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lbl教學法

lbl教學法

時間:2022-08-31 07:10:3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lbl教學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醫學遺傳學;lbl;PBL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6-0112-02

醫學遺傳學是一門應用遺傳學理論和方法研究遺傳因素在人類疾病的發生、發展、診斷、治療以及預防等過程中的作用機制和規律的學科[1]。隨著人類基因組學及后基因組學的飛速發展,醫學遺傳學逐漸發展成為現代醫學理論與實踐的重要基石,其新理論和新方法不斷改變著人們對醫學問題認識和解決的方式[2]。這門學科具有跨度寬、難度大、綜合性強、抽象等特點,如何在有限的課堂中既讓學生系統地接受遺傳學的基本原理,又能通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問題[3]。將以問題為基礎的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4]和著重傳統講授的LBL(Lecture 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5]有機結合,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可行方案之一。

PBL教學法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于1969年正式提出,它的核心內涵是教學實踐中應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該教學模式主張采用學生自學和小組討論的形式組織課堂教學,由學生就某一問題或病例進行分析討論、探求答案,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評價。近年來,PBL教學法被廣泛應用到眾多的醫學教學實踐中,但其應用方法還有待優化。

一、現狀調查分析

通過對我校不同學制的醫學專業學生進行大量的問卷調查,內容涉及到開課的必要性、學習后具備的各種實踐能力、授課方式、授課內容、考核方式等,統計結果顯示,認為開設本課程非常必要的占61.29%,認為必要的占38.71%,認為沒必要的為0;選修后認為非常好,對今后有很大幫助的占70.97%,一般的占29.03%,認為沒有用而后悔的占0。在八年制班級中已經嘗試了一次學生自己就某一專題討論學習的方法,受到同學們的歡迎。問卷中同學們表示可以再多些討論式教學(PBL)的占63.58%。這些調查研究的結果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通過改革醫學遺傳學教學方法,形成有一定特色的教學模式,對提高醫學生對醫學遺傳學的學習興趣有重要意義,同時可以使醫學生能真正掌握所學知識,并為后續的學習與臨床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課題中選取的教學研究對象是八年制班級,該班級的生源良好,生物學及相關知識背景較好,理解能力及主動學習能力均較強,并且將來有較多的可能利用現代生物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方法進行臨床及科研實踐活動,非常適合課題組開展PBL-LBL雙模教學法的實踐與研究。同時,根據教學安排,每年度均有一學期可以進行教學法的實踐工作,課題組可通過合理設計與操作,及時獲取實踐結果,及時進行必要的調整及驗證,保證課題進行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二、教學法實踐

1.以LBL把握主線,以PBL豐富分支。醫學遺傳學的理論知識系統性較強,但由于信息量大,單純講授容易顯得枯燥、不易理解。在課堂講授時采用傳統的LBL教學法將知識點按研究層次、研究角度進行編排,如根據醫學遺傳學的研究對象遺傳病,首先將課程內容按研究層次分為基因病和染色體病,再根據研究角度將上述兩部分內容各自分為基本原理和疾病實例兩個部分,最終將主要內容劃分成四個模塊。為了豐富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及形式,在每個模塊的教學實踐中再具體組織PBL的單元,包括提出綜合性的問題和病例等形式。

2.四步式PBL教學。在組織PBL單元時,我們采取了通用的四步式的實踐方法:1)在課堂中向學生提出問題。問題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類是知識綜合性的問題,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聯系本學科與其他相關學科的有關知識點來回答某一問題,考察的是學生對多學科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另一類是病例分析的問題,目的是讓學生應用所學的遺傳學原理去解釋病例,考察的是學生對遺傳學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應用能力。2)學生分組、組內分工、查詢資料、組內匯總。學生可自由分組,每組6~8人,教師指導學生進行關鍵問題分解,再由組內分工查找相關資料,然后由每組形成一份最終報告,用于展示交流。本環節通常每次設置兩個問題,通過后續環節中的交流過程,讓學生有交叉、互補式的學習效果。3)課堂展示交流。為了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我們設置了課堂展示交流環節。每組學生展示報告內容,同時回答其余組學生提出的問題。通過此環節的進行,讓學生體驗了撰寫小論文的過程及要求,培養了他們的科研意識及能力。學生通過比較每組報告的同時更容易發現并提出新問題,這是對PBL單元教學的一個延續。4)教師歸納總結。教師一方面要對所提出的問題給出結論,另一方面還要對每組的報告有相對客觀的評價,充分指出每組報告的優點與不足,讓學生切實做到學有所獲。

3.收獲與啟示。經過兩輪的教學法實踐,我們發現PBL教學法可以很好地組織醫學遺傳學的知識點和病例,這也與醫學遺傳學的課程特點有關,因此今后可以更多地采用PBL教學法組織教學單元。學生在PBL教學單元中也收獲了進行主動學習的經驗與信心,不少學生還因此進入到科研實踐中。通過組織PBL教學單元,教師和學生之間也有了更多的溝通與交流,更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盡管如此,以LBL教學法組織整體的課程框架,其系統性不可忽視,尤其對于醫學生而言尤為必要。

LBL-PBL雙模教學法的合理高效應用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做好充足的前期準備工作,如設置教學模塊、設計問題、收集病例、分解知識點、歸納總結等環節都需要有全面的知識背景及豐富的教學經驗才可完成,因此教師之間的合作是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由于學科特點,教師對學科新的發展動態的及時更新與儲備也十分重要。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還將進一步嘗試將PBL教學法的應用進行一定的延伸,并探索相應的教學效果評價的方法,更好地指導教學法的應用。

參考文獻:

[1]李璞.醫學遺傳學第2版[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4.

[2]L.H.哈特韋爾.遺傳學:從基因到基因組第3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3]宮京閩,唐珉,李剛.促進醫學遺傳學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6,14(1):122.

[4]Famer EA. Faculty development for problem-based learning[J].Eur J Dent Educ,2004,8(2):59.

[5]Mc Parland M,Noble LM,Livingston G.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 graduate psychiatry[J].Med Educ,2004,(38):859.

基金項目:北京中醫藥大學教學科研課題XJY12053。

第2篇

關鍵詞:PBL聯合;LBL教學法;維藥炮制學;實驗教學

維吾爾藥(簡稱維藥)炮制學是維吾爾醫藥學專業的基礎核心課程之一,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學科。維藥炮制是根據維吾爾醫理論,按照醫療、調劑、制劑、貯藏等的需要,對藥物進行加工處理的一項制藥技術[1,2],它與臨床和生產實踐有著密切的聯系。維藥炮制實驗是維藥炮制教學的重要環節。通過對維藥炮制實驗課程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鞏固和驗證所學的理論知識,還能提高學生實驗操作技能和對飲片質量的評判分析能力,并能為他們運用現代科學方法進行維藥炮制研究打下基礎。針對目前學生普遍認為維藥炮制實驗課對炮制理論、方法以及藥材炮制程度的掌握不清,有目的性地進行了問題式學習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聯合傳統講授式教學法(Lecture-Based Learning,簡稱LBL),以期學生取得更良好的成績,并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更大提高。LBL教學法是醫藥學科傳統教學中的常用方法,它將把老師放在主置上,學生放在接受知識的被動位置。課堂上都是教師向學生單方面傳遞知識,其具有傳遞知識信息快,易于掌握,系統性強[3~6] 。但同時也存在著忽視學生能力培養,不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而PBL教學法則是以問題為出發點,以學生為中心,旨在培養醫學生的探索意識、創新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等。但PBL教學法也存在自身的不足,如學生學習知識不系統,課上傳授知識少,要求學生自學能力較高等現狀?;谝陨蠁栴},根據維藥炮制實驗教學的特點,采用PBL和LBL相結合的方法,使其各自在優缺點上互補,并通過教師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和科學性的引導學生,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并以此在維藥炮制的實驗教學中得以應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校維吾爾醫專業2010級1班6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該班的學生均為國家統一招生入校,在入學成績、年齡、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上均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教材與方法

1.2.1 教材研究對象均采用新疆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阿不都熱依木?玉蘇甫教授主編的《維吾爾藥炮制學》教材,維吾爾醫基礎教研室集體編制的教學方案并經學院院辦審定。該班級均又同一教師授課。

