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露天礦山安全知識

露天礦山安全知識

時間:2023-07-21 17:27:5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露天礦山安全知識,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1礦山實施本質安全化方法的基本原理

1.1基于本質安全化方法的本質安全型礦山特征本質安全型礦山的特征體現在礦山對事故具有良好的預防和控制能力,它是礦山生產系統具有良好安全可靠性的體現。從本質安全化方法角度出發,本質安全型礦山的特征應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1)事故發生概率處于可接受水平,即系統中可能誘發事故的危險、有害因素得到了充分、有效的控制,礦山工作人員自覺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礦山設備保持良好的工況,生產作業環境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和設計要求,安全管理制度科學、有效,系統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很小。2)事故嚴重程度處于可接受水平,即系統對于可能發生的事故具有良好的防御和控制能力,礦山應急救援系統健全有效,防災減災設施設備齊全完備,事故發生后,遇險人員得到及時救助,事態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事故損失實現最小化。1.2基于本質安全化方法的本質安全型礦山層次模型根據文獻〔5〕對海因里希事故因果連鎖理論、博德事故因果連鎖理論、亞當斯事故因果連鎖理論、北川徹三事故因果連鎖理論以及人物軌跡交叉論的綜合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包括4個方面:1)人的不安全行為;2)不安全的生產作業環境;3)物的不安全狀態;4)管理的缺陷。因此,可以通過采取工程技術對策、教育對策和法制對策(即3E原則),使系統中的人、物、環境和管理本質安全化,從而降低系統事故的發生概率和嚴重程度到可接受水平,實現系統本質安全化。據此構建本質安全型礦山層次模型(如圖1所示),其中,礦山生產系統危險度處于可接受水平為實施本質安全化方法所要達到的最終目標,屬于總目標層;總目標可以分解為事故發生概率和事故嚴重程度分別處于可接受水平的兩個子目標,它們屬于一級子目標層;兩個一級子目標又可以進一步分解為人、物、環境和管理的本質安全化四個子目標,它們屬于二級子目標層;四個二級子目標要通過工程技術對策、教育對策和法制對策加以實現,這些對策屬于實施層。圖1基于本質安全化方法的本質安全型礦山層次模型Fig.1Hierarchicalmodelofintrinsicallysafeminebasedoninherentsafetymethod1.3本質安全化方法在露天礦山的實施體系基于上述本質安全型礦山特征與層次模型分析,并將本質安全化方法內容與露天礦山開采的特點相結合,本質安全化方法在露天礦山的實施體系可由圖2表示。

