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05:4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第一次給父親,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父親和母親相愛了17年,17年中生下了我和妹妹,營造了一個家。
父親和母親是經人介紹認識的,他們戀愛時印象最深的事是,母親騎自行車載著父親,剛騎了幾十米,父親就在后面抱住了母親的腰。在那個傳統年代,母親跳下自行車落荒而逃,扔下摔在路邊疼得齜牙咧嘴的父親。
母親說:“如果不是第一次見你父親時,看他很文雅,嘴巴很漂亮,我才不會嫁給他。”母親說的是實話,她和父親第一次見面時一直低著頭沒敢看,后來在姥姥的催促下,母親在吃飯時瞥了父親一眼,這一眼正好瞥到父親慢慢咀嚼的漂亮小嘴,這一眼為以后父親在母親心里的位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那一刻,母親決定嫁給這個除了嘴巴漂亮卻哪都不帥的小伙子。
剛結婚時,母親要上夜班,總是在12點才能下班,父親每天去接母親,即使在哈氣成冰的冬天都不曾停止。接母親出門前,父親總要將五六條小黃花魚用文火燉在鍋里,好讓母親回來吃上熱的。從冬到春,香美的小黃花魚就這樣一直溫暖著父親和母親的愛情。
父親說,他最大的幸福就是拿自己的工資給母親買名牌衣服,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對別人說“看,這是我美麗的老婆”。其實,父親所說的名牌就是商場名牌的降價品,母親笑稱,自己的衣柜就是降價品專柜。但有一次,父親花了不少錢給母親買了件皮衣,拿著皮衣,母親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她穿著那件昂貴的皮衣照了一張像,就又讓父親把衣服退了。母親說,降價品其實挺好的。
父親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帶母親去旅游,可母親卻總說:“家才是最好的地方。”但父親決定要出去玩的時候,母親都毫不猶豫地答應,她悄悄對我們說:“你爸爸這輩子不容易,吃了很多苦,惟一的愛好就是旅游,我怎么能不去呢。”母親暈車得厲害,最嚴重的一次在車上吐個不停,坐在一旁的父親輕拍著她的背、撫摸著她的頭發,還不停地擦著母親額頭上的汗。我看見父親的睫毛在輕輕地顫抖,上面有晶瑩的東西在閃動。從那以后,父親出門旅游的次數減少了。
17年了,母親說,嫁給你,無怨;父親說,娶到你,無悔。
“人間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嘗了三分,生活的苦澀有十分,您卻嘗了十分”,這首歌唱得多么動聽。白云奉獻給藍天,流水奉獻給山川,種子奉獻給土壤,而我,拿什么奉獻給你--父親。
---題記
“1,3,8,0,9……”我用顫抖的手指在鍵盤上撥著電話號碼。我的手指每按一次,我的心也就會往上躥一截。
這是我第一次撥打父親的電話,以前我從末想過有一天會撥打這個號碼,因為我覺得和父親無話可說,因為父母在城里上班,將我留在爺爺身邊,我很少與父親見面,感情并不深,要不是后來發生的一些事,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父愛。
就在上周五下午在上課時,我的身體側面突然一陣疼痛,我難受不已,同學將情況告訴給班主任,班主任便給我的父親打電話,父親接到電話后,放下手中的活,連衣服都沒來得及換,就馬上到學校送我到醫院。到了醫院后,父親急忙跑上跑下給我找醫生,不斷急切詢問:我的孩子怎么樣?病要不要緊?
這就是父親說的話?似乎這是我第一次聽到的如陽光溫暖的話語。那一夜,我輾轉難眠。
第二天早晨,我一邊給父親泡茶,一邊想著他昨天的行為。
“哐當”!我腳下一滑,手中盛滿熱茶的杯子重重地摔在地上。父親趕忙走過來問:“怎么了,有沒有燙到手?”我看著父親焦急的神情,偶然發現,皺紋已悄悄爬上了他的額頭!這一刻,我才讀懂父愛!禁不住鼻子一酸,熱淚奪眶而出。父親看見了,忙說:“讓我看看燙到哪了!”而我早已泣不成聲了,只是拼命地搖頭,在我的心里,有一種聲音在吶喊,父親啊!這是兒子積蓄已久的幸福的淚水啊!
