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0 16:57:2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二數學考試要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學生一旦進入高三就進入高考倒計時。他們每天都在題海中奮力廝殺,結果往往卻不盡如人意,好多學生都倒在數學這門學科上。為什么會造成這種結果呢?究其原因是學生在高三復習時只是一味埋頭趕路沒有抬頭看路,最關鍵是他們數學問題意識的缺失。所謂“問題意識”是指人們在認識活動中經常意識到一些難以解決或疑惑的實際問題及理論問題,并產生一種懷疑、困惑、焦慮、探索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又驅使個體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然而,在高三實際教學中,要么整堂課根本“無問”,或者即使“有問”,也是僅僅停留在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層面上.一些老師更多考慮的是自己如何達到多問、巧問,而很少去思考如何讓學生敢問、善問.
二、高三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缺失的原因
1.課程設置原因
整個高中數學在高一、高二年級就全部學完了,到了高三就是一整年時間的復習.就是要炒一年的冷飯,這樣做直接就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興趣、信心的激發和培養。這也是造成學生到了高三對數學學習沒有什么感覺,越學越沒有勁,硬著頭皮學數學純粹是為了高考才學習數學的被動局面,久而久之,學生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急劇退化。
2.教師方面的原因
現在每位老師面臨的高考壓力都不小,為了能完成高考任務老師每堂課都有明確的教學任務,現在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因此,老師為了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老師在課堂上的問題的提出與解決由老師操縱,提問是老師為誘導學生達到預期目標而設置的。老師忽略了學生才是真正的學習主體,老師的這些做法實際上阻礙了學生的思維,影響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意向,從而導致學生缺乏問題意識。
3.學生方面的原因
學生從小學到高三已經接受了十幾年的應試教育,在他們腦海里只有標準答案,他們學習的終極目標是接近格式化的標準答案,至于“起疑議”、“創新”這些名詞已經是被拋到九霄云外了。此外,也有學生有問題不想問,不敢問的情況。總的來說,原因有下面幾類:一是對問題意識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以為提問是老師的事情,學生只要張嘴等待老師喂飯就行了;二是心理因素,擔心自己提出的問題層次不夠高,難度比較低,會成為老師和同學的笑料,三是由于一些學生認為已經到高三了,原來數學基礎比較差,現在想學數學已經來不及了,這樣他們上課也就不肯積極思考,提問題就無從說起。
三、提高高三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策略
1.使學生明確問題意識的重要性
在實際調查中發現,許多學生認為既然有時間去思考問題還不如把這些時間省下來去做幾道數學題目。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就可以借助孔子的理論來教育他們。接下來,還可以結合《高考數學考試說明》來進一步提升他們對問題意識認識的重要性。《考試說明》明確指出:易 、中、難題的占分比例控制在3:5:2左右,高三復習分三輪進行,第一輪復習必須抓基礎,第二輪復習要加強對思維品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第三輪是強化復習階段主要是提高應試實戰能力。
2.使學生敢問
學生有了想問的意識之后接下來就是如何讓他們敢于把問題表達出來。一般地,老師可以從以下幾步做起:第一步:營造寬松課堂氛圍,有意識地保護學生的好奇心。第二步:積極搭建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平臺。第三步:做好引導工作。
3.使學生善問
敢問僅僅是提問的初級階段,善問才是輕松學習的核心。對于高三學生時間緊,課務重的特點,老師要在起初階段指導他們質疑的方法,讓他們明白該問什么,從哪里找問題,即讓學生掌握尋找問題的方法和思路。具體可以采用下面作法:首先要學會反思,在學習每一個章節前,要反問自己,在這一章當中哪些是自己非常清楚?哪些是自己完全不懂的,需要老師指導的?等等。其次要學會整合,數學復習應是一個整合知識的學習過程,學生要梳理各個知識點,然后再多方位地去探尋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把一些相近的知識點變為自己頭腦中的清晰的知識結構圖。最后要學會運用,高三數學一種比較好的復習方法就是在運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進行復習。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是目的,運用是為了學習,即通過運用,達到深化理解、發展能力的目的。
4.使學生樂問
磨刀不誤砍柴工。在緊張的高三復習中,老師要十分關注問題的提出,要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留出時間和空間;同時針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實施激勵性評價,讓學生樂問。評價標準可以從幾個方面來進行:目標是否明確,對知識理解的深度廣度,表達是否妥當,問題是否有創新等等,并且做到評價是“對事不對人”對于那些不善于提出問題的學生,一旦他們提出問題,首先應該肯定其勇氣,指出他所提出問題的優勢在哪里,這樣有利于樹立這一類學生的自信心,調動積極性;對于好問但抓不住要點的學生,要耐心傾聽,逐步引導;對于能提出優質問題的學生要鼓勵其進一步探索,讓他們繼續往提出問題的道路上前進,不斷品嘗成功的喜悅,向更高目標邁進。
5.教師自己要強化問題意識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的問題能力,教師自己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和較高的問題能力,從而在平時教學中能給學生一碗水。
問題意識是個體思維獨立性、創造性的體現,在高三復習中,讓學生能提出問題、提出優質問題是當前迫在眉睫的事情。當高三學生帶著問題進教室,又帶著新的問題走出教室時,高考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參考文獻】
[1]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錢曉偉.高中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缺失與對策[J],數學教學通訊.2007(3)
[3]何啟玉.喚醒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J],基礎教育研究,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