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35:3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會議會議系統,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無紙化會議系統;信息共享;高校會議室
中圖分類號:TP399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會議系統的技術也迅猛的發展起來。現在高校的多媒體會議室不再只是簡單的安裝一個投影儀而已,選擇安裝無紙化升降式會議終端或者無紙化會議平板終端的高校越來越多。與會人員對會議信息的演示、交流、互動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傳統的會議系統無法滿足人們這方面的使用需求。無紙化會議系統能有效的解決傳統會議中難以實現的實時交流、互動等缺點,實現了高校會議室的現代化建設。
1 無紙化會議系統的組成、功能與技術特點
1.1 無紙化會議系統的組成與功能。無紙化會議系統由三大部分組成:服務器端、會務端和客戶終端。
服務器端可實現會議申請、會議審批、會議管理等功能,操作人員只要操作網絡中的任意一臺電腦,用管理員的身份登錄系統,就可以完成會議前和會議后所提供的全部管理操作,方便系統的使用與維護。
會務端是會議過程中的操作端,負責會議運行過程中的資料上傳、界面共享的切換、表決議題的發起等操作。這部分操作一般由專門的會議管理人員來負責,控制整個會議的進度,及時響應與會者在會議過程中提出的要求。
客戶終端是與會者客戶端運行的界面,可實現會議簽到、會議信息瀏覽、會議布局瀏覽、與會人員信息查詢、會議資料交流、界面共享、投票表決、網上瀏覽、視頻點播、資料導出、呼叫服務等功能,便于與會者之間的互動操作與交流。
1.2 無紙化會議系統的特色優勢。無紙化會議管理平臺可以提供豐富的會議功能,協助會議主辦方對整個會議流程進行高效便捷的控制,對會前準備,會中管理以及會議會后歸檔操作提供多種服務功能,保證會議正常、有序、安全地進行。
無紙化會議系統終端可支持電子桌牌顯示、簽到圖像采集、多媒體播放、視頻會議、投票表決、呼叫服務、辦公文稿閱讀等多種常見的會議功能,又集成有電子白板、手寫批注、同步文稿演示、文稿導讀、共享到投影儀等高級會議功能,充分滿足參會者的各項需求。
無紙化會議系統兼容常用操作系統,可以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預裝操作系統,方便用戶做軟件應用擴展。只要聯網就可以獲得原廠遠程協助、遠程診斷、軟件更新升級等,大大縮短了響應時間。支持有線/無線網絡連接,適合多種場合需求,系統連接清晰簡單,可以全部通過網線實現。
2 高校多媒體會議室的現狀
每次開會,工作人員需要準備打印會議資料和桌面席卡,會前的準備過程繁瑣,工作量大且缺乏應變能力。會場排位手工管理、機動性差、效率低。會議簽到、表決、會討、視頻、數據服務等系統相互獨立,規模龐大,集成性差。會中文件量大,分發效率不高。與會人員交互時需要操作多套設備(音頻、視頻、文件操作等),增加系統使用難度。與會人員桌面布局復雜,物品繁多凌亂。演講信息集中于傳統大屏幕,距離遠者觀看困難,且不便實時交互。會議中資料修改情況難以記錄,討論過程無法保存。與會人員與服務人員間溝通不暢。會后文件管理造成巨大的紙張浪費,紙質材料可能導致泄密,安全無法保障,對高端機密會議造成嚴重威脅,可能導致重大損失。
3 無紙化會議系統對高校多媒體會議室現狀的改變
無紙化會議系統全數字化操作靈活機動,所有電子版會議資料均可在終端瀏覽及操作,明確與會者職能和授權。服務器端設定排位信息后直接更新到各終端,無需人工干預。無紙化終端集成各種會議服務功能,一臺終端滿足與會人員各種需求。與會人員僅操作無紙化終端,觸摸屏操作簡單靈活便捷。桌面整潔有序,美觀大方。與會人員可操作個人終端,調整最佳視角,不再為距離苦惱。歸檔方式可自由選擇、將討論的會議文件重點做上標注、便于會后整理、存檔。會議呼叫一鍵完成,不再干擾會議進程。會議資料瀏覽、下載權限由管理員控制,獨創保密方案確保信息安全,防黑客設計保障會議不受干擾,有助力實現無紙化辦公,全力推行電子政務,推進高校的現代化建設。
4 無紙化會議系統的具體應用
4.1 電子桌牌信息顯示。電子桌牌能夠顯示會議名稱、會議主題、參會者人名(支持中英同時顯示等信息,可編輯字體、字號、顏色、自定義編輯及調整背景模板,大大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4.2 會議簽到。可以實現所有參會人員電子簽到,視頻拍照、原筆跡手寫簽名,自動記錄,統計會議出席情況,簽到狀態統計、查詢,統計結果可直接導出為excel文件。能夠根據簽到信息自動為與會者分配會議文件,簡化了工作程序。
4.3 會議信息。顯示參會人員信息列表,簽到時間、座位號及顯示座位示意圖,方便參會人員查看會議的所有文稿內容以及詳細的會議日程安排。
4.4 演示文稿。可以支持word/ppt/excel/pdf/txt/dwg圖紙等常見格式的文稿閱覽,支持滑屏、拖動、縮放查看資料,能夠打開U盤文稿和服務器文稿。
4.5 視頻點播。支持多種格式的流媒體視頻播放、支持本地視頻以及服務器視頻播放,支持rmvb、wmv、flv、rm、mp4等視頻格式。
4.6 投票表決。提供會議現場表決功能,可設置投票形式、投票結果快速統計及顯示,支持多種投票模式(記名/匿名/棄權),投票結果可導出打印。
4.7 短信收發。參會人員通過文字進行交流的即時通訊工具,支持一對一和一對多的信息交流。
4.8 呼叫服務。會議過程中可以提醒會務人員為會議提供各種服務,不影響會議的正常進行。
4.9 同步演示。可將終端上播放的演講稿同步到投影儀或其他參會人員的終端上;會議文件同步演示時,可選擇查閱原文或者其他會議文件。
4.10 網上瀏覽。自帶瀏覽器,可以上網瀏覽網頁,進行網上沖浪,實現網絡化辦公。
4.11 資料導出。會議資料信息可導出至U盤等移動工具,保證了文件的安全性和可利用性。
4.12 遠程控制。通過后臺管理服務器可以遠程對電子桌牌內容、座位編排、會議概況、會議流程、會議投票、視頻會議等進行設置和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無紙化會議系統可以根據實際會議室的需求增加或刪減應用功能,滿足不同會議的不同需求。
5 結束語
無紙化會議系統實現了高校多媒體會議室互動式的需求。技術先進、成本低、易于實現、便于維護等特點,使其能夠廣泛應用于對信息交流要求比較高的高校。無紙化會議系統為參會人員提供了絕佳的數字化辦公體驗,所有的操作通過一臺終端完成,簡化了紙質文件的使用,極大地推進了無紙化會議辦公水平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劉波濤,王艷春.無紙化會議系統在局域網多媒體電子會議中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05).
[2]熊光,沈毅.淺析數字會議系統[J].智能建筑電氣技術,2010(01).
