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醫學信息學論文

醫學信息學論文

時間:2023-02-07 08:03:4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醫學信息學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醫學信息學論文

第1篇

【關鍵詞】畢業論文;論文工作;醫學信息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09)09-0029-02

畢業論文是醫學信息管理專業教學的最后一個實踐性教學環節,既是對學生在校學習的綜合檢驗和對學校及教師教學質量的全面、綜合的檢查,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及掌握技能途徑。我院自2006年開始第一屆醫學信息學專業畢業論文工作,現已完成三屆,本文就2006、2007、2008屆學生畢業論文相關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旨在提高我院的畢業論文質量,改進我院畢業論文工作。

1 畢業論文工作分析

1.1 基地建設及其作用:我院醫學信息學專業學生畢業論文主要是在高校論文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需要到相關醫療單位進行基礎技能、醫學信息獲取、處理、整理技能及畢業論文設計能力的實習,這些能力的獲得對做好畢業論文設計是至關重要的。為保證學生畢業論文正常順利進行,我院建立了一批以醫院為主畢業論文實踐基地。

1.2 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畢業論文是由學院根據專業需要聘任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或碩士及以上學歷或學位,有較豐富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經驗、較高的學術水平、教風嚴謹、責任心強,能夠做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教師擔任。2006屆21名學生由16名教師指導,2007屆25名學生由6名教師指導,2008屆14名學生由5名教師指導,基本情況,見表1。

2 討論

2.1 培養目標與教學計劃:我院醫學醫學信息專業的目標是培養具備現代管理理論基礎,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掌握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掌握系統思想和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能力,能夠承擔醫療部門信息設計、建設和管理,從事醫學信息學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根據我院該專業的教學計劃,畢業實習及論文時間計18周(含10周的醫院相關部門實習),我院該專業安排了10周的生產實習,主要內容為HMIS(醫院管理信息系統)、CIS(臨床信息系統)、LIS(檢驗信息系統)、PACS(醫學圖像存儲與通信系統)、醫保信息系統、醫院網絡和醫學數據的建設與維護等。這說明畢業論文這一教學環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受到高度重視。

2.2 基地建設及其作用:

我院選用的是具有一定的帶教條件、科研條件與設施三級綜合性醫院,每個醫院接收5-6名學生,分組安排到醫院管理部門,護理部、各臨床科室、病案室、檢驗科、影像科、信息科進行輪轉實習。實習基地除負責指導學生進行基礎技能、醫學信息獲取、處理、整理技能外,還對實習生政治思想品德、組織紀律及教育及實習生在本單位的人身安全負責。從三屆學生的畢業論文實習基地的建設來看,我院高度重視畢業論文工作,根據實際需要建立和完善校內外實習基地,并充分利用校外資源,滿足我院學生的畢業實習及畢業論文工作需要。

2.3 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由表1可以看到三屆畢業論文指導教師配備比較科學,正高級職稱水平的老師呈上升趨勢,高級職稱的教師占的比例較高,2006屆的62.51%,2007屆62.5%,2008屆60%,由于學院信息方面師資相對不足,2007屆、2008屆學生又沒有聘任外單位指導老師,所以每位教師所帶學生數呈上升趨勢,由2006屆每位教師平均帶教1-2名學生增至2008屆位教師平均帶教2-3名學生。

2.4 畢業論文的選題來源:選題是做好畢業論文的基礎環節,是順利完成畢業論文的前題條件。從兩屆學生的畢業論文選題情況來看,選題是符合專業培養目標,滿足實踐教學基本要求,能做到一人一題并體現中、小型為主的原則,能較好地結合科學研究,大多能與指導教師的科研工作密切結合。來源于科研的選題比例分別是2006屆占14.3%,2007屆占44%,2008屆占50%。呈上升趨勢。來源于社會生產實際的選題尚未涉及。

2.5 畢業論文的選題內容:

從三屆學生的選題內容來看,學生選題涉及醫院信息管理類、遠程醫療和區域化衛生信息、醫學信息教育及培訓、醫學網站建設及標準化建設及醫學信息其他內容各個方面。所有選題均屬于醫學信息學范疇,而且與我國醫院信息化發展的最新進展緊密相聯,有利于學生在撰寫畢業論文的過程中綜合訓練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從分類情況看:研究醫院信息系統(含電子病歷)的及遠程醫療和區域化衛生信息直接指導醫院院的課題所占比例達40%~50%。

2.6 畢業成績:畢業論文的成績評定是對學生的寫作態度、畢業論文的水平、答辯情況等的全面評判。由指導教師(占40%)、評閱教師(20%)、答辯小組(40%)三部分組成。從三屆學生的畢業論文成績分布,均成正態分布,組成合理,大多數學生成績達到良好水平。

2.7 存在問題:首先,畢業論文實習基地尚待完善和擴充,到醫院信息化管理程度較高的醫療衛生機構去實習,到目前為止學生的畢業論文實習只局限于醫院各科室。第二,由于我院前二屆學生不多,指導教師的配備只局限于學校的信息教研室老師及圖書館研究信息的老師,使學生聯系社會生產實際內容課題缺乏。第三,通過三屆學生的畢業論文情況來看普遍存在寫作能力偏弱,外文翻譯能力不強等情況。第四,學生由于受就業、考研、畢業前補考等影響,時間上把握不好,存在前松后緊的現象,同進存在論文書寫上的不規范。

3 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措施

在管理上必須健全完善的畢業論文工作的規章制度,規范的畢業論文質量標準與撰寫規范;在質控上,要加強對畢業論文的全程指導和監督和反饋,嚴格畢業論文的前期、中期、后期質量檢查;在基地建設上,建立、完善畢業論文實習基地并加強對基地的投入與建設;在教師方面,建立梯隊型的指導教師隊伍,堅持獎懲激勵機制,選拔對工作高度負責,教學和學術水平較高,科研能力強,有實踐經驗的教師任指導教師, 并對指導教師工作有具體、規范的要求。定期舉辦畢業論文工作經驗交流研討會,不斷提高指導教師的水平;在學生方面,應要求學生弄清完成畢業論文的目的、意義和作用,對畢業論文的格式,寫作,文獻資料查閱、收集,數據處理等提出全面具體規范要求[3],引導學生合理安排好畢業論文的時間,掌握好畢業論文的進度,正確處理好畢業論文與就業、考研及參加畢業前補考等關系。要提高畢業論文相關研究經費的投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抓好畢業論文的選題,打好畢業論文的質量基礎,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4]。

參考文獻

[1] 方莉,唐中等.醫學檢驗專業學生畢業論文質量問題思考[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8,5(2):120

第2篇

為緊跟信息化時代步伐、適應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需要,改進和提高醫學類專業的計算機基礎教學顯得十分迫切。醫學專業的計算機課程建設作為醫學專業教學基本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與現代醫療結合的新興學科,是提高醫學類專業教學質量、推進醫藥領域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醫療服務質量、醫院管理水平和降低成本的必然結果。

1 高職院校醫學類專業開設《醫學信息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隨著新醫改制度的施行和醫院信息化的步伐加快,醫療衛生部門急需更多的醫學信息化人才。醫學類專業人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服務lunwen. 1KEJI AN.  C OM,歡迎您的光臨才從事信息化工作的并不多,計算機類信息人才進入到醫藥衛生行業中,要經過漫長的適應和熟悉的過程。當前醫學類院校計算機教學工作跟不上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而未來的社會需要這種醫學和信息學集于一身的復合型人才。沒有掌握醫學信息學知識的醫護人員很難適應未來的信息化的工作環境。

目前,在我國大多數醫院特別是縣級以下醫院中,既懂IT、又懂醫學以及醫院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十分缺乏,現有的專業技術人才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不能滿足需要,培養既熟悉信息系統,又掌握醫學專業技術、同時了解醫院業務情況的復合型技術人才,是醫學發展的需要,也是推進新醫療改革方案實施,加強醫學信息人才培養的需要。由此可見,加強高職院校醫學類專業《醫學信息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教學對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 高職院校《醫學信息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據調查了解,目前高職院校《醫學信息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該課程授課教師大多是計算機專業,沒有經過醫學信息學相關培訓直接上崗。授課教師對醫學信息技術缺少深層次的理解,導致醫學信息教學停留在計算機操作和軟件的應用上,不能與專業實際需要有機結合。實踐教學得不到應有重視、實訓基地建設不足、缺少實驗環境、理論教學與實踐脫節、教學效果檢測方法單一等是各院校普遍存在的問題。

3 改進《醫學信息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的對策

3.1 以需求為導向,結合職業資格認證開設課程

加強學校、醫院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共同開發和建設課程,使醫學信息學課程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實際需要。我院通過對用人單位的需求調查分析,對2010級、2011級護理專業學生在實習前進行了醫院信息管理系統應用的培訓。這批學生熟悉醫院的各個流程,進入醫院實習后能迅速融入工作崗位,熟練使用計算機醫學信息系統來進行各種操作,受到了實習醫院的好評。我院2012年修訂了教學大綱,針對醫學各專業的計算機課程進行改革,開設了《醫學信息計算機應用技術》。該課程包含了醫學信息基礎、計算機應用技術、醫療服務信息系統、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和衛生管理信息系統等五部分內容。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醫療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備醫療工作崗位所需要的操作能力。我院組織醫學專業學生參加全國醫學信息技術技能考試(MILC),使學生不僅獲得學歷證書,同時能獲得技能認證,滿足了學生就業多樣化的需求,為提升崗位競爭力奠定了基礎。

