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高考議論文

高考議論文

時間:2022-07-18 08:28:0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考議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高考議論文

第1篇

關鍵詞:“高考體”;議論文;公民寫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276-01

在我區高考作文來看,議論文倍受學生青睞。議論文有結構可模仿,有論據可積累,易于閱卷老師短時間內判斷是否符合題意,降低被誤判的機率,故學生選擇考場上寫議論文是有其道理的。從長遠發展來看,議論文寫作是學生表達思想的途徑,關系到青年對社會和人生的態度,在高中階段培養學生議論文寫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學生議論文寫作能力并不令人滿意,從大量考場作文來看,學生審題能力差,論據單薄,缺乏論證分析。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高三語文老師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一、“高考體”議論文產生的原因分析

“高考體”議論文指的是在高中階段學生為了應付考試拼湊材料、套用模板、缺少思考和分析的議論文。我區學生的“高考體”議論文最突出的表現是第一段提出論點,中間三段列舉三五個萬能例子,加上一兩句似是而非的簡單分析,結尾強調論點。學生把這樣的作文成為“三段式”。很多學生都說,寫了三年的“三段式”,分數不上也不下,極度憎惡這樣的作文,但如果不這樣寫,又不知道怎樣寫,得分也可能更低。很多教師把寫作當成了技法訓練。訓練學生作文的“并列式”、“遞進式”、“正反式”結構,若學生寫的與老師教的方法不甚一致,就叫學生反復修改,回歸“正路”。有的老師甚至告訴學生,考場作文就是填空題,把材料往格式中填就行了。這樣做短期內看似提高了一點分數,但貽害無窮。怕寫作文,無法思考,幾乎是絕大多數學生的切身感受。

二、用“公民寫作”的理念指導學生的議論文寫作

在王棟生老師主編的《新語文寫作》中,提出了“公民自由寫作”的概念。編者鮮明地提出“寫作的權利與責任”和“寫作是一種精神活動”。他們期望學生意識到,自由地寫作,是一個自由而獨立的公民的權利,是人權的一個重要部分。寫作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與責任。這就是說,寫作不僅是為了表達自己,也是向社會發言,提出自己批判性、建設性的意見,盡到一個公民的責任。雖然有人批評目前的高考作文命題方式陳舊,存在種種弊病,但從內容上看,高考作文命題是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的,用“公民寫作”的理念指導學生的議論文寫作,就是針對學生“高考體”作文缺少觀察和思考的問題而力求突破的一種出路。

三、“公民寫作”所需要的精神品質

以“公民寫作”的理念指導高三議論文寫作,為的是將寫作放在“立人”的高度去實施。立言以立人,在教學中應當培養高中生的公民意識。比如引導學生看待“小悅悅事件”,不應任由學生一味地去批判路人見死不救,而是應該結合當下的社會實際和當下公民的素質,設身處地地去看待路人的選擇,理解他們的選擇,寬容他們的不足,同時再引出自己對路人及其他公民的期望,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重演,希望他們有正確的選擇與行動,希望網民及社會輿論有正確的導向。這樣的表達,才是從一個公民的角度理性思考和分析。 公民寫作需要的精神品質如獨立思考的人格、寬容開放的思想,質疑求證的求實精神、悲天憫人的情懷等,這些精神品質在當下議論文寫作教學中常常被忽視。

四、“公民寫作”所需要的思維品質

以理服人是議論文的基本要求。但很多學生的議論文采用中間三段的并列式結構,隨便列舉三個事例,如某人講誠信,他生意越做越大,某人講誠信,贏得選民的支持,連任總統,某人講誠信,名垂青史,所以我們要講誠信??紙錾洗嬖诖罅款愃频奈恼?,總結起來就是“某人因做某事而成功,所以我們要做某事”的模式。這樣的議論文是沒有任何論證分析的過程和深度的,不可能以理服人,使人信服。如學生的習作《發怒是撒旦的魔杖》中有一段話:控制自己的情緒是利人利己的兩全辦法。歷史上為什么出現令世人贊嘆的“將相和”的千古佳話?正是由于藺相如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怒氣,沒有跟廉頗計較。即使廉頗語出傷人,不顧情面,藺相如還是很好地控制了情緒,并表示理解廉頗,這才出現了“負荊請罪”。如果當時文武兩將不和,也許朝廷就不會出現如此繁榮的景象,甚至會給敵人制造入侵的機會,更不會及時挽救了了廉頗這名得力武將。

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藺相如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即使廉頗再三的刁難也不發怒?因為其“以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由此讓學生總結,什么樣的人比較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緒,什么樣的人比較容易成為憤怒的奴隸。當學生從這些方面來分析總結,分析總結自然能夠更深入。

因此,我們需要在思維的多樣性、深刻性、批判性等方面來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引導學生對一個問題要從盡可能多的角度去思考,才能認識更全面。引導學生對一個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從特殊性看到普遍性,從現象揭示本質,提升思維的深刻性。同時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并通過理性的探討來論證自己的論點,從而培養學生獨立的人格。

參考文獻:

[1] 王棟生.《王棟生作文教學筆記》.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6)

第2篇

議論文作文的教學,要加強寫前指導,激發高中學生的語文寫作興趣,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語文高考作文議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高考作文1最近,生活中多了一個熱門詞語“低碳”。初次見面時,我就對這個新朋友進行了一番細致的了解。低碳,就是減少二氧化碳。我們的地球正面臨著重大的危機,全球變暖,冰川融化,各種災害性天氣接踵而來,嚴重威脅著人類。而這一切的元兇,就是二氧化碳。在大力提倡“低碳生活”的當下,節能就是的減碳。于是,趁著寒假,我對我們家進行了一次大整頓!

我首先對我姐姐的房間發起了“進攻”。一走進姐姐的臥室,就看見姐姐在床上呼呼大睡。床頭的手機正在充電,“充電已完成”這幾個大字赫然映入我的眼簾。一看這情形,我二話不說就把插頭給拔了下來。如果你認為手機已經充滿電了,插著也不耗電,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很多電器,例如,電腦、電視、電飯煲等等,雖然你已經關了,但如果沒有拔下插頭,還是會耗電,還是會排放二氧化碳的。要知道,一個舉手之勞拔下插頭,可是最簡單的減碳行為了。

檢查完姐姐的房間,我又把劍頭指向我們家的廚房??爝^年了,每戶人家的冰箱都是鼓鼓囊囊的,里面塞滿了各種各樣的年貨,什么魚啊,菜啊,飲料啊,琳瑯滿目。我們家也不例外。媽媽把買的各種年貨,也不分類,一股腦的全硬塞進了冰箱。每次拿東西,都得查找半天,有時還得把東西一樣一樣拿出來,才能找到。這樣冰箱的門一直開著,有多費電啊!怎么辦呢?我立刻上網查找,找到了一個小竅門。我找來幾個紙盒子,把這些食物分類放進各個紙盒子里,并在紙盒子上貼了標簽“魚類”“肉類”“速凍食品類”。這樣既節省了開冰箱門的時間,又節省了空間,使食物與冰箱內壁留有空隙,就更好地起到了節電的作用了。最后,我還在冰箱旁邊貼上一張溫馨提示,時刻提醒著我們全家人:冰箱內保持清潔,及時關上冰箱門。雖然這看似兩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如果人人都能做好這兩件不起眼的小事的話,就等于為減少低碳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我的感染下,我們全家人都過起了節電、節水、節氣的低碳生活。

寒假已經過去,我們家的低碳生活還在繼續。低碳生活一小步,環境改善大步。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減少低碳,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

語文高考作文2回首過去,展望未來。

“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個人都能爬到山頂,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個人都要登到山頂,但一定要一步一個腳印?!?/p>

