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現在進行時練習題

現在進行時練習題

時間:2022-02-06 16:55:2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現在進行時練習題,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糾錯方法;糾錯意義;訂正情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學生曾經做錯的,他們還是會重復發生,為什么呢?就是因為沒有及時地進行糾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我們該如何糾正他們這些不斷重復的錯誤呢?怎樣糾錯最有效呢?

一、作業現狀及訂正情況

1.新教材的詞匯量大,導致作業量變大

許多教師為了追求“教學質量”,一味地讓學生做作業,卻因為課時的緊張,來不及進行作業講評。

2.學科豐富,各科作業的累加,沒有時間訂正

學生為了完成當天的各個學科作業,沒有太多剩余時間,來不及訂正作業。

3.即使教師要學生訂正作業,學生也只是處于應付態度,抄襲同學答案非常嚴重

4.還有一部分學生知道自己做錯了,卻還是沒有能力解決問題,任它一錯再錯

針對現狀,我認為教師在作業糾錯問題上應該理性思考,想些對策,改善學生作業訂正態度,提高糾錯能力。

二、糾錯的方法與策略

1.反復訂正之后再打分,培養糾錯意識和信心

很多時候,教師都是學生做完練習,就較對答案。在我的教學中,學生做完練習,我改了之后,先不打分,先不校對,讓學生拿回練習再次訂正,于是就有第二次批改,做不好的學生,再拿回訂正,最后再上交,又進行了第三次批改,最后給出分數。這樣的工作量看似變大了,但是效果不錯,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糾錯意識,同時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2.課后個別面批,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練習反饋時不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據練習的難易程度分別對待,對于一些簡單的練習題我們可以一帶而過,而對于一些難題、好題要舍得花時間,細細反饋。利用課后和晚自修時間,對個別學生出現的比較多的錯題進行面批,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了解學生錯誤的原因,學習上的困惑,通過面批,因材施教、對癥下藥,給予方法上的指導。同時也有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3.錯題分類整理,設計鋪天蓋地有針對性的復習

在教學過程中,我整理了許多錯題,將所有的錯題分類整理,分清錯誤的原因:情景交際應用類、詞組固定搭配類、閱讀理解類、語法類等等,并將各題注明屬于某一冊某一課,復印給每個學生。這樣分類的優點在于既能按錯因查找,又能按各課易錯知識點查找。同時也能讓那些靠后的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跟上隊伍。

4.掘地三尺找錯題穿成“串串燒”,有助于學生記憶

指圍繞知識的類化特點,抓住一題或一類題深入挖掘,把這一(類)練習題作為基點講透講深。例如:

(1)名詞類

這些女工人們在干什么?

誤:What are the woman workers doing?

正:What are the women workers doing?

析:在英語中,當一名詞作定語修飾另一名詞(單或復數形式)時,作定語的名詞一般要用其單數形式;但當man,woman作定語修飾可數名詞復數形式時,要用其復數形式men,women。

(2)動詞類

潔妮晚上經常做作業,但今晚她在看電視。

誤:Jenny often do her homework in the evening, but this evening she watching TV.

正:Jenny often does her homework in the evening,but this evening she is watching TV.

析:在初一英語學習階段,我們接觸到了兩種主要時態:一般現在時和現在進行時。一般現在時表示經常的或習慣性的動作,常和often,usually,sometimes等時間狀語連用。在一般現在時的句子中,若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謂語動詞要用其第三人稱單數形式?,F在進行時表示現階段正在進行或發生的動作,現在進行時由be(am/is/are)+v.ing形式構成。

5.滾動錯題“大雪球”,聯系錯題相關知識

指針對不同塊面、不同層面的知識點展開,在反饋點評中把一些小的知識塊滾成一團,形成“大雪球”。

例如,現在進行時態的結構Be+v.ing.學生不是經常落了Be動詞,就是落了v.ing.。同時讓學生知道Be動詞有幾個,什么人稱代詞后用什么Be動詞。同時讓學生明白不同的動詞變成現在分詞的形式是不一樣的:

(1)直接在動詞后面加-ing。(2)以不發音的e結尾的去e加-ing。(3)重讀閉音節,雙寫最后一個輔音字母,再加-ing。(4)以ie結尾的動詞,變ie為y,再加ing。

總之,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就應讓學生學會怎樣去糾錯,還要持之以恒地對自己做錯的題目進行收集,并時常進行復習,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學生掌握了自己曾經出錯的題目,那么對于他而言,也就掃清了許多障礙,應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且學生在糾錯反思的過程中,學習自主性也得到了培養,學習習慣也會變得更好。

參考文獻:

第2篇

Abstract Small class teaching is currently the largest application of a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but first originated in Western countries. Now, with the education of our small class teaching mode continuous reform and improvement of all aspects of its educational facts more in line with our needs, and this will provide a lot of conveni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mall class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mode. Through small class teaching, all students not only can get to grow and exercise, but also enhance their classroom colleagues' consciousness. Compilation of this thesis, the author of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classes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model for analysis, and then summed up the many highlights of English teaching in small classe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ield of peers.

Key words primary English; small class teaching; strategy; advantage

小班化教學模式是一種符合教育發展規律,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授課質量的手段。其中,小班化教學模式的概念在于:通過控制班級人數(控制在二十到二十五人之間),增強教師對全體學生的掌控力,并全名了解學生的具體學情,繼而方便教師制定符合班級學情要求的教學手法和教學方案。但是在現階段,雖然我國小學英語教師一直都在倡導小班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并有許多領域人員在該方向做出了組織、規劃和設計,可由于認知上的失誤,這一教學模式最終還是未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所以,如何讓小班化教學發揮價值、發揮功能,這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更是需要我們廣大小學英語教師持續研究的重點課題。

1 互通有無,互動合作

(1)師生互動。傳統小學班級人數多,英語教師在管理的時候經常會顧此失彼,難以顧及所有的學生。有時,當英語教師在規劃教學方案的時候,為了滲透分層理念,還要考慮到每一位學生的學情,這便在無形中浪費了大量的寶貴時間。而且,有時這些方案還難以發揮真正的作用。所以,小班化教學模式的實施便成為了教育發展背景下的一個必然。小班化教學可以幫助教師結余出大量的時間與學生之間展開互動。以現在進行時的語法知識為例:我借助生活元素導入了一個這樣的問題:“What we are doing?”學生乍一聽到這個問題立即作出回答:“Learning”我繼續提問:“為什么要在單詞的后面加上ing呢?”學生:“因為我們現在正在學習啊,這是現在進行時。”我:“那么誰能向老師說一下現在進行時的概念呢?”通過師生互動,可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行思考。但是,假如是在大班化的課堂中操作這一活動,不但要考慮到提問的難易性,同時還會顧慮許多學生的感受,這樣無疑會影響課堂的進度。

(2)生生互動。生生互動是小班化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但是在傳統小班化教學中,生生互動卻存在著以下問題:參加互動的學生多數為中等生和優等生,并將學困生拋離在外。筆者認為,這種教學態度不但會嚴重打消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疏遠他們與其他同學間的關系。所以,筆者是這樣構建課堂的:以《Unit2 My Days of the Week》為例,首先將班級二十四名學生劃分為六個小組,每組四人(一名優等生,兩名后進生,一名學困生),之后,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闡述自己在某一天中都做了什么。由此一來,還可以間接滲透過去進行時的語法知識。其中,在小班化教學模式下引導學生進行生生互動,方便教師對學生的管理。

2 因材施教,以生為本

(1)小班化教學滿足分層教學理念。因為小班化英語課堂人數有限,所以可以讓英語教師更加便充分地管理課堂。在此期間,英語教師不但可以靈活地運用各類教學手法,而且還能顧及到每一位學生。對此,我著重選用了分層式教學法。眾所周知,分層教學法具有著因材施教的特點,不但(下轉第117頁)(上接第98頁)能夠兼顧到每一位學生,同時還能與小班化模式達成共識,從而讓課堂教學具有全面性、兼顧性的特點。以《Unit3 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為例:可以在六個小組中分別滲透分層機制,然后讓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分別回答符合自身學情的問題,比如:學困生利用基礎性單詞陳列出自己喜歡的運動;中等生利用造句說出自己對體育活動的看法;優等生在造句的同時多融入一些之前學過的句型和語法,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延伸解答。

(2)小班化教學符合人本思想要求。與傳統小學英語教學不同的是,小班化教學可以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中所要求的人本化思想。而且,小班化教學可以有效增強教師對班級的管理質量,加強教師對學生實際能力的把握,讓教師進一步了解學生具體情況,比如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綜合成績、內心情感和興趣愛好等。從而幫助教師根據個體差異性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全面性的發展。可以說小班化教學是符合人本思想要求,符合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 課堂錘煉,靈活多樣

(1)小班化為課堂作業的多樣性規劃提供便利。課堂作業就是課堂練習,是教師通過布設一定量的習題供學生錘煉,以此增強他們對知識點把握能力的重要方法。但是在傳統小學英語課堂中,因為班級人數過多,以至于教師無法即使兼顧每一位學生,因此在布置課堂練習題目時,教師們只能根據大概印象規劃題目,這便導致一部分學生覺得習題簡單,一部分學生覺得習題太難。但小班化教學不同,因為人數少,所以教師可以充分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這一情況制定學生個體所能接受的問題。如:在教學動詞加ing的語法知識時,我便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制定了以下問題:針對學習差的學生,利用記憶方式讓他們掌握動詞加ing的基礎性例詞,并引導他們將變化前后的單詞分別陳列在本子上;針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鼓勵他們思考動詞加ing分別應對哪些時態,并做出哪些解釋等,以此鞏固他們的綜合能力。

(2)小班化為課后作業的多樣性規劃提供便利。課后作業是鞏固小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知,實現溫故知新的重要手段,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班化的背景下布置課后作業,可以讓作業更具多樣性和延伸性。譬如:針對學習優秀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在課后時間做一些往屆期中期末的試卷習題,或者是奧林匹克競賽的習題;針對喜歡玩電腦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利用互聯網檢索一些英語方面的知識和相關習題,比如在學習過去進行時的時候,可以檢索與之相關的習題和實際用法;針對喜歡唱歌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利用課后時間多學一些英文歌曲。由此一來,不僅可以讓課后作業變得豐富多樣,同時還能豐富小學生的課余生活,從而讓他們在快樂的氛圍當中感受英語,學習英語。

