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水質調查的方法

水質調查的方法

時間:2023-06-08 11:27:2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水質調查的方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水質調查的方法

第1篇

關鍵詞:海水水質 沉積物 膠州灣 環境質量評價

中圖分類號:X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3(b)-0168-02

處于陸地與海洋交接地帶的海岸帶富含各種海洋資源[1]。海岸帶具有豐富的資源、優越的自然條件以及良好的地理位置,已經成為人類活動最活躍和最集中的地域[2],由此造成的環境問題不容忽視。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石化工業園區位于膠州灣西海岸,中國石化青島煉化公司、麗東化工有限公司、黃島油庫以及青島市其他主要石化下游企業、碼頭、物流等公司均布置在該區域。評價工業園區工業生產活動對海洋環境質量的影響,對于合理開發、利用海岸帶資源、有效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至關重要。本文通過調查海水水質pH、COD、DO、石油類、無機氮、汞、鉛、鎘、砷、銅、鋅、鎳等和沉積物中石油類、硫化物、汞、鋅、銅、鎘、砷、鉛等在大潮、小潮期間的濃度變化,評價工業園區工業生產活動對膠州灣西海岸跨海大橋與黃山嘴之間沿岸海域附近海域海洋環境質量的影響。

1 調查與評價方法

1.1 站位布置

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和《海洋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的規定,在本次調查在膠州灣西海岸跨海大橋與黃山嘴之間沿岸海域附近海域共布設了21個海洋調查站位調查海水水質,調查范圍在120°11′~120°15′E、36°2′~36°7′N之間。2012年6月14日(小潮)和2012年6月21日(大潮)在站位S1至S21進行海水水質調查,2012年6月14日在站位S1、S3、S5、S6、S9、S10、S12、S13、S15、S17和S18進行沉積物調查,2012年6月21日在站位S1、S3、S5、S6、S9、S10和S12進行沉積物調查。海水水質和沉積物調查站位位置見圖1。

1.2 監測項目與測定方法

海水水質現狀監測項目包括水溫、鹽度、pH、DO、COD、石油類、NH4+-N、NO2--N、NO3--N、活性磷酸鹽、硫化物、汞、鉛、鎘、砷、銅、鋅、鎳,采用《海洋監測規范》[3](GB17378-2007)標準方法測定。沉積物現狀調查項目有石油類、硫化物、汞、鋅、銅、鎘、砷、鉛,《海洋調查規范》[4](GB12763-2007)標準方法測定。

1.3 評價方法

水質和沉積物評價采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中推薦的標準指數法。

(1)

式中:Si,j為標準指數;Ci,j為評價因子I在j點的實測濃度,mg/L;Cs,j為評價因子I在j點的標準濃度,mg/L。

(2)DO標準指數的計算公式。

當DOj≥DOs時,

當DOj

式中:SDO,j為DO的標準指數;DOf為某水溫、氣壓條件下的飽和溶解氧濃度,mg/L,計算公式常采用:,T為水溫,℃;DOs為溶解氧的評價標準限值,mg/L。

(3)pH值標準指數的計算公式。

當pHj≤7.0時,

當pHj>7.0時,

式中:SpH,j為pH的標準指數;pHj為pH實測統計代表值;pHsd為評價標準中pH的下限值。pHsu為評價標準中pH的上限值。pH的標準指數為如下。

pH有其特殊性,它的標準值為7.8~8.5,因此我們取上下限的平均值8.15,計算式為:,式中:pHi 為 pH值的標準指數;Cmax 為 pH評價標準上限值;Ci為pH的實測值。(如表1,表2)

1.4 評價標準

海水水質現狀評價執行《海水水質標準》[5](GB3097-1997)中的二類標準,pH=7.8-8.5,COD≤3 mg/L,DO>5 mg/L,無機氮≤0.3 mg/L,活性磷酸鹽≤0.03 mg/L,汞≤0.0002 mg/L,鎘≤0.005mg/L,銅≤0.01 mg/L,鋅≤0.05 mg/L,鉛≤0.005 mg/L,石油類≤0.05 mg/L,硫化物≤0.05 mg/L,鎳≤0.01 mg/L。沉積物評價執行《海洋沉積物質量》[6](GB18668-2002)中一類標準,石油類≤5×10-4 mg/L,硫化物≤3×10-4 mg/L,汞≤0.2×10-6 mg/L,砷≤2×10-5 mg/L,銅≤35×10-6 mg/L,鉛≤6×10-5 mg/L,鋅≤15×10-5 mg/L,鎘≤0.5×10-6 mg/L。

2 結果與討論

2.1 海水水質現狀調查與評價分析

2012年6月14日(小潮)和2012年6月21日(大潮)海水水質調查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依據海水水質調查結果和《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中推薦的標準指評價方法,可得海水各評價因子標準指數(表2)。由表1和表2可知,在全部21個站位評價因子pH、溶解氧(DO)、化學需氧量(COD)、石油類、無機氮(以氨氮、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之和計)、汞、鎘、砷、銅、鋅均符合二類海水水質標準。鉛和鎳在全部21個站位均超出二類海水水質標準。活性磷酸鹽和硫化物在部分站位不符合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由海水水質調查結果可知,改善調查海域海水水質,應控制工業園區工業生產活動中鉛、鎳、活性磷酸鹽和硫化物的排放。

2.2 沉積物現狀調查與評價分析

2012年6月14日(小潮)沉積物調查統計結果如表3所示。依據沉積物調查結果和《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中推薦的標準指評價方法,可得沉積物各評價因子標準指數(表4)。由表3和表4可知,在全部11個站位評價因子石油類,汞,砷,銅,鉛,鋅,鎘均符合一類沉積物標準。

2012年6月21日在站位S1、S3、S5、S6、S9、S10和S12進行沉積物中硫化物含量的調查,S6站位沉積物中硫化物含量值最大,為205 mg/L,S3站位沉積物中硫化物含量值最小,為128 mg/L,平均值為174 mg/L,在全部7個站位,沉積物中硫化物含量均符合一類沉積物標準。由沉積物調查結果可知,工業園區工業生產活動不會造成海洋中沉積物污染。

3 結語

在全部21個站位評價因子pH、DO、COD、石油類、無機氮、汞、鎘、砷、銅、鋅均符合二類海水水質標準。鉛和鎳在全部21個站位均超出二類海水水質標準。活性磷酸鹽和硫化物在部分站位不符合二類海水水質標準。小潮期間11個沉積物調查站位的沉積物樣品中石油類,汞,砷,銅,鉛,鋅,鎘均符合一類沉積物標準。大潮期間7個沉積物調查站位的沉積物樣品中硫化物含量均符合一類沉積物標準。改善調查海域海水水質,應該控制工業園區工業生產活動中鉛、鎳、活性磷酸鹽和硫化物的排放,工業園區工業生產活動不會造成海洋中沉積物污染。

參考文獻

[1]王偉偉,殷學博,吳英超,等.海岸打開發活動對錦州灣環境影響分析[J].海洋科學,2010(34):94-96.

[2]張靈杰,金建軍.我國海岸帶資源價值評估的理論與方法[J].海洋地質動態,2002(18):1-5.

