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9 20:54:0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中醫婦科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中圖分類號] G6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712(2014)01-0005-03
[作者簡介]龐秋華(1979―),女,廣西貴港人,博士,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生,講師;林寒梅(1963―),女,廣西合浦人,碩士,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科主任,教授;黃巍(1975―),男,廣西柳州人,碩士,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科副主任,副教授。
一、德藝并重,培養德藝雙馨的中醫婦科人才
一名醫生,除了需要有深厚的醫學基礎知識、扎實的醫學技術,還需要有仁愛的思想品德。婦科常見病有盆腔炎、不孕癥、先兆流產等,這些疾病不僅影響患者身體生理健康,還影響家庭的穩定性及幸福感。因此,多數婦科患者具有沉重的思想負擔、情緒憂慮,我們在臨床上不僅應耐心治療其生理疾病,還需要時時安慰,減輕其心理憂慮,使其堅持配合治療。而對病人的關懷安慰,需要我們具有仁愛的品德作為基礎。因此,我們在培養學生時,需從思想上強化婦科的重要性和責任感,培養德藝雙馨的中醫婦科人才。德,指道德;藝,指才能、技藝;德藝雙馨者,指德藝兼優的醫生。醫學乃仁心仁術。早在一千多年前,古代醫家孫思邈就已經給我們注入這樣的思想:凡是品德醫術俱優的醫生治病,一定要安定神志,首先表現出慈悲同情之心,決心拯救人類的痛苦。《大醫精誠》出自唐朝孫思邈所著之《備急千金要方》,是論述醫德的重要文獻。《大醫精誠》論述了有關醫德的兩個問題:第一是“精”,要求醫者要有精湛的醫術。孫思邈認為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之人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誠”,要求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發“大慈惻隱之心”,進而發愿立誓“普救含靈之苦”。這一點與美國醫生E.L.Trudeau的理念有共同之處。“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是E.L.Trudeau在撒拉納克湖畔的墓志銘,意思是告訴患者,面對疾病,有時醫生也無計可施,但我們會盡力關愛你們。也就是說,即使無法治愈患者的疾病,醫生也應該努力解除他們的苦痛,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
因此,我們在培養婦科研究生時,應加強社會責任教育、人文關懷教育,即讓學生在掌握堅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上,還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非凡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1]我們鼓勵研究生參與社會服務活動,組織學生開展健康咨詢、義務檢查、衛生宣傳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科研、臨床及日常生活中樹立誠信觀念,加強思想品質、職業道德和人文素質教育,把學生培養成兼具“仁心”與“仁術”的現代優秀醫生。
二、中西匯通,培養中西醫融會貫通的能力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多學科交叉、滲透,學科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中醫婦科研究生不僅需具備扎實的中醫理論基礎,良好的婦科臨床操作技能,還要掌握豐富的現代醫學知識。中西匯通,即將中西醫經典理論、病因病機與現代醫學理論、技術聯系匯通,才能在臨床和科研上取得更大的進步。對中醫婦科研究生而言,具備中西醫融會貫通的能力是適應社會和醫學發展的需要。
中醫方面,他們應熟讀中醫四大經典、中醫婦科名家醫案及醫著。鼓勵研究生跟隨名老中醫出診學習,撰寫名老中醫經驗總結,提高自身的臨床思維及臨床經驗。西醫方面,他們應熟悉婦科常見疾病西醫病因病理、診斷、治療方案及治療機理,還應熟悉現代實驗方法及測量方法,包括細胞生物學技術、基因檢測、電鏡等,如PCR技術、蛋白印跡檢測蛋白表達量等。中西醫融會貫通,可促進醫學的發展。
以廣西中醫藥大學(原廣西中醫學院)為例,該校有四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中(壯)藥化學與質量分析實驗室、中藥藥理實驗室、醫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附屬瑞康醫院和第一附屬醫院各1個),這些實驗室均是先進的生化實驗室,具有成熟的細胞培養及相關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我校積極鼓勵研究生參與醫院與學校聯合舉辦的“實驗技能培訓班”,讓學生結合其研究生論文研究方向采用當時本學科領域較為先進的技術、方法和設備進行科學研究。若想設計一份好的科研項目,必須是融合了中醫經典內容和現代先進技術。培養學生將中醫婦科疾病病因病機、辯證方法、中醫癥候診斷及治療與現代醫學病因病理及治療相結合,將其所掌握的理論知識運用于中醫學的科研及臨床實踐中。
三、雙向培養,科研能力與臨床技能培養同樣重要
目前中醫婦科研究生培養,出現片面強調臨床或科研的問題。科研型研究生重視基礎理論研究,研究成果難以在臨床中應用推廣;而臨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相對較弱,缺乏科研思維,無法在臨床工作中提出相關的科學問題,開展科學研究。因此,我們應采取雙向培養的方式,同時提高中醫婦科研究生的臨床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不能忽視學生科研及創新思維的培養,因為他們是將來推動醫學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不能忽視學生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因為科研為臨床服務,先進的科研成果最終目的是應用于臨床,從而推動臨床的進步。因此,在中醫婦科研究生的培養中應將科研培養與臨床培養有機結合起來。
(一)加強科學研究能力培養,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培養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其創新思維的能力應該鼓勵他們多閱讀文獻,利用國內外專業數據庫,如中國知網、PubMed等了解本專科疾病研究熱點、難點,熟悉國內外研究最新進展。同時,還應該要求學生熟讀中醫婦科經典及名著,如《傅青主女科》《金匱要略》和《婦人規》等,以便學生在深刻掌握中醫學科理論的基礎上與現代醫學融會貫通。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善于發現新問題,才能運用類比、歸納、演繹的推理方法形成學術假說,大膽求索。我們應采取多種手段激勵研究生獨立思考,提高其創新能力,讓他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形成獨特的個性化的思維。具體而言,就是鼓勵學生積極進行科研探討,參加國內學術會議、學術講座、病例討論,加強與同領域科研專家人際交流合作。通過這些手段培養中醫婦科研究生科研及創新思維,培養他們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之成為將來推動醫學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
(二)加強臨床能力的培養
1.臨床技能培養
加強研究生臨床技能的培養,需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第一,強調中醫婦科優勢,重點提高中醫辯證論治思維。當學生在門診跟診或在病房實習時,均讓他們親自望聞問切,與指導教師共同討論后擬方藥,用藥后對該方藥療效分析研討,切實提高學生中醫診療水平。第二,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婦科常見病的診療技術和小手術,如人流術、后穹窿穿刺術、診刮術、子宮輸卵管通液術等。第三,讓學生掌握婦科常見病種的中西醫診斷治療方案及輔助診斷檢查方法,如不孕癥監測排卵、子宮輸卵管造影、性激素六項等。
2.臨床思維能力培養
臨床思維能力是讓學生用專業理論和相關知識對疾病進行綜合的分析、邏輯推理、診斷和鑒別的能力。我科采用案例討論式教學法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案例討論式教學是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與以案例為引導的教學法的綜合,采取“案例和問題”結合的方法進行臨床教學。案例討論學習每兩周舉行一次。收集近兩周婦科疑難或特殊病例,由學生采集病史,把病例的特點整理打印提前交給參與討論的指導教師和其他學生。學生帶著疑難問題通過教材、圖書館、互聯網、參考書籍等查閱資料,對病例的診斷、治療方案及重點、難點進行分析歸納,每位學生提出各自的看法及問題。科主任及指導教師針對學生們對病例討論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討論。通過討論,使學生對該病中西醫病因病機、治療方法、現代醫學研究進展形成更深刻的認識。
總之,臨床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養亦應注重臨床科研興趣、科研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引導其從臨床疾病診療過程中發現科學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形成學術假說,進而大膽設計科研方案實驗求證。科研課題是培養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徑,讓學生積極參與課題的設計和研究,提高其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科研能力;讓學生參與撰寫研究報告,提高歸納與分析問題的能力。強調臨床與科研雙向培養,可構架基礎研究與臨床醫學的橋梁,使基礎研究成果更好更快地應用于臨床實踐,推動醫學技術發展。
綜上所述,在培養中醫婦科研究生的過程中,我們應堅持德藝并重、中西匯通和雙向培養的原則,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努力,為國家培養德才兼備的中醫婦科接班人,推動醫學臨床和科研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黃旭,王波,李文志.醫學生溝通能力標準化和個體化培養模式構建[J].中國醫藥管理,2011,31(7):58-59.
