動流量經營實用主義者。

中國聯通2014年重點戰略為:移動寬帶領先與一體化創新。

2014年,中國聯通的六項重點工作任務分別是:

一是全面實施“移動寬帶領先與一體化創新”戰略。緊緊圍繞移動寬帶領先,加快4G和3G網絡部署,持續推進網絡能力建設。

二是深入推進企業創新轉型。從賣簡單通信產品,向綜合信息服務解決方案轉變。以全業務電子商務為抓手,改革運營支撐和營銷服務模式。開放共贏在各領域拓展產業合作,開展移動轉售試點,嘗試用資本手段孵化創新。

三是開展服務攻堅,著力提升服務水平。

四是強力推進各項改革,激發各層級的工作活力。改革運營支撐體系,細分基層責任單元。

五是夯實基礎工作,加強精細化管理。實現“實時在線審計”監督,擴大審計監督覆蓋面,將本地網及末端營銷單元納入實時審計監督范圍內,全面提升審計監督能力。

六是加強企業黨建,積極構建和諧企業。

第9篇

寫述職報告時應認真總結出限定時期的工作特點,抓精華,找典型,以這段時期工作中突出而富有典型意義的事件來反映一般。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去看看電信員工年度述職報告范文3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電信年度述職報告1

大家好!我是中國電信__部門的一名員工—__。

時間過的飛快,從入職到現在近三個月了。為自己將要完成試用期的學習且要成為一名正式員工感到高興。在這三個月有過喜悅,有過忙碌但卻充實,有過許多的無奈但卻有更多的無微不至的關懷。這三個月用心、用勤學、用好問、用努力走過去,學到很多很多的知識和學習方法?;赝业脑囉闷?,用三句話:不斷學習,學會快樂思考;不斷探索,學會快樂做事;不斷謀求改進,學會把握快樂原則。

一、不斷學習,學會快樂思考

記得查良鏞留給我們蘇大學子的兩句話中有一句就是"活到老學到老"。學習可以提高我們技術技能,推動著工作水平的進步。在不斷的學習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人生境界。很喜歡這樣一句話:快樂思考,簡單生活。在忙碌的學習中,讓自己和大家在其中獲得成長的快樂,這個才是重要的。

(一)電信計費系統需要了解的有很多。

這三個月,我通過讀文檔、實踐和寫日報會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對計費系統認識在逐步加深,每加深一點理解,便增加一分快樂。通過不斷地學習,對計費的認識和理解就會不斷的變化,不斷糾正自己的錯誤;通過不斷的學習,我認識到正確的學習方法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則會浪費我們很多的時間;通過不斷的學習,我認識到與同事間的交流是至關重要,夸張的說是生死存亡。

(二)學會思考。

愛迪生說過:"不下決心培養思考習慣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樂趣。"思考的范圍很大,大到思考國家未來、民族的前途,我這里的思考就僅僅是"學而不思則罔"的思考。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要多問幾個為什么,讓問號變成句號,這是一個思考的過程。第一個為什么是源于我們的無知,第二個為什么是源于我們的思考,第三個為什么是源于我們的探索和細心。其實前兩個就能解開問號了,而第三個這是一個自我創新的階段。思考能幫助我們閃出思維火花,迸出精彩選題。多問幾個為什么,會不會也給你的生活帶來驚喜和財富呢?

二、不斷探索,學會快樂做事

有人說做我們軟件這一行有很多的煩惱,這樣的工作好像很難與快樂兩字聯系起來??墒牵艺J為關鍵還是在于你對工作的認識態度,不是說態度決定一切嗎?如果你認為工作是快樂的,你做起來就會覺得快樂;如果你認為工作枯燥乏味的,你做起工作來就無快樂而言了。在我覺得平常的工作當中最快樂的事情莫過于"終于勝利完成了任務可以交待了"的快樂。

總結前三個月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學習計費系統。

進公司以來的主要工作就是學習計費系統,在學習的時候遇到了很多的問題,同時也學到了很多的答案。在工作當中許多領導和同事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內心里很感謝他們。學習計費系統大概有三個階段:

(1)整體的學習計費系統,通過學習中國電信計費模型文檔,學習了三戶模型、產品域、賬務域、客戶域、定價域、地域域。通過學習計費功能介紹PPT大概了解每個模塊的功能。

怎么看數據庫相關表的變化。

(3)學習計費每個模塊具體的代碼,這一階段學習了詳細設計文檔,學習每個模塊代碼具體的實現,學習了系統如何去讀取cfg配置信息,然后如何去處理的,如何讀取共享內存的,如何通過消息隊列將每個模塊連接起來,如何能夠修改和編譯部分代碼。

(二)完成寧煤部分套餐配置。

根據關健的要求:完成寧煤新增套餐——這也是我進入公司以來做的第一件事情。我很認真去完成這件事,雖然添加的套餐不多,但是每個套餐我都檢查了幾遍,唯恐自己把某個套餐添加錯了。添加完成后得到了肯定,內心多增添了幾分自信。通過配套餐我學會了做事情要認真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

(三)完成寧煤部分對賬工作。

寧煤對賬工作是我一直在做的工作,在寧煤正式上線之的對賬查出計費不同原因,從而修改套餐配置,上線之后的對賬查出計費與老系統資費不同的原因。對賬工作讓我感受到在正式庫上查詢和修改是要多么的小心翼翼,多了正式庫的系統權限,其實多了一份責任。

三、不斷謀求改進,學會把握快樂原則

回顧這三個月的工作和學習情況,學到了不少的知識,能夠勝任一些工作了,我首先感謝我的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和支持。當然還存在不少有待改進的地方。從主觀上找原因,我覺得自己在學習的時候沒有用心去感悟,缺少刻苦專研的精神。在今后工作中,我將不斷的.努力,不斷學習,研究文檔,學習更多的業務知識。以全新的工作理念,努力工作,總結累積經驗,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大膽實踐,鍛煉自己、完善自己,是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握每一次機會,再接再厲,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我的述職匯報完畢,請領導和同事們審查,謝謝!

電信年度述職報告2

充滿機遇和挑戰的20__年即將過去,一年以來,在公司領導的正確帶領和兄弟部門的密切配合下,帶領商業客戶部全體員工,以“轉變觀念,提高素質,直面競爭,強化服務”為中心,發揚“團結拼搏、務實高效”的精神,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奮斗,較好地完成了公司下達的各項指標和任務,提升了商業客戶服務的新形象。下面,我就20__年的工作作一匯報,請代表們審議。

一、明確職責,突出重點,全面完成各項指標和任務

商業客戶部成立于20__年年初,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四個部分:商業客戶經營發展工作、駐地網發展工作、網站與168聲訊工作和農村統包工作。

(一)創新思路,強化服務,做好商業客戶經營服務工作

20__年1—10份期間,完成業務收入2051.43萬元,完成年計劃的84.63%;1—10月份完成存量收入1819.92萬元,完成年計劃的81、32%;1—10份完成聲訊收入563.63萬元,完成年計劃的108、39%。

20__年期間,完成乙種電話1956戶,完成年計劃的123.02%;完成乙種寬帶698戶,完成年計劃的123.54%;完成小靈通團購6162部;完成來電顯示3077戶,完成年計劃的91.8%。

寬帶業務發展方面,主要抓住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完成了全市50家可的超市的聯網工作。

2、完成了全市380家中小旅館的聯網工作。

3、完成了城區120家沿街店面的寬帶上網工作。

4、開展了稅務專線、綠色寬帶、商務干線、快樂寒暑假、干部上網、寬帶服務提升、極速新體驗等工作,成立了市網吧協會。

固定電話發展方面,主要抓住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完成了YJ公司、TC物業、BH賓館等30家虛擬網,累計完成電話放裝750部。

2、完成一桌一機電話150部。

3、開展長城計劃、掃樓計劃、語音回歸、全家福等活動。

小靈通發展方面,主要抓住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根據公司統一部署,在持舊贏新、驚喜200、激情五月、五星電器促銷、金秋群英薈等活動中,發展小靈通3000部。

2、企業小靈通團購活動中,發展小靈通1500部。

來電顯示發展方面,主要抓住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在來顯開戶有禮活動中,完成來顯623戶。