[3]王琳.數字化會議系統[J].工程與建設,2009(01).
關鍵詞:硬件視頻會議系統;高清視頻會議;天氣會商;系統建設;應用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05-1154-03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at City and County Meteorological Bureau
YANG Fang,LI Guo-hua
(Huanggang Meteorlogical Bureau of Hubei, Huanggang, 438000,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tatus quo and demand of the local video conferencing system, Huanggang Meteorlogical department has bulit the high definition video conferencing systems based on the existing meteorological network at city and county Meteorological Bureau.The weather forecaster (from the province , city and subordinate counties) can discuss the weather prediction timely and sufficiently by using the system; The system can also be used to expand the national、provincial、municipal remote consultation to the country-level weather bu? reau, and hold teleconference meeting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etc.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Huanggang meteorological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business requirements、system integration、functionality、features, 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in weather consultation、video conferencing and other business.
Key words:hardware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high-definition video conference; weather forecast conferences; system construction; appli? cation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和公眾對氣象服務,特別是對氣象為防災減災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滿足我市公眾氣象服務和防災、減災決策服務對天氣預報在服務范圍、預報時效和準確率等方面的要求,依托氣象業務寬帶網建成市級氣象視頻會議系統。該系統實現了市-縣氣象部門實時業務交流;將國家局、省局、市局的業務遠程會商擴展到縣級;支持全國性的遠程視頻會議和技術培訓的實施。對于發揮國家級和省級天氣預報中心對市(州)氣象部門、縣級氣象部門的指導作用,提高我省各級氣象臺站天氣預報準確率,特別是在災害性天氣的聯防和預警中發揮作用,更好地為全省各級政府決策、工農業生產、防汛抗旱提供及時、主動、準確、優質的氣象服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氣象視頻會議系統現狀和需求
1.1黃岡視頻會議系統的現狀
湖北省氣象局已于2004年建成“省-市氣象視頻會議系統”,通過該系統可每天進行省市兩級遠程天氣預報會商或遠程視頻會議,對于省級氣象臺對市級氣象臺的指導,發揮災害性天氣聯防和預警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市縣兩級氣象部門視頻會議系統一直處于空白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市級氣象臺對縣級氣象站的指導作用,不利于市縣天氣預報聯防和預警,不能滿足氣象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要求。因此組建“市-縣視頻會議系統”是氣象部門一項緊迫的任務。
1.2系統設計需求
為滿足當前氣象業務發展的需要,進一步提高預報準確性、提高行政辦公效率、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決策反映能力以及展開多媒體遠程教育等,利用現有氣象寬帶通信網絡和多媒體通信技術,建成以黃岡市局為中心,連接湖北省氣象局和轄區內9個縣(市)氣象局的高清氣象視頻會議系統。市縣高清氣象視頻會議系統既要完成異地預報員共同參加的天氣預報會商,不僅實現多方交互式會議場景和預報分析材料的同時傳輸,各級分會場及發言人切換方便,同時要實現省、市、縣級氣象局甚至國家局的多級級聯[1],還有氣象系統的遠程視頻工作會議、業務技術培訓等。
2氣象視頻會議系統的組建
黃岡氣象視頻會議系統采用MCU(TANDBERG Codian 4505)多媒體會議控制單元作為主會場服務器,上行通過6M SDH線路 與省局的MCU級連,下行通過2M SDH與轄區內9個縣(市)氣象局高清終端連接,為保證與省級系統級聯的兼容性,黃岡局主會場選用了TANDBERG C60編解碼器,縣級分會場選用了TANDBERG Quick Set C20高清視頻終端。黃岡市縣所有的視頻終端通過市局MCU組成一個基于氣象專用骨干網絡的視頻會議網絡,見下圖1。
圖1黃岡市氣象局視頻會議系統基本結構圖
該系統為基于H.323協議的硬件視頻會議系統,其組網結構是星型二級結構,由市局MCU連接省局MCU和管理下級單位,轄區內各縣(市)臺站分會場采用的視頻終端都由市局統一對網絡資源和視頻會議系統資源進行管理和配置,從而達到分布式資源和集中式管理的完美結合,所有視頻會商設備均滿足ITU-T關于視頻會議的各項標準,整個系統在穩定性、可靠性以及使用的易用性等方面均能達到最優化的組合[2]。系統建設完成后,市局MCU既用于單獨召開轄區內各縣(市)臺站的視頻會商會議,視頻影像畫面隨著發言者的切換而切換,語音信號則是由MCU來進行混音處理后再送往各點;又可通過與省局MCU的級聯,使各縣市臺站能收聽、收看中央-省、省市間的視頻會商會議,實現了國家局,省局,市局,臺站的可視化會商。
4視頻會議系統主要功能及特點
4.1系統主要功能
4.1.1天氣會商
預報會商是制作天氣預報的重要環節。黃岡市縣氣象視頻會議系統的建成實現了中國局、省局會商會議對市、縣各臺站的轉播,使得各級各專業技術人員有了與高層次人才對話的機會,對提高基層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具有深遠影響。各級氣象臺站同步會商、實時分析氣象資料,信息能得到及時反饋[3],特別是在有轉折性或者復雜性天氣過程期間,隨時可以進行會商,一旦確定為災害性天氣,及時告知廣大群眾及有關領導,盡量減少災害性天氣所造成的損失,盡可能提高本地氣象預報服務水平和防災減災服務的應急能力。