1 診斷
鑒于功血的定義,功血的診斷是一個排除性診斷。需要排除的情況或疾病有妊娠相關出血,生殖器官腫瘤、感染,內科血液系統及肝腎重要臟器疾病,甲狀腺疾病,生殖系統發育畸形,外源性激素及異物引起的異常子宮出血等,主要依據病史、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可確診,圍絕經期功血臨床上的癥狀是子宮不規則出血,特別是月經周期紊亂,經期長短不一,經量不定,甚至大量出血。有時先有數周或數月停經,然后陰道流血、血量通常較多;也可一開始即為陰道不規則出血,量少淋漓不凈;也有一開始表現為正常月經的周期性出血。出血期間一般無腹痛或其他不適,出血量多或時間長時常繼發貧血,大量出血可導致休克。根據出血時間的特點,可將異常子宮出血分為:1、月經過多:周期規則,但經期延長(>7天)或經量過多(>80ml);2、經量過多:周期規則,經期正常,但經量過多;3、子宮不規則出血:周期不規則,經期可延長而經量不太多。體格檢查包括婦科檢查和全身檢查,以排除生殖器官及全身器質性病變。輔助檢查以診刮、子宮內膜活檢活組織檢查、超聲檢查、宮腔鏡檢查、基礎體溫測定、激素測定、妊娠試驗、宮頸細胞學檢查、宮頸粘液結晶檢查、陰道脫落細胞涂片檢查、血紅細胞計數及血細胞比容、血凝功能測定。
2 治療 包括止血及止血后治療
2.1 一般性治療止血 貧血者應補充鐵劑、維生素C和蛋白質,嚴重貧血需輸血,流血時間長者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出血期間應加強營養,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分休息。
2.2 藥物治療 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治療以止血、調整周期、減少經量,防止子宮內膜病變為治療原則。
常用的內分泌藥物止血方法有3種: 孕激素內膜脫落法、 雌激素內膜生長法及內膜萎縮法。方法的選擇主要根據貧血及全身情況而定。前者用于貧血較輕的病例, 后二者用于貧血嚴重需立即止血者。
2.2.1 孕激素內膜脫落止血法 無排卵性功血的病理基礎是缺乏孕激素, 因此用孕激素使子宮內膜轉為分泌期, 停藥后發生撤退性出血, 如同一次排卵月經。當陳舊的內膜脫落完全, 新的內膜覆蓋了創面, 出血便會停止。常用黃體酮20mg肌肉注射, 每日1次, 連用3-5天。為預防撤退出血過多, 在用黃體酮的同時, 可合用丙酸酮每次25-50mg。也可用其他孕激素如: 安宮黃體酮8mg/d,連用7-10d。炔諾酮 (婦康片)5mg/d,連用7-10d。甲地孕酮 (婦寧片)8mg/d,連用7-10d。停藥后多在1-3d內發生撤退性內膜脫落出血, 有時出血量較多, 一般持續7-10d, 若出血多可輔用其他止血劑。
用孕激素內膜脫落止血法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有時這樣一次撤退出血可使血Hb下降20-30g/L,故此種方法只適合用于貧血不嚴重的患者, 特別是那種長期淋漓不止但出血量并不多的病例。對嚴重貧血者不宜用。
(2)一定告知患者, 停藥后會發生撤退出血, 出血量有時會多于月經量, 這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3)撤退出血一般持續7-10d, 若超過上述時間仍不能止血, 應進一步排除其他出血原因。必要時應進行陰道檢查或診刮除外器質性病變。
(4)此法適用于任何年齡的婦女, 包括青春期、 生育期和圍絕經期。
2.2.2 雌激素內膜生長止血法 該止血方法的原理是用雌激素使子宮內膜生長, 修復創面從而能較迅速止血。主要用于青春期功血, 一般不用于圍絕經期功血。
2.2.3 內膜萎縮法 此法的止血原理為大劑量的合成孕激素或雌、 孕激素制劑通過抑制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進而抑制卵巢分泌雌激素, 內源雌激素的降低使子宮內膜萎縮達到出血迅速減少或停止
2.2.3.1 合成孕激素制劑: 常用的藥物有: 炔諾酮 (婦康) : 2.5-5mg/d,連用7-10d, 醋酸甲地孕酮4-8mg/d, 安宮黃體酮10-30mg/d。一般用藥后1-3d血止或明顯減少。血止后可逐漸減量維持。連續用21d左右,在此期間積極糾正貧血。待血Hb回升接近正常后,可停藥出現撤退性出血。
2.2.3.2 雌、 孕激素制劑: 任何劑型的口服避孕藥制劑均可。每日2-3片, 通常在用藥1-3d血止或明顯減少。血止1周后逐漸減量至每日1片, 維持21d左右, 在此期間積極糾正貧血。待血Hb回升接近正常, 可停藥撤退性出血。
應用內膜萎縮法止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血多且貧血嚴重的病例, 血紅蛋白低于60-70g/L。急須迅速止血又不適合刮宮者。2)用于任何年齡的婦女, 包括青春期、 生育期和圍絕經期無排卵功血的止血。3)用合成孕激素制劑時若有突破性出血可配伍小劑量雌激素, 如結合雌激素0.625mg/d或戊酸雌二醇1mg/d。
2.2.4一般止血治療
2.2.4.1 止血敏 能增強血小板功能及毛細血管抗力。0.25-0.5g肌注, 每日1-2次, 或靜脈滴注,每日5-10g。
2.2.4.2 止血芳酸或止血環酸:300mg靜脈滴注,每日2-3次。
2.2.4.3 維生素C:3g/L, 靜脈滴注。
2.2.4.4 安絡血 2.5-5.0mg口服,每日3次;或10-20mg肌注,每日2-3次。
2.2.4.5 立止血為一種凝血酶制劑,每次1U,可肌注或靜脈注射,每日1次, 每次1-2支。
2.3 止血后治療
2.3.1 止血后治療 主要包括調整周期和減少出血。調整周期的方案有周期性孕激素撤退、 誘導排卵或口服避孕藥, 可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愿望分別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
2.3.2調整周期
2.3.2.1 周期性孕激素撤退法每次月經的第15天開始用安宮黃體酮6-8mg/d, 共用10-12d, 停藥后有規律的撤退出血。此種方案可用于沒有生育要求的任何年齡無排卵功血患者。只要月經周期沒有恢復正常, 此法可一直應用,無明確的不良反應和禁忌證, 還可減少因長期缺乏孕激素導致的子宮內膜增生或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2.3.2.2誘導排卵 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應積極誘導排卵。圍絕經期功血不采用。
2.3.2.3 口服避孕藥 每日1-2片,對于無生育要求又有高雄激素表現者。
2.4 減少出血
對出血量多的患者, 在仔細排除了器質性原因或血液疾病后, 可使用以下藥物減少出血。
2.4.1 加大孕激素劑量和延長孕激素用藥時間: 如安宮黃體酮5mg/d,每月可用20-22d。
2.4.2 達那唑:200mg/d。應注意皮疹、 肝臟受損及男性化等副反應。
2.4.3 口服避孕藥:圍絕經期功血一般不用。
2.4.4 釋放孕激素的宮內避孕環及GnRH-a:圍絕經功血均不適用。
2.4.5棉酚、 米非司酮及中藥等: 棉酚萎縮子宮內膜的作用較強。每日20mg, 2個月后改為每周2次, 每次20mg。治療期間應同時補充緩釋鉀每日3片 (每片500mg, 以防止出現低血鉀。國內也有應用米非司酮減少子宮出血的經驗, 每日10-25mg, 連續應用3個月或酌情。固沖湯加減、上藥水煎,每日1劑,早晚溫服,1個月為1療程,治療3個療程,服藥期間禁食辛辣刺激性食品,禁飲酒,注意休息。
參考文獻
[1]王振國;呂秋蘭;朱虹 米非司酮對圍絕經期功血的治療作用及其對子宮內膜的影響[期刊論文]-中國綜合臨床2002(10)
[2]韓字研;紀靈芝;黃秀玲 應用雌激素或孕激素為主治療青春期功血的止血效果比較[期刊論文]-實用婦產科雜志 2002(04)
[3]Beaumont H;Augood C;Duckitt K Danazol for heavy menstrual bleeding 2002(02)
[4]Miller L;Notter KM Menstrual reduction with extended use of combination oral contraceptivepills: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外文期刊] 2001(05)
[5]Davis A;Godwin A;Lippman J Triphasic norgestimate-ethinyl estradiol for treating dysfunctionaluterine bleeding[外文期刊] 2000(06)
[6]樂杰主編,第七版婦產科學。
引證文獻
[1]王海艷.王海俠.趙曉榮 媽富隆治療圍絕經期功血的療效觀察[期刊論文]-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11(3).
[2]易愛英 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68例療效觀察[期刊論文]-中國醫學創新 2011(11).
[3]邱靜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診治[期刊論文]-黑龍江醫藥 2010(2).
[4]沈榮葉.段春梅 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藥物治療及護理[期刊論文]-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0(11).
[5] [1] 陳淑音.固沖湯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61例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6,12(9):71.
[6]馮秀敏 米非司酮治療68例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臨床分析[期刊論文]-醫學信息(上旬刊) 2010(4).
[7]張惠蘭 米非司酮治療68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臨床療效分析[期刊論文]-中國醫藥導報 2010(10).
[8]黃曉桃.羅彩娥.楊雅琴 中西醫結合治療青春期功血106例臨床觀察[期刊論文]-中醫臨床研究 2010(15).
[9]趙麗媛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治療觀察30例[期刊論文]-中外健康文摘 2010(31).
[10]程保萍 米非司酮在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中的應用觀察[期刊論文]-中國醫藥導報 2010(26).
[11]張燕.唐宏偉 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54例療效觀察[期刊論文]-內蒙古中醫藥 2010(15).
[12]袁桃芬 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療效觀察[期刊論文]-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0(10).
[13]李馥媛 中西醫結合治療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臨床分析[期刊論文]-中國基層醫藥 2010(10).
[14]陳慧梅 米非司酮聯合戊酸雌二醇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觀察[期刊論文]-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10(6).
[15]李耀紅 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46例臨床分析[期刊論文]-中國現代醫生 2009(35).
[16]李麗華.吳丹霞 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56例臨床分析[期刊論文]-中國現代醫生 2009(33).
[17]曾慶芳 補腎疏肝法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30例[期刊論文]-陜西中醫學院學報 2009(6).
[18]李坦 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臨床觀察[期刊論文]-中國民康醫學 2009(14).
[19]劉康利.魏貴霞 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30例分析[期刊論文]-內蒙古中醫藥 2009(9)20.郭瑞玲 中西醫結合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療效觀察[期刊論文]-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09(17).
[21]谷守娟 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30例[期刊論文]-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學報 2009(2).
[22]劉靜 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38例療效觀察[期刊論文]-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6).
[23]林奕.雷麗.孫文潔 性激素藥物治療134例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療效分析[期刊論文]-重慶醫學 2009(9).
[24]邢衛香 復方單相口服避孕藥治療青春期功血的療效觀察[期刊論文]-基層醫學論壇 2009(26).
[25]崔焱 中西醫結合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效果[期刊論文]-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08(12).