3.2 加強教師培訓,提高師資力量

醫學信息課程要求教師不僅要懂得計算機理論和操作,還要懂得相應的醫學專業知識。所以,學校要創造條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服務lunwen. 1KEJI AN.  C OM,歡迎您的光臨件通過崗前培訓、集中培訓、定向進修、定期交流等多種形式,有計劃地加強對在職教師的培訓,并形成制度化,加快教師的知識更新,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另外,健全在職人員進修培訓制度,分批次對部分計算機教師進行全國醫學信息技術技能考試(MILC)培訓。此舉對提高師資力量、促進課程改革具有積極作用。

3.3 合理安排授課計劃,重視實踐教學環節

3.3.1 合理安排授課計劃

在安排授課時本著全面系統、科學合理、結合專業的原則,同時兼顧學生今后工作的實際需要,使得課程內容更符合高職院校醫學生培養的需要。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①計算機應用技術,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安全、Windows操作系統、Office辦公軟件等內容。②醫學信息基礎,包括醫學信息及信息系統的概念、醫學信息標準化等;③醫學信息學的實際應用,如醫院信息系統(HIS)、臨床信息系統(CIS)、護理信息系統(NIS)、電子病歷(EPR)、醫學圖像存儲與傳輸系統(PACS)、公共衛生信息系統、醫學信息系統硬件平臺等。學生在中學階段已經系統的學習了計算機應用技術相關知識和技能,因此在教學中應將重點放在醫學信息基礎和醫學信息學的實際應用上,注重培養學生使用新軟件、新系統的基本能力。

由于衛生信息化發展比較快,且本課程包含對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因此,我院在大一新生入學后就開設了本課程。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新生入學后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專業素養,對醫學專業知識還處于啟蒙階段,許多學生在理解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學融合時比較困難。如果在學習專業課基礎課之后實習前開設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適時調整教學計劃,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可使學生了解到醫學信息學及醫學信息系統的前沿知識,相信所取得的教學效果將更為理想。

3.3.2 重視實踐教學環節

實踐教學在高職院校尤其值得重視。多年來,我院在教學過程中,既重視理論教學,更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努力構建多層次、多角度的綜合實踐培養體系。采取增加實踐教學課時,通過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等措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醫學信息系統,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我院擁有設備先進、配置合理的計算機實驗室和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我們充分利用院內外實習基地的資源優勢,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培養出的學生既具備醫學知識又能使用計算機操作醫學信息系統,能更好地服務于醫療部門。從而更充分地體現“以服務為目的,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辦學特色。

3.4 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注重學生能力培養

《醫學信息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的教學設計采取“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圍繞學生展開。運用探究教學、案例教學、問題教學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在教學過程對教學內容實施項目化,盡可能使用多媒體教室授課,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使用相關案例,起到了較好的效果。例如,在講授公共衛生信息系統時,鏈接到“國家衛生計委應急辦公室”網站,講授我國對突發公共衛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服務lunwen. 1KEJI AN.  C OM,歡迎您的光臨生事件的處理辦法和對其他突發事件預防控制等。促使學生深入了解和思考我國的公共衛生醫療建設,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其自學能力和探究能力。在護理信息系統的講授中,利用“九陣醫院管理系統”的操作與演示,以護士工作站為主開展模擬場景教學,加強實驗教學的針對性,在教授中以崗位職業技能要求為目標,根據實際工作內容訓練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使其帶著任務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護理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了各科室信息管理的日常操作技能,培養了自身的職業價值感,也提升了自我社會認同價值感和成就感。

3.5 改革考核方式,保障教學效果

考核是教學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科學有效的考核方式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的有效手段。我院主要平時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方式,具體有:①課堂提問;②章節測試;③利用網絡構建自動化考試平臺,以機考代替筆試進行期末考試。這種考核方法重點是考查學生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考試才能順應專業和社會的實際需求,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計算機技術的實際應用能力。

(寶雞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寶雞 721013)

參考文獻:

[1]代濤.醫學信息學的發展與思考[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1(32).

[2]姜輝.新醫改背景下的衛生信息化建設探討[J].中國醫院管理.2011,31(8):71.

第3篇

英文名稱: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Statistics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主辦單位:中國衛生信息學會;中國醫科大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遼寧省沈陽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2-3674

國內刊號:21-1153/R

郵發代號:8-39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4

期刊收錄: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第4篇

[關鍵詞]醫學信息學;數據庫;信息知識服務

引言: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催生了現今信息爆炸的現狀,海量的知識和信息推動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這個時代是信息化的時代。醫學信息學是一門醫學和計算機技術結合的學科,如何以醫學信息學知識為依據,建立數據庫系統,實現信息化的知識服務,是現在醫學類院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1、知識服務和信息服務分析

下面將分別對知識管理和信息服務展開分析:

信息服務向知識服務的轉變:一般意義上的信息服務包括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存儲信息以及加工信息等,這種服務針對特定用戶,為他們及時傳遞用戶需要的、準確的信息,是一種信息提供和信息傳播服務;可以看到,現今的信息服務逐漸多元化、集成化和社會化,并且顯現出了自身的局限性,例如信息之間缺乏有效關聯,用戶難以發現自己需要的信息,滿足不了用戶的個性化知識需求;而隨著信息服務的發展,方向逐漸轉向知識服務,例如海量的網絡資源給予了信息服務發展的機會,高新技術給予了信息服務發展的動力,信息服務的水平逐漸提升到知識服務的高度。信息服務的內在要求決定了向知識服務發展的方向,由于時刻變化的網絡環境影響了用戶的行為,信息服務需要不斷收集用戶需求,這也是信息服務不斷變化和發展的原因,向用戶提供更有價值的知識服務,成為現今信息服務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信息服務在創新和發展過程中產生了知識服務,知識服務以細心資源為依托,以用戶需求為目標,幫助用戶制定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由于用戶需求不同,所以知識服務的一個特點就是“個性化”,在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下,用戶能夠隨時隨地獲得自己需要的知識和資源。在現今的數字社會環境下,知識服務系統能夠滿足決策制定、顧問支持等需求,易用性和交互性都較強。

知識管理分析: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知識是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的內在因素。二十世紀九十年代,OECD發表了《知識經濟報告》,指出國家發展應該逐漸轉變為以知識為導向,也就是“知識就是財富”;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依據,就是科學技術水平和知識水平。這個時代,知識才是最重要的資源,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知識資源。雖然近年來我國的知識服務發展迅速,但是缺乏統一的管理標準和規范,不同領域的人才積極探索,開發了諸如醫學、IT學等不同領域的知識管理方法,簡單地說,人們通過知識管理,生產、傳播和擴散知識,最終形成一定規模的知識服務;“學以致用”是學生的最終目標,和學習目標相似,實現知識的運用同樣是知識管理的最終目標,但是要保證合理、科學的運用知識,就必須保證知識的交流、更新和積累,所以,知識管理和知識服務并不是簡單的知識組合,而是多層面、全方位的知識整合。

2、基于醫學信息學知識構建的數據庫知識服務分析

醫學類院校圖書館的首要任務就是開展知識服務,結合高校高水平的硬件,完善圖書館的知識服務,構建一個基于數據庫的知識服務平臺。數據庫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提供文獻資源,高校應該借鑒其他院校的數據庫知識服務建設經驗,結合本校的館藏資源和館藏特點,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多媒體數據庫或者全文數據庫。可以看到,很多著名的數據庫都被各個高校采用,這些高校依托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為院校師生提供知識服務,這也是信息服務向知識服務轉變的具體表現。一般院校囿于資金原因,圖書館規模較小,館藏量也不大,而利用數據庫就能實現在較少經費的基礎上,為院校師生提供海量的文獻、資料資源,并且相對于傳統的紙質資源,數字化資源占據的空間更小。下面舉例分析幾種較為優秀的數據庫:

CNKI:CNKI全名為清華同方知網數據庫,繼承了頗具特色的“個人圖書館”的知識服務,CNKI抓取網絡上的有用資源以及其他院校圖書館資源,及時的為本校圖書館推送有用信息,并且具有高度的可定制性,可以針對不同院校的特點提供不同的服務;而若干種增值服務,為院校構建知識服務提供了更多選擇,我國的大多數醫學類院校都購買了CNKI的醫學數據庫資源。

CHKD:全名為中國醫院知識倉庫,數據庫包含了高達800多萬的醫學類期刊和論文資源,并且以每年50萬篇的速度增加,能夠滿足大多數高校的信息服務需求。

萬方數據;這個數據庫是依托于中國科技信息所的信息服務資源建立的,萬方數據的特點是全面、豐富,不僅有醫學類院校需要的醫學、信息學資源,還有社會、人文、金融等其他方面的知識資源,為培養高水平、高素質的復合型醫學人才大有益處。

VMIS:全名為維普醫藥信息資源系統,這個數據庫石油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構建的,包括三大平臺:外文期刊、中文期刊和報紙知識資源,此數據庫能夠有效反映我國醫學教育發展動向。