4.1.2視頻會議
市縣氣象視頻會議系統的建立,使得本地轄區內的各縣(市)臺站的參與人員能坐在各自的會議室就可以看到、聽到國家局-省局、省局-市局的會議實況,使會議內容和精神及時、準確傳達給相關人員;同時對于市局召開的各項縣市重大業務會議,需要進行會商的每個會場均實現了雙流,電子文稿和視頻影像可以同時同步傳輸;該系統的建立,有效克服了空間、時間等限制,大大節約了會議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為本地各部門、各縣市氣象局聯合開展天氣預報服務、人影指揮作業、災情監測以及業務指導、設備維護等提供了有利的支撐[4]。
4.1.3業務技術遠程視頻培訓
為進一步提升氣象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能力,氣象部門的新增業務及業務調整也隨之增多,為滿足現代氣象業務發展的需要,組織業務、技術人員進行相關的學習和培訓必不可少。利用該系統,可方便市縣氣象部門開展技術交流、學術講座、專題報告、新技術培訓等,為提高全市氣象部門職工綜合素質創造了基礎條件,為進一步提高業務素質、業務技能奠定了基礎。
4.2系統特點
4.2.1高清視頻會議系統
高清是一種高質量的圖像分辨率,具備高清能力的終端視頻垂直分辨率達到或超過1280×720(720p)或者1920×1080(1080i),達到832kbp~4Mb的速率接入會議,視頻的寬縱比為16:9。高清視頻會議系統是雙向、互動的過程,在網絡中實時、雙向地傳輸音頻和視頻數據。為實現高清視頻技術,會議中所有的終端都必須是高清兼容設備[5]。該系統市局端使用TANDBERG MCU 4505和C60編解碼器以及中央控制矩陣、大屏幕背投顯示系統和電視墻組成;縣(市)局端使用TANDBERG Quick Set C20高清視頻終端,顯示系統用高清電視機。TANDBERG Codian MCU 4500系列是業內領先的全高清多媒體會議橋,采用易于使用的多功能管理界面,在視頻和音頻方面的表現十分卓越。TANDBERG C60編解碼器是新一代1080p高清視頻協作引擎,它具有出色的集成特性,支持客戶將 高清視頻和協作機制靈活地融入到更多的團隊應用中;縣(市)視頻終端設備選用TANDBERG Quick Set C20,它通過一個部署簡單、管理方便、易于使用的系統實現全高清1080p視頻[6]。
該系統所配置的設備從攝像機、編解碼器到MCU等均為高清產品,與傳統標清視頻會議系統相比,它可以提供更高的視頻分辨率,更清晰的圖像和更流暢的畫面,從而提升會議協作的應用效果,能夠為用戶帶來更好的會議體驗。
4.2.2面向業務需求的桌面延伸
在一些專家無法到達會議會場時,可通過遠程WEB方式觀看會議過程,還可直接加入會議,這就由于硬件視頻會議系統具有向桌面擴展的能力,通過流媒體組播技術,局域網內的普通電腦在允許的情況下均可觀看到會議的實況直播。
4.2.3集中管理模式
在市縣氣象視頻會議系統中,市局MCU作為核心,可通過WEB方式進行登陸和管理,控制轄區內縣(市)會商會議的有序進行。它可同時控制多個視頻終端參與會議,實現召集與會者而無需各分會場主動呼入的功能,并能夠制定任何一個視頻終端為會議主持人,也能夠設置成為爭用主持人模式等[7]。任一會場都可以作為發言會場,通過市局MCU的管理和調度使得所有會場都可以收看發言會場,同時還允許其他會場提問或回答發言會場的問題,所有會場都可以收聽到問答的聲音,提問會場也可以轉換為發言會場。市局管理員可在會議進行或者開啟會議的時候鎖定會議室,不允許其他人隨意進入會議。管理員也可以讓與會者立刻離開當前會議室。會議主持人可以控制其他與會者視頻會議的界面保持一致、只有通過了會議室管理員的允許才能夠發言等[8]。
5系統應用效果
黃岡市縣視頻會議系統自投入試運行以來,多次進行省局、市局、縣局視頻會商及會議,系統運行穩定,操作方便。面向轄區內縣(市)氣象局實時轉發國家局-省局、省局-市局的會商及會議時,縣局終端聲音效果好,傳輸活動圖像延遲小,雙流技術可用,會商專用計算機所調用的氣象資料清晰,如地面高空等值線條,云圖和雷達圖的層次等[9];市-縣進行會商或會議時,聲音和雙流效果均良好,圖像清晰,聲音流暢,畫面無馬賽克及拖尾等現象;該系統的建成,為提高縣級氣象臺站業務人員的預報水平和業務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滿足了本地實際業務對可視化會商會議系統的需求。
6結束語
利用氣象業務專用網絡建立的市縣氣象視頻會議系統,為氣象部門之間的業務溝通和交流提供了平臺,它不僅改善了市縣氣象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機制,同時提高了本地氣象部門辦公會議效率,在天氣預報會商和遠程業務技術培訓等方面發揮了很好的效果,在災害性天氣的預報、防御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該系統的建成,實現了本地縣(市)與省市會商會議系統的對接,推動了市縣兩級氣象事業信息化的發展,提高了縣級天氣預報的能力,也從總體上提高了本地氣象現代化服務的總體水平。
參考文獻:
[1]蔣慧琴,秦榮茂.業務視頻會商及會議系統的設計與構建[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2008,(4):148-150.
[2]王光輝.遠程視頻會商系統建設[J].網管員世界,2010,(15):48-49.
[3]楊挺.新疆氣象局視頻會商系統建設及應用[J].沙漠與綠洲氣象,2009,3(B08): 67-69.
[4]李春艷.談視頻會議系統在氣象部門的應用及其發展[J].科技資訊,2010,(12): 23-24.
[5]朱敏,葉田,李坤,劉劍暉.高清視頻會議系統在淄博氣象中的應用[J].山東氣象,2011,31(2): 42-45.
[6] TANDBERG官方網頁[OL].省略.
[7]何擁鳳,袁正國,劉小鋼,等.江西省氣象局省市縣三級可視會商系統建設方案[J].科技廣場,2009,(1): 169-170.
【關鍵詞】視頻會議 跨運營商 H.323 SIP
1 前言
視頻會議技術的出現,使遠程會議溝通呈現了聲、像、數據“三維”的體驗,相比普通的電話會議,溝通效果與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近幾年視頻會議產品在體驗效果、部署簡易性、可靠性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鑒于可以減少面對面會議的次數、節約運營成本等優點,越來越多的企業用戶開始使用視頻會議,并推動著視頻會議從僅在企業內部使用,向著能在企業與客戶、供應商、合作伙伴之間召開視頻會議的應用模式發展。而其中最具挑戰性的場景,就是不同企業的視頻會議系統,由不同的運營商網絡提供——其中涉及的跨運營商和網絡的互通融合問題,即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2 跨運營商視頻會議的發展現狀與問題
國內外電信運營商,如中國電信、中國聯通、Verizon、AT&T、BT、NTT和SingTel等,都憑借自身的網絡資源優勢以托管服務、公共平臺等多種形式為企業客戶提供多種類型的視頻會議產品。然而,目前的視頻會議系統都是一個個“孤島”——企業內部專用的視頻應用的“孤島”,產品廠商的視頻會議系統技術的“孤島”,不能互聯互通的運營商的視頻“孤島”。
