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環保監察大隊工作計劃

環保監察大隊工作計劃

時間:2022-11-07 18:32:4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環保監察大隊工作計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環保監察大隊工作計劃

第1篇

一、責任分工

監察大隊和各中隊負責對本轄區內各級審批部門審批的建設項目環評與“三同時”執行情況的日常監管。監察辦公室負責全市建設項目環境監察工作的全面督導。

二、建設項目環境監察內容

1.建設項目施工期監察重點

⑴建設項目地點是否與批準的位置一致;⑵項目建設內容有無變化,包括建設性質、建設規模、采用的設備和工藝、使用的原料等;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是否已按環評批復意見完成設計;⑷環評報告書(表)中規定建設的環保設施有無施工計劃,設備定貨是否到位;⑸施工現場是否采取了相應的污染防護措施等。

2.建設項目試生產前監察重點

⑴與建設項目配套的污染防治設施是否與主體工程同時建成并具備試生產條件;⑵有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其排污口是否進行了規范整治,應安裝自動監控裝置的是否安裝;⑶環評批復有關污染防治措施是否全部落實;⑷是否制定了相應的環境應急預案;⑸污染物風險防范措施是否到位;(6)是否建立污染防治設施操作規程和運行管理制度;⑺是否已向環保部門提交試生產申請,是否未經環保部門批復擅自進行試生產。

3.建設項目試生產期監察重點

⑴試生產有無經過環保部門批準;⑵生產能力是否達到驗收要求;⑶污染防治設施是否同時調試或運行,處理能力是否滿足生產負荷;⑷安裝自動監控裝置的,其運行、數據傳輸情況是否正常;⑸遇有異常排污情況有無及時向環保部門匯報并采取相應防范措施;⑹以新帶老、總量減排等措施是否落實到位,是否進行了排污申報登記;⑺是否取得排污許可證;⑻環保管理機構、管理制度是否健全;⑼有無在規定時限內申請環保驗收。

建設項目現場監察時要根據項目所處的時期選擇相應的《建設項目環境監察現場檢查表》*現場填寫,對沒有達到要求的企業提出整改要求。

三、開發區、工業園區巡查

環境監察各部門負責每季度對轄區內的開發區和工業園區進行巡查,重點巡查區域內建設項目環評與“三同時”執行情況,監察過程中也要填寫《建設項目環境監察現場檢查表》,同時建立動態表格《開發區(工業園區)執行環評和“三同時”制度情況明細表》*,方便對開發區(工業園區)內建設項目的管理,每季度填寫《開發區(工業園區)建設項目環境監察季報表》*,報到監察辦公室。

四、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現場監察

接到環評審批部門建設項目驗收通知后,監察人員應提前查閱現場監察記錄,做好驗收準備,驗收時現場填寫《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環境監察登記表》*,并由建設項目負責人簽字。對未通過竣工環保驗收的建設項目,環境監察機構依據環評審批機構提出的整改意見,對建設單位落實情況進行督查。

五、環境違法行為查處

環境監察各部門負責對轄區內環評審批機構轉交、公眾舉報及新聞媒體曝光和現場檢查中發現的:未批先建項目、批建不符項目、未經批準即進行試生產項目、超期試生產項目、未通過竣工環保驗收即投入正式生產等未執行“三同時”制度的建設項目進行現場檢查核實,對企業違法行為進行調查取證,提出處理建議,征求環評審批機構意見后,依法予以處理處罰。企業違法行為調查取證材料需要移交給環評審批機構的,要填寫《建設項目環境違法行為現場取證材料移交單》*。

六、建設項目環境監察工作步驟

(一)信息資料收集分類

監察部門收到環評審批部門移交的建設項目后,根據項目對環境影響程度進行分類登記。

第一類建設項目:⑴編制環評報告書的建設項目;⑵編制環評報告表且涉及化工、農藥、釀造、印染、染料、制漿造紙、電石、鐵合金、焦炭、電鍍、垃圾焚燒等污染較重的建設項目;⑶環評批復要求配套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廢氣污染防治設施、噪聲污染防治設施的項目;⑷市局以上審批的建設項目;⑸進入試生產的建設項目。