上述數據庫都包含個性化的增至系統,各大醫學類院校都能結合院校特點選擇,例如后臺管理、知識鏈接等。利用后臺管理功能,能夠建立一個以院校圖書館為名稱的知識數據庫,可以通過后臺功能,將圖書館資源整合進數據庫,利用信息技術,實現網頁交流、新書通報以及讀者咨詢等服務,讓讀者清晰的了解圖書館資源情況;利用數據庫技術,將不同的資源整合起來,減少了用戶在不同數據庫之間切換的麻煩,只需要在一個界面上操作,讀者就能找到各大數據庫中包含的自己需要的資源,不用再逐一登陸數據庫、逐一檢索資源,讓知識服務更加便捷高效。

第5篇

關鍵詞: 生物信息學 案例教學法 實踐教學

1.生物信息學學科特點

生物信息學是當今生命科學的重大前沿領域之一,是一門交叉學科,包含生命過程中各種信息的獲取、加工、存儲、分配、分析、解釋等在內的所有方面,綜合運用數學、計算機科學和生物學等方法與技術,闡明和理解大量數據包含的生物學意義[1]。隨著20世紀80年代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實施,生物信息學蓬勃發展,并滲透到生物學研究的各個領域。掌握生物信息學相關技術及分析能力已成為生物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必要要求[2]。因此,做好生物信息學教學工作對提高生物信息學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3]。然而由于學科的綜合性和學科本身的迅猛發展,生物信息學課程教學仍然處于探索階段,目前還沒有成熟的生物信息學教學模式,各高校尚處于摸索探討階段。

2.案例教學法概述

案例教學法(Case-Based Learning),指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通過呈現案例材料,組織學生以團體和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對案例進行調查、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經過分析討論,將課本中的理論與案例材料結合起來,并利用理論分析說明復雜的案例內容。案例教學法引導學生學習新的知識,加深對理論的認識,訓練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生物學問題[4]。

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注重“知識的傳授”,案例教學法更注重“能力培養”。案例教學法不直接給學生提供解決案例問題的標準答案或者具體方法,而通過教師引導學生積極討論得出問題的解決方法,側重于理論應用,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方法”。

案例教學可劃分為講解定義型、綜合分析型和操作技能型三種類型。(1)講解定義型,引入案例,對基本概念和原理進行講解;(2)綜合分析型,提出問題,學生通過討論給出解決案例問題的方案或者對已有方案進行評價;(3)操作技能型,引入案例,使學生掌握相關理論課程的基本應用技能。案例教學還可以綜合其他教學方法,如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共同改善課堂教學效果[5]。

案例教學法基本環節包括:教師根據學科特點提出案例;引導學生辯論交流、提出解決方案;完成與解決案例;教師評價與總結[4],[6],[7]。案例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把握整體教學進度,選用與本專業課程有關的案例,案例選擇要具體、易于學習和理解,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其次,將案例分解,從子案例中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甚至辯論,提出解決方法,逐步完成案例;最后,引導學生完成和解決案例,分析點評整個案例教學過程及結果[4]。

3.案例教學法應用于生物信息學本科教學的意義

生物信息學課堂講授以介紹生物信息學的相關算法、原理、方法為主,這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傳統“知識傳授”型講課方式容易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晦澀難懂,產生畏懼心理[8]。運用案例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入理解算法的思想,真正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路,培養科學的思維能力。

另外,生物信息學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大學本科階段開設生物信息學課程主要目的不是開發新的數據庫和發展新的生物數據分析方法,而是如何利用現有數據庫資源查找特定數據,并根據科研實踐需要分析整合數據資源,為后續科研奠定基礎,具有極強的實踐意義。要達到實踐目的,除了讓學生掌握生物信息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數據庫和軟件的原理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親身實踐,在實踐中對所學理論進行驗證、對數據和軟件的使用加以熟悉[9]。但生物信息學涉及專業領域內容廣泛,學生不可能做到完全親身實踐,因此,案例教學法能替代親身實踐,吸取前人經驗,是理論聯系實踐的一個便捷通道,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好方法[7]。

4.案例教學法在生物信息學本科教學中的應用

4.1 案例選擇

筆者針對生物信息學本科的教學大綱和知識體系,以及多年從事昆蟲線粒體基因組分析的科研工作情況,精心選擇了一系列分析案例,其中以鱗翅目灰蝶科線粒體基因組[10]數據分析為例說明。

4.2 教學過程

4.2.1學生分組。根據學生專業、興趣分組,每組6人,統一采用同一案例。

4.2.2案例背景介紹。讓學生了解該論文的目的、操作過程及意義。學生查找相關文獻資料,歸納總結知識背景。

4.2.3案例分解。將整個案例分為若干個子案例:①序列數據來源;②序列比對分析③計算遺傳距離;④分子系統發育重建;⑤蛋白質家族和基序與結構域分析;⑥蛋白質三級結構與結構分類分析。對每一個子案例完成的關鍵步驟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甚至辯論,提出解決方法,逐步完成案例。每個子案例的順利完成都需要特定的生物信息知識作為基礎,對應于教學大綱中完整的知識體系。

4.2.4評價考核。引導學生完成案例,教師歸納學生在整個案例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普遍性問題并進一步講解,對于個別小組在解決案例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創造性解決方案進行分享學習。采用PPT成果展示、提交每一個子案例生物信息分析結果和解釋報告,考查學生對案例設計的相關生物信息學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況。

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具有啟發性和實踐性的教學方法,有效提高學生利用生物信息學工具獲取相關知識解決生物學問題的學習興趣和能力,增強教學效果。然而實踐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如何選擇合適的案例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反映生物信息學教學大綱的知識體系內容、如何有效把握課堂討論的節奏和方向及與其他教學方法的融合,在今后教學工作中還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案例庫,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案例教學法在生物信息學本科教學中的適用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石生林,韓艷君,劉彥群等.非專業研究生生物信息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生物信息學,2009,7(2):125-127.

[2]袁道軍,楊細燕.農學專業生物信息學概論本科教學實踐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6,44(13):304-305.

[3]李廣林.大數據背景下的生物信息學教學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5,(29):210-211.

[4]張林,柴惠.CM教學法和PBL教學法的結合應用研究――以醫學生物信息學為平臺[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8):116-117.

[5]武亞軍,孫軼.中國情境下的哈佛案例教學法:多案例比較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與評論,2010,3(1):12-25.

[6]吳東,王福成,孫暢等.案例教學法在計算機繪圖課程中的應用[J].山東工業技術,2016(1):145-146.

[7]胡珊珊,劉興起.案例教學法在水文學教學中的應用[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7(2):93-95.

[8]高亞梅,韓毅強.《生物信息學》本科教學初探[J].生物信息學,2007,5(1):46-48.

[9]郭艷芳,李金明.PBL教學法在醫學生物信息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1,13(11):1007-1008.

第6篇

關鍵詞:醫院管理;文獻檢索;方法;應用

近年來,我國各項研究工作進展迅速并累累碩果,文獻在不同行業研究工作中的重要性也日顯突出,尤其對醫院而言,怎樣快速進行相關文獻的檢索,為醫院管理工作提供可行性指導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就目前來看,醫院管理人員除熟練掌握管理文獻檢索的常用方法外,還應及時了解出現的新方法,并結合醫院實際加以合理利用,為提高文獻檢索方法管理效率奠定堅實的基礎。

1 文獻檢索工具

醫院管理中文獻檢索方法包括較多內容,其中檢索方式、檢索工具是影響檢索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著重從分析了在醫院管理中,最適用于醫院醫務人員的常用的文獻檢索工具與檢索方法。

1.1 檢索方式

文獻檢索方式可分為計算機文獻檢索、手工檢索兩種方式,其中手工檢索并不需要特殊設備,由管理人員人工查找,方法相對簡單,但工作量較大,檢索效率較低。計算機文獻檢索基于計算機快速的運算能力及查找功能,直接從信息量龐大的管理文獻中檢索出所需文獻。計算機文獻檢索不僅檢索效率高,大大減少勞動量,而且查找精準度較高,檢索方法靈活,是當前醫院管理文獻檢索應用的主要方法。

文獻數據庫有時并非是對全部的臨床試驗文獻進行了收錄,即便被收錄,也可能由于在數據庫中使用的術語不易被識別出是臨床試驗而不能被檢索出來。因此,手工文獻檢索可以作為計算機文獻檢索的一個補充。

1.2 檢索工具

不同的管理文獻檢索方式采用的檢索工具有所區別,其中手工檢索方式中荷蘭的《醫學文摘》、美國的《醫學索引》以及《全國報刊索引-自然科學技術版》等是主要的檢索數據庫。計算機檢索方式中比較常用的中文檢索數據庫有《維普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路》、《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NKI中國知識資源數據庫》、《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讀秀學術搜索》等。常用的外文檢索數據庫有《Medline》、《Embase》、《OVID》、《Pubmed》、《Clinical Trinals》、《Cochrane Library》等。

在文獻檢索時無論采用何種檢索工具,與文獻原文存在一定的時差,例如,手工檢索需要等待一定的時間待刊物出版后才能檢索到最新文章,而計算機檢索需要事先對文獻原文進行掃描處理存儲到特定的數據庫才能被檢索到。

