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58:4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快樂釣魚,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文/劉靜賢
有些老年人會有失眠的困擾,以至在早晨起床之后還感到非常疲勞,好像自己沒有睡過覺似的,這些睡眠的問題困惑著很多的老年人,那么怎樣才能讓自己擁有健康、高質量的睡眠呢?答案就是“先睡心,后睡眼”。
專家在線
“先睡心,后睡眼”,這是專家針對老年人睡眠問題提出的六字方針,這對老年人的健康睡眠有很大的幫助。
一般來講,老年人只要晚上10點之前進入睡眠狀態,1-2小時即可進入深度睡眠狀態。這樣即便次日凌晨4-5點起床,老年人還保證了睡眠時間不少于7小時,也不會影響白天的精神狀態。
很多老年人往往是臥床后便緊閉雙眼想要盡快入睡,這種做法卻往往事與愿違。失眠的原因主要起于“心”,老年人失眠大多緣于不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心理矛盾沖突多。還有部分老年人的失眠是由于神經衰弱造成的,除了失眠這一主要癥狀之外,常常還伴有容易興奮、疲勞、記憶力減退、情緒波動、渾身緊張、說不清的疼痛等系列癥狀,這是老年人腦功能衰退的表現。這種失眠嚴重影響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所以,只有首先“睡心”,然后“睡眼”,才能進入真正的睡眠狀態。“先睡心,后睡眼”是歷代養生家十分推崇的睡眠方法。事實上,“心”不睡的老年人是無法安眠的。要想心睡,先要讓自己的心安靜。達到心靜的最簡單方法就是靜坐。
靜坐是針對失眠老年人的腦神經“開關”不能在短時間內關上,即不能很快入睡的特點所采用的一種治療方法。失眠的老年人可通過靜坐達到心靜的狀態,這種狀態能使腦神經各種開關分期、分批地關上,而且關上的神經開關短時間內不會打開。
“先睡心,后睡眼”的“心”指的自己的大腦,如果自己的腦細胞不能進入睡眠狀態,盡管你的眼閉得嚴嚴的,還是睡不著。想要健康的睡眠,老年人一定要讓自己的“心”先休息,這樣,才會得到很好的睡眠。
久病成醫――老友約我去釣魚
文/戚興林
退休以后,我整天蹲在家中,不用起早,也不用帶晚,看是自由了,可人竟變的懶散起來,有許多社會活動,也不去參加,就連一些簡單的家務事,也多不干了。日久天長,漸感身體不適,甚至疼痛,經醫院診斷,說是頸椎骨質增生了。吃藥打針吊牽引,效果都不明顯。后來,還是老友阿多知我心――約我隨他們去野外執竿釣魚。阿多還向我介紹自己持竿釣魚治愈了頸椎病的快樂,真的讓我怦然心動!
說干就干,立馬買來釣竿和一切裝備,次日就隨他們踏上了野釣的行列。開始時,結合自己的身體情況,堅持每周外出釣魚1-2次,次數雖少,但每次釣魚回來,都能睡上一個好覺,頸部也感到舒適多了。隨著身體的逐漸好轉,后來便每隔1-2天外出釣魚一次。這時,又有一位垂釣愛好者加入了我們的釣魚行列,他是位外科醫生,他建議我在釣魚中加做一些保頸操,并教會了我的動作要領。于是,我長期堅持不懈,現雖年屆花甲之末,可自己的身體十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