第二類建設項目:編制環評報告表但環評批復中未要求配套建設配套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廢氣污染防治設施、噪聲污染防治設施的項目。

第三類建設項目:⑴編制環境影響登記表的項目;⑵不涉及環境敏感區域和環境生態的房地產建設項目。

第四類建設項目:停緩建和連續超過六個月未開工的建設項目。

(二)制定工作計劃,按規定頻次跟蹤監察

1、第一類建設項目進行重點性監察,每月1次;

2、第二類建設項目進行一般性監察,每季度一次;

3、第三類建設項目可通過電話詢問等方式了解項目進度,必要時進行現場監察;

4、第四類建設項目在由建設單位提供書面報告后,可暫停監察,待重新開工后再按分類等級進行監察。

(三)相關資料歸檔

日常監察工作完成后,要及時將相關資料整理歸檔。建設項目檔案應包括:項目環評文件及其批復,試生產申請及批復,驗收申請及批復,施工期、試生產前期、試生產期《建設項目環境監察現場檢查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環境監察登記表》,違法行為取證和查處材料等。第一類建設項目要按照一廠一冊的形式整理歸檔,第二、三類建設項目資料可根據實際情況整理歸檔。

七、建設項目環境監察工作報告制度

環境監察各部門要按照省總隊《省建設項目環境監察工作方案(試行)》要求,及時上報建設項目環境監察月報、季報、年報。

月報:監察大隊和各中隊每月3日前將上月建設項目環境監察情況及市局以上審批建設項目進展情況和《建設項目環境監察月報表》*報到監察辦公室,監察辦公室每月5日前將上月全市環境監察情況和月報表匯總后上報市環保局。

第2篇

一、科學謀劃,做好年度環保工作計劃

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南寧市環保工作會議精神,科學制定工作計劃,召開城區環保工作會議,將城區政府與南寧市政府簽訂的20*年環保目標責任層層分解到各責任部門,確保目標責任落到實處。

二、全面抓好污染減排工作

今年,南寧市政府下達我城區的污染減排任務一是完成年度主要污染物SO2削減1500噸計劃,二是完成對南寧市三塘三磚廠等19家磚廠的關閉工作。

為完成上述目標,從年初開始,城區政府組織領導城區節能減排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開展了一系列的專項行動,一是不定期地對20*年被關停企業的進行后督查,對具備轉產條件的企業,提供政策引導和服務,對擅自恢復生產的磚廠進行政策宣傳和教育。6月份,對其中18家經多次教育仍拒不停止非法生產的磚廠采取徹底的斷電、斷水及拆除生產設備等強制措施;按照《南寧市廢紙造紙企業環境保護整治驗收規范》標準,指導造紙廠開展重組、整改,遏制造紙企業污染反彈行為,目前,被關停的10家造紙企業已有2家完成了整改并已取得南寧市環保局試生產的批準。二是實行嚴格的環保責任追究制和“一票否決制”,做到措施有力、獎懲分明。

三、著力抓好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

按照國家環保部的要求,要在5月31日前完成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的第一次數據上報工作。為確保按時按質完成此項任務,1-5月份我局把污染源普查作為階段性的工作重點,集中力量、加班加點指導開展污染源普查入戶登記、數據審核和錄入上報,在城區普查辦與各部門通力配合下,我城區率先在廣西完成了包括工業源、農業源在內的污染源普查入戶登記和數據的審核與錄入工作,并于5月29日上報了國家環保部。在順利完成數據上報工作的基礎上,繼續集中力量做好普查資料收集、檔案整理,為第二階段數據錄入打好物質和技術基礎,同時做好迎接上級普查部門質量核查的準備。

四、嚴格環境管理,嚴格執行環保準入標準。

按照國家環保總局提出的建設項目“十不批”和“三同時”要求,做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和竣工驗收工作。今年上半年,共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32個,其中不予行政許可1個,竣工驗收16個,環評執行率、“三同時”執行率均達到100%。