1.3 免費醫學信息資源

網絡免費醫學信息資源是指可以在線免費獲得的,具有學術研究價值的信息資源,能極大的方便用戶對學術信息的獲取,降低成本。在醫院管理中,是用戶首要的文獻檢索方法。

(1)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是自動從互聯網搜集信息,可以滿足用戶檢索所需內容的網頁索引,是用戶獲得免費醫學信息資源最快捷的工具。網絡上免費學術搜索引擎主要有“谷歌學術”、“微軟學術”、“百度”等。更為專業一點的醫學類搜索引擎有“Medical World Search”、“Medical Matrix”、“MedSite”、“Healthlinks”,專業類搜索引擎收錄了與醫療衛生相關的服務、商業、科研、教育、臨床試驗、視聽等信息的查詢,便更能幫助臨床醫生、科研人員快速準確地在互聯網上查找醫學信息。

(2)開放存取學術資源。開放存取學術文獻具有數字化、網絡存檔、免費獲取的特點。網絡上綜合類開放存取資源有“DOAJ”、“Socolar”、“High Wire Press”、“國家科學圖書館機構知識庫”、“MIT Open Course Ware”、“OADT”等。作為醫院醫務人員,更常用的是醫學類開放存取資源,如“PUBMED”、“生物醫學中心”、“公共醫學中心”、“Free Medical Journals”、“Medscape”、“BMJ”、“科學公共圖書館”、“HINARI”等,這類專業類信息資源,內容涵蓋面廣,是專門為臨床醫學工作者提供信息交流的平臺。

2 文獻檢索方法應用原則

醫學文獻資源豐富、數量龐大,因此檢索時應遵守一定的原則,縮短文獻檢索時間,提高檢索效率。經大量實踐表明,進行醫學文獻檢索時注重遵守以下原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文獻檢索效率。

2.1 目的明確

醫學文獻檢索應遵守目的明確原則,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檢索效果。眾所周知,醫學文獻是諸多專家智慧的集中,內容涵蓋范圍廣,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從浩瀚的文獻中檢索到所需資源并非易事,因此,明確所要檢索文獻的目的,在涵蓋范圍廣的數據庫中進行檢索,可顯著提高檢索效率。

2.2 思路清晰

調查發現,部分人員進行文獻檢索時,沒有明確的思路指引,結果雖然檢索到所需文獻,但花費較長時間。為防止這一不良情況的發生,檢索醫學文獻時應遵守思路清晰原則,即,檢索之前應明確檢索方式、采用何種檢索工具、以及怎樣設置檢索條件等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要到要檢索的內容。

另外,醫學文獻檢索時還應注重臨近文獻的檢索。檢索過程中可能出現與待檢索題目或條件未安全匹配的情況,這就需要檢索人員注重臨近時間文獻的檢索。

3 文獻檢索方法應用

文獻檢索方法實際應用時可采取以下策略,以提高文獻檢索效率與質量。

3.1 明確信息資源分類

醫學信息資源按其使用性質分為RCT(CCT)信息源、系統綜述信息源、循證醫學研究方法信息源三類。不同類別的信息資源檢索工具略有不同。原始研究是指根據隨機對照試驗(RCT)與臨床對照試驗(CCT)得出研究結果的文獻,這類信息源主要分布在各種科技期刊、會議文獻、科技報告、學位論文及其他內部刊物。 系統綜述是一種全新的文獻綜合方法,是指針對某一具體的臨床問題,系統全面的搜索已發表的臨床研究,采用臨床流行病學嚴格評價文獻的原則和方法,篩選出符合質量標準的文獻進行定量或定性合并,得出可靠的綜合結論。系統綜述信息源主要分布在一些綜合類數據庫如Medline, Pubmed,及Cochrane系統綜述數據庫等。循證醫學則強調任何醫療決策應建立在臨床研究證據的基礎上,并結合個人經驗制定出病人治療措施。其研究方法包括證據摘要、綜合證據、系統證據,信息源主要分布在UP TO DATE, BMJ-Clinical Evidence數據庫等。

3.2 把握文獻檢索細節

檢索醫學文獻時應根據不同的檢索目的,充分把握文獻檢索細節。一般情況下,每年均會出現一些新的醫學內容的文獻,為使檢索到的文獻與當今醫院發展實際適應,檢索時應將重點放在最近1~2年的文獻上。同時,保證了文獻時間外,還應選擇權威性較高的文獻,這樣以來檢索出的文獻基本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不過如檢索文獻的目的是科研選題,針對性會大大提高,對文獻檢索的要求較高,此時檢索文獻應注重兩點:其一,檢索文獻的內容應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文獻研究內容深入;其二,擴大檢索文獻范圍。另外,如為研究某個實際問題而撰寫論文,分兩種檢索情況:如果撰寫的論文為綜述,應根據綜述研究的范圍,詳細列出檢索提綱,而后逐一針對性的檢索相關文獻;如果撰寫的是一般論文,可結合論文研究實際,直接檢索相關的文獻,以支撐某個觀點。

3.3 注意檢索途徑與檢索詞

文獻檢索一般會涉及檢索詞,所謂檢索詞主要指文獻關鍵詞、主題詞以及內容分類號等,為人們檢索提供便利。目前計算機文獻檢索方法應用率較高,其中檢索詞包括提名、關鍵詞、刊名、作者、機構、文摘等內容,達到提高文獻檢索效率。另外,在選擇文獻檢索途徑時應注重考慮以下內容:首先,選擇合適的檢索詞。合適的檢索詞能夠幫助人們迅速找到所需文獻,減少系統檢索文獻工作量及時間。例如,當需要檢索有關“腎上腺素”類的文獻時,將關鍵詞設置為“腎上腺素”便能迅速找到有關腎上腺素的文獻。其次,規范檢索語言。通常情況下,文獻檢索數據庫都有相關的檢索說明,為保證檢索結果的準確性,應嚴格依據檢索說明進行操作;最后,靈活設置檢索時間范圍。文獻檢索數據中會記錄文獻發表時間,因此,進行文獻檢索操作時應結合檢索內容特點,適當的擴大或縮小檢索文獻時間范圍,以達到最快找到所需文獻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文獻檢索中,有時因為數據庫中一些新入庫的記錄有的無主題詞,有的歲進行了計算機標引,但不規范,這就需要將主題詞檢索和關鍵詞檢索結合起來制定檢索策略。另外,有些研究者為了獲取與文獻中的研究結果相反的文章,也會對原始研究文獻后面所列的參考文獻進行檢索。

3.4 靈活采用檢索方法

醫學文獻檢索方法包括分段法、倒查法以及順查法,其中順查法的檢索時間起點為課題起始時間,由遠到近對文獻進行檢索。此種文獻檢索方法具有檢索全面的優點,但因檢索時會將時間段內所有文獻檢索出來,檢索工作量較大,投入的時間成本較高。倒查法與順查法剛好相反,其優點在于能及時檢索出近期文獻,尤其對于研究新課題時可采用此種檢索方法。分段法檢索可以是時間的分段,也可以是內容的分段,其中時間的分段通過設置檢索時間段實現,內容的分段一般先利用順查法檢索出部分文獻,而后對其參考文獻進行檢索,最終達到找到所需文獻的目的。

4 總結

醫院管理中工作的實施及相關課題的研究過程中通常需要檢索相關文獻,以找到相關參考做法,以及現階段醫院科研方面獲得的成果。當今醫學文獻數量龐大,怎樣快速及時找到所需文獻是人們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一方面需要人們明確檢索目的,熟練掌握先進的文獻檢索方法。另一方面,不斷總結文獻檢索技巧,結合自身實際加以靈活運用。

參考文獻

[1]儲曉紅. 安徽省醫院管理文獻計量學分析及其對醫院管理創新研究的啟示[D].安徽醫科大學,2003.

[2]呂冰. 我國醫學文獻檢索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東北大學,2010.

[3]陳新紅,孫雅欣. 論知識管理理念下醫學文獻檢索教學改革[J]. 醫學信息學雜志,2009,06:82-85.

