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4 10:47:2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思政教學督導工作計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Abstract: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 education management is a new field.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 education management should combin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s, the article makes a reform and practice, and system research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staff, improving and building educ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forms a set of optimized model adaptive to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 education management, get new breakthrough and innovation in student education management for providing insurance for the talent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
關鍵詞: 獨立學院;學生;教育管理;模式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s;student;education management;mode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11-0232-02
0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發達國家進入了所謂的信息社會、高技術社會、媒體社會、后工業社會、后現代社會。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馮俊教授將后代現代社會的特征概括為“信息和科學技術膨脹和泛濫;知識商品化;顛覆文化的原有定義和反對傳統文化標準;不確定性、模糊性、不可化約性等精神狀態和思想定位;游戲式的生活方式,寧愿在不斷突破傳統規定的叛逆性生活方式中嘗試各種新的生活的可能性?!盵1]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建設發展,中國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學技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對于廣大青年學生,由于年輕人特有的好奇性,他們與時代進步的聯系更密切,更能感受到社會和科學進步給思想觀念帶來的沖擊,思想受經濟發展和科學進步影響最大。
1 獨立學院教育管理現狀及學生特點分析
1.1 獨立學院的教育管理現狀 就目前而言,獨立學院大多是辦學不久,采用依托母體的辦學模式。這使得獨立學院的學生教育管理也多為照搬母體學校的管理模式。然而,傳統模式并不能有效針對獨立學院學生在學習動機、自我約束、個性發揮、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特點開展教育管理工作,由此造成現行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與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不相適應的的狀況。教育管理理念滯后、教育管理隊伍整體素質與新的教育管理形勢不相適應,教育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教育管理機制不夠優化,從而引發了獨立學院學生中各方面的問題,例如,部分學生輕視學校的規章制度,經常遲到曠課,對所學專業和課程缺少鉆研精神,抄襲作業,應付考試甚至作弊,宿舍秩序差、晚歸現象屢禁不止等等。這些現象均直接影響了獨立學院的學風、校風建設水平和學生培養質量[2]。
1.2 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分析 與普通本科高校相比,獨立學院的生源主要由本省學生組成,由此決定了獨立學院校風受本地文化和固有習慣影響較大。以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為例,廣東文化、嶺南文化的特征在大學生中反映明顯,例如講求實利實惠,偏重商業,注重享受,個性開放進取等。這些文化特征在學生學習、生活、行為等方面表現為普遍用粵語交流、經常外出回家、熱衷商業兼職、愛好宵夜娛樂等。
獨立學院學生高考成績通常比其他公辦本科院校學生低40-70分左右,因此與普通高校學生相比,獨立學院學生文化基礎不扎實,學習主動性缺乏。在大學相對寬松的學習環境中,易出現學習吃力或成績下降,學習毅力和刻苦精神不夠持久。獨立學院學生一般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人生選擇定位和對生活的期望值較高。他們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觀點、新理念,更具個性和優越感,不喜歡墨守成歸。由于受社會和家庭等方面的影響,獨立學院學生的思想觀念明顯地呈現出了多變化、無中心的勢頭。多數學生強調以自我為核心,隨之出現的則是集體觀念松懈、團隊精神淡薄、奉獻意識減弱。
此外,由于獨立學院辦學歷史較短,教育教學資源整合、手段優化還未形成特色和體系,教學水準還沒有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還沒有實力去創造出影響社會的人才,因此獨立學院的社會認同感普遍偏低[3]。在入校初期,獨立學院學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當他們遇到學習、環境、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困難時,比其他普通高校的學生更容易產生情緒波動和消極的想法。