五、突出污染防治,切實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一)積極做好環境污染工作。一是將行政執法責任制和環境工作相結合。認真執行《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用制度嚴格約束環境執法人員,杜絕辦人情案,做到處理環境案件公平、公開。二是將環境目標責任考核同環境工作相結合。將環境工作納入各鎮、街道辦和城區相關部門年度環保目標責任,使環境工作由被動變主動,由變走訪,力爭將環境案件處理在萌芽狀態。三是將環保宣傳教育同環境工作相結合。在處理案件時,執法人員同時是環保宣傳員,讓環境違法者在接受處理時受到環境教育。四是將污染治理同環境工作相結合。執法人員在處理案件時,指導沒有進行污染治理的企業、單位進行污染治理,將環境隱患從根本上消除。五是將回訪制度同環境工作相結合。城區環境監察大隊每個月都對環境案件進行梳理,根據處理情況對投訴人進行回訪,征求投訴人對環境案件的辦理意見,以進一步提高環境工作的辦理效率。上半年共處理群眾環境78件,現場處理率達到100%,結案率達到98%。

(二)全面開展轄區環境污染隱患和環境風險排查。按照上級環保部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開展了轄區環境污染隱患和環境風險排查工作,重點是對轄區內潛在發生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事故的防范重點區域進行檢查,主要包括昆侖鎮造紙企業集中區域、化學產品生產企業及危險品生產企業,使用、儲存、運輸劇毒化學品、易燃易爆物品和危險廢物的單位和場所,三塘鎮、五塘鎮、昆侖鎮水源保護區內有污染隱患的單位,通過排查,督促企業做好防范污染突發事故應急準備,杜絕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

(三)繼續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

1、開展轄區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專項檢查工作。對轄區內污染源的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進行現場檢查,保證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行,實現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對不穩定達標、偷排的企業予以處罰,確保完成20*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察工作任務。

2、開展轄區各類工業項目環境違法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對未履行環評審批程序即擅自開工建設或投產的企業,一律停止建設或停止生產;對未執行“三同時”制度即投入生產的建設項目,一律停止生產;對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排放污染物超過標準的,責令恢復正常使用,對治理達標無望的,依照有關規定徹底關閉;屬于違反國家產業政策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藝和設備,一律按規定淘汰。

3、繼續開展環境噪聲污染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加大環境噪聲監督管理力度,整治轄區內工業企業噪聲、社會生活噪聲和文化娛樂噪聲等噪聲擾民現象,加強奧運圣火在廣西傳遞期間和高、中考期間環境噪聲管理工作,解決市民關注的環境噪聲熱點、焦點問題,使噪聲擾民問題得到有效遏制,市民生活環境質量得到提高。

4、對歷年環保專項行動被列為掛牌督辦的項目進行復查,防止污染反彈。經檢查,未發現有污染反彈的現象。

5、對未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影響文件,擅自建設并投入生產(經營),嚴重違反國家環保法律法規、影響較大的南寧市康桂飼料有限責任公司和南寧市湘土風味館實行掛牌督辦,促進污染問題的解決。

(三)落實為民辦實事工程。為確保三塘鎮衛生院醫療廢水治理項目按時完成,我局與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密切配合,認真組織實施醫療廢水治理工程建設。目前工程已進入建設階段,工程進展順利,預計可于8月底前完工投入使用。

六、加強生態和農村環境保護,扎實推進生態*建設

以農村飲用水源地保護和監管、農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處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村容村貌建設為重點,深化“城鄉清潔工程”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啟動了創建優美鄉鎮和國家級生態村工作。