2本質安全化方法在金屬非金屬露天礦山的實施

2.1降低事故發生概率2.1.1提高設備設施的可靠性露天礦山設備設施種類眾多,如空壓機、鉆機、挖掘機、推土機、破碎機、礦用自卸汽車、油罐車、灑水車等。這些設備設施在運行過程中可能引起容器爆炸、機械傷害、車輛傷害等各種事故。要降低事故的發生概率,提高這些設備的可靠性是基礎。1)提高元件的可靠性設備的可靠性取決于組成元件的可靠性,要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必須加強對元件的質量控制,因此,礦山首先應把好設備元件采購關口,確保所有元件均從正規廠家購買,合格證、使用說明書等資料應齊全。其次,還可以通過對設備及其元件的維護保養來提升其運行穩定性。2)采取安全保護措施露天礦生產作業場所處于風、雨、雪、霧、日曬、粉塵、爆破以及地質災害等不利環境中,為了提高設備運行的可靠性,應當對設備采取適當的安全保護措施。如根據有關規范要求〔6〕,礦用汽車在冰雪或多雨季節道路較滑時作業,應有防滑措施并減速行駛,如給輪胎裝上防滑鐵鏈。山坡填方的彎道、坡度較大的填方地段以及高堤路基路段,外側應設置護欄、擋車墻等攔擋設施。爆破前應將采掘設備移至安全區域,防止爆破飛石、沖擊波、震動對設備造成損害。3)加強預防性維修預防性維修是排除事故隱患、消除設備的潛在危險和提高設備可靠性的重要手段。礦山應制定完善的設備設施維修保養制度,定期對設備設施進行預防性維修,并建立生產設備檔案,做好維修記錄,每臺設備落實到人。對于發現的事故隱患,不論大小都要及時維修,決不允許設備設施帶病運行,以免因“小病”釀成“大禍”,真正發揮預防性維修防患于未然的作用。2.1.2選用可靠的工藝技術,降低危險因素的感度危險因素的存在是事故發生的必要條件。危險因素的感度是指危險因素轉化成為事故的難易程度。雖然事故發生性質不可改變,但危險因素的感度可以控制,關鍵是選用可靠的工藝技術。1)合理確定采場工藝技術露天礦采場工藝技術直接關系到采場整個生產過程的安全,必須重視其規范性和合理性。露天礦應按照由上而下的開采順序,分成水平臺階正規開采,避免掏底開采、“一面坡”式的開采,防止形成傘巖等安全隱患。開采階段高度要與采掘設備配套,挖掘機或裝載機鏟裝時,爆堆高度不大于機械最大挖掘高度的1.5倍〔6〕,以減少爆堆坍塌事故的發生。安全平臺、清掃平臺、運輸平臺的寬度及布置要滿足防護落石和車輛行駛安全需要。臺階坡面角度、最終邊坡角度及高度要根據礦巖穩定性、結構弱面發育情況合理選取。2)合理確定爆破工藝技術爆破工藝參數的選取直接關系到爆破危害的大小以及礦巖破碎效果的好壞。露天礦山應推廣采用中深孔爆破方法,以提高爆破作業安全性。爆破設計書和爆破說明書,如爆破孔徑、孔深、炮孔超深、抵抗線、孔距、排距、布孔方式、裝藥及填塞長度、起爆方法及器材、炸藥種類選取、避炮掩體、爆破安全距離等,應由具備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編制〔7〕。在形成最終邊坡時,采用光面爆破、預裂爆破等控制爆破方法減少對邊坡巖體的破壞,以提高最終邊坡穩定性。爆破過程中可根據實際爆破效果適當調整爆破參數,以控制爆破危害并形成合理爆塊塊度。3)合理確定鑿巖、鏟裝、運輸工藝技術鑿巖、鏟裝、運輸是露天礦主要生產環節。根據有關規范要求〔7-9〕,鉆孔時,鉆機司機室距崖邊距離要不小于1m,以防止鉆機跌落。鉆車通過坡道時,鉆架應回位,防止鉆機傾倒。采裝工作面出現傘巖時,挖掘機不應正面作業,以防物體打擊。運輸設備要避免裝載過滿或裝載不均,防止車輛超載和重心偏移,特別應注意避免將巨大巖塊裝入車的一端,以免引起翻車事故。自卸汽車進入工作面裝車,應停在挖掘機尾部回轉范圍0.5m以外,防止挖掘機回轉撞壞車輛。對主要運輸道路及聯絡道的長大坡道,可根據運行安全需要設置汽車避讓道,以防止撞車。4)合理確定排土工藝技術排土場是露天礦山的重要輔助設施,它的設計合理性直接影響到礦山的正常生產以及附近特別是下游區域的安全,必須由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技術服務機構進行設計。根據有關規范要求〔9〕,排土場不宜設在工程地質或水文地質條件不良的地帶,如因地基不良而影響安全,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排土場位置選定后,應進行專門的工程、水文地質勘探,進行地形測繪,并分析確定排土參數。排土時應分區段排棄廢石、倒堆整治、形成各級碾壓平臺,確保廢石土體的密實度和邊坡穩定。2.1.3提高礦山生產系統抗災能力系統的抗災能力是指當系統受到自然災害和外界事物干擾時,自動抵抗而不發生事故的能力,或者指系統中出現某危險事件時,系統自動將事態控制在一定范圍的能力。露天礦生產作業環境惡劣,容易發生邊坡失穩、山洪泥石流、水災、雷擊等災害,必須重視礦山抗災能力的提升。在采掘場邊坡設立專門觀測點,根據最終邊坡的穩定類型、分區特點確定各區監測級別,對露天礦場的邊坡變化情況進行定期觀測,包括坡體表面和內部位移觀測、地下水位動態觀測、爆破震動觀測等,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處理措施,可有效預防采掘場邊坡失穩傷害事故。礦山工業場地選址時應進行地質災害評估,確保選址恰當。