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8 16:56:5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財務公司薪酬制度,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華爾街是無數精英們夢寐以求的工作高地,而作為回報,便是華爾街所提供的高額薪酬機制。在短期目標商業價值觀的驅動下,華爾街人也熱衷于高投入高回報的游戲,資本的本性制造出了各種各樣的金融賭局,冒險獲取高額報酬成為流行不衰的時尚。
按照常理,金融業管理人員在創造了顯著業績的基礎上獲得高額的獎勵與花紅本無可厚非,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即使是在滿目瘡痍的金融危機期間,華爾街仍然在上演向高管人員慷慨派發驚人紅利的鬧劇。美國監管當局的分析報告顯示,美國23家金融機構在2008年向員工支付的獎金高達1170億美元,其中,花旗21名高管獲得了平均每人1860萬美元的獎勵性報酬,美國銀行向13名高管支付了2.278億美元的獎金薪酬,摩根大通獎金超過100萬美元的員工人數達1626人,高盛前200位員工總獎金達9 95億美元,摩根士丹利前101名員工獲得了5.77億美元的獎勵。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即使是由于經營不善而在危機之中身亡斃命的投資銀行也搶在最后關頭向高管與員工毫不吝嗇地派發了大大的“紅包”。雷曼宣告破產后,雷曼紐約辦公室的1萬名員工分享到了25億美元的紅利;無獨有偶,被美國銀行兼并的美林公司依然有700名高級主管每人至少分到100萬美元的紅利。
倘若沒有聯邦政府大規模的金融援助,倘若沒有美國納稅人在危機關頭的慷慨“輸血”,這些金融機構恐怕還會在金融風暴的冰天雪地中苦苦掙扎和煎熬。也正是仰仗著政府的龐大援助資金和近乎于零的基準利率,華爾街金融公司才能夠以大量低價買八和投資金融資產并獲取高額回報。依此觀察,貪婪的華爾街的確到了應自愛自重的時候。
強硬的華盛頓
華爾街金融公司被看做是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作為市場監管者的政府和已經付出無謂犧牲的民眾不會放松緊繃的神經和警惕的眼光。一場以強化金融監管為主要目的的變革運動在美歐各國蔚然掀起,而且華盛頓將主要的矛頭對準了華爾街的薪酬制度。
觀察發現,不管是從美國國會到美國政府,還是從美聯儲到美國財政部,官方各個層面在2009年中針對金融行業薪酬制度而出臺的限制性政策與行動幾乎從來沒有停止過:
――2009年2月,美國國會進行薪酬限制立法。
――2009年6月,成立限薪專門機構。
――2009年7月,增大股東對薪酬的約束力量。
――2009年10月底,美國政府出臺了正式的“限薪令”。根據美聯儲的“薪酬指引”要求,28家大型銀行自行設計不會引發過度冒險行為的薪酬計劃,但有關薪酬計劃要得到美聯儲批準才能實施,同時,“薪酬指引”還將涵蓋其管轄范圍內的近6000家銀行,其中包括并未接受政府救助的銀行。按照美國財政部的“減薪計劃”,接受政府金融救助的7家企業即美國銀行、美國國際集團,花旗銀行、通用汽車,通用汽車金融服務公司,克萊斯勒公司和克萊斯勒財務公司的25名高管的工資削減90%,包括各種補貼,分紅在內的總薪酬須削減一半;不僅如此,7家企業的175名高層執行人員的現金酬勞將被股票取代,而且這些股票不準立即出售。
薪酬誰說了算?
美國政府對待華爾街高薪酬文化所表現出來的前所未有的高壓姿態招來了金融界的非議與責難,其主要攻擊目標是政府不考慮華爾街的商業需求而頻繁插手金融企業的薪酬分配,必然帶來金融人才的流失和華爾街金融競爭力的下降。因此,無論是美國學術界還是實業界,人們目前正在思考的問題是,華盛頓究竟有沒有資格插手華爾街的薪酬安排,薪酬活動究竟由誰來主導?