[3]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17378-2007.海洋監測規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4]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12763-2007.海洋調查規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第2篇

[關鍵詞]瘦西湖 浮游植物 群落調查 生物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 Q145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3)-11-140-1

浮游植物是水域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初級生產者,在水域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浮游植物的種類組成、群落結構和豐度變化,直接影響水體水質、系統內能量流、物質流和生物資源變動[1-2]。瘦西湖位于江蘇省揚州市西北部,為揚州市區重要景觀水體,系小型淺水型湖泊,湖面窄、河床淺、水量小、流動性弱、自凈能力差,經瘦西湖水環境整治以及瘦西湖活水工程的實施,水質逐步改善。文章通過對瘦西湖水體中浮游藻類群落結構的調查,了解其分布特征,進而對水體水質狀況進行評價,為瘦西湖水體的污染防治和綜合治理提供理論依據。

1研究方法

1.1采樣點布設

瘦西湖共布設監測點位四處:S1、S2、S3、S4。見圖1

1.2樣品分析方法

1.2.1水樣采集

于2012年4月、10月采集調查點位水樣,瘦西湖水深小于2m,在0.5m左右深度使用有機玻璃采水器處采集亞表層水樣[3],水樣采集量為1L,現場加福爾馬林液予以固定。采集水樣帶回實驗室后采用抽濾-超聲波震蕩方法進行濃縮。

1.2.2浮游藻類計數和鑒定

吸取0.1ml濃縮樣品注入0.1ml計數框,在10×40倍顯微鏡下,采用長條計數法進行計數。所得結果按下式換算成每升水中浮游植物的數量。

N=(A/AC)×(VW/V)/×N,N代表每升水中浮游植物的數量(個/L);A代表計數框的面積,Ac代表計數面積(mm2),即長條計數時長條長度×參與計數的長條長度×鏡檢的長條數;Vw代表1L水樣經沉淀濃縮后的樣品體積(ml);V代表計數框體積(ml);n代表計數所得的浮游植物的個體數或細胞數。

1.2.3水質評價方法

評價方法采用Margalef指數評價法:d=(S-1)/lnN,式中S為群落中的總種數,N為觀察到的個體總數。

2結果與分析

2.1浮游植物的種類組成

4個采樣點共檢出藻類6門29科58屬81種,其中硅藻門10科22屬32種,藍藻門6科10屬12種,綠藻門10科18屬24種,裸藻門2科3屬8種,隱藻門1科2屬2種,甲藻門1科1屬1種。

從藻類種類數來看,硅藻門和綠藻門物種在藻類組成中占較大比重,其余依次是藍藻門、裸藻門、隱藻門和甲藻門的物種。其中隱藻門物種僅在S2、S4點位檢出,甲藻門僅在S4點位檢出。從數量和出現頻度來看,藍藻門的堅實微囊藻(M.firma))、小席藻(P.tenue),綠藻門的小球藻(C.vulgaris)、球囊藻(S.schroeteri)、硅藻門的變異直鏈藻(M.varians)

在各點位均有檢出,且在數量上占一定比例。各點位優勢種以藍綠藻為主,優勢種比例在31.6%-96.9%之間。

2.2浮游植物的細胞密度

調查結果顯示,4月、10月的浮游植物細胞密度在873-1960cells.ml-1之間(見圖2),且兩月細胞密度值差異明顯。10月細胞密度明顯低于4月的調查結果。

2.3水質生物學評價

利用Margalef指數對水質狀況進行評價:其中d>5,水質清潔;d>4,寡污型;d>3,β-中污型,dS2>S3>S4,瘦西湖總體水質為α中污-重污型。

3結語

4月、10月的兩次調查結果顯示瘦西湖水質為α中污-重污型,說明瘦西湖水體受到污染。調查結果中部分點位的藍藻門占70%以上,硅藻門的直鏈藻,綠藻門的小球藻的大量出現正是多污帶水體會出現的浮游植物分布特征,與我們的指數評價結果一致。理化監測結果表明瘦西湖水質已達富營養化水平,水質處于輕度富營養到中度富營養水平,運用Marglef指數的評價結果與理化監測結果基本吻合,因此可以利用該指數對水質進行生物學評價。

參考文獻

[1]趙文等編著.刺參池塘養殖生態學及健康養殖理論[M],科學出版社,2009:109.

第3篇

關鍵詞:鄉鎮飲用水源;地表水;地下水;六合區;水質

飲用水與人類生活和健康密切相關,飲用水水源的安全問題已成為社會大眾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1]。隨著我區鄉鎮工業的迅速發展以及農業污染,對農村水環境特別是對飲用水源地環境構成了一定的威脅。保障農村飲用水源水安全,直接關系到農村廣大人民群眾的切生利益。

六合區共14個街鎮,城市集中式供水水廠為遠古水廠,飲用水供水總量28.5萬噸/日,占全區飲用水供水總量70.5%,總服務人口約60.1萬人,占全區總人口的67.7%。除程橋街道、金牛湖街道、竹鎮鎮、馬集鎮、冶山鎮、新篁鎮由街鎮集中供水外,其余街鎮均由遠古水廠供水。現以2011-2012年六合區鄉鎮飲用水源地水質調查結果,分析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現狀及存在問題,并提出相應建議。

1 調查方法

1.1 調查對象

調查六合區5座鄉鎮地表水廠以及6座鄉鎮地下水廠的源水。其中5座鄉鎮地表水廠源水類型均為水庫型。各街鎮飲用水源地分布情況詳見表1。

其中,地表水總供水量為0.55萬噸/日,總服務人口為4.6萬人;地下水總供水量為0.455萬噸/日,總服務人口為2.61萬人。

1.2 監測項目

地表水(湖庫型)水源地監測項目為33項,包括:水溫、pH、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總磷、總氮、銅、鋅、氟化物、硒、砷、汞、鎘、六價鉻、鉛、氰化物、揮發酚、石油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硫化物、糞大腸菌群、硫酸鹽、氯化物、硝酸鹽、鐵、錳、電導率、透明度、懸浮物、葉綠素a。

地下水型水源地監測項目為23項,包括:pH、總硬度、硫酸鹽、氯化物、鐵、錳、銅、鋅、揮發酚、陰離子洗滌劑、高錳酸鹽指數、硝酸鹽、亞硝酸鹽、氨氮、氟化物、氰化物、汞、砷、硒、鎘、六價鉻、鉛、總大腸菌群。

1.3 監測時間

監測時間為1月上旬(枯水期)、7月上旬(豐水期)

1.4 評價標準

地表水水源地水質評價采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23項基本項目(不包括水溫)和5項補充項目,按Ⅲ類標準評價。富營養化狀況評價方法采用《湖泊(水庫)富營養化評價方法及分級技術規定》中的綜合營養狀態指數法[2]。

地下水水源地水質按《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1993)Ⅲ類標準評價。

2 環境質量調查結果

2.1 鄉鎮地表水廠

六合區鄉鎮地表水廠5座,水源均來自于各街鎮的境內的水庫,其制水工藝均為沉淀后加氯消毒。2011、2012兩年監測數據均值表明東王二水廠、竹鎮民族水廠、樊集水廠三個水廠水源地水質均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冶山二水廠、竹呈水廠水源地水質未達Ⅲ類標準,主要污染物為五日生化需氧量,分布在冶山鎮、程橋街道。鄉鎮地表水源地水質監測結果見表2。

按《湖泊(水庫)富營養化評價方法及分級技術規定》,湖庫富營養化狀況評價指標為葉綠素a、總磷、總氮、透明度、高錳酸鹽指數,監測數據采用2011、2012年兩年的均值,評價結果見表3。由此可見,冶山二水廠、東王二水廠、竹鎮民族水廠、竹呈水廠水源地水體呈貧營養狀態,樊集水廠水源地水體呈中營養狀態。

2.2 鄉鎮地下水廠

六合區鄉鎮地下水廠6座,2011、2012兩年監測數據均值表明六個水廠水源地水質均達到《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1993)Ⅲ類標準。6個水廠水源地水質綜合評價分值均為2.13,類別均為良好。鄉鎮地下水源地水質監測結果見表4。

3 結論及存在問題

調查結果表明,六合區所有地表水廠中有3座水廠源水水質達標,冶山二水廠、竹呈水廠水源地水質未達標,主要污染物為五日生化需氧量。樊集水廠水源地水體呈中營養狀態。所有地下水廠源水水質均達標,綜合評價類別為良好。說明六合區鄉鎮地下水廠源水水質相對較好,基本未受污染;地表水廠源水有超標現象,但超標程度不嚴重,存在的問題分析如下:

⑴農業面源污染。由于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周邊大多為農田,易受到農業面源污染的影響。隨著農村化肥、農藥用量的加劇,農業面源污染日益嚴重,已成為影響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⑵鄉鎮企業污染。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導致廢水排放總量的增加,且少數企業存在偷排漏排現象。