此刻,我讀懂父愛,我擁有了幸福。我知道我該拿什么奉獻給父親了。
六年級:死光光啊
或許,你早已忘記,忙碌的父親在深夜回家悄悄進入你的房間,給你蓋好被子,在你額頭留下的愛之吻。
或許,你早已忘記,游樂場里,父親帶你去開碰碰車、溜冰、坐過山車。
或許,你早已忘記,六一兒童節,父親給你買的新玩具,新衣服,因為你沉浸在歡樂之中。
點點滴滴的感動你已經忘記,因為你已經進入了青春期。
你開始和父母大鬧,開始厭煩逐漸蒼老的父親,因為他們額頭上已有皺紋,他們的思想也已經過時。你開始討厭,甚至不再與這個男人說話。叛逆的你,你可知,你的老父親在為誰而衰老?額上的皺紋為誰而生?他們為何追趕不上時代的潮流?因為有你,他們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你的身上!這就是你蒼老的父親為你所做的一切!時代在變化,潮流在變化,但是這愛一分不減,這愛永遠不會變,知道父親再也起不來的那一天,這愛才會停止,因為他累了,需要休息了。
“爸爸,都什么年代了,穿衣服我的事情,要潮流,發型要個性。”這是你對父親說的話,因為父親僅僅說過一句:“學生要有學生的樣子。”這個年代需要創新,需要個性,你可以喜歡明星的衣服,但是你記住,你不是明星,所以你得遵守自己的規則。然而你沒有。
“別的孩子都拿著蘋果手機,你怎么就不給我買呢?別的孩子都可以穿名牌,為什么我沒有?”你在對父親咆哮。是的,別的孩子可以擁有名牌,可以走在潮流的前線,但是你是你,想要自己過得好,緊跟時代的潮流,得靠你自己。你的父親很普通,但是在普通中可以為你付出無價的愛。蘋果、名牌永遠取代不了得父愛。
“爸爸,我不想讀書了,不想高考,同班同學都出國了。”你可以攀比,可以逃避,甚至可以出國,如果你夠優秀,可以拿得到獎學金,可以學成歸來,學以致用,你可以出國,可以對父親說這樣的話,若是你做不到,就不要對父親說這樣的話。因為你的父親,會傷心,為一個男人的尊嚴傷心。他只是一個平凡的父親,在應試教育下誰也無法逃避的考試規則,你只有努力學習,想出國也得靠自己。
青春期的季節,有點叛逆,父親可能做的不對,和你爭吵,批評你、誤會你、責罵你、傷害了你,心里依然有你,愛你、疼你、寵你。愛是永無止境的,在你航行的路上,他依然是你的指明燈,是你的燈塔。
在你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開始,你的父親開始為你奔波,為你的成長,為你的生活,想要把最好的給你,想留在你的身邊陪你,又想給你創造最優厚的物質條件,讓你不受一點點苦。
也許,你的家庭條件非常好,也許,你是富二代,也許,你聰明過人,有著150—160的智商,但是你也是普通人,在你的成長過程中,都離不開父愛,你是父親的牽絆。有個名叫門薩的俱樂部,只有智商達到150——160才可進去,也許你已經可以進去了。但是在你身后看著你長大,教導你、養育你、呵護你的人依然是父親!明星、富二代也需要父親的呵護,愛,是不分貧窮富貴的。
今天是父親節,你可知道,忙碌的父親幾乎忘記,一個禮拜的忙碌、壓力,只能讓他們在家庭中喘會氣,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很累。他們希望看的自己的兒子比自己優秀,希望兒女生活的更好,所以在奔波。今天,是禮拜天,結束了一周繁忙的學業,你在家中好好休息,或許你的父親還在上班,沒有陪你,家里只剩你一個人,但是,孩子們,請理解,那是種愛。也許,你不需要太多的物質,但是你應該明白的是,你的父親需要將愛詮釋出來,用物質的形式展現給你。
不得不承認,父親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請給父親一次犯錯的機會吧。在你成長的過程中,你在犯錯,父親可以包容你,同樣的,父親犯錯,請理解父親!
也許,你會記得,當你出生的那一刻開始,父親欣喜的眼神難以用言語形容;當你第一次叫爸爸的時候,父親的激動,你是無法想象到的。
但是你會記得:
你第一次,在父親疲憊的時候,給父親端的的地一杯茶水,父親是多么的開心
第一次,在父親疲憊的時候,爬上父親的腿,用稚嫩的語言都父親的開心,父親是何等開心
第一次,和父親小飲兩杯,談論著國家政事,談論著中國籃球、乒乓球,這時候父親的心情是如何呢?你感受到了嗎?
第一次,為奔波一天的父親做了第一頓可口的飯菜,父親心中的欣喜,你是難于猜想的。
其實,感動就在于心間,在于瞬間。作為孩子,我們要求父母理解我們,作為父母,也會要求你理解他們。不要動不動甩門而去,離家出走。你離家出走了,傷心。父母也是傷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什么都是相互的,溝通是最關鍵的,有時候,向家長說說你的感受,告訴他們你需要的是什么,我相信,不管是你的父親還是你的母親都會理解你的,都會反思的。
感動,就在于你的言語之間,說一聲:“老爸,節日快樂,我愛你!”讓感動蔓延下去,親情永無止境。
他們父子倆的關系緊張,他從小被父親打。于是開始了無止盡的爭吵。抗爭到挨打的循環。再加上平時大大小小雞毛蒜皮的小事,雙方互不相讓最終釀成冷場。
他六年級去夏令營,父親在家便天天叨念今天是第幾天了,兒子還有幾天才會回來。
他第一次給父親打電話,其實目的是想讓父親來接他順便帶他玩一圈。即使如此,父親依舊開心的掛了電話,并且向母親叨念著兒子終于給他打電話了。這時,母親便會不屑的說,那又怎么樣?兒子天天給我打。這時的父親便會像個孩子似的委屈的說,兒子第一次給我打呀。
(二)他說,你給我把這墻弄白
初二那年的五一節,她趁家里沒人,在父親房間的墻上畫了一幅巨大的壁畫。顏料水滾的滿墻都是,畫的還是很怪異的卡通。父親回來后看了那幅畫幾秒,說:“要畫你也畫個山山水水的賞心悅目不是?你這算個啥么?”