合理選擇排土場位置,可降低排土場泥石流對周圍人員和設施的威脅。根據匯洪面積和當地最大降雨量,采取截排水措施對流入排土場和礦坑的地表水進行攔截,可減少排土場泥石流危害和邊坡失穩危險。凹陷型露天礦設置備用水泵,可提高暴雨天氣的防水災能力。礦山電氣設備采用恰當的防雷裝置,可提高其抵御雷電襲擊的能力。2.1.4減少人為失誤美國杜邦公司從自己的安全實踐中發現多數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這是因為人在生產過程中的可靠性遠比機械設備差,因此欲降低系統事故發生概率,必須重視減少人的失誤。1)對工人進行充分的安全知識、技能、態度等方面的教育和訓練員工的安全教育與培訓是減少人為失誤的前提和基礎,只有當員工具備了必需的的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才有可能在實踐中有意識地避免一些誤操作。礦山安全管理部門應根據員工類別,對決策者、管理者和從業人員分別進行安全法規、管理制度、操作技能等不同層次的培訓。同時,礦山還應該大力建設企業安全文化,將良好的安全理念融人到員工的潛意識中,這對于培養礦山員工安全意識、塑造安全行為、形成安全習慣等方面有積極意義〔10〕。2)以人為中心,改善工作環境,為工人提供安全性較高的勞動生產條件改善工作環境,不僅可以提高員工的勞動效率,還可以降低員工職業病的發生率,減少由健康原因導致的人為失誤,對于提高礦山經濟效益有著重要作用。礦山可通過采用濕式鑿巖或配置除塵器、給爆堆和運輸道路灑水等措施,減少鑿巖、鏟裝、運輸過程中的粉塵污染。現場作業人員還應配備防塵口罩、耳塞、安全帽等勞動保護用品。2.1.5加強監督檢查安全檢查是根據有關規定對設備設施、作業現場以及人的安全行為進行查證,其目的是盡早發現事故隱患,及時整改,避免事故的發生。因此,安全檢查是企業一項重要的預防性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種自動制約機制,加強專職與兼職、專管與群管相結合的安全檢查工作,對系統中的人、事、物進行嚴格的監督檢查,在各種勞動生產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為確保檢查的效果,礦山應在檢查的頻次和形式上下功夫,首先確保檢查的定員、定時及定項,定員即確定檢查人員,定時即確定檢查的時間間隔,定項即確定應檢查的項目。同時,還應制定與檢查內容配套的檢查標準,此標準應盡量細化以增加檢查的針對性,避免檢查流于形式〔11〕。2.2降低事故嚴重程度事故嚴重度指因事故造成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的嚴重程度。事故的發生是由于系統中的能量失控造成的,事故的嚴重度與系統中危險因素轉化為事故時釋放的能量有關,能量越高,事故的嚴重度越大。因此,降低事故嚴重度對礦山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2.1控制能量1)限制能量總量為了減少事故損失,必須對危險因素的能量進行限制,這樣即使發生事故導致能量外泄,也不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礦山油庫、炸藥庫存儲的油料、爆破器材和炸藥都屬于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應嚴格限制貯存量,防止其構成重大危險源。爆破作業時嚴格控制一次爆破藥量,可減少爆破危害。對于大型邊坡、節理裂隙發育的邊坡、地處斷層的邊坡以及巖層傾向與邊坡傾向一致的邊坡,采取削坡減載等措施能減少其重力勢能,增加邊坡穩定性。2)防止能量逸散防止能量逸散就是設法把有毒、有害、有危險的能量源貯存在有限允許范圍內,而不影響其他區域的安全。如在邊坡坡腳設置牢固的防護網等設施攔截落石,可以避免邊坡落石對作業面人員和設備造成損害。3)緩沖能量在生產中,設法使危險源能量釋放的速度減慢,可大大降低事故的嚴重度,而使能量釋放速度減慢的裝置稱為緩沖能量裝置。加裝能量緩沖裝置可有效降低失控能量對外界造成的傷害。通過合理選取平臺寬度及設置形式,礦山安全平臺、清掃平臺可達到緩沖落石能量的目的。根據排土場土巖流失量估算,排土場下游設置停淤壩等設施,可有效緩沖泥石流的沖擊能量。2.2.2采取減少人身傷亡的措施做好救護和工人自救準備工作,一旦發生人身傷害事故,迅速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對降低事故的嚴重度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礦山應針對可能發生的重大事故編制完善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預案應在總體指導方案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事故類型制定詳細的分項方案。同時,還應建立應急救援隊伍,配備完善的應急救援設備。為了確保方案的可行性,應定期組織預案演練,針對演練中出現的問題對預案進行改進完善,使其不斷地趨于科學合理。