⑶漁業及畜禽養殖污染。部分水庫圍網養魚和畜禽養殖所帶來的投餌和糞便的污染也是造成湖庫水質變差的原因之一。

⑷鄉鎮水廠管理薄弱[3]。鄉鎮飲用水廠大都采用簡易集中式供水,而且未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雖定期對水廠人員進行培訓,但由于鄉鎮隨意更換水廠職工,使農村水廠工作人員隊伍極不穩定,影響了水廠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部分水廠安全保衛措施不夠。

⑸飲用水源保護區的保護要求沒有得到切實的保證。六合區街鎮雨污分流不完善,污水處理廠管網建設較滯后,污水處理廠收集系統還不完善,保護區內的生活污水未得到有效的收集,對飲用水源地構成嚴重隱患。

4 對策和建議

⑴加強農村地區面源污染防治。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解決目前肥料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比例,適當增加有機肥、氮磷鉀復合肥用量,減少氮肥、碳胺類氮肥用量。逐步減少高毒農藥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推廣綜合防治措施,提高生物農藥和高效低毒農藥使用率。

⑵切實加強對鄉鎮工業污染源的管理。對飲用水源地周邊可能會有影響的重點污染源加大監察力度,杜絕超標排放現象。以污染物總量控制為主線,通過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淘汰落后工藝和設備,同時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嚴格控制飲用水源保護區周邊新污染源項目。

⑶控制漁業及畜禽養殖規模。為防止水體富營養化,應采用限量散養的模式。

⑷加快污水管網建設,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目前各街鎮污水處理廠建設正在逐步健全,但同時必須加快管網建設進度,大大提升污水收集率,并實行雨污分流,同時處理后的生活污水水質應完全達標。

⑸重視鄉鎮飲用水源地安全。對鄉鎮水廠工作人員,一方面要穩定隊伍,另一方面要加強培訓,提高其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各水廠都要制定突發事件時的應急工作預案。

[參考文獻]

[1]陳敏,徐愛蘭.長江口南通地區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狀況調查[J]. 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11,23(2):32-35.

第4篇

關鍵詞:水質理化檢驗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檢測項目 調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a)-0201-01

長期以來,教學如何適應社會需要的問題,一直受到人們關注。水質理化檢驗的多數檢測項目都有多種測定方法,實際應用較多的是哪種方法?我們要重點講授哪些方法,才讓用人單位覺得學生“好用”?因為我校主要培養的是面向基層的專科層次的學生,故此,我們對云南省地州級和縣市級疾病控制中心的檢測項目和“水質理化檢驗”之間的適合度進行了調查,以期為原有課程體系注入新的社會信息,為教學課程的設計提供依據。

1 調查方法

本文調查對象為云南省7個地州級和30個縣市級疾病控制中心。調查方法為填寫調查表。

2 結果與分析

2.1 適當增減教學時數

教學計劃的安排主要根據現在水質理化檢驗使用的教材提供的分析方法的比例來制定的[1]。經過本次調查對比結果見表1:教材與調查結果分析方法的比例的比較。

表中調查結果顯示:光度分析所占比例最多,占34.1%,與參考資料中基本一致[1]。所以光度分析是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教材中的容量分析占19.4%,與調查結果的9.1%相差較大,應適當減少容量分析的教學時數。離子選擇電極法調查結果占9.1%,與教材中的2.8%相差較大,應增加離子選擇電極法的教學時數。

原子吸收法、原子熒光法在實際應用當中正在日漸增多,建議增加教學時數。

火焰光度法、極譜法、液相色譜法在本次調查的單位中均未使用,應作為了解內容。

2.2 加強試劑配制練習

調查顯示,除極少數單位、極個別檢測購買試劑盒外,其余試劑均自配,所以,教學中應加大試劑配制和相關計算的練習。

2.3 及時更新教學內容

2006年12月29日,衛生部、國家標準化委員會2006年第12號文件,批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及檢測方法國家標準。標準自2007年7月1日起實施。而現在的教材幾乎都是舊國標,教學時必須及時更改。如對渾濁度的要求,從舊國標不超過3度,特殊情況不超過5度,提高到不超過1NTU,特殊情況不超過3NTU。耗氧量(以O2計)不超過3 mg/L,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 mg/L時為5 mg/L[2]。

3 建議

3.1 根據調查結果修訂教學大綱、調整教學目標、取舍教學內容

原大綱、目標和內容不適合云南水質理化檢驗的現狀,專科層次的學生大部分都將在最基層工作,教學必須依據社會的需要培養實用性人才。

3.2 試劑配制與計算要適當增加

我校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畢業生主要面向醫院檢驗科,而醫院檢驗科基本都是購買試劑盒,與本專業不同,基層疾控中心大多試劑要自己配制,這是提高檢驗質量的根本。

3.3 根據調查結果完善實驗室建設

學校的教學與實踐的適合性直接影響到學生畢業后的操作能力,因此,學校根據調查結果逐步完善實驗室,購買的儀器與社會的實際應用越接近,用人單位越“喜歡”。

參考文獻

第5篇

關鍵詞 氟化物;檢測研究;三夾河;水質

中圖分類號X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86-0069-02

0 引言

高氟水分布極為廣泛,幾乎遍及全國,以河北、河南、安徽、內蒙古、山西、山東、江蘇等地尤為嚴重。三夾河是油田現有十一個水源之一,水源開發初期,通過檢測發現下二門和江河部分管井水源氟化物超標,三夾河水源氟化物不超標,2010年9月,通過水質全分析,首次檢出三夾河氟化物超標,由于三夾河水源是雙河水廠的備用水源,因此對雙江下油田居民的飲用水存在水質安全隱患,從而開展三夾河氟化物超標檢測研究。

1 現場調查與水質檢測措施

參照《水文調查規范》(SL196-97)、《水環境監測規范》(SL219-98)和國家標準檢驗方法(GB5750-2006),選擇目視比色法、離子選擇電極法和離子色譜法等3種檢測方法對三夾河氟化物進行現場調查與取樣檢測。

1.1 現場調查

首先對三夾河河水、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質影響關系、土壤植被、地質礦藏等對水源影響進行分析。

其次進行點源污染調查。沿三夾河調查雙河泵站取水口上游城鎮生活污水、工業企業以及礦山污水排放狀況以及匯人入支流水質狀況。

再次進行面源污染調查。調查不明排污口、降水和地表徑流造成的水質變化,測算入河的地表徑流量及隨地表徑流入河的污染物及其數量。

1.2 水質檢測措施

1.2.1 取樣布點的原則

第一,在河南油田雙河泵站上游的所有支流入口處和三夾河主河段取水樣檢測,在支流入口處前10m、支流與主河段交匯處后50m和前10m取樣檢測,判斷污染的主河段、支流、以及污染物的濃度變化情況。

第二,在污染河段(流域)、支流進行重點檢測,每1 000m設置1個取樣點進行檢測,以便檢測判斷污染物的準確來源。

1.2.2 檢測方式

采用自檢、送檢和平行檢測的方式進行。

由于我廠水質檢測沒有通過計量認證,自檢數據不一定準確,因此采用自檢和送檢結合的方式進行,糾正自檢方面存在的問題,更好地判斷污染物的來源和變化。在檢測中還采用平行檢測的方式,在同一個取樣點同時取3個水樣,分別進行自檢、送不同的檢測單位同時檢測,發現了自檢檢測方法的誤差較大(目視比色法),導致判斷失誤、決策失誤。不同的外檢單位檢測數據基本相同(離子色譜法),即使有誤差,但數量級相同,說明外檢的數據符合實際。如2010年在鴻鴨河取水檢測時,自檢數據為0,送檢數據3.8mg/L。

2 氟化物檢測的基本情況

2.1 氟化物檢測點分布范圍

檢測點在流入河南油田雙河泵站的河流和水庫流域設置,主要有丑河、三夾河和鴻鴨河等3條河流,虎山水庫、二郞山水庫和在建的石步河水庫等3座。從二郎山水庫、石步河水庫(在建)和虎山水庫至雙河泵站取水口所在河道河段以支流匯入、排污口以及河道變化大的地段布設監測斷面取樣點約50個,取樣面積約50km2,對特定污染項目(氟化物)進行近1年的連續監測。