第7篇

      

        無

        (i0002)沉痛悼念喬群教授 無

        (i0003)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專業組第一次學術交流會會議紀要 胡曉潔 江成鴻 林曉曦

        (i0004)《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11年總目錄 無

        臨床論著

        (401)乳腺癌保乳術后腹腔鏡帶蒂網膜瓣一期乳房重建術 宋向陽 管丹丹 林輝 戴益 鄭雪詠 朱一平 王先法

        (405)重度褥瘡的臨床治療經驗 許喜生 馬錚錚 周永生 歐才生 程勇 陳凱 李柏同 周海洋 胡永才

        (411)咪喹莫特治療嬰幼兒血管瘤 馬剛 林曉曦 江成鴻 陳輝 李偉 胡曉潔 金云波 陳達 陳曉東 葉肖肖

        (415)小兒頸部巨大囊狀淋巴管瘤的手術治療 劉大看 馬玉春 郭曉楠 朱曉爽 董長憲

        讀者·編者·作者

        (417)本刊對論文中實驗動物描述的要求 無

        臨床論著

        (418)游離脛后動脈穿支皮瓣修復手、足背皮膚缺損 趙風景 張興群 姚建民 馬亮 張龍春 陳瑩

        (421)改良vechitti陰道成形與腹膜陰道成形術的對比研究 董麗霞 陳樹波

        (424)型尿道上裂的解剖學修復 李養群 潘煥麗 唐勇 陳文 趙穆欣 楊喆 劉曉吉 胡春梅 劉媛媛 馬寧 謝淼

        (427)懸韌帶松解延長術后延長長度預測模型的建立和驗證 王洪一 陶靈 陳亮 曹川 李世榮

        實驗論著

        (431)p57^kip2和maspin在病理性瘢痕組織中的表達 蔡玉梅 朱世澤 鄭志芳 楊維群 吳文藝

        (437)飼服環磷酰胺對兔耳早期增生性瘢痕組織的影響 邵家松 孟德峰 岳毅剛 周海 花鳴春 張敏

        (442)血管內皮干細胞動員劑對糖尿病小鼠顱骨缺損愈合的影響 王曉霞 stephen warren

        (448)四氯二苯二噁英致胎鼠腭裂作用機制的初步探討 蒲亞蘭 劉麗玲 甘立強 何曉夢 傅躍先

        生物信息學

        (453)基于文獻挖掘的增生性瘢痕相關基因的生物信息學分析 黃琛 李博侖 秦澤蓮

        工作研究

        (461)胸大肌后與腺體后隆乳術后患者損傷情況比較 郭科 孫家明 蘇永勝

        (462)奈福泮與曲馬多預防整形手術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寒戰的效果比較 張治明 歐陽帆 王劍鳴 趙振龍 張安生

        經驗介紹

        (464)鄰指指動脈島狀皮瓣修復手指皮膚軟組織缺損 侯橋 曾林如 王

利祥 許良 吳國明 朱芳兵

        (465)先天性狹窄及閉鎖八例手術治療體會 胡春梅 李養群 唐勇 楊喆 趙穆欣 劉媛媛 陳文 馬寧

        技術改進

        (467)介紹一種微創無菌快速獲取可移植脂肪顆粒裝置 黃海玲 劉宏偉 佘文莉 徐媛 陳苑雯 謝波 肖麗玲

        (468)薄膜涂色法在擴張皮膚面積測量中的評價 譚子明 沈為民 彭旦生

        病例報告

        (470)會陰嚴重燒傷患者再造一例 朱小平 包國宏 黃朝帥

        (471)足拇趾離斷再植及踝前穿支皮瓣修復成功一例 儲國平 呂國忠 趙慶國 楊敏烈

        綜述

第8篇

關鍵詞:職稱 論文認定 對策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1(a)-0235-02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ibrary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Professional Title Papers

Oudeng Geli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library, Urumqi Xinjiang, 830004, China)

Abstract:2013―2016 Library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and health series of teachers need to be promoted to the title of the doctor's professional title papers published papers identified work.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papers identified during the work more and repeated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inking and analysi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finally to find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Technical title; Paper identification; Countermeasure

隨著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職稱評審制度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高校在職稱評審時,將發表的職稱論文作為重要的評定指標[1],尤其是核心期刊論文更是衡量學術水平及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標。職稱論文認定工作的主要工作和難點也是針對發表的核心期刊進行甄別。普通期刊也占很大的一部分,普通刊的認定主要針對期刊的合法性和是否是正規期刊進行甄別。該校從2013年起開始承接職稱論文認定工作至今,主要服務對象為大學在職的教師及新疆醫科大學六所附屬醫院的醫生群體。

1 職稱論文認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 讀者缺乏對核心期刊和非法期刊的鑒別能力

目前在高校的職稱論文中,評審的形式主要還是以科研論文為主核心期刊發表的論文被普遍認為是高水平的論文,并作為衡量科研工作者學術水平、晉升高級職稱、取得碩博士論文答辯資格、申報科研項目、科研機構或高等院校學術水平評估的重要依據之一[2]。

在接待讀者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許多教師職工為了能快速的,將自己的在一些非法期刊上,非法出版物以營利為首要目的,只要支付版面費很快就會發表。由于非法期刊的制作和發行技巧在逐步提高,很多教師和科研人員缺乏對非法期刊的鑒別能力。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常常將文章寄給非法刊物,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尤其是核心期刊,近幾年隨著對晉升職稱的要求越來越高和競爭越來越激烈,發表核心期刊論文成了必要條件。很多教職工不是通過正規途徑而是通過中介或者直接用百度搜索,往往搜索到的都是“黑中介”,這些中介會仿造核心期刊制造一個假的期刊即套刊,在套刊上的,主要表現為期刊封皮、封面以及年、卷、期都與正版期刊一致,目錄和正文不一致。

1.2 教師及職工科研人員填寫論文認定表不認真

每年的9~10月份是評審職稱的高峰期,在評審前圖書館都會發一份如何填寫論文認定的通知到每個單位的人事機構,而且在每個認定表的下面都會有個填寫說明,但是準備晉升職稱的教職人員,很多都不認真閱讀填寫說明,在填寫認定表時發生一些低級的錯誤如論文題目經常有錯別字,或者是少一字,或者是發表的刊物的名稱也寫錯。上述錯誤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使得做論文認定的老師必須再次幫助重新填寫表格,或者退回表格讓讀者重新填寫,在這反復修改的過程中無形中又增加了老師的工作量,更延遲了認定報告完成的時間,使得工作效率降低。

1.3 醫學類院校在社科類論文認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該校是非綜合類大學主要以醫學類專業為主,在訂購數據庫資源時首先需要考慮到以醫學類數據庫和紙質期刊為主。但是除與醫學相關的學院,該校還有一些是非醫學類的學院,如:社會科學類、語言類、工程技術類和體育類等專業,在認證這些社會科學類專業老師的時候遇到社科類的資源不足。在訂購數據庫時首先得考慮醫學類數據庫,比如萬方數據庫,由于從2008年起,中華醫學會與萬方數據建立了“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數據庫”獨家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萬方收錄了自1998年至今的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的全文。在獲取高質量的醫學期刊文獻全文時,萬方(期刊)數據庫有很大優勢[3]。而社科類的期刊大部分集中在中國知網數據庫,而且該數據庫每年的訂購費用漲幅比其他數據庫高,因每年訂購數據庫的經費有限不能全部訂購,不能滿足全學院老師的需求。還有對社科類的核心期刊不熟悉、不了解,無法認定或者認定時沒有把握,必須跟社科類的院校如,新疆師范大學等聯系溝通后才能確定是否為核心期刊,還有一些教職工的的是民族語言,沒有專門的民族語言的數據庫可以認定。

1.4 委托單位與認定機構之間缺乏溝通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每年的職稱論文認定工作當中發現很多委托單位的人事部門與認定機構缺乏溝通,甚至不溝通。在每年的認定工作開始階段,認定機構首先要發通知到每個單位的管理職稱的部門,大部分都是學校或者醫院的人事部門在負責晉升職稱的工作,然后再由各個人事部門把文件傳達到擬進職稱教職工。在這過程中往往有一個環節溝通不清楚,就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如在某個附屬醫院通知晉升職稱的人事部門因不清楚哪些條件的職工要做論文相似性檢測,導致該附屬醫院的很多擬進職稱的職工誤以為都要做論文相似性檢測,最終和該認定機構和醫院的人事部門溝通后解決了問題。

1.5 對往年做的論文認定報告缺乏規范的存檔及整理

該校自2013年開始開展論文認定這項工作至今,已完成了千余人次的論文認定報告,完成的報告也共計千份,缺乏規范化的存檔,一般都是存在自己的電腦里而沒有進行集中和系統的存檔管理。比如一個讀者今年晉升職稱,今年給他做論文認定的是一個人,因各自原因未能晉升通過,明年還要繼續評職稱那么就不能保證還是去年的老師給他再次做論文認定。或者因老師進修休假等其他原因,還得再次重復去年的工作。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因為是不同部門的老師做的論文,可能今天剛好調休不在,使得讀者不能按時拿到報告。再次就是由于電腦存在感染病毒的隱患不得不重做系統,存檔的報告就可能存在丟失的情況。

2 職稱論文認定工作中問題的解決和對策

2.1 加強宣傳提高讀者信息素養

2.1.1 開展專題講座

學科館員是學科服務的主體,是實施學科服務的核心基礎,擔負著學科信息資源服務、學科信息素質教育、學科資源建設、參考咨詢服務、院系聯絡人等職[3]。在開展論文認定工作前期做好準備工作,根據學科館員對口的單位積極開展專題講座,專門針對學校及各所附屬醫院進行專題的講座,在工作開展前即做好計劃和準備工作。

2.1.2 利用現代化手段宣傳圖書館

在信息發達的今天,圖書館通過微博、微信、移動圖書館等通信手段推廣論文認定工作的規范要求及注意事項,擴大宣傳,推廣多元化服務提高讀者信息素養。

2.2 與其他社科類院校加強合作

在解決社科類資源不足的問題上可以加強與其他社科類院校合作如新疆師范大學和新疆大學,實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可以委托其他社科類院校完成論文認定的工作。再次可通過維普數據庫和超星Medalink數據庫中的文獻傳遞功能彌補社會科學類期刊資源不足。

2.3 加強認定機構與委托單位的溝通

在每年的論文認定工作開展前積極與委托單位聯系,找到主要負責這項工作的負責人,可以通過建立QQ群、微信群等方式l布和通知消息。做好這些負責人的通訊錄,積極與他們聯系,有問題及時溝通及時解決。

2.4 建立新疆醫科大學職稱論文文檔管理系統

在每年職稱評審工作結束后,督促每位老師做好論文認定報告的存檔工作,進行規范化的存檔并建立新疆醫科大學職稱論文文檔管理系統,建立該系統可以實現提交論文認定報告、檢索、存儲、統計分析的功能。

3 結語

綜上所述新疆醫科大學圖書館在3年的論文認定工作中,遇到各種各樣的意想不到的問題,有的問題比較簡單,有的問題比較復雜。該文主要通過總結、歸納、分析出最常見的問題以期能夠給從事該工作的其他單位提供借鑒,通過問題的提出最終提出面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最終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能更好地為新疆醫科大學教職工及附屬醫院的職工服務。

參考文獻

[1] 朱康玲,李艷超.國內四大文獻數據庫醫藥衛生資源狀況對比分析及特點研究[J].現代情報,2012,32(8):157-161.