因此,要實現廣泛的、跨運營商的企業之間的視頻會議,實現企業之間隨時進行視頻會議的需求,首先要解決以下問題:網絡互聯、網絡服務質量(QoS)、NAT/防火墻穿越、多種信令協議協同、視頻會議終端統一編碼標識、視頻會議終端兼容、管理和調度系統的融合、服務提供商之間的商務合作條款等。
3 跨運營商互聯視頻會議網絡體系架構設計
3.1 總體架構設計
要實現視頻會議像撥打電話一樣方便,超出了任何單個客戶、設備廠商、運營商或標準制定組織的能力范圍。這需要在客戶強烈的應用需求驅動下,視頻會議行業涉及的相關各方共同努力,通過相互聯合、協作來實現跨企業的、跨運營商的視頻會議應用。
從企業之間實現視頻會議互聯需要解決的問題來看,跨運營商互聯的視頻會議網絡體系架構可分為六個層面,如圖1所示。
該體系架構各層次的組成與功能如下:
跨運營商視頻會議管理平臺:由多個視頻會議運營管理服務提供商(MISP,Managed Interconnection Service Provider)提供,每個MISP負責自己客戶的視頻會議呼叫管理、視頻會議運營管理、視頻會議系統設備管理等。MISP之間相互協作來支撐跨運營商的企業用戶之間的視頻會議。
跨運營商視頻會議互聯網絡:由多個網絡互聯的電信運營商(NISP,Network Interconnection Service Provider)提供,組成一個跨運營商的具有QoS保障的視頻會議互聯核心網絡,視頻會議互聯核心網絡連接各個MISP、視頻會議系統基礎架構、邊界訪問控制層、用戶視頻會議終端。
跨運營商視頻會議互聯基礎架構:主要由各運營商的分布式部署的多點控制處理單元(MCU,Multipoint Control Unit)組成,負責視頻、音頻、數據的交換、處理與控制。
邊界訪問控制層:主要由會話邊界控制器(SBC,Session Border Controller)組成,負責實現視頻會議流量的防火墻穿越,以及對接入用戶視頻會議終端的安全策略控制等。
用戶視頻會議終端層:由各類型的用戶視頻會議終端組成。
統一信令協議:全網采用標準的SIP協議來發起、建立、修改和釋放視頻會議會話。
3.2 統一信令協議
SIP協議的簡單、靈活、易擴展等特點使其將會成為業界最流行的會話建立協議,因此跨企業、跨運營商的視頻會議系統采用標準的SIP協議作為其統一信令協議。對于目前大量存在的H.323視頻會議用戶,可通過H.323-SIP網關進行協議轉接,以實現互通。
3.3 用戶視頻會議終端層
業界不同設備制造商的視頻會議系統產品具有多樣性特點,單屏、多屏、網真終端,支持不同的視頻編解碼、音頻編解碼、軟件版本、內容分享能力等等。不同的視頻會議終端進行呼叫時,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影響視頻會議是否能如預期進行。因此,需對主流的視頻會議設備廠商,如Cisco、Polycom、Lifesize、華為、Radvision等的終端設備進行實際生產環境下的模擬穿越測試,以驗證互通性。
目前企業內部、專用、各自獨立的視頻會議終端編制方式,將導致跨企業視頻會議的撥號復雜性以及互通問題。因此,實施跨企業、跨運營商的視頻會議系統時,可采用全球可路由的E.164(電話號碼)編碼,用戶可以如撥打電話般簡單地撥打被叫終端或視頻會議的號碼開始視頻會議。
3.4 邊界訪問控制層
企業網絡往往需要部署防火墻來保護內部網絡,防火墻的一些安全策略可能阻止視頻會議流量在兩個企業之間穿越。在用戶視頻終端接入網絡和視頻會議業務核心網絡的邊界部署SBC,可以在不破壞企業原有安全策略的情況下,解決視頻會議流量跨越企業邊界的問題。
SBC可完成視頻會議用戶的業務接入,實現不同網絡環境下用戶業務的互通,具有公私網穿越、NAT穿越、防火墻穿越等功能。另外,SBC還負責在網絡邊界對視頻會議流量進行QoS標記及映射。
3.5 跨運營商視頻會議互聯基礎架構
當參加同一會議的視頻會議終端數量多于2個時,必須通過MCU來控制,由其完成視頻交換、音頻混合和數據處理等任務。
每個運營商都建設自己的MCU資源,MCU需支持級聯、分布式部署,以支持眾多企業客戶的大容量并發視頻會議。不同運營商的MCU通過跨運營商的視頻會議互聯網絡相連接,企業間的一個視頻會議,呼叫方和被叫方可能屬于不同的服務提供商,這時應由主叫方呼叫管理平臺,根據MCU調度策略指定主叫方服務提供商的一臺MCU來控制本次會議。
在過渡階段,MCU需同時支持H.323和SIP雙協議棧。
3.6 跨運營商視頻會議互聯網絡
通過網絡運營商之間的網絡互聯,可構建跨運營商的、覆蓋更廣范圍的視頻會議互聯核心網絡。如圖3所示。
大型NISP可以在若干個全球級核心節點通過電信級以太網交換,從而提供更好的可擴展性并減少所需的電路數量;中小型網絡運營商則可以與大型NISP級聯,從而可為視頻會議核心業務層提供跨運營商的高帶寬、低延時、低丟包率、低抖動、有QoS保障的網絡通道,這也是視頻會議高質量、高穩定、高可靠運行的基礎。
各個服務提供商的視頻會議管理服務平臺、MCU、SBC都通過NISP視頻會議互聯核心網絡實現互聯,從而形成了一個跨運營商、具有全球性特點的視頻會議業務網絡與平臺。
用戶終端可以通過三種方式接入NISP互聯核心網絡:NISP提供的有QoS保障的鏈路、非NISP的電信網絡運營商提供的有QoS保障鏈路、互聯網(Internet)。
QoS是視頻會議應用、尤其是高清視頻服務質量保障的關鍵。有QoS保障的網絡可優先保證實時視頻與音頻流量傳送,確保低延時、低抖動、低丟包,用戶可獲得最好的視頻會議應用體驗。因此,用戶應盡量通過具有QoS保障的鏈路連接到NISP視頻會議互聯核心網絡;同時,為了覆蓋固有的或特殊情況的用戶,也盡量提供并允許用戶通過互聯網接入。
3.7 跨運營商視頻會議管理平臺
跨運營商視頻會議管理平成視頻會議的呼叫管理、終端管理、會議管理、計費管理、網絡管理以及各運營商視頻會議管理平臺之間的協同,是實現跨運營商視頻會議的關鍵業務平臺,如圖4所示:
視頻會議管理平臺之間通過跨運營商視頻會議互聯核心網絡連接,建立運營商之間的SIP Trunk連接,組成虛擬的視頻會議互聯管理網絡,實現協同的業務開展、管理與運維,如圖5所示:
運營商可以從ITU申請獲得E.164號碼資源,然后為每臺視頻會議終端分配一個全球唯一的E.164號碼。歸屬同一個運營商的企業間視頻會議,運營商呼叫管理服務器對被叫終端E.164號碼進行解析,在企業之間建立視頻會議連接;跨運營商的視頻會議呼叫,會議主叫方運營商發現不能在本地解析被叫終端的地址,于是將解析請求發送到其他互聯運營商的呼叫管理服務器,若其被叫終端號碼已在某個運營商注冊,則其服務商將返回解析結果,呼叫管理服務器會對主叫和被叫方的安全策略進行驗證,各個企業都可能有各自不同的安全策略,當雙方的安全策略都驗證通過后,才允許建立呼叫連接。
協同管理服務器提供不同運營商之間的信息共享與協同的訪問接口。例如涉及運營商之間會議預約信息的共享,網絡鏈路質量信息、視頻會議系統設備運行信息、用戶終端設備運行信息等的共享,計費信息共享等,以實現運營商之間協同開展視頻會議業務、協同維護視頻會議網絡與終端、為用戶提供完整的視頻會議業務使用報表等。
4 結束語
視頻會議技術的發展提升了企業的溝通效率,未來無疑將成為企業首選的溝通手段,跨運營商的視頻會議將為企業之間的協作溝通帶來嶄新的局面。本文提出了構建跨運營商視頻會議網絡的體系架構、層次設計策略及各層次關鍵設計思路,其實現還需聯合全球電信運營商、眾多視頻會議產品設備商協同努力,并制定相關標準。
參考文獻:
[1] John Bartlett. B2B Video with BT-Conferencing[EB/OL]. (2010-07-13)[2012-06-20]. http:///blog/225800026/b2b-video-with-btconferencing?pgno=1.
