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7 09:22:3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紀念白求恩教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語文教師心中要有大愛。愛自然、愛社會、愛國家、愛民族、愛生活、愛生命、愛教師這個職業。如此才能進一步去愛語文、愛學生。大愛才能無私,無私才能無畏。愛一切才能承受一切。有人把語文教學比喻為“戴著鐐銬跳舞”。語文教學最吃工夫、最難見效。教語文,備課難、寫教案難、上課難。語文課好像誰都可以聽,誰都可以說三道四,誰都可以指手畫腳;即使很優秀的課堂教學,聽者也能從雞蛋里挑出骨頭。所以語文教師要學會承受,而承受力就來自對這個職業的熱愛,對語文的熱愛,對學生的熱愛。
二 語文教師應該是學生父母的組合體
父母們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其實,比起家長,教師更渴望自己的學生成才。這一點,不當教師,一輩子都不會理解?,F在倡導“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這方面,除了教師,其他人(包括家長)是做不到的。一個語文教師,既要像父親一樣嚴格要求學生,又要像母親一樣用心呵護學生。
三 語文教師應該是一位演說家
語文教師不僅普通話要達到等級要求,說話講課還要口齒伶俐、干凈利落,不拖泥帶水,不打官腔,不帶口頭語,要有高超的語言表達技巧,甚至要達到藝術的水準。讓學生不僅想聽,還特別喜歡聽。要讓學生聽教師講話是一種享受。所以,語文教師還應像戲曲演員一樣天天早起練聲,還要像相聲演員一樣練一些繞口令,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口齒表達能力。
四 語文教師應該是一位作家
中學語文教師多是大學中文系畢業,具有較深厚的文學功底,寫幾篇文章不在話下。如果能在報紙雜志上發表文章,學生會“高山仰止”,將其看得很神圣。此外,語文教師平時需要指導學生寫作,如果語文教師自己不喜歡寫文章,不能寫文章,又如何去指導學生呢?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教師要寫“下水作文”,教師拿出自己的文章與學生交流,與學生談寫作的體會,比單純要求要強百倍。何況新教學理念強調師生互動,只讓學生寫學生動,而教師不寫不動,這也不符合互動的要求。
五 語文教師應該是一位書畫家
《語文課程標準》對1~6年級的學生提出了“規范、端正、整潔”的書寫要求,對7~9年級的學生提出了“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的要求,并且要求學生能“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這其實也是對語文教師提出了要求。人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語文教師寫得一手好字,自然能帶動學生把字寫好。學生還會因為教師的字寫得好而對教師倍加崇拜,無形之中提高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所以,語文教師要像書法家一樣寫出一手好字。另外,如果語文教師能有一定的繪畫功底,對語文教學也能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很多古詩文都是可以入畫的,如果教師邊講邊畫,效果也會更好。例如,筆者在教授蒲松齡的《狼》的時候,在黑板上畫了一幅連環畫,學生看著畫,竟然當堂把課文背了出來。學生也學會了“畫畫”的記憶方法。
六 語文教師應該是一位好導演和出色的演員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學生的自主學習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自由學習,而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習。這里,教師就扮演了導演的角色。教師如何在文本和學生之間架設對話的橋梁,學生如何較好地完成學習的任務,需要教師進行細致的科學的規劃。同時,講臺又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課堂是教師“表演”的場所,一堂課就是一出戲,教師要把這出戲演好。因此,教師還應是一位出色的演員。
七 語文教師應該是一位思想家
語文教師不應只是人類文化的傳播者,不能只是傳遞知識的教書匠,還應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如對人生的態度,對事件的思考和見解不人云亦云。語文教師有了這種個性的思考并把這種思考方式傳遞給學生,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獨立思考習慣。
八 語文教師應該是一位雕塑家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塑造人的靈魂。學生可塑性極強,什么樣的教師就會教出什么樣的學生,語文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更為巨大,所以要塑造高素質的學生,語文教師必須是一位高明的技藝高超的雕塑家。
九 語文教師應該是一位學者和永遠的學生
語文教師應是學者型教師,一定要有淵博的學識。語文知識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東西南北縱橫八萬里。語文教師對各方面知識都要懂一點。但僅僅有知識還不夠,還要能在某個領域展開研究,向知識的深度進軍?,F在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尤其是電腦網絡,已經把世界變成一個小小的村落,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就呈現在人們眼前。語文教師依靠吃老本顯然不能滿足世界發展變化的需要,所以還要放下架子,甘當小學生,用心學習,及時跟進,這樣才能將教學的“一桶水”永遠變成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