第9篇

關鍵詞:SCI;JCR;投稿;醫學期刊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SCI)是國際上公認的最具權威的科技文獻檢索工具。通過論文的被引用頻次的統計,對學術期刊和科研成果進行多方位的評價研究,從而評判一個國家或地區、科研單位、個人的科研產出績效,來反映其在國際上的學術水平[1]。由于SCI具有嚴格的選刊標準和選用論文標準,而且每年略有增減,從而做到SCI收錄的文獻能全面覆蓋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雖然全世界每年出版的科技期刊多達10萬種以上,但是入選SCI的期刊不及全世界科技期刊總量的6%。因此被SCI收錄的論文可以認為是較高水平、有一定學術代表性的文章。

《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是基于SCI(E)的分析型數據庫,它對SCI(E)所收錄的期刊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并定義了各項計量學指數加以報道,是目前國際上用于評價期刊國際競爭力的最便捷有力的工具之一。

本文利用JCR的期刊數據和SCI數據庫自帶的分析功能分析SCI源期刊的年載文量和出版頻率、所屬學科、作者來源、影響因子、期刊國別和語種,為麻醉科向SCI投稿提供一定的依據,提高SCI投稿成功率。

1查找期刊

SCI收錄論文的前提是刊載論文的期刊為SCI源期刊,即只有發表在SCI源期刊上的論文才有可能被SCI收錄。本文分析的期刊來源于《ISIWebofKnowledge》的JCR數據庫(2012年版)中的anesthesiology麻醉學的30種期刊(統計時間為2014年3月)。

2分析期刊

2.1影響因子分析影響因子不僅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學術水平和影響力的重要指標。這是因為在某一學科中,影響因子大的期刊,不僅是該學科研究人員經常翻閱的期刊(體現期刊的有用性和顯示度),而且也是人們在論文投稿時經常考慮的重要期刊。一種刊物的影響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載的文獻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說明這些文獻報道的研究成果影響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該刊物的學術水平高[2]。因此,需根據論文的質量和創新性來選擇影響因子適合的期刊投稿,且不可好高鶩遠。本文選擇影響因子在1.0~3.0間的期刊,經過排除,共篩查出《EURJPAIN》、《MINERVAANESTESIOL》等16種期刊,見表1。

2.2年載文量和出版頻率因期刊出版頻率不同,每種期刊的年載文量從十幾篇到幾百篇不等,在期刊選擇上一般應選擇年載文量在100篇左右,最好為月刊或雙月刊的期刊作為擬投稿期刊。如《JNEUROSURGANESTH》,年發文量僅為49篇,出版頻率為季刊,大大增加了投稿風險,所以剔除該期刊。經篩選后,滿足條件的期刊有10種,見表2。

2.3所屬學科分析在各學科SCI源期刊中,有些期刊屬于交叉學科,有些期刊屬于單一學科,根據論文的內容選擇所屬范圍恰當的期刊,可增加投稿論文的命中率。經分析,這10種期刊共涉及7種學科:ANESTHESIOLOGY(麻醉學)、CLINICALNEUROLOGY(臨床神經學)、CRITICALCAREMEDICINE(危重醫學)、NEUROSCIENCES(神經科學)、PEDIATRICS、CARDIAC&CARDIOVASCULARSYSTEMS(兒科、心臟和心血管系統)、RESPIRATORYSYSTEM(呼吸系統)、PERIPHERALVASCULARDISEASE(外周血管疾病)。屬于麻醉學單一學科的有《JCLINANESTH》、《CURROPINANESTHESIO》、《CANJANESTH》、《ACTAANAESTHSCAND》等四種期刊。

2.4期刊國別和語種分析SCI源期刊出版國主要來自美國和英國,但其它國家也占有一定比例,有部分SCI源期刊的出版語種為非英語語言。選擇擬投稿期刊時應首先了解該期刊的出版國及是否是英文期刊,不是英文期刊的最好不要選擇作為擬投期刊[3]。經過JCR上的數據分析,發現除《MINERVAANESTESIOL》的語種為MULTI-LANGUAGE(多語種)外,其余9種期刊的語種皆為英語。這十種期刊的出版國有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意大利、丹麥等6個國家,詳細情況情況見表3。

2.5作者來源分析在不能確定擬投稿期刊在稿件錄用時是否具有傾向性時,可以在SCI數據庫檢索分析統計該期刊中論文作者的國家來源。對期刊的作者來源分析,將有利于提高命中率,掌握擬投稿期刊作者國家的分布情況,選擇作者來源國家數量廣泛的期刊投稿。一般應選擇作者來源國家數量在30個以上,發文國家論文數量所占比例相對均衡,最好選擇曾經發表過中國作者論文的期刊投稿。

在SCI數據庫中檢索每種期刊,通過SCI的分析功能,按"國家/地區"分析檢索結果(見表4)。由表4可見,這10種期刊中,期刊作者分布在多個國家,如《CURROPINANESTHESIO》,期刊作者來源于35個國家;《ACTAANAESTHSCAND》期刊作者來源于80個國家。這十種期刊都曾經發表過中國作者的論文。

表4可見,這十種期刊作者的第一來源國與期刊出版國基本吻合。其中有6種期刊的作者第一來源國的比例接近或高于50%,如《JCLINANESTH》的作者第一來源國比例高達61.817%,說明該種期刊偏向于刊載出版國作者的文獻,對于非出版國作者的論文刊載比例較小。期刊《EURJPAIN》、《ACTAANAESTHSCAND》、《PEDIATRANESTH》作者第一來源國的比例分別為14.955%、20.747%、27.185%,發文國家論文數量所占比例相對均衡,說明這些期刊對不同國家論文作者具有較高的包容性。

3結果

本文通過JCR確定了30種麻醉科SCI源期刊,通過對30種麻醉科SCI源期刊的影響因子、年載文量和出版頻率、所屬學科、期刊國別和語種、作者來源等數據進行逐一分析。為增加投稿成功率,兼顧影響因子原則,本文選擇影響因子介于1.0~3.0之間,年載文量大于等于100的期刊,經過篩選初步確定10種期刊進行進一步深入分析。繼而對這10種期刊的學科、期刊國別和語種、作者來源等進行綜合對比,發現《PEDIATRANESTH》、《EURJPAIN》、《ACTAANAESTHSCAND》等三種期刊具有較高的年發文量,分別為170、140、162,且發文國家作者所占比例相對均衡,皆有刊載中國作者論文,中國論文作者排名分別為第11、16、21,這三種期刊比較適合中國作者投稿。

4討論

通過JCR數據庫可以確定某一學科的SCI源期刊,再通過該數據庫的期刊信息以及SCI數據庫的分析功能,對SCI源期刊的影響因子、年載文量和出版頻率、所屬學科、期刊國別和語種、作者來源等數據進行分析和篩選,選擇適宜中國論文作者投稿的SCI源期刊。期刊影響因子范圍的選擇至關重要,影響因子的選擇需依據論文的質量和創新性,并尊重用戶的要求確定范圍。在實際工作中,還需根據用戶的需求,適當地增減或調整篩查方案,例如:用戶的論文類型特殊,則在選擇投稿期刊時,還需分析期刊刊載的文獻類型范圍。

參考文獻:

[1]楊豐全,任靜.SCI數據庫在論文寫作及投稿中的應用[J].深圖通訊,2007(4):48-51.

[2]孫悅陽,楊華.向SCI源期刊投稿及其注意事項[J].醫學信息學雜志,2008,29(5):78-80.