2.2 氟化物檢測數據及超標的原因分析

在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一共取水樣約200多個,檢測數據260多個,選出有代表性的水質數據進行分析,檢測值達到5.0mg/L~14.0mg/L,個別檢測點甚至達到82.97mg/L,最低達到2.0mg/L~3.0mg/L,檢測值波動范圍較大。分析表1檢測數據:鴻雁河入口以西三夾河主河段的氟化物超標,超標數值較大;三夾河氟化物超標的原因來自鴻雁河;鴻雁河氟化物超標的主要原因來自丁丁莊的排入口,其次是鋼莊(小王樓)排入口,再次是周灣的排入口。

3 氟化物毒性分析

氟化物是毒性指標,有慢性毒性和急性毒性。在GB5749-2006中規定氟化物含量

1986年全國飲用氟化物含量超過1.0mg/L水的人口7 700萬人,患有氟斑牙癥人數3700萬人,氟骨癥患者172萬人。多數地區氟牙病率高達45%以上。氟化物是通過飲用水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最大的地球化學物質。當氟含量超過2.0mg/L時,學齡兒童約60%~70%均出現氟牙癥狀,當氟含量超過4.0mg/L時,幾乎所有當地成長兒童均出現氟牙癥狀,成人氟骨癥患者明顯增多。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鴻鴨河入口以西三夾河主河段的氟化物超標,超標數值較大;三夾河氟化物超標的原因來自鴻鴨河。

4.2 建議

第6篇

關鍵詞:汽車零部件 復雜廢水 含油廢水

Auto parts production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research

Sun Yu ping

(Phoenix C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Liaoning Fengcheng 118100)

Abstract complex wastewater quality generated by the auto parts production, and water quality requirements higher for complex wastewater treatment research programs.

Key words auto parts the complexity of wastewater oily wastewater

某企業是國內知名的汽車及零部件集團、是“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國家級技術中心。主要產品為汽車制動器、齒輪、半軸、軸套類等汽車零部件。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廢水較多且復雜,且企業位于城市郊區,不在城市排水管網范圍內。企業擬將產生的廢水處理回用,產生的廢水水質復雜且出水水質要求高,本文就如何處理復雜的廢水進行研究。

一、廢水的來源

該企業包括噴漆、機加工、沖壓、零部件生產等各種專門生產車間及辦公區。企業廢水源有以下幾方面:一是清洗廢水,該企業在生產加工零部件過程中需要對零部件清洗,在清洗過程中加堿,該清洗過程為連續過程,產生清洗廢水為非連續排放。二是除漆廢水,企業對零部件進行噴漆,噴漆過程在噴漆室內完成,噴漆室采用水簾方式去除漆霧,在除漆霧過程中產生廢水,非連續排放。三是廠區內日常辦公生活排水,其排放規律基本為連續排放。

二、廢水排放量及水質

1.廢水水量

企業所排廢水水量、水質復雜多變,只有精確地掌握水量、水質的變化規律才能為廢水處理工程設計提供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從而使工程投資最省、建成后的廢水處理設施運行更經濟、穩定可靠。為此,作者于進行了為期6天的水質水量調查工作,為后續的廢水處理工程設計工作提供了準確的數據資料。經調查其排放規律如下:

1.1廢水排水總流量呈周期性變化,每個周期為24小時(6:00至次日6:00)

1.2每日周8:00至6:00為流量高峰期,其峰值出現在上午10點和下午4點左右,在高峰期內流量波動較大。

1.3每日20:00至次日6:00為流量低谷期內,流量波動很小。

1.4每個周期(24小時)的總排水量基本相同,見表1。

2.廢水水質

根據工程分析,選取了廢水中CODcr、BOD5、石油類、PH值、SS為水質調查污染因子。調查方法為現場取樣,4小時內分析化驗。分析化驗結果見表2。

經觀測,其水質變化規律如下:

2.1含油量大,含油量穩定。

2.2沖擊負荷嚴重。在5天的觀測記錄中出現三次嚴重的沖擊負荷,其來源為清洗液和含漆廢水、乳化液、CODcr值都在1000mg/L以上,BOD5/CODcr=0.369,可生化性差。

2.3COD呈白天高,晚上低的趨勢。

2.4有明顯的沖擊負荷。在7月17日8:34-11:20,7月19日10:35-12:15,7月21日10:39,分別觀查到白色的廢液經過觀測點。以7月17日為例,廢液(含柒廢水),經過PAC絮凝劑絮凝后絮體上浮,取下清液與其它測點廢水按流量比例混合后,COD值為1480mg/L。該段廢水共排放2小時零40分鐘,累計排水量為117.33m3/h。

三、 處理所要達到的標準

為實現國家提倡的節能減排和中水回用的號召,企業擬將產生的廢水進行處理通過清水池收集,然后經過廠區中水回用管網配水到各用水點。要求中水水質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標準》(GB/T19923-2005)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標準》(GB/T18920-2002),具體指標見表3。

四、水量及水質設計參數的選取

1.水量的設計參數

根據統計的流量數據,可以用兩種方法確定設計水量,一種是按五日最大排水量做為設計水量,這樣可以保證廢水處理設備足夠大的處理能力,另一種是以五日平均流量為設計流量,這種方法確定的流量比前一種略小,但調節池容量增大。經綜合比較,前一種方法更切合實際。考慮12%的設計流量余地,則設計流量為58.39×1.12=65m3/h。

2. 水質的設計參數選取

廢水處理設備處理能力必須以一個周期中最大污染負荷為設計依據。

本項目所述沖擊負荷頻率較高,持續時間長,困此必須充分考慮沖擊負荷的因素進行工藝設計,否則將會出現廢水處理設施不能100%達標排放的情況,因此,本方案確定設計水質參數如下:

CODcr:1200mg/L BOD5:442.8 mg/L

pH值:7.2 石油類:326.8 mg/L

SS:211.6 mg/L。

五、 廢水處理工藝設計

1.設計原則

1.1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的各項規定,確保經處理后中水水質達到有關再生利用標準。

1.2采用技術可行、操作管理簡單的工藝,使先進性和可靠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1.3主要設備國產化,采用目前國內先進技術裝備,盡量降低工程投資和運行費用。

第7篇

摘要:對引灤人津工程沿線上游水域進行浮游植物種類區系組成、現存量(密度、生物量)及分布等內容進行了調查研究,并結合歷史資料

>> 貴州舞陽河景區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質評價 洋河水庫浮游植物群落組成分析與水質評價 湘江長沙段浮游植物區系組成及水質評價初步研究 撫河干流浮游藻類群落調查及水質評價 “估量浮游植物”等4則 西昌邛海濕地浮游藻類狀況及水質評價 夜郎湖水庫春季后生浮游動物調查與水質評價 信江干流浮游藻類分布特征及水質評價 瘦西湖浮游植物群落調查及生物學評價 草型淺水湖泊富營養化評價的浮游植物指標比較 水質評價問題 引灤樞紐工程防汛自備電站項目后評價 浮游植物葉綠素a測定方法的改進 海洋溫度對浮游植物的影響 遼寧鐵甲水庫浮游植物監測與研究 空難對濕地浮游植物的影響 鐵甲水庫浮游植物群落結構研究 太空拍黑海浮游植物繁盛 等 淡水湖泊浮游植物研究進展 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結構調查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政治 > 引灤工程上游浮游植物及其水質評價 引灤工程上游浮游植物及其水質評價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請告知我們")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摘要:對引灤人津工程沿線上游水域進行浮游植物種類區系組成、現存量(密度、生物量)及分布等內容進行了調查研究,并結合歷史資料和國內相 似水體研究結果的分析,對調查水域進行了水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結果表明,調查水域整體上可初步劃定為中營養型,水質狀況尚好。但下游的潘 家口和大黑汀水庫網箱養魚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局部水域,由此引起的水體富營養化趨勢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關鍵詞:引灤工程;浮游植物;環境評價;營營養化 中圖分類號:X8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6929(2004)04―0018―07