【摘要】
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PBL)是目前國際上醫學教育流行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開發創造性思維方面有明顯優勢。分析中醫婦科學教學特點,應用此種教學法改變了教師傳統教學思想,形成了新時代教育理念,并且提高了學生對中醫婦科學的學習興趣,培養了自學能力,學生通過課堂討論,開闊視野,拓寬思路,提高了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學質量明顯提高。
【關鍵詞】 中醫婦科學 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 教學改革
中醫婦科學是中醫臨床諸學科中的一大學科,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結合婦女月經、胎孕、產育和哺乳等特有的功能,形成其獨特的理論基礎,只有熟練掌握了中醫婦科學的基本原理,才能明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1]。在長期中醫婦科學教學中,如何將學生培養成為既具有扎實的中醫婦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又能夠解決婦科臨床醫療實際問題的高素質實用型人才,一直是我們不斷思索和探討的問題。PBL 教學法是指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即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思維、推理和分析,導師只起導向作用,不直接回答學生的提問,學生討論中所獲得的許多新問題是自學的主要內容[2],與傳統教學法相比較,PBL 教學法有著很多的優勢[3]。目前在國外醫學院校已經較普遍地實施PBL 教學法,國內一些中醫院校也嘗試使用此教學法,并在教學實踐中深切體會到PBL 教學法是中醫教育改革中很有希望被認可的一種醫學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4]。在分析中醫婦科學教學特點后,對我校2003級中西醫結合專業七年制學生進行《中醫婦科學》教學改革,應用PBL 教學法教學效果良好,現將教學過程中一些體會和認識總結如下。
1 PBL教學法改變傳統教學思想,形成新時代教育理念
1.1 轉變教育理念,更新教學思想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教學目標是:培養政治思想素質高,社會人文科學知識、相關自然科學知識、醫學知識基礎寬厚而扎實,勤于思考、善于學習、勇于創新,各方面能力強,臨床工作能達到低年資住院醫師水平,熱愛醫療衛生事業的高層次臨床醫學專門人才。為達到此教學目標,教師首先要更新落后的教學觀念,改革過去的以教師、課堂教材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及手段,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盡可能多的處于主體地位、主動狀態),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國內外教學實踐研究,PBL教學法正能達到這一目標[5]。并根據中醫教學特點,既要重視理論的學習,也要重視應用能力的培養,結合古人經驗和現代醫學手段,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養成勤于思考、善于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
1.2 教師充分熟悉教材,精心設計問題,編排課程七年制中醫婦科學的課程設置為72學時,我們應用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七年制規劃教材,其內容較其它版本更為豐富。在課程內容多、課時少的情況下,應用PBL 教學法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教學大綱要求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充分熟悉教材,將教材內容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精心設置課程結構,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提出有意義又引發學生興趣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掌握理論知識。
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應用PBL 教學法,所提問題應以重要性,趣味性為原則,即在教學中重視中醫婦科理論,引導學生研究中醫古典文獻,深化理論內涵,并通過查閱資料搜集整理國內外最新科研信息和醫療成果,不斷提高和創新。如講授“月經的產生機理”時,提出問題:“為什么腎氣盛在月經的產生中起主導作用?”“天癸對于月經產生的重要性,如何理解《素問》中‘天癸至’的含義?”“任通沖盛在月經產生中的重要作用及沖任二脈相資的理論依據?”問題一提出即可引起學生的注意,然后引導學生圍繞著腎主生殖的生理功能,天癸的產生,沖任經絡的起源、循行與十二正經的關系、與臟腑氣血的關系等方面去思考,自學后在課堂討論,教師給予指導并總結。又如在講授婦科疾病治療原則時,提出“為什么說滋腎補腎即是益沖任之源,是治療婦產科疾病的一個重要原則?”引導學生從生理聯系和病理影響上分析,并可列舉補腎藥物的現代藥理研究,分析其可行性,最后達到掌握婦科疾病治療原則這一目的。
因多媒體教學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良好的強化效果和整體效應[6],我們充分利用我校教學設施(投影儀、幻燈機、計算機及計算機多媒體等高新技術),制作PowerPoint幻燈片,部分內容制作成模式圖形式,其直觀性和生動性使中醫教學更具有藝術性及趣味性,并降低抽象知識的理解難度。
1.3 注意教學內容與臨床的緊密結合教師要不斷積累臨床經驗,才能使中醫婦科教學生動具體。以平時收集、整理的典型病案為素材, 結合教材具體病證組織學生討論, 針對病案提出問題,通過分析討論, 學生不斷增進對辨證論治的認識, 加深對理法方藥貫穿一線的理解, 提高實際運用能力。在講授各論中的婦產科疾病時,要緊密結合總論中的婦科理論知識,如在婦科疾病治療上應根據婦女不同年齡,月經周期中不同階段的生理、病理特點進行施治。另外,中醫婦科學總論部分以基本理論為主,通過思考題引導學生將理論應用于臨床實踐。如在女性生理基礎一節中,腎與胞宮的關系是重點掌握內容,在長期的實踐中,通過中西醫結合臨床觀察,已發現腎陰陽消長變化對女性月經的影響,通過思考如何理解這一規律,引導學生在理論上和治療上明確腎對女性生理病理的重要性。PBL教學法有利于學生開拓思維,掌握辨證要點和辨證規律,加強思辨能力,不失為一個將理論應用到實踐的有效途徑。
1.4 促使教師不斷地積累和更新知識據有關部門統計,現今社會每過5 年就會有50 %的知識老化,在知識更新周期縮短、知識老化率增加的時代,PBL 教學法能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更新、豐富知識,從而使教學向縱深、向實踐延伸。另外,教師因材施教,也可以從學生的討論中得到啟示,教學相長[7]。在教學改革中把握中醫理論特點,遵循“保持和發揚傳統特色,走現代化的道路”的方針, 在醫學科學高速發展的今天使學生既掌握中醫辨證論治的臨床思維方法,又掌握現代醫療新技術。如“婦人腹痛”一節,現代醫學認為相當于慢性盆腔炎引起的腹痛,西醫常用抗生素治療,療效欠佳,并具有較高的復發率和副作用,我院中醫婦科在辨證施治基礎上,用中藥保留灌腸配合腹部微波治療,效果良好,是我院中醫婦科的一大特色,在教學中以此病的最佳治療方案為問題,教師講授此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體會,增強了學生學習中醫的信念和信心。
2 PBL教學法轉變學生學習理念,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2.1 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熱情,求知欲是整個教學過程的原動力,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運用PBL教學法精心設計思考題,通過學生自學和課堂上教師的層層啟發,拓寬學生思維,調動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習興趣,有了興趣再去探索理論知識就比較容易理解。另外,逐步樹立學生牢固的專業思想,培養學生熱愛中醫的熱情[8]。如結合教材內容適當精選介紹中醫名家的醫案,提高學生學習中醫的興趣,樹立遠大理想。
2.2 著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七年制學生年齡大、文化程度高、自我實現較高、獨立性傾向強,已具備中醫學的一些基礎專業知識與技能。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提問,大膽質疑,并結合教材內容要求學生撰寫小論文、綜述,教師逐一評閱, 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在PBL 教學法實踐過程中還鍛煉了學生人際交流和語言表達的能力,促進了師生間的了解和互動。
3 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①課堂討論應限制在一定時間內,以完成每節課教學任務為前提,又能使有準備的同學有機會發言。關鍵在于討論題的選取,對于可能引起爭議的論題或病例,應課前篩選,課上先做引導,解除不必要的疑惑。把有爭議,能引起多數同學興趣并廣泛參與的討論題設為專題討論,如針對“天癸”理論,組織專題討論,引導學生就天癸的來源、作用、對女性一生的重要意義,歷代醫家對天癸的認識,現代對天癸的研究,如何應用天癸理論指導臨床治療等方面自學。②課堂討論中同學們各抒己見,往往提出一些新穎的論點,教師首先應鼓勵其創新精神,但同時應給予正確引導,對所提假說提出質疑,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觀,搜集資料使假說立論充分。③中醫學既有醫學的共性,又有其獨特的個性,中醫和西醫是兩個不同的醫學體系,中醫學的“系統思維”和西醫學的“分析思維”有著本質的區別。而中醫婦科學的診斷和治療又有其獨特的理論體系,在教學中遇到學生中西不分,對某些疑難問題、有爭議問題斷章取義,模糊中西醫概念的問題,教師應幫其理清思路[9]。④針對多學科交叉問題,請專家教授到課堂點評,并講述新進展新知識。如中醫“天癸”理論在中醫婦科學理論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此問題組織專題討論,學生在積極準備后上臺發言,并進行討論,再請內經、中醫基礎的專家教授點評,使問題深化且明了。
4 小結
1988 年的世界醫學教育大會明確提出了醫學教育的定義“醫學教育是培養促進全體人民健康的醫生。”[10]此定義中將對醫學生自學方面能力的培養作為第一點目標。PBL 教學法的應用,正是把臨床教學的重心從“教”轉移到“學”,啟發學生的主動思維,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正如美國哈佛大學校長Tostenson D 教授所說“PBL 是一種有效果的和高效率的教學方法”[11]。只有在教育改革的實踐過程中,才能更大程度地發揮PBL 教學法的優越性,提高中醫學教育的質量。在中醫婦科學教學改革中,通過不斷的學習、總結、創新,驗證了PBL教學法的可行性,希望能夠將此教學法廣泛應用于中醫臨床課程的教學,提高中醫教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孟 輝.中醫專業婦科教學體會[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8):1612.
[2]楊耀防. 典型的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過程剖析[J]. 國外醫學·醫學教育分冊,1994 ,15 (4) :150.
[3]慕景強.PBL 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現狀研究[J].西北醫學教育,2004,12(3):171.
[4]何美玲,陳亞君. PBL 教學法在中醫婦科學教學中的運用體會[J].西北醫學教育,2004,12(5):90.
[5]商臨萍.臨床護理教學研究新進展[J].護理研究,2004,18(3):388.
[6]傅貴平,林國清,孫 立,等.《中醫內科學》典型病案的多媒體教學研究與實踐[J].井岡山醫專學報,2005,12(1):40.
[7]王 堅,李普云,蘇 勁. 從PBL 教學法談泌尿外科臨床見習的改革[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2 ,12 (16) :103.
[8]秦慧娣.優秀醫學人才的選拔和培養[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1994,3(2):64.