1.2.2 教學方法研究對象分三個組,每組20名,即PBL教授組、LBL教授組以及PBL與LBL結合的教授組,以維藥沙炒法的炮制理論和炮制方法為教學內容,對三個組學生分別以單純PBL教學法、單純LBL教學法以及PBL聯合LBL教授法進行授課,其中將第一組,即PBL教授組20名學生分五個組,以4人為一小組,老師提出問題-維藥馬錢子如何沙炒,其目的是什么?等,之后讓本教授組五個小組學生查閱資料和文獻,小組內組織沙炒馬錢子,并在課堂內進行討論,說出維藥沙炒法的炮制理論和炮制方法等,最終教師評價,并將課堂上的討論內容加以總結。對第二組,即LBL教授組學生,以教師全程傳授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授課。對第三組,即PBL聯合LBL教授組,維藥沙炒法的炮制理論識以LBL教學進行授課,理論內容結束后進行PBL教學的討論。問題的討論以4人為一個小組,教師給出所炮制維藥炮制品馬錢子飲片品的質量要求(形狀,外觀、氣味、顏色等),之后查閱資料和文獻,小組內組織炮制藥材,與給出標準品的質量進行對比,如果與成品要求的差異很大,則在課堂內進行討論,說出在炮制過程的注意事項給予糾正,如果與成品要求很接近,則在課堂內討論炮制過程值得總結的經驗。最終教師評價,并將課堂上的討論內容加以總結。

1.3 效果及評價方法采用實驗考試以及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參加課程的三組學生進行效果評價,考試題均為上課討論和練習的藥材,并最終以百分制的形式給出分數;問卷調查則是不記名的形式,對參加課程的每位學生以調查表的形式,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體會,學生在所被試的教學法中選取是與否兩個登記,現場填寫。發出調查表60份,收回60份,回收率100%。

1.4 統計方法所有數據均以SPSS15.0統計軟件建立數據庫,采用χ2檢驗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以P

2 結果

2.1 各組學生考試成績的比較通過考試的成績對比,發現三組學生考試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BL教授組>PBL教授組,在操作考試的結果分析上,PBL聯合LBL教授組相對于單純的教學方法有顯著差異,(P

注:與LBL教授組比較,*為P

2.2 問卷調查的結果比較問卷調查反饋的結果顯示,PBL聯合LBL教授組學生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掌握技能機問題解決能力、對理論的理解和記憶能力以及理論與聯系實際能力等方面表現均優于LBL教授組及PBL教授組,說明PBL聯合LBL教學法還是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見表2。

3 討論

維藥炮制學是我國傳統醫藥寶庫中的瑰寶維吾爾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按照維吾爾醫藥理論的指導下,對維維藥材進一步加工成維藥飲片的方法和技術,藥物經過炮制后,可以提高藥效,降低毒副作用,是一項具有傳統特色的制藥技術。目前,維吾爾醫藥學發展迅猛,所開發的多種維吾爾藥收到廣大患者的青睞。但就維藥炮制而言,其與我國其他傳統炮制學發展比較,差距還是較大。因此,對維藥炮制的繼承、保護以及發展給予足夠的重視,以培養一批高層次和研究型人才重點,加快維藥炮制發展,以現代化的維藥炮制促進維吾醫藥事業。

維藥炮制學實驗教學中科學、可行的教學方法至關重要,且其教學效果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培養一批高層次和研究型維吾爾醫藥學人才質量的好壞。

通過進行PBL、LBL、PBL聯合LBL三種教學方法的成績比較發現,對于維藥炮制的實驗課來說,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是PBL聯合LBL教學方法,單純的PBL與LBL教學方法反而沒有理想的效果,PBL教學方法很難在不講解炮制經驗和注意事項而達到炮制品的要求,而LBL教學方法對學生僅僅講解了炮制的方法,而缺乏將理論的內容與實際生產的聯系,故在操作起來很難與炮制品的要求相一致,故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維藥炮制的實驗教學中實行PBL聯合LBL教學法是較科學、可行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問題的解決能力,學生普遍對此教學方法反映較好。

綜上,在維藥炮制的實驗教學中,科學地應用PBL聯合LBL教學方法,根據不同內容和時間安排教學模式,兩者互通有無,是可行的教學方法,在提高了教學質量的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實踐及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維吾爾藥卷[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5:5-10.

[2] 中國醫學百科全書編委會.中國醫學百科全書維吾爾醫學 [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5:173-174.

[3] 王麗瑤,王永祿.PBL教學法在維藥炮制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北藥學雜志,2012,27(2):172-173.

[4] 范暉,涂惠,鐘凌云.張金蓮. 中藥炮制實驗教學的PBL模式[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 23(4):164-167.

第3篇

關鍵詞 獸醫藥理學;PBL教學法;LBL教學法;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 G6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07-0332-01

LBL(Lecture Based Learning,以授課為基礎的學習)是一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講課為基礎,重在傳授知識,教師與學生缺乏相互溝通,學生缺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精神,欠缺綜合能力。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是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學醫學院首先試行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這種學習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形成自我學習、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的終身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1-2]。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在畢業后工作實踐中并不一定都會用到,因而學生在校期間需要形成良好的自我學習的習慣,以適應知識不斷變化的要求,這才是教育教學的主要思想觀念。筆者對塔里木大學動物科學學院2014屆和2015屆動物醫學、動植物檢疫、畜牧獸醫專業的獸醫藥理學課程的部分章節采用PBL教學法進行教學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 獸醫藥理學PBL教學前的準備

召開學生集體會議,介紹獸醫藥理學PBL教學流程;確定PBL學習小組成員和組長、記錄員;發放專業書籍、記錄本、記錄筆等PBL教學用品。教師集體備課研討后,精心挑選適合PBL教學的獸醫藥理學章節,結合相關熱點新聞,列出了8組討論提綱,內容涉及到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排泄系統、神經系統等相關藥物。確定PBL教學病例;確定教師授課內容和授課對象;與學生交流聯系方式。

2 研究對象

以2014屆與2015屆學習獸醫藥理學課程的動物醫學、動植物檢疫、畜牧獸醫等專業合計16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針對同一水平層次的學生的獸醫藥理學教材、教學大綱、教學時數及教學目標均相同。

3 教學方法

采用PBL教學法的設問、討論、總結、提高四段式教學方法,主要程序及實施步驟如下。

3.1 準備討論提綱

學習每一章節前,教師根據學生知識水平和結構,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將教學內容分成若干小問題,配合相應的討論提綱,作為課堂討論內容。

3.2 學生分組預習

首先將學生劃分為5~6人的學習討論小組。課前2周給每組學生布置教學提綱并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課前預習教材相應章節,仔細思考并討論提綱中的問題,借助課本、圖書館資料和網絡資源[3],通過自學制作出多媒體課件,并對設置的問題進行討論并給出答案或解決方案,寫出書面討論發言稿。如果時間允許,可將制作好的課件在課前與教師進行簡單的介紹和交流,能使學生的發言更加有效。

3.3 課堂集中討論

以問題為基礎進行討論。正式上課時,讓各組學生推選代表發言,闡述其對提綱中問題的看法。教師和其他學生認真聆聽,教師在各組學生發言過程中控制討論節奏,對發言進行啟發和引導。之后各組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交換各自的意見和觀點。

3.4 教師歸納總結

教師在各組發言完畢后進行總結梳理,幫助學生系統地學習掌握相關知識。對學生漏掉的知識點補充講解,對于爭議較大的難題進行詳細分析,總結歸納本課程的重點難點,使學生對內容有清晰的思路。同時對各組的發言進行點評,提出今后改進的要求[4]。

3.5 總結提高

對學生討論提出一些重點、難點問題,如臨床新進展等問題,布置學生每人再搜集信息,分析總結,寫成小綜述、案例分析型論文;課程結束后再交流1次,交給教師評估,同時也作為綜合評定的指標之一進行考核,培養學生初步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

4 教學效果評價

教學結束后,以全體學生為對象進行不記名問卷調查。調查的內容包括學生對PBL結合LBL教學法的接受程度,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思考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的益處等。共發放問卷160份,回收有效問卷16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通過分析調查問卷,發現92.2%的學生都喜歡氣氛活躍的課堂,認為PBL教學模式效果很好,形式新穎、靈活而且吸引人,95.8%的學生認為獸醫藥理課聯系一些病例的教學方式很有必要,學生和老師進行有效的口頭和書面溝通使得學生的交流能力有所提高,87.2%的學生認為PBL與傳統(下轉第334頁)

(上接第332頁)

大課相結合非常適合獸醫藥理學課程的學習,90%以上的學生認為采用PBL教學法可更好掌握教學內容、鞏固基礎課程知識。學生提問次數和人數增加,查閱資料次數增多,自學時間明顯延長,搜集資料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自我學習和個人發展能力有所提高、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顯著提高。

5 結語

與傳統教學相比,改革后的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采取LBL與PBL教學法相結合的方法,既引入了PBL教學法的教學內容,又避免了PBL教學可能存在的知識面不全面、基礎不扎實的局限性,而且側重于激發學生主動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去,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該教學方法切合獸醫藥理學課程的教學實際,有效可行,值得進一步實踐推廣。

6 參考文獻

[1] 安立.PBL教學法在呼吸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病案,2013,14(5):68-70.