2、對于新裝機用戶,來顯開通率98%以上。

保存量方面,根據公司要求,針對省公司長城計劃的目標客戶進行走訪和策反工作,完成了省公司要求挽回存量收入30%的目標。

(二)主動溝通,一著不讓,做好駐地網搶奪工作

項目發展室在公司領導的正確指導下,在兄弟部門的緊密配合下,20__年期間,跟蹤項目103個,簽訂了65個項目,回收駐地網工程款655萬元。

(三)全面合作,強強聯手,做好增值業務快速發展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強與氣象局的溝通與合作,完成121聲訊收入234.64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73%。

2、大力宣傳中、高考分數查詢,實現收入58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

3、完成電視點歌收入166.4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42%。

4、完成了“綠色寬帶網”、“房產信息網”、“海事局”、“江蘇省農機監理系統”、“信息港短信中心”、“數碼頻道”等大型網站和項目的開發。

5、開發了網站廣告系統,完成網站廣告收入13萬元,是20__年的9.5倍。

6、嘗試短信SP合作,開展了小靈通短信“奧運競猜”等活動,擴大了小靈通短信的影響面。

(四)不斷探索,積極創新,做好農村支局管理工作

20__年是農村統包責任制推廣的第一年,為了更好地服務支局,在業務支持、渠道建設、統包預算等方面加強協調配合,并分別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召開了支局長座談會,深入支局調查學習,為明年更好地實施農村統包責任制打下基礎。

二、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全面提升團隊戰斗力

隨著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和客戶要求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如何才能適應新環境下的工作,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學習。為此,我主要做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在學習中提升自我

在思想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加強學習,提高自己判別是非的能力,踏踏實實做人。在工作上,勤勤懇懇地工作,不計個人得失,廉潔自律,不利用工作之便,謀求私利。

(二)加強廉政建設

我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干部,一方面,從自身做起,以身作則,嚴格執行規定的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各項制度;另一方面,對于本部門的重大決定,嚴格遵守民主集中制。

(三)加強績效考核

20__年初在公司統一部署下,制定了商業客戶部績效考核辦法并順利實施,同時,不斷加強員工服務意識和營銷能力的培訓,實現以績效考核為主的內部管理,從而提高整個團隊戰斗力。

(四)存在不足

在20__年的工作過程中,自身還存在以下問題:對整個市場的掌控能力需要不斷提高;內部管理還缺乏經驗;工作方式和方法還需要加強。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進一步加強理論水平的學習,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進一步改善對內對外的關系協調能力,揚長避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與打算

(一)加強內部管理,明確分工。營造部門內部團結一致、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

(二)加強內部培訓,進一步完善商業客戶營銷服務管理制度,規范各類基礎資料及管理臺帳,提高基礎管理水平。進一步落實“商業客戶營銷服務規范”、“月工作通報制度”以及“商業客戶教育培訓制度”,提高員工的營銷服務技能。

(三)開展市場調查,抓住機遇,制定并落實切實可行的營銷政策。堅持有效益、有區域、有重點的市場優先發展策略,加強對商業樓宇、專業市場、工業園區以及網吧市場的分析研究,積極探索,實施有針對性的營銷政策。在網吧管理方面,進一步明確職責和義務,做好服務工作,與公安、文化、工商等政府部門密切協作,保持電信網吧的市場占有率。

(四)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確保寬帶、固定電話、來電顯示穩步發展。在寬帶方面,一方面,利用20__年中小企業年的有利契機,加強中小企業的寬帶接入;另一方面,通過推廣行業的互聯網應用,加大行業聯網的進度。在固定電話方面,加大目標市場的營銷力度,大力推進小交換機拆機并網工作,進一步深入實施“一桌一機”的營銷活動,提高電信增量的市場占有率。在來電顯示方面,引導新裝用戶及時開通來電顯示,挖掘存量用戶的潛在需求,提高商業客戶的來顯滲透率。

(五)加強經營分析,做好經營工作的效果跟蹤與評估。充分利用渠道支撐系統,做好每月營銷活動的經營分析和營銷效果的跟蹤與評估,為下一步營銷活動理清思路。

(六)加強績效管理和渠道建設,提高客戶經理的綜合水平。完善和實施收入服務責任制,不斷完善績效管理體系,細化KPI考核指標,突出關鍵業績指標,層層落實考核。加強渠道建設,充分發揮渠道支撐系統在營銷活動中的作用。