從理論上來說,市場首先應當是決定薪酬的基本力量。按照經濟學原理,價格機制是使得市場能夠有效運行的最重要條件之一。通過價格。調節,市場的供給和需求會達到自我均衡,并最終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但是,“無形之手”不一定總是有效。一般而言,企業都按照高管自身創造的價值來確定薪酬,但對金融機構來說,特殊之處在于其制造和發行的金融產品的長期價值難以確定。例如,在金融危機爆發的前幾年,華爾街各大金融機構都競相提高資產的杠桿化程度,熱捧那些復雜的金融衍生品,短期里,這些金融業務也確實給華爾街各大金融機構創造了巨額的利潤,高管們都獲得了天價的薪水和獎金。但是如果從長期來看,再加上在金融危機中這些華爾街巨頭資產負債表上的困境和利潤表上巨大的赤字,當年金融高管們所創造的價值可能要大打折扣。因此,如果僅僅按照短期的市場效果來確定高管薪酬水平顯然失去了市場所要求的本來之意。
【關鍵詞】高速公路公司;財務風險控制;控制體系
我國高速公路建設事業發展速度令世人震驚,其建設資金投入量的巨大是其高速增長的保障,建立科學的高速公路公司財務風險管理體系將為我國高速公路建設事業增添另一層保障機制。對于高速公路公司來說,財務風險控制是指企業管理者合理確定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目標,并針對影響目標實現的企業財務風險不確定性因素施加作用,選擇適當的財務風險管理策略,從而達到降低企業財務風險的不確定性目的的過程。
一、高速公路公司財務風險控制體系的目標
企業的財務風險是在經營過程中由于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作用,使企業財務活動的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產生的差異,財務風險控制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保證企業財務活動的正常運行,降低企業的實際經營成果與預期成果之間的差異。對于高速公路公司來說,財務風險控制的目標就是保證有持續流量的通行費收入符合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的預期目標,合理保證公司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公司實現發展戰略,實現企業價值化最大化。
1、建立和完善符合現代企業管理要求的內部組織結構,形成科學的決策機制、執行機制和監督機制,保證公司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
2、建立良好的公司內部控制環境,防止并及時發現和糾正錯誤及舞弊行為,保證公司資產的安全和完整。
3、建立行之有效地風險控制體系,強化風險管理,防止并及時發現和糾正各種錯誤、舞弊行為,保護公司財產的安全、完整。
二、財務風險控制體系的構建原則
高速公司財務風險控制體系應按照全面風險管理全系統、全過程的兩個基本特征,并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則:
1、全面管理與重點監控相統一的原則。建立覆蓋所有業務流程和操作環節,能夠對風險進行持續監控、定期評估和準確預警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同時,要根據公司實際情況有針對地實施重點風險監控,及時發現、防范和化解對公司經營有重要影響的財務風險。
2、獨立集中與分工協作相統一的原則。建立全面評估和集中管理風險的機制,保證風險管理的獨立性和客觀性;同時,要強化風險管理主體職責,在保證風險管理職能部門與業務單位分工明確、密切協作的基礎上、是業務發展與風險管理平行推進,實現對風險的過程控制。
3、充分有效與成本控制相統一的原則。建立與自身經營目標、資本實力、管理能力和風險狀況相適應的財務風險控制體系;同時,要合理權衡風險管理成本與效益的關系,合理配置風險管理資源,實現適當成本下的有效風險管理。
三、財務風險控制體系
1、內部環境
企業內部環境是企業風險管理其他要素發揮作用的基礎,內部環境提供了風險管理的原則和結構,并受企業歷史與文化的影響,內部環境的內容主要包括:風險管理哲學、風險偏好、董事會、正直與道德價值觀、員工能力的承諾、組織結構、權責分派,以及人類資源政策等。對于高速公路公司來說,其內部環境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設計:
(1)根據企業管理者的風險意識和風險態度確定企業的風險管理哲學,并使其具備一定的統一性,能夠被公司員工所接受。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借鑒國外優秀企業在風險管理哲學中的表述:管理者在進行經營決策時,應考慮不同形式的財務風險,并從公司整體角度考慮風險;監督并保證公司政策、程序以及風險管理相關規定能夠得到有效地遵循;提高公司內部各個方面、各個層級的財務風險管理實務。
(2)完善董事會制度,充分發揮獨立董事的作用。董事會應獨立于公司管理層;公司董事會成員中獨立董事至少占三分之一以上,且至少一名是財務會計專家;審計委員會由獨立董事負責,獨立董事除了履行一般的董事職責外,還應對公司的重大關聯交易進行認可和判斷,提議或聘用注冊會計師,獨立聘請外部審計機構等。