第10篇

——劉鵬飛

2011年“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1985年出生,2007年獲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理學學士學位。同年赴美國貝勒醫學院留學,從事分子與人類遺傳學研究,2012年獲博士學位。讀博期間,在Cell、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Nature Genetics等國際知名期刊10余篇。

劉暢

非常高興成為“自費生獎學金”獲得者。這一榮譽的取得是祖國對我留學生涯的肯定和鼓勵。同時,要感謝導師對我的指導,同事對我的幫助,以及家人對我的關愛和支持。

——劉暢

2011年“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1984年出生,2007年獲北京大學化學、經濟學雙學士學位,現就讀于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主要研究方向為新型樣品純化技術的研發,以及單分子和納米顆粒的超靈敏光學檢測。博士期間先后在Analytical Chemistry等本領域頂尖期刊10余篇。同時,擔任Electrophoresis等學術期刊以及葡萄牙科學技術委員會的特邀審稿人。曾先后獲得加拿大化學會Ryan-Harris研究生獎、美國化學會分析化學研究生獎學金等多項榮譽。

丁銘

雖然身在他鄉,但總能感受到祖國的關懷,這種關懷從來沒有因為時間和空間而停止過。“自費生獎學金”的獲得,對我來說是一份極大的鼓舞,讓我更加堅信只要付出,就會有回報,更感覺到了一份強烈的歸屬感。總有一天,我會帶著那份對自然最原始的好奇,對科學最虔誠的求知,對理想最純真的渴望和對祖國、對人類最無私的責任感,把我所學到的完完全全地奉獻給祖國,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點光和熱。

——丁銘

2011年“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1985年出生,2008年獲北京交通大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學士學位,2009年赴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光電子學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從事微/納米光纖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在領域內知名期刊Applied Physics Letters、IEEE Photonics、The Open Optics Journal、Optics Communications等發表科學論文30余篇。曾多次被邀請作會議報告。

李強

回首來時路,在忙于做試驗和寫論文的同時,我無時無刻不感受著祖國的脈搏,讓我雖身在異國他鄉而心有寄托。“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雖身在海外,但祖國是我永遠的方向。近年來祖國的科研事業蒸蒸日上,讓我無比欣喜和自豪,無論是國家對科研的投入還是對科研人才的珍視都必將為祖國的科研事業插上騰飛的翅膀。青年懷壯志,報國正當時,我一定會把今天的成績化作明天的動力,加倍努力充實自己以期能隨時報效祖國。

第11篇

關鍵詞:學生本位;醫學信息工程;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7)04-0129-02

醫學信息工程專業是生命科學、生物醫藥和信息產業發展相結合的新興專業,是電子、計算機、醫學儀器以及生物學、醫學、計算機網絡、大數據等在生命科學中的應用與融合。承載著新醫改體制下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公共衛生、醫療服務,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遠程醫療系統建設任務[1]。

1 醫學信息工程專業發展背景

自2003 年四川大學首準開辦醫學信息工程專業本科教育以來,四川大學經過多年建設,并于2010 年成功將該專業打造為國家級特色專業,隸屬于新一代信息產業。此后,全國多所高校相繼成功申辦醫學信息工程專業,截止2014 年,全國共有24所本科院校開設醫學信息工程專業[2]。

就湖南而言,目前開設醫學信息相關的有:2007年中南大學成功申報醫學信息學,2014年湖南中醫藥大學成功申報醫學信息工程(偏中醫藥信息),2016長沙醫學院、南華大學同時申報成功該專業。從目前幾所學校的招生規模來看,我省醫學信息化人才的招生規模小,醫學信息化人才缺口大,專業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同時我們也需要警惕,作為新興專業,它的跨學科性、綜合性,使得我們在培養方案制定上,要跟上時展的變化,不斷更新。如:前幾年,我們的醫學信息唯一的重點是醫院信息化系統(HIS),但隨著近幾年網絡的發展,手機等移動終端的智能化,“互聯網+”與“大數據”的共同推動下,醫學信息將有新的發展高度。

2 專業課程設置緊跟社會需求

醫學信息工程專業要突出醫學信息化這一特色,在課程體系設計時,既要滿足本科應用層次的培養要求,又要盡可能滿足本科生將來繼續深造的需要。學生既要具有較強的醫學應用軟件使用、維護、設計、開發的能力,又要能夠將信息技術與醫療、醫療有機結合的高級醫學信息技術應用人才。

2.1 課程體系

以重點院校該專業的課程體系為參考,同時兼容我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和醫W專業十余年教學實踐中形成的特色,建設課程體系可分為6個模塊如下表1:[課程模塊\&培養目標\&人文社會科學課程模塊\&大學生必備的人文素質、思想素質、外語能力、健康素質的鍛煉與培養。\&自然科學課程模塊\&工科學生必備的數理基礎,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學科基礎課程模塊\&了解醫藥行業背景,醫療信息的特點;

了解計算機軟件、硬件的基本技術和操作;了解數字醫療設備的基本原理\&專業課程模塊\&培養對醫學信息系統建設的邏輯思維;掌握和理解計算機軟件求解模型;培養工程素養\&課程實訓與畢業實習模塊\&結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和軟件開發主流技術,熟練運用相關技術進行開發、管理。\&拓展課程模塊\&培養學生職業發展、應用相關的技能。\&]

2.2 主干學科及主要課程

培養方案分為兩個主干學科:醫學、計算機科學,如表2所示。

[計算機核心課程:\&醫學核心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數字圖像處理、操作系統、軟件工程、數據結構、算法設計與分析、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網絡、、Java程序設計、pathon、嵌入式系統、醫院信息系統\&生物醫學信息學、生物醫學導論、基礎醫學概要、臨床醫學概要、中藥學、醫藥學基礎、現代醫學儀器、醫院管理學、醫學數據挖掘、醫學傳感與檢測技術等\&]

3 學生主體的培養環節設計

3.1 以學生為主體,多采用互動式教學

教師為主體的課堂上,學生對知識點的吸收不過的30%左右,但通過多年的教學改革記錄;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充分地利用課外時間預習、查找資料、分析等,然后再通過課堂的表達,知識點的吸收可以達到70%以上。從這一點來看 ,教師的教學設計不僅僅需要考慮教學目標,還要強調轉換學生與教師的角色,將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模式,轉變為學生為中心,并且使得學生成為信息加工過程中的主體,也就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在教學模式上要廣泛采取PBL教學、CBL教學、啟發式教學、互動式教學等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打牢專業基礎知識[3]。增強實踐教學環節,重視學生能力培養,為健全學生的能力結構,強化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踐創新能力。[7]

3.2 4+2+1的實踐教學體系

醫學信息工程專業的學科交叉性,決定了它的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性,需要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因此,構建4+2+1的實踐教學體系,由四級實驗教學、兩級實習、一次畢業設計相輔相成。

四階段實驗教學分為:課堂驗證性實驗+課程綜合性試驗+學科綜合實踐+課外實戰。

課堂驗證性實驗:指在課堂中,按照教材章節布置的基礎型實驗。課程綜合性試驗:課程近結束時,利用該課程所學基礎知識,系統地完成一個主題任務,屬于設計型實驗。學科綜合實踐:是在專業學習后期,運用已學多門課程的知識,綜合解決實際問題,屬于綜合型實驗。課外實戰:作為教學試驗的補充,通過鼓勵學生參加專業競賽,培養學生主動探索、主動學習的能力,并構建專業開放式實驗室,便于課外實戰的開展[4-5]。

第二階段:實習、就業一體化的兩級模式

在具體實施上,將實習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安排學生到合作的企業和醫院,在實習指導教師的指導下,把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達到鞏固課堂所學的專業知識的目的,相當于醫學專業的見習期。

第二階段,組織學生到附屬醫院、合作醫藥企業實習,通過實習,學生必須熟練醫學信息系統流程,強化吸收知識的,必要時可安排頂崗。畢業實習安排在大四的第一學期末和第二學期。

信息工程學院與學校實習科將積極協作,繼續加強和各實習基地的聯系,在原來只推薦醫學生實習的條款中,補充推薦醫學信息工程專業實習的要求。

第三階段:畢業論文及答辯一級檢驗

畢業答辯是檢驗人才合格的重要環節,答辯委員會不再由學校教師組成,每個答辯組務必要邀請1-2名實習單位指導老師,作為答辯教師,共同考察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是否能達到人才培養的要求。

3.3 拓展第二課堂,構建創新體系

第二課堂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如醫學信息大賽、醫學管理系統設計大賽,計算機程序設計大賽,“互聯網+”等專業競賽,開放醫學信息實驗室,吸引學生自主參與試驗、自行設計實驗,培養創新創業能力。

另外,國家從上到下都在倡導“創新、創業”,跟隨上層政策腳步,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到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申報、訓練、實施中來,通過申報項目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項目具體的實施,能夠激發學生對以往學習內容的強化,也更能促使他們自主學習、并進行實驗探索,這對提高醫學信息工程本科專業大學生的科學素質,培養本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適應醫療信息化需求的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有很大的促M作用[5]。

3.4 形成性評價考核

隨著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在課堂,也不再局限于教科書,而且,終結性考試必然迫使學生到期末時突擊復習、應付考試,學習效果難達到要求。因此,一考定乾坤的考試和考核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不能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我校近年來一直在探究形成性考核與終結考核相結合的評價機制,對于工程性顯著的醫學信息工程專業來說也是適用的,我們為每個學生建立課程平時成績檔案,并在學期中分3-4次向學生反饋累積的平時成績,包括:查課、學習態度、課堂討論、團隊合作、實踐參與等,使得學生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狀況,找準差距。形成性評價作為全面考查學生的素質之一。

4 總結

醫學信息工程專業,作為新興專業,沒有墨守的舊模式,只有不斷創新探索,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有用的人才,才能永葆該專業的活力,希望我們的研究和改革效果能為相關研究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譚強,劉廣,孫艷秋,劉建平.關于新辦醫學信息工程專業學科設置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3(19):123-125.