(七)駐地網發展方面,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有效溝通,不斷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提高駐地網的市場占有率。

(八)增值業務方面,既要確保傳統聲訊業務的主流,繼續擴大外呼行業,又要整合電信和社會優勢,加快合作,拓展營銷渠道,同時加大短信開發和信息源開發力度,把增值業務做大做強。

(九)加強農村支局管理,切實做好支局服務,不斷完善農村統包責任制。

新的一年,商業客戶服務工作更加任重道遠,面對競爭對手的不斷增強的攻勢和挑戰,我們一定解放思想,堅定信心,本著“用戶至上用心服務”的理念,開拓思路,求實創新,為全面完成20__年各項工作任務而努力奮斗!

電信年度述職報告3

春風送暖,辭舊迎新,在一場場揪心的大雪中即將迎來了新的一年。我自20__年__月進廠以來,近5年的工作中,在各位領導和同事的支持、配合和幫助下,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謝。

現將20__年工作匯報如下:

一、20__工作總結:

本人工作認真負責,態度積極,不遲到,不早退,不跟同事扯皮,按時保質完成工作任務。忘我的工作精神值得大家欽佩,常被同事們戲稱為:“勞模”。為廣大同事樹立典范,時刻緊跟黨的步伐,在20__工作中雖有小小不足,但自我感覺還好。

二、完成主要工作:

1、工作中自覺遵守廠規廠紀,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積極、認真配合領導、班長工作,并積極按規定做好定置管理工作,保證工作環境的干凈、舒適。

2、工作上做好本職工作,包括故障處理、查號工作及用戶拆、裝、移機的跳線工作。及時做好線序資料的記錄和微機輸入工作。配合電信局、外線組和調度機組的排障、裝機等工作。

3、接到電信局裝機單后,第一時間裝通機房內線路并配合外線組進行調試,完成后及時通知電信局開通新裝電話,并記錄輸入線序詳細資料。故障的排查。受理用戶申告的故障后,及時檢查判斷其問題所在,若是機房內線路問題,即時排除故障,恢復線路通暢。若檢查線路后,判斷是外線問題,則應盡快通知外線組,配合他們查出問題并處理故障,以保證用戶在申告故障后,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正常使用。

三、對未來工作的期待:

1、領導漲我薪水。

2、勤于學習、善于思考,積累經驗,不斷創新,為公司建設獻計獻策,以良好的姿態迎接新的挑戰與考驗。

第10篇

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虛商用戶數已達2050萬,占全國移動用戶總數的1.5%,新增用戶數占比近行業新增用戶總數的一半。其中,42家虛商企業中,有39家已經正式放號,7家企業用戶數過百萬。

對于虛商兩年試點期的表現,中興視通CEO鄧慕超在接受《通信產業報》(網)記者采訪時表示,2050萬的用戶數符合行業預期,從虛商發展軌跡來看,從0到100萬用戶數用時6個月,100萬到1000萬用了9個月,1000萬到2000萬僅用了4個月。2016年虛商將全面發力,用戶規模將以更快的速度增長。

日增用戶數排名前列

眾所周知,中興視通是第三批獲得移動轉售牌照的虛擬運營商,試點期僅選擇中移動作為轉售合作伙伴,其品牌“COOL”于2015年9月22日正式商用。

鄧慕超介紹,雖然起步較晚,但是截至日前,中興視通用戶數也已超過10萬戶,且在中移動虛商合作伙伴中日新增用戶數排名第二位?!爸信d視通完善的產品支撐系統及通信合伙人策略決定著中興視通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步伐較快。產品方面,資費套餐追求簡單極致,并與COOL170超級通信APP融合,形成有特色的融合套餐?!?/p>

在產品支撐系統戰略層面。第一,中興視通投入巨資打造BOSS系統全面支撐170虛商業務;第二,掌廳、網廳、微信公眾號功能全面完善,實現了用戶在線辦理充值、查詢、選號等業務;第三,建立各個界面客戶服務支撐體系,電話客服、官網在線客服、微信客服、微博客服等,并且在日前正式開通10045客服熱線。