第3篇

【關鍵詞】 有效教學 初中英語 復習方法

賈冠杰教授指出:“復習是學習之母,是記憶所必須的。不復習就不能儲存,就不能收到理想的外語學習效果?!睆土曌鳛槌踔杏⒄Z教學的重要環節,對學生系統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構建知識框架,提高學生在考試中的應變能力,增強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有很大的幫助。然而,當前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師教學觀念陳舊,大搞題海戰術;復習方式呆板,采用“提問——回答——練習——校對”的課堂結構;講解缺乏系統性,只是簡單羅列所學知識;習題編寫缺乏綜合性,學生缺少靈活運用能力。學生復習方法簡單,策略單一,只限于背單詞、讀課文和完成書面作業;復習缺乏自主性,無目的、無計劃、無針對性,缺少對癥下藥的有效復習方法。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英語復習效果?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談英語復習課的教學策略。

一、自主復習,融會貫通

由于學生的基礎水平、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在英語復習教學中,學生除在課堂上系統地擴充、增補知識外,還要自主汲取知識營養,彌補自身不足。學生的自主復習不是放任自由,也不是超負荷運轉,而是要按部就班地遵循認知規律,鞏固基礎知識,提高解題技巧。

1.1 自主復習,夯實基礎

通過“四自主”復習梳理知識,強化記憶,總結經驗,發現解題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正。①自背。教師要指導學生讀準詞匯,運用構詞法、聯想法、諧音法、列表法等方法記憶詞匯。通讀全句,分析句子成分,劃分意群,理解記憶句型。②自默。對照中文意思自行默寫單詞、短語、句型、課文。③自查。對背誦的內容進行對照檢查,發現寫錯的地方要及時記錄。④自改。針對錯誤的內容再次背誦、默寫、修改,不斷循環往復,直到完全會寫為止。

1.2 分類整理,掌握規律

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分類整理,專項訓練,由易到難,層層推進。在記憶名詞時,可按職業、親屬關系、身體、國家、地方、生活用品、學習用品、食品、服飾、交通工具、動植物、時間等進行分類;動詞可按用手、嘴、耳、眼、腳的動作等進行分類;副詞可按時間、地點、程度、頻率等進行分類。如在復習第三人稱單詞時要記憶以s、x、ch、sh、o以及輔音字母+y結尾的特殊情況。

1.3 自練互批,協作交流

教師為學生精心設計同步練習題,要求學生按復習進度完成相應的練習,以鞏固所學內容,反饋學習效果,學生完成后交小組長檢查,經檢查后方可領回答案。學生將所做習題交給學習伙伴對照答案批改,改后及時訂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交由小組討論解決,小組長負責統計難以解決的問題并交給老師。老師利用課余時間解決存在的共性問題,針對個別問題采取個別輔導的辦法解決。

二、開展活動,豐富有趣

傳統的英語復習顯得索然無味,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教學效率低下。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復習方法,通過情景表演、歌舞表演、游戲、主題討論等方式,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充分感受英語學習的魅力。對話是語言技能訓練的載體,它能幫助學生在具體語境中靈活掌握語言知識,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教師要讓學生改寫、擴寫、編寫對話,由學生通過情景表演,感悟對話的樂趣。例如在復習“Wild animals”內容時,教師組織學生編寫“狐貍和老虎”、“喜洋洋與灰太狼”情景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精心準備,以流暢的口語、有趣的情節、清彩的表演博得了陣陣掌聲。

三、歸納總結,構建網絡

英語知識過于零散,考點較多,不利于系統教學,因此教師要帶領學生歸納語言材料,使之成為有機整體,從而形成一個彼此聯系的知識網絡。教師要按詞匯、時態、語態、閱讀、完型填空、首字母填空、翻譯、寫作進行專項訓練,從而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如在復習動詞時態時,把一般現在時、一般將來時、一般過去時、現在進行時、過去進行時、過去完成時、現在完成時、過去將來時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分析各種時態的基本結構,歸納使用不同的時間狀語。

四、捕捉信息,掌握技巧

在英語復習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練習的數量,而忽視練習的質量。教師要根據教學現狀,結合考點和錯題集,針對性地安排訓練內容,精心組織訓練活動。教師要注重學生應試技巧的指導,要引導學生善于梳理材料,捕捉必要信息,抓住問題要害,從而培養學生的審題和解題能力,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教師要以專項訓練為突破口,指導學生在答題過程中總結規律,從語境、邏輯搭配、語義搭配中探索規律所在,通過詞、句、段、篇的練習提高語言表達的能力。

五、結束語

英語復習課教學要打破“以書為本、以經驗為綱”的傳統觀念,要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優化教學設計,制定有效的復習策略,夯實學生基礎,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第4篇

2.A"KingofCooking"Competition黎勁松

3.ForAnotherExcuse楊振國

4.Whomadethetelephonecalltothepolice?王來民

5.Who'swrong?中學英語園地(八年級適用版) 羅賢龍

6.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疑難解析(Unit8)趙修江

7.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正誤例析(Unit8)郭克晴

8.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語言要點與中考(Unit8)胡揚朋

9.有無冠詞,意義有別姜經志

10.殊途異"歸"薛茂紅

11.追蹤"一般過去時"趙文余

12.heavy的譯法盧榮生

13.新目標八年級(上)單元測試題(Unit8)康俊民

14.新目標八年級(上)期中測試題閔軍康

15.英美傳統禁忌漫談梅秀彩

16.幽默二則于瑩

17.信息動態

1.動詞不定式考查熱點透視趙長翠

2.Whatishappiness?羅賢龍

3.Wehavenomoneytopayforthem趙文余

4.Wouldyouturnoffthelightwhenyouleave?王松海

5.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疑難解析(Units6~7)趙修江

6.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正誤例析(Units6~7)朱紅

7.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語言要點與中考(Units6-7)胡揚朋

8.點擊比較級的七個誤區程煒

9.易混詞語辨析王六香

10.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單元測試題(Units6~7)康俊民

11.幽默七則姜經志

12.猜一猜江河

13.征稿啟事

1.冠詞考查熱點透視韓春紅

2.EatingorTravelling?石繼忠

3.TheMagicianandHisParrot王松海

4.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疑難解析(Units4~5)趙修江

5.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正誤例析(Units4~5)朱紅

6.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語言要點與中考(Units4~5)胡揚朋

7.小議as的用法薛茂紅

8.交通方式知多少?閔軍康

9.現在進行時態縱橫談顏景泉

10.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單元測試題(Units4~5)康俊民

11.JokesandHumor姜經志

1.代詞考點透視董芳

2.形容詞、副詞比較等級考點透視孫偉麗

3.Singapore王開風,姜紅偉

4.Sounds王松海

5.HowtoDealwiththeOtherFourDollars?楊振國

6.MakeRulestoFightPollution翟俊珍

7.AnUnlockedDoor黎勁松

8.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疑難解析(Units1~3)趙修江

9.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正誤例析(Units1~3)朱紅

10.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語言要點與中考(Units1~3)胡揚朋

11.中學英語園地(八年級適用版) up短語集錦羅賢龍

12.begin與start用法的異同王克峰

13.whether的"十用"和if的"十不用"單成鵬

14.should本領"秀"胡春

15.現在進行時的非進行意義鐘美云

16.metoo和meneither的用法楊正凡

17.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單元測試題(Units1~3)康俊民

18.新目標英語八年級暑假練習題趙長翠

19.JokesandHumor姜經志

1.交際用語考點透視朱紅

2.WhataFriend!陳娟,姜紅偉

3.TwoPairsofShoes黎勁松

4.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疑難解析(Units9~10)趙修江,李淑梅

5.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典型正誤例析(Unils9~10)胡揚朋

6.淺談between的用法馬小軍

7.不同的"吃"法敬長君

8.MyGrandpa'sBirthday劉英豪

9.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單元測試題(Units9~10)趙長翠

10.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期末綜合測試題趙修江

1.復合不定代詞與中考楊正凡

2.TwoLies石繼忠

3.Wealth,SuccessandLove陳娟,姜紅偉

4.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疑難解析(Units7~8)呂兆蘭,趙修江

5.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典型正誤例析(Units7~8)胡揚朋

6.either,neither,both用法辨析羅賢龍

7.談談現在完成時姜經志hHTTp://

8.Spring中學英語園地(八年級適用版) 于海洋

9.信息動態

10."副"字譯法種種盧榮生

11.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單元測試題(Units7~8)趙長翠

12.醫囑姜琰琰

1.一找二看三注意巧解動詞時態題黑曉輝

2.LaughorCry顏景泉

3.LearntoControlYourFeelings姜紅偉

4.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疑難解析(Units5~6)趙修江

5.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典型正誤例析(Units5~6)胡揚朋

6.時間和條件狀語從句的時態李廷安

7.巧妙識"人"薛茂紅

8.MyHometownin2020王艷麗

9.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單元測試題(Units5~6)趙長翠

10.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期中測試題志揚

11.笑話一則于瑩

1.動詞不定式考點簡析李廷安

2.ACleverDoctor石繼忠

3.HowtoBeHappy楊振國

4.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疑難解析(Units3~4)趙修江

5.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典型正誤例析(Units3~4)胡揚朋

6.by用法面面觀楊正凡

7.信息動態

8.議in,after,for,before,ago表示的時間王良華

9.解讀"過去進行時"史凡

10.引導時間狀語從句的連詞知多少?喻安民

11.TheSeasonsofMyHometown王婷婷

12.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單元測試題(Units3~4)趙長翠

13.幽默與笑話丁瑩

1.中考英語主謂一致考點例析周豐

2.MySonwithClubFeet楊振國

3.Memory姜紅偉

4.HowDidn'tYouWakeUpMyParents?尹麗春

5.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疑難解析(Units1~2)趙修江

6.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典型正誤例析(Units1~2)胡揚朋

7.談談"介詞+oneself"王良華

8.will表示"將來"的用法康俊民

第5篇

【關鍵詞】小學英語 游戲化教學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088-02

新課改形勢下,小學英語教師把游戲化教學滲透于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使英語課堂充滿了趣味性,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和鞏固英語知識,從而實現了小學英語教學游戲化。

一、運用游戲導入新課

新課導入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首要環節,良好的新課導入能夠對課堂教學產生積極影響,教師可以運用最少的時間讓學生快速進入英語學習的最佳狀態,從而為下一環節英語教學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通常情況下,一節課的前幾分鐘對教師來說非常重要,把握了這幾分鐘往往就能贏得整個課堂。小學生的年齡小,自控力較差,很難在一上課就進入學習狀態,因此,運用游戲導入能夠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力,把學生的思維從上節課教學內容或課間活動中快速轉移到英語學習中,不斷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同時,游戲導入具有趣味性,深受小學生的喜歡,可以有效激發小學學習英語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What are you doing ?這節內容時,教師設計一個“我說你做”的游戲,教師說出本節課將要涉及的一些短語,讓學生做動作,教師說的速度慢慢加快,學生要逐步跟上教師的節奏,在學生做完最后一個吃東西的動作后,教師趁機問學生:Are you dancing?,學生回答:No,I’m not.教師緊接問:What are you doing?學生回答:I’m eating.教師通過游戲的方式引入了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能夠使學生熟練地掌握本節課所需要的短語,為新課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運用游戲學習新知