每當父親看著墻,都會自顧自的說:“這是個啥么。”她聽到后便會厚臉皮的笑,說這畫如何如何藝術。父親卻會在聽完這一席話后孩子氣的說:“你給我把這墻弄白!”
話雖這么說,可他卻總會一個人看著墻良久,然后嘖嘖贊嘆一下。家里來人的時候,他也會自豪的說:“這是我女兒畫的!”
這時她才會發現他有多么的口是心非有多么孩子氣。
恍惚才記起她畫畫的時候他也會時不時來看看,點評一番才肯離開。他的桌下,也用透明玻璃板壓著她的畫,他時不時會小心虛的看一看,然后滿足的笑笑。
(三)父親給你最隱秘的愛
他是他的父親,也是她的父親。
一直以來,他用他自己的方式表達他對兒女的愛。不論是他對兒子的拳頭還是他對女兒的寬容放縱,都是他對愛的詮釋。
這是我第一次撥打父親的電話。以前我從為想過有一天打著個號碼,因為我覺得和父親無話可說----雖然我和他相處了14年,感情并不深。要不是后來發生的一些事情,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父愛。
父母在外地謀生。去年國慶長假,為了配眼鏡,我來到了他們住的地方。剛到那晚,我很早就睡了,而父母還在為第二天的生意做準備。朦朧中我聽到了他們的談話。“對了”副請說,“我從一個朋友那打聽來,有一個專用中藥治療近視的醫院,效果很好,他女兒的近視就是在那治好的,我也想帶女兒去看看。”“那一定要花許多錢吧?”母親問到。“她這一輩子的事,只要能治好,就是花再多的錢也值得。”那語氣很堅決。“是不是明天就帶她去看呢?”母親又問。“那當然,明天就去!”
天哪!我不敢相信,這竟是父親說出的話,似乎這是我第一次聽見的陽光般的話語。我無法用任何詞匯來形容我的心情。那一夜我輾轉難眠。
第二天早飯后,我一邊給父親泡茶,一邊想他昨晚的那些話。“哐當”我腳底一滑,手中盛滿熱茶的杯子重重地摔在地上。父親飛奔過去,急切的問“怎么了,有沒有燙到手?”我看著父親著急的樣子,偶然間發現,皺紋已悄悄地怕上他的額頭,他呢么的蒼老---直到這一刻,我才第一次讀懂父愛!禁不住鼻子一酸,熱淚奪眶而出。父親看見了,忙問“讓我看看燙到哪了?”而我早已泣不成聲了,只是拼命地搖頭,在我的心里,有種聲音在吶喊:父親啊!這是女兒積蓄已久的幸福的淚水啊!……
“喂?”電話的那頭深沉的男低音將我從回憶中拉了回來,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門眼上。
“爸……”我的聲音在顫抖。
“是小A嗎?”話筒里的聲音好象很吃驚。
“喂-----”
“出什么事了?”那聲音很著急
“沒,沒什么事,我,我我只是想問問,您的胃還好嗎?”我盡力使自己的聲音不顫抖。
“胃?哦!已經不疼了。”那聲音有些激動。
“爸,少喝點酒。天涼了,要多穿些衣服……”我的喉嚨象被什么東西塞住了,再也說不出來了。
他本來在一家外企供職。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處求職都因形象問題連連碰壁。“掙錢養家”的擔子落在了他那“白領”的妻子肩上。
妻子日漸感到他的老父親是個負擔,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沒同意。一天晚上,他們在臥室里吵了起來。妻子嚷道:“不把你爸送走,咱們就離婚!”