[2]李小霞,賀培鳳,郭文秀,等.醫學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12):31-33

[3]楊練,王勇, 賈敏.重視醫療信息化人才的構建和培養[J] .醫療衛生裝備, 2009(1):113-114.

[4]李后卿, 董富國, 郭瑞芝. 信息鏈視角下的醫學信息學研究的重點及其未來發展方向[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5(3):1-5.

[5] 陳娜,王赫楠,燕燕,等.醫學信息工程專業課程設置探討[J].科教文匯,2014(10):79-80.

第12篇

循證醫學更加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將教會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和途徑,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學習的設計者和主動參與者;循證醫學強調尋找最佳證據,將教會學生如何正確評價、綜合、應用所得到的證據,使其在有限的時間與無限知識的矛盾中實現學習的最優化;循證醫學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將在教學中營造出教、學互動的氛圍,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精神,使整個學習過程從被動獲取知識轉變為對知識的探求。

(一)在教學內容上除了一般性常規教學外,應增加循證醫學知識

主要包括循證醫學概論、文獻嚴格評價、證據檢索、臨床問題構建、臨床決策、系統評價、臨床流行病學原則、循證醫學中的生物統計學原理、臨床研究設計和研究技能改進、臨床指南評價等。讓醫學研究生比較系統地掌握循證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思維方法。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對前人的實踐經驗要有兩重性認識:即要重視經驗的指導意義,又要學會用批判的眼光對它進行去偽存真的分析,不為它所左右,避免形而上學的機械思維造成的思想僵化,增加挑戰權威的創新精神。要強化現代信息學的學習,學會網絡搜索等電子計算機技術以及重要統計軟件的應用。唯有如此,在他們進入臨床學習后,才能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將現有的最佳研究證據應用于診療決策。這對于培養創新型、研究型醫學人才,適應醫學模式的轉變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

(二)創新教學方法,在臨床實踐中提高醫學研究生的專業技能和決策能力

循證醫學倡導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即借助“真實生活”問題,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積極思維能力的創新型教學。循證醫學的實踐和學習必須是從病人開始,至病人結束。患者在臨床上出現的問題往往是我們尋求知識的起點,而如何找準“患者存在的、而醫務人員必須回答的臨床問題”則是實踐循證醫學關鍵的第一步。在臨床實踐中,醫學研究生面對每天接診的患者既要努力做到精心溝通、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科學決策、辨證施治,又要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應在導師的指導下在診斷、治療、預防、預后、病因各方面的臨床情況轉換為一個可以回答問題的形式。只有提出了問題,才有可能“帶著問題”去尋找證據,再根據可信度最強的證據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和病人意愿最后解決臨床問題,使患者受益。可以從典型的較簡單病例開始,逐漸深入。例如在內科實習時,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男性糖尿病患者,48歲,1年糖尿病病史,1年高血壓病史。已合并尿蛋白增多,無其他并發癥及合并病,但血糖和血壓控制不理想。提出問題:“對于這樣的患者,為控制蛋白尿的進展他的血糖和血壓控制目標怎樣來制定”。第二步是發現證據。根據所提問題收集相關資料,可以采用各種手段,例如上網查詢、訪問Co-chrane協作網、圖書館資源檢索、專家通信等,尋找可以回答上述問題的最佳證據。對已獲得的有用證據要依據循證醫學的“金標準”評價證據的正確性和臨床實用性。導師應該積極鼓勵研究生大膽思考、敢于提出個人見解,鼓勵研究生和導師之間、研究生之間進行交流和討論,形成“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可以開展以討論小組的形式組織教學,要合理利用臨床設施和相應的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實現師生互動。導師的任務主要是組織、協調、評價學習小組的學習,回答學生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保證小組討論不偏離問題的正確方向,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這樣,既激發了學生追求知識的興趣,又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既提高了專業技能,又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協作精神。如上例,以“高血壓”、“尿蛋白”、“糖尿病病”、“隨機對照試驗”組合檢索策略進行檢索,共收索到文獻208篇。第三步,使用證據。將最佳證據應用于臨床做出醫療決策時,要努力做到“三個正確”,即使用證據時應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用正確的方法。最佳證據的使用一方面要結合導師或專家的臨床經驗以及醫學研究生本人積累的成熟經驗,做到實事求是,因人而異;另一方面要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要充分與患者交流,不但要考慮病情的需要,而且要考慮病人的經濟情況和將來的生活質量,根據患者的意愿和要求,應該選擇對病人利大于弊的治療手段,盡量從效果和經濟學角度決定采取哪一種最適合的治療方案,防止過度治療,做到合情合理。在證據的選擇上推薦選取證據等級高的,該案例中,我們發現UKPDS報告最有價值。將其證據應用于該患者:血壓控制在130/80mmHg、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以下最能延緩尿蛋白的進展。

二、在課題研究中,培養醫學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

循證醫學為知識創新提供信息及研究方法,是知識創新的基礎;而知識創新的成果又為循證醫學的發展提供源泉,得出的新結論又為循證醫學提供新的證據。應用循證醫學研究方法指導醫學研究生科研實踐,能夠充分利用循證醫學信息資源,及時把握本課題研究領域的最新動態,拓寬視野,找準方向,使所研究的問題更具有前瞻性,從而不斷調動個體的創新意識。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臨床醫學與日益完善并走向實用化的信息學、計算機技術交叉融合。臨床醫生可通過各種電子方式獲取、傳播和使用證據,為更好的開展循證醫學提供了可能,也為醫學研究生進行醫學研究提供了可借鑒的科學方法。循證醫學鼓勵學生創新,任何新觀點、新方法、新技術都可以提出來。但是循證醫學也要求這些創新必須要有證據的支持,避免了科研過程中盲目自信、不講事實或妄加推斷。培養了研究生嚴謹求實的科研作風。研究生在科研階段面臨三大問題:科研選題、方案設計及科研實踐。臨床中的科研選題來源廣泛,通過循證醫學去偽存真。閱讀相關文獻,進行“科技查新”,了解當前某學科研究進展的情況,熟悉和知曉研究課題的背景知識,并可借鑒其論文選題的思路產生靈感,從而提煉出自己所需的選題,并選擇具有一定挑戰性和創新性的課題。醫學研究生要在導師的精心指導下,在研究設計上盡量采取證據級別高的隨機對照試驗或前瞻性的研究,評價指標應重視病人的預后及遠期療效。在對科研觀測指標的設定上應按照循證醫學要求做科學的整理及流行病學分析,以提高論文的質量和可靠性。系統評價是循證醫學證據的可靠來源,研究生在科研課題階段,可以選取當前的臨床熱點問題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文獻資料的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進而指導臨床科研。

三、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培養醫學研究生的醫學人文素質

循證醫學是以病人為中心的現代醫學,認為患者是診療的對象,同時也是診療方案的制定者,強調任何治療決策,都必須尊重患者的個人意愿。對于疾病來說,患者的感受比任何人都深切,并且患者的價值取向和意愿左右著他對疾病的態度。從與患者的交流和溝通中可以獲得大量有價值的診療信息,將對診療過程乃至疾病的發展走向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努力學會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既是整個醫療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醫學研究生人文素質的重要實踐過程。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樹立人文關愛精神,關愛患者、關愛生命

醫學研究生要努力學習和掌握人文科學及社會、心理學知識,增強與患者進行思想交流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要視患者為親人,及時發現并幫助解決患者在心理上存在的問題。

(二)努力掌握與患者溝通的語言藝術、交流的技巧

西方一名醫生特魯多1915年墓碑上的一句名言“醫療有時是治愈,經常是幫助,卻總是撫慰”。患者來到醫院求醫問診,其身心正處于相對敏感及脆弱時期,特別是重病或久病患者,往往懷著一顆迷惘求助的心態,不僅僅想緩解身體上的病痛,還希望在心理上能得到醫生的關心和撫慰。醫學研究生對待病人要從問診體檢開始,到疾病確診、選擇治療方案、實施治療等每個環節,都要主動與患者溝通,詳細了解病情,認真分析病因,實際體察患者的心理變化,為患者分憂解難。

(三)樹立對患者的高度責任心

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隱私權、享有的治療護理權,維護患者的利益,把關愛之情體現在具體行動中。

四、結束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宁| 河间市| 遂昌县| 青铜峡市| 阿城市| 淅川县| 高台县| 信阳市| 静乐县| 蒙山县| 土默特右旗| 青岛市| 迭部县| 包头市| 台东市| 龙江县| 固始县| 彭泽县| 六盘水市| 新余市| 横峰县| 平邑县| 望谟县| 嵩明县| 石棉县| 两当县| 西青区| 沈阳市| 新竹县| 高碑店市| 本溪市| 喀喇| 格尔木市| 阜新| 南江县| 焦作市| 鱼台县| 常德市| 徐闻县| 富裕县| 彝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