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7 09:35:1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對英語教學的建議,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城邊村;學校環境;英語教學;城鄉結合部
中圖分類號:G40-052.4;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4-0022-01
所任教的學校,地處城邊,有人把它叫“城邊村”學校。因為這個特殊環境,學校的學生來源不同,學生的層次不同,知識基礎也不同。自任教以來,問題很多。英語新課標明確指出,英語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聽說和應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而在“城邊村”學校,英語教學起步慢,教學效果不好。本文研究“城邊村”學校周邊環境對英語教學的影響與建議。
一、歷史原因造成觀念的不同
由于城市不斷發展,“城邊村”產業結構基本脫離原來的模式,由農業為主轉變為非農業為主。雖然“城邊村”產業結構發生變化,但它的性質仍屬于農村性質,部分“城邊村”的管理沒有納入城市管理體系,人口、土地、文化基本保持農村面貌?!俺沁叴濉钡拇迕裆钤谠瓉淼牧曀桌铮邆滢r民的特色,分散性、個性化很強,有時缺乏集體觀念?!俺沁叴濉钡耐恋卦诔鞘邪l展的帶動下變得越來越昂貴,村子依靠出售土地或者出租房屋獲得不菲的收入,這樣,有時就出現少數游手好閑的人(也就是“城邊村”學校部分學生的家長)。他們沿著祖輩的特定方式生活,從出生起就與全村人一起生活,朝見父母,晚見妻兒。有的本身文化素質不高,生活范圍狹窄、固定,育兒的方式簡單粗暴,對孩子的學習幾乎沒有幫助,有時甚至起副作用。有專家指出:學習者的個體差異因素,在語言系統中起著直接或間接作用,影響著第二語言的學習效果。也就是說,“城邊村”學校學生的學習英語能力與父母居住環境有著直接或間接關系。
二、家庭學習環境對學生的影響
首先,部分家長疏于教育管理孩子。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城邊村”大部分家庭都可以做到,但是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卻很難做到。部分家庭缺乏書香氣息,家庭的藏書量幾乎是空白,更別說新興的學習媒體。事實上,多數家長對此感到“束手無策”“無能為力”。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這些勤于耕耘田地的村民們,靠出售土地或出租房屋賺錢過日子。到目前為止,物質生活富足,養尊處優,有的開始追求低級趣味,甚至是墮落的生活方式。告別“面朝黃土背朝天”生活的村民,少數抱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無米明日愁”的心態,在“城邊村”隨處可見酣戰方城的男女,隨時可以聽到麻將聲。為了打麻將,有的人不管孩子的飲食起居,更不用說教育管理。另外,由于各鄉鎮學校合并,一些農村家長就在“城邊村”租房屋,方便孩子上學。有些為了謀生,就去更發達的城市打工,而將孩子交由爺爺奶奶照顧。家長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不完善,甚至可以說基本沒有,這樣嚴重影響孩子的后天語言能力發展。生活在單一的文化環境中的學習者,缺乏接觸外語的機會,因此,這些學生在外語學習中一直處在比較困難的境地。缺乏外語學習氛圍,缺少語言交際環境,缺少有針對性的外語視聽和閱讀材料,這些原因造成“城邊村”學校學生英語能力弱,自信心不足。其次,部分家長缺少文化底蘊。在“城邊村”,失去土地以后,部分人到附近單位工作,部分人自謀職業,還有部分人游手好閑,不重視孩子的教育,也不注重自身文化素質的提高?,F在是信息時代,為了讓孩子適應時代要求,有些家長舍得花錢,將電腦捧回家。然而,部分孩子自制力差,幾乎將電腦當成一臺高級游戲機來使用。而部分家長苦于不懂電腦,只好束手無策。再次,家長的不合理期望。合理的期望可以促使孩子樹立自信,強化學習動機,進而好好學習。但是過高的期望與粗暴的壓力,只能讓孩子越來越望而生畏,從而產生厭學心理,造成精神負擔,影響英語學習興趣,給英語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
三、學校環境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家庭教育是基礎,學校教育是主陣地。“城邊村”學校的教育環境存在如下一些問題:一是校園規模小,校園周邊環境不夠好。二是教師隊伍年齡結構不太合理,教師的教學熱情和動力不足。一些學歷高、素質好的教師,基本上很快就調走。三是一些教育行政部門對部分“城邊村”學校的資金投入較少,造成學校教學設施單一,影響正常的教學工作。
四、改善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建議如下:一是社會、學校、家庭共同合作,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的育人環境。二是抓好家長學校的教育工作,提高村民素質,改善家庭育人環境。三是教育部門應盡快加大力度對學校的環境進行改善。要加大對學校硬件、軟件的投入力度,有計劃地、合理地進行規劃,合理地流動教師,激活教育資源。學校要注重創設良好的英語教學環境,比如增加英語系列活動,像單詞默寫、朗讀比賽、英語廣播、英語美文欣賞,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1]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教委課題組.城鄉結合地區小學學習困難兒童研究[J].教育研究,1995(03).
[2]姜琳.自然拼讀在城鄉結合型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6(03).
【關鍵詞】大學英語;合班;交叉式教學;優勢;弊端;改進思路
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經過10多年的不斷發展,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已經形成,高校學生人數的激增與其師資力量、硬件設施不相匹配,直接影響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學校為解決這一難題,推出了大學英語合班交叉教學的試點改革。
一、大學英語合班交叉式教學的涵義及授課方式
合班教學指在單個教學班中包含兩個及以上的自然班的一種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交叉式授課,是指多名教師對英語教學的內容進行分工,比如精讀,泛讀,聽力,寫作等等,然后分別進行講授。大學英語合班交叉教學就是將這兩者相結合,對于教學班進行合并,對于教師進行明細的分工。學校于2011年9月開始實施改革,在非英語專業的大一新生中選取8個班做為試點,每個班大約45人,由4個老師共同參與完成。精讀保留小班授課,由1名教師專職講授,其余3個部分進行合班交叉式授課,由其他教師輪流執教。
經過1年的教學實踐,學生普遍反映這種授課模式對他們的英語學習有幫助,但幫助不大。教師也反映合班交叉教學存在學生參與度低,課堂秩序不好管理等諸多問題。此外,學生的隨堂測試及考試成績也沒有明顯的提升。顯然,合班交叉教學沒有完全達到預期的目的,故對其優劣勢進行分析。
二、合班交叉式教學的優勢
1、擴展學生視野,感受多元教學,提高學生興趣
英語合班交叉教學的一個最重要的創新就是同一門英語課讓不同的教師給學生進行講授,讓學生感受教師不同的風格,方法,經驗甚至語音語調。通過多元化的教學,多維度的方法,多角度的講授,提升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2、活躍課堂氣氛,增強互動溝通,促進相互學習
與小班教學相比,合班交叉教學聚集了更多的學生資源,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也增加了互相學習的機會,特別是成績好的學生的成功經驗和學習技巧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帶動其他學生起到楷模的作用。
3、推動專業化教學,提高效率,促進教師不斷完善自我能力
合班交叉教學對于教師而言,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推動教師向專業化轉型,使得教師有更多的時間放到自己的專業領域上,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形成和其他教師的比較和評比,促使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三、合班交叉式教學的弊端
1、學生人數增加,生源水平良莠不齊,直接影響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如果學生英語水平都較高且相對均衡,能夠起到增強溝通,促進學習的作用。然而教學過程中發現成績不好,態度不端正的學生非但沒有被帶動,依然我行我素,甚至破壞課堂秩序,影響教學效果。
2、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低,師生間互動性差
師生互動就是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然而合班交叉教學導致學生人數的增加,教師的變換,學生課堂參與度降低,沒有充足的時間,寬廣的舞臺讓他們詮釋自己的想法。
3、教學硬件配套設施不匹配也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合班交叉教學需要進一步完善硬件配套設施,比如語音教室,多媒體教室的普及等等。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加深學生的印象和記憶從而改善教學效果。否則,合班交叉教學就無法推行。
4、交叉式教學限制了教師知識面的拓展,影響了教師的全面發展
交叉式教學讓學生對教師進行橫向的對比和評判,要求教師在專業方面要不斷探索和創新,不但勝任教學,更要成為專業領域的開拓者。然而受制于專業的局限性阻礙了教師相關學科知識的拓展,最終可能影響到教師自身的全面發展。
四、合班交叉式教學的改革思路和建議
綜上所述,合班交叉教學借鑒專業英語教學的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細分,交叉講授,具有積極意義。但是由于建立在師資力量發展不均衡的基礎上,受到生源水平、硬件設施、制度創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所以通過簡單的細分教學內容和交叉講授的方式未能完全達到預期的目的。現階段,我們應該一切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穩步推進。優化現有的資源配置,開展教學方法的探索,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
1、建議對大學英語教學對象進行細分,多維度組合成為英語教學班
大學英語教學的劃分可以打破班級的限制,從英語水平和專業特點,按照不同的緯度進行區分,比如在原有院系的基礎上打破專業的設置對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評估分類,再按照已區分的不同緯度進行跨班級的組合,英語綜合水平達到優秀的學生組成一個班,水平較差的組成另一個班,以滿足學生不同的需要。這樣,不同緯度,不同水平學生的英語成績都分別得到了有針對性的提升。
2、英語教學應堅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針對性地展開教學
在合班交叉教學改革試點中,沒有針對學生的不同水平層級及專業特點進行區分,只是簡單的按照英語教學的模塊分類,不針對受眾的分類是沒有意義的。建議對于不同水平層級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樣是聽力課程,對于水平不同的班級,講授的內容和方式以及達到的教學效果都應該有所不同。所以教師在掌握英語專業的同時,還要擴展延伸到其它學科領域。為不同水平層級的學生群“量身定制”教學內容,才能實現教學的針對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英語教學改革要有配套的硬件設施作為物質基礎
比如網絡多媒體技術可以提供大量的多層次多方面的信息和學習內容,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同時也改變了教師單純講授的傳統模式,讓學生通過文字,圖形,聲音,視頻等形式全方位的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沒有技術的支撐,任何英語教學改革都是要受到局限的。
4、大學英語教學方式的改革,應該以學生和教師為主體
學生和教師才是教學改革的推動者,踐行者和受益者,所以應該更多的從主體的角度出發,讓學生和教師來主導英語教學方式方法上的變革。學生希望具備什么樣的英語能力,教師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議,可以采用問卷、座談會等方式廣泛收集有用的信息,這樣英語教學改革才能保持正確的方向。
通過一年的大學英語合班交叉教學的改革,我們取得了些許成績然而也發現了諸多問題。今后還需不斷探索,敢于創新,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大學英語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鄭艷. 合班授課制下公共英語教學改革初探[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9(02).