人生,就像泡茶。水溫合適,時間一定:才能泡出好茶。

在生活中,我們不斷體驗新的事物,不斷追求新的潮流,不斷對生活發出感慨。在遇到一些不能解決的問題時就自暴自棄,不去尋找解決的方法,只知道一味的哀嘆。難道就沒有“看庭前花開花落”的淡然嗎?生活中我們需要不斷經歷不斷改進才能成功,才能泡出一杯好茶。在成功之際再回首,留下的只是愉悅與回憶。

人生,就像品茶。慢慢地吸吮.細細的下咽,才能知道是不是好茶。

在童年時,我們懵懂無知,只希望能快速長大,去做自己喜歡而能做的事;青春時,未來有很多夢想去追求,就像觸手可及一樣;老年時,我們靜靜地臥在房屋上,看著藍藍地天空,聽著鳥兒細細的鳴叫,感受微風揉揉的撫摸?;貞浿陼r樂趣與無知.回味著青春時的勇于奮斗與有夢可追。我們應該有無謂世俗的精神。細細品著一杯茶,慢慢地走過下一秒,靜靜地與自然接吻。在我們既然消逝之時,再回首慢慢品著一杯茶,回味人生的好與壞……

人生,就像倒掉地茶葉。依然清香,自然有用。

在我們對生活失去價值地時候,我們應該學會豁達,樂觀的心態。不再去與世俗爭辯。就像一句“如果我們不能再創造奇跡,那么就努力讓自己變成一個奇跡?!边@也許能對人生做的一個解釋。我們雖然沒有能力再去奮斗,再去拼搏。那么,我們就坐下來靜靜地享受生活從沒享受過的恬然閑適。一杯倒掉地茶,可以滋潤土地,為植物帶去養分,也為下一杯新茶留下空間,等待它去發揮。再回首,我們就是經歷了人生而完好無損的奇跡!

人生,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慢慢走過才會有好的過去,美好的未來。

語文高考作文3現實世界申,理智往往容易被情感淹沒,那么,怎樣才能駕馭住自己的情感呢?——題記

理智,是一朵花,盛開于智慧的春風申;情感,是一陣雨,常常將這一朵花摧殘。情與理,對立而又共生于現實世界。

渴望真情

情感、這一人類與生俱來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賢士的一生中抒寫得淋漓盡致。他們將真情吐露,活得滿滿灑灑,坦坦蕩蕩,屈原便是這樣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今,雖九死其猶末悔",他將一個臣子的心掏出來呈現在眾人面前,不矯飾,不造作,終于,他的性情鑄就了他的英名,他從此不朽。李白,面對貴妃研墨,力士脫靴,他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侍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從此寄情山水,便有無數華彩奇章流傳于世,他亦不朽。

冰心先生說:雨后的青山,像淚水洗過的良心。她告訴我們:惟有真實的情感,才是一生無悔的追求。倘若將自己的情感囚禁,人生便失去了光彩。

超越感情

周幽王為博妃子一笑,令人點燃烽火,戲弄諸侯,終至亡國。

唐玄宗寵幸楊貴妃誤國,終遺恨千古。

這些,都是沒有超越感情的結果"理智是一座堤壩,感情的潮水如不加控制,必定會造成堤壩的坍塌,行為的迷茫,以至釀成大禍。

人們常說:三思而后行,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駕馭感情

感情猶如一匹野馬,需要你去馴服。理智則是它的韁繩。以理智面對世界,人生便增添了一份自信,一份豁達。

范仲淹遭貶,然而他仍舊胸懷天下,以理智的大腦,平靜的眼光向人們昭示了一個智者的情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何等寬廣的胸懷啊!

無數事實告訴我們,情與理相伴相生,互為兩極。理智需要情感的潤澤,人生才顯靈動,情感需要理智的依托,人生才顯智慧,愿人人都能用情感之雨澆灌理智之花。

點評:"情"與"理"的和諧統一。

情理結合,是本文的特點。題目涵蓋話題的核心,吻合命題意圖,簡潔明了,具有情感與理性的雙重韻致,情感表露與理性抒發相結合,奠定了全文寫作的基本格調。渴望真情,超越感情,駕馭感情,逐層推進,進而升華。

點面結合,是本文的又一特點。作者善于選材:屈原的性情鑄就他的英名;李自的灑脫,使他的華彩奇章流傳后世!這是真情的體現。周幽王亡國,唐玄宗誤國,這是沒有超越感情而釀成的大禍。范仲淹駕馭感情,以天下為己任,體現智者的用情。從不同側面對"情與理"作了準確的論釋,是為點,而三點連綴成面,文字簡約卻大氣磅磅,為收束全文蓄滿情理之勢。全文由點及面,內容拓展有序,主題開掘極深。

作為散文。語言的典雅、凝練、流暢,體現了作者良好的語言功底。另外,題記的令人深思,小標題的提綱享領,都為文章增色不少。

不足是缺乏鮮活的時代色彩的舉例,切記:為有源頭活水來。

語文高考作文4理智和情感是人類生活中的兩只腳印,人類在認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長都和他們的理智私感情有關。

認知事物當然必得有嚴格的理智,不能縱容自己的感情和好惡。如果僅僅以感情的親疏遠近來下結論,大多數情況下會得出錯誤的判斷,正如《韓非子》里那個宋國的富人,他的兒子與老人說的是相同的話,而他聽憑感情的親疏遠近卻得出了不同的結論,這當然是沒有道理的。又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的妻子私他,姬妄畏他,而客有求于他,都說他美于城北徐公。鄒忌最后排除了感情因素的干擾,悟出了一番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

“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常困于所溺。”因為有所溺,有好惡,感情上有親疏遠近,人們在認識事物時便易于被迷失雙眼。這時惟有理性的火光才能照亮黑暗混濁的末知世界,人類要到更高更遠的地方去,健全的理性才是可靠的階梯,布魯諾被燒死在鮮花廣場時,歡呼的人群又何嘗不以為自己才是真理的掌握者呢?但是布魯諾相信理性這個"內心的教師",他要讓"所向披靡的論據萬箭齊發",射穿習慣和感情上依賴的迷霧,把人類在認知事物的道路上引人正軌。

理性固然在認識事物中不可缺少,但我們能因此完全排除了感情因素嗎?難道感情在認知過程中永遠起著反面的作用嗎?

康德仰望星空的時候,他的內心泛起的是崇高的感情,正是靠了這親近永恒、親近真理的感情,他才能在認知彼岸的道路上不斷前進。沒有感情的存在,人類生活會陷人刻板和抽象,我們認識事物不僅要分辨對和錯,也要知道美和丑啊,沒有了情感,藝術如何存在呢?只剩下了冷冰冰的法律條文,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切熟悉的溫情都離我們遠去,我們能說我們認識了世界的本來面目嗎?生活又有什么樂趣呢?即使是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是看重情感在認知中的作用的,有人向他提出一個設想時,他并不判斷正誤,只說:"啊,真丑!"他不愿意在丑的事情上花費時間,在他眼中,即使是物理學中丑也不能立足。

因此我們認知事物時,既要有冷眼,又需要熱心,雖不能任憑感情的親疏遠近去判斷,又不可僅僅是可憐的"數字化生存"。在理智和情感、天平和七弦琴的引導下,我們才能“詩意地棲居”。

點評:精選例證結構清晰。本文有四個特點:一是貫串全文、令人信服的辯證思維,結尾以形象化的語言完整準確地揭示了感情、理智在認知事物中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精選例證,用鄒忌和康德、愛因斯坦例分別論證理智、情感的認知功能,典型貼切,給人啟迪;3是思路嚴密,結構嚴謹。文章由理智到情感,運用"總—分—總"結構,都顯示出作者較高的謀篇水平;四是善用比喻、借代,"天平"、"7弦琴"、"數字化生存"、"詩意地棲居"等詞語的運用,增強了說理的形象性。