[2] 李貴平.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在臨床核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5):65-66.

第4篇

關鍵詞:PBL;LBL;病理生理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8-0074-02

近年來,護理職業能力的培養越來越受到重視,如何以素質、能力為主線確定培養目標,構建課程體系并進行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已成為目前教學改革的熱點。PBL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實習期間的能力表現,[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為主動,活躍課堂氣氛,加深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對解決較復雜問題的能力培養很有幫助。[2]我們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引入PBL教學法,目的就是探討PBL教學法對護理職業能力的初步影響。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以我校2007級護理專業1—2班102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1班51人為PBL法組,2班51人為傳統講授法組(LBL)。

2.方法:兩組均使用人民衛生出版社供高職高專護理專用病理學教材。PBL教學法病理生理學教學內容為“休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肝性腦病”、“腎功能衰竭”章節中的“機能代謝的變化”、“防治原則”、“護理原則”,其余部分同傳統教學法組,以急性腎功能衰竭為例,PBL的基本方法是要求學生按照教師擬定的自學提綱提前預習,自學提綱內容包括:①急性腎衰病因、機理是什么?②分析見習錄像病例為什么出現少尿?少尿期特點是什么?③該例患者醫囑單內容分析:a.醫囑單中為什么要用利尿劑?b.為什么要用20%GS300ml然后加胰島素15u靜滴?c.為什么用5%碳酸氫鈉250ml靜滴?④如何制訂該病人護理計劃?學生據上述思考內容利用業余時間去圖書館,或互聯網查找閱讀相關文獻。課堂上,教師先講授急性腎衰的病因,發生機理,然后引入學生見習錄像病例,并呈現該病人住院過程資料,包括醫囑單。然后讓學生按自學提綱自行閱讀教材“急性腎衰機能、代謝變化”,分析醫囑單用藥依據,并歸納出“防治原則”,制定“護理計劃”,學生在這期間可互相討論,同時由班干部自行決定、安排主持討論會,如主持、代表發言、小組評分等,教師巡回指導并最后評價總結。教師總結分析的思路為:急性腎衰病因——發生機理——機能代謝變化——臨床表現——護理診斷——護理評估——制訂護理計劃——實施護理計劃,是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或工作過程)。

3.考核:病理期末成績考核:兩組學生用同一教材、同一試卷、由同一教師授課,課程結束后統一出題,教研室集體批改,題型分為基礎理論、應用型病例分析。職業能力調查,由成教部聯系學生實習醫院護理部,按照護理專業大專畢業生應具有的職業能力——臨床護理能力包括:[3]臨床護理評估能力;臨床護理診斷能力;制定護理計劃能力;實施護理計劃能力。共33個小項,每個小項分為5級計分法計算:a低;b較低;c一般;d較強;e強。本調查共發放問卷102份,收回98份,回收率96%,在回收卷當中96份有效,2份無效,有效率為97.9%。調查表由所在實習醫院護理部蓋章統一寄回成教部。

4.統計分析:學生在校期末考試平均分數用(x±S)表示,兩組學生分數比較及職業能力調查測量平均分數用T檢驗。

二、結果

1.PBL+LBL組與LBL組考試成績比較,基礎題包括名詞解釋和單項選擇題,應用題為問答題和病例分析。PBL+LBL組總分和應用分析題得分明顯高于LBL組(P<0.05),見表1。

表1PBL+LBL與LBL組期末成績比較(x±S)

2.學生評估。與LBL組相比,PBL+LBL組學生自我評價,在學習主動性、收集信息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表達合作能力有所提高(P

表2PBL+LBL與LBL組學生自我評價比較(%)

3.實習期間臨床護理能力比較。采用PBL+LBL教學法組與LBL組相比較,能顯著提高實習期間臨床護理能力(P

表3PBL+LBL與LBL組實習期間臨床護理能力比較(x±S)

*與PBL+LBL組比較,P

三、討論

病理生理學是一門知識更新較快、介于基礎醫學知識和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課”,我們對護理學專業病理生理學教學采取了PBL和LBL相結合教學方法,并探討了其對職業能力的有益影響。結果表明PBL+LBL教學法不僅可提高在校期間學習成績,而且可提高實習期間護理職業能力,與Harrison Applin報道一致。[4]畢業生適應工作環境的能力是檢驗在校期間教學方法優勢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學指標、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必須與職業能力培養相適應。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的教學模式,強調以培養能力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體系的內容設置、教學方法等必須符合職業能力培養目標,以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實用型”護理人才。[5]雖然PBL教學法,LBL教學各有自己的優勢與不同,但兩者恰當融合將促進護理專業學生臨床護理能力的后續培養。我們選擇病理生理學各論內容進行PBL和LBL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有助于理解常見病臨床病理聯系,了解病史發展過程,有助于識別不正確醫囑,正確執行實施護理計劃,使護理評估能力、護理診斷能力及制定護理計劃能力得到提高。PBL和LBL教學法有機結合為培養全面適應服務于新時代的高素質護理人才開辟了新途徑。

參考文獻:

[1]Richards BF et.Rating of student’s performances in a third-year internal inedicine clerkship:a comparison between problem-ba sed lectue-based corricala[M].Journal of the A 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lolleges ,1996 Febjvol,71(2):187-9.

[2]蘇維,郭明晶,李志鵬.小組討論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的比較[J].現代預防醫學,2000,27(4):530-538.

[3]劉迪成,黃惟清,王富珍.護理專業不同層次畢業生職業綜合能力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6):426-428.

[4]Harrison Applin.A camparison of competen cies between problem-based leaning and non-problem-based graduare nurse.Available online 3 september 2010.

第5篇

口腔預防醫學是口腔學科重點和難點,該部分內容理論性較強,學生對該部分知識領會較難。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授課為基礎的教學方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目前國際上流行的基于問題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種在新形勢下應運而生的適合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的教學方法,受到醫學教育者的矚目,并在世界范圍內廣泛開展[1]。但是我國的國情不允許完全照搬國外的PBL教學模式,因而采取兩種教學法的優點,將兩者有機結合,探討一種適合我國口腔預防醫學教學的新方法。

選擇口工藝專業60名中專生,隨機分配成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人,兩組學生的性別、年齡、既往的成績無統計學差異。試驗組采用PBL+LBL教學法,對照組采用LBL教學法授課。選擇口腔預防醫學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作為研究內容,開展兩種教學模式的對比研究。兩組教學課時、內容、進度同步進行。

1)PBL+LBL法。注重“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方法,充分運用CAI課件,倡導結合真實或模擬案例進行實踐和討論的以問題為基礎的PBL教學法和以授課為基礎的教學方法相結合,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教學效果。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提出一個可以激起學生的興趣,且可以快速找到恰當的答案,并且易于評價和應用的問題上面。把學習內容分解成若干討論題,制作典型的教學案例。

如“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可以分解為“妊娠期婦女如何進行口腔保健”“老年人口腔健康問題”“殘疾人口腔健康問題”等論題。授課前將學生分為5組,將病案和問題交給每個小組,學生提前預習并查找證據,提出解決方案。授課時教師用0.5學時采用LBL法進行講授,在爾后的1.5學時采用PBL法,以學生為主討論病例,同時其他小組可以提出問題,并可以提出建議。最后10分鐘,授課教師加以總結,簡短地從專業的角度對每個問題的知識點加以重點強化、擴展和補充,解決學生忽略的問題,并將下次的案例提供給學生。

2)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強調模擬和實踐教學。在PBL教學中,教會學生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的互聯網資源,開展證據查詢的實習和訓練,使學生能自覺、主動、正確地查找與利用醫學資源。學會查找EBM證據重要的資源,如Cochrane Library、OVID數據庫、MEDLINE、EMBASE及大量的網絡免費資源及國內EBM證據資源,如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disc)、維普數據庫、萬方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數據庫(CNKI)、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CMCC)等。