2 獨立學院教育管理模式的構建
2.1 重視獨立學院學生教育管理隊伍建設 教育部頒布實施的第26號令《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獨立學院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學生管理隊伍。按不低于1:200的師生比配備輔導員,每個班級配備1名班主任”。由此可見,獨立學院學生教育管理隊伍是保證學生政治可靠、管理規范和全面素質提高的重要保障和基礎。
2.1.1 樹立質量意識,提高思想認識,把握學生教育管理隊伍的重要地位 獨立學院學生教育管理隊伍是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的重要組織者和實踐者,是獨立學院學生日常教育和管理的第一責任人。特別是面對獨立學院學生家庭條件優越、個性強、愛好廣泛、文化基礎低較差、自控能力弱、責任心不強等特點帶來的教育管理中的挑戰和難題,學生教育管理隊伍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的質量。
2.1.2 認清工作主體,結合崗位職責,明確學生教育管理隊伍的主要組成 獨立學院與其他所有高等學校職能一樣,唯一的目標就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圍繞這一目標,學院的工作主體就是在校學生;從崗位職責而言,學生教育管理隊伍包含獨立學院機關工作人員、任課教師、學生政治輔導員、兼職班主任老師和學生骨干等方方面面的人員。
2.1.3 注重考察選任,加強培訓學習,提升學生教育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 對于學院的教職員工嚴格程序標準,實施擇優錄用,選聘高素質的人員擔任學生教育管理專職老師。對于學生骨干隊伍,務必注重考察選任,增強責任意識,建強以學生黨員為核心,以院、系、班三級學生干部為主要組成部分的學生骨干隊伍。同時,著眼各級崗位培訓,定期總結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高學生教育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和工作效率[4]。
2.1.4 加強考核交流激勵,推進職業化建設,確保學生教育管理隊伍的持續穩定 隨著獨立學院學生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相對于專任教師隊伍建設的快速發展,高校學生教育管理隊伍的建設亟待完善。應當通過科學設崗、全方位考核,健全學生教育管理隊伍激勵管理機制,理順職稱評聘、晉職、晉級、提升交流渠道,走開職業化發展之路,由此來調動教育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教育管理人員的創造性,實現學生教育管理隊伍的持續穩定。
2.2 完善獨立學院學生教育管理制度建設 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制度,實施和落實的對象是大學生群體,是高校為了維護正常的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保障學生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按照一定程序制定的,對全校范圍內的學生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條例、規定和辦法等規范性文件的總稱[5]。
2.2.1 明確職責分工,增強學生工作規范化 通過修訂完善獨立學院《輔導員工作條例》、《班主任工作條例》及《學生干部條例》,明確學生教育管理隊伍各級各類人員的職責、義務和權力;通過各類業務培訓,提高學生教育管理隊伍能力、素質和工作效率和整體水平。同時,輔導員、班主任及各級學生骨干等學生教育管理隊伍中主要組成部分要通過制定工作計劃,創新工作思路,采取科學措施,明確重點和目標,實施階段性的評估和總結,進而提高工作效果。
2.2.2 修訂完善各類規章制度,加強規范學生行為養成 緊緊圍繞教學這個中心,在各種教學場所方面,針對存在的曠課、遲到、早退等不良現象,在落實院系各級管理人員聽查課制度的基礎上,強化任課教師課堂管理力度,規范課堂教學秩序;強化機關檢查通報力度,營造良好學風校風。在宿舍管理方面,通過設立學生宿舍長、宿舍樓層長,細化宿舍管理制度,強化就寢秩序督查,構建和諧健康的宿舍文化。在公共區域行為方面,通過建設良好的校園環境,構建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倡導文明舉止,制止不良行為現象,形成良好的習慣。
2.2.3 建立完善監督考核制度,提升教育管理效果 建立全方位考核評價制度,保證學生教育管理隊伍各司其職。建立科學的考評機制,制定和完善機關工作人員、政治輔導員、班主任考核及教學督導評教制度,引入班級和團支部定量考核機制,實施學生干部、黨員及入黨培養對象定期考評制度,規范學生學年綜合測評。堅持把教工考核與職稱評聘、評優獎勵、晉級升職、提拔使用、福利待遇相結合,堅持把學生骨干、學生黨員及入黨培養對象定期考評與學生學年綜合測評、評優獎勵、獎助學金、入黨及黨團組織、班級爭先創優相掛鉤。
2.3 創新獨立學院學生教育管理機制建設
2.3.1 瞄準目標管理,層層落實注重教育管理全過程 獨立學院在開展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時,應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導向,自上而下地制定各級工作目標,并在工作中實行“自我控制”,以確保各級目標的如期實現。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決策層,應確定圍繞學院人才培養的辦學指導思想,制定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整體目標,明確各職能部門的目標要求和考核標準;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執行層應結合各自的職能,將本級目標要求細化分解形成具體的可執行的目標,明確組織實施層的具體目標和工作質量要求;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組織實施層應瞄準學院的整體工作目標,在教育管理職能部門和部系的領導下,進一步將具體目標和工作質量要求細化為每項具體的工作實施過程措施,在工作動態中改革創新方式、方法,確保提高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全程效果。