新知學習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小學英語課的教學內容較多,包括單詞、句型、語篇閱讀等一系列內容,而小學生的年齡小,對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差,許多英語知識學生難以理解和接受。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大多采用直接呈現知識的方式,教師領著學生讀一讀,學生自己背一背、記一記,這就使小學英語教學枯燥無味,學生學習起來毫無興趣可言,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英語學習效率低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廣大英語教師利用游戲來輔助英語新知識的學習,能夠把枯燥無味的英語知識游戲化,同時,游戲教學也可以使英語知識具有直觀形象性,有助于學生接受新知識。

例如在教學It’s red這節內容時,教師設計了一個“猜一猜”的游戲,事先準備好一個布口袋和六種顏色的彩筆,在課堂上教師任選一種顏色的彩筆放進口袋,讓學生猜:What color is it ?小學生好奇心特別重,都紛紛進行猜測Is it red/green….?如果猜錯了教師就是回答No,It isn’t,猜對了教師回答Yes,It is.You are clever,學生在競猜的過程中,通過使用所學的單詞進行學習新句型,增加了英語學習的趣味性,有效避免了機械性跟讀造成學生的厭倦感。

三、運用游戲突破重難點

重難點的突破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關鍵步驟,是衡量一節英語課是否成功的標準。重難點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基礎和精華,教師只有讓學生牢固地掌握重點知識,并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有效地解決教學中的難點,這才算得上是一節成功的課堂。通常情況下,教師通過反復講解和學生反復操練的方式來突破重難點,這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但是過程比較枯燥且缺乏趣味性。當前,小學英語教師喜歡把一些活潑有趣的游戲引入課堂,利用游戲教學法來突破重難點。由于游戲具有趣味性,學生樂于參與,并且教師通過游戲能夠為學生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這樣可以分散難點,降低學習難度,使學生在放松的游戲樂園中突破重難點。

例如在教學She's listening to the radio這節內容時,讓學生描述正在發生的動作是本課的重點內容,也是本節課的難點,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本課的重難點,教師設計了一個“滾雪球”游戲,讓十名學生站成一排,第一名學生邊表演邊說:I’m watching Tv.第二名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前一名學生的句子,并加上自己的動作和句子,依次輪推。通過復制別人的句子能夠不斷提高現在進行時的運用率,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學生在反復練習中理解和掌握了如何運用現在進行時描繪正在發生的動作。

四、運用游戲鞏固練習

鞏固練習是小學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小學英語教學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需要學生經過反復訓練才能夠有效地鞏固所學內容,因此,教師在講授完新課后常常采用一些練習來鞏固和消化所學知識。傳統的鞏固方式就是讓學生做一些重復性的練習題,或者是讓學生進行機械式的讀、背、記,形式比較單一,鞏固練習常常成為單調乏味的“炒舊飯”,學生的興趣不高。當前,教師常常根據小學生的特點,采用游戲教學法進行鞏固練習,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新鮮感,從而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所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完What do you want to eat?這節內容后,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角色表演的游戲,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有一名學生扮演餐廳服務員,其余學生扮演顧客,學生運用所學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eat?I want…..How much is it ? It’s.....進行自編自演,學生在表演游戲中及時鞏固了所學句型,并且提升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總之,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符合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對小學英語教學具有積極意義。新課改形勢下,小學英語教師要積極采用多種形式的游戲方式,并把游戲教學滲透于小學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從而不斷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參考文獻:

第6篇

關鍵詞:練習型;復現式;應試型

實際教學中,相對于新授單元而言,復習單元卻是當下教學研究中的“盲點”和“薄弱點”:有的老師視復習等同于練習,復習課上把復習版塊中的練習逐一完成即可;有的老師將復習等同于應試,只是對考試重點進行強化。那么,如何走出這些誤區,切實提高復習單元的教學質量呢?筆者結合日常的教學課例,站在學生本位立場予以研究,并提出切實可行的重建策略,以供同行借鑒。

誤區一:練習型復習

[案例一]

復習內容:牛津小學英語6 B Unit 4 Review and check

牛津小學英語6 B Unit 4是復習單元。在這堂復習課上,教師先復習Unit 1中所學到的形容詞的比較級,以完成復習單元Unit 4中A|B部分有關形容詞比較級的練習題目;然后再復習Unit 2中副詞比較級的知識,以完成Unit 4中副詞比較級的相關練習;接著復習Unit 3中“問路”的重點詞匯和句型;最后把Unit 4中剩下的練習全部完成。學生隨著老師的安排,或讀或演或寫,以此完成復習教學。

[分析]

按照以上教學邏輯,教師對本單元教材的解讀僅僅停留在幾個答案上,無需考慮學情及課時安排,只需練一練而后講一講,這顯然是機械操作。在練與講的過程中,將涉及的知識點一點,若學生答不上來,則即刻將現存答案和盤托出。這種方式看似操作簡單,一堂課輻射一個單元,效率較高,實如囫圇吞棗,復習并不到位。

[重建]

復習不能“止于應付”,要有的放矢。復習單元中的練習只是某個知識的小點,而復習則應基于這個“點”,掌握知識的整個“鏈”,要把知識點進行歸類,把復習重點放在學生的難點、弱點及容易出錯的內容上,努力做到有的放矢。

比如,案例一中教師應將復習單元切分成兩個課時進行。其中,Unit 1 和Unit 2的知識點都涉及比較級的運用,兩者在難點上是一致的,放在一起復習有助于學生對形容詞和副詞的比較級進行比較,有助于學生分清形容詞和副詞之間的區別:Unit 3以“問路”為話題,整個單元中的重點句型和詞組很多,而且與Unit 1和 Unit 2的內容并無太多聯系,因此可以單獨復習,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或以表演的形式進行復習。

誤區二:復現式復習

[案例二]復習內容:牛津小學英語3 A Unit 12 Review and check

本單元復習的內容主要是Unit 7,Unit 8,Unit 9,Unit 10中涉及的交際用語。復習過程中,教師根據教材順序依次復習每個單元,然后出示單詞卡、掛圖,一張接著一張,讓學生或讀或背或寫或說,以此完成復習。

[分析]

該教學模式在課堂上的表現是將原先完成的教學內容以較快的速度重新在學生面前復現一遍,并沒有認真考慮學生在經過了一個階段的學習之后已掌握了哪些內容、增強了何種語言能力、尚存在哪些不足、如何幫助學生彌補不足等問題。在這種復習模式下,學生只是在原有的學習水平上“打轉轉”,這容易造成學生對“冷飯”食之無味而心生厭惡。因此,復習不能是復現。教師應打破教材原有的框架,將不同主題下的主要或重點知識相互融合,重新組織,使知識前后貫通,以建立完整、科學的知識結構。

誤區三:應試型復習

[案例三]復習內容:牛津小學英語5 A Unit Review and check

教師圍繞本冊教材所涉及的語法知識(can+動詞原形,like+動詞+ing形式,現在進行時等)進行復習。整堂課分為三個板塊,教師先講解本冊教材所涉及的語法點,然后讓學生完成有關練習,最后集體校對。

[分析]

有些教師憑著以往的應試輔導經驗,把考試的重點、難點、熱點、焦點一股腦兒拋給學生;把單元自測題、AB卷、基礎訓練經常性地布置給學生,美其名曰讓學生“見見題型,熟能生巧”,實則是教師的“應試情節”在作怪。如此大密度的練習,忽視了知識建構的條理性和參差性,只是對零散知識的強化,其結果是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練得“頭昏腦漲”,而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卻難以提高。長期下去,復習課就會成為學生的一種負擔,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會大大減弱。

[重建]

復習教學不能“紙上談兵”,要實際運用。

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對好玩、有趣的事情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復習語法知識點時可巧妙融入故事或者小游戲中。比如,我們可以利用和仿照課文中“Read and say”“Read and act”這樣的板塊,編寫簡單的對話,采用講故事或表演的形式要求學生盡量用英語講出。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能給學生以趣味性,能夠活躍課堂氛圍,而且也讓學生多了一次運用英語交際的機會,而不是一味地用題目來“紙上談兵”,做無用功。

第7篇

一、忌復習“重復灌輸”

教師在復習課中將原來所學的知識重新講述一遍的方法,就是“重復灌輸”,也叫做“炒冷飯”。這種復習法,既費時,效果又差。面面俱到,時間上不允許,學生聽起來毫無興趣,大腦處于機械記憶狀態,加之內容多,密度大,課堂上就激不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效果當然大打折扣。復習課不是舊知識的簡單再現和機械重復,關鍵是要使學生在復習中把平時相對獨立進行教學的知識再現、整理、歸納,把知識串起來,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溝通,并使之條理化、系統化,努力做到缺有所補、學有所得。另外,還要讓學生在綜合的練習和應用中校驗知識,進一步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進一步形成知識網絡。要實現這些目標顯然要費工夫。

二、忌復習采取“自由式”

“自由式”復習法又叫“放羊式” 復習法。這種復習方法就是充分相信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采取脫離英語教師的指導作用,讓學生自己根據各自的知識水平進行“自由式” 復習。這種做法往往會導致學生時間花費不少,復習的效果卻不佳,因為畢竟學生把握教材的熟練程度遠不及教師。正確的學習方法應該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給學生抓重點,破難點,讓學生目標明確,心中有數地復習,再適當地給學生留一定的時間自由支配,以便讓學生整理筆記,理清思維,查漏補缺。

三、忌復習“無的放矢”

復習一方面要吃透大綱和教材,掌握總的目的要求和教材內容及其重點、難點,但同時也必須摸清學生實際水平,有的放矢。只有從他們的實際出發來組織復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我所教班級的學生最感困難的是動詞時態和短文填空練習,因此我每堂課增加一部分動詞時態和短文填空練習,有效地提高了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平時針對基礎不同的學生,在課堂上我布置有層次的練習,通過最基礎的練習使所有的學生都能鞏固所要求掌握的知識點,而提高的練習題會讓水平高的學生“吃得飽,喝得足”。

四、忌復習“以語法為綱”

英語語法學習,既枯燥又單調。以語法為綱復習,學生陷于題海之中,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很差,更不利于培養英語語感。因此我在復習課中補充一些難度適中的閱讀材料,讓學生閱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既培養了能力,又提高了學英語的興趣,許多語法現象不用講解,學生在閱讀中就自行解決了。中考、高考命題注重考查閱讀理解和書面表達為主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加強閱讀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五、忌復習“重練、輕講”