3)傳統教學法。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制作課件采用LBL法進行以教師、書本為中心的灌輸式課堂講授。

評價指標從客觀性和主觀性兩個方面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注重評價學生對實際病例的分析能力、文獻檢索和證據評價的能力。

1)客觀評價。該章節授課結束后進行筆試考核,內容包括基礎理論(選擇、判斷、名詞解釋)和病例分析(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兩部分各占50分。發放考試試卷60份,回收60份。

2)主觀評價。對PBL+LBL教學組3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由滿意度、學習興趣、能力提高等方面組成,征求每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每項內容均采用ABC三級進行評價。發放調查問卷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100%。

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對接受兩種教學法的學生的客觀成績采用兩組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比較。

基礎理論部分的考試成績試驗組成績略高于對照組,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尚不能認為兩組學生基礎理論的學習有差別。病例分析部分及平均成績兩組學生成績有顯著性差異(P

大多數學生對PBL+LBL教學方式予以肯定,但是對教師授課仍有不滿意的情況(表2)。

口腔預防醫學是為了執行國家總體預防衛生政策而在口腔公共衛生方面開設的一門主要課程,該部分內容理論性強,內容覆蓋面廣、抽象。傳統的口腔預防醫學教學模式主要是應用LBL方法教學,該方法是一種灌輸式教學,教師用大部分時間進行課堂理論講授,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由于“教”與“學”脫節,理論性知識沒有與臨床實踐很好地結合,不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起來單調無味,很難掌握。因而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學生的臨床實踐和分析推理能力差。PBL教學法自從被提出并于20世紀80年代被引入我國,已經被國內多家醫學院校所應用[2-3],并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但發現PBL教學法也存在很多問題。因而將PBL與LBL有機結合,進行了有意義的嘗試。

通過統計分析發現,PBL和LBL相結合教學組的基礎理論成績與LBL組無差異,這與大多數文獻報道類似[4-5]??赡艿脑蚴?,這部分試題內容以書本基礎知識為主,通過努力記憶,均易于掌握,教學方法的變革對基礎理論的掌握影響不大。對于病例分析題,PBL+LBL教學組成績顯著高于傳統組,這與大多數文獻報道一致[4-5]。原因是通過問題討論和傳統教授的授課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及知識的掌握,培養了學生對疾病的應對處理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本次口腔預防醫學教學改革是在不改變原有教學課時的情況下進行的,這就要求教師精心制作符合PBL+LBL教學要求的新課件。雖然PBL+LBL教學模式具有顯而易見的優點,但發現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不足之處:

1)理論知識沒有充足時間講授;

2)提前討論案例占用了學生的課余時間;

3)上課人數偏多,學生參與討論發表意見的機會不等;

4)學生易在感興趣的話題上花費太多的時間,而忽略某些較為重要的環節;

5)教學要求教師具備較成熟的技能,課前課后花費時間很多;

6)遠期的教學效果不確定。

針對這些新問題,需要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改善教學方式,以便完善口腔預防醫學教學模式,培養高質量、高素質的口腔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友良,張清,蔡明慧.PBL教學法在口腔預防教學中的應用[J].口腔醫學,2011,31(7):396-397.

[2]初鐵楠.PBL教學法在口腔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3,24(1):119-120.

[3]劉昕,李全利,張維波.比較PBL與傳統教學在口腔材料學教學中的效果[J].口腔材料器械雜志,2013,22(2):

106-109.

第6篇

關鍵詞:團隊;教學法;講義式教學法;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1.039

AbstractTheEffectofTeam-basedLearning(TBL)ontheteachingofNutritionandFoodHygieneinPreventiveMedicineSpecialtyinLocalMedicalColleges.GuilinMedicalCollegeof2012levelofpreventivemedicineundergraduateclass80studentsweredividedintogroupA(controlgroup)andgroupB(experimentalgroup).TraditionalLecture-basedlearning(LBL)wasusedingroupAteaching,andgroupBwastreatedwithTBL.TheTBLteachingeffectwasevaluatedbystatisticalanalysisofthequestionnaireandcomprehensiveevaluationresults.TBLteachingmethodcanimprovestudents'comprehensiveevaluationresults.Students'satisfactionwithTBLteachingmethodisalsohigherthantraditionallaw.TheresultssuggestthatTBLmethodismoresuitableforthetheoryteachingof"nutritionandfoodhygiene"thanLBLmethod.

KeywordsTBL;LBL;NutritionandFoodHygiene;teachingmethods

基于團隊的教學法(Team-basedlearning,TBL)是一種強調以學生為主,教師指導為輔,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以團隊為基礎培養終身學習的教學方法。[1]我國一些醫科院校近年來將TBL模式引入到教學過程中并取得了滿意的效果。[2-5]營養與食品衛a2fc8097e8d5b151b66c39077e738150生學是預防醫學專業中的一門包含營養學和食品衛生學兩部分內容,具有較強實踐應用性的系統主干課程。該科目具有內容繁多、學時長、知識點交叉程度高、涉及多學科融合等特點。我校該科目的教學依舊使用傳統的LBL教學法,學生負擔重且學習效果不好。因此,通過更新教學理念,尋找新的教學模式來提高教學效果顯得尤為必要。本研究擬通過實施TBL法嘗試對《營養與衛生學》進行教學改革。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將桂林醫學院2012級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共80人)平均分為傳統授課式教學法(LBL)A班(對照組40人),實施TBL教學法的B班(實驗組,40人)。由同一位老師分別按照LBL和TBL的要求和特點就相同內容進行授課,保證授課時長一致。課程結束后所有同學填寫問卷并參加最終考試。

1.2教學方法

(1)教學內容的選取。采用人民衛生出版社《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第七版)為主教材。選取其中第五章《特殊人群的營養》作為授課章節,教學時間為120分鐘。

(2)LBL教學法。授課教師制作PPT講義,使用LBL法就相關內容進行教學。

(3)TBL教學法。任課教師首先按照以往學習成績的優、良、中、差,兼顧學生性別、個性特點、興趣愛好、認知能力及互補性等方面差異對學生進行分組(8人/組,共5組)。平衡每組間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利于各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任課教師提前一周將教學內容、學習要點、案例題及相關參考資料通過每組選定的組長(須具備較好的組織和領導能力)向小組成員進行傳達。組長負責分配任務和制定學習計劃,組織小組成員就案例進行資料檢索和文獻查閱、分析討論和PPT制作等課前預習工作。在教學過程中,由每組指派一名同學擔任“主講人”,就學習內容的重點、難點進行講述,同時結合案例來引導同學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拓展。在這個過程中,小組其他成員可適時進行補充說明,其他組成員也可加入討論。教師根據疑難點引導學生朝正確方向進行學習。學生最后填寫問卷,互評優缺并制定下一步學習計劃。教師評價各組學生表現,并對本次課程進行評述、答疑、總結。

1.3教學效果評估

教學效果評估從課程綜合評定成績和問卷調查滿意度兩個方面進行。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課程綜合評定成績都由平時成績(30%)和期末考試成績(70%)組成??荚嚱Y束后,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對全體學生就LBL和TBL教學法分別在是否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等進行調查。發放80份問卷,回收率100%。

1.4數據分析

對回收問卷和期末考試成績數據都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數據,數據之間用均數€北曜疾?€眘)表示,計量資料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兩組間比較采用檢驗。檢驗水準=0.05,P<0.05為具有統計差異性。

2結果

2.1課程綜合評定成績

如表1所示,使用TBL教學法的實驗組學生期末綜合評定成績(86.03€?.48)遠遠高于使用傳統LBL法的對照組同學(69.43€?.46)。經統計分析后顯示,兩組學生的綜合評定成績之間均在較為明顯的差異性(P<0.01)(見表1)。

2.2教學效果滿意度比較

如表2所示,實驗組學生對使用TBL法進行課程教學顯示出有較高的總體滿意度(85.0%)。而在使用傳統LBL法教學的對照組中,學生對LBL法的整體教學滿意度則較低(32.5%)。經統計分析后顯示,兩組學生對教學滿意度之間均在較為明顯的差異性(P<0.01)(見表2)。