語文高考作文5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了勤儉節約嗎?沒做到吧!不瞞你們說,其實我以前也沒做到,看看我親身經歷的一個小故事就知道了。

有一天,媽媽給我三百元錢讓我到離家不遠的一個銀行去交電話費。我跑到銀行,銀行里的一個阿姨對我說:“小朋友,今天銀行的電腦壞了,交不了電話費,你還是回去吧。”我只好悻悻地離開了。

回到小區,我的視線一下子落在了一樓的小賣部上,我的腦海里浮現出了一支支可口的冰淇淋。我想,反正我手里有這么多錢,買五十塊錢的冰淇淋都不過份。于是,我東挑西挑,買了三十塊錢的冰淇淋美滋滋地回家了。

我一進家門,媽媽不高興地說:“你怎么買了這么多冰淇淋?”媽媽看我不回答就看了看發票。突然,她大聲說:“你不經過我同意就買了三十塊錢冰淇淋!”我說:“我們家又不是沒錢,少三十塊錢怎么了?”聽我這么一說,媽媽暫時平息了怒氣,跟我講了很多要勤儉節約的道理。還舉例說,有些貧困兒童,一個月的生活費都用不了三十元。我想想,也對耶。于是我向媽媽認了錯。

經過這次,我們家就成立了勤儉節約小分隊,由我擔任監督員,爸爸還要我拿一個小本本把自已每天的開支記下來。

沒過幾天,我爸爸就犯規了。那是在一個傍晚,媽媽剛做好了可口的飯菜,爸爸卻突然打個電話說讓我們一起去外面吃飯。我趕緊搶過電話說:“不行,家里已經做好飯菜再出去吃就太浪費了,爸爸你還是回家吃飯吧?!卑职趾芸炀挖s了回家,一進門就說:“我們家蔭子都知道節約了,真是難得?!蔽业靡獾匦α?。

緊接著上個星期天,媽媽也犯規了。那天天氣很熱,我在外面玩得滿頭大汗,回到家,媽媽就對我說:“那么臟,趕快到樓下美發店洗頭去吧!”我馬上說:“不行,在家里自己洗可以節約幾元錢,積少成多可以捐一大筆錢給貧困兒童的?!庇谑牵揖驮诩依镒约簞邮职杨^洗得干干凈凈。

晚上,爸爸媽媽都夸我越來越懂事了。我拿出小本子,告訴爸爸媽媽這個月我可是節約了幾百元錢呢,問能不能給我什么獎勵。爸爸媽媽一人親了我一口說,這就是獎勵,買獎品可是要花錢的,我們三人哈哈大笑。

第3篇

說明文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準確、簡潔,要讓讀者一目了然,能清楚地知道所說明的事和物。議論文最大的特點體現在結構的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要求論點要準確,論據要充分,論證要合理。

所以,地理非選擇題的答題過程就很能體現說明文和議論文的特征和要求??忌灰羞@樣一個思路,在答非選擇題的時候把說明文和議論文的特征及要求套用進去,就能使這類題迎刃而解。地理非選擇題的題干要求往往有:指出…特征、說明…特征、簡答、分析等有指令性的詞語,我們可從這些指令性詞語中得到要作答的方向,確定應套用說明文還是議論文。

說明文在試題當中的具體表現:

例如:2010浙江文綜卷36:下圖是世界某區域略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簡述①地建設航天發射基地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

答案:(1)有利條件:緯度低。海運便利、地形平坦開闊,人口稀少等。不利因素:天氣多變。

在這里只需要說明緯度低,不需要闡釋緯度低線速度大,節省燃料。答案也只說了海運便利,不必解釋距海近,海運量大,便于對大型航天器的運輸。答案也沒有進一步地去描述地形平坦開闊和人口稀少如何對航天有利,因為沒有必要。這就是高考地理非選擇試題當中對說明文的應用。

議論文題材一般有兩種情況,第一種題干中提出了論點,要求考生找出論據及要有論證過程。

例如,2010全國文綜卷13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釀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長過程中,特別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晝夜溫差與其糖分積累呈正相關。圖a中甲、乙兩地均為優質葡萄產地。圖b為乙地典型的葡萄種植園景觀。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優質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產的葡萄釀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種植葡萄的地形、氣候條件。

本題(論點)題干已經給出即地形、氣候利于葡萄種植。(論據)甲地位于圖中羅訥河谷地,(論證)河流谷地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論據)甲地位于45°N附近在中高緯度地區,(論證)在葡萄生長季節日照時間長,光照充足,在葡萄成熟季節晝夜溫差大,利于糖分積累。此題的論點——論據——論證前后呼應,結構嚴密,論證有力。

議論文題材的第二種,考題要求考生先答出觀點(立論),然后自己找論據并加以論證。

第4篇

1.議論文的整體結構

議論文有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論點是作者對所議問題提出的見解和主張。論據是用來證明論點的根據。論證是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

2.議論文的語篇結構

議論文的整體結構一般可分為引論、本論和結論。引論提出問題,本論分析問題,結論解決問題。從層次的角度看,議論主體部分可以分為并列式、對照式和層進式。其中,并列式又可以分為論據并列式和分論點并列式;對照式可以分為正反對比論證和破立結合論證;而層進式可以是由“為什么”到“怎么樣”,由現象到本質,由具體到抽象或由抽象到具體,由此及彼,由近及遠,由簡單到復雜,由特殊到一般等的層層遞進式論證。

二 高中英語議論文的命題規律

議論文的命題題型主要是主旨大意題、細節理解題、推理判斷題及詞義或者句意釋義題。具體釋例如下:

第一,主旨大意題,包括主要內容、標題和目的三種小題型。

常見題干形式舉例如下:

What is the main idea/topic/subject/general idea of this passage?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

This passage mainly discussed ______.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ummarizes this passage?

What dose this passage mainly deal with?

This passage mainly focuses on ______.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writer to write this passage?

第二,細節理解題的考察范圍是最廣的。在題干中出現了文章中具體內容的或者是與具體內容相似內容的題目就是細節理解題。例如,題干中出現人名、地名、時間、地點、具體事物、具體動作等,它的具體形式因文章具體內容而變化。

第三,推理判斷題的常見題干形式舉例如下: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

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this passage?

In this passage,the writer suggests that _____.

From this passage,we know/learn that ______.

From this text,we can infer that _____.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righ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wrong/right?

All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wrong/right except ______.

第四,詞義或者句意釋義題的常見題干形式舉例如下: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refers to ______.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in line…paragraph…)mean?

The underlined word/sentence“…”means _______.

The underlined word is related to _______.

By saying“…”,the writer means _________.