關鍵詞:幼兒;雙語;英語教學;現狀;教學建議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B
近年來我國出現了全社會英語學習熱的,不但各級學??涨瓣P注英語教學,許多幼兒園也開始積極探索幼兒英語教學,幼兒英語學習從一種時尚轉變成不可阻擋的潮流,因此培養合格的學前英語教師刻不容緩。
目前,我校幼兒雙語專業生源主要是三年制高職和五年制高職。五年制教育模式,即三年的基礎教育加兩年的高職??平逃?,旨在將學生培養成具備文化基礎知識和幼兒教學知識與技能的幼兒園一線教師。五年制學生大都為初中畢業生,英語基礎薄弱且水平參差不齊,而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往往多注重語法,與幼兒雙語專業學生培養目標有很大的偏差,導致學生英語水平滯后,進而導致學生未來無法勝任幼兒英語教學工作。
一、五年制幼兒雙語專業的教學現狀分析
(1)學生英語水平偏低,詞匯量不足,語法基礎知識不扎實,發音帶有地方口音,聽、說、讀、寫等各項技能較弱。
(2)學生兩級分化嚴重,一部分學生課堂不認真聽講,不做作業,甚至玩手機、睡覺。
(3)學生對英語的重要性缺乏認識,所以英語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差,很少有學生會提前預習或復習相關內容,有時即使老師提前布置,學生的完成情況也很不理想。三年后多數學生都能順利升入??茖W習,學生沒有升學壓力,學習成績好壞都無所謂,主動性就更差。
(4)英語學習缺乏自信心,多數學生在入學時成績就偏差,英語學習更是一大難題,長期下來,在學習信心、態度與學習成績之間形成惡性循環。
(5)從事幼兒雙語專業英語教學的教師大多英語專業知識過硬,但是缺乏學前心理學等與幼兒教育教學相關的教學理論和技能,不了解幼兒英語教學研究的新動向。同時教師缺乏在幼兒園教學的實踐經驗。所以教師很難把握好在英語學習方面學生到底要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掌握到哪種程度和如何將其應用到幼兒英語實際教學中去。
二、改善五年制幼兒雙語專業英語教學的建議與對策
第一,擺正英語學習在幼兒雙語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位置。英語是五年制幼兒雙語專業的一門必修課,對幼兒雙語專業人才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以就業為突破口,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英語對幼兒教師的重要性,了解目前幼兒英語教學情況與未來發展趨勢,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激發學習英語的動機,端正英語學習態度,明確學習任務和目標,同時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將英語課前三年周二的學時調整為周四學時,在后兩年持續開設綜合英語、幼兒教師實用英語口語課程,進一步提高英語學習的層次。此外,將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三級B證書和畢業證掛鉤,以此來強調英語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第二,教師應認清學生文化知識起點低、英語基礎差、學習態度不夠端正等現狀,幫助學生順利過渡到高職英語學習中。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強化初中英語基礎薄弱環節,引導學生規范標準發音,擴充詞匯量,應講解語法基礎知識,介紹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為學生后續的英語學習鋪路。
第三,豐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積極鼓勵英語教師去幼兒園進行實習、實踐,了解目前幼兒英語教學的現狀,將英語專業知識與幼兒園英語教學有效地結合。生動的課堂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教師可以采用英語故事、繪畫、游戲、歌謠等方法講授英語知識,向學生滲透幼兒園英語教學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的幼教英語教學技能,鼓勵學生查閱英文兒歌、歌謠及相關的幼兒英語教學書籍和資料,增強學生的英語素養和英語教學能力。可以借鑒、參考任務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模擬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師范教學法等,在此基礎上研究、探索更適合幼兒英語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中學英語;英語教學;負面因素
一、我國中學英語教學的現狀
黨的十報告首次提出“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與沿用多年的“擴大對外開放”提法相比,這新的提法將目標明確指向提升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同時也將深化改革開放。所以,對于我們國民的英語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學生大多處于青少年,青少年又是國家的未來,有關中學英語教學的話題也備受人民關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我國中學英語教學在穩健發展中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大學本科學歷英語教師的比重也在不斷提高。在沿海城市,有些中學甚至聘請外籍教師,讓中學生零距離的接觸純英語。新課標施行以來,目前中學生在小學均開始接觸英語,這在較大的程度上為中學生提高了學習能力,他們的英語基礎相對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中學英語教學的負面因素也同樣存在,各級中學之間的教學條件也參差不起,導致教學效果也有所差距。在新形勢下,如何解決中學英語教學的負面因素和提高我國的整體國民英語能力也成為我們廣大英語教育工作者考慮的問題。
二、影響中學英語教學的負面因素
1、中學生英語基礎水平不同
新課標要求基礎英語教育階段提倡小學—初中—高中一體化的教育模式, 小學畢業生的英語程度要求達到二級, 初中畢業生要求達到五級, 而高中畢業生要求達到七級。根據目前中學英語推進規劃, 現實與此相距很遠。由于各地小學教育要求不一樣,教學條件也不相同,導致目前中學生英語基礎也相同。相比以往中學開始學習英語的教學模式,與目前有一定差距,給教師在教學上帶來較大的難度。中學的生源由于來自不同地方的小學,將其分類主要來自一下幾部分。一部分中學生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他們來自可能來自沿海較發達城市,英語基礎相對比較偏高。另一部分中學生來自當地的直接升學,他們一直根據當縣教育模式學習,英語基礎相對居中。還有一部分中學生來自農村,由于城鄉之間的差距,教學條件與教學質量相對比較落后,導致他們的英語基礎相對比較薄落。對于英語基礎相對偏弱的中學生,他們從心理上懼怕英語學習、心理負擔大、口語表達能力差。按照傳統的灌輸A教學方式以及枯燥的英語教學環境直接嚴重影響這部分中學生的學習質量,甚至影響他們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聾啞英語”現象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中學英語教學主要是以掌握英語語法知識、培養語言能力為主,忽視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依照當時的社會需求以及我國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考試為己任,沒有把英語作為一種語言交際學習。因為缺少對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培養的目標要求和有效手段,中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能力普遍較差,“聾啞英語”現象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教育改革以來,隨著人民對英語的頻繁使用,“聾啞英語”現象有所減少。但是,在基礎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學率”、“高分論英雄”等現象依然占主要位置,“聾啞英語”現象還是普遍存在。有學者針對中學生背記單詞發現:中學生在背記單詞時,50%的中學用筆在紙上反復抄寫單詞,30%的中學生反復背誦字母組合,10%的中學生盯著單詞不發聲,只有10%的中學生通過練習單詞發音,尋找單詞之間的規律。應試教育的情況下,“聾啞英語”現象還將普遍存在,讓教師在中學英語教學上面臨巨大挑戰。
3、英語的實際運用很少
我國中學英語評估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考核的方法單一,對知識體系的過度強調,從而忽視了對中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考查。大部分教師均以考試為指導,把提高應試能力作為訓練的重點,在英語的實際運用上沒有設置相應考核制度。中學生只是在課堂上接觸到英語,在生活中,中學生沒有在真正意義上接觸英語。我國香港在英語實際運用就比較好,香港人在平時的生活中時不時會說出幾個簡單的單詞,在這種良好的環境下,香港學生在學習英語的能力上和英語實際運用上都比較強。相反,內地縣級以下的中學生對平時經常出現的單詞都發音不準確。英語的實際運用低下,必然導致中學生英語能力低下。要提高中學英語教學質量,教師更應該提高中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
三、建議對策