復習的目的和任務,就在于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加以整理和總結,進而鞏固和提高。復習中最重要的環節在于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一個個知識點,并逐步形成知識的網絡和系統,只有把這一基礎打牢固,才有可能進一步提高。而僅僅靠大量做題是難以達到上述目的的。我的做法是:精講多練,及時糾錯。在組織復習時,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再整理,對知識點總結、歸納、對比。比如,當講到現在進行時,我們就可以帶出過去進行時;講現在完成時也可以同時講過去完成時,并區別完成時與過去時的異同點,這樣便于學生記憶和運用。要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本身的理解和鉆研,把課本知識與恰當的練習結合起來,在操練中鞏固所學知識。同時,在測試和操練中所出現的錯誤,要及時糾正,不可疏忽。

六、忌復習“讀寫聽說脫節”

復習中一味地要求學生讀讀寫寫,缺乏交際活動,氣氛沉悶。過分強調讀寫的作用,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疲勞現象,喪失學習的興趣。我在復習時以聽說為主,讀寫跟上。采用表演對話,即讓學生就所學過的對話進行模仿表演,也就是把學過的知識分成一個個小任務后,要求每個小組至少要準備一個小任務,在復習課上各組把他們所準備的任務向同學們進行展示。課堂上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各小組能把自己準備的小任務向同學們進行復習,學生一直處于積極的狀態之中,學生們“在做中學”“在學中做。”掌握了知識,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堅持以聽說訓練為主,同時輔以適量的讀寫訓練,這樣就能克服學生的疲勞現象,使他們自始至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因而復習效果顯著。

七、忌復習“重難輕易,重大輕小”

難題、大題和易題、小題在考試中各有作用。一般來說,易題和小題偏重于考查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而難題、大題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因此,復習中應當立足小題、易題打基礎,以大題、難題促提高,從而提高整體復習水平。

第8篇

關鍵詞:自主學習;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習慣;方法與效能;評價方式;自主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23-140-02

我校從2009年秋期開始開展了《初中英語教研組關于初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探究》課題研究,對初中各年級中1364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發出問卷1364份,回收1331份,回收率97.6%。我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特別是對自己所教學生情況的分析,結合本人教學實踐,就如何促進農村初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談談自己的一點淺見,以期達到拋磚引玉的目的。

一、了解學情,合理分組,同組合作,異組競爭

我每接管一個新的班級,就通過個人資料、聊天、談話、觀察、巡查寢室和班干部記錄等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教學一個月后進行一次英語測試,批閱試卷時留意他們的書寫,特別關注英語作文的審題和遣詞造句。根據學習情況、性格特點和性別等,將學生按照同組異質、異組均衡的原則安排座位,前后兩排組成4人小組。每個小組由一名成績較好、組織協調能力和交流溝通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每組均給自己取了一個獨特的名字,給每個成員編了序號。完成學習任務時先自己獨立思考給出答案,然后組內成員探討、團結合作,不同小組之間相互競爭,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拼勁。教師對合作小組及時給予必要的指導,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共享。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形成獨特的自主學習風格

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短、中、長期英語學習計劃,明確學習目標。如:每天識記單詞、句子、短文和知識點的數量,每月積累英語名言警句、典型妙句和收集短小有趣英語故事等的數量,每期學習適合自己英語閱讀水平的英文小說、英文歌和電影等的數量,每年及初三畢業時應達的英語水平。督促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引導學生學會預習,每天獨立拼讀5-10個新單詞,然后到相關負責人處過關。學習新單詞時應注意詞綴、合成和派生等,以舊帶新。獨立翻譯新課內容,用不同的符號標出重難點短語和句子,以備上課時在小組學習中有的放矢、主動參與。隨著年級的升高,可提出一兩個較難的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解決。指導學生課后及時復習,按時完成每天的讀背寫任務和課外積累任務。長此以往,使學生形成獨特的自主學習風格。

三、加強自主學習方法指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能

1、加強學生自主學習方法指導,提高其綜合運用能力

從初一開始我就指導學生做好筆記,用不同的色彩和符號進行標注。比如在教學“表計劃、打算等句型的用法”時,我讓學生自己在Unit 8 Topic 2 Section A 的1a中去找出含“want/ plan/ wish/ hope/ would like”的句子,在這幾個詞的下方標注著重符號,將其后面所跟詞的動詞形式部分畫線,學生自己歸納出其用法,即“want/ plan/ wish/ hope/ would like to do sth.”

對于習題,要求學生做完后認真檢查,將答錯的題用醒目的色彩進行標注,運用遮擋法多去做幾遍,如果仍然做錯,就將它寫入“錯題集”,分析錯誤原因,不斷強化鞏固。

引導學生運用各種工具查詢所需資料,懂得對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和提煉。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應用耳多聽英語錄音、廣播和英文歌曲等,開口多說多讀多背語段和知識點,動手多寫作文。指導學生排演小品短劇,開展英語詞句接龍比賽,在教室的一角開辟英語專欄等。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語言技能的發展。

2、創設自主學習的語言環境

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情景,從而引起學生學習的需要,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比如在教學“問路”和“指路”時,我制作了了“bank”,“library”和“hospital”等卡片,將它們放置于相應的位置,將書桌橫豎間距拉開,把教室變成星羅棋布的“小城鎮”。展示本鎮街道的區位圖,讓學生就熟悉的地方進行“問路”和“指路”練習。 又如在教學“談論學校建筑”時,我就讓學生帶著學習任務分組在校園內活動,學生間進行問答練習并畫出學校各建筑物的布局示意圖且標出名稱。讓學生對觀察到的師生正在校園什么建筑物處做什么活動進行對話或寫成短文。有條件的同學可拍下或畫出那些精彩的瞬間。使英語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內。

3、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與作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學情、年齡特征和心理發展規律、教學設施設備狀況等,精心設計每節英語課。利用直觀教具、生活實例和故事等導入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誘發其思維,激發其求知欲。

注重課程內容與現代化教學設備之間的有效整合,通過圖片、視頻、音頻和幻燈片等增強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生動性,使學生處于主動、積極的狀態。利用教學課件,通過判斷正誤、填空、單選、多選、問答題、改錯等多種形式,力爭做到精練習題。

巧設疑問,促使學生主動探知知識。問題難度適當,坡度適中,量度適宜,由淺入深,從易到難,提高學困生自主參與度,讓他們在逐步釋疑中一步一步攻克難題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和滿足,增添他們對自己才智認可的愉悅感和主動投入學習的自信。引導學生學會問問題,要求學生在小組討論中以課本為“宗”,主動到課文中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將教學過程中師生的雙邊活動變成多變互動。如在教學“月、日、日期的表達法”時,我讓學生將自己的名字、出生日期和地點、最喜歡的讀物用英語寫在卡片上,師生間、學生間進行問答,通過師生的多變互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能。

精心設計“導學案”, 注重作業層次性,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筆頭作業盡量讓學生在課堂上獨立完成,努力杜絕抄作業的情況。適時布置一些讓學生動口、動手的自主學習的作業。鼓勵學生自己設計作業,學生間相互設計作業。

四、評價方式多樣化,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潛能

新課標要求“英語課程的評價要盡可能做到評價主體的的多元化,評價形式和內容的多樣化,評價目標的多維化。評價應反映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積極作用。”遵循這一原則,我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認真設計量規,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比如我在教學仁愛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5 topic 2 Section A時,設計了以下評價表來了解學生掌握運用現在進行時的情況。

寫作評價表(優秀 A+ 良好A- 中等B+ 后進B-)

Name Team Class

Unit 5 Topic 2 Section A

評價描述 自評 小組評 教師評

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及字母的大小寫

單詞拼寫正確

能正確運用現在進行時

文句表達準確、得體、符合提示要求

書寫規范、清楚、美觀

能自改或互改作文,發現錯誤并自行訂正錯誤

在教學中,我對形成性評價結果及時進行反饋,與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交流。每月根據形成性評價結果評比本班的“勤奮學習星”、“學習成績進步星”等,各英語小組進行評比。在終結性評價中,注意將學生知識與技能的評價有機結合起來。不管是運用哪種評價,我都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不影響交際的或非普遍性的錯誤予以寬容,努力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實事求是的予以贊美和表揚,以促進他們自主學習的激情。給予學生更多的積極心理暗示,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

五、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引導學生合理安排自習課和課余時間等

教師應加強對自習課內容的管理和設計,提高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學校應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將其變為學生喜愛的課內學習的延伸。

總之,在實施英語新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具有輔,學生起主體作用,具有自主性。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小組合作,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形成適合自己身心特點和認知水平的學習方法,自主探究、主動參與、團結協作,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促進自身自主發展,讓學生用自己的手撐起一片屬于自己的藍天。

參考文獻:

第9篇

關鍵詞:主體;培養;興趣;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4)01-0146-01

在英語課堂中。筆者盡可能多的為學生創造條件,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1.1 尊重學生。其實尊重是人與人之間普遍存在的一種需要。老師尊重學生可使學生得到精神上的滿足,這種滿足是一種強大的推動力,一方面可激發其奮發向上的欲望,另一方面可加深學生對教師的信任,使師生的感情遞增。"親其師"是"信其道"的前題。在此基礎上我讓每個學生都相信自己能成才,給他們一種良好的"心理定勢",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將老師的要求化為自身的學習需要,使他們能積極地學習。

1.2 運用"心理互換"原則,講求民主。這要求教師要放下架子,克服"自我中心"。我在教學過程中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考慮,站在他們的角度去體驗,去了解他們對某一問題的要求,尋求他們易于接受的方法。認識到學生都有表現的欲望,我便引導他們去討論,大家爭論出的結果我給予肯定,而且還特別強調過程的重要。在課堂上,我多采用探討的方式解決問題。比如在翻譯"Cars and buses are busy coming and going."這句話時,我故意說:"這句話譯成'小汽車和公共汽車正忙著開來開去'怎么樣?"學生們都愿意向老師挑戰,有的說"譯成'車輛來來往往'更簡煉吧?""我認為譯成"小汽車和公共汽車來來往往,川流不息'倒更能體現出'busy'這個詞"…… 通過激烈的爭論,比較,大家了前兩種譯法,一致認為第三種好。我及時地給予了肯定和鼓勵,鼓勵大家的積極參與,就這樣在平等的氣氛中,大家愉快地學到了知識,體驗到了參與學習的快樂。

2.培養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學"不如"樂學",這說明了興趣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但是怎樣培養興趣呢?