三 高中英語議論文的解題策略

根據以上篇章結構及其命題規律分析,高考考生針對英語議論文的閱讀理解應有以下應對策略:緊扣原文內容、靈活運用詞匯和語法,準確把握文章的題材和體裁。

1.緊扣原文內容

在高考閱讀理解中,許多考生都有這樣一個誤區:表層的細節題可以直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深層的主旨題、釋義題和推斷題就必須依靠自身越龐大越好的詞匯量去概括總結、推理升華才能得出正確答案,但往往通過這種方式得出的答案總是與出題者的思路有所偏差,因而在閱讀部分頻頻失分。實際上,不論是對表層信息還是深層含義的考察,都是緊扣原文內容的,每一道題的正確答案都隱藏在原文的字里行間,考生閱讀理解時必須做到“不可一字無來歷”。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學會將題目關鍵詞(人名、時間、地點、特殊動詞等)在原文中進行精確定位,正確答案往往就隱藏在這些關鍵詞所出現的地方。由此建議廣大考生采取先讀題干再看原文的答題策略,同時養成動筆標注關鍵詞的習慣,這樣才能目標明確,同時提高答題速度和正確率。

2.靈活運用詞匯和語法

建議考生把現行的高考大綱所要求的3500個詞作為目標詞匯,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如大約一個月內,平均每天100個左右)一次性集中大量地進行一輪轟炸式記憶(可利用各種單詞速記法:詞根詞綴、諧音等)。然后就可拋掉詞匯書,在大量高考真題的演練中得到重復、重復、再重復,不斷加深鞏固記憶在真實考試中出現的高頻詞。但是即使考生完全掌握了大綱要求的所有詞匯,也不能保證在閱讀考試中就能認識所有的詞,在這種情況下,熟練掌握猜詞法就十分重要、如定義猜詞法、同義猜詞法、反義猜詞法、并列猜詞法、轉折猜詞法、舉例猜詞法、上下文語境猜詞法、詞根詞綴猜詞法等。

第5篇

一、考查目標與考點說明

《江蘇高考語文考試說明》在關于論述類文本閱讀部分的內容表述三年之間大致沒有變化,關于文體范圍的理解表述為:“論述類文本閱讀。論述類文本包括論文、雜文、評論等?!焙竺嫦嚓P解說可總結為“兩種能力(理解、分析綜合),六個考點(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①,考查目標與考點內容還是明確清晰的。

二、近三年考查和命題的具體變化

1.分值和題型的變化

僅從題型看,2009年和2010年相同,均為三題15分,第一題為一道3分的選擇題,所不同的是2009年以選做題形式并給出了實用文本,考生有不選做論述類文本的自由,而2010―2011年則在命題上就為學生選定論述類文本。最重要的變化是2011年本題分值上升為18分,題型也變為三道簡答題,比起前面的文學類文本閱讀總分值只少2分,而題目卻少一道,單小題平均達6分(3題分值分別是4分、8分和6分),超過文學文本閱讀。可以說,此題的分量陡增了,而三道簡答題的題量也是對考生的一個挑戰。

2.選文的特征及變化分析

為了便于說明選文特征,下面列出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年江蘇高考論述類文本材料的相關來源如下:

2009年為《說“異”》,原刊2008年11月上?!段膮R報》,長5000余字,經刪改約800字。作者詹克明,物理學家,科普散文作家;2010年《談靜》,選自現代美學家朱光潛《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的第三封,寫于上世紀20年代作者旅歐期間,原文1800多字,刪改為872字;2011年《捧與挖》,選自《魯迅全集?華蓋集》中的《這個與那個》一文的第二部分“捧與挖”,寫于1925年,文本略有刪改,如原文“民元革命時候,我在S城,來了一個都督?!备臑椋骸懊裨锩鼤r候,S城來了一個都督?!钡谌潉h去“火神瘟神不待言,連財神也是蛇呀刺猬呀似的駭人的畜類”②一句,表意無大變化,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在行文上更流暢或語言上更近于當代的習慣,便于考生閱讀。

作為文學大家,魯迅的雜文首次進入高考閱讀材料,這個變化似乎更加強調了論述類文本考查的文化內涵文學傾向,三年以來,自從剔除了科技說明文之后,論述類文本以論述為主的特征愈加明顯,一方面它不回避科技論文,另一方面與以論述說理為主的文學類文本則相互滲透。其實《談靜》就作為文學文本在2008年湖南高考試題中考查過,另外2006年江蘇卷《波茲曼的詛咒》、2008年山東卷的《歌德之勺》,當時作為文學文本考過,同樣也可以看作論述類文本。由此可見,滲透文學文本特征的論述類文本在高考中是很受命題者關注的。

這類文本內容主要涉及文藝評論、雜感及社會自然科學論文等。選材的共同特點是:(1)學術性強,有專業性、系統性,信息量大,語言也比較規范;(2)文化底蘊厚。近年所選的論述論文,其作者多為一流學者或作家,文本表現見解獨到,體現作者鮮明的個性風格,而且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3)主題明確突出。所論述的多為某一領域的重要問題,思想深刻,經命題刪改后主題更加明確集中,為讀者提供了良好的思考體驗機會。

3.文后命題的變化分析

從科技論文到美學論文再到雜文,這并不體現出一個選文的變化方向,只是實踐和驗證了考試說明中關于命題范圍包括“論文、雜文、評論”的這個解說,可以想象后面的高考選文將再出現優秀的科技論文等。事實上,更該引起關注的應當是文本后的考查題變化。

(1)變中不變――論證思路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試看2011年與2010年兩題的比較。2011年的第15題對應2010年的第16題,都是考查文本的議論寫作思路的,2011年的第17題對應年的17題,都是以考查作者的觀點態度為中心,需要注意的是,2009年第16題也同樣考了“作者認為應該持什么態度?”③,這足以說明,論述文本的議論思路與作者的觀點態度在命題人心中是相當有分量的。這當引起以后備考的足夠重視。

(2)新增題――更鮮明體現議論文考查的本質特征

考題刪去選擇題變為簡答,這不單是個形式上的變化。在分別對應了兩道題之后,余下這道由客觀題變化來的8分題(第16題)考了什么?原題是:“文中的例證分別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證之間存在著什么樣的遞進關系?(8分)”④這道題已經非常像平時教師在課堂上講授議論文的分析提問了,問題具體細致,涉及內容理解的點也較小,可以說,新增的這道題,再加上前面的論證思路及作者的觀點兩題,更加鮮明地體現了重視對議論文本質特征的細致考查。

三、應試思考

1.重視議論文本特征的閱讀把握與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鍛煉

高考對論述類文章閱讀考查側重于邏輯思維能力,主要讓考生借助語文學習的方法和規律,正確理解、捕捉、篩選、判斷與轉述論證信息,鑒于三年的考查的重點和方向變化,要為學生認真扎實地進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鍛煉,確立把握議論文基本特征的閱讀與訓練方向,主要包括概括和提煉作者的觀點態度,分析論證結構、把握議論思路,發現材料和觀點之間的邏輯聯系,等等。

在平時的學習和復習訓練中要注重向學生進行議論文本質特征的分析引導,如理論上的“建構”性,說理的結構和條理性(邏輯性),等等,不妨把一些經典的課內議論文再與學生一起做溫習,諸如《拿來主義》、《師說》等,在閱讀中,尤其要注意引導多進行一些深入文本具體論證內容的理解和訓練,掌握分析結構、把握思路的基本方法。比如抓文中具有提示、總括、過渡、照應作用的標志性語句;把握語句銜接的特點,明確句群所表達的重點;強化文本結構意識,引導學生運用層次分析把握行文思路,進而明確作者的態度觀點;學會按文體特征分析,如議論文常按引論、本論、結論組織文章結構,等等。

2.注重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良好答題心態的養成

閱讀訓練中要多接觸文學性強的文本,對文化名人文化現象及文學風格等多有涉獵,對學術知識,文學藝術作品形成對路的理解,有了較強的文化底氣,才能從容應對高考的論述類文本。

另外,學生往往缺乏對文章逐段逐層閱讀理解的耐心,喜歡作跳躍性閱讀,對應題目尋章摘句,如此就容易出現概括片面、膚淺、作答不準確的問題。因此要力避畏懼、浮躁的不良心態,通讀全文,立足于整體感知和把握作好細部的分析,運用恰當的方法,如思路分析法進行解讀。

注釋:

①相關內容引自2011江蘇高考語文考試說明.