七、圍繞“節能、降耗、減排”,狠抓環境保護宣傳工作

加強環保宣傳教育,圍繞節能減排、生態*建設、環保專項行動、污染源普查等重點工作,深入開展環保宣傳教育。一是借助“6·5”世界環境日和六月份的環保宣傳月,以“低碳經濟”、“綠色奧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主題,開展一系列的宣傳活動。組織轄區居民、企事業單位代表120多人參加了南寧市紀念“六•五”世界環境日大型宣傳活動,在會場展出了12版環保宣傳板報,并將12版板報在城區政府和社區進行巡回展出。組織城區青年團員開展環保購物袋義賣活動,在倡導綠色消費、減少使用塑料袋的同時,將義賣所得捐給四川災區,奉獻了愛心。二是加強環境信息公開,及時將各種環保政務信息到南寧市環保局網站和*區政務網站,進一步提高公眾環境保護意識,激發廣大群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熱情,營造全社會參與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三是開展“環保科普進社區、進鄉(鎮)”活動,組織開展綠色環境家庭、學校、醫院、社區(小區)、企業等綠色系列創建活動。四是利用安全生產月活動,發放2000多份環保宣傳資料,向市民宣傳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為市民解答各種環境咨詢,進一步提高市民環保意識,共同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環境友好型社會。

第3篇

一、環境質量常規監測

1市區環境空氣質量

1.1監測項目

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硫酸鹽化速率、降塵、CO、O3、TVOC監測。

降水監測項目包括:降雨(雪)量、pH值、電導率、SO42-、NO3-、F-、Cl-、NH4+、Ca2+、Mg2+、Na+、K+。

1.2監測方式

PM10、NO2、SO2、CO、O3、TVOC采用自動監測。

硫酸鹽化速率、降塵、降水按《酸沉降監測技術規范》(HJ/T165-)。

1.3監測點位

各項目監測點位見附表1

1.4監測頻次

PM10、NO2、SO2、CO、O3、TVOC每日24小時監測。

硫酸鹽化速率、降塵每月30±2天監測。

降水逢雨(雪)必測,每天上午9﹕00到次日上午9﹕00為一個采樣監測周期。

1.5質量保證

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手工監測技術規范》(HJ/T194-)和《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技術規范》(HJ/T193-)有關要求執行。

1.6數據上報

1.6.1通過VPN上報各類數據,數據上報格式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文件要求填報。

1.6.2上報時間

空氣質量日報(PM10、NO2、SO2、CO、03、TVOC):每日13﹕30—15﹕00前報送日報監測數據;

空氣質量每月監測數據:每月5日前(含5日,逢周末順延),報送上月空氣質量監測數據。

降水監測數據:每月3日前(含3日,逢周末順延),報送上月監測數據。

2轄區水環境質量監測

2.1地表水環境質量常規監測

2.1.1監測項目

河流必測項目:流量、水溫、pH值、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總磷、總氮、銅、鋅、氟化物、硒、砷、汞、鎘、六價鉻、鉛、氰化物、揮發酚、石油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硫化物、糞大腸菌群、電導率共26項;湖庫必測項目:水溫、pH值、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總氮、總磷、銅、鋅、氟化物、硒、砷、汞、鎘、六價鉻、鉛、氰化物、揮發酚、石油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硫化物、糞大腸菌群、硫酸鹽、氯化物、硝酸鹽、鐵、錳、透明度、葉綠素a、水位共32項。

2.1.2監測點位:共30個,其中國控點位15個,詳見附表2。

2.1.3監測頻次

國控、跨省界17個斷面每月監測一次,其他斷面于1、3、5、7、9、11月每月監測一次。

如遇異常情況,必須加密采樣一次。

2.1.4監測時間

每月上旬監測,逢法定長假日(春節、十一)監測時間可以延后,最晚不超過每月15日;沒有監測數據的,應有相應的文字說明。

2.2飲用水源地監測

包括地表水飲用水源地及地下水飲用水源地。

2.2.1監測項目

地表水水源水:月取水量、《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表1的基本項目(23項,COD除外)、表2的補充項目(5項)和表3的部分特定項目(前35項),共63項,即:pH值、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氟化物、揮發酚、石油類、糞大腸菌群、生化需氧量、總氮、銅、鋅、硒、砷、汞、鎘、六價鉻、鉛、氰化物、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硫化物、硫酸鹽、氯化物、硝酸鹽、鐵、錳、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溴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環氧氯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氯丁二烯、六氯丁二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三氯乙醛、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異丙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四氯苯、六氯苯、硝基苯、二硝基苯、2,4-二硝基苯、2,4,6-三硝基甲苯、硝基氯苯、2、4-二硝基氯苯。

