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8 03:50:1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臨床藥學研究生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中藥化學 教學改革 應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08)09(b)-0019-01
中藥化學是中藥學專業的核心課程。隨著中藥現代化進程的推進,要求對于傳統中藥的藥效物質基礎更加明確,人們更加重視對于中藥“成分”尤其的“活性成分”的科學闡述。這就對中藥化學的教學策略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求中藥化學的本科教學應以中藥“活性成分”為中心,以解決科研、生產中實際問題為內容,以培養思路清晰、實驗技能扎實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因而,筆者認為應結合教學當前的實際情況在中藥化學的教學策略應作出了一些相應的調整。
1 以“活性成分”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習熱情和興趣
在中藥化學教學過程中,化學成分是教學的基礎部分,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往往以各類化學成分的特征來引入各章內容,如在黃酮類化合物一章中,往往是直接以“具有2-苯基色原酮”的結構特征為切入點。雖然,直接提出結構的重要特征可加深對其印象,可這樣容易使學生只機械地把結構進行記憶,即是平面化的、化學式的教學模式。試著變換一下引入的策略,如果先把大家所熟知的藥物維腦路通作為引入點,很容易引起學生對于這一治療急性腦血栓藥物的關注,進而引入其結構為羥乙基蘆丁,即為中藥槐米中蘆丁的結構改造物。學生在急于探究活性物質結構的同時,自然引出黃酮類化合物的結構特征。雖然僅是教學引入方法的細節改進,卻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這類成分的結構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對于成分的認識上也不再停留于結構的單純認識上,而是更有利于形成“成分”和“活性”相聯系的立體知識結構。
2 以解決科研、生產的實際問題為內容
教學內容應緊密與生產科研實踐相結合,這是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尤其對于中藥化學這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在教學環節上,可以首先提出本學科生產實踐中的一些具體問題,采用設問式的教學方法,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同時,培養學生利用課程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總論中介紹“系統溶劑提取方法”時,可首先面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將來你在企業工作過程中,上級主管提出對于一味臨床作用明確但活性部位和成分均未知的傳統中藥,怎樣開發成現代的中藥新藥的課題。你該如何進行?采用怎樣的科研思路和方法?”就業和未來工作發展都是學生其最為關心的,上述的設問也是實際工作中經常碰到的,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力此時都會全部集中,就下來介紹的系統溶劑提取法與藥物活性篩選相結合方面的知識,自然會水到渠成,不但印象深刻而且可以能很快應用的實際工作中,也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和思路。
3 以培養思路清晰、實驗技能扎實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
應用型人才要求有完整清晰的思路和扎實的實驗技能,即較強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思路培養方面,應主要貫穿于提取分離工藝的教學內容中。在各章講授相應部分時,教學目標和重點不應局限于對某種藥材或某種成分的機械記憶上,關鍵是掌握此類成分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以及靈活運用上,今后面臨此類成分時能合理設計提取分離工藝和形成完整的思路。例如:實驗教學課中提取黃藤中巴馬丁生物堿的提取方法,為小檗堿型水溶性生物堿的較為通用的提取方法,原理是根據水溶性生物堿可溶于乙醇的性質來提取,并且根據小檗堿型生物堿鹽酸鹽水溶性較差沉淀析出來精制。關鍵是提示學生以后碰到此類生物堿時可采用類似的方法來解決。再如,按類別分離生物堿利用了生物堿的堿性及某些兩性生物堿的酸性官能團,應強調這是生物堿類成分的系統分離,并結合藥效活性篩選出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然后有效部位和成分的理化性質,在實際生產中進行有目的性的分離。把系統分離―活性分離―目標分離的科研思路融入具體教學過程中。
實驗技能訓練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之一,化學成分提取、分離、結構鑒定是中藥化學課程的關鍵技術,并具有一定的難度。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除加強日常教學實驗中常規提取分離技術的反復訓練之外,還專門開設了中藥化學實驗技術的系列專題講座和訓練;如現代分離精制技術的應用及進展等內容。尤其是在開放創設性實驗課題的過程中,注重了高極性成分的分離技術,是對于中藥復方水提液大量未知活性成分沒有闡明這一現狀,有針對性開展的本科教學科研實驗課題。學生以課題小組的形式加入,在課題完成過程中,學生對于先進儀器設備、分離材料(包括制備反相色譜、高速逆流液滴色譜等)的使用和操作得到具體的訓練和掌握;學生在本科階段就接觸到了應用性較強的前沿技術領域,培養了科學精神,激發了科研興趣。
4 充分利用中藥化學的基礎知識,培養各學科的綜合運用能力