第二天早飯時 父親說有件事我想跟你們商量一下你們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學我一個人在家太冷清了 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 那 里都是老人
他一驚,父親昨晚果真聽到他們爭吵的內容了!“可是,爸——”他剛要說些挽留的話,妻子瞪著眼在桌下踩了他一腳。他只好又把話咽了回去。
第二天,父親就住進了老年公寓。
星期天,他去看父親。父親問他工作怎么樣,身體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記耳光,臉上發起燒來。“你別過意不去,我在這里挺好,有吃有住還有得玩……”父親看上去很滿足,可是眼睛里卻漸漸涌起一層霧。幾天來,他因父親的事寢食難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親,剛好碰到市衛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們宣傳無償捐獻遺體器官的意義,問他們有誰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搖頭。父親站了起來,問了兩個問題:一是捐給自己的兒子行不行?二是趁活著捐可不可能——“我不怕疼!我也老了, 生活不能自理,捐出一個角膜,可我兒子還年輕 呀。他為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機會! 要是能將我兒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術臺上,心里也是甜的…… ”
所有的人都停止了談笑,把震驚的目光投向老淚縱橫的父親。一股看不見的潮水瞬間將他裹圍。他滿臉淚水,邁著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向父親身邊,和父親緊緊地抱在一起……父親用手給他捋(1ǚ)了捋襯衣上的皺褶(zhě),疼愛的目光像一張網,將他兜頭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燈的父愛,在他有限的視力里放射出無限神圣的亮光。
當天,他就不顧父親的反對,把父親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準備回去后與她做一次心與心的交流。
(1)選擇畫線字的讀音,在正確的下面畫“___”。
A.掙錢(zhēng zhèng) B.負擔(dāndàn)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商量( ) 冷清( )
(3)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
連連碰壁:__________________
寢食難安:__________________
(4)給文章第③段加上標點。
(5)回答問題。
①認真讀第1-6自然段,父親第一次選擇了什么?為什么做出這樣的選擇?
②認真讀第7自然段,概括地說說父親第二次選擇了什么?為什么做出這樣的選擇?
(6)聯系上下文,寫出你對下列句子的理解。
①“可是,爸——”他剛要說些挽留的話,妻子瞪著眼在桌下踩了他一腳。他只好把話又咽了回去。
②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燈的父愛,在他有限的視力里放射出無限神圣的亮光。
(7)讀了這篇文章,你想對文中的妻子說些什么?
參考答案:
(1) zhèng dān ; (2)商討 寂寞;
(3)連連碰壁:連續多次遇到挫折。
寢食難安:睡覺和吃飯都不得安寧。
(4),:“。,,。,。”
(5)①父親第一次選擇住進老人公寓,因為自己住在兒子家,會被當做累贅。
②父親第二次選擇將自己的眼角膜捐給兒子,因為兒子左眼失明了。
(6)①他想將父親留下,卻被妻子阻止了。
作者:老蔡
忽然的我就很懷念起我家的那頭黃牛了,不知道它是否會曾在某一個晚上想起我呢?
我應該記得那算是我小時候的時候父親把它買回來的。初中?小學?應該是初中吧,記憶很遙遠,容易讓人遺忘。
牛買回來的時候還很小,想必當時我和弟弟都對這牛喜歡得要命。因為要脫離了用手鋤地的形式。還可以享受放牛的樂趣。
自我第一眼看到那牛的時候我就認定這一定是頭不一般的牛。可它當時壓根就沒看我一眼,完全忽略了我的激動的眼光。它當時應該是牛眼閃爍著,對這陌生的環境恐懼疑惑著。至于那時候的小牛有沒有恐懼和疑惑我就不得而知。
結局是到底不管是恐懼還是疑惑,它都得在這陌生的環境熟悉而且還得把這地方培養出家的感覺。顯然牛很快就適應了,這點不管怎么樣,很多人都比不上它。恩,是很多人,不是很多牛。它用幾天傷感的時間就把這陌生的環境給熟悉了。在開始的幾天了,它掙扎,想掙扎掉那草籠(一個套在牛頭上的繩子做的套),想跑,然后發現沒有用,然后就開始安靜下來。我把牽出去吃草的時候,它總是很安靜的很溫順的吃著草,看著別人家的母牛帶著小牛犢玩耍奔跑的時候,它會偶爾的把頭抬起,注目一下。我相信很相信它那時候的眼睛露出的一定是帶著羨慕帶著些傷感的眼光。雖然那時候我對傷感這個詞語不是很有感覺。