而通信合伙人是中興視通在業界首創的創新渠道模式,合伙伙伴一旦合作可享永久分成,即發展的用戶后期只要有話費消費就可以享有分成。同時中興視通自主研發了酷商平臺,方便合伙人運作、管理。

融合套餐方面,中興視通COOL170超級通信APP目前已經實現國內/國際電話,國內/國際流量,國內WiFi、支付功能,同時實現APP充值賬戶與170賬戶同步更新,170話費賬單查詢,170營業廳接入等。

中興視通兩大布局

2015年,中興視通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那么,2016年正式牌照發放之后,中興視通有哪些打算呢?

鄧慕超指出,2016年中興視通有兩大布局:一是互聯網化的流量運營;二是助力企業實現通信互聯網化。

互聯網化的流量運營方面。中興視通正在建立全球流量池,實現流量全球無漫游。直接將本地數據服務提供給漫游的手機用戶,讓漫游用戶無需更換SIM卡、手機號碼或外置任何設備,便可完成訂購、支付和使用本地數據流量服務。

助力企業實現通信互聯網化方面?;陔娦偶壢诤贤ㄐ牌脚_Cool Cloud云平臺,2015年中興視通一直在聚合語音、短信、流量等各種能力并實現產品云化。鄧慕超說:“2016年中興視通將在2015年的基礎上通過API/SDK或OEM APP的形式在企業市場發力,包括智慧城市、企業安全辦公、‘一帶一路’等領域?!编嚹匠e例,圍繞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中興視通將與銀川、重慶智慧城市融合,通過OEM形式合作,打造智慧城市版通信APP,實現語音通話、智慧城市本地生活相關的增值服務功能;企業安全辦公包含手機及平板電腦兩種解決方案,可實現全球移動安全辦公,隨時隨地安全接入公司內網;“一帶一路”解決方案則指中興視通將在云南建立泛亞通信樞紐中心,實現以云南為基礎,輻射緬甸、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提供區域性跨國通信服務。

虛商市場前景看好

全面布局體現了中興視通對市場的信心。鄧慕超預計,2016年,虛商整體發展會持續向前向好發展,相關的行業規定會逐步完善,虛商企業也會出現快速發展、持牌觀望、準備退出幾種情況,市場更加成熟。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在試點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比如批零倒掛、碼號資源分配不均、部分企業后臺支撐系統較弱、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有望緩解或解決。

其中,針對最為突出的批零倒掛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16年1月對外公布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批發價格調整的指導意見》,協調三大運營商下調批發價格。同時,在碼號資源及分配問題方面,工信部也在積極推進,相信利好政策也將陸續出臺。

第11篇

【關鍵詞】通信咨詢設計;企業轉型;戰略措施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下,現代通信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整個通信咨詢設計產業也在發生著改變,并且時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人們的要求變得越來越個性化和綜合化,使得整個通信咨詢行業在各個方面都受到極大的挑戰,如何在這嚴峻的轉型期突破發展,尋求創新,從而適應當下的市場經濟環境,需要轉變其觀念模式,從傳統的規劃設計轉向咨詢服務。因此,本文將從以下幾個點來探討通信咨詢設計企業的戰略轉型。

1通信咨詢設計企業的現狀

從08年中國電信業的重整,伴隨著中國通信業的改革與發展,確定了未來中國通信運營的競爭局面,形成了一定的穩定格局。設計環節在國家管制改革的放松下,使得傳統的設計院也由政府部門的事業單位轉向現代企業,而慢慢走向弱化,普遍通信設計企業的業務主要表現在設計、咨詢、研究以及通信工程的勘察方面上,可是在新網絡技術的研發、軟件的優化、企業的規劃上等技術咨詢環節上還處于薄弱狀態。隨著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這三大運營商的重組,新一輪的3G時代的投資、競爭局面逐步凸顯,使得運營商的發展需要各設計企業的強大力度來推動,并且進一步明朗化著三大運營商在短期時間內的競爭局面。

2通信咨詢設計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伴隨著通信行業的改革與轉型浪潮,通信咨詢設計企業在生存上也面臨著極大的機遇和嚴峻的考驗。