[2] John Bartlett. B2B Video with BCS Global[EB/OL]. (2010-08-05)[2012-06-21]. http:///post/226600117/b2b-video-with-bcs-global?pgno=1.
視頻會議服務器功能包括中心控制、業務邏輯、媒體管理、SIP(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服務器、協議解析等.客戶端功能包括登錄注冊、實時會議、基本信息管理等.用戶訪問視頻會議客戶端,進行注冊登錄,通過向SIP服務器發送請求,SIP服務器對協議解析,然后轉發給中心控制,調用業務邏輯的注冊認證,并把相應的注冊認證結果發送給客戶端.開始實時會議時,客戶端發送SIP請求,SIP服務器對協議解析,轉發給中心控制,它調用業務邏輯、媒體管理及RTP協議解析,創建相應的線程,將SIP解析協商后的結果發送給客戶端,如果協商成功就傳輸媒體流數據.用戶對基本信息管理模塊操作時,通過HTTP協議發送請求,服務器響應請求,訪問數據庫對數據進行讀取或存儲,然后將操作結果發送給客戶端.
2系統功能概述
視頻會議客戶端信息管理系統是與用戶直接交互的重要一環.通過需求分析,視頻會議客戶端信息管理系統分為以下幾個功能模塊下面分別介紹系統的各個功能模塊:
(1)注冊登錄
新用戶需要注冊,然后登錄到系統.已經注冊的用戶可以直接登錄,登錄時對用戶的合法性進行驗證,通過驗證的用戶才允許進入系統.
(2)基本信息管理
基本信息管理包括用戶管理、會議管理、單位管理以及客服管理.用戶管理:用戶分為管理員用戶和普通用戶.管理員用戶具有最高權限,管理功能包括查詢用戶,增加用戶,刪除用戶,修改用戶信息,給用戶授權,使其具有管理員權限,也可以使普通用戶成為會議主持人.同時管理員也可以修改自己的信息.普通用戶具有一般權限,可以查詢用戶,查看用戶的信息,修改自己的信息.會議管理:可劃分為會議記錄管理、會議房間管理、錄像點播、會議預約等小模塊.①會議記錄管理:會議基本信息包括會議開始時間、會議結束時間、會議主題、會議房間、發起人、會議主持人;管理員根據條件查詢會議記錄,下載會議記錄,修改會議記錄,刪除會議記錄;②會議房間管理:房間基本信息包括房間名稱、房間類型、房間狀態;管理員可以增加房間、查詢房間信息、修改房間信息、刪除房間;③錄像點播:用戶可以從系統中下載會議視頻,以及點播會議視頻;④會議預約:用戶可以預約會議,安排會議時間、會議室及邀請其他用戶參加;預約成功后,系統會給每個受邀請的用戶發送系統消息,告知用戶有會議需要參加;用戶可以選擇接受,也可以拒絕參加,發起人可以查詢接受的人員列表,和不能出席會議人員的事由.單位管理:管理員對單位部門管理,可以增加部門、刪除部門、查看部門信息、修改部門信息.客服管理:用戶在線與客服聯系,了解如何使用系統,對系統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根據用戶反饋,及時發現和改正系統存在的問題;管理員對客服人員進行管理,可以增加客服、刪除客服、查看客服信息、修改客服信息.
(3)實時會議
實時會議包括視頻通訊、會議白板和即時聊天.視頻通訊:管理員創建會議房間,給用戶授權使其成為會議主持人;管理員和主持人都可以創建會議,邀請用戶加入會議;用戶可以申請進入房間加入會議,也可以自由退出會議;若用戶在會議中不遵守規則,管理員和主持人能強制其退出會議.會議白板:系統支持會議白板功能,用戶在白板區域可以自由繪制、書寫信息,支持多人同時操作;用戶可方便靈活的使用不同類型筆形等增強工具,支持對屏幕中的任意矩形區域進行截圖,并將所抓的靜態圖片顯示在一個新建的白板頁上.即時聊天:用戶可在線聊天,在公共板塊進行群聊,可以發送文字、圖片和文件;會議主持人可以授權,發起決議,使與會者可以舉手表決,進行會議投票,也可以使用戶在線討論,當不需要討論時,主持人可以收回權限,取消討論.
3關鍵技術
上文分析了視頻會議架構和客戶端信息管理系統的功能,系統設計的關鍵點在實時會議,下文主要介紹視頻通訊的會議控制機制、會議白板設計的原理,以及系統的多畫面顯示方法.
3.1多點控制單元
多點控制單元MCU(MultipointControlUnit)是整個視頻會議系統的中樞,控制著會議的過程,包括允許或拒絕用戶加入會議,用戶的發言方式,參與用戶身份驗證以及權限控制等.本系統多點控制單元的設計是基于SIP協議,但是它在設計上就為分布式的呼叫模型,這使得SIP協議缺乏集中式的多方會議控制能力,為了提高系統的傳輸控制性能,根據系統的需求以及RFC4353提案規范的SIP協議會議框架,設計了該多點控制單元.會議策略是一個邏輯功能,能存儲和處理會議的策略,用戶訪問控制.會議通知能通過消息定時向會議用戶通知會議事件和會議狀態,也可由Focus提供會議通知功能,接收預定到的會議狀態,并通知用戶狀態的改變.Focus是會議的控制中心,通過SIP連接到客戶端,也使用SIP操作媒體會話,以保證每個參與者獲得所有媒體會議,這一點是通過協調Mixer來完成的.Focus主要包括會議管理和信令控制兩個模塊,提供會議通知功能,向會議用戶通知相應的會議事件和會議狀態.用戶加入會議后向會議控制中心發送Subscribe請求,訂閱會議事件和會議狀態通知服務.Mixer主要負責媒體流的混合和分發,由媒體流隊列、調度模塊和RTP傳輸控制模塊組成,Focus根據會議策略對Mixer進行直接或間接的控制,處理過程會根據媒體類型的不同而不同.客戶端是參與會議用戶,與Focus交互SIP協議傳輸控制信令,與Mixer交互RTP協議的音視頻數據,由用戶實現.