中藥化學為中藥學科的專業基礎課程,其研究對象為中藥“有效成分”,是其它中藥學課程的理論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和相關學科進行聯系和貫通,知識體系的融合是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一項重要要求。例如在強心苷提取教學中,常規應介紹提取強心苷根據制備速效和長效強心藥物的不同目的,利用或抑制強心苷的酶解。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可進一步聯系藥理學藥物代謝方面的知識,即抑制酶解可得到原生苷,極性較強且水溶性好,藥理學中水溶性好的藥物在體內血清中分布濃度高,而且容易代謝排除體外,這正是作為速效強心藥物的機理。這樣就把化學結構―化學性質――藥物代謝―臨床應用等方面知識統一起來,形成綜合完整的知識體系。除有利于知識的系統掌握,更有益于學生將來的新藥創新和設計。再如中藥黃芩的南北方存在不同的炮制方法,其科學的評價也歸于黃芩苷在兩種不同炮制工藝條件下從結構到活性的變化,從而選擇合理的炮制工藝,這樣就把中藥化學和炮制學知識結合起來,使學生對二門學科的的認識水平更為深入,即中藥化學為理論基礎,炮制為實踐應用,二者相輔相承。
面向應用的中藥學科專業知識人才的培養,應根據目前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和現有的教學條件對教學策略作出相應的調整,并采用靈活機智的教學形式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中藥化學的教學改革也更應注重細節方面,尤其是在思路、技能和知識體系的完善上,而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則是對整個教學效果最好的評價和檢驗。
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是學位論文的質量。為了切實把好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關,電氣工程學院一方面抓好論文開題環節工作;另一方面,在研究生論文開題后的第二學期,由學院研究生培養質量督察組對本院碩士研究生的論文工作進行中期抽查。其目的在于了解論文選題的實用價值或理論意義,檢查其論文工作的進展情況。論文工作的抽查對研究生和導師起到了有效的督促和檢查作用;同時能及時發現論文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針對不足,提出整改意見,對涉及的問題、內容及方法盡可能的給予具體的指導和幫助。
具體辦法是:由于目前碩士研究生規模較大,碩士生全部參加由督察組組織的中期檢查是不切實際的,因此督察組從每位碩士導師所指導的研究生中隨機抽查一名學生進行論文工作中期檢查。未抽查到的學生,由導師自己組織學生的中期檢查。如在2001級碩士研究生中,督察組抽查了30名學生,按專業分成3個組,要求學生本人簡要介紹論文選題意義、理論根據、實用價值、資料收集情況、論文工作總體安排和進度,開題以來研究的進展、取得的效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論文采用的技術方法、進一步完成論文的計劃等內容。
通過對抽查的結果分析,學院大多數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選題、難易程度符合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質量要求,有些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還積極參與導師科研課題研究工作,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在科研實踐中培養科研實戰能力。抽查中也發現少數研究生在論文工作中存在不同性質、不同程度的問題,比如:有的論文工作進展緩慢、有的沒有明確的進度計劃、有的難度太大需要調整等。
通過督察組對碩士論文的中期抽查,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其作用表現在:
(1)對論文進度的督促作用:由于論文是隨機抽查,這不僅給學生、同時也給導師一種督促,促使學生和導師重視研究生的論文工作,注意掌握論文進度;
(2)對論文題目、內容、進度的了解:論文的中期抽查,有利于導師和督察組及時掌握研究生的研究內容和進度情況;
(3)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由于參加的督察組專家都是比較有經驗的老師,通過檢查,督察組專家及導師能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具體的問題所在并提出一定的指導建議,以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4)學術交流的作用:由于不同的研究課題在一起檢查,對學生、對老師都起到了學術交流的作用。
我院連續4年的論文中期抽查實踐取得了明顯成效,促進了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
3.2 嚴格博士論文的預審制度,確保博士論文質量
博士論文預審制度,對保證博士論文質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博士論文的預審,是博士論文答辯前最有效的質量檢查。博士論文中期檢查時,論文研究還不夠深入、全面、系統,還有大量研究工作要做,因此,難于對論文質量進行全面檢查。但提交預審的論文,基本上已完成了全部論文工作,通過預審,可以檢查論文是否達到了預期要求,研究深度是否足夠、是否有創新;
(2)博士論文的預審,也是論文質量檢查和論文完善的最佳時刻。對預審中發現的問題,學生還有時間、有機會對論文中的問題進行修改、完善;
(3)由于論文預審是對學生負責、對導師負責,因此預審專家沒有什么壓力,可以憑借專家們的豐富經驗和學術造詣,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對論文提出中肯的意見和建議,這對論文的完善和質量的提高有重要意義。
但真正要達到博士論文預審的目的,預審專家是關鍵。如何確定預審專家,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制度來保證,但有一個基本的標準,就是:一是要熟悉論文研究內容,且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研究領域要比較寬;二是要工作認真負責;三是要公平、公開、公正,能客觀地提出自己的評審意見和建議。為保證預審專家的客觀性和學術水平,學院規定預審專家組中必須有一位除導師外的院督察組專家。
3.3 堅持督察組聽課制度,提高教學質量、優化課程設置
學院長期堅持安排院督察組聽課的作法。跟一般性的聽課不一樣,學院的這種聽課不僅是對上課紀律、教師的表達能力、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效果等的簡單檢查,而是更加深入,也是一種對課程內容和課程設置的調研和檢查。在安排專家聽課時,學院特別注意安排熟悉該課程內容的專家聽課,以了解該課程內容和課程深度以及與該課程相關的其它課程的內容銜接。聽課后,除及時與任課教師交換意見外,還對相關課程的設置、內容的整合等提出意見和建議。