2.1 深入了解每個人的特點,鼓勵其發揮自身優勢。對書寫好的,定期展覽其作品,朗誦好的,多提供機會讓其作"即興表演",學習方法好的,讓其總結出來與大家交流……這樣做能使每個人都能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并能從別人身上吸取長處。

2.2 用學生喜歡的方法去鞏固所學的知識。 比如,學完現在進行時后,本可以讓學生做些機械練習,但免不了單調和乏味。于是我改變了一下方法,取得的效果卻更好。我讓每人回家后至少畫一幅圖,并說出、寫出進行時的句子。第二天帶來一看,結果每個人畫得都不錯,學習英語知識慢,但畫畫并不一定慢,趁此機會我特別表揚成績不太好但畫得好的同學,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從而再產生學習的興趣,何樂而不為呢?畫的內容有唱歌、跳舞、游泳、看電視、做作業、踢球、爬山、放風箏等,他們熟悉的生活全躍然紙上,大家爭著介紹自己的圖,句子結構的掌握已經很熟了,講一般現在時,過去時也利用這種辦法,即使在時態的總結時,不是也可以借鑒這種方法嗎? 英語課堂弄不好會讓學生感到乏味,但通過活動,學生覺得英語學習挺有意思。關鍵在于老師能給他們提供"發展"的環境。

3.培養學生自評和評價他人的能力

在處理基礎知識的常規性訓練中,我努力去使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比如聽寫環節,以往經常是先收上來然后抽時間判,然后找不合格的學生重寫。這一來,時間用得多,反饋有時不及時。后來我采取即寫即隨時糾正的辦法,寫完后自查或互判,有的在聽寫紙上寫:沒記,有的說:字母順序顛倒了,馬虎。原因找到了,我進一步引導他們找出改進措施。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把辦法都說出來,還用老師再說什么嗎?另外對于基礎知識類的練習題,我發動學生自查自檢并注明出錯的原因,除了知識上的掌握問題外,還讓他們考慮一下學習態度、毅力、自覺性及方法問題,這無形中培養了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評價能力和正確評價他人的能力。我通過查看評價結果,鼓勵他們的優點,并對其缺點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幫助其不斷進步。遇到綜合性強的問題,我把大家分成小組來討論,大家商談,爭辯,互相評價有時需要老師幫助,最后達到共識。

4.承認差異,充分體現教學的層次性

為了使教學能影響到每一個學生,使他們各有所得,課上的問題分層:難或偏難的留給程度好的同學,容易的留給差一點的同學,平時多創造些成功的機會給學困生并從思想上多給些關心,讓他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己也會成功的。這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激活了上進心,使各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提高。

通過以上的嘗試,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生們的積極參與,搞活了英語課堂,英語課堂的活躍又促進了學生的積極參與。

參考文獻

[1] 何忠鋒 《民主教育:通往自主發展的金橋》 《中學政治教學參考》 2011年12期

[2] 馬召軍 《中小學教育》 2012年5月總第97期

[3] 張福賓 《以人為本 尊重個體-透視美國中小學教育》 2000.10

第10篇

英語如今是很重要的,出來社會很多是會都需要用到,但是很多的學生還找不到學習的方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歸納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九年級上冊英語知識點一、過去完成時的結構特點

概念:過去完成時表示在過去某一時間或動作之前已經發生或完成了的動作,即“過去的過去( past-in-the-past )”。

過去完成時 過去時 現在進行時

構成:過去完成時由“助動詞 had + 過去分詞”構成,其中 had 通用于各種人稱。

They had already had breakfast before they arrived at the hotel.She hadfinished writing the composition by 10 :00 this morning.

二、過去完成時的判斷依據

1.由時間狀語來判定

一般說來,各種時態都有特定的時間狀語。與過去完成時連用的時間狀語有:

( 1 ) by + 過去的時間點。如:

I had finished reading the novel by nine o'clock last night.

( 2 ) by the end of + 過去的時間點。如:

We had learned over two thousand English words by the end of last term.

( 3 ) before + 過去的時間點。如:

They had planted six hundred trees before last Wednesday.

2.由“過去的過去”來判定。

過去完成時表示“過去的過去”,是指過去某一動作之前已經發生或完成的動作,即動作有先后關系,動作在前的用過去完成時,在后的用一般過去時。這種用法常出現在:

( 1 )賓語從句中,當賓語從句的主句為一般過去時,且從句的動作先于主句的動作時,從句要用過去完成時。在told, said, knew,heard, thought等動詞后的賓語從句。

如: She said that she had seen the film before.

( 2)狀語從句中,在時間、條件、原因、方式等狀語從句中,主、從句的動作發生有先后關系,動作在前的,要用過去完成時,動作在后的要用一般過去時。

如: When I got to the station, the train had already left.After he hadfinished his homework, he went to bed.

注意: before, after ,as soon as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中,由于 before 和 after本身已表達了動作的先后關系,若主、從句表示的動作緊密相連,則主、從句都用一般過去時。如:

Where did you study before you came here?

After he closed the door, he left the classroom.

(3)表示意向的動詞,如hope, wish, expect, think, intend, mean,suppose等,用過去完成時表示"原本…,未能…"

We had hoped that you would come, but you didn't.3.根據上、下文來判定。

I met Wang Tao in the street yesterday.We hadn't seen each other since hewent to Beijing.

三、過去完成時的主要用法

1.過去完成時表示一個動作或狀態在過去某一時間或動作之前已經完成或結束,即發生在“過去的過去”。

如:

When I woke up, it had stopped raining.我醒來時,雨已經停了。(主句的動作發生在“過去的過去”)

2.過去完成時是一個相對的時態,表示的是“過去的過去”,只有和過去某一時間或某一動作相比較時才使用它。

如:

He told me that he had written a new book.(had written 發生在 told 之前 )

3.過去完成時需要與一個表示過去的時間狀語連用,它不能離開過去時間而獨立存在。

最新九年級英語語法知識點總結大全二

相互代詞

1)相互代詞只有each other和one another兩個詞組

他們表示句中動詞所敘述的動作或感覺在涉及的各個對象之間是相互存在的

例如:

It is easy to see that the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always copiedeach other.

顯而易見,不同文化的人總是相互借鑒的

2) 相互代詞的句法功能:

a.作動詞賓語;

People should love one another.人們應當彼此相愛。

b.可作介詞賓語;

Does bark, cocks crow, frogs croak to each other.吠、雞鳴、蛙兒對唱。

說明:傳統語法認為,相互關系存在于兩個人或物之間用each other, 存在于兩個以上人和物之間用oneanother?,F代英語中,兩組詞交替使用的實例也很多,例如:

He put all the books beside each other.

他把所有書并列擺放起來。

He put all the books beside one another.

他把所有書并列擺放起來。

Usually these small groups were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這些小團體通常是相互獨立的。

c.相互代詞可加-'s構成所有格,例如:

The students borrowed each other's notes.

學生們互借筆記。

物主代詞

1)物主代詞既有表示所屬的作用又有指代作用

例如:

John had cut his finger; apparently there was a broken glass on hisdesk.

約翰割破了手指,顯而易見,他桌子上有個破玻璃杯。

物主代詞有形容詞性(my, your等)和名詞性(mine, yours等)兩種,形容詞性的物主代詞屬于限定詞。

名詞性的物主代詞在用法上相當于省略了中心名詞的 --'s屬格結構,例如:

Jack's cap 意為 The cap is Jack's.

His cap 意為 The cap is his.

2) 名詞性物主代詞的句法功能

a.作主語,例如:

May I use your pen? Yours works better.

我可以用一用你的鋼筆嗎? 你的比我的好用。

b.作賓語,例如:

I love my motherland as much as you love yours.

我愛我的祖國就像你愛你的祖國一樣深。

c.作介詞賓語,例如:

Your should interpret what I said in my sense of the word, not inyours.

你應當按我所用的詞義去解釋我說的話,而不能按你自己的意義去解釋。

d.作主語補語,例如:

The life I have is yours.It's yours.It's yours.我的生命屬于你,屬于你,屬于你。

反身代詞

1) 列表

I-myself

we-ourselves

you-yourself

you-yourselves

she-herself

he-himself

they-themselves

2)做賓語

a.有些動詞需有反身代詞

absent, bathe, amuse, blame, dry, cut, enjoy, hurt, introduce, behave

We enjoyed ourselves very much last night.

我們昨晚玩得很開心

Please help yourself to some fish.

請你隨便吃點魚

b.用于及物動詞+賓語+介詞

take pride in, be annoyed with, help oneself to sth.

I could not dress (myself) up at that time.

那個時候我不能打扮我自己

注:有些動詞后不跟反身代詞, get up, sit-down, stand up, wake up等。

Please sit down.

請坐

3) 作表語; 同位語

be oneself: I am not myself today.

我今天不舒服

The thing itself is not important.

事情本身并不重要

4) 在不強調的情況下,but, except, for 等介詞后賓語用反身代詞或人稱代詞賓格均可

如:

No one but myself (me) is hurt.

注意:

a.反身代詞本身不能單獨作主語。

(錯) Myself drove the car.

(對) I myself drove the car.我自己開車。

b.但在and, or, nor連接的并列主語中,第二個主語可用反身代詞,特別是myself 作主語。

Charles and myself saw it.

最新九年級英語語法知識點總結大全三

語法: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

直接引用別人的話叫直接引語,用來轉述別人的話叫間接引語。例:

Hesaid,"HewillgotoBeijingtomorrow."(直接引語)

HesaidthathewouldgotoBeijingthenextday.