第8篇

【中圖分類號】 R 123.5 R 179

【文章編號】 1000-9817(2010)07-0887-02

【關鍵詞】 飲水;衛生保健質量;學生保健服務

中小學校生活飲用水衛生質量直接影響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為了進一步掌握海口市瓊山區中小學校生活飲用水的衛生安全現狀,為改善學校飲用水衛生狀況提供科學依據,確保中小學生飲水衛生安全,筆者于2008年4-10月對該區城鄉中小學校開展生活飲用水衛生狀況調查和水質監測,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瓊山區城區學校26所,農村學校153所。采取隨機數字表抽樣法,分別隨機抽取城區學校13所,農村學校57所為調查點校。這些學校的供水主要給師生提供開水、食堂用水和洗滌用水等。

1.2 方法

1.2.1 調查內容 包括供水方式、供水設施、衛生狀況及管理情況等。水質衛生學檢測項目包括色度、渾濁度、肉眼可見物、pH、總硬度、鐵、錳、砷、氟化物、氯化物、硫酸鹽、耗氧量、氨氮、硝酸鹽氮、總大腸菌群、菌落總數等16項。

1.2.2 評價方法 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對所抽取的70份水樣進行水質衛生學檢測和評價,16項指標中如有1項不合格,則視該水樣不合格。

1.3 數據分析 數據使用統計軟件SPSS處理。

2 結果

2.1 學校飲用水衛生狀況 所調查的13所城區中小學均為市政供水,且均為二次供水;57所農村學校有23所為鄉鎮集中式供水,但也均為二次供水。二次供水設施情況:13所城市學校有11所二次供水蓄水池(箱)設計合理,出水管和溢水管設計及鋪助設施符合給排水要求,衛生防護設施較好,有防鼠、防漏蓋或罩,并加鎖;23所農村學校二次供水設施有15所達到要求。蓄水池(箱)衛生狀況方面,23所農村學校有8所池(箱)底淤泥堆積,池(箱)壁青苔密布超過1/4面積,水質渾濁,甚至有個別還漂浮著雜物、螞蟻、蟑螂等,衛生狀況普遍較差,存在這些情況的學校占調查學校的 34.8%;而城市學校出現這種情況的有2所,占15.4%。

飲用自備水源供水的農村學校有34所(占59.6%),其中采取消毒措施的自備供水學校有15所(44.1%);飲用無消毒措施自備供水學校有19所(占55.9%)。且這些自備水源的周圍環境衛生及衛生防護較差。

2.2 學校飲用水質檢驗結果

2.2.1 水質檢驗合格率 每所城鄉學校采取水樣進行水質檢驗,共計水樣70份,其中城區學校13份,農村學校57份。水質檢驗合格份數為41份,總合格率為58.6%(41/57);其中城區學校合格份數為11份,合格率為84.6%(11/13);農村學校合格份數為30份,合格率為52.6%(30/57)。城區學校水質合格率高于農村學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6,P

2.2.2 城鄉學校二次供水水質檢驗情況 城區學校13份水樣均為二次供水,農村學校57份水樣,其中23份為二次供水。共計36份二次供水水樣,水質合格份數21份,總合格率為58.3%(21/36)。其中城區二次供水水質合格份數為11份,合格率為84.6%(11/13);農村學校合格份數為10份,合格率為43.5%(10/23)。城區學校二次供水水質合檢率也高于農村學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78,P

2.2.3 自備水源供水學校水質檢驗結果 57所農村學校的水樣有34份為自備水源的水樣,合格率僅為58.8%(20/34)。34所學校中有15所采取消毒措施,合格率為80.0%(12/15);有19所未采取消毒措施,合格率僅為42.1%(8/19)。采取消毒措施的學校水質合格率高于無消毒措施學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97,P

2.2.4 各檢測指標合格率 70份水樣檢測指標中總大腸菌群及細菌總數合格率最低,分別為60.0%(42/70)和61.4%(43/70);其次為氨氮、硝酸鹽氮,分別為77.1%(54/70)和74.3%(52/70);其他的為化學指標錳、鐵項目。可見,超標的項目主要為細菌學及其相關指標。

3 討論

調查結果表明,2008年瓊山區城鄉中小學校生活飲用水的衛生狀況令人擔憂,不容忽視。其主要問題為:(1)全部城區學校及部分農村學校的二次供水,其設備設置、衛生防護設施及管理都不夠完善,尤其是農村學校,設備簡陋不合理,防護設施欠缺,無定期清洗消毒或只清洗不消毒,無專人管理。(2)農村學校供水大多數(占59.6%)為自備水源供水,無消毒措施的占55.9%;學校飲用水水源周圍環境衛生差,與污染源距離近,在30 m內有垃圾堆、污水溝等,且水源沒有井蓋、井欄,無排水溝等;多數水源缺乏水質凈化和消毒處理,直接供給師生飲用;無專人管理,無管理制度。(3)供水安全知識宣傳教育缺乏,師生常在水源近處沖涼、洗滌衣物等。(4)水質檢驗合格率低,特別是受微生物污染情況較嚴重,細菌學指標超標情況較嚴重,部分學校自備水源為150 m以上的深井供水才未超標。無消毒設施,不采取消毒措施,是導致水源水受污染,水質檢測細菌學指標超標的主要原因[1]。

農村學校飲用水衛生安全形勢仍然嚴峻,各有關部門及學校領導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及時采取有效對策和措施來保證學校安全供水。

根據國家《關于農村學校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工作的通知》(發改農經[2005]1592號)精神,為認真解決好海口市瓊山區城鄉學校的安全供水問題,筆者建議:(1)對集中式二次供水的學校加大投資,進行二次供水設備改造,加強其衛生防護設施的建設;加強管理,健全制度,專人負責,定期清洗消毒,完善水質監測工作,及時處理存在問題,確保飲用水衛生安全[2]。(2)對自備水源供水的學校,改善飲用水周圍環境衛生,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所有水源都要采取有效的凈化消毒措施,并定期進行水質檢測[3]。(3)切實加強師生飲用水安全和預防介水傳播的腸道傳染病的宣傳教育。

4 參考文獻

[1] 唐振柱,鐘格梅,劉展華,等.廣西農村寄宿學校飲用水衛生安全狀況分析.中國學校衛生,2008,29(7):629.

[2] 韓智琳.寧西鐵路南陽段生活飲用水水源衛生學調查.環境與健康雜志,2005,22(5):325.

第9篇

關鍵詞:水污染;居民健康;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調查共調查了南和縣、任縣、隆堯縣、廣宗縣4個縣33個村的35320人。調查發現高血壓患者2652例,患病率7.51%;哮喘患者81例,患病率0.23%;癌癥患者75例,患病率0.21%;糖尿病患者392例,患病率1.11%;心腦血管患者699例,患病率1.98%;血液病患者14例,患病率0.04%;15歲以下兒童智障(智力、運動障礙)24例患病率0.07%;調查村5年來共死亡468例,死亡原因主要為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

1.2 方法 在縣疾控中心、鄉衛生院、村醫和村干部的配合下,采用與村民座談、入戶調查的形式,對邢臺南和縣、任縣、隆堯縣、廣宗縣的35個村的基本情況(總人口數、產業結構、飲用水情況、垃圾處理以及衛生資源、道路硬化等)和居民健康狀況進行調查;同時采集調查村居民生活飲用水進行水質檢測。被調查村如為集中式供水,則每個村采集集中式供水出廠水和末梢水樣各一份;如為分散式供水,則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位采四份水樣。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水質檢測指標包括總硬度、鉻、砷、鉛、鎘、汞、硫酸鹽、氯化物、氟化物、硝酸鹽等項目。