2.1通信咨詢設計企業面臨的機遇

(1)我國社會經濟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伴隨著人們生活文化逐步提高的基礎上,對于社會信息化的要求也在提高,在力求自主創新的信息時代,我國由以3G標準的自主知識產權上過渡到了4G的標準,推進了原本落后的時代話語權,為通信咨詢設計企業的發展環境騰出了相對的空間。

(2)如今的通信產業早已延伸到各個領域,通過對產業的不斷細化與擴展,通信企業在工程量一條鏈式的開放發展模式成為主體,而設計咨詢企業在整個產業鏈中就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3)信息技術需要不斷更新,市場的發展需求也在不斷地轉換,為了屹立于不敗之地,三大電信運營商開始實施轉型,不斷開展新業務以及創新技術,這為通信咨詢設計企業開創了更多的業務新領域以及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向綜合化的信息服務商階段轉變。

2.2通信咨詢設計企業面臨的挑戰

(1)在經過多年的發展,電信行業的發展歷史逐漸被改寫,通信咨詢設計企業也在電信行業全面邁進微利時代的背景下跟著轉型,在如何開發新業務領域的問題上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壓力。

(2)通信業的飛速發展,緊跟著帶來的是通信咨詢設計業的不斷擴張,設計市場面臨著空前的激烈競爭,開始上演“價格戰”,隨即還帶動著系統集成商和通信設備商的強大競爭局面。

(3)人們對信息服務的高要求,以及運營商綜合化的發展挑戰,需要良好的生產服務能力,以此來滿足發展需求,而優秀設計人員的缺乏卻制約著生產服務能力。

(4)業務領域的擴展和設計技術的進步,需要企業在風險以及管理環節上傾注全力,制定更高的要求。

(5)面對著周遭的壓力,運營商也在極力的降低成本、縮減開支,使得在設計經費上的比重減少,這樣的資金格局直接造成了投資得不到回報的結果。

3通信咨詢設計企業的耒來業務發展方向以及趨勢

現今的通信咨詢設計規劃還是集中在現有領域,主要在于可行性的研發和規劃設計上,通信工程系統化的服務平臺包括B2B網站、互聯網系統的設計、內容的運用、軟硬件的開發以及系統的集成、綜合信息化的措施等,將通信咨詢技術的最新發展狀態和標準的技術與客戶的要求和網絡發展的趨勢有效相結合,面向網絡社會,解決運營商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把現有的咨詢設計轉向咨詢服務,逐步擴展到產業兩端,這樣的業務、網絡轉型思路,可以向系統的集成服務、咨詢服務、規劃設計以及國際業務等多方面的領域中擴展開。

根據未來通信咨詢設計的必然發展趨勢,需要用標準化、集中化、信息化的精細管理理念來打造高效率、低成本的一流運營體系,以創新、人才和服務三大部分作為通信咨詢設計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并且兼顧多種形式,打破區域的限制以及專業的隔膜格局,打造以用戶為主體的全面綜合化商業模式,協調合作,共同構建微利時代下的通信服務體系。

4通信咨詢設計企業轉型期的實施措施

如何在這日異月新的通信事業發展下,實現通信咨詢設計企業的成功轉型,需要從以下幾方面采取措施:

4.1組織結構的調整

現代公司的機構組成,是企業創建的基礎部分,合理的公司結構,需要不斷的去完善,目前的企業內部組織結構,打破了以往按專業來劃分的傳統模式,實現了多專業、多地域的綜合化組織機構,在保證了專業技術和科研部門的地位下,使得質量、創新、技術、成果等有效融合,相互滲透,并奔著創新型的組織結構發展。

4.2業務的創新

創新對任何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通信咨詢設計企業的轉型期,業務上的創新是必要的,業務上的結構也要跟隨著設計業務市場以及管理的變革步伐不斷做出調整,優化生產線以及產品結構,為實現成功的轉型而開辟出一條新的道路,創造出無限的價值空間。

4.3財務的管理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有了強大的經濟實力才能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可靠地保障,因此,在財務管理層面上,要實行全面的預算、控制以及管理,有效的控制成本,加強對業務收入的核算,分析效益,并總結出策略性的建議,需要樹立正確的風險觀念,引入到企業高效益的資源管理中,提高企業的價值,最終實現科學的財務管理。