3討論

第7篇

關鍵詞:雙軌教學法;市場營銷;醫藥市場營銷學

醫藥市場營銷學是建立在經濟科學、管理科學、行為科學和醫藥專業知識基礎之上的應用學科,也是醫藥經濟和管理類專業學生的一門核心課程。作為一門綜合性、邊緣性、應用型學科,醫藥市場營銷學涵蓋的內容非常豐富,要求學生具備較為扎實而廣泛的知識體系。而傳統的LBL(Lecture-Based Learning,基于授課的學習)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為主,內容和形式都偏于枯燥,學生只能被動學習,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問題的學習)是通過“提出問題”鼓勵學生參與討論的一種授課方式。它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被動學習方式,因此是一種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和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雙軌教學法的運用模式

1.雙軌教學法應用對象選擇

選擇江西中醫學院科技學院2009年入學的醫藥市場營銷專業本科生,班級人數64人。

2.雙軌教學法應用內容選擇

我們將雙軌教學法應用于醫藥市場營銷學這門課程的教學中,該課程是此專業學生的一門核心課程。任課教師首先以傳統的LBL授課方式講授導論、醫藥市場營銷環境分析、醫藥市場調研與預測、消費者購買行為分析、醫藥市場細分與市場定位以及醫藥企業市場營銷戰略等內容。在此基礎上,將PBL授課方式應用于4P(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理論的教學中。

3.雙軌教學法應用實踐

(1)建立學習小組。2009級醫藥市場營銷班共有學生64人,鑒于課程學時限制,將該班學生分為4組,由16名學生組成一個營銷學習小組,小組名稱由學生自擬。

(2)設計基于PBL模式的“問題”。在應用PBL教學模式之前,任課教師已采用LBL教學模式向學生講述了醫藥市場營銷環境分析、醫藥市場調研與預測、消費者購買行為分析、醫藥市場細分與市場定位以及醫藥企業市場營銷戰略等內容,學生對4P理論的引入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因此在4P理論的基本原理課程中,我們采用了PBL教學模式,提出了“經歷4P到4C到4R到4V的營銷思想變革,4P理論是否過時”作為PBL教學模式研討的主要內容。

(3)“問題”的分析。學習小組以團隊協作的模式,通過查閱文獻,對問題進行分析后,最后給出小組對于該問題的最終結論。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①小組討論。小組每一位成員在查閱相關文獻后,經過匯總,然后在一起進行討論和交流,形成對于問題的最終結論。

②課堂交流。每個小組都要制作講稿和演示PPT,然后自選2~4名同學,模擬教師的身份,將該小組對于問題的見解在全班進行講述。由于課時限制,我們規定講述時間在25~30分鐘。講解結束后,任課教師和其他組同學對其講述內容進行提問和質疑,由該組任意同學進行回答。

③總結歸納。4個小組都完成講述后,為鞏固學生通過討論后所獲得的知識,任課教師將對討論中出現的閃光點和共性問題進行歸納總結。

(4)考核方法。為保證學生能積極參與到PBL教學模式中去,我們將此次問題討論課成績以20%的比例計入期末成績。在評分過程中,打破原來只由教師評定的“一言堂”,由每組同學各自推選一名學生作為評委,每組的最終得分取任課教師和4名學生評委的評分均值。為確保評分的公正性,我們制定了具體的評分標準,包括講解人表現、講解時間、PPT制作、闡述是否清晰、問題回答情況等。

二、雙軌教學法的運用效果

1.激發學生主動思考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還局限于“填鴨式”教學,學生缺乏參與感和學習主動性。而雙軌教學法將學生和教師角色互換,學生以教師的身份在課堂上和大家分享知識,讓學生有較高的參與感,對未知求解的驅動力促使學生主動思考。我們要求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應給予學生適當的啟發和幫助,指導學生使用網絡及數據庫等工具搜索相關文獻資料。并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去,指導學生把握問題的關鍵。

2.加強學生團隊精神

該班大部分學生是獨生子女,個性獨立,協作精神較差。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學生需和小組成員分享自己的觀點,共同討論交流,并協作完成講稿和PPT。因此,PBL教學法的運用,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3.促進任課教師提高自身業務及教學水平

PBL教學模式是一種互動式的教學方式,對任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從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主導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知識平臺的設計者,由學習的監督者轉變為學習的引路者。要高質量完成基于雙軌法的教學,任課教師除了需具備LBL教學模式所需淵博的知識和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之外,還需具備PBL教學模式所需嚴密的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能設計高質量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參與討論的熱情。所以,為滿足雙軌教學法的需要,任課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綜合教學能力。

三、雙軌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雖然雙軌教學法的應用能較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但是我們在雙軌教學法應用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團隊管理經驗有限

小組活動是雙軌教學法所必需的,有效的小組活動包含懂得組織活動、分配職責、分解復雜任務,以及提供有用的活動反饋。但是,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如何最佳地利用時間和資源,教師又如何幫助學生更好理解小組活動的價值,目前還缺乏經驗。

2.雙軌教學法需要的教學條件受到限制

PBL教學法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式學習,合理的分組人數對學習效果影響較大。目前我校的市場營銷專業人數多是60多人的大班,加之課時的限制,每個學習小組的人數都較多,致使教師無法檢驗每一位同學的學習效果。

3.雙軌教學法對學生的要求較高

由于PBL教學模式打破了知識的系統性,雙軌教學法的適用對象應選取較高年級的學生,同時它還要求學生有較高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否則收效甚微。在應用中我們發現,具有主動學習精神的學生對雙軌教學模式表現出較高的積極性,效果也好;而對于長期以來習慣被動接受知識的同學而言,在雙軌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常感覺不知所措,無所適從。

4.學生對PBL教學法仍需要適應過程

長期以來,學生接受的都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只需要被動的接受,缺乏主動學習思考的時間和機會。而PBL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實施PBL過程中,一旦遇到問題,他們常常發現很難識別問題的關鍵和形成連貫的思路,也常常不清楚怎樣把現在的問題和已經知道的東西聯系起來,導致效果不很理想。

四、結語

LBL作為一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授課為基礎的學習,可系統地講解基本理論知識,具有傳授信息量大,進展速度易于掌握,系統性強等特點。通過教師的講授,學生大都能較好地掌握醫藥市場營銷學課程的基礎知識內容,這對尚未建立營銷基礎知識系統的低年級學生尤為重要。但使用該方式教學時,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而PBL教學法中,學生必須主動思考尋找知識點,思維更為開闊、活躍,還能鍛煉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對深刻記憶及理論聯系實際有很大的提高。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彌補傳統的LBL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因此對于醫藥市場營銷學課程采用雙軌教學模式,一方面可以通過LBL教學模式保證學生掌握基礎營銷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可以通過PBL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培養學生團隊精神以及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謝彩俠等.LBL和PBL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應用[J].實驗室研

究與探索,2012,(07).

[2]張毅強,師帥帥,蘇嬌.PBL與LBL教學模式在藥學分子生物學教學

中的比較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1,(09).

[3]王燕,謝婷玉,張萃麗等.PBL與LBL在眼科教學中的對比應用[J].中

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03).

第8篇

關鍵詞:LBL;PBL;病理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R7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3-0487-01

1 前言

PBL醫學教育是以問題為基礎,以醫學生為主體,以小組討論為形式,在輔導教師參與下,圍繞某一醫學專題或具體病例的診治等問題進行研究的學習過程。與傳統的教學法有很大不同,PBL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而不是傳統教學中的以教師講授為主。它設計真實性任務,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并終生受益[1]。

我們在這幾年的病理教學過程中,也在逐步嘗試把PBL教學模式應用到我們的教學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由于受師資、學時數等客觀及主觀因素的限制,我們先在一些人數較少的專業進行PBL教學法的改革,以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我們在這幾年對精神衛生學專業學生的病理學教學過程中發現,該專業學生學習病理學的積極性明顯低于臨床專業學生。在與臨床專業學生相同學時、相同老師、同時授課的情況下,期末統一考試結果顯示,精神專業學生成績低于臨床專業學生成績,且具有統計學意義(2006-2008級三屆學生成績比較,P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對象:我校2011-2012年第1學期開課的2009級五年制本科精神衛通訊作者:生專業兩個班的學生。一班53人,男生27人,女生26人,設為對照班;2班57人,男生32人,女生25人,設為實驗班。兩班主要醫學基礎課程成績經統計學檢驗差異無顯著性(P>0.05)且兩班授課老師、教學總學時數和教學進度完全一致,具有可比性。