2結果

見表1~表4。

本次調查的南和縣、任縣、隆堯縣、廣宗縣4個縣調查村的生活飲用水供水方式全部為集中式供水,水源為深層地下水,水質未經過過濾沉淀和消毒處理。共采集出廠水和末梢水水樣59份。所檢測的毒理學指標均未超過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規定的限值。不合格水樣的不合格指標主要是總硬度、氟化物、氯化物和硫酸鹽。見表5。

3討論

"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是政府的工作目標,也是農村飲用水安全應急管理的目標[1]。如今,飲水安全問題日益嚴峻,尤其是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國民飲水安全體現出綜合國力,也是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重要保證[2]。通過本次調查,南和縣、任縣、隆堯縣、寧晉縣、平鄉縣、廣宗縣6個縣調查村的生活飲用水中總硬度、氟化物、氯化物和硫酸鹽,與各個縣居民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的發生率呈明顯正相關。現行法律在保護飲用水源地保護區方面有了相對詳細的禁止性規定,對于在農村常見的非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應當參照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制度,各地方根據各個水源地的實際情況劃定水源地的保護范圍[3]。為此,應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當地相關工作人員的努力下,當地白姓的支持下,集中整治好水源的管理,減少各種慢性病的發生,提高當地人民的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冷建飛,杜曉榮.農村飲用水安全應急管理初探[J].水利經濟,2009,27(4)44-46

第10篇

【關鍵詞】 樂安河; 飲用水水質; 監測分析

樂安河是鄱陽湖的重要支流,是德興、樂平兩市百姓的“母親河”。自20世紀50年代起,沿河陸續辦起了幾十家廠礦企業,其中有亞洲最大的銅礦-德興銅礦。銅礦每年排放大量的含銅、鐵等多種重金屬離子的酸性廢水,造成了下游大圬河、樂安河、甚至鄱陽湖水的嚴重污染及生態的破壞,也嚴重影響了沿河兩岸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1]。1997年由于樂安河水污染十分嚴重,德興銅礦飲用水源指標嚴重超標,使飲用水發生困難,人們只能靠汽車拉水、排隊提水甚至購買礦泉水來解決用水,德興銅礦下游幾個村的幾千畝良田變成了荒地,污染甚至波及到波陽湖的底泥[2-3]。飲水安全影響到人體健康和國計民生,已成為全球性的重大戰略性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調查表明,在發展中國家,有8%疾病是因飲水不安全、不衛生而傳播的,每年約有2000萬人死于飲用不衛生的水[4]。樂安河水質狀況關系鄱陽湖的生態平衡和全省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戰略發展。樂安河污染對沿岸居民飲用水水質的影響已成為民生關注的焦點。2012年本中心選取比較有代表性的德興樂安河段進行研究,對沿岸居民生活飲用水類型、水質現狀展開調查,以探明樂安河沿岸居民生活飲用水現狀,為樂安河綜合治理,有針對性的進行生活飲用水改水提供科學數據和基線資料。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樂安河德興段沿岸24個村莊作為本次調查的現場。24個村莊有13個集中式供水監測點,分屬于4個集中式供水工程,60個農村分散式供水點分布于沿河的24個自然村。本次選取集中式供水出廠水監測點4個,集中式供水末梢水監測點17個,農村分散式供水監測點60個進行水質分析。

1.2 監測水樣采集及保存 由德興市疾控中心檢驗室嚴格按照按照《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水樣的采集與保存》(GB/T5750.2-2006)、《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5750-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執行。

1.3 水質檢測項目 監測點采樣水實驗室測定指標包括: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氨氮、CODMn、消毒劑余量(農村分散式供水點不檢測)、鐵、錳、氟化物、砷、鉛、汞、鎘、鉻銅、鋅。

1.4 質量控制 為減少調查偏差,本次調查做了下列工作:(1)監測點嚴格按照江西省下發的《樂安河流域生活飲用水水質監測方案》要求選取;(2)組織參加監測項目人員進行嚴格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開展監測工作;(3)德興市疾控中心實驗室采取從現場調查、采樣和實驗室分析的質量保證措施。對水樣采集、保存、運輸、實驗室檢測、監測分析、監測信息的上報等工作進行了明確規范,確保監測數據的真實性、有效性。(4)監測數據錄入采用雙錄入的方法,降低系統誤差。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德興市總人口30.83萬人,其中農村人口18.75萬人,占60.82%,城鎮人口12.08萬人,占39.18%。樂安河德興市流域兩岸有24個自然村,總人口18 641人,分屬3個鄉鎮,其中上游海口鎮包含3個自然村,中游泗洲鎮包含11個自然村,下游香屯街道包含10個自然村。24個自然村共有農村集中式供水點13個,供水人口14 072人,分屬4個集中式供水工程。13個集中式供水監測點中,市政供水德興市自來水公司出廠水監測點1個,末梢水監測點12個;城市自建供水德興銅礦自來水廠出廠水監測點1個、末梢水監測點2個;其他農村集中式供水出廠水監測點2個,末梢水監測點3個;60個農村分散式供水點分布于沿河22個自然村。

2.2 水源類型 4個集中式供水監測點水源類型中,3個為地面水(為水庫水和溪水),1個為地下水。60個農村分散式供水水源類型中,地表水水源10個(山溪水9個,江河水1個),占16.67%;地下水水源50個(其中42個淺層井水,2個深層井水,6個泉水),占83.33%。

2.3 水處理及水廠消毒情況 4個集中式供水監測點,2個監測點有檢驗室,具備微生物指標檢測、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檢測能力,可開展20~50個檢測項目。同時4個監測點中具備完全處理能力(混凝沉淀、過濾、消毒)的供水工程有2個,占50%。而60個農村分散式供水監測點均無生物指標檢測、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檢測能力和完全處理功能。4個集中式供水監測點中,2個監測點具有消毒設施,均采用機械加“二氧化氯消毒劑”對水質進行處理。2個監測點未對水質進行任何消毒劑處理。60個農村分散式供水點均未對水進行消毒處理。

3 討論

樂安河發源于江西省與浙江省交界處-婺源鄣公山南麓,河流自東向西流經江西省婺源縣、德興市、樂平市、萬年縣、波陽縣,在波陽縣姚公渡與昌江匯成饒河后入鄱陽湖。樂安河河道總長度279 km,流域面積8534 km2,河寬豐水期100~200 m,枯水期一般為30~100 m。沿途主要經過大塢河、洎水河等12條支流[5]。

自20世紀50年代,沿河陸續辦起了31家廠礦企業,其中有亞洲最大的銅礦-德興銅礦。這些企業排出的大量工業廢水和非點源產生的污水,嚴重影響著樂安河的水質。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的進一步開放,樂安河流域水污染問題也將會越來越突出[5]。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人類疾病80%與水有關,水質不良可引起多種疾病。水質被污染的機會很多,成分復雜。我國的飲水衛生現狀表明,飲水的生物性污染和化學性污染是同時存在的,但總體而言,以生物性污染為主[6]。

本次調查顯示,4個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監測點中,有2個不具備微生物指標檢測、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檢測能力和完全處理能力(混凝沉淀、過濾、消毒),2個監測點未對水質進行任何消毒劑處理。而60個農村分散式供水監測點均無生物指標檢測、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檢測能力和完全處理功能,均未對水進行消毒處理。同時38.27%的檢測水樣大腸菌群超標,21份集中式供水出廠水渾濁度、末梢水鐵含量超標;60份分散式供水水樣的渾濁度、肉眼可見物、pH值、氨氮、鐵和錳6個檢測指標超標。分析原因如下:(1)農村集中式供水工藝流程設計不規范、不科學、制水工藝簡單,分散式供水人員水源防護意識、水質消毒等意識薄弱;(2)在農村,由于農民大多直接取沒經過處理的地下水飲用,再加上排水設施不健全,生活廢水因地勢自然流淌,于村內或距水源較近的低洼處匯集,一旦水源受到污染,將直接危及居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7]。(3)一些地區由于受地質構造與水文地質條件影響,當地農村飲用水的鐵、錳等指標偏高,危害人民群眾的健康;(4)德興市是工礦城市,工業污染“三廢”排放,含有有害物質的工業污水、礦渣等進人水體也可造成一定污染。這些均對居民的飲水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給安全供水存留隱患。