[9]史曉源,陳 濤,雷小敏.中醫婦科學中西醫結合教學改革實踐[J].中醫教育,2001,20(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1-0349-02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期間在甘肅省婦幼保健院門診60例患者,按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治療組20-24歲的6人,25-30歲的16人,31-35歲的8人,平均年齡為27.87歲;對照組20-24歲的5人,25-30歲的19人,31-35歲的6人,平均年齡為27.68歲;治療組和對照組中已婚的46人,未婚但有性生活的14人。這些基線資料經統計學統計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 診斷標準
下腹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低熱、易感冒、疲倦、月經過多、月經失調、不孕等[1]。
1.3 病情分級標準
(1)評分標準:子宮活動受限、壓痛0-5分;輸卵管呈條索狀、壓痛0-5分;子宮一側或兩側有片狀增厚、壓痛0-5分;下腹部酸痛墜脹0-3分;帶下增多0-1分。(2)病情程度分級:以上累計分在15分以上者為重度;10-14分為中度;5-9分為輕度。全部病例均經血液檢查及其他檢查,排除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臟器惡性病變等疾病。[2]
1.4 方法
對照組:輸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g+替硝唑注射液0.4g)3天后下腹部酸痛、墜脹減輕,白帶多;繼續輸液2次下腹部酸痛、墜脹癥狀略減輕,白帶略多,再繼續2次,下腹部酸痛、墜脹癥狀減輕。7次為一療程。 治療2療程。但是患者易出現腸道反應。
治療組 中藥灌腸方:紅藤30 g,敗醬草20 g,紫花地丁15 g,連翹15 g,蒲公英30 g,丹參20 g,莪術15 g,牡丹皮15 g,赤芍15 g, 炙乳香15 g,制沒藥15 g。此方水煎取汁120 mL倒入灌腸瓶中,待藥液溫度達35~40℃,囑患者排空大、小便,屈膝左側臥位,將涂有劑的無菌灌腸管插入15~20 cm,10 min之內將藥液緩慢灌入,拔管后囑患者平臥5分鐘,每日1次。灌腸3次后下腹部酸痛、墜脹減輕,白帶多;繼續2次下腹部酸痛無、墜脹癥狀減輕,白帶略多,再繼續2次,下腹部酸痛、墜脹癥狀消失。7次為一療程。 治療2療程。患者無胃腸道不適。
2 治療結果
2.1 療效標準
治愈:體溫正常,癥狀消失,積分0分。顯效:體溫下降或正常,癥狀好轉,積分降至2/3以上。有效:體溫下降或正常癥狀好轉,積分降至1/3以上。無效:癥狀無變化,積分降低小于1/3。
2.2 結果比較
3 討論
劉奉五老中醫認為,慢性盆腔炎屬于中醫“寒濕”、“濕熱下注”、“內癰”或“瘕”等范疇。因寒濕侵襲者,“寒濕內生,氣滯血瘀,沖任受阻,凝聚于下焦”而發病。“無論寒濕或濕熱都可導致氣滯血瘀。因此,治療濕熱或寒濕以及行氣活血、化瘀,都是治療本病的主要法則。”(《劉奉五婦科經驗》)
3.1 中醫發病機制
經期、產后及手術后血室正開,體質虛弱,攝生不慎,感染濕熱毒邪,治療不徹底或體質虛弱病情遷延,致濕、熱余邪留戀于沖任,胞宮胞脈,阻滯氣血而瘀,濕、熱、纏綿日久,反復進退耗傷正氣,形成慢性盆腔炎寒熱錯雜、虛實夾雜的病理特點。
3.1.1 濕熱瘀結 濕熱客于沖任、胞宮,與血相搏結,瘀阻于沖任,胞脈氣血不暢而發病。
3.1.2 氣滯血瘀 素性抑郁或憤恚易怒,情志內傷,肝氣郁結,或余邪留滯,阻滯沖任、胞宮、胞絡,致氣機不暢,血行瘀滯,脈絡不通。
3.1.3 寒濕凝滯 素體陽虛,失于溫煦,水濕不化,寒濕內生;或經行產后,余熱未盡,冒雨涉水,感寒飲冷,或久居寒濕之地,寒濕阻滯胞脈,血行不暢而致本病。
3.1.4 氣虛血瘀 素體虛弱,易感外邪,滯于胞宮胞脈,血行不暢,瘀血停聚;或久病傷正,致氣虛血瘀,經脈受阻。
3.2 中藥
紅藤,敗醬草能清熱利濕,消腫排膿作用,連翹,蒲公英,紫花地丁能清熱解毒作用,丹參,莪術,牡丹皮,赤芍藥能涼血活血化瘀作用,炙乳香,制沒藥能理氣止痛作用。加減:白帶多者上方加黃柏、薏苡仁以利清濕熱止帶;若少腹冷痛,或腰骶冷痛,白帶清稀則上方去蒲公英,牡丹皮,加吳茱萸,艾葉暖宮止痛;若倦怠乏力,食少納呆上方加黃芪,白術健脾益氣;若病久傷腎,腰膝酸軟無力者,上方加牛膝,杜仲等補腎壯腰。
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具有療程短、見效好、同時減少復發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月經;月經病;中醫;預防
中圖分類號:R271.11+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8-195-01
一直以來,中醫的治病機理多偏重于預防與保健,而婦女要經歷經、孕、產、乳等各期,具有各種生理特征,這些疾病都與男子不同,因此具有獨特的預防法。月經是女性重要的生理現象,是女性具有生殖能力的重要標志之一。在婦科疾病中,月經病是最為常見也是最基本的。月經的異常,往往影響生育。
1.月經及月經病的中醫學解釋
月經是指有規律的、周期性的胞宮出血。又稱月水、月信。月經是臟腑、天癸、經絡、氣血協同作用于子宮,并在其他臟腑、經絡的協同作用下,使子宮定期藏瀉而產生的生理現象。其中尤其是腎氣、天癸、沖任二脈與月經有著直接的關系。所謂月經病,就是指女性月經的量、期、質、色出現異常而產生的疾病,如月經過多、月經過少、經期延長等。
2.常見月經病及其特點
凡月經的周期、經期和經量發生異常,以及伴隨月經周期出現明顯不適癥狀的疾病,簡單說就是女性月經的量、期、質、色出現異常而產生的疾病,稱為月經病,是婦科臨床的多發病。
月經病發生的主要機理是臟腑功能失調,氣血不和,導致沖任二脈的損傷。其病因除外感邪氣、內傷七情、房勞多產、飲食不節之外,尚須注意身體素質對月經病發生的影響。
常見的月經病有月經先期、月經后期、月經先后無定期、月經過多、月經過少、經期延長、經間期出血、崩漏、閉經、痛經、經行發熱、經行頭痛、經行吐衄、經行泄瀉、經行脹痛、經行情志異常、經斷前后諸證、經斷復來等。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月經病。
2.1.月經先期
月經周期提前1-2周者,稱為“月經先期”,亦稱“經期超前”或“經早”。主要機理是沖任不固,經血失于制約,月經提前而至。常見的證型有氣虛和血熱。
主要體征特點表現為:(1)多發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婦女;(2)月經周期縮短,一般少于21天(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而有規律性;(3)連續2個周期以上;(4)無生殖器官器質性病變。
2.2.月經后期
月經周期錯后7天以上,甚至錯后3-5個月一行,經期正常者,稱為“月經后期”,亦稱“經期錯后”、“經遲”。主要發病機理多因腎虛、血虛、沖任不足,或血寒、氣滯、痰濕阻滯沖任等所致。常見的分型有腎虛、血虛、血寒、氣滯和痰濕。
主要體征特點表現為:(1)多發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婦女;(2)月經周期延后7天以上;(3)連續2個月經周期以上。
2.3.月經先后無定期
經周期或前或后1-2周者,稱為“月經先后無定期”,又稱“經水先后無定期”、“月經愆期”、“經亂”。主要機理是沖任氣血不調,血海蓄溢失常。其分型有腎虛、脾虛和肝郁。
主要體征特點表現為:(1)多發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婦女;(2)月經周期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3)連續2個月經周期以上。
3.月經病的中醫預防
月經病是女性之中最常見的疾病,多因六、七情、飲食、房勞、過勞、先天稟賦不足所致,一直以來都是困擾女性的重要問題。所有成年女性都應重視月經病的重要性,盡量做到身心舒暢、避防驚恐、注意飲食、晚婚少育、避免過勞等,經常進行身體各項鍛煉、增強體質,做到防患于未然,因此采取中醫預防具有重要的意義。
3.1.清靜養神
隨著社會高速發展,人們生活壓力也逐漸增大,女性亦是如此,多慮、易怒等特點,就容易造成內府受損,因此就要多靜養少思考以緩解癥狀。
3.2.避防驚恐
女性在月經期間,受到驚恐就易出現妄行、崩漏等現象。因而要盡量做到心神安定,以預防月經病的產生。
3.3.飲食多樣性
實踐證明,婦女如果飲食單一或者飲食不好,都有可能出現月經量少、崩漏甚至經閉等癥狀,因而注重飲食多樣性,克服飲食上的不良習慣,通過多樣化的飲食以補充身體內的各種需求。
3.4.因人膳食
每個人的自身素質是不同的,科學的飲食就要求個人要選擇合理的膳食,這是預防月經病的重要基礎。
3.5.防止風寒
婦女由于月經等生理特點,易氣血不足、風寒侵入,尤其在行經期,血室正開,極易被風寒入侵而導致月經病等。因此,女性一定要注意防止風寒,尤其是在行經期及產后。
3.6.晚婚少育
對于女性來說,做好孕育預防是有效的降低月經病產生的措施。因此,提倡晚婚晚育和計劃生育,對于婦女的健康是具有重大的實際意義的。
3.7.合理
和諧的夫妻性生活能使夫妻心情舒暢,有利于婦女的身心健康,但要有節制,不能嗜欲無度或房室不節。尤其婦女在行經期、懷孕早期和末期以及產后應禁忌,否則易引起月經病。
3.8.藥膳保健
科學的預防月經病應根據素體不同分別選擇藥膳,切不可強求一致。如平日里脾胃虛弱、中氣不足之婦人,易患月經病,所以可吃些補中益氣的藥膳,如雜羹(羊肉、草果、回回豆子)、臺苗羹(羊肉、草果、良姜)。 若平素善驚易恐,郁結不樂可食灸羊心(羊心、咱夫蘭)。
總之,綜合以上及實際的臨床研究來看,中醫婦科的各種預防方式具有良好的效果,采取合理的中醫預防法能夠有效的降低女性月經病的產生并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常見病的中醫預防》[M],曹培琳,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 《飲膳正要》[M],明?勿思慧,呼和浩特: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版。
尊敬的讀者朋友、各位新老學員大家好:
河北省黃驊市醫療新技術培訓學校、石家莊益壽堂兩家聯合定于8月份在山東濟南市召開全國第四屆耳鼻喉、疼痛研討大會,此次會議以教學、講課、更新技術為主題,不會出現技術簡單介紹、虛假加盟等現象,確保參會者來有所獲,滿意而歸,絕不會出現另收學費的不良行為。各位老學員我校的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您沒有特殊情況,請您別錯過這次機會。本次會議為千人大會,歡迎您的到來。
主辦單位:河北省黃驊市醫療新技術培訓學校
承辦單位:河北益壽堂、山東天辰納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中華中醫耳鼻喉醫師協會、滄州鼻炎咽炎研究所
濟南會議面授內容如下
耳鼻喉班授課內容:
一、 基層醫生的路怎么走?