小牛在穿鼻子的時候,我都沒敢去看。可到后來父親還是叫我去幫忙了。叫我幫忙拉緊牛繩。
牛頭被夾在兩竿竹子之間。我使勁的拉緊牛繩。一個銅環就這樣的被穿在了牛的鼻子中間。我努力回想當時的情形,應該一定很血腥,我一定很不忍心。然而卻回想不起來了。是不是這些年過來讓我對很多東西都無所謂,對于一些不幸和磨難都無動于衷了呢?不過至少這件事起應該對牛來說,是一件深刻而又難忘的事吧?深刻而又難忘是最容易讓人能改變的形式,除了這個唯一能讓人改變的只是時間和習慣了。
我說過我第一眼看見這牛就覺得它不是一般的牛,這第一次開始表現是在它第一次開始犁地的時候,父親第一次給它套上了鞍,我在牛的前面拉著繩子,告訴它,其實犁地就是這樣的簡單,拉著犁沿著我走的路線走就好了。可當父親把牛往前驅使的時候,牛發現背上拉著一很沉重的東西的時候,它開始掙扎了,我只能使勁的拉著牛繩。鞭子打在身上的疼痛,鼻環上帶來的疼痛,這一切都不能讓它屈服于這背上的重負。牛掙扎,它前腳跳起來,要掙扎出那套。成功了。我們再次給它套上。它再掙扎。我們再給予鞭子。最后忙呼了一上午。牛楞是沒把犁拉出去。它也沒有力氣了,鼻子流著血,牛頭都趴在田上了。喘著大氣。我的不忍心,和對父親的殘暴的舉動的很多思想,都被我忘記了。我忘記忽略的東西太多了。
回來后父親和我們說,別的牛都是第一次就能讓牛拉犁成功的,我們家這牛神了,真是特別。沒見過這樣的牛的。
可不管怎么樣的掙扎都改變了宿命,牛的宿命就是拉犁。最后的它還是不得不屈服于鞭子下而學會了耕地。掙扎成為了一個過程。
在一個論壇上,有一個貼子的標題是:俯看你的白發。可是點開,卻是沒有內容。可能樓主忘了發內容了,可是過幾天再去看,發現下面跟貼很多,可是依然沒有樓主的故事。于是細看那些跟貼,都是講述自己俯看白發的經歷,很是令人動容。
有個人講,他十五歲的時候,有一次去外地上中專,母親送他去火車站。候車的時候,母親忽然蹲下身,原來他的鞋帶松了,母親給他系鞋帶。那一刻,他俯看著母親的頭發,忽然發現,原來母親已經有了好多的白發了。當時他少年的心里就涌起很復雜的一種情感,有心痛有感激,一下子有了想要流淚的沖動。那是他第一次看見母親的白發。現在的母親,頭發全都白了,他總會想起少年時,母親彎下腰去給自己系鞋帶,那些白發怎樣刺痛了他的雙眼。
一個女孩說,她八九歲的時候,有一次看見父親頭上有白頭發了,就讓父親坐下,她站在椅子上給父親拔白發。每一年,她都會給父親拔白發,那時她還很奇怪,父親那么年輕,怎么就有白發了?就這樣,她一年年地長大,卻發現,父親的白發越來越多,最后已經拔不過來了。而且,她一年年地長高,從最初的站在椅子上,到最后她站在地上就可以俯看父親的一頭白發。她很是傷心,因為自己的成長把父親催老了。
而讓我動容的,是這樣的一個故事。他說,他從少年時頭發就全白了,是典型的少白頭。那時母親為了他的頭發,可是操了不少心,去各大醫院,還四處尋找偏方。幾乎每天,母親都會把他拉到身前,低頭看他的頭發,看有沒有變黑的跡象。如果發現哪根頭發根部變黑了,母親會非常高興。這樣折騰了好多年,他的頭發終于一點點的變黑了,而他的個子也已經比母親高了。他第一次低頭看母親的頭發,發現已經白了許多。而現在,母親的頭發已經全白了。他有時會想,是母親把一頭黑發給他,與他交換。他也常常俯視母親的白發,一如當年母親看他般。
忽然想起,在我小時候,有一次下雪,很大,漫天的雪花密密麻麻撲落。那時爸爸還很年輕,冬天時常去冰凍的江面上,鑿出冰窟窿來捕魚。那天他回來時,天已經快黑了,他一進門,滿身滿頭的雪。我叫爸爸快彎下腰來,用手拂著他頭上的雪。那時還不會想到,歲月的大雪終會染白父親的發,我再也拂不落那一頭雪花。后來一直在外地上學,然后畢業在外地工作,回家的次數很少,發現父親的頭發好像瞬間就全白了。在我的記憶里,仿佛昨日,父親還是年輕強壯。時光的河流深深遠遠,終會將我們親人的發洗白。
在貼子的最后,樓主終于出現。她說,她發這個貼子,只想看看別人的故事,發現,所有人的故事都有著同樣的情感。她用一句話結了尾:白發的芬芳。是的,在白發的芬芳里,我們就是最幸福的孩子。
我的父親今年59歲,以前曾是一個罪犯,現在是一個鋼廠的總經理。有人說他是一個企業家,也有人說,他永遠是個農民。不過所有人都說他最大的特點就是“膽子大、腦子活”。
我們家是四川人,解放后,家里被劃成了地主,地和財產都充了公,家境也一天不如一天。1959年,我父親9歲那年,祖父在自然災害中病死了,50歲的祖母也病倒了。父親是五個兄弟姐妹中的老幺,哥哥姐姐都外出學習、工作去了,所以,父親從小就缺少家長的教育和關愛,也沒有好好讀書。“”開始之后,我家被劃成了“黑五類”。于是,剛滿18歲的父親被送到煤窯去挖煤。煤窯的伙食和住宿都很差,父親卻結識了一群跟他一樣出身的朋友。然后,父親第一次表現出了他的“膽子大腦子活”,出主意偷竊銀行。聽了他的話,朋友們馬上就贊成了。幾天后的一個晚上,他們撬開了當地農業銀行支行的后門,順利地偷到了錢。直到現在,父親還認為,如果不是其中一個同伴的女友告發了他們,公安局永遠不可能破案。于是,1970年,父親被判入獄。父親很少提起他的監獄生活,我只記得,我小時候調皮搗蛋,父親就說:“你再鬧人,就把你扔到監獄里,出來你就懂事了。”