水是生命之源,一旦污染,處理凈化不僅需要相當高的成本,而且存在一定的難度,在農村,由于農民大多直接取地下水飲用,一旦污染將會造成集體性健康問題,所以對農村水資源污染問題需要更加重視[8]。按照經濟發展的思路,效率優先肯定會導致水環境污染的發生,社會也就沒有和諧可言,最后的結果很可能就是生活在水邊的人們沒有水喝--這就是最大的公共安全問題[9]。因此,建議衛生、水利、環保、愛國衛生等部門在政府統一領導下,通力合作,共同制定農村改水的總體規劃,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擴大農村小型自來水廠建設,以提高農村自來水普及率[10]:(1)建立健全農村飲用水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各職能部門要明確責任,密切配合,加強對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的管理、監督,確保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長效、安全運管;(2)加快樂安河沿河村莊集中式供水的建設,泗洲鎮所屬村莊可采用市政德興自來水廠、德興銅礦自來水廠供水,海口鎮建制水工藝合格的集中式供水;(3)加大飲水安全衛生知識宣傳,提高市民水源衛生防護、水質消毒等衛生飲水意識,從而為沿河村民提供安全衛生的飲用水,保障群眾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黃長干,張莉,余麗萍,等.德興銅礦銅污染狀況調查及植物修復研究[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4,26(4):630.

[2]許萬文,張文濤.德興銅礦酸性礦山廢水污染分析[J].江西化工,2004,(1):87-90.

[3]陳翠華.江西德興礦集區土壤重金屬污染分析[J].地球與環境,2007,35(2):134.

[4]李貴寶,周懷東,劉曉茹,等.我國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發展趨勢及特點[J].中國水利,2005,1(9):40-42.

[5]黃學平,萬金保.樂安河水環境現狀及其治理措施[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5,14(6):770.

[6]楊克敵.環境衛生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42.

[7]王靜嵐,閆喜鳳,劉道南,等.德興市農村飲用水水源地污染源的成因分析及對策[J].生物災害科學,2012,35(2):222-225.

[8]楊慷,林海波.淺談農民飲用水存在的問題及其防治措施[J].能源與環境,2011,2(2):76-77.

[9]鄧紅.20世紀江西省德興市礦區的水環境公共安全問題[A].天津:天津工業大學公共危機管理研究所,2010:180-191.

第11篇

【關鍵詞】 農村; 集中式供水; 檢測

安全飲水是人類健康的基本需要,不良的水質可以引起多種疾病。農村生活飲用水的水質安全是反映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居民經濟發展及農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農村飲用水水質的衛生監測是一項長期、連續、系統地收集農村飲用水水質變化趨勢及其影響的基礎性工作,是國家健康危害因素監測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農村居民飲水衛生安全的重要措施[1]。為了解洛陽市農村集中式供水水質的衛生狀況,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為制定改水措施提供科學依據,2012年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農村集中式供水水質衛生監測,現將監測結果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2012年洛陽市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進行水質衛生監測,監測點采取分層隨機抽樣的方式選取洛陽市所屬九個縣(市)250處農村集中式供水點。所選取的監測點按照農村集中式供水點的水源類型、水處理工藝、規模大小,結合供水人口等進行分層,按分層隨機原則確定。本次研究對2012年全年洛陽市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質監測數據進行分析。

1.2 檢測方法 每個監測點在當年枯水期(1~3月)和豐水期(6~8月)各采樣檢測1次,每次采集集中式供水點出廠水、末梢水水樣各1份,即每處監測點全年共采集4份水樣。水樣的采集、保存、運輸和檢測分析按照《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 5750-2006)進行[2]。

1.3 不同水處理工藝的出廠水、末梢水 農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處理工藝主要包括完全處理、部分處理(僅消毒、沉淀過濾等)和未處理3種。完全處理是指原水經過混凝沉淀、過濾和消毒處理后經配水管網送往用戶的供水方式;部分處理即只經過沉淀過濾或者僅消毒處理;未處理,是原水未經任何處理過程直接經管網配送至用戶。

1.4 不同水源類型的出廠水、末梢水 農村集中式供水的水源類型分為深層地下水、淺層地下水和地表水;地下水是由于降水和地表水經土壤底層滲透到地面以下而形成,其中深層地下水是指在第一個不透水層以下的地下水;淺層地下水是指在第一個不透水層以上的地下水;地表水是降水在地表徑流和匯集后形成的水體[1-4]。

1.5 監測指標 根據洛陽市農村飲用水水質特點和現行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進行選擇。理化指標為:色度(度)、渾濁度(NTU)、臭和味(描述)、肉眼可見物、pH、鐵、錳、氯化物、硫酸鹽、溶解性總固體、總硬度、耗氧量、砷、氟化物、硝酸鹽。微生物指標為: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

1.6 評價標準 農村大型集中式供水按現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T5749-2006)中附表1規定限值進行評價[3],農村小型集中式供水(日供水在1000 m3以下或供水人口在1萬人以下的農村集中式供水)部分水質指標及限值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T 5749-2006)附表4進行評價,其中菌落總數≤500 cfu/mL,總大腸菌群MPN/100 mL、耐熱大腸菌群MPN/100 mL不得檢出。附表4中未列出的指標按照附表1規定限值進行評價。所有監測指標中只要有1項不達標則判定該水樣不合格。

1.7 質量控制 以監測縣為單位進行調查,由縣級疾控機構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調查及采樣檢測,對參與現場調查的工作人員和實驗室人員進行統一的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所有參與檢測的縣級疾控機構實驗室均通過計量認證,檢測試劑、標準物質驗收合格在有效期內使用,儀器設備均在檢定(或校準)周期內使用。

1.8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不同水處理工藝出廠水、末梢水的情況 調查中發現,在250處農村集中式供水點中,采取完全處理工藝的供水點為11個,占4.40%;采取部分處理工藝的供水點為65個,占26.00%;而完全不處理的供水點為174個,占69.60%。大部分的農村集中式供水點對原水不采取任何水處理工藝,直接配送至用戶家中。

2.2 不同水處理工藝的出廠水、末梢水的合格率的比較 (1)全年共檢測出廠水水樣500份,合格199份,總合格率為39.80%,其中完全處理的水樣合格率為81.82%;部分處理的水樣合格率為43.85%;未處理的水樣合格率為35.63%。(2)全年共檢測末梢水水樣500份,合格190份,總合格率為38.00%,其中完全處理的水樣的合格率為81.82%;部分處理的水樣的合格率為41.54%;未處理的水樣的合格率為33.91%。(3)經比較,洛陽市農村集中式供水點不同水處理工藝的出廠水、末梢水水樣監測指標合格率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19.62、21.09,P

2.3 不同水源類型出廠水、末梢水合格率的比較 (1)出廠水檢測結果:深層地下水合格率最高,合格率為46.76%;其次為淺層地下水,合格率為35.53%;地表水合格率最低,僅有28.77%;(2)末梢水檢測結果:深層地下水合格率最高,合格率為43.88%;其次是淺層地下水,合格率為38.16%;地表水合格率最低,為26.71%。(3)洛陽市農村集中式供水不同水源類型的出廠水、末梢水水樣監測合格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13.62、11.98,P

2.4 枯水期、豐水期的出廠水、末梢水的合格率的比較 洛陽市農村集中式供水監測時間分為兩個時間段,其中1~3月為枯水期,6~8月為豐水期。在不同時期進行水質監測,可以了解季節因素對農村集中式供水水質的影響。由表3可見,枯水期出廠水水樣合格率為46.40%,豐水期為33.20%;枯水期末梢水水樣合格率為43.60%,豐水期為32.40%。洛陽市農村集中式供水枯水期、豐水期的出廠水、末梢水監測指標合格率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字2=9.09、6.66,P