4年來,電氣學院已建立健全了院系研究生培養質量督察組制度,每個學期院督察組都定期或不定期召開督察組會議,傳達學校研究生教學的有關精神以及介紹其它院系好的管理經驗,并嚴格督促、檢查本學院研究生的開題、中期檢查、論文預審、論文答辯以及研究生課程上課質量等,對研究生課程設置、培養計劃等方面的工作效果顯著。在實踐中,也注意處理好學院督察組與學院學位分委會以及行政的關系,做到各司其職、互相支持、配合促進。
實踐表明,充分發揮院系研究生培養質量督察組的作用,對確保研究生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八方,周珊珊,曹揚.研究生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的構成、特征和控制.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4(6):20~24.
[2] 肖敏.研究生教育三維質量保證體系.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6):34~37.
[3] 程永波,廖曉玲.論研究生教育質量觀與發展目標模式.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8): 16~20.
[4] 任增林等.美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的特點及其對具有中國特色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的啟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4(3): 21~30.
[關鍵詞] 研究生教育;產學研聯合培養;醫院
[中圖分類號] R05[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5(b)-0130-04
Discussion 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by cooperative cultivation in the hospital
LONG Li1 KONG Jianqiong2
1.Research and Education Center, People's Hospital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830001, China; 2.Hypertens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enter, People's Hospital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830001,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for an example,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main aspects of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including postgraduate management, hardware facilities, tutors and postgraduate training mode. Through the changes of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in the hospital, it is illustrated that cooperative education can promote sound postgraduate management system, teaching infrastructure,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and training mode reformation. Thus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s is improved effectively, who become the high-level innovative medical talents of adapting to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of the hospital is promoted by cooperative cultivation.
[Key word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ve education; Hospital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我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社區服務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已有十余年培養研究生的歷史。醫院于2010年10月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廳、科技廳等多部門聯合批準為首批自治區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示范基地(以下簡稱“基地”)。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有利于整合教育資源,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性、復合型、應用型高層次醫學人才,同時也為醫院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1 健全研究生管理體制