1978年,父親出獄了,沒有單位愿意接收他,他只好打零工為生,主要是給人蓋房子。一個偶然的機會,父親和雇主的女兒戀愛了,這個女孩就是我母親。我外公最終拗不過母親,只好接受了。然后,我外公安排我父親到一家工廠上班了。1984年,我父親突然辭職,他說他要發財,不想再過按部就班的生活。于是,他逼著我外公拿出了全部積蓄,開辦了一個預制板廠。事實上,當時的農村有很多人蓋房子需要預制板,父親算是淘到了“第一桶金”。不到一年,父親發現,不少人都開始做預制板生意,他就把預制板廠賣掉,開了一家鋼筋廠。到了90年代,父親手頭有了一些錢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結交各類朋友。據我母親說,在我父親的安排下,她多次去和縣里某銀行行長的太太逛街購物,或者和某局長的太太去做頭發。小時候,我多次看到父親和一些穿著考究的人在家里打麻將、喝酒。一次,父親居然送了剛滿16歲的我一件貂皮大衣,他說,他的一個客戶不要這衣服了,他就買回來了。
2002年,父親從他的朋友那里聽說,國家要關停落后的小鋼廠。于是,他趕緊托人找關系,了解情況之后,立刻找銀行貸款,把他的鋼廠擴建成了符合政府規定的“中型鋼廠”,躲過了一劫。自那之后,父親越來越忙了。事實上,他和縣里搞工程的不少公司都有了交情。現在,父親的鋼廠主要生產盤圓。雖然競爭很激烈,但是鋼廠的運轉仍然很穩定。
但是,父親的“膽子大、腦子活”,也讓我們的家庭十分怪異。父親結婚兩次,第一次是和我母親,離婚原因是她連生了三個女兒。第二次是和廠里的一個會計,因為她生下了我弟弟。“老婆是糊窗戶的紙,只有孩子是自己的。”是父親掛在嘴邊的話。我弟弟出生于1992年,父親一心想把鋼廠留給他,所以對他管教得很嚴。對我們這些女兒,父親也比較疼愛,但是他做的一件事情卻令我們無法容忍。在他的一手包辦下,姐姐嫁給了縣公安局局長的兒子。事實上,姐姐和姐夫在婚前根本不了解。莫名其妙的,我父親給姐姐的房子竟然寫上了姐姐婆婆的名字。姐姐嫁過去之后,他們一家人對她也不冷不熱的。但是父親卻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好不好,都是她的命。”
改革開放,使曾是罪犯的父親獲得了機會,得到了重生;重生后的父親膽子更大了,腦子更活了。真不知這到底是福還是禍。
劉靜雪四川某市工業局科員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父母》。
同學們,從哪里來?聽到問題,大家肯定都會說,是父母把帶到世界上來的。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的到來。但當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們卻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們卻毫無怨言地撫養我長大。給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他們總是辛苦,努力。小的時候,我總把這當作天經地義,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現在,我長大了,我知道該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體諒父母,應該擔當起,照顧孝敬父母的責任古語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一點一滴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幫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因此,應該懂得感恩,懂得感謝父母。
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的時候,第一次獨立邁開一步的時候,第一次歪歪扭扭地寫出一個字的時候……是父母在身邊耐心地教導。父母,是上蒼賜予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托。
當遇到困難,能傾注一切來幫助的人,是父母。
當受到委屈,能耐心聽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的人,是父母。
當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慶祝,與分享喜悅的,是父母。
而現在遠在外地學習,依然牽掛著還是父母。
……現在我離開了遠方的父母,來到了新華,母親問我會不會想家的時候,我很堅定地說:"不會,肯定不會!
可是來了學校,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面孔,我好想哭。正心煩意亂的時候,家里來了電話,母親恰到好處地問我好嗎。我的眼淚很快就下來了,強忍著才沒讓她發覺。
沒慢慢熟悉了后,雖然不再如當初想家,但總有不開心的時候,次夜晚來臨,心情寂寞的時候,就會自然的想起遠方的家人,想起那在遙遠的山村中自己生活了十幾個春秋的家,打個電話問候一聲,聽聽父母那慈祥的聲音。
母親的話總是那幾句,卻每次都讓我心里的煩悶一掃而空,不知去向:"孩子,在學校好嗎?家里什么都好,不要太過掛念。
母親時時刻刻想念著我,記掛著我的飲食起居,詢問著在遠方的我是否還習慣異鄉的生活,時時的囑咐著我要保重身體,母親的聲聲關愛,又怎讓我不掛念家人呢?