3 討論

飲用水的安全與居民健康息息相關,既是人類生存的必備條件,又是疾病傳播的重要媒介。作為農村主要給水方式的集中式供水一旦受到污染,很可能引起介水傳染病的流行,給群眾的生命安全帶來危險[5]。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洛陽市農村集中式供水水質狀況不容樂觀,大部分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沒有相應的保護管理措施,后期水處理工藝缺失或不完善。出廠水總合格率僅為39.80%,末梢水總合格率僅為38.00%,整體水質較差。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部分企業向農村轉移,農村集中式供水設施受到生活污水、化肥、農藥、養殖畜禽糞便和工業污水等的污染;加之農村集中式供水建設和管理脫節,普遍缺乏完善的水處理工藝和嚴格的衛生管理措施,這與國內很多類似研究一致[6-8]。雖然近年來洛陽市各級政府不斷加大投入,開展一系列改水工作,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設發展很快,規模數量都不斷提高,農村自來水廣泛普及,廣大農戶飲水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但總體來看,農村集中式供水點的飲水安全問題仍需引起廣泛重視。

作為農村生活飲用水的水源水,無論是地下水還是地面水,由于自然和人為的原因,都或多或少含有各種各樣的雜質,只有經過充分凈化和嚴格消毒,才能達到生活飲用水的衛生要求。本次調查的結果中,在250處農村集中式供水點中,采取完全處理工藝的供水點僅有11個,僅占被調查供水點總數的4.40%;而完全不處理的供水點數量高達174個,占總數的69.60%。調查中發現,多數農村集中式供水點由于投資有限,普遍規模較小,相關水質凈化、消毒處理設施缺乏或不完善,幾乎沒有日常水質檢測,管理上只重視供水量,忽視后期處理和水質檢測分析。從結果來看,未經處理的出廠水總合格率僅35.63%,末梢水總合格率僅33.91%,遠遠低于經過完全處理的出廠水(合格率81.82%)和末梢水(合格率81.82%)。不同水處理工藝的出廠水、末梢水水樣合格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優質的水源是生活飲用水安全衛生的前提,先進的制水工藝是生活飲用水衛生質量的重要保障[9]。在本次調查中,不同水源類型的農村集中式供水,以深層地下水為水源的水樣合格率最高,出廠水和末梢水總合格率分別為46.76%和43.88%;淺層地下水次之,出廠水和末梢水總合格率分別為35.53%和38.16%;而地表水最低,出廠水和末梢水總合格率分別為28.77%和26.71%,存在顯著差異(P

本次調查中,農村集中式供水出廠水、末梢水總合格率均具有季節性的特點,枯水期出廠水和末梢水總合格率分別為46.40%、43.60%;而豐水期出廠水和末梢水總合格率分別為33.20%、32.40%。枯水期指標合格率均高于豐水期(P

綜合所述,農村集中式供水單位應加強集中式供水設施的衛生管理,完善水質凈化處理的工藝流程,重點要配備消毒設施和落實日常消毒制度,確保水質指標達到衛生標準,預防和控制介水傳染病的暴發和流行;同時建立健全農村集中式供水衛生管理制度,強化基層責任,避免水污染事故的發生;新建農村集中式供水設施應向規模化、集約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水質與水量并重,更好的為廣大農民群眾服務;衛生部門應積極與水利部門、環保部門協調溝通,建立長效的聯系機制,各方及時交流有關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信息,共同加大水源保護和管理力度,加強農村水質監測體系建設,保證農村飲用水安全;此外還應該加強農村飲水安全知識宣傳,提高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意識,保護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吳和巖,何昌云,張建鵬,等.2010年廣東省農村生活飲用水衛生狀況調查分析[J].華南預防醫學,2011,37(5):24-29.

[2]中國國家標準化委員會,衛生部.GB/T 5750-2006,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S].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2006-12-29.

[3]中國國家標準化委員會,衛生部.GB/T 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S].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2006-12-29.

[4]楊克敵,衡正昌.環境衛生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14-115,176.

[5]羅華,張太敏,張志劬,等.一起農村居民集中式供水水源污染調查[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2,46(12):1137-1138.

[6]張榮,李洪興,武先鋒,等.我國農村飲用水水質現狀[J].健康與環境雜志,2009,26(1):3-5.

[7]尹寧,秦友燕,郭彥.2009-2010年桂林市農村集中式供水水質監測結果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1,8(21):127-129.

[8]趙玲玲,焦穎.農村生活飲用水衛生監測管理模式的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3):95-96.

[9]蔣兆峰,韓方岸.不同類型水源對農村飲水衛生質量影響的研究[J].中國衛生工程學,2010,9(2):120-123.

[10]張杰,祝剛,張丁.2012年河南省農村環境衛生現狀監測分析[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13,24(6):431-433.

[11]陳帥,吳傳業,黃濤,等.湖南省農村集中式供水末梢水微生物指標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2,19(5):698-700.

[12]李盛,王金玉,余加琳.2008年蘭州市農村集中式供水現狀調查研究[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1,12(2):187-188.

[13]李雯婷,唐振柱,鐘格梅,等.2008-2012年廣西農村集中式供水衛生監測結果分析[J].應用預防醫學,2014,19(1):1-5.

[14]韓瑞萍,張凌云,張芬芳,等.昆明市“十一五”期間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質衛生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1,18(5):854-856.

第12篇

【中圖分類號】 R 179 G 478.5 R 123.1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7)05-0477-01

【關鍵詞】 飲水;衛生保健質量;學生保健服務

學生的飲水衛生狀況直接關系到學生飲食安全和傳染病的流行,愈來愈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該文就陸川縣52所學校的飲用水衛生狀況進行調查,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抽取縣城和鄉鎮政府所在地的中小學,共抽取52所中小學校。根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85對學校飲用水進行現場衛生學調查,并取樣檢測。檢查各學校學生飲用水水源類型、水質消毒及檢測情況。

2 結果

52份水樣各項指標檢測合格情況見表1。

52所學校供水方式分別為集中供水(20所)、自備井水(26所)和山泉水(6所)。其中20所集中供水學校水源全部消毒,26所自備井水學校的水源只有7所學校消毒,6所使用山泉水的學校均未采取消毒措施。

對52所學校所采水樣進行水質檢測顯示:20所集中供水學校水質檢測合格的為16所,占80.0%;26所自備井水學校水質檢測合格的為3所,占11.5%;6所使用山泉水學校的水質檢測均不合格。

3 討論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生活飲用水集中供給的僅為38.5%,其余學校靠自備井水和山泉水給學生供水。集中供水的水源消毒率為100%,井水消毒率僅為26.9%,山泉水未作任何消毒處理。從水質檢測情況看,集中供水的水質合格率較高,為80.0%;各檢測項目中,總大腸菌群合格率最低,為36.5%;其次為細菌總數合格率,為67.3%。

結果還表明,集中供水的水質大部分經過消毒處理,其合格率也較高,而自備井水和山泉水大部分未經消毒處理,其合格率較低。從合格率來看,由于水質未經消毒處理,致使細菌總數、大腸菌群合格率較低。

調查發現,學校使用的自備井水都是淺井,山泉水都是用鐵質管道直接從山上引到學校,未作任何處理即使用,水源都缺乏必要的衛生防護措施,極易受到生活污水和糞便污染。大部分學校使用蓄水池,但都未能做到定期清洗、消毒,供水設施無水質過濾和消毒設備,這些都是導致細菌學指標,尤其是總大腸菌群超標的原因,是影響學生飲水安全的重要因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嵊泗县| 遂平县| 彭水| 乌鲁木齐县| 莱阳市| 革吉县| 介休市| 衡东县| 会东县| 渭源县| 长顺县| 祁东县| 扎鲁特旗| 遂昌县| 德令哈市| 九龙城区| 万山特区| 全南县| 康保县| 山阳县| 安乡县| 衢州市| 前郭尔| 罗江县| 周宁县| 阳曲县| 漾濞| 当阳市| 措美县| 怀集县| 蚌埠市| 新晃| 沂南县| 遵化市| 安岳县| 浦城县| 阜宁县| 兴海县| 松滋市| 沾益县| 克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