通過對中學英語教學負面因素的分析,筆者建議改進英語教學質量的主要應對策略有以下幾點:1、針對中學生英語基礎水平不同的情況,英語教育工作者應該加強對個體差異研究,根據不同英語基礎的中學生因材施教。對于基礎偏弱的中學生進行調查摸底,了解他們對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2、教師應該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多鼓勵中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盡可能的讓他們夯實音標的準確發音,及時糾正他們在開口說英語過程中出現的語法基礎,在說英語的過程中講解語法。對于敢讀、敢說的學生進行表揚、鼓勵和肯定,激發學生說英語的興趣,并運用于日常生活中。3、加強現代化多媒體英語教學,充分利用學校資源組織中學生看英文動畫、電影等。結合生活中的一些常用詞匯進行講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日常用語的能力。
中學英語教學是一個承下啟上的過程,需要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不斷地探索、思考、總結英語教學的方法。積極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提高英語教學效果,才能真正提中學英語總體教學水平,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英語打好堅實的基礎。本文就影響中學英語教學的負面因素談了幾點應對策略,但在具體的英語教學實踐中還需要進一步地嘗試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周學鳳. 淺談營造自主和諧的英語課堂[N]. 科學導報. 2011-12-04 (006)
[關鍵詞]學前英語教育;師資培養;調查報告
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學前英語教育帶來了社會需求,幼兒園紛紛開展英語教學活動,許多專科層次的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也加入了培養學前英語師資的隊伍。幼兒園英語教學內容淺顯,啟蒙性、基礎性與專業性并存。為提高學前英語師資的培養質量,了解學前英語教育的現狀,本研究就幼兒園英語課開設情況、幼兒園英語師資情況做了調查,并結合英語教育專業(學前方向)的建設提出相應建議,對學前英語師資的職前培養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關于幼兒園英語教育活動開展情況的調查
1.1調查的基本情況
本文通過調查幼兒園是否開展英語教育活動,了解幼兒園英語教師的社會需求情況,并根據調查結果更好地定位培養目標,提升專業建設質量。調查內容包括:幼兒園的名稱、所在省份、地址、所屬區域、性質(公辦、民辦)以及是否開展英語教育活動。千名在校生參與調查,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聯系人際交往圈里有孩子上幼兒園的親戚朋友,向對方了解幼兒園開設英語課的情況。
1.2調查結果及結論
共調查幼兒園807所,其中公辦277所,民辦530所,河北省內幼兒園736所,占比91.2%;開設英語課的幼兒園489所,占比60.6%;未開設英語課的幼兒園318所,占比39.4%。開設英語課的幼兒園中,公辦124所,占比25.4%;民辦365所,占比74.6%。調查發現,一些公辦園停開英語課,開設英語課的幼兒園數目縮減。但仍有很多民辦園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幼兒園英語教師仍具有較大的社會需求。英語課的開設情況與所屬區域經濟文化發展程度相關,發展程度較高的市域幼兒園開設英語課的數量較多,占比較大。
2關于幼兒園英語教師情況的調查
2.1調查的基本情況
幼兒園英語教師是英語教育專業(學前方向)的培養目標。作為實施幼兒英語教學活動的主體,其資質、自評和發展訴求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前教育一線對該崗位的知識、能力和素養要求,是修訂、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依據。本調查面向河北省內不同地區的幼兒園英語教師發放調查問卷,回收有效答卷119分,內容涉及:幼兒園英語教師的基本情況、幼兒園英語教師的自評、教學中遇到的困難、發展訴求及對學前英語師資職前培養的建議。
2.2調查結果及結論
2.2.1教師基本情況被調查幼兒園英語教師中,40%來自公辦園,60%來自民辦園。以幼兒園所處區域分類,8%位于直轄市,19%位于地級市,47%位于縣或縣級市,14%位于鄉鎮,12%位于村。英語師資方面,56%的幼兒園為本園跟班幼兒教師,32%為本園專職英語教師,12%為外聘專職英語教師。專職英語教師合計占比44%,說明幼兒園對幼兒英語教育的專業性有了較高的認知度,反映了社會對該崗位的專業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教育專業(學前方向)培養有英語特長的幼兒園教師,符合社會需求的發展方向。專業方面,來自學前教育專業的占比65%,英語專業17%,幼兒英語教育專業13%,學前英語師資仍以學前教育專業為主,但是學前教育專業全科培養方式難以滿足社會對幼兒英語教育專業性的需求。英語專業的教師雖然在英語方面具有很高的專業性,但由于對幼兒的保育、教育了解甚少,還需要補充幼教知識能力來適應崗位。幼兒英語教育專業的教師占比僅為13%,未來有很大增長空間。英語教育專業(學前方向)是建立在學前教育培養基礎上的英語特色專業,培養“學前教育+英語教育”的復合型人才,滿足幼兒園英語教師崗位對專業性的需求。學歷方面,本科占比44%,專科占比45%,中師或中專8%,高中或職高3%。調查發現,教師的學歷層次與幼兒園所處區域相關,經濟文化發達程度越高,本科學歷占比越高。現階段,??茖哟蔚挠變簣@英語教師仍占有近半市場份額,??茖哟蔚挠⒄Z教育專業(學前方向)畢業生在學歷上可以達到社會需求。119位教師中,從事幼兒英語教學1~3年的教師合計占比77%,這一類群體在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及發展訴求更能反映該崗位教師職前培養的不足。其中,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的教師占比69%,仍有部分教師未滿足從事學前教育的資格要求。取得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的占比13%,取得英語專業四八級證書的占比6%,且主要為本科或英語專業背景。鑒于此,英語教育專業(學前方向)應要求學生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證書,具備從事學前教育的入職資格,并鼓勵學生參加各級各類英語等級考試,如英語四、六級考試,提升就業競爭力。
2.2.2教師自評情況幼兒英語教學以聽說為主,教師的語音語調是幼兒模仿的重要對象,但是調查中僅有35%的教師認為自己的語音語調達到標準及以上程度。語音語調一般、甚至不太標準的教師為幼兒的英語學習埋下了發音不準的隱患,錯誤影響深遠??谡Z表達方面,僅有28%的教師達到好及以上程度。54%的教師自評口語一般,這類群體可能在教學中出現表達不地道、有錯誤的情況。18%的教師自評口語不太好、甚至很不好,這類群體教學時可能要完全依賴母語,無法為幼兒創設英語語言環境。然而,在幼兒學習外語的過程中,教師提供的語言環境是促進幼兒學習效果的重要一環。因此,英語教育專業(學前方向)的建設應充分重視語音口語相關課程的設置、課標制定及教學實施,重點培養、提升學生的英語語音及口語表現。幼兒英語教法知識方面,9%的教師非常了解,61%的教師基本了解,28%的教師不是很了解,2%的教師完全不了解。一線教師中有近30%缺乏幼兒英語教學方面的方法論知識,教學理論基礎薄弱,教學更多地依賴于自我摸索。幼兒英語教法是幼兒園英語教師崗位的專業知識,體現了專業性以及幼兒園教學與小學、中學英語教學的顯著差異。英語教育專業(學前方向)應重視幼兒英語教法課對學生教學實踐的理論指導,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學生英語教學能力。在“您認為幼兒英語教學的目標應該是”的多選答題中,選擇次數由多到少依次為:注重激發幼兒學英語的興趣、注重幼兒良好語音語感的形成、注重幼兒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以及注重聽說。這說明絕大多數教師能正確把握幼兒英語教學的目標。然而,在“您認為幼兒園有必要開展幼兒英語教學嗎?”的反饋中,有11%的教師認為沒必要。對幼兒英語教學勝任程度的反饋中,完全勝任的教師占比8%,能勝任的占比52%,勉強應對的占比32%,難以承擔的占比8%。40%的教師處于開展幼兒英語教學吃力的狀態,可能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幼兒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為幼兒英語學習埋下隱患。因此,英語教育專業(學前方向)應重點提升學生的幼兒英語教學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加稱職的幼兒園英語教師。關于從教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選擇次數由多到少依次為:用英語組織教學困難、英語知識薄弱、教學效果不好、教法知識不足、幼兒園或家長對教學的評價方式欠科學、幼教知識能力不足以及教材難以把握。英語教育專業(學前方向)可以在專業建設中各個擊破上述問題,在職前培養中充分解決幼兒園英語教師的困難,將一線教師的薄弱環節轉化為畢業生的競爭優勢。
2.2.3教師職業提升訴求53%的教師在職后參加過幼兒英語教學方面的培訓。關于“如果有機會參加幼兒英語教師培訓,您最希望獲得的知識是”的回答中,選擇次數由多到少依次為:幼兒英語教法知識、英語語音知識、幼教知識、英語基礎知識和英語文化知識?!澳钕M@得的能力是”的回答中,選擇次數由多到少依次為:幼兒英語教學能力、英語口語表達、英語語音語調、幼教能力和保育能力。英語教育專業(學前方向)可以結合一線教師的發展訴求,在夯實學生學前教育素養的基礎之上,重點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素養。