電話里父親的聲音有些沙啞,老實的父親不會說太多的話,電話里的他總是問我"吃飯了沒有,有沒有生活費,要吃的好一點,?"我心里清楚地知道,父親用他的勤勞養育著他的孩子,用他的質樸的性格教育著他的孩子,父親為他的孩子而感到驕傲。不善言辭的他把他滿腔的愛融進了向別人講自己孩子時的那一臉燦爛的笑里。
家在農村,撫養我和哥哥很不,更何況要送都讀書。面對巨額的學費,父母咬牙堅持著,任生活的重擔把他們的肩膀壓彎,毫無怨言。
現在,都在外面學習或是工作,守著空空的房子,接電話就成了父母最快樂的事了。一個個打電話回去,父母樂滋滋地告訴其他幾個的。我想,那是他們最幸福的時刻。
雖然遠在他鄉,離父母何止十萬八千里,父母給的關愛還無時無刻的在我的身邊圍繞著,父母給我的無窮力量鼓勵著我度過一個又一個寂寞時刻,他們始終是我精神的支柱。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無法體會的,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在生活上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面,都會慰藉父母曾為百般焦慮的心。感恩父母,并不難做到。
感悟母愛
母愛就像一棵長青樹,枝枝葉葉都寫滿了關懷和期待。長大的孩子像離巢的鳥,伴著母親的叮嚀飛向遠方,母親溫暖的翅膀已不能守護兒女所有的天空,思念的長線卻拴緊了母親的心。
生活中母親充當著我們的守護者,在我們彷徨無助時,是她伸出了臂膀。記得一次,向來沒有記性的我忘記了帶一張十分重要的通知回家給媽媽簽名,我著急了,額角上汗珠不住地往下流,心想:又要挨罵了。媽媽瞧見了我那熱騰騰的臉,便走來問我發生什么事。我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媽媽,她并沒有說出一點責備我的話語,而是耐心地為我出謀劃策。我看著媽媽那親切的臉,心中涌起了澎湃的暖流,淚珠便奪眶而出,汗水與淚水交織成一片。
那一次,我的生命中第一次為母愛流下了感動的淚。
父愛如山
即使是丹青高手,也難以勾勒出父親那堅挺的脊梁;即使是文學泰斗,也難以刻畫盡父親那不屈的精神;即使是海納百川,也難以包羅盡父親對兒女無私的關愛……
從小到大,我很怕那些小蟲,即使是不會傷人的,我也不敢去捉摸。那天,我在看電視,一只會飛的蟲在客廳里飛來飛去,我左躲右閃,盡量避開它。當小蟲飛到爸爸那里的時候,我爸爸一手把小蟲抓住了,我望著他,只見他把手一舉,把小蟲拋了過來。那一瞬間,我嚇得從沙發上跳了下來,哭了,連忙沖上了房間,父親上來跟我說了很多要練膽子的話,但我根本沒有聽進去。第二天,我在睡午覺時,房間里一只黑色的蝴蝶飛來飛去,我用被子蓋住了頭。在一旁工作的父親看見了,走了過來,沒有說一句話,便把蝴蝶趕走了。我看著他遠去的身影,明白了一切。
那一次,是我第一次深切明白到父愛如山,更似水。
陌路人
愛是無價的,它不需要回報,但卻可以心心相傳。每一個人都獻出自己的愛,不斷地傳遞下去,世界將無限美好和溫馨。
記不起是何時,那位蘑菇頭阿姨為我付的一次車錢,我牢牢地記住了。又不知是哪年的夏天,我也為別人付了一次車錢。那天,下著傾盤大雨。我撐著傘上了車,擁擠的人群中,一位婦女抱著她年幼的孩子上了車,隱約地聽見她的喘氣聲。隨著一陣“嘀嘀”聲,那位婦女發出了有氣無力的哀嘆。顯然,她的車卡沒有錢。司機望著她,她用期盼的目光掃視著車上的人,但人們卻無動于衷。正當她要轉身時,我輕輕地拍了拍她的手,鼓起勇氣把車卡遞到她面前。她用感激的目光望著我,說了句“謝謝”。
蘑菇頭阿姨與我,我與那位婦女都是互不相識的陌路人,但我們彼此之間卻傳遞著一種人世間最美的情誼,交換著一顆最熾熱的心。
那一次,是我第一次領悟到人的心靈原來可以如此的無私。
第一天開學一向素面朝天的我化了淡妝,穿著精心挑選的衣服,帶著用心制作的課件和材料。早早地來到了學校迎接我的孩子們。教室大屏幕上滾動著圖片,音響里放著歌曲。我迎來了我的第一個學生——孫玉浩領著他來到車棚,分給他一個任務,把報到的學生領進車棚,教給他們怎么擺放自行車。這小子干得不錯。我的勞動委員人選有了!入班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進了班的孩子個個臉上帶著新奇,帶著激情,帶著喜悅,大聲討論著大屏幕的內容。八點半,五十六個同學準時入班,而且教室后面站著幾個家長。我沒有請家長離開,開始我的第一次班會。我首先做了自我介紹,然后請同學們看黑板,大聲地讀出來:“這里是我們家”“夢想從這里起飛”。聽著學生們高昂的朗讀聲,我心里豁然一亮。接下來是排座位,這時候家長們才帶著滿意的笑容離開。