二、 怎樣快速讓你的專科紅火起來?
三、 兒童多涕癥的最佳治療方案(處方公開)
四、 鼻白金膠囊的研發機理與臨床應用(處方公開)
五、 過敏性鼻炎治愈后不復發機理 (處方公開)
六、 新契約鼻炎膏一次性治療單純性、肥厚性鼻炎的視頻講座及注意事項
七、 耳聾耳鳴的最新治療方案(處方公開)
八、 鼻竇炎短期治療和鞏固治療方案
九、 導彈栓使用后的注意事項
十、 咽炎短期治療的最新方案(處方公開)
十一、 全國獨家研發:多功能等離子治療機的研發機理及臨床應用(耳鼻喉科、肛腸科、皮膚科、婦科等圖片講座演示)
疼痛授課內容:
一、中醫特種針(鉤/刃/鈍頭)結合新注射療法治療腰腿疼
二、非引導下經安全三角進路臭氧溶盤術/射頻熱熔盲穿
三、經椎間孔入路側隱窩內間盤神經剝離術
四、手法配合關節穿刺以及關節腔清洗
五、采用間盤復位機短期治愈頸椎病、腰椎病的機理
六、間盤復位機快速治愈間盤突出證的的技巧
七、風濕骨痛液的研發機理與臨床應用
八、針刀結合銀質針治療頸椎病、腰椎病
九、治療頸、腰間盤突出病的誤區
十、靳氏針法,一分鐘治療頸肩腰腿痛。
各位新老學員,為了回報多年來你們對我校的支持,校方決定凡在會議期間購買藥品和器械的學員,我校有大幅度優惠。
會費、資料費共100元,住宿費每天60元。8月5日全天報到,6日、7日兩天會議。
詳情請登錄:省略/
報名咨詢電話:0317-8889120
手機:1330337023913323277159
報到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歷山路76號,山東省軍區招待所接兵站,家樂福超市對面。
第二屆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學術研討會征文通知
中醫人才面臨著諸多方面的挑戰,也是目前中醫藥學發展的瓶頸之一,如何培養適合現代中醫藥需求的人才, 全面提高中醫人才的質量;如何挖掘、整理名老中醫的學術思想和臨床實踐經驗,進一步做好中醫藥繼承工作成為促進中醫藥發展的關鍵。
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師承有關規定,我們將通過師授、帶幫等形式,力求培養更多的基層中醫藥人才和技術骨干,培養更多的中醫藥優秀人才,故特舉辦此次研討會。本屆師承研討會將以沈紹功教授學術思想、臨床經驗為主題。
沈紹功教授是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承擔和參與國家中醫心腦血管病等多項攻關課題;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上海沈氏女科第19代傳人;懸壺濟世50余年,德高醫精,治學嚴謹,在醫療、科研、教學等方面具有深厚造詣。本次研討會將請沈紹功教授現場傳承沈氏家族600余年的醫家真傳與診療經驗。
一、會議內容
繼承和研究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和臨床診療經驗論談。
國家中醫藥科研成果、中醫百項臨床實用技術的推廣利用。
中醫藥驗方、技術、發明、專利的推廣與轉讓。
推選一批德醫雙馨優秀工作者,頒發“白求恩獎章”、“優秀基層醫生”等榮譽證書、獎牌。
二、征文內容
1.名老中醫診療經驗在臨床中的應用體會。
2.國家醫療百項實用技術臨床推廣經驗。
3.慢性、疑難雜癥防治經驗談及名方名藥或單味中草藥的臨床應用體會。
4.省略
中文域名:中國基層醫療
網址:省略
四、參會辦法
為確保會議代表的住宿,請參會代表每人務必提前預交報名費和住宿預訂費共計100元,我們將按照所收預訂費的排序安排參會事宜。報到時預交報名費可抵沖會務費200元。會務費2 800元(含三星級賓館住宿及餐費,將安排考察活動)。
五、會議時間
2011年10月23日至25日(23日報到)。咨詢電話:(010)84035349、84044191
六、相關待遇
凡正式會議代表均有機會免費獲得(4選2):A.《沈紹功中醫方略論》;B.《基層醫生實用全書》;C.《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匯編》(共5冊);D.《臨床經驗論文匯編》。
七、相關榮譽及獎項
1.部分優秀文章將推薦相關醫學雜志發表并安排大會演講交流。
2.會議將設優秀論文獎、民族醫藥貢獻獎、白求恩紀念獎、優秀基層醫生獎。
八、聯系地址
北京市東直門內海運倉1號國家中醫藥管理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示范基地海運倉國際大廈6層606室,郵編:100007,聯系人:馮金風。
您有第二職業嗎?招聘兼職醫生
實用針灸刮痧拔罐培訓班
咨詢電話:010-84035349、84044191
【關鍵詞】 三棱; 婦產科; 藥理
三棱為黑三棱科黑三棱屬植物黑三棱 Sparganiun stoleniferum Buch.-Ham 的干燥塊莖,首載于《本草拾遺》。味苦、性平,入肝、脾經,具有破血行氣、消積止痛等功能。化學成分主要包括黃酮和黃酮苷、苯丙素苷、甾體及其苷、有機酸等化合物。研究表明,三棱具有多種藥理活性,并在婦產科中應用廣泛。筆者就近年來與三棱在婦產科臨床應用相應的藥理研究綜述如下,以供參考。
1 藥理活性
1.1 調節免疫及特異性免疫作用丁永芬等[1]將由三棱、桂枝、附子等組成的桂附膠囊給36位子宮內膜異位癥(寒凝血虛證)患者服用,觀察治療前后外周血抗子宮內膜抗體(EMAb)、腫瘤壞死因子-α、腫瘤相關因子125、自然殺傷細胞活性的變化。結果顯示總有效率為91.67%,治療后EMAb陽性率、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明顯下降,而外周血腫瘤相關因子125水平也下降,自然殺傷細胞活性則提高。可見,三棱與桂枝、附子等同用可從多方面調節子宮內膜異位癥(寒凝血虛證)患者體內存在的免疫功能失調。另外實驗研究表明三棱能改變血液流變性[2,3],改善微循環,加速血液流動速度,運輸血液的免疫細胞,加速自身異物的清除,同時也改善組織營養,促進病變恢復,因此具有特異性免疫作用。黨春蘭[3]認為三棱活血祛淤的藥理作用機理為血細胞壓積及血沉速率的顯著減少而導致全血黏度降低,從而起到活血祛淤的功效。
1.2 抑制乳腺增生作用李湘奇等[4]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聯合黃體酮造模,用乳癖康合劑(三棱、柴胡、莪術等)治療,結果提示乳癖康合劑能夠降低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雌二醇、垂體促乳素及促卵泡成熟激素含量, 升高孕激素的含量。可見乳癖康合劑可通過調節乳腺增生的性激素水平、影響VEGF的活性、抑制腺體新生血管的形成、改善腺體的微循環而逆轉乳腺腺體的增生,這與三棱在乳腺增生病中的廣泛應用一致。
1.3 鎮痛及抗凝血作用三棱的鎮痛及抗凝血作用在實驗研究中已被廣泛證實。鄧英君[5]、邱魯嬰等[6]采用小鼠扭體法及熱板法,對三棱不同提取物進行鎮痛及抗凝血作用研究,結果表明,三棱不同提取物都能明顯降低因醋酸刺激引起的扭體反應次數,提高小鼠因熱刺激引起疼痛反應的痛閾值,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對小鼠凝血時間也有顯著影響。金志春等[7]通過對盆腔舒膠囊(水蛭、三棱、莪術、元胡、桂枝等) 的藥效學研究,觀察該藥對小鼠痛閾的影響,并與婦科千金片、阿斯匹林作比較,結果提示其鎮痛作用強于婦科千金片接近阿斯匹林。
1.4 誘導乳腺癌細胞凋亡張瑾峰等[8]運用EPICS-ELITE型流氏細胞儀研究莪術、三棱、IL-6對人乳腺癌細胞凋亡的誘導作用,結果發現它們對人乳腺癌細胞的凋亡都有明顯的誘導作用,誘導凋亡可能是其抑殺腫瘤的作用機制之一。
1.5 抑制異位子宮內膜細胞增殖余曉輝[9]為探討活血化瘀中藥對子宮內膜異位癥( EMT)模型大鼠異位子宮內膜細胞的增殖的影響,制備活血化淤中藥(三棱、蒲黃、靈脂、莪術、玄胡)含藥血清,干預體外原代培養的大鼠異位內膜和在位內膜細胞,應用噻唑藍(MTT) 比色法比較活血化淤中藥含藥血清對二者增殖的影響。結果提示活血化淤中藥含藥血清對EMT模型鼠異位內膜的增殖有顯著抑制作用,而對在位內膜的增殖無明顯影響,為臨床用藥提供了實驗依據。
1.6 抗炎及抑制子宮平滑肌收縮作用金志春等[7]通過對盆腔舒膠囊(水蛭、三棱、莪術、元胡、桂枝等) 的藥效學研究,觀察該藥對塑料環所致大鼠子宮炎癥、大鼠腸系膜微循環、家兔離體子宮平滑肌收縮的影響,并分別與婦科千金片、山莨菪堿、阿托品等中西藥物作比較。結果提示盆腔舒膠囊具有良好的抗炎、抑制子宮平滑肌收縮、改善微循環的作用。
2 毒副作用
三棱的急性毒性實驗顯示,小鼠按480 g/kg生藥煎劑灌胃給藥7 d,藥后小鼠活動減少,靜臥不動,第2天恢復正常,未見死亡。小鼠腹腔注射LD50為(233.3±9.9)g/kg(生藥),小鼠呼吸抑制而死亡,死亡前出現短暫的抽搐驚跳[10]。
苗曉玲等[11]為觀察部分破血活血中藥對妊娠早期小鼠流產及死胎的影響,選用桃仁、紅花、三棱、 赤芍、川芎、丹參6味中藥,分低、中、高劑量組及對照組,單味水煎劑給妊娠早期小鼠灌胃,觀察各組用藥后的流產數、死胎數、活胎數。結果顯示三棱高劑量組的流產率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可見三棱可使妊娠早期小鼠流產和出現死胎,與劑量有一定的相關性,為中醫藥理論及婦產科臨床用藥提供了部分實驗研究依據。
另有報道,某藥劑師調配中藥處方時,只要接觸了三棱就會出現打噴嚏、不停地流鼻涕眼淚等不明原因的重感冒癥狀,此類過敏反應較少見,也未見有文獻報道,其機理有待臨床重視和探討[12]。
3 小結
綜上所述,三棱在婦產科中所表現的破血行氣,消癥化積等作用,已被實驗研究證實, 這為今后中醫藥防治婦科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疑難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啟示。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人們對三棱的研究日趨深入,研究領域日趨擴大,其藥理作用也正在被更多的挖掘出來并為人們所利用。但對其系統研究開發尚未見有更新的進展,特別是制劑方面,研究尚不充分,而且毒副作用的研究也不夠深入,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丁永芬,李光榮. 桂附膠囊對子宮內膜異位癥(寒凝血虛證)外周血EMAb、CA125、TNF-α、NK細胞影響的臨床研究[J]. 新中醫,2005,37(9):25.