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時時態、人稱及一些時間或個別詞都要做相應的改變。

①時態:

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過去將來時

現在進行時過去進行時一般過去時過去完成時

九年級上冊英語學習方法(一)簡單原則

學習英語:從簡單的開始

運用英語:簡單-好、更簡單-更好、最簡單-最好

學習、使用英語都要遵守簡單原則。當年,我碰巧是從英語簡易讀物開始的?,F在,書店里有好多套把原著簡寫成的"簡易讀物"。只有從簡單的開始,才容易入門,才容易產生"興趣",才容易把事情進行下去。英語閱讀應遵守"簡單原則",聽、說、寫都應從最簡單的開始,因為簡單原則有巨大的優點:

1、造就成就感,培養自信。

2、增加興趣。

3、語言朗朗上口。

4、易于學以致用。

學會容易的東西,并把容易的東西融會貫通地加以運用才是英語學習的關鍵所在。

(二)量的原則

多-好,更多-更好,最多-最好

比如學習英語閱讀,如果沒有讀到足夠的數量,就無法熟練地閱讀英語。若要學習聽力,那就大量地聽各種磁帶,聽英語廣播,看英語電視,看英文電影。如要學習英語口語,那就盡量多說英文。學習英語不能太急于求成,因為只有有了"量",才能有"質"的飛躍。

量的積累是必須的。語言的學習是培養一種感覺,而感覺要靠數量的積累來培養。俗話說水到渠成。同樣的道理,達到了一定的量,"語感"就產生了。在量的積累階段,也應該遵循正確的學習方法。

(三)重復原則

你可以回憶一下你學習任何一種技能的過程。無論是游泳還是騎自行車,都是重復同一類動作的過程。任何技能的獲得,當然包括英語這項語言技能,均來自重復。一種事情重復多了,便產生了感覺和深刻的把握。因此,在發展英語技能時,也應該遵循重復原則。

學習英語中的任一項技能:閱讀、聽力、口語、寫作,都必須在量的原則的基礎上,再反復重復。

英語中一定有一些你理解的很透并且已經掌握了的單詞或句型,你可以靈活自如地使用它們來交際。請注意,這些熟練掌握了的詞和句型一定是你重復過無數遍的,這些被重復的東西已經變成了你的一部分,因此你能把它們運用自如了。重復是人記憶的最重要途徑,重復使人準確、深刻理解事物本質、內在規律。量的原則要求你多讀多聽,多說多寫,強調一個"泛"字。

(四)模仿原則

語言是人們在長時間的實踐中形成的認同符號,其運用"規則"可依。孩子學語言是個模仿的過程,他們每天模仿父母、周圍的人、電視等一切可以模仿的東西,并且模仿得越來越象,突然有一天,他們停止模仿了,并且逐漸形成融合自己個性特征的語言方式。

作為英語學習者,必須模仿已有的東西,不經歷到位的模仿的"創新"意味著錯誤。創新源于模仿,模仿是學習英語的基礎,模仿是創新的基礎。只有在你通過模仿,真正掌握了英語的靈魂、精髓,然后,才可能談到自己的語言風格。

學習英語時,模仿原則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在學習語音時,要大量地重復練習音標、單詞發音,朗讀句子和文章。而在練習過程中,盡量模仿"音標發音和單詞發音,同時模仿句子的音調和節奏。模仿對學好語音至關重要。如果你要學習英語口語?模仿亦很重要。在學口語時,要盡量模仿你已經讀過的東西和已經聽過的東西。當然,如果你模仿你已經用"重復原則"所讀過的和所聽過的,效果就會更好。如果你要學習英文寫作,模仿的重要性更是顯而易見。你要讀各種不同類型的文章、名家的文章,重復地讀過多遍而能真正理解了后,就要一絲不茍地去模仿。

九年級上冊英語復習計劃一、指導思想:

2021考在即,我將本著以《英語課程標準》為依據,以考綱為標準,以教材,指導叢書,復習指導為具體內容,根據國家提出的素質教育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我們備課組經過討論,制訂了周密的復習計劃,并組內自己出《中考復習課時計劃》,領學生進行全面復習,穩打穩扎,爭取在短短的三個月內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為今后的進一步學習作好充分準備。

二、復習策略

1.系統歸納,分清脈絡。

依綱扣本,注重雙基,夯實基礎(詞匯,語法,句型),幫助學生學會復習,學會考試。

2.以學生為主體,堅持講練結合的教學模式。

并注重感情投資,利用學生的心理優勢,多關注,多表揚,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3.針對性復習。

向優、良、中、差各層次學生搜集、積累他們平時在各方面出現的錯誤,對癥下藥,逐題突破。要求學生熟練地掌握中考中的每一種題型的命題意圖。對聽力部分、單項選擇、完形填空、閱讀理解、書面表達等各種題型進行強化訓練。

三、情況分析

人教版英語共有五本書,七年級上下冊和八年級上冊比較簡單,主要是詞匯量的積累,簡單的口語表達,八年級下冊,九年級著重是語法,閱讀。指導叢書中要求,在語言知識方面,學生學會使用四會單詞和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在聽力技能方面,能聽懂有關日常生活中的熟悉的話題;在閱讀技能方面,能閱讀各種體裁和題材的簡短的書面材料;在寫作技能方面,能使用所學語言基礎知識,以語篇為單位,清楚,連貫地進行控制性和開放性寫作;在口語技能方面,能使用所學的語音,語法和詞匯等基礎知識,以口頭的形式清楚,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根據考試的內容和考試的難易度比例,合理安排復習時間和復習方法很有必要。

四、時間安排:

整個復習分三個階段:

第一輪:時間:2.28---4.29 內容:單元復習。

第二輪:時間:5.2 ---5.27 內容:專項復習 (聽力,語法,詞語運用,完型填空,閱讀理解,情景對話,書面表達。)

第三輪:時間:5.30---6.21 內容:模擬考試

五、資料

1.《中考課時計劃》

2.《天利38套歷年真題》

3.初三全體英語教師集體編排的《中考課時計劃》

六、復習內容與要求

從近三年的中考試題來看,年年有變化,但不是很大,總之,其試題容量大,覆蓋面廣,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靈活,不僅加強了對英語基礎知識的考查,更突出了對運用知識的能力的考查。我采用“三輪復習法”要求先全面學習,后進行重點復習和適應性考試復習,做到著眼全面,突出重點,點面結合,把全面復習和重點復習有機的結合起來,這樣既系統全面又有所側重,能使學生較好地掌握所學知識,考出優異的成績。

第一輪復習,依綱扣本,整合課本內容,梳理知識結構,鞏固基礎知識,訓練基本技能,要求學生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搞好基礎知識的復習。因為萬變不離其中,如果沒有最基本的詞匯和語法,從何談能力。所以我課堂上主要以教材為主,以《初中畢業學業考試復習指導》為輔,引導學生按教材順序復習各單元的知識點,這一輪不是炒“冷飯”,而是“溫故而知新”。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課堂上引導學生歸納知識點,并與其它知識做橫向、縱向比較,幫助學生鞏固運用。一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及時查漏補缺,鞏固好基礎知識。早自習要求學生在教室里大聲朗讀,早讀的材料可以是課本,單詞表和課后的聽力材料,也可以是練習冊中的作文或平時閱讀時發現的寫得好的一些文章,同時注重詞匯,詞組,句型的過關,每天早自習下課前的十分鐘,對學生所復習的內容進行檢測,課后通過《初中畢業學業考試復習指導》中的配套練習,鞏固所復習的內容。同時在這一輪的復習中我還準備采取一些措施來激勵和督促學生自覺學習,比如,既每學完一部分后,進行階段性測試,并將成績通報給家長,與家長一起共同督促學生努力學習,以便更好更快地提高教學質量。

第二輪復習,專題講解與訓練,重,難點突破,實現能力升華;在這一階段復習過程中防止簡單的重復,反對面面俱到,遵循精講多練的原則,做到講—練—評結合。在課堂上主要是根據中考指導叢書并結合《中考課時計劃》和我們自己出的練習題,按詞匯(構詞法,名詞,代詞,形容詞,副詞,冠詞,動詞)語法(賓語從句,狀語從句,定語從句,被動語態,動詞時態等)進行復習,有的強講,有的略講。讓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并通過《中考課時計劃》中的專題講解與訓練來復習檢測形成能力。

第11篇

【論文摘要】“人教版”英語新教材是當今中國英語學科的主要教科書之一。本文通過自身在教學崗位上的親身教學實踐活動,分析總結出這套教材具有的一些優點和存在的部份缺陷,提出了自己對這套教材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想法。

實踐與構想新教材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簡稱英語“人教版”,這套教材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點,現已正式在我省的大部分地區開始使用,現在就我在試用這套教材期間的一些想法和實踐活動作一個總結。

一、新教材的優點和缺陷

1.新教材具有的優點

(1)新教材的知識點和語法具有超前性和重復性。如英語中的時態,在初中部,這套新教材中就重點完成了六大時態,即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現在完成時,過去進行時,有些時態從一出現后,在以后的教材中就反復出現,并且有些時態要在以后的課本中才正式學,在前一兩個學期就有出現。

(2)新教材注重東西文化的差異。新教材注意在原教材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跨文化交際方面的內容。

(3)新教材的對話與課文情景創設,更加貼近生活。新教材還增加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名片介紹的內容,通過名片的內容可以做多種與職業、地址、工作單位、電話號碼、傳真、電子郵件等內容的有關練習,這些都是生活中經常發生,經常接觸的情景,真實、實用,有利于學生學以致用。

(4)新教材緊扣時展的脈搏,響應黨的號召,擴充了大量信息、思想性強。大致表現在關注西都大開發、注重科學發展、關注社會、關注環境。

(5)新教材趣味性強。新教材的話題新穎,生動有趣,增加了謎語、諺語、詩和幽默短文等內容,貼近時代生活。

2.新教材存在的缺陷

新教材除具有以上優點外,也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語法錯誤明顯,教材校正不嚴肅。新教材存在明顯的語法知識性錯誤,如:第二冊(上)第53頁,Part2 Ask and answer中的第六句話“Han Mei Knows Little about the weather in Sydney,doesn’t she?”當陳述句部分出現一些含有否定意義的詞,像few、little、hardly、never等動詞時,附加疑問句部分用肯定形式。

(2)教材容量擴大,要求提高,超過了學生的接受能力。新教材增加了語言輸入量,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提高,具體體現在詞匯量,練習與教學活動量,閱讀量等的增加。

(3)新教材課本內容分配不均。新教材的知識容量大是相比較而言的,各個知識點在課本中的分配很不均衡,有的課文幾乎空洞無物,而有的課文如果要按教學目標則需用上2~3個課時。

二、使用新教材的幾點想法和建議

新教材有它的優點,也有它的缺點,筆者認為在組織英語課程新教材教法中,應把握好以下幾點:

1.新教材詞匯的教法

在學習生詞時,應把握好三個尺度:(1)集中學習單元生詞,分散學習目標,逐步消化掌握詞匯。集中學習生活是“張思中英語教學法”的理論精髓。而且新教材的單元單詞都集中在一塊,所以我認為在學習新教材時采用集中學習單元詞匯。在集中識詞時,所有同學只需會讀詞匯,僅有少部分同學能夠拼讀部分詞匯即可。再分課分步驟讓學生在課外去掌握詞匯,教師只須在上每一節課之前檢測一小部分學生在課外記憶的情況,如此類推,在單元知識學完后再進行一遍詞匯集中鞏固,在兩個單元或三個單元完成后再讓學生在課外進行一次鞏固,教師抽查效果,這樣在半期后學期結束時再集中鞏固一兩次,這樣學生掌握詞匯的可達95%以上,只有極個別幾個學生不能完全完成詞匯學習目標(learning aims)。(2)掌握(productive)黑體詞匯,理解(receptive)常規自體詞匯。新教材詞匯量大,全部掌握課本詞匯學生倍感困難,只學黑體詞匯顯然不利于學生能力的發展。因此我在教授新教材時,制訂的詞匯學習目標是“掌握黑體詞匯,理解常規白體詞匯,有余力的學生了解workbook練習題,或課外讀物中出現的詞匯。”用“四會”分詞匯法來區分目標就是課本單詞表上的黑體詞匯需達四會(聽、說、讀、寫)目標,課本表上的白體詞匯需達到三會(聽、說、讀)目標,其它生詞匯達到二會(讀、說)目標。實踐證明這種新教材的詞匯教學法是行之有效的。由于新教材的知識環節編排具有“超前性和重復性”,所以我在初一教授的學生到了初二,他們對新教材的詞匯都記憶猶新。(3)“詞句文”結合教學,即把詞匯放到具體的句子中去學,把句子放到形象的短文中去學?,F代英語教學法研究表明,在英語學習中創造學習情景,把詞匯放到具體的句子中去學。把句子放到形象的短文中去學,是促進學習者快速掌握語言的便捷途徑。 轉貼于