3.2計算機支持協同工作
實時通信是指用戶把共同的工作對象的操作結果,同步到其他協同用戶的屏幕上進行顯示.這里“實時”與“同步”是從邏輯層面來講的,因受網絡帶寬的限制,要做到傳輸延遲能忽略不計的實時與同步是不現實的.并發控制與傳統數據庫系統的并發控制不同,因為操作媒體對象的多樣性及用戶修改操作的非透明性,使得并發控制必須考慮伴隨的感知問題,對不同的媒體對象,根據其特點采用不同的并發控制方法.對用戶操作過程的感知,例如對用戶細微動作的感知,要持續跟蹤并不斷轉換成消息傳輸出去,這需要很大的網絡開銷,所以權衡考慮,選擇一種近似的感知方法.會議白板是CSCW的一個有效工具,一個群體協作的環境.當會議管理員給用戶授予權限,使其成為會議的主持人,在會議召開過程中具有最高權限,在交互式討論協作環境中,主持人可以給用戶授權,使其能操作會議白板.建立這樣的群體協作環境,關鍵在于有協作控制機制,它是促進群體正常有效運作的基礎,在協作過程中要遵守協作規則.傳輸層采用TCP傳輸協議,面向連接型通信協議,保證收發數據的可靠性,因此可以專注應用層協議.傳輸的數據類型大體分為三類:(1)用戶信息;(2)小數據量信息,如文本、坐標等;(3)大數據量信息,如圖像.設計的數據包結構如圖4所示,用戶IP是用戶的主機IP地址;操作類型包括文本輸出、鼠標的動作;用戶信息包括用戶名、身份標識等;坐標指繪畫區中畫筆的移動坐標,輸出文本信息的位置坐標等;文本指文本輸出的內容信息;畫筆信息包括畫筆的顏色、線條等;結束符標志數據包結束.大數據量信息則另開一對TCP連接,一般采用流機制,先發送一個數據包表示圖像開始傳輸,然后用流傳輸圖像,在流的末尾附帶傳送一個結束符.傳統的CSCW并發控制有四種方法,加鎖法、集中控制法、可逆行操作、操作轉換,這幾種方法都各有局限,不能簡單的使用其中的一種.本文采用集中控制法和加鎖法,利用多線程將集中控制轉化為客戶端分布式處理,服務器對客戶連接線程進行調度,使來自客戶的信息不必再向其轉發,客戶端也采用多線程技術,指派一個線程接收小數據量信息,另一個線程接收大數據量信息,它們和用戶的本地主線程同時工作.對繪圖區使用加鎖法,當線程訪問繪圖區時加鎖,掛起其他線程對它的訪問,操作結束解鎖,喚醒其他線程,保證任何時刻只有一個線程在繪圖區工作,實現多線程安全.為了協調多用戶操作,還需要讓用戶感知到當前是哪個用戶在操作以及操作類型,如果用戶間缺乏相互感知,用戶的操作就可能被破壞,對于已經完成的部分也進行標記.協作感知行為采用光標標識法來確定,會議白板根據上面的數據包格式傳輸處理參數和用戶信息,其他用戶接收到數據包之后,馬上對數據包進行分析,利用用戶信息來感知對應的用戶.
3.3多畫面顯示
本文主要利用用戶終端與數據流之間存在的唯一對應原理來實現,這些視頻圖像就能通過分屏的方式在同一個用戶頁面顯示.所有參加會議的用戶都設置一個唯一的序列號UID,參加會議的客戶端在傳輸音視頻時會自動將用戶序列號UID加上,同時也為能夠接收到數據的客戶端增加一個網絡接收過濾器,并把設置的過濾器和服務器轉發的網絡接收過濾器進行配對,客戶端接收到服務器轉發的數據包,會馬上對數據包中UID進行分析,選擇合適的網絡接收過濾器進行接收,這個步驟實施完成后,客戶端就能把遠程客戶端發送的視頻進行分屏顯示.
4結語
100校計劃
1.概要
100校計劃于1994-1996年,由信息處理振興事業會和財團法人計算機教育開發中心實施。該計劃在近100所實驗學校中導入網絡的先進機能,使得學習活動具有高度的能動性,也使國內外學校和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連接并利用數據庫等成為可能,謀求更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創造力、思考力、表現力。實踐證明,這個方式超越了傳統學校教育框架,并且驗證了基于網絡開展校際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2.計劃項目簡單介紹
100校計劃實施的主要項目如下。
合作學習的“全國發芽地圖”:該項目是參加實驗的學校學生在全國范圍內通過觀察各個地區南瓜種子的發育的不同,結合生活實際學習有關氣候和地形等方面知識的計劃;
“酸雨調查計劃”:把環境問題作為全國性問題,進行全國性調查;
“網絡通訊名單”:為了信息交換,參加實驗的學校教師、學生和事務局成員建立“網絡通訊名單”,作為將來信息交換的“試金石”。
新100校計劃
1.概要
100校計劃作為通商產業省推進信息化的具體舉措,在發揮了因特網在教育中利用的先導作用,并切實推動了因特網在教育中的利用的同時也形成和遺留了很多課題,特別是以下課題:①在教育領域如何有效運用因特網進行國際交流,推進國際化?②為了普及因特網,如何在地區展開有效的活動?如何進一步促進因特網在教育中的有效利用?③隨著信息技術的高度化和網速的高速化,如何在教育領域更高層次地利用因特網?為此,以“國際化”、“地區展開”、“高度化”為核心項目,從1998年開始啟動并實施了新100校計劃。
2.主要計劃項目的簡單介紹
(1)“國際化計劃”主要包括以下計劃項目:
利用因特網進行國際交流的計劃;
因特網教室;
亞洲高中生因特網交流計劃;
Me and Media計劃的展開;
參加KIDLNK;
翻譯支援體制;
設置有關海外教育機關的窗口;
參加海外調查和國際會議。
(2)“地域展開計劃”主要包括以下計劃項目:
展開地域性的教育網絡利用的實證活動;
教育網絡的現狀和相關狀況調查。
(3)“高度化計劃”主要包括以下計劃項目:
用于教育的通信系統的運用實驗;
定點觀測資料、數據的共同利用計劃;
現有數據庫(資源庫)的利用;
有障礙兒童對因特網的利用。
3.關于“利用因特網的國際交流實踐”(國際化計劃)的說明
(1)目的:進一步擴展新100校計劃實施的Me and Media計劃。Me and Media計劃的目的是通過因特網深入研討媒體的各種意義、媒體的重要性、媒體的創造性以及媒體對學生自我形成(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問題。另外,在Me and Media計劃基礎上,本計劃要進一步加強在歐洲廣泛實施的ESP(European Schools Project)計劃,在國內擴大實驗校的范圍。
(2)對本計劃進行評價的項目:①關于媒體的認識;②向國內外展開。
(3)內容:在日本,由同志社國際中高等學校、京都橘女子高等學校等8所學校參加;在歐洲,在原有的挪威、瑞典、荷蘭、斯洛伐克等國家的基礎上,鼓勵更多的國家的學校參加進來。在所有參加的實驗學校開設論壇,用于交換個人信息和信息交流。只向參加學校公布。在網站上參加校所交流內容。
100校與新100校計劃的成果
從1994年100校計劃啟動到新100校計劃結束的5年中,從初期的兩個目標(實現主動性學習和實現超越教材、教室制約的開放合作學習),到后來的向國際化、地域化展開的技術與教育層面的高度化的追求。這兩項計劃的實施為推進日本教育信息化的進程起到了重大的意義。
1.對國家政策的貢獻
100校計劃和新100校計劃的實施,對日本的教育信息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隨著100校計劃的展開,兒童網絡計劃、以文部省為中心開展的對網絡設備的配置以及利用的研究等相繼展開,使得日本30個地區1076所學校裝備了高速通信網絡,118所學校連接了光纜,在全國教育界營造了教育信息化的氛圍。可以說,100校計劃的實施,使得日本中小學引入因特網的時間表提前了。100校計劃的實施,還加深了文部省與通商產業省及自治省等日本政府機構間的協作,為在中小學普及教育信息化作了扎扎實實的工作。1995年1月,在100校計劃開始實施之時,日本文部省了“關于推進為適應多媒體發展的文教政策”,同年2月高度信息通信社會推進本部發表了基本方針,之后,中央教育審議會、教育課程審議會于1996年也作了在中小學推進教育信息化的報告。100校計劃為這些教育改革計劃、經濟對策的實施,給予了極大的支持。