[2]和 嵐,毛騰敏. 三棱、莪術對血淤證模型大鼠血液流變性影響的比較研究[J]. 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5,24(6):35.
[3]黨春蘭,辛小南. 三棱對家兔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 河南醫科大學學報,1996,31(3):31.
[4]李湘奇,宮少波,魏 芳. 乳癖康合劑對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性激素及乳腺組織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微血管密度表達的影響[J].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中醫臨床版),2005,12(5):1.
[5]鄧英君. 三棱不同提取物鎮痛及抗凝血作用研究[J]. 時珍國醫國藥,1999,10(12): 883.
[6]邱魯嬰,毛春芹,陸兔林. 三棱總黃酮鎮痛作用研究[J]. 時珍國醫國藥,2000,11(4):291.
[7]金志春,張敦蘭,譚宮屏,等.盆腔舒膠囊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藥效學研究[J]. 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2,16(1):56.
[8]張瑾峰,王 喆,劉 欣,等. 莪術、三棱、白介素-6對人乳腺癌細胞凋亡的誘導作用. 中國科協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2004:219.
[9]余曉輝,黃光英,陸付耳. 活血化淤中藥對大鼠異位子宮內膜細胞增殖的影響[J].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06,35(1):93.
縣醫院被調查醫務人員專業熟悉度及培訓需求情況被調查的269名醫生中,對專業熟悉排在前3位的是內科、外科與婦科;最不熟悉的是精神病預防與管理,衛生統計學和流行病學和社區康復均低于10%。醫生最希望培訓的前3項專業科目是內科、外科、急診與急救;對培訓關注度較低的專業為精神病預防與管理、流行病學、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老年保健和社區康復。在被調查的189名護士中,對專業熟悉排在前3位的是常見病的臨床護理、急救護理、慢性病的臨床護理;最不熟悉的是精神病的預防與管理、臨終關懷、中醫護理和老年保健。護士最需要得到培訓的專業科目是急救護理、常見病的臨床護理、傳染病的臨床護理;對專業培訓關注度低的是精神病的預防與管理、慢性病的預防與管理和臨終關懷(表2)
2鄉鎮衛生院及村衛生室被調查醫務人員從事專業熟悉度及培訓需求情況
在填寫完整問卷的67名醫生中,對專業熟悉排在前3位的是內科、外科和婦科;最不熟悉的論文撰寫、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性病、社區康復和衛生統計學。醫生最希望培訓的前3項專業科目是外科、內科和兒科;臨床檢驗、婦科、傳染病、老年保健、醫學心理學慢性病預防與管理、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培訓需求較低。在填寫完整問卷的的73名護士中,對專業熟悉排在前3位的是常見病的臨床護理、急救護理和慢性病的臨床護理;最不熟悉的是中醫護理、臨終關懷和精神病的預防與管理。護士最需要得到培訓的專業科目是急救護理、慢性病的臨床護理與常見病的臨床護理,對專業臨終關懷、人際關系與溝通技巧、心理健康護理和常見病的預防與管理的培訓關注度低,均未超過10%(表3)。
3討論
3.1農村醫務人員學歷結構不合理,加強繼續教育,提高醫務人員學歷
縣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的醫務人員學歷偏低,獲得學歷的途徑主要以中專衛校為主,高級職稱較少。作為農村三級醫療服務系統的龍頭—縣醫院不僅在醫療器械等硬件上處于優勢,在醫務人員的學歷、專業素養、醫務職稱、學科建設等方面都要有模范帶頭作用。然而偏低的學歷、不合理的職稱結構,不僅制約著醫院本身的發展,更不能及時有效地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鄉鎮衛生院以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為主,從事全科的醫務人員比例偏低,影響著鄉鎮衛生院承上啟下的功能的發揮。繼續醫學教育是一種高級的、制度化、正規化的在職教育[1],是以學習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為主的一種終生性醫學教育。衛生技術人員低學歷和低職稱造成基層人員技術力量薄弱,同時會影響繼續教育的開展。不同學歷層次的醫務人員對培訓的愿望存在明顯差別,隨著學歷層次的提高,要求培訓的愿望也在逐漸增強。低素質-低提供能力-低衛生服務質量-低效益的惡性循環會嚴重阻礙醫療機構的發展[2]。學歷的提高不但增強了醫務人員的專業知識掌握能力,并為他們以后更好的服務基層、職稱評定等各方面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3]。本調查顯示:大多數醫務人員由于工作崗位人員短缺而不能脫離崗位參加培訓,從而無法提高自身學歷水平與專業技能,因此相關領導應與當地衛生學校建立適宜本地區的繼續教育規劃,使醫務人員能夠更加便利地參加教育培訓。
3.2醫務人員對基本醫療的專業知識掌握程度不平衡,加強對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專業知識的培訓
本調查顯示:醫生對內科、婦科、外科的專業知識熟悉度較高,對其他輔助科室如檢驗科、耳鼻喉科的專業知識了解較少,對公共衛生領域的婦幼保健、精神病預防與管理、衛生統計學、流行病學和社區康復掌握度偏低。護士對常見病的臨床護理、急救護理、慢性病的臨床護理的專業熟悉度較高,對病人的精神病的預防與管理、臨終關懷、中醫護理和老年保健的專業知識了解不足。基本醫療是所有醫療工作的基礎,只有所有醫生及護士對其知識及技能熟練掌握,才能保證醫療工作的高質量。同時對于公共衛生知識的普及率也亟待提高,作為醫務人員不僅要掌握基本的醫療知識,也應具備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所涉及的其他科目知識有所了解,以較為全面的知識技能服務患者。現代社會尤其主張人文關懷,若醫護人員有良好的醫患溝通的技能,不僅能促進病人積極地配合醫生接受治療,也可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率。公共衛生是鄉鎮衛生院開展工作的重點方向,若醫務人員沒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就無法保證兒童計劃免疫、婦幼保健、慢性病防治等工作的順利開展,既影響了農村廣大居民的健康,又阻礙了基層公共衛生服務的發展。因此,當地地區衛生主管部門應按照當地實際醫療需求,合理有度地參與規劃與管理,有利于培訓資源的有效利用。此外,培訓項目的組織方應充分了解培訓對象現有醫學教育水平、專業技術水平及實際工作生活中存在困難,制定相適宜的培訓模式,遴選適宜的醫學師資與專業教材,選擇最佳培訓地點,進行嚴格而人性化的管理,不斷與培訓人員進行溝通尋找問題,從而實時對培訓內容或模式進行調整、改進,最終才能取得最佳的培訓效果。同時,為了有效避免工學矛盾,還需要及時與培訓對象所在單位充分溝通,了解單位實際需求,從而得到單位的支持,在此基礎上合理安排培訓人員、時間和內容,繼而高效地為當地培養適宜人才[4]。
3.3醫務人員對基本醫療的專業培訓需求較高,培養檢驗及影像專業人員,全面提高醫療機構服務能力
在新疆貧困縣,由于資金匱乏、專業人員短缺等因素,縣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的分科條件有限,從而醫務人員對自身專業的培訓期待很高。同時,醫務人員工作負荷大,沒有足夠的時間與經費接受全面的專業培訓,所以醫生對基本醫療的內科、婦科、外科、兒科的培訓需求度很高,護士對急診與急救、兒科。傳染病的臨床護理也提出了較高的培訓期望。現階段國家對農村基層醫療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保證了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同時還不斷配備先進的醫療器械,因而對檢驗人員、醫技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雖然有的醫院配備了先進的診斷設備,但是由于醫技人員操作技術有限,只能使用部分基本功能,儀器設備未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也影響了農村醫療機構的診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因此按需求培養檢驗及影像人員,從而全面提升醫院診斷能力與工作效率[4]。
3.4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對全科醫學熟悉度低,加強鄉鎮衛生院全科醫師在職培訓,提高鄉鎮衛生院效能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的加速發展,傳統中醫藥學受到西方醫學的沖擊,日漸式微,發展緩慢。中醫藥發展路在何方?中醫藥學的傳承與創新已成為業內外關注的焦點。
小針刀療法的出現或可成為中醫藥現代化之路上的發展典型,而不懈踐行推廣小針刀療法的傳統中醫繼承者們也應得到大家的崇敬。
中醫藥創新―小針刀和小針刀療法
小針刀,一種針灸工具,由金屬材料制成,在形狀上似針又似刀,由朱漢章教授始創于上世紀70年代中后期。
小針刀療法則是朱漢章教授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借鑒西醫外科手術原理,以小針刀為主要治療手段而創立的一門醫學新學科。它是一種介于手術方法和非手術療法之間的閉合性松解術,是在切開性手術方法的基礎上結合針刺方法形成的。其操作特點是在治療部位刺入深部到病變處進行切割、剝離,以達到止痛祛病的目的,主要適用于軟組織損傷性病變和骨關節病變。
經過20多年的探索和臨床應用實踐,小針刀療法逐漸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理論、研究方法、關鍵技術在內的獨立而科學的新醫療體系,在形成自己治療特色的同時,也逐漸得到了社會大眾和政府相關部門的認可。
2002年3月,針刀醫學經典性著作《針刀醫學原理》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標志著針刀醫學理論與實踐體系的形成。
2003年,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由27所高等中西醫院校的29名專家參加的鑒定會上,確立了“針刀醫學”。
2004年,在由教育部組織的有四位院士參加的大型鑒定會上,確認針刀醫學在理論、技術、器械等方面具有原創性,特別是在臨床治療方面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2006年2月21~23日,主題為“針刀醫學發展與中醫現代化”的第272次香山科學會議召開。這次會議邀集了42位中西醫多學科專家、國家科技主管部門領導,就針刀醫學與中醫現代化的關系、中醫現代化的概念、針刀醫學創新之處以及針刀醫學對中醫現代化的作用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與會者一致認為針刀醫學是中醫學范疇內具有原創性的新學科,是中醫現代化的范例之一。
至此,針刀醫學正式立足于中醫藥學中,并開始逐漸立足于廣大患者的心中。
融合互補―小針刀加艾灸療法
艾灸療法簡稱灸法,也是一種古老的中醫療法。灸法是運用艾絨或其他藥物在體表的穴位上燒灼、溫熨,借灸火的熱力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起到溫通經脈、調和氣血、協調陰陽、扶正祛邪的功效,最終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治法。
《黃帝內經》的《靈樞•官能》說:“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醫學入門》亦有“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的說法。灸法適用范圍十分廣泛,用于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等,尤其對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頸椎病、糖尿病等疾病有顯著療效。
小針刀加艾灸療法,是“先用小針刀對充血、水腫、纖維化、結疤等粘連組織進行松解,再配合牽拉和手法復位,促使粘連組織完全松懈和突出物的還納,以徹底解除對神經根的壓迫,達到‘減壓’和‘粘連松解’的目的”,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針刀后再對患處進行艾灸,使患處經絡通暢、循環加快、痙攣緩解、疼痛減輕而逐漸痊愈。
小針刀加艾灸相結合的療法能夠相互補充、融合,對于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關節炎等病癥有顯著療效。該療法具有顯著的優越性:既可治標又可治本,不僅治療范圍廣,簡單易行,而且無后遺癥和并發癥,治愈率高,病人痛苦少,費用低廉。
醫者仁心―黃根寶其人其事
黃根寶,1961年出生于浙江省臨安市高虹鎮。1979年高中畢業后,即參加了臨安市橫畈供銷社的與中草藥相關的工作,從此與中醫藥結下一生情緣。
出于對中醫藥工作的酷愛,1995年,黃根寶拜師學醫,跟隨師傅學習中醫理論和治法,并在不斷摸索中辛勤實踐。
其實自從針刀療法被確立以來,國內已經舉辦了全國性培訓班500多期。到目前為止,國內接受針刀科學培訓醫務人員達10萬余人,國外達5000余人。
