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8 15:00:4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親子活動感想,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開展多種活動,促進家長教育藝術的提高
1、家長進課堂.舉行“家長進課堂活動”,引入家長進課堂教學課程,我們首先在家長中進行了家長問卷,家長的特長和專業,其中有的家長在美容方面比較有特長,有的的家長會種植,有的家長會織毛衣,我們就邀請家長進課堂教孩子如何織毛衣,
有的家長會做風箏,那么我們就邀請家長進課堂講解怎樣做風箏,這些收到了同學們的喜愛,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家長對自身價值的追求。
2、創新的家長會.我們嘗試改變家長會的形式,召開一次次比較富有新意的家長會,我們預先下發了家長的困惑征集,家長們通過家長會的召開有什么收獲和感想;另外我們還下發了教師通過這樣的家長會有什么收獲和感想等等的表格。充分為家長會做準備,果然家長會那天,每位家長都是有備而來,款款而談,暢談自己的教育心得,交流教育經驗,這次家長會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3、開日開放活動.為了促進家校和諧溝通、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讓家長更詳細、全面地了解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每一學期,各年級都有一次比較大型的家長開放日活動,全體家長與孩子們一起上課,與孩子們一起活動,體驗孩子的學校生活,既是對學校教學活動的監督,又增添了濃濃的親情。活動一:家長參與聽課。通過課堂教學,教師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讓每個學生展現自己的特長個性,同時讓家長們親身領略了老師的教學方式,對學校的教育教學有了進一步地認識。活動二:家長參與課堂評價。聽課結束后,我們組織家長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并以書面的形式形成資料。活動三:家長參與親子活動。有的家長參與班級組織的二人三足競技活動,有的家長參加班級組織的毽兒翻飛,有的班級才藝展示、有的班級開展“星光大道”等活動。開展半日開放活動是該校始終堅持的一項常規家長工作,學校將通過半日活動不斷提升開放的活動質量,促進家長、社會對學校的認知,同時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4、專家講座.我校經常與家教方面的專家學者進校園為家長和老師作精彩的講座,比如我們邀請南京市金陵中學河西分校的徐蘋副校長作的《家庭教育的加、減、乘、除》的講座。講座從教育的本質出發,生動描述了當代中國的教育現象,講述了家庭教育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性,提出家庭教育中的“加減乘除”法則:重視德育,減少短視,乘勢而上,消除障礙。徐校長以一個個生動感人的實例向家長娓娓道來,引發聽眾理性的思考,引領家長們深刻審視啟蒙教育,反思自己家庭教育的不足,找到提升點。
5、倡導“家庭親子閱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應該是讀報的主陣地。《關心下一代周報》不光是一份面向孩子的報紙,更是廣大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的最好導師,讓《周報》走進家庭,帶動爸爸媽媽參與讀報活動中,開展親子讀報活動,可以是孩子讀報給父母聽,也可以父母帶領孩子共讀進行交流討論,同時發動家長結合自己的家教感受寫一寫“我用周報教子”,達到家校合力共育新苗的效果。
二、編寫《家庭教育禮儀讀本》,規范家長家教行為
《教育部2007年工作重點》第四條指出: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因此我們嘗試建立以學校教育為主體,家庭教育為基礎,社會教育為依托的網絡化禮儀教育模式。在對我校家長家庭教育現狀進行多次調查問卷之后,我們發現家長們都認為自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成為孩子的良好榜樣,還有些家長認為要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制定條約去遵守。經過我們全體課題組成員的匯總討論,我們認為為家長制定一些禮儀規范讓家長遵守,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我們在學校開展的常規親子活動和家長學校活動的基礎上,進一步編制 《麗華二校家長文明禮儀手冊》。我們的《手冊》分為前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分為四章,第一章為《進入校園禮儀》;第二章為《交往禮儀》;第三章為《公共場所禮儀》;第四章為《生活禮儀》,《手冊》的制定使家長有規范和依,有本可照,有冊可學。
三、進行家長禮儀教育故事征集,提升家長家教內涵
我們組織全校每個班級的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禮儀小故事》的征集活動,家長們紛紛寫出自己平時對孩子教育的得失,以及與孩子一起走過的心路歷程。寫心得故事比較積極,質量較高。在優秀家長經驗交流會上,有的家長說“過去我只知道對孩子一味地愛,家長學校使我知道愛有誤區,過分的愛會像過量的藥劑或有毒的汁液一樣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現在孩子懂得在家幫著做家務活,有一個快樂陽光的心態,在外能幫助有困難的人做事,我們真高興。”
四、進行學習型家庭的評選并進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