地下水水源水:月取水量及《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1993)中23項,即pH值、總硬度、硫酸鹽、氯化物、高錳酸鹽指數、氨氮、氟化物、總大腸菌群、鐵、錳、銅、鋅、揮發酚、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硝酸鹽、亞硝酸鹽、氰化物、砷、汞、硒、鎘、六價鉻、鉛。

2.2.2監測點位

地表水水源地為西大洋水庫中心和西大洋水庫出口2個,地下水水源地為一畝泉。

2.2.3監測頻次:每月監測一次。每年6~7月份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和《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1993)分別對地表水和地下水飲用水源地進行一次109項和39項水質全分析。

2.3“雙三十”重點縣(市、區)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

2.3.1監測項目

必測項目:pH值、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類、揮發酚、砷、硫化物共10項。

選測項目:總氮、總磷、銅、鋅、氟化物、硒、汞、鎘、六價鉻、鉛、氰化物、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共12項。

2.3.2監測點位

縣孝義河的萬安橋、郝關村東。

縣大王排渠的大王排渠北六。

縣孝義河的兌坎莊橋。

縣漕河的縣北獨樂大橋、東莊店。

2.3.3監測頻次

必測項目每月監測一次,選測項目每季度最后一個月監測一次。

2.4生態補償水質監測

按照省環境保護廳《關于全省七大水系主要河流跨界斷面年水質考核目標的通知》(冀環[]1號)和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實行跨界斷面水質目標責任考核的通知》([]保市府辦180號)中的有關規定,繼續對我市轄區內主要河流跨縣(市、區)、開發區斷面開展生態補償水質監測工作。

2.4.1監測項目

省級斷面監測化學需氧量、氨氮;市級斷面監測化學需氧量。

2.4.2監測點位見附表3。

2.4.3監測時間及頻次

每月監測一次,特殊時期根據環境管理需要臨時增加監測頻次。

2.5地下水環境質量監測

2.5.1監測項目

pH值、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氨氮、高錳酸鹽指數、揮發酚、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氯化物、硫酸鹽、氟化物、氰化物、六價鉻、總大腸菌群、濁度、石油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鐵、錳、砷、汞、鎘、鎂、鉛共24項。

2.5.2監測點位

省環保廳認證的點位有一畝泉、電化廠、南奇水文站和尚莊4個。

市環保局認定的點位有市糧食局儲備庫、寶凱電器有限公司電鍍分公司、東明樹脂化工有限公司、裕北物業管理公司磚廠、市交警支隊車管所5個。

2.5.3監測頻次

省認證點位每年1、3、5、7、9、11月各監測一次。市認證點位每半年監測一次。

2.6質量保證

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91-)、《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4-)及《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第二版)中有關要求執行。

2.7數據上報

2.7.1通過VPN上報各類數據,數據上報格式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文件要求填報。

2.7.2上報時間

地表水環境監測:每月22日前報送當月監測數據。

飲用水源地監測:每月18日前,報送當月監測數據;9月15日前上報地表水109項和地下水39項全分析數據和水質全分析監測報告。

地下水環境監測:監測月22日前報送當月監測數據。

“雙三十”重點縣(市、區)地表水監測:每月22日前報送當月監測數據和分析報告。

生態補償監測:每月25日前報送當月監測數據。

2.8水質自動站監測

2.8.1水質自動站監測點位6個:磁河的七級橋、西大洋水庫出口、府河的望亭、拒馬河的碼頭、潴瀧河的砂窩、白洋淀的采蒲臺。

2.8.2監測項目、數據上報時間和上報方式按省環境保護廳和市政府要求執行。

2.8.3質量保證

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91-),《國家地表水自動監測站運行管理辦法》(總站水字〔〕182號)及《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第二版)》有關要求執行。每天查看自動監測實時系統中的數據,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聲環境質量監測