2.新教材課文的教法

新教材系統性高,因此提倡整體法教學,即先從課文的整體內容入手,了解課文的主旨和文法,然后再逐一學習語法與知識點,我認為在具體教學課文時應注意兩個方面:(1)遵循短文閱讀原則,運用任務型教學法組織課文教學。(2)適當調整教材內容進行教學。由于教材存在個別不足之處,我們在教學中就要敢于按照自己教學的內容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調整或刪除部分不合適的教學內容。在此列舉一事例。如第二冊(上)Lesson9,我覺得如果按照新教材的編排順序,先進行對話操練再講形容詞比較級的變化規則會對學生授知識造成感覺障礙,因為對話中出現幾個形容詞的級別變化,如果停下來講語法勢必耽誤了操練對話,如果不講形容詞的比較級變化,學生又如何理解對話內容。于是,我把這兩個授課內容進行交換。先講形容詞的比較級變化規則,再講第一段對話,再進行操練,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3)主動訂正語法錯誤,在新教材中出現的明顯的語法錯誤,一定要根據正規的語法教學書在課堂上把它給予糾正。

3.多操作練習,少語法教學,真正做到精講多練

現行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學要淡化語法教學,注意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策略的養成。反復操練是掌握與實現這一學習目標的方法和途徑。具體體現在。第一,加強基礎認知和基礎技能的培養,把握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進一步加強聽寫方面的教學,夯實根基。第二,注重學生學習策略指導,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閱讀,聽說技巧。第三,充分利用電教資源,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開放式教學,把學生的興趣和語感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4.從新教材中挖掘德育教育素材,搞好德育教育

新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素材點較多。內容也較廣泛,我們應在具體的教學中很好的灌輸德育思想、人文思想、社會動態、生態環境保護等內容。讓學生在學習教材中英語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和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學生關心社會、關心集體、關心國家、關愛家庭、關注自然、熱愛生活的良好習慣和道德修養。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2001,7.

第12篇

關鍵詞:錯誤分析理論;英語寫作教學;錯誤分析;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011-03

一、引言

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流。而交流的方式不外乎口頭與書面兩種形式。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認為許多學生不是參加高考,而是直接走向工作崗位,所以英語寫作教學不那么重要。其實隨著中職校國際商務、商務英語等專業的開設及高職考在中職學生中不斷受到追捧的情況下,英語寫作也變得尤為重要。我們知道,國際商務活動除了依靠口頭上的溝通來實施外,其實更多是靠電子郵件這種書面形式來開展的。如果說口頭上的一些語言錯誤容易被忽略,那么書面形式上的錯誤,因為有稿件的存檔,則對國際商務活動的成敗有著決定作用。因此,中職英語寫作教學非常重要,而對中職學生英語寫作中出現的錯誤進行有效分析并提出改進策略必不可少。

二、錯誤分析理論

學生面對錯誤的反應經常是自卑與逃避。而教師面對學生出現的錯誤則經常是反感與指責。其實錯誤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因為它的存在不僅說明學生已經走在了探索大道上,而且還告訴我們學生在探索大道上遇到了哪些困難,給我們的教學指明了方向。語言學家Corder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就指出不能僅僅把錯誤看成是要消滅的東西,錯誤本身也具有重要意義(1967:167)。外語學習中出現的錯誤是學習者在語言學習道路上探索前行的一種表現,是學習者用來檢測自己對所學語言特點做出的猜測正確與否的一種途徑,因此具有積極意義。

對學習者語言學習的錯誤進行分析有三個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對教師來說,對學習者的錯誤進行系統的分析可發現學習者在朝目標語接近的過程中已達到哪個階段;對研究者來說,錯誤分析可以為他們提供語言學習方法的證據;對學習者來說,錯誤分析為他們提供了發現目標語的規則和手段(ibid.:)。錯誤分析包含以下步驟:首先是收集語料,其次是識別錯誤,再次是錯誤分類,然后是解釋錯誤,最后是錯誤評價(ibid.:)。對于錯誤進行整理分析對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教學工作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錯誤整理與分析

在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了學生英語寫作中出現的很多這樣或那樣的錯誤。筆者現就近年來所任教學生在英語寫作方面的錯誤進行如下整理與分析。1

1、詞的錯誤

英語屬印歐語系,漢語屬漢藏語系,兩種語言相距甚遠,其詞類用法也各不相同。英語常用詞類有八種: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代詞、連詞、介詞和冠詞。

首先是名詞。英語名詞分為專有名詞和普通名詞。而普通名詞又可以分為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在書寫形式上,專有名詞首字母常用大寫,而可數名詞前不是在前面加冠詞就是在詞尾本身加復數形式。而漢語里并沒有可數與不可數之分,而且在書寫形式上也沒有變化。故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名詞的書寫常會出現漢式錯誤。更有甚者,濫用規則,出現中介語類似錯誤。

例如: (1) There are three teacher in our school. (teachers)

(2) I want to earn a lot of moneys.(money)

以上例子中的teacher是可數名詞,數量超過一需要加S形成復數,而money則是不可數名詞,無需加S。兩個語法錯誤,一個是中式習慣的慣性,未能把握好中英區別;一個是只知道規則之一,不知規則之二,導致過分遷移,出現中英各不像的語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識別錯誤,并進行提前有效干預,可以使這類錯誤大大減少,從而提高教學效果。當然,學生如果出現這種錯誤,教師無需責備,更不能用尖酸刻薄的言語來打消學生積極性。因為這種錯誤也說明了學生正在學習的路上,你只需要恰當指正,他會進步更快。

其次是動詞。動詞是一門語言的心臟。英語的動詞不僅有時態語態之分還有語氣之別。英語常用時態共十六種,語態分為主動和被動語態,語氣有陳述語氣與虛擬語氣之分。不同的時態常通過動詞的不同形式來完成。如現在進行時態使用be+v-ing形式來表示。現在完成時則用have/has +p.p來表示。一般將來時則用shall/will/be going to+v來表示。英語中時間意義的表達是通過動詞的時和體來加以反映,而漢語中不存在時、體等句法現象,它常依靠表示時間的副詞(如曾經、正在、已經、將要)作狀語,或利用虛詞(如了、著、過)等來體現,動詞本身無任何變化。因此學生常會出現以下類似錯誤。

例如:(3) I buy a book yesterday.(bought )

(4) She really want to visit the Palace Museum.(wants or wanted)

以上兩例,均為動詞時態錯誤。其實在實際批改學生英語作文當中,動詞時態出現的錯誤非常之多。在此只是略舉一二,用以說明動詞時態或語態等錯誤其根源于兩種語言的不同之處。其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或許已掌握一定規則,但受母語影響,在寫作中容易忘記目的語的用法。所以教學中老師不僅要有意識地滲透兩種語言的不同之處,而且要巧設習題,讓學生多加練習,擺脫母語慣性。

形容詞與副詞在英語中有比較級和最高級形式。單音節和部分雙音節形容詞與副詞??吭谧陨砦膊考觘r 或est形成比較級和最高級。而中文中常依靠像是“更”之類的副詞來來幫助形成比較的意思,形容詞與副詞本身沒變化。這一區別也會導致學生英語寫作中出現錯誤。

例如:(5) Susan runs fast than Lily.(faster)

(6) Tom is tall than Ben.(tallest)

與動詞時態語態和語氣的變化相比,形容詞與副詞的比較級與最高級相對較簡單。課堂上有意滲透講解和操練便可以有效減少該類錯誤。

英語中代詞是一個很重要的詞類。英語中的代詞有主格賓格和屬格之分。主語的位置上代詞要放它的主格形式,而介詞與動詞賓語的代詞則要放其賓格形式,而表示所屬關系,則要放代詞屬格,而且每種人稱它的主賓屬格各不相當,單復數形式的主賓屬格也各不相同。而中文并沒有這種區分。因此代詞也給英語學習者帶來不少困難。

例如:(7) My often listen to music online.(I)

(8) We helped they to go to school.(them)

以上兩例錯誤只是一個縮影,實際上主賓屬格亂用的情況比比皆是。中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這種錯誤確實常見。所以在代詞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有意識讓學生區分中英差別,強加練習。

英語連詞有些是單個用,而漢語中連詞常有配套用的(如因為…所以、雖然…但是等)。英語當中的介詞除其基本用法之外還會有它約定俗成的意思,而漢語并不時時與之對應。英語中有冠詞,而漢語中沒有該詞類。所以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常會犯以下錯誤。

例如:(9) Although she is young, but she can speak several different languages.(but去掉)

(10) Because Lily was ill, so She did come to school today.(so 去掉)

(11) In the evening of December 24th, we had a big dinner.(on)

(12) Briny used to have * cup of tea every morning. (補上a)

英語中介詞看似小詞,實則難以掌握,因為有些用法是約定俗成的,并非學習規則就可以學會。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多讀英語原材料,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2、句的錯誤

同詞的錯誤一樣,英語寫作中的句的錯誤也有很多是受漢語的影響。而且句子受漢語影響更難以覺察。因為有時在句子中你找不到錯詞,讀過去似乎也合乎規則,但在實際語用上是不合乎英語寫作要求的。也就是說,它可能不是錯句,但它卻可能是病句。這樣的錯誤給我們英語教學特別是英語寫作教學帶來了難以想象的困難??蓪懗鱿駱拥木渥佣皇窃~才是我們英語寫作教學的重點。因此句的錯誤,我們沒法回避。研究我們學生英語寫作中出現的句的錯誤非常有必要。

中文中定語與狀語的位置相對較固定往往分別放在主賓名詞前和謂動前。而英語定語有時會后置而英語中狀語位置與中文中的往往不同。

例如:(13) She very much likes singing songs. (very much 移至句尾)

(14) She wants to find quiet somewhere to have a rest. (quiet 移至somewhere 后)

英語中的定語大多放在所修飾的詞前,但也有放在其后的,上題就是例證。英語的狀語根據功能不同,有前有后。一般來說表示頻率的狀語一般放在主語之后謂動之前,但表示方式的狀語常緊跟謂動,而地點與時間狀語常列入句末。教學中一定要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勤于練習打好基本功,少犯錯。

中文主語與謂動之間似乎沒有合約關系。但英語中主語與謂動需要在人稱數體上保持一致。所以中文中可以“你樂,我樂,大家樂”但英語中出現以下句子卻是錯誤的。

例如:(15) You are happy, I are happy and everyone are happy.