(3)企業對員工能力的承諾應建立“唯賢是舉”的機制,這樣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以及風險管理能力。
(4)企業風險文化也是內部環境的一個重要方面。高速公路公司的風險文化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企業應大力加強員工風險意識教育,采取多種途徑和形式,加強風險管理理念、知識、流程、管控核心內容等方面的培訓,培養風險管理人才。此外,風險管理文化建設應與薪酬制度和人事制度相結合,進一步增強各級管理人員特別是高級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防止片面追求業績、忽視風險等行為的發生。
2、目標設定
目標設定是風險評估、控制活動和監控的基礎。管理層只有根據風險管理的目標才能設計和執行評估和控制風險的措施。高速公路公司的風險管理日標設定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總體目標,總體目標應符合公司的戰略目標,即實現企業的利益最大化;二是具體目標,包括企業的經營目標、報告目標和合規目標。根據高速公路公司的行業特點,分析其具體目標是:(1)維護財產物資的完整性;(2)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3)保證財務活動的合法性;(4)保證經營決策的貫徹執行;(5)保證生產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6)保證國家法律法規的遵守執行。
3、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包括事件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三個過程。首先是對影響企業目標實現的內部和外部各種風險因素進行識別,并判定關鍵風險因素。其次,需要明確這些關鍵因素對企業目標的實現造成什么影響,即預期企業實際目標與制定的初始目標的偏離程度。最后,管理層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采取方案以應對風險,包括防范、控制、轉移、補償風險的各種策略和措施。對于高速公路公司來說,其風險評估可以使用建立綜合模糊評價模型的方法,對高速公路公司的財務風險進行識別和度量。高速公路公司風險評估的步驟是:首先判斷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其次,衡量風險發生的影響程度;最后,比較具有不同影響程度和概率的風險對公司目標造成的影響。由于企業內部及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企業財務風險的識別和評估應看作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并貫穿于企業風險管理活動的始終,其所確定的重要和不重要風險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企業應定期對風險的識別和管理重點進行相應的調整。
4、控制活動
控制活動是指為了保證管理指令得以實施而指定并執行的控制政策和程序,這些政策和程序將針對實現組織目標所涉及的風險采取必要的防范或減少損失的措施。控制活動存在于企業的各個部門和各個層面,通常包括與授權、業績評價、信息處理、實務控制和職責分離等相關的活動。高速公路公司可以成立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管理者應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采取相應的控制活動,并按照企業內部控制規范的要求設計一些必要的防范風險的控制制度。例如,制定《車輛通行費收費管理辦法》、《收費稽查管理辦法》、《收費現場管理規范》、《財務管理辦法》和《內部審計制度》等一系列內部控制制度,完善公司的收費監控系統,對公司的收費和支出等各項業務進行嚴格規范。
5、信息與交流
企業各個層次、每個員工都需要運用信息來確認、評估和應對風險,以便更好地履行職責并實現公司目標。其信息來源有多種渠道,既有內部的、外部的,也有定量的和非定量的。這些大量的財務和非財務的信息都會涉及到企業的各種目標。而這些信息的收集與提供僅靠現有的會計信息系統提供的會計信息和其他部門提供的零散信息還遠遠不夠,因此企業必須建立一套全面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溝通是信息系統的一部分,有效的溝通可以使企業的管理者和每個員工認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明確各自在風險管理中的職責,并有效履行其職責。
綜上,隨著我國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以及企業內部控制規范等相關政策的不斷落實,高速公路公司財務風險管理體系的研究必將不斷地走向完善和成熟。
參考文獻:
[1]李建華.高速公路公司財務風險控制體系的構建[J].中國市場,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