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6 09:46:4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科級干部考察報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王波,是一家大型國營企業的科級干部,長期在機關里從事文秘工作。他才思敏捷,善于寫作,領導對他頗為滿意,稱他是廠里一支筆,因而他的任務越來越重,起草請示報告、調查報告、考察報告、工作總結、領導講話、工作報告等等,總是沒完沒了,白天干不完,只好晚上加班加點地干,常熬通宵。為了驅走疲勞,刺激大腦,香煙便一根接一根地抽。由于長期超負荷的工作,積勞成疾,把身體拖垮了,神精衰弱、哮喘、肺氣腫和心律不齊,頸椎也有毛病,使得他不得不提前一年退休。
自退下以后,他到省市的幾家大醫院檢查治療,大夫共同認為:“你過去神經繃得太緊,對健康透支過多,僅靠藥物治療不行,還要在戶外多活動。”他認為大夫們言之有理,便遵醫囑,從而萌生“似閑云野鶴逍遙游,看潮汐起落隨緣過”的想法,不在家中靜養,而是積極休息,到城郊外活動。他將這一想法,跟妻子和兒女們講了,全家人都不同意,并說:“你病成這個樣子,怎么能夠到外面去呢?到外面去會出問題的,我們都不放心。”他說:“這是醫生的意見,醫生不會害我,我也不會自己害自己。”兒女們說:“既然是醫生講的,我們也不反對,那就媽媽陪你一塊去。”他說:“她去,我還要照顧她,成了我的包袱,我就失去了自由。”雖然,不要人陪同,但是,家人仍然全力支持,他在外,妻子和兒女同他保持密切的聯系,經常為他送錢送物送食品。他開始是步行,走了一個多月,有明顯的效果,接著騎自行車到野外轉,為了到遠的地方去轉,購置了摩托車,帶上食物、飲料、雨具、油布、小帳篷、釣魚工具、衣服行李等,下到湖區水鄉,上到深LU老林,他的足跡遍布了荊楚大地的山山水水,過著親近大自然的野游生活。
他的野外生活豐富多采,午餐喝點紅萄葡酒,吃帶在身邊的食物,選擇在樹林、水邊、或花草中午休,在野外睡個日光覺,他吃得香甜,睡得安穩。晚上或在漁場、林場、果園、牧場、農家、廟宇借宿,或在小旅店住下,時而露宿在野外,晚上聽聽收音機,了解國內外形勢,或聽音樂戲劇;白天時而登山爬樹,時而下水游泳,坐下垂釣,看山、看水、看林木、看風土人情,累了就休息,然后再起來玩,一切順其自然,絲毫不勉強。
本來,他剛退休百病纏身,:身體可說是弱不禁風,苦不堪言,幾年的野外旅游生活,身上的病全消失了,身上皮膚曬得黝黑,肌肉發達,精力充沛,過著有滋有味的晚年幸福生活,簡直與過去判若兩人。
他深深地體會到:在野外生活好處多,置身于真山實水的大自然之中,接受大自然的熏陶,欣賞壯麗秀美的LU川風光,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下,呼吸帶有泥土芳香的清鮮空氣,沁人肺腑,令人心曠神怡。吃的新鮮水果青菜,喝的純凈水,都沒有污染,更無鬧市噪音,四周一片靜悄悄,心情感到特別舒暢,精神也感到特別愉快,把身心完全徹底放松―F來,消除了長期積累的緊張心理和過度疲勞。既無人世間的名利、得失、榮辱不快,又無案牘之勞神,讓人感到非常愜意和美妙。
前不久,他從野外歸來,好友們見到他,說:“這幾年未見到你,你現在身體如此之好,簡直讓人認不得了,是在哪家醫院把病治好的?”他說:“是大自然治好了我的病,是旅游生活讓我找回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