第6篇

一、分清體裁

江蘇省近幾年對高考作文的體裁有明確規定,要求寫成記敘文或議論文。而學生出現的最普遍的問題就是文體不分,如何讓他們分清這兩種文體,防止寫成四不像的作文,筆者是這樣做的:

(一)初步感知

先給學生印發近三年來高考滿分作文中規范的記敘文和議論文各10篇,讓學生初步感知什么樣的文章是記敘文,什么樣的文章是議論文。這一步非常重要,只有初步感知好,才能進一步提高。

(二)硬性規定

語文弱科生初步感知后,教師要針對不同文體做出硬性規定,這樣可以讓他們在寫作時更有針對性,少走彎路。不同文體的硬性規定:

記敘文:

1.記敘文應以寫人記事為主,規定學生寫人只寫1人,記事最多不要超過3件。寫多了就容易面面俱到,平鋪直敘,不容易出彩。

2.記敘文中議論的句子不得超過三分之一。開頭直接用一句話點題,開門見山。要寫自己身邊發生的人或事,重在有真情實感。

議論文:

1.議論文第一節一定要擺出中心論點,且論點要明確突出,最好有振聾發聵的效果。

2.文中記敘的文字不得超過五分之一。

3.論據要新穎但不生疏,能給人瞬間的震撼。

4.議論文的結構可模仿課本《勸學》、《六國論》這兩篇古文。

(三)作文升格

1.分清記敘文和議論文兩種體裁后,他們的作文會出現四平八穩、得分不高的現象。有對策嗎?喜歡寫記敘文的學生,不妨寫一寫記敘類散文,散文的語言優美,比普通記敘文容易出彩。

2.議論文也可升格,寫議論類散文,雜文和時評類文章。這類文章要求學生平時多閱讀時評類材料。

二、積累素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睂W生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素材貧乏。平時多積累一些素材,就好像多儲蓄了一些“米”,有了“米”,才能成為巧婦。

(一)積累什么素材?

1.短時間內,模仿往往見效比較快,“語文的使用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只有通過正確的模仿和反復的實踐才能得來。”所以引導學生多摘抄積累近幾年高考滿分作文的精彩片段,甚至可以模仿滿分作文的寫作思路、題材、表現手法和部分有深度的思想等?!耙罉赢嫼J”,日久便見效了。

2.要求多讀名人傳記,中外名著,歷史故事等,擴大閱讀視野。讀到精彩的片段要順便摘抄下來,這個片段要有思想、有情感、有個性。摘抄完一個片段后一定寫上自己的評析,可長可短,要求有感而發。

3.多摘抄一些有哲思的句子。寫作文時,有幾句有哲思的句子散布在文中,會給文章增色不少。

(二)怎樣摘抄

1.要求學生準備一個日記本,每周摘抄3-5個片段,摘抄時要把字寫工整,既摘抄又練書寫。摘抄后要經常拿出來讀。

2.摘抄盡量避免撞車。

三、提綱訓練

高考作文到底考什么?考的就是學生迅速審題和比拼立意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可以通過列提綱訓練達成。

教師出示作文要求,然后要求學生在15分鐘內審題、立意、確定體裁,然后在草稿紙上列出提綱。提綱內容包括開頭1節,結尾1節的內容,并在文章中間段落寫出寫作思路。并且在題目后標明作文體裁。有時間限制,既可訓練學生的時間觀念,又能訓練學生的思維敏捷性。

四、作文講評

學生寫出作文后,教師批改很重要。長時間不批改作文,會導致學生的興致、激情喪失殆盡。筆者是這樣做的:選出該次作文中優秀者,打印后發給學生看。然后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進行當面輔導。輔導時指出每個學生作文中的優點與不足。這個環節,對提高學生的作文非常重要。教師肯定學生作文的優點,鼓舞其信心,同時要對作文的修改提出參考建議。引導學生思考自己作文哪個地方可以升格,怎樣升格,進而提高作文的檔次。要求學生根據教師的建議修改作文,然后教師再面批。有的學生甚至需要多次修改,直至符合標準為止。

參考文獻:

第7篇

議論文就是議論之文,此話看似可笑,實則精辟,它明確告訴我們兩點:

第一點:議論文就是議論說理之文,描寫之文不在此列。

不少同學無法表達例證,無法知道例子如何敘寫才有說理的力度,才具議論文的特點。比如一同學寫:

是否,還記得這則故事?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曾子的兒子嚷著也要去。他的妻子便對他兒子說回來以后殺豬給他吃,這才沒有跟著去趕集。回來后,卻見曾子正要殺豬,她急忙去阻止:“我只是隨便講講的,你怎么當真呢?”

曾子認真地看著她:“做人要有誠信,對小孩講的話當然要去做,要遵守諾言?!弊詈螅@豬也被殺了。

這則“曾子殺豬”的故事,使我們知道誠信,不僅僅是對一個小孩講的話,更是人生應堅守的信條。

議論文可以這樣寫嗎?答案是否定的。為什么呢?理由很簡單,因為議論文的例子是為說理服務的,這也就要求例子要關注兩點:一是精要概述,二是指向論點。這個例子是指向論點“誠信是人生應堅守的信條”,但作者卻注重描寫,如此生動的描寫會削弱說理的力量,因為讀者會因生動的描寫而忽視說理功能。修改如下即可: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曾子的兒子嚷著也要去。他的妻子便對他兒子說回來以后殺豬給他吃,兒子這才沒有跟著去趕集?;貋砗?,卻見曾子正要殺豬,她急忙去阻止,但曾子卻講,做人要有誠信,對小孩講的話當然要去做,要遵守諾言。最后,這豬也被殺了。

如此概述,多了幾分沉穩,說理也就多了幾分力度。這告訴我們:述例要“沉穩”,例子要“概述”,例段“不可分”。

第二點:議論文就是議論之文。抒情語句不被接受。

理由很簡單,一是因為抒情不是說理。你看看2011年福建考生作文片段:

懷揣夢想奮斗,就能演繹大氣人生。小草因為有了夢想,就能不畏嚴寒沖破厚厚的土層,將生命的綠意伸向藍天。水滴因為有了夢想,就能流向小溪奔向江河匯入大海,使生命永不干涸而成其博大。

第一句是觀點旬,合乎議論文的語言與文體特點。但接下來卻是擬人手法的抒情語言,是詩人的想象與解讀。詩化語言,不具實在的說理力量,因為沒人會相信“小草因為有了夢想……”、“水滴因為有了夢想……”

二是抒情不屬闡發觀點。抒情語句重在“情”而非“意”。如2011年福建考生作文的結尾:

我看到了一方凈土,看到了袁隆平在這塊凈土上乘涼,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

作者是刻意扣住材料,但結尾卻無法告訴我們最后的觀點。如此描寫抒情,讀者不知所云。此結尾就不屬議論文的語言了,不妨修改如下:

以自己脫俗的靈魂守護一方心靈的凈土,我們就會像袁隆平那樣懷揣樂觀的心境,就是田間的“艱辛”也能享受生活的快樂,就是日曬的“嚴酷”也還心揣理想的美好。

提示語2:是否為議論文。判斷依據是什么?

第一個依據:文章是否有明晰觀點。

有明晰觀點的才是議論文。

抒情散文或敘事散文,觀點蘊含于抒情或敘事的載體中,有意令人涵泳玩味。而議論文的觀點是強調直接鮮明的。因為議論文的目的就兩個:一是鮮明表達自己的觀點,二是說理實在而讓人頷首信服。于是觀點鮮明乃議論文首要之務,也是我們文章議論說理的前提條件。比如2011年高考高分作文《我們需要怎樣的大師》的結尾:

宋代張載曾說知識分子:“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蔽覀兘裉炱诖晃晃蝗缭∑桨愕拇髱熂壍娜宋?,能讓中國的精神文化復興不再無從談起。

語言樸實,觀點明確,這就是我們欣賞的議論文的語言。

2007年高考滿分作文《季節》的開頭結尾中,我們也不易看出文章的中心。開頭寫“懷念從前,季節總如歌般行吟”,結尾寫“懷念從前,向往明天。希望明天,季節在城市扎根發芽,開花,如歌般行吟”。對其細加揣摩,可見文章中心:我期待明天“季節在城市與人為伴”。但文章的觀點是要讀者慢慢品味方可提煉的。從議論文需要觀點鮮明而言,此文就不具議論文的特點。

第二個依據:文章是在說理嗎?

