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9 21:51:4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兒童體育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實施高效教學,構建和諧課堂
本學期,在課程教學處的統一部署下,本組確立了“高效課堂教學”為主題的教研重點,教研組分別召開了“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及“實施高效教學構建和諧課堂”兩次專題研討會,教研組、備課組老師積極研討體育高效教學模式和程序,通過組內開設公開課聽課、評課,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了“高效教學”的概念,認識到了高效體育教學的內涵不僅要有效果、有效益,而且要有效率,同時也明確了高效教學的考量標準不僅包含學習時間、學習效果,更重要的是還包含學習體驗。研討活動中,大家一致認為高效教學的構建,必須做到教學預設的有效性即教學目標的具體化、層次化,必須做到教師“教”的有效性和學生“學”的有效性,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必須做到精選化、整合化,選擇教學方法必須做到靈活化、最優化;同時,在教學評價時要做到多元化、激勵化。
二、創建學習性教研組,促進專業化發展
學習是教師專業化發展最有效手段,學校一直以來非常重視教師學習,本學期教研組學習蔚然成風,相互之間交流聽課就達80節次,外出學習達30人次,有業務培訓,有研修活動,有觀摩學習,有教學研討,形式多樣。每一次活動歸來,與會者都進行交流,及時傳達有關學習內容,交流學習心得體會,傳達課改信息,分享學習成果,共同發展。此外,為創建學習型教研組,根據教師發展處和課程教學處的統一安排,本組于每月初還專門組織了一次學習交流活動,大家先在自學的基礎上然后集中交流,交流學習心得,暢談學習收獲。
三、深入開展課題研究,著力向更深層推進
由俞波老師負責、全體組員參與的省課題《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方法和策略的實踐研究》子課題《以游戲為載體設計多元體育課堂教學的研究》已經進入結題階段,但結題并沒有結束我組研究。本學期初,又繼續向教育局申報陽光體育運動校本化實施項目學校,課題《大課間體育活動校本化開發與實踐研究》并已批準立項,意味著我們所開展的課題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我組教師將以此為契機,圍繞課題開展行動研究,不斷改進和改良我校大課間,在探索中前行,在改良中進步。本學期圍繞課題研究在校行政支持下組織了全校的春季趣味運動會,從項目設置、場地安排、報名和比賽、學生參與率,都超過以往各屆。
四、強化畢業班體育教學,體育中考成績優良
上屆初三體育中考我校取得了39.8的好成績,而本屆初三畢業班面臨人數多,工作量大、工作難度大的問題,因此學校和全體教研組同志非常重視。九年級兩位教師抓早、抓緊、抓細、抓實,把工作落實到每一位同學,同時各任課教師認真學習研究中考標準,群策群力,經常交流,不斷探索提高成績的方法,并及時做學生思想動員工作,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好課堂時間,教學、訓練、考核相結合。本學期,我們又先后召開兩次學生家長會,認真組織了兩次模擬考試,分管領導和教研組先后多次進行初三體育教學工作研討會,分析問題,總結交流經驗。在5月進行的體育中考中,我校再次取得優良成績,全校均分達到了39.7分,圓滿完成學校要求。
五、業余訓練常抓不懈,體育競賽成績可喜
運動隊業余訓練,一直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各運動隊教練員認真負責,堅持常年系統訓練,不斷改進創新訓練方法,使訓練質量大幅提高,在各類體育競賽中為學校爭得了榮譽。本屆九年級有16位學生獲得體育競賽優勝,中考獲得加10分的資格。田徑隊在史荷鳳和繆偉杰老師指導下參加市第25屆育苗杯田徑比賽中獲初中乙組團體總分第四名,初中甲組團體總分第六名。何中堅老師指導乒乓球隊學生參加市乒協組織的“迎六一”少年兒童乒乓球比賽中,獲第三名1人次。
六、本組教師取得的成績
1、老師參加校青年教師基本功大練兵比賽獲二等獎。
2、老師參加校青年教師基本功大練兵比賽獲三等獎。
3、老師撰寫論文《市中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查和分析研究》發表在國家級刊物《中國學校體育》年第五期,并送省第屆運動會科報會評審。
4、老師撰寫論文《體育教研組信息資源管理的實踐研究》發表在省級刊物《初中教學研究》年第二期并獲市24屆體育論文評比二等獎。
5、老師在本學期受市教研室體育學科委托為市局屬、、、、區體育教研組長80多人,作體育教研組信息資源管理的實踐研究專題講座。