加強研究生教育管理和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門在權責明晰、制度規范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管理體制[1]。研究生教育在我院的建設和發展中具有戰略地位,院領導高度重視此項工作,不斷健全管理體制,保障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的順利開展。醫院設立臨床教學指導委員會,對臨床教學發展、改革和管理進行咨詢指導、評議審議和監督檢查。在高等院校的學位評定委員會下設立學位評定分委員會,作為醫院學位工作的領導機構,開展醫院研究生學位評審工作。結合我院特色及國家、大學的研究生培養要求,醫院制訂了研究生管理規章制度和研究生培養規范。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醫學研究生培養通常采取校院二級管理模式。大學宏觀管理,下放權利,賦予醫院培養研究生的主要職責,使得醫院研究生培養的自相應加大。我院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院內采取“三級管理,分工負責”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即通過醫院―教研室和科室―導師三個管理層面完成醫院的研究生培養管理工作。醫院指定1名副院長負責領導研究生教育工作,下設科研教育中心,配備高學歷專職研究生管理人員,并成立20個教研室,固定教研室和科室兼職研究生秘書,使研究生培養工作能夠規范、有序的開展。導師則從思想道德教育、理論學習、臨床能力培訓、教學實踐、科學研究等方面對研究生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教育和指導。為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效率,醫院和大學正在建設校院研究生二級管理網絡信息平臺,平臺將有利于在管理人員、導師和研究生中實現信息共享,加強彼此溝通。
2 改善教學基礎設施
硬件是研究生培養質量的物質保障,自我院被批準為“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示范基地”以來,政府、大學和醫院十分重視基地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經費投入,完善教學環境,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學習條件。改善研究生住宿環境,實行免費住宿和宿舍免費上網,使研究生在宿舍即可進入醫院圖書館信息檢索系統。加強醫院圖書館建設,增加館藏書量,改善文獻檢索室和電子閱覽室環境,與安徽醫科大學圖書館、醫學圖書館建立圖書資料數據信息共享平臺,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給每位導師配備教學專用筆記本電腦,以供研究生使用。在臨床科室設立示教室和多媒體會議室,為研究生教學實踐提供場地。購買臨床教學設備,建立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和臨床能力模擬考核基地,設立模擬病房和模擬門診,滿足研究生臨床技能培訓和考核的需要。醫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建筑面積7860 m2,重新規劃改建后的臨床技能訓練室有15間,擁有體格檢查模型、急救模型、穿刺模型等多專業多技能模擬訓練模型,可同時接受120人培訓和考核。醫院還為研究生免費開放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并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強各級實驗室和研究所的建設,與國內外多所高校及科研機構共享實驗室和科研合作平臺,為研究生的科研訓練創造條件。
3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研究生教育的發展除靠硬件設施外,更重要的是人才軟件。導師隊伍是切實保障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對于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2]。我院現有博士生導師13人,碩士生導師93人,他們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大學重視基地師資隊伍建設,制訂基地導師遴選條件和管理辦法,在導師遴選中不但突出專業技術能力、教學經驗和學術水平,而且注重思想道德素質。我院被批準為基地后,新增兼職博士生導師6名及兼職碩士生導師36名,其中65%為科室主任或副主任,平均年齡為41.8歲,45%的導師有博士學位,具有外校學緣的導師占39%,說明新增導師隊伍年齡、學歷和學緣結構較合理。導師的學術造詣、教學技巧、醫德醫風以及人格魅力對研究生的成長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3-4]。為加強導師隊伍建設,提升導師指導水平,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大學和醫院定期舉辦導師培訓會。通過專題講座、座談交流等形式多樣的導師培訓會,使新增導師明確自身職責和研究生培養體系,使老導師把握研究生教育形勢,轉變培養觀念,充分發揮導師在研究生培養中的主導作用。醫院建立了以動態評估和激勵機制為核心的導師隊伍管理體制,對導師的學術貢獻和研究生培養業績做出及時、公正、合理的評價,獎懲分明,打破導師終身制,激發導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推動基地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提高。此外,醫院還重視導師梯隊建設,在研究生培養中實行導師小組負責制和副導師制,將臨床能力強、有科研創新意識和帶教熱情的年輕教師吸納到導師小組和副導師中,通過協助指導研究生積累經驗,不斷完善自我,成為導師遴選的后備庫,保證了醫院導師隊伍的可持續發展。
4 改革研究生培養模式
自2009年開始,以擴大招收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規模為標志,我國研究生教育開始進入結構調整與質量提升階段[5]。而且,全球醫學教育改革也提出以系統為中心,確立醫學生崗位勝任能力要求[6]。為順應醫學教育改革的要求,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使醫學生畢業后能很快勝任臨床醫生崗位的需要,醫院利用臨床資源優勢,轉變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法,積極探索有利于基地研究生教育發展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培育社會需要的高層次醫學人才。
4.1 組織研究生崗前教育和專題教育
崗前教育是研究生綜合素質培養的前奏,是基地研究生培養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包括入院教育和入科教育。入院教育由研究生管理部門組織實施,內容包括醫院人文教育、規章制度和培養模式、醫德醫風教育、醫療安全和法律法規、醫院感染注意事項、醫療文書書寫規范、科研選題和設計、計算機信息技術、臨床實踐能力等,考核合格后進入臨床科室。入科教育由臨床科室組織,內容形式多樣,主要包括科室概況、規章制度、職業道德及醫療活動中的注意事項等。通過規范化、制度化的崗前教育,提高研究生的綜合素質,使其盡快熟悉醫院環境,進入角色,適應臨床學習和工作。