1990年中華中醫藥學會成立,針刀醫學創始人朱漢章教授任主任委員,隨后,國內28個省(市、直轄市、自治區)相繼成立了針刀醫學省級學會。2004年世界性的“世界中聯”針刀專業委員會成立,針刀醫學的影響力逐步擴大,滲透到國外,此后國外陸續有15個國家和地區成立了針刀醫學會。
1999年,黃根寶參加南京醫學院(現南京醫科大學)第五屆頸腰病高級研究班學習,以優良成績獲得“針刀醫學診療技術執業資格證書”,成為比較早接觸針刀醫學,研究、踐行針刀療法的醫生之一。
十余年來,黃根寶兢兢業業,不懈堅持,不斷進取,在針刀醫學領域不懈地進行探索和實踐。行醫至今,黃根寶治愈的病人達5000多例,在患者中間形成廣泛的影響力。
這期間,黃根寶參加了浙江省職業技能鑒定中心考試,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按摩師證書”;還參加了中西醫專科病科主任高級專修班論壇、全國名老中醫治療疑難病臨床經驗高級專修論壇、全國中醫臨床研究學術論壇、中醫治病及干預模式論壇等多次學術交流活動。通過與全國各地相關領域專家的溝通交流,開闊了眼界,提升了自身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水平。
2011年6月,黃根寶參加第六屆中醫藥發展論壇,所撰寫的論文《特色療法治療頸、腰椎間盤突出癥―小針刀加艾灸》獲得優秀論文特等獎。同時,小針刀加艾灸療法被中華國際醫學交流基金會和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共同評為“2011中醫藥特色療法”。
2011年8月21日,由于在醫療衛生事業中所作出的重要貢獻,由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雜志社編委認定,將黃根寶入編《中國醫者先鋒大典》,成為中國醫者先鋒之一。
多專業一體化診療平臺的內容包括臨床路徑、區域化醫療和慢病管理3方面。見圖9。該模式以系列高新診治技術為前提,以患者為中心,以提高療效為口的,將中醫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建立了從預防到治療,從非手術到微創治療的體系,整合中醫、針灸、脾胃、治未病、康復、相關科室(婦科、心理、影像、盆底生理)、護理等學科。
1 臨床路徑:標準化的工作流程
臨床路徑是一個事先寫好的標準化工作流程,是由各學科的專業人員根據循證醫學的原則將某疾病或手術的關鍵性治療、檢查和護理活動標準化,按照預計治療和住院天數設計成表格,將治療、檢查和護理活動的順序以及時間的安排盡可能地達到最優化,使大多數摧患此病或實施此手術的患者由入院到出院都能依此流程接受照顧。臨床路徑具有綜合性、時效性、多專業合作性以及結果可測量等特點。實施臨床路徑可促進盆底診療平臺多專業協作配合,確保治療和護理的連續性,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服務,保證資源合理及有效使用,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2 區域化醫療:實現高度共享與流通區域化
醫療是醫療衛生日益發展的必然,也是醫療衛生服務宗旨的拓展。區域醫療信息化是區域醫療最直接、有效的體現即通過居民信息在整個區域實現高度共享與流通,方便患者就診、降低醫療費用。盆底疾病區域醫療主要服務3類種人群[16} .為百姓提供方便,無論是實現遠程掛號預約、醫療咨詢,還是開展遠程會診都需要遠程醫學信息系統作為搭建平臺;2)為醫護人員服務,例如醫生接診時,遠程系統能夠為其提供就診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檢驗結果和醫療記錄,使醫生的診斷更為準確、治療更有效,保證“雙向轉診”時治療的連續性;3)為醫療管理人員服務,區域醫療數據中心的集成也必須以穩定高效的遠程醫學網絡為依托,使衛生行政部門更好地協調醫療衛生資源,減少重復建設與浪費,充分發揮區域醫療衛生信息系統的經濟效益、管理效益和決策效益。
3 慢病管理:全方位、多角度為慢病患者提供健康服務
慢病健康管理是指組織慢病專業醫生及護理人員,為慢病患者提供全面、連續、主動的管理,達到促進健康、延緩慢病進程、減少并發癥、降低傷殘率、延長壽命、提高生存質量,并降低醫藥費用的一種科學管理模式。盆底疾病慢病管理是一種綜合干預模式,該模式從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出發,以人群為基礎,重視疾病發生發展的全過程(高危管理、患病后的臨床診治、保健康復、并發癥預防與治療等),強調多學科合作,突出循證醫學指導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預防疾病惡化,提倡連續監管和持續評估改進的過程。(本文由論文平臺網提供,如有更多需要,可登陸redlw.com 咨詢客服。)
【關鍵詞】卵巢子宮內膜異位;腫瘤;腹腔鏡
【中圖分類號】R71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2
當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正逐步出現年輕化的態勢。作為婦科常見病,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被稱為巧克力囊腫。近年來,伴隨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腹腔鏡手術已逐步成為確診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標準。在本研究中,回顧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接收的82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進行治療。由于腹腔鏡可直接觀察盆腔內子宮與卵巢輸卵管外形,明確診斷,進行臨床分析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所以較傳統的開腹手術效果更好。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相關知識背景
子宮內膜異位囊腫(Ovarian Endometrial Cysts.OEC)是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 EMs)的一個類型,即子宮外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性激素依賴性 疾病[1]。多發生于卵巢,偶可發生于子宮手術后切口瘢痕、腸道、泌尿道、肺部及腦部等。本研究只針對卵巢病變引致的子宮內膜異位囊腫(俗稱巧克力囊腫)。其發病率近年不斷增高,已經成為婦科常見疾患。其破壞卵巢組織,引起痛經、月經失調、甚至不孕。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雖然是良性疾病,但其表現的細胞增生、浸潤和易復發性卻都是惡性生物學行為。
1.2 基本資料 選擇我院 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間接收治療的82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患者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年齡在21-55歲之間,平均年齡32歲。
其中,觀察組有21例患者屬于單側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20例患者 屬于雙側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卵巢囊腫的平均直徑為(6.54±1.98)cm,采用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有20例患者屬于單側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21例患者屬于雙側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卵巢囊腫的平均直徑為(6.71±2.01)cm,采用開腹手術進行治療。病程3個月至10年不等。婦科檢查提示患者的腫塊呈囊性或者是混合性。血清多數正常,有的輕微升高。患者手術前半年未服用藥物且肝功能全部正常。
1.3 治療方法
對于對照組,對其進行全身麻醉,直視下行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剝出術,可吸收線縫合修復。若囊腫較大時先吸出囊液,剝離囊腫后將剩余卵巢荷 包縫合。沖洗盆腔,充分止血后關腹。對于研究組,對其進行全身麻醉,頭低臀高位,常規消毒鋪巾。建立氣腹,置入腹腔鏡器械,松解組織粘連,恢復卵巢、輸卵管正常解剖關系。抽吸囊液,將囊壁基底從卵巢間質處做席卷式剝離,雙極電凝止血、減滅病灶,注意保留卵巢的血供。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數據以(±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和檢驗,P
2.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78.02±30.11)min,出血量為 50ml,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9%,鎮痛的使用率為26.3%,愈合率為 100%,抗生素使用時間為(4.12±0.31)d,發熱時間為(1.02±1.00)d,住院時間為(5.61±0.96)d;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98.55±19.19)min,出血量為95ml,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2%,鎮痛的使用率為48.12%,愈合率為 100%,抗生素使用時間為(6.11±0.50)d,發熱時間為(3.01±1.23)d,住院時間為(6.55±0.78)d,(P
3.討論
3.1 有關腹腔鏡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手術治療注意事項
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盆腔粘連程度不等,嚴重者子宮直腸窩消失,卵巢與闊韌帶、子宮、甚至腸管致密粘連,手術時極易損傷血管、腸管、輸卵管等器官。所以術時要求術野暴露好,最好采取頭低臀高截石位并舉宮,這樣一來能充分暴露子之宮后壁,使分離比較容易進行,剝出卵巢巧克力囊腫時,應先穿破囊腫,吸凈囊液。因為有資料表明的巧克力囊腫在剝出過程中破裂`,事先吸出囊液可減少盆腔污染、種植機會。分離粘連主要采用鈍性方法,后行囊腫壁剝出。在研究中發現卵巢巧克力囊腫雖粘連嚴重,只要分清層次,并不難分離,對于嚴重粘連又需行保守性手術的,應當即立斷中轉開腹,以免引起大損傷。
3.2 有關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預防
關于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預防,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要規律,戒煙戒酒。世界衛生組織預言,如果人們都不再吸煙,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癥將減少1/3;其次,不酗酒。煙和酒是極酸的酸的物質,長期吸煙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的體質。生活中的另一項預防要數“吃”了。不要吃過多的咸而辣的食物,不吃過冷過熱、過期變質的食物;對于特殊人群,比如年老體弱者或者是有某種疾病遺傳基因者應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堿量高的堿性食物。也就是說,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r作物,家禽魚蛋,發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生活中要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因為壓力是重要的癌癥誘因,中醫認為壓力導致過勞體虛從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的沉積;壓力也可導致精神緊張引起氣滯血淤、毒火內陷等。在一方面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這樣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另一方面,定期做婦科檢查必不可少。如果有疾病的前兆,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以防病情惡化。
綜上所述,腹腔鏡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囊腫較普遍的方法,尤其是近十幾年,腹腔鏡下囊腫剝除術應用較為廣泛,其優點是診斷與治療一次完成,術中亦可同時清除盆腔內其它異位病灶,分離粘連,重建盆腔結構,且切口小,創傷小,對腹腔干擾少,術野清晰,術程短,失血少,術后恢復快。綜上所述,腹腔鏡治療是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治療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董愛華,劉海燕.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療效分析[A].《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社有限公司.2016《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臨床研究研討會論文匯編[C].《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社有限公司:,2016:1.