2.從點到面的延伸與深化及對學習的改變
因特網導入初期,只有少數的教師和學生自己使用,并且茫然不知所措。隨著100校計劃與新100校計劃的實施,開始了地區間的交流,隨后,又開始了國際間的交流。因特網不再僅僅是用于收集信息的機器,而成為收集、信息和共同學習、共同調查的媒體與工具。
3.人才的培養
100校計劃與新100校計劃實施的5年中,培養了大批的網絡教育專家。其中不乏比企業技術工作者具有更高水平之士。他們不僅能管理學校的網絡系統,還能夠指導企業的技術工作者。這些人才無疑是日后日本教育信息化開展的棟梁。
全息游行:沒有喧囂卻依舊人聲鼎沸
說起全息投影,最為著名的當屬在經典科幻電影《星球大戰》里,呆萌的小機器人R2D2投射到空中的莉亞公主全息畫面。但今天,最讓我們震撼的全息投影卻是今年4月10日晚上,來自世界各地的2000名示威者聚集在西班牙馬德里街頭,抗議最新頒布的「限言令。
這場示威由一個叫「NO Somos Delito(我們不是罪犯)的團體發起,據西班牙《國家報》報道,意在反對即將在7月1日生效的《公共安全法案》。這項法案明文禁止45種未經批準的示威方式,包括焚燒國旗、在政府大樓前抗議等,并對觸犯法律的行為施以高額罰款。在「我們不是罪犯團體看來,這簡直是對人身自由的限制和侮辱。
雖然有數千名示威者游行經過位于馬德里的議會大廈,一邊呼喊口號,一邊抗議這項被認為危及公民自由的新法律,但這群示威者的真身并沒有出現在游行現場,而是以全息圖的方式虛擬游行。隨后,電視臺也派出一名記者以全息投影的方式進行了采訪。10日當晚這場示威持續了1個小時,成為世界上第一次虛擬形式的政治示威。
而且這超過2000個虛擬圖像不僅僅有西班牙人,還來自俄羅斯、墨西哥、德國等世界各個角落,人們將影像資料發送到一個叫http://的網站,隨后,組織方進行收集整理。最后,在示威者不需要親臨現場的情況下,抗議如期舉行。雖然這場示威活動人聲鼎沸,但是并沒有造成任何交通堵塞。這樣的示威活動不僅得到了技術、媒體和設計公司的支持,而且一點也不比真人游行輸掉氣勢,反而更加充滿現代精神和團體的力量。參與抗議活動的網站發表聲明:「盡管政府對我們施壓,但他們無法讓我們沉默。即使只能通過全息影像這樣的方式發聲,我們也要繼續抗議。
幻影世界:全息攝影解析
不同于虛擬示威游行,先前我們見到的全息投影都是出現在電影中,如《星球大戰》、《阿凡達》。把遠處的人或物以三維的形式投影在空氣中,營造出一種讓身處不同地方的人能身臨其境的效果,實現所謂咫尺天涯的情景。因此我們都覺得這項技術是一種幻想,科幻色彩太濃,而如今這個設想已經接近現實,并已經慢慢走進我們的生活。
那什么是全息投影呢?簡單來說,全息技術其實就是真實三維圖像的記錄和再現。這一難題其實早在1947年就被攻克,當時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的丹尼斯?伽伯博士發明了全息立體攝像,并因此獲得197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般的三維圖像只是在二維平面上通過構圖及色彩明暗變化來實現人眼的三維感覺,而全息立體攝影產生的全息圖則包含了被記錄物體的尺寸、形狀、亮度和對比度等信息,能提供「視差。觀察者可以通過前后左右和上下移動來觀察圖像的不同形象――如同有個真實的物體在那里一樣。
而如今的全息投影
技術可以分為三種
現實中的海市蜃樓――空氣投影成像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生Chad Dyne創立的IO2公司在2005年推出了空氣投影技術,這種投影成像系統可以在氣流中產生具互動功能的三維影像。Chad Dyne也許沒有想到,他在29歲時發明的這種空氣投影和交互技術,已經開始改變人們傳統的視覺習慣。這項技術設計的靈感來自海市蜃樓的原理,由投影機與空氣屏幕系統構成氣體投影系統。
最新的空氣投影技術被稱為「Heliodisplay,是一套氣體投影系統,借助了海市蜃樓的成像原理:首先利用一個空氣屏幕系統制造出由水蒸氣形成的霧墻,然后用一個專用的投影機將畫面投射在上面,觀看者看到的將會是飄浮在空氣中的影像或影片。由于空氣與霧墻的分子震動并不均衡,可以形成層次感和立體感很強的圖像。如果顯示對象是3D物體,那么X、Y、Z軸都可以得到顯示,虛擬的物體看起來與真實物體一樣觸手可及。
再現真實3D影像――全息激光3D影像
這里所說的激光3D投影,并不是我們平時說的激光投影機,而是一種三維成像投影技術。它是日本公司Science and Technology在2006年推出的3D成像技術,其技術原理是利用紅外激光脈沖加熱空氣中的氮氣和氧氣,使這些氣體變成灼熱的漿狀物質,從而生成一定數量的等離子,這些等離子就成為一個個顯示像素,并足以在空氣中維持到能夠形成一個短暫的3D影像。這種方法主要是不斷在空氣中進行小型爆破來實現的。
從應用上來說,這項技術能夠構建出完全真實的3D圖像,但是,目前該項技術所提供的圖像成像時間較為短暫,其分辨率、色彩和圖像品質都難如人意,只能顯示一些較為簡單的圖像,仍無法用在長時間、復雜的應用層面上。
360度全息顯示屏
2007年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創新科技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研制出一種360度全息顯示屏,它可以在合理距離下顯示任何角度的3D圖片。整個顯示系統包括一個高速視頻投影機、一個被全息擴散體覆蓋的旋轉鏡面,還有一個專門的處理器進行電腦獨特渲染視頻信號的解碼。這種全息顯示屏使用了標準的可編程顯卡來完成每秒渲染5000多幅交互式3D圖片的任務,這些圖片可以投影在一個各向異性反射體上,然后利用動作追蹤垂直視差和透視修正幾何方法來支持3D動作。
除了這三種全息投影技術,其他公司在立體全息顯示方面也充滿興趣,例如蘋果公司在2010年5月13日申請了一項三維顯示系統專利,該系統能夠提供一種充滿現實感的全息三維顯示體驗。而英國德蒙福特大學不久前也啟動了一個開發互動式三維顯示系統的項目HELIUM3D。這項技術將創建出全息的效果,給觀眾帶來更有深度的視場。雖然,該項目目前正在探索新的方式,但是未來會讓多個用戶在同一時間觀看不同的頻道,或選擇不同的觀賞角度看同一畫面。例如,在一場足球比賽中,用戶可以在體育場內選擇自己喜歡的位置觀看。
與此同時,日本廣播公司也計劃在2020年之前推出第一臺支持全息顯示的「Holo-TV,并已撥款28億英鎊用于這一雄心勃勃的項目。該公司相信他們能夠向全世界提供全息廣播節目,并將這項服務作為申辦2022年世界杯的一個重要砝碼。Holo-TV播放的每一場比賽畫面將由200臺高清晰攝像機360度拍攝,而后以3D影像的方式播放:激光器負責投射一個「圖像云,好似飄浮在房間中央。觀眾可以在不佩戴3D眼鏡情況下從每一個角度欣賞立體影像。
偽全息投影在商業上的應用
所謂偽全息投影技術整合成像是需要由特殊材質制造的全息薄膜來實現的。一種是投影機直接背投在全息投影膜,另一種是采用投影機或其他顯示方法光源折射45度成像在幻影成像膜的全息投影。這兩種被廣泛運用的商業上。
例如,在日本有一位名為初音的虛擬偶像歌手,它本身是以一位虛擬形象出道并受到全日本民眾的歡迎。所以有人為其最近舉辦了一場以全息投影技術為核心的演唱會。初音演唱會采用背投的方式,將全息投影圖像投射在投影膜之上,觀眾可以從各個角度看到初音的一顰一笑。盡管是偽全息投影,但依舊可以說是目前全息投影最成功的應用,也是影響力和認知度最廣泛的一次嘗試。
在演講中露臉
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時,正在芝加哥奧巴馬總部做現場報道的CNN記者杰西卡?耶琳突然出現在位于紐約的演播室里,與主持人沃爾夫?布利策面對面侃侃而談。這讓美國人驚呼:「這簡直就是《星球大戰》!