除集中的崗前教育外,醫院還為研究生舉辦各類專題教育講座。醫生面對的是社會人,不但要治療軀體病痛,而且要撫平心理疾患,對患者進行人文關懷,為其提供人性化的醫療服務。因此,醫院加強了對研究生人文社科知識的教育,定期開展醫患溝通技巧、心理知識、倫理知識、醫院文化等講座,使研究生得到全方位的培養,塑造其人文精神,提高其職業素養,成為社會需要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4.2 加強研究生臨床能力培養
臨床能力培養是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重點和基礎環節,其強弱是衡量研究生培養質量的硬標準[7-8]。而且,臨床能力培養也能突出基地培養研究生的特色優勢。我院是原衛生部住院醫師及??漆t師培訓定點醫院,有開放床位2750張,設分院2所,社區門診部1個,年門診診療人數170萬余人次,年出院患者12萬余人次,年手術7萬余例,病源充足,能為研究生臨床能力培養提供豐富的資源。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能力培養包括臨床實踐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培養,分為二級學科輪轉和??婆R床能力強化訓練兩個階段。近兩年,我院招收的研究生50%以上是應屆本科畢業生,他們臨床能力相對薄弱,教研室和導師針對每個研究生的具體情況制定輪轉計劃,實行因材施教。醫院為確保研究生臨床能力培養質量,每個臨床科室設研究生教學秘書負責其日常管理,由臨床業務能力強、主治醫師以上職稱的高年資醫師擔任研究生帶教老師,使研究生在輪轉期間也有專人負責??剖規Ы汤蠋熤匾曆芯可R床能力培養,輔導研究生采集病史、體格檢查、閱片、檢查報告單分析、診療、病歷書寫,采用專業知識講座、教學查房、病例討論、手術操作演示等方法,對研究生進行充分、系統、規范的臨床綜合能力培訓,促使其把書本知識轉變成臨床實際工作能力。醫院還限制研究生管床位數量,使其能精學細學,不致成為科室的免費勞動力。臨床能力考核是檢驗研究生臨床能力培養效果的關鍵,分為出科考核、階段考核和畢業考核,采取理論考試、實踐操作與口試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出科考核通常在本科室完成,而階段考核和畢業考核分別在醫院和大學的考核基地完成。為保證考核質量,醫院建立健全相關考核制度和標準,將考核貫穿于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能力培訓的全過程,以此檢驗研究生的能力水平和教師的帶教水平。醫院每年還組織研究生進行臨床能力專題培訓、參加臨床技能大賽,以此促進研究生臨床能力的提高。
此外,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廳和新疆醫科大學研究生學院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從今年開始在部分研究生中試點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接軌,這為研究生臨床能力的提高和成就未來高素質的臨床醫學人才開辟了一條新路徑,也促使醫院不斷加強研究生臨床能力培養。
4.3 重視研究生教學能力培養
教學能力培養對于研究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可以幫助研究生建立更加系統完整的醫學知識體系,對提升臨床能力具有輔作用,對提高培養質量至關重要[9-10]。長期以來,醫院忽視了對醫學生教學能力的培養,致使研究生畢業后不能對下級醫師進行業務指導,不會進行臨床示教和講課。醫學是一門傳承并不斷創新的學科,教學能力的培養不容忽視,只有具備良好教學能力的醫師才能使醫學教育得以延續。成為基地后,醫院重視了研究生教學能力的培養,通過各種方法使他們掌握醫學教學工作的實際技能。醫院要求研究生的教學實踐必須在聽課、集體備課、撰寫教案試講后進行。教學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在導師的指導下參與本科生的臨床見習和實習,講授示教課程,進行教學查房,進而組織簡單的病例討論;也可以參與科室的小講課、通過講授臨床理論課程等形式完成。基地還采取觀摩教學、示范教學、教學比賽、教師聽課等方式提高研究生的教學能力。另外,對研究生教學能力的考評也勢在必行,有待在今后的教育實踐中逐步建立。
4.4 研究生結合臨床進行科學研究
高水平臨床醫師的培養,不僅包括醫學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的培養,還應該包括臨床研究能力的培養[11]。無論是科研思維的建立,還是創新思維的培養,都離不開一個有利于研究生學習和鍛煉的環境[12]。醫院著力構建以臨床應用研究為主、應用基礎研究為輔的科技創新體系,加速科研成果產出、轉化和應用。我院擁有1個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個國家及自治區級醫學中心、8個自治區級醫學研究所,這為研究生科研創新搭建了良好的平臺。2013年我院研究生參與科研項目32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167篇,獲得科技進步獎12項。研究生創新主要體現在科學研究中,科研訓練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專業學位研究生也需要臨床研究訓練[13]?;貍戎匮芯可蒲谢竟Φ挠柧毢涂蒲谢痉椒ǖ恼莆?,要求專業學位研究生論文選題結合科室特色和優勢,以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為出發點,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避免與臨床實踐脫節。課題來源廣泛,類型多樣,涉及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預后等,包括調查研究、經驗總結、隨訪研究、實驗研究等。經常而廣泛的學術交流促進醫院的科研發展和人才培養[14]?;匮芯可诳蒲杏柧毜耐瑫r,還要參加學術會議交流,參與研究生學術論壇,開闊學術視野,拓寬科研思路,激發創新潛能。而且,我院還鼓勵研究生積極申報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和各級課題,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學位論文是對碩士生進行科學研究的全面訓練,培養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15]。為保證學位論文質量,基地還經常邀請知名專家舉辦科研講座,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課題也進行開題、預答辯和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的過程監控。學位論文是研究生科學研究成果的展現形式,所以,醫院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考核一般通過學位論文答辯完成。