2.2 方法:對照班采取傳統的LBL教學法,即由老師在課堂以講授為主,中間可以穿插提問。實驗班采用LBL與PBL相結合的方法,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2.2.1 新舊知識點相結合,具有承上啟下且有一定思考空間的問題。根據相關理論知識選擇典型病例,精心設計要討論的問題。同時將與精神、心理因素有關的病例引入其中。提前5-7天將設計的問題和病例分析發放給學生,并推薦相關的參考書籍和網站,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充分運用學校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及校園網絡等查閱資料。

2.2.2 理論授課和小組討論。第一階段為理論授課。在各章節學習中,先用一半的學時數對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講解。第二階段為小組討論。將學生隨機分組,每次討論前隨機指定小組長。討論主要圍繞病例分析中提出的問題,結合所講理論知識進行。小組每個成員都要發表自己的觀點并作詳細記錄。

2.2.3 討論總結。由每個小組組長陳述各組的觀點及存在的疑問。小組之間也可進一步交流和互相補充信息。

2.2.4 課堂總結。最后由老師根據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遇到的疑點,難點問題進行總結、梳理,使知識系統化,難點明朗化。

2.3 效果評價。病理學總論部分學習結束后,兩個班的學生均采用閉卷筆試方法統一考試。卷面分值為百分制,其中基礎知識占90%,病例分析占10%。

2.4 統計學分析軟件及分析方法:Spss10.0,t檢驗。

3 結果

4 討論

教學理論特別強調“教會學生學習,使之成為一種終身享用的行為習慣”。 PBL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這種效果,已得到國際醫學教育界的肯定,并在許多院校得到應用[3]。但PBL教學的實施存在不少缺陷也是事實,如教學不夠系統,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認知能力較差等[4,5]。而LBL教學法的優點在于能夠在短時間內系統傳授知識, 便于學生記憶。本研究即將LBL與PBL相結合,將二者的優點相互融合,從表1統計結果可以看出,無論是總成績還是各部分成績實驗班均明顯優于對照班,尤其是實驗班對理論成績的掌握說明LBL與PBL相結合比單純應用PBL教學效果更顯著。另外,我們也對學生進行了調查和座談,實驗班學生普遍對PBL教學充滿了興趣和新鮮感,而且實驗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明顯高于對照班,他們能更主動地去發現問題,并積極提問,而對照班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很少主動提出問題。病理學總論學習結束后,我們的測試和調查結果顯示:將PBL融入到傳統教學中取得了顯著效果。所以在各論部分一些重要章節的教學中,我們對兩組都采取了PBL與LBL相結合的授課方法。引起了對照班學生的很大興趣,學習病理的積極性大增。

在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教師也是很大的促進和提高,激勵教師不斷調整和完善知識結構, 提高綜合素質[6]。病理學是聯系基礎與臨床的重要的橋梁學科,而PBL各方面的擴展空間又十分廣闊, 信息量龐大, 對教師也有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相關基礎醫學課程,對臨床課程也要有清楚的認識和理解。尤其對青年教師在PBL教學過程中深感自己知識的匱乏,所以將PBL教學應用到病理教學中更能激勵教師不斷學習的動力。

我們通過將LBL與PBL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應用于病理教學中,既有助于學生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同時也促進了教師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但PBL的全面實施面臨許多條件的限制,首先需要花費較多的課內外的時間,受學時數的限制,而且無現成的參考教材,并且缺少切實可行的教學思路。在本教學改革中,我們根據自身的教學條件和教授對象,正逐步探求出適合本校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法。

參考文獻

[1] Wood DF: Problem based learning.BMJ,2003, 326(7384):328-330

[2] 魏紅,燕春艷,姜曉剛,等.PBL結合多媒體教學法在護理專業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0,7(7):310-311

[3] 袁白冰, 楊伯寧, 玉洪榮, 等. 香港大學醫學院的PBL教學改革給我們的啟示[J]. 高教論壇, 2006(2):51-52

[4] DT Vernon,Rl Blake. Does problem- based learning work? Ameta- analysis of evaluative research[J]. Med,1993,68(7):542-544

第9篇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1級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實習的5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人。兩組學生授課教師、相關教材、教學大綱、教學目標、教學學時均相同。觀察組學生男18例,女32例;對照組學生男17例,女33例。兩組學生的性別、年齡、理論成績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教學方法1.2.1.1對照組采用傳統的LBL教學法教學,由教師主導,按照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所有教學內容由授課教師課堂上通過說教方式傳授給學生。1.2.1.2觀察組采用PBL聯合CBL教學法開展實習教學,與傳統的LBL教學法相比,在設計理念、實施方式、評估體系、實際效果等方面有著根本區別,具體實施過程如下。(1)授課教師經過統一規范化培訓,根據實習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大綱相關的教學難點和重點,以理論課內容作為基礎,選擇典型的、常見的、具有代表性的臨床案例,由授課教師根據大綱要求按選擇臨床案例設計問題,學生在課程開始之前領到實習要點,查閱臨床案例的病歷,通過多種途徑(圖書館、網絡、教科書、參考書等)獲取資料,為討論做好前期準備。(2)實習學生分組進行討論,授課教師將臨床案例中的疑難點設計成的問題。學生根據具體問題自主思考,通過獲取的信息和資料進行集中討論,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最后由授課教師進行講解和歸納總結。鼓勵每位實習同學積極發言,以學生之間討論為主,授課教師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啟發和引導,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辯論,鼓勵學生相互協助,授課教師詳細記錄,最后對討論內容進行歸納總結。(3)評價和反饋:實習結束后對兩組同學的理論基礎、臨床技能進行考核,同時在兩組同學中發放臨床教學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學生對CBL結合PBL教學法的總體評價。1.2.3觀察指標實習結束后,兩組學生均參加考核,記錄臨床教學成績,包括理論基礎和臨床技能考核成績;發放教學滿意度調查表,對教學效果進行測評。

1.3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生臨床教學成績比較

實習結束后,50名學生均參加考核。觀察組理論基礎考核、臨床技能考核平均成績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學生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學生由于授課之前通過各種途徑獲取資料并進行了積極的討論,學習興趣濃厚,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臨床思維及臨床實踐能力也得到了充分鍛煉和增強。觀察組學生在學習興趣、自學能力、臨床思維、師生互動、團隊合作上滿意度測評結果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3.1LBL教學法

我國醫學高等教育傳統的教學模式是LBL,以教師系統、全面的授課為主導,學生依據教學大綱和教學任務,通過課堂聽課學習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最終雖然LBL教學法可以完成教學任務,但其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很大程度上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限制了學生的自主思考的能力[3]。容易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阻礙培養學生的自學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學習理論基礎知識后,臨床實踐和運用能力不足,造成與臨床實踐環節脫鉤。LBL教學法的這些不足之處隨著社會醫學模式改革的逐步推進,越來越受到廣大醫學院校教師的關注。

3.2PBL教學法

PBL教學法是1969年由加拿大麥克瑪斯特大學首先提出,其核心思想是以臨床實踐中的問題為基礎,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解決臨床上存在的問題進而學習成為臨床醫生必備的知識[4]。PBL教學法提倡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和增強學生主動學習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在歐美國家的醫學高等教育中已得到快速推廣,并逐步發展形成系統、成熟、科學的新教學模式。21世紀初引入我國高校教學,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探索的熱點,在醫學院校教學中備受推崇[5]。PBL教學法的特點是教學過程中重視臨床和基礎的結合,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把教學過程設置到特定的有意義的醫學或臨床問題情景中,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查閱資料的條件和時間限制已然被打破,課堂內外均可查閱資料獲取需要的信息,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們自主、協作解決臨床實踐中的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實踐技能和創新思維,將基礎學科和臨床知識貫穿在臨床案例之中,更貼近臨床實踐中的診治過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既提高了自身自學能力,也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有效激發了自身的潛力和創新能力,提高了教育質量,培養出高素質醫學人才,讓學生們更能適應我國目前新時代對醫學生的需求。但從PBL教學的實踐來看,也存在一些問題:(1)PBL教學法前期的準備工作中,學生需要花費較多課外時間查閱大量資料,而我國醫學生的學習負擔重,學生難免會有抵觸;(2)師資培養上,因PBL教學法是一種新教學模式,對教師要求較高,所以在師資培訓上需要學校投入更多;(3)由于教學方法的轉變,學生將精力集中在解決問題上,學生往往忽略了對基礎知識的系統連貫的學習,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會一定程度阻礙[6];(4)對自學能力差的學生,短期的教學效果不理想,而且目前我國仍以考試為學生的主要考核方式,學生們仍傾向傳統的LBL教學法,因為課堂教學中授課教師往往會就考試要點突出講課的重點和難點。