實在說理的文章就是議論文。

2011年福建高考高分作文《我們需要怎樣的大師》結尾:

要一生執著于“一意”,是極不容易的①。人易被物質紛擾所影響,這于此時代尤甚。因此大師需清靜之心態并將摒除內心的躁念。朱利安·本達曾對學者如此解釋:“這其實應是一個不計較物質所得的群體,緣于他們的成就更多來自精神層面。因此是說:我的國度不屬于這功利世界”。袁隆平至今生活樸素,衣著如普通之農夫,毫無大師做派;居里夫人沒有為名譽所累,后半生仍投身實驗室的程度令愛因斯坦都為之佩服。這一切均說明對物質生活不過分地看重是對大師們“一意”強有力的佐證。

這就是議論文的寫作,觀點在第①句提出,然后就是分析、引證、例證,獲以有力的支撐,讀者讀后自是頷首信服。比如:

有四季伴你前行,生活的路多姿多彩,一路蜂忙蝶舞,一路花香彌漫②。

第8篇

把命運牢牢攥在你自己手里智若愚

學會評估人生目標楊協亮

高中學子,教我如何讀懂你廣東教育(高中版) 李建軍

話題:如何有效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鄭藹嫻,王淼珍

這樣的課,我喜歡陳健生

探索市場銷售的秘密--綜合實踐結題報告太陽雨

高考作文的審題策略陳妙云

高考是考什么,考什么?楊一經

培養英語學習興趣的奧秘芮利文,彭修成

只有了解才能應對--粵教版高中語文教材透視陳佳民

高中新同學:你的角色轉換了嗎?彭琳

走出數學筆記的誤區陳京山

快速求解化學選擇題八法陸建源

戴月行全玲

人生?不過如此!王媛

"我是雞"陳濟林

書??慈松鷦⒒艿?/p>

《麥子》賞讀申青山

道德話題作文例說游曉林

只需13招,搞掂英語單選題朱顯愿

英語書面表達高分策略邱玲

例說數學高效解題方法丁旭生

標點符號的連用商東冉

憲法專題中的政史學科考點提要林桂平

高考歷史分析及對策全仁經

有關靜摩擦力問題的分析方法廣東教育(高中版) 徐輝

試金石佚名

偶爾可以牽著蝸牛散步章晴雨,李翰洋

血色母愛佚名

用寧靜洗滌心靈琳合國

霍金宣告自己原先的黑洞理論"突然死亡"等

語順則意達--閱讀古詩方法摭談蓋英俊

情態動詞高考考點誘視鄒國如

非謂語動詞作補語的考點大盤點張麗群

2005年高考作文命題趨勢與備考策略徐根

文言文閱讀訓練何傳躍

2004年最有影響力的物理試題吳俊

英語單項填空模擬題王雅

和祖國統一溫才榮

作文試筆二題阿琳

學會在錯題本中"淘金"朱敬華,劉立新

漏解直線方程的情形胡彬

如何對對子--試析2004年高考題(廣東卷)擬對句秦志斌

高考備考減壓有良方王極盛

科學論文解題方法點撥茹清平

有效的審題方法王曉東

萬般無下品,平凡也能高何晟毅

議論文寫作中有效選材的主要標準張玉玲

高考作文如何以立意取勝黃碧俊

議論文論據的引入方式何國躋

高考議論文寫作審題舉隅許喜桂

議論文論證材料的來源楊克敏

在高中英語課文學習中培養猜詞策略邱彩花

動詞在寫作中的常見錯誤王鳳琴

英語句子表達的靈活變通易桂清

根據要點提示組合或擴展句子有招數古和添

英漢句子翻譯的四個技巧魯江牡

閱讀理解中細節題的解題技巧黃卓琳

向量幾何運算的"華麗轉身"——運用特殊化方法解答數學客觀題之二彭建開

在比較中選擇蔡遠光

一類函數問題的難點突破高雨來

把根留住——辨析對稱與周期雷小華

對隱含條件不能不理不睬羅華根

細節之大——函數觀點求遞推數列通項一例余學明

探尋突破口是高效解題的利器黃偉軍

直線與圓錐曲線相交嗎張松云

展現上海世博風采再助中國經濟騰飛李振洋,嚴志標HtTp://

近三年全國高考文綜歷史試題對我省高考備考的啟示(一)林良展

優化方法提高效率張鐵牛

電學實驗歸類解析陳灶來

2010年高考廣東語文模擬試卷李祎,劉軍

高考語用題專項訓練

基礎寫作預測題

2010年高考廣東英語模擬試題(一)徐君婷

2010年高考廣東數學(理科)模擬試題

2010年高考理科綜合化學測試題廣東教育(高中版) 劉平

2010年高考理科綜合物理測試題劉志敏

擯棄蒼白,追求"表現力唐惠忠

不要忽視自我的美陸璐

堅守良知堅守正義藍碧涓

停停電,減減速周振駒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再談法向量與二面角雷小華

巧用圓錐曲線定義解高考試題鐘烙華

語法填空解題技法大全陳曉紅

2009年高考詩歌鑒賞題備考策略黃競

詩歌鑒賞答題方法于倡導金先新

從高考詩歌鑒賞題(廣東卷)的解答看"讀懂"廣東教育(高中版) 宋曉霞

2009年高考數列備考錄王佩其

數列新題型——新定義數列陳安心

詩歌鑒賞專項訓練趙鶯

語法填空專題模擬練習

電場胡志堅

遺傳的細胞學基礎杜海堅

遺傳的分子基礎丁文韜

當代國際社會專題王勇軍

文化與生活專題徐永輝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專題唐冬云

2008年化學熱點問題——"三聚氰胺"張玉彬,胥會敏

時事政治題如何拿高分辛曉良,王小玲

第9篇

中考語文試題是初三語文教學的指揮棒,是導向。認真研讀中考試題,及時調整授課內容,確定訓練方向和具體的訓練題目就尤為重要。今天,有幸見到XX年廣東中考語文試題,認真研讀,思考,深有感悟。

一.試題形式較往年有了大的變化。如第5小題由原來的給幾個詞語、關聯詞語,寫一段話,改為仿寫兩句話。從形式看,降低了難度;從內容上看,要求更高,因為仿寫出的句子要達到唯美的新高度。課外文言文第8小題也有原來的簡答題變為一道選擇題。表面上看是要求填abcd,其實難度也在增加,由原來單一考察某個知識點或感悟,變為對整篇文章內容、寫作特點的考察。課外文言文,原則上遵循淺顯的文言文,這個沒有改變,但內容側重考察古人的好品質,體現正能量。議論文改為一個簡答題和兩個選擇題,選錯一個,扣3分,其實難度也在加大。議論文內容基本沒變,還是考察論據、引證、結構等議論文的常識知識。小說,也改為4道問答題,完全變為主觀性試題。作文,內容很普通,自信、勤奮、挫折、毅力等是制勝的魔杖。但可以寫成議論文。附加題,考的是《西游記》中“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不難,但不是對比閱讀。要從“對比閱讀”的深潭中跳出來。

基于以上變化,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及時順應改變,不僅要讓學生見識到這些變化,更要有針對性地訓練。