6、老師參加省屆運動會青少年部游泳比賽(預賽)裁判工作,認真細致,被組委會評為“精神文明裁判員”。
7、老師指導的田徑隊在市第25屆育苗杯田徑比賽中獲初中乙組團體總分第四名,初中甲組團體總分第六名。
關鍵詞:體育教學;資源庫;構建
一、構建體育教學資源庫的意義
長期以來,學校體育教學資源結構單一,除了教材以外,其他資源的內容、機制、條件等比較零亂,未能形成有機的整體,不利于師生進行有效的互動教學。那么,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呢?筆者認為學校應根據原有的體育教學資源進行整理、歸納、開發,構建符合本校實際體育教學需求的體育教學資源庫。
(一)課堂教學的需要
學校體育課堂教學資源廣泛而多樣,有游戲、音樂、舞蹈、民間體育活動等等,現階段又沒有現成的教材對這些資源進行重新歸納,這些資源就顯得雜亂無章。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重新構建一個教學資源庫,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
(二)教育科研的需要
體育教科研的開展需要以大量的實踐材料為基礎,以往都是將一些材料形成文字資料存放,時間長了資源的保管、統計、整理比較麻煩。構建體育教學資源庫后,可將平時掌握的各種數據、材料分類輸入電腦存入該資源庫,如需要某方面資料時就可及時從資源庫中調取,高效實用。
(三)兒童求知的需要
新課程理念指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不同需要,選擇個人喜歡的方法參與體育活動。”基于這個理念,可把學生感興趣的一些體育運動常識、健康知識、安全知識、野外生存技能等知識放入體育教學資源庫中,利用網絡學生可自由地進行選擇學習。既鞏固了課堂學習的效果,又培養了終生體育習慣。
二、構建體育教學資源庫的內容
構建體育教學資源庫,主要是對以往的一些教學資源進行整理、開發再利用,為師生的教與學提供服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課堂教學資源
如今的體育課堂教學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其中大量的、全新的教學資源運用到體育課堂教學是一個特色,體育課上歡快的音
樂、活潑的游戲、優美的舞蹈等都成了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因素。
1.音樂類資源
體育課上的音樂資源大致可以分成四大類:第一類是熱身音
樂。這類音樂節奏歡快,主要是讓學生在音樂情境中活動開身體,為進一步練習做好準備,減少不必要的損傷發生。如,在一堂課的開始中,播放音樂《向前沖》,讓學生在歡快的音樂聲中邊唱邊做動作,不知不覺便完成了熱身練習。第二類是練習音樂。這類音樂節奏平穩,主要是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氛圍中增強練習的興趣。如,學生在進行團隊合作練習時,就可配上音樂《團結就是力量》,于是學生練習時就更加投入了。第三類是游戲音樂。這類音樂主要是根據一些游戲內容來選擇合適的音樂,讓學生在做游戲時,能在音樂的情境中享受到體育活動的樂趣。如,在進行《沖破火力網》游戲練習時,就可播放槍炮聲,可以發現學生練習時甭提有多興奮了。第四類是放松音樂。這類音樂節奏輕緩、抒情,主要是讓學生在輕柔的音樂聲中放松身體、愉悅身心,如,《回家》《感恩的心》等。
2.游戲類資源
體育游戲是學生樂于參與的一種練習方式,主要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室外游戲,另一類是室內游戲。室外游戲按照功能用途可以分成奔跑類、跳躍類、技巧類、投擲類、唱游類、心理訓練類、球類等游戲。這類游戲主要是讓學生在游戲玩耍的過程中學習體育運動技能,達到鍛煉身心的目的。像游戲《貓抓老鼠》,學生在不斷的追逐玩耍中提高了奔跑、躲閃等能力,練習結束時總是覺得玩得不過癮。室內游戲主要是一些場地要求小、運動量不大的小游戲,如,“猜猜我是誰”“換位接力”“偷渡崗哨”等。
3.舞蹈類資源
目前體育課上的舞蹈主要可分為熱身性舞蹈、放松性舞蹈兩種。前者是一些節奏比較強烈的韻律體操、節奏操等。如,體育課準備活動組織學生進行《兔子舞》練習,學生在節奏強烈的音樂聲中模仿小兔蹦蹦跳跳,既達到了熱身的效果,又為下一步練習打好了基礎。放松性舞蹈主要是一些音樂節奏舒緩的,讓學生身心恢復平靜的舞蹈練習,如,《幸福拍手歌》《小白船》等。
4.課件類資源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有一些運動技能是用語言不容易表達清
楚的,把這些運動技能制作成一些教學課件,學生看了便一目了
然。如,蹲踞式跳遠動作,即便教師講得很清楚,但學生未必能理解什么是“蹲踞”動作,如果把這個動作做成一個Flash小課件,讓學生觀看就一清二楚了。筆者認為學校教學資源庫中的課件、教程資源應包括以下幾種:第一種是教學課件,如上面提到的Flash等教學課件;第二種是教學光盤,主要是一些體育運動技能的練習和訓練方法,如,《籃球基本技術教程》《跟我學乒乓》等。