3.1功能區噪聲

3.1.1監測點位:

1類區東風東路224號宿舍區(原衛生路3號),2類區韓村南路樓群,3類區棉紡廠廠區西南側,4類區東風路環保局和聯盟路第二機床廠5個。

3.1.2監測頻次:每季度監測一次,于每季度的第二個月(2、5、8、11月)1-20日進行一次24小時監測。

3.2道路交通噪聲

監測點位159個,每個測點監測20分鐘的等效聲級(dB(A)),L10、L50、L90、車流量及相關指標,每年于春季或秋季監測1—2次。

3.3城市區域環境噪聲

監測網格209個,每個網格監測10分鐘的等效聲級(dB(A)),L10、L50、L90及相關指標,每年于春季或秋季監測1—2次。

3.4質量保證

按照《噪聲監測技術規范》有關要求執行。

3.5數據上報

功能區噪聲:監測月25日前上報本季度監測數據。

道路交通噪聲和區域環境噪聲:11月5日前報送當年監測數據。

4輻射環境國控點監測

4.1監測點位

市軍校廣場。

4.2監測內容

瞬時γ劑量率、累積劑量。

4.3監測頻次

每年2次。上半年:5月31日。下半年11月30日。

二、重點污染源監督監測

1國控和省控重點污染源

1.1監測范圍

國控、省控重點工業廢氣污染源監測:

國控企業按年名單,省控暫按年名單執行。

國控、省控重點工業廢水污染源監測:

國控企業按年名單,省控暫按年名單執行。

1.2監測內容及項目

1.3監測時間和頻次

廢水和廢氣均為每季度至少監測一次,若季度內遇到停產情況,則企業開工后增加監測頻次,保證全年至少監測4次。自動監測設備的比對監測每季度一次。季節性生產企業生產期間至少每月監測1次,總監測次數不少于4次。

2“雙三十”重點企業

我市“雙三十”重點企業天鵝股份有限公司為國控重點源,按國控重點源監督監測要求進行監測。

3城鎮污水處理廠

3.1國控城鎮污水處理廠

監測內容及項目按年名單(附表6)執行。于1、3、5、7、9、11月各監測一次。在線監測設備的比對監測每季度一次。

3.2省城鎮污水處理廠設施運行環境監督監測

根據省環境保護廳《關于印發〈省城鎮污水處理廠設施運行環境監督管理實施意見〉的通知》(冀環[]4號)要求,每月對市區內污水處理廠進、出口水質進行一次監督性監測,監測項目為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并隨機監測縣域內30%污水處理廠。同時對安裝的在線監測設備進行比對監測。

4質量保證

4.1嚴格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91-)、《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監測技術規范》(HJ/T92-)、《固定源廢氣監測技術規范》(HJ/T397-)、《固定污染源監測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技術規范》(HJ/T373-)的要求,對污染源監測的全過程進行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按照《固定污染源煙氣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范(試行)》(HJ/T75-)等污染源自動監測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自動監測設備比對監測。

4.2監測工作應該在穩定的生產狀況下進行,監測期間應有專人負責監督工況,并記錄監測期間的生產時間和工況負荷等參數。每季度結束后,調查所監測企業的季度生產情況和平均工況,季度生產情況和平均工況的調查區間可視情況調整為上個季度第三個月11日起至本季度第三個月10日止。

4.3每次監測時,監督性監測每個測點監測一天(連續生產企業)或一個生產周期(間歇性生產企業),廢水監測4到6次,在一天或一個生產周期內等時間間隔采樣,獲得各監測項目的日均濃度和日累計廢水排放量;廢氣監測3次,獲得各監測項目的小時平均濃度和小時廢氣排放量。結合工況負荷、生產時間等以及季度和年度的平均工況負荷計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減排工程設施對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等。比對監測時,對每個廢水自動監測設備手工和自動至少同步采樣監測三次,可安排和監督性監測同步進行;對于CEMS,氣態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和氧量至少獲取6對數據(可選取同時間段手工和自動5分鐘平均值為1個數據對),顆粒物、煙氣流速、煙溫至少獲取3對測試斷面平均值數據。