二.整套試題,充滿新時代氣息。如,垃圾廣告、光盤行動、珠算申遺、北斗衛星導航,課外文言文閱讀體現的是反腐倡廉、知人善任以及小說中反應的農民工問題,都是與時代脈搏相一致。這就提醒我們,在以后的授課中,應該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教授圣賢書”,要把新的信息及時傳授給學生,學生答題時才可以從容應對。

三.試題與課本內容密切相關。古詩詞默寫、四個據拼音填詞語都是課本上的;詞語運用中的ab兩句話都是出自課文,一是《安塞腰鼓》,一是《荷葉 母親》;仿寫,陶淵明、范仲淹、魯迅都是課本上的;課內文言文就更不用說了。這就提醒我們,真的要重視課本,講好課本內容。以往總認為中考、高考不考課本中的內容,所以就不用講課文了,這是個片面的認識。還是要認真地學習課文,因為中考有時直接就考到課本中的內容,也可以“學法于課內,收效于課外”,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四.課外文言文,考的是祁黃羊大公無私和晉平公知人善任的內容,是現在提倡的正能量。在以后的課外文言文訓練中應側重正能量方面的訓練。

五.作文,可以寫成議論文,這就提醒我們,在傳統記敘文教學過程中,給學生補上議論文寫作這一課還是很有必要的。更何況,語文大綱也講,要學生會寫簡單的議論文。

總之,通過研討中考語文試題,深受啟發,倍感在以后的初三語文教學時心明眼亮,信心十足!

第10篇

書面表達一直是高考英語的重頭戲,綜觀2014高考18套英語試卷,書面表達不外乎有以下六種形式:半開放性作文,開放性作文,看圖作文,提綱類作文,讀寫任務型作文,應用文。

在《江蘇省2014年高考考試說明》中,書面表達示例部分多了讀寫任務作文,這一作文類型在《江蘇省2013年高考考試說明》上是沒有的。當時就有專家預測:2014江蘇高考英語寫作要求必然出現變化。果然,今年江蘇高考英語考查了讀寫任務型寫作。

讀寫任務型作文中要求先用約30個詞歸納所提供文章的大意,再用約120個詞就這一事件發表自己的觀點。兩部分看似關系不大,其實前一部分的歸納大意是事實的提煉,它和后一部分的發表觀點有著密切的聯系;看起來好像容易寫,但事實上思維如果放不開,會覺得無話可寫,更寫不出出彩的文章。如何才能較好地完成這樣的書面表達呢?

一、歸納文章大意

根據文本內容,文章一般分為三類:敘事類、論述類和說明類。

1、敘事類文章的內容包括“主題、情節和主旨”三個方面,其中情節是主要部分,“主題”和“主旨”有時藏于“情節”之中。但在寫摘要時,不能僅僅寫情節,必要時要點出“主題”和“主旨”。敘事類文章通常用what-who-when-where-how-why的方法去總結和串聯文章的大意,這幾個要素有時全有,有時只有一部分。用最簡練的語言來說明故事講述了什么,要省去其中的細節,不要拖泥帶水。

2、議論文的內容包括“觀點、論據、結論”三個方面,所以議論文的摘要就是把這三個方面說清楚。議論文的主體部分是論證的過程,論據占有很大的部分,但在寫摘要的時候,不需要詳寫論證的過程,因為它有很多細節信息,而細節信息是寫摘要所應該剔除的,所以議論文的摘要應當將“觀點、論據、結論”三個方面同等對待。通常在文章的首段或末段中找出主題句;在文章的主體部分中找論據或事例。需要注意的是概括大意只是概括文章作者的觀點,而不是你的觀點,所以一定要客觀地陳述文章的觀點,不能添加或轉變。

3、說明性或描述性短文是用概括的文字來說明某種現象。如閱讀材料是一個故事,應該用最簡練的語言來說明故事講述了什么,不能拖泥帶水,而且最好講述該故事給你的啟示或其中的一個道理。

二、發表自己觀點。

讀寫任務型作文要求將閱讀與寫作有機地結合,通過閱讀所給材料,對信息進行加工,并結合積累的相關知識,按照任務要求謀篇布局,完成寫作任務。發表觀點即表示作文屬于議論文范疇,即使用一般現在時和第三人稱。要特別注意思想的辯證性,看待問題要一分為二,不能絕對化。要盡量使用自己熟悉的單詞句式,也要使用高級詞匯和高級句型使文章顯得更有檔次。以2014年江蘇卷為例,卷面要求是:

【寫作內容】

1.用約 30 個單詞寫出上文概要;

2.用約 120 個單詞發表你的觀點,內容包括:

(1)支持或反對漢語詞典收錄英語詞匯;

(2)用 2-3個理由或論據支撐你的觀點。

【寫作要求】

1.可以支持文中任一觀點,但必須提供理由或論據;

2.闡述觀點或提供論據時,不能直接引用原文語句;

3.作文中不能出現真實姓名和學校名稱;

4.不必寫標題。

解題思路為:

1、認真審題,領悟題意

用約 120 個單詞發表你的觀點,內容包括:

(1)表明支持或反對漢語詞典收錄英語詞匯的態度;

(2)用 2- 3個理由即論據支撐自己的觀點,要擺事實,講道理。

根據寫作內容確立以下要點:

①文體:議論文

②人稱:第一人稱

③時態:一般現在時(主體時態)、一般過去時(“經歷”)

2、整理要點,布局謀篇

在明確寫作要求和寫作內容后,不要急于動筆寫作。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結構,劃分文章的段落,理清文章的層次。如這篇文章我們可以把主體部分直接按照寫作內容中的兩個點分成三段。這樣閱卷老師一眼就能看出你是否把要點寫全。此外,第二段的筆墨分配要有機平衡,不能光用理論也需要事實論據。

3、組織材料,充分論證

(1)開門見山,簡潔明了

由第一步分析可知,本文是議論文,要求我們首先表明自己的認識??梢杂靡痪湓捀爬壳坝⒄Z詞匯使用的普遍性及大家在討論漢語詞典是否需要收集英語詞匯。然后直接闡述自己對此事的觀點

(2)收集材料,逐步論述

寫作要求中提到:闡述觀點或提供論據時,不能直接引用原文語句。那么,在材料中查看有無可以利用的論點、論據后,再用自己的話語進行歸納總結,用以充實文章的內容,從而達到移花接木的效果。如原文中有:English words and expressions like these are getting popular.They have already become part of our daily language.可以轉述為As the number of English learners is on the rise,it’s not difficult for them to understand these words in Chinese contexts.要求說明理由和提供論據,那么,可以闡述事實:Most people nowadays use “IT” instead of its translation “xinxi jishu.”也可以闡述其他國家的做法,如In English,there are many words borrowed from Latin,French,or even Chinese.還可以從自身的做法出發,漢語曾經引進過日語,如Chinese has never stopped taking words from other languages,say,“ganbu” or “minzhu” from Japanese.從這幾個方面出發,就能將論據整理得清晰全面而又有說服力了。

4、勘誤潤色,錦上添花

打好草稿后,需要認真復查,盡可能減少失誤。檢查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時態、語態是否正確,主謂是否一致,句子結構是否完整,詞語搭配是否恰當,單詞拼寫是否有誤,標點符號是否準確等。

第11篇

多元思維 語文教師 思維品質 教學方法

一、前言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提出“寫作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可見,新一輪課程改革將思維的培養作為寫作教學的核心要務。高中寫作教學按照文體可大致分為記敘文寫作教學、說明文寫作教學、議論文寫作教學三類。“提倡多元思維是語文教育整體的理念,尤其是寫作教學的理念”(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因此,通過寫作教學引導學生形成多元思維是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