1)礦山安全生產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具有作業人員多、設備設施多、作業分散、作業環境復雜等諸多不利于安全生產的特點。要實現礦山本質安全化,必須綜合考慮系統中事故隱患的類型及特點,采取全方位的安全技術和安全管理措施。2)通過將本質安全化方法內容與露天礦山的特點相結合,采取相應的安全工程技術對策、教育對策和法制對策,本質安全化方法能夠很好地適用于金屬非金屬露天礦山安全生產實踐。3)本質安全化方法著眼于降低系統事故發生概率和事故嚴重程度,能夠幫助系統設計者及管理人員對事故隱患采取針對性的綜合安全防范措施。它有助于礦山實現對事故隱患的綜合治理和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可以有效提高礦山的本質安全化水平。

本文作者:鄭開歡姜福川工作單位:昆明理工大學

第2篇

【關鍵詞】:礦山采礦;安全隱患;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TD8文獻標識碼: A

1、前言

礦山包括煤礦、金屬礦、非金屬礦、建材礦和化學礦等等,礦山規模(也稱生產能力)通常用年產量或日產量表示,年產量即礦山每年生產的礦石數量,按產量的大小,分為大型、中型、小型3種類型。在對礦山進行開采的過程中,除了采用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就是安全生產,這是確保礦山采礦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故應對其進行研究。本文如下內容將對礦山采礦過程中常見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措施,以供參考。

2、礦山采礦過程中常見安全隱患分析

根據多年的實踐經歷,并參考了其它資料,認為礦山采礦過程中常見的安全隱患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第一,毒氣中毒事故。主要是使用柴油機、井下電纜與膠皮類燃燒以及采場爆破后的炮煙中都含有大量的諸如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醛類、二氧化硫和油煙等有毒有害氣體,若開采地下礦山過程中局部通風系統不完善,作業人員在有毒有害氣體沒有排出的情況下作業,易發生中毒窒息事故。第二,爆破作業安全隱患。主要指由爆破產生的地震波、沖擊波及飛石等,均可危害人和建筑物安全,此外早爆、盲炮處理還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問題。第三,邊坡及防排水安全隱患。主要指邊坡滾石、塌方、滑坡等事故給礦山生產以及人身安全帶來的嚴重危害,此外凹陷露天礦小于暴雨等災害性氣候也可能造成采場淹沒問題。第四,采空區管理存在重大隱患。對于地下開采的礦山來講,隨著開采深度和開采時間的增加,地表塌陷和采空區 垮塌現象越來越嚴重,近年來,因采空區地表塌陷而導致的人員傷亡事故也時有發生。主要問題有:①不按不同采礦方法的要求進行采礦而導致采空區塌陷,對采區巷道造成采動影響。②礦井井筒建在巖石移動范圍之內,造成井筒在開采過程中受巖石移動影響而形成塌陷。③有的礦山在地表不確定塌陷范圍設置防護設施,有的礦山在地表塌陷范圍內建設職工宿舍或其他生活設施,有的運輸道路通過塌陷區,都有可能因地表的突然塌陷而導致群死群傷事故。

3、解決礦山采礦過程中常見隱患的措施研究

根據多年的實踐經歷,并參考了其它資料,認為要解決礦山采礦過程中常見的安全隱患應從如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嚴格依照工作操作流程。①各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各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主要包括:工具所必須遵循的使用方法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項,以及安全、正確的使用機電設備等。對于不同的崗位和工種,應有區別的規范不同的操作規程,并要求操作人員嚴格遵守執行。② 采掘作業規程。采掘作業規程的內容應包括作業范圍的地質概況、生產系統、勞動組織、生產工藝和安全技術措施等。它是指導、組織采礦工作的一種科學管理文件。規范采掘作業規程對于保障采礦工作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的意義。如果作業期間的有關情況發生了變化,應及時的修改作業規程,補充必要的安全措施,確保采掘工作的順利進行。第二,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把安全生產的責任分解到各個崗位上,落實到每個礦工身上,使每個員工都能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加大礦山安措項目落實和安全監督檢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做到:小問題當場改,大隱患限期改,采掘工作面的隱患必須停業整改。力爭把事故苗頭消除在萌芽狀態。第三,加大安措資金投資,改善井下通風、防塵條件。未形成負壓通風的工作面和巷道應設置局扇,建立完整的通風系統,以保持井下通風暢通。第四,加強安全知識教育,提高礦工的安全意識。