4.4應嚴格按照國家環境保護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執行。

5數據報送

5.1報送內容

污染源監測數據包括污染源基礎屬性數據、污染源手工監測數據和自動監測設備比對監測數據。

5.1.1污染源基礎屬性數據包括污染源的基礎屬性、廢水排放口(監測點)基礎屬性、廢氣排污設備基礎屬性、廢氣排氣筒基礎屬性、廢氣監測點位基礎屬性、廢水排放口和廢氣排污設備執行標準、自動監測設備的基礎屬性等。

5.1.2污染源手工監測數據包括廢水手工監測數據、廢氣手工監測數據、監測期間生產情況和季度生產情況等。

5.1.3自動監測設備比對監測數據指對自動監測設備開展比對試驗期間的自動監測數據及同步手工監測數據。

5.2數據上報

采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開發的污染源監測數據管理軟件,每季度第三個月的20日前報送當季數據至省站。

三、其它監測

1“城市綜合整治定量化考核”相關監測

1.1“城考”城市水環境功能區監測

城市水功能區監測點位2個:大車村、望亭。

監測項目:pH、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和氨氮。

監測頻次:1、3、5、7、9、11月各監測一次。若監測月內遇到斷流或結冰等情況未能監測,則具備監測條件后增加監測頻次,保證全年至少監測6次。

1.2“城考”機動車環期檢測

機動車(含汽車和摩托車)環保檢測的車輛數占機動車注冊登記車輛總數的80%以上。對于機動車一年中進行一次以上環保檢測的情況,按照一次檢測計算;按規定免檢的機動車數量可計入環保檢測車輛數。

1.3“城考”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監測

對市排水總公司銀定莊污水處理廠、魯崗污水處理廠、市溪源污水處理廠3個城市集中污水處理廠進、出口水質進行監測,每季一次,一年四次。

1.4“城考”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監測

1.4.1市無害化處理場垃圾滲濾液

監測項目:色度、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懸浮物、總氮、氨氮、總磷、糞大腸菌群、總汞、鎘、總鉻、六價鉻、總砷、總鉛

監測頻次:每季一次,一年四次。

1.4.2垃圾填埋場地下水水質監測

監測點位:市無害化處理場3眼觀察井。

監測項目:pH值、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硝酸鹽、亞硝酸鹽、硫酸鹽、氯化物、揮發酚、氰化物、砷、汞、六價鉻、鉛、氟化物、鎘、鐵、錳、銅、鋅、糞大腸菌群

監測頻次:每季一次,一年四次。

2排污許可證監測、驗收監測、監測、仲栽監測、環評現狀監測、其它委托監測

監測站辦公室接到委托后及時給各監測室下達監測任務單,各監測室按要求完成。

3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監測

年3月底前完成我市土壤調查報告初稿,5月底前完成原始記錄歸檔,6月底前配合省廳完成各類報告的編制和圖集的繪制以及報告的會審。

4生態監測

于年8月底前向省局提供年度全市(含各縣)、及所轄各縣的“水資源總量”、“地表水資源量”、“降水量”數據。

5“以獎促治”村莊專項監測

根據年省環境監測工作計劃要求,繼續對縣大冊營鎮大冊村開展監測。

5.1環境空氣質量監測

5.1.1監測點位

按年設置點位進行監測。

5.1.2監測項目

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5.1.3監測方法

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手工監測技術規范》(HJ/T194-)的要求,采用手工監測的方法。

