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11 19:37:1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營養師協會工作計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20世紀80年代,在面臨美國護士嚴重短缺的情況下,McClure等多位學者于1981年提出了“磁性醫院 (magnet hospital)”的概念:在護士嚴重短缺的狀況下,仍然能像磁鐵一樣吸引專業護士加入,降低護士離職率,擁有高素質的護理人員隊伍,打造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的醫院。1983年相關研究論文,并提出了磁性醫院的14條標準。1990年,美國護理協會 (ANA) 與美國護士認證中心(ANCC) 共同制定了磁性醫院的認證標準及程序,并于1994年,正式將第一個磁鐵獎章授予華盛頓醫學中心。磁性醫院認證提供了創造和維持專業護理環境的醫院認證方法,認可并獎勵具有優秀專業護理環境的醫院,促進護理服務質量的提高。
美國醫院支持系統完善
首先,病區布局合理呈“回”型設計,中間為醫護人員工作區和生活區,四周為病房,全部為單人間。每個病區有一個大護士站和2~3個小護士站,每個護士站旁邊配有小型藥庫和物資庫。各科室常規藥品和物品按照一定的基數進行配備,并由計算機進行管理,低于一定數量時由藥劑科及后勤人員到科室進行補充。患者輸液基本由藥房統一配備,并通過自動傳輸系統送達到病房。護士在進行藥品和物品取用時必須同時輸入護士信息和患者信息后方可取出使用,并通過PDA確認相關信息后才可應用到患者身上。
其次,病區的各種儀器管理方式也是由醫院統一安排相關人員定期進行檢查,出現故障后護士填寫故障提示卡,掛在儀器設備上并放在病區相應位置,即有相關人員進行修理或處理。
最后,每個病房內都備有醫護人員使用的電腦,且在各護士站及病房走廊外每隔4~5個病房還會備有一定數量的電腦供工作人員使用。這樣既減少了護士來回走動花費的時間,也減少了護士參與非護理工作的時間,極大地提升了護理工作效率和護理安全。
醫院臨床護理崗位包括臨床護理專家,負責科研、教學以及指導危重患者護理;開業護士參與醫生查房,有處方權;每12小時班次設1名主管護士,負責排班、管理設備及掌握病區患者情況,協助完成危重患者的護理;注冊護士直接提供臨床護理,根據循證護理自主決策并提供個性化的最佳護理,以幫助患者獲得最佳預后;護士助理負責5~6名患者,協助注冊護士測量生命體征,提供生活及衛生護理;病區助理負責接聽電話及出院后隨訪;個案經理與社區工作者負責出院患者的院外照護安排。
在整個醫院流程中,護理是構建多學科診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美國診療架構非常推崇多學科團隊建設。醫療、護理、藥劑、康復治療等學科分工合作,各有所重。護士和內外科醫生、藥劑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社工等人員一起,討論患者的病情、治療及出院計劃。通過與多學科人員間的合作,不僅提高了護士的專業水平,也為患者醫療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美國醫護關系建立在互相尊重與信任的合作基礎上,各有所長,各有所重。其中,醫生更關注疾病的發展與治療,護士則側重于處理疾病、治療引起的反應及健康教育。美國醫生為多點執業,每天看望1次患者,其他時間都是交由護士來管理。護士根據患者病情每4~8小時進行體檢及全身系統評估,跟進患者的檢查結果,根據各類指標調整治療,質疑醫生時可以說“不”。醫生會尊重護士的建議和意見。外科醫生在手術結束后會對配合手術的護士致謝。
美國護理架構合理
美國對臨床護士的在職教育分為兩類:一類為每2年一次的繼續教育學分認證,護士可以通過網上聽課、集中培訓等方式獲得學分,具有強制性,未完成者不予續聘;另一類為護士自身事業發展所需的教育。該醫院每年工作計劃中的一項即為護士在職教育,該院共有護士2000余名,醫院保證每5年為每名護士提供1周帶薪學習的機會,并負擔其深造教育的所有費用。磁性醫院審核時會直接與護士面談,以了解醫院管理者對護理教育的支持情況。該醫院的管理者認為,支持與資助護士教育對吸引、留住護士及提高護理質量非常關鍵。
為了不虛此行得到更多的收獲和第一手的經驗信息,作者還先后深入到兩家醫院的10個病區進行了護士跟班工作。在跟班工作的過程中,對該醫院的護理信息系統有了進一步地了解。整個醫院的護理信息系統主要包括護理管理系統及臨床護理系統兩個子系統。護理管理系統應用于護理人員管理、護理質量管理、護理研究與護理教學等方面。臨床護理信息系統能搜集和加工大量的臨床數據,完成住院患者管理、醫囑處理、藥品管理、費用處理、護理記錄等多項工作事務。
護士工作站:包含信息的存貯、護理行為及結果記錄功能的同時,還具備知識庫及運用數據庫進行決策的功能。護理人員可在系統中方便提取各種疾病的健康教育內容;在醫囑處理與執行系統中,對于藥物的使用與否及特殊用藥的使用時間段有醒目的標記,以杜絕用藥超量的情況;同時護理信息系統與監護儀無縫鏈接,患者的各種信息可由監護儀直接導入醫生及護士工作站,表格式的護理記錄具備足夠的詞典選項,可點擊選項完成各項記錄,減少了護理人員手工錄入信息的負擔。
移動工作站:通過無線接入點鏈接醫院網絡。無線網絡為臨床工作帶來了便利,醫生、護士可在查房時隨時通過移動工作站獲取、錄入患者的信息,并能對患者的情況及時予以處理。同時由于移動工作站的作用,護士的工作場所由護士站轉向了病房,護理人員可在病房及走廊隨時處理醫囑并記錄護理的情況,隨時與外界取得聯系。
條碼與自動識別技術:條碼技術在醫院信息系統中的應用已經很成熟,如檢驗條碼、患者身份條碼(手腕帶)、檢查申請條碼、物資設備條碼等。條碼在護理信息系統中的應用集中在配液系統(輸液貼)、消毒物品跟蹤管理系統(消毒物品條碼)、病區內醫用耗材管理系統(耗材條碼)。這也極大地解放了勞動力,加強了護理安全,提高了護理工作準確率和效率。
病區的藥品與耗材管理:護理人員可在病區藥品庫通過輸入密碼與患者的信息自動提取藥品并使用,藥品使用后可自動記入患者的費用與藥房的管理系統,最后由藥房統一填充。病區的耗材由中心供應室人員通過二維條形碼系統對全院各科的耗材與物品進行統一的填充管理,這不僅加強了醫院耗材的統一管理,而且也為一線護理人員的工作提供了方便。
中國醫院護理管理缺憾
反觀國內醫院的信息系統現在尚處于建設和完善階段,特別是護理信息系統仍處于建設初期,需要管理人員廣開思路,不斷地研究適合臨床護理實際的信息系統,盡快提高國內醫院的信息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