關鍵詞:針灸聯合中藥IVF臨床應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487
【中圖分類號】R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1-0330-02
不孕癥是婦科的常見病之一。隨著人類輔助生殖技術(assisted reproduct ive techn iques,ART)的迅速發展,在控制性促排卵、體外受精培養及胚胎移植的技術日益成熟,但依然存在著低種植率及低妊娠率。影響妊娠率的因素,除了胚胎的質量外,子宮內膜容受性(endometrial receptivity,ER)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病因病機分析
中醫對子宮內膜容受性改善的研究還處在探索中,但是不孕癥很早涉及,在中醫古籍稱為“全不產”、“斷緒”等范疇。中醫學認為,腎主生殖,與妊娠有關;而腎主藏精,精生血,精血同源,是胎元種植的物質基礎。腎者,封藏之本,胎元進入胞宮之后,腎即行使其封藏功能,與現代醫學的子宮內膜的容受功能相吻合。腎虛,腎失封藏,沖任不固,胞宮失養,胎元無以維系,胚胎無以著床而不孕。故補腎填精、養血活血、調經助孕是治療關鍵。
2臨床應用
談勇[1]對35歲以上不孕患者或者IVF-ET多次失敗患在進行IVF-ET前,先給予補腎調周中藥治療:卵泡期用滋陰奠基湯以滋腎養陰,促進卵泡生長、成熟;排卵期予益腎促排卵湯以補腎活血通絡,有利于成熟卵泡移向卵巢表面從而排卵;黃體期則用助黃湯溫腎助陽,以補充支持黃體功能。3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每個患者連續治療2個療程,調整患者自然周期趨于正常后再進行IVF-ET。結果在治療組中采卵數、受精卵數及移植胚胎數均顯著增加。
目前國內外將針灸運用于婦產科也有了很大的進展,如利用電針減少不孕婦女子宮動脈的血流阻抗,直接影響其內分泌及排卵,以及耳針在不孕婦女的治療中也起到了突出的作用等。再如我國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的張明敏等和德國Chstian-lauritzen研究所Walfgang E.Paulus等研究組同時對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或卵母細胞漿內單注射(ICSI)治療的不孕癥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針刺測試組和空白對照組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在胚胎移植前后行耳針和體針針刺干預的針刺測試組妊娠率明顯高于空白對照組。德國多特蒙德大學Stefan Dieterle等對225位行IVF/ICSI治療的不孕癥患者按傳統醫學理論分組,用來研究黃體期行針刺療法對于接受IVF/ICSI治療的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結果顯示針刺組的生化妊娠率和臨床妊娠率均明顯高于安慰對照組,從而說明黃體期行針刺治療對于接受IVF/ICSI助孕的不孕癥患者妊娠率的提高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
3典型病歷
李某某,女,38歲,2012年3月14日就診。患者既往因二次宮外孕行雙側輸卵管切除。現在江西省婦幼保健院行試管嬰兒,胚胎移植2次失敗。患者平素月經尚規則,月經量偏少,色暗紅,夾少許血塊,偶伴腰酸,舌質暗紅,太薄黃,脈弦細滑。辨證屬腎虛偏陰。性腺檢查:FSH及LH偏高,提示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治予補腎養陰補血為法,予月經第五天滋陰補腎促卵泡湯(龜板10g、鱉甲10g、淮山10g、棗皮10g、菟絲子10g、枸杞子10g、茯苓15g、丹皮10g、當歸10g、女貞子10g、桑葚子15g、覆盆子10g)連服5劑;同時配合針灸。針灸的具體方法:取仰臥位,充分暴露腹部及小腿內側,取中極、關元、子宮、三陰交等穴位,直刺進針2寸,患者有酸脹、麻木等得氣,每10分鐘用提插補法運針一次,每次2分鐘,同時腹部穴位加上艾條行溫熱灸,每天針灸30分鐘,一天一次。原方調治3月余后,性腺檢查:FSH及LH正常。2013年6月中旬進行第三次胚胎移植成功,于2013年3月底足月順產一男嬰。
4體會
子宮內膜容受性是指子宮內膜對胚胎的接受能力,即允許胚胎黏附其上直至植入完成的條件,包括子宮內膜厚度、腔上皮、腺上皮及間質的發育狀態及子宮內膜的血流狀態[2],與妊娠率密切相關。促排卵藥的使用,干擾內源性甾體激素生理平衡及受體的表達,從而影響內源性激素對子宮內膜的生理性調節作用,使子宮內膜在形態學、受體及相關因子的表達上發生變化,影響著床期子宮內膜對胚胎的容受性,降低妊娠率[3]。
經期陰血下泄,經后期子宮、胞脈相對空虛,尤以陰血不足為主,此期血室已閉,子宮藏而不瀉,通過腎氣的封藏,蓄養,使精血漸長,充盛于沖任二脈,此期為陰血的恢復和滋長期,在腎氣作用下逐漸蓄積精血,由虛而滿,此為“重陰”的階段。滋陰補腎促卵泡湯補腎填精、養血調沖任之功,此期服藥可以滋補肝腎,生精養血,使血海漸充,調整腎-天癸-沖任-胞宮軸,提高子宮內膜容受性。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補腎中藥能增加垂體、卵巢、子宮的重量,提高垂體對下丘腦黃體生成激素釋放激素(LH.RH)的反應以分泌更多的黃體生成激素(LH),又能提高卵巢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LH受體功能,同時中藥補腎調經可改善子宮內膜內分泌環境,部微循環,提高子宮內膜容受性,改善著床,從而改善內在的神經.內分泌調節功能。同使內膜腺體和問質的同步化,促進內膜局為妊娠提供組織形態學基礎[4]。
有研究表明應用針灸子宮穴、足三里、三陰交、關元、中極等穴位可以改善子宮內膜容受性。針灸治療于疏通經脈,平衡臟腑陰陽,調節沖任氣血。其中子宮穴為治不孕的要穴,可調補胞宮,足三里具有健脾胃、補后天、通經絡之效,為調和脾胃之良穴,與脾胃三陰交相配,可以加強調理健壯脾胃的功能,達到“補后天以益先天”的目的[5]。三陰交健脾益腎疏肝理血,是治療婦人病的常用穴,用瀉法可調理沖任、化瘀通經[5]。關元有培腎固本、補益精血、調理沖任的功能,是任脈與足三陰經的交會穴,于足三陰經之會三陰交相合,能發揮任脈為陰脈之海、滲灌諸陰的功用,《千金翼方》云:“針關元主婦人無子”,三陰交主“婦人月水不調,久不成孕。”以上諸穴相伍,共奏調經補腎之功。多穴合用,可以疏通經脈,調節沖任氣血,補腎疏肝健脾,提高生育率[5]。現代醫學認為針灸能使子宮PI和RI下降,增加子宮血液供應,使子宮內膜厚度及內環境改善,從而改善子宮內膜的容受狀態,為受精卵著床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談勇.中醫藥在輔助生殖技術中應用的優勢與思路[J].江蘇中醫藥,2002,23(1):7-11
[2]Nikas G,Psychoyos A.Uterine pinopodes in peri-implantation human endometrium.Clinical relevance[J].Ann N Y Acad Sci,1997(816):129-142
[3]L eviA J,Drew sMR,Bergh PA,et al.Con trolled ovarian hyperst im u lation does not adversely affect endom etrial recept iv ity in vitr0 fertilizat ion cycles[J].Fert il Steri,l 2001,76(4):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