(二)課外學習資源
現在的體育課已完全不能滿足學生求知的需求,學生對課堂以外的很多體育知識感興趣,因此,構建體育教學資源庫就應該給學生提供這樣一個平臺,讓他們學習到更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
1.運動常識
運動常識方面,首先,資源庫應向學生提供一些他們感興趣和在課堂上學不到的體育運動常識,如一些運動項目鍛煉價值、怎樣進行自我鍛煉、體育運動時的安全措施等。其次,新課程下尤其要注重學生在野外環境中如何獲得基本生存的知識及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事故,如何避險、逃生等技能知識。
2.衛生保健
衛生保健方面,學生通過學習資源庫中的資料,能夠掌握有關身體健康的知識和科學的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堅持鍛煉,促進健康,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心理,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3.社區資源
學校體育打開校門,走向社區,延伸家庭,是終身體育的必然要求。近年來,體育作為社區開展活動最基本的形式之一,普遍受到人們的歡迎。活動內容五花八門,民間的、民族的、傳統的、現代的應有盡有,各種體育活動和競賽開展得有聲有色。每到假期,學生可利用自己的特長,參與社區文體活動,為社區文體活動注入了朝氣和活力,同時也是自己進行社會實踐的最好途徑。
4.信息資源
在當今信息社會里,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如廣播、電視、報紙、網絡以獲取體育信息,不斷充實和更新教學資源庫內容。對奧運會、世界杯等重大比賽的信息可根據需要,及時提供給學生,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師生觀看。體育信息資源庫構建,使學生懂得如何獲取、整理、篩選、利用信息,為自己終生從事體育鍛煉提供參考依據或借鑒資料。
(三)教科研資源
體育教學與科研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教學實踐需要教育科研理論來指導;另一方面教學實踐又推動教育科研理論水平的發展。構建體育教學資源庫應加強對相關資源的收集與整理,尤其是新課程實施中的一些焦點問題,如,學生評價系統、新課程下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等等。從學校體育教學的實際來看,教科研資源主要分兩類:第一類是課堂教學科研資源,主要包括:體育論文、教案、教學隨筆、教學反思。第二類是課余訓練科研資源,主要包括:科學訓練方法、訓練心得體會等。
(四)地方體育特色資源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開展富有地方特色的體育教學,是新課程改革中的亮點之一。我校坐落于太湖南岸的溇港地區,這里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體育游戲,如,炒蜆子、丟銅板、大漁網、甩水片、滾鐵環、抓柒、單腳踢石子等等。蜆殼、鐵環、蘆葦稈或是廢舊的漁網,都可作為廉價的體育器材,開展豐富多彩、簡單有趣的體育活動,如,舊漁網可以進行排球練習;蜆殼可以進行“跳房子”游戲;將鐵環擺成各種圖形,進行跳躍練習;將蘆葦稈編成墊子可以進行技巧練習。教師還可以把體育教學與環境教學、健康教育有機整合,引領學生進行“家鄉環保”“低碳生活”等活動,變廢為寶:木板、草繩、可樂瓶、木桶……所有這些教學資源,我們都可以放入學校體育教學資源庫中,從而提高了學校特色體育教學的效果。
三、構建體育教學資源庫的模式
體育教學資源庫建好以后,采用什么樣的方式來為廣大師生服務呢?方法雖然很多,但筆者認為最好的形式是通過網絡教學模式來完成。
一方面,把體育教學資源庫建成專題網站在網絡平臺上,學生和教師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網絡訪問資源庫進行學習;另一方面,通過網站留言、聊天室、微博等可使師與師、師與生、生與生之間進行同步或異步交流變得易如反掌,通過網絡教師可以共同分享教學經驗和體會,學生能夠很容易地從教師那里獲得針對性的學習指導和幫助。
體育教學資源庫的構建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們的探索才剛剛開始,相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體育教學資源庫必將進一步彰顯特色,閃耀更加奪目的光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