2.2.4職前培養建議問卷根據《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列出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能力,請教師選擇幼兒園教師的崗位核心能力,絕大多數教師認為一日生活的組織與保育是最為重要的崗位核心能力,是學前教育領域的從業基本。然而,調查從實習幼兒園及任課教師的反饋中發現,學生常積極爭取試講機會,卻不重視保育工作,保教結合的理念不夠深入。由于幼兒年齡較小,純粹的、脫離保育工作的教育難以帶來好的教學效果,也不符合幼兒園工作的實際。英語教育專業(學前方向)的專業建設應從源頭抓起。首先相關任課教師應重視保育知識能力、深刻理解保教結合的理念,然后再借助課堂、實訓以及實習將保教結合的理念傳達給學生。“溝通與合作”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大多數教師的認可。然而在英語教育專業(學前方向)的各門課程、教育見習中,并沒有對這項能力的培養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既然一線教師如此認可該能力對幼兒園教師的重要性,學前英語師資的職前培養就應該在專業建設的諸多方面關注、并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溝通與合作能力。在為幼兒園英語教師職前培養提建議的開放性問題中,許多教師給予了寶貴建議,比如良好語音語調、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創設英語語言環境;深入調研園所需要,有針對性開設課程;了解幼兒,激發幼兒英語學習興趣,遵循幼兒英語學習規律;學習豐富的教學方法;注重自身品質,如耐心、親和力和專業化等等。英語教育專業(學前方向)的專業建設,可以結合上述建議查漏補缺。
【關鍵詞】江蘇第二師范學院 商務英語教學 存在問題 解決方案
一、研究背景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發展,商務英語成為當今社會對外經濟合作和商務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時,這也對英語人才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既具備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又懂得一定商務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成了時代的需要。因此,近年來國刃磯喔咝<案咧把校都設置了商務英語的課程。我校也不例外,于2014年新增了商務英語專業。
雖然商務英語教學理論已受到國內教育研究者的關注,但商務英語作為新興專業,缺少從學生認知角度探索的研究。加之我校外國語學院開設商務英語專業僅有兩年的時間,教學經驗尚不豐富,教學效果尚不理想,學生不免對自己的專業和未來感到迷茫和窘迫。盡管外國語學院師資強大、人才濟濟,但種種挑戰迫使我們不得不加快對我校商務英語教學的探索和研究。只有盡快找出確切的問題才可以有的放矢、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這對提高我校商務英語教學水平和專業未來發展具有指導意義。
二、研究設計
1.研究內容。為了了解本校當前商務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師生訪談、教學觀摩三種途徑對我校商務英語專業一、二年級師生進行調查,主要從學生需求、課程設置、教材使用、教學模式、師資隊伍、教學評估等方面來探析我校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學現狀。通過數據分析和對比,發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校的教學方式、考核方式和實踐課程以及師資力量等方面存在問題,進而基于實際和借鑒省內外高校行之有效的商務教學方法,提出可行性建議。
2.研究步驟。
(1)查閱相關文獻,結合實際設計調查問卷,并結合師生反饋意見修改及完善問卷。
(2)調查問卷,調查研究我校商務英語專業大一、大二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及建議,實發79份,回收75份,有效問卷73份。
(3)采用實地觀察法和訪談調查法,對我校商務英語專業老師的教學方法進行調查研究。
(4)實地走訪研究省內外幾所高校商務英語教學實況,如課程設置,課程內容,考察方式等。
(5)對問卷調查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撰寫調查報告。并通過和其他高校的商務英語教學相比較,分析我校商務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三、研究結果和討論
1.學生需求。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英語水平的層次不同,學生選擇該專業的原因和自身需求都是不盡相同的,因此每個學校都不能照搬其他高校固有的教學模式,只有從本校生源角度出發,做到因材施教,充分考慮學生心理,才能使教學有教可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真正實現學生利益最大化。
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到我校大一大二學生對我校商務英語教學的一些認識,如圖1、圖2所示。
圖1 對所學的商務英語專業是否感興趣
圖2 對本校的商務英語教學質量是否滿意
圖1顯示,我校絕大多數學生對所學的商務英語專業較感興趣,小部分人表示不太感興趣,這反映了我校學生對本課程具有較強的自我需求。然而,從圖2可以看出,對于我校當前的教學質量,卻有50%的人表示不太滿意。這和我校剛剛開設商務英語專業的現實密切相關,因此,探索和研究我校商務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必要性顯而易見。
2.課程設置。我校商務英語專業,專業課開設課程主要有:商務英語閱讀、商務英語綜合英語、商務英語視聽說、英語語音、英語語法、西方經濟學、國際商法、電子商務、第二外語、跨過合資企業等。
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到我校大一大二學生對我校商務英語課程設置的一些認識,如圖3、圖4所示。
從圖3可知,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我校商務英語課程設置不夠全面合理,我們通過課下的采訪中得知,同學們認為課程不合理的原因如圖4所示:實踐課太少、專業課課時量太少、課程種類不豐富等。其中,實踐課太少和課程種類不豐富是主要原因。近一半的同學認為商務英語應當多增加一些實踐類課程,而非傳統的語言課程。與此同時,任課教師在訪談中提到自己的教學模式時,都認為自己比較注重實踐,但由于教學考核的限制,無法施展過多實踐的教學內容,有部分教師建議學校能給教師多一點自,改變考核方式。
3.教學模式。我校商務英語專業課授課地點大多在多媒體教室,硬件設施較好。通過隨堂聽課以及問卷調查發現大多數教師上課采用以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很少教師使用以小組討論為主的自主學習模式。課堂上,即使是傳統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內容仍然很豐富,如補充閱讀最新國內外英文新聞,播放國外影視視頻,口語對話練習、小組討論及商務英語寫作等形式鞏固強化課堂所學的知識。學生在課堂上遇到比較簡單有趣的練習會積極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而對于一些比較陌生的話題則會出現反應較少,對話練習不夠積極認真,上課容易開小差的現象。
圖5和圖6表明:大部分學生認為商務英語課堂效率較高,但也有許多同學認為課堂存在低效能的現象。通過與學生的訪談中得知,對于教師的教學模式,大多數人表示可以理解。結合與我校多名學生的交流,分析造成課堂低效能的原因可能是:雖然任課老師比較注重增加課堂互動性,但有時老師提的問題太過晦澀難懂,師生間的互動則比較生硬,學生顯得很被動;部分學生雖然對于這門課有較強的學習需求,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持之以恒的學習自律性,所以造成課堂效率差強人意的局面;教師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總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教師授課不夠生動有趣,難以調動學生積極性。
4.師資隊伍。商務英語是我校新增的專業,而目前教授商務英語專業課的任課教師絕大多數專業背景都是英語語言文學,師資比較匱乏。@些任課教師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豐富的語言教學經驗,后由于教學需要從師范英語教學轉為商務英語教學。由于專業背景的不足,我校很多商務英語的授課教師在教學時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課堂上以講授教材為主,缺乏具有應用性和實踐性的商務英語語境化設計的教學內容。
通過采訪幾位任課老師,我們得知雖然他們專業知識不足,但在教學過程中一直堅持自學與商務英語專業相關的知識,努力提高專業知識與技能。同時,任課教師在訪談中提到希望自己在專業方面還能有進一步的提升,并希望學校能予以支持。
5.考評方式。我校商務英語的考評方式是采用平時成績、隨堂作業、期末考試相結合的綜合測評方式,測評的主要方式為筆試,口試及其他形式的測評較少。通過調查得知,過程考核與終結考核結合的考評方式廣受我校師生好評。但是商務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門用途英語,因此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除了考核基礎語言知識外,應該側重于考核使用語言進行交際的實踐能力。我校師生一致認為我校當前的考評方式太過單一,應當由單一的筆試改成理論考試和實踐考試相結合。