4.4人力資源的管理

人才是企業的核心力量,對人力資源的管理,也是對企業戰略資源的管理,對于通信咨詢設計企業來說,人力資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實現通信設計企業的成功轉型,就要建立科學的人力資源規劃戰略。

第12篇

[關鍵詞] “營改增”;第三產業;稅收負擔;建議

[中圖分類號] F270 [文獻標識碼] B

一、第三產業的經濟重要性及其發展現狀

(一)經濟重要性

第三產業是指除第一、第二產業產業以外的行業,即不生產物質產品的行業[1]。它最先由英國經濟學家費希爾于1935年在《安全與進步的沖突》一書中提出。在當前世界經濟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下,第三產業不僅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占比如何還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不僅如此,第三產業的發展對于解決就業問題具有積極作用,而充分就業又是激活消費、拉動內需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對于我國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二)發展現狀

到2017年為止,第三產業的主體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出臺的最新數據,2016年,我國第三a業增加值384221億元,在三次產業中繼續領跑。從圖一中可以看到,我國第三產業GDP比重已高達51.6%,首次超過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半,比第二產業高出11.8個百分點??偫碓谡ぷ鲌蟾嬷写_切提出“2016年全面實施營改增”,由此可見,第三產業GDP如此高的增長速度與“營改增”政策的實行密不可分。

從圖二中可以看出,近五年來第三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持續走高,并且遠遠大于第一、第二產業,而第二產業的經濟貢獻率卻逐年降低,這說明我國經濟正在由工業主導向第三產業主導加快轉變,標志著中國經濟正式邁入“服務化”時代,由此成為經濟新常態下的一道絢麗璀璨的風景線。尤其是在2014至2016這三年中,第二、三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度變化。由此可見近年來“營改增”逐漸展開應用對第三產業發展產生了潛移默化的正面作用。

二、“營改增”在第三產業實行的積極影響和同時出現的問題

營業稅改增值稅,簡稱“營改增”,是指以前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成繳納增值稅[2]。它們的征收原理是不同的,營業稅是對產品或服務的銷售收入征收,而增值稅是對扣除中間投入后的增值部分征收,減少了重復納稅的環節,更有利于減輕企業稅負、企業業務的集成,促進社會公平,調動各方積極性。

從理論上看,經濟增長是稅收的源泉。要想促進經濟發展,稅收增長幅度必須低于經濟增長的幅度。因此,政府必須減少稅負,才能提高企業在各行各業的競爭力。盡量避免稅收增長超過經濟增長幅度,由此造成經濟發展的沉重負擔。自2016年營改增全面實施以來,第三產業整體上實現稅負減少,但是少數行業卻出現了稅負大幅上升或不平衡問題,如交通運輸業和融資租賃業。

(一)企業方面出現的問題

1.交通運輸業的稅負大幅上升。某些企業配套措施不到位,例如許多商店至今還無法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一些行業庫存的資產進項也不能抵扣,而短期內又無增購交通工具計劃。這都屬于進項抵扣不足導致的企業稅負加重。不僅如此,企業的經營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增值稅的稅收負擔。

2.融資租賃業出現進項提前、銷項滯后的不平衡抵扣現象。企業如果在當前會計期間購入融資租賃設備進而取得大筆進項稅款,收入卻是在今后較長的周期里分期實現,這將導致企業至少今后三年內無應納增值稅稅款,進項抵扣不平衡就是融資租賃業最突出問題。

(二)政府方面出現的問題

從另一方面考慮,原來第三產業應納的營業稅屬于地方稅,而增值稅按照75:25在中央和地方分成,屬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稅。“營改增”之后,營業稅徹底被增值稅取代,雖然減少了地方稅務機關核算稅收收入的工作量,但是地稅部門職能也被弱化,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地方財政收入,這會影響地方政府完成年初預算收入計劃,加大地方政府的支出壓力,甚至造成財政赤字;一旦地方稅收失去主體稅種,稅收征管難度就會加大。如何協調地方財政和中央財政的關系,緩解地方財政收入的壓力是當前面臨的首要問題。