二、議論文寫作與學生多元思維的形成

“議論文是通過論證以表達自己的見解,從而說服讀者的文章。它主要訴諸讀者的理智,通過充分有力的論證,使自己的見解獲得讀者的贊同?!备咧须A段,議論文寫作教學是語文課程中寫作教學的主要內容。議論文寫作訓練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力。例如,議論文大多圍繞一個論點展開,而對于一個論點的分析則能考察一個學生的思維能力。2011年北京高考作文題目是關于世乒賽中國隊包攬全部金牌的話題。正對這一話題,擁有多元思維的學生將迅速反映出正反兩方面意見的合理性和各自的不足。

三、語文教師在議論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多元思維形成的影響

通常情況下,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在議論文教學過程中亦如此,教師主體的語文思維品質及其議論文寫作教學方法對于學生多元思維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

1.教師的語文思維品質方面

“語文思維品質是語文思維過程當中所形成或應具備的一種具有個體差異性的思維特征?!苯處煹恼Z文思維品質體現于教師的語文思維能力之中,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風格。引導學生形成多元思維的前提是教師本身應當具有多元思維。多元思維是一種難得的思維品質,但在我國,一個人多元思維的形成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例如,雖然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但是家庭和學校的培養目標還以高考為主,這便是“學而優則仕”的文化傳統對于教育的影響。從學校教育心理學方面看,教師對于學生的認識也往往陷入“第一印象”和“刻板效應”等誤區,也就是說,教師對于學生的認識往往片面化,以偏概全。這也是一種兩極思維的表現,“學習好得學生是優生,學習差得學生是差生”往往成為教師評價學生的標準,這顯然具有極大的片面性,陷入兩極思維的教師的思維品質較低,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其教學活動。

在議論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若果要培養學生的多元思維,則要以其自身擁有多元思維為前提。在議論文寫作訓練之前,教師主體應當運用發散思維對于話題進行充分的分析,對于學生針對特定話題自主產生的各類見解進行預見。這是對于教師個體的預見力的一種考驗,預見力是語文思維能力的構成要素之一,“是對語文現象進行觀察、分析、比較、聯想、類比、歸納等思維活動后,依據已有的材料和知識,在作出符合一定經驗和事實的推測性的思維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一般能力”。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是語文教師的職責,語文教師本身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也應當是評價語文教師的重要指標。冉正寶先生將語文思維能力分為感悟力、反應力、預見力、轉化力、想象力、發散力、適應力、轉換力、判斷力、概括力、批判力、洞察力等方面。語文教師的語文思維品質體現于教師的語文思維能力之中,因此語文教師應當注重培養自身多方面的思維能力。

2.語文教師的議論文寫作教學方法

語文教師主體高水平的語文思維品質是議論文寫作教學的前提,在此基礎上,語文教師的議論文寫作教學方法也是影響學生多元思維形成的重要一環。語文教師在進行議論文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寫作構思過程的教學對于學生多元思維的形成的影響最為重要。

構思過程“主要是指從作文動機產生到文章框架基本醞釀成熟的心理過程”。該環節是議論文寫作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難的部分之一,一個重要原因在于高中生缺乏寫作動機,而寫作動機的缺乏在于學生思維的僵化。因此,教師在進行議論文寫作教師首先應當將學生寫作動機的激發和學生思維的激活結合在一起。對于一個議論文寫作訓練的話題,教師應當考慮到學生生活體驗的局限性,將話題與學生有限的生活體驗相結合,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寫作動機激發完成后教師應當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交互主體,在具體指導之前采取以討論為主的教學方法。究其原因,在于高中生的心理發展水平,高中生處于思維發展的重要階段,“高中生對于事物的認識更趨于完善和深刻,不僅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屬性,還能揭示事物運動發展變化的原因和它們對立統一的關系。因而高中生的辯證邏輯思維逐步占優勢地位”。教師應當意識到高中生思維發展的特點,因此通過討論法,利用學生這一課程資源優勢,使學生彼此之間形成思維的碰撞,從而使不同的觀點生發出來。在討論結束后,教師通過認證傾聽學生討論形成的不同觀點,與自己在備課過程中預見到的觀點仔細比對,在短時間內進行快速分析,對于學生小組形成的觀點進科學的點評,而不是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就主觀的臆斷評價學生思維的成果。

思維的培養是語文教學尤其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筆者談探討高中語文課程中議論文寫作教學影響學生多元思維形成的教師因素旨在引起高中語文教學對于學生思維培養的重視,實際上,語文教師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體現于語文教學的各個細節當中,期待學者和教師繼續在微觀角度上探討相關問題,以利于語文教育的興盛和國家人才的培育。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紹禹.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吉林: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第12篇

議論文常見的結構模式有并列輻射式、正反對照式、逐層推進式、因果推論式、緣事析理式、 形象說理式、散文議理式、鏡頭述評式,等等,其中最常用的是前三種。

一、并列輻射式

并列輻射式是議論文最常見的結構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圍繞中心論點,平行地列出若干分論點或論據,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來闡明中心論點。這種結構模式,容納材料的空間比較大,結構比較簡單。需要注意的是,采用這種結構模式,思維深度容易受到限制,從而使說理缺乏縱向深入,因此寫作時要注意在每一個橫向層面上對材料作開掘分析,扣題議論,彌補深度的不足。

如2008年高考廣東卷佳作《不要輕易說“不”》,就采用了并列輻射的結構模式。文章主體部分分為三段,分別以“不輕易說‘不’,是一種智慧”“不輕易說‘不’,是一種力量”“不輕易說‘不’,是一種執著”三個平行的分論點為主旨句,從三個不同的角度,有理有據地回答了“為什么不要輕易說‘不’”這個問題,思路順暢,結構清晰。

二、正反對照式

正反對照式也是議論文常見的結構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圍繞中心論點,從正、反兩個方面用事例或事理作比較分析,從而證明論點。這種比較,可以是縱向的,也可以是橫向的,還可以從不同側面多次進行。正反對照式結構對應的論證方法是對比,運用時要注意選擇恰當的比較對象和比較角度,既要旗幟鮮明,又要科學合理。

如2008年高考四川卷佳作《一步與一生》,在論證“一步會對一生產生重大影響”時,就采用了正反對照的結構模式。文章先從正面提出論點“在正確的道路上跨出一步,你的人生會因此而不同”,并舉史鐵生身殘志堅學寫作、司馬遷忍辱負重著《史記》的事例加以證明;然后從反面提出論點“在錯誤的道路上邁出一步,你終會嘗到苦果”,并舉、馬家爵報復殺人的事例加以證明。一正一反的論述結構,使“一步會對一生產生重大影響”的內涵得到了全面的闡述,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正反對照的結構模式既可以用在整體布局上,也可以靈活地運用于段落內部的結構安排。

三、逐層推進式

逐層推進式結構是指文章的各個層次之間是層層深入、步步推進的關系。各個層次之間的邏輯順序符合認知的科學過程,一般是由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由現象到本質,由淺顯到深刻。這種結構模式對應的論證過程一般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順序推進。逐層推進式結構便于對觀點和話題作縱深開掘,運用得好,能體現思想的深刻和思維的嚴密,使議論深入透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江| 永昌县| 余江县| 塔城市| 贵阳市| 侯马市| 万安县| 余姚市| 孝昌县| 大港区| 常州市| 盐城市| 张家港市| 台南县| 田林县| 和静县| 称多县| 江孜县| 达孜县| 西平县| 厦门市| 温州市| 定兴县| 瓮安县| 淅川县| 乌海市| 乃东县| 屏南县| 沙田区| 新巴尔虎右旗| 洞口县| 嘉定区| 堆龙德庆县| 贞丰县| 金坛市| 长顺县| 隆化县| 南丹县| 徐汇区| 始兴县| 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