四、建議
通過上述研究分析,我校的商務英語專業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步,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后期筆者實地走訪了省內外幾所商務英語開展得較好、極具教學經驗的高校,通過對比研究,借鑒分析,對此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對學生的敦促和管理。我校絕大多數學生對所學的商務英語專業還是比較感興趣的,但只有較強的學習興趣并不能保證學生一定能夠認真學習該門課程。通過訪談,了解到我校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較為薄弱,大部分學生自制力不強,自主學習能力較差。
建議學校在學生入學時多開展一些良好學習習慣的培訓,如大一設置晚自習,使其盡快適應大學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學習方式,同時任課老師也可以通過布置適量的課后作業、豐富多種考核方式等來促進學生的學習。
2.增設一些實踐性課程。商務英語屬于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上世紀六十年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蔡基剛強調了ESP教學的重要性“隨著我國和國際交往的口益擴大,經濟全球化、科學技術一體化、文化多元化時代的到來,隨著我國大學的進校新生的英語整體水平的提高,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將是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方向”。而對于商務英語教學環境問題,王菊芬提到“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缺少實踐機會,重視理論忽視實踐,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得不到提高。”商務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由于各院校教學器材缺乏,教輔手段落后及任課教師對課程實踐性認識程度的淺薄,大部分的商務模擬實踐都是在課堂內進行,模擬環境不真實,導致學生不能真正掌握商務英語知識,達不到學以致用。這也是我校商務英語教學科學發展的瓶頸,需要盡快得到正確認識并解決。
由于商務英語專業的特殊性,商務英語的案例分析課程就會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蓢L試聘請一些企業的管理人員定期來開展有關實踐的講座。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甚至可以聘請一些富有經驗的外企人員作為我校的兼職教師,通過真實的實踐指導充分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為了降低成本,也可通過一些網絡媒體平臺來觀摩實際的商務情境,讓學生熟悉真實的商務世界。
3.改善傳統教學方式。目前來說,我校的商務英語教學模式相對單一、陳舊。盡管我校教師潛心教學,盡心盡力授課,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我們所處的社會變得太過浮躁,大學課堂也不例外,學生一旦認為教師授課不夠生動有趣時,走神、玩手機便是隨處可見,因此錯過了學習的知識輸入,導致課堂效率低下。但是知識的傳授過程必然是枯燥無聊的,很少有老師能把枯燥的教學內容當成相聲繪聲繪色地講給學生聽,同時,大學老師定然是不能像高中老師那樣對開小差的學生“嚴防死守”的。那么究竟該如何拯救課堂低效能的問題呢?
2012年,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明確提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商務英語專業作為當今培養新世紀復合型人才的專業之一,更應結合最新的信息技術創新教育理念,積極改革教學模式。翻轉課堂的蓬勃發展,為高校課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筆者認為“翻轉課堂”正是一個適合我校商務英語改革的良策。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的課堂,知識的傳授是學生在上課前通過觀看授課視頻(視頻可由任課老師錄制,也可直接觀看網絡優秀視頻)來完成,知識的接收和內化則是在課堂內通過學生與老師、同伴共同討論、交流來實現。建構主義認為,知識的獲得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下通過人際協作活動實現意義構建的過程。在這一顛倒的過程中,教學的各個環節都發生了變化。課堂上不再是枯燥的知識傳授,而是初步學習后的有效反饋和激烈討論,這就大大增強了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有效互動,也有利于學生課堂上集中注意力,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眾多研究調查表明,合理實施翻轉課堂可在不額外增加課時量的前提下,大大提升教學效果。
4.完善教學考核系統。圍繞商務英語教學改革,考核評價的方式也要相應改變。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除了考核基礎語言知識外,更應側重于考核使用語言進行交際的實踐能力。只有完善教學考核系統,由以往的單一筆試改成理論考試和實踐考試相結合,才能真正使教學和考評成為學生就業和發展的綠色通道。對此筆者建議如下:
(1)商務英語專業應建立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兩類證書并舉的考核評估制度,鼓勵學生參與各種職業資格認證考試,如《全國國際商務單證考試》、《劍橋商務英語考試》、《全國翻譯專業資格考試》等,把考評學生專業技術操作能力作為核心內容,把“雙證書”(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納入教學管理中。(2)我校商務英語教學考核應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口試與筆試結合,過程考核與終結考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互評方式的多元立體考核模式。只有使學生與教師共同參與評價,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5.擴大師資力量。我校商務英語專業絕大多數的教師是師范出身,其本科或研究生專業多為英語語言文學,盡管他們教學認真負責,兢兢業業,但缺乏商務環境下教學的專業技能知識,無疑會使得他們的教學內容存在一定缺失,不夠商務化。建議學校有條件的情況下能夠多聘請商務專業畢業的教師,為我校商務英語教學注入新的血液,或者給予我校現有的商務英語教師安排更多外出學習和培訓專業技能知識的機會。同時教師本身也應結合現有的條件和學生水平,加自身的專業素養,力求自我提升,多樣化教學,注重因材施教,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
此外,通過研究調查表明,各大高校的商務英語專業均配有外教,通過采訪我校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們紛紛表示希望學校有條件的話能實施外教教學,使其提高英語口語和提升學習興趣。
五、結語
本文以我校商務英語專業的大一大二師生為主要研究對象,對其商務英語教學模式的現狀進行了描述性統計及其分析,結果發現學生學習的積極能動性有待提高,學校教學方式、考核方式和實踐課程方面有待改革,本校授課教師的專業背景也需大力加強。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可行性建議,希望能對我校商務英語教學提供一定的幫助和參考。
參考文獻:
[1]吳駿杰.國內二語教學研究中口語修正式反饋研究述評[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5,(2):114-119.
[2]蔡基剛.ESP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J].外語界,2004, (2):22-28.
[3]王菊芬.商務英語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0(16).
[4]呂天春.高職院校商務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東北:東北師范大學,2012.
[5]門博良.多模態理論在商務英語專業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6):118-119.
[6]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 年)[EB/OL].http///zong_he_870/20120330/t20120330_760603_3.shtml,2012-05-06.
[7]李娜.《商務英語翻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與研究[J].高教學刊,2016,(24):92-95.
[8]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J].電化教育研究,1997(3).
[9]李藝倩.商務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改革對策[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2):88-90.