綜上所述,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生的綜合素質,提升醫院的人才儲備能力和社會聲譽,促進醫院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發展,培養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高層次醫學創新人才,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參考文獻]
[1]馬曉霞.校院二級管理制度下如何強化學院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職能――建立校、院、系、導師四位一體的管理網絡[J].教育教學論壇,2013,(2):278-279,146.
[2]胡偉力,陳怡婷,陳地龍.論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對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作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2, 11(1):18-20.
[3]王瑛,鄒小莉,李慧,等.臨床教學醫院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的探討[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1,28(3):222-223.
[4]李成峰,南濤濤.論研究生導師隊伍發展模式的構建[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3,34(3):262-264.
[5]趙冬梅,趙黎明.依托行業優勢構建校企聯合培養應用型研究生長效機制的探索與實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3,(2):28-31.
[6]Frenk J,Chen L,Bhutta ZA,et al. 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new century: transforming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health system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 [J]. Lancet,2010,376(9756):1923-1958.
[7]陳琪,沈春明,陳地龍,等.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五大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重慶醫學,2013, 42(13):1555-1556.
[8]滕懷金,郭建剛,王萍,等.醫院辦學模式下醫學研究生聯合培養點的建設與評估[J].中國醫院,2013,(2):71-72.
[9]李,謝煒.培養醫學研究生教學能力的嘗試[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0):779-779.
[10]祖雅瓊,陳潔莉,李麗劍,等.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基于天津市15所三級醫院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情況的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2,29(7):526-528.
[11]劉曉黎,王曉玉,王遠,等.提高臨床醫學研究生臨床研究能力的途徑[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17):154-156.
[12]石微微,任依,顧藝星,等.醫院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科研思維及創新精神的培養[J].中國醫院,2011, 15(10):65-67.
[13]王光花,李銘,李覺.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培養質量初探[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3,(2):37-40.
[14]王瑛,鄒小莉,李慧,等.研究生培養與教學醫院發展關系探析[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1,31(2):284-286.
[15]盧弘.臨床醫學專業研究生職業素質培養[J].中國病案,2010,11(1):64,封3.
(收稿日期:2014-02-26本文編輯:蘇暢)
[基金項目]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院內科研項目(編號20130257)。
[作者簡介] 龍麗(1976-),女,碩士,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醫學教育與醫院管理。
本刊教學研究欄目介紹
探討醫藥院校的教學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經驗,主要包括醫學院校教育改革與現狀、教學管理、教育科研成果探討、名校文化建設等內容,以及醫藥院校和醫療科研單位的教師和教育管理人員在探索醫學學科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的新思路、新做法及其效果,同時也對國內外針對醫學、藥學院校的學生教育及廣大醫藥工作者的繼續醫學教育的教育方法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須附中英文摘要,英文表達要規范準確,符合醫藥英文學術論文表達習慣。標引關鍵詞4~8個。參考文獻的引用數目應不低于13條,且近兩年的文獻應占30%以上。
來稿請寄:北京市朝陽區通惠家園惠潤園(壹線國際)5-3-601《中國醫藥導報》雜志社
郵政編碼:100025
電話:010-59679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