(第二are 改am第三 are改 is)

(16) She like English while I like maths. (likes)

英語中主謂一致較為復雜。英語時態有十六種,而不同時態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而人稱單復數的不同,有時則需要動詞作出相應的變化。所以有時即便學生已掌握一定規律,如果操練不夠,也會導致錯誤。所以不僅要知道規則,還需熟練生巧。

英語中句子的否定與疑問需要借助助動詞,而且不同時態所需的助動詞,也有變化。而中文中否定??恳粋€副詞“不”就搞定,而疑問也不需要所謂的助動詞。兩種語言的這種差異致使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中經常會犯以下類似錯誤。

例如:(17) Where he comes from? (he 前加助動詞does, comes 改為come)

(18) I not like singing, but I like travelling. (not 前加助動詞do)

學生對于自己的這種英語書寫錯誤,有時沒有意識到是受母語影響。作為教師,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母語對目的語的這些負遷移,要有意識設計好的針對性的題目消減負遷移。

中文中會出現無主句,有時句子里會沒有動詞,而且動詞并不像英語中那樣和緊跟其后的介詞或副詞聯系緊密。所以我們的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常出現以下錯誤。

例如:(19) I at home and often listen music.(at前加am, listen后加 to)

(20) Every day*worked 8 hours. ( She/he worked 8 hours every day.)

英語中句子必須要有動詞。一個句子不用實義動詞就用系動詞,沒有動詞是不完整的。但中文常會出現無動句,即省略動詞句。學生如果不能明顯地識別出動詞,在英語寫作中(其實是潛在的中譯英過程)會漏寫動詞而絲毫沒有查覺。所以例(19)中學生會出現中文“我在家”的少動詞的英語對應物 “I at home.”。英語中動詞有及物和不及物之分,而且有些英語動詞如果在其后加上介詞或副詞其及物性會有所改變。而學生則在語言沒有完全掌握的時候,也會忽略這一點,寫作時,只是簡單地尋找詞義上的對應物,卻不知其真正用法,犯出了像 “listen music”這樣的錯誤。

英語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被動句多。英語重物稱,常常選擇不能施行動作或無生命的詞語做主語,由于這些“無靈”物稱充當主語,使得被動句大興其道。在英語被動句里,不必強調動作的施行者,就將其置于句尾由by連接;不必、不愿或不便言明動作的施行者,就干脆將其省略。相對而言,漢語習慣于人稱化的表達,主語常常是能施行動作或有生命的物體,所以漢語中主動句多。所以中文“眾所周知,吸煙有害健康?!痹谟⒄Z中常譯成被動句 “It is well-known that smoking does harm to health.” 實際寫作中,我們的學生卻不習慣于用被動,而且有些情況下不用被動雖然不存在語法錯誤,但卻不符合英語語言習慣。所以在平時教師也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寫被動句的意識,讓其語言更接近所學目的語。

常說好的中文應該如行云流水。確實中文里有很多不間斷句,可謂是想到哪說到哪,一逗再逗(指逗號)。而根據英語句法規則,能構成一個完整含義或符合一種基本句型特征的句子就應單獨成句。所以中文句子“她有兩個兒子,他們都是醫生。”這樣表達沒有大礙,但如里英語這樣翻譯 “She has two sons, both of them are doctors.”卻是錯的。應改為 “She has two sons. Both of them are doctors.” 或 “She has two sons, both of which are doctors.” 出現這樣的錯誤,有些英語程度不錯的同學也難以避免。只有教師,細心講解,巧設練習,加強訓練才能幫學生有效地克服。

上面將學生學習英語中詞與句的錯誤進行了盡可能詳細的歸納。這樣的整理讓我們了解了內在原因,從而指明了方向。只要學習,就會犯錯。沒有人會把孩子牙牙學語的錯話當作嚴重的錯誤,相反父母們聽到孩子們牙牙學語時的丁點進步都雀躍不已。所以我們身為老師,要相信學生,只要和他們一起努力,一起找到錯誤原因戰勝錯誤,讓他們暴露在足夠的,語言環境中,他們就可以掌握這門語言。

四、錯誤改進策略

筆者所任課班級學生為全男生班級。有些孩子語文數學專業課都不錯,但就英語不好。而且老師有時嘗試跟他們講解的時候,他們就馬上用一句“我不懂”來敷衍老師。其實他們有時甚至連老師要跟他講什么,都不知道,就把這句“我不懂”拿出來了。這說明他心里有逃避或是抵觸情緒。為什么會這樣呢?其實有很多孩子語言學習能力是不錯的。但是在語言學習過程中,難免犯了這樣或那樣的錯誤,而老師沒有恰當的安慰與鼓勵,同學間沒有正面的理解與幫助,相反老師可能過多的是指責與批評,而同學們可能是夸張的取笑與鄙視,就這樣,厭惡情緒油然而生,而且不斷升級,到最后發展到直接排斥或逃避本學科的學習。這種現象的出現首先要在情感上對癥下藥。

1、情感投入,正面引導

作為教師,我們對于學生英語學習中出現的錯誤,要表示出積極正面關心鼓勵的態度。只有教師自身對于錯誤的態度發生改變,學生才會積極正面地面對它。一味地批評與指責會把學生僅有一點渴望進步的激情都給澆滅。教師要傾情投入,關心學生,了解學生,讓學生能夠從內心親近你,然后再適時正確引導學生認識犯錯并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老師也會犯錯,同學們也會犯錯,犯錯說明你在動腦學習。人要懂得正面面對自己的錯誤。錯誤并不可怕,關鍵是找出原因,為下一次的進步做準備。課堂與課外,都要向學生不斷滲透這種思想,讓學生犯錯不會放棄自我,同學不會彼此笑話,老師只會幫忙找原因,鼓勵其不斷進步。

2、系統講解,巧設習題

本文中所列出的學生出現的英語寫作中出現的錯誤,很多都是受中文負遷移的影響,對目的語言做出了錯誤的猜測。作為老師,我們提前分析預料到這類問題的存在,要對中英中存在的差異做出系統分析與講解,提前滲透正面的先入為主的視圖,把有可能的受負遷移影響的錯誤扼殺在搖籃中,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對于有些難以避免的錯誤,教師要多花心思,巧設習題,讓學生在習題中得以更正,并得到鞏固。英語寫作涉及眾多語法,而學生對于語法十分不感興趣。所以,在系統講解語法知識時,教師也要多動腦筋,把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起來,這樣讓學生基本知識學得扎實,從而大大減少寫作中可能出現的錯誤。

3、勤練寫譯,逐個面批

英語語法選擇題,學生往往做得不錯。但是在實際翻譯寫作中,往往不知從何下手,往往把所學知識全部拋在腦后。這是因為操練太少。英語翻譯寫作不是簡單的把內在中文用對應的英語詞組表達出來,有時句子各組成部分選詞、順序等方面要做出一定的調整,有時連語態語氣都要進行轉換。其實學生英語寫作,很多都是在內心打著中文草稿,用英語翻譯出來。但要想靈活把中文轉換成英語,必須得多練。熟能生巧。當然一味的讓學生自己練,老師不進行講解,效果不明顯的?,F在教師往往是在課堂上讓幾個同學上來寫句子,并就他們的不正確之處進行更正,或是讓學生自己以書面的形式上交自己的作文,然后老師在作業本上進行更正。其實每個學生犯的錯不會總是一樣的。錯誤要真正地得到改進,需要老師花時間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面批是一種相對花時間但對了解學生實際寫作心理透析學生寫作錯誤的一種最有效的辦法。教師只有一個一個與學生面對面地就他們的英語寫作進行交流,學生才能夠對自己的寫作存在的問題有深刻地認識,與此同時才能有效的改進。

4、熟讀句篇,多記多用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贝罅康妮斎肟倳o我們的語言學習帶來不同凡響的效果。可以說沒有輸入,便沒有輸出。一個語言學習者,要想能寫出地道的英語句子。光懂語法、單詞,是絕對不夠的。因為地道的句子,不是我們多做練習題詞就能編出來的。地道的單詞往往來自真實的語言材料。所以學生要想寫出好句子,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誦讀原汁原味的語言材料。多讀多記,然后再有意識的在實踐寫作中運用,使這些句篇成為自己的東西。只有當學生能夠真正使用他們,他們才會變成學生自己的東西。一旦這些好的句篇成為他們自己的東西,那么他們定會寫出好的英語作文。

小結

態度決定成敗。教師對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出現的錯誤的態度是學生英語寫作興趣的方向標。錯誤分析理論告訴我們,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讓學生認識到學習過程中犯錯是不可避免的,無需感到自卑,更不能逃避,正確的態度是要積極面對,找出原因所在,對癥下藥,使自己進步,獲得信心。在此基礎上,教師應該切實地輔助學生以知識、資料、習題、方法等方面的幫助,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真正的進步,從而提升學習興趣,提高效率。

寫作能力是一種核心交流能力。我們中職學校英語教師要特別重視對學生該能力的培養。因為我們的學生占中全體中學生人數一半之多,在走出校園之后與人打交道的時候會遠比運用專業知識的時候多。而隨著國際化趨勢的發展,國外友人與我們的交流更加緊密,口頭與書面上的英語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作為中職英語教師,提高學生的英語書面寫作能力,我們責無旁貸。

注釋

1本文所列20例英語寫作錯誤均為本人所任教班級學生平時寫作練習中出現的錯誤。學生平時寫作中出現錯誤數量不少,本人僅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進行整理歸類,并挑出典型例子,未對錯誤例題本身進行過任何改動。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宇县| 康保县| 汨罗市| 海安县| 石林| 新龙县| 宣威市| 顺义区| 东乌珠穆沁旗| 额济纳旗| 天峨县| 三河市| 湛江市| 潞西市| 祁连县| 凤翔县| 泉州市| 登封市| 长垣县| 阳信县| 林州市| 余姚市| 集安市| 沙雅县| 商水县| 盖州市| 保定市| 华亭县| 新丰县| 蓬莱市| 浮山县| 鄂尔多斯市| 汾西县| 定日县| 辉县市| 太白县| 凤城市| 元朗区| 和平县| 海门市| 宣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