一是要抓好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二是要抓好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工作,確保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三是要抓好全員培訓工作,特別是新工人必須進行不低于規定的崗前培訓時間,并落實“以老帶新”。第五,完善用人機制,實施“人才強安”。要重視人力資源在安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從工資收入、資金分配、生活條件、工作條件、勞保福利等方面構建靈活的激勵機制,創造“留人”與“育人”環境,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的方式,將外引高層人才與培育本土人才相結合,不斷培育人才和挖掘潛能,形成一支涵蓋中高級安全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生產一線急需技能型人才的隊伍,為采礦企業安全生產起到有效監管和服務。第六,加大科技投入,推進“科技興安”。要突出“科技興安”在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位置,積極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促進企業加大安全基礎投入。要積極與科研機構、院校、大中型企業聯姻,利用現有的安全專家資源,研究解決安全生產面臨的重大難題。

4、結尾

本文以上內容首先對礦山采礦過程中常見安全隱患進行了分析和探討,隨后提出了解決對策,表達了觀點和見解,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本人深知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必將認真研究安全對策,總結實踐經驗,為礦山采礦安全生產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礦山安全》陳國芳等,化學工業出版社

第3篇

關鍵詞:非煤礦山;井下作業;安全生產;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TU714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安全生產狀況是生產力水平、社會文明程度等各方面的綜合反映。伴隨著經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職工傷亡事故往往要經過逐步增加,發展到高峰,進入一個相對穩定期,然后逐步下降的過程。目前,我國部分沿海地區的職工傷亡事故已經出現逐步下降的良好趨勢,其成效來之不易。其經驗和做法,是經歷傷亡事故頻發,礦業秩序混亂之后的正確選擇。前車之轍,后車之鑒。對于目前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應認真總結、借鑒沿海地區的經驗,積極采取切實可行的安全對策和措施,少走彎路,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應有貢獻。

一、非煤礦山的安全生產形勢

1、事故情況

目前,我國非煤礦山領域的安全生產狀況嚴峻,主要表現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呈上升趨勢;事故大多發生在集體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事故集中發生在有色金屬、非金屬礦山行業;事故多發地區比較集中,主要在廣西、浙江、云南、廣東、遼寧、河南6個省區。

2、事故原因分析

大量的中小型非煤礦山企業無證開采、非法經營,片面追求經濟利益,根本不具備基本的安全生產條件;有些企業尤其是私營、個體企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視安全投人,加之大量礦山從業人員未經過上崗前的安全培訓,冒險蠻干;安全生產法規建設跟不上新形勢發展需要,現有安全法規對大量涌現的非公有制企業顯得軟弱無力。

二、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基本條件

依法設立的非煤礦山企業應具備下列基本安全生產條件:

礦山建設工程安全設施按照批準的設計施工并驗收合格;礦山地面及井下供配電系統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爆破器材管理符合民用爆炸物品的管理規定,儲存倉庫應符合國家有關安全技術規程的要求并有嚴格的保管、發放、領用、清退登記制度;有特殊要求的設備、器材、保護用品和安全檢測儀器符合國家或行業安全標準,礦山提升運輸設備、裝置及設施符合有關規定;礦山有完整的技術資料,包括地質圖,礦山總布置圖,礦井井上、井下對照圖,礦井、巷道、采場布置圖,通風系統圖,防排水系統圖,避災線路圖。

具備適應安全工作需要的管理機構和勝任工作的安全管理人員,有健全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并按規定發給職工勞動保護用品,職工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和使用安全工具;按規定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其中礦長、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

礦山有合理的地面、井下防水排水系統,有防止地表水瀉人井下和露天采場的措施;有獨立的通風系統,風量、風質和風速滿足井下作業場所的需要;露天礦山的階段高度、平臺寬度和邊坡角滿足作業安全和邊坡穩定的需要。

每個礦井至少有兩個獨立的能行人的直達地面的安全出口,每個生產水平和各采區至少有兩個能行人的安全出口,并與直達地面的出口相通;礦山井巷布置留有足夠保障井上和井下安全的礦柱和巖柱;井巷支護和采場頂板管理能保證作業安全,穿過斷層破碎帶的主要巷道有可靠的支護措施。

三、非煤礦山安全管理

礦山企業及其主管部門,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逐步實現安全管理科學化、標準化;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建設工作的同時,必須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

安全生產責任制,應建立、健全安全衛生機構和通風防塵專業隊伍或專職安全人員,并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安全資質條件。礦長必須經過安全培訓和考核,具備安全專業知識,具有領導安全生產和處理礦山事故的能力。安全工作人員和通風、防塵專業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知識和礦山實際工作經驗。

安全教育。應對職工認真做好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教育,普及安全知識和安全法規知識,進行技術和業務培訓。