關鍵詞: 真實語料 英語教學 交際能力
一、真實語料在語言教學中的意義
關于真實語料在語言教學中的意義,國內外語言學家有大量的研究和論述。Brown(1994)指出,學生最關注新學語言的實際用處,他們不堪忍受那種毫無回報的、既不真實也無意義的語言內容。他建議語言教師應該把“完整的而不是支離破碎的、富有語境意義的而不是干癟抽象的”語言教給學生。真實性原則絕不僅僅是從課堂外面引入材料那么簡單,非真實性的活動來使用真實材料就會極大地削弱課外教學效果。如果充分挖掘真實材料,就能有助于學生在有意義的情景中,使用語言交流思想而不僅僅是展示語法知識和詞匯。
二、運用真實語料進行英語教學的文獻綜述
英語教學中大量的文獻資料說明,傳統的教科書或單純地使用規定的教材,已不能滿足學生讀懂和聽懂大量的真實語言材料,以提高其英語交際能力(如能說和寫地道、流暢的英語)的需求。因此,語言專家們提倡在英語教學中應適當運用真實語言材料。
Higgs在1982年指出,教師通過運用真實材料進行閱讀教學,學生們將能夠獲得在現實場景中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有用技巧”。Pauline Robinson在1991年指出,真實性在交際英語教學中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概念”。他強烈建議在英語教學中應使用真實語言材料。Ellis及Johnson把真實語言材料定義為“任何來自于現實世界的材料”。他們指出,真實材料包涵了學習者需要接觸的以及需要表達的各種語言類型,比如具體的術語、行話及典型的語言組織特點和句型,而這些語言類型恰恰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在未來職業中所要接觸和使用的。
在英語教學中運用各種真實材料來補充教材,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水平,而且可以多給學生機會以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因此,語言學家如Moffett和Wagner在1992年指出,教師可提供一些適當的真實閱讀材料,并配備相應的閱讀理解問題,以此引導學生創造性地運用語言。比如:講故事時可用一些卡通圖片及系列圖畫,閱讀報上的文章之后可以進行一些口頭報告或文章摘要總結。然而,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專家們還建議,在學生練習使用語言時,教師可以提供更多的精心制作的場景對話及角色扮演等課堂活動,這些都將激發學習者使用和學習英語的興趣。
James W.Porcaro在2001年也建議在英語教學中使用真實英語材料,諸如科技雜志中的文章及教育電視錄像,再加上一些有意義的以學生為中心的交流性的閱讀材料,這可以極大地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并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綜上所述,真實語言材料,只要進行恰當的挑選及運用,可以通過各種體現現實生活的教學活動,架起一座語言知識能力及語言交際能力的橋梁。真實英語材料是規定教材的很好的“補充材料”,運用真實語料不失為一種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
三、可用于英語教學中的真實語料
正像文獻綜述中所提到的,真實語料反映了交際英語教學的特點,它把語言看作以語篇為單位,既注重語言的結構層次,又注重語言的語義層次及文化層次。因此,各種真實材料如文學藝術作品(小說、短篇故事、詩歌、戲?。┘肮δ芪恼拢▓蠹垺㈦s志),都可以用作教材的輔助材料,因為這些材料語言豐富,適合各個層次的學習者。如果教師在使用教科書的同時能恰當地使用這些輔助材料,學生就可以接觸到出現在真實英語環境中的各種詞匯、語法形式和語言結構,從而極大地提高自身的語言水平和交際能力。
當然,真實語料教學并不一定限于課堂學習,教師既可以自己搜集實用而有趣的真實語言材料,也可以從布置給學生的作業中獲得這些材料。教師可鼓勵學生收集諸如英語故事、真實信件或卡片,與外國朋友往來的E-mail,以及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報紙雜志上的文章、書籍、小說以及各類商業文件和手冊,從因特網、圖書館中收集的英語資料或信息,等等,這些均可作為課堂或課后的學習和討論材料。
總之,運用真實語料進行英語教學,既讓學生學習和掌握了英語語言知識,又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在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的同時,又可發展其語言交際能力,從而真正實現現代外語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Breen.M.P.Authentic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Applied Lingistics,1985,6.1:60-70.
[2]Lee.W.Y.Text Authenticity and Learner Authenticity,Oxford University Press,ELT Journal Volume 49/4 October,1995.
【關鍵詞】中國英語 中國英語教學 教學反思
一、引言
“中國英語”這一術語是葛傳誠壬于1980 年在《翻譯通訊》上撰文提出,而由于時代的局限性沒有在當時學術界包括教育界取得較大反響。進入21世紀后,走出國門已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旋律。中國不僅要認識世界,更需要讓世界認識自己,這不僅符合時展的規律同時也符合教育改革的目標。正如束定芳(2008)在《現代外語教學》一書中呼吁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中國英語的國際化趨勢勢必會為中國英語教學提供前所未有的契機。
二、中國英語
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一些學者意識到中國英語的存在,但是這一時期,人們只是簡單地把它當做中式英語進行批判和糾正。在之后的二十年里,學者們逐步認識到中國英語與中式英語的差別,像在古詩的翻譯中,中國英語的使用是無法避免的。進入90年代,越來越多的學者承認了中國英語作為規范英語的地位,并且就此問題開展了一系列的深入探討和研究。不過這一時期的研究還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到了21世紀,中國英語成為了國際英語的組成部分,與中式英語不同,中國英語的宗旨是使用規范的英語描述中華文化和社會,一方面促進東西文化的交流,同時建立中國英語的地位,尤其在英語教學中,調整中西文化比例。
“中國英語的的存在與發展并非偶然”。單從彌補語義空缺這一方面,中國英語就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三、中國英語教學現狀
在我國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幾個誤區。首先,把英語教學與英美文化教學等同化;無論在教材或教學內容上都單一強調西方文化的重要性,母語文化在課堂中處于弱化甚至完全被摒棄的地位?!巴庹Z教學中中母語文化的缺失會削減學習者對母語文化精華的理解,使得學習者淪為西方文化的代言人”。
其次,規范英語只包括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在英語課堂上,英美英語被奉為標準,任何與其相悖甚至任何摻雜中國文化的表達都是錯誤的,也就是說,英語教學中會禁止學習者對中國英語的使用。
最后,對母語遷移現象的排斥;很多英語教師認為漢語遷移現象是英語學習的干擾,因此會反對學習者利用相應遷移策略來學習英語。
四、中國英語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針對中國英語的重要性以及我國英語教學的誤區,本章將對中國英語教學提出相關的反思和建議。首先,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母語文化并且提高授課教師自身的母語文化素養;隨著外語教學改革的深入,教育部門開始對學習者的母語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在2010年頒布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中,文化素養的組成部分除了英美文化,還突出了中國傳統文化。因此,各大高校要求教師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允許母語文化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同時也加強教師的母語文化素養,使他們能更好地在課堂中向學生傳授母語文化。
其次,鼓勵編寫符合中國特色的英語教材;目前國內高校使用的英語教材大多數是引進的外國教材,雖然也有國內出版社出版的,但是內容上也是單一地介紹英美文化。Mantero(2008)曾指出:“英語教材應當吸收使用中的文化”,因此,為了避免學習者成為西方文化的代言人,英語教材中也應當融入母語文化,通過將兩種文化進行對比不僅可以促進學習者語言學習的提高,同時有助于他們建立文化平行觀。
最后,允許課堂中中國英語的表達。中國應并不等同于中式英語,它是一種規范的英語表達,也是承載著中國特色文化的英語變體,如果一味排斥中國英語,中西方之間的文化空缺將無法得到填補。
五、結語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發展,中國不僅要認識世界,更需要讓世界認識自己。中國英語作為中國特色文化的載體,不僅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也豐富了英語教學的理論實踐。進入二十一世紀,越來越多的學者不斷完善著中國英語的理論研究,相信這些研究勢必會為中國的英語教學提供進一步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Kachru,B.(2000).Asia’s Englishes and World Englishes.English Today.16,1.
[2]韓玲.“中國英語”研究現狀分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 10:2-6.
[3]李少華.英語全球化與本土化視野中的中國英語[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6:17-23.
[4]束定芳.現代外語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5-8.
[5]周芳,王喜鳳.河北理工大學學報,2009:3,4-7.