三、案例分析第三產業企業對稅制改革的應對策略

(一)案例分析

以電信行業為例,假設有兩家運營方式不同的電信集團。2016年其營業收入相同,均為17689億元。電信業實行兩檔稅率并行征收,其中,提供基礎電信服務,稅率為11%;提供增值電信服務,稅率為6%。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為17%。其他資料如下:

1.1A企業內設機器設備修理車間;B企業外購機器設備修理服務,發生的修理費用均為1100億元。

2.2A企業的某些研發設備供應商配套設施不健全,某些進項業務未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因此A企業其他可以抵扣的進項稅款為400億元;B企業其他可以抵扣的進項稅款為425億元。

3.3A企業年度基礎電信業務量與增值電信業務量比為70:30;B企業年度基礎電信業務量與增值電信業務量比為40:60。

單位:億元

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由于電信集團B先進的經營模式迎合了國家在增值電信服務方面的鼓勵政策,集團B比A少了一部分的銷項稅款;再加上B集團設施全面的供應商和外購的修理服務,其比集團A多了一部分可抵扣的進項稅款。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最終B企業比A企業稅收負擔要輕的多。

(二)結論

通過上述案例可以總結出,企業只有自身做出改變去努力適應“營改增”全面實施后的稅收政策,才能充分享受到此次稅制改革對第三產業的扶持和鼓勵。具體如下:

1.完善各項配套設施,積極適應增值稅的相關政策;

2.優化企業的經營模式,向高新技術產業轉移邁進;

3.進行更加細密的專業化分工,促進彼此間相互協作;

4.重視并提高財務成本核算的水平。

四、各地政府協調好“營改增”后地方財政和中央財政的關系

雖然“營改增”通過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為第三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但是它也直接導致來源于第三產業的地方稅收收入總量大幅度下降。原來第三產業應納的營業稅屬于地方稅,被增值稅完全取代后,增值稅按照75:25在中央和地方分成,即使地方稅收收入量不變,地方政府收入也會減少75%。首先,這會影響地方政府完成年初預算收入計劃,加大地方政府的支出壓力,甚至造成財政赤字;其次,這將加大地方稅收征管難度,而且進一步削弱地方財政收入增長潛力,面對這種狀況,平衡地方和中央的利益是當前有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1.中央當局應重新劃分中央和地方的增值稅稅收分配比例,有效協調“營改增”后地方財政和中央財政的關系。

2.中央財政通過增加一般轉移支付和事權上收來扶持地方財政,以此增加地方政府收入和減少地方財政的支出壓力。

3.各地地方政府應因地制宜發展地方經濟,著眼于長遠,促進地方經濟持續發展。這是解決地方財政困難的根本辦法。

4.地方政府應盡量降低行政開支,例如減少樓堂建設,精簡管理機構;加強廉政建設,提倡勤儉節約、杜絕鋪張浪費[3]。

5.地方稅務局應加強稅收征管,提高征管效率。具體如通過充分運用征管信息化手段的方法提高稅費征管水平、稅收收入質量。

五、總結

此次稅制改革對于第三產業發展具有深刻的意義。它為促進行業發展帶來的不僅僅是減輕稅負那么簡單,更是通過合理設置稅制要素,調節產業結構、利于社會專業化分工;與此同時,“營改增”引導第三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邁進,對于解決充分就業問題具有積極作用。而其中出現的問題有待稅制的進一步完善?!皩嵺`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改革不能停歇,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切實走下去,才能探索出正確的道路。

[參 考 文 獻]

[1]徐壽波.關于基礎產業理論的幾個問題[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09(1):1-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伦春自治旗| 寻乌县| 冕宁县| 崇信县| 安西县| 枣阳市| 德清县| 云浮市| 日土县| 冀州市| 茂名市| 沾益县| 娱乐| 铁岭市| 马鞍山市| 黔西县| 浦县| 合川市| 墨江| 略阳县| 甘德县| 桓仁| 怀远县| 临江市| 南和县| 屏东县| 牟定县| 枣阳市| 繁昌县| 洱源县| 阳泉市| 织金县| 盘山县| 鲁山县| 逊克县| 墨竹工卡县| 合阳县| 平遥县| 胶州市| 刚察县| 南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