第一次軍訓。接下來學校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軍訓。十幾歲的孩子,一下子這么大的負荷,他們會適應嗎?令我感動的是,七天時間里,沒有一個孩子請假。看著烈日下,一張張幼稚的臉龐上流淌的汗水,真是心疼。站在最前面的劉振東就像是一顆豆芽菜,那么弱不禁風。突然孩子臉色蒼白,好像有些體力不支,趕緊扶他去辦公室休息,半路上,他就吐了,這時候家長也趕了過來。以為孩子會在家休息一天,沒想到,第二天一大早孩子就來了。軍訓讓我看到了孩子們身上那種執著的毅力和堅強。我相信我的班錯不了。
父親生病住院。結束了六年的小學生活,功課一下子增到了八門,孩子們一時難以適應。我手把手地教給他們怎么記作業、怎么聽課、怎么侯課……所幸的是學生們適應性非常強,積極地面對,很快就進入正軌。就在我率領我的學生們努力向前的時候,九月二十二號,中秋節這天爸爸突然生病住院,一邊是生病住院的父親,一邊是剛進入初中的孩子們,兩邊都不能不管,每天奔波在醫院和學校之間。早晨沒上課時,給病重的父親買去可口的飯菜,晚上自己做飯送去,盡最大的努力盡兒女應盡的責任和教師應盡的義務。
第一次運動會。歲月在奔波中流逝,轉眼一個月過去了。我和我的孩子們迎來了第一次大型運動會。學校秋季運動會在操場隆重開幕。巧的是,這天也是我四十歲的生日。中午,媽媽給做了豐盛的飯菜,大姐買了生日蛋糕。也是這一天,我知道了爸爸的病已經非常危險的消息,還是這一天,我第一次喝了酒。怕在爸爸面前控制不住自己,吃了飯,我早早來到學校的辦公室,失聲痛哭。
第一次家長會。上完兩節課之后我直奔清中給兒子開家長會。路上收到丈夫的電話,爸爸因為病情加重去了省醫院,正在檢查之中,恨自己沒有分身術,不能立刻趕去。下午還有學校組織的初一家長會。今天中午格外煩,十二點了還不愿意回家,在辦公室整理家長會的資料。午飯也沒顧得吃。下午兩點鐘,家長們準時來到學校。五點鐘,家長會圓滿結束。沒有人知道教師臉上自始至終的微笑后面隱藏著多少淚水。散會后,打車直奔醫院。看見我,老爸笑了,我卻鼻子一酸——哭了。為爸爸祈福,希望老爸闖過這一關。
第一次失去親人后重返課堂。高超的醫療技術,昂貴的醫療費用,親人的百般祈禱,終于沒能留住爸爸的生命。在省醫院住院五天后,我經歷了人生中第一次失去親人的痛苦。就在覺得自己扛不住的時候,我收到了一封封孩子們的短信:“老師,您不在的日子,我們很乖很乖;老師,我們很想您;老師,田澤宇帶著我們上課,您放心;老師,我們等著您回來……”每收到短信,就收獲了一份感動,收獲了一份生活的勇氣,有這么多愛自己,需要自己的孩子們陪伴著,有什么抗不過去的?忙完父親的喪事,就趕來上班。回到教室,學生們說:“老師,您回來了,您沒來的時候,我們為您做了一首詩。后來學校讓辦統一的板報。擦了,您沒看見。”詩我沒有看見,但是我看到了比詩更打動我的孩子們一顆顆熾熱的心。
第一次拔河比賽。返回崗位后,總覺得缺了些什么。沒了之前的精神,話也變得少了很多。學生們看見我也總是小心翼翼的。就在回來后的第二周,學校進行了拔河比賽。我也去了操場,但是,我沒有給學生們拼命地加油、吶喊,沒有笑。只是在一邊看著。我看見,同學們盡力了,手都被磨破了。結果,男生、女生都輸了。回到教室,同學們臉色毫無表情。教室里鴉雀無聲,沒有一個人說話。無論我怎么開導,怎么安慰。仍然沒有同學有反應,他們太想給我一份快樂的心情,太想給我一份勝利的喜悅。
第二次月考。同學們到底給了我一份驚喜。回來后的第三周,我們進行了第二次月考。兩周沒有班主任的106班,英語成績名列全年級第一名,總成績名列全年級第二名。
這一年,學生們留給我太多的感動。這些感動會陪伴我一直走過今后的人生。從此我的帶班理念發生了轉折。一向以嚴格而著稱的韓老師又多了一份寬容和真心的關愛。人只有經歷了才會成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盡我所能,讓我的學生們覺得106——無悔的選擇。
【責編 齊秋爽】