特種作業人員,要害崗位、重要設備和設施的作業人員,都必須經過專門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經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資格證書或執照后,方準上崗。人員培訓、考核、發證、復審工作,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安全、衛生工程技術措施和規劃。企業及其主管部門在編制年度生產建設計劃和長遠發展規劃的同時,必須編制安全、衛生工程技術措施和規劃,并按國家規定提取和使用安全技術措施專項費用。該費用必須全部用于改善礦山安全生產條件,不得挪作他用。

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及崗位技術操作規程,嚴格執行值班制和交接班制。應建立、健全安全活動日制度,認真執行安全大檢查制度。礦山企業主管部門對其所屬礦山每年應至少檢查一次,礦每季至少檢查一次,坑口(車間)每月至少檢查一次。檢查時,應有分管安全工作的領導參加。對檢查出的事故隱患和塵毒危害問題,應責成有關部門限期解決。

勞動保護用品管理。必須按規定向職工發放勞動保護用品,職工必須按規定穿戴和使用勞動保護用品與用具。

事故搶救及處理。應建立由專職或兼職人員組成的救護和醫療急救組織,配備必要的裝備、器材和藥物;每年應對職工進行自救互救訓練。發生傷亡或其他重大事故時,礦長或其人必須立即到現場指揮組織搶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對傷亡事故,必須按規定如實上報勞動行政主管部門和管理礦山企業的主管部門。事故發生后,必須及時調查分析.查清事故原因,并提出防止同類事故發生的措施。

井下防火、防爆,有自然發火可能性的礦井,其主要運輸巷道是否布置在巖層或者不易自然發火的礦層內,是否采用了預防性灌漿或者其他有效的預防自然發火的措施;礦井是否有防滅火設施和器材,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消防的規定;有礦塵爆炸可能性的礦井,是否采用了防爆電器設備,是否采取了防塵和隔爆措施。

提升運輸設備、裝置及設施,鋼絲繩、連接裝置、提升容器以及保險鏈是否有足夠的安全系數;提升容器與井壁、罐道梁之問及2個提升容器之問是否有足夠的問隙;提升絞車和提升容器是否有可靠的安全保護裝置;電機車、架線、軌道的選型是否能滿足安全的要求;運送人員的機械設備是否有可靠的安全保護裝置;提升運輸設備是否有靈敏可靠的信號裝置;鋼絲繩、安全保護裝置是否定期檢查、更換。

加強安全教育,提高礦山全員安全意識、規程意識和法律意識。所謂全員意識,就是從礦長、坑長、班組長到安全技術人員;從黨委、黨支部到黨小組;從人事、教育、技術、勞資、基建、財務、衛生到行政各部門;從工會和團組織的各級領導直到每一個工人都應具有安全意識,即生產必須安全,安全促進生產。安全必須規程化,安全管理必須制度化,礦山必須全面貫徹國家最近頒布的“安全生產法”。通過法律的強制性、規程的約束性和安全意識到主動性做好非煤礦山的安全生產工作。

加強井下采場和巷道地壓的日常管理,尤其是回采期問的地壓管理。要堅持合理的開采順序,自始至終要做到自上而下,自上盤而下盤,自一翼向另一翼的開采順序。在礦石、圍巖破碎不穩固的情況下,可以按“三強”的原則組織生產,提高回采強度。因為在大的地壓來臨之前,有一段相對穩定的時問,用“三強”的辦法,把采場的切割、落礦和出礦工作搶在這段時問內完成,就可以避免大的地壓威脅,避免或減少采場的坍塌等事故的發生。所謂“三強”,即強掘、強采和強出,是指集中力量,強化一個采場或一個分問的掘進、落礦和出礦工作,達到快

結束語

針對當前非煤礦山事故頻發,安全生產形勢趨于嚴峻的問題,要以黨的十會議重要精神為指導,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立足防范,依法整治,強化監管,標本兼治,

綜合治理。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济市| 精河县| 长泰县| 新民市| 梧州市| 江安县| 华阴市| 郎溪县| 静乐县| 邯郸市| 余庆县| 湖南省| 钟山县| 枞阳县| 陵川县| 南丹县| 顺平县| 蕉岭县| 安丘市| 张家川| 辉县市| 唐山市| 彭山县| 瓦房店市| 平和县| 松桃| 河南省| 哈密市| 新泰市| 尼玛县| 双城市| 淮阳县| 株洲市| 巴塘县| 辽阳市| 长沙市| 湖南省| 涟源市| 信宜市| 利津县| 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