雖然之后CNN這次全息投影的創意應用被認為有「貓膩,有人聲稱CNN只是用電腦將演播室和杰西卡的影像結合起來,然后傳送給觀眾,并沒有讓演播室里真的出現杰西卡的三維圖像,但是不管這次應用是否存在技術上的瑕疵,全息投影可是又大大露了一次臉。
用全息投影技術來支持自己的選舉,可并不僅僅出現在美國。印度總理競選期間,莫迪憑借全息技術現身于不同地方拉票。除此之外,2015年3月初,當金剛狼休?杰克曼為新電影《超能查派》宣傳時,利用全息投影技術在德國柏林和西班牙馬德里兩地同時現身進行。近日思科推出的全息視頻會議系統也已經浮出水面,看來未來的會議應該不會再使用視頻「這么低級的技術了。
T臺走秀
關于全息投影另外一個精彩的應用,那就是運用全息投影技術的倫敦Disel時裝T臺秀,T臺代表的時尚與魅力,與全息投影的科技感和炫目感融合到一起可謂相得益彰。
倫敦Disel T臺秀在舞臺的兩邊設置了全息投影膜,在模特走臺的同時,投影膜上會出現亦幻亦真的煙霧,或者讓人汗毛直立的怪獸,這些都是設計師的靈感,讓會的主題更容易為廣大的觀眾所接受。
此外在2011年4月,Burberry北京全息動感時裝秀引得現場尖叫聲連連,之后Burberry推出了金屬色彩和高光澤的全息服裝。因在服裝設計中運用全息技術而獲得2012年度施華洛世奇獎學金的設計師露西?奧芬說:「我深深地迷上了克里斯?萊文所創作的那幅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全息照片:從不同角度看這張照片,女王的眼睛也隨之移動,酷極了。
全息投影就在我們身邊
1. 汽車的手勢識別系統
在奔馳的一個車展上,展示了一個mbrace2系統,它是一個通訊與連接的平臺,其中包括全新的禮賓服務、語音識別、交通導航信息、汽車護理和個人援助功能等。車主可以通過智能手機與這套系統進行連接,連接之后,可以進行鎖定或解鎖車輛、設立電子警報,還包括一個被稱為「Send2Benz的全新社交功能。
奔馳投影顯示系統的內容集中在娛樂信息系統、駕駛室的集成系統、新的接口和驅動應用程序等設計細節,偏重于體現人性化設計的概念產品。
如此耀眼的效果,一定會讓你很心動,不過配置這套HUD抬頭顯示系統的售價同樣也是不菲的。
2.醫學 全息影像
當你還在回憶那些老舊的量血壓方式,還在等候看X光片,或還在癡迷于針灸與穴道時。現影技術已經在醫學領域大放異彩,堪比透視、回放、洞察、分析判斷,讓你看病也可以科技范兒。
在醫學領域有一個名為CAVEman的高端應用方案,采用數據庫以及全息立體投影顯示技術,創造出更真實更出色的研究環境。這個計劃中,專業領域方面需要集中人體信息圖片以及相關的資料和軟件,而在硬件方面,則用過專業的高清數字投影機以及圖像處理器,創造「4D顯示系統,可以研究醫學問題。
在CAVEman方案中,四面都設置了高清立體投影設備,包括交互系統等,研究者可以更直觀地看到巨大的三維生物圖像,并直觀地進行各種試驗。
另外在牙科方面,以前制作牙套時首先要把石膏放在嘴里,建出一個模型。這曾經是不少朋友最痛苦的經歷之一。現在,利用DLP嵌入式投影的3D測量技術,把筆式裝置放到口腔里一轉,就掃描了口腔,測量出一個3D結構。根據這個3D結構,在電腦里就可以形成牙套的形狀。不得不感嘆,未來的醫學要依靠全息投影的存在了。
3. 餐飲 虛擬桌面
這個虛擬餐桌的起源來自于一次不愉快的點餐經驗。這事發生在2位牛津大學的高材生身上。走出餐廳后他們選擇在倫敦最時尚的Soho區自建了一個高科技餐廳。菜肴的口味還未知曉,不過這是全球第一家將美食、藝術與科技多重元素組合的產物。
這家超酷餐廳名為inamo,主要供應亞洲派系的菜肴,最讓食客感興趣的不是這些佳肴,而是賞心悅目的點菜和等候方式。桌面、餐具,都是絕佳的屏幕,投影技術應用得非常到位,每位客人都可以直觀得看見菜的真實顯示效果,更妙的是可以親眼目睹大師傅具有觀賞價值的烹飪過程。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可以全息投影的餐桌。在這個餐桌旁等餐,作為顧客的你不必再焦急而無聊地等待飯菜,而是可以在餐桌上看看新聞,或直接在桌面玩玩游戲,因為它會安裝時下最流行的游戲,例如憤怒的小鳥、植物大戰僵尸,或是飯前切幾筐水果助興,總之用它打發時間的方式很多。
全息成像的未來
更令人期待
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關于全息3D的應用,大多運用的是一種偽裝的全息技術――即全息投影。區別于裸眼3D技術,全息投影技術無視角限制,可以動態全息顯示。
所以當下,真正的全息成像還沒有真正進入應用階段。全息成像技術與全息投影的最大區別在于:后者依然受到立體鏡面組成的360度投射空間限制,而全息成像可以實現人們肉眼無法看出處于高速運轉之中的玻璃鏡,所呈現的靜態/動態全息影像幾乎可以和真人一樣面對面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