關鍵詞:職業院校 英語教學 就業 實踐 理論
一、英語職業教學面臨的問題
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應以培養社會大量需要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熟練勞動者和各種實用人才為主,而當下職業院校英語教學遠遠不能夠滿足現代企業對人才的需要。我們不得不承認職業院校的學生對基礎課興趣不高,英語能力較低,大部分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學仍然偏向于基礎知識。
二、改革英語教學,培養學生英語職業能力
1.應用先進教學方法
(1)量化傳統教學方法,強化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教師根據授課對象所學專業合理組織授課內容,使學生在合理的時間內既能夠掌握理論知識又能夠應用到實踐當中。
(2)一直以來英語教學都是職業院校教學比較困難的一門學科,主要是職業院校的學生對英語教學的授課方式興趣不濃?;谶@種原因,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師在教學方法上的難度要更大一些,要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主的一體化教學模式為主要教學方法,將英語教學與專業知識相結合,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
(3)英語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特點,創造良好的英語教學、學習環境,開展如唱英語歌、講故事、猜謎語等活動,也可以模擬實際工作環境,帶領學生深入企業,現場施教,通過形式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雙師型”教師是當前職業院校發展的一個重大趨勢,首先學校應當大力支持與鼓勵英語教師學習專業技能,以充實學校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其次也可以吸收具有初步“雙師型”教師能力的本科畢業生。另外對英語職業教師進行在職培訓也是培養“雙師型”教師的重點。
3.加強教材改革
由于各個學校專業細分不同,教材市場需求量不大,成本較高,此外由于編者所編內容太廣,專業細化并不強,造成教材與學校所學內容脫節。如果在師資力量允許的情況下,可建議學校根據自己所授專業的情況自己編教材。除此以外還建議國家能夠加強管理,下大決心,投入必要的財力精力加強教材開發建設,規范要求,根據職教英語需要編寫合適的英語教材。
4.強化自學的教學手段
(1)實踐證明,單憑教師提高教學效率是困難的。我們都知道高職近幾年的擴招,生源復雜,層次多,高職學生素質可以說是呈現下降的趨勢。在這一條件下,我們需調整和改進教學思路,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將教師教與學生學有效的結合起來,加強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與培養,當學生掌握良好的技巧與方法時,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職業學院英語教學與中學的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他們更加偏向于掌握知識,重視應試,而 高職英語教學的老師更加重視英語在職業技術領域的應用,他們更加清楚地知道英語是國家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必不可缺的項之一。
(3)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內在素質。如果在教學中只是單單涉及英語知識,很多學生就不會將知識扎實地掌握,而且不能將其隨時進行應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將書本知識和與其他社會、倫理知識相結合,尤其應當與周圍事物相結合,當知識與見聞、生活、感悟相結合時就會更加容易消化吸收。這樣舉一反三的教學方式,不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加強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英語職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系統的過程,需要校方、教師以及學生的三方合力來助推職業教育的發展,所以當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發展主要依靠于英語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和探索,走能力和素質相結合為目標的新的道路。英語教學是我國現代化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而高等職業技術又對促進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起著推動作用。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始終銘記英語職業能力應當與實踐相聯系,以為社會培養高技能人才為目的,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學生走入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出發,真正為國家培養更多的高等職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洪英.交換式教學在高職英語語法課中的應用[J].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4).
[2]榕培.中國英語是客觀存在[J].外語學院學報,1991(1).
關鍵詞 任務型語言教學困惑;有利因素;建議
一、引言
自從2001年國家教育部的《英語課程新標準》中提倡任務型教學以來,任務型教學成為了英語教學界的主流概念。盡管任務型教學已經在二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使用在英語一線教師和語言應用學家仍然廣受爭議.任務型教學,作為交際教學法新的發展,主要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和傳統的英語教學相比,任務型教學的優點得到廣泛認可。它以任務為載體,通過目標性語言的交流,給學生提供機會參與到自我學習,從而獲得語言習得。其最終目標是學生在運用已知語言,執行和完成與真實生活類似的任務,從而達到交流的目的。
二、目前任務型教學實施的困惑
伴隨著國家教育部《新課程標準》的推廣與實施,英語教學在教材,教學過程,評價和管理上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但是改革的推行得到了一些人的贊同,但是還是存在反對的意見。許多人誤解并反對在《新課程標準》中提倡的任務型教學法。通過觀察,作者總結了一下幾點困惑:
1.從新課程標準的角度
作為國家教育政策,《新課程標準》在全國大范圍推進與實施。但是地方經濟和教育資源的差異性也是應該考慮的因素。從觀察來看,經濟發達地區或城市的任務型教學的應用要比欠發達地區或農村更全面和持續。其次是關于新課程標準中的教學目標的描述,教師期望的教學目標是詳盡仔細的,能在教什么和怎么教給與充分的指導。但是事實上,教學目標太寬泛,缺乏對實際教學的詳細指導。
2.從一線教師的角度
盡管鼓勵教師實施任務型教學,但是教師對任務型教學的理論知識和概念比較模糊。教師在課程改革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是他們缺乏途徑去了解、培訓和實踐任務型教學。缺乏系統全面的任務型教學的概念理解,教師設計和組織的教學活動可能不符合任務型教學的原則。
3.從學生的角度
影響任務型教學推廣的來自于學生水平的差異和不配合。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中,學生要做的就是記下老師所講解的知識,做大量機械的練習、操練和閱讀理解。他們缺乏口語鍛煉機會,在說英語方面持被動態度。伴隨著焦慮和害怕犯錯的心理,他們不愿意和同學交流。而且,他們學習英語的動機主要在于通過各種考試,而不是加強語言的運用能力。
4.從評價制度的角度
以考試為導向的評價制度是最阻礙任務型教學的因素。學習英語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但是目前,教學的目的似乎只是讓學生在各種考試中取得高分。來自于學校管理者,學生家長和頻繁的考試的壓力,也迫使教師妥協。在日常的教學中,猜測和教授考試內容成為了教師的主要教學工作??荚嚳疾榈膬热葜饕趩卧~的掌握和語法的運用,因此,考試這根指揮棒主宰了教學的實際內容。
其他諸如教材的選擇,班級的大小,時間壓力也會是教師對任務型教學推行的困惑因素。
三、實施任務型教學的有利因素
1.從全國范圍來看
目前,中國正在經歷快速的經濟發展。中國教學者已經意識到了國內外經濟文化交流對英語交流能力的迫切需要。傳統的以教師為主,語言知識教學為中心,考試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對英語能力的要求。教育部在2001年了《新英語課程標準》提倡任務型教學為有效的教學方法。隨著教改的大規模推廣,教育者對任務型教學更加熟悉。中國教育政策不遺余力地改善英語課程標準,制定新的英語教材,完善考試制度,培養教師的專業技能。
2.從地方水平來看
常州是相對經濟和教育發達的城市。政府部門非常重視教育,制定了“教育優先”的政策。這體現在先進完善的教育設施,合格專業的教師團隊。教師被給與更多的機會培訓和學習。教師給與的教學環境越好,越有利于教學改革的推進。
3.從教師來看
教師有著良好的教育背景,受過系統的教育培訓。教師本身越來越意識到運用教育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比如任務型教學法。教育部門提供的教育培訓和交流,以及專家的實際指導確保教師能對任務型教學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認識。不斷地自我反省和總結以及團隊合作對教學的改革和任務型教學的應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任務型教學實施的建議
1.對教學管理部門的建議
針對前面提到的教師對任務型教學理論的模糊理解和缺乏實際的教學指導,教育部門應該就任務型教學的實施提供持續的培訓和詳細的指導。教師的培訓應該包括方法論、課堂觀察、教材選擇的指導和評價制度的完善。培訓要做到全面普及,指導要做到詳盡細致。教師應該要受到專家持續的關注和及時的反饋。除了來自于教育管理部門持續的培訓和支持,教材的改進也被認為是任務型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
2.對教師的建議
沒有合格的教師,不管多好的大綱,教材或者教學方法,都會影響教學質量的改革和英語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Ellis,R.Task-basedLanguage Learing and Teaching Oxford Umiversity Press .2003.