3.3CBL教學法

第10篇

【關鍵詞】T8L教學法 物理診斷學見習 英語教學

TBL教學法以團隊為基礎進行課前預習和預習測試,課堂上以團隊為單元進行討論。并進行個人測試和團隊測試。物理診斷學是通過問診、檢體及其它物理學方法(如心電、超聲等),研究診斷疾病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臨床思維方法的學科,是臨床應用的基礎學科,其具有基礎與臨床學科交叉。實踐型強的特點。我們嘗試應用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的TBL教學模式(Tearn―based learning)進行教學,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研究對象

以第四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2008級臨床醫學本科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2組,每組100人。分別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傳統的LBL教學法(1eeture―based leaming,LBL),實驗組采用英語TBL教學法。兩組學生年齡、性別、入學成績、診斷課學習內容、見習課學時數、基礎理論與基本技能訓練內容、指導教師資歷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

二、研究方法

1.儀器設備

使用校內物理診斷學局域網英語交流系統、山東省營口市遠東醫療儀器廠生產的多媒體實驗教學系統(分為心臟、肺臟和腹部三部分)及挪威挪度(Laerdal)公司生產的SimMan?3G新一代的綜合模擬人(生理驅動模擬系統英文版)進行教學。多媒體實驗教學系統和SimMan?3G英文系統均由教師機及學生機組成局域網,該網絡系統可提供英文臨床病例,學生可通過該系統的自學功能進行預習,對于異常體征的識別、診斷的建立與判別、操作的實施與評價,該系統均可提供英文提示和糾錯。

2.教學方法

(1)對照組進行英文LBL教學

課前常規自行預習,不作具體要求,范圍以教學大綱為主。課前播放中文英文對照物理診斷學教學錄像。通過老師英語示教,學生互查,2人1組在多媒體實驗教學系統心肺腹電子標準化病人身上進行技能訓練,最后完成英語課后作業。

(2)實驗組進行英語TBL教學

①組建TBL小組。根據學生學習成績的好、中、差進行隨機分組,每組5人,各組學生的既往英語及專業學習成績無顯著性差異。由各組學習成績最高者擔任組長,組織學生進行課前準備和課堂討論和測試。

②教師備課。首先,要進行專業的TBL教師培訓及英語培訓。TBL教學法培訓要求教師熟悉該教學法的理論特點、組織形式、評價體系等內容。每位受訓教師均要通過課堂模擬及預講考核,并提交中英文教案,經過互評及教學主管部門的審核方可進行教學。其次,教師在課前2周告知學生課堂上將進行個人和小組模擬人物理診斷學英文測試,學生根據教學要點進行課前理論及實踐準備。教師在每節課前通過教學網絡系統向學生預習問題,根據學生對專業英語的反饋程度評價教學的難度及深度。教師還可于上課前一周在網絡上并根據知識擴展的需要相關英文電子教材、英文病例、英文文獻、教學錄像等,并開放多媒體實驗教學系統和SimMan3G英文版等教學資源。

③個人測試。開課后的15分鐘時間進行個人英文測試,試題為基本概念和操作。試題由8個單選題,5個多選題,2個在模擬人上實施的操作題目組成。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盡量使用英文,鼓勵學生實用專業詞匯和簡單句型進行反復交流和強化,首先,達到“能開口”;其次,追求“善交流”。在教學中一定要兼顧不同學生的英語能力,把握教學的目的是使用英語工具完成基本知識和技能的教學。

④小組測試。由各組小組長組織進行,展示本組的集體智慧。通常在個人測試之后進行,時間約為25分鐘,為全英文題目。由7個多選題,3個操作題組成。題目著眼于辨別思維,要求全英文回答,小組成員共同討論,確定答案,教師根據英語表達標準和專業標準分別進行評分。最后教師進行要點及難點的總結,課后學生上交完整英文病歷。

(3)成績評定

物理診斷學操作考試(英文)由物理診斷學教研室組織,兩組學生分期分批對消化科、心內科及呼吸科等科室的20種陽性體征進行檢查,輔以問診,并上交病歷。比較兩組學生英語查體正確率。

(4)統計學處理

所得資料采用SSPSl3.0統計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組間比較用檢驗,雙側檢驗P

三、討論

LBL教學法是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模式,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較少,在預習階段教師很難了解學生的英語及專業知識全貌,對于學生英語的使用能力更是缺乏了解。如何有效配比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果成為一大難題。我校立足教學工作,將英語TBL教學法應用于物理診斷學見習教學實踐,取得了以下經驗:

1.規避了大班英語授課“滿堂灌”的缺點。將大班化整為零,每組只有5名學生,而且在團體內產生學習優秀的組長,組織課前學習和課堂討論。這樣不僅大大節省教學資源,而且使組內每名學生都有充分的機會展示自己并進行有效的交流實踐。在客觀上使組內學習資源和經驗達到共享,提高了學生的實踐積極性,促進了信息交流。

2.客服了LBL教學法標準答案唯一的弱點,針對在實際臨床工作中,語言交流的隨意性和多樣性,強調使用多種語言表達形式進行交流,體現了語言的實用性。

3.打破以往專業英語書本教學的習慣,采用小組英語討論為主,教師適時引導為輔的教學法,實踐了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4.英語TBL教學法是以醫學實踐為目的展開,因此無論從教學題目的選取、英語預習的實施、課堂討論的貫徹、課后作業的評價都注重學生的交流與實踐,以期培養學生處理實際問題和在現實語境下應用英語的能力。整個教學過程現示了語言學習過程“基于學”“重于用”的學習脈絡,很好地促進學生從公共英語向專業英語的過度,為教學國際化進行鋪墊。

綜上所述,英語TBL教學法與LBL教學法相比較更注重專業英語的應用,這在我們開展的物理診斷學見習教學中得以證實,相信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可以進一步推廣至其它醫學橋梁課程,推動教學改革進一步地發展。

參考文獻:

第11篇

1數據的觀測———考核與反饋

當堂進行小測驗,選擇題20題,每題1分,滿分20分。題目類型:實踐技能類4題,理論知識類8題、病例分析類8題。根據學生選擇答案的正確性,得出學生的成績。要求學生無記名填寫教學情況調查表,主要調查教學滿意度,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師生間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理論聯系實際能力、提高理論知識等方面。采用Excel2007錄入數據,并導入SPSS10.5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兩種教學法學生教學成績等計量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主觀滿意度等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2結果

通過對PBL組和LBL組兩組學生實習成績比較發現實踐技能方面無明顯差異。但在理論知識、病例分析能力及總成績方面PBL組的成績較高(P<0.05),見表1。問卷調查結果問卷調查結果列示于表2。調查發現,PBL教學法組對見習的滿意度較高于LBL教學法組。在激發實習生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理論聯系實際能力方面,PBL教學法組也都高于LBL教學法組。在提高理論知識方面,PBL教學法組也明顯優出。其中,激發學習興趣,兩組差別很大(P<0.05),提高理論知識,PBL組勝出明顯(P<0.01)。此外,關于這2種教學法是否能提高學生多種能力,包括:師生間溝通能力、同學間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取知識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PBL教學法較LBL教學法勝出較多。從表2數據看,PBL教學法能提高多種能力,尤其是其中的師生間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獲取知識信息的能力等3項,PBL教學法優勢很大(P<0.05或P≈0.05)。

3討論

目前,國內也有不少醫學院校開展了PBL教學改革,并積累了一定經驗,大多報道教學效果很好[2-3]。本研究分別采用兩種法對臨床醫學七年制醫學生進行了內分泌臨床見習教學并進行了教學效果評價。內分泌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專業性很強的學科,涉及許多“看不到、摸不著”的知識,部分內容邏輯性強而又十分抽象,學生在學習和理解上有不少困難,傳統的LBL臨床教學方法難以達到內分泌科見習的目的和要求。臨床老師應如何在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短期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其學習興趣是一大難題。

3.1PBL教學方法的優勢

醫學重在實踐,PBL教學與傳統LBL教學方法相比,可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且文獻查閱,學習素材的搜集也提高了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這對于醫學這種需要終身學習的科學來說無疑是有益的。因為學生主導了學習過程,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情趣和學習效果[4]。在PBL學習過程中,小組模式和討論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協作和團隊意識,而平等的討論形式也密切和融洽了同學關系和師生關系[5]。我們的PBL見習實踐的學習效果和國內的一些研究也都提示PBL教學效果優于傳統教學模式[6]。PBL教學有利于擴展學生的信息量,在文獻查閱過程中,知識和信息遠超課本,這對于拓展知識面有利,也符合現代醫學多學科融合的知識框架要求。