5.1.4監測頻次

在5月和10月各選連續的5天,每天于10﹕00和16﹕00進行小時監測。

5.1.5質量保證

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手工監測技術規范》(HJ/T194-)的有關要求執行。

5.2水環境監測

5.2.1監測點位

飲用水源地監測點位為大冊村公用井北井;村莊河流監測點位為漕河出入境斷面。

5.2.2監測項目

飲用水源地監測項目:pH、總硬度、硫酸鹽、氯化物、高錳酸鹽指數、氨氮、氟化物、總大腸菌群、鐵、錳、銅、鋅、揮發酚、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硝酸鹽、亞硝酸鹽、氰化物、砷、汞、硒、鎘、六價鉻、鉛,共23項。

村莊河流監測項目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表1、表2的基本項目29項。

5.2.3監測頻次

9月或10月份開展水質監測。

5.2.4質量保證

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91-)、《地下水監測技術規范》(HJ/T164-)以及《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第二版)》的有關要求執行。

5.3土壤監測

5.3.1背景調查

社會和自然概況:重點了解當地經濟發展狀況,自然地形地貌特征、地質條件、土壤類型、轄區面積、農業用水資源概況、土壤環境背景值等內容。

農作物種植和生產管理現狀:主要包括耕地總面積、作物品種、灌溉水源、灌溉用水量、使用化肥及化學品種類和用量,有機肥施用情況等。

5.3.2布點與采樣

與年相同。共設12個監測點位,分別為大冊村北500米基本農田3個,大冊村北700米處養雞場周邊3個,于大冊村南60米菜地處3個,大冊村南200米新宇造紙廠(分廠)北部農田3個。

采集0~20cm表層土壤。在1m2內5點取樣,等量均勻(四分法)混合后為一個樣品,采樣量為1kg。

5.3.3監測指標

土壤理化指標:土壤pH值、陽離子交換量;

無機污染物:砷、鎘、鈷、鉻、銅、汞、鎳、鉛、硒、鋅等元素的全量;

有機氯農藥:根據當地施用農藥種類,監測3~5種主要有機氯農藥。

5.3.4監測時間

全年開展一次監測。

5.3.5分析方法和評價標準

分析方法參見《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樣品分析測試技術規定》(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文件匯編三)。

以《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為評價依據;在《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以外的污染物,參照《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評價技術規定》(環發[]39號)評價。

5.3.6結果分析

根據調查監測結果,依照評價標準,采用達標評價和污染指數評價相結合的方法,評價土壤環境質量和特征分析。通過土壤環境現狀調查監測,提出有針對性的土壤環境污染防治對策和建議。

5.3.7質量保證

按照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中規定的質量保證措施執行。

5.4報送方式和時間

5.4.1環境質量報告為Word文件,監測數據和評價結果表格式為EXCEL文件,應經過審核,注明擬稿人、審核人和簽發人。通過FTP將各類數據上報到省站“常規與旬報”文件夾中,數據名稱見下。

環境質量報告文件名為:省××市z

空氣質量數據文件名為:省××市a

飲用水源地數據文件名為:省××市y

村鎮河流(水庫)數據文件名為:省××市w

土壤數據文件名為:省××市s

5.4.2監測數據上報時間

空氣質量數據:次月10日前報送上月數據

飲用水源地水質、村鎮河流水質、土壤監測數據:10月30日前報送相關數據。

6應急監測

按應急預案執行。

四、編寫質量報告

每季第一個月的20日前編寫上季度的市環境質量季報,上報市環保局及省環保廳。

3月20日前編寫上年度市環境質量報告書簡本,上報省環保廳、市政府及市環保局。

6月20日前編寫上年度市環境質量報告書詳本,上報省環保廳、市政府及市環保局。

五、數據報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兰市| 镇赉县| 崇义县| 民和| 太仓市| 乌兰县| 忻州市| 静宁县| 子洲县| 东乌| 罗源县| 洱源县| 克山县| 天全县| 济宁市| 蒙城县| 武定县| 北安市| 乌什县| 南召县| 永安市| 司法| 崇明县| 连江县| 凤城市| 南乐县| 防城港市| 龙南县| 许昌市| 尤溪县| 西乌珠穆沁旗| 诏安县| 凤翔县| 肃南| 崇文区| 衡阳县| 宣汉县| 荥阳市| 赞皇县| 红河县| 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