[2]Peter Skehan. 2011.Reasearch Task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nd Pedag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陳锫.實踐中的任務型教學:現狀與展望.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4]程曉堂.任務型語言教學.高等教學出版社,(2004)
[5]龔亞夫,羅少茜.任務型語言教學(修訂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關鍵詞】中學英語教學;外語教學法;問題;建議
筆者對陜西省寶雞市鳳縣雙石鋪中學某教師20分鐘英語課堂實錄進行了分析,并與該教師進行了一定的交流。以此為基礎對鄉鎮中學的英語教學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與建議,供各位同行參考。
一、課堂實錄分析與教師交流總結
1.1 課堂實錄分析
根據20分鐘課堂實錄的具體內容,筆者將其分為三個部分進行分析。
第一部分是教師引導學生對上一節所學內容的復習,大約用時5分鐘。在這一部分中,教師先讓全班學生對上次所學的三個主要的特殊疑問句進行朗讀,又叫了三對學生進行口頭對話,主要是復習上次所學內容。
在這一部分中,教師主要是應用了“輸出理論”,通過學生的語言輸出進行語言鞏固。除了對最后一對學生的一個小問題進行了糾錯外,教師對學生的其他表現都給予了肯定,這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是一種鼓勵與促進。
第二部分是通過PPT圖片的展示讓學生歸納stop與station的用法區別,同時復習stop的動詞用法以及聯系airport一詞。
在這一部分中,教師沒有直接給出想要學生掌握的知識,而是啟發學生自己歸納總結,這種教學方法能夠訓練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而削弱學生的依賴心理。同時教師應用了英語詞匯教學法中很重要的詞匯聯想記憶法,這對學生的詞匯記憶將起到很重要的引導作用。
第三部分是一個簡單的練習,但卻是很重要的一個語法點,也就是賓語從句的陳述句語序這一要點。
教師依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這一語法點,而是通過幾個特殊疑問句與賓語從句例句的觀察讓學生進行歸納總結,這也將加深學生對于這一語法點的記憶。在這一部分的最后,教師讓學生對于賓語從句的幾個例句進行翻譯練習,這其實是傳統語法翻譯法的再現,但同時也符合認知教學法的教學特點,就是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有意義的語法練習,而不是機械訓練。
縱觀這20分鐘的教學,教師用到了很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整體感覺還是比較成功的,唯一覺得不敢恭維的地方就是教師的發音問題,實在不夠標準與地道。
1.2 教師交流總結
由于和教師交流的時間較短,在此就進行一個簡單的總結。雖然該教師運用了較為多樣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反應也不錯。但她對于自己所用教學方法的了解知之甚少,只知道她多年的經驗告訴她在課堂上要不斷提問,啟發學生進行思考。同時,她承認自己的語音語調不夠標準,但是對于他們學校而言,她的發音已經是較好的了。
二、鄉鎮中學英語教學存在問題與解決對策探討
2.1 存在問題探討
對于鄉鎮英語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已經有很多的學者專家進行了研究與分析。在此,筆者就將在本次課堂實錄的分析以及與教師交流的過程中所折射出來問題進行梳理與歸納。
首先,在課堂實錄分析的過程中,發現該教師的語音語調存在較大問題;而在交流過程中了解到這一層次的語音語調在她所在的鄉鎮中學里屬于較好的語音語調。這一問題也折射出鄉鎮中學英語教師的師資問題。在一項基于某縣農村英語教師的問卷調查中顯示,69.4%的受訪者所在學校存在非英語專業畢業的教師在教授英語的情況 師范專業畢業的僅占英語教師隊伍的65.3%,而英語教師年齡構成趨向于年輕化,主要由20-35歲的青年教師擔任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學,40歲以上的英語教師比例很低。調查還發現,32.7%的受訪者以前沒有學習過英語語音知識,16.1%的受訪教師在中學階段沒有學過音標,這一結果令人震驚。
另外,在課堂實錄分析的過程中,該教師應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而在交流過程中了解到該教師只是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進行教學,而缺乏理論的指導。這也反映了鄉鎮中學英語教學的另一問題,沒有理論的指導,教師只能在實踐中進行摸索,這樣的教學,對于教師來講,進步將會非常緩慢,同時必然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
2.2 解決對策探討
針對以上兩點問題,筆者提出自己的看法與建議,與同行共同探討。
首先,師資問題的解決是一個需要政府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地事情。主要是吸引正規大學英語專業的畢業生來基層中學工作。當然,這需要政府的資金投入,諸如拖欠教師工資之類的事情一定不能出現。同時想辦法提高鄉鎮教師的福利待遇,使現有教師能夠“樂業”,并通過政策鼓勵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到鄉鎮中學工作,充實英語教師隊伍。
而針對第二個問題,我們也可以采取對鄉鎮中學英語教師進行在職培訓的方法,教育主管部門要動員各級教育機構加強對英語教師的培訓,以便教師更新英語知識,提高教學理論水平,改進教學方法。
結束語:目前,鄉鎮中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教改之路漫長而艱辛。只有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鄉鎮中學英語教學水平才會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 崔海飛. 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 經濟研究導刊, 2010(25).
關鍵詞: 音體美專業 學生 教師 問題 建議
1.引言
目前國內的大學英語教學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普通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的研究上,關注音體美特殊專業英語教學的研究較少,有待加強。近年來,關于音體美專業學生的英語教學,已經引起部分學者的關注并進行了相關研究。如韓寧(2005),董煥玲(2005),王振平、陳建生(2005)等均對藝術專業學生大學英語教學進行了研究;而楊建華(2004),許利平(2006)等則對音體美特殊專業大學英語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本文擬從學生和教師兩個角度分析當前音體美特殊專業的英語教學現狀,找出在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尋求提升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2.教學現狀
2.1學生層面
作者所在學校是一所省屬高師院校,每一屆學生中都有音體美這一特殊專業群體。多年來本人一直從事音體美專業大學英語教學,通過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對這一群體學生有了較深入的了解,他們與普通專業學生相比,具有多方面的差異。
首先,專業性強。這一群體學生專業實踐性強,平時不僅要學習專業文化課,還要在課余花大量時間投入專業技能練習、排練節目、術科訓練、外出寫生、參與各類藝體比賽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英語學習。大部分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形成了“重專業,輕英語”的思想,英語學習自覺性較差,課外英語學習時間較少,對英語學習普遍重視不夠。
其次,個性突出。音體美特殊專業學生往往個性自由,不愿意受到約束,課堂紀律較差。很多男生非常好動,學習注意力不夠集中,一些學生上課不帶課本、看課外書籍、玩手機,個別學生還有曠課現象。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高,在課堂上不愿意自主發言和參與小組學習活動。多數學生對于英語有畏難和厭倦情緒,在英語學習上容易出現自暴自棄的現象。
再者,英語基礎差。從整體而言,他們入學時高考文化課成績普遍較差,尤其是英語成績更是偏低。由于大多數學生英語基礎差,課堂上思維跟不上教師講課,課堂教學效果受到很大影響。而課后大部分學生在英語學習上花的時間與其它專業學生比較也相距甚遠。多數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缺乏自信心,不知從何處著手,在學習過程中易產生焦慮和茫然心理。
2.2教師層面
從教師方面來看,在教學實踐中也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一些教師信心不足,多數大學英語教師不愿意承擔音體美專業英語教學工作。認為這些學生自律性不強,課堂教學活動難以順利開展;學生英語基礎差,英語水平很難提高。進而在教學中降低對學生的要求,縱容學生一些不良學習習慣,導致學生整體學習氛圍較差,課堂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同時,高校中存在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即科研壓力較大。而很多教師認為,在音體美專業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很難開展研究改革,這會影響到教師自我發展和提升。而教師教學熱情不高,又反過來影響到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另外,教師在音體美專業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往往按照具有普遍意義的教學大綱要求開展教學,一般采用跟普通學生一樣內容的教材,多采取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方式。授課脫離學生實際,按部就班,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很難驅動音體美特殊專業學生英語學習主體性的發展。
3.教學建議
針對教學實踐調查中存在的這些問題,作者認為,教師應該轉變思想觀念,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實際和特點,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大學音體美專業英語教學必須從實踐出發,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評估方式等進行改革,切實改善特殊專業英語教學現狀。鑒于此,作者提出以下具體建議:
(1)教師首先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充滿教學熱情,經常給予學生鼓勵,培養學生較強自學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從學生的角度預設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由易到難,教師、學生一起努力,互相配合,實現英語教學有序、高效地開展。
(2)適當調整教學內容。目前使用的教材部分內容對音體美專業學生而言偏難,并且與他們的專業知識結合甚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刪減部分較難的章節,增加學生感興趣的閱讀材料。如在教學中采用跟學生所學專業相關的內容:音樂家傳記故事、奧林匹克歷史文化、名畫英語解說等,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3)改進教學方法手段。由于音體美專業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可以采取分級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分班,對于英語水平較低的學生,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查漏補缺,打好英語基礎。同時在教學中要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在課堂教學中多采用分組合作學習形式,形成較好的課堂互動模式。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鼓勵學生從互聯網獲取學習資源,注意教學活動的多樣化,如開展英語經典歌曲模仿、名片片段解析、訪談節目觀賞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4)完善英語學習評價方式?,F行大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存在評價概念過于狹小,過于偏重筆試成績的問題。對音體美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的評價多采取終結性評價方式,即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占總評成績的比例極大,忽略了學生平時的學習表現和成績進步。同時評價方式缺乏反饋和激勵功能,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在今后的大學音體美英語教學中建議采用形成性評價體系,比如從學生的出勤、課堂參與程度、課堂表現能力、平時作業情況以及期末考試等多方面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評價,注重學生的平時學習表現,及時反饋評價結果,適時給予指導和激勵,進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4.結語
本文對音體美特殊專業的英語教學現狀作了較為全面的了解,從學生和教師兩個層面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通過教師改變觀念,調整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方法手段,改革英語學習評估方式,在教學實踐中因材施教,努力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從而切實改善音體美特殊專業英語教學現狀,真正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董煥玲.藝術類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及其思考[J].中國音樂,2005,(2):147-150.
[2]韓寧.藝術專業學生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教改初探[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9):126-128.
[3]王振平,陳建生.藝術類學生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和對策[J].中國輕工教育,2005,(3):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