3.2PBL教學中的的問題

PBL教學已經在國內不少院校采用,但在我國起步晚,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PBL在我國尚處于探索應用階段,并未形成系統規范的評價體系,尚需進一步研究探討。其次,與傳統的教師傳授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模式不同,PBL是基于現實世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強調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各種能力[7-11]。因此,要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解決問題入手,充分利用多種信息資源,如圖書館和網絡等查找相關書籍、文獻,最后整理成自己的觀點。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要求小組成員輪流發言,可相互補充。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第一,PBL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更廣泛的學習,也要求老師更充分的準備,除了認真備課外,對于相關教學內容和國內外進展也應該了解,否則很難達到好的教學目的。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或者是對PBL教學模式認識不足,有的老師往往“耐不住寂寞,喧賓奪主”,有時不是發揮引導作用,讓學生充分討論,而是老師主導了課堂,又回到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中。第二,PBL教學對師資力量和課時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臨床科室臨床業務繁忙,教師數量有限,也限制了PBL教學的全面開展。第三,對于一些自律性差、自學能力不太強的學生,課前準備不知從何入手,小組討論過程中學習收獲有限,對于這部分學生PBL教學有時不能獲得好的教學效果,需針對性的進行單獨輔導。第四,PBL教學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PBL教學雖然照顧到了知識的廣泛性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但教學過程中卻也存在缺乏系統性的問題[12],由于學生在見習前,缺乏實踐經驗,對臨床知識僅僅是有限性理解,所以在小組討論時“跑題”不在少數,這時需要老師及時引導。另外,臨床教學過程中,一些知識,尤其是臨床經驗的傳承需要老師言傳身教,這些寶貴的經驗不能完全通過PBL教學獲得,需要老師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傳授給學生??傊趦确置诘呐R床見習中,PBL教學所具有的探究性、開放性、團隊性、廣泛性等特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但PBL教學模式缺乏傳統教學的系統性,如果完全離開了這個系統的知識框架,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必然是松散的,如果在醫學教學過程中全部采用PBL教學方法,固然提高了學生的獨立學習和解決問題能力,但對某些自學能力相對弱的醫學生的全面發展是不利的。如何將傳統LBL教學模式和PBL教學模式的優點有機結合起來,可能需要我們在內分泌臨床見習中不斷摸索、不斷總結經驗,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逐步探索解決。

作者:徐劍 方紅娟 鐘歷勇 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內分泌科

第12篇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2010級公共衛生管理專業的兩個班所有學生為研究對象,共計52人,每班26人,并將每個班級分別隨機分到PBL和LBL兩個組,共分為4個組,同時使得在PBL和LBL兩個教學法組學生人數差異不大,見表1。4個組教學內容、調查問卷和考試試卷都完全相同。共發放52份問卷和考卷,收回52份問卷和考卷。1.2方法1.2.1LBL教學方法:選用鄭玉建主編的《預防醫學》案例版[9]為教材,采用課前預習和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應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授課,將流行病學等章節的內容,采用實例展示,將今年發生的H7N9、禽流感和SARS等重大公共衛生問題進行講解,列舉公共衛生應急系統的變化,應對公共衛生問題的預警策略等內容。1.2.2PBL教學方法:每個班級教學時,將PBL組學生隨機分為2個小組,以具體的公共衛生問題為例。首先提出問題:例如,某日某市某學校有400多學生在該校食堂進餐。食譜為黃瓜炒雞蛋、蘿卜牛肉、蒜蓉菜心、西葫蘆炒蝦仁等,主食為米飯、饅頭。當日下午17時開始,學生中陸續有100多人到校醫看病,主要癥狀是腹痛、腹瀉(一般5~8次),頭痛、體溫升高多在38℃以上。經調查,發病者中午都在該食堂用餐,中午沒有在食堂用餐者,沒有發病。在提供案例后,要求學生進行事件定性判定,制定一個調查方案。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進行思考,學生可自由查閱學校圖書館和電子閱覽室的相關資料,結合教學課本,進行思考后可以小組交流討論,小組達成共識后,將觀點及延伸的知識點總結歸納,下一次課進行匯報發言。然后由老師進行課堂的知識點撥,對這次案例的背景材料和比較合理的思考方法、擴展知識進行提點,便于學生進一步的分析和討論。最后進行集中討論,各個小組代表經過老師的指導后,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答,發表總結的觀點和看法,需要時可以進行辯論,老師引導整個過程的進行,再對本次的教學過程進行歸納總結,評價各組的觀點的可取之處和不足,討論其中的普遍意義或對爭議性的問題進行詳細的探討,及時反映給學生。從生物-醫學-社會模式的方向,闡述應該如何進行案件的分析和處理。1.2.3考核方法:對所有學生發放無記名調查問卷,針對學習積極性、學習效率、提問情況和課堂發言進行調查。理論考試出題原則是客觀題占80%,案例分析題占20%。1.3統計方法所有數據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學習成績進行t檢驗并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卡方檢驗,對比各組的差異,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考試成績評估本次教學活動后的考試中,筆者結合了客觀題和主觀題兩種題型,結果表明一班學生中PBL和LBL組總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301,P>0.05),但主觀題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387,P<0.05)。二班的學生中PBL和LBL,總分差異同樣無統計學意義(t=1.087,P>0.05),而主觀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653,P<0.05)。從不同班級的角度分析,LBL組中的兩個班總分以及主觀題得分的差異都無統計學意義(t=1.212,P>0.05;t=1.004,P>0.05)。PBL組中,兩個班的總分及主觀題得分的差異也無統計學意義(t=1.534,P>0.05;t=1.333,P>0.05)。考試成績結果比較見表2。2.2問卷調查結果評估2.2.1學習自身情況評估:該項評估主要體現在,學生對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的情況進行自評分,包括主動去檢索收集資料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的效率和學習時的注意力等方面。從教學法上來說,PBL教學法后的評分情況都優于LBL教學法的評分,二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872,P<0.05;χ2=12.004,P<0.05)。2.2.2學習客觀情況評估:該項評估主要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包括課堂提問次數、小組討論發言和自主查閱資料學習等方面。從教學法來看PBL法在兩個班的學生中都優于LBL法(總體比較χ2=11.331,P<0.05)。問卷調查結果比較見表3。3討論與以授課為基礎的學習(LBL)有很大不同,PBL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而不是傳統教學中的以教師講授為主。PBL將學習與更大的任務或問題掛鉤,使學習者投入于問題中,它設計真實性任務,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10,11]。本文通過預先設計,對兩種學制的學生進行不同教學方法的實施,從結果可以看出,無論在哪個學制的學生中,從學習成績和問卷調查中,都可以看出PBL教學方法的效果都優于LBL教學方法。本文體現了PBL在預防醫學課程的教育中有利于學生增強檢索收集資料的能力、自我學習和個人發展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互相協作和團隊精神以及對專業知識根本行的掌握。有利于學生全面、系統、扎實的掌握大量的預防醫學知識,使他們能夠有更寬的學習思路和多角度的學習方法。綜上所述,在兩個班的公共衛生管理專業的學生在預防醫學課程教學中,采用PBL教學法更加利于學生的發展,利于教學的質量,應該提倡這種教學方法的推廣。但這次的研究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PBL和LBL兩個教學方法在考試成績評估中,客觀成績并無差異,這可能因為客觀題的回答用老師傳授的知識就已足夠,回答客觀題的分數都不低。還有,一兩次的教學改革,并不能完全看出兩種教學方法的差別,需要進一步長期的觀察才能看到更真實的效應。

作者:王曉燕 雷毅雄 單位:廣州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阴市| 博客| 兰溪市| 双柏县| 金塔县| 梧州市| 舒城县| 皋兰县| 乌兰察布市| 怀宁县| 安西县| 沙雅县| 南宫市| 左云县| 淮安市| 广昌县| 资中县| 邮箱| 朔州市| 荣成市| 天柱县| 本溪| 罗城| 彭水| 六盘水市| 临夏市| 囊谦县| 峨边| 万盛区| 汝南县| 清新县| 平原县| 东阿县| 襄垣县| 曲水县| 乐山市| 凤城市| 泰来县| 宁蒗| 凤凰县| 石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