2.3.2 形成教管合力,各司其職實施管理教育全方位 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在開展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無論是機關、系部、學生班級,還是學生工作部門的領導、一線輔導員、班主任、任課老師及學生骨干,都要了解對象,了解情況、占有包括網絡在內的各類教育陣地和資源,相互協作、形成合力,真正達到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效果。機關職能部門應履行好統籌協調職能,通過建立完善相關規章制度,明確各級學生教育管理者的職責與權力范圍,指導系級開展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系級應履行好執行落實職能,特別是處于學生教育管理第一線的學生政治輔導員和兼職班主任,堅持“靠前工作”,“近距離作戰”,深入教室、實驗室、宿舍,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和精神需求,適時進行正確的引導和規范教育,達到春雨潤無聲的效果;學生骨干隊伍,要在輔導員、班主任的領導下,認真履行自身的組織、協調職責,充分發揮表率、引領、傳達、反饋作用。
2.3.3 發揮組織職能,提升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針對性 學院團委、部系學生黨支部、團支部、學生會和班級是高校大學生接觸最直接、聯系最密切的組織。因此,要從講政治的高度出發,充分發揮各自的職能。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把大學生自身特點作為思政教育創新的切入點,把尊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為思政教育創新的出發點,通過黨課、團課、黨團組織生活、團日活動、主題班會等形式,用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武裝大學生頭腦,確保人才培養在政治上合格;在學生管理工作方面,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成才為導向,以提高綜合素質為目標,以學生為本,以服務學生為出發點,圍繞提高專業素質開展各類課外科技項目,結合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瞄準個性開展旨在拓展綜合素質的各類活動。
3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對獨立學院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初步實踐效果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自2006年開始招生,2011年在校生達1萬4千余名。幾年來,學院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以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為中心,嘗試了對獨立學院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探索和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1 開拓學生政治輔導員隊伍職業化道路,初步穩定了學生教育管理隊伍 學院經過幾年的建設和發展,在學生超過萬人后,就有重點的針對學生政治輔導員隊伍建設,實施了廣泛調研,開展了一系列改革、創新和探索,實行了編制單列、晉級晉職系列單列、培訓單列、工資待遇單列,初步建立了學生政治輔導員職業化發展之路,使學生政治輔導員隊伍得到了穩定發展,強化了學生教育管理隊伍建設水平。
3.2 立足國家改革發展大局加強專業思想教育,增強了學生愛校護校的認同感 密切聯系國務院頒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學院在不斷豐富和拓展學院學科專業領域的基礎上,開展了“專業間交叉復合,校企間深度合作”,走開了與國外和境外大學合作培養交流新路子,通過實施“學生研究計劃”、“挑戰杯”中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亞太地區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國內選拔賽等數十項科技競賽活動,使學生開拓了視野,增強了實踐創新意識,實現了自身的價值,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動力,端正了自己的理想和前進的方向,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形成了愛校護校認同感。
3.3 樹立“人人成才”的觀念,畢業生得到了社會的極大認可 包括學生教育管理隊伍在內的全校教師,堅持以“人人成才”為出發點,充分彰顯不同學生的不同優勢和個性,牢固樹立以人為本,關愛每一名學生的理念,堅持“張弛有度、寬嚴相濟”的原則,既達到了規范學生行為,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的目的,又實現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目標,確保了學院的健康可持續又好又快的發展。實現了2010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8.33%,研究生考取人數也有所突破,已畢業的兩屆畢業生均贏得了社會用人單位的極大認可,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贊譽。
參考文獻:
[1]馮俊.從現代主義向后現代主義的哲學轉向[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7,(5).
[2]馬勇.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125-128.
[3]王建民,鄧平平